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保護范文
時間:2023-03-17 01:19: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原生態保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侗族村寨;空間布局形態;原生態保護;宜居性;修舊如舊
中圖分類號:C91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3)-04-62(5)
程陽八寨位于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距三江縣城19km,由馬安、巖寨、平寨、大寨、董寨、吉昌、平坦、平甫八個自然村落組成,俗稱“程陽八寨”。程陽八寨歷史悠久,木構建筑極富特色,是南侗群體的典型縮影。由于以往三江地區的侗族一直聚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山區,外來文化很少滲入,因而侗族文化被較為完整地傳承下來,整個侗族地區仍保持著一種原真、古樸、自然、和諧之美,是人類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近年來,隨著廣西的經濟不斷發展,交通運輸條件的不斷改善,少數民族地區特有的風貌正在被外來文化一點一滴的影響著,某些特色與風俗正在慢慢消失;歷史文脈被切斷,村寨原本擁有的地域性和歷史性特征正在逐步走向漢化,古寨建筑也漸漸呈現著與現代村鎮建筑的雷同化。因此如何使原生態的鄉土建筑修舊如舊的保持地域性、民族性的同時又具有宜居性便具有了長遠的戰略意義。
1 侗族村寨的空間布局形態
侗族以族姓聚居于村寨,擅長與環境共生存,在依山傍水中巧妙地與當地特有的地形相結合。侗族以其古老悠久、豐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創造出粗獷隨意、瀟灑飄逸的木構建筑造型,尤其是以鼓樓與風雨橋為典型的獨樹一幟的侗族建筑,富有濃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珍貴的學術研究價值。侗族村寨的空間形態建立在與生態環境協調共生的基礎之上,無論是單體空間形態的營建,還是群體空間形態的營建,都如生命體一樣地有機生長。由于宗族選址的不同,使得各地的侗族村寨形態也出現了與之相對應的不同布局形態(圖1)。
三江程陽八寨屬于多核團聚式布局,其中每個寨子又呈單核團聚式布局。無論布局形態呈現出哪一種趨向,侗族村寨從總體而言,都具有一個共同性:即呈現內聚向心式布局。村寨里的各構成要素,都圍繞著代表侗族族姓的鼓樓,形成內聚向心的簇狀形態,表現了侗文化具有開放性的一面。程陽八個侗寨受到地形地勢的約束,各構成要素又采取了具有自由布局特點的向心方式,圍繞村寨中心體,形成了順應地形地勢的布局方式。
八寨中最雄偉的建筑當屬鼓樓,鼓樓是侗族村寨的活動中心,是村民議事、典禮、迎賓和歌舞娛樂的公共場所。侗族村寨特別注重鼓樓在空間上的標志性和可識別性,并在空間上構成向心式的布局形態。鼓樓以其挺拔的身姿和多姿的建筑造型,從高度與建筑藝術形象上對村寨的空間形態起著統帥的作用。圍繞鼓樓而建的民居建筑群,高度一般都低于鼓樓,而在鼓樓附近的民居更注意從高度與氣勢上去反襯鼓樓的統帥地位。民居木樓在建造中十分注重與地形靈活巧妙的結合,其通常會順著等高線呈梯級排列,隨著地形的起伏而在高程上不斷變化,從而形成民居群在空間上的高低錯落,再加上民居的寨門、風雨橋、井亭、禾倉等節點的和諧搭配,還有因地制宜的道路系統,這樣一來,整個村寨的群體建筑形成一種有中心有規劃又不失自然隨意的狀態(圖2)。
因此,侗族村寨的布局形態,無論從平面布局形式上還是豎向空間層次上,都圍繞中心這一概念,以聚集效果為目標,呈現出具有秩序化的內聚向心形態。
2 侗族村寨原生態保護的意義
民族地方特色濃郁的村寨本土建筑是中國傳統建筑中最樸實、最率真、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首先,中國本土民族建筑雖然受到儒家禮制精神的影響較大,但是我們的祖先還是大量引進了自然的因素。三江侗族屬于典型的“巢居文化”,如村落的選址都有機地與地形結合,或依山、或傍水地聚集在一起,與自然環境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風景畫。侗族人們出于對杉木的崇拜,在建筑建造上一直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建筑全由杉木構筑,鼓樓用材于杉木,取形于杉木,充分體現了鄉土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與共生。其次,本土民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還反映了一個特定民族、特定地域所獨具的生活理念,反映了地方的傳統與文化。不同的地方建筑格局、群體組合和單體造型,以及色彩、細部等有自己獨特的形式,往往具有傳統的場所精神。這些都產生于民眾生活對實用性和功能性的崇尚,強烈體現了人是鄉土建筑的主體的理念。
然而, 隨著時代的前進,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同文化間交流的頻繁,城市在更新中出現了雷同。當代的建筑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傳統的、多樣的、個性的特色,當我們在為文明的現代形態而驕傲的時候,少數民族建筑卻成為一筆遠未得到開發就開始消失的文化遺產。如果本土民族建筑徹底消失,這將是中華民族莫大的悲哀與不幸。所以,如何科學有效地保護這種鄉土建筑遺產,充分弘揚這種鄉土建筑文化,己經成為現時代每一位建筑設計師以及城市建設者、文化管理者的歷史重任,在國際化進程加快中認真保護民族村寨原生態的重要性日益加重。
3 三江侗族程陽八寨的現狀以及問題
如何保護民族村寨原生態?近期,筆者隨同廣西藝術學院的西南民族傳統建筑研究課題人員,對三江侗族程陽八寨的現狀,進行了實地考察,并針對原生態保護展開了一系列調研活動。
調研得到的結果是古寨的現狀憂喜參半,十分令人擔憂。程陽八寨當地政府在一些特色建筑保護方面作為尚可,也曾獲得了“中國最美景觀古村落”和“國家4A級景區”稱號,如侗族人聚居中的寨門、鼓樓、風雨橋、井亭等。但在一些民居吊腳樓建筑原生態保護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一些有價值的古民居建筑不能得到及時的修繕和保護,古宅被空置、被破壞的現象隨處可見;部分村寨也出現了只有老人和小孩衰敗空村的跡象。其中古村寨出現的現代建筑“方盒子”的現象也很突出,這對程陽八寨民族建筑原生態的保護來說,是其所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
3.1 “方盒子”現象,破壞村落整體風
這些年,侗族年輕人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受到城市國際化的影響,審美觀和價值觀都在日益改變,他們向往現代化城市化的生活,開始期望住進磚房,擁有現代的廚具家電。慢慢的,古寨里開始出現了沒有規劃、沒有設計的仿洋房、別墅的“方盒子”建筑。發達地區的村寨實行了新農村改造,漸漸的經過規劃達到了整體的統一性,而對于偏遠的少數民族村落來說,缺乏規劃和特色的“方盒子”與千百年來形成的和諧民族特色環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沖突。在對三江程陽巖寨的實地調查中,發現這一現象尤其嚴重,磚房隨處可見。雖然地方政府對此也曾經提出過要在磚墻外面包上木板的建議,但是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政府的指導意見很難得到真正的施行。不少年代久遠的木結構建筑出現破爛不堪、傾斜坍塌的情況,但是村民一般不會拆繕維修,因為這些是不能給他們提供生活保障的舊屋子,所以他們一般都會就近選址重新建設。由此,木樓、磚樓混搭狀況,及其嚴重的破壞了古寨整體的和諧。另外,隨著寨子里小偷的出現、社會風氣的敗壞導致吊腳樓的建筑形式被族人慢慢的拋棄,家家戶戶不會再把門敞開了睡覺,而是把吊腳樓包成了嚴實的“方盒子”。這些沒有經過統一組織、規劃和設計的 “方盒子”不僅嚴重破壞了侗族自然村寨特有的建筑特色,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圖3、圖4)。
