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護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7 18:47: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療護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金屬醫療器械分層護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分層護理管理在外科金屬醫療器械防銹處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醫院工作的護理人員40名為研究對象,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對器械進行常規護理管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對器械進行分層護理管理,對比兩種管理方式的效果。結果進行分層護理管理的器械合格率高于進行常規護理管理的器械,報廢率低于進行常規護理管理的器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層護理管理后護理人員技能掌握度評分高于常規護理管理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進行分層護理管理后外科金屬醫療器械防銹處理水平有顯著提升,護理人員技能掌握更好。
〔關鍵詞〕金屬醫療器械;防銹處理;分層護理管理
金屬醫療器械多數需重復多次使用,易受到血液、膿液及組織液污染。污染物會在關節、齒輪、縫隙等部位存留,受到高溫、高濕環境影響而導致生銹,繼而影響滅菌效果、清洗質量。但由于器械質量直接影響治療安全,因此,強化護理管理減少器械銹蝕十分重要。有研究認為采用分層護理管理對減少外科金屬醫療器械銹蝕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探討分層護理管理在外科金屬醫療器械防銹處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工作的護理人員40名為研究對象,男5名,女35名;年齡24~45歲,平均(32.19±3.90)歲;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7名,其他為護士長和護士。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對器械進行常規護理管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對器械進行分層護理管理。1.2方法。1.2.1常規護理管理。首先將金屬器械放入84消毒液內浸泡約1.5h,取出后放入超聲波清洗機內予以沖洗,并采用干布在器械表面涂液體石蠟進行防銹。對肉眼可見銹漬采用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物理方式為砂紙或鋼絲球進行除銹,化學方式為銹漬器械取出后放入稀硫酸、鹽酸內進行浸泡、除銹。1.2.2分層護理管理。首先依據護理人員自身學歷、工作經驗和能力分為3個層次,第1層為工作時間短和能力較差的護理人員;第2層為能力較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護理人員;第3層為有管理經驗、擔任護士長等職務的護理人員。在對器械防銹處理時,第1階段由第1層護理人員進行,主要工作內容為回收器械,并對器械進行檢查分類等基礎處理。將污染程度較輕的且不易生銹的分為Ⅰ類,主要有藥杯、掛鉤以及壓舌板、探子等;將污染或銹蝕較為嚴重的分為Ⅱ類,主要物品為止血鉗、持針器、擴陰器、吸宮條。第2階段由第2層護理人員進行,同時對第1層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檢查。依據各種器械的分類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可分為兩個班組進行Ⅰ類、Ⅱ類器械處理。Ⅰ類器械采用清水進行沖洗,然后采用全自動噴淋進行清洗。Ⅱ類器械要依據污染程度分別采用清洗液浸泡15min,配比濃度可調整為1︰200,采用此種方式去除脂肪、淀粉、蛋白質、單糖、糙面等,管腔內部主要采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銹漬器械可采用海綿及硬布進行擦拭,也可采用化學方式進行局部除銹。采用衛生棉簽蘸清洗液后涂抹銹蝕部位,放置約2min,徹底刷洗,最后放入全自動噴淋清洗劑進行清洗,此階段主要為清潔、消毒、上油、干燥。第3階段由第3層人員進行。采用有光源的放大鏡進行軸節、齒紋、油漬檢查。判定質量是否合格,對不合格的則要重新進行處理。最后由護士長進行每天抽查,對不合格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質量考核,設立獎懲機制。1.3臨床評價。(1)比較兩種管理方式器械的防銹處理水平。銹蝕:采用光源放大鏡或肉眼進行醫療器械銹漬分析,銹漬主要分為顯性銹漬即出現紅色氧化鐵,隱性銹漬即器械表現為亞光,出現金屬氧化膜,即為不合格。報廢:主要因為防銹不當造成的報廢,其中有器械發黑、活動受限等。(2)分析護理人員技能掌握情況。以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為主要項目,由護士長進行考核,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技能掌握情況越好。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家庭醫療居家護理角色研究
【摘要】2016年日本老齡化率已經達到27.3%,預計2025年,日本戰后嬰兒潮時代邁入75歲大關,將衍生出長期照顧及臨終安排的問題。自1976年以來,日本人居家死亡逐漸被在醫院死亡取代,經過這幾年家庭醫療的發展,2016年,在家死亡的比率已升至12.7%。但是,日本將在2040年迎接人口死亡高峰,屆時每年將有167萬人死亡。因此,2012年日本政府強力推動“社區整體照顧系統”,居家護理在家庭醫療中責任重大。2016年日本有8613家居家護理機構,護理57萬在家療養的患者。作者通過綜述日本過去居家護理的發展狀況,旨在為我國居家護理的發展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老齡社會;家庭醫療;居家護理;社區護理;居家養老
