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前沿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5 04:28: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金融前沿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際金融理論前沿問題研究論文
傳統的國際金融理論研究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匯率理論、國際收支理論、外國直接投資理論、國際儲備理論、國際貨幣制度,隨著各國經濟的開放和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需要更加從全球的視角認識國際金融問題,包括匯率理論、貨幣危機理論等,另外,隨著將信息經濟學引入國際金融理論研究,國際金融理論出現了一些新發展,以下將對此進行概要地介紹和評述。
一、貨幣危機理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債務危機出現后,已經發生了十幾次貨幣危機,從而使貨幣危機理論成為國際金融研究的焦點之一,按照代序分類,有三代成熟的貨幣危機模型。
1、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
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認為貨幣危機是否爆發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基本面,特別是財政赤字的貨幣化,假定政府為解決財政赤字問題而大量發行紙幣,引起資本流出,央行為維持匯率穩定而無限制地拋出外匯儲備,當外匯儲備達到臨界點時,會引致投機攻擊,如果政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支持,就不得不放棄穩定的匯率制度。這一理論的提出是在70年代末,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保羅。克魯格曼教授所寫的《國際危機模型》一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RobertP.Flood教授和布朗大學的PeterM.Garber教授也提出了相似的觀點,主要觀點是當一國經濟的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發生沖突時,用來維持內部均衡的政策(主要是當國內出現財政赤字時,在國內過度供給信貸)必然會導致外部均衡喪失,投機者的沖擊將導致貨幣危機,從而使固定匯率無法維持。總之,第一代危機模型強調經濟的基本面決定貨幣的對外價值穩定與否。
這一模型可以用來解釋80年代初的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危機、巴西危機、以及現在正在惡化的阿根廷危機。
金融學前沿理論論文
摘要:行為金融學的興起揭開了金融學前沿理論的主流---數理金融學正在發生新的飛躍,而實驗經濟學和金融物理學的出現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變革。國外對金融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正日益蓬勃發展,而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尚屬初步階段。可以預料:中國學者的金融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其細化研究和綜合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拓展。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金融物理學;實驗經濟學;鞅論;流形
自從戈森定律的興起,再加上英國的杰文斯、奧地利門格爾和瑞士的瓦爾拉斯在19世紀70年代掀起“邊際革命”以來,經濟學基礎理論便發生了第二次飛躍。經濟學基礎理論第一次飛躍是由傳統的勞動價值論轉到基數效用價值論的飛躍,第二次飛躍是基數效用論朝著序數效用論的轉換。而序數效用論之萌發也即是人類開始重視心理效用在經濟生活中的體現。
20世紀80年代以來,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如火如荼。行為經濟學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標志著學者對經濟生活中的心理效應的認識的深化和發展。與此同時,作為行為經濟學主要的、成功的運用來看,行為金融學在對主流金融學(又稱標準金融學)的批判與質疑中成長壯大,在股票市場實踐中顯示了強大的力量。行為金融理論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并不只由證券自身包含的一些內在因素所決定,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參與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行為金融學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心理學分析所起的作用。行為金融學融匯了心理學基本原理,其主要表現在信仰(過度自信、樂觀主義和如意算盤、代表性、保守主義、確認偏誤、定位、記憶偏誤)以及偏好(展望理論、模糊規避)在行為金融學的應用。從而,行為金融理論包含兩個關鍵要素:(1)部分投資者由非理性或非標準偏好驅使而做出非理性行為;(2)具有標準偏好的理性投資者無法通過套利活動糾正非理性投資者造成的資產價格偏差。這意味著非理性預期可以長期、實質性地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行為金融學在理論和實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從而逐漸為經濟學的主流所接受。自誕生起就被奉為經典的現代金融理論受到的挑戰一直未停過,主要是行為金融學對其理論前提“理性人假設”、“有效市場假說”的挑戰甚為激烈。在對傳統主流經濟(金融)學的批判中,一大批行為經濟(金融)學家成長起來,并獲得了世人的承認。主流金融學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主流金融資產定價理論在實踐和解釋金融市場“異象”中遇到了巨大困難。主流金融學--資產定價理論主要包括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股票資產定價模型理論及套利定價理論。主流金融學中的資產定價理論是以有效市場假說為隱含前提,建立在數理模型和一系列假設基礎之上,不能較好地說明實際投資過程,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在實踐中也存在較大的不足。而行為金融理論對作為主流金融學理論基石的有效市場假說進行了有力的批駁與質疑。
