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識字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1 22:25: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閱讀識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閱讀識字教學管理論文
“集優識字”是指以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為出發點,以發展語言和識字同步進行的原則,集各家識字方法之長,科學地采用有效的識字方法,進行大量的生動活潑的識字。
一、實驗基本特點
低年級以識字為重點,二年內認讀生字2500個左右;打好識字的四大基礎:漢語拼音,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基本字;以傳統的“韻文識字”為基本識字方法,同時兼容現代識字教學的先進方法;堅持形音義統一,字詞句聯系,認讀寫結合的原則;吸收先識字后讀書的傳統經驗,引導學生掌握漢字規律,自學生字。
二、具體操作方法
1.組編教學內容。
(1)識字內容的選擇。
小學語文識字和閱讀教學探究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是關鍵內容。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愛好及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獨自識別漢字的能力,使其掌握最基本的漢字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采用最直觀易懂的方式進行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诖?,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和閱讀教學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識字教學;教學成果;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識字的關鍵時期,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漢字。小學生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興趣因材施教,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識字是提高閱讀水平的基礎,學生只有認識了更多的漢字,才能培養閱讀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采用更多靈活的方式,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對小學語文產生學習的熱情。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又有了新的任務,新課程標準要求初級階段學生的識字量要有所增加,要提高學生的初級閱讀水平。閱讀是人獲取信息、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漢字才能流暢地閱讀。因此,閱讀與識字緊密聯系、密不可分。某些缺乏教學經驗的教師只追求識字的數量,從而導致學生對漢字產生厭惡。要是為了達到某些教學目標而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會讓學生喪失閱讀能力,這種做法并不可取。目前,許多小學教師讓學生先自主閱讀,在學生反復閱讀一篇文章后,再進行精密的講解,這樣的教學太過煩瑣,教學方式又比較單一,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大部分的小學語文作業都是以抄寫漢字為主的,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和刻板,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會逐漸失去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感到學習壓力加大,會失去學習興趣。
二、小學語文識字與閱讀相結合的教學優點
閱讀識字管理論文
“閱讀識字”是一種輕松有效的識字方法。所謂“閱讀識字”的方法,就是通過聽故事、說故事的途徑理解熟悉課文內容和語言,然后根據記憶(或跟隨老師或錄音),嘗試閱讀課文,在閱讀活動中和生字見面。通過一個階段多篇課文的閱讀,對一個個生字從陌生到熟悉,最后達到識字的目的。“閱讀識字”主要是在剛入學兒童不識字或識字量很少的情況下,在“聽故事—講故事—讀故事—認漢字”等語言實踐活動中進行漢字教學的方法。其識字教學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開學第1周至第3周)聽后閱讀,利用無意記憶熟悉漢字。
這一階段只要求熟悉漢字,不提具體的識字要求。每篇課文教學也是從聽故事說故事開始。在聽熟聽懂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記憶(或跟著錄音〕反復指讀課文,一般指讀3-5遍,目的在于提高生字認讀的刺激強度,增加與漢字見面的機會。在指讀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對一部分復現率較高的漢字逐步化“生”為“熟”,這就為以后的識字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第4周至第12周)利用有意記憶,分批強化識字。
通過第一階段十來篇課文的閱讀,學生已經熟悉不少的漢字。由于多次見面。學生對這些漢字已經基本熟悉,而且已經度過了最高遺忘期,所以教師喚起學生的有意記憶,并以適當的方法進行強化,學生就能比較輕松地記住這些漢字。用于復習鞏固的時間短,鞏固率很高。這一階段課文教學過程大致如下:
