居住空間設計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7 21:17: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居住空間設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居住空間設計

老年居住空間設計探討

摘要:伴隨著我國老齡化節奏的加快,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老齡化人口最多的國家。有關數據顯示,預計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的老齡化人口將達到五億,這是個極其龐大的數字,數字的背后顯示出我國對這一“銀色浪潮”的出現需要背負的壓力和所要承擔的責任都是無比龐大的。而傳統被動式的“家庭型養老”模式在這一趨勢下顯露出了很多的不足之處,怎樣才能使得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在晚年能夠生活的更加愉悅和從容?在對這個問題深刻思考的同時,我們勢必要通過剖析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重新審視老年人養老這一話題。

關鍵詞:老年人;室內設計;無障礙

一、概況

伴隨著我國老齡化節奏的加快,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老齡化人口最多的國家。有關數據顯示,預計到本世紀中葉,中國的老齡化人口將達到五億,這是個極其龐大的數字,數字的背后顯示出我國對這一“銀色浪潮”的出現需要背負的壓力和所要承擔的責任都是無比龐大的。而傳統被動式的“家庭型養老”模式在這一趨勢下顯露出了很多不足之處,怎樣使得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在晚年能夠生活的更加愉悅和從容?在對這個問題深刻思考的同時,我們勢必要通過剖析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重新審視老年人養老這一話題。

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聽覺、視覺以及反應靈敏度等生理機能上會出現一系列的衰退,具體表現為(1)聽覺上聽覺神經萎縮,聽力顯著下降且對高頻音和低頻音敏感度變低。(2)視覺上眼部水晶體的彈性變低,同時晶狀體會變硬變渾濁,視力降低、視線范圍縮小,在較暗的地方不容易看清,對顏色的明暗度感知能力變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老花眼和白內障。(3)反應靈敏度上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退化導致老年人相關腦細胞減少,從而使得反應變得更加遲鈍。而在其他方面上的表現為平衡感變低,有些時候不能很好掌控自己的行為;新陳代謝變緩慢,內分泌開始減少;對空氣中濕度和溫度變化較為敏感,同時健康狀況也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生理機能衰退的同時心理方面也產生了一系列變化:(1)對新生事物的熱情降低,求知欲下降;適應新生事物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思考能力變弱,思維邏輯性降低,辨別事物真假的能力也開始減弱。(2)孤獨感和無助感劇增一方面需要更多的陪伴,想要和家人以及曾經的老朋友保持密切的聯系;另一方面,由于各項機能的下降,老年人普遍會對自己的變化有一種本能上的抵觸,進而產生自卑感和無助感。

查看全文

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措施

居住空間的設計質量決定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這一群體人數不斷攀升,要求社會必須重視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和居住空間設計問題。對于老年人來說,在心理和生理上具有一定特殊性,針對老年人的居住空間設計不僅需要保證基礎功能的使用,同時還要滿足老年人的使用特點,遵循專業的設計原則,營造良好的無障礙居住環境。

一、老年人的行為特征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其行為習慣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一天當中,其活動的高峰時段一般是早上6點到10點,中午3點到4點,晚上6點到8點。并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老年人平常活動區域比較固定,一般是自己比較熟悉環境,并且大多數老年人會按照自己的習慣愛好以及身體情況等選擇活動區域。老年人活動內容大多是舞蹈、下棋以及武術等,在固定場所跟熟悉的朋友開展一系列交流活動。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大部分在家庭中度過,家庭成為老年人主要的活動場所,并且其他活動也都是圍繞家庭進行開展的,比如說在有些老年人比較喜歡舞蹈,一般也是選擇離家比較近的公園或者俱樂部進行。老年以住房為中心開展各項活動,體現住房對老年人的影響,因此對附近環境的設計以及居住樓房的設計具有重要影響。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的限制,老年人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會向往舒適安全的環境,因為這樣的領域,老年人能夠感受到快樂,并且能夠與其他老年人和睦相處。根據老年人需求的不同,活動空間和領域也存在一定區別,而這一差別是對居住環境和空間尺度設計的重要的依據。活動領域的差異性使得個體在這樣的空間中開展個人活動,不受外界影響,并且能夠實現保護自己的功能。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是影響老年人活動領域空間設計的決定因素,而空間尺寸設計大小隨著老年人的活動方式、環境需求以及身體特點的變化不斷變化。

