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05:27: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重金屬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境監測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對策
摘要:從環境檢測中重金屬污染的特點著手分析,結合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概述性的提出了幾點控制環境監測中重金屬污染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環境監測;重金屬污染;有效控制
1環境監測中重金屬污染的特點
1.1污染源分散
當前國內的重金屬污染企業具有分散廣泛的特點,環境監測部門要對其作重金屬污染的集中監測,則難度較大,這也是當前環境監測中的一大難題[1]。土壤和水源是重金屬污染的重災區,在環境監測中,對土壤和水的重金屬監測難度系數較大。所以要想提升對此類污染源的監測和防治效果,要求相關企業應做好項目規劃。
1.2管理平衡性差
土壤重金屬污染生物修復技術分析
摘要:日益嚴重的土壤重金屬污染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土壤環境復雜,污染物類型眾多,污染程度不同,目前并沒有包治百病的技術,本文通過梳理土壤重金屬生物修復技術的基本原理、優缺點和發展應用,并展望未來土壤重金屬生物修復技術可能需要關注的方向。
關鍵詞:土壤污染;重金屬;修復技術
土壤,被譽為地球的“皮膚”,作為地球生命活動和物質循環流動中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四大圈層的交互界面,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國土壤重金屬的污染,日益影響著我國土壤質量和糧食生產安全。據環保部2014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以無機型污染為主,重金屬污染物主要有鎘、汞、砷、銅、鉛、鉻、鋅、鎳等8種。土壤重金屬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可通過生態系統的物質與能量循環流動,農作物的吸收和生物鏈的富集效應等,最終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巨大、嚴重的威脅。土壤重金屬污染引起了國內外眾多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各種包括客土法、物理、化學在內的傳統方法等污染物治理修復手段也在方興未艾的發展。近些年來,新興的生物修復方法,以其不破壞土壤結構、環境友好特性引發廣泛的研究熱潮。生物修復技術是指包括植物、微生物、動物等在內的各種生物體利用自身的生命活動代謝或不同生物物種之間的協同作用從污染的土壤中吸收、轉化、降解環境中有機污染物和無機物污染物,實現凈化修復土壤生態環境的治理方法。
1生物修復技術的類型
1.1植物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phytoremediation)利用具有超積累的自然植物或現代遺傳學改良的植物,通過吸收、提取、分解、轉化或固定等方式來消除土壤中污染物。植物修復技術通常有兩條途徑:一是植物通過生命活動積累、代謝和固定重金屬和化合物或形成揮發性氣體,分散到大氣中;二是通過根際分泌有機酸、螯合物等化合物等方式來改變污染物在土壤環境中的形態,從而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和可移動性。目前按照修復機理和過程的不同,可分為植物提取、植物固定、植物揮發、根系過濾等。植物提取技術是指通過種植天然或者轉基因超富集植物盡最大限度的吸收積累污染土壤的重金屬,將其吸收累計到植物的地上部或根部,將其收割處理,以有效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超富集植物普遍被定義為在具有高濃度污染物的土壤中可以正常生長植物,其地上部分重金屬含量達到普通植物100倍。目前用于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研究的常用超富集植物有: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鋅超富集植物東南景天、油菜、十字花科、植酸模草、工業用的大麻等。植物固定技術是指利用一些植物將原來高毒性形態的重金屬轉化到低毒性狀態的過程。植物通過生命活動沉淀、螯合、氧化還原等過程降低土壤重金屬的有效性,或是通過根際的生命活動改變如土壤的根際環境pH、氧化還原電位等來改變污染物的化學形態。該技術的缺點是土壤重金屬污染物并未徹底被清除,僅是被以固化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暫時失去生物有效性,一旦被固化重金屬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時,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可能又會恢復。植物揮發技術主要是針對土壤中可形成易揮發性化合物的汞、硒、砷等金屬,通過根系吸收該類金屬,在植物體內轉化形成可揮發性的氣態化合物,釋放到環境空氣中,達到修復土壤,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如煙草揮發甲基汞、印度芥菜降解硒化合物等。根系過濾是指利用耐性植物特有的龐大根系過濾、沉淀、富集污染物,達到修復土壤污染的目的。過濾的植物包括有向日葵、印度芥菜、煙草等。水科植物浮萍、水葫蘆可以有效吸收清除水體的鎘,銅和砷等重金屬。目前應用較多的有人工濕地技術和生物塘工程。植物修復技術相較于傳統土壤重金屬理化修復技術,優勢在于綠色環保、耗費低、原位修復、具有不破壞土壤環境等優點。