人口老齡化的同時伴隨著失能人口的增加,我國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的速度不斷加快。中國社會科學院預測,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1]。到2050年,社會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急速高齡化是我國必須謹慎規劃與處理的問題。2016年日本高齡化率已經達到27.3%,2025年開始,戰后嬰兒潮邁入75歲之后,將衍生出長期照顧及臨終安排的問題,1976年之后,日本人的居家死亡逐漸被在醫院死亡取代,但經過近年來家庭醫療的努力推動,至2016年,日本人在家死亡的比率又升至12.7%,在醫院死亡的比率已經低于八成[2]。2025年,日本將開始進入“多死社會”(多死社會是指老齡化社會之后的社會形態),估計將在2040年到達高峰,屆時1年將有167萬人死亡,即使醫院維持滿載運營,醫療機構增加一倍,相較于2010年,也將會多出48萬死亡人數[3]。因此,日本過去的經驗和困境,值得我國借鑒。20世紀90年代日本家庭醫療的出現是以連續性護理到臨終為目標,通過365天、24小時不中斷的服務來處理居家個案的狀況,同時聯合其他專業的介入,希望落實“在地終活”(即:在家中或社區內生活到最后一刻)與居家臨終護理[3]。家庭醫療不只是一種醫療服務,且是一種以患者的“家”為中心的護理體系。20世紀50年代,日本有8成的人在家中出生,但到1976年,醫院出生的比例開始超越在家的比例,之后在家中出生的人數持續減少,同樣的至2005年約8成的患者在醫院過世,相比之下,在家過世的比例僅12%。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有40%的民眾希望能在家庭中接受照顧,60%的民眾希望臨終時盡可能待在自己的家中[4]。如今,家庭醫療已成為目前日本厚生勞動省“社區整體照顧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日本家庭醫療費用的支付主要來自醫療保險。居家護理是支持家庭醫療運作的重要角色,也是最典型的服務項目。以下介紹日本的居家護理概況及運作。
1日本居家護理的發展
日本的居家護理與出院準備有密切關系,與家庭醫療的發展,更是相互關聯。20世紀70年代,日本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1983年針對出院患者提供連續性護理,國民醫保為此支付“出院患者持續的護理指導費”。隨著人口結構持續高齡化,1988年開始支付“臥床老人居家護理指導費”。1989年,日本厚生勞動省開始“長者健康福利推廣十年策略”,是黃金計劃(GoldenPlan)中的一部分[5]。1992年,支付分為醫療部分的“臥床老人居家診療管理費”和護理部分的“老人居家護理療養費”。1994年,家庭醫療擴大保險支付項目,在“老人居家護理療養費”的基礎上,新增“居家護理療養費”,擴大了居家護理照顧范圍,可以為高齡者之外的對象提供服務。2000年,商業保險公司開設護理(介護)保險之后,居家護理的費用開始由醫療保險與護理保險兩種途徑支付,其中護理保險優先使用。隨著2006年創設“家庭療養支持診所”,護理服務的需求更顯重要。2012年確立以國中學區為單位,建立“社區整體照顧系統”,其中配套之一為創設“定期巡回、隨時訪問的居家治療與護理服務”,結合居家治療與居家護理的整合式服務,實現長期醫療護理一體化介入[4]。2014年,創設“機能強化型居家護理所”,每個護理所配置7位護理人員可以24h出勤(入宅服務)。
2日本的居家護理設置
兒科護理管理質量與醫療零糾紛探討
摘要:目的:始終堅持以“患者為服務中心”,以患者滿意為服務理念,持續推進兒科護理管理質量提升,最終做到醫療零糾紛。方法: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醫院2018年1~8月期間就診的200例患兒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以追求醫療零糾紛為護理目標導向,不斷提升護理管理質量。評價兩組護理管理質量(環境管理、藥品管理、靜脈輸液管理、管道管理),記錄兩組護理不良事件及護理糾紛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對環境管理、藥品管理、靜脈輸液管理、管道管理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發生跌倒和墜床等不良事件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以追求醫療零糾紛為護理目標導向,不斷提升兒科護理管理質量,有利于改善兒科醫療環境,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實現醫療零糾紛,對促進兒科發展,提升兒科形象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兒科;護理管理;醫療零糾紛;護理質量