二、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要點

1.居住空間色彩設計。老年人隨著年齡和身體機能的變化,視力也會出現一定退化,比如開始出現視力模糊,并且對色彩的辨別能力開始下降等,所以在老年人居住空間的色彩設計,應當注重色彩的明亮度,以具有辨識性的色彩為主要設計原則,居住空間色彩的設計必須根據老年人視覺能力進行設計,為老年人提供舒適明亮的居住環境。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在轉角處、標高處等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利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與其他活動區域形成鮮明對比,為老年活動提供指示。在老年人的居住空間設計中,色彩的設計具有重要作用,不同色彩的選擇對人的情緒也有一定的影響,并且色彩的差異也會給人的心理帶來不同的感受。在居住空間色彩選擇上,應當根據老年人的人生閱歷確定顏色的搭配,沉著、古樸或者平和等。大多數老年人在選擇色彩時比較偏愛淡雅、明亮的暖色系,經過統計暖色系也有助于緩解老年人的壓力,對老年人的身體有一定積極影響。2.居住空間聲響設計。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除視覺上的影響外,聲音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對老年人居住的環境中,尤其是臥室、衛生間等需要有比較高的密閉性,但在設計上也要保證老人聲音交流的便利性。老年人比較喜歡安靜的環境,安靜可以緩解老人心里的壓力和煩躁情緒,同時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老人居住環境中噪音比較大,一般是由于大聲喧嘩或者音響音量比較大導致的,這就需要進行詳細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噪音的產生。3.居住空間裝飾設計。進入老年階段以后,身體機能開始逐漸下降,行動和反應力也會比較遲緩,大部分老年人在進入老年階段時在心理上并不認為自己已經老了,對突然使用無障礙設備出現一定抵觸情緒,針對這一問題,在進行居住空間設計時,應當注意語言的運用,采用比較隱晦性的裝飾語言,同時結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循序漸進的改變周圍的環境,在進行設計時以消除安全隱患為主,同時提高居住空間的審美性。裝飾是營造空間氛圍的重要因素,比如綠植的使用能夠與室內環境相結合,營造出自然的氣息,達到放松的效果,提高老年人居住空間的舒適性。家具也是裝飾的一部分,在配置時可以根據老年人的身高體重等因素,進行適當的調整,高度稍微降低,并且盡量選用圓滑家具,在細節上保證老年人的人身安全。4.居住空間儲藏設計。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行動力和記憶力都會逐漸降低,所以儲藏間的設計應當根據儲藏物的內容進行設計,在設計時還需要遵循分門別類的原則,對不同物品進行分類,并且能夠滿足老年人的取放行為。5.居住空間的無障礙設計。老年人居住空間的無障礙設計需要對整個居住空間進行綜合考慮,無障礙設計不僅可以滿足老年人的使用,實現老年人生活自理,同時還能預留出一定空間,當老人失去自理能力時,居住空間中能夠為其他人提供一定的活動空間。

三、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原則

查看全文

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研究

創新思維的開發與引導,創新能力的培養,設計理念的樹立都是在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所以,藝術設計這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也必須相應的做出調整,現在正在進行的居住空間設計專業教育的現狀不是特別理想,也有問題存在,本文就這一改革進行探索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認為非常有必要的意見,并對解決的途徑進行分析。