缺點是現實情況中污染場地常常具有具多種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復合型污染,受污染范圍不局限于的表層的土壤,污染超積累植物修復能力往往只是有一種或少數幾種的重金屬;許多超積累植物屬于表層根系,自身生物量有限,而且生長發育較為緩慢,導致重金屬富集量有限;修復時間較長;超積累植物的再處理問題等。1.2微生物修復技術。微生物修復技術是指利用天然或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菌株,在自然環境或人工優化生存環境下,通過在生命和新陳代謝活動過程中,富集、吸附、降解土壤的有毒污染物,從而修復受污染的土壤。微生物對重金屬的修復機理有生物富集、生物固定和氧化還原、水解聚合等方法。目前研究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藻類微生物等,研究熱點包括菌根修復、根際微生物對土壤重金屬解毒機制、生物刺激技術等,研究的新興方法包括基因組測序、轉錄組、代謝組學等在內的各種生物信息學技術。微生物修復技術主要優點實現原位修復、可以同時修復土壤和地下水、基本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物、適用范圍廣等。缺點是:(1)對重金屬污染物吸收有一定容量;(2)微生物自身容易遺傳變異、穩定性差、而且可能與土著微生物菌株產生生境上的競爭;(3)容易受到如pH值、溫度、濕度等各種環境影響,導致不同環境適應性具有很大差異,修復效率差異較大。1.3動物修復技術。動物修復技術是指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動物、原生動物等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新陳代謝功能直接富集、轉化、鈍化污染土壤的重金屬亦或通過協同微生物作用,降低、消解土壤污染物,從而達到減少對環境的危害。目前研究表明關于動物富集污染土壤重金屬生理機理主要包括:(1)動物體內包含較多的金屬硫蛋白,可以絡合土壤中的重金屬,形成無毒、或低毒的化合物;(2)動物體內生命活動代謝產生的含-SH多肽物質,可以螯合重金屬,改變其有效性;(3)動物體內富含的編碼金屬轉運蛋白的基因,可以有效提高其對重金屬的耐性。具體的機理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研究發現蚯蚓等動物對重金屬元素有較強的富集能力,特別是對土壤鋅、鎘具有良好的富集作用,而且能夠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肥力。土壤動物除了自身可以直接富集污染土壤的重金屬外,還可以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可以將土壤有機物轉化為有機酸,鈍化重金屬,使其失去活性。亦可通過與植物、微生物的協同作用富集、鈍化轉化重金屬的活性,促進菌根遷移轉化重金屬。成杰民等研究了蚯蚓-菌根在植物修復鎘污染土壤中的修復效果,結果表明二者的協同效應可以有效增加黑麥草對于重金屬鎘的吸收,達到更好的修復目標。
2展望與建議
重金屬污企專治工作方案
為全面預防重金屬環境污染,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群眾環境權益,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要求,決定在轄區范圍內發展重金屬污染企業專治,為保證該項工作取得實效,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惟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惟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中全會精神,緊扣發展和為民兩大主題,全面落實2012年全國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步履的要求,深入整治重點行業重金屬污染問題,嚴肅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防止重金屬污染事件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二、工作原則
(一)屬地化原則。按照屬地化管治原則,由區環保局牽頭發展區內涉重金屬污染企業的專治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街辦)負責本轄區內涉重金屬污染企業的專治工作。
(二)全籠蓋原則。對全區所有涉重金屬污染企業發展專項排查整治,不得漏掉。
重金屬污染司法保護論文
一、重金屬污染的形成機制與特點
(一)重金屬污染的形成機制。重金屬污染的形成機制,可以從產生因素、來源途徑、產生主體和產生時間等方面來分析。(1)產生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重金屬在大氣、水體、土壤、生物體中廣泛分布,個別地區如喀斯特地區因石漠化導致重金屬釋放而造成自然環境中重金屬污染;重金屬一般以天然濃度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人類對重金屬的開采、冶煉、加工及商業制造活動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屬如鉛、汞、鎘、鈷等進入大氣、水、土壤中,人為引起嚴重的重金屬污染。(2)產生途徑:主要來源工業污染、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工業污染大多通過廢渣、廢水、廢氣排入環境,在人和動物、植物中富集,從而對環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車尾氣的排放;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廢舊電池、破碎的照明燈、沒有用完的化妝品、上彩釉的碗碟等。