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1 14:18: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走出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戰勝自卑,走出孤獨
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并非人人都能戰勝自己的孤獨感。孤獨并不單純是獨自生活,也并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可能并不感到孤獨;而置身于大庭廣眾之間,未必就沒有孤獨感產生。確切地說,孤獨就是對周圍一切缺乏了解,對所處環境及周圍的人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造成孤獨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妄自菲薄,非常自卑,認為別人會因為自己的某些短處和缺陷而看不起自己,因此筑起“圍城”自我封閉,與別人“斷交”或盡可能少往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獨的心理。因此,可以這么說,自卑猶如孤獨的孿生姐妹,有自卑的存在,就擺脫不了孤獨的陰霾。一個人特別是少年兒童,如果長時間處于一種孤獨與自卑的心理狀態,其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本文試就“兒童由于自卑而造成的孤獨心理的危害,主要特點和外在表現,幫助兒童戰勝自卑、走出孤獨的方法”等幾方面的問題展開論述。
一、兒童由于自卑而導致的孤獨心理的危害。
1、對兒童個性心理品質的影響。
自卑和孤獨是一個人的性格缺陷,它將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于自卑和孤獨的心理狀態,必將定格為個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最終形成自卑和孤僻的性格,進而對智力發展、情緒、語言交流等方面產生障礙,成為問題兒童。
2、嚴重影響兒童的人際交往,抑制能力的發展。
走出地平線教案
一、教學目的:
1、品味課文中的關鍵語句,辨析課文的主旨。
2、認識只有不斷否定自我,才能不斷獲得新知的道理。
二、教學設想:
1、首先要弄清象征物“地平線”的確切含義。對課文關鍵語句要細細咀嚼和品味。
2、安排二課時。
亞洲困境和走出模式
摘要亞洲深處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困境,原于意識形態在社會博弈中形成的決策體系。走出這一困境的出路也許是跨期制度變遷,跨屆施政,跨代構建意識形態。此外借助外力或外需推動國內的經濟和政治的有序發展。
關鍵詞制度變遷;亞太經合組織;陰陽學原理
AbstractAsiaissituatedinthedilemmaofpoliticalandideologicalaffairs,formedbythegamesdecisionsystemofsocietyideology.Walkingoutofitrequiresinstitutionaltransition,acrosssessionadministration,generations’ideologicalstructure.Inaddition,advantageshouldbetakenofforeignpushordemandtofacilitatedomesticeconomicalandpoliticaldevelopmentinagoodorder.
KeyWordsInstitutionalChange;APEC;LunisolarTheory
亞太經合組織APEC擁有21個成員,但其政治、經濟、文化、歷史背景差異巨大。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該區域尋求相互合作的欲望不斷地加強。區域合作就是要實現有效的和長久的經濟合作以及跨期拉動制度變遷推動經濟一體化和經濟聯盟的發展。
東南亞危機揭示了東盟的脆弱,10+3中體現出政治態勢大于對亞太未來根本發展利益追求的選擇。主要是現階段主體間存在一些顧慮。若不跨期思變將延長社會發展的時機和耗費一代甚至數代代價。
農業災害保險走出怪圈策略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農業也是弱質產業,農業生產面臨著眾多的自然災害風險。每次災害發生都給農業造成重大損失,致使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強。而農業災害保險作為規避農業災害風險的重要策略,具有促進農業穩定發展、減少農民收入波動的功效。但多年來我國農業災害保險發展緩慢,甚至走入了供需雙冷的日益萎縮怪圈,因此,分析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產生怪圈的深層原因,并提出走出怪圈的合理化建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農業災害保險走入市場失靈的“怪圈”
