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水平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09:30: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理健康水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議如何提升老師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育直接關系到未來一代新人的成長,關系到民族的興衰、祖國的前程。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是教師素質的核心要素,也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規范教學秩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與保障。
改善教師內心狀態,關注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越來越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我們要研究教師的心理健康的特點,從提高教師資格準入的門檻,營造有利于教師心理健康的氛圍,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重視教師自身心理狀態的調適等途徑來改善教師心理素質,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心理健康;特點;途徑;教師
一、提高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
教師的基本職責是教書育人,也是教師對社會應盡的道德義務。同時,肩負著塑造新一代靈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大使命。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如果教師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就不可能夠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如果對學生身心造成危害,便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只會源源不斷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學生。可見,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其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是教師素質的核心要素,也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規范教學秩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與保障。教師的心理健康將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社會和民族的心理健康,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明天!因此,教師心理健康已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重視和理解。改善教師內心狀態,關注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也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二、教師勞動的心理特點
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難題
一、提高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
教師的基本職責是教書育人,也是教師對社會應盡的道德義務。同時,肩負著塑造新一代靈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大使命。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如果教師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就不可能夠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如果對學生身心造成危害,便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只會源源不斷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學生。可見,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其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是教師素質的核心要素,也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規范教學秩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與保障。教師的心理健康將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社會和民族的心理健康,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明天!因此,教師心理健康已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重視和理解。改善教師內心狀態,關注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也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二、教師勞動的心理特點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智力正常、情緒正常、行為協調、人際關系適應、反應適度等幾方面。教師的勞動是教師以其德、識、才、學作用于學生,引起學生的積極反應,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它自始至終都是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這是一種偉大、艱巨、復雜的精神勞動,是一項非常細致、特殊的系統工程。教師勞動的特殊性,一方面要求教師有超出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又對教師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
(一)教師勞動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師勞動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積極、歡樂的情緒,善于駕馭自己的情感,做情感的主人;統一、協調的行為,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自尊、自愛、尊重他人,正確對待人際關系;反應及時、敏捷。只有具備這些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適應教學工作,完成教育任務。
貧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運用封閉式短程團體輔導的方式對貧困大學生進行心理和行為訓練,通過對輔導前后SCL-90各因子癥狀的差異性檢驗,結合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和跟蹤回訪發現,短程團體輔導對于幫助貧困大學生接納自我、改變認知、提升自信、樹立積極的人生目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團體輔導;心理健康
貧困生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得到了廣泛關注,不讓大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是,我們在幫助貧困生解決經濟困難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家庭貧困對大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理應得到重視。研究表明,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檢出率明顯高于非貧困大學生,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為了探討貧困學生心理援助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我們以改變認知,提高自信,促進個性發展為目的,嘗試運用封閉式短程團體輔導的方法,以18名大一貧困學生為小組,進行一整天的心理和行為訓練,并對小組成員作了為期一年的跟蹤研究,結果表明,短程團體輔導對促進貧困生個性發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著明顯的效果。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05級大一學生為被試,總人數為18名,其中男生12名,女生6名。
網絡成癮者心理健康水平詮釋