兒科護理主要對象為嬰幼兒,其年齡小,病情變化快且語言表達能力差,溝通難度大,影響護理和治療依從性[1]。此外,患兒自我保護意識差,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標準和質量要求高,如護理過程中稍有不慎則極易引發護患糾紛[2]。為提高兒科護理管理質量,醫院不斷探索科學護理管理方式來積極預防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確保患兒診療安全。“醫療零糾紛”是我院兒科針對當前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追求和醫院發展實際需求所提出的目標,旨在打造高效、安全醫療形象,展現醫院以“患者為服務中心”的良好一面[3]。本次研究為探討堅持以“醫療零糾紛”為護理服務目標,始終做到“患者為服務中心”,以患者滿意為服務理念,持續促進護理質量提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醫院2018年1~8月期間就診的200例患兒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每組100例。觀察組男55例,女45例;年齡1~10歲。對照組男58例,女42例;年齡1~9歲。兩組患兒年齡分布及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待患兒入院后由責任護士負責向其及家屬開展健康宣教,并加強基礎和專科護理,做好病情監測等,對存在的異常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并報告給主治醫師。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以追求醫療零糾紛為護理目標導向,不斷提升護理管理質量,具體如下。(1)追求醫療零糾紛,首先要從護理服務突破。在護士長的帶領下科學評估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共同制定防范對策,不斷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做到以制度保安全。組建各護理管理小組,明確各自責任。靜療小組需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開展輸液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培訓,指導和幫助其他護理人員開展輸液管理,讓護理人員能夠選擇最佳輸液工作和方法,確保患兒能夠安全輸液,防止輸液外滲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管理管理小組負責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各種管理固定和管理的方法,并指導護理人員如何管理好管理,加強日常巡視等。安全管理小組負責開展日常安全宣傳工作,向家屬講解日常風險因素,提高家屬安全防范意識等。設立安全防范標識,如防燙標識、地面濕滑標識等。藥物管理小組負責開展藥物安全培訓,尤其是高危藥物,做到隨時提醒。單位科室使用PDA,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和查對制度等。營養管理小組負責做好患兒營養管理,督促患兒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指導患兒家屬正確喂養等。(2)追求醫療零糾紛,要從員工做起。讓患者滿意,首先要讓員工滿意,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最終讓患者滿意。兒科護理人工作壓力大,護理管理者要做到以誠相待,積極主動關心護理人員,幫助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引入績效考核制度,努力為其營造積極向上、和諧健康的工作氛圍,增強護理團隊凝聚力。護理管理者與員工共同制定發展目標,充分發揮團隊力量。護理管理者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院發展目標和科室年度目標,明確各自發展方向和目標,并建立相應規章制度等。根據護理人員能力大小來合理排班和設置崗位,可分為設置N1、N2、N3,護理人員在哪個崗位則需要具體承擔相應崗位的職責和義務,護理人員完成相應崗位的任務則可給予其相應崗位津貼。(3)追求醫療零糾紛,要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綜合能力。要培養護理人員“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強化其工作責任心和風險意識等。組織護理人員外出學習或進修或參與相應崗位培訓等提升其綜合能力;同時培養其應變能力,強化其心理素質。1.3觀察指標參照護理部文件來評價兩組護理管理質量(環境管理、藥品管理、靜脈輸液管理、管道管理),各護理質量指標得分在0~100分,100分為最佳護理質量。記錄兩組護理不良事件及護理糾紛情況。1.4統計學方法采集相應數據,并建立數據庫,導入至SPSS22.0軟件中處理,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精神科強制醫療患者心理護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互動達標理論在精神科強制醫療患者心理護理中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70例強制醫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35)、觀察組(n=35)。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行互動達標理論指導下護理,比較2組心理狀況。結果觀察組精神癥狀、社會功能缺損程度及病恥感改善程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互動達標理論應用在精神科強制醫療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可顯著減輕其負性心理,作用確切。
【關鍵詞】精神科;強制醫療;心理護理;互動達標理論;應用效果
