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景觀設計分析范文

時間:2024-01-03 18:10: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居住區景觀設計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居住區景觀設計分析

篇1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設計;設計原則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0019001

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除了吃好穿好外,住的要求越來越高,給商家提供了有效的時機,他們在看到利潤的同時也創造出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居住區景觀空間。居住區景觀是指居住區的外在景色,是一個居住區的內在本質與外在形式的結合,是人類精神和理想在居住區領域的具體體現,該理念是運用西方現代景觀理論和當代的科學技術,融合我國傳統的造園經驗和園林材料,創造出既適合現代人生活居住,又具備中國歷史文化內涵的空間場所,在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展現環境藝術的同時,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 景觀的設計基本概念

“景觀設計”是有意識地塑造物質、能量和過程,來滿足預想的需要或欲望,設計是通過物質能流及土地使用來聯系自然與文化的紐帶。參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p18)的定義: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設計,這種協調意味著設計尊重物種多樣性,最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于改善人類及生態系統的健康。

2 景觀設計內容的選擇和分析

2.1 空間設計的選擇和分析

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自然生態環境與居住區的戶外要有必要的鏈接,居住區戶外環境與生態環境各要素應達到整體協調?!耙虻刂埔恕钡脑瓌t,充分利用周邊的生態環境,可以節省一定的經濟費用,就如在古代設計提到的“假借”,合理運用戶外空間,達到完美和諧,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保持自身的獨立性,要有一定的范圍劃分。通過道路、河流、終點空間的合理布局,有層次、內容、作用的劃分,這樣可以讓住戶清晰明了的認知戶外公共空間。

2.2 構成要素的選擇和分析

景觀設計中離不開植被、山、水等要素。世界著名景觀設計師唐寧曾經說過:“美麗的公園,嬉戲的廣場,精心修剪的草坪并不一定能夠成就最為表現力的美,但是他們的造價一定不菲。”這就對眾人說,設計師要設身處地的以本地的景觀作為理想的基礎,這體現的是一個優秀設計師得修養同時也是為人類造就更為體貼入微的舒適環境負責。就其廣義來說“每一塊土地都具備自己的特征,優秀的景觀應是從土地里‘長’出來的!”居住者的內心已不滿足于僅是漂亮的環境,而是希望擁有一片能與內心共鳴的空間,而優秀的景觀設計則能充分詮釋現在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訴求,因此科學的規劃設計、場地選擇至關重要。

設計中照明工具的應用不可忽視,這里提到的景觀燈具是指那些本身具有一定造型,在白天和夜晚都起到裝飾室外空間的非投光燈具,包括庭院燈、草坪燈和燈光小品,好的公共照明體系有助于形成積極的城市形象。

3 人對景觀場所的基本心理需要

人的心理需要是引起人們的一種心理活動,是變化和永無止境的。景觀中的設施要多奇多樣,顏色豐富、鮮明有特色,功能要多樣性。

對于居住區景觀設計中要特別注意色彩的搭配。色彩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語言和因素,一個好的建筑師在設計中應巧妙地應用色彩感情的規律,充分發揮色彩的暗示作用,能引起大眾的廣泛注意和興趣,使人容易產生種種聯想和想象。公共建筑的色彩可相對鮮明、熱烈、突出,強調其功能地位,主要顏色不宜超過三種,且要合理搭配,把握適當的面積和比例,小區中應該運用新技術創造讓居民能參與活動的新內容,安全性的考慮,對于問題的重點針對人群要有特殊的要求,標示系統的明確,特殊服務為特殊人提供保障和方便。

4 設計原則

首先,堅持以人為本,走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人為本”的環境景觀必然要滲入更多的民族風格和人文特色,蘊涵人類文化傳統的理念和價值觀,要求居住區的規劃設計在服從城市總體規劃及區域規劃的要求下使居住區的一切設施、綠化及建筑等因人而建,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思想和理念,并結合國情民意,應用現代城市設計的思路和手法,在功能合理和經濟可行的前提下,賦予居住區文化和藝術的內涵,滿足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規劃設計必須具有超前意識,留有較好的發展、調整、可改造的余地,因此規劃設計應附有彈性,強調可持續發展,即著眼于已有建筑和設施,尊重其現狀,又有利于文脈傳承,進行改造與擴建。

其次,生活化和技術化的統一,回歸自然,對原有山水地形、植被、建筑等要素加以保護和利用,使其與新創造的自然形態完美融合,生態環保,讓人類與地球和諧相處。傳統園林講究相地,根據市井、郊野或山林等不同地形地貌,結合風水等要素來設計園林,以求“精在體宜”。重視現代數字科學技術的運用,在設計時盡量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注重環保節能,減少污染,回歸自然。跟隨時代的步伐的同時,能充分的調動人們的精神積極性。

因此,居住區的景觀設計要強調居住區建筑與環境的共享性,我們的景觀設計在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與世界同步,不斷創新發展,貫穿生態環境設計這個重點才能更好地“以人為本”,發揮本學科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居住區環境設計;尋常景觀;平民化設計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64

1項目研究背景

居住區是居民每天生活、相互交流的重要場所,其環境品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居民的幸福指數和身心健康。隨著城市進程化加劇、社會階層分化,居住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人們對美的理解與喜好也呈現多元化特征。挖掘尋常事物的景觀價值,探討尋常景觀的設計新視角。以實際項目為研究載體,尋找如何拉近景觀環境與居民的距離,追求設計為平民化時代而設計,挖掘景觀的可參與性,而非普遍意義上的觀賞性、純美化性景觀的設計途徑。

2項目認知分析

21區位認知

昆明市五華區“崗頭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的7-3號地塊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東經102°10′~103°40',北緯24°23'~26°22';昆明市五華區龍泉路北三環外,由項目地經高速可北至成都、重慶,東達昆明長水機場,南通緬甸、越南,西至拉薩等地;“中天城”7-3號地塊,居住區總用地面積612183平方米,背倚地塊9長蟲山森林公園,主入口緊接昆明市區主干道――龍泉路。

22項目規劃條件及現狀分析

221規劃文件分析

“中天城”7-3號地塊凈用地面積6020416平方米,居住用地面積6020416平方米,居住戶數920戶,居住人數2944人,綠地面積2746909平方米,綠地率4563%,容積率171,建筑高度60米;建筑定位為原居民回遷用房。

222場地現狀認知分析

車庫頂板綠化多;場地原有地形遭到嚴重破壞:場地已全部做“三通一平”工程;建筑朝向:場地建筑朝向統一為坐西南朝東北。

23項目地理信息調研分析

231高程、坡向分析

場地高差變化大: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總高程差約455米;整體倚靠西北長蟲山,向東、東南放坡接龍泉路;臺地式地形:場地整體呈梯臺狀地勢;中央綠地平坦:中央三塊綠地呈三塊平坦綠地;整體坡向:以東向、東南坡向為主。

232日照分析

場地夏季中心景觀區和東面、東南面光照強――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場地遮陽;場地冬季西南面和南面光照充足――該地應充分加以利用,設置康體活動場所。

24項目使用主體分析

昆明市五華區“崗頭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的7-3號地塊為原城中村居民回遷用房?;诰幼≈黧w――原城中村居民組成成員的復雜性,其文化層次的參差性、職業構成的多樣性、普遍城中村居民無專業職業技能、無穩定工作等特點,如何營造出一個能使居民充分參與其中的環境景觀,成為本次設計的一大挑戰。

3項目設計

31總體景觀定位

通過對設計市場現狀之辨析,項目規劃信息之認知,居住主體人群心理需求之定位,我們總結出本項目的總體景觀定位,即需要營造一個平民化的、尋?;?、體驗與參與性極強的居住區景觀,設計應充分考慮居住主體之特殊性,使之能在該環境中很好地生活,而非純觀賞、展示、游玩場所。設計上應體現出:尋常之景觀、參與性之景觀、生產性之景觀。

32設計理念

人文需求:自然、健康、綠色、田園等。磨平浮夸的線腳,剔除煩瑣的裝飾,倡導“尋常景觀”之詩意,在整體定位上突出獨特性及唯一性,以提升本案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以場地地理信息系統為設計依據,設計遵循場地適宜性分析成果。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思想,用科學手段分析、利用場地自然資源,與土地建立友好關系,倡導“豐產之美”、“野草之美”。反對慶宴式之奢華、城市化裝舞會式之浮夸。

4總體景觀設計

41景觀結構說明

由景觀構筑物層+場所空間層+水景系統層+路網系統層+田網系統層構成了整體景觀一個景觀主軸、三個一級景觀節點、三個二級景觀節點、四個三級景觀節點(如下圖)。

景觀結構分析與道路組織設計

42景觀道路組織設計

依托小區規劃道路,設置三級景觀游步道和主軸景觀橋將居民從每個單元入戶口與小區主干道串聯起來,方便出行與游覽。

43景觀總平面圖設計

在總體設計中通過十七個節點景觀設計來體現尋常景觀的價值:居住區主入口、居住區次入口、入口商業廣場、康體廣場、跌瀑水田、油菜花梯田、索橋棧道、交換廣場、彩虹橋、中心水景、雨水花園、體驗田、種植示范田、果林田、野草梯田、兒童娛樂、宅間交互空間。