3.2 開發規劃欠優,村寨經濟泛力
由于廣西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東部沿海地區較落后,三江侗族的寨子也比較偏遠,里面的基礎設施薄弱, 公共設施匱乏, 無法滿足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早期的民族特色旅游沒有系統的規劃,到現在都慢慢停滯蕭條。而寨子里的年輕人們都選擇走出大山,進城打工。我們五、六月份去三江程陽八寨考察時看到空空的寨子里只有幾個老人和小孩,基本見不到壯年的男人,只是零星地有幾個游人走進寨子。雖然當地政府也在大力的開發古寨的旅游業,但是基礎設施的落后和不完善,寨子整體上還是呈現了一派蕭條的現象。年輕的族人們不再留戀身為侗家本身建筑特有的民族特色,也不會思考如何保留侗族的建筑特色,留下空空的寨子去外面尋找更好的、更現代化的生活和未來,隨之而來的是空蕩蕩的寨子和漸漸在喪失其特色和底蘊的侗族文化(圖5、圖6)。
4 侗寨特色建筑遺產原生態保護的新建議
21世紀以來,舊城保護開發、歷史文化名城改造和鄉土民族建筑保護的問題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間各界人士的重視和關注。在國家的關注和幫助下,歷史文化名城、江南古鎮的保護政策日趨完善、成熟。同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民族特色建筑的保護工作也在逐步地開展。
黔東南的西江千戶苗寨、桂林的龍勝梯田等少數民族地區特色建筑群的開發保護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三江程陽八寨如今古老淳樸的民族建筑特色正被現代化城鎮的發展所破壞,還沒有受到更高文化管理層的重視。
我們要在保護原生態的基礎上適度的開發,讓侗寨在發揮她本身的民族風情的基礎上也讓居民們跟上現代化的社會步伐,創造出一個宜居的民族特色村寨(圖7、圖8)。
4.1 在開發中注重原生態保護
程陽八寨歷史悠悠,曾獲得“中國最美景觀古村落”和“國家4A級景區”稱號,可以說整個大寨都是文物。世界十大壯觀橋梁之一的程陽橋,道光年間的平寨鼓樓等,這些文物就應該被完整地、真實地、長久地保存下去,不論是怎樣的細小的改造都是不允許的。我們要的是不拆不改,只進行完善和維修,把每一個民居都當文物保護起來,把他們自身攜帶的歷史信息,民族特色永久的傳承下去,提高后人的品味和思想,讓新舊各得其所,互不干涉。
每一個民族特色的村寨都應該與它周圍的環境、山水相互依賴、相互襯托,就是周圍的一個土坡、一片杉木林、一條小溪都是這個村寨的一種風格,一種個性的環境。程陽八寨也不例外,因此在開發中我們必須尊重她現有的環境和鄉土建筑,那是她們的特色,賴以生存的背景,因此我們要學會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借用自然、因地制宜。布局的規劃,建筑的營建要充分遵守古老村寨的建筑規律,保留原生態的特色,維護場所的完整性,維護它與物質景觀和文化景觀的聯系以及建筑和建筑之間的關系。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對鄉土建筑的保護要植根于整體原生態的保護,破壞鄉土建筑的原生環境也就相當于破壞鄉土建筑遺產。
4.2 營造本土民族建筑的宜居性
侗族本身的傳統民居其實都是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借用自然、因地制宜建造的,具有很大的宜居性。吊腳樓依山而建,防潮防濕,杉木防蛀;鼓樓位于中心地位,一切都圍繞著它而建。然而,隨著現代化的建設,傳統村寨的生活條件和設施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出現了上述的“方盒子”和“空村”現象。所以及時且合理地維修、整理村寨里的老木屋,營造吊腳樓建筑的宜居性是完全有必要的。在三江程陽八寨的實地考察中發現,木樓的防水和防火是最需要重視的兩個安全方面的問題,因此老百姓為了安全,廚房和廁所都采用磚樓。而木制建筑的隔音不好問題也促使了很多村民放棄冬暖夏涼的吊腳樓而住進了“方盒子”。這些都是在改造中需要考慮的問題,不改變原有的道路規劃,在自己的土地上改造舊屋,保持原有吊腳樓結構的外觀條件下,有效的做到防水防火,讓村民擁有想要的生活環境的同時也不失整個寨子的民族特色。同時對一些破環整體規劃的空地進行改造,多舉辦一些民族風俗表演與活動,對鼓樓、戲臺等場所的保護和新建,不僅使村落風貌得以延續,而且也迎合了村民的精神需求,是提高宜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4.3 開發中“修舊如舊”的整修措施
保留程陽八寨的原有布局和建筑風格,在開發中我們必須堅決抵制“方盒子”的出現,讓建筑的功能得到提升的基礎上,建筑的外觀必須復原。雖然三江政府對此一直在致力保護和改善,很多寨子的建筑都在磚墻外面包了木板,并用木板防舊,但是已經完全失去了吊腳樓原本的風貌,很多都是完整的包著木頭的“方盒子”。我們首先是要讓建筑形式恢復到侗族特有的吊腳樓風格,然后再作出防盜、防火等技術方面的改造。因為傳統的侗族木結構不用一根釘,全部用榫卯結構完成。而木結構多年下來就缺乏穩定性,因此我們應該做到經常維修和適當內部固定,保證吊腳樓的穩定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同時,屋面、樓板的隔音是木建筑最需要考慮的,當地的經濟水平也許不可能使用高科技材料,但是我們也要在保護中通過增加墻體厚度、磚墻包木等手段去解決。另外,內部的排水系統,廚衛應該有個統一的規劃,讓當地的村民在家里可以過著他們期待的較為現代化的生活。古寨建筑的外觀也應該保持原有的侗家特色。這才能使整個村寨保持著最原始的風貌,這才是侗族族人們最大的財富。修舊如舊,必然會因為侗家的民俗特色吸引更多的游人,村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必然會使外出的人數減少,使空村慢慢恢復熱鬧,這些一系列的改造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受益的。
5 結語
侗族人民通過建筑物、建造技術以及各種材料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創造出了相互作用、因地制宜的居住場所,并以其簡潔的造型、自由多變的布局,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成為人居環境的一個典范。當地的老人們其實內心深處深愛著他們傳統的建筑和居住方式,正因為這種依戀我們才更加應該使用一切可能的條件為他們保護原本的村落布局和民族特色而努力。如果當今的建筑規劃師能為他們保留原生態本土特色下營造宜居的環境的話,我相信侗寨的村民們必然會選擇傳統的吊腳樓民居,因為那是他們祖祖輩輩留下的文脈,是伴隨他們生活、成長的建筑和環境。
因此,保護民族村寨的原生態,營造侗家民族特色建筑的宜居性,為傳統民居中的居民提供便利的、高質量的生活,使他們也積極參加到村寨的保護和開發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的民族特色為自己創造財富,成為保護古村寨的一種最主流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阮儀三,王景慧,王林.歷史文化名稱保護理論與規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2] 亢羽.中華建筑之魂—易學堪輿與建筑[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99.
[3] 李先奎.干欄式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 杜珂.侗族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尋譯[J].美術大觀,2011,(9).
[5] 羅德啟.中國民居建筑叢書貴州民居[M].北京:中國建工出版社,2008.
[6] 單霽翔,等.《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公布施行一周年筆談[J].中國名城,2009,(8).
[7] 劉向華.少數民族環境藝術概論[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12.