黃樹青在《行為金融學與數理金融學論爭》一文中,提到DeBondt和Thaler(1985)、Statman(1995)、Berstein(1996)、以及Shiller(2000)等行為金融學家在不遺余力地為行為金融學吶喊。而行為金融學與數理金融學爭論的起點是1973年——1974年紐約城市電力公司取消紅利支付導致中小股東揚言采取暴力行動;其爭論的核心是市場有效性---過度反應和滯后反應;其爭論的新發展主要表現在:行為資產定價模型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對立;行為金融組合理論與馬柯維茲資產組合理論的對立;如何看待泡沫與風險補償的對立等。而劉志陽在《國外行為金融理論述評》(載于《經濟學動態》2002年第3期,頁碼:71——75)一文中,首先指出了EMH理論形成過程中,奧斯本和法瑪的貢獻最大。奧斯本提出隨機游走,法瑪在這基礎上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說。接著指出了行為金融理論的發展歷史可以概括為以下階段:(1)早期階段(2)心理學行為金融階段(3)金融學行為階段。并認為行為金融理論的理論基礎是:(1)期望理論;(2)行為組合理論。同時,指出了投資行為模型應分類為:(1)BSV模型;(2)DHS模型;(3)HS模型;(4)羊群效應。最后提出了行為金融實證檢驗:(1)小公司效應;(2)反向投資策略;(3)動態交易策略;(3)成本平均策略和時間分散化策略。而與此同時,學者衛瓏在《關于中國資本市場問題的研究綜述》(載于《經濟學動態》2002年第3期)一文中總結了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們諸如樊綱、吳曉求、梁定邦、吳敬璉以及厲以寧等人對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看法以及他們對其主要問題的研究。但在這一文中,沒有絲毫跡象表明這些專家學者們運用行為金融學等基礎理論對中國股票市場進行研究,而是總結了這些專家在這方面的定性分析。從中可以保守地推出:至少在中國著名的學者圈子里,引用比較前沿的數量方法來研究中國股票市場的數目不容樂觀。換言之,我們還是將國外金融學前沿理論基本處于引入的初級階段,基本上是對國外的金融學前沿理論做綜述而簡單介紹之,將其運用到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分析很少,做綜合分析的就更少。目前,國內學者引入金融學前沿方法對中國股票市場研究的主要有:張本祥(《非線性動力學的理論及其應用——資本市場非線性分析》;吉林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孫博文(《中國股市波動的混沌吸引子的測定與計算》[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01,5);金學偉(《用分形理論看當前股市》)等。
金融前沿理論的發展實踐論文
摘要:行為金融學的興起揭開了金融學前沿理論的主流---數理金融學正在發生新的飛躍,而實驗經濟學和金融物理學的出現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變革。國外對金融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正日益蓬勃發展,而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尚屬初步階段。可以預料:中國學者的金融學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其細化研究和綜合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拓展。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金融物理學;實驗經濟學;鞅論;流形
自從戈森定律的興起,再加上英國的杰文斯、奧地利門格爾和瑞士的瓦爾拉斯在19世紀70年代掀起“邊際革命”以來,經濟學基礎理論便發生了第二次飛躍。經濟學基礎理論第一次飛躍是由傳統的勞動價值論轉到基數效用價值論的飛躍,第二次飛躍是基數效用論朝著序數效用論的轉換。而序數效用論之萌發也即是人類開始重視心理效用在經濟生活中的體現。
20世紀80年代以來,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如火如荼。行為經濟學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標志著學者對經濟生活中的心理效應的認識的深化和發展。與此同時,作為行為經濟學主要的、成功的運用來看,行為金融學在對主流金融學(又稱標準金融學)的批判與質疑中成長壯大,在股票市場實踐中顯示了強大的力量。行為金融理論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并不只由證券自身包含的一些內在因素所決定,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參與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行為金融學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心理學分析所起的作用。行為金融學融匯了心理學基本原理,其主要表現在信仰(過度自信、樂觀主義和如意算盤、代表性、保守主義、確認偏誤、定位、記憶偏誤)以及偏好(展望理論、模糊規避)在行為金融學的應用。從而,行為金融理論包含兩個關鍵要素:(1)部分投資者由非理性或非標準偏好驅使而做出非理性行為;(2)具有標準偏好的理性投資者無法通過套利活動糾正非理性投資者造成的資產價格偏差。這意味著非理性預期可以長期、實質性地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行為金融學在理論和實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從而逐漸為經濟學的主流所接受。自誕生起就被奉為經典的現代金融理論受到的挑戰一直未停過,主要是行為金融學對其理論前提“理性人假設”、“有效市場假說”的挑戰甚為激烈。在對傳統主流經濟(金融)學的批判中,一大批行為經濟(金融)學家成長起來,并獲得了世人的承認。主流金融學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主流金融資產定價理論在實踐和解釋金融市場“異象”中遇到了巨大困難。主流金融學--資產定價理論主要包括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股票資產定價模型理論及套利定價理論。主流金融學中的資產定價理論是以有效市場假說為隱含前提,建立在數理模型和一系列假設基礎之上,不能較好地說明實際投資過程,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在實踐中也存在較大的不足。而行為金融理論對作為主流金融學理論基石的有效市場假說進行了有力的批駁與質疑。
