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建設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0 05:39: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小康建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建設推進小康進程
構建和諧*、全面建設小康*,關鍵在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只有堅持不懈地加強各級領導班子自身的和諧建設,不斷提高領導水平,才能為扎實有效地推進全面小康*建設提供堅強領導保證。
一、堅持把提高素質作為加強和諧領導班子建設的基礎
和諧班子建設,取決于領導班子成員個體素質的高低。只有班子成員和諧相處,各盡其能,才能使班子整體充滿活力,為構建和諧領導班子奠定堅實的基礎。一是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要深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書記在中央黨校講話精神,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意識、大局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查找和整改在思想、工作和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質和實踐能力。二是要自覺珍惜和維護團結。班子成員之間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自覺維護集體領導的權威工作中“一把手”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并以自身的行為規范和較高領導藝術激發副職的內在潛力真正調動副職的工作積極性副職要自覺維護尊重和支持“一把手”的工作對分管工作拿得起辦得成上得去讓“一把手”放心,讓其他班子成員信任。通過班子成員之間的融洽相處、相互幫助、真心信任來帶動和促進班子的團結,營造“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的和諧局面。三是要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杜絕弄虛作假。各級領導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面對面地指導工作,解決問題,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要保持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常修為政之道、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二、堅持把規范制度作為加強和諧領導班子建設的保證
首先,要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只有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才能求大同、存小異,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形成整體合力。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嚴格建立領導班子內部的工作分工、議事規則,從制度體系上保證民主集中制的正確執行。其次,要進一步健全完善“三個體系”。加強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個體系”建設,規范新形勢下領導班子決策和運行程序。在領導班子決策目標體系建設上,要進一步修訂完善并執行黨委決策程序,對于經濟發展等重大問題,堅持領導、專家、群眾共同參與,充分發揚民主,做到不經過調研不提交,不征求意見不研究,不經過論證不決策。在執行責任體系建設上,要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將各項目標任務量化、細化,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及要求。在考核監督體系建設上,要擴大考核過程中的民主和透明度,圍繞決策執行的各個環節,建立完善監督機制,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抓好考核監督結果的使用,實現督事、評績、考人、獎懲有機結合。再次,要切實提高民主生活會的質量。召開民主生活會前,要采取“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等措施,廣泛征求意見,找準抓住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好思想溝通工作;會上要敞開思想,嚴肅認真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措施;會后要聯系實際認真抓好整改。同時,在下次民主生活會上,對上次民主生活會的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達到鞏固民主生活會成果的目的。
三、堅持把促進健康快速發展作為加強和諧班子建設的目標
實現農村小康建設的新突破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結合珠江鎮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定要深刻理解新世紀小康建設的新內涵,創新思維,改進策略,實現農村小康建設的新突破。
弘揚與時俱進精神,向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前進
“總體小康”、“全面小康”和現代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個階段。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推進,是一次重大的歷史性飛躍。
