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建設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1 07:24: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形象建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黨建作風形象建設思考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的重要體現,是黨的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內容。黨的作風狀況,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關系國家的前途命運。抓住作風建設,就抓住了新形勢下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抓住了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切入點。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把思想作風建設擺在第一位,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
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由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的歷史任務決定的,也是由進入新世紀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歷史任務決定的。我們要從國際和國內、黨外和黨內、歷史和現實等方面,來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們進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我國社會主義增加了新的活力,也使黨的建設增加了新的活力。由于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場深刻的變革,我們黨在思想、組織、作風、隊伍、制度等方面不可能一下子都適應變革的要求。因此,黨必須從各個方面抓緊自身建設,增強適應能力,提高領導水平,始終成為領導改革和建設的核心力量。
在當前形勢下,抓黨的建設,首先要堅持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要注意抓住兩條,一是要鼓勵、支持廣大黨員、干部在改革進程中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勇于創新;二是要結合新的實際大力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對廣大黨員和干部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堅持開拓創新和發揚優良傳統,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都是關系黨的前途命運的大事。只有把這兩個方面有機地結合和統一起來,黨的建設才能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全黨才能保持高度的團結統一,并充滿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的重要體現,是黨的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內容。我們黨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一個領導著十二億多人的發展中大國的大黨,是一個帶領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執政黨,黨的作風狀況,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關系國家的前途命運。
警察形象建設思考論文
「內容提要」文章通過對影響警察形象的原因進行分析,闡述了加強警察形象建設的必要性,提出了人民警察形象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內強素質,外塑形象”。
「關鍵詞」警察形象,建設,思考
人民警察形象代表著國家、政府,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樹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對維護黨的領導,維護政治穩定,維護社會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警察形象建設,就必須雙管齊下,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方針,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可親、可愛、可敬的警察形象,溝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關系,最終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本文擬就警察形象問題作一探討。
一、警察形象的含義及影響警察形象的原因
何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個社會組織及其行為通過傳播在公眾心目中所確立的綜合印象,即公眾對一個社會組織的全部看法和總體評價。而警察形象則是指人民警察給予人的直觀的、具體的、形象化的總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會公眾對警察的總體評價。它是民警價值觀念、職業素質、道德修養、廉政意識、服務作風、辦事效率、警容風紀的綜合反映。警察形象體現了公安機關的精神風貌,是民警內在精神品質和外在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包括儀表形象、紀律形象、業務形象、服務形象和知識形象等。
