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心理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04:37: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金融投資心理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行為金融學的三個發展歷程探討論文
摘要:行為金融學的發展經歷了經濟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三個階段。該理論對傳統金融學所不能解釋的市場異象做出了合理解釋,盡管它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我國對行為金融學的研究還處于引用和介紹階段,不過,該理論在中國必然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經濟心理學;傳統金融學
一、引言
早在1890年,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其《經濟學原理》中說過:“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這個也可以理解為,心理學與經濟學之間早就存在著天然的聯系與淵源。鑒于心理學對經濟學的巨大影響,Wicksteed甚至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心理學對于經濟學似乎就像Boethius神一樣——是道路、動機、指導、起源和終點”。眾所周知,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的科學。經濟學的產生是始于人類為了更快、更多的獲得物質財富的欲望與實踐,而欲望的實現要通過人來實現。恩格斯聲稱:“經濟學以心理學為前提條件”。由此可以判斷經濟學與心理學的融合是必然的趨勢。而金融學作為經濟學王國中最為璀璨的明珠,也必將把心理學應用于其中解決現實中的疑難問題——即行為金融學的產生。
二、經濟心理學的溯源與復興
經濟心理學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兩本書——蘇格蘭報人查爾斯·麥凱的《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和社會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群眾》。這兩本最早闡述了經濟心理學的著作,被許多投資者認為是投資市場群體行為領域的經典著作。《大眾錯覺與群體狂熱》認為:“已經闡述過,人們以群體方式思考。你會看到,人們在群體中會變得瘋狂,且只能緩慢的、一個接一個的逐漸恢復正常。”這一論斷后來得到勒龐等人的支持,已然成為教條。勒龐在他的另一經典著作《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聲稱:“在群體中,累加起來的是愚昧而非大智慧”。
詮釋行為財務理論
摘要:傳統財務理論始終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有充分的決策能力來進行有利于自身的決策,經濟主體追求最優決策的價值判斷依據是該理論作用的基礎。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行為財務理論悄然興起且日漸發展,對原有財務理論框架下的有效市場假說和理性人假設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這一理論通過研究人們在投資決策過程中認知、情感、態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場非有效性,從而解釋金融市場中的異常現象,以其真實市場行為的理論分析展示出自身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行為財務理論已成為國內外財務學界研究和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在綜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主要介紹了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和研究對象,系統闡述了行為財務理論的理論基礎,對行為財務理論與傳統財務理論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行為財務理論;傳統財務理論;有限理性
傳統財務學作為一門較為成熟的理論學科,有其自身較為完善的體系和堅實的理論基礎。它始終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有充分的決策能力來進行有利于自身的決策,經濟主體追求最優決策的價值判斷依據直接構成了傳統財務學尤其是價值管理的理論基礎。在有效市場假設條件下,資本市場的股價即使出現偏離,也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和信息接受過程中短時間的差異造成的。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能用傳統財務理論解釋的異常現象,因此,充分吸收了現代心理學和行為學理論的一種新的研究理論即行為財務理論隨之興起。該理論不僅突破了傳統財務理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研究范圍,而且以人類現實的經濟行為研究和分析傳統財務理論所無法解釋的諸多財務問題。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及研究對象