新世紀農村小康建設的目標是要達到更高水平。正如黨的十六大的正確判斷,我國上世紀末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在上世紀末,我國總體人均GDP達到800美元是剛跨入小康的門檻,特別是仍存在較大的城鄉差距,全國農村至今尚有近3000萬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初步解決溫飽問題的低收入人口還有6000萬,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口雖然解決溫飽但尚未達到小康。我們正在建設的“全面小康”,不僅要求我國GDP再翻兩番,而且要求“惠及十幾億人口”,是在原來“總體小康”的基礎上,使全體人民進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新世紀農村小康建設的內涵比過去更為豐富。“總體小康”,偏重于物質消費,強調農民生活的水平和狀況,是介于溫飽與富裕之間的一個發展。“全面小康”,不僅包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目標要求,而且包含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民主、法制、道德、環境等非經濟領域的內容,這就意味著未來小康社會所要達到的小康狀態,不僅“經濟更加發展”,而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新世紀農村小康建設的難度明顯增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項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實現以上六個“更加”,有很多棘手的難題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比如:如何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下平等和諧的新型城鄉關系,如何處理好"三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如何改善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等等。在時代背景上,今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恰與我國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重合。經濟轉軌和社會嬗變,必然面臨復雜深刻的矛盾沖突和利益調整,阻力和難度之大,可以想象。
供電服務建設小康思考
黨的**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宣布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個目標的提出,對全國人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對各行各業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對我們供電企業也是一個巨大的鞭策,我們必須加倍搞好供電服務工作。
全面建沒小康社會,必須發展地方經濟,搞好供電服務首先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華中地區最大負荷中心的武漢市,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以強市富民為核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3000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進而把武漢建成現代化國際性城市奠定基礎。在新一屆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學習上海、廣州,追趕杭州、青島,緊盯南京、沈陽”的口號,表示了帶領武漢人民奔全面小康的決心。武漢市人大提出了一號議案,力爭在10-15年時間內,把武漢建成以光電子信息、鋼材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醫藥、汽車及機械制造、環保產業等五大產業為支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全國性現代制造業基地,這樣就給供電部門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為經濟發展提供電力保證。
其次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民群眾不但要求不停電,而且對供電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那種“開三停四”,輪流讓電的時代,人們只要求晚上能點燃3瓦的日光燈管、讓孩子們能夠做作業就阿彌陀佛了;八十年代,仍然時常停電,人們只要求晚上有電視看、有盞15瓦的電燈照明就心滿意足了—1996年下半年以后,電力供應逐步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停電現象基本消失,人們對電力已經有了一種依賴性,中午、晚上出現了用電“飯峰”,人們都用電飯煲、微波爐做飯,一旦停電,就會感到極不方便;另外夏季降溫,冬季取暖,人們都離不開電能供應,有時故障停電,供電服務熱線電話就被打爆。七十年代,人們家里有一臺收音機就感到很稀奇,到了九十年代,各種家電紛紛進入尋常百姓家,到了二十一世紀,更是引起家電銷售大戰。有一個統汁資料表明,**年,武漢市每百戶家庭擁有彩電133臺,比1989年增長4.3倍,電冰箱105臺,增長1.4倍,洗農機102臺,增長30%,還有錄相機、組合音響、家用電腦也銷路看好。另外、城鄉居民用電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5.9%上升到2002年的18.36%,猛增了兩倍多,電能與人們的生活更加緊密了。有—個客戶寫了一篇“電的頌歌”的文章,他說道:電與水,空氣一樣,成了人們的必需品,衣食住行離不開它,離開了它就要喊天;經濟建設更需要它,否則現代化就難實現。
再次是供電行業自身的需要。供電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是涉及千家萬戶的公用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電力要先行。同時供電行業又是由一個個經營性企業組成,按照市場規律進行投入產出,有自己的經濟利益,因此必須把供電服務放在首位,千方百計地滿足人民生產、生活用電,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2002年,武漢供電局用電總戶數達190萬戶;武漢地區負荷達到340.8萬千瓦,同比增長13.7%;售電量11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5%,說明電力在能源市場倍受人們的青睞。我們的服務到家了,人們用電方便了,就會心甘情愿地多買電、多用電,就可以與一切可替代能源競爭,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就能得到保證。