近年來,公安機關一直在轉變管理理念,強調樹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賴的警察公眾形象,在加強隊伍建設、改變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執行“五條禁令”、開展“三項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動,使警察的總體形象有了明顯地變化,服務熱情、工作規范、執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眾中得到樹立。但是,公眾眼中的警察形象還是不盡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政府形象建設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從政府形象建設入手進行政府改革,是一個值得認真考慮的思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推行政策、實現既定目標時可資利用的重要資源,是降低政策運行成本、提高效益取之不盡的源泉。影響政府形象的主要因素有政府合法性、政府有效性以及政府識別性,而政府的傳播能力則把三者有機整合起來。政府應努力通過互動的傳播,實現合法性的構建,既注重通過持續有效的政策績效來換取公眾的認可與支持,也不忽視政府識別體系的建立,并堅持政府價值理念,最終走向理想政府。
[關鍵詞]政府形象形象建設合法性有效性
在現實世界中,無論一個人是否喜歡,實際上都不能置身于政府的管制之外。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政府的權能不斷膨脹,它越來越成為一種既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的超級力量。“它擁有對其它一切人、一切組織或權利要求的權威,不會遇到來自于一個與之平起平坐的權利要求者的挑戰。”[1]對于這個無法回避的龐然大物,人們既有不滿,也有依賴。尤其在世紀之交,混亂不堪的金融秩序、嚴重的資源與環境危機甚至日漸失控的技術發展都使21世紀的前景模糊不清。人們對政府的失望和希望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多數人相信,一個好政府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發展所必需的。[2]改革尚沒有適應這種變化以跟上時代步伐的政府,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課題。[3]但是應當指出,多數學者甚至政府自身更為關注的改革途徑主要是機構的變更和職能的轉換,而對另一個很有意義的角度——政府形象的建設卻注意不多。事實上,一個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推行政策、實現既定目標時可資利用的重要資源,是降低政策運行成本、提高效益取之不盡的源泉。
本文擬從政治學的視角,對宏觀層面上的政府形象建設做一點初淺的探討。
所謂政府形象,實際上是政府客觀實在與公眾主觀認知的混合物。如果把政府的客觀實在當作政府形象建設的先決前提,那么應該強調,政府即使善意的作為也并不必然導致它所期望的好的形象效應。因為公眾對政府的認知不是絕對全面、客觀的,而是他們的期待視野對政府作為的再塑造,而公眾的期待視野既受自身素質的局限,也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對于同樣的政府作為,人們可以而且必定會對它做出不同的解釋。例如在發達國家政府行政公開與決策民主就是衡量政府形象好壞的重要指標,而許多不發達國家的民眾還在擁護或追求軍事獨裁,只要它能讓百姓過上比以前好的日子。同樣的理由,沒有作為的政府不會憑空贏得寶貴的形象資源,它幾乎是依賴于政府卓有成效的建設。
也就是說,政府的形象要靠建設,而政府在建設自身形象的時候,一方面要把政府行為的有效性看得至關重要,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視公眾立場,并通過多種手段引導或改變公眾的評價。
干部作風形象建設講話
同志們:
我們召開這個會議,主要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全省組織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關于開展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的統一部署,安排部署全市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形象建設工作。在全市組織工作會議上,我們就提出把今年作為全市組織人事系統作風形象建設年,今天這個會議既是全市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形象建設工作動員大會,同時也是作風形象建設年活動啟動大會。剛才,明亮同志宣讀了《關于在全市組織人事系統扎實開展干部作風形象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對作風形象建設工作作了具體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加強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形象建設的重要意義
組織人事部門肩負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公務員隊伍建設的重要職責,其作風形象如何,影響全市干部隊伍的作風,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加強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建設,既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更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工作。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形象建設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從黨和人民的要求看加強干部作風形象建設的重要性
最近,同志在中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強調要全面加強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大力倡導“勤奮學習、學以致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此前,曾慶紅同志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提出,要進一步樹立和展示新時期組工干部“政治堅定、本領過硬,公道正派、清正廉潔,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團結協作、艱苦奮斗”等五個方面的形象。