行為財務理論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雖然已經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但至今還沒有一個為學術界所公認的嚴格定義。在對此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們通常將人的心理活動行為結合到財務理論的研究中,并從財務行為發生、變化的內在心理機制以及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入手,探索財務行為與其他經濟現象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揭示財務現象的本質。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
行為財務理論分析論文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及研究對象
行為財務理論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雖然已經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但至今還沒有一個為學術界所公認的嚴格定義。在對此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們通常將人的心理活動行為結合到財務理論的研究中,并從財務行為發生、變化的內在心理機制以及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入手,探索財務行為與其他經濟現象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揭示財務現象的本質。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
行為財務理論是將行為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上的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中產生的理論體系,是傳統經濟學、傳統財務學、心理學研究以及決策科學的綜合體。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學實驗結果,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心理特征假設,研究投資者的實際投資決策行為,以及投資者在做出判斷時是怎樣出錯的,或者說是研究投資者在決策或判斷時的系統性偏差。它試圖解釋實證研究結果與傳統財務理論不一致的異常之處。
概括起來,行為財務理論是在不斷放寬甚至放棄傳統財務理論的理性人假設和有效市場假說的基礎上,以人們決策過程中的實際心理特征為變量,研究金融市場異象、資產定價和投資組合等系列問題的一種理論體系。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行為財務理論是將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財務學相結合的一種邊緣性、交叉性理論體系。它不僅是在行為經濟學理論基礎上延伸發展起來的,是行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而且在決策過程中,還考慮人們的認知、感情、態度等心理特征,兼顧了行為人的信念、偏好及與決策相關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其次,行為財務理論突破了傳統財務理論關于人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的假定的影響,只注重投資決策模型對投資者實際決策行為的影響,更多的強調投資者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第三,行為財務理論以人們實際決策心理為出發點,研究金融市場與傳統財務理論相違背的異常現象和資產定價等問題。
(二)行為財務理論的研究對象
小議行為財務概念
摘要:傳統財務理論始終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人,有充分的決策能力來進行有利于自身的決策,經濟主體追求最優決策的價值判斷依據是該理論作用的基礎。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行為財務理論悄然興起且日漸發展,對原有財務理論框架下的有效市場假說和理性人假設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這一理論通過研究人們在決策過程中認知、情感、態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場非有效性,從而解釋市場中的異常現象,以其真實市場行為的理論分析展示出自身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行為財務理論已成為國內外財務學界研究和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在綜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主要介紹了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和研究對象,系統闡述了行為財務理論的理論基礎,對行為財務理論與傳統財務理論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行為財務理論;傳統財務理論;有限理性
傳統財務學作為一門較為成熟的理論,有其自身較為完善的體系和堅實的理論基礎。它始終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有充分的決策能力來進行有利于自身的決策,經濟主體追求最優決策的價值判斷依據直接構成了傳統財務學尤其是價值的理論基礎。在有效市場假設條件下,資本市場的股價即使出現偏離,也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和信息接受過程中短時間的差異造成的。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能用傳統財務理論解釋的異常現象,因此,充分吸收了現代心和行為學理論的一種新的研究理論即行為財務理論隨之興起。該理論不僅突破了傳統財務理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研究范圍,而且以人類現實的經濟行為研究和分析傳統財務理論所無法解釋的諸多財務問題。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及研究對象