按照黨的**大關于“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我們供電企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事業中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具體行動。
一、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進一步搞好城鄉電網建設。在三年的城農網改造工作中,國家投入了16.2億元的建設貸款,武漢電網的安全穩定性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但還不能完全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僅從武漢市的規劃來看,“十五”期間全市就安排了包括“兩區多園”在內的394個投資項目,供電負荷和供電量的年增長率將分別達7.7%和5.15%;到2020年,全市供電負荷和供電量將分別達915萬千瓦和316億千瓦時,這樣就要求建設更多的發電廠、變電站和輸電線路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的供電服務工作必須緊緊圍繞這個中心來進行?!半娏κ窍刃泄佟?,電網建設要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我們首先要抓住三峽發電、全國全省電網將進一步完善這個機遇,制定好電網發展規劃,科學地測算電力需求,選好電源支撐點,搞好規劃論證,使電網布局、結構更加合理。其次要落實好經費,尤其是一些管線人地工程,費用較高,一公里電纜投資可建設十公里架空線路,要多向上級領導說明情況,請求必要的扶持與傾斜。三是要搞好輸變電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抓質量、抓進度,創建一流工程、品牌工程、明星工程,以適應各種企業及市政建設的需要。
建設小康社會思考
*年6月25日,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講話強調,解放思想必須堅定不移加以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定不移加以推進,科學發展及社會和諧必須堅定不移加以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更為人口大旗、農業大旗、資源貧旗、發展難旗的敖漢指明了發展方向。始終做到“四個堅持”,必能加快建設敖漢小康社會步伐。
一、不斷解放思想,保持清醒科學發展理念
總書記強調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解放思想的前提是實事求是,目的是不斷實現有效的創新和突破。當今敖漢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自然資源持續減少、春旱時間持續增長的自然旗情和交通等基礎條件差、資金人才短缺等諸多不利因素,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又面臨著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要求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新期待。在認真總結敖漢治旗執政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要依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主動應對,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發展措施和執政方針。一是要使施政能力建設的思路更加務實。要增強水資源承載發展經濟能力的戰略觀念,合理開發利用地上地下水資源。整合各方面力量,利用現代農業建設手段,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快設施種植、地膜等避災種植業建設步伐,確保人均水澆地或避災種植面積達到2畝以上。以市場為導向,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形成“需求什么→加工什么→種植什么”的發展模式,提高生產效率。依據自然旗情,積極發展適應性種植,選育耐高溫抗干旱等抗逆品種種植,打造再造資源,為養而種,全力推動農業經濟由種植業主導型向養殖業主導型加速轉變。要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拓展農畜產品發展空間,培養自主產品消費群體,使農村食品加工業成為推動農村城市化的生力軍。要樹立自然資源大開發的理念,積極尋找與資源開發利用率高的主體合作,發展資源節約型經濟。要認識到資源是政策洼地地區的資源,是能人的資源,要制定優惠政策引資源流入或輸出人員利用外部資源發展生產。二是要使保持增產增效的主題更加突出。執政能力的提高集中體現在經濟發展上,具體通過各個產業或項目增產增效展示出來,發展每個產業或項目,即不能做秀,也不能低層次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而是要持續獲得增產增效。三是要使發展產業聚集要素的主線更加明確。要改變過去主要靠資本流入發展主導產業、資源性產業和再造特色產業的辦法,變為主要靠要素流入發展生產的辦法,在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冶金化工等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引要素流入積極發展能源、制造業等潛力產業。四是要使現代生產經營的組織方式更加普及。敖漢水稻、玉米、生豬、羊、牛、雞、草等主要農產業都有龍頭企業,但90%的生產農戶都游離在市場中,要通過現代企業制度的方法產工銷各方的權力和義務,引導農民以資金、技術、土地使用權、勞動力等要素入股,與龍頭企業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制定政策支持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長期的合作共同發展的關系,由橫向聯合向“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縱向協作的鏈接模式發展。要推動工業園區向產業園區轉變,發展配套產業,實現專業化生產。五是要使以人為本的利益分配機制更加靈活。要在體制機制及改善優化發展環境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建立能調動各方積極性的體制機制,利用體制機制和優良環境聚集可利用的生產要素發展自己。并依靠科技進步和大力招商,突破資源和市場對經濟持續發展的雙重制約,使經濟發展更具活力。只要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用經濟發展帶動社會全面進步,就始終把握了治旗執政的根基。
