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原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11:38: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理學原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心理學原理

心理學原理在班級管理運用

摘要筆者根據自己對教育心理學的原理的理解,把反饋原則、優化原則、互補原則、效能原則靈活地運用在班級管理中,闡述了管理班級的一些觀點和做法。

關鍵詞心理學原則班級管理應用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培養、組織、建設良好班集體、促進和保證班集體成員的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強班級管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一直是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課題。幾年來筆者嘗試將心理學原理應用到班級管理中來,效果不錯。

一、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反饋原則的應用

班級的生活,不同于一般群體的生活。它具有十分的內容和多彩的形式。怎樣才能使集體中的目標、規范、組織和人際關系協調發展呢?班主任要及時掌握學生各自的動態,獲得有關反饋信息。如班級制訂的目標的積極性如何?哪些人有信心或哪些人有不同意見?目標是否發揮了激勵作用?是否符合實際?這些動態都需要班主任及時把握。然后根據這些動態,再不斷進行調節:或統一認識,進行說明;或排除各種心理障礙,或修改目標……同時,班主任的肯定或否定、批評或表揚又為被管理者提供了反饋信息。同學們將依據這些反饋信息來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

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建立起暢通的溝通網絡?一方面,班主任可通過班會、班委會、各種活動等將自己對班級的管理思想、班級的發展設想等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其想法,也可以通過個別談心的方式,針對個別學生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可通過各種正式渠道收集信息:如有計劃地召開班委會、任課教師討論會等,還可通過非正式渠道獲得信息:如與學生交往、同他們談心,隨時隨地,處處留心,從學生的言談中獲得信息,又如建立起信息網絡,在班級中設置一些能為班主任提供信息的“信息員”;第三是及時地分析和處理信息。班主任應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整理,對發現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將各種不良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而對大部分學生的愿望和需求則給予盡可能地滿足。這樣,班主任將會得到同學們的支持和尊敬。

查看全文

測謊的心理學原理探究論文

一、測謊由來

所謂測謊,就是對謊言的鑒別活動?!皽y謊”一詞,是由“測謊儀”(LieDetector)而來;“測謊儀”的原文是Polygraph,直譯為“多項記錄儀”,是一種記錄多項生理反應的儀器,可以在犯罪調查中用來協助偵訊,以了解受詢問的嫌疑人的心理狀況,從而判斷其是否涉及刑案。由于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此時大都會否認涉案而說謊,故俗稱為“測謊”。準確地講,“測謊”不是測“謊言”本身,而是測心理所受刺激引起的生理參量的變化。因此,解釋“測謊”或

“測謊技術”,我們認為其科學稱謂應是心理測試技術。

二、測謊儀如何進行測謊

(一)測謊的三大前提

1.被測人必須自愿接受測試,除非涉及刑事案件,任何人不能強迫他人接受測謊,否則,即構成對人身權的侵犯;

