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成本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1 10:22: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行政成本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行政成本

縮小行政成本的多維視線

摘要:行政成本是政府行政活動對經濟資源的消耗,它由機構成本、運行成本和專門成本三部分組成。行政成本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研究。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經濟型政府”,可以減輕民眾的負擔,重塑黨和政府在民眾中威望。可以從多種途徑降低行政成本。

關鍵詞:行政成本;主要途徑;重要意義

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首次在黨的歷史性文件中使用了行政成本的概念。控制行政成本,建立廉價政府,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應該看到,我國行政機構的總體管理成本在世界上是比較高的,因此,當前加強對行政成本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在行政成本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行政成本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通常我們只講生產成本、交易成本,很少講行政成本。一般的成本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問題。產出必須大于投入,這樣才有效益,產出越大效益越高。根據經濟學上的邊際成本學說,最起碼產出的邊際效益要等于邊際成本,否則就是無利可圖,不可投入。行政成本也就是在行政管理活動中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的投入與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之比。行政管理活動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通常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換算為貨幣價值形態的。而行政管理活動的產出如何量化成貨幣價值形態,確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有的可以量化,有的則不易量化。但不論產出是否可以量化,都可與行政成本作比較,從而檢驗出一項行政管理活動是否經濟、有效。

由于我國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遇事往往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對生產領域的成本核算比較認真,而對行政成本的核算缺乏足夠的重視,以致行政成本偏高、效率低下的現象十分突出。(1)在組織方面,主要表現為機構龐大、人員臃腫、政企不分、政社不分、部門職能交叉重復、人浮于事。由于機構設置過多,部門分工過細,造成職能交叉、互相扯皮、政出多門、關卡過多、工作效率低下的狀況。有的地方幾個機關同時抓一項工作或主管同一個部門,彼此互不通氣,各自為戰。一些單位站在本位主義的立場上,既不主動理事,又想越權、攬權,權力向下擴張、延伸。仍有一些單位因人設事,設法成立“臨時機構”,導致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惡性循環,人員膨脹的結果又導致行政管理成本增大,財政不堪重負。(2)在管理方面,由于我國行政行為的規范化程度低,充滿了不確定性、隨意性和惰性,導致政令執行不暢、作風飄浮守舊。有的部門和單位只顧本部門和小團體利益,對上級制定的政策措施,合意的就執,不合意的就不執行,或者在執行中出現偏差。一些公務員對人民群眾的呼聲與要求充耳不聞,對己有利的事搶著干,無利的事往外推;有的行政領導熱衷于文山會海,作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由于機構重疊,部門林立,造成目標分散,互相制約。誰都有權,誰都無權,尤其地方和基層的自主權更小。(3)從執行方面看,不少行政人員的素質欠佳,離國家公務員的法定標準仍有不小差距。一是干部隊伍的結構不合理,具有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干部太少。二是思想素質有待提高?!盀槿嗣穹铡?、“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淡化;玩忽職守,循私舞弊,行賄受賄、貪贓枉法的事時有發生。三是效率觀念淡薄,把時間花在開會辦文上,短會長開,小會大開;有的領導不算經濟帳,認為經費越多越好,花錢大手大腳,大慷國家之慨。此外,現代化管理手段未獲有效利用,至今仍有不少機關仍停留在“一張嘴、一支筆”的陳舊辦公狀態,大量行政人員陷入文牘事務之中,數字不清,傳遞不及時,信息利用率低。

查看全文

行政成本控制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政府行政成本中的非對稱信息問題,運用委托理論探討了存在道德風險的情況下,作為委托人的上級政府或部門如何激勵作為人的下級政府或部門降低行政成本。通過對問題的假設與抽象,構建了行政成本控制的委托模型。運用遺傳算法進行仿真求解,得出最優合同激勵因子。仿真結果表明該模型較有效地節約了行政成本。

關鍵詞:非對稱信息;委托;行政成本;遺傳算法

0引言

加快建設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社會已經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該以建設節約型政府為目標,成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榜樣。建設節約型政府以節約行政成本作為微觀基礎[1]。因此,研究如何有效節約行政成本具有現實意義。

一直以來許多專家學者對政府行政成本進行了研究,對降低成本的方法做了多方面探討,主要集中在對政治架構、制度建設、法律建設等方面的宏觀討論[2],很少站在委托的角度來審視政府上下級之間關系并對行政成本進行分析。本文立足于政府各層級之間的委托關系,通過定量建模研究如何減少行政成本。

