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評價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1 20:13: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形成性評價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當前教師的形成性評價
本文作者:金娣工作單位: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評價是教學活動的一部分,課堂提問、表揚和作業點評都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和評價手段,但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法時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只關注對錯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最直接最常用的手段。一個問題要達到形成性的目的,教師必須知道學生是如何理解的。但一些教師在使用此方法時往往只關注學生回答問題的對錯,而對答案背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卻缺乏關注。因此教師在課堂提問時常常會出現下列現象:沒有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提問,提出的問題或過于簡單或過于深奧,教師很難從學生的回答中知曉出更多的東西;不能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問題,對學生不同的回答沒有進行有效的追問。不合理地使用表揚表揚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時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強化受教育者的積極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常用方法。但一些教師沒有很好理解表揚的內涵,認為表揚一定能起到積極的強化效果,不合理使用表揚,具體表現為:太過頻繁使用表揚;過于重視個體間差異的表揚,而對個體內差異的表揚比較忽視;表揚不顧及學生的需要和感受,不能很好起到強化作用。太過簡單的作業點評作業點評是對學生學習情況反饋的方式之一,有效的作業點評能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一些學校要求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有點評。但從現實狀況來看,教師作業點評存在如下的現象:一是教師的點評往往很簡短而不具體,學生得到的是百思不解的信息,這些信息對學生改進學習幫助有限;二是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對點評的關注,致使學生仍然只關心分數的多少。
那么為使課堂提問、表揚、作業點評這些常用的方法起到形成性的功能,教師應該怎么做呢?提問中形成性評價的體現一個問題要達到形成性的目的,教師必須知道學生是如何理解的。而要知道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對學生的答案的探查是有效手段。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往往較多關注提問本身,對學生回答問題背后的思維過程卻缺乏探查的興趣,從形成性評價的目的來說,學生回答正確與否只是它關注的一個方面,對學生探尋答案的過程的關注才是更為重要的。只有當教師理解學生答案才可能幫助學生的思維達到更高層次的水平,才能對學生的理解進行調整或進一步的討論,并做出回應,由此才能形成師生對話。一般來說,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的回答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正確的、不完整的、不正確的,或者是沒有回答的。要使提問走向對話,教師應分別進行如下的探查,如:學生的答案不正確時,教師希望探查答案背后的思維過程,可以問“你能告訴我這樣說的原因嗎”、“你能告訴我你是怎樣得到那個答案的嗎”;當學生的答案模糊不清時進行澄清性的探查,可問“你能就……給我一個例子嗎”;當學生的答案基本正確但太寬泛時,可問“你能說得更具體嗎”、“你能提供什么樣的事實或證據來支持你的觀點嗎”;當學生的答案正確但并不完整時,可問“請對此進行詳細的說明”、“你能在此基礎上添加什么”;當答案是正確的但需進一步解釋時,可問“這能經常應用嗎?”“、為什么你認為這是對的?”探查能激發學生重新思考他們的答案,反思并判斷他們的答案是否正確。它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和新知識的聯系,也是教師和學生建立互動關系和情感表達的途徑。表揚中形成性評價的體現表揚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時經常使用的方法。表揚可分為口頭表揚、書面表揚(獎狀)、肢體表揚(鼓掌),其目的是使學生有更好的行為。目前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這樣兩個現象:一是有些行為習慣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對表揚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二是那些學習態度、成績較好的同學“戀上”表揚,比如在老師提問后會追問:“是加分題嗎?”由此,引發我們對表揚有效性的思考。大量的研究成果發現,表揚不是總能強化學生的學習和行為。對表揚的過分運用和對成績較差學生不公平的對待是影響其有效性的主要原因。在強調“尊重”、“賞識”教育理念的當下,教師認為表揚總比批評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殊不知表揚作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強化物,必須滿足一定標準才會發揮其功能。這些標準有:條件性、具體性、可信性、真誠性。條件性是指消極影響。比如,表揚對標準的把握要前后一致、對成績有差異的學生要一致。事實上教師經常改變標準。比如,某一天被表揚的行為可能另一天不能獲得表揚。有時候為鼓勵成績較差的學生在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也會提出,但這些學生會“看穿”這種虛假的(盡管是好意的表揚)表揚,從而感到羞恥或氣餒。具體性:表揚必須是具體的,言之有物的。可信性:表揚必須是有充分根據的,并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并且,必須要讓學生相信表揚是真實的。真誠性:對于學生來說,表揚必須是真誠的,這樣他們才會認為是一種強化。教師的口頭表揚是一種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只有給予學生有效的反饋才能使表揚更有效。作業點評中形成性評價的體現批改作業不僅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師獲取學生學習信息的重要渠道,傳統的作業批改方式即作業打分或評等級的方式對于學生學習的改善作用有限。研究表明,評論式的點評可以改善學習狀況。