查看全文

安全流變突變原理研究心理學的思考

利用安全流變—突變理論開展心理學研究的可行性

(一)心理學的發展史是一部吸收融合新理論的發展史哲學是心理學的母體,哲學為心理學提供理論框架和指導思想,但哲學不能為心理學提供實證基礎。心理學擺脫哲學的附庸地位在于逐步采用了自然科學的觀察法和實驗法,最終逐步剝離哲學,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心理學究竟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亦或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交叉學科,從心理學正式成為一門科學開始,就爭論不休,各執一詞,直至目前心理學界也未達成共識。“確定地說,心理學是一門介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中間科學、邊緣科學、交叉科學。”[7]可以說,心理學的發展史是一部不斷融合最新理論、汲取其他學科營養(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學科)來充實自身發展并不斷創新的歷史?;仡櫺睦韺W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各種新式理論均與心理學有淵源。新式理論應用于心理學,既擴大了新式理論的應用范圍,同時也促進了心理學的發展。理論借鑒雖有瑕疵,仍不失為一項不錯的嘗試。如勒溫的場論就借鑒了物理學中“場”的相關概念,費希納對物理刺激和它引起的感覺進行數量化研究創建心理物理學,認知心理學就應用了控制論、信息論、計算機科學的相關理論。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者將混沌學、非線性科學的相關理論應用到心理學的研究,從不同側面詮釋心理學內容,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8-9]。(二)心理問題屬于廣義上的安全問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是不斷運動變化的,對立統一規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也始終存在著安全與危險這一對矛盾。“人類創造精神和物質財富的一切活動都在安全與危險的矛盾之中進行。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利用帶來了自然環境的變化和破壞;機電設備的廣泛應用帶來了各種機電事故;人在越來越復雜的環境中活動,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較顯著的變化。當這些變化超出一定的閾限后,人的安全狀態便進入危險狀態。因此,各學科領域都存在安全科學的內容?!保?]心理問題是由于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為、意志)并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當心理變化達到人的承受能力極限時便進入危險狀態。廣義上講,心理問題也是安全問題??梢赃@么認為,心理安全屬于大安全理論范疇的一個分支,心理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納入安全科學的研究范疇?;疽罁缦?。從定義上看,安全科學是研究事物發展過程的安全演化規律的科學。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科學。心理的變化發展過程是事物發展的基本過程。從狀態概念上看,安全科學的狀態有安全、危險、事故等3個狀態,而心理狀態粗略講有健康、亞健康、病態等3個狀態。二者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存在某種對應關系。從基本觀點上看,安全科學認為事物的安全狀態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安全是相對的,不安全是絕對的;事物安全狀態的變化符合量變到質變的原理。心理學同樣認為人的心理處于變化之中,健康是相對的,不健康是絕對的;心理狀態也符合量變到質變的原理。(三)利用安全流變—突變理論闡釋心理變化過程的可行性安全流變—突變規律是事物安全演化的基本規律和本質規律,其哲學思想和方法能揭示安全科學的普遍性概念和規律,為安全科學研究提供方法論指導。“自然科學方法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應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保?0]安全科學的流變—突變理論是利用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亦可適用于心理問題研究。有一種立場就主張心理學應該以現代自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基礎,注意現代自然科學對心理學的意義。同時,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客觀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世界具體有整體性和統一性。同時,心理學的發展史也已經表明,自然科學的相關理論早已被移植到心理學研究當中,并有力地推動心理學不斷向前發展。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安全科學已有的規律和理論來分析和闡釋心理問題是恰當的,也是可能的。

安全流變—突變理論對心理學的啟示

(一)心理變化過程的新詮釋人的心理過程是動態的變化發展過程,隨著主觀意愿和客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心理變化過程一般都要經歷發生、發展、消亡等幾大階段。按照安全流變—突變理論,個體心理變化過程一般遵循OAF-BCD曲線(如圖2所示)。當心理問題出現時就需要及時輔導或者干預,以便最大程度上減輕心理疾病帶來的困擾。下面僅以實施個體心理干預為例進行解釋。圖2實施干預的心理問題流變—突變示意圖在實施干預前,心理變化過程的各階段分別為:OA—孕育階段;AB—發生階段;BC—發展階段;CD—結束階段;DE—后效階段。當實施第一次心理干預后,各階段變為:OA—孕育階段;AFGHK—發生階段(又分為AF、FG、GH、HK四個階段)。當實施第二次心理干預后,變化情況類似于第一次,變成曲線KLMNQ。當心理干預在F點作用后,原有的心理變化過程由OAFBCD變為OAFGHKIJ。經過干預后,心理損傷流變—突變過程發生了改變。FG段為心理損傷減速降低階段,個體心理狀況好轉。到達G點時,心理變化趨于平穩。進入GH段,即心理穩定發展階段。HI為心理損傷加速增加階段,I點為心理突變的預警點,此時如果不繼續采取措施,個體將進入IJ段,J為突變點,超過J點個體進入突變階段。以此類推,若個體干預發生在K點,流變—突變曲線將由OAFGHKIJ變成OAFGHKLMNQ。到達L點時,心理變化趨于平穩。進入LM段,即心理穩定發展階段。MQ為心理損傷加速增加階段,N點為心理突變的預警點,此時如果不繼續采取措施,個體將進入NQ階段,N為予警點,Q為突變點,超過Q點個體進入突變階段。當然,個體有自我修復能力,在沒有外界干預情況下,很多時候依然能自我修復。但依然可以用圖2進行解釋。如心理變化達到F點時,個體開始自我修復,依然會將曲線從OAFBCD變為OAFGHKIJ。(二)心理輔導或干預需要把握關鍵節點從圖2可以看出,對心理進行輔導或干預在不同的階段進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若每一次后續干預都在系統流變階段的話(如在AB段的F點,GHI段的K點),每一次都能延長個體安全流變的時限。所以,心理干預應該是持續的,不斷進行的,并不能期望依靠最開始的一次干預就能解決問題。后續干預的起始點是有選擇的,應該選擇在損傷量加速增加階段,最晚不能遲于預警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個體心理流變階段能夠盡量延長,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心理干預的作用。安全流變—突變理論作為普適性理論,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都有方法論意義。用安全流變—突變理論的角度來分析心理變化過程,能在對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時的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相對嚴格的過程控制,為心理干預提供了指導。作為主觀的人的復雜性,決定了單單依靠某一個理論是難以準確、完整描述心理變化過程的。安全科學是一門新興科學,其自身也還在不斷發展、完善。利用安全流變—突變規律來詮釋心理發展變化過程還只是一種初步的探索,有些論述還不是很完善和充分。將安全理論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心理學研究不失為一種新的嘗試,還有待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朱正中工作單位:中國礦業大學

