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舞蹈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1 16:53: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原生態舞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原生態舞蹈對舞蹈教師的啟示論文
摘要:通過對中國民間舞蹈文化進行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和“劇場”民間舞蹈文化兩個維度的文化分析、風格闡述和事實舉例,結合民間舞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和當前民間舞專業教育的現狀提出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對民間舞教師的啟發和幫助,并提出民間舞教師獲取所述啟發與幫助的實地采風、經典研究、理論學習等途徑。
關鍵詞: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民間舞教師;啟發與幫助;原生態;基本途徑
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追溯至人類社會的初始階段。它是人們表達情感、描摹生活、探討人與自然關系地重要工具和自發行為之一。中國彝族、藏族等的民間舞蹈文化,往往還蘊涵著本民族的歷史與傳說,有著舞蹈藝術之外的,更加廣闊的社會價值和重要意義。而把民間舞作為課程搬到課堂,是在新中國成立后,舞蹈藝術教育發展過程中才逐漸出現的。所以,豐富駁雜的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既是民間舞教師最直接的教材,也是需要民間舞教師進行不斷研究、揣摩的素材。其豐富性決定了民間舞教師在處理方法上的多樣性、選擇性和研究性。但首先可以斷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民間舞教師,科學地了解和研究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是廣大民間舞教師的必備環節之一。
一、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一)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是指中國各民族、各地域子文化系統中存在的獨立的舞蹈亞文化系統的總和。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內涵,可以最簡明地分為“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和“劇場民間舞蹈文化”。
1、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所謂“原生態”舞蹈,是古代各民族先民們“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產生的,是較少受到“現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頭”意義的民間舞蹈。自然性,是其最本質的特征。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是劇場民間舞蹈文化的母體。
少數民族原生態舞蹈藝術特點論文
【摘要】文章從五個方面對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舞蹈的藝術特點進行了初步的探究,旨在更進一步地了解和認識這種珍貴的、體現人性光輝的舞蹈的藝術內涵。
【關鍵詞】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原生態舞蹈;生命;藝術特點
隨著大型原生態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廣,人們被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態舞蹈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在這些舞蹈中蘊涵著原始的生命態度,舞者為生命而歌,為生命而舞。這些舞蹈表達的人性的光輝與眾不同,散發著一種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國哲學家科林伍德認為:舞蹈不僅是一切藝術之母,而且是一切語言之母。而人類學家認為: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類一樣古老。舞蹈的這些最原始的特質在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的舞蹈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懷著對這些珍貴的原生態舞蹈的敬仰,筆者對其特殊的藝術特點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舞蹈體現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數民族自古就是傳統的農耕社會。他們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是“天人合一”。這種觀念反映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對自然秩序的服從,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們所謂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規律。