黃樹青在《行為金融學與數理金融學論爭》一文中,提到DeBondt和Thaler(1985)、Statman(1995)、Berstein(1996)、以及Shiller(2000)等行為金融學家在不遺余力地為行為金融學吶喊。而行為金融學與數理金融學爭論的起點是1973年——1974年紐約城市電力公司取消紅利支付導致中小股東揚言采取暴力行動;其爭論的核心是市場有效性---過度反應和滯后反應;其爭論的新發展主要表現在:行為資產定價模型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對立;行為金融組合理論與馬柯維茲資產組合理論的對立;如何看待泡沫與風險補償的對立等。而劉志陽在《國外行為金融理論述評》(載于《經濟學動態》2002年第3期,頁碼:71——75)一文中,首先指出了EMH理論形成過程中,奧斯本和法瑪的貢獻最大。奧斯本提出隨機游走,法瑪在這基礎上提出了有效市場假說。接著指出了行為金融理論的發展歷史可以概括為以下階段:(1)早期階段(2)心理學行為金融階段(3)金融學行為階段。并認為行為金融理論的理論基礎是:(1)期望理論;(2)行為組合理論。同時,指出了投資行為模型應分類為:(1)BSV模型;(2)DHS模型;(3)HS模型;(4)羊群效應。最后提出了行為金融實證檢驗:(1)小公司效應;(2)反向投資策略;(3)動態交易策略;(3)成本平均策略和時間分散化策略。而與此同時,學者衛瓏在《關于中國資本市場問題的研究綜述》(載于《經濟學動態》2002年第3期)一文中總結了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們諸如樊綱、吳曉求、梁定邦、吳敬璉以及厲以寧等人對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看法以及他們對其主要問題的研究。但在這一文中,沒有絲毫跡象表明這些專家學者們運用行為金融學等基礎理論對中國股票市場進行研究,而是總結了這些專家在這方面的定性分析。從中可以保守地推出:至少在中國著名的學者圈子里,引用比較前沿的數量方法來研究中國股票市場的數目不容樂觀。換言之,我們還是將國外金融學前沿理論基本處于引入的初級階段,基本上是對國外的金融學前沿理論做綜述而簡單介紹之,將其運用到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市場)的分析很少,做綜合分析的就更少。目前,國內學者引入金融學前沿方法對中國股票市場研究的主要有:張本祥(《非線性動力學的理論及其應用——資本市場非線性分析》;吉林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孫博文(《中國股市波動的混沌吸引子的測定與計算》[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2001,5);金學偉(《用分形理論看當前股市》)等。公務員之家
國際金融理論前沿述評論文
傳統的國際金融理論研究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匯率理論、國際收支理論、外國直接投資理論、國際儲備理論、國際貨幣制度,隨著各國經濟的開放和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需要更加從全球的視角認識國際金融問題,包括匯率理論、貨幣危機理論等,另外,隨著將信息經濟學引入國際金融理論研究,國際金融理論出現了一些新發展,以下將對此進行概要地介紹和評述。
一、貨幣危機理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債務危機出現后,已經發生了十幾次貨幣危機,從而使貨幣危機理論成為國際金融研究的焦點之一,按照代序分類,有三代成熟的貨幣危機模型。
1、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
第一代貨幣危機模型認為貨幣危機是否爆發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基本面,特別是財政赤字的貨幣化,假定政府為解決財政赤字問題而大量發行紙幣,引起資本流出,央行為維持匯率穩定而無限制地拋出外匯儲備,當外匯儲備達到臨界點時,會引致投機攻擊,如果政府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支持,就不得不放棄穩定的匯率制度。這一理論的提出是在70年代末,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保羅。克魯格曼教授所寫的《國際危機模型》一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RobertP.Flood教授和布朗大學的PeterM.Garber教授也提出了相似的觀點,主要觀點是當一國經濟的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發生沖突時,用來維持內部均衡的政策(主要是當國內出現財政赤字時,在國內過度供給信貸)必然會導致外部均衡喪失,投機者的沖擊將導致貨幣危機,從而使固定匯率無法維持。總之,第一代危機模型強調經濟的基本面決定貨幣的對外價值穩定與否。
這一模型可以用來解釋80年代初的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危機、巴西危機、以及現在正在惡化的阿根廷危機。