行為財務理論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雖然已經有近30年的發展,但至今還沒有一個為學術界所公認的嚴格定義。在對此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們通常將人的心理活動行為結合到財務理論的研究中,并從財務行為發生、變化的內在心理機制以及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入手,探索財務行為與其他經濟現象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揭示財務現象的本質。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
小議行為財務概念
傳統財務學作為一門較為成熟的理論學科,有其自身較為完善的體系和堅實的理論基礎。它始終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有充分的決策能力來進行有利于自身的決策,經濟主體追求最優決策的價值判斷依據直接構成了傳統財務學尤其是價值管理的理論基礎。在有效市場假設條件下,資本市場的股價即使出現偏離,也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和信息接受過程中短時間的差異造成的。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能用傳統財務理論解釋的異常現象,因此,充分吸收了現代心理學和行為學理論的一種新的研究理論即行為財務理論隨之興起。該理論不僅突破了傳統財務理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研究范圍,而且以人類現實的經濟行為研究和分析傳統財務理論所無法解釋的諸多財務問題。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及研究對象
行為財務理論作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雖然已經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但至今還沒有一個為學術界所公認的嚴格定義。在對此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們通常將人的心理活動行為結合到財務理論的研究中,并從財務行為發生、變化的內在心理機制以及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入手,探索財務行為與其他經濟現象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揭示財務現象的本質。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內涵
行為財務理論是將行為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上的成果運用到金融市場中產生的理論體系,是傳統經濟學、傳統財務學、心理學研究以及決策科學的綜合體。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學實驗結果,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心理特征假設,研究投資者的實際投資決策行為,以及投資者在做出判斷時是怎樣出錯的,或者說是研究投資者在決策或判斷時的系統性偏差。它試圖解釋實證研究結果與傳統財務理論不一致的異常之處。
概括起來,行為財務理論是在不斷放寬甚至放棄傳統財務理論的理性人假設和有效市場假說的基礎上,以人們決策過程中的實際心理特征為變量,研究金融市場異象、資產定價和投資組合等系列問題的一種理論體系。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行為財務理論是將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財務學相結合的一種邊緣性、交叉性理論體系。它不僅是在行為經濟學理論基礎上延伸發展起來的,是行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而且在決策過程中,還考慮人們的認知、感情、態度等心理特征,兼顧了行為人的信念、偏好及與決策相關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其次,行為財務理論突破了傳統財務理論關于人是完全理性的經濟人的假定的影響,只注重投資決策模型對投資者實際決策行為的影響,更多的強調投資者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第三,行為財務理論以人們實際決策心理為出發點,研究金融市場與傳統財務理論相違背的異常現象和資產定價等問題。
基于投資策略的行為金融學論文
一、關于投資問題行為金融學的基本觀點