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與人的本性是內在統一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對自然絕對依賴而和諧。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生態舞蹈。這種原生態舞蹈,不是簡單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種簡單舞蹈動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傳習,而是一種整體生命狀態的呈現方式。他們認為萬物有靈,人需要同天地、萬物及神靈溝通,而舞蹈就是人與萬物溝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為了舞臺表演而人為創編的,它因為其深厚的淵源已經成為社會生活內容,其中的某些儀式性的含義已經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這種舞蹈的服裝、舞具都有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遠古含義。例如,基諾族太陽鼓舞中象征神靈的太陽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瑪尼石等。所以,這種原生態的舞蹈完全體現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舞蹈的內容極其生活化
原生態民族舞蹈藝術化及保護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原生態民族舞蹈的藝術化特征,主要表現是貼近自然地理環境、貼近大眾生活、貼近民族傳統,接著從制定相對有效的公共政策、科學的人為保護、舞蹈藝術化與市場化的相互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原生態民族舞蹈的保護策略。
關鍵詞:原生態;民族舞蹈;藝術化
一、引言
所謂原生態民族舞蹈,就是那些沒有經過特殊修飾,起源于民間原始的,具備濃厚鄉土氣息的舞蹈表演形態。跟那些舞臺表演的民族舞蹈相比,用一個現在比較流行的詞語來表示就是“純天然”,是沒有經過藝術家加工和美化的,能夠跟民俗活動融合,按照原始的傳播方式進行表演的舞蹈。在當前舞蹈界,大家普遍認可的一個觀點就是,原生態民族舞蹈不屬于劇場,是自娛自樂的表演形式,具有廣泛參與性,屬于隨機的、省力的、傳承的,不是刻意的、規范的、創編的。
二、原生態民族舞蹈的藝術化特征
(一)貼近自然地理環境。對于原生態民族舞蹈來說,主要是孕育在特定的生存環境中,有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就自然環境方面來分析,特定的自然環境奠定了原生態民族舞蹈的體態、動作以及風格等,通過這些因素跟社會環境之間的融合和影響,才孕育出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原生態舞蹈。我國的疆土比較遼闊,有高原、盆地以及平原等。以青藏高原為例,海拔在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占據了我國國土面積的將近的百分之二十五,西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流域的中游是藏族生活的區域,這里的氣候特點是高寒、缺氧,這樣寒冷的條件下當地民眾為了提高活動能量,跳舞的時候動作幅度就比較大,動作也比較激烈來增加身體熱量,抵御高寒氣候。從當地的原生態民族舞蹈動作中可以看出,“前俯后仰”是主要的體態特征,當然這樣的特征也跟當地的地勢結構有很大的關系。作為藏族的主要生息地,青藏高原四周高山環繞、地勢險要,生產生活比較封閉,山脈連綿起伏,其“走山路”是一種常態。眾所周知,走山路有特殊的技巧,上山一般都是上半身傾斜,結合山路的陡峭程度來確定前傾的幅度,當山路越陡峭的時候需要比較大的傾斜幅度,下山的時候要上半身往后傾斜,主要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性。這種方式時刻伴隨藏民的生活,特殊的生存狀態塑造了當地原生態民族舞蹈“前俯后仰”的體態特征,這就是原生態民族舞蹈的藝術化特征跟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二)貼近大眾生活。原生態民族舞蹈并非為了表演而存在,其出現也不是為了取悅觀眾在特定舞臺上表演,更不是為了利益進行的舞蹈編排。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對于原生態民族舞蹈來說,能夠很好地展示大眾生活的差異,是由普通的民眾負載,主要是日常生產勞動與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娛樂反映,去表現出來的動作形態比較樸實,并沒有刻意的修飾,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傳承和演變,就變成了我們當前看到的原生態民族舞蹈。比如,蒙古族的原生態民族舞蹈,內蒙古的地理位置是在我國的背部地區,是我國境內的第二大高原,跟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存在很大的差異,海拔在一千米左右,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可以說是一望無際的原野。蒙古族居住于此,世代以畜牧業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蒙古族兒女長期的游牧生活經常以牛羊為伴,長期接觸大自然,性格勇敢、熱情以及直爽,馬匹是蒙古族的主要交通工具。