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貿易保護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12:56: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貿易保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貿易保護

新貿易保護主義

一、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形式

新老貿易保護主義的目的都是限制進口,鼓勵出口。但兩相對比,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名義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隱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術上的歧視性等特點。具體來說,其主要的壁壘形式有:

1.綠色壁壘。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在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平衡觀得到進一步弘揚的背景下,西方學者進而提出了所謂“綠色保護主義”的新概念。即以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為名,主張對那些凡是可能對環境與健康帶來危害的商品和服務加以限制和制裁,從而以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為其貿易保護行為尋求名義上的合理性。

2.技術壁壘。科學技術與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各國產品的技術規范、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日益科學與成熟。但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依其經濟和技術優勢而制定的技術規范、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認證標準、評審程序和認證、認可制度等名目繁多、復雜多變,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目的性和苛刻性,對有關國家的產品和服務構成了技術障礙,使其難有作為。

3.其他壁壘。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簡稱SA8000)是一種以保護勞動環境和條件、勞工權利等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標準體系。目前,全球大的采購集團非常青睞有SA8000認證企業的產品,這迫使很多企業去申請與維護這一認證體系,從而削弱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

貿易管理適用于發達國家對其戰略性產業發展的保護,通過政府對貿易活動的干預,達到改變市場結構或環境,提高本國企業的競爭能力。其政策主張大多涉及自愿限制出口、補貼、國家貿易壟斷等。特別是反傾銷措施,具有很強的壁壘效應。

查看全文

新貿易保護的特點

1經濟全球化的背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和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通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加強。而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產要素超越國界流動,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和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的廣泛傳播,跨國公司作用顯赫,從而導致各國經濟活動高度相關,世界經濟整體化和一體化空前突出的經濟現象與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2經濟全球化的效應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從經濟角度看,全球化被視為經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的相互依賴,特別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場,資本超越了國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動,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配置。但同時我們在考察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效應時,應該注意到其兩面性。

一方面,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從而增加總產出和消費者福利。對于單個國家來說,可以更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較利益的要素,獲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益。此外,經濟全球化利益所產生的經濟驅動力導致了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這種調整必將促使不同產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轉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局面,加強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協調。

查看全文

論全球化新貿易保護成因

摘要:經濟全球化與貿易保護擴大化是一對矛盾。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但貿易保護主義使發展中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探討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貿易保護的特點與成因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貿易保護;貿易自由;國際貨幣

Abstract:The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tradeprotectionmagnificationispairofcontradictory.Theeconomicalglobalizationpromotedthedevelopingcountryeconomicdevelopment,butthetradeprotectionismcausedthedevelopingcountrytopaythehugeprice.Hasdiscussedtheincomewhichtheeconomicglobalizationbrings,simultaneouslyhasalsopointedoutundertheglobalizedbackgroundthenewtradeprotectioncharacteristicandoriginthe

keyword:Economicglobalization;Tradeprotection;Tradefreedom;Internationalcurrency

1經濟全球化的背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和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通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加強。而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產要素超越國界流動,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和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的廣泛傳播,跨國公司作用顯赫,從而導致各國經濟活動高度相關,世界經濟整體化和一體化空前突出的經濟現象與過程。

查看全文

新貿易保護主義論文

摘要:貿易保護主義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貿易保護主義表現出更多的新的特點,引起了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本文對各個觀點進行梳理,研究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形式、特點、影響,以及面對保護主義所產生的新特點我國該采取怎樣的對策。

關鍵詞:新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對策

一、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形式

新老貿易保護主義的目的都是限制進口,鼓勵出口。但兩相對比,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名義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隱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術上的歧視性等特點。具體來說,其主要的壁壘形式有:

1.綠色壁壘。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在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平衡觀得到進一步弘揚的背景下,西方學者進而提出了所謂“綠色保護主義”的新概念。即以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為名,主張對那些凡是可能對環境與健康帶來危害的商品和服務加以限制和制裁,從而以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為其貿易保護行為尋求名義上的合理性。

2.技術壁壘。科學技術與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各國產品的技術規范、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日益科學與成熟。但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依其經濟和技術優勢而制定的技術規范、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認證標準、評審程序和認證、認可制度等名目繁多、復雜多變,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目的性和苛刻性,對有關國家的產品和服務構成了技術障礙,使其難有作為。

查看全文

全球化新貿易保護特點論文

摘要:經濟全球化與貿易保護擴大化是一對矛盾。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但貿易保護主義使發展中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探討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貿易保護的特點與成因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貿易保護;貿易自由;國際貨幣