1.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現狀

居住空間與室內其他空間不同,它具有有很強的私密性,以及個性,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逐漸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居室是一個舒適的,安靜的,生活環境。因此,居住空間設計除了要合理的功能布局之外還要創造有個性的,不同人喜愛的理想的生活環境。應用性和實踐性極是本門課程的特點,也是如何把這兩個特性做的更好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居住空間設計課程以室內設計原理課程為基礎,學生不僅要掌握室內設計的基礎知識,還要加強方案設計的能力,將室內原理中的設計要素、基本設計方法、空間界面處理等基礎知識靈活加以運用,還要掌握室內裝飾材料、室內施工圖紙繪制,以及所有室內設計知識點在方案設計中的應用能力。因此,課堂中僅有理論授課內容是不夠的,往年授課形式是48個課時的理論講授,方案設計給一個居住空間的戶型圖,讓學生進行家居空間布置,但正式因為這樣,給出的戶型圖就形成了一個概念性的空間,我們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大膽的發散思維,鼓勵個性設計,但更多的反饋給教師的設計方案確實不可行的,太追求于大膽與創新而忽視了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空間布局,家具擺放,個性風格,度量尺寸學生通通拋往腦后,導致設計方案中看不中用,極其不合理,創意滿分,實用零分,很大程度的也影響了后續教學。因此,對于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的改革應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為重點,理論結合實踐,有效的把課堂上所學運用到實踐中,教學與社會需求同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的教學包括理論與實踐環節兩部分我認為理論與實踐應該分開進行,實踐教學應該插入理論教學中,在課程安排時就要有深思熟慮的計劃,一定量的理論教學后就得安排實踐現場教學,把學生帶入實體未布置的居住空間中,對居住空間參觀、測量、考察、實地調研數據等,有了實體空間尺度的感受,同時也掌握了測量的一些技巧與方法,完成實地調研之后,再回到課堂進行理論教授,學生開始構思方案,在吸收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在進行思考,即是實踐對理論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理論對實踐的有效應用。提議課程內進行的課程內實踐要站到總課時量的三分之一,嚴格按照設計市場需求的設計流程進行,除了實地調研,出方案,與業主溝通,更改方案,方案定稿,返回現場再調研等,還要組織學生對室內施工現場、家具市場、材料市場進行調研,全方位的了解設計需求等,鍛煉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當然僅僅參與實體項目是不夠的,想要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以及肯定就必須參加一些室內設計競賽,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專業競賽,一方面學習優秀的設計,一方面找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進而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這些都是理論更好的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也能夠更好的掌握基本設計方法與技巧。就目前來看,室內設計專業就業形勢依然具有挑戰,很大一部分學生在進入設計行業之后對實體項目難以勝任,甚至感到棘手,還是因為學生在學校課堂所學的專業基礎扎實但較為缺乏實踐能力,所以要想培養出技術技能型人才,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2.居住空間設計課程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課程設置中實踐教學安排往往在理論教學之后,分段集中教學,如此學生在遇到困難時無法給予實體空間去解答,講解后學生似懂非懂,在之后的實踐環節時理論知識已結束一段時間,兩者教學不能很好的結合,我認為實踐教學應穿插在理論教學中,由教師自由支配實踐時間,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學習,更好的吸收知識。學生缺乏實踐動手能力,在實際項目面前感覺無從下手。在實踐教學中,動手能力是作為一名合格室內設計師所必備的基本專業素質,例如在課程要求學生用相同或不同規格的空間,分割或重組來獲得一個全新的空間模型來體驗室內設計中功能空間的布置應用。此時,學生缺乏對材料的認知,缺乏對工藝的制作,讓作品只是空有其表,沒有設計感。

3.居住空間設計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

查看全文

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論文

摘要:小戶型住宅因其總價低、過渡性強、風險小的優勢,受到人口少、收入有限的家庭及單身人群的歡迎。雖然小戶型住宅的面積相對較小,但是在物質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居住者的生活品質不應就此降低,精神上的情感體驗也不容忽視。本文通過對情感化設計和小戶型的概念進行闡述以及對小戶型中情感化設計表達的分析,探討情感化設計在小戶型居住空間中的應用。

關鍵詞:情感化設計;小戶型;居住空間

一、概念的界定

(一)情感化設計。唐納德•A•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中倡導,產品設計不應只重視其功能和技術,還要充分考慮用戶與產品的情感互動,讓用戶感受到產品帶來的美、快樂。唐納德•A•諾曼從知覺心理學的角度揭示了人本性的三個特征層次,即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提出了情感和情緒對于設計的重要性[1]。本能層是人與生俱來的,是情感的開始階段,表現為用戶對產品的外在形象感官。行為層代表人的身體行為,是情感的發展階段,表現為用戶對產品的使用感受。反思層是人的大腦思考,是情感的共鳴階段,表現為用戶在產品使用后產生的有意識反映。三個層次相輔相成,互為影響。(二)小戶型。小戶型是相對于大戶型而言的。目前我國對小戶型的概念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可以將其理解為配套相對完善并具備廚、衛、宿功能的“小面積住宅”。業內通常認為,一居室的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二居室的面積在8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的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就可以稱為小戶型。本文主要探究的是二居室建筑面積為50~70平方米的小戶型住宅。