據唐忠民等[1]調查,我國重度精神障礙患者在1600萬以上,但僅有20.0%的患者接受住院治療,另有80.0%患者分布在社會中,給社會安定留下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為了確保精神障礙患者自身及社會安全,應對拒絕治療的精神病患者采取強制治療。強制醫療是對經司法鑒定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障礙患者進行強制性醫療,確保精神疾病患者健康利益,并維護社會公共利益[2]。但強制醫療患者普遍存在拒絕合作、依從性差、煩躁、焦慮等心理行為,故臨床應重視強制醫療患者的人文關懷,使患者獲得足夠的尊重、理解與關愛。本研究對精神科強制醫療患者心理護理中采取互動達標理論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70例強制醫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將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5例,男27例,女8例;年齡22歲~52歲,平均年齡(33.74±2.18)歲;病程1年~8年,平均(3.05±0.46)年;文化程度:小學13例,初中10例,高中8例,大學及以上4例。觀察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齡22歲~55歲,平均年齡(35.01±2.34)歲;病程1年~7年,平均(3.10±0.45)年;文化程度:小學15例,初中10例,高中7例,大學及以上3例。2組患者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3]中精神分裂癥相關標準;②均存在社會功能缺陷;③患者對研究標準及制度知情,自愿簽署同意書;④本研究符合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標準。排除標準:①伴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嚴重軀體障礙疾病者;③酗酒、藥物濫用者;④精神發育遲緩者。1.3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由專門護理人員時刻注意患者行為、語言變化,協助、監督患者服藥,根據患者飲食習慣,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準確飲食;做好患者常規心理護理,耐心解釋疾病發生情況,鼓勵患者樹立信心,糾正不良行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互動達標理論指導下的護理。①評估與目標制定。優化住院環境,保持病房內環境的整潔、干凈、有序,放置綠色植物,營造舒適的住院環境。護理人員應與患者有效溝通、交流,根據其健康狀態、年齡、入院態度、心理狀態等基線資料,了解患者疾病、用藥及社會關系等,并評估患者病恥感、治療依從性。根據綜合評估情況以及專業護理知識,制定規范、合理的護理計劃。在制定護理計劃時,應與患者進行討論,確定護理需求及潛在內容,并能共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以期達到最佳護理目標。②有效溝通。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時,態度和藹,尊重隱私,建立一種相互信任、融洽相處的護患關系。及時發現患者心理問題,并有效疏導,解答其疑問,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精神分裂癥相關知識、治療方法、護理方法及注意事項,監督患者用藥,講述治療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療信心。③應對病恥感,穩定情緒。精神分裂癥患者內心敏感,病恥感明顯,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通過健康宣教講解精神分裂癥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使患者能準確認識疾病,減輕病恥感。注意調整患者情緒及正性認知行為,通過對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給予患者全面、優質的護理。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及自我療效判定,有利于發現患者存在病恥、自卑、絕望等共性問題,促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④情境訓練。定期召開經驗分享大會、娛樂活動,鼓勵患者之間相互溝通交流,護理人員應耐心聽取患者主訴,分享自己遇到最開心的事情、做過最成功的事情,完成積極情感體驗。注意挖掘患者內心感受,訓練患者與家屬之間的溝通,耐心引導患者傾聽,根據傾聽結果,說明自己的理解情況、潛在感覺,積極糾正患者錯誤思維,并能學會問題應對。1.4觀察指標。①采取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4]評價患者精神癥狀康復情況,該量表共計18個條目,每個條目1~7分,總分在18~126分,評分越高表示精神癥狀越嚴重。該量表Cronbachα系數為0.952,重測信度0.830,可信度高。②采用社會功能缺損篩選表(SDSS)[5]評價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程度,該量表共計10個條目,每個條目計0~2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社會功能缺損越嚴重。③病恥感:采取精神疾病患者病恥感量表(SSMI)[6]對患者歧視、病情掩飾積極效應進行評價,該量表共28個條目,每個條目計0~4分評價,共112分,評分越高,病恥感體驗越強烈。1.5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20.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農村醫療護理勞動力資源開發路徑
鄉村經濟發展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首要任務。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經濟發展要依靠水、土地、植物、氣候、礦物等自然資源以外,也要依靠資本、政策、勞動力、科學技術等重要發展要素,其中勞動力制約著其他要素功能的發揮,是發展的核心內容。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提檔升級與持續有效的供給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點。