1行政成本中的委托關系

查看全文

行政成本降低前提探究論文

降低行政成本是許多國家所追求的目標,但是,許多政府的實踐經驗表明,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標與最終的結果往往大相徑庭。許多國家希望提高政府干預經濟的能力,以促進經濟增長,增進經濟繁榮,然而由于政府干預經濟行為的需要,迫使政府的規模不斷增長,因此使得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本文從分析政府的產生及其應有的性質出發,結合政府規模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給出了政府規模與行政成本的關系,提出了降低行政成本的前提條件。筆者認為,政府作為人民大眾人的角色,只有成為為人民服務的法治化政府才有行政成本最小化的可能。

一、國家、政府與政府的職能

從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來看,目前有關國家產生的各種政治學說都認為,國家起源于社會,國家的產生和發展都是社會的需要,在二者的關系中,社會是第一性的,國家是第二性的。馬克思主義階級論認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剩余產品的積累,其直接后果是導致私有制的產生和階級的產生,階級利益沖突隨之發生。如果沒有一種控制機制來調解這種利益沖突,整個社會將會陷入混亂狀態。此時國家就作為一種超越社會的權威出現,來調解社會的對立與沖突,在這一過程中,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就會轉變為政治上的統治階級。

契約論的觀點則認為,人們最初生活在沒有國家和法律的自然狀態之中,享受自然權力,人類行為受自然法的支配,但由于這種自然狀態存在很多不便、沖突和恐怖,人們就聯合起來,訂立契約,每一個人都讓度出一部分自己的自然權力給一個公共機構掌握,由這個公共機構來調解沖突和控制恐怖,以保障每個人的權力和安定的生活,這個公共機構就是國家。國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政府是國家的具體化,國家產生的必然性也就體現了政府產生的必然性。

從根本上說,政府的主要職能包括:(1)保護公民的合法的自由;(2)生產公共品;(3)再分配產權。為了履行這些職能,政府要投入成本即行政成本,而為了償付這些成本,政府必須征稅以便管理和籌措各種物質資源。

從總體上看,我們可以說,在當今和平與發展的時期,政府的目標在于提供社會必需的公共物品,為社會謀求公共利益。但這里隱含的一個問題是,政府為社會需求所提供的一般是不以贏利為目的,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公共物品,從而,毋需致力于降低生產這些公共物品的成本,因此,也就很難用成本收益法來控制政府的支出,因而產生了常見的政府規模增長的潛在可能。同時,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使得對這些公共物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政府為滿足社會這種越來越多的需要,就必然利用對公共物品的壟斷來提高費用、擴充機構、增加人員、增加財政支出,從而導致政府規模的增長。

查看全文

行政成本控制監管方案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在全省縣級以上行政機關推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的決定》(云政發〔〕40號)精神和省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為確保全市縣級以上行政機關行政績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為監督、行政能力提升四項制度實施工作全面推進,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和《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若干問題的通知》有關要求,在全市縣級以上行政機關推行以行政績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為監督、行政能力提升為主要內容的效能政府四項制度,保障政府重要工作、重大項目的落實,實現政府工作最佳績效,厲行節約、節儉理政,以監督促效能,以制度推動廉政建設,確保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實施重點

(一)行政績效管理制度管理重點:

(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控制重點:

查看全文

行政成本管控方案

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縣深入開展效能政府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祥政發〔〕27號)和《縣政府自身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具體工作方案的通知》(祥政自建辦發〔〕2號)文件精神和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控制內容

從嚴控制行政成本,著力控制以下事項:

(一)機構編制和人員;

(二)公務用車購置和管理;

(三)會議、慶典、論壇;

查看全文

行政部門行政成本管理論文

摘要:執政成本是指執政黨在執政過程中,為維持執政地位和政權運行,推行自己的社會理想和政治主張,獲得執政效益所耗費的執政資源的總和。執政成本研究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的重要課題和重點內容。

關鍵詞:執政成本;科學內涵;顯性成本;隱性成本

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代政黨,在執政時,務必要把提高黨的執政效率、降低執政成本擺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首先要對執政成本的科學內涵進行探析,以期能夠找到控制和降低執政成本的有效對策。

一、執政成本的定義

執政成本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闡述執政成本的科學內涵需要了解成本的含義。美國會計學會1951年對成本下的定義為:“成本是為了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貨幣測量的價值犧牲。”[1]按照馬克思的價值理論學說,成本作為一個價值范疇,是由商品價值中的c和v所構成,即由耗費的不變資本價值和可變資本的價值構成。馬克思把這個作為價值范疇的成本價格叫做K,于是w=c+v+m的公式就轉化為W=K+m。馬克思進一步指出,成本是需要獲得補償的資本耗費的補償價值,“是一個在生產要素上耗費的資本價值c+v的等價物或補償價值?!盵2]這個補償價值的大小決定于所耗費的資本的價值量的大小。