我國是世界上災害多發的國家之一,與世界平均水平比,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高18個百分點。農業災害具有突發性、頻發性、波及面積廣、可控性差等特點,嚴重超越了農民和農業的防災能力。農業保險在很多國家都被作為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綠箱政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我國的農業自然災害風險轉移多年來都主要是通過財政,而農業保險呈萎縮狀態,我國農業保險進入兩難困境和怪圈:災害頻發,損失越來越嚴重,政府積極號召發展農業保險,但農業保險的發展表現卻不盡如意,相對于我國巨大的農業災害風險和災害損失,農業災害保險的供給和需求都顯得嚴重不足。究其深層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農業風險的高度相關性
經典保險理論要求承保風險必須是“獨立的隨機事件”,傳統的保險設計機制是集合大量數目的小規模的不相關風險,而不是保護大范圍的同時發生的災害損失,就農業災害風險而言,風險單位由于地域的廣延性和極端的氣象災害引起的農業災害損失往往是涉及很大的地區范圍的特點,農業風險單位在災害事故及災害損失中常常表現為高度的時間與空間的相關性。風險損失的高度相關性,導致損失率上升,保險公司難以通過集中大量風險單位來分攤損失。正因為農業風險的高度相關性,即使是小型災害,由于受損單位數量特別巨大,也極易引起巨災損失。不同的農業生產經營者面臨的風險也是相關性很強的系統性風險,很難通過多樣化來分散,巨災損失風險不符合傳統的“理想可保風險”準則,這是傳統保險發展的重要障礙。
(二)農業保險信息的非對稱性
走出歐債危機的策略研究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源于冰島。2008年10月,美國金融海嘯的嚴重沖擊,致使冰島三大銀行均資不抵債,并陸續被政府接管,由此銀行的債務升級為主權債務,冰島瀕臨“破產”。隨之過后,IMF主導了對冰島的救援措施,才使得冰島債務危機暫時告一段落。中東歐國家的負債水平一直以來都比較高,2009年初,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政府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穆迪調低了烏克蘭的評級,促發了中東歐國家的主權債務問題,但隨著西歐強國對其在東歐資產救助的開展,中東歐債務問題沒有引發新的系統性金融動蕩。2009年底,希臘政府宣布其財政赤字占GDP比例達到12.7%,是歐盟允許的3%上限的3倍多,2009年12月,惠譽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降為“BBB+”,同時把希臘公共財政狀況前景展望調為“負面”,其后,標準普爾和穆迪也都相應地調低了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此為契機,大肆爆發。同一期間,歐洲央行相繼警告了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緊接著,愛爾蘭、意大利、德國、法國等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乃至整個歐盟都卷入了嚴重的債務問題中(見圖3,圖4),使歐盟陷入有史以來最艱難困境之中,同時也嚴重阻礙了正在逐漸復蘇的世界經濟。圖3圖4數據來源:轉引自: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總體可控,上海金融報2010年3月12日第B10版。
80年代拉美國家債務危機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成因分析
1.外部經濟環境惡劣。(1)西方發達國家轉嫁經濟危機。這兩次債務危機的爆發都與全球經濟危機密切相關,由于受到國際經濟低迷的重創,西方世界發達國家出于保護自己的目的,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除了高關稅以外,還設置了多種非關稅貿易壁壘,導致債務國出口大幅下降,外匯收入銳減。(2)高利率加重了債務負擔。國外銀行的高利率從兩個方面導致了債務國的負債加重。首先,受國外銀行高利率的誘惑,債務國國內擁有大量資金的企業或個人追逐高利率,紛紛把資金存入到國外銀行以獲得較高的利息收入。其次,由于外國貸款的利率較高,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調貸款利率,利息支出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就使得原本還債能力有限的債務國更是雪上加霜,加重了債務負擔。(3)全球經濟低迷導致跨國融資履步維艱。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使得國外投資者越發慎重每項投資。由于債務國已使負債累累,外國投資者對債務國的經濟前景不看好,紛紛撤資導致資金大規模流出。2.債務國深刻的內在原因。(1)脆弱的經濟結構易受外部因素的沖擊。拉美地區多數國家是以出口少數幾種農礦產品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際市場的農礦產品和原材料的價格暴跌,導致拉美國家的出口收入銳減,入不敷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對農產品出口帶來嚴重沖擊,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下滑,旅游業更是陷入蕭條時期。這樣單一的經濟結構導致債務國經濟的對外依賴性很高,極容易受到國際經濟大環境的影響。(2)各國政府出于不同目的大量舉債導致債務負擔過重。戰后,拉美許多國家為了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紛紛制定了一些過于龐大的經濟發展計劃,實行高目標、高投資、高速度的“三高”方針,其資金需求遠遠超出了國家財力所能承受的范圍。由于各自的不同目的,債務國都需要靠大量舉借外債來彌補國內的巨額資金需求。(3)國家政府政策上的失誤。拉美國家對外國直接投資采取了許多限制性措施,只有依靠舉債來發展本國經濟,并且外債規模嚴重失控。歐洲許多國家則是推行赤字財政的政策來刺激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穩定本國的政治當局。這些國家所借外債很大程度上沒有或者沒有適當地用于發展經濟,而是直接用于彌補國有企業虧損或支付公共福利。當然,拉美地區國家和歐洲國家的國際政治與經濟背景有很大的差異,其國家經濟實力,國內政策等也大有不同,所以其爆發債務危機的原因除了上述相似之處外,還有一些其自身特有因素的部分,這里不加以詳細闡述。