(3)產生主體:首先,許多地方政府大力發展經濟,盲目追求GDP的高速增長。因此,對于涉重金屬污染的企業,不少地方政府往往采取非常寬松的投資政策,對涉重金屬企業項目考察不嚴格、監管力度松散,發生了多起重金屬污染事故。據報道,某地由于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曾經在2007年大規模整治鉛酸蓄電池生產企業,但被整治企業卻接到了山西、河南、湖南、廣西等地的邀請,將污染企業成功的轉移,也為后來各地的重金屬污染事故埋下了伏筆。其次,企業是造成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者。湘江流域涉重金屬企業總計1635家,湘江重金屬污染與地方產業結構直接相關。大部分大、中型企業,尤其是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礦藏的開采、冶煉企業在湘江流域齊聚。雖然湖南省在全國率先扛起重金屬污染治理示范大旗。盡管曠日持久的“排毒”戰已持續20多年,然而,專家的定性仍為“積重難返”。再者,日常生活中,民眾的不恰當處理廢舊電池等造成的重金屬污染也是組成部分。(4)產生時間:歷史的沉淀與現實的積累。重金屬污染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既有歷史的沉淀,以各種化學狀態或化學形態存在的重金屬,在進入環境或生態系統后就會存留、積累和遷移,造成危害。如隨廢水排出的重金屬,即使濃度小,也可在藻類和底泥中積累,被魚和貝的體表吸附,產生食物鏈濃縮,從而造成公害。根據湖南省環保廳歷年對湘江水質監測數據,湘江總體水質在自上世紀90年代呈惡化趨勢,總體污染特征是以有機污染為主的重金屬、微生物復合污染,其中重金屬污染特征尤為突出。也有現代工業的三廢排放、農業化肥的過度使用和人們生活垃圾無序處理而形成的污染,而且,經濟越發達,重金屬污染的現象愈發嚴重。
(二)重金屬污染的主要特點。(1)來源復雜。重金屬污染來源于自然界,來源于工業、農業、人們的生活,來源于城市和鄉村。(2)主體多元化。人為造成重金屬污染的主體眾多,有政府、企業、公民。而且受害主體不特定化。(3)時間長,隱蔽性強。由于歷史的積累以及對重金屬污染防治的忽視,重金屬污染的時期長,其造成的危害不會馬上體現處理,不易為人們所重視。(4)影響深,危害大。“重金屬污染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環境的污染;二是對人體的傷害。”在環境污染方面,重金屬污染與其他有機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機化合物可以通過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凈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屬很難在環境中降解。在開采、冶煉、加工及商業制造活動中排放的重金屬污染物進入大氣、水,造成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最終,大部分重金屬停留在土壤和河流底泥中。當環境變化時,底泥中的重金屬形態將發生轉化并釋放造成水污染。在對人體的傷害方面,重金屬通過大氣、水、食物鏈進入人體,在人體內和蛋白質及各種酶發生作用,使它們失去活性,并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過人體所能耐受的限度,會造成人體急性或慢性中毒,具有致癌、致畸及致突變作用,對人體會造成很大的危害。(5)綜合治理任務艱巨。重金屬污染防治涉及多個部門、多個地區、甚至多個省份的協調與綜合治理。湘江流域涉重金屬的防治就涉及株洲、衡陽、郴州、湘潭、婁底5個市。需要發改、財政、國土、環保、工信、衛生、安全、科技等多部門的合力與協調。
二、重金屬污染的形成機制對構建司法保護機制的主要影響
我們所說的重金屬污染指的就是因人類活動導致環境中的重金屬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圍,并導致環境質量惡化。從重金屬污染形成機制和特點來探析其法律機制的主要問題,能更好的對癥下藥。
(一)來源的多樣性突顯我國重金屬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不完善。重金屬污染存在于水體、大氣和土壤等。對于重金屬污染的防治,我國的《水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立法中均有涉及,但沒有形成系統的重金屬產過程中污染防治制度體系。原則性立法過多、可操作性差、基本法律制度沒有建立起來。(二)主體的多元化導致責任機制不健全。政府的監督責任不健全甚至缺乏;污染企業的法律責任追究機制不健全;民眾環保意識不足,法律救濟途徑存在缺陷。(三)治理的長期性與復雜性彰顯出法律規定顧此失彼,不全面。我國重金屬污染防治注重工業排放的治理,對農業和生活垃圾污染缺乏應有的關注。我國環境污染防治法注重工業生重金屬的排放控制,忽視生活活動中重金屬的污染物的排放,也忽視對生活環境中重金屬污染物的監測、評價與管理。④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很多重金屬應用到日常消費產品及農業用品中。由于這些含有重金屬產品的使用日益廣泛,回收困難且沒有建立完整回收、處理系統,加上消費者對重金屬的存在及其危害缺乏了解而容易輕視,易導致含有重金屬產品在使用、丟棄、沖洗處理、掩埋中,擴散了重金屬污染的范圍,加重了污染的程度。(四)影響的深遠與嚴重的危害性考量著國家司法的綜合執行力。我國環境法學專家蔡守秋教授指出:“我國現行的污染防治法都存在一個最大的弊端:沒有有效的執行手段和責任追究機制。”污染者因為處罰力度不夠大,于是污染事件時常發生。但問題的關鍵是法律法規的責任追究機制不健全、處罰力度不夠大。這已經成了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的一大頑疾。(五)綜合治理的艱巨性使得實踐操作中綜合治理與協調機制缺乏可操作性。整治重金屬污染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影響包括重金屬污染防治在內的環境保護任務的實現,一是缺乏對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境保護責任及其監督的法律規定,環境管理體制有待改革和完善。二是需要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公民環境知情權的保障、公眾參與環境決策和公眾監督機制。三是一些重要的環境管理制度尚需建立和完善,一些環境制度可操作性不強,存在污染防治責任不明確、違法成本低、環境健康損害救濟難、環境公益損害救濟難等問題。