篇2
關鍵詞 草原 保護 建設 問題 建議
1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保護理念已經確立,但思路還有待改進
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部門到社會各界,都逐步開始意識到草原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草原生態保護的理念已經逐步樹立。但草原生態保護的政策和項目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這幾年關于草原生態保護政策和項目的各種爭論不絕于耳、是非難辨。不少草原生態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以及地方政府官員對草原生態保護政策和項目都有些不同看法和建議。其中一個要點就是草原生態治理的思路和方向問題。
1.2項目缺乏綜合性及可持續性
實施的這些草原生態治理項目還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問題:缺乏整體性及綜合性。項目之間相互割裂,沒有統一性和相互之間的協調協作;有些項目甚至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部門系統內層層下達項目和任務,獨立運作,即便作用于同一個牧區的項目也是各行其是、各為其主;項目建設內容單一,如退牧還草工程一般僅限于圍欄和飼料糧補助,同時圍欄耗掉了項目大多數資金,而飼料糧補助標準又一成不變且偏低;草原生態治理工程中退牧還草、牧民定居、畜牧生產方式改進、飼草料基地建設、畜種改良、草場改良、草原生態監測等方面的綜合性差。缺乏可持續性。牧區基層干部和牧民多數擔心國家草原項目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
1.3草原承包制面臨一些問題
由于草場承包的推進力度不一,在草原建設方面也出現了差距,在有些地方由于各級政府思想統一、政策到位,承包制落實得好,牧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畜牧業有朝著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經營方向演化的可能;而在另一些地方,承包工作走過場,相應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均嚴重不足。草場承包到戶后,帶來不少生產和生活上的經營性、技術性難題。主要有:牧戶分散經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科技服務跟不上,舍飼半舍飼養殖等科學管理方式難以推進,不利于生產方式的切實轉變。牧戶分散經營,不利于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經營模式的實現,嚴重影響了畜牧業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約了現代畜牧業的發展。
1.4退牧還草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目前,牧區集約化畜牧業還沒有形成氣候,牧業生產的專業化、社會化、集約化水平不高。一方面,牧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和設備落后,人員素質低,很難適應新時期草原保護和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包括牧區水利、交通、電力、圍欄、住房問題、牲畜棚圈等在內的牧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從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角度看,根據農區、農牧交錯帶、牧區的資源優勢進行經濟分工的專業化市場還處于發展當中,農區有發展畜牧業的大量的資源優勢,農牧交錯帶和純牧區之間則可以進行專業化分工,牧區搞繁育,r區搞育肥。但目前,農區和牧區的資源優勢和分工優勢體現還不足,特別是優質優價機制的缺乏使得通過農牧結合、農牧互補,達到以農養牧、共同發展的目的尚有一段路要走。
2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建議
2.1增強生態安全憂患意識
首先,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草原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教育廣大干部和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從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增強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第二,要進一步認識草原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生態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內蒙古草原主要位于農牧交錯帶和綠洲荒漠帶上,對人為活動和自然干擾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要善待草原、保護草原。第三,在草原生態建設中要堅持以預防、保護為主,以草原的自我恢復為主;在牧區資源開發利用中,要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確保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第四,各級政府要創造條件逐步做到人、草、畜三者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教育群眾用現念來改變傳統的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與草原生態承載力和草原環境容量相適應的生產和生活模式,做到牧區經濟和草原環境協調發展。第五,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盡快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各級領導班子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目標責任制、問責制,并加強督促檢查。
2.2積極穩步實施生態移民
實踐證明,生態移民是緩解草原壓力、改善牧民生活條件,恢復草原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建議各地應依據草原生態容量,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鎮的輻射帶動優勢和吸納能力,緊密結合扶貧開發和小城鎮建設,對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內生態脆弱地區、草原嚴重退化沙化地區,有計劃、有步驟、因地制宜的實施生態移民。
2.3建議盡快出臺草原生態補償政策,多渠道增加對草原投入
國家和自治區在牧區實施的退牧還草、易地扶貧、移民擴鎮等重點建設項目,不僅有利于草原生態環境的全面恢復,而且加快了牧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的進程。但目前的生態工程建設任務和資金,滿足不了牧區搬遷移民的要求,加上退牧還草工程年限到期,如果不給予積極支持,已取得的成果也很難鞏固。建議國家加大退牧還草工程和移民搬遷工程的任務量,并提高補助標準。同時應比照國家對“三農”的護農惠農政策,建議國家對牧民在畜種改良、飼草飼料良種、化肥、農藥、燃油和牧業機械購置,棚圈及青儲窖建設等,均應給予相應的補助。
篇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Xinyuan county began to build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mechanism since 2011.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benefit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incen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effect, put forwar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policy,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asture, comprehensi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capital investment, improve herdsmen subsidi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nthusiasm of herdsmen implement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ies reward policy such as set up and improve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upport and encourage the prairie region more protec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ponsibility, hope to be abl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rassland degradation;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subsidy incentives; Xinyuan county.
草原具有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等多重功能,既是農牧區畜牧業生產發展、農牧民維持生計的基礎生產資料,也是生態環境重要的保護屏障,對我國經濟、社會、政治、生態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近年來,由于人為因素和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草原退化現象非常嚴重。草原生態退化是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就人類活動而言,超載過牧和農耕經濟的蠶食、破壞是造成草原生態系統退化的主要原因[2]。合理的載畜率對維持草原生態系統功能穩定和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3]。為保護草原生態環境,促進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穩步轉型,提高農牧民收入,2011年,國家開始對內蒙古、西藏、青海等8個草原大省(區)和新疆兵團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以下簡稱草原獎補政策)[4-6]。我國開展的大規模草地生態補償項目有利于草地生態恢復,且對農牧戶家庭?濟和農牧產業結構產生了一定的正面影響,但目前實踐工作還處于不成熟階段[7]。自2011年起,中央財政每年投入超過147億元用于草原獎補政策,按照每年每公頃90元的測算標準對禁牧牧民給予補助;按照每年每公頃22.5元的測算標準對未超載的牧民給予草畜平衡獎勵;按照每年每公頃150元的標準給予牧草良種補貼;按照每年每戶500元的標準對牧民生產用柴油、飼草料等生產資料給予補貼[8]。在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的背景下,以草為基礎,畜為第二性生產,加工及其他產業為延伸的草牧業是大農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最典型模式和最主要方向[9]。