查看全文

應用心理學原理設計論文

摘要:為了使中學歷史學科教學更有效地利用計算機輔助功能,本文就如何把感知、注意、記憶、情感等心理規律運用到歷史教學課件的設計與制作中,以適合中學生的成長特點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歷史教學課件;心理學原理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能使教學內容單用語言描述很難達到的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活生生地展現在同學面前。從而,課件的設計與運用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果以學習者心理活動規律和心理特點為依據而設計會收到更好的效果。中學歷史課程具有真實客觀性、思想教育性、情感啟發性等多方面要求。本文試從感知、注意、記憶、情感等心理規律與歷史學科課件制作要求的關系上進行初步探索。

一、遵循感知規律,實現感官整體交互,激發學習興趣

(一)遵循對比規律,顯示教學主體

顯示物應形成色彩對比以便學生能迅速準確地感知。例如,在顯示歷史地圖時,鐵路用黑色,公路用紅色,河流用藍色,通過色調對比,使差別增大,學生可以清晰地感知。課件設計時一般選擇冷色調或中間色調,適當應用暖色以保持學習者穩定的學習情緒,增強其情緒和心理暗示,也體現了歷史事件的客觀性和沉重感。顯示物要突出主體。例如設計“土地革命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和抗日根據地時,可用顯眼的紅色(暖色彩)指代根據地范圍,使其他地區成為背景。主體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就容易了。

查看全文

深究心理學原理在班級監管中運用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培養、組織、建設良好班集體、促進和保證班集體成員的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強班級管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一直是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課題。幾年來筆者嘗試將心理學原理應用到班級管理中來,效果不錯。

一、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反饋原則的應用

班級的生活,不同于一般群體的生活。它具有十分的內容和多彩的形式。怎樣才能使集體中的目標、規范、組織和人際關系協調發展呢?班主任要及時掌握學生各自的動態,獲得有關反饋信息。如班級制訂的目標的積極性如何?哪些人有信心或哪些人有不同意見?目標是否發揮了激勵作用?是否符合實際?這些動態都需要班主任及時把握。然后根據這些動態,再不斷進行調節:或統一認識,進行說明;或排除各種心理障礙,或修改目標……同時,班主任的肯定或否定、批評或表揚又為被管理者提供了反饋信息。同學們將依據這些反饋信息來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

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建立起暢通的溝通網絡?一方面,班主任可通過班會、班委會、各種活動等將自己對班級的管理思想、班級的發展設想等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其想法,也可以通過個別談心的方式,針對個別學生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可通過各種正式渠道收集信息:如有計劃地召開班委會、任課教師討論會等,還可通過非正式渠道獲得信息:如與學生交往、同他們談心,隨時隨地,處處留心,從學生的言談中獲得信息,又如建立起信息網絡,在班級中設置一些能為班主任提供信息的“信息員”;第三是及時地分析和處理信息。班主任應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整理,對發現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將各種不良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而對大部分學生的愿望和需求則給予盡可能地滿足。這樣,班主任將會得到同學們的支持和尊敬。