與生產過程一樣,執政黨在執政過程中,也希望在執政過程中,通過最小的要素投入實現其執政目的,因此,執政也存在產出與成本。首先,不管是生產成本還是執政成本都是一定資源的消耗,只是消耗的內容有所差異。生產成本消耗主要是以貨幣形式衡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總和,而執政成本所耗費的內容比生產成本消耗的內容寬泛得多。其次,生產成本和執政成本所反映的內容相同,都是對投入與產出關系的反映:生產成本反映投入一定的成本獲得的物質收益的大小,而執政成本的投入不僅反映獲得的物質收益,還有非物質性的收益等等。最后,生產成本和執政成本所追求的價值目標相同,都是以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所不同的是收益的內容不同。

查看全文

行政后勤類成本在醫院成本核算的分攤

1行政后勤類成本的現狀

1.1行政后勤類成本的特點

隨著成本核算的發展,行政后勤成本已經逐步轉化成臨床科室直接成本,如為臨床科室專項服務所產生的成本,已經設立明細科目,直接計入相應科室,如為骨科組織的??浦R講座,在本次講座中產生的費用,可以通過財務記賬直接計入科室勞務成本。但是某些大型活動,如全院的義診服務活動產生的成本性支出,則無法直接計入臨床科室,需要進行分攤和轉移處理。除去專項業務產生的成本,行政后勤類成本主要有三個主要部分:一是人力成本,如行政、后勤科室人員的工資、補貼、福利費等;二是能源、固定資產折舊、辦公消耗性支出等;三是行政事業類支出。行政事業類支出是著力轉化為臨床科室直接成本的陣地,但是人力成本、能源、固定資產折舊、辦公消耗無法直接進入臨床科室,現階段只能通過層級轉移向臨床科室轉移。

1.2行政后勤類成本的管理方法

現階段成本核算無法準確衡量后勤服務類科室收益,所以無法準確以收益的手段核算行政后勤類科室的工作效率,只能通過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的辦法來考量后勤服務類科室,績效考核雖然能提高后勤服務類科室辦事效率,但是無法準確界定成本責任,無法取得節能降耗的作用。行政后勤類管理成本在現行全成本核算管理辦法中一般通過兩種途徑進入臨床科室,一種是通過職工人數平均法、收入比重法、成本比重法等方法,將部分無法直接進入科室的事業費支出分攤到臨床科室[3];另一種通過層級轉移的方法,由行政后勤類科室向醫療輔助、醫療技術、臨床服務逐級轉移到臨床科室。即使通過分攤、轉移的手段進入到臨床科室,但是臨床科室的工作人員對此類成本也是束手無策,無法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1.3行政后勤類成本在成本核算中的地位

查看全文

行政成本與行政績效審計經驗交流

[摘要]基層部門的行政成本和行政效能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國家正在全力推進績效審計,涵蓋了政策執行、資金使用、資源利用、行政效能等諸多方面?;鶎訉徲嬋绾侮P注行政成本和行政效能,推進績效審計,是一項新任務、新課題。本文從行政成本增長原因分析、審計關注行政績效謀劃、行政績效審計成果體現方面作了探索,以期有所啟迪。

[關鍵詞]行政成本行政效能績效審計

全國審計工作會議把全力推進績效審計作為積極開拓創新、推動審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各項審計都要注重從政策執行、資金使用、資源利用、行政效能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其效益、效率和效果,并要求在績效審計上加大力度,要處理好微觀局部與宏觀全局的關系,做到從微觀項目入手,從宏觀全局分析問題。行政成本與行政績效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不僅體現著部門內部管理問題,而且關系著領導者的經濟責任問題。在基層審計中,有必要關注行政成本和行政績效,納入審計監督范疇,對績效與成本進行分析與研究,實現揭露問題與解決問題并舉的目標。現結合基層實際,對這一問題作些試探性分析。

一、行政成本增長成因分析

有資料披露,從1978年到2006年,財政支出中用于行政管理的費用規模增長143倍,年均增長19.4%,高于同期GDP增速,也超過年均財政支出增速。同期行政管理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已由30年前的4.71%,增加到18.73%。從基層來看,追求財政增長仍然是重大經濟指標,報表也反映出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盡管如此,縣級財政仍然處在吃緊狀態。在財政增長部分,除了用于建設和民生項目外,基本上被行政經費吃掉了,而且仍然處于不斷增長趨勢。行政成本的擴張,從基層分析,大體有以下幾種因素。