1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情況
新源縣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項目草原獎補面積為46.8萬hm2,其中那拉提水源涵養區禁牧1.33萬hm2、哈拉布拉鄉2008年退牧還草工程區禁牧0.33萬hm2,草畜平衡面積為43.6萬hm2;牧草良種補貼面積為1.33萬hm2;牧戶生產資料補貼戶數為7 393戶。項目實施過程中,每年的補助獎勵資金為2 578.05萬元;其中禁牧補助獎勵資金為1 027.5萬元,占項目補助獎勵總金額的39.86%,草畜平衡區補助獎勵資金為981萬元,占獎補總金額的38.05%;牧草良種補貼資金為199.9萬元,占獎補總金額的7.75%;生產資料綜合補貼資金為369.65萬元,占獎補總金額的14.34%;各項補助標準及補助標準情況見表1。
1.1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后牧民收入變化
實施草原生態獎補政策后,牧民的家庭人居純收入在緩慢上升,從2010年到2011年只增長22元,但從2011年后,增長3.2%。牧民家庭總支出也在增長,隨著牧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在生產生活方面花費較多,而且牧民收入渠道比較單一,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畜產品收入加上補貼低以及牧區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牧民生產、生活費用支出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如果這種局面不加以解決,會影響草原牧區的和諧發展及民族團結(圖1)。
1.2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后牲畜變化情況
畜牧業是牧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是牧民生活和生產資料的主要來源;牲畜頭數的增減直接反映著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也是衡量牧民生產生活狀況的重要指標。牧民的現金收入主要來自于草原畜牧業。如表2顯示,牲畜總頭數逐漸增長,由2011年的260.39萬頭(只)增加至2014年的267.51萬頭(只),增加7.12萬頭(只)。從2013到2014年,牛、馬和綿羊的數量在減少,而山羊和家禽的數量呈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山羊的數量,增加了4倍。
2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存在的問題
2.1 牧草良種補貼力度不足,優質飼草料供給出現短缺
新源縣年產飼草料96.88萬t,其中苜蓿草11.8萬t,牧草48.49萬t,玉米秸稈15.91萬t,麥草11.06萬t,黃豆秸稈1.34萬t,青黃貯6.57萬t。飼料產量可達13.84萬t,能夠基本滿足新源縣牧區牲畜全年舍飼圈養和牧區牲畜冷季舍飼圈養需求。但是隨著牲畜數量的快速增長,優質飼草料資源短缺問題日益顯現出來。天然草地資源中,不僅天然割草場缺乏,春秋場尤其不足,且因超載過牧致使30%的草地出現退化,草地生產力和承載力下降,每公頃150元的良種補貼標準甚至不足以購買播種所需的苜蓿種子,已經成為制約新源縣畜牧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
2.2 牧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近幾年,新源縣通過持續實施草原生態獎勵保護機制,由牧區向農牧轉移牲畜43.5萬只標準畜,目前已基本實現草畜平衡,但在超載牲畜轉移安置過程中還存在牧民定居點配套高標準、飼草料基地建設進展緩慢、開發的土地不能滿足牧民定居土地的需求、已經開發的土地質量較差嚴重影響作物產量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的問題,影響到新源縣草原生態保護機制的有效開展。
2.3 畜牧業發展方式亟須轉變
新源縣畜牧業發展仍處在傳統粗放的現狀。畜牧業的養殖方式以千家萬戶分散飼養為主,并且飼養管理粗放,傳統游牧觀念根深蒂固。另外,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在畜牧業生產中傳統的生產方式仍占相當大的比重,畜牧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不明顯,牧民可支配資源和生計社會影響[10]。先進實用的現代畜牧業新技術在牧區推廣受到了影響。
3 新源縣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的對策建議
3.1 推廣優質飼草料作物種植技術,加大補貼力度
應大力推廣畜牧業種植技術,普及“長草短喂”、“短草槽喂”、牛羊快速育肥等科學飼養技術,秸稈粉碎、棉籽餅脫毒、青貯制作等飼料加工技術,并在牧區積極引進推廣優良畜種、優質高產飼草料作物新品種種植技術。通過配備飼草加工機械,使秸稈利用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全面提升牧區畜牧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并且加大補貼力度,提高牧民的積極性。
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草畜平衡基本實現,出現了飼草料基地建設緩慢等基礎設施落后問題,通過加強人工草地建設減輕放牧草場壓力,人工草地是畜牧業穩產高產的基礎。增強家畜生產的物質基礎,提高牲畜個體生產性能,加快牲畜周轉。通過推行冷季舍飼、暖季放牧生產模式,以及飼草料地建設,滿足4.2萬頭(/只)牲畜冷季舍飼圈養飼草需求,使近1萬hm2冬牧場及春秋場實現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
篇4
【關鍵詞】蒙古族;古代法律;草原生態;保護
1 十三世紀以前習慣法對草原生態的法律保護
八世紀末或九世紀中期到十二世紀四百多年間,蒙古族的草原生態保護靠習慣法得以保護。所謂習慣法,是指在民間長時間流傳的忌諱文化以不成文法的形式規范著日常行為,起著法律的作用。蒙古習慣法與其他習慣法相比較有著鮮明的特點,首先,它的規范力較強,人們的自覺性比強制性強,而且還有很強的持續性,一直走過四百多年。其次,具有母性社會和父性社會的痕跡。第三,對盜竊類案件有特別規定且防治最嚴苛。最后,特別保護野生動物和植物,不殺害任何新的生命,保護牧場,保護水源,禁止亂砍伐開墾和放火。對草原生態的保護這點表明古代蒙古習慣法的獨特鮮明的特色,展現出古代蒙古人對自然生態的崇尚及愛護。習慣法,準確是說忌諱對草原生態有著法律的作用。
2 成吉思汗《大扎撒》對草原生態的保護
從習慣法到成文的大扎撒,逐步確立了適合自己文化與習俗特征的草原生態保護法律制度。大扎撒為蒙古族歷史上第一個成文法律,從而有學者認為,蒙古族的法制史是從1206年的《大扎撒》開始。但很遺憾大扎撒沒有由法典形式頒布,自1206開始分別于1210年、 1216年通過大呼爾拉修改兩次,最終1227年完善定稿,并由西和胡圖克大人記入《青冊》中。
大扎撒是一部特別的嚴苛、詞句簡潔易懂的法律。據《世界征服史》記載,成吉思汗特別尊重狩獵。他常說,行獵是軍隊將官的正當職司,從中得到的教益和訓練是士兵和軍人應盡的義務。大扎撒對野生動物保護、草原保護、馬匹保護、水源保護等方面的規定比較細致。關于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有,從冬初頭一場大雪始,到來年春牧草泛青時,是為蒙古人的圍獵季節;狩獵結束后,要對傷殘的、幼小的和雌性的獵物進行放生的規定。《多桑蒙古史》記載: “如是數日,及禽獸已少,諸老人遂至汗前,為所余之獵物請命,乃縱之,俾其繁殖,以供下次圍獵之用”。關于草原保護方面有,拒絕從初春開始到秋末牧草泛青時禁止挖掘傷草根。也禁止失火導致牧草生長受阻等多個規定。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以法律防止破壞草原生態,失火和亂開墾。野生動物尤其是生殖期的牲畜受到法律的全面保障,其本質是對草原生態平衡的保護。
3 元代法律對草原生態的保護
元世祖忽必烈汗創立元朝后,請八思巴為國師,給予他的管理權,頒發《十善福經教正典》并開始了蒙古“政治宗教同實行”的階段。對治國忽必烈汗認為北方少數民族要統治中原必須用漢人的法律,對是“依他風俗宗教去治理”的思想。但對塞外蒙古依舊用大扎撒治理,主要以軍法和古老的習慣法維持社會安定。朱元璋打敗元代以后蒙古統治者退到塞北廣袤無限的蒙古草原,歷史上把這段時間成為后元代。后元代時期蒙古各個部落頒發的法典有《土默特汗法典》、《阿勒坦汗法典》、《林丹汗法典》、《喀爾喀七旗法典》《衛拉特法典》《喀爾丹汗令》等。元代及后元代時期對草原保護、荒火、水資源、樹林、野生動物保護等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法律制度。
《阿勒坦汗法典》規定: “諸人要修十善之福,應守初八、十五日、三十日之齋戒” 。“每月持齋三日,禁止殺生、打獵”。同時也規定了可捕殺的野生動物品種定,只準許捕殺小和中等的魚、鳶、烏鴉、喜鵲等,不準偷獵野驢、野馬、黃羊、狍子、雄鹿、野豬、巖羊、狎貉、獾、旱獺等動物。且詳細規定了具體懲罰制度。例如捕殺鴻雁的罰馬五匹,捕殺狍子、雄鹿的罰羊五只,捕殺野豬、巖羊、狎貉罰一匹馬等等。同阿勒坦汗法典,早忽必烈統治時期也對禁殺野生動物范圍有所規定。關于火災方面規定說,失火致人死亡者,罰牲畜三九,并以一人或一駝頂替,燒傷他人手足者,罰牲畜二九。燒傷眼睛,罰牲畜一九。燒傷面容,杖一,罰五畜” 。《六旗法典》中也有關于火災方面的規定。
《衛拉特法典》中關于狩獵有八條規定,主要規定嚴懲狩獵誤傷人畜、違反狩獵法、偷獵物等行為。對待有身孕的動物更是保護有加,對此蒙哥汗下過“正月至六月盡懷羔野物勿殺,違者治罪”旨令。忽必烈汗也下過每月初一和十五日禁止狩獵的口令。然而關于水資源方面,窩闊臺汗在頒布治理和建設漠北地區法令時明確指出:“川勒地面先因無水, 只有野獸而無人居住, 如今要散開百姓居住。可教察乃、畏兀兒臺二人去踏驗, 選作營盤的地方, 教穿井者”。此行為雖然是以自己的意志去改變自然,但行為沒有超過必要限度并沒有對草原環境造成甚大的破壞。從草原生態要求自然和諧相處和循環自然法則的角度去看的話,也算是一種對草原生態的保護。
4 滿清時期對草原生態的法律保護
篇5