1月31日,省委書記杜青林同志在全省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要在領導干部中大力弘揚“四大新風”、增強“五大意識”,扎實開展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2月7日,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動員大會,指出要在全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繼續深入治理“懶、散、假、貪”的問題,大力弘揚“四大作風”,切實做到“為民、開拓、務實、清廉”。中組部、省委組織部也相繼對加強組工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提出了要求。這些重大部署和要求,體現了黨對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憂患意識,順應了人民群眾對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關系的愿望和要求,不僅明確了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新任務,同時也為新時期加強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全市組織人事干部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來,充分認識到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轉變作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以積極的姿態投入作風形象建設活動。
警察形象建設思考論文
「內容提要」文章通過對影響警察形象的原因進行分析,闡述了加強警察形象建設的必要性,提出了人民警察形象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內強素質,外塑形象”。
「關鍵詞」警察形象,建設,思考
人民警察形象代表著國家、政府,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樹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對維護黨的領導,維護政治穩定,維護社會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警察形象建設,就必須雙管齊下,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方針,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可親、可愛、可敬的警察形象,溝通警民感情,改善警民關系,最終形成警民共治的良好局面。本文擬就警察形象問題作一探討。
一、警察形象的含義及影響警察形象的原因
何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個社會組織及其行為通過傳播在公眾心目中所確立的綜合印象,即公眾對一個社會組織的全部看法和總體評價。而警察形象則是指人民警察給予人的直觀的、具體的、形象化的總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會公眾對警察的總體評價。它是民警價值觀念、職業素質、道德修養、廉政意識、服務作風、辦事效率、警容風紀的綜合反映。警察形象體現了公安機關的精神風貌,是民警內在精神品質和外在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包括儀表形象、紀律形象、業務形象、服務形象和知識形象等。
近年來,公安機關一直在轉變管理理念,強調樹立新型的、更富人情味、值得信賴的警察公眾形象,在加強隊伍建設、改變警察形象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執行“五條禁令”、開展“三項教育”、推出警察卡通形象、警察形象大使等一系列活動,使警察的總體形象有了明顯地變化,服務熱情、工作規范、執法文明等形象,在人民群眾中得到樹立。但是,公眾眼中的警察形象還是不盡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媒介建設論文:醫生的媒介形象建設探索
本文作者:常慧工作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為了減少抽取樣本不能代表總體的可能性,同時運用構造周抽樣的方法,提高研究的準確性。由于本次研究的樣本數量很多,采取了以新聞標題為研究對象。在《陜西日報》和《三秦都市報》電子版搜索中,以“醫生”為關鍵詞進行新聞標題的檢索,得到了可用來分析的新聞報道:《陜西日報》7條,《三秦都市報》25條。類目建構內容分析法的類目標準通常分為兩大類,一為“說什么(Whatissaid)”類目:用以測量內容的實質部分,包括主題、方法、特性、主角、權威、來源、目標、標準、方向及價值等十類。二為“如何說(Howitissaid)”類目:包括傳播形式、敘述形式、強度及策略等四類。[2]在說什么類目下以研究對象的特性為主,在如何說的類目下,則以其表現形式為主。本文所建構的類目包括:形象的呈現、報道主題、版面編排、報道對象形態、新聞來源。
新聞媒體對醫生形象的建構出現了多元化與媒體的商業化不無關系,隨著都市媒體的日益興起,很多媒體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淡化了自身的“專業精神”和報道目標。因此,對醫生的負面報道也不在少數。形象的呈現媒體對醫生的形象呈現大致可以分為:正面報道、負面報道、受害者報道。1.正面報道媒體理當將醫生高尚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作為其報道主題,但是在當前的報道中,不同的媒體呈現的形象卻有很大的差異。這樣的報道主題只在比較嚴肅的黨報中比較多。例如《陜西日報》的《“萬名醫生下鄉活動”結碩果》、《扎根邊疆的“馬背醫生”———李夢桃》、《“草根醫生”范榜成》等等。要遠遠的大于都市報的《三秦都市報》,筆者認為這與二者的風格定位有著很大的關系,黨報要發揮引導積極輿論的功能,所以正面報道比例達到43%,而都市報是以商業化和利潤化為前提來抓住受眾眼球的,在正面報道上數量明顯的少于《陜西日報》,在選取的樣本中,正面報道比例只有28%。2.負面報道負面報道就是醫生的冷漠、貪婪、自私和不負責任從而給患者帶來傷害和痛苦的報道。不可否認,任何一個群體都會產生諸多問題,醫生也包括在內,但是不同的媒體對其形象的構建容易對對象群體產生誤導。此種現象在都市報中尤為明顯,比如此次研究的樣本《三秦都市報》負面報道達到56%。3.受害者報道在我們一般的認知中,在醫患關系型中,受害者一般都是患者,但是《三秦都市報》中出現了醫生變成了受害者,并且占到了8%,如《病人砍殺醫生致1死重傷》、《中年男子提菜刀砍醫生20余刀》,這樣的報道使得醫患關系更加微妙。報道主題1.報道主題單一化通過對兩份報紙的研究發現,對醫生的報道只有兩類:救死扶傷型和不負責任型。對于醫生的生活的報道少之又少,《陜西日報》出于對模范人物的報道,對其感人事跡進行報道,對醫生的現實生活報道只有一篇《“醫生”這個職業真是“苦”》。