5分區設計(重要節點設計分析)

51入口商業區和康體廣場

巷口生活:該區域方案設計應充分體現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體現設計為平民化時代而設計。瓦爿故事:巷口文化展示,勾起場地之文脈故事,提取華夏五千年農耕文化之元素載體,體現設計為文化傳承、為教育展示、為尋常生活而設計。芳草萋萋:解放腳下之土地,尊重場地自發生長之芳草,倡導野草之美、自然之美。康體健身:把人吸引到戶外來,交流、健身、休憩。

52跌瀑花草梯田

臨跌瀑,聽水之潺潺。為消耗此區域近8m高程,效仿云貴高原梯田,順著等高線做臺地景觀處理,加以流水跌瀑,使之形成很好的跌水爆氧效果;同時加以原木棧道搭建起居住區快速進入通道,縮短景觀與居民的距離。盡量保持場地之原有地形,順著等高線建擋土墻,形成油菜花梯田,為居民提供美麗田園風景的同時,又具有高回報、高產值,與消費型景觀徹底說再見。倡導如乾隆帝詩句所言“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閑花野草流”。

53中心景觀區生產性景觀設計

倡導回到土地、回到生產、“豐產之美”的人地關系理念,叩問華夏五千年農耕文化的積淀,進行生產性機理設計。萃取大理方田、洞天湖圩田、珠江三角洲?;~塘之田制機理,融入現代人之生活交流習慣,對雨水進行收集再利用,發展生產、娛樂、休閑、康體活動等人地環境行為。使之形成由雨水花園、種植體驗田、種植觀景田、果林田、康體廣場、兒童游樂、觀景盒等單元組成的居住區中心景觀區。此中心景觀區有別于傳統中心景觀設計做法,它將充分帶動居民參與其間,具有極高的生態意義、教育示范意義、增強人文關懷意義、鄰里交互意義等。

54二十四節氣種植體驗田設計

打造開心農場、親子體驗農場、生態蔬菜種植園等新都市鄉土體驗景觀。把租賃體驗莊園搬到家門口,使居民能體驗耕作過程、管養過程、體味收獲之喜,搭建鄰里關系。

55交易與交流廣場

以物易物、以錢易物之生態種植成果交易、交流互動場所,增強區內居民間的交流互動,搭建起鄰里交流平臺。此區域之小商鋪間管理用房構筑物設計,提取云貴高原傳統民居建筑形式,營造“屋舍儼然”的居住環境效果。

56彩虹橋設計

思考解決三塊中心景觀區間13m的高程差,加強三塊景觀區之間的聯系,搭建起主軸景觀的快速游覽觀光通道。彩虹橋自由穿梭于果林中、田野間,自然成趣。

6項目特色設計分析

根據該項目設計出發點:發掘尋常景觀文化價值、拉近景觀環境與居民的距離,回到土地,讓居民完全參與其中,伴隨二十四節氣的更替,居住區環境景觀也將隨之更替變化。因此,在中心公共景觀區的植物設計與水體設計方面提出特殊設計策略。

61植物規劃設計策略

充分遵循核心設計理念,提出設計原則:①適地適樹;②植配遵循養護零成本、低成本――有回報、高回報原則;③發動居民參與到居住區景觀植物設計中來??偨Y、分析、整理出二十四節氣作物輪作循環表,以此作為參考來進行種植設計。

62中心景觀雨水花園設計

珍惜自然饋贈之資源――雨水,對建筑屋頂雨水、道路雨水等進行收集,匯入雨水花園,進行水生植物過濾進化作用,溢出管接景觀用水補給管,使雨水慢下來,取代傳統市政管網快速排空雨水的做法,為蟲鳥、水生植物提供生長空間,擴大生物圈模式。

7結論

如今,在我們的人居環境中,依然存在諸如景觀過于形式化、景觀可參與性低、人文關懷缺失、本土文化缺失等問題,探索景觀設計新思路,挖掘尋常景觀之價值、注重景觀的人為可參與性,不斷嘗試與創新,才能不斷為景觀設計注入新生命。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反規劃途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篇3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設計;安全隱患

在城市化發展中,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是比較重要的內容。而一些設計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沒有充分重視景觀設計質量,留下了很大安全隱患。因此從理論層面加強景觀設計的安全隱患研究分析,及找出解決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1城市居住環境的發展情況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能源的大幅度消耗,對整體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影響。人們在城市化生活中,對自然環境的向往更加強烈。在這一需求下,居住環境方面的景觀設計領域就得到了迅速發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對人們的自然向往的心理得到了相應滿足[1]。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的城市居住環境建設得到了迅速發展,人們的居住環境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景觀設計以及居住區的規劃發展上也逐漸向著科學化的方向邁進。城市小區的改造工程也都紛紛開始,并經過了人們的居住環境在多年的發展后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

2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問題現狀

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是當前比較流行的,住宅商品化的迅速發展對我國住房市場的競爭起到了促進作用。尤其是處在當前的個人購房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對樓盤的整體素質也有著愈來愈高的要求。開發商為能推動樓盤的銷售發展,對室外景觀環境的設計規劃意識也得到了加強。在這一過程中,開發商和消費者兩者的設計理念之間存在著一些差異,使得景觀設計的市場還處在混亂的發展階段,從而就出現了居住區環境設計的諸多安全隱患問題[2]。在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過程中,一些開發商只注重設計的形式,但是對功能方面就忽視了,并沒有從消費者自身的角度進行全面化的考慮,一些拼盤的設計現象就比較突出。這些景觀設計中的安全隱患,對消費者日后的健康以及生命財產安全也帶來了很大威脅。

3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安全隱患

3.1交通系統

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交通系統安全隱患問題比較突出。在上世紀90年代前,我國的汽車擁有量相對較小,在人車共存的道路設計方面就相對較為經濟。但是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得到了提高,在經濟能力上也有著大幅度進步,汽車的擁有數量也逐漸增高。一些居住區的交通規劃方面就不適應新的發展需求,在交通道路的設計上比較混亂。有的居住區汽車采用路邊停車,這不僅占據了居民的活動場所,對居住區居民的安全及整體居住區的消防都帶來的不小的安全隱患。

3.2水景觀

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安全隱患還體現在水景觀方面。一些開發商為能增加買點,就在水景觀的設計方面有著充分重視,但是由于沒有做好安全措施,居住區的水景觀安全隱患也比較突出[3]。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常常會發生溺水事件,對居住區小孩的生命安全有著很大威脅。有的居住區水景觀設計中,設計比較牽強,只是為了有水景觀而進行的設計,并沒有從安全角度進行充分的考慮。上海中遠兩灣城發生的親水平臺小孩溺水,以及合肥政務新區天鵝湖經常發生的溺水事件。這些都是水景觀的安全防范措施沒有做好所導致的。

3.3硬質以及小品景觀

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中,在一些硬質以及小品景觀的設計方面還存在著安全隱患。沒有在這些層面加強安全保障措施實施,沒有充分重視設計的質量等。以及在植物景觀的設計方面沒有注重植物栽植的位置,以及在植物配置方面也沒有合理化的呈現。

4景觀設計中的安全隱患處理措施

4.1加強景觀的科學安全性

加強對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科學安全性,在城市居住區的道路交通設計方面,就要和實際需求相結合。在道路的設計上能進行分級設計,設計的深度要達到使用的要求。道路交通的設計要對細節以及彈性方面加強重視。從細節的角度來說,主要就是在交通流動特性的程度上科學充分的把握,可通過人車分行以及快慢分行的設計方式,從性質上進行分流就能對道路交通的細節得到準確把握。而在彈性的設計把握方面,就需要在交通流量比較密集的地方進行增添特殊性的交通形式。

4.2消除安全隱患

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水景觀安全隱患的消除,就要注重多方面考慮。在對水景觀的深度設計方面要注意,通常的水池以及溪流的深度是0.2~0.4m深度左右,在池底就要做好防滑處理工作。水岸坡和臨水防護設施方面要完善,要對水景觀設置上護欄以及自然緩坡。水景坡度的設計中可通過階梯式的堤岸方式加以應用,對岸坡度的寬度設計也要重視,寬度不能過于狹窄。居住區的水景設計的尺度要和人的生活尺度作為標準,能有效符合人的空間尺度。而為了能夠將親水感覺得以體現,尺度上和水面距離池壁的頂面為0.1~0.2m為宜。

4.3加強安全措施

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中的硬質以及小品設計和植物的栽植設計等,要能按照規范進行實施。在小品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能夠和居住區的整體環境相和諧,在設計中的安全措施要加強,對一些存在著安全隱患之處能及時性的消除。植物栽植中對綠化設計的標準嚴格遵循,結合實際來制定統一性的居住區綠化技術標準,在綠化的覆蓋率以及和人們的生活需要相結合。對綠化的規劃設計人員業務水平能力要不斷的提高。只有從多方面加強重視,才能保障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安全性。

5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對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要求也隨之提高,而保障景觀設計的安全性就顯得十分關鍵。通過從多方面加強景觀設計安全措施的實施,充分重視設計及施工的每個環節,遵循既定的設計標準,就可避免很多安全問題,保障居民安全。

作者:戴鑫 單位:山東港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宋雁航.城市景觀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6,(9):31-32.