1.聽故事說故事。上課仍舊讓孩子聽故事,一般每個故事聽3、4遍,在聽熟聽懂的基礎上。跟著錄音學說故事。
幼兒識字閱讀教學論文
[摘要]我園從去年開始開展了識字閱讀教學活動,通過實踐我發現孩子對識字有很高的興趣。正如一個兩歲的孩子還不會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就認識了“麥當勞”,他們一看到M符號就知道是麥當勞,有的孩子在馬路上總是指著路邊上各種各樣的店牌,問大人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孩子們有識字的需求也為識字閱讀活動教學提供了可行性。本篇論文介紹了我開展閱讀識字教學的嘗試性工作,通過工作取得的一些經驗,希望與同行共勉。
[關鍵詞]識字閱讀結合各科教學創設環境結合游戲家園聯系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幼教專家們都十分關注早期閱讀,認為早期閱讀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發展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程度,將會影響其終身學習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我國在新《綱要》的內容中,也第一次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閱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提出“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書寫技能。”有關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閱讀能力,是在3——8歲期間形成的,如果在幼兒期間不及時啟蒙閱讀意識,激發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幼兒入學后就可能出現學習適應困難。因此,在學前期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學,是目前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話題。
幼兒識字活動是早期閱讀能力發展的一部分,與幼兒口頭語言發展密切相聯系,盡管學前階段是以發展口頭語言——聽、說為主,但在生活中幼兒表現出了一些“認”、“讀”的要求,例如,他們通常對周圍環境(房間里、書桌上、幼兒園里、書店里等)的書本和文字做出反應,在成人給他們念書、朗誦兒歌時,也會煞有介事地看書上的字,因此,為幼兒創設一些接觸“認”、“讀”的機會,讓幼兒了解一些有關文字語言的信息,增加對文字語言的興趣,懂得文字語言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幼兒識字活動雖然是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一部分,屬于前識字經驗,但與那種正式的、大量的、系統的識字學習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不是要求幼兒機械的記憶和認讀那些文字,而是在設定的情境中,為幼兒提供文字信息,使幼兒獲得識字的經驗,解除書面語言的知識、規律和學習的策略技能,為進一步掌握書面語言打下基礎。同時,在幼兒園階段,依據幼兒“腦先發育,動作滯后”的生理特點,識字的目的要明確,那就是為了盡早閱讀,就是通過閱讀讓孩子間接地感知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開闊幼兒的視野,為接受開創性素質教育奠定基礎。那么,到底應該如何開展幼兒識字閱讀教學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將識字閱讀與各科教學活動緊密結合
在語言教學中開展詩歌、故事教學活動時,我將識字閱讀運用在其中來增加幼兒學習的趣味,通過欣賞、跟讀、朗讀及識字游戲不同重點來進行,使幼兒在形式多樣的重復中認讀,從而更有效地達到語言教學的要求。如:詩歌《眼睛眼睛亮晶晶》,首先,通過和小朋友做“盲人摸魚”的游戲,使幼兒初步感知眼睛的作用、認識眼睛、怎樣保護眼睛等,并出示字卡“眼睛”讓幼兒認讀;然后通過欣賞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在觀察中教師邊提問邊出示生字卡,如:眼睛是什么樣子的?幼兒答出眼睛眼睛亮晶晶時,出示字卡“亮晶晶”讓幼兒認讀;小兔、小貓、黃發妹妹、小朋友的眼睛分別是什么樣的?幼兒回答后分別出示字卡“紅”、“綠”、“藍”、“黑”讓幼兒認讀。在幼兒初步認識了這些字以后,集體做游戲:拍拍手找一找,Χ字Χ字在哪里?最后請小朋友上來找眼睛,如老師說小兔是什么眼睛,幼兒則上來找出字卡“紅的眼睛”等等。就這樣,通過各種方法使幼兒在認字的過程中、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學會兒歌。
語文閱讀識字管理論文
如何使幼兒園出來的天真活潑的孩子進入小學以后也能開開心心地學語文呢?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吳立崗和吳忠豪兩位老師共同設計了“聽說起步,閱讀識字”為特征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改革的新方案,構建了以孩子“聽故事—說故事—讀故事—認漢字”等語言實踐活動為主的低年級語文教學模式。從2000年開始,這種新型的小學語文改革方案在上海市及浙江、江蘇8所學校進行小范圍的實驗,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該課題依據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采用聽故事、講故事的方法來組織一年級語文教學。孩子在語文課上,津津有味地聽老師講故事,然后每個孩子自己學著講故事,聽懂會講之后,老師再帶著孩子讀故事,在讀故事的時候認識漢字。一學期下來,每個孩子在語文課上興趣盎然地學會了40多個故事,并且將自己講的故事認認真真地用錄音機錄下來。結果,每個孩子都灌制了一盤《××講故事》的錄音帶,雖然稚嫩,但孩子們充滿成功感;每個孩子認識漢字不少于450個,會寫180個,識字最多的學生達到1700個。