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三秦都市報》報道主題的單一化,在選取的樣本中沒有對醫生的真實生活進行反映的報道。2.對鄉村醫生的報道太少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少村民變居民,再加上都市市民也想了解鄉村的鮮活信息,而城鄉結合的居民也渴望知道市民的生活,但是都市報的題材缺乏這方面的報道。《陜西日報》對鄉村醫生的報道比例是57%,而《三秦都市報》只有一篇《鄉村醫生28年溜索橫跨怒江為村民治病》,筆者認為,農村報道也是媒體報道的一個重要內容,報社沒有理由也不應該放棄農村報紙市場。版面編排通過版面編排可以看出報紙對醫生形象的塑造是否重視。《陜西日報》在版面排版上多是以整個版或1/2版進行報道,而《三秦都市報》多是將報道放在A2版“速讀”版面或者“時事新聞”版面,一般版面都很小,但是對于本地關于醫生的報道會用較大篇幅,筆者認為這可能是都市報區域化的緣故。報道傾向新聞標題是對一條新聞的概括,也是記者報道傾向的一種表現。筆者在文本研究中發現,記者在報道中還有一個誤區:對醫生和患者的態度截然不同。如果受害者是患者,標題詞匯直指醫生,而如果醫生是受害者,則只是輕描淡寫。例如《三秦都市報》報道的《病人上吊值班醫生視而不見》、《醫院著火醫生逃麻醉病人身亡》、《老人治眼疾術后喪生手術同意書遭醫生篡改》、《醫生拿藥商回扣反貪人員抓現行》、《這醫生資質不夠居然還敢看病》、《醫生“冷血微博”等我下班再死》,標題中的“視而不見”、“逃”、“篡改”、“現行”、“冷血”這些詞語,直截了當地斥責醫生的道德,而在報道醫生受傷時,標題是《病人砍殺醫生致1死重傷》、《中年男子提菜刀砍醫生20余刀》,在字眼里看不出一點同情心。這樣的報道容易導致另一種傾向性:讓不知情者遷怒于醫生和醫院,無形中給醫生施加壓力。這樣的報道越是煽情,越是給醫生的形象帶來負面影響。新聞來源新聞報道的傾向性表現在很多方面,一方面來源于記者在報道中的語言和措辭,另一方面則來源于新聞的來源。比如,在一個醫療事故中,一般都是患者描述事件,記者為獲取更多的信息來證實事件的真實,去采訪相關目擊者或醫護人員。而在最后的報道過程中,由于信息大多來源于患者,因此在新聞中說話最多的就是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屬。有些記者為證實事件的真實和生動形象,會直接引用患者或者醫護人員的語言來作為“賣點”。例如《三秦都市報》報道的《男子因手術費不夠手指縫好后被醫生拆線》,文中引用了:“要么交錢,要么拆線!”就這么一句話將所有的矛頭都指向醫生。作為黨報的《陜西日報》在幾天后發出評論《該譴責的不僅是“拆線醫生”》,認為這件事醫生負有喪失醫德的責任,但另一個重要的責任人是小曾所在的飯店老板,如果他能及時給患者交上工傷保險,那么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所以新聞來源對于媒介形象的呈現和建構來說是不容忽視的因素。通過以上研究,筆者認為,不同定位的媒體報道中所呈現的醫生媒介形象定位與其核心受眾密切相關。[3]黨報的受眾以事業單位、行政機關的公務員為主體,有著比較完善的醫療保障,一些省級、市級單位還有自己的機關醫院,享受著普通老百姓難以企及的醫療福利。在這樣的保障下,民間關于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對這一群體而言影響不大,他們對多年來醫療改革導致的變化并沒有切身感受,因此,他們更認同醫生精英化、權威化的形象定位。與黨報所傳達的官方聲音相對應,都市報所打造的醫生媒介形象則更接近于民間認同。都市報的核心受眾是廣大市民,是一個對醫療改革之痛有切身體會的群體。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需要為自己的醫療費用買單,看病是難還是易,是貴還是賤,都與他們密切相關,他們對醫生形象的認同要復雜得多。一方面,公眾順從于醫生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對于“醫囑”總是不折不扣、小心翼翼地完成,完全將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交由醫生掌控;另一方面,他們并不信任醫生的道德素質,潛意識里總有會被欺騙的感覺,醫患關系極度緊張。這種程式化的思想也影響著都市報在塑造醫生媒介形象時的客觀性,導致記者在報道中往往站在患者一邊,傾向于選用對醫生不利的線索或角度,[4]來驗證受眾的原有觀點,給受眾呈現出他們更樂于相信的結果。
在我國,黨報作為主流媒體,是一個上傳下達的重要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它對醫生形象的呈現是代表官方的認同。但在當今占據很大市場份額的都市報異軍崛起,對輿論的影響不容忽視,媒體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輿論的監督者和文化的傳播者,絕不只是黨報的職責。所以,媒體對醫生的平衡客觀報道需要一個過程,媒介作為社會的紐帶,應該整合和加強各群體之間的理解和包容。
銀行形象建設工作匯報
中國銀行××支行現有在職員工138人,下設“四部一室”、9個分理處及4個儲蓄所。幾年來,我行在形象建設中,以塑造現代文明銀行形象為重點,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于1995年10月獲得省級文明系統稱號,先后在全省金融系統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模范職工之家”。連續幾年被市里評為“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依法治行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先進單位”等。二OO一年被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社會事務調查中心評為全省金融系統“人民滿意服務單位”,今年上半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行業形象建設先進單位”。
幾年來,我行堅持加快企業文化建設步伐,努力塑造中行社會形象。良好的企業形象是我行信譽的保證,我行從塑造四個形象入手,實現了以形象建設促進企業文明建設,以形象贏得客戶,贏得存款,贏得效益,從而實現了以形象發展帶動經濟發展的戰略構想。
一、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政治素質,樹立良好的內在形象
我行黨支部成立了政治理論學習中心組,每年都要進行4次學習輔導。組織全行黨員及廣大職工系統學習中央及金融工委提出的“三講”及“三個代表”思想、鄧小平理論、新黨章及有關法律知識,行內設立了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等。