走出歐債危機的對策建議
通過上述對兩次債務危機的成因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其存在諸多的相似之處。歐洲國家可以借鑒拉美國家應對危機的措施,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找尋應對此次主權債務危機的對策,走出危機泥潭。1.制定“歐洲‘布雷迪計劃’”。為了解救當時深陷債務泥潭的拉美國家,1989年3月美國提出了“布雷迪計劃”。它的核心是削減債務國的債務,主要包括:(1)在調節賬務和稅收等方面,債權國政府應制定出鼓勵商業銀行參與削減債務計劃的具體措施。(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債權國政府應向債務國提供資金,以加快削減債務的過程。(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采取更加靈活的政策,向那些尚未同商業銀行達成協議(包括重新安排債務、削減債務和提供新貸款等方面的協議)的債務國提供信貸,以幫助其進行結構性調整。2011年10月26日,歐洲各國已經達成協議,對希臘的債務進行了50%的減免,接下來仍可以按照布雷迪計劃的要求做下去,這必將是解決債務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至少在目前來看可以緩和債務危機的嚴重性。2.歐盟國家榮辱與共應對債務危機。拉美債務危機時期,拉美國家曾聯合起來應對債務危機,一起站出來解決債務問題。歐元區國家甚是整個歐盟都應該站在同一立場。歐元區國家在享受了統一的貨幣政策帶來的利益之后,也要共同面對其帶來的弊端。歐元區外的國家也要為了整個歐盟的共同發展,榮辱與共一起度過危機難關。3.采取財政調整措施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問題,就要從危機爆發國自身的原因著手。仿照拉美國家,歐洲國家也要采取一定程度的財政調整措施,進行適度的經濟體制改革,從本質上降低危機爆發的風險。4.嚴格控制外債規模合理規劃外債用途。不論是拉美國家還是歐洲國家,外債規模都過于龐大。鑒于歐洲國家的實際情況,應該將外債大部分用于發展本國的支柱產業,尤其是可以出口創匯的產業上。在此基礎上,統一外債的管理與控制,強化外債的風險管理。拉美國家尚可能夠順利地度過債務危機,歐洲這些發達國家在經濟實力與制度等方面都比拉美這些發展中國家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只要歐洲國家榮辱與共,站出來一起面對主權債務危機,制定出合理的救助計劃并予以實施,那么擺脫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困擾則指日可待。
走出戲曲創作題材的誤區
論文提要現代戲曲概念上的偏差、對主旋律的曲解以及為獲獎寫戲排戲的動機造成題材面的狹窄,導致戲劇創作的滯后。要走出這個誤區,首先要解決一個為什么人的問題;要處理好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審美功能的關系;還要正確理解創作和獲獎的關系。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我國“十一五”時期的發展規劃,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成為全國人民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努力奮斗的偉大目標。藝術如何創新?戲曲如何創新?我們的戲曲又如何創新?這是我們應該好好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近年,全國的藝術創作環境和氛圍越來越好,各級黨委、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護、扶持藝術家創新精神,特別是設立了藝術創作專項資金,注重扶持具有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推出一大批引領時代精神、有創意和探索精神的優秀作品,在題材的拓展、藝術思想的挖掘、人物形象的塑造、藝術表現方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創新。然而,我們不能不看到,很多地區,很多領導者和創作者,在戲曲創作題材的選擇上,還停留在一個誤區里。
我們處在一個變革的偉大時代,我們戲曲所面對的受眾的精神需求也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人們的鑒賞水平在不斷提高,審美趣味也在變化,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而我們的戲曲仍不能多樣化,又怎么能滿足觀眾的需求?又怎么能把觀眾吸引進劇場?