如果按照傳統的金融理論指導金融投資,很難起到對投資者正確指導,使投資者更為理性地進行投資活動。所以,傳統金融理論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亟待對傳統金融學進行其他學科知識理論的補充,積極研究并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不斷地拓展金融學研究范圍。目前,隨著行為金融學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關于投資的諸多問題。行為金融學是集心理學和金融學于一體的相互融合的學科。該學科的研究對象是金融市場中交易者非理性投資行為。具體分析,行為金融學是借助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分析投資者的心理活動,以此為基礎評價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也就是說行為金融學主要研究投資者心理因素導致在金融市場上的非理性投資行為。結合傳統投資理論在金融市場的投資范式,分析評估交易者在金融市場中投資決策時犯系統性錯誤的原因,指導投資者認識到自己的非理性投資行為,進而對非理性投資行為進行修正,達到科學理性投資,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行為金融學融合了心理學的有關理論知識,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金融市場上投資決策可得出如下結論:基于投資者心理因素的影響,會造成投資者在金融市場投資時容易犯下主觀判斷失誤,使得投資者在金融市場投資行為活動變得反應過度或者反應不足,嚴重影響投資者的預期收益。所以,行為金融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投資者非理性投資行為的動因,結合金融學的有關知識,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資理論體系,為投資者在金融投資活動中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使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趨于理性化、科學化。
二、金融市場上的心理分析方法
長期以來,在金融市場上投資者最為常用的投資分析法有兩種,即基本面分析法和技術面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所采用的分析依據是投資對象的經營業績以及經濟發展形勢;技術面分析法針對經濟市場走勢進性數據統計,并編制圖表,根據圖表定量分析未來投資的方向以及前景。而行為金融學的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是對投資者心理因素的探究,依據心理學原理及相關知識分析投資者的心理狀況對金融投資造成的正負面影響。從金融學角度分析,在金融市場交易行為活動中,投資者對金融決策的依據主要是基于主觀判斷和客觀地對金融市場走勢進行分析、估測。然而心理分析法是傳統分析法的補充和改進,心理分析法是主要是以傳統分析法為依據,將心理分析法融合到整個金融市場投資環境中,強調以分析投資者的心理因素,突出投資者的主觀性為主要研究方向。然而過于強調投資者的主觀能動因素而忽視機械交易的客觀性,會導致投資者的交易行為受到人性弱點的干擾。因此,基于金融市場上的心理分析法還應以基本面分析法和技術面分析法為依據。
三、健康的心理范式利于正確投資決策的形成
行為金融學強調的是提高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中良好心理的形成,有助于投資者做出正確的金融投資決策,對規避投資風險和降低投資風向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應基于行為金融學的原理,加強對行為金融學中心理學科的探討,建立健全正確的心理范式,幫助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中形成良好的金融投資心態,確保金融投資者投資受益最大化。具體來講健康的心理范式的建立需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
論行為金融學視角觀
摘要:文章回顧了行為金融學的發展和研究視角,發現行為金融學的研究大都基于市場非有效性和風險資產定價模型的研究,以及在微觀層面針對投資者心理偏差所導致各種市場異象的研究;通過分析了市場微觀結構理論與行為金融學的契合之處,文章提出了基于資本子市場的全新的行為金融學中觀研究視角。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市場微觀結構;中觀視角;資本子市場
一、行為金融理論研究現狀
現代金融學理論作為一套嚴密而成熟的理論體系,其“有效市場假說”(EMH)與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一脈相承;自馮·諾伊曼和摩根斯坦(1944)建立期望效用理論以來,先后發展了利息理論、投資組合理論、MM定理、CAPM定理、套利定價理論(APT)、期權定價公式(BS公式)、有效市場理論(EMH)、托賓Q值理論等,它們一起構成了現代標準金融理論的核心內容和嚴密的科學化體系。但人們卻發現金融市場中存在大量的“異常現象”,如羊群行為、規模效應、一月效應、股票溢價之謎、股利之迷、贏者輸者效應、賬面市值比效應、反轉效應等,股價劇烈震蕩等金融市場價格偏離基本價值的現象。此外經濟學家發現的阿萊悖論(Allaisparadox關于預期效用的悖論)和艾爾斯伯格(Ellsbergpa-radox關于主觀概率的悖論)。這一切都說明理論與實際之間出現了背離,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發展已經需要新的表現出人類行為特征的研究方法。于是在以新古典為代表的所謂主流經濟學和金融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迂回又回到了源頭,因為它所依據的基本行為假設的本質是心理學意義上的。