二、發展特長,以點帶面——優化原則的應用

班級中任何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個性,個性心理發展的整體化,就是個性自由、全面和諧地發展。集體心理本身也是一個系統和整體,它們相互影響和促進。集體心理發展為個性發展創造了重要的社會心理環境。但不能限制個性的發展,個性的發展也不能離開集體的軌道。二者只有協調、統一起來,才能達到整體優化。

查看全文

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上好思政課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邊活動要雙贏,心理戰術是制勝的法寶。心理戰術是按照學生心理活動規律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手段引導一些學生改變其惡劣的學習態度和不良的行為習慣。

1知己知彼,出奇制勝

開學初,我對所任教的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綜合分析,主要將其分兩大類:學習型和厭學型。一個班的厭學學生盡管是少數,但破壞力相當大,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糾正某些學生的學習態度,也許將會嚴重影響以后的正常課堂教學秩序,也會傳染更多的厭學情緒。因此,我會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態度對待。一些學生認為思品課教學“枯燥無趣”、“學而無用”,他們趁機鼓噪,故意搗亂。學生越是制造矛盾,作為教師越要保持冷靜的心理素質。首先,了解“雙差”學生的思想狀態,多數“雙差”學生是因為聽課沒興趣而被困在教室,他們壓抑、厭煩,尋找機會制造矛盾,發泄情緒。因此,對待這種“雙差”學生,我做好充分準備,精心備課,整理材料,把當年一些熱門、大家都關心的、特別與學生實際生活有關的一些話題,如“整治低俗網絡文化”、“維和部隊”等,通過多媒體等手段作一個簡單、全面、綜合的介紹,引發學生學習九年級思品課的興趣。

我不僅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博學多才的良好的教師形象,而且調動學生對國情教育的好奇,轉移“雙差”學生的注意力,減少矛盾的發生?!靶睦響稹敝苿俚囊魂P是打響第一炮,它為教師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爭取了主動權。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知識的引導者,課堂上的主角是學生,教師應設計相關的教學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參與活動。例:如何認識校園網絡文化?如何理解“雙百”人物評選活動?明星改國籍是否愛國?什么是愛國行為?什么是民族精神?通過這些學生好奇且有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討論,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在眾多學生中,會出現一些對學習無法提起興趣的人,會在教學活動中故意講話、搗亂、破壞課堂紀律、干擾他人上課。針對這類學生,教師利用班上的正氣打壓邪氣,利用學生輿論的壓力,這類學生不想被他人孤立,于是停止制造事端??释谕瑢W中表現自己、認同自己的中學生心理特性得到充分的利用。

2投其所好,投桃報李

在教學活動中,“雙差”學生的課堂表現反反復復,時好時壞,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真分析這些學生的心理,他們的個性比較突出,表現欲較強,但由于長期定位為“差生”,被孤立又缺少關注,他們多數自暴自棄,無心向學,但又想引人注目,特別是得到老師的關注。因此,他們的行為表現反反復復。根據這種心理需要,我經常與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背景和學習狀況,耐心地幫助他們解開心結;平時多讓他們幫助老師、幫助班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課堂上,我關注“雙差”學生的表現,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樹立他們的良好形象,讓他們重新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重要一員,確立他們的集體責任感。這就是心理學常研究的需要律。需要與人的心理關系非常密切,心理學認為,需要是激起人活動的“內驅力”,等于是人的一切活動的發動機。了解這類學生的當前所需,投其所好,他們不能不改變態度,投桃報李。

查看全文

科學心理學的知識社會學背景探索論文

論文摘要:對科學心理學創始人馮特的傳統理解,主要依據鐵欽納和波林對他的描繪。在當代研究中,西方學者在廣泛研究原始文獻的基礎上,澄清了關于馮特的種種誤解。我們可以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科學心理學誕生的背景。實證自然科學的發展對傳統哲學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生理學與哲學的“聯姻”產生了實驗心理學。

論文關鍵詞:科學心理學;知識社會學;背景

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的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本文試圖在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考察科學心理學誕生的背景。