很多教師也開始使用此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的點評往往很簡短而不具體,學生得到的是百思不解的信息,這些信息對學生改進學習幫助有限;二是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對點評的關注,致使學生仍然只關心分數的多少。那么教師要使學生從點評中理解他們作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就必須提高作業點評的有效性。首先點評要“精”和“準”。所謂“精”就是文字精練;每次評語談一個或兩個問題,選擇學生最值得表揚或引起關注的問題,忌面面俱到而削弱重點。所謂“準”就是能抓住問題的實質,讓學生看了覺得老師講得確實有理,說到點上了。其次點評要及時。對學生來說作業的過程也就是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解決作業問題所運用的知識方法在短時間內還記憶猶新,及時點評反饋可以糾正作業過程中的錯誤理解或解答其中的存疑,使正確的東西得到強化,錯誤的東西得到及時修正,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方法。不然,就會失去批改作業信息交流的價值。作業點評使教師有了更加充裕的時間來構思學生進一步學習評價方式,為教師提供了與每一個學生個性化互動的機會,反饋的信息對學生學習的改善,尤其是學習困難學生學習的改善更為重要。因為作業點評把學生的關注點放在作業分數之外更寬泛的視野之中。
外語教學終結性和形成性評價分析
摘要:評價體系在外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也是外語教學工作者積極探討的問題。教學評價主要包括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兩種。針對目前大多數外語教學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情況,本文探討了終結性評價有哪些缺點,同時過程性評價有哪些優點以及如何把過程性評價應用到外語教學中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優點;缺點
一、引言
英語學習是一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和交流的過程。教師要確保自己課程能夠對學生有啟發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教師要時刻關注自己教學目標的重點—學生。從傳統角度來說,英語學習是以考試為導向的,學生學習英語就是為了通過考試。學生們雖然已經通過了高考的英語考試,但是大學里還有大學英語四級再等待著他們。他們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就被告知應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否則畢業以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大多數學生都以通過四級考試為自己學習英語的目標。考慮到這一點,教育部在2007年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學要求中明確規定了大學英語的基本教學目標和相應的評價體系。過程性評價被高度重視,被認為是評價和提高學生水平的有效方式。按照教學要求,英語學習意味著學習必要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并能應用到實際中去,尤其是跨文化交際中。為了完成這一目標,評估體系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傳統的以每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為標準的評價方法應該遺棄,新的評價方法,即過程性評價應運而生。
二、終結性評價的缺點
終結性評價是指在每單元末或每學期期末對學生進行測驗,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英語學習水平高低的唯一標準。我們不可否認分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終結性評價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1.終結性評價過分強調考試結果,而忽略了學習過程。語言學習是一個漫長而不斷變化的過程,如果僅僅憑一次考試成績,教師和學生都無法對英語學習是否取得進步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也就無法做出相應學習策略的改變。很多學生在考試之前根本無視英語學習,只是在考試前幾天突擊一下考試范圍的內容就可以順利通過考試,這就會給學生造成一個印象:英語學習只要在考試的前幾天突擊一下就可以通過,英語學習不需要浪費平時的時間。長此以往,對英語教學非常不利。2.終結性評價會引起學生的考試焦慮,不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當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唯一標準時,學生們就會把通過考試作為自己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所以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考試越重要,心理壓力就越大。如果考試成績不好,學生很容易出現自卑心理和焦慮癥,會對考試產生反感,甚至是對英語學習產生厭惡。這種焦慮和自卑的情緒如果不及時得到疏導,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影響外語學習的效果。3.終結性評價會阻礙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終結性評價注重以分數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積累,這樣就會誤導學生為了考試也學習,從而忽略了其他技能的培養。我們都很清楚,考試是側重理論的,而語言是側重實際應用的,我們應該把語言當作一門工具用來與其他人交流的,而不是用來答題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所謂的高分學生面對外國人只能尷尬地站著,反而一些考試分數低的學生卻能自由地跟外國人交談。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對語言的實用能力的培養。上述提到的只是羅列了一部分終結性評價的弊端,終結性評價已經不適應現階段教育的發展需要,所以許多教師開始積極探討更有效的方法,形成性評價方法呼之欲出。
形成性考核評價與課堂管理研究