蒙古族的玩舞蹈動作特點就是馬背上極目四望、昂首挺胸的騎士之雄姿、熱情彪悍有力,這些舞蹈動作體現出蒙古族的豁達、開朗的民族氣勢。所以,原生態民族舞蹈跟社會環境、經濟生活方式等有直接關系,更貼近大眾生活。(三)貼近民族傳統。對于原生態民族舞蹈中,主要是根植于當地的民族中,具備特定的自然傳播方式,屬于約定俗成的東西,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民族風格。原生態民族舞蹈服裝等都是其地域特色的表現,是多樣化民族禮俗和文化的滲透,便顯出特定的文化內涵特征。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原生態民族舞蹈中,儀式舞蹈的地位非常重要。中國是農耕社會占主導的國家,比較講究的是“天人合一”,這樣的人與自然觀念是原始文化心理的反映,也是對大自然的敬畏,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在這樣的敬畏情緒中產生了原生態儀式舞蹈,特別是在原始社會,原生態舞蹈主要是用于宗教祭祀、圖騰崇拜等場所,屬于當地民眾祈求上天保佑的儀式舞蹈,可以分為兩種行為,一種是膜拜行為,一種是模仿行為。不管是膜拜神靈,還是靠裝扮都是為了能夠借助神靈來實現自己的愿望,體現了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原生態民族舞蹈還可能表現為圖騰崇拜,主要把圖騰符號作為舞蹈動作,從而獲取整個群體的認同感,實現集體意識,屬于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也是時代符號的一種。
探求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舞蹈的藝術特征論文
【摘要】文章從五個方面對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舞蹈的藝術特點進行了初步的探究,旨在更進一步地了解和認識這種珍貴的、體現人性光輝的舞蹈的藝術內涵。
【關鍵詞】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原生態舞蹈;生命;藝術特點
隨著大型原生態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廣,人們被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態舞蹈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在這些舞蹈中蘊涵著原始的生命態度,舞者為生命而歌,為生命而舞。這些舞蹈表達的人性的光輝與眾不同,散發著一種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國哲學家科林伍德認為:舞蹈不僅是一切藝術之母,而且是一切語言之母。而人類學家認為: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類一樣古老。舞蹈的這些最原始的特質在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的舞蹈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懷著對這些珍貴的原生態舞蹈的敬仰,筆者對其特殊的藝術特點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舞蹈體現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數民族自古就是傳統的農耕社會。他們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是“天人合一”。這種觀念反映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對自然秩序的服從,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們所謂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規律。天人合一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與人的本性是內在統一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對自然絕對依賴而和諧。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生態舞蹈。這種原生態舞蹈,不是簡單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種簡單舞蹈動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傳習,而是一種整體生命狀態的呈現方式。他們認為萬物有靈,人需要同天地、萬物及神靈溝通,而舞蹈就是人與萬物溝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為了舞臺表演而人為創編的,它因為其深厚的淵源已經成為社會生活內容,其中的某些儀式性的含義已經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這種舞蹈的服裝、舞具都有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遠古含義。例如,基諾族太陽鼓舞中象征神靈的太陽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瑪尼石等。所以,這種原生態的舞蹈完全體現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數民族原生態舞蹈的內容極其生活化
民間舞原生態情緣與時代改革