去年年底,文化部召開了國家藝術院團工作會議,文化部對國家藝術院團上演的劇目有一個統計,這里不妨把國家京劇院和國家話劇院上演的部分劇目抄來,從中窺出他們對劇目題材的選擇:
中國京劇院:《平原作戰》、《紅燈記》、《文成公主》、《楊門女將》、《襄陽米癲》、《走西口》,傳統經典劇目《二堂舍子》、《紅樓二尤》、《桃花村》、《望江亭》等26部;國家話劇院:《哥本哈根》、《死無葬身之地》、《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紀念碑》、《生死場》、《半生緣》、《白鹿原》等。
走出低碳生活境遇
在氣候壓力日趨加大的今天,發展低碳經濟,開展低碳城市建設,全面實現低碳生活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共識。然而,在眾多城市中,一些市民乃至政府部門官員對實現低碳生活還普遍存有三大疑惑,亟待各方努力,共同破解。
困惑一:實現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著
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些市民認為從節約資源能源,環保以及減少碳排放等角度看,實現低碳生活不僅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從低碳生活的要求看,可能會降低人們好不容易提升起來的生活水平。比如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希望通過購買汽車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車來改善自己的出行條件,希望購買較大的住房來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這些顯然與低碳生活格格不入。
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王憲恩等專家則認為,全面實現低碳生活與保持或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之間并不沖突,它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和條件,其中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結合點,探索一種低碳的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在維持高標準生活的同時盡量減少使用消費能源多的產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說,低碳生活不是一個落后的生活模式,搞低碳經濟并不一定會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在低碳經濟狀態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適寬敞是可以得到保證的,可以采取低碳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如城市中可以利用中水澆灌綠地,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層氣等清潔能源作為汽車的燃料,利用污水源,淺層水源,深層高溫地下水源,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熱泵技術解決建筑的供熱等。
參加三走出活動的認識及體會
2014年,是實現我們電力企業“十一五”規劃目標的最后一年。做好2014年工作,對保持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3月17日,省電力集團公司印發“三走出”活動實施方案,部署開展“走出看電力、走出行業看電力、走出中國看電力”活動,要求全省電力公司系統干部職工以“解放思想、變革創新”為主題,以行業內外先進標桿為比照,學習先進、找準差距,走出自我、創新超越,積極探索創新變革之路,為加快推進“兩個轉變”、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先進理念支撐。“三走出”活動是電力集團公司總結“九五”發展歷史經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部署。“九五”以來,公司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最重要的經驗之一就是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當前,隨著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和“三集五大”工作的全面推進,我省公司正處在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重要關口,公司將以“三走出”活動為重要的載體和抓手,堅持“繼承、創新、爭先”的工作基調,深入推進理念變革和管理創新,推動電力系統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三走出”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堅持‘走出看電力、走出行業看電力、走出中國看電力’,推動思想解放、觀念更新,自覺破除不適應“兩個轉變”要求的傳統觀念和慣性思維,積極探索創新變革之路。“三走出”的核心是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轉變,不是簡單的學習考察。要通過‘三走出’活動,激勵員工破除盲目自滿、固步自封的思想,勇于反思、勇于變革、勇于創新,加快建設堅強的黨組織,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打造一流的干部員工隊伍”。因此,檢驗“三走出”活動能否取得實效,首要環節在于思想的解放,只有實現了思想的大解放,才能實現觀念的大轉變,使思路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企業發展更加健康。我們的電力企業,實現思想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首先要保持謙虛而清醒的心態,眼睛向外走出去,看到兄弟省市同行的長處與優勢,那些方面比我們強,比我們先行一步,為什么某個方面取得一定的經驗?只有看到別人的長處與優勢,不再“夜郎自大”,就是思想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的可喜開端。其次,實現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的表現,就是懷有自強而寬闊的胸懷,不僅知恥而后勇,而且有海納百溪的氣度,眼睛向外走出去,吸取國際國內同行的先進理念與做法,來充實和發展企業。