篇4

關鍵詞:現代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園林景觀;生態型園林

中圖分類號:TU98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0)04-0099-03

1、引 言

現代城市住宅小區經常引進頗具當地地域特色自然山水生態景觀作為小區人居環境設計的重要部分,將小區的園林景觀與自然環境、居住環境進行高度統一和融合,既體現了當地風景園林地域特色,又符合人們渴望山水、親近自然的本質需求,還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生態環境,可謂一舉多得,并已在實踐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代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時應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且在設計布局和具體景觀表現手法上一定要得體和適宜;一定要有利于實現人和山水的親和,滿足人們對回歸自然的渴望;一定要有利于人居環境由于自然生態景觀的引入而具有自然的生態美;一定要滿足人居或人的各種戶外活動小氣候環境的宜人和安全。要想將自然生態園林景觀類型和諧、得體地應用于現代人居環境,尚需要園林景觀設計師從設計理念和表現手法上做深入細致地分析研究。

2、體現“以人為本”的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的一般要求

隨著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在購房時,除了考慮住區的位置、住宅戶型平面、配套設施和物業管理的合理性因素外,更注重環境的綜合質量。住宅環境的質量,主要包括綠色景觀環境,人文環境、交通環境等,具體要求如下

2.1 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應尊重地域環境,營造地域特色

現代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應尊重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盡可能避免大開大挖,這是當今開發商和設計師的公識。尊重環境不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體,氣候等自然環境,還應重視包括地域文化,遺址,歷史名勝、民俗風情在內的人文環境。

2.1.1 小區園林綠化景觀是居住環境設計的基本要求

社會發展到今天,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強,居民日益渴望回歸自然,對綠色環境渴望之極,而小區園林化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將來綠色人居環境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當然這里所說的“園林”是指宏觀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觀,郊野景觀和生態景觀等方向發展。任何小區的園林化設計,都要有一條明確的主景軸線或中心花園,并由此軸線或中心來組織整個小區的景觀設計,貫穿整個小區的始終。

近年來,筆者設計的園林景觀,采用的是圍繞這個主景軸線(從大門到中心旱地噴泉公園的軸線),將歐式風格的條形住宅和各個院落空間連成一片,組合成完整的綠色景觀環境,以滿足居民對綠化景觀的需要。

2.1.2 “人車分流”以滿足小區交通環境設計的要求

近年來國家對公路,橋梁和交通工具的改良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交通系統正在迅諫發展。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費觀念也是在日趨超前,汽車消費和旅游消費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如何解決好小區機動車行駛與停放,已成為當今現代小區環境設計中的一個新課題。小區環境設計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寧靜、清新、自然、充滿人情昧和生活氣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筆者認為“人車分流”是解決交通環境問題最理想的辦法之一。我們從國家“康居示范工程”中可以看出,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幾乎都采用“車在周邊行,人在中間走”的分流方式,人們可不受機動車的干擾,真正留給居民一個安全寧靜的“以人為本”的綠色共享空間。

2.2 人居環境設計應尊重居民的生活習慣

筆者認為,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應充分尊重當地的地域風俗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應把小區住宅作為一種家庭生存生活載體來整體設計考慮,營造極具當地地域特色的現代住宅小區。因此,在人居環境設計中應解決好以下問題:

2.2.1 首先要提升環境設計的理念。

對人居環境設計要放大設計空間,走出居室,走出住宅小區的圍墻去領會人和自然的關系。

小區的規劃設計不但要考慮居室環境的優化,而且還有考慮戶型,小區綠色生態環境和小區入口及周圍城市大環境的對接、過渡和協調,否則這個人居環境就是不全面的人居環境,就是與城市這個大家庭格格不入的“異類”。一個世紀前美國著名建筑大師賴特就曾提出“有機建筑”理論,他非常重視建筑與周圍環境的結合,認為建筑必須體現人的自然性,著名的“流水別墅”正是介于對大自然的渴望而成立的不朽名作。21世紀的建筑和小區設計,隨著就WT0觀念的逐漸發揮效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有機環境效應,將是重中之重。

2.2.2 要認真搞好規劃設計

對室內外大、中、小地區環境應統一考慮,一開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創新手法。大的人居環境規劃應與周圍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觀、交通、人文、歷史、經濟環境進行對接,使居住環境融入城市整體規劃中去。小區內部的環境要力求構筑出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氛圍,實現城市大環境到人戶小環境的自然、流暢、協調的過渡與對接。這就使得居者的室內外環境互相對接,彼此溝通,容為一體,又處處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們的生活方式,習慣和行為規律,滿足人們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處輕松、安逸、環境優美的舒適場所??傊?在規劃設計中,要遵循以居住者的行為活動規律為主線,以日常生活項目的停留時間為節點,劃分各功能空間。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態園林景觀已成為現代住宅小區人居環境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反映處小區環境的優劣,因此,應加強小區的生態園林綠化景觀設計,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居住環境水平。

3、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在現代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實例

3.1 項目實例

湖南湘潭某住宅小區占地面積為8萬多m2,以多層和小高層框架結構的住宅為主,總建筑面積近12萬m2,小區定位為現代生態型高尚住宅區,其中綠化率達到40%。

3.2 園林景觀設計構思

為充分體現出現代高尚住宅小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滿足自然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現良好居住環境的設計要求,在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思設計:

在現代的繁華城市里,人們為鋼筋水泥構架的現代建筑所窒息,而要想生活在心靈可以休憩的綠色家園里,成了城市人的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都市情結。在此筆者本著生態居住環境的設計理念,試圖詮釋一種嶄新的現代生態生活社區,從而營造一個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自由漫步式家園。

生態環境最基本的要素是“綠”和“水”,“綠色”在這里已從狹隘的色彩概念轉變為環

保和生態意識概念。綠色不單指色彩,而是代表一種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流通也。水在人與自然關系中起著特殊的協調作用。它不僅能給人帶來歡愉、輕盈、柔和的感覺,而且還具有凈化空氣等重要的環保作用。有了“綠”與“水”的完美結合,既能取得豐富的環境效果,又能達到生態環保的目的,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以自然為本”的設計思想。

3.3 場地現狀及評價

本項目根據現狀分析總結的問題及解決思路如下:

1)根據場地周圍三面綠化圍合的優越條件決定了小區與山、水的內在呼應關系及場地精神的延續,利用植物成為新的構成因素,構成了小區的主題:“水景、密林、人家”。

2)道路、停車場與建筑留給景觀的空間有限,尤其是一區中心綠地,因地面構筑物過多,空間較為分散,需尋找一種元索來統一整個園區,所以利用自然的處理手法;改變園區的尺度感,并因形就勢將功能分散,散點在整個園區之中,方便住戶使用。

3)現狀場地地勢平坦,豎向變化不足。故在盡量遵循土方就地平衡原則的前提下,塑造出多變的山地效果,組織和分隔不同空間,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和使用功能。

3.4 具體設計方案

在場地現狀及評價及定位分析的基礎上,本生態型住宅小區人居環境設計時,確定以“水景、密林、人家”為主題,見圖1。

突出園林山水格局的構成元素――共同打造一個和諧、健康、生態的最佳城市人居環境。

3.5 生態型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特色

3.5.1 “水景”

南北走向的水系,將社區的不同空間相互串通,依空間流動的走勢變化,水流的形狀也產生或潭或溪,或淵或池,或靜或動,或深遠或幽靜的不同變化。同時,圍合水系的地形與水系相互作用于,形成完整的山水體系,為社區營造了理想的生態格局。小區內“小溪”成為貫穿整個場地的脈絡,沿水系設計了各種休閑,漫步在草坪上、徜徉在碧水邊、交流在濃蔭下、休憩在花叢中,塑造一個親和、健康、生態的時尚生活社區。體現人與城市生活和諧,集陽光、健康、都市情懷于一區,突出都市人文景觀特色,見圖2 。

組團綠地相輔共同構筑了小區的景觀綠地框架,“密林”和坡地成為圍合各種類型空間的主要媒介。入口廣場綠地的設計突出深山老林的縱深感,道路的布局、植物的規則種植,都有利于這種空間氛圍的營造,喬木、灌木、地被均選擇多種類,感受森林的氣氛。樓間休憩空間強調向心力,設置植物圍合的“興奮點”,配合不同層次的植物種植,如同音樂的主旋律與具有節奏的和弦,使整體環境景觀意象漸人。