Abstract:The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tradeprotectionmagnificationispairofcontradictory.Theeconomicalglobalizationpromotedthedevelopingcountryeconomicdevelopment,butthetradeprotectionismcausedthedevelopingcountrytopaythehugeprice.Hasdiscussedtheincomewhichtheeconomicglobalizationbrings,simultaneouslyhasalsopointedoutundertheglobalizedbackgroundthenewtradeprotectioncharacteristicandoriginthe

keyword:Economicglobalization;Tradeprotection;Tradefreedom;Internationalcurrency

1經濟全球化的背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和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通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加強。而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產要素超越國界流動,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和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的廣泛傳播,跨國公司作用顯赫,從而導致各國經濟活動高度相關,世界經濟整體化和一體化空前突出的經濟現象與過程。

查看全文

后危機時代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策略探討

[摘要]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國際貿易、技術轉讓和國際資本流動為載體的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與此同時,國家間、地區間的競爭呈現出立體化、多元化的趨勢,隨著競爭的加劇,戰后為推動國際貿易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的WTO制度本身的缺陷越發明顯,尤其是本世紀金融危機以來,各種新型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極大地阻礙了世界經濟尤其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本文將要討論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應如何應對不斷升級的新貿易保護。

[關鍵詞]新貿易保護FTA美國337條款社會責任壁壘貿易救濟

作為經濟發展的必經選擇,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作為一對并存的矛盾是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面對自身經濟發展和對外競爭時必須要考慮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如何選擇經濟發展的原則往往取決于多個因素,如一個國家或地區自身的發展水平、自身與外界的相互關系等,另一方面,政策的選擇往往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實踐中不斷調整、修正,在競爭中不斷升級、完善。

相對于經濟自由主義而言,貿易保護主義更關注外界因素對自身的消極影響,其主要是通過關稅和各種非關稅壁壘限制進口,以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外國商品競爭。作為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的延續和升級,上世紀末期,新貿易保護主義方興未艾,保護的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商品經濟的范疇,通過綠色壁壘、社會責任壁壘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達到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的約束,進而保護本國就業,維持本國在國際分工和交換中的支配地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出現和發展既有競爭加劇、經濟理論發展的推動,也有多邊貿易體制自身的原因,但根本原因依然是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因此,自由和保護的相互交織必然貫穿于世界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而后危機時代的新貿易保護主義作為自上世紀90年代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延續和升級,一方面保留了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全部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現出自身的獨特性。

一、后危機時代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及發展趨勢

所謂的后危機時代,一方面是區別于暫時已經過去的全球金融危機,另一方面,由于現階段世界經濟并沒有明顯脫離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經濟的反復隨時可能出現,因此,此階段的新貿易保護主義更多的是對之前新貿易保護方式的延續和精細化。具體而言,有如下特征:

查看全文

新貿易保護主義發展論文

1貿易保護主義發展概述

國際貿易的發展可追溯到中國的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西北絲綢之路”,而關于理論方面的研究,學術界普遍認為始于17、18世紀期間的重商主義,主張國家通過貿易保護增加國家財富,通過管制金銀貨幣和壟斷對外貿易,大力鼓勵出口和限制進口等手段扶植本國產業的發展,實現貿易順差。

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國的制造業在整個世界生產中占了1/3。為促進本國產品出口,占據盡可能多的世界市場份額,英國工業資產階級提出了與貿易保護政策相對立的自由貿易政策。與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相呼應,自由貿易理論也在這一時期產生和發展。亞當·斯密提出的國際貿易基于絕對優勢,以及大衛·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都認為通過對外貿易實現產品在各國間的交換,各國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益。斯密和李嘉圖都是主張解除國家對貿易的管制,降低關稅和保護力度,倡導自由貿易。

與英國相比,同一時期的美國、法國和德國實行的都是貿易保護政策,目的都是為了保護農業、民族工業和扶植新興工業的發展。經濟理論上以漢密爾頓和李斯特為代表的傳統貿易保護理論,主張經濟落后國家通過關稅壁壘保護本國幼稚產業,促進其發展,實現工業化,但保護只是暫時的,等幼稚工業成熟壯大后,還是要實行自由貿易。