二、小戶型中情感化設計的表達

(一)外觀的表達——視覺元素。在居住空間中,環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至關重要的,好的環境讓人身心愉悅,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更是如此。一方面,室內空間的色彩、造型、風格等因素,將直接影響居住者視覺審美方面的體驗;另一方面,室內裝飾的組合、搭配是否協調,左右著視覺效果的呈現。(二)體驗的表達——人體工程學。情感化設計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人為本”的設計即一切設計都是為人服務,強調從人的需求出發,讓人感到舒適、安全、有趣、便捷,產生良好的使用體驗。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要根據人的行為習慣、心理形態和人體結構等綜合因素,在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合理劃分空間、布置家具、裝飾空間。(三)情感的表達——情感認同。好的設計不僅能實現人在空間設計、功能等物質方面的需求,還能滿足人精神方面的需求。設計師通過小戶型居住空間的裝修和設計,讓空間環境和人產生良好的互動,人在與空間環境的互動中得到情緒的釋放,達到情感的認同。

查看全文

居住空間設計風格分析

[摘要]居住空間設計中“設計風格”極其重要,它是設計的主導,設計的風向標。將風格的特點、元素與業主的需求、喜好相融合,做到將風格個性化,做到設計的“個性化、合理化、風格化”。

[關鍵詞]設計風格;風格特點;設計元素;個性化據調查

正常人一生在家中的時間大概占一生的1/3以上,并且居住空間還是人們休閑、休息、接待親朋的場所。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人們對于居住空間的關注越來越多,以至于到今時今日,任何一個人都清楚的知道入住“家”之前需要進行裝修。而居住空間設計正是圍繞著居住環境進行改善、美化的一系列創造性活動,根據不同業主的個性需求,通過風格設計、空間劃分、界面設計、軟裝配飾、等方面進行表現,對空間進行再設計,從而滿足人對居住空間物質要求和精神寄托的活動。

一個“家”的設計,方案的最初確定的一定是“設計風格”,確定了風格才可以繼續向下進行方案的設計,更好的掌握常見設計風格的特征是設進行風格展現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對“現代風格”“新中式風格”“北歐風格”“后現代風格”四大設計風格在特點、材料、家具、圖案、色彩、軟裝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解析,以求分解風格、掌握風格,真正的做到風格個性化設計。

現代風格

現代風格也稱功能主義,提倡突破傳統、創造革新,其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重注重發揮結構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在簡單的設計中,感受個性的構思。現代風格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排除了一切多余只選擇必要的東西,尊重材料的特性,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所以現代風格是更為人性化、環保、輕松愉悅的生活方式。現代風格的選材上不再局限于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而更加喜歡使用裝飾板、玻璃、金屬、皮革、塑料等新型材料來表現時尚感;家具要美觀實用兩不誤,既要舒適又要與風中相協調,展現簡潔與時尚,布藝沙發、線條簡潔的板式家具、躺椅等都是現代風格的寵兒。現代風格也注重室內空間的通透性,墻面、地面、天棚和室內陳設均以簡潔的直線造型展現功能美,盡可能取消繁雜的裝飾,做到簡約而不簡單;色彩簡化到最少的程度,如采用黑、白、灰最能表現現代風格的暢意淋漓;也可采用強對比色,凸顯空間的個性;而在軟裝選擇上則可以選擇充滿現代情趣的裝飾品。

查看全文

老年社區居住空間設計研究

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區的居住空間如何適應各類人群的需求已經成為現代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且越來越受關注的問題。為了使社區居住空間更好的滿足老人、兒童、殘疾人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通用設計就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并且被廣泛運用。文章先是介紹了通用設計的基本概念及其發展,在從老年人對社區居住空間的需求著手,分析通用設計在老年社區居住空間的可行性,最后闡明通用設計理念下的老年社區居住空間設計。