水景區植物的配置根據水流的特點及區域做不同的配置,在噴池處水流從滾水壩跌下。水面中央設小亭,通達小亭的汀步用本地的紅砂巖組成,水面一直延伸到走廊的方亭中,將方亭突出走廊的部分做成水榭的形式,周邊設美人靠。水岸自然蜿蜒,用真石堆砌成自然駁岸。植物運用上主要有:桂花、桃花、海桐、鳶尾、蘆葦等,通過多種不同風格的植物和水景,將此景觀映襯出江南小鎮的詩情畫意的意境,并充分體現出主景觀的大氣磅礴與韻味深長。此外,水際邊緣配以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等得體的園林植物以豐富水際線景觀,如迎春、棣棠、黃菖蒲、千屈菜、水蔥、香蒲、花葉蘆竹、水生美人蕉等;水流經過的狹長區域則以垂柳,水草、置石對比布置,岸線自然堆砌,石頭生動活潑,石縫處則以棣棠、南迎春、金鐘花、書帶草點綴,盡顯江南水景的風韻和地域特色。

3.5.2 空間形式多樣

居住區園林環境的空間美學將成為視覺景觀的重要導則。樹廊、竹廊、花廊等多條視覺景觀通廊的營造,將社區內不同空間的園林環境融為一體。人口主軸線將南北各空間有機貫穿起來,空間序列感強。南北方向一條主要景觀軸線和東北西南2條次景觀軸線將園林景觀節點串聯其中,形成嚴整的“線形”空間格局與靈動活潑的“點狀”空間節點適度結合的空間形式。再利用植物、構筑物、不同材質等園林景觀設計的元素與手法塑造下一級尺度關系中“點”“線”“面”空間,使整個社區的室外空間層次豐富,形式多樣,為你展示一幅渾然天成的美麗畫卷。

小區大庭院空間中以大桂花樹為主體,分別布置樟樹、紫薇、玉蘭、紅楓、南天竹等,小庭院空間內,布置叢竹,芭蕉、蘇鐵等,隨園景肆意點綴,突出表現園林的散漫、無序。此外,根據觀賞性植物的季節性,分別選取春、夏、秋、冬四季開花的植物如春天開花的白玉蘭、紫荊、紫藤、泡桐、合歡、海桐、鵝掌秋、櫻花、桃花、迎春、金縷梅、連翹、流蘇樹等,夏天開花的有木槿、廣玉蘭、紫薇、夾竹桃、石榴、梔子花、棣棠,秋天有桂花、木英蓉、夾竹桃、小葉女貞、胡頹子、油茶、金絲桃,冬天開花則有梅花、枇杷、臘梅、山茶等等。根據不同的花相、花形、花色、花期,便能創造出四季花開不斷、美麗芬芳的景觀效果,見圖3。

3.6 主要景觀節點

3.6.1 入口景觀區

位于小區西部主人口,一組紅色跌水景墻、水臺階、石壁水景墻塑造了該區的總體形象。紅色跌水景墻以其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突出了人口景觀的雕塑性和標志性。

3.6.2 中心景觀區

中心景觀區包括一區和二區中心綠地2部分。區內一條貫穿南北走向的水溪是中心綠地的主要園林景觀核心,也是視線的通廊。親水平臺、密林廣場、水邊汀步等,是人們休閑、散步、鍛煉的好去處。以水景為依托依水設計了親水平臺、水邊廣場等,主要如下:

1)樹林通廊:人口道路的布局設計突出深山老林的縱深感,植物的規則種植,都有利于這種空間氛圍的營造,喬木、灌木、地被選擇多種類,感受森林的氣氛。

2)童趣廣場:考慮到成年人看護孩子的便利性,該廣場與西側的林蔭廣場相對,將成人活動范圍與兒童活動范圍緊密聯系。從安全性和趣味性考慮,該廣場的鋪裝采用木鋪裝和塑膠墊相結合,種植池、座凳等小品均進行特殊設計。

3)淺池涌泉:作為該區的特色景觀,曲折而靈動的潺潺水灣,自然散落的水中置石,汩汩躍涌的泉眼,都將為小區的環境增添無限的動感和情趣。

4)聚景廣場:以水景為依托,依樹臨水的聚景廣場是一區中心綠地最佳的景觀觀賞點,景觀在此處一覽無余,框景、對景、借景等園林設計手法在此運用得淋漓盡致。廣場外緣的曲線形平臺給人們提供了親水的機會。

5)詩墻畫壁:位于E中心綠地的北入口。高低錯落的系列景墻排列于主園路東側。我國傳統的古詩詞與西方現代繪畫、雕刻藝術相融合,體現現代都市人對文化、藝術和生活的追求。

小區各休閑廣場周圍則以綠地及喬木、灌木、花卉混置,通過雕塑噴泉的合理應用,在各角落自然形成各式各樣、各具特色的園林小品,如香樟、銀杏、石楠、垂柳、冬青、女貞、烏柏:紅色的楓樹、衛予、水杉、鹽膚木、無患子等。常年異色葉樹種如紫葉李、榆葉梅、胡頹子、湖南特有的紅花檻木等,大大地豐富了小區園林的地域特色,使小區居住環境也變得更加生動自然。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內,將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景觀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給人一種親切柔美的感覺,使小區整體顯現氣派、豪華而又不失輕松自然的氛圍,創造出良好的人居環境。

4、結 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城市人居環境中營造山水型景觀氛圍,是為了滿足人們對自然山水的渴望和對水的親近。山水景觀設計理念被設計師設計、表現于現代城市的人居環境中,它體現現代人居環境設計在追求的美學藝術一價體系的同時,人居環境設計還應滿足人的社會功能和周邊環境生態功能理念要求的二、三價設計理念體系。我國山水型人居環境設計剛剛起步,但從本小區人居環境的景觀設計應用效果看,“綠色生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代表了未來人居環境景觀設計的某種趨勢

參考文獻:

[1]張倩,設計與傳承-將山水藝術融入現代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J],今日科苑,2006(4):17

篇5

>> 現代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探討 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思考 淺談現在城市居住區的景觀設計 論城市居住區的綠化景觀設計 現代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探討與研究 現代城市居住區中園林景觀設計的應用 關于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思考 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探討 現代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探討 現代高層居住區景觀設計特點探析 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要點分析 英式園林融入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 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淺析 淺析現代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 淺議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 探討現代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 現代居住區水景景觀設計分析 現代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特色 現代居住區室外景觀設計初探 探析城市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關鍵詞:現代居住區; 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1、現代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要求

1.1強調環境景觀的共享性 。首先要強調居住區環境資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規劃時應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創造人工景觀,讓所有的住戶能均勻享受這些優美環境;其次要強化圍合功能強、形態各異、環境要素豐富、安全安靜的院落空間,達到歸屬領域良好的效果,從而創造溫馨、樸素、祥和居家環境。

1.2強調環境景觀的文化性 。崇尚歷史、崇尚文化是近來居住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設計師開始不再機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環境景觀,開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居住區的規劃和策劃,通過建筑與環境藝術來表現歷史文化的延續性。

1.3強調環境景觀的藝術性 。90年代以前,“歐陸風格”影響到居住區的設計與建設時,曾盛行過歐陸風情式的環境景觀。90年代以后,居住區環境景觀開始關注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提倡簡潔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同時環境景觀更加關注居民生活的舒適性,不僅為人所賞,還為人所用。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又一趨勢。

2、居住區景觀設計原則

2.1體現地方特色原則 。景觀設計要充分體現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國幅員遼闊,自然區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差懸殊。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時,我們要把握這些特點,營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環境。同時,居住區景觀應充分利用居住區內的地形地貌特點,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自然環境是景觀綠化的基礎,在居住區規劃中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環境、氣候特征等。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更好的實現地勢的合理利用、水系的科學改造、樹木的適當保留等目標,創造具有特色的環境空間。

2.2以人為本的理念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手段是應用社會、經濟、藝術、科技、政治等綜合手段,來滿足人在城市環境中的存在與發展需求。它使城市環境充分容納人們的各種活動,而更重要的是使處于該環境中的人感受到人類的高貴品格,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勵人們的博愛和進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間的主體,任何空間環境設計都應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體現出對人的關懷,根據嬰幼兒、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行為心理特點創造出滿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間,如運動場地、交往空間、無障礙通道等。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行為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應適應變化的需求。景觀設計的主體服務對象是居住區的居民,規劃設計的核心任務是使得他們在景觀中得到舒適愉悅的體驗,而不是外來者如旅游者,設計師和開發商的體驗。但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設計師和開發商會將自己認為“好看”的景觀體驗放在設計中強加給景觀真正的使用者這種設計觀念是不正確的,設計師在進行景觀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居住者的實際需求,以滿足他們的心理及生理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設計。

2.3協調性設計原則。由于居住區與城市其它地區相比,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安靜、祥和。因此,在居住區園林景觀的建設過程中,要盡量保證其設計與周圍小區的環境意向相協調。同時,我們要盡量保證園林景觀的設計與建筑設計有機結合,實現設計的協調性。這樣才能使得小區整體具有更加真實感人的持久魅力。居住區的建筑的風格是景觀設計風格的基礎,景觀設計的風格取向必須考慮建筑的特色。在設計過程中,有效地實現二者風格與特色的相互滲透,才會使居住區整體景觀更加宜人。