淺談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摘要]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本科學生金融相關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總考核。論文選題是論文的基礎步驟,直接關系到畢業論文的質量好壞。本文在詳細分析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金融本科學生論文選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學生所學金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全面考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教育部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畢業論文作為實踐教學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成為評估中的關鍵性指標。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步,選題是否恰當,決定著論文的成敗和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金融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選題時往往不知如何著手,或者由于選題不當導致論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質量低下,因此探討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十分必要。
一、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
選題即選擇研究課題,是確認研究對象和準備學位論文的前提性和關鍵性步驟,無論進行任何一項研究,都必須首先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選題如同導演選材,正確的選題在很大程度決定著論文的成敗與否,因此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題目的選擇,題目選對了,目標找準了,論文就成功一半了。許多本科畢業論文之所以質量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選題不當。當前,金融學本科學位論文的選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夠重視,選題隨意性強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
[摘要]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本科學生金融相關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總考核。論文選題是論文的基礎步驟,直接關系到畢業論文的質量好壞。本文在詳細分析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金融本科學生論文選題提出了幾點建議。[關鍵詞]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學生所學金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全面考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教育部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教高廳[2004]21號)中,畢業論文作為實踐教學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成為評估中的關鍵性指標。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步,選題是否恰當,決定著論文的成敗和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金融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選題時往往不知如何著手,或者由于選題不當導致論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質量低下,因此探討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十分必要。一、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選題即選擇研究課題,是確認研究對象和準備學位論文的前提性和關鍵性步驟,無論進行任何一項研究,都必須首先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選題如同導演選材,正確的選題在很大程度決定著論文的成敗與否,因此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題目的選擇,題目選對了,目標找準了,論文就成功一半了。許多本科畢業論文之所以質量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選題不當。當前,金融學本科學位論文的選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思想上不夠重視,選題隨意性強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不少老師存在“重研究生論文,輕本科論文”的思想,對本科論文的指導欠認真,指導次數少,與學生交流少,對學生的選題不重視,往往是讓學生自行選題,而沒有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建議,或者是擬定的參考選題多年不變,早已失去選擇價值;另一方面,本科學生“重工作,輕論文”,整天忙于應聘、實習、考研,認為自己的學業已經完成,畢業論文只是走過場,因此論文選題很隨意,欠缺思考,只為應付了事。本科論文的開題報告本應是學生初步確定選題和教師對之提出建議的關鍵環節,但在教學中,存在不少學生遲遲不交開題報告甚至論文完成才填寫開題報告的情況,論文開題流于形式。(二)選擇“大而泛”的宏觀性課題,導致寫作中難駕馭宏觀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領域,一個方向性的問題,根據金融本科生的學識水平和對本科畢業論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這樣的選題所必需的專業基礎和研究能力,不僅收集材料存在困難,而且寫出來的東西往往缺乏深度。如“關于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選擇”、“論金融風險和監管”、“商業銀行業務發展探討”等,就屬于太宏觀、太大的題目,貨幣政策目標包括最終目標、中介目標、近期目標,涉及財政政策、利率、貨幣政策等等問題;金融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操作風險等等;商業銀行業務包括資產業務、負債業務、表外業務等。就每個具體問題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個問題寫作,如: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是以利率還是以貨幣供應量作為中間目標)。