緣起“原生態”一詞是從自然科學領域借鑒而來,后被引入到民族學、人類學中,指各民族本來的、原初的、沒有經過外來異化的生存方式及其在此方式下形成的各種生活關系,從而延伸出一系列“原生態”文化現象,諸如各民族長期積累的舞蹈、音樂、美術等藝術形態。它們是一個民族原初的生存狀態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層面的體現。作為人文學科的一個分支,藝術學的發生必然與生態不可分離。“生態學”一詞的含義是指“研究生物之間和生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如研究某種生物的生活史、數量變動、它們與其他生物的關系,以及非生物因素對以上各種情況的影響”。[1]那么,“原生態”可理解為:生物之間和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原有的、較少變異的相互關系。“原生態舞蹈”亦可理解為:舞蹈之間和舞蹈與周圍環境之間原有的、較少變異的相互關系,及其在此關系中延伸出的較少變異或未經改變的原始舞蹈的遺存形態。無疑,任何事物的概念都有其準確的本體內涵與時代外延,然而,概念沒有終極指向,每個人對待同一事物的概念會有不同的理解。本文認為,任何事物的空間狀態都會在時間的流變中發生“移位”。“原生態舞蹈”作為“人”的藝術,是人的思維、觀念以及信仰的外化,時間的屬性決定了它永遠處于變化之中,雖然伴隨著時間的演進,其形態的發展有空間的置換,但其根本的出處與本體的文化屬性沒有改變。所以,“原生態舞蹈”的發展狀態必將在變與不變的關系之間驗證人類藝術發展的自在規律。無疑,對于“原生態舞蹈”的理解,我們應該用辯證的觀點去思考,因為藝術的繁衍與創造是不斷變化的,原生態民間舞蹈的發展亦是如此。本文認同并贊賞我國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的觀點:“我們不要用考古學的標準要求原生態藝術”。在楊麗萍心中,“原生態”的概念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藝術家怎么以這個概念的名義去實現自身的藝術創造,并通過創造去發展這個概念的時代價值。所以,所謂的“原生態舞蹈”的概念應該有肉體與心靈之分,情感與理智之別、歷史與當下之鑒。我們的身體形態與環境的關系可以是原生態,但是我們的心靈在感受時代脈動;我們的情感有對先人的回望,但我們的理智卻是現實的;我們的歷史是根性的,但我們的思維卻是當下的。本文認為,我們無須把學理的概念強加于藝術家的創造,因為事物的發展是創造延伸概念,而不是概念框定實踐。什么是“原生態”?也許楊麗萍根本不懂這個概念,舞臺上的農民、牧民、信民更不知所云,但是,多年來,楊麗萍以自己的藝術實踐與傳承方式踐行著自己心中的“原生態”,以自己靈動的身體維護著民間生存的渴望與民族引以自豪的信仰,追溯著自我靈魂的出處。誠然,或者也許楊麗萍打出“原生態”的名義是“說錯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她的行為是“做對了”。
一、“民族記憶”喚醒“生態情結”:楊麗萍“心中”的“原生態”
1.自然主義的藝術追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舞蹈是一種記憶的創造。“情感比起感覺,是更深刻更親切的心理活動。離開單純的情感時,我們才算進入想象的領地”。[2]從民族情感走向想象的創造,是舞蹈家情感發展的一個過程。楊麗萍舞蹈精神的主旨和文化內涵,與她的民族記憶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藝術想象不可分。在藝術表達的文化范疇中,首先,她的表述離不開對民族圖騰象征的關懷與崇拜,并通過對圖騰的體現,表述自我的信仰觀,如《雀之靈》。其次,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民間生活為基調,通過展示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來加強各個民族間文化的交流,如《云南映像》。再者,是以生命信仰為主題的儀式表述,如《藏謎》。總之,她從自身民族歷史的記憶中出走,卻從來沒有重復過自己的藝術創造。她是一個體現靈性而又具備靈性的藝術家,而靈性的起點與歸屬都是“生態”情結關照之下的“圖騰”、“大地”、“天堂”等文化范疇的表達元素。其創作吻合藝術家在成長過程中對自身民族的認同與理解,并把這種理解附注于藝術實踐。即起于圖騰崇拜,實踐于民間的歡欣,而歸望于對生命的信仰。這讓我們懂得“舞以宣情”始源于“感”,“舞以盡意”終歸于“理”,無論是人理或是天理,都道出了民族民間舞蹈的“天人合一”的本質觀念。從有關云南地區題材的舞蹈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出該地區的審美情趣、心理狀態、生活習慣、民族信仰等諸多文化特征,以及地域生態和民俗文化對她的熏陶。楊麗萍曾說過:“我的舞蹈和表演中,我無法擺脫故鄉生活對我的施與與影響;無法不對人的、自然的、鮮活的生命給以責無旁貸的、過多地強調,他們簡直像長著胳膊長腿的生靈一樣纏著我的神經,在細胞里鼓噪。我就是這樣地扭動著、扭動著把她們表現出來。”[3]對自然地域的歸戀使她的作品體現出了高度的藝術理想與人文主義關懷,這種人文關懷是建立在她承認藝術形態的存在與人類的情感的一致性。她深信:藝術史上任何一種范型都不可能永恒不衰,“原生態”這一命題的提出就是以承認范型間的世代更替,并只有以新陳代謝為前提,才會有民間舞蹈藝術的生生不息。
2.浪漫主義的藝術造像