2.4明確的功能要求。根據居住行為學的原理,住區的公共景觀設計具有明確的功能要求,它的重點功能是針對嬰幼兒、老年人,因為住區戶外環境是他們主要的戶外活動空間。根據這一前提來確定空間的大小、鋪裝的質感、地面的高差等,這成為很好的著手途徑。同時住區的景觀對所有住戶具有心理調適的功能,給予每個人以家園感,促進社區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區的景觀兼顧了“動”“靜”兩大功能,居住需要“動”,這包括運動、健身,所以居住區會出現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場地,比如兒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廣場都屬“動”的部分,而人們休息賞景,下棋等屬“靜”的部分。在設計時,“動”的區域應安排在遠離住宅建筑物的區域,或集中設置,如設置在會所,以免干擾居民的正常休息。

3、居住區景觀設計方法

3.1景觀風格 。近年來,居住區景觀設計逐漸趨向風格化,常見的有歐洲古典風格、英國自然風格、中國古典風格等。歐洲古典風格是在建筑物周圍設計成幾何造型的像地毯一樣的景觀區塊,讓其作為建筑物的陪襯,襯托出建筑的高大。景色優美,但在設計時常常忽略了人作為主體元素的參與,因此,缺乏人的參與感。英國自然風格強度自然環境的引入,用風景畫作為設計模板,建筑則是其中的點綴,這與前一種風格截然不同,更加提倡自然與生態。中國古典風格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延續,但從適應性方面來講較差,從而限制了居住區本身的發展。

3.2水景設計。城市中的水體象征著文明與靈性.演染著城市的生機與藝術的魅力,而居住區內的水景色更能滿足人們親水的要求。它的風韻、氣勢、清音,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無限的遐想。居住區內的水景對于生態、景觀、文化及娛樂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

3.3植物配置設計。在景觀中的功能植物依據其在景觀中的功能可分為遮擋類,利于其低分枝,多干小喬木可將其種植于建筑物周圍,以降低噪音,隔離視線干擾;遮蔭類,可植于路旁或種成疏林.增加景觀層次,同時,將人視角收小.減輕建筑物間的圍和帶來的壓抑感;限定類,如鋪地柏、黃楊或球形點植或成片修剪,構成圖案,加強方向感和規定行為。

3.4景觀道路規劃。道路系統既要考慮功能性的要求,也要注重對環境質量的影響。本居住區的道路系統基本以兩套系統構筑:“曲路”和“直路”。曲路延承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做法,縈繞迂回,曲徑通幽,令人不禁浮想聯翩。直路是采用帶有西方景觀設計的時尚,高效率的設計手法來完成。

4.結語 :總之,在現代城市建設中,居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應當充分考慮傳統生活方式的特點,融合城市的特性和本土風格,結合人文環境,尋找與現代住區空間環境的契合點,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傳統與現代的理解,延續文化脈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歷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礎上結合不同階層人的生理和審美需求,才能體現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的真正內涵。

參考文獻

[1]徐沖,淺析居住小區的景觀綠化設計[J] 北京農業;2009 年15 期

[2]張衡,人居環境與園林設計[J] 廣東建材,2009 年01 期

篇6

關鍵詞:居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引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住宅區的園林景觀設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在倡導節能減排與生態保護理念的今天,加強對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問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居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1、設計遵循生態原則

學者們一致認為:生態居住區應該達到節能、節地、節約資源、節省材料、太陽能運用,無害化、減少廢棄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資源的重復運用和循環運用等要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遵循生態原則就是要求各項工程在施工時不要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去謀取利潤,要遵循自然條件最大程度控制人工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為了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可以在設計中融入生態學等理論。

2、設計遵循因地制宜原則

科學合理的運用當地條件,盡可能減少工程的施工量,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降低投資成本,而且可以得到很天然的景觀,和人工修飾的景觀相比,當然是天然景觀的視覺效果更佳。既然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在選擇種植的植被時當然要考慮不同地域的氣候特點以及當地土壤的需要。

3、設計體現地方特色

不同地方氣候條件不同,導致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戶外活動需求不同,因此在設計時要要做出不同的方案。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風沙大,因此綠化首先從防護功能出發,而夏季則應考慮通風,遮陰和降溫為居民打造一個舒適環境;為了方便居民的戶外活動,在空間組織上應考慮不同年齡段居民的需求;在道路,小廣場的安排上,還必須考慮日常生活上的行動方便以及突發事件發生后的防災及人員疏散問題,因此綠化種植不應阻礙交通。

4、設計貼近人們需求

人們的需求是小區景觀設計的努力方向,所以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一定要貼近業主需求,保證一切園林景觀設計都是從居民角度出發。符合居民需求的景觀設計才能被居民真心接受,才能使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發展充滿動力。

5、設計要與建筑相符

園林景觀的設計取決于建筑的特色。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周圍景觀設計要更加貼近自然;具有傳統色彩的建筑周圍的景觀要偏向于古樸;具有現代流行元素的建筑周圍的環境也要趕得上潮流。因此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要有機的結合。

6、設計要明確居住區功能要求

住區景觀對所有住戶具有心理調適的功能,能給人以家園感,促進社區居民民主和自主精神的形成。對于一些玩耍健身的場所聲音較大應安排在遠離住宅建筑物的區域,或集中設置在會所等地,以免干擾居民的正常休息。對于一些觀賞景觀可以安排在離住宅建筑物的區域較近的地方,有利于凈化空氣,放松心情。

7、設計要富有層次感

居住區的景觀規劃中層次感會使住區中公私動靜變化有致,使人們能感知到該環境的美好,空間的人性化,愿意在這里駐足。居住區本就應當由許多人性化的小空間構成,人們在尺度、形式不同的空間內找到滿足自身需求的空間除靠建筑的圍合來劃分空間,還可利用植物來營造一個個“圍而不閉,疏而不透”的空間氛圍。通過喬木、灌木的巧妙搭配,高低錯落,可形成多樣的空間層次。

二、居住區園林景觀優化設計

1、保留原有植被

在小綠地的建設中,常常會忽略一個問題,就是保留場地的原有植物,當然并不是全部保留,而是對植物的生長狀況和景觀效果進行考察,該留則留。一般在城市發展中很難將原生的植物群落保留下來,次生群落和人工植被倒是較為常見,因為它們與環境,有相對穩定的關系,通常就會保留下來。

2、協調植物關系

眾所周知,“互惠共生”是指兩個物種在長期共同生存的環境下產生的互相依存,互相惠利的關系,比如,真菌共生,地衣就是藻菌結合體;一種植物的分泌物對另一種植物有利,就像黑接骨木和云杉根;反之,有胡桃和蘋果、松樹與云杉等,這些都應當是受到重視的。

3、完善其功能性

當前城市居住區與傳統的居住區相比,景觀環境的設計與規劃顯得更加地重要,同時還將景觀環境設計單獨進行立項,以建設高質量、高品質的住區景觀環境。在居住區項目規劃過程中,應當確保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早期介入,這樣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以及各種植被資源,并確保各類景觀元素的科學分布以及園林景觀綠化與建筑結構的和諧相處,實現其綠化功能。較之于傳統的居住區景觀設計而言,當前的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更注重居住區的功能性。在當前居住區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必須把人與景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筑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首先,應當增加接觸地面的可能性,即創造一些適宜各人群活動的場地以及各樣式的屋頂花園;其次,景觀設計中應融入水的內涵,這是東方的水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并以此為基礎營造一些親水、聽水、觀水以及戲水的生動場景;最后,將硬性景觀與軟性景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比如將車庫、坡地、臺地以及宅前屋后的各種構造有機地協調起來,使其充滿活力。

4、植物營養空間的定位

園林綠化中的植物搭配以美觀為主,而設計師也需要考慮植物個體之間的關系。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氣候、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響,出現水平及垂直分布現象。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營養層,這就要求人工栽植需符合自然群落構成的規律。小型的綠地一般兩個配植層次就可以了,也就是喬木與小灌木、喬木和地被層,其優點是,充實頂層,中空留虛,視線通透,避免出現郁閉感,也滿足了對營養空間的需求。

5、模擬自然群落結構,保證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的理論體現了群落和環境物種的豐富程度、變化程度、均勻程度和其穩定性、群落相互之間的關系。專家認為,在一個穩定的群落中,其對群落的時空條件、資源利用等都是互相補充,并非直接競爭,因此,系統越復雜、群落也就越穩定。同樣的,在園林景觀中也要保持物種多樣性,協調與自然的關系。在滿足自身的同時尊重并盡可能滿足其他物種。

在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就必須要通過生態建設來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減少廢物產生率增強其生態的服務功能。在我國的城市生態設計中,需將審美、精神、生態功能三者有機結合,為城市建立一個良好的景觀格局,同時運用現有的相關知識,以促進資源利用、循環再生、減少排放,讓城市走環境良好的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6、重視水景,動靜結合

自古以來,水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同樣綠化環境也少不了它。居住區的綠地規劃設計,有水容易,成景難。想要水景設計成功,一是水質,二是水形。還要保持水不斷的流動,做到真正的“活水”,避免成為一潭死水,讓住戶天天避而遠之,叫苦連天。

因而,想要做到真正活水,就要對水進行補充、排泄、循環凈化等一些列的設計。大多數是以瀑布、涌泉作為動力推動水流動,造成水位落差讓水自然流動,做出溢水、涓流等動態的水景。因為坡度的不同、水面的寬窄也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水深,不同流速,這樣也可以促進水的流動。同時,還要考慮到交通、娛樂生產等等的因素,并開挖水渠將土方堆成高低起伏的地形,不僅自然,且節省費用。在流域附近的綠地用自然水灌溉,形成對雨水的回收利用,促進水循環。還可以在周邊布置一些石塊、亭臺等將空間錯開構成景觀,以各種形式加大景觀深度。

結束語

人們生活水平和自我意識不斷提高的同時,給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帶來了巨大挑戰。實際上現代城市居住區園林環境景觀設計是一門藝術,其發展任重道遠,值得我們去細細的品味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龔雪松.城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分析[J].民營科技,2011.

