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復習講義13
時間:2022-11-03 12:42:00
導語:高考政治復習講義13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三)
第十三單元:人生觀
一、本單元考點:1、社會意識與價值觀;2、發展市場經濟與堅持集體主義;3、人生價值及其實現;4、理想與現實。
二、本單元重點:1、堅持集體主義;2、人生價值的實現。
三、本單元難點:1、價值觀的導向作用;2、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四、本單元熱點:1、堅持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認真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3、學習一些社會先進人物。
五、考點提要:
考點1:社會意識與價值觀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
社會存在,含義------包括……
社會現象分為
社會意識,含義------包括……
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
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反作用。
(社會意識的反作用具有能動性、雙重性)
表現為①社存的性質決定社意的性質
②社存的變化決定社意的變化
決定
社會存在社會意識
反作用
(促進或阻礙)①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意對社存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
表現為(如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②落后的反動的不科學的社意對社存的發展起重大的阻礙作用
(如“兩國論”、臺獨)
社會意識的反作用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①社意的變化發展與社存的變化發展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意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③社意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
④社意對社存有能動的反作用(這是社意相對獨立性的最突出表現)
3、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導向作用。
(1)價值觀的含義: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的具體表現:
社會存在---------------社會意識
價值觀屬于社意
決定反作用于社存
社會存在價值觀表現為導向作用
反作用
導向作用
(3)正確價值觀的評判標準:
“兩個符合”(適合整個人類)
黨的基本路線(適合我國現階段)
“三個有利于”(適合改革開放
“三個代表”和現代化建設)
(在堅持人類的根本利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三個有利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的前提下,每個人都可以,而且應該有自己豐富多彩的具體的價值選擇。)
例子:片面發展違背教育規律錯誤價值觀
應試教育高分低能不利于人民利益
全面發展符合教育規律
素質教育正確價值觀
發揮主觀能動性符合人民利益
價值觀導向作用例子:
認為砍伐樹木制造家具、紙張有利可圖導致過度砍伐森林,造成環境惡化。
認為森林覆蓋率高有利于我們生存與發展導向適度砍伐,既砍又植,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考點2: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堅持集體主義
1、集體主義是正確的價值觀(或正確的價值取向)。
(1)集體主義的內容:
(2)集體主義為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
集體主義原則的主要內容:調節利益關系
集體主義是正確的價值取向
為什么說集體主義“正確解決”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社存反作用社意
解決即正確調整個人與集體主義
集體、國家利益關系
解決
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堅持集體主義,在實際生活
表現中做到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
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對立:發生沖突放棄個人利益,維護集體利益。
堅持集體主義價值取向應注意的幾點。P.52
2、集體主義價值觀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即社會存在)的能動反作用:
(1)市場經濟需要集體主義(即兩者是一致的)。
性質:社~公有制為主體根本利益一致要求堅持集~
第一,社市的性質、目的要求堅持集~(符合:社存決定社意)
目的:共富要求堅持集~
行政、經濟、法律手段
第二,社市秩序的建立需要發揮集~的調節作用:市~秩序如何維持?
社~職業道德:集體主義
(符合:社意反作用于社存)
第三,社市中產生的矛盾需要集~調節:在社市中,個人利益解決?經濟、行政、法律手段
與集體利益根本一致,但也有矛盾道德手段集~
(符合:社意反作用于社存)
結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市的利益關系和矛盾需要集體主義調節。集體主義末過時。
關心他人
(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堅持集體主義價值取向?顧全大局
奉獻社會
對個人利益認識的幾種誤區:
(1)追求個人利益就是堅持個人主義。(個人利益是指……追求正當的個人利益不是個人主義。)
(2)堅持集體主義就應當放棄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應把二者結合起來,即堅持集體利益并不否認個人利益。)
(3)誰追求個人利益,誰的人生就失去了價值。(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人們追求正當個人利益同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不僅不矛盾,而且有利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4)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維護自己的個人利益都是正當的。(在社會主義社會,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一定條件下,也會產生矛盾。當需要犧牲個人利益來維護國家和集體利益時,就應當犧牲個人利益。反之,如果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國家集體利益放在第二位,甚至不惜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來滿足個人利益,就是不正當的。)
練習: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人的“三觀”也得到了改造。
答:(1)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人的“三觀”只有在改造客觀世界中才能得到改造。題中看到了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內在聯系,這一點是合理的。(2)科學的“三觀”不會自發形成,人們必須在改造客觀世界中自覺改造主觀世界,才能使“三觀”得到改造。(3)要形成科學的“三觀”必須投身實踐,走與群眾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并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自覺抑制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
考點3:人生價值及其實現
1、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及其關系
(1)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內容:
(2)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關系:
2、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1)為什么說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
(2)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的關系:
自然屬性
人的屬性
社會屬性(本質屬性)表現人是社會產物,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下生產和生活的。
價值指人的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
即事物對人的積極意義(物的屬性能滿
足人的需要,則該物有價值)。表現為
價值觀人們斷定客觀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
的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
個人對他人、對社會的積極意義(社會價值)
人生價值
他人、社會對個人的積極意義(自我價值)
滿足(貢獻)
人(需要)社會、他人(需要)
滿足(索取)
人生價值觀人們斷定人生有無價值及其價值大小的根
本觀點和評價標準。
一是個人對社會(他人)的責任和貢獻,即個人的社會價值(貢獻)
“一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和源泉人生價值是
人生價值的內容二者關系社會價值和
“二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前提和條件自我價值的
統一
二是社會(他人)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個人的自我價值(索取)
在人生價值兩個方面關系中,由于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
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和源泉,所以,它是第一位的,即人生的真正
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為什么?)