【摘要】形成性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成績考核評定體系,可有效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持續學習力,體現“學生成長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從而實現培養有良好職業素養,扎實專業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標。文中著重闡述了形成性考核與評價方法在課程建設和課堂管理過程中的具體操作與探索。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課程建設;課堂管理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課程考核非常注重終結性考核。學科成績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通常采用的比例是平時成績占比20%,期末考試成績占比80%。在20%的平時成績中,要體現考勤、課堂互動、課內實踐等完成情況,甚至集中實踐等教學環節也要包含在內。諸多要素的評價需要集中在這20%當中,很難得到充分體現,而體現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的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嚴謹細致的工匠精神等要素則被忽略。這樣的考核方法實際上是鼓勵學生突擊應考,甚至對考風考紀都有很大挑戰。學生平時上課睡大覺,玩手機,懶得參與課程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互動;期末考試前,要求老師劃重點,熬夜復習或制作小紙條。不僅難以實現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目標,甚至會使學生養成投機取巧的辦事風格,這與“敬業、誠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不相符。現有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中,強調在知識、技能、行為、態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但卻缺乏與之對應的統一認識和具有可執行性的全面評價體系。因此,如何根據自己所在專業和所主導課程的具體情況來調整學科成績考核評價體系,以引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習慣和職業素養則成為我們當下的課題。本文將以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相關課程為例,闡述將形成性評價引入到學習考核評價體系的具體實施過程。
1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教學綱領性文件中體現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
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項教學活動如提問、作業、問卷、報告以及學生自評或互評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力、態度和團隊合作等進行觀察和評價[1]。因此,將形成性評價引入到學習考核評價體系的首要環節是課程建設團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理解并融合形成性評價理念到課程建設中,推進形成性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學習成績評定體系。形成性評價引入到學習考核評價體系,是一項從根本到末梢,從框架到細節,從教學綱領性文件到課堂教學操作實施的系統改革。形成性考核評價體系的建設首先從教學指導性文件的調整開始,如教學大綱、教學標準、課程實施方案等,要明確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考核的權重比例。傳統的平時成績占比20%,期末考試成績占比80%的權重顯然無法實現形成性評價的作用。僅20%的權重使得形成性評價關注的一些要點缺乏充分體現的空間。根據課程的特點及各院校的要求,盡可能大地增加形成性評價的比重,以《運輸管理》課程為例,具體操作執行了平時成績占比50%的模式,期末考試成績占比50%的模式。采用這個比例,一是基于學校規定的平時成績比例上限;二是這個比例使得學生既不能忽視形成性評價,也不能忽視終結性考核,無論忽視哪一塊,都會使得總評成績不理想。
2細化形成性考核項目及權重
形成性評價對骨科臨床護理的影響
摘要:目的:研究形成性評價在骨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運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骨科實習的68名護生,按照奇偶平分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34名;參照組給予傳統課堂講課法和終結性評價,實驗組給予形成性評價,統計兩組價值。結果:比較后顯示,實驗組教學效果更好,組間對比(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骨科臨床護理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法,效果顯著,此法值得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骨科;護理教學;效果
傳統護理教學的理論授課方式比較單一[1],學生一味接受知識,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對傳統骨科臨床護理教學進行分析,由于教學水平、條件等因素限制,帶教老師采用“滿堂灌”教學模式,為學生直接講授課堂知識,與學生之間互動較少,教學效果不良,對于學生而言,在進入工作崗位后,需要較長時間來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因此,臨床對如何提高骨科臨床護理教學效果進行了深入分析,作出了諸多嘗試。本文以我院骨科實習生為例,分析形成性評價在其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進行,抽取此時間段骨科實習生68名,依據奇偶平分法劃分實驗組(34名)與參照組(34名);資料顯示,實驗組年齡區間為18-22歲,平均年齡(20.35±0.14)歲;參照組年齡區間為19-21歲,平均年齡(20.47±0.08)歲。數據計算,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參照組運用傳統形式進行教學,并對學生平時與期末成績進行總結性評價。實驗組運用形成性教學形式,具體內容為:(1)設計教學方案:調查骨科護理的工作任務,設置不同課程[2],將不同工作情境當成若干個任務;在課前布置作業,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并導入典型任務,完成具體護理內容,并通過情境體驗,讓學生到骨科體驗護理流程,最后書寫任務書,在課堂上進行匯報;(2)構建形成性評價體系:首先由學生自評互評,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投入度、學習態度等進行評價,再進行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3-5],內容包括學習情境測試、課前作業完成情況等;其次,由任課教師進行評價,包括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考試成績等;最后,由工作情境中的帶教老師進行評價,內容為學生的健康教育能力、護理程序應用能力與操作能力等。1.3觀察指標。(1)學生成績:主要有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兩科,每科總分為100分;(2)教學效果:由帶教老師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90分及以上為優秀,60~80分為良好,60分以下為不及格,分值越高就說明授課效果越好。1.4統計學意義。數據用SPSS18.0分析;計量(xˉ±s),t檢驗;計數(n,%),χ²檢驗;P<0.05指有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外語教學形成性評價策略分析