論文摘要:研究采用楊文嬌等編制的大學生網絡成癮問卷及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26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測驗測驗表明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存在性別差異,網絡成癔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較大。結論:高網絡成癮傾向者與低網絡成癮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顯著差異。不同類型網絡成癮對心理健康水平影響不同。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成癮;心理健康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簡稱CNNIC)的“第二十二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6月,我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其中學生占30.0%,本科生占21.3%。由此可見:在校大學生已成為互聯網的主要使用大軍。而以過度、無節制的使用網絡所造成的上網行為沖動失調和個體的社會、心理功能明顯受損為主要特征的網絡成癮成為影響眾多青年大學生身心健康、學習和生活的嚴重問題之一.現已受到國內外心理學、教育學工作者的廣泛關注。本研究著重揭示網絡成癮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網絡成癮類型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情況,以期為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的具體預防和干預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1研究對象與工具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三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發放問卷32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為92.5%,其中有效問卷266份,有效率為9O%。其中一年級66人,二年級88人,三年級58人。四年級54人。男生124人,女生142人。
透析軍醫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關健詞:軍醫大學生心理健康追晾調查
摘要:目的:追殊調查軍醫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從2006年5月開始,以某軍醫大學一年級學員為對象,應用UPI,SCL-90,STAI表,每隔半年對其進行心理測試一直到實習前(2008年5月)。結果:在觀察的兩年時間里,學員的UPI,SCL-90.STAI分值均逐漸下降。結論:軍醫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心理水平不斷徉到提高,呈“臺階式”上升。
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軍醫大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人校后,受到軍校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自身的鍛煉,心理水平發生變化。本文嘗試對其心理水平進行追蹤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某軍醫大學2005級全體計劃學員395名(整群抽樣)。其中男學員323名,女學員72名。專業分布:護理25名、軍醫141名、海醫55名、藥學55名、麻30名、衛生事業管理37名和其他專業66名。平均年齡18.45歲。
2.測試方法.使用UPI.SCL90和狀態一特質焦慮問卷(STAI)2006年5月開始,每半年對2005級學員進行測試至實習前(2008年5月)。回收有效問卷381份,有效率為100%。
計劃著力提升機關干部心理健康水平
**市著眼于機關干部精神緊張、壓力較大,心理健康問題逐步凸現的趨勢,整合、發展干部談心制度、干部心理健康講座、黨員干部人文關懷等傳統做法,從*年開始推行了機關干部心理援助計劃。目前已探索實施了四項措施:
一是建設機關干部心理網站。在20*年初制作完成干部心理健康網,提供心理學知識、心理學應用經驗等內容,并組織心理專家為機關干部提供網上或面對面的咨詢服務。
二是實施機關干部EAP心理援助項目。與浙江理工大學心理研究所等機構進行合作,實施機關干部EAP(EmplopeeAssistancePro-gram)心理援助項目。目前已推出了團隊精神培養、創造性思維開發、情緒管理、工作減壓、陽光心態等五個團隊輔導工作坊,市財稅局近50名機關干部參加了首次心理拓展訓練。
三是舉辦黨務干部心理咨詢師研修班。與上海復旦大學心理系合作,組織20多名市直機關政工負責人參加室外心理拓展訓練,通過高臺背摔、空中抓扛、分組擂戰等項目訓練,提高政工干部心理素質、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四是舉辦機關干部心理健康講座。定期邀請心理專家給機關干部舉辦心理講座,并邀請心理咨詢師對機關干部進行一對一的心理咨詢。
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身體結構認知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身體認知體育鍛煉相關性研究
論文摘要:采用心理癥狀自評量表(SCL一90)、身體自尊量表、體育鍛煉態度量表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身體認知結構和體育鍛煉狀況的相關性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的身體認知結構、體育鍛煉態度、鍛煉行為和心理健康狀況之間存在較高程度的正相關性。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人,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相互促進的關系逐漸被人們所認識。為探尋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動的有效結合點,本文基于測試和調查的數據,深人分析了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身體認知結構和體育鍛煉態度—行為之間的相關性。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分層抽樣的辦法,選取湖北經濟學院、廣東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5所高校的50個體育教學班級,共1715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目前高中學校不斷擴招,職業教育出現滑坡,學生素質下降,招生越來越困難以及社會大環境等問題。另外,家庭關系、經濟原因和自身原因共同構成了教師的壓力源。這些壓力引起了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會使人由于體會壓力而放大壓力,發展成為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的生理健康,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心理健康中職學生自我減壓
引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負有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而且更應擔任學生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導的任務。教師工作極其重要,其任務十分繁雜,而且責任重大。
目前高中學校不斷擴招,職業教育出現滑坡,學生素質下降,招生越來越困難以及社會大環境等問題。另外,家庭關系、經濟原因和自身原因共同構成了教師的壓力源。這些壓力引起了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會使人由于體會壓力而放大壓力,發展成為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的生理健康,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而當前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為了進一步了解中職教師的心理狀況,通過我自身及對周圍同事的調查研究,努力發現專業課教師的心理問題,尋找解決辦法,使中職專業課教師能夠身心健康的工作生活,我特地談談我的個人看法,其中多有來源于各種資料的引證,不對之處還請各位專家老師指正。
一、首先我想談談提高職業學校教師心理健康素質的意義
衛生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為探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預方案實踐效果,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300名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照性別、年級進行配對,實驗組、對照組和控制組各100人,每組男生50人,女生50人,實驗組除正常參加學校課程外,還需參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照組僅限參加課程,控制組不參加任何心理輔導課程。結果顯示:實驗組、對照組和控制組的相關人口變量和心理健康狀態各項指標具有同質性;實驗組大學生參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8周后存在顯著差異。參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于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積極效果。