因此,“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Finance)便成為了學界的關注點,除了實驗經濟學的實驗測試的支持以外,行為金融理論更多地受到現代認知心理學(CongnitivePsychology)的影響,將心理學作為研究金融問題的一種工具,它對投資者心理和證券市場效率的研究源于對一般經濟主體心理和商品市場價格的研究。StatmanMeir(1999)認為:行為金融學與現代金融學本質上并沒有很大的差異,它們的主要目的都是試圖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利用盡可能少的工具構建統一的理論,解決金融市場中的所有問題。唯一的差別就是行為金融學利用了與投資者信念、偏好以及決策相關的情感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例如,認知心理學中的啟發式推理方法、確認性偏差和框定依賴等,情感心理學成果中的過度樂觀、保守主義和情緒性效應等,社會心理學成果中的信息串流、羊群效應等研究成果。行為金融學研究者認為:人們并不總是以理性態度做出決策,在現實中存在諸多的認知偏差,這些偏差不可避免地要影響到人們的金融投資行為,進而影響到資產定價。在學術研究和金融實務中,正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人的行為、心理感受等主觀因素在金融投資決策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行為金融學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類理性的普遍性,與行為金融學的產生和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的相關科學基礎包括心理學、行為學、實驗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等。
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量的有關投資者行為偏差和市場非有效的研究紛紛涌現。由于新近出現的行為金融學理論更多的是借用認知心理學和實驗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對金融市場上出現的異象進行解釋和判斷,各種研究視角、方法和觀點紛至沓來,相信在未形成統一的理論框架和研究體系之前,將是行為金融學理論各種假說和解釋的“理論叢林”時代。因此,對于行為金融的研究視角也各不相同:Shefrin(2000)將行為金融學的研究主題分成三類,分別是經驗法則偏誤、框架相依和無效率市場。Barberis&Thaler(2001)認為行為金融領域的研究由兩大部分構成:一是有限套利;二是心理。李心丹(2003)從有限理性的個體行為研究、金融市場中的群體行為研究和非有效市場研究三個層面為行為金融研究提供了系統論的思路。王寧(2005)從微觀角度研究了國內投資者33種心理偏差,以期打開投資者“認知黑箱”,探尋投資者內生性行為偏差的微觀機理。
行為財務學探索財務主體決策過程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行為財務理論的提出與發展;行為財務理論的內容;行為財務理論的啟示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行為財務理論是在對"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簡稱EMH)的質疑和挑戰中提出來的、通過最優決策模型解釋什么是最優決策、通過描述性決策模型探討投資者的實際決策過程、行為財務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初心理學研究中的行為主義流派、行為財務的理論基礎、行為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和行為投資組合理論、行為財務理論模型、財務學是一門研究財務主體選擇的科學、行為財務理論的提出與發展得益于心理學、社會學等的研究成果、盡管行為財務是在對標準財務理論的質疑中提出來的,但不能將兩者簡單的對立起來等,具體請詳見。
現代財務理論的開端一般被認為是馬科維茨于1952年發表《證券組合選擇》(PortfolioSelection)一文。隨后,歷經50年代末60年代初資本結構理論和股利無關論,60年代至70年代的資產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理論,以及80年代的市場微觀結構理論和現代公司控制理論,至今財務理論和財務實踐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80年代以后,財務學在研究中吸收心理學、行為科學、決策科學等的相關成果,注重對財務主體決策過程的探索,促成了一門新的科學--行為財務學。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提出與發展
行為財務理論是在對"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簡稱EMH)的質疑和挑戰中提出來的。EMH是標準財務理論的基礎性假設。EMH宣稱金融資產的價格全面反映所有可獲得的相關信息,并給出了三種形式的市場有效性:弱型有效、半強型有效和強型有效。EMH提出之后,得到了眾多學者的響應和大量實證數據的支持,并在經濟、金融、財務等領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廣。但進入八十年代以后,大量股票市場異常現象,如"小公司效應"(Banz,1982)、"星期一效應"(French,1980;Gibbons和Hess,1981)、"反向投資策略"(Fama和French,1992)等的出現,表明市場可能并非有效。而且,大量的心理學和行為學的證據顯示,投資者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資者的實際決策往往會系統性的偏離標準財務理論所設定的最優決策模式,而且這種偏離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不能因統計平均而消除。諸如此類的現象和非理性行為是EMH所不能解釋的。
事實上,現代財務理論要解決兩個問題:(1)通過最優決策模型解釋什么是最優決策;(2)通過描述性決策模型探討投資者的實際決策過程。標準財務理論很好地解決了第一個問題。但在第二個問題上,標準財務理論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別。誠如上所述,投資者的實際決策并不一定是最優決策。為更好地解釋和預測財務主體的實際決策過程(而不是最優決策模型)以及金融市場的實際運行狀況,財務學研究者們發展了一個新的研究范式,即行為財務(behavioralfinance)。