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水體中重金屬廢水的處理的方法,其中主要方法有化學沉淀法、電解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和吸附法等。分析各種方法在應用中的優勢和不足,為今后重金屬廢水處理提供參考和思路。
關鍵詞: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的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在未經任何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排入到江河中,使得水環境中重金屬的含量急劇升高,對生態環境的穩定以及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重金屬污染物因其在自然界中難降解,且對環境破壞性大等特性,在世界范圍內都造成了嚴重環境污染問題[2]。目前水體中重金屬污染主要的來源是礦山、金屬冶煉、陶瓷、紙漿、電鍍、油漆、醫藥以及電池制造等行業[3],據有關部門估算,現在全球每年向自然環境排放的有毒重金屬污染物達到了數百萬噸,其中鉛排放量大約為34.6萬噸,鎳排放量大約為38.1萬噸,砷排放量大約為12.5萬噸,銅排放量大約為14.7萬噸,并且這些數字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4]。重金屬離子污染物由于其不可生物降解特性,且大量的重金屬污染物被排入到江河、湖泊之后,被水體中的水生動植物以及土壤等吸收,重金屬離子在生物體內富集積累,不斷的增多,參與生物循環,經過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的傳遞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并危害到人類的身體健康[5]。此外,重金屬污染物在低濃度條件下也具有較強毒性,在微生物作用下,甚至會轉化成毒性更強的其他價態。因此,對這些重金屬污染進行有效的防控和綜合的治理已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鉛離子在自然界中可以通過食物鏈的傳遞或直接攝入的方式進入人體中,破壞人體中組織器官,尤其是對人體腎臟和免疫系統的造成很大的損害。過量的攝入金屬鉛會導致人出現眩暈、失眠、偏頭痛、煩躁、抽搐、甚至驚厥等不適的狀況[6]。
1處理技術
1.1化學沉淀法。化學沉淀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運行最成熟的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方法,該方法因其實際操作簡單、成本較低等優點而在重金屬廢水處理工藝中得到廣泛的使用[7-8]。而化學沉淀法主要可以分為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以及鐵氧體法,其中以中和沉淀法的優點最為明顯,應用也是最為廣泛。中和沉淀法:該法的作用機理是向含重金屬的廢水中投加一定量堿性物質(如氧化鎂、燒堿和碳酸鈣等),來調節廢水中的pH值,達到堿性條件,使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通過形成氫氧化物或者碳酸鹽等物質而沉淀下來,從而達到去除重金屬污染物的目的。中和沉淀法因為其具體操作比較簡單,堿性中和劑來源廣泛易得,自動化程度高,并且去除重金屬離子種類較多等優點,因而被較為廣泛的用于處理含重金屬的廢水。張更宇等[9]采用氫氧化鈣作為堿性中和劑,來處理含重金屬的電鍍廢水,研究結果表明,在pH值為8、溫度為20℃時,向50ml的廢液中投加1.85g氫氧化鈣,反應1h后,發現該法對鋅、錳、鎳三種重金屬的去除率分別為99.8%、99.5%和99.7%。但是中和沉淀法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反應過程中會生成廢渣,含水率高,難以脫水,pH對沉淀影響較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問題。硫化物沉淀法:是指向含重金屬廢水中投加硫化物從而使重金屬污染物從溶液中析出并沉淀下來,達到去除重金屬污染物的目的。沉淀法中常見的硫化物沉淀劑主要為有硫氫化鈉和硫化鈉[10]。硫化物沉淀法與中和沉淀法相比較,該法對金屬廢水有著更好的去除效果。一些研究學者[11]用NaHSO3作為沉淀劑處理含鉻的重金屬廢水,研究結果表明,在酸性條件下有利于沉淀劑的應用,在pH為2時,對含鉻的重金屬廢水的去除率超過99.32%,出水水質也符合排放標準。但是金屬硫化物沉淀法也存在著一些缺陷,比如金屬硫化物的顆粒半徑很小,在水中容易發生團聚和凝膠現象,因此采用金屬硫化物沉淀法來處理重金屬廢水需要考慮到后續廢水的固液分離的問題。1.2電解法。電解法的作用機理是讓重金屬廢水中的金屬離子在陽極發生氧化反應,在陰極上發生還原反應,使得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在電極上富集,從達到去除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目的。