關鍵詞:衛生職業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預
作為一名全面發展的大學生,要具備出色的調節自己生活與學習狀態的心理技能,能夠在生活中從身心上激活自己、調控情緒、集中注意力等,這些心理技能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心理保障。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視角,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干預和調節,使大學生能夠從容應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挑戰,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新時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多元、多變、多維,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給高校教輔人員的學生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大學生思想靈活、思維活躍、思考前衛,在自信方面優越感較強,“我”的價值判斷高于“你”“他(她)”的判定,在人際關系處理上存在意識依賴。大學生的心理現狀能夠反映當前大學生心理維度中存在的堵點,由心理問題引發的行為取向問題也愈加明顯,軀體焦慮、抑郁、沖動、行為異常等都是心理健康帶來的一系列連鎖性反應。心理素質不僅是整個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和載體。應重視對衛生類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根據青少年心理形成及發展規律,開展對學生心理狀態和心理特點的研究,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探索矯正心理偏差的途徑,對保67證衛生類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1研究對象
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300名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照性別、年級相互平衡的原則進行配對,實驗組、對照組和控制組各100人,每組男生50人,女生50人,平均年齡在18.0~21.1歲。實驗組除正常參加心理輔導課程外,還需參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習,對照組僅限參加學校心理輔導課程,控制組不參加任何心理輔導課程活動。每次課程教學時長80min,為期8周。
2研究方法
幼兒教師心理疾病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教師也受到了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在教師群體中,幼兒園教師因為其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和自身工作性質的復雜性,出現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較大。近年來媒體所報道的一些幼兒園教師極端事件也說明了這一點。本文擬通過實證的方法探討幼兒教師心理心理疾病風險的現狀,并對提高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建議和對策。
一、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本研究隨機抽取某地區幼兒教師77人(均為女教師),其中已婚教師33人,未婚教師44人。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要求被調查幼兒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回答,同時收集被調查幼兒教師的資料,包括教齡、年齡、情緒特質、職務、婚姻狀況等。對調查數據進行描述統計、均值檢驗等,以上所有統計工作采用SPSS20、Excel2010完成。(二)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的量表為心理疾患量表(簡稱K10量表)。該量表是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的有效工具,能夠有效評定個體心理健康狀況的危險性。量表由10個條目構成,內容為過去4周中經歷的焦慮和壓力水平等非特異性的心理健康狀況相關癥狀的頻率。將每個條目出現頻率劃分為1~5分五個等級計分:所有時間(5分)、大部分時間(4分)、有些時候(3分)、偶爾有(2分)、幾乎沒有(1分)。量表總分為10個條目所得分之和,總分有四個等級:10~15分(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很低),16~21分(心理健康狀況一般、心理疾病風險水平較低),22~29分(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心理疾病風險水平較高),30~50分(心理健康狀況差、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很高),相關研究顯示該量表在中國人群中有較好的信效度。[1]
二、研究結果
(一)幼兒教師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分析。受調查幼兒教師10個條目的平均分為1.9分,焦慮的平均分為1.86分,抑郁的平均分為1.93分,K10總分為19.01分。綜合以上數據可以得出,幼兒教師的心理疾病處于較低風險水平,整體心理健康狀況一般。從表1可知,有24.7%的幼兒教師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很低,心理健康狀況良好;48.1%的幼兒教師患心理疾病的風險較低,心理健康狀況一般;19.4%的幼兒教師患心理疾病的風險較高,心理健康狀況較差;7.8%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很高,心理健康狀況很差。不少學者用類似的心理健康量表對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了調查。于欣欣等(2013年)研究發現廣西地區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幼兒教師的比例為22.17%[2],金芳等(2009年)研究發現沈陽地區幼兒教師可能有明顯心理問題的人數占23.6%[3]。綜合各地研究數據來看,幼兒教師心理疾病的風險處于較高和以上水平、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和很差的比例在20%~25%之間。盡管各地結果不盡相同,但總體看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汪海斌(2013年)經過橫向比較研究發現,幼兒教師在scl-90測驗總體均值呈上升趨勢,也就是說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在逐年增多。[4](二)幼兒教師與其他社會群體心理疾病風險水平比較。由表1可知,幼兒教師的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和北京大學生相近,比醫生的心理疾病風險水平要低很多,但比城市居民、農村居民、公務員(K10總分為14.63)、別的教師群體(K10總分為15.83)[10]的心理疾病風險水平高很多。可以說,幼師的心理疾病風險水平低于醫生,高于其他諸多社會群體(已有K10研究的社會群體)。以上“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很高”的不同社會群體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是醫生、幼兒教師、大學生、城中村居民、農村居民、威海市居民;“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很低”的社會群體在本群體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是威海市居民、農村居民、城中村居民、大學生、幼兒教師、醫生。“心理疾病風險水平較高”在本群體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是醫生、幼兒教師、大學生、城中村居民、農村居民、威海市居民。“心理疾病風險水平較低”在本群體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是幼兒教師、醫生、大學生、農村居民、城中村居民、威海市居民。從以上不同社會群體在不同心理疾病風險水平的排位可以看出,幼兒教師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很高(心理健康狀況差)的人數較其他大多數社會群體要多,而心理疾病風險水平很低(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人數又較其他大多數社會群體要少,心理健康狀況居中的人較其他社會群體要多。總體來說,從本次調查來看,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在整個社會群體中位于較低層次。
三、研究結論及討論
-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范文
- 下一篇:心理健康問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