為了實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標,必須對傳統的教育評價進行改革。從個人層面來看,教育評價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習者的發展情況,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總結、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從宏觀來看,評價的目的更在于促進教育改革,提高整個國家的教育質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改進教育教學評價,根據培養目標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學、多樣的評價標準。開展由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各方面參與的教育質量評價活動。做好學習者成長記錄,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探索促進學習者發展的多種評價方式。”然而,盡管中小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積極嘗試形成性評價,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必須承認,不少教師對于形成性評價仍存在模糊甚至片面的認識,維能充分發揮形成性評價的作用。因此,本文擬梳理形成性評價的意義、分析目前的困境及其原因,并探討大數據對于推進形成性評價的作用。
一、形成性評價的意義與困境
(一)形成性評價的起源與意義。上世紀六十年代,斯克里溫(MichaelScriven)最早提出了形成性評價的概念。他建議將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前者“在方案持續改進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后者“評價過程可以幫助管理者分析方案效果,也就是評判已實施的課程方案是否取得了充分、顯著的進展,以證明學校系統各種支出的合理性”。隨后,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BenjaminBloom)將形成性評價一直到學習評價領域。他認為,“形成性評價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的任一階段給學習者提供反饋和糾正。”,“如果它與評分過程分離開來,主要用作教學的輔助與支持,那么它就是一種更為有效的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核心是關注過程,通過過程上的改進促進結果的達成,本質特點是評價所收集的信息主要用于改進。它對于學習的促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導向作用。引導學習者集中精力、關注重點。2.診斷作用。在過程中分析學習者表現的優勢與不足,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3.反饋作用。讓教師和學習者了解學習的動態水平,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4.激勵與強化作用。讓學習者所取得的進步得到欣賞,激發其成就動機,培養自信心,并有機會進一步通過練習鞏固學習成果。(二)形成性評價的困境與原因。盡管形成性評價對于教學有著顯著和積極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終結性評價。以外語教學為例,形成性評價的應用主要存在一下問題:1.數據與內容不足。理想的形成性評價數據應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習者個體數據、學習過程數據以及學習環境數據。這些數據能夠客觀反映學習者狀態、方法以及學習態度。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將形成性評價等同于單純的平時成績的記錄,關注的仍然是學習者的階段性學習結果,即分數,而不是對學習過程本身的分析與改進。2.反饋延遲。形成性評價注重過程性,然而目前的教師缺乏評價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支撐,難以實現實時的反饋互動,造成延時,進而影響了形成性評價對于學習者學習的激勵和對于教學的改進作用。
二、大數據的發展
與教育技術在實踐中的舉步維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信息技術在近年來取得飛速發展,尤其是隨著大數據技術在各個領域逐漸得到應用,其價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在于4V:①Volume:規模性。②Vareity:多樣性。③Velocity:高速性。④Value:價值型。大數據不僅代表了海量數據,而且也是一種新型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即數據驅動決策(Date-DrivenDecisionMaking)。
三、基于大數據的形成性評價策略
形成性評價與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分析
[摘要]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習進程中的方法、主觀態度和學習成果。本文從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的層面,結合實例分析,討論形成性評價在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旨在研究其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輔助和正面評價作用。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商務英語翻譯;多模態
目前,國內的考試模式是“一考定終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形成性評價才初具規模。其優點是對學習者在不同階段的各項智能進行多元的測評,如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策略和學習效果等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同時對教師教學質量也能夠做出相應的數據分析和評價。形成性評價可運用多樣測評模式,包括課堂記錄、學生信息源、座談、周記、月記及調查問卷等。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商務語言水平和商務專業知識。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是通過不同種信息符號載體形象、生動地傳遞信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性評價方式符合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實踐,對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形成性評價