二、推進改革開放,形成推動發展強大動力
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隨著市場化步伐加快,城鄉差別加大,社會利益關系多樣化,敖漢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矛盾和問題更復雜、更突出,還有許多機制體制制度不完善、不成熟,這些不完善不成熟的體制機制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完善和成熟,需要通過改革開放加以推進,通過不斷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加以發展,激發和釋放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以人為本,深化激發和釋放活力的制度創新工作。制度創新的核心和主旨是建立按勞分配并兼顧效率優先的激勵機制,激勵必須充分體現決策、政務、用人等公務活動公開。要深化政治體制機制改革,完善黨的工作以“定舵”為核心、人大以“民主”為核心、政府以“效率”為核心、監察以“公平”(法治)為核心的政治制度;要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繼續開放旗內資源、要素等市場,完善管理和投資體制,加速資源要素利用向效率高、效益高方向流轉;要完善分配制度,建立旗鄉財政適度分成制,給予鄉鎮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打造強鄉、強鎮,以鄉鎮帶村,縮小城鄉差別,推進旗鄉協調發展;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完善合作醫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及城鄉居民低保等社會救助保障制度,使全體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地戶籍管理,構筑支撐小城鎮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體系,促進人口向城鎮集中,促進土地向規模流轉。
小康房建設自查報告
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安排,結合南委發〔2013〕21號和南委統籌〔2015〕7號文件要求,鄉在2015年度小康房建設工作中,安排專人對此項工作進行統一規劃、科學選址,做到“四個禁止”,確保小康房標準化建設有序推進,現將有關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領導重視
鄉黨委書記、鄉長和分管領導高度重視小康房建設工作,先后多次召開村社干部會議和群眾代表會議,針對階段性小康房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分別提出安排意見,由建管辦進行落實,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二、機構健全
鄉上成立小康房建設管理辦公室,建管員和駐鄉國土員到崗到位,每天上班時間必須簽到,分管領導具體抓,實行集中辦公,安辦成員一并參與檢查和執法清理,機構運轉保持常態化。
三、資料完備
建設小康社會思考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研究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的內涵和范圍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基于特殊時期、背景、條件的分析與判斷
我國科技、教育發展滯后與知識經濟時代興起提出的客觀要求差距很大,在國際競爭中的劣勢明顯。經濟建設的人口資源環境約束矛盾突出。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日漸擴大,社會矛盾日趨復雜,某些方面甚至相當尖銳。我們必須通過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來縮短我國與經濟發達國家的差距。
國家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對西部地區實施的一系列優惠、傾斜政策必然會推動**經濟的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康示范新村建設總結
一、基本情況
*鄉*鄉和平村地處城鄉結合部,是廣元濕地公園的延伸帶和南山森林公園的有機組成部份,全村幅員面積13.8平方公里,轄7個組,260戶,1108人,有耕地701.19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2580元,全村有黨員35名,黨小組7個。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建設新農村,規劃是先導。我們結合和平村實際,科學編制了和平村生態小康示范新村建設規劃,制定了用3-5年把和平村建成集農業觀光、生態旅游、農耕文化體驗和中小學生農業知識普及園區和廣元濕地公園的拓展地、承接地于一體的建設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制定了“機制要新、產業要實、環境要亮、黨建要強、農民要富”的新村建設思路,擬定了以“四新一建”(發展新產業,營造新家園,打造新環境,培育新農民,建設好班子)為主的建設重點。