電解法不僅能夠有效的降解重金屬廢水,且重金屬離子在電極材料的表面富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某些貴重金屬的回收利用。而電解法在重金屬廢水的處理中具有操作簡單,反應設備簡單、造價低和占地面積較少等優點。王湖坤等[12]采用鐵屑-活性炭微電解法處理含鉻重金屬廢水,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pH為0.5,M(鐵屑):M(活性炭)為10:1,室溫25℃,反應時間為60min時,該方法對含鉻的重金屬廢水的去除率達到了97.92%,比單獨的鐵屑處理重金屬鉻效果要好很多。但電解法在處理重金屬廢水中也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說廢水處理的量較小、反應過程中耗電量比較大和出水水質較差等缺點。1.3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的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離子交換樹脂上的活性基團(如氨基和羥基等)與含重金屬廢水中的金屬離子發生反應,而離子樹脂上的這些活性基團與重金屬離子的反應主要是形成離子交換對或者二者間的鰲合作用來達到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的目的[13]。和硫化物沉淀法處理重金屬廢水相比較,離子交換法在處理廢水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渣量只占硫化物沉淀法產生殘渣量的20%。因此對于該方法而言,能夠大大的減少處理固體廢棄物的處置費用,節約成本。Zarrabi等[14]采用強堿陰離子交換劑來處理含磷的重金屬廢水,研究結果表明,該交換樹脂對磷的最大吸附量可達66.22mg/g,明顯高于其他文獻中對磷的的吸附量,并且其吸附擬合模型符合二級動力學模型,樹脂交換過程中的控制步驟主要為膜擴散。離子交換法作為污水處理行業中一種重要的處理工藝,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容易再生、處理的水量較大、處理效果好等優點[15-18]。但是該法對于重金屬含量很高的廢水以及污染物濃度波動比較大廢水處理效果不好。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離子交換法一般用于處理重金屬濃度較低的、水質波動性比較小的廢水。1.4膜過濾法。膜過濾法也叫膜分離法,是污水處理工藝中的一種常見的物理分離處理方法。該法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利用滲透膜的選擇透過性來截留重金屬廢水中的一些大分子物質,將廢水中的溶質和溶液分離開來,從而達到去除水體中重金屬污染物的目的[19]。另膜過濾法根據膜截留的物質粒徑大小以及推動作用力的大小,可細分為電滲析、微濾、納濾、超濾以及反滲透等處理方法[20]。在這些處理方法中,微濾和超濾法是利用膜之間的壓力差使的廢水中不同大小的分子分離,而納濾法則是利用電荷的不同來分離物質,反滲透是通過溶液中的粒徑不同大小來分離物質。此外,膜分離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去除效果好和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因此該方法在環境、化工和電鍍等行業具有著很廣泛的實際應用。鐘溢健等[21]采用一種凝膠法制備出了QSTFI膜,并考察其對重金屬Cd2+的吸附性能,研究結果表明,QSTFI膜對廢水中Cd2+的去除率達到了99%以上。然而這種半透膜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膜污染,需要耗費大量的水來清洗,且膜的價格也比較昂貴,應用過程中的穩定性較差,因此也限制了膜分離技術大規模的應用于實際廢水的處理。1.5吸附法。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吸附劑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吸附到吸附劑的表面,在通過沉淀下去,從而達到去除重金屬污染物的目的[22]。吸附法按吸附機理來區分,主要可分為物理吸附作用及化學吸附作用二種。其中吸附劑的物理吸附主要是依靠吸附劑與重金屬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去除,而化學吸附是依靠吸附劑表面的一些活性基團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發生反應而去除的。但是在實際重金屬廢水的處理過程中,反應過程中往往不止存在一種吸附作用,通常是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二種吸附作用同時存在,且共同作用的[23]。目前用于重金屬廢水處理的吸附劑有很多,且種類比較多,它們都有著各自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如常見的活性炭、硅藻土、膨潤土、沸石以及生物質吸附劑等物質。活性炭在污水處理中一種是使用最早的吸附劑材料,同時也是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物理吸附劑,與其他的一些吸附劑相比,選擇活性炭作為吸附劑材料,有著其他材料無可比擬的優點,如活性炭的比表面積較大、材料表面的微孔數目較多,對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強、化學性質穩定等優勢[24-25]。近年來,生物質吸附法因為其操作過程簡單、處理過程污泥產生以及對低濃度的重金屬廢水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等優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特別是在廢水處理方面,生物吸附法與其它處理含重金屬廢水的方法相比較,生物吸附法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操作簡單,反應過程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整個過程綠色環保[26]。因此,采用生物質吸附法處理重金屬廢水有著具有很大的的應用前景。而生物質作材料作為吸附劑的一種,一般是以廉價的或者已經廢棄的天然高分子生物質及其衍生物來作為吸附劑的。