行為財務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初心理學研究中的行為主義流派。1951年和1969年,Burrel分別發表了《投資研究實驗方法的可能性》和《科學的投資分析:科學還是幻想》,將行為方法和定量投資模型結合起來。1972年,Slovic發表的《人類判斷的心理學研究對投資決策的意義》開啟了行為財務研究的先河。而這時,以EMH為基礎的標準財務理論已被人們所廣泛接受,因此,行為財務未能引起太多的關注。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論,為行為財務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到1985年,Thaler發表了《股票市場過度反應了嗎?》一文,學者們逐漸開始重視和研究行為財務這一新的領域,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包括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的噪聲交易理論模型DSSW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7)提出的BSV模型,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m(1998)提出的DHS模型,Hong和Stein(1999)提出的HS模型,羊群效應模型(herdbehavioralmodel)等。而且,對行為財務理論的實證檢驗也隨之展開:Herskey和Schoemaker(1980)用實驗心理學方法驗證了期望理論中個體在面對收益和損失時態度是不同的;Shefrin和Statman(1985)發現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鑰魎鴯善貝嬖誚锨康南坌睦恚詞瞧梅縵盞模謨媲扒饗蚧乇芊縵眨敢飩顯緶舫齬善幣運ɡ螅籐akonishok和Vermaelen(1990)、Ilenberry(1995)指出市場對由股份回購所傳遞的信息反映不足等。我國學者也開展了對行為財務理論的經驗研究:孫培源和施東暉(2002)通過對中國股市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回歸分析,驗證了在不同的收益和損失狀況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是不同的。①
財務管理論文-行為財務理論的發展及啟示
財務管理論文
現代財務理論的開端一般被認為是馬科維茨于1952年發表《證券組合選擇》(PortfolioSelection)一文。隨后,歷經50年代末60年代初資本結構理論和股利無關論,60年代至70年代的資產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理論,以及80年代的市場微觀結構理論和現代公司控制理論,至今財務理論和財務實踐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80年代以后,財務學在研究中吸收心理學、行為科學、決策科學等的相關成果,注重對財務主體決策過程的探索,促成了一門新的科學--行為財務學。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提出與發展
行為財務理論是在對"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簡稱EMH)的質疑和挑戰中提出來的。EMH是標準財務理論的基礎性假設。EMH宣稱金融資產的價格全面反映所有可獲得的相關信息,并給出了三種形式的市場有效性:弱型有效、半強型有效和強型有效。EMH提出之后,得到了眾多學者的響應和大量實證數據的支持,并在經濟、金融、財務等領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廣。但進入八十年代以后,大量股票市場異常現象,如"小公司效應"(Banz,1982)、"星期一效應"(French,1980;Gibbons和Hess,1981)、"反向投資策略"(Fama和French,1992)等的出現,表明市場可能并非有效。而且,大量的心理學和行為學的證據顯示,投資者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資者的實際決策往往會系統性的偏離標準財務理論所設定的最優決策模式,而且這種偏離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不能因統計平均而消除。諸如此類的現象和非理性行為是EMH所不能解釋的。
事實上,現代財務理論要解決兩個問題:(1)通過最優決策模型解釋什么是最優決策;(2)通過描述性決策模型探討投資者的實際決策過程。標準財務理論很好地解決了第一個問題。但在第二個問題上,標準財務理論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別。誠如上所述,投資者的實際決策并不一定是最優決策。為更好地解釋和預測財務主體的實際決策過程(而不是最優決策模型)以及金融市場的實際運行狀況,財務學研究者們發展了一個新的研究范式,即行為財務(behavioralfinance)。
行為財務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初心理學研究中的行為主義流派。1951年和1969年,Burrel分別發表了《投資研究實驗方法的可能性》和《科學的投資分析:科學還是幻想》,將行為方法和定量投資模型結合起來。1972年,Slovic發表的《人類判斷的心理學研究對投資決策的意義》開啟了行為財務研究的先河。而這時,以EMH為基礎的標準財務理論已被人們所廣泛接受,因此,行為財務未能引起太多的關注。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論,為行為財務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到1985年,Thaler發表了《股票市場過度反應了嗎?》一文,學者們逐漸開始重視和研究行為財務這一新的領域,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包括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的噪聲交易理論模型DSSW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7)提出的BSV模型,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m(1998)提出的DHS模型,Hong和Stein(1999)提出的HS模型,羊群效應模型(herdbehavioralmodel)等。