兒童語言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期在4-9歲。在這一關鍵期內,花上兩年至三年的集中主要精力來攻克漢字,必定會對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奥犝f起步,閱讀識字”教學法,妥善地解決了低年級孩子“學漢字”和“學語言”這一對矛盾。課堂中學生聽、說、讀等語言活動時間占了語課全部時間的60%以上。也就是說,每一節語言課有一多半時間是學生在進行聽話、說話和朗讀練習。采用“聽說起步”的方法,學生的口頭語言發展就可以不受識字量的制約。課題組編寫的實驗(補充)教材將一年級第一學期課文總量增加到48篇,字數將近一萬,相當于原來教材字數的10多倍。不僅有效地豐富了兒童的語言積累,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也促進了孩子思維的發展。
俗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ㄔ谡Z言學習上的時間多了,是否會影響識字速度和質量呢?實驗根據人的記憶規律,采用“閱讀識字”的方法,創造性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閱讀識字”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反復多次認讀漢字,通過一段時間多篇課文的閱讀,使學生逐漸化“生”為“熟”,慢慢熟悉一個個漢字,然后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最終達到識字的目的。實踐證明,“閱讀識字”可以有效避開最高遺忘期,符合人的記憶規律,是一種輕松有效地識字教學法。這樣,既加快了識字的速度,又減少了教學時間,真正達到了提高效率、減輕負擔的目的。
由于家庭環境、學前教育等因素,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據我們開學初對6所學校入學兒童識字量的測試,識字最少的不到5個,最多的超過1000個,20%的學生識字量超過200個。“閱讀識字”的方法十分巧妙地化解了這一難題。根據學生的識字實際,實驗只規定最低識字量:認識漢字不少于450個,其中會寫的不少于180個。而教材漢字量達到近1000個。這就為一部分識字較多、“識”有余力的學生留有相當充分的空間。實驗證明,由于學生識字處于一種比較寬松、自由度相對充分的氛圍中,加上教師對識字量較多的學生不斷加以鼓勵和表揚,有效地激發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實驗對漢語拼音的教學也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采用“化整為零,分散難點,注重拼讀,邊學邊用”的方法。具體做法是:語文課30分鐘用于學故事識漢字,留出10分鐘分散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放在課開始或結束前10分鐘。實驗教材的課文采用全注音方法,學生邊學拼音,邊在閱讀課文時練習拼讀,拼讀練習的實踐機會增加,激發了學拼音的興趣。拼音教學12周完成。實驗班教學拼音的總課時數約25課時,整整減少了一半以上,而學生拼讀能力、熟練程度和對照班學生基本相等。
基于閱讀教學識字教學探析
[摘要]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教學不應孤立地進行,只有置身于大的閱讀環境之中,才能實現學生對字詞的活學活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解剖構字特點、創造重組詞串、找準內在聯系等方面引領學生展開識字學習,以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識字教學;閱讀教學;構字特點;重組詞串;立體建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以及口語交際等方面的影響,并注重學生語感以及整體把握能力的培養。因此,在低年段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隨文識字,在具體的漢字特點規律的引領下使學生獲得對漢字的深刻理解與認識,提升識字教學效率。
一、隨文隨境識字,解剖構字特點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從生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等方面幫助學生明辨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生字的了解更加深刻。那么,怎樣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從漢字的規律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展開識字教學。以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一課為例,文中主要以形象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上姿態各異、趣味橫生的奇石。