Taylor(1911),提出的“教育評估”的概念作為標準化測驗的最終結果為教學效果。M.Striven(1967)提出了“形成性評價”這一術語,是指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其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的不同階段性的客觀評價,亦稱為過程評價。形成性評價應用的主要作用是在教學過程中,對授課對象全程的評估和反饋;主要目的是正確合理地對授課群體的教學效果評價。不是選拔優質學生,將學生劃分在不同分數段里面,從而選拔所謂的雙優生。形成性評價存在的意義是在學習的不同階段,找出學生不同層面的潛力,盡可能地挖掘他們最大化的生態資源,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強化學習的態度,改進和優化學習方式,為教師在教學反饋中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接收反饋信息,有益于教學相長,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自我改正不足及時彌補的機會。目前,形成性評價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我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應將形成性評價結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可采用課上活動和課下活動記錄、互聯網學習記錄、學習檔案管理、口頭展示和座談等多種途徑,便于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觀察、反饋與指導,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二商務英語多模態教學
形成性評價英語教學論文
摘要:本文闡述了什么是形成性評價、為什么要進行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有什么意義和怎樣進行形成性評價。并結合實踐論述了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促進作用。不僅指出新的學習評價不以學期和學年的一次性考試來評定學生,強調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展情況的評價;而且也提出對學生的興趣與自信心的建立、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精神進行評價。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成功感,自信心,成長記錄袋
教育部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表現出的發展潛能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且在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也強調了“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標準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見,英語教學評價的作用不容忽視。評價可以著重教學過程,也可以針對教學結果。前者是形成性評價,后者是總結性評價。由于教學過程決定著教學結果,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形成性評價。
一.什么是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指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問卷法、問答法、觀察記錄法,學生作品分析法以及測驗等等方法,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興趣、態度、參與活動程度和他們的語言發展狀態作出判斷,對他們的學習嘗試作出肯定,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形成性評價還包括學生相互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等方式,他伴隨著整個英語教學過程,對英語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為什么進行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在鋼琴教學的作用
【摘要】“重結果、輕過程”是鋼琴教學評價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形成性評價,恰恰能解決這個問題。形成性評價在鋼琴教學中有利于鋼琴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這便是注重過程的表現。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認真觀察,并根據學生的表演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更加全面了解自己,從而使他們進步,達到教師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形成性評價
一、形成性評價為鋼琴學習指明方向
教師在教授鋼琴過程中的評價,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完成教師教學方案的程度,也可以幫助教師了解自己教授課堂知識的效率。評價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教師通過課堂中各個學生的表現,對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評價,將他們的缺點以及優點提出來,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全面認識自己在鋼琴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教師來說,評價可以校正鋼琴教學過程中的偏差,使得教師的教學能夠按照計劃進行,從而更加容易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評價時,需要對學生完成的作業情況進行整理和分析,在此過程中,他們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讓學生更加客觀認識自己。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把握好形成性評價教學方法的使用,要讓該方法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在此評價過程中,教師的每一句表揚和每一句批評,都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今后學習的方向。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和評價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演奏姿勢、演奏方法、音樂感受、音樂表現等展開正確的評價,讓學生從各個方面了解自己。當然,教師在進行評價時也要發揮好評價對于自身制定未來教學計劃導向的作用。