一、實證自然科學的發展對傳統哲學的沖擊

19世紀下半葉興起于德國的科學心理學思潮,既是對傳統的哲學心理學思想的直接繼承,又是對當時德國哲學狀況的一種富有建設性意義的直接反應。因此,馮特心理學的理論性質,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間接地決定于當時的德國哲學狀況。馮特作為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成長于是19世紀中葉,成名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而19世紀中葉,正是西方哲學從它的近代形式向它的現代形式的過渡期,因而在理論上處于極度的貧乏和混亂的狀態,這就使得當時的哲學家們的首要任務,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尋求和探索哲學的出路。馮特的科學心理學事業,就是這種探索的特殊形式。

19世紀中葉德國所面臨的哲學狀況,在很大程度上與黑格爾于1931年的去世相關,黑格爾的去世意味著整個傳統哲學的終結,因為他的哲學體系“以最宏偉的形式概括了哲學的全部發展”。在他的“博大”體系中,以往哲學的全部雛雞都終于到家棲息了。如果不拋棄黑格爾哲學由之孕育而成的,由笛卡兒的“我思主體”所確立的近代哲學的“第一原理”,如果不突破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那么哲學要想還有所作為是不可能的。

查看全文

優化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論文

高師公共心理學肩負著培養師范生的心理學素養的重任,必須以培養師范生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優化其課程體系。首先,高師公共心理學教材的內容必須具備實用性。具體來說,一方面應注重培養師范生正確的心理學的觀念,為師范生指明了思考教育、教學中心理學問題的正確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師范生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技能,使師范生能迅速有效地組織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技能,解決當前的教育教學問題。其次,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必須具備最優化的結構。根據心理學關于學習規律,課程的結構是形成學生認知結構的基礎。高師公共心理學的課程結構要有利于迅速形成良好的心理學的認知結構,有利于調動師范生學習公共心理學的積極性。

2.現行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的分析與評估回到本文目錄

現行的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并不是一個統一的課程體系,各高等師范學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學體系,但這些課程體系的內容與結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一個對象進行分析與評估。

從現行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內容來看,闡述心理學基本理論的內容十分詳盡,而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性內容則非常單薄?!爸乩碚摚p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十分嚴重。其具體表現為“三多三少”的現象,即對心理學概念、原理進行哲學式的闡述多,對心理學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闡述的少;對一般意義的心理現象進行描述的知識多,對教育活動中心理現象進行解釋、診斷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識少;要求學生對心理學的概念、原理進行闡述多,要求學生運用心理學原理解決教育活動中的實踐問題的技能訓練少。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對師范生解決教育、進行工作中心理學問題能力的培養。

現行公共心理學課程內容陳舊,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方面,現行教材中的有些內容,與教育、教學工作關系甚遠,對教育、教學工作沒有實際的指導價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緊密結合教育實踐而進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學觀念,沒有被吸收進教材。

從教材的結構來看,現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學理論為主線方式進行編寫。現行課程體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等心理學分支學科理論,而心理學每一分支學科理論又自成體系。以心理學的相關分支學科的理論為主線編寫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條塊分割”的現象。這種編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師范生掌握心理學理論體系,但是,師范生所學的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心理學知識則支離破碎,不能形成以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為核心的、完善的認知結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師公共心理學課程體系的實用性,妨礙了師范生形成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問題的能力。

查看全文

客運訓練旅客運輸心理學運用

1目前鐵路客運培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鐵路客運培訓現狀現行鐵路客運職工培訓有三種形式:一是新入路職工的崗前教育;二是職工培訓基地舉辦的客運人員崗位周期培訓;三是客運部門自行組織的業務技術培訓。崗前學歷培訓以鐵路專業基礎知識為主,崗位周期培訓與技術業務培訓以規章、作業標準和操作規程以及客運組織等為主,這些培訓雖然有效提高了客運職工的作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但實際工作效果卻沒有真正達到“以人為本”。筆者認為這與在培訓中沒有融入心理學特別是旅客運輸心理學有很大關系。