關鍵詞:通用設計;居住空間;特殊人群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社區居住空間也逐漸商品化,社區居住空間不再僅僅是人們安身落腳的住所,而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選擇能夠滿足自己喜好的居住空間。基于這樣的情況,對社區居住空間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多了。面對這樣的需求,設計師們更需要打起精神接受挑戰,根據不同人群的生理及心理需要設計出滿足他們需求的社區居住空間環境。隨著社會的進步,相較以往社區居住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對于老年人這樣特殊群體的社區居住空間存在的問題還有待解決。特別是現在老齡化的問題日趨明顯,應該更加關心老年人的生活。殘障人士、兒童這樣的特殊群體也同樣需要一個既方便又舒適的社區居住空間環境。這時通用設計的出現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像老年人這類的群體緩解居住環境中的問題,使他們活動更加的自如方便。

1通用設計的概念及發展

1.1通用設計的概念。通用設計(UniversalDesign,簡稱UD)的演進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無障礙空間設計”(barrier-freedesign),繼而衍生出“廣泛設計”(accessibledesign)[1]。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設計師梅斯(RonaldL.Mace)開始提倡使用“通用設計”一詞。最開始的定義是適合于所有人的設計,后來到了1998年,被國際通用設計中心修改為“在最大限度的允許范圍內,不分性別、年齡與能力,適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環境或產品設計”[1],主要強調的是在設計時不應該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不要僅僅看人現在的活動和能力狀態,應該考慮到隨著年齡的增長的狀態,使環境和空間適合人的一生使用[2]。通用設計是一種情感化的,滿足各類人群需求的設計,體現了人人平等。它并不是為少數弱勢群體提供的一種特殊設計,而是強調讓所有人都能平等使用并享受其設計。1.2通用設計的產生及發展。1950年代,通用設計的演進讓人們開始注意到了殘障人士在空間活動中的問題。當時在西方的一些國家,無障礙設計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殘障人士在使用空間環境中的各種障礙。隨之逐漸出現“廣泛設計”,這時的設計并不是針對產品,而是一種更廣泛全面的設計,針對的是活動不方便的人在居住空間環境的需求。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建筑師羅納德•麥斯(RonaldL.Mace)于1987年開始大量使用“通用(UniversalDesign)”一詞。他建議使用一個更新的、更廣泛的、更通用的概念來替代無障礙設計,“通用設計(UniversalDesign)”第一次用在了設計中。他倡導的“通用設計”認為所有的產品和建筑環境都應從美學和使用的角度滿足每個人,不會因為使用者的身份、年齡及能力等其他要素而受到限制,以易懂的方法和簡單的操作讓我們設計的每個環境和每件產品都能更好的被每個人所使用[3]。

2老年人對社區居住空間的需求

查看全文

適老型室內居住空間設計應用分析

摘要:文章從我國目前的人口老齡化現狀出發,以設計師的角度,對目前國內適老型室內居住空間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發現我國目前的空間設計并不能滿足當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長的老年群體對于生活空間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老年群體的日益擴大,在未來幾年,適老型居住空間設計在我國具有非常好地發展前景。以65歲及以上的城市獨居老人為研究對象,圍繞著何為適老化設計、我國老年人居住現狀、適老化室內居住空間設計未來發展趨勢,以及適老型室內居住空間的設計方法,并結合獨居老人的生活習慣、心理需求以及無障礙設計進行研究。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適老型;室內設計

面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嚴峻事實,我國政府針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老齡化特點、老年人意愿等綜合因素,了一系列政策制度。與此同時,多數農村居民開始選擇在城市中購房,城市化轉移非常明顯,這也使得我國城市居民中老年人口的逐步增加,導致了居住環境適老化的需求正在不斷提高。適老型居住空間設計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較為成熟的設計方法與設計工藝,普通設計很難適應老人生活習慣,還不能較為完整地滿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因此,需要對空間規劃、家具設施的適老化設計,以及顏色搭配進行深入研究,確保設計成果不僅能夠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還能在心理層面更好地契合老人,滿足老人的心理需求。

1適老化設計

適老化設計是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及行動特點的前提下,對老人的居住空間和生活空間做出相應的設計,包括實現無障礙設計,引入急救系統等,以滿足已經進入老年生活或即將進入老年生活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老年人面對的是整個身體機能的逐漸衰退,不像殘疾人僅僅是某項身體功能的缺失,所以適老化設計不等同于無障礙設計,適老化設計的適用性更廣[1]。適老化設計不應局限在精裝修或家具產品的智能高檔,主要方向應在于室內空間的適老化改造和功能設施的適老化設計等。室內居住空間的適老化設計可以便捷老年人的生活,提高獨居能力,減輕老年人對子女生活的壓力。