在《雀之靈》中,“食指與拇指輕捏,其余三指分開的孔雀頭,在藝術家楊麗萍高度控制下變換著造型而充滿靈動之氣,其是舞者心中對孔雀的理解”。[6]本文認為“原生態”民間舞蹈不僅有形式意義的存在,也有個人精神取向的延續。“《雀之靈》正是楊麗萍將傣族孔雀舞提升到了一個精神的境界。這是一個高度抽象化的作品,是一個源于生活又極大地高于生活的具有生命意識的舞蹈。楊麗萍的《雀之靈》從作品到表演都是極端地‘楊化’了”。[7]這種個性化的創作驗證了著名學者余秋雨教授提出的觀點:“平庸的藝術家和了不起的藝術家的一個重要的差別就是在于她是不是創建了自己的符號”。[8]從孔雀的手指變異,到孔雀開屏,楊麗萍創造著自己的身體符號,而這種符號的出現又是她對民族文化的一種自我理解與尊重。綜上所述,舞蹈作為民族文化發展的原生符號,其創作在尊重民族文化屬性的基礎上,不僅包含著個人成長的感性情結,而且要與時代文化的發展規律相統一。“《云南映象》的成功是一個有著使命感的天才舞蹈家眼中的舞蹈世界。她的儀式理念、審美價值和趨向獲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同和贊許,因而她是獨特而不可照抄的。”[9]在民間藝術創造的道路上,楊麗萍在把握個人的情感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對當代民間舞蹈發展狀態的理性思考。在面對民族民間舞蹈被都市化的歷史困惑面前,她的創造永遠都在民間舞蹈文化的深處思考,這種思考的歸宿是在民族身體語言在當代被同化處境中,對鄉土文化的重返。從涉及民間風俗到關注民生苦難、從倡導舞蹈文化的高貴到實現民族信仰,她并沒有一意孤行,她引領的是新時代下民族文化困境中的民生吶喊,以及對平民化的生活信仰與默求。
小議傣族舞蹈的細體美
著名傣族學專家黃惠教授指出:“用水來形容傣族,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傣族,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是水孕育和延續了她們的生命。同時她們用潑水節這樣的特殊形式表達著對水的特殊感情。這種愛水、贊美水的民族性格,同樣孕育了像水一樣純凈、柔美的傣族舞蹈。
舞蹈意境是舞蹈編導營造和構思、舞者準確生動表達和展示并由觀眾接受三方面組成。“舞蹈意境,是由舞蹈編導和舞者共同創造的情意交融的藝術形象和由它所引發的觀眾所產生的聯想的總和”
一、原生態中的傣族舞蹈意境——宣泄意境
在傣族舞蹈的原始藝術中,原始氏族樂舞受到氏民的格外尊重和最廣泛的參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嘎光”和“象腳鼓舞”。“嘎光”系傣語,“嘎”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攏、堆積的意思。可譯為“圍著鼓跳舞”,也可譯為“跳鼓舞”。在年節喜慶時,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場地,都可以“圍鼓而跳”的自娛性舞蹈。人們在跳“嘎光”時,眾舞者可以隨心所欲的各自發揮,只求熱烈歡快,動作隨意。身體自然舒暢,舉臂投足、扭臀卸胯、目轉神注皆是舞。那韻味、那氛圍、那風格皆以真為主,美為尚,在手舞足蹈之間宣泄著真情實感。這里,人們追求的就是一種歡快和無遮掩的宣泄意境。任何多余的添加和刻意動作都會破壞這種意境。正是這種意境,也只有這種意境時,當人們競相起舞時,才擁有了與神靈交流的神力。天、地、人、鬼、神才能融于一體,賦予舞者“神”力。“是‘舞’給原始人提供了一種契機,讓原始人在神、人交匯的樂舞中得到心靈的安慰與滿足”。
宣泄意境,即純自然、原生態。是自然的生命中的一部分,用舞蹈表達自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來了情緒想啥時候跳就啥時候跳,舞者始終處在一種自在和自為的狀態中,輕松自如地實現自我宣泄、自我陶醉、自得其樂的極具人本意味的目的”。這,也是原生態中的傣族舞蹈與生俱來和表達的意境。
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正式啟動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推出,“原生態”民歌進入電視媒體,成為主流媒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民間音樂的熱愛和傳承保護意識,保護代表我國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態”民歌的發展也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永久地保存下來。
【關鍵詞】“原生態”;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最近一年來,“原生態”民歌一度成為電視媒體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在中央電視臺和各省市電視臺的節目當中,出現了很多具有原生態音樂文化元素的節目。其中一些欄目是以“原生態”民歌為主要內容,如中央電視臺的《民歌·中國》欄目、《魅力12》欄目;內蒙古衛視的《音樂部落》欄目,廣西衛視的《唱山歌》欄目,上海衛視的《海上回音》欄目等等。縱觀CCTV第十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比賽的盛況,新增加的原生態唱法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本文試從對“原生態”民歌的認識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了解,對兩者之間的關系談些自己的看法。
一、對“原生態”民歌的認識
在以往的音樂術語中,本無“原生態民歌”一詞。“原生態”是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普遍使用于生物科學領域的一個術語。更具體地說,它是“原生物”和“生態”兩個名詞的復合,即以口頭方式傳播于特定民族、地域社區傳統習俗生活中的民間歌唱,除風格、唱法要求是“原生”外,還指出它的歌唱環境也需要保持其原本的“狀態”。