2結束語
重金屬污染物危害論文
一、廢水中重金屬污染物的來源
1.鉛的來源。鉛常被用作原料應用于蓄電池、電鍍、顏料、橡膠、農藥、燃料等制造業。鉛板制作工藝中排放的酸性廢水(pH<3=鉛濃度最高,電鍍廢液產生的廢水鉛濃度也很高。
2.鎘的來源。鎘是一種灰白色的金屬,自然界中主要以二價形式存在。鎘電鍍可以為鋼、鐵等提供一種抗腐蝕性的保護層,具有吸附性好且鍍層均勻光潔等特點,因此工業上90%的福用于電鍍、顏料、塑料穩定劑、合金及電池等行業,含鎘廢水的來源還包括金屬礦山的采選、冶煉、電解、農藥、醫藥、電鍍、紡織印染等行業的生產過程中。
3.鎳的來源。廢水中鎳的來源廢水中的鎳主要以二價離子存在,比如硫酸鎳、硝酸鎳以及與許多無機和有機絡合物生成的鎳鹽。含鎳廢水的工業來源很多,其中主要是電鍍業,此外,采礦、冶金、石油化工、紡織等工業,以及鋼鐵廠、印刷等行業排放的廢水中也含有鎳。
4.銀的來源。常見銀鹽中唯一可溶的是硝酸銀,也是廢水中含銀的主要成分。硝酸銀廣泛應用于無線電、化工、機器制造、陶瓷、照相、電鍍以及油墨制造等行業,含銀廢水的主要來源是電鍍業和照相業。
三、重金屬污染物在環境中的存在形式
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
按照國家《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環保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年度實施方案編制指南〉(試行)的通知》(環辦〔2011〕121號)、《省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和《市“十二五”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要求,為進一步加大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消除重金屬污染隱患,確保區域環境安全,維護群眾環境權益,切實推進“十二五”期間我市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確保順利完成“十二五”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目標任務,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我市2014年度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實施方案。
(一)加大淘汰力度,優化產業結構
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相關行業準入條件。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加大落后產能和工藝設備的淘汰力度。優化產業結構,對現有涉重企業進行整合、搬遷、合并,走集中治理之路。加大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推廣力度,對含重金屬廢水、廢氣進行有效治理,廢水處理后部分回用,實現重金屬污染物持續削減的目的。
(二)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監督管理
組織開展全市涉重企業專項執法檢查,進一步掌握全市重金屬污染情況。對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立案查處;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責令限期改正;對存在突出環境問題的企業提請市政府予以限期治理,督促其迅速落實治理方案,籌措治理資金,按期通過驗收。逾期不通過驗收,依法予以關閉。加強含涉重危險廢物環境管理,規范危險廢物收集、處置。定期排金屬企業環境隱患,對發現的環境隱患,要求企業及時整改。
(三)推進技術進步,推行清潔生產
中藥與重金屬類礦物藥應用論文
【關鍵詞】中藥
中藥重金屬元素的研究近幾年發展迅速,引起了國內外廣大學者的重視。這一新興的邊緣學科已取得了很多的有益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和保障中藥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啟示。
含重金屬類礦物藥的應用歷史
在我國安陽出土的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中,就載有朱砂,據考證這是公元前1566~1120年間的古物。這證明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利用過朱砂。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我國現在發現的最古醫書《五十二病方》中,記載了21種礦物藥,其中包括雄黃。《五十二病方》據考證可能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周時代的產物。它不但記載了這么多礦物藥,還有以礦物藥組成的方劑。《山海經》是我國古供書籍之一,據考證是春秋時代的作品,其中記載礦物藥4種,有朱砂、砒霜等。世界上第一部本草書《神農本草經》(公元前1世紀)記載了礦物藥46種,并分上中下三品。其中有關于汞制(水銀、輕粉、朱砂)和砷劑(砒石、雄黃、雌黃)的記載。
《雷公炮炙論》對藥物的采集、加工、修冶一直指導著藥物的加工炮制,是我國醫這史上最早的一部制藥專著。此時就知道礦物藥炮炙加工中的煅和水飛法。這些炮制方法可以提高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降低有毒微量元素的含量。