篇7

隨著社會經濟的提高,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人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從過去的“居者有其屋”到21世紀的“花園式住宅”,人們的生活理念以及對居住條件的要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注重居住環境的品質已成為普遍關注的焦點。然而,根據調查發現現在有許多居住區在景觀設計上存在諸多問題,如建筑與景觀的比例失調、植物與景觀小品的層次不清晰、視覺擁堵等。經過分析,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設計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居住區景觀空間尺度關系造成的??臻g尺度作為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營造適宜而美觀的景觀空間環境的重要保障。

因此,本文針對居住區景觀環境的空間尺度問題進行初步研究,研究居住區空間尺度形成的視覺要素和功能要素,從具體項目實例出發,以具體設計實踐,結合空間尺度研究理論。通過實地考察、調研等,分析居住區各種空間的布局尺度,探討居住區景觀設計中舒適、宜人、適用的空間營造。

關鍵詞:居住區 景觀 空間尺度

中圖分類號: P90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人們對生活理念的改變,對居住的需求也開始從基本的生理需求的滿足逐步向心理與文化領域的更高層次推進;怡然自得的室外環境也逐漸成為思想與情感交流的場所,居住區室外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果設計師能夠適宜地把握景觀空間的尺度,就可以使景觀設計作品在符合基本的設計規范的同時,更加合理、美觀,以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對景觀環境的心理需求,從而營造出舒適宜人的景觀空間。

本文旨在通過對昆明萬科金色領域景觀設計的研究,探討如何利用各種景觀尺度構成要素創造合理舒適的社區空間,適應現代居住環境的快速發展變化,促使設計師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思考居住區室外景觀空間的尺度問題,更加完美地表現豐富而人性化的景觀創作內容,為今后居住區宜人景觀空間的營造提供參考。

一、相關的概念界定

1、居住區

包括居住小區和居住社區,居住小區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線所圍合的具有一定規模的生活聚居地,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居住空間;居住社區不同于居住小區,它是在滿足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居住空間的基礎上更加強調以人的社會屬性和文化屬性決定的居住空間模式。

2、空間尺度

空間的概念不僅是指物質的圍合或占領,同時它也是一個哲學概念。尺度是指物體比照參考標準或其他物體大小時的尺寸,是人類自身衡量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相互關系的一種準則??臻g尺度側重于空間與空間構成要素的尺度匹配關系,以及與人的觀賞、使用等行為活動的生理適應關系,是指要素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

二、居住區景觀空間尺度理論的研究

1、居住區景觀空間的研究

(1)空間的平面布局

景觀空間的平面規劃在功能目的及以人為本思想的前提下,體現出一定的視覺形式審美特點,諸如比例、對稱、均衡、節奏韻律、統一等原則的運用,使道路、廣場、構筑物、設施等與綠地交錯分割,充分發揮點、線、面等構成要素的造型作用,勾勒出明確的平面形態輪廓,表現出極具視覺美感的布局形式。平面中的尺度控制是設計的基本,在設計時要充分了解各種場地、設施、小品等的尺寸控制標準及舒適度,不僅要求平面形式優美可觀,更要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

(2)空間的立體造型

景觀空間中的立體造型是空間的主體內容,也是空間中的視覺焦點。其造型多樣化從視覺審美及藝術性角度而言,首先要與周圍環境的風格相吻合統一,其次要具備自身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其在視覺上與周圍景觀產生先后次序,在比例、形式等構成方面要具有獨特的藝術性。空間的不同尺度傳達不同的空間感受,小尺度適合舒適宜人的親密空間,大尺度則大氣壯闊。

2、居住區景觀尺度的研究

(1)植物配置中的尺度概念

景觀設計中利用植物而構成的基本空間類型有:開敞空間 ——用小尺度植物形成大尺度空間,僅以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為空間的限制因素;半開敞空間——少量較大尺度植物形成適當空間,它的空間一面或多面受到較高植物的封閉,限制了視線的穿透,其方向性指向封閉較差的開敞面;覆蓋空間——高密度植物形成限定空間,利用具有濃密樹冠的遮蔭樹構成頂部覆蓋而四周開敞的空間,利用覆蓋空間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強烈感覺;完全封閉空間——高密度植物形成封閉空間,此類空間的四周均被植物所封閉,具有極強的隱密性和隔離感。

(2)鋪裝設計中的尺度概念

鋪裝的尺度包括鋪裝圖案尺寸和鋪裝材料尺寸兩個方面,兩者都能對外部空間產生一定的影響,產生不同的尺度感。圖案尺寸是通過材料尺寸反映的,所以鋪裝材料的尺寸是重點。居住區景觀常用的材料有石材、木材、磚、混凝土、卵石等。另外,鋪裝材料質感的不同也使得人們在視覺上對空間感受有所不同。

(3)建筑(小品)設計中的尺度概念

一個成功的建筑必須要有合理的尺度,第一個原則就是要把某個單位引入到設計中,使之產生尺度,這個引入的單位就像一個可見的標尺,它的尺寸人們可以簡單自然的辨別。人自身的介入就是很好的例子,將人放置到建筑周圍能貼切的體現建筑尺度。第二個原則就是建筑中,與人的身體或行為最密切的聯系的部件是建立建筑尺度的最佳參照物,例如人們對臺階尺寸的感受。

三、實例研究

昆明萬科金色領域位于昆明市西城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70畝,周邊自然環境資源豐富,是一個集高層住宅、公寓、辦公、商業、學校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延續了萬科一直以來的綠色地產戰略,綠地率高達45%以上,為業主提供會“呼吸”的建筑和低碳環保的生活環境。景觀整體采用現代簡潔的設計手法,關注人性化尺度景觀空間的塑造,與環境為友,根據不同功能并通過不同景觀元素打造出各種宜人的景觀空間,詮釋新都市生活理念。

1、景觀空間的總體布局

項目主要由三個獨立的版塊組成,每個版塊面積相當,如島嶼般嵌入城市空間,距離不遠又相對獨立。每個版塊都隨著建筑功能和物業管理的不同設計出不同的景觀主題,隨著主題與使用人群的不同,形成不同形態的景觀空間。園林設計從建筑出戶開始,打造出純景觀生活社區,人們出門就可以置身于優美的園林中。這種空間布置支撐了社區戶外生活各個層面的內容,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年齡、愛好充分地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利用戶外空間進行休閑、運動、交往……

社區園林空間的布局在空間尺度規劃中還受到當地季節與時間的影響,這種空間時間疊加的體驗也是景觀空間尺度設計中必須思考的,時空研究有利于合理地布置各種不同的室外功能空間,如活動場地、休閑場所等。

2、公共活動空間的尺度

小區公共活動空間布置非常靈活,以二期為例,景觀面積約3萬平米,每棟樓之間都設計有功能場所,包括成人活動廣場、兒童娛樂廣場、休閑廣場等,其面積大到500平米,小到只有十幾平米,與風雨連廊回家路徑相呼應,錯落有致,豐富多趣。

根據人類行為學的研究成果,步行如果超過230米就會引起不適,在整個社區的總體布局中,采用3-5分鐘步行距離(即空間距離在150-250米之間)設計集中的活動、休閑場所。人們置身其中,盡情地享用仿佛量身定制的各種戶外空間,彼此互不干擾又相互構成風景,在游覽過程中體會到景觀設計者的苦心和所形成的流動空間。

3、植物空間的尺度

由于昆明日曬較嚴重,而項目多為高層建筑,為了降低高層造成的壓迫感和有效地遮蔭,在一期采用分支點較高的大喬木以樹陣的形式營造出現代商業廣場空間,二期、三期則大部分采用喬木以片林和圍合等形式打造出不同的花園庭院。

除此之外,一期商業廣場設計長短、寬窄不等的綠籬作為地面分隔帶,不僅從平面上為整體增添肌理與色彩,也很好地詮釋了空間構成的效果。二期、三期的種植層次相對比較豐富,結合不同功能主題的活動空間來進行植物配置,疏密結合、層次有致、顏色搭配合理、常綠與非常綠比例協調等。根據對社區使用者四季室外活動規律的分析,結合當地日照及植物特性,才能設計出適宜的不同功能且形態美觀的景觀空間。

結語

合理的空間尺度給景觀品質帶來的正面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景觀設計師頭腦中基本尺度概念的形成也需要具體的數據支持,但空間尺度的研究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科學數據”與主觀感受相結合。本文通過對昆明萬科金色領域景觀空間尺度的研究,結合具體設計分析空間尺度對景觀效果營造的作用,總結相關場所的尺度感等,以期為居住區景觀的空間尺度提供支持,從而營造出宜人的景觀空間。

參考文獻

[1] 程大錦(美).建筑:形式、空間和秩序[M].3版,194.