一、實現醫療護理勞動力資源開發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
第一,提升醫療護理基礎知識普及率,完善鄉村衛生健康體系,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一方面,醫療護理員返鄉就業,可作為醫療輔助服務人員之一,醫療護理員主要從事協助護理等工作,雖然不具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資質,但是憑借一定的醫學常識,可以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從事部分鄉村醫療服務工作,協助專業人員開展婦幼保健、衛生環境治理、健康宣教、衛生監督等衛生健康工作。另一方面,學習醫療護理的基礎知識可成為增收途徑,激發了農村人口學習衛生健康知識的內在動力。提升農村人口醫療護理基礎知識普及率,從根本上重視生產生活中的突出衛生問題和個人健康問題,直接影響到鄉村振興戰略和健康中國規劃的實施效果。第二,提升勞動技能,實現勞動力資源重新配置,促進鄉村人口增收。當前農村農業集約化發展、土地資源稀缺、第二產業無法覆蓋至農村地區等多重制約下,勞動力開發和轉移成為主要發展途徑。根據重慶市市級某深度貧困鎮年度報告顯示,全鎮有1911名貧困人口,自然環境惡劣。人均耕地面積僅有967平方米,85%以上屬坡耕地,保水保肥差。鎮上產業規模小、多、雜、散,覆蓋面窄,缺乏帶動群眾持續增收的主導產業,群眾主要靠傳統種養業和外出務工。在外出務工的各種行業中,因醫護人員的不可代替性及老齡化的到來,衛生健康行業的勞動力資源需求將在未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持續增加。工業化進程中,衛生健康行業雖然利用機械、網絡、AI等各種現代化技術減少一部分勞動力支出,但是衛生健康服務需要人的創造力、同理心,所以,部分醫療照護崗位是機械、網絡、AI都無法代替的。同時,我國《關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指出:我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患病人數接近1.9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加上“二孩政策”開始實施,很多年輕人無法從工作中抽身全職照顧孕產婦、嬰幼兒,照護壓力普遍較大。而傳統的家政人員難以滿足當今社會健康照護的高需求。醫療照護勞動力資源面臨“質”和“量”的巨大短缺,而農村和農業空閑或剩余出來的勞動力轉化為緊缺的照護人力資源,將實現勞動力資源重新配置,讓勞動力快速生成價值。
二、當前農村醫療護理類勞動力資源開發現狀及問題
正規教育是農村醫療護理勞動力資源開發的主力軍。2018年,國家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出臺《關于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增設護理等相關專業和課程,涉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社工、老年服務與管理等專業。醫藥類中職、高職院校以培養醫藥類技術技能人才為核心,結合健康中國戰略,增加護理服務業人力資源供給,擴大相應專業招生,加強農村地區招生宣傳,促進正確就業觀的樹立,實現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為企事業單位輸送大量具備醫學基礎知識,能夠從事醫療護理的青年人才,并不斷鼓勵畢業生走向基層醫療照護機構,建設家鄉。成人教育是解決“照護危機”的突破口。當前成人教育主要由高校及職教中心和培訓機構承擔,內容涵蓋了鄉村振興的五大發展的內容,以服務經濟發展為目標。在農村,職教中心為政府主導,為成人教育的主體,有穩定的教育資源。隨著衛生健康行業的需求增多,市場化的教育主體也將目標鎖定在了農村,將社會需求快速對接有意愿學習的勞動力。經過數年的發展,醫療護理勞動力的培訓體系逐步完善。2015年,醫療護理員正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的一個職業,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出臺培訓大綱,對培訓對象、內容等做了詳細要求。2020年2月,助理健康照護師、健康照護師、高級健康照護師相繼出臺,針對中職及以上學歷的,并有相關行業經驗和知識的人進行繼續教育。無論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還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都對培訓對象設置了較低標準,促使短期的成人教育可以使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快速轉化,相對于正規教育能更快地解決“照護危機”問題。近年來,醫療護理勞動力資源開發成效也不斷凸顯。例如,山西呂梁的“呂梁山護工”;重慶“金溪護工”等大量培訓出來并順利就業;河南圓方、濟南陽光大姐成為32個國家醫療照護等標準化試點項目中的品牌項目。由于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體系的慣性和對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農村醫療護理勞動力資源開發任然存在以下四個問題:一是對醫療護理行業的認識不到位,存在偏見。經過正規教育的高職大專學生等存在“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情況,加劇了鄉村振興中衛生健康行業人才的短缺。二是當下職教中心教學資源匱乏,無法組織相應專業的課程培訓,多依靠行業和企業進行,沒有發揮主力作用。三是農村地區對醫療護理工種宣傳不到位,有培訓需求和就業需求的勞動力無法及時得到信息。四是培訓未取得預期效果。培訓還沒有形成規范體系,培訓對象素質參差不齊,崗位對接不夠等導致培訓預期效果沒達到。
