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6 13:21: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衍生金融工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研究論文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確認及其確認的時點

初始確認是對衍生金融工具項目的首次確認,具體是指在特定交易、約定或事項導致的權利、義務、損益等已經發生,這些權利、義務和損益等首次符合確認標準之時進行的確認。

資產或負債在財務報表上的存在是與一定的時間相聯系的。按照國際會計準則慣例,與資產有關的交易或事項己經發生,并取得了交易或事項已經完成的憑證,則企業在實質上就擁有或控制了該資產。對衍生金融工具而言,其取得是以簽約為標志,但是由于在簽約之時,它只能是一份待執行的合約,于是問題出現了:是在合約簽訂之時,還是在合約實際執行或生效之時確認衍生金融工具。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確認的會計準則比較

1.IAS39中規定:“當且僅當成為金融工具合約條款的一方時,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一項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IASC提出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概念:“金融資產是指下列資產:(1)現金;(2)從另一個企業收取現金或另一項金融資產的合同權利;(3)在潛在有利的條件下,與另一個企業交換金融工具的合同權利;(4)另一個企業的權益工具。金融資產分為四類:(1)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工具;(2)持有至到期投資;(3)企業發起的貸款和應收款項;(4)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是指具有下列合同責任的負債:(1)向另一個企業交付現金或另一項金融資產;(2)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另一個企業交換金融工具。”

查看全文

衍生金融工具審計論文

一、文獻綜述

衍生金融工具審計的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是這方面的文獻并不多,其中絕大部分文獻是關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風險及管理對策的,如:2002年,王濛、常谷珍《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風險及防范對策》指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風險及風險防范對策、審計測試的特殊要求;2008年,董博、李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點及風險管理》指出金融衍生工具的特點及在這些特點之下如何進行風險管理;2008年,王琰《衍生金融工具的審計風險與路徑選擇》揭示出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審計風險以及如何在其風險下的審計路徑選擇;而2007年,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主編的《衍生金融產品審計》指出衍生金融產品存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以及內部審計人員的行為和金融監管。

二、什么是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同時具備下列特征,并形成一個單位的金融資產及其他單位的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的合同。

一是其價值隨特定利率、金融工具價格、商品價格、匯率、價格指數、費率指數、信用等級、信用指數或其他類似變量的變動而變動;變量為非金融變量的,該變量與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關系;二是不要求初始凈投資,或與對市場情況變化有類似反應的其他類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凈投資;三是在未來某一日期結算。衍生金融工具包括金融遠期合同、金融期貨合同、金融互換和期權,以及具有金融遠期合同、金融期貨合同、金融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特征的工具。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特點

查看全文

衍生金融工具計量論文

關鍵詞: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建議

摘要:對衍生金融工具如何加以計量是財務會計的一大難題。文章對美國FASB和IASC關于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準則的內容進行介紹和分析,并結合我國現狀,對此作了初步探討。

會計理論的每次重大變革,都是由于客觀經濟環境變化而導致的。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金融創新活動中產生的,它已給現代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帶來很大沖擊和挑戰,其中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是最具爭議、且分歧較大的核心問題。中國已加入WTO,金融市場必將對外全面開放,外資金融機構很快會帶著先進而又復雜的衍生金融工具進入我國金融市場。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目前關于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理論尚未建立,因此,盡快研究和建立中國特色的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已迫在眉睫。

本文擬對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已的最新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準則的有關內容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計量問題進行探討。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種類和特征

近年來,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發展,國際上衍生金融工具(商品)已達1200多種。目前美國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最發達,美國FASB和IASC制定的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代表著當今世界上這一領域最高水平。為了研究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的計量問題,我們應該首先對其種類和特征有較為清晰的認識。

查看全文

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探討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中信泰富巨虧案例簡介;對中信泰富對沖風險外匯合約風險分析;中信泰富衍生金融投資控制缺陷分析等進行講述,包括了中信泰富公司簡介、中信泰富巨虧案簡介、外匯杠桿合同被普遍認為投機性很強,屬于高風險產品、中信泰富投資的累計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中信泰富對遠期合約風險評估不足是這次投資巨額虧損的第一個原因等,具體資料請見:

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開始,金融市場波動劇烈,不斷發生企業衍生金融工具投資巨額虧損案例。從豪賭原油期貨而巨虧5.5億美金的中航油,至法國興業銀行股指期貨投資巨虧71億美元,再到雷曼兄弟次貸資產投資巨虧破產,再到我國紅籌公司中信泰富外匯合約巨虧,公司衍生金融工具投資一而再成為眾多大型公司投資的夢魔。如何控制公司衍生金融工具投資風險,成為我國監管部門和公司的急迫的課題。下面我們對中信泰富遠期合約巨虧案例進行系統分析,探討我國公司該如何有效的控制衍生金融工具投資風險。