[2] 劉翔,鄒志榮.園林景觀空間尺度的視覺性量化控制[J].2757-2758.

篇8

關鍵字:城市住宅;景觀設計;探討

中圖分類號:F2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近年來,發生在我們的城市生活有很大的變化,商業廣場綠、大量的步行街、主題公園,在我們的視覺出現街頭藝術,對影響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有著重要的意義。以景觀園林為賣點的新住宅區,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購買心理。景觀設計是環境設計的組成部分,大到綿延幾十公里的風景區規劃,小到十幾平方米的庭院設計,都屬于景觀設計的范疇。本文的景觀設計定位于城市景觀設計的層次上,以XX項目為例,選擇城市景觀設計作為切入點,從中研究分析一般的設計要素和方法,是比較適宜的。

二、XX項目景觀設計初探

(一)XX項目簡介

XX項目位于梅江生態區的中心地帶,東臨友誼南路,北接梅江道,西靠九華山中路,南臨龍水園,總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園區規劃從生態學、景觀建筑學、人文地理學、等諸多學科全方位詮釋現代住宅理念,使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與建筑風格和諧統一。

圖2-1 XX項目全景

如圖2-1所示,XX項目的房型建筑錯落有致,花園綠地高達36.5%,空氣清新,花影重重,令空間靈動不止,陽光、麗景戶型設計充分考慮每一個空間對陽光的吸納,從80-180平方米的戶型精彩紛呈,從輪廓到細節,從感官到切實的體驗,都為懂生活的人設計,致力成為業主們交流和休息的天然場所。

(二)XX項目景觀環境應對設計分析

1.針對宜居的總體規劃設計

該項目總體布局是從環境出發,既照顧整個項目的外部空間形象,又注重社區內部空間的協調處理,以便最大化地發揮土地價值,形成整體空間形態的辦法就是將整個規劃體系、建筑體系、景觀體系納入統一的布局中。同時,項目吸收“法式”建筑風格的精華,通過典雅大氣的建筑形式和極具傳統韻味和古典氣質的景觀設計營造出小區自身特有的氣質內涵,在彰顯自身個性的同時,以一種優雅而謙遜的姿態融入到西安市蓮湖區現代、簡約、典雅、親近、自然的總體氛圍中,生態風情,有氧休閑生活,是該項目的設計定位。

2.商業用地設計

商業中心設計的核心是服務小區,同時也具有著對外功能。為了防止住宅和商業互相干擾,商業聚集的設置在北面較小地塊但臨街路段,通過大街的交匯點為中心實行雙側設置,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土地的商業價值,又方便人流的出入,達成自主的商業氛圍,而不會對小區居民的生活產生影響。XX項目在區服務設施用地設計方面,將架空層與下沉廣場設計相結合,把社區會所設置在架空層的位置,設置有健身房、游泳池和會所等設施,使居民不出樓就可以方便到達。同時,通過平臺架空方式,將汽車車庫置于架空平臺下,形成半地下停車庫,自行車庫則設置在每個樓座的首層空間。

3 線面結合的景觀系統規劃設計

項目規劃設計強調景觀系統的整體性和有序性,以帶狀綠化及水景組織各組團,空間線型流暢清晰,點式高層與板式高層錯落分布,在地塊中部形成開闊的視覺景觀通廊和完整的景觀界面,這樣的規劃策略將地塊的景觀元素以及基地周邊規劃要素整合起來,形成條理清晰、層次豐富、收放自如、渾然一體的大景觀體系,同時體現出對周邊城市景觀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呼應。

景觀長廊和步行景觀道,水景觀道,共同構成整個大景觀體系的骨干和脊梁,沿著這個線索,一幅雋美的畫卷緩緩展開,地形水景的勾襯掩映展示出綠水相依的豐富層次,道路的曲折變化和空間的大開大闔帶來處處皆景,步移景異的獨特視覺感受。方案設計中景觀節點分為標志性節點、交通性節點、休閑性節點幾種類型。各地塊入口處均設有明顯的標識性廣場,具有強烈的場景特性和可識別性;交通性節點主要位于主要交通流線的交匯點;休閑性節點主要位于各組團內部人行步道的交匯點,規劃根據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設置了大量不同特色的休閑場所,如兒童游戲場,青少年活動場地,老年人交往場所等等。

4 針對建筑單體的設計與景觀的和諧處理

在所有戶型設計中,XX項目設計始終堅持戶內動靜分區,各使用功能皆為全明且保證了套內空氣的流通,在整個小區所有的端套戶型設計中,保證每戶都有良好的景觀朝向,又能使其享受到中央視覺走廊的優質景觀,使每寸土地得以最充分的利用,使得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猶如都市中的阡陌靜巷,人與自然親密接觸,展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自然生活狀態,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合二為一。

建筑造型與色彩的處理同總體設計一樣是小區設計成敗的關鍵。建筑單體造型采用中式與現代材料完美結合,XX項目在設計中除了考慮四個主立面外,同時關注屋頂,形成“第五立面”。住宅外立面底部采用深色外墻磚,陽臺和頂部采用真石漆,腰線和主要墻體采用面磚,住宅陽臺采用玻璃及金屬欄桿結合,大氣、通透,不同材質的采用使建筑具有極強的機理感與節奏感,細節上極具特征。立面設計結合窗套、檐口、欄桿等細節部分的雕琢,使之端莊而不失親切,精致而不繁瑣,整體上又連結成片,渾然一體,簡約純凈,同時立面設計注重縱向、橫向線條的配合使用,使立面主旨有序,富于韻律感。入口處理于尺度中見風范,于細部中見品味,端莊高雅。

三、結語

景觀設計正變得越來越流行,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環境質量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直接體現。近年來,住宅商品化的發展,房地產開發商越來越重視居住環境。景觀設計不再是簡單的在公寓前面建設植被,只要綠化率達標即可,景觀設計應協調區規劃、建筑風格和房地產企業文化等。隨著住房消費市場的成熟,對居住區景觀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從集中觀賞轉變到重視休閑景觀實用性,城市景觀環境設計是未來住宅設計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 崔巍.特色商業空間重慶天地的景觀設計[J]. 綠色科技. 2011(08)

篇9

【關鍵詞】: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現狀;發展方向

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居住小區園林景觀的設計已經成為人們選擇小區的重要考量。因此,城市住宅園林景觀的設計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

1、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

1.1 完善園林景觀的功能性設計

現代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往往存在誤區,即過于追求小區環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鮮亮麗,而忽略了園林景觀設計核心:小區景觀的實用性和功能性。當前,現代住宅小區的開發通常會將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單獨立項,設計人員需在項目成立之初,介入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有利于設計人員根據小區地貌、地形以及各種植被資源,合理規劃設置小區園林景觀的綠化功能、人車分流功能、休閑娛樂功能等方面。在小區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須始終將景觀的功能性與實用性放在第一位,將優化居民的生活出行作為設計的最終目的。

1.2保護好居住環境,避免破壞整體的和諧

園林景觀在設計建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綠色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和減少對居住環境的破壞。使用的材料、栽培的植物、觀賞臺廊的鋪設等,既要注意環保節能,又不能對周圍整體的和諧環境造成破壞,防止出現新修建的景觀破壞原有的環境。

1.3科學合理的綠化配置

景觀設計團隊要利用取證的方式,分析住宅小區園林場地基本情況,包括土壤類型、排水方式、樹冠、植物多樣性以及一些其它因素。深入分析氣候變化所顯現的不同生態格局,提出對應變化頻繁的生態系統的新景觀拼接。環境疊加的過程幫助現場不同的景觀類型選擇最佳條件。植物配置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并充分考慮與建筑風格相吻合,兼顧多樣性和季節性,進行多層次、多品種搭配,分別組合成特色各異的群落。

2、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現狀

2.1輕視空間和功能的多樣性

設計師往往太過看重形式,著重研究住宅環境的風格、形式以營造良好的視覺效果,忽略建筑本身的功能。只為追求有力的視覺刺激,看重形式美,忘了營建舒適有親和力的活動空間,沒能從功能方面考慮其空間的合理開放及隱蔽,出現過于單調、空曠的小空間。沒有達到居民環境規劃同時適應不同年齡、文化層次、興趣的人開展活動的需要。

2.2沒有體現環境景觀的生態效率

自草坪風盛起,住宅區的綠化大多是疏林草地,完全忽略了喬木、灌木等改善生態環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造成居住環境綠化區單一的綠化結構和低下的生態效率,另外也造成了昂貴的草坪保養費。