1.為配合員工學習,行里積極為他們創造學習環境和條件,每年都為員工購買學習筆記本,要求有學習有記錄,行里半年抽查一次。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采取以部門為單位選擇重點學,根據部門性質選學一些有關的法律知識,同時采取請進來的辦法為員工講解法律知識,幾年來多次請省行法律事務處領導以及市檢察院、公安局領導來講法制課,并召開了法律案件分析座談會,對與會人員提出的涉法問題當即解答,收效很大,通過這些措施,使職工的政治素質和法制意識明顯提高。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我行把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當成形象建設的基礎工作和長期工作來抓。我們把這項工作納入全年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黨政主要領導齊抓共管,形成領導親自抓,各部門具體抓,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的局面。制定了“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廉政建設工作方案”、“預防和打擊經濟犯罪,推動反腐斗爭深入開展的行動方案”,“糾風十不準”,“勤政興廉若干規定”、“法律規范二十條”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我行層層建立了反腐糾風工作責任制,市行與基層科室及各儲蓄所簽訂了承包責任狀,實行逐級擔保,無人擔保的職工下崗學習,使全行上下人人都有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我們對外公布了舉報電話,公開了承諾內容,設立舉報箱,我行有針對性地確定領導干部、重點崗位、重點問題三個重點,集中治理。為加強領導干部廉政建設,我行每年召開兩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專題查擺領導干部廉潔問題,重大事情由黨支部集體決定,對重大崗位我們堅持“一查二訪三崗”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各專業崗位進行輪換。
交通運輸形象建設工作要點
為進一步規范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增強執法形象建設工作,促進我市改革進程,加快經濟發展,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依法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順利實施,根據交通運輸部、省交通運輸廳行政執法形象建設的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結合我局的實際,制定市交通運輸局行政執法形象建設工作五年規劃。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要求,圍繞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大力推進依法治理,堅持法制宣傳與法制實踐相結合,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交通法制環境。
二、主要目標為加快我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形象建設工作,進一步提高全市人民交通法律意識,營造誠信、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環境;進一步提高交通干部職工,特別是領導干部、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增強依法決策和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增強交通部門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的自覺性,提升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的社會形象和公信力,提高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以交通綜合執法、公路路政、道路運政和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等行政執法領域為重點,實現“四個統一”:統一執法標志、統一執法證件、統一執法工作服裝、統一執法場所外觀。通過加強執法形象建設,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促進執法隊伍的正規化、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建設,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紀律嚴明、廉潔高效的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隊伍,增強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凝聚力和公信力。
三、主要任務
(一)、深入學習宣傳交通法規。要進一步加強《公路法》、《道路運輸條例》、《公路管理條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航道管理條例》等交通法規的學習宣傳,提高干部職工交通法律素質,增強全社會交通安全意識,推進交通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深入學習宣傳規范行政行為的法律法規。加強《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增強各執法隊伍依法行政的自覺性,樹立執證為民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進嚴格執法和文明執法。
公共危機管理的政府形象建設透析
摘要: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政府形象成為我國邁向現代化社會的標志之一。在公共危機頻發的現代社會,能否積極有效地應對危機使政府形象建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本文以玉樹地震應急管理為例,提出政府及其官員只有增強形象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公共權力意識,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增強行政能力,才能進一步提升政府形象,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關鍵詞:公共危機政府形象和諧