近些年來,為了區別于作曲家編創的民歌,強調傳統民間歌曲的原汁原味風格,“原生態民歌”之詞應運而生。其實,“原生態民歌”一詞的人文含量比我們習慣上說的“傳統民歌”還要大一些,寬泛一些。它不僅包括:(1)民族語言和地區方言;(2)口頭的自然傳承方式(家族、村寨、社區等);(3)特殊的歌唱方法和地域民族風格,同時還特意提出了歌唱環境這個因素,并強調兩者之間交融一體的互動狀態。[1]最近,一部部標榜“原生態”的歌舞劇大受歡迎,一場場展示“原生態”音樂的民歌大獎賽在電視上頻頻亮相,一張張將西部民歌旋律配上流行元素的唱片傳唱于大江南北……在已經結束的CCTV第十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團體總決賽上,新增的原生態唱法成為20天比賽的亮點,幾乎所有高分都被原生態歌手所壟斷。在文化管理部門、媒體、學術界,以及大量民歌手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迎來了一個久違的“原生態”民歌熱。對此,我們也不禁會提出疑問:既然原生態民歌特別強調了歌唱環境與方言、口頭傳承的統一,那么,頻頻地將民歌“移”到舞臺上、電視屏幕上、廣播電臺上,還能被認為是“原生態”民歌嗎?我們可以引用喬建中(音樂理論家、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的話作為解釋,“原生態”是一個不得以而為之的說法,是因為當代環境下有了太多不樸素的所謂民歌。雖然搬到舞臺上的民歌已經不具有純粹“原生態”的意義,可以說就是“次生態”了,但是它還沒有改變它的音樂形態,通過媒體、比賽等方式讓大家進行集中交流,開闊大家的眼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與學習的平臺。
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正式啟動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推出,“原生態”民歌進入電視媒體,成為主流媒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民間音樂的熱愛和傳承保護意識,保護代表我國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態”民歌的發展也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永久地保存下來。
【關鍵詞】“原生態”;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最近一年來,“原生態”民歌一度成為電視媒體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在中央電視臺和各省市電視臺的節目當中,出現了很多具有原生態音樂文化元素的節目。其中一些欄目是以“原生態”民歌為主要內容,如中央電視臺的《民歌·中國》欄目、《魅力12》欄目;內蒙古衛視的《音樂部落》欄目,廣西衛視的《唱山歌》欄目,上海衛視的《海上回音》欄目等等。縱觀CCTV第十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比賽的盛況,新增加的原生態唱法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本文試從對“原生態”民歌的認識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了解,對兩者之間的關系談些自己的看法。
一、對“原生態”民歌的認識
在以往的音樂術語中,本無“原生態民歌”一詞。“原生態”是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普遍使用于生物科學領域的一個術語。更具體地說,它是“原生物”和“生態”兩個名詞的復合,即以口頭方式傳播于特定民族、地域社區傳統習俗生活中的民間歌唱,除風格、唱法要求是“原生”外,還指出它的歌唱環境也需要保持其原本的“狀態”。
近些年來,為了區別于作曲家編創的民歌,強調傳統民間歌曲的原汁原味風格,“原生態民歌”之詞應運而生。其實,“原生態民歌”一詞的人文含量比我們習慣上說的“傳統民歌”還要大一些,寬泛一些。它不僅包括:(1)民族語言和地區方言;(2)口頭的自然傳承方式(家族、村寨、社區等);(3)特殊的歌唱方法和地域民族風格,同時還特意提出了歌唱環境這個因素,并強調兩者之間交融一體的互動狀態。[1]最近,一部部標榜“原生態”的歌舞劇大受歡迎,一場場展示“原生態”音樂的民歌大獎賽在電視上頻頻亮相,一張張將西部民歌旋律配上流行元素的唱片傳唱于大江南北……在已經結束的CCTV第十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團體總決賽上,新增的原生態唱法成為20天比賽的亮點,幾乎所有高分都被原生態歌手所壟斷。在文化管理部門、媒體、學術界,以及大量民歌手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迎來了一個久違的“原生態”民歌熱。對此,我們也不禁會提出疑問:既然原生態民歌特別強調了歌唱環境與方言、口頭傳承的統一,那么,頻頻地將民歌“移”到舞臺上、電視屏幕上、廣播電臺上,還能被認為是“原生態”民歌嗎?我們可以引用喬建中(音樂理論家、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的話作為解釋,“原生態”是一個不得以而為之的說法,是因為當代環境下有了太多不樸素的所謂民歌。雖然搬到舞臺上的民歌已經不具有純粹“原生態”的意義,可以說就是“次生態”了,但是它還沒有改變它的音樂形態,通過媒體、比賽等方式讓大家進行集中交流,開闊大家的眼界,提供一個相互交流與學習的平臺。
高校舞蹈教學研究論文10篇
第一篇:高校舞蹈教學中引入原生態舞蹈的實踐