宋代(公元1076年)的“太醫局賣藥所”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局。在唐·王燾的《外治秘要方》中,礦物藥朱砂、雄黃等已見于方劑中。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論文
摘要:土壤重金屬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將金屬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屬明顯高于原生含量、并造成生態環境質量惡化的現象。生物修復技術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一項用于污染土壤治理的新技術,生物修復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減少土壤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或使其完全無害化,從而使被污染土壤環境能夠部分或完全地恢復到初始狀態的過程。本文將對生物修復的發展情況包括生物修復技術的概念、基本原理和特點、種類、主要影響因子等方面進行綜述,指出目前土壤生物修復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今后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前景,并就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土壤污染、生物修復、研究進展
前言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將金屬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屬明顯高于原生含量、并造成生態環境質量惡化的現象。加之重金屬離子難移動性,長期滯留性和不可分解性的特點,對土壤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同時食物通過食物鏈最終進入人體,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環境問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日趨受到重視,國家對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復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逐年增加,土壤污染物的去除以及修復問題,已成為土壤環境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而生物修復技術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一項用于污染土壤治理的新技術,同傳統處理技術相比具有明顯優勢,例如其處理成本低,只為焚燒法的1/2-1/3,處理效果好,生化處理后污染物殘留量可達到很低水平;對環境影響小,無二次污染,最終產物CO2、H2O和脂肪酸對人體無害,可以就地處理,避免了集輸過程的二次污染,節省了處理費用,因而該技術成為最有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的修復技術。
1.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的基本原理和特點
土壤生物修復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資源或人為投加目的菌株,甚至用構建的特異降解功能菌投加到各污染土壤中,將滯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和轉化成無害的物質,使土壤恢復其天然功能。由于自然的生物修復過程一般較慢,難于實際應用,因而生物修復技術是工程化在人為促進條件下的生物修復,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土壤中石油烴類及各種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降解過程可以通過改變土壤理化條件(溫度、濕度、pH值、通氣及營養添加等)來完成,也可接種經特殊馴化與構建的工程微生物提高降解速率。
重金屬污染綜治工作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好國家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有效治理重金屬污染,提升轄區環境質量,杜絕重金屬污染造成的突發事件,徹底消除重金屬污染隱患,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為引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企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嚴格環境準入,從源頭抓起,推行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嚴格落實責任追究,依靠科技進步,扎實做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確保生態環境安全,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2014年度目標任務
1、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達標率100%;
2、15個地表水斷面監測達標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