政府形象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指政府在管理中的客觀實在與公眾主觀認識相結合所反映出來的對政府的綜合評價和印象,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產物。政府形象既是社會公眾的主觀評價,又是政府客觀表現的反映。政府形象直接反映出政府的行政理念、風范和執政能力,是政府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凝聚力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在各類危機頻發的現代社會維護并更好地建設政府形象,是服務型政府需要重視的現實問題。
一、現代社會政府形象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隨著人類社會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的與日俱增,各類突發災難性事件發生的頻度不斷上升。公共危機的特性和政府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政府的危機管理能力體現了政府的形象。政府能否在突發危機的壓力下有所作為,使公眾利益的損失最大程度地減少,使動蕩不安的局面實現新的平衡,是對政府能力和自身形象的一場嚴峻的考驗,也是政府在公眾心目中樹立新形象的至關重要的現實問題。公共危機管理對于政府形象建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二、政府形象建設的現狀——以玉樹地震應急管理為例
干部作風形象建設動員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這個會議,主要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全省組織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關于開展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的統一部署,安排部署全市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形象建設工作。在全市組織工作會議上,我們就提出把今年作為全市組織人事系統作風形象建設年,今天這個會議既是全市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形象建設工作動員大會,同時也是作風形象建設年活動啟動大會。剛才,明亮同志宣讀了《關于在全市組織人事系統扎實開展干部作風形象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對作風形象建設工作作了具體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加強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形象建設的重要意義
組織人事部門肩負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公務員隊伍建設的重要職責,其作風形象如何,影響全市干部隊伍的作風,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加強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建設,既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更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工作。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形象建設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從黨和人民的要求看加強干部作風形象建設的重要性
最近,同志在中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強調要全面加強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大力倡導“勤奮學習、學以致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此前,曾慶紅同志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提出,要進一步樹立和展示新時期組工干部“政治堅定、本領過硬,公道正派、清正廉潔,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團結協作、艱苦奮斗”等五個方面的形象。1月31日,省委書記杜青林同志在全省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要在領導干部中大力弘揚“四大新風”、增強“五大意識”,扎實開展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2月7日,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動員大會,指出要在全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繼續深入治理“懶、散、假、貪”的問題,大力弘揚“四大作風”,切實做到“為民、開拓、務實、清廉”。中組部、省委組織部也相繼對加強組工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提出了要求。這些重大部署和要求,體現了黨對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憂患意識,順應了人民群眾對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密切黨群關系的愿望和要求,不僅明確了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新任務,同時也為新時期加強組織人事系統干部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全市組織人事干部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來,充分認識到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轉變作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以積極的姿態投入作風形象建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