“三走出”是一次作風大改進,機制的大變革。走出看電力,走出行業看電力,走出中國看電力,這個“走出”,我理解不僅僅是一種外出學習考察活動的實踐,而重要的是一種學習之后作風的改進,是一種學習之后機制的變革。因此,深入開展“三走出”活動,解放思想、作風改進,變革機制是核心。我們要堅決克服“三走出”就是單純外出學習考察的片面認識,以作風大改進,機制的大變革為抓手,進一步破除因循守舊、驕傲自滿的習慣,保持與時俱進的作風;破除只重實踐,忽視理論的習慣,保持加強調研的作風;破除不適應現代電力企業發展的機制,建立不斷創新具有活力而科學的機制。破除與國際電力企業接軌不利的機制,建立不斷探索具有潛力而合理的機制。這樣,公司各項事業才能保持持續的跨越式發展。
“三走出”是一次模式大創新,效率的大提高。走出看電力,走出行業看電力,走出中國看電力,我們具體需要怎么看,怎么學?我們具體需要看什么,學什么?也就是說,要善于總結、善于繼承、善于提升,勇于反思、勇于變革、勇于創新。開展“三走出”活動,學習先進經驗、找準自己弱項是活動的關鍵。我們要結合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決策部署、公司2014年“三會”精神,對照深入推進“兩個轉變”、加快智能電網建設、積極推進“三集五大”工作的新要求,在查找在思想認識、思維方式、管理理念、創新實踐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的基礎上,根據同業對比實際情況,查找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指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大膽創新工作模式;對照“三個建設”和創建“四好”領導班子等目標要求,查找在學習創新、能力素質、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認真對照先進標桿、對照工作標準和上級工作要求,明確學習趕超的內容,為爭先創優找準努力方向,有計劃有步驟的趕超先進。
“三走出”是一次先進理念的結合、企業文化的交融。走出看電力,走出行業看電力,走出中國看電力,關鍵使外地工作經驗與我們本土的實際結合起來,緊緊圍繞“電力”這個中心,找準學習的標桿,虛心學習先進標桿單位的經驗,準確把握先進標桿的先進本質,做到真學真用,活學活用,而不堅持思想領先,結合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兩會”和公司“三會”精神,認真研究兄弟企業和國外同行的企業文化精華,研究制定整改落實措施,明確短、中、長期改進提升目標和工作計劃,在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公司管理上下功夫,在全面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人員素質上做文章。推動各項工作創新提高,努力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
應該說,欲速則不達,“解放思想、變革創新”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開展“三走出”活動、真正實現思想上的“三走出”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把深入開展好“三走出”活動作為我們電力系統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新起點,大力弘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堅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堅持走出自我、創新超越,以思想上的不斷解放、觀念上的持續更新,推動公司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實現新的發展!通過這項活動,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真正使我們電力企業實現新的飛躍。
石油企業走出去的策略選擇
2008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及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國內石油儲量、產量遠遠滿足不了石油消費量的快速增長,石油進口量和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石油安全面臨嚴峻挑戰。我國石油企業只有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有效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石油的需求,以石油的可持續發展支撐能源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石油供求現狀嚴峻
(一)我國石油儲量有限,穩產、增產難度較大
國土資源部2008年5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石油可采資源量僅有212億噸。在剩余探明可采儲量中,低滲或特低滲、重油、稠油和埋藏深度大于3500米的石油儲量占50%以上,勘探開發難度極大。
近幾年來,我國東部主力油田已經進入高含水、高采出、高采油速度的開發中后期,穩產壓力大。2000-2007年,我國原油產量保持在1.6-1.9億噸之間,未來增幅有限
(二)我國石油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
談論石油企業走出去的對策選擇
2008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及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國內石油儲量、產量遠遠滿足不了石油消費量的快速增長,石油進口量和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石油安全面臨嚴峻挑戰。我國石油企業只有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有效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石油的需求,以石油的可持續發展支撐能源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石油供求現狀嚴峻
(一)我國石油儲量有限,穩產、增產難度較大
國土資源部2008年5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石油可采資源量僅有212億噸。在剩余探明可采儲量中,低滲或特低滲、重油、稠油和埋藏深度大于3500米的石油儲量占50%以上,勘探開發難度極大。
近幾年來,我國東部主力油田已經進入高含水、高采出、高采油速度的開發中后期,穩產壓力大。2000-2007年,我國原油產量保持在1.6-1.9億噸之間,未來增幅有限
(二)我國石油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