一、中信泰富巨虧案例簡介

1.中信泰富公司簡介。

中信泰富是大型國企中信集團在香港的6家上市公司之一。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過新景豐公司而獲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發行2.7億股新股予中國國際信托投資(香港集團)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團)持有泰富64.7%股權。至此,泰富成為中信子公司。

中信泰富于香港注冊成立,現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并為恒生指數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東為中國國際信托投資(香港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查看全文

投資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探究論文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屬大型國企中國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總部和注冊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經營十分困難,一度瀕臨破產,后在總裁陳久霖的帶領下,一舉扭虧為盈,從單一的進口航油采購業務逐步擴展到國際石油貿易業務,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資產在國外上市的中資企業。公司經營的成功為其贏來了聲譽,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評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獎,并且是唯一入選的中資公司。

中航油通過國際石油貿易、石油期貨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其凈資產已經從1997年16.8萬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5億美元,增幅高達800倍。但2004年11月,中航油因誤判油價走勢,在石油期貨投機上虧損5.5億美元。這一事件被認為是著名的“巴林銀行悲劇”的翻版:十年前,在新加坡期貨市場上,歐洲老牌的巴林銀行因雇員違規投機操作,令公司損失13億美元并導致被一家荷蘭銀行收購。曾經在7年間實現資產增值800倍的海外國企中航油,緣何短短幾個月內就在期貨投機市場上背負5.5億美元的巨債?

2003年底,由于中航油錯誤地判斷了油價走勢,調整了交易策略,賣出了買權并買入了賣權,導致期權盤位到期時面臨虧損。為了避免虧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進行了三次挪盤,即買回期權以關閉原先盤位,同時出售期限更長、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權。每次挪盤均成倍擴大了風險,該風險在油價上升時呈指數級數的擴大,直至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斷高漲的保證金,最終導致了破產的財務困境。應該說中航油能夠在7年間實現凈資產增幅800倍,到巨虧5.5億美元,都是緣于“創新”及對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誕生本來是為了規避風險的保值作用,但中航油卻是毀于過度的投機。

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衍生特征的金融工具。根據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的定義:“衍生金融工具是期貨、遠期合約、互換和期權合約以及類似性質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與固定利率借款承諾等”。而我國一些學者認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價值派生于某些標的物的價格金融工具;其中,標的項目包括債券、商品、利率、匯率和某種指數等。也就是說,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傳統的金融工具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通過預測股價、利率、匯率等未來行情走勢,采用支付少量保證金或權利金簽訂遠期合同或互換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興金融工具。

查看全文

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標準探究論文

摘要:公允價值作為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標準已經得到會計界的廣泛認可。但是公允價值有著廣泛的外延,具體采取什么樣的標準還沒有統一的認識。本文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時,根據我國的國情認為待到相關市場與機制進一步完善時,全面引入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關鍵詞:計量屬性;公允價值;現行市價;估價計量

在衍生金融市場高速發展的今天,關于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標準一直是會計界所關心的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以FASB與IASC為首的國際會計界認為公允價值是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標準的最佳選擇。(FAS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動的會計處理》中明確指出:公允價值是計量金融工具的最佳屬性,對于衍生工具而言,公允價值是唯一相關的計量屬性。IAS39《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也提出,對金融工具更多地使用公允價值。)

以公允價值作為衍生金融工具計量標準,那么公允價值又如何確認呢?從定義上,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在熟悉情況并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資產交換或負責結算的金融。FASB進一步指出,活躍市場中的公開市場報價是公允價值的最好證據。但是,筆者認為公允價值的概念比較抽象,有著廣泛的外延。因此,簡單地將公允價值歸結為在活躍市場中的公開市場報價是不合理也是不正確的。只要在熟悉情況并自愿的基礎上,在交易的雙方同意下歷史成本、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變現凈值和未來現金流量貼現等,其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在交易中作為公允價值的具體表現。因此,相關報表編制者通過計量價格的選擇來操縱公允價值信息,使公允價值的可靠性大大降低。那么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我們將采取哪種模式作為現實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提高公允價值的可靠性與可操作性呢?