一是物價成本拉動。近些年來,與行政管理密切相關的物品一直處在漲價態勢中,用電、燃煤、燃油、紙張、差旅等方面,價格漲幅都比較大。用電價格漲到0.5元以上一度,燃煤從每噸一百多元漲到三四百元,汽油漲到每升6元。就接待費、會務費都在大幅增加。此外,在業務內辦班、培訓、考察等的成本也在不斷升高。由于物價成本的拉動,導致行政管理成本直線上升,所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不斷拉大,財政收入的增長有相當部分被行政成本的價格因素吞噬掉。

查看全文

行政成本銳減策略分析探究論文

據了解,1978年—2003年的25年間,中國財政收入從1132億元增長到3萬億元,增至原來的27倍。同期行政管理費用則從不到50億元升至7000億元,增幅達140倍,而且近年來年均增長23%。從這一連串的數字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們國家的行政成本有多高,據統計,我們國家的行政成本已經居世界第一位……過高的行政成本不僅消耗的是可折算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消耗了難以折算的人心向背的無形成本。因此,加強對行政成本問題的研究,有效地降低行政成本,對順利完成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目標,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廉價政府,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行政成本的概念

行政成本是政府部門向社會或公眾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所必須的行政投入或耗費的資源。行政成本是一個復雜的指標體系,從財政學意義上講,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標準對行政成本進行分類和界定:首先,相對于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和政府與市場的分工而言,行政成本表現為機會成本,即一定的資源用于政府部門就失去了用于經濟建設和用于私人部門的機會。機會成本是研究行政成本的出發點。其二,相對于公共支出而言,行政成本表現為政府規模,政府規??捎秘斦С鰜肀硎?。財政支出按照具體用途,可包括人力支出(即公務人員的工資、獎金、福利、培訓和醫療保健等)、物力支出(即辦公場所、辦公設備、物質能源等)、轉移支出和其他支出;財政支出按照功能性質分類包括經濟建設費、社會文教費、國防費、行政管理費和其他支出。另外,政府規模還可用其他指標進行表示,如政府機構數、行政人員占整個就業人員的比重、官民比、公私就業人員比例等。再則,相對于行政運轉而言,行政管理費是行政成本的主要表現,是政府部門在決策、執行、協調和監督過程中,必須消耗的代價。

從財政學角度確立行政成本概念的意義在于:一方面,財政是政府職能的經濟體現,是政府行政的經濟基礎,“無財難以行政”;另一方面,財政又是社會利益的政治表達,是社會的上層建筑,“無政難以治財”。從第一個方面看,行政成本是政府行使其職能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是政府職能的必要支出。行政成本隨著政府職能和政府效能的變化而變化,其高低決定于政府職能的大小和行政效能的高低;從第二個方面看,行政成本是在一定的行政體制框架內發生的,因行政體制的優劣而不同,其高低決定于政府行政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個完善的體制內行政成本低廉,在一個弊端叢生的體制內,腐敗與浪費盛行,行政成本高昂。

二、降低行政成本的對策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边@段話的核心問題就是要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率,盡可能降低行政成本,是行政管理的出發點和核心,是行政管理的最終目標。

查看全文

高校行政成本趨高成因及控制對策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高等學校的行政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高校行政成本趨高,不但直接減少了高校教學與科研的經費投入,而且可能滋生腐敗,嚴重影響與制約高校自身發展,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一、高校行政成本趨高:現象透視

(一)人員經費與日俱增

隨著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高等學校的規模越來越大,教職工人數越來越多,高校的人員經費與日俱增。高校人員經費的增加,既有客觀需求,也有主觀為之。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其一,因教學需要不斷吸納各類師資,教職工數量不斷增加,導致人員經費不斷增長;其二,因學校發展需要不斷引進高層次人才,高層次人才的“高薪”導致人員經費趨高;其三,高校行政人員、教輔人員過快增長,編制外招聘員工大量增加,導致人員經費不斷上升;其四,隨著物價上漲、社會收入普漲等因素影響,教職員工的工資、津貼等也“應聲”而漲;其五,多校區辦學,要求高校行政機構“一塊牌子多套人馬”,客觀增加行政人員數量,導致人員經費不斷增加。

(二)運行經費不斷增加

高校行政運行經費持續增加主要表現為:其一,行政機構數量有增無減,行政運行經費必然增加;其二,行政機構成本意識與節約意識淡薄,其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交通費等日常公用支出費用大幅增長;其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級各類教育協會、兄弟院校舉辦的會議有增無減,高校會議費用節節攀升;其四,行政機關辦事效率低下或錯誤決策,間接催漲運行經費;其五,多校區辦學,直接導致交通費、通信費等不斷上漲;其六,隨著開放辦學的不斷擴大,高校與各級政府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各種社會團體等交往越來越密切,客觀導致運行費增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