原生態舞蹈從整體來看是一章非物質文化,其中蘊含著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文化和發展歷程,對于未來人類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更是人們發展和創造的源泉。其在運動的過程中將人類原始生活的演變、特點有效地展示出來,從而為現階段的人們創造出無限的想象空間。現階段,很多傳統非物質文化正在逐漸的消散,因此將原生態舞蹈引入到高校舞蹈教學中,有助于引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原生態舞蹈學習觀念,對傳統的文化產生興趣,同時也需要教師依據自身的技能和理論組織學生一起進行多樣化發展的原生態舞蹈教學工作。這樣的教學工作不但可以更好的發展原生態舞蹈文化,還可以增加師生對舞蹈藝術的認識,更好改善教學模式,為今后學生的發展奠定有效的基礎。
一、舞蹈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相應的研究者對于舞蹈教學工作非常重視。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具有明確的規定:有禮節的年輕人需要具備“六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樂”,也就是指有關音樂的教學工作。現階段,大部分研究學者認為音樂舞蹈教學工作逐漸成為各大高校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純凈、平和的心靈,并且在學生課堂生活之余逐漸建立相應的活動和組織,從而發展全面發展型人才。伴隨著社會主義發展,中國教育工作逐漸發生了改變,各大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工作也逐漸的得到了認知,更成為高校實施文化素養教學工作的重要方案,其中也包含舞蹈藝術教學工作。
二、原生態舞蹈的價值
(一)原生態舞蹈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趨勢
【摘要】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之間獨具特色的舞蹈文化充分體現了我國民族發展的歷程與人文風貌。然而,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漸漸忽略了這些藝術,年輕人追求時尚潮流,老年人多以廣場舞為茶余飯后的消遣。雖然我國出臺了讓這些傳統文化藝術保留下來的相關法律法規,但在實際運行中,效果并不顯著。因此,還應更加深入研究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從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將中華民族的舞蹈文化精髓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關鍵詞】民族舞蹈文化;傳承規律;發展趨勢
藝術源于生活,舞蹈文化也是從生活中衍生出來的,民族民間舞蹈多以集體舞形式為主,表演人數眾多。通常人們以舞動身體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生活情趣,或者抒發某種特殊的情感,可以傳遞歡喜,也可以表達憤怒,藝術形式多種多樣,獨具魅力。如若我們忽視了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舞蹈文化的發展便成了無根之木,這也是我國舞蹈文化藝術的一大損失。
一、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規律
(一)民族性。民族民間舞蹈具有顯著的民族性。民族民間舞蹈充分體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入了宗教信仰。民族民間舞蹈不需要華麗的舞臺、精美的服飾,也不需要精致的妝容,人們將自然融入舞蹈當中,以此來抒發對生活的熱愛。例如我國西北舞蹈,廣泛流傳于西北地區,西北舞蹈大多歷史悠久,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積淀,我國西北地區居住著眾多少數民族,這些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體現了不同民族之間的習俗和文化差異,僅靠簡單的樂器便能翩翩起舞,舞蹈和音樂極具感染力,尤其是西北舞蹈中的維吾爾族舞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多郎人的多郎舞,其舞蹈動作粗獷矯健,演繹形式完整,將多郎人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最重要的是將古西域舞風完整保留了下來。(二)大眾性。民族民間舞蹈具有大眾性。民族民間舞蹈是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凝聚了大眾的藝術智慧。起初,人們跳舞的目的是為了娛樂,打發平日枯燥單調的生活,舞蹈和音樂能使人愉悅,還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以前并沒有現在這么多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日間勞作外便沒有其他的消遣方式,而舞蹈源于生活,人們能夠通過舞蹈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外,舞蹈也是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的紐帶,大眾聚在一起便會創造新生事物。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也不斷提高,舞蹈便是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一個重要媒介。
二、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