公允價值定義的前提是假定企業處于持續經營狀態,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打算大幅度削減其經營規模,或以不利的條件從事交易。如果交易對象存在于一個交易活躍、信息傳遞迅速、監管機制健全的市場上,那么現行市價反映了所有公開的信息。現行市價就是公允價值的具體體現。雖然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價值變化頻繁,同一品種衍生金融產品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價格,但其價格是圍繞其公允價值上下波動的。總體上它們是趨于一致的。但是,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中現行市價作為公允價值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非技術性手段利用市場的弊端(根據經濟學的供給與需求關系原理,我們可以通過控制衍生金融產品的需求量與供給量達到控制衍生金融產品價格)使衍生金融產。品的價格背離公允價值。隨著金融市場的發達與衍生金融工具估價計量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市場價格不能獲得時,估價計量公允價值將發揮更廣泛的作用(估價技術參考類似資產與負債的價格或者其它的估價模型)。在存在一個高度發達的證券市場中;有一個合理的計價模型;相關數據來自發達的證券市場且可以得到可靠地認證。這些將使估價的可靠性達到可以公允地表達財務報表內容的程度。也可以避免在以現行市價作為公允價值時,通過一些非技術性手段達到操縱公允價值的目的,從而影響財務信息的可靠性。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尤其是電腦技術的運用),相關的信息資料可以容易、可靠、完整地得到。根據當前形勢的發展,估價計量公允價值將成為一種趨勢。所以,我們應從以下幾點做好準備:(1)繼續建設與完善我國的證券市場。(2)健全與完善監管機構與機制。(3)建立專門機構對證券市場與相關數據進行評估。(4)建立完善計算機網絡系統,運用計算機技術建立數據庫,加強數據的管理。(5)加快計價模型的研究,根據現實情況對計價模型的前提條件進行調整使其假定性更加合理以及被計量的金融工具所隱含的變量更符合使用模型的條件,提高計價模型的可操作性。

對于部分處于市場缺乏活躍性,同時又不存在來自機構或者來自模型的估價或者交易規模較小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價值就不能得到可靠地計量。在這種情況下或者在現行市價無法取得的情況下,如何確定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呢?研究這一問題,對我國無疑有更為現實的意義。一方面,隨著我國成功加入WTO,根據相關協議我國的金融管制將逐步放松(比如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國金融機構在我國擴大業務范圍等)。另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經濟危機破壞力大大增強金融機構及至跨國企業集團防范、分散金融風險的需要不斷加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將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最后,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的實現完全取決于市場經濟發展的程度,我國的金融市場存在著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們不能不顧我國的特殊環境,簡單地模仿發達國家的模式。針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和上述所提到的問題,我們應從我國的國情出發,以市場為基礎來確定我國的計量模式。如果考察對象存在于一個交易活躍、監管機制健全的市場上,我們應按前面提到的方法進行確認;如果不存在活躍的市場,我們應將采取類似前面提到的方法。

查看全文

企業財務管理中衍生金融工具的運用

一、引言

2016年12月23日,中國神華集團(以下簡稱神華集團)針對存在大量外幣債務風險產生的匯率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審議并通過了相關金融衍生工具業務年度方案的議案。神華集團基于2017年度即將開展的印度尼西亞電力項目進行浮動利率美元貸款的融資,與此同時,神華集團還有10億美元、410億日元的外幣債務。根據國際化經營帶來的外幣債務和外幣浮動利率貸款,該衍生金融工具的議案基于神華集團面臨的外匯現狀及存在的匯率和市場風險,靈活地將交叉貨幣利率掉期交易、外匯遠期交易、外匯期權交易、利率掉期交易等衍生金融工具運用于財務管理,從而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組合將風險鎖定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那么,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到底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到底為企業帶來怎樣的收益?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義與內涵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義

相對于傳統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信用交易和杠桿交易的特點,在存貸款利率、市場匯率、商品價格、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等傳統金融工具的基礎上,衍生出的現代化金融工具。傳統的金融工具包括利率、匯率、商品價格、股票市場價格,而衍生金融工具便是通過傳統金融工具的波動和變動派生出來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金融期貨合約、金融遠期合約、金融互換合約、金融期權合約等。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內涵

查看全文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學術語,是一種以杠桿和信用交易為特征的金融工具,企業在現代化發展中,可以通過衍生金融工具從而實現企業自身在金融市場中的發展,該工具可以實現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有效管理。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從發達國家產生,之后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傳入我國,并在我國進行發展。現階段其發展還不是很成熟,但是這卻是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對于現代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存在的風險