當前,旅游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已成為人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是關聯性很強的民生產業。相關研究統計,旅游業投資每增加1元,可帶動其他行業投資5元;旅游業每創造1元錢收入,可間接創造7元錢社會財富;旅游業直接增加1個就業崗位,可間接帶動7個人就業;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5元,產生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旅游業成為一棵“搖錢樹”。但是,旅游與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不可分割,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沒有旅游的文化就沒有活力,沒有文化的旅游就沒有魅力,抓住了文化就抓住了核心價值,抓住了旅游就抓住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旅游業還是一種綠色產業,因其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發展潛力大,已成為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各國各地區爭相發展的產業。目前,全球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旅游產業列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我國已有28個省區市將旅游業定位為支柱產業或主導產業,其中13個省區定位為戰略性支柱產業。黔東南有33個民族和2個待識別民族,是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中少數民族人口數量最多、比重最高的自治州,是全國苗族、侗族最大聚居區,也是我國苗、侗民族文化的核心區。黔東南有眾多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有國家級、省級、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53處、88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名鎮2處、名村3處,還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世界級1項,國家級52項68個保護點,省級175項206個保護點,州級186項218個保護點,有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1人,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77人,州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96人。此外,從江侗鄉稻魚鴨復合系統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九侗六侗地區侗族村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傳統村落225個(占全國、全省總數的14.4%和77.1%)。因此,黔東南被外界授予“歌舞之州”、“百節之鄉”、“原生態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態博物館”、“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返璞歸真的地方”、“世界苗侗原生態民族文化遺產保留核心地”、全球10個少數民族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中國有兩個,其中一個是)等桂冠。改革開放以來,黔東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但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依舊突出,消費率偏低、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不夠強,“一產不穩、二產不強、三產不足”的問題還存在,縮小城鄉、區域差距的任務依然繁重,資源環境的約束依然強化,發展方式還較粗放,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需要依托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稟賦優勢,搶抓打造發展升級版的歷史契機,以民族村寨為根、以原生態民族文化為魂,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滿足外界對異質文化的消費心理需求,打造在全省、全國具有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文化旅游產品,在打造旅游發展升級版中實現提質轉型。經濟落后、民眾貧困是民族文化式微的重要原因,通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讓文化擁有者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體面,培育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利于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在推進“科學發展、趕超跨越、同步小康”中能有效保護傳承民族文化。
二、文化旅游發展時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面臨的挑戰及原因分析
20世紀80年代初期,黔東南就開始在雷山郎德等民族村寨開發民俗旅游,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帶來了嚴峻挑戰,民族文化正面臨淡化消亡的險境。如在民族服飾方面,愿意穿著民族服飾的人越來越少,自覺學習、懂得制作民族服飾的人更少,現在的年青人幾乎不想再制作民族服飾,民族服飾文化傳承漸顯后繼無人之勢。在民族歌舞方面,許多地方酒歌不再廣泛傳唱,情歌不再時興游方活動,失去生活載體而逐步消失。如在水族村寨,結親當天男方派一男兩女未婚青年到女方唱一夜歌,是全寨最熱鬧的事,當天全寨人都會來欣賞對歌,可現在年青人不會唱、不愿唱也不愿聽了,原來走進新娘家的門、走出新娘家的門以及整夜唱歌的習俗已不再。在民族語言方面也呈逐漸萎縮之勢。外出務工是當前鄉村民眾收入的主要來源,他們紛紛外出甚至舉家外出務工、經商,一些既會講民族語言又會講漢語的父母,已不再教自己的孩子講本民族的語言,而是更愿意讓孩子說漢語甚至標準的普通話等等。民族文化保護的保護傳承已成為一道世界性難題。這是因全球化、工業化浪潮所帶來的標準化、有序化,對人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巨大變化,對自由化、無序化的農耕文化帶來巨大沖涮,民族文化的脆弱性和不適應性日漸凸顯。此外,文化旅游的開發不當也帶來一定的破壞性,原因表現如下。
原因一:資源特征相似與開發中的“重建”問題黔東南的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灑落在全州境內的廣大民族村寨,苗族文化主要集中在環雷公山的苗族同胞村寨,以及部分存留于月亮山上的苗族同胞村寨。侗族文化又分南侗文化和北侗文化,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南侗的黎平、從江、榕江三縣的廣大侗族村寨,北侗文化主要集中在錦屏、天柱、劍河、三穗等縣的侗族村寨,水族文化主要集中于榕江以及從江、雷山、丹寨、劍河等縣的水族村寨,不管是苗族文化、南侗文化、北侗文化,亦或水族和其他民族同胞文化,在同一文化區域內同一民族的文化資源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這對打造極具個性特色的景區景點帶來巨大難題。與此同時,在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進程中,有時以“重建”方式打造旅游景區景點,不僅導致旅游產品的高度同質化,還造成旅游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破壞。
原因二:重資源開發與創新不足的問題當前,黔東南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大部分還處于把旅游資源直接當作旅游產品來打包和兜售。在開發中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主要目的,甚至把文化當做發展旅游的唯一“資源”,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出現旅游至上、唯利是圖的傾向。為迎合和滿足游客的欲望,任意復制、篡改、偽造文化。側重于餐飲、住宿、娛樂等基礎設施“硬建設”,側重打造“農家樂”,千方百計地向游客提供具有農村風味的吃喝玩樂的設施招徠游客,以盡快賺取利潤,而在“文化”兩字上下工夫還不足,對于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充分利用還不夠,對文化旅游產品、旅游開發模式的創新有待加強。
三、推進文化旅游發展與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良性互動的建議
建議一:明確發展定位,創新發展理念一是結合地區實際,明確發展定位。結合黔東南、立足貴州、放眼全國、面向世界,秉承原生態民族文化優勢,將黔東南文化旅游放在全省、全國、全球價值璉的布局中來謀劃,優先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將文化旅游作為全州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加以培育、打造。二是堅持生產性活態保護。敢于在市場化進程中保護文化,既要藏藝于民,更要載藝于旅、顯藝于市,讓文化與市場對接,激發文化主體的動力,讓反映民族根與魂的文化能夠傳承后世,讓原生態文化環境得到滋養,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求發展。三是突出苗、侗族特色文化。大力發展以苗、侗民族文化旅游為核心的文化旅游,讓外界更多了解、更多深入、更多享受原生態文化魅力、體驗濃郁民俗風情,不斷把文化旅游業做特、做新、做精、做大、做強。四是以當地民眾為根本。充分考慮到當地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訴求,以傳承人和當地群眾為根本,關注傳承人命運,呵護傳承人,關注守望者,保留文化主體人,激發眾人參與,由個人傳承變為群體傳承,實現“要我保護”到“我要保護”的文化自覺。
建議二:突出個性特色,打造“三個”集群一是打造環雷公山原生態苗族文化旅游集群。以雷山、雷公山和苗嶺為中心,包括雷山、榕江、臺江、劍河、丹寨等縣的典型苗族村寨,積極推進蝴蝶園、亞熱帶鳥園、紅豆杉植物園、苗藥植物園和中國苗族文化體驗中心等產品項目的建設,打造世界級的原生態苗族文化旅游區。二是打造黎從榕原生態侗族文化旅游集群。重點打造肇興侗寨旅游區、七星侗寨文化旅游區、小黃等侗文化產業園、岜沙苗寨景區建設、三寶侗寨侗文化旅游區、五榕山城市主題公園及旅游休閑度假區、八舟河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等,打造世界級的原生態侗族文化旅游區。三是打造舞陽河流域原生態自然文化旅游集群。以舞陽河和鎮遠古城為核心,包括報京侗寨、杉木河、云臺山、黃平革家寨、飛云崖、舊州、劍河溫泉、谷隴苗寨等,打造在國內、國際有影響力的,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原生態民族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