1.2鐵路客運培訓存在的問題

1.2.1對旅客運輸心理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長期以來鐵路企業奉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生產理念,對崗位作業標準要求很高,許多管理者把安全生產、完成任務作為全部工作內容,忽視了心理對人的行為的巨大影響,缺失對職工和旅客心理需求的正確認識和研究。

1.2.2崗位培訓內容缺乏心理學知識。要從根本上提高鐵路客運服務質量,必須牢固樹立“旅客至上,服務第一”的思想。這就要求客運職工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分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自我調節能力以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現行培訓中缺乏提高以上能力所必需的心理學培訓,目前的崗位培訓與心理學培訓存在脫節現象。

1.2.3心理服務不到位,遇突發事件無法正確處理。現職的客運職工大多不具備相應的心理學常識,不能夠換位思考,靈活改變服務方式,也不能妥善處理旅行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面對一些突發事件,自身先驚慌失措,往往不能冷靜應對,造成緊張局面等等,這些均易引起不良的社會反映,影響路風建設。

查看全文

高職教育心理學教學改革論文

心理學是我國現階段高職教育中普遍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是其他教育類課程系列的重要基礎,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在日后的工作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新時代下心理學的教學理念、課程內容體系、教材編寫質量及教學方法和手段等就成為影響這門課程能否實現其教學目標的重要因素。

一、當前高職教育中心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不清晰。就高職公共課心理學的教學而言,目前就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不少高職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上以及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很少。而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應用心理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那些畢業生,其心理學知識卻大多是畢業后結合實際工作的需要自學而來的,或在職期間參加各種培訓或進修時學到的。教學理念的不清晰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同時也是這門課的課程體系不夠合理、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的直接原因。2.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不合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課程內容大多重認知而輕人格。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感覺、知覺、記憶等認知過程的講授占了一半以上的課時,而人格部分所占的課時比重相對較少第二,課程的實踐性或體驗性不夠。現行高職公共心理學課程內容,對心理學概念、原理等基礎知識闡述過多,而對這些概念、原理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應用的操作性知識介紹較少;對一般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性的知識多,對教育活動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的描述和解釋以及調控的操作性知識較少;教師講授的內容多,要求學生對一些個案進行體驗和展開討論以及運用心理學原理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技能訓練較少。3.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首先,高職公共課多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理論的講授內容過多,結合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案例不夠,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與學生的互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其次,我國高校中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但有些教師的課件制作粗糙,僅僅是電子化的教科書,內容乏味,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達到同時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積極參與投入教學,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效果。第三是在教學評價上,多采用“標準化”方法,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指標。由于全校參加該課程考試的學生數量較多,為“公平”起見,考試方式多采用閉卷的形式,考試內容出大多有標準答案,學生只需死記硬背一些概念、原理就可以取得好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對自身人格狀態的了解和對自己心理狀態的調適,同時忽視了考查學生將這些原理在實踐中應用的能力,違背了心理學特殊的育心規律與教育價值。

二、高職教育中心理學教學改革研究

1.明確教學理念,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理念首先要明確高職公共課心理學的課程功能和教學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知識、文化、觀念等時刻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社會要求我們培養的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不斷地學習并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的人材,高職院校如果仍將心理學課程功能定位于傳授書本知識,只重視課程的育知功能,顯然不合時宜。除了育知(傳授知識)功能外,公共課心理學不可避免地要承擔起育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和育心(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任務。因此,公共課心理學也應確立起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學基礎知識,樹立起科學的、正確的心理觀;會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觀點去指導教學工作,設計、實施教學活動,能夠運用所學原理分析、理解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掌握認識自我的方法,形成心理自我教育能力,學會自我心理調適的技能,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講授的多樣性、科學性,同時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多將基本理論與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的案例結合起來,將基本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作為講授重點。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鼓勵學生進行發現式學習和探索式學習。開展一些專題討論,幫助學生運用所學心理學知識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心理現象,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和運用心理學知識的興趣。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發揮其視聽優勢,為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心理學教學的吸引力。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公共課心理學的課堂轉變為學生樂于參與的開放式課堂,通過這門課的有效學習,使大學生熟悉自身的心理發展特點,認識自我,了解社會,并運用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知識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指導自己的社會交往行為,優化個人的心理素質,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作者:劉洪素 單位: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