而且,對行為財務理論的實證檢驗也隨之展開:Herskey和Schoemaker(1980)用實驗心理學方法驗證了期望理論中個體在面對收益和損失時態度是不同的;Shefrin和Statman(1985)發現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鑰魎鴯善貝嬖誚锨康南坌睦恚詞瞧梅縵盞模謨媲扒饗蚧乇芊縵眨敢飩顯緶舫齬善幣運ɡ螅籐akonishok和Vermaelen(1990)、Ilenberry(1995)指出市場對由股份回購所傳遞的信息反映不足等。我國學者也開展了對行為財務理論的經驗研究:孫培源和施東暉(2002)通過對中國股市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回歸分析,驗證了在不同的收益和損失狀況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是不同的。①
漫談行為財務概念的發展及啟發
現代財務理論的開端一般被認為是馬科維茨于1952年發表《證券組合選擇》(PortfolioSelection)一文。隨后,歷經50年代末60年代初資本結構理論和股利無關論,60年代至70年代的資產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理論,以及80年代的市場微觀結構理論和現代公司控制理論,至今財務理論和財務實踐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80年代以后,財務學在研究中吸收心理學、行為科學、決策科學等的相關成果,注重對財務主體決策過程的探索,促成了一門新的科學--行為財務學。
一、行為財務理論的提出與發展
行為財務理論是在對"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簡稱EMH)的質疑和挑戰中提出來的。EMH是標準財務理論的基礎性假設。EMH宣稱金融資產的價格全面反映所有可獲得的相關信息,并給出了三種形式的市場有效性:弱型有效、半強型有效和強型有效。EMH提出之后,得到了眾多學者的響應和大量實證數據的支持,并在經濟、金融、財務等領域的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廣。但進入八十年代以后,大量股票市場異常現象,如"小公司效應"(Banz,1982)、"星期一效應"(French,1980;Gibbons和Hess,1981)、"反向投資策略"(Fama和French,1992)等的出現,表明市場可能并非有效。而且,大量的心理學和行為學的證據顯示,投資者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并非都是理性的,投資者的實際決策往往會系統性的偏離標準財務理論所設定的最優決策模式,而且這種偏離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不能因統計平均而消除。諸如此類的現象和非理性行為是EMH所不能解釋的。
事實上,現代財務理論要解決兩個問題:(1)通過最優決策模型解釋什么是最優決策;(2)通過描述性決策模型探討投資者的實際決策過程。標準財務理論很好地解決了第一個問題。但在第二個問題上,標準財務理論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別。誠如上所述,投資者的實際決策并不一定是最優決策。為更好地解釋和預測財務主體的實際決策過程(而不是最優決策模型)以及金融市場的實際運行狀況,財務學研究者們發展了一個新的研究范式,即行為財務(behavioralfinance)。
行為財務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初心理學研究中的行為主義流派。1951年和1969年,Burrel分別發表了《投資研究實驗方法的可能性》和《科學的投資分析:科學還是幻想》,將行為方法和定量投資模型結合起來。1972年,Slovic發表的《人類判斷的心理學研究對投資決策的意義》開啟了行為財務研究的先河。而這時,以EMH為基礎的標準財務理論已被人們所廣泛接受,因此,行為財務未能引起太多的關注。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論,為行為財務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到1985年,Thaler發表了《股票市場過度反應了嗎?》一文,學者們逐漸開始重視和研究行為財務這一新的領域,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包括De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提出的噪聲交易理論模型DSSW模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7)提出的BSV模型,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m(1998)提出的DHS模型,Hong和Stein(1999)提出的HS模型,羊群效應模型(herdbehavioralmodel)等。而且,對行為財務理論的實證檢驗也隨之展開:Herskey和Schoemaker(1980)用實驗心理學方法驗證了期望理論中個體在面對收益和損失時態度是不同的;Shefrin和Statman(1985)發現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
行為財務的興起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期望理論的提出;二是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并逐漸溶入主流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