四、結語
篇6
一、充分認識搞好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的重大意義
由于我國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長期以來以資源消耗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許多地區植被破壞,90%的可利用草原退化,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嚴重,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不僅影響國家生態安全,而且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和廣大群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展水土保持和草原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改善水土流失地區農牧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發展農村經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草原生態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扭轉,不能適應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水土保持和草原保護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各級水利和農牧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全面推進我國生態建設工作。
近年來,各地的成功實踐證明,采取適當的人工措施,充分發揮大自然的力量,利用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實現大面積水土流失的初步治理和生態系統的初步恢復,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搞好草原保護和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促進農牧業生產方式轉變,發展農村經濟,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草原保護對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改善生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級水利、農牧部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和草原建設的同時,把生態修復作為當前水土保持和草原保護工作的一大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監督檢查和指導,積極推進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
二、抓緊制定生態修復規劃
各級水利、農牧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本轄區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規劃,明確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目標與任務。規劃要與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和牧區水利等規劃相結合,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作為指導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的依據。近期應以江河源區、內陸河流域下游及綠洲邊緣區、草原區、重要水源區、長城沿線風沙源區等區域為重點,在降雨條件較好、人口密度相對較小、水土流失相對較輕微的地區,大力推進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生態修復的對象主要是覆蓋度為5-50%的低中覆蓋度的草原、郁閉度小于40%的灌木地等地類。
三、組織開展科研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
各級水利、農牧部門要組織有關科研單位開展對不同區域生態修復的機理與關鍵技術、優質抗逆草種選育、效益監測指標體系等課題的研究,制定生態修復技術規范。要積極推廣優良草種、畜種及改良、秸稈養畜過腹還田、草田輪作、植被撫育更新、節水灌溉、草產品綜合利用、圍欄建設、免耕種植、鼠蟲害防治等技術,搞好生態修復效益監測評價工作,指導與推動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的健康發展。
四、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
各地要依據《水土保持法》、《草原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針對開展生態修復工作的要求,對亂開亂墾、亂挖亂采、超載過牧等行為,進一步制定操作性強的相關法規規章、管理辦法和鄉規民約。要嚴格基本農田和草原保護制度,堅持保護和利用相結合的方針,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和舍飼圈養,逐步改變依賴天然草原放牧的生產方式,嚴格限制不合理的生產建設活動,為生態的自我修復提供保障。同時,要推動各地出臺或完善稅收、信貸、投資和能源等方面的優惠>策,促進廣大農牧民轉變生產方式,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積極性。
五、繼續加大執法監督
各級水利、農牧部門要加強水土保持和草原執法隊伍建設,繼續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各地要按照《草原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草原保護與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經營制,推行以草定畜,逐步壓減牲畜頭數,實現天然草原的草畜平衡,加快畜種、畜群結構調整,防止超載過牧,促進草原植被恢復:要堅決禁止開墾草原的一切違法活動,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草原的行為,加大對亂采濫挖草原野生植物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各類非法破壞草原行為的監督檢查:要堅決禁止超采地下水,防止因不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帶來新的生態破壞問題;所有實施退耕還草、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以及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區,均必須嚴格按有關規定實行封山禁牧、休牧或劃區輪牧。要加強對風沙區、草原區、山區和丘陵區等區域開發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所有開發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的“三同時”制度。
六、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要大力宣傳搞好水土保持和草原保護工作在我國生態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增強全社會保持水土、保護草原的意識。宣傳生態修復在防治水土流失、保護草原、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重發揮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恢復植被,保護草原,防治水土流失。要切實轉變生態建設中重工程建設輕保護的觀念,自覺轉變不合理的生產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篇7
Abstract:Develops one kind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the tourism form,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social efficiency three unions, regarding avoids the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mmediate gain having the important meaning.
關鍵詞:生態 旅游業 資源 產業 旅游者
Key words: Ecology tourism resources industry tourist
一、生態旅游概念走進生活
目前,生態旅游一詞雖已得到廣泛應用,關于生態旅游的概念可分為三個范疇:
(一)、從旅游發展戰略上對生態旅游進行定義。這一定義將可持續發展目標為生態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態旅游看作一種旅游發展模式,將旅游發展與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緊密結合,認為只有同時具有保護資源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態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體行為對生態旅游定義。這一概念傾向于市場和消費行為為生態旅游核心內容,將生態旅游做為一種旅游產品向市場推銷,向旅游者提供沒有或很少受到干擾和破壞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環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學旅游、探險旅游等旅游類型。這種類型的旅游活動相對一般旅游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較小,并可以增強旅游者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從旅游資源價值觀的角度定義生態旅游。這一定義強調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當地居民的行為規范和旅游規劃與開發的資源價值觀,通過旅游活動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當地居民建立環境保護和環境道德觀。
總之,生態旅游定義應包涵兩個基本內容:首先,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的旅游活動;第二,生態旅游是具有強烈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開發方式。中國生態旅游實踐的研究上形成了兩個熱點:一個是對我國開展生態旅游條件的判斷和注意問題的研究,一個是針對特定區域的生態旅游規劃案例研究。