衍生金融工具(financialderivative)又被稱為金融衍生產品,其和基本的金融產品是相互對應的關系,指建立在基礎產品之上或者基礎變量之上,其價格會受到金融產品的價格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從而出現的金融派生產品。同時衍生金融工具是在貨幣、債券、股票等原有金融工具的基礎上進行發展的,其基本特征是杠桿原理和信用交易。在金融市場中,常見的衍生金融工具有四種,分別是:期貨合約、期權合約、遠期合約、互換合約。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主要指企業在金融市場開展業務時,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市場變化、政策變化、管理方式變化等,會對企業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的風險,即: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指某種要素的變化和預期的市場變化不相同,會造成企業出現經濟損失,市場風險一般包括貨幣、利率以及價格兩方面的風險,對于企業發展而言,市場風險具有不可預測性,因此,企業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財務管理,以此規避市場風險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同時衍生金融工具的混亂使用也會造成市場風險的出現;信用風險,信用交易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特征之一,即在實際企業發展中,企業或者對方企業會將企業自身的信用作為交易的保證,但是在實際企業發展中,經常會遇到合約的一方在規定時間無法正常履行合約,因此出現違約風險,包括本金和重置兩方面的風險,因此,在企業開展實際業務時,需要對合約對方的信用狀況進行調查,同時利用合適的衍生金融工具對信用風險進行規避。

2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企業財務管理主要包括籌資、投資、資金項目收支結算三部分管理,將衍生金融工具實際應用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主要從這三方面內容展開。

2.1將衍生金融工具應用在籌資管理中

查看全文

衍生金融工具對傳統財務會計理論的挑戰及應對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國際金融市場上呈現出強大的革新動力,從而導致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衍生金融工具的廣泛應用既給國際金融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還在確認、計量和報告等方面引發了一系列的財務會計問題。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點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種運用債券、股票等金融資產交易的新的融資技術。從財務會計的觀點來看,所謂衍生金融工具,就是指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之中的合約,它是由傳統金融工具衍生而來的一種投資工具。與其它融資工具不同的是,衍生工具本身并不具有價值,其價格是從可以運用衍生工具進行買賣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價值中衍生出來的。這種衍生性給予這種新的融資工具以廣泛的運用空間和靈活多樣的交易形式。目前,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最為普遍應用的衍生工具包括遠期合約、金融期貨、期權、互換。

1、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以合約為基礎。合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簽訂合約之日起便基本確定,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初始凈投資,而交易卻要在將來某一時刻才能履行或完成。

2、衍生金融工具的收益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衍生金融工具所產生的收益,來自于標的物價值的變動,即約定價格與實際價格的差額,將隨著未來利率、證券價格、商品價格、匯率或相應的指數變動而變動。

3、強有力的財務杠桿作用和高度的金融風險形影相隨。在運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交易時,只需按規定交納較低的傭金或保證金,就可從事大宗交易,以小搏大。投資者只需動用少量的資金便能控制大量的資源,一旦實際的變動趨勢與交易者預測的相一致,即可獲得豐厚的收益。但是,伴隨巨大收益的是巨大的風險,一旦預測有誤,出現金融風險,就可能使投資者遭受嚴重損失,甚至危及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

查看全文

衍生金融工具在境外企業外匯風險控制的運用

摘要: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為刺激經濟發展,各國加大了對貨幣的調控力度,影響本國貨幣價格。境外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外匯管理壓力,交易規模越大,風險影響越大。常規的經營性外匯防控手段已難以滿足要求,防控效果受到限制。衍生金融工具的應用,提升了企業外匯風險防控能力,應該得到境外企業的重視,并加以研究和應用。

關鍵詞:外匯風險;匯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境外企業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到國際經營事務中,外匯風險對企業經濟效益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在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外匯業務的比重越來越大。由于世界經濟、政治等宏觀經濟環境的錯綜復雜,外幣匯率變化預測難度加大,境外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壓力越發地突出。近7年來,美元等主要國際結算貨幣的匯率的變化幅度很大,增大了外匯風險。2008年至2016年,美元對人民幣總體經歷了三個階段:2008年-2010年的穩定階段、2010年-2014年的貶值階段、2014年-2016年的增值階段,但都保持持續波動。提高境外經營利潤,減少外匯風險的影響,需要境外企業結合匯率風險的種類及綜合各種規避匯率風險的方法,有針對地采取措施。境外企業要結合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靈活引入先進的金融工程技術,特別是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來管理外匯,合理降低外匯風險對生產經營工作的影響。本文將介紹境外企業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外匯風險防控的具體操作和應用。

一、外匯風險的種類

外匯風險是指在投資、貿易和金融以及其他經營活動中,因預測外匯匯率變動,導致以外幣計價的負債價值的增加或資產價值的減少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匯率風險、信用風險及利率風險等。匯率風險是目前境外企業遇見的最常見的外匯風險,對經營活動及效益預期產生較大的影響。

二、外匯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