20世紀初,美國逐漸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其工業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但在對外貿易政策上,繼續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這些政策具有一定的侵略性,也被稱為超貿易保護政策:對進出口貿易實行許可證制及外匯管制;對進出口商品規定進口限額,征收高額關稅或禁止進口;對出口商品予以補貼或關稅減免。其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內市場的壟斷價格和奪取國外市場。但美國由此而遭到貿易伙伴的報復。這一時期,世界的主要國家均采取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政策,如高關稅、外匯管制和貨幣貶值;一些國家試圖通過減少進口實現貿易盈余,結果導致了國際貿易體系的崩潰,使世界經濟之所以陷入大蕭條長達10年之久。

二戰后到上世紀70年代期間,在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國際多邊自由貿易體制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世界貿易政策出現兩種主要傾向:為了占領國際市場和使用廉價資源,發達國家均傾向于貿易自由化;而同時期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則大多數實行貿易保護政策來扶持民族產業。20世紀80年代后,資本主義經濟進入緩慢發展時期,貨幣危機、石油危機、債務危機以及世界性的經濟衰退給發達國家以沉重的打擊,各國又重新考慮對國內市場保護的問題。這一時期的貿易保護主義是在世界倡導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現的,也被稱為新貿易保護主義。

查看全文

新貿易保護主義現狀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

貿易保護主義的基本立足點是發展本國生產力,促進本國經濟的增長。在經濟自由化和一體化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的大前提下,貿易保護主義除了使用傳統的關稅作為保護的手段之外,還加強了對非關稅壁壘的設置和使用,如苛刻的技術標準環境標準等,以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貿易保護與貿易自由化這對矛盾體將會以怎樣的方式存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應如何應對日益復雜多變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基于對以上課題的關注,本文在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理論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形式,并試圖透過現象揭示保護的實質。然后,本文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最終得出“新貿易保護主義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這一結論。文章的最后部分,針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實際,作者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應對措施,建議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熟練掌握WTO相關規則,借助政府和中介機構的力量,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有效地抵制外國無節制搶占和惡意沖擊,以保護各國在自由貿易過程中應得的利益。

關鍵詞:新貿易保護主義;貿易自由化;世界貿易組織

引言

新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初,以綠色壁壘、技術壁壘、反傾銷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措施為主要表現形式。其目的是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的約束,通過貿易保護,達到保護本國就業,維持在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中的支配地位的目標。它們在維護民族利益,保護資源與環境的旗幟下,行保護之目的,具有名義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隱蔽性,手段上的欺騙性和戰略上的進攻性等特點。

在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研究中,關于理論來源和特征的研究比較多。本文擬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發展的實質進行歸納分析,并試提出新貿易保護主義將在一定時間內長期存在的觀點。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則是通過對當今國際經濟形勢的分析,根據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現狀,提出運用貿易規則、規避貿易風險;發揮中介作用、建立預警機制;加大政府協調、實現公平競爭;提高商品質量、沖破貿易保護;運用爭端解決機制、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等具體有效的措施。

查看全文

后危機下新貿易保護政策研究論文

[摘要]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國際貿易、技術轉讓和國際資本流動為載體的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與此同時,國家間、地區間的競爭呈現出立體化、多元化的趨勢,隨著競爭的加劇,戰后為推動國際貿易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的WTO制度本身的缺陷越發明顯,尤其是本世紀金融危機以來,各種新型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極大地阻礙了世界經濟尤其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本文將要討論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應如何應對不斷升級的新貿易保護。

[關鍵詞]新貿易保護FTA美國337條款社會責任壁壘貿易救濟

作為經濟發展的必經選擇,自由主義和保護主義作為一對并存的矛盾是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面對自身經濟發展和對外競爭時必須要考慮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如何選擇經濟發展的原則往往取決于多個因素,如一個國家或地區自身的發展水平、自身與外界的相互關系等,另一方面,政策的選擇往往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實踐中不斷調整、修正,在競爭中不斷升級、完善。

相對于經濟自由主義而言,貿易保護主義更關注外界因素對自身的消極影響,其主要是通過關稅和各種非關稅壁壘限制進口,以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外國商品競爭。作為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的延續和升級,上世紀末期,新貿易保護主義方興未艾,保護的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商品經濟的范疇,通過綠色壁壘、社會責任壁壘及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達到規避多邊貿易制度的約束,進而保護本國就業,維持本國在國際分工和交換中的支配地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出現和發展既有競爭加劇、經濟理論發展的推動,也有多邊貿易體制自身的原因,但根本原因依然是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因此,自由和保護的相互交織必然貫穿于世界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而后危機時代的新貿易保護主義作為自上世紀90年代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延續和升級,一方面保留了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全部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現出自身的獨特性。