(三)不注意經濟金融形勢發展變化,選擇已經過時淘汰的題目??論文選題應注重研究課題的實用價值和理論價值,避免選擇已經完全得到解決的常識性問題。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體制正處于不斷的改革和發展之中,金融體系不斷變革,許多新政策、新機構、新工具不斷出現,應該說金融體制改革為金融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論文選題空間。但一些學生不關注經濟發展動態和金融改革創新的動向,對新事物視而不見,在畢業選題時,查找的資料過于陳舊,如2006年還有學生選擇“加入WTO后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進外資銀行,提高銀行競爭”等早已過時的題目,這反映出學生沒有關注外面世界的變化,抄襲幾年前的文章。(四)選題過于平淡,缺乏創新學術論文講究原創性,人云亦云,乃論文之大忌。當然,對于本科論文過于強調原創性不太現實,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創新是不可能的,但論文中應有自己獨到的東西,否則這種選題沒有意義。有些金融學生論文選題缺乏前沿性、挑戰性,無新意,如“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分析及對策”、“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途徑”、“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防范”、“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等,這些問題已經研究了多年,有關論文已很多,當然這些選題并不是不能再寫,而是應從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討和挖掘,否則簡單的重復沒有意義。(五)選題不切合實際,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號有些學生在選題中不切合實際,盲目求“新”。如“國有商業銀行跨國經營問題”、“組建跨行業戰略聯盟”、“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戰略”等。商業銀行國際化無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長期不能實現,因為銀行國際化的前提是企業國際化,企業實現跨國經營。目前全球500強,幾乎都是跨國性的,進入我國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資銀行紛紛登陸中國占領市場。而我國規模大、跨國性企業不多,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所以銀行談何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呢?在我國金融期貨的推出一直審慎,尚在試點中,探討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戰略不符合我國實際。[1][2][][]二、對金融本科學生選題的幾點建議金融本科論文選題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教學實踐過程,上述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解決,基于前文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一)教師和學生應重視本科論文的寫作本科畢業論文雖然屬于學術論文,但撰寫畢業論文是本科教學過程的一個步驟,不僅是為了傳播學術信息,推進學科的發展,更重要的目的還在于梳理、總結學習成果,反映學生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其他專門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予以充分的重視。(二)重視論文開題環節,提倡集體指導選題建議在本科論文選題之前,由專業教師就選題的原則和應注意的問題給學生作專題指導,并就開題報告的規范書寫、論文寫作規范等問題給學生作統一講解,改變過去單個教師“一對多”指導模式,實行集體指導、集中指導,教師組(教研室)共同協商研究本科論文的指導問題,避免由于教師個體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學生論文選題質量。(三)提高學生獲得學術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導學生多方位收集資料,為選題打好基礎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各種新政策、新舉措層出不窮,而金融學生選題陳舊反映出學生對新信息的掌握較欠缺。因此建議:一是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通過網絡系統、報刊雜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關注學術研究發展信息;二是鼓勵金融學生參加教師的研究課題、各種學術研討會;三是經常性地要求學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開討論、思考。(四)選題中注意的方面1、注意學術價值和社會實用的結合學術價值是選題的著眼點,學位論文應“為時而著,為事而作”,金融學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金融學研究應講求應用性,即具有社會實用價值。當前,我國金融領域中新問題層出不窮,論文選題應結合我國轉軌經濟的特點和金融體制改革的現實,在借鑒國外做法的基礎上,選擇有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研究,揭示金融發展規律,探求真理。2、注意量力而行金融本科學生應從自身學識水平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選擇熟悉并感興趣、有獲取資料的條件,并估計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的論文題目。(1)論文選題“宜小不宜大,宜專不應泛”,可小題大做,勿大題小做。選題過大,會面面俱到,不著邊際,什么問題都談到,什么問題也說不清楚,難以將論題說深說透。選題過窄過小,發揮的空間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難。