三、開發農村醫療護理勞動力資源的有效路徑
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護理優勢
摘要:目的:了解中醫藥護理學科發展現狀,分析優勢并探討今后專科發展方向及策略,為中醫藥護理長遠發展提供可行建議。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分析2019年6月~2020年5月國內15家中醫醫療機構的中醫藥護理學科情況,包括護理隊伍情況、護理技術開展情況、科研情況和人才培養情況。結果:15家中醫醫療機構共有中醫藥護理人員3124名,以女性、年齡≤39歲、大專和本科、工作年限5~15年、初級職稱為主;共開展73項中醫藥護理技術項目,9項應用率超過50%,其中艾灸、拔罐開展應用率為100%;2019年6月~2020年5月共95篇,以專科護理(49.47%)、中醫藥護理技能(20.00%)和護理管理(14.74%)占比最高;同期申請科研課題29項,以護理技術(51.72%)和專科專病護理技術(34.48%)申請比例最高。結論:中醫藥護理存在明顯的理論、方法方面的優勢,鑒于當前社會對于養老、慢性病等防治的需求,應大力推動中醫藥護理專科發展,加強專科人才培養。
關鍵詞:中醫藥護理;優勢;專科化
中醫藥護理是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整體醫學和辨證施護兩大特點。隨著近年來中醫藥受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國家大力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中醫藥護理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201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關于加強中醫護理工作的意見》[1]以及《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2]中均明確指出要積極推廣中醫藥護理經驗和技術。但就目前而言,中醫藥護理發展具有明顯優勢,也面臨著優勢逐漸淡化和服務領域萎縮以及受到西醫護理的不斷沖擊問題[3]。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國內中醫醫療機構的中醫藥護理現狀,旨在為中醫藥護理的長期發展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對浙江省15家中醫醫療機構護理部主任進行問卷調查,其中三級中醫醫院5家,二級中醫醫院10家。
醫療護理文件書寫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的《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以及《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對醫療機構的護理文件書寫提出以下指導性意見:
(一)對《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中明確的原臨床一直使用的護理文件,如:體溫單、醫囑記錄單(長期、臨時)以及作為危重病人護理過程中使用的特護記錄單、重癥監護記錄單,各醫院要認真組織專業質量管理人員集中進行研究。特別是對運行的護理表格中涉及到病人病情記錄中不規范、不嚴謹的部分,要及時加以修正和調整。
(二)《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以及《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中為幫助醫療機構舉證要求新增加的護理文件。如:一般病人的護理記錄單以及手術記錄單(附件1、2、3為參考表樣),可依據各單位醫療活動的具體需求,在充分考慮醫療機構“舉證倒置”的前提下進行調整。并做到在護理文件使用前對護士進行集中培訓工作。
(三)凡在《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第十五條中規定的護理文件,各醫療機構必須將其納入病人的病歷進行集中管理。
(四)護理文件書寫的原則標準:
1、體溫單:要求表格楣欄項目填寫齊全,無漏項;出入院、轉科、手術等需要注明的項目按要求書寫;醫學觀察和護理觀察項目記錄完整;書寫符合規范要求(清晰、整潔、無涂改、用語準確、格式使用正確)。
醫療失效及效應分析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
摘要:探討HFMEA模式在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依據是否實施HFMEA模式分組,對比組間手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患者滿意度以及RPN值。觀察組實施HFMEA模式后手術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患者滿意度以及RPN值均明顯較對照組更理想(P<0.05)。手術室運用HFMEA模式,有利于預見護理流程中存在的風險和采取積極的改進措施,從而有效降低護理流程中的風險發生率。
關鍵詞:HFMEA;手術室;護理安全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臨床優質護理的需求,因此在醫院對患者的護理中,不僅對患者的臨床護理要求越來越嚴格,而且對手術室的護理也逐漸規范化,在外科手術中,患者受到的是具有創傷性的治療措施,在手術中可能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在對患者的手術中,實施有效的護理非常重要,有效的護理管理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安全性[1]。經研究發現,醫療失效及效應分析(HFMEA)模式,能夠對醫療風險進行評估,具有前瞻性[2]。因此本文研究中,將HFMEA模式應用于手術室的護理管理中,觀察其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4年1月后予以HFMEA模式的手術室患者1022例,設其為觀察組,男615例,女407例,年齡17~79(53.1±1.4)歲。隨機抽取2014年1月前未實施HFMEA模式的手術室患者1018例,設其為對照組,男630例,女388例,年齡15~80(52.8±1.6)歲。組間比較上述差異無顯著性(P>0.05)。