在學習“景、區”這兩個生字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生活識字與文本語境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就“景”字進行“生字開花”訓練,如“景色、風景、美景”;對于“尤其”這個需要認讀的詞語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文中“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這句話多讀幾遍,再想想“尤其”還可以換成哪些詞語,從而使學生明白“尤其”是特別的意思;對于“聞名中外”一詞中“聞”字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讀一讀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然后提問:“這個詞語中哪個字有‘聽說’的意思呢?”當學生找出“聞”以后,教師再就“聞”字的構字特點展開教學:“要想聽說一些事情,需要用到什么呢?”從而使學生明白“耳進門為聞”。這樣教學,學生對于生字的認識將更加深刻。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邊閱讀邊從漢字的構字規律展開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漢字的音、形、義的特點。這樣教學,尊重了學生認知事物的規律,提升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二、創造重組詞串,快樂高效識字
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整合分析
摘要:為了讓學生在品析文本精彩句段中領悟漢字意義之深刻,讓學生掌握字詞,文章從設境導入,牽一字引全文;隨文識字,品一字動真情兩方面提出了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的有效整合方式。
關鍵詞:識字教學;閱讀教學;設境導入
多年來的識字教學偏重讀音與字形,基本忽略了形義關系,使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不自覺地分成兩個關系不大的教學系統,導致語文教學整體效率不高。因此,發揮漢字的表意特點在文章中表情達意的重要作用,將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的有機融合顯得尤為重要。
一、設境導入,牽一字引全文
早期古文字主要是根據客觀物體的形態構形,許慎《說文解字》中講到“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用象形、表意手段來構造文字,形象性比較強。因此要激發學生文本閱讀的興趣,可以從理解字詞義開始。(一)引發閱讀興趣從學一字入手。筆者經常課一開始,便從分析課題中字的形義入手。例如,二年級上冊《我的影子》一課教學時,筆者就抓住課題中的“影”字進行教學:“左邊的‘景’表示讀音,兼表示‘日光’的意思。右邊的‘彡’是花紋的意思,也指陰影。在日光下,你看到了哪些形狀的影子?有光線的地方就有影子,‘影’字就這么造成了。課文中是怎么寫有趣的影子呢?趕緊讀一讀?!薄坝啊弊值乃菰凑J識,瞬間讓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做到課伊始,趣亦生。(二)抓住文章閱讀主線從解一字開始。漢字一筆一畫的配合,部件與整體的協調,不僅揭示了中國人造字的規律,蘊含人生的哲理,有時也是開啟學生閱讀教學的點睛之處。教學《活見鬼》一課時,筆者以“鬼”字導入新課,首先讓學生猜測甲骨文“”字,再講述“鬼”字的下半部分是人把手放膝蓋上的跪坐形狀,上面是人戴著一個大面具,經過演變后,下半部出現了“厶”字,讀“sī”,表示鬼的陰私重。本義是人死后的精靈,引申為陰險,不光明的,比如,心懷鬼胎、疑神疑鬼[1]。最后,筆者讓學生就“鬼”字提問:“誰見到鬼了?結果怎樣?是真的鬼嗎?”筆者由猜“鬼”字導入新課,析“鬼”字明義,抓“鬼”字質疑引出全文,由此聚焦并開啟了“見鬼”這一文本閱讀主線。筆者憑借這個詞眼,幫助學生弄清作者的思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結構,讓學生對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
二、隨文識字,品一字動真情
語言環境識字管理論文
[內容]
首先是為識字開拓了廣闊的語言環境。把識字寓于閱讀之中,閱讀時,兒童的心理活動必然與文中特定的生活和科學知識相聯系,識字便與認識世界結合了起來。兒童在語言環境中,通過語言的實踐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學得的字就會扎根于語言的沃土之中,既有利于兒童語言的豐富擴展,又有利于認識水平的提高。
二是可調動兒童識字的主觀能動性。閱讀,是兒童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閱讀需要對語言文字有準確的感知,只要兒童有了閱讀的積極性,那么,在閱讀中識字的意識便是自覺的。當兒童感到識字能對獲取新知識有用處時,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就一定會伴隨著閱讀能力和興趣的提高而日益增長,這是孤立識字無法與之相比的。
三是有利于抓住語言的根本,分散識字難點。漢字是音、形、義三個因素的結合體。字義代表客觀事物,了解字義就是認識事物,這是語言的根本。字音是代表字義的聲音符號,有了音和意的結合,就形成了口頭語言。
兒童在入學前,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已初步掌握了大量的口頭語言材料??陬^語言是兒童學習書面語言的基矗入學后經過一段時間漢語拼音的訓練,為向書面語言的學習架起了橋梁。我在教學第一冊“看圖讀拼音識字”,“看圖學詞學句”之前,進行過一次字義的摸底,得出的結果是:兒童在入學前,對這部分教材所包含的生字在字義方面,幾乎沒有陌生的。這時的教學方法只需以圖畫和具體事物為媒介,再憑借漢語拼音這根拐棍,字音字義就聯系在一起了。這時識字的難點側重于字形的教學應教給兒童一些筆畫、筆順、基本字、偏旁,以及由基本字的偏旁、基本字與基本字結合構成漢字的知識。在字形教學時,一定注意盡可能多地與語言結合,防止為識字而識字。當兒童的識字量達到一二百字之后,閱讀的愿望就明顯地表現出來。教師要通過學句來滿足兒童的求知要求,為下一步的看圖學文和學習講讀課文、閱讀課文打下基矗