二、生態旅游的保護
時下,生態旅游越來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睞。開發生態旅游,成了不少邊遠地方發展經濟的熱點,但在一些地方游人多了,草木卻少了。一些專家指出,發展旅游是件好事,但回歸自然先得保護自然,不能破壞生態環境。
(一)?生態旅游是對不可再生性資源的保護。旅游景觀不僅是一種有限的資源,而且遭到破壞就無法復原,具有不可逆性。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發展,地球上有限資源所受的壓力日增,大量消費的結果,使旅游資源日益趨于匱乏。旅游景觀的改變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資源的性質。
(二)生態旅游能夠滿足人類對生活品質的不斷需求。旅游活動包括在大自然環境中的自然欣賞以及在文化環境中,對人文景觀的欣賞。從這種活動中不僅獲得適當的身心運動和鍛煉體魄,使身體更加健康;更因為活動中的靜態休閑活動以及凈化心靈滿足人們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獲得的各種感受?,而使他感覺幸福,培養人們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懷,以及對精神上的追求。這些都是人類經驗的有益面,強烈的使人獲得滿足感。由于從事旅游活動的增加,人們對于生態旅游和環境品質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類要求清新的空氣和純凈的水源,以及減少對旅游資源和環境破壞的訴求。由此可見,人類的生活需要生態旅游進行調劑,為了滿足人們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需求,人類情愿花錢去獲得更好的旅游質量。總之,不管時代多么進步、工商業多么發達,人類對生態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態旅游是對歷史資源的傳承和延續。當我們在西方文明的侵襲下慢慢失去民族傳統特點的時候,屬于我們的旅游資源也漸漸地消失,如果我們不能以生態旅游的理念開發和保護旅游資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沒落了!旅游資源是經由中華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夢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相當的重要的遺產。從旅游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各個歷史階段的痕跡,這些痕跡使我們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義、象征意義和潛作用力,生態旅游也后世子孫留下最好的寶貴財富。
三、結論
研究生態旅游的經濟意義的目的所在是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利用我們人類所擁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旅游資源是人類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質;環境則是資源的狀態;而旅游生態就是在旅游過程中人與自然界中各種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可持續發展的旅游資源觀就是資源的持續利用。通過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節約使用、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實現地區經濟和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發展的歷史表明應該維護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要求維護生態平衡。人類不可能不發展,生態不可能不改變。生態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復,只有樹立生態動態平衡維護觀才是科學的,才能為旅游資源開發和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服務。
篇8
植物時大多數考慮景觀效果多,考慮植物保護因素少。景觀比較優勢,如果某種病或蟲的寄主植物和轉寄主植物種在一起,一旦病蟲發生非常不利于防控。
3. 對植保存在誤解
人們提到植保就說是施用農藥;一發現病蟲就立即用藥,沒有考慮到允許存在的范圍;因農藥成本高、效果相當慢、防治不徹底及有效期短等缺點,杜絕使用生物農藥。忽略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合理混用,形成優勢互補,既能起到較好防治效果又有利于生態園林建設等情況。
4.重栽輕養
作為園林綠化主體的植物材料是生命體,需要不斷投入精力進行養護管理,才能使其生長健壯,更好地發揮作用。而實際工作中只重視建設,不重視管理,特別是在建設施工過程中,按照植物移栽對水的要求滿足其成活基本能做好,而施肥方面做的不太到位。因而植物體成活后營養較少,緩苗慢,樹勢較弱,容易感發病蟲害,特別是立地條件較差的行道樹后果更明顯。
5.蟲害預測、預報不到位,病害的檢查識別不及時,植保工作比較被動
在園林綠化實際工作中,植保工作人員不固定,一人兼多職或植保工作人員缺乏園林植保知識,造成病蟲害預測預報不到位甚至沒有預測預報,往往是憑經驗或者是病蟲害發生后才采取措施。
6.植物檢疫法規實施不到位
在新建、改擴建綠地過程中,園林部門種苗交往日益頻繁,在引進或輸出植物材料時,植物檢疫關把得不夠嚴,有些私人苗木不經檢疫直接引進。加上苗木種植前考慮規格要求、景觀效果因素多,植物檢疫因素少,導致進苗地區尚未發現的病蟲害給當地植物造成了危害。
二. 生態園林建設中的植物保護要求
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使城市園林的地位更加突出,園林綠化的保護工作也越來越重要。在人類管理的城市園林生態里,由于人類、植物、有害生物、環境條件和天敵等各組分之間存在著相當復雜的關系,其中任何一因子的變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園林植物的生態系統。所以,城市園林生態系統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其在病蟲害防治的時候,以不污染環境為前提,兼顧綠化景觀效果。大力提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策略,重點放在如何避免病蟲害的大發生而不是放在病蟲害產生后如何防治打藥上。在防治上要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在管理上要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條件,減少或不用化學農藥,保護天敵,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園林生態的穩定。不要求“徹底消滅”,只要求降低病蟲害的種群數量,使園林系統內的病蟲害種群與植物類群達到生態平衡,使城市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
三.生態園林植物保護的有效措施
要使園林植保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考慮生態平衡、居民安全、防治效果和社會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危害范圍之內。基于此,植保保護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預測預報為前提,種植規劃、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3.1 加強植保從業人員的培訓,以提高植物保護的科學性
3.2 測報防治
要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必須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結合氣象、土壤、植物長勢等條件,利用先進的監測設備和一定的數學模式,及時病蟲害動態。以在達到病蟲害的防治指標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危害造成的損失,使自然界各種生物達到一種動態平衡。
3.3 把好植物檢疫關
對于一種外來物種的入侵來說,由于離開原生活地來到新的環境中,天敵種群未形成,使之成為該環境中的生態霸主,對整個生態系統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在各地大規模綠化引種的同時,對園林生態系統潛在的巨大破壞隱患,應引起植保工作者的重視,嚴格按各級檢疫法規把好關。
3.4 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
園林規劃設計決定著植物配置、植物種群結構等事項,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都有直接關系。因而,在園林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園林植保因素:
(1) 利用物種鄉土化,種苗本地化。鄉土樹種在當地通過長期馴化,已非常適合當地環境條件,這類植物具有的適應性較強、養護成本相對較低、對病蟲害抗性強等性狀。本地采收的種子或培育的苗木,已經過一定的耐性、抗性考 驗,播種或栽植后,能盡快融入當地的生態系統之中,對病蟲害抵御能力較強。 (2) 品類多樣化,結構復層化。根據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因時因地制宜,喬灌藤草花并重,構建豐富多彩、層相繁雜的植物景觀。這對病蟲害的滋生蔓延、傳播擴散有機械阻隔作用,同時還有利于鳥類、蜘蛛等天敵動物及其他有益生物生存繁衍,能很好
地抑制病蟲害的發生。
(3)搭配合理化。搭配合理化是指既要布局得當、景觀優美,又要科學利用植物間的相互關系,配置成有利于植物生長而不利于病蟲發生的種植結構,避免人為造成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如楊樹林里種植臭椿,椿樹的臭味能驅避楊樹蛀干天牛;把山茶花和山蒼子混植,山蒼子可減輕山茶花煤污病的發生。能減輕或限制病蟲的危害;搭配不合理,會誘發或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如松和芍藥互為松芍藥銹病病原菌的轉主寄主,梨和檜柏互為梨檜柏銹病病原菌的轉主寄主,若把它們近距離混栽,無疑會利于銹病的發生。
3.5 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3.6 積極開展生物防治
(1) 保護利用天敵。天敵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種群,就能長期持續地對病蟲害發揮控制作用,這是化學農藥所無法達到的。一是城市園林植物種類豐富,適合天敵的生存和繁衍,要加強對天敵的利用和保護,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創造利于天敵群落發展的條件。二是城市建筑對園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島生態”有利于釋放天敵。