金融學生要根據自己的科研能力選擇大小適中,難易適中的題目。在實際中,有些選題很好,但受知識、水平、資料有限,難以完成,最好放棄,不要好高騖遠。(2)所選題目要有一定數量與質量水平的文獻資料作為研究基礎。論文的選題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前人文獻資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選題目應涉及的內容、歷史和現狀,這樣才能找到選題的新視角。因此,擁有大量翔實、豐富的文獻資料有利于高質量金融論文的寫作。3、注意選擇自己熟悉及興趣的問題論文選題應從自己的專長和興趣人手確定選題。熟悉的問題一般就是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或實踐中有深切的感受,不斷的專業學習和一貫的信息收集使其準備了厚實的理論基礎,有利于進行深入研究,提高升華的認識,較容易寫得深入、寫出創新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感興趣才會深入思考,才能深入鉆研下去,才能形成自己一定的獨到見解,可望成為一篇較高質量的論文。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
[摘要]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本科學生金融相關知識和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檢驗,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總考核。論文選題是論文的基礎步驟,直接關系到畢業論文的質量好壞。本文在詳細分析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金融本科學生論文選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學生所學金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全面考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教育部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教高廳[2004]21號)中,畢業論文作為實踐教學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成為評估中的關鍵性指標。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步,選題是否恰當,決定著論文的成敗和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金融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選題時往往不知如何著手,或者由于選題不當導致論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質量低下,因此探討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十分必要。
一、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
選題即選擇研究課題,是確認研究對象和準備學位論文的前提性和關鍵性步驟,無論進行任何一項研究,都必須首先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選題如同導演選材,正確的選題在很大程度決定著論文的成敗與否,因此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題目的選擇,題目選對了,目標找準了,論文就成功一半了。許多本科畢業論文之所以質量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選題不當。當前,金融學本科學位論文的選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夠重視,選題隨意性強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
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是對金融學生所學金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全面考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在教育部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教高廳[2004]21號)中,畢業論文作為實踐教學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成為評估中的關鍵性指標。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寫作的第一步,選題是否恰當,決定著論文的成敗和質量。但在實際教學中,金融學本科生在畢業論文選題時往往不知如何著手,或者由于選題不當導致論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質量低下,因此探討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十分必要。
一、當前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中存在的問題
選題即選擇研究課題,是確認研究對象和準備學位論文的前提性和關鍵性步驟,無論進行任何一項研究,都必須首先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選題如同導演選材,正確的選題在很大程度決定著論文的成敗與否,因此我們必須慎重對待題目的選擇,題目選對了,目標找準了,論文就成功一半了。許多本科畢業論文之所以質量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選題不當。當前,金融學本科學位論文的選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夠重視,選題隨意性強