(二)加強領導,高度重視。一是成立了和平生態小康新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新村建設工作的領導。二是建立了示范新村建設定期分析會議制度,堅持每10天召開一次有上級指導部門、鄉黨委成員、工作組成員、村組干部和農戶代表參加的示范新村建設專題會議,及時解決建設中的各種問題。三是強化督查,嚴格目標考核。鄉黨委、政府將示范新村建設列入目標管理,示范新村建設工作一項占和平村全年工作目標分值的80%,并制定了具體的考核辦法。四是宣傳發動,營造氛圍。在利用會議、標語、廣播等宣傳方式廣泛宣傳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的同時,積極組織村組干部、群眾200余人次到蒼溪、朝天等地參觀學習,提高了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完善機制,加強管理。一是完善工作機制。成立了和平示范新村建設工作推進組,由一名鄉黨委委員任組長、和平村支部書記任副組長,工作組在村上設立了辦公室,工作組成員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白天指導建設,晚上發動群眾。二是實行了鄉主要領導蹲點的辦法,從新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鄉黨政一把手堅持每天有一人蹲守在建設現場,確保了示范新村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制定了倒排工期、限時辦結的工作推進機制,根據建設規劃,嚴格規定每項工作的完成時限,進行倒排工期,完成一件銷號一件,使新村建設工作實現穩步推進。
婦聯家庭小康文化建設思考
家庭作為社會的最小細胞和組成單元,家庭文化建設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黨中央提出要大力倡導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而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建設不進家庭,就很難落到實處,而進入家庭就是要建設新型的社會主義家庭文化。
一、充分認識家庭文化在小康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家庭文化?我們可以從狹義的角度給家庭文化下這樣一個定義:家庭文化就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創造的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上所表現的精神文化因素。也可以說,家庭文化就是人們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所凝聚起來的具體生活方式的總體。
1、家庭凝聚社會和諧。家庭是由夫妻、父母、子女等近親組成的,是以婚姻和血緣關系為自然基礎,是核心最小的社會民主和生活單位,是社會的細胞和基礎。1994年,聯合國為了體現對家庭的關注,把94年定為“國際家庭年”,同時還決定把每年的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梢?,家庭的穩定與重要性已列入國際性的重要議事日程。家庭已不再是傳統觀念的“生育合作社”、“經濟共同體”。而是承載著經濟生活、瞻養老人、教育子女、文化建設等多個層面的職能和任務,為了提高一個家庭的品位其成員尤其是夫妻之間能夠平等、尊重、溝通、理解、關心、幫助、信任、體貼、支持、寬容、學習至關重要,對愛情、社會倫理道德的認知度直接影響家庭每個成員特別是子女,家庭文化建設的提高就能形成合力,文化素質、道德修養、就會得到提高,就會形成愛的港灣和綠洲。順理成章,家庭一旦穩定,社會必然趨向和諧。
2、時展要求搞好家庭文化建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發展水平、穩定狀況、文化程度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富裕、文明、幸福、美滿的家庭是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家庭的作用是生育人、培育人、維系人、塑造人。但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信息社會的進步,一些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有些人一味追求金錢、利欲熏心,為了達到個人的目的,把家庭、親情等等拋到腦后,造成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夠和諧,尤其是青少年有些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追求刺激,以錢為尊、嚴重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低迷俗氣,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千百萬青少年是可愛的后代、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不僅影響千千萬萬個家庭,更重要的是關系到一個國家未來的興衰成敗和生死存亡。因此站在新時代的高度,搞好家庭文化建設已是當務之急。
3、各種文化社團活動的應運而生,不斷成為提高家庭文化建設水平的有效途徑。搞好家庭文化建設,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基礎上,一些單位、社團的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順應形勢,寓教娛樂,成為提高家庭文化建設的最佳途徑。如經常參加單位舉辦的文化廣場、攝影、書法、繪畫、聯誼會、協會等活動,通過廣泛的交流,可以大大提高家庭的文化素養,逐步培養家庭成員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及顧全大局的良好道德情操,通過群體活動的窗口,使家庭成員更好地在“樹家風、重家教、講家德、改家貌”中盡心盡力,互相取長補短,把家庭融入社會之中,使家庭既有文化氛圍,又有時代感,更加文明,更加和諧。
城鄉小康建設工作計劃
*年是全面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向"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目標邁進的起步之年。全省城鄉建設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年,全省城鄉建設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大力推進城鄉規劃全覆蓋和村莊建設整治示范、小城鎮建設;繼續完善城市環境和交通基礎設施,打造和諧宜居的城鄉人居環境;實現房地產業平穩發展,提升建筑業發展水平;以建筑節能為重點,推進資源節約型城鄉建設,為推進城鄉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的奮斗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以提高規劃質量為核心,大力推進城鄉規劃全覆蓋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按時序推進各類規劃的編制工作。