2我國老年人居住現狀

查看全文

居住空間設計符號化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對新中式元素風靡盛行的現狀分析,將居住空間設計中的新中式元素進行符號化解析,分析其創新的表現方式,以求在未來設計中弘揚民族文化,表達新中式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必要性。

關鍵詞:新中式;居住空間設計;符號表達

在民族文化日益蘇醒的新時期,古典審美重新滲透到當代社會環境中,以此衍生出的一種結合古制的新型居住美學——新中式設計開始風靡。這種新式設計手法使傳統文化具象且清晰地呈現在大眾眼前,古典裝飾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融入普通的生活之中,也擁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表達方式。

1新中式裝飾元素的風靡

新中式的室內裝飾元素自始于今逐年風靡。其設計是充分了解了古典文化的審美情趣繼而結合當代社會生活需求之后進行簡化精煉的產物。在國民對于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強烈渴求的今天,諸如網絡流行的古風音樂;大街小巷引人注目的漢服秀;以及對于唐詩宋詞這類傳統語言文化的推廣,無不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從現代人經濟、文化、生活的需求出發,運用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內涵元素做出了適當的調整與簡化,對結構、工藝、材料、質感進行再次創造的創作作品在文化領域大肆出現,并掀起了一場全民追逐的復古運動,反映出的其實也是一種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更多的人愿意將傳統的、民族的東西應用到日常的生活當中,新中式的室內裝修風格能夠把人更加直接地置于傳統意義的氛圍中。新中式設計迅速成為了品位的代名詞,成為了不可替代的時尚。

2新中式元素的符號化

查看全文

殘障兒童的居住空間設計探討

摘要:殘障兒童在生存空間中處于弱勢且被動的狀態,目前盡管已經有許多產品專門為殘障者設計,但遺憾的是,一些以盈利為主的系統開發或空間設計忽略殘障兒童群體,而且更少有專門為殘障兒童設計的智能居住系統。因此,探討針對殘障兒童的智能居住空間的功能,通過智能技術建構智能居住空間,為殘障兒童提供更加便利的人性化生活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殘障兒童;智能系統;生活居住

一、殘障兒童的居住

空間環境需求殘障兒童面對社會時的孤獨使得處于弱勢的他們對自己的生存環境有著更多的恐懼,對周圍事物存有更多的防備意識。若是因為環境問題影響殘障兒童的自信心,導致其心理上的自卑,其很容易疏離人群,造成性格孤僻,這樣的狀況往往會在殘障兒童長大后產生社會問題。因此,智能居住空間應使殘障兒童健康、安全、方便、舒適地生活于其中。要實現對殘障兒童的特殊關懷,設計師就要樹立“以殘障兒童為核心”的設計思想。

1.安全可監護的住宅環境

安全性和可監護性是智能居住空間的基本要素。如,殘障兒童可能面臨身體突然不適、摔倒無人扶等情況,為了保證殘障兒童在危急時刻得到救助,應建立無障礙智能住宅信號系統。現有的醫院不能解決殘障人群長期護理的問題,而家庭對殘障兒童照料能力的弱化存在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所以,通過居家感測科技的布置,可以將環境狀況、護理專業內容、個人健康等信息視覺化和服務具體化,形成適合不同行動能力的殘障兒童需要的服務系統,將其傳遞給家人及護理人員,并可通過網絡與醫院連接,建構一個擁有醫護資源的智慧住宅。

查看全文

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教學論文

摘要: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對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居住空間設計》進行改革。首先對職業崗位能力要求進行描述,并對課程教學的思路及內容進行設計,然后介紹了教學過程中的考核評價方法。

關鍵字:高職教育;居住空間設計;教學改革

《居住空間設計》是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然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程目標定位較模糊,課程內容安排沒有脫離系統框架,教學評價形式陳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1]因此,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基于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圍繞家裝企業對從業者提出的各種需求,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并探索合適的教學案例,力求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職業崗位能力要求

《居住空間設計》課程對應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見表1。

二、課程教學思路與內容設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