(2) 選擇使用生物農藥。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地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危害小,對環境污染小,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講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3.7 配合物理防治
利用各種害蟲的趨性或某些特殊的生活習性,設計誘殺器械等來誘殺害蟲。
(1)黑光燈誘殺舞毒蛾等害蟲;(2)利用人工合成專用性誘劑誘殺槐葉柄小蛾雄成蟲等;(3)利用害蟲對寄主喜食性的差異,種植零星的引誘樹種,通過對引誘樹種害蟲的防治來控制害蟲危害;(4) 利用草履蚧若蟲早春通過樹干上樹的特點,采用在樹干上涂藥環、做塑料環等方法阻止其上樹危害,即可達到防治的目的;(5)利用柳毒蛾低齡幼蟲(三齡前)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綁報紙或稻草誘殺柳毒蛾防治其危害。
篇9
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迅速發展起來,作為典型的新興第三產業,旅游業更是贏得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現階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注重物質享受,同時對精神享受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旅游業為了迎合大眾多種多樣的喜好,構建了多種旅游形式,生態旅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鑒于此,本文首先對加大生態旅游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展開了分析,并對我國生態旅游資源保護中的不足展開了探討,最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意見,希望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加大生態旅游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近年來,生態旅游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極大的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為旅游愛好者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同時享受意想不到的美景。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促使生態、社會以及經濟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這種情況下,生態旅游向多元化的方向前進已經勢不可擋。
多元化的生態旅游發展方向,需要更有效的開發和利用生態資源。而這一過程中,很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產生無法彌補的后果。鑒于此,相應保護機制的建立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我國多元化的生態旅游資源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1]。
二、我國生態旅游資源保護中的不足
1.立法的滯后性
同生態旅游較快的發展速度相比,我國這一領域的法律建設力度明顯不足。現階段,針對生態旅游資源保護方面的立法幾乎沒有,這種現象導致我國相關部門在開發、利用、設計和規劃景區的過程中,都嚴重缺乏法律依據以及較強的監督和約束,因此混亂開發以及隨意規劃等現象越來越嚴重,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旅游資源。
從西方發達國家對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經驗來看,法律制度的建設是多元化生態旅游資源保護的重要機制,例如,日本在旅游基本法則當中融入了旅游區景觀維護和旅游資源開發、培養等相關規定;美國在保護旅游資源的過程中,積極制定并落實了《國家環境政策法》等[2]。這些法律制度等都明確指出要加大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各國還積極制定并落實了一系列輔助法律,如《野外旅游條例》等。與之相比,我國的旅游資源保護法律相對空白。
2.社區參與度低
現階段,西方國家在積極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加大了社區的參與程度,并將其作為生態旅游的一種全新的形式逐漸發展起來。這一生態旅游模式可以加大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同時有助于對經濟漏損現象進行預防,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可持續性在自然中的實現[3]。由此可見,社區積極參與到生態旅游資源保護當中的重要性。然而我國的多元化生態旅游在發展過程中,嚴重缺乏社區的參與,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沒有專門的法律制度,鼓勵、引導并監督社區保護生態旅游資源的行為。在開發生態旅游項目的過程中,決策、施工、規劃等整個過程中,都沒有社區居民的參與;其次,生態旅游景區當中的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旅游知識、生態保護以及自身的職責理解不夠深入和明確,因此忽視了自身在多元化生態旅游資源保護中的重要性,在缺乏相關法律規定以及宣傳力度的基礎上,社區居民保護生態旅游資源的權利和義務無法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多元化生態旅游資源的保護機制的構建
1.加強國家立法力度
首先,制定專門立法,對生態旅游活動進行規范。這一立法的構建,必須緊緊圍繞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這一核心,抓住旅游活動規律,對我國這一領域的未來發展進行整體的規劃和設想,并將其融入到國家相關法律制度當中。在將專門的立法應用于多元化的生態旅游當中時,不僅能夠從長遠的角度出發,規范我國的旅游業和旅游活動,同時還能夠推動我國旅游項目的健康發展;其次,對生態旅游資源法進行構建。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建立在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的基礎上[4]。針對我國生態旅游資源保護過程中,法律制度建設過程中的滯后性,積極構建有針對性的生態旅游資源法至關重要,它能夠促使我國這一領域立法層次得以提升,而法律實施過程中的權威性也將被充分的體現出來。
2.通過法律制度增加社區的參與力度
構建社區參與制度,通過法律制度增加社區的參與力度,首先應構建相關機制,確保社區居民能夠真正參與到開發、建設以及設計當地生態旅游項目的活動當中。社區居民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認識到自身的項目開發主體地位,并在日常工作中,將自身的監督職能進行充分的發揮,從自身做起,加大對生態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其次,對生態補償機制進行建立。生態旅游項目所在地是實施生態補償機制的主要地區,在開發和構建生態旅游項目的過程中,相關經營管理人員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對當地社區和居民實施一定的經濟補償,包括提供就業機會和為當地建設公共設施等[5]。這樣一來,能夠將生態旅游項目同當地社區居民的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提升社區和居民保護生態旅游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從而為加大多元化生態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篇10
我們崇明島上野生的大螃蟹,味道鮮美。歷來是菜看中的上品。
據我們調查,四十多年前,這里的野生大榜蟹并不稀奇。河里,溝里到處都有。稻田旁的泥洞中藏著蟹,秋天割在稻田里的稻鋪下躲著蟹,夜里拿張網到河邊,每晚都能抓到幾十只,甚至一、二百只大螃蟹。十多只大螃蟹,只賣三角錢。秋天,蟹是農民的家常菜。
為什么現在野生的大螃蟹如此稀少了呢?有一年賣到了二百元一斤。
十年前,城北中學的科技輔導員,組織學生進行了觀察研究,發現龍蝦是個殘忍的殺手。
蟹要長大,必須經過幾次脫去堅硬的外殼,這時的蟹軟綿綿的,失去了一切自衛能力。兇殘的龍蝦,舞動著兩只厲害的大螯,把軟殼蟹撕得粉碎,美餐一頓。長此以往,野生蟹沒有了蹤影。
我們所說的龍蝦,真名叫克氏原螯蝦,原產美洲,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從日本引進到我國,六十年代初,在我們島上還沒有!六十年代末,集鎮上有零星 ,人們把它當成寵物,養著玩。后來,由于人的不負責任,被它在溝里、河里大量繁殖。可憐的大螃蟹啊,不但生活樂園被侵占,而且遭到了滅頂之災。
再說說我們島上的重要農產品一一蠶豆。
千百年來,我們這里生長的蠶豆,原來都是清清自白的,沒有蛀蟲。在日本鬼子侵略中國的時候,把一種名叫蠶豆象的害蟲,大量散布到中國各地,好好的一粒蠶豆,被蛀了好幾個洞,造成產量損失達20%到30%。
對這種小小的蟲子,大活人就是沒有好辦法。用農藥熏蒸,有些效果,但要在我們島上徹底消滅它,很難很難。
日本鬼子侵略中國,犯下的罪行,磬竹難書。
有些有害生物入侵我們寶島,是我們自己的失誤。
中,上級布置農民多養豬,但是缺少喂豬的糧食,有人建議用草作飼料,于是,政府有關部門層層部署,要求各個生產隊購買外國的水花生,種植到溝里。
誰知,水花生沒有多大的營養價值,豬不愛吃,但繁殖本領大得驚人,沒過幾年,溝里河里長滿了水花生,水質變壞了,魚蝦無法生存。
水花生喜歡水,也不怕干,在旱地里照樣瘋長。用農藥噴殺,地面上的死了,泥里的根不死,過段時間,密密麻麻的新芽又從泥土里鉆了出來。
用人工挖,也難,最深的根,有四十多厘米。
火熱的夏天,它長得綠油油的。
嚴寒的冬天,水面的冰有幾寸厚,它在水里仍快活著呢。
入侵我們寶島的有害生物還有好多,
毒麥。
豚草。
鳳眼蓮。
假高粱。
蔗扁蛾。
福壽螺。
互花米草。
還有加拿大一枝黃花!
據統計,它們為害的面積已達60%以上。
糧食。減產了!
交通,堵塞了!
良田,被侵占了!
水源,被污染了!
原有物種,被迫減少了!
一些疾病,隨之產生了!
為清除它們,我們花費了多少精力。
為清除它們,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科學家警告我們:“生物入侵,事關生態安全,現在已到了必須行動的時候了。”
我們學生怎么辦?
我們要參與科普活動,掌握有關的知識,認清入侵生物。
我們要調查入侵生物,研究入侵生物,清除入侵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