二、利用形成性評價改進鋼琴教學
只有全面了解自己,才能夠真正改正缺點,發揚優點,最終取得進步。而課堂中的評價也正是取得進步的一個途徑,所以教師要在評價之后能夠對一些問題提出改進方法,從而使得師生共同進步。通過評價能夠發現和診斷學生鋼琴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而且對教師教授鋼琴內容及方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最簡單的評價方法就是對作業的評價,教師發現學生鋼琴練習中的問題時,要及時讓學生明白并且去找出原因,從而能夠將錯誤改正并最終取得進步。為讓學生能夠真正糾正錯誤,教師在發現學生錯誤之后可以示范正確的彈奏,讓學生進行現場學習,不僅讓學生聽懂,還能幫助其進行正確彈奏。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多對學生進行鋼琴演奏方面的評價,從某種程度上看,這種評價對學生起到了監控作用,使得他們能夠自我約束,在進行鋼琴練習時能夠按照標準進行,這對學生取得進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學生能夠完整地彈奏鋼琴曲目時,教師要對其進行評價,而這種評價大多是鼓勵的話語,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整個班級鋼琴演奏水平的提高,達到教師教學目標,實際上也提升了教師管理班級的水平。
高中物理形成性評價體系探析
一、高中物理教學體系與形成性評價的相互聯系
(一)兩者的相輔相成
高中物理教學體系與形成性評價,兩者是息息相關、相互融合的。高中物理的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讓教師結合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針對性地改良教學方式和內容等,促進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快速、客觀、有效地吸收物理知識,并系統性地記憶高中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規律。深入熟悉對高中物理知識考綱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區別,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在學習高中物理的同時,培養積極態度和學習策略。
(二)學生的學習類型———主動型、自覺型和強制型
根據高中物理的形成性評價的目的,教師更應該結合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有針對性地改善。客觀上,不同學生在聽課的時候,會因為智力型因素和非智力型因素而表現出不同的學習類型:主動型、自覺型和強制型。
1.主動型學生。首先,主動型學生會在教師講課的同時,能主動、自覺地思考。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能有規律地理解和把握高中物理的相關知識點和考試難點等,然后對知識點和難點進行推理性的自我吸收和歸納。
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性評價探索
摘要:形成性評價通過優化評價主體、豐富評價屬性和提高評價效益,能夠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從而有利于學生全面自由地發展。本文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為例,通過分析形成性評價的特點,結合廣西中醫藥大學在形成性評價中的實踐體會,總結和探討了中醫藥院校思想政治課形成性評價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中醫藥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性評價
中醫藥院校是為我國的醫藥衛生事業培養專門人才的學校,在學生培養的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中醫藥的相關知識,還需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中醫藥院校的一門必修課,中醫藥院校教授這門課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有一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常識,從而能夠讓學生再走向臨床醫療服務崗位上時,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中的辯證思維理念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不斷提升自己專業能力的基礎上具備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和高尚的醫療品德,同時在遇到醫療糾紛時可以運用法律武器合理處理醫患關系,將醫療糾紛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性評價模式應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形成性評價是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相對而言的,最早提出形成性評價概念的是美國的學者斯克里芬,他在1967年的著作《評價方法論》中對形成性評價的概念進行了清晰的描述:形成性評價“是通過診斷教育方案或計劃、教育過程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提供反饋信息,以提高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質量的評價”。這種評價方法不同于其他評價方法的主要特點是“立足過程,注重發展”,主要目的并非為了選拔少數優秀學生,而是為了發現不同學生的潛質所在,強化改進學生的學習,并為教師提供反饋。隨著教育部對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力度,以及對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形成性評價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發展的必需。其動態且多元的評價方式對于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大學生的認識當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醫藥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存在的教學困局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