護士醫療護理半年工作總結
光陰似箭!一晃眼,從我加入**人民醫院——救死扶傷的護士,工作已有半年多了。在過去半年里,在院領導、科主任及護士長的正確領導下,我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保持“以病人為中央”的臨床服務理念,發揚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并認真嚴謹的態度和積極的熱情投身于學習和工作中,雖然有勝利的淚水,也有失敗的辛酸,但是日益激烈的社會竟爭也使我充分地認識到成為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國優國標護士的重要性。在踏實地學習與醫療護理工作中,獲得廣泛病員好評的同時,也得到各級領導、護士長的認可。順利完成了2009年上半年的工作任務。其詳細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道德、政治品質方面: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目標政策,通過報紙、雜志、書籍積極學習政治理論;遵紀守法,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認真的學習護士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醫療護理實踐過程中,聽從命令,聽眾指揮。能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的,遵守醫德規范,規范操作。能積極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并能尊敬領導,團結同事。
(二)專業知識、工作能力方面: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辟創新意識,積極圓滿的完成了以下本職工作:協助護士長做好病房的治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常常換位思索別人的苦處。認真做好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醫療文書的書寫需要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頭腦清晰。我認真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規范,認真書寫一般護理記錄,危重護理記錄及搶救記錄。遵守規章制度,牢記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嚴(嚴厲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護理部為了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每月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工作態度要端正,“醫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計解除病人的疾苦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盡快的康復,于是每次當我進入病房時,我都利用有限的時間不遺余力的鼓勵他們,耐心的幫他們了解疾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當看到病人康復時,覺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三)在態度、學習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憑著對成為一名國優國標白衣天使的目標和知識的強烈追求,刻苦鉆研,勤奮好學,態度端正,目標明確,基本上牢固的把握了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能,作到了理論聯系實際;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外,還注重各方面知識的擴展,廣泛的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
(四)在生活方面: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充實而有條理,有嚴謹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為人熱情大方,老實守信,樂于助人,擁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則,能與同事們和睦相處;積極參加各項課外活動,從而不斷的豐富自己的閱歷。
今后的目標:
醫療集團老年護理體系建設論文
1老年護理概念
老年護理沒有統一的概念,老年護理涉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各個方面,護理的地點不僅在醫院,還可以在家和老年養老機構,可以由專業的醫護人員提供專業的護理服務,還需要親人、志愿者等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關心。
2老年護理現狀
2.1現有老年護理模式
目前我國城市老年護理大致有居家護理、社區護理及機構護理3種模式。
2.1.1居家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