一、后危機時代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征及發展趨勢

所謂的后危機時代,一方面是區別于暫時已經過去的全球金融危機,另一方面,由于現階段世界經濟并沒有明顯脫離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經濟的反復隨時可能出現,因此,此階段的新貿易保護主義更多的是對之前新貿易保護方式的延續和精細化。具體而言,有如下特征:

查看全文

新貿易保護主義特點及影響

摘要:隨著中國加入WTO,全面對外開放,中國的對外貿易額大幅增長,國內企業的參與國際競爭能力不斷提升,應對國際競爭經驗積累增加,管理水平日趨提高。但另一方面,與歐美國家的貿易摩擦也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對外出口貿易中,發達國家通過政策限制貿易活動,這些新貿易保護主義表現對我國的對外出口貿易產生了不良影響,如何通過研究新貿易保護主義,制定一系列應對措施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文首先分析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特別是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的區別,之后分析了新貿易保護主義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針對性地應對之策。

關鍵詞:貿易保護主義;主要特點;對策分析

新貿易保護主義又稱為新重商主義、超貿易保護主義。始作俑者是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當時西歐的一些國家經濟迅速發展,還有在美國影響下的日本,在此時也成為美國對外貿易競爭中的對手,這種不斷加劇的競爭,迫使美國尋找一些手段保護本國利益,繼續維持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地位。這些手段不是以往的關稅政策,而是通過技術和環保等理由設置的門檻,需要國家許可的方式出現,這就是新貿易保護主義。新貿易保護主義實質上是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產生更多出口,減少進口。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產生是為了避免與國際自由貿易標準發生直接沖突,實際上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形式創新,名義上沒有違背國際自由貿易原則,對于國家操作來說,非常便利,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當然,這在經濟和技術上都占優勢的發達國家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歧視性。

一、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

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相比,性質、對象、范圍和區域都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性質不同。傳統貿易保護主義是發展中國家為了保護本國某些行業的快速發展,制定了一些針對某行業的政策,從而為這些行業帶來有利發展環境。目的是為了本國企業能夠迅速壯大,從而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最終是要走向貿易自由化。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體是發達國家,他們為了維護自身經濟利益,保持自身的經濟優勢地位,通過安全標準、環保要求等條件限制他國產品,新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會對世界貿易政策和趨勢產生影響。(二)對象不同。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保護對象主要為發展中國家或者欠發達國家的沒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很多是弱小的新興產業,新貿易保護主義保護對象是一些陷入危機的產業,產能過剩產業等。(三)范圍不同。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主要是針對商品,而新貿易保護主義主義主要是針對技術和服務類,發達國家在技術和標準上占有話語權。(四)區域不同。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是以國家為基礎,通過關稅手段,限制其他國家產品進入國內;而新貿易保護主義一般是區域性政策,政策區域之外的國家或者地區受到限制,而區域內的國家之間貿易不受影響。那么,有這么多不同,新貿易保護主義自身有哪些特點呢?1.特定的時代背景。貿易保護主義的產生是有一定時代背景的。公元15至17世紀,重商主義、貿易保護的產生與資本主義準備期相適應,金銀貨幣就是財富,重商主義就是為了保護財富。2.特定的政策目標。任何時期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制定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是為了保護本國薄弱的企業,促進其快速發展,發展到一定階段,又需要鼓勵其參與自由競爭,后期加以廢除,因而,這種保護是為了更好的形成自由貿易市場,最終會被廢除。而新貿易保護主義是發達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經濟優勢地位,依然獲取高額利潤,掠奪市場采取的一系列手段,這與自由貿易是相沖突的,對世界經濟貿易自由化產生不良影響,不利于世界經濟發展。3.廣泛的保護對象。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保護對象是弱勢產業或尚未發展壯大的新興弱勢產業,是一種對象明確的保護。而新興貿易保護主義是為了維護產業地位,維護對市場的統治地位,而采取的保護措施,首先是本國的保護,其次是一個區域國家的保護,特別是結成戰略聯盟的發達國家,保護的領域比較廣,服務、技術、投資、知識產權等領域都是保護對象。4.系統化的保護措施。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主要是關稅壁壘,通過關稅調節對貿易產生影響。新貿易保護主義除了關稅政策,更多的還有服務標準、技術要求等一系列措施,涉及范圍廣,措施多,形成系統化措施。

二、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產生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