識字教學應注意兒童識字能力的變化,不失時機地逐步向字義、字音方面轉化。加強朗讀訓練,充分調動兒童的視覺、觸覺、聽覺等器官,使之共同參與閱讀和識字活動。在閱讀中要加強主動識字的意識,自覺能動地把生字分為兩類。對字形簡單、特征明顯、易于同化的字,要隨時納入記憶的儲備之中(對這些字在基礎訓練中、寫字課中,還要加強書寫指導,在寫話中反復運用、鞏固)。對于字形生僻,一時不便記住的字,只要能知其音義,對字形只要能留下一個整體感知的輪廓和印象,即可放過,待再次遇到它時便會進一步去熟記字形。由于漢字是表意性質的音節文字,只要掌握了字義和字音,閱讀和思維便能暢通,這二者必須在閱讀中隨時解決,但不可因此產生誤解,不能認為閱讀中識字是不要字形教學。漢字不僅是音節單位,而且是書寫單位,音、義、形缺一不可。不在難繁字上糾纏字形,以減輕兒童強記符號的負擔,就是為了轉化識字的難點和重點而采取的音、義、形分步走的方法。
識字課文教學管理論文
一、小單元集中識字
我首先教好漢語拼音、筆劃筆順、偏旁部首、基本字,教會用音序和部首查字,使學生掌握好識字工具,了解漢字規律,學好字的音、形、義。
統編教材單元分組性強,閱讀目的明確。我按照每個小單元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根據閱讀的需要,圍繞閱讀的要求,來確定每次集中識字的數量和形式。我把每個小單元課文中的生字集中起來,加入適當新字,按同音字、會意字、形聲字、基本字帶字等多種方式,進行同類相聚,分類排比的歸類組合,使每個小單元的教材成為由集中識字,閱讀課文兩部分組成的統一體。
在教法上采用識字、閱讀分步走。識一批生字,讀一組課文;再識一批生字,再讀一組課文。集中識字為講讀課掃清了生字障礙,學生不會為課文中的生字而分散閱讀課文的興趣和精力,使講讀課變得集中、單純而精練。
在集中漢字中,我注意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要求學生運用“五步識學法”。一讀(讀準字音),二看(分析字形),三想(聯想字義),四寫(書空默寫),五查(自查互檢),從而達到良好的識記效果,增強識字能力。實踐證明,學生兩年識字量可達3000字以上。
二、早讀早寫,讀寫啟蒙
課程標準識字教學管理論文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如何改革識字教學,使其盡快滿足學生讀寫的需要,是多少年來小語界共同研究的一個難題。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在識字教學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變動很大,煥然一新。新教材更貼近教學實際,便教易學,很受師生的歡迎。我們欣喜地感到,我們幾年前就開始進行的低年級“閱讀識字,提早讀寫”的教改實驗,與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的指導思想,在很多方面非常吻合。下面就識字教學及其對學生讀寫方面的促進,談一下我們的認識與實踐。
一、“識字”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瓶頸”
近些年來,語文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但從總體的普遍的角度看,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仍未能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很多,但低年級語文教學少慢差費、效率低緩,不能不說是一個主要原因。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教學是理解的訓練過程;習作是運用的訓練過程;而識字教學則是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基礎。閱讀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進行;習作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量才可以進行。而低年級學生識字量不足,嚴重制約著讀寫能力的發展。如果說,語文教學像一個“瓶子”的話,識字教學就是“瓶頸”。識字教學的速度和質量,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量,進而影響著素質教育的進程。因此,解決“瓶頸”問題,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關鍵。只有加大加粗“識字”這個“瓶頸”,學生的讀寫才能順利進行。
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在識字方面有所加強。如識字提出“認識”和“學會”兩種要求;在拼音部分,每課安排一首兒歌,讓學生及早地接觸漢字等,這都為解決“識字”這個“瓶頸”問題提供了憑借。我們幾年來的實踐也證明提早識字、認寫分開,對加快識字速度是非常有效的。
二、“閱讀識字”是提高識字效率的有效途徑
為尋求行之有效的識字教學的途徑。多少年來,小語界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總結出許多識字教學的方法。如:注音識字、集中識字、分散識字、韻語識字等等,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們芝罘區從1998年開始進行的“閱讀識字,提早讀寫”的實驗,經實踐證明也是識字的有效途徑,效果也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