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不少老師存在“重研究生論文,輕本科論文”的思想,對本科論文的指導欠認真,指導次數少,與學生交流少,對學生的選題不重視,往往是讓學生自行選題,而沒有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建議,或者是擬定的參考選題多年不變,早已失去選擇價值;另一方面,本科學生“重工作,輕論文”,整天忙于應聘、實習、考研,認為自己的學業已經完成,畢業論文只是走過場,因此論文選題很隨意,欠缺思考,只為應付了事。本科論文的開題報告本應是學生初步確定選題和教師對之提出建議的關鍵環節,但在教學中,存在不少學生遲遲不交開題報告甚至論文完成才填寫開題報告的情況,論文開題流于形式。
(二)選擇“大而泛”的宏觀性課題,導致寫作中難駕馭
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金融學綜合改革方案
【摘要】經濟學院于2014年前半年進行了專業自評估,根據我院自評估情況,計劃對金融學專業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進行綜合改革。改革方案將從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教學方式方法、實踐教學、教學管理幾個方面展開。其中改革的亮點主要體現在:網絡課程的大范圍開設;教學大綱的調整將緊密結合各類專業證書的考試大綱來制定;課程考核形式的大幅改革;對專業選修課的課時進行整體規劃,開設小課等。
【關鍵詞】綜合改革;改革方案
經濟學院于2014年前半年進行了專業自評估,根據我院自評估情況,計劃對金融學專業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進行綜合改革。
一、改革目標
本次專業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標為:圍繞著培養適應民族地區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這個目標,對現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團隊建設、實踐教學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改革,以期更好的實現培養目標。總目標中有七個子目標,每個子目標服務于總目標。第一,完成對金融專業的網絡課程建設,以網絡課程來帶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的全面改革。第二,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來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徹底轉變教學中師生的位置,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第三,將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落實在教學的每門課程和每一個教學環節上。第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徑,以校企合作來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實踐資源、科研資源等,強化學院與實習基地的合作關系,以期建立穩定的長期合作機制。第五,對金融學所有課程的內容進行綜合改革,緊密結合金融專業各類證書考試。第六,改進實踐教學工作,使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工作較好的銜接,并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整個本科培養過程中的作用。第七,建設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的教學科研互相促進的團隊,包括科研方向將逐步轉向實務領域,教學團隊的成員的實務能力的培養等。
二、現狀概述
以科研促進國際貿易教學綜述
[論文關鍵詞]科研促進專業教學
[論文摘要]教學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發展的動力,兩者相輔相成。只有把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
0.引言
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而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推進器,以科研促進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核心,它不僅可以增強教學的深度、拓展教學的廣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師知識結構、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沒有科研的支撐作用,教師便不能對學科的前沿、動態有及時和深入的掌握,無法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學科特點以及相關學科之問的關系,往往淪為有限知識傳授的輸送者,難于啟發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科學是源,教學是流,只有把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
1.科研帶動了教學改革
現代科學的發展速度驚人,新思維、新方法、新成果、新觀點層出不窮,國際貿易學科發展更是如此: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學科的發展有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研究對象出現了新領域、新課題,諸如“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標準化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第二,國際貿易理論出現新理論、新原則。伴隨各國經濟發展,利用外資理論、新保護主義理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國際貿易非零和競爭理論、國際貿易“雙贏”理論誕生。第三,國際貿易實務出現了新方式、新崗位。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快發展,出現了以計算機為媒介的網絡上所達成以貨物(或服務)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移為標志的電子商務。新形勢下,外貿行業內的分工趨向細化,新的崗位不斷涌現,如外貿跟單員、報檢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