加快組織編制區域性規劃和區域性基礎設施規劃,編制完成《*省沿江風光帶規劃》、《*省沿海城鎮帶規劃》,適時編制《蘇南地區綜合交通規劃》,積極配合建設部編制《*城鎮群規劃》,整合區域空間資源,引導城鎮空間和產業布局的合理集聚,促進區域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做好修編《*省城鎮體系規劃》的準備工作。加強區域城鎮體系規劃與省有關部門重大區域基礎設施規劃的相互協調和銜接。在完善區域規劃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常和*三大都市圈建設,率先開展*都市圈五年(*-2010)建設規劃綱要研究,適時開展都市圈城際軌道交通規劃的前期工作。根據城鎮體系規劃和三大都市圈規劃,不斷深化相關專業規劃的編制工作。加快全省各市、縣(市)規劃期至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力爭城市(縣城)近期建設用地范圍內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達到100%。加快省級以上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區的保護規劃和省轄市的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等重大專項規劃的制定。大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的編制。推動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規劃的編制工作。加快98個重點中心鎮規劃期至2020年總體規劃的修編,啟動重點中心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推動一般建制鎮主要街道與重點地段詳細規劃編制。進一步加大協調、督促和檢查的力度,加強對城鄉規劃全覆蓋的指導和督促。組織專家加強技術指導,開展經驗交流、典型示范、專題培訓等活動,提高全省城鄉規劃編制質量和規劃水平。大力推行城鄉規劃效能監察和城市規劃公示制,加強城鄉規劃實施的監督管理。加大對歷史文化保護規劃的審查和實施監管力度,嚴格規劃編制和審查報批制度,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的規劃引導和監督管理,嚴格按規劃實施修繕、維護,合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
(二)以加強村莊規劃、村莊建設整治示范和農村適用技術推廣三項工作為重點,努力促進新農村建設
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加快編制剩余的3000個"三類村莊"以及列為建設整治試點示范村莊的村莊建設規劃。對于其余的規劃保留村莊,努力推進村莊平面布局規劃編制,指導農民建房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
縣小康建設工作講話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今天在這里召開全縣*村建設工作推進會,目的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加快推進我縣*村建設工作。剛才,鳳生同志傳達了全市*村建設工作動員會議的主要精神,春旺同志宣讀了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有關單位作了很好的發言,希望同志們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推進全縣*村建設工作,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村建設的重大意義
最近,省政府也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村鎮規劃建設工作,要求各級政府把村鎮規劃建設工作放在城鄉發展中統籌安排,放在“三農”工作中統籌推動,放在整體建設中統籌部署,促進這項工作盡快取得進展。我們必須認真貫徹省、市專題會議精神,充分認識建設*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上來,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統籌部署上來,加快推進我縣*村建設工作,切實抓好這項利國、利民、惠及子孫后代的大事。
(一)推進*村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必然要求。我縣是個農業大縣,近7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全面建設小康懷寧,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近年來,我縣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農村面貌發生了積極變化,但鄉村規劃建設相對滯后,不少地方的村鎮建設存在著“散、亂、差”的問題,農民建房普遍存在著“富建設、貧規劃,有建設、無規劃,有新房、無新村”的無序現象,土地等資源不合理使用的浪費現象相當普遍,鄉村環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時,鄉村公共基礎設施比較薄弱,亂蓋亂建現象比較突出,社會公益事業相對貧乏等等,這些無序狀態不利于我縣農村可持續發展,嚴重制約了鄉村建設的協調和諧發展。因此,在大力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把鄉村規劃建設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二)推進*村建設是順應群眾意愿的德政工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我縣絕大多數農民已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在溫飽問題解決以后,廣大農民迫切希望改善生產生活環境,迫切要求解決好住和行等問題,并已成為他們豐衣足食后的新要求和最大愿望。同時,現在又處于農民新(改)建房屋的活躍期,實施康居工程,建設*村的戰略決策適時適宜,順乎民意,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體現,是永葆黨的先進性的重大舉措,是解決“三農”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