(1)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要求。
貢獻>索取個人多作貢獻社會財富增長社會存在和發展
(2)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
社會價值
個人對社會個人得到社會貢獻
作出貢獻的尊重和滿足
自我價值
(3)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先進人物的主要特色。
社會價值
先進人物為社會多作貢獻社會對先進人物的榮譽和獎勵貢獻
(即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
自我價值
人生價值
3、人生價值的實現
(1)實現人生價值的主客觀條件:
(2)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反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
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第一,人生價值是通過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表現出來。人生價值是通過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實現的。P.73一個人的價值的大小,正是通過具體的行動和實踐體現出來的。
第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一定的主客觀條件。
客觀條件:社會提供一定客觀條件,即一定的社會政治狀況、科學文化發展水平以及生產條件、工作條件等。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保證。(實現人生價值要以一定的生產力為基礎。人所特有的勞動創造力是人生價值的源泉。)
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
(1)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實現人生價值有積極意義。在一定條件下,主觀能動性發揮得越充分,
個人條件越成熟,個人對社會貢獻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價值。P.78-79
(2)主觀條件包括:①要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因為發揮主觀能動性受主觀因素制約。P.9)②要把實現人生價值落實到行動上,在自己的崗位上埋頭苦干,發揮聰明才智。因為人生價值終究要通過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展現出來。(這與主觀能動性的“做”相聯系。P.3)③要有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斗精神。因為實現人生價值中會遇到困難,要克服就必須有這種精神。(這與主觀能動性的“精神狀態”相聯系。P.5)
第三,人生價值實現的途徑:在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崗位上埋頭苦干,走與群眾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第四,正確處理好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關系。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即改造自己的思想、認識能力、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關系,使主觀與客觀統一、個人與社會統一。
第五,正確處理好貢獻與索取的關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既要貢獻,又要索取,索取要以貢獻為基礎,不能只講索取,不講貢獻,不能奉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人生信條。
第六,正確處理好金錢與人生價值的關系。金錢與人生有密切關系,合法取得金錢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但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的決定因素。要樹立正確金錢觀,反對拜金主義。
第七,正確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要樹立崇高的理想,為實現人生價值提供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要艱苦奮斗,使崇高理想轉化為現實,在實現理想中實現人生價值。
考點4:理想與現實
1、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
(1)理想的含義:P.86
(2)理想的分類:
(3)崇高理想的積極作用:P.87-88
(4)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辯證關系:P.92
2、理想的實現
(1)理想與現實的辯證關系:
區別:理想屬于社會意識,現實屬于社會存在,理想高于現實,比現實更美好。
聯系:理想來源于現實,理想高于現實,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
(2)實現理想的主客觀條件:
(3)崇高理想的實現必須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練習:主觀能動性發揮得越充分,實現人生價值就越大。
答:(1)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有一定的客觀條件,良好而又必要的客觀條件,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基本保證。(2)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主觀能動性發揮得越充分,個人主觀條件越成熟,為社會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就越大。反之,若客觀條件不具備,個人主觀條件不成熟,或人生價值觀不正確,只講索取不講貢獻,片面追求金錢至上和物質享受,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也不一定能實現人生價值,甚至可能有害于社會。因此,對題中觀點要作具體分析。(3)我們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客觀條件,創造主觀條件,樹立正確人生觀,在實踐中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六、熱點問題:
1、在十六大報告指出:堅持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分析點撥]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堅持用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有利于推動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健康發展。
2、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要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分析點撥]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集體主義價值觀是新時期我國人民的正確價值取向,又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關系的政治原則和道德原則,是我國人民實現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力量源泉。
3、湖南省委原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培民,心中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他感人至深的事跡,譜寫了新形勢下忠誠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當好人民公仆的動人篇章。
[分析點撥]貢獻與索取作為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的,但貢獻處于首位,人生的真正價值地于貢獻。鄭培民立足本職、積極貢獻,反映了人生價值的真諦,必然受到人民的贊譽。
- 上一篇:高考政治復習講義12
- 下一篇:高考政治復習講義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