2.3缺乏人性化設計

設計者沒有充分調查居民意愿,沒有與居民進行良性溝通。很多安全性、舒適性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如:預防水災、火災等災害;設置盲道、綠色通道;消除噪音等。設計不貼近人群,缺乏親和力。

3、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發展策略

3.1順應空間層次設計園林景觀

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園林景觀的功能性主要就是通過不同層次來實現的,必須要避免促銷和滿足客戶需要的珍貴樹木而導致整個園林功能性的下降。無論是樓頂還是樓與樓之間的綠化,各個綠化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必須要保障其各有特色,能夠形成不同的主題。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一般小區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功能和作用建設一些小花園,進而能夠促進居民能夠親近綠色和自然,并且享受綠化所帶來的諸多益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園林在小區完成建設之后的幾年時間內逐漸的樹木死掉,僅剩下茂盛的野草,是園林設計本身的一種嚴重的損失。另外,園林的功能性作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園林也不能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中明艷的綠色,更無法充分的發揮出園林景觀本身的作用和價值。

3.2營造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自然意境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要以綜合城市基礎信息與園林基本情況,以本土植物為重點,人性化、積極向上、新穎而不浮躁、美觀而又實用、簡單而滿足需求、符合生態要求的城市園林是園林規劃設計的原則和追求的目標。住宅小區作為城市生態環境系統的子系統,其景觀的構成元素不僅僅是一個視覺或觸覺上的感觀認識,在住宅區中,綠化猶如呼吸系統,能起到空氣凈化和屏蔽作用,已成為提高住宅小區環境質量,創造健康小區必不可少的有機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是將建筑、綠化與小區居民的活動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形成有機運行的居住環境生態機制,求得人文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共存。

3.3整體規劃,合理劃分功能空間

在前期的設計分析^程中,要注意做好園林設計的統籌規劃,相關的設計要注意科學性和整體性的統一。城市居住區的園林景觀的設計首先要進行科學的規劃,這是設計規劃的重要前提,具體來說要注意園林設計和周圍環境的統籌問題。既有多元化的設計,與此同時也注意園林的合理布局與搭配,在此基礎上來促進相互間的和諧溝通,所以景觀的設計既要注重美觀,也要注意安全性、舒適性。除此之外,景觀的設計要以居家為主題,營造和諧的家的氛圍,設計上最好符合主流文化審美的特點,注重大方得體,景觀性與舒適度之間最大程度的統一。文化的體現方面,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特點,在設計休閑空間之前,了解這片地區的區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城市公共休閑空間設計要做到有特色,應從該地區特有的文化底蘊入手,把握該片區歷史淵源和傳統積淀,從文化體現著手設計空間表現。區域功能的和諧方面,休閑空間設計首先要注重平面空間的表現力。平面空間是休閑場所的基礎性工程。其次,休閑空間設計除了要在平面上進行思維設計,還要在空中與平面進行伸展性空間思考。休閑空間的分區主要可以分為空地休閑區、綠地植被區、水池假山區、音樂噴泉區、小品雕塑區、回廊座椅區、健身娛樂區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公共休閑空間的這一分區只是理論上或設計思考中的分區,在布局設計和實際施工中,各個分區是融合在一起的,以共同構成城市公共休閑場所的小環境。

綜上所述,景觀住宅區是最接近居民生活的領域之一,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關注住戶的安全需求、歸屬需求、認知與審美需求等,建造多維景觀生態空間。綜上所述,理想的住宅景觀設計應加強系統化設計,優化開發建設模式,完善法規政策,通過換位思考將藝術融于生活。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要素;雪鐵龍公園

中圖分類號:TV98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12-0284-1

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推動了園林景觀事業的高速前進。在新形勢下,國外不少優秀的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作品被引進到國內,引起極大的關注和推崇。而在整個園林景觀設計領域中,法國因其特殊的自然風景、文化背景、審美習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法國園林景觀,它深厚的園林文化內涵,獨到的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將傳統園林與現代景觀進行完美結合,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可說是獨樹一幟。

20世紀后期,巴黎政府在改善城市環境及保護自然生態意識的指引下,建立了大批的公園,使法國園林在20世紀走向新的輝煌。本文就以巴黎雪鐵龍公園為例,簡析法國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要素。

1 巴黎雪鐵龍公園簡介

巴黎雪鐵龍公園是法國現代園林中具有國際影響的重要作品之一。它沒有原雪鐵龍汽車工廠任何痕跡,只保留了場地上最突出的歷史特征,獨特的“平面”幾何布局勾畫出的是一座“立體公園”[1]。

1.1 改建背景

1919年雪鐵龍在塞納河邊建立起加工工廠。工廠一直經營到20世紀70年代。在“城市化”戰略要求及產業發展的需求下撤出巴黎,留下塞納河左岸這片與周邊環境相隔絕的空地。該空地已經被嚴重污染淪為工業廢棄地。到了20世紀80年代,法國興起一場修復重建的政治風潮,雪鐵龍公園就是這場風潮下的產物,并因城市更新需要開始對它進行改建利用。

1.2 改建方案

雪鐵龍公園,占地45hm2,瀕臨塞納河[1]。是利用雪鐵龍汽車制造廠舊址建造的大型城市公園。風景園林師克萊蒙和建筑師貝爾熱負責公園北部設計;風景園林師普羅沃和建筑師維居爾負責公園的南部設計。

2 巴黎雪鐵龍公園設計分析

2.1 景觀結構

雪鐵龍公園的設計體現了嚴謹的幾何關系,他們共同限定了公園中心部分的空間,同時又構成了一些小的主題花園。

第一組建筑是位于中心南部的7座混凝土立方體,設計者稱之為“巖洞”,他們等距離沿水渠布置。與這些巖洞相對應的是在公園中的第二組建筑小溫室,在雨天也可以為游人避雨的場所。巖洞與小溫室一虛一實,相互對應。第三組建筑是公園東部的兩個形象一致的玻璃大溫室。

2.2 設計要素

法國現代園林景觀在設計理念和形式語言上都明顯區別于傳統園林,不拘泥于傳統的形式和風格,這主要是對現代設計語匯的吸收和融合,呈現出鮮明的現代風格[2]。

2.2.1 點狀要素 雪鐵龍公園可以劃分為如干個點:南面的“黑色園”;東面的“白色園”;兩個大溫室;中心的大草坪等等。這些點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著自己重要的作用。

從點狀要素來說, 白色園和黑色園,位于公園主體的,鑲嵌在周圍居住區內,是為住區居民服務的社區公園。而黑色園位于居住區中心,相對獨立、自成體系。設計師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出有四個標高的立體公園,使其空間更富多樣,滿足居民多樣靈活的使用需求,為游人提供了非常舒適、豐富的空間感受。

2.2.2 線形要素 從線形要素來看,雪鐵龍公園中“線”的要素有長廊,林蔭路和一條貫通全園主要部分的斜向直線型道路組成。林蔭路與大水渠突出了線形要素在法國現代園林景觀中的重要作用。

雪鐵龍公園一條斜向的直線型道路打破了構圖的嚴謹, 這對角線是公園主要游覽路和軸線。它把園子劃分為兩個部分,又把園中各主要景點如黑色園、中心草坪、噴泉廣場等聯系起來。這條筆直的軸線并非全是實路,在空間上變化多端,或穿過草坪,或越過水渠,或高或低,或虛或實,所以并不感到單調,直線感也不是很強烈。

2.2.3 面狀要素 從面狀要素來講,雪鐵龍公園中“面”的要素是由若干個主題園、場地、草坪及樹叢組成。這些主題園形式上千變萬化,彼此之間又有著一定的差異和聯系,它們滿足了不同文化層次及年齡游人的需要。

環形水渠中間的大草地如園林中的“綠毯”。大草坪是整個設計“核”。它四周被方正的水渠圍繞,空間邊界明確、面積大、整體性強,與周邊豐富多樣的小空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的宏大、明晰和力度形成一種“場”,將周邊所有的元素籠絡為一個有機整體。

2.3 空間布局

從空間布局上說,雪鐵龍公園主要的游覽路是對角線方向的軸線,它把園子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又把園中各個主要景點聯系起來。中軸線上開敞的明顯對稱的空間與周邊的具有豐富變化的系列小花園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傳統園林中軸空間與叢林園的關系,奠定了全園基本的空間結構;而斜向的軸線隨地形起伏不斷變化,營造出奇妙變幻的空間。

3 結語

隨著城市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良好城市景觀與舒適生存環境的渴求越來越高。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如何體現現代感,如何提高園林景觀的視覺審美質量,探尋具有現代美的園林形式,一直是園林景觀設計中亟待解決的問題[1]。借鑒以上對雪鐵龍公園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深入研究我國博大精深的古典園林,提取其精髓的設計語言,用現代的設計方式進行轉化與重構,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

參考文獻

[1] 王向榮,林箐.拉維萊特公園與雪鐵龍公園及其啟示[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