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探討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12:04: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問題探討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師德師風問題探討
師德師風問題篇1
一、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
(一)師德方面出現的問題
師德主要是對教師在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時所應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目前,教師在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未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未能處理好學術自由與政治紀律的關系、科學研究與課堂講授的關系。由于某些教師政治立場不堅定、過分強調學術自由,在研究中、課堂上或媒體上發表錯誤言論。從公開曝光的幾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典型案例來看,教師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論仍然存在,在高校的表現相對突出。其次表現為未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少數教師未處理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未處理好知識傳授與價值傳遞的關系,未處理好學生成才與學生成人的關系。在現實中有些老師沒有課程思政的意識,沒有立德樹人的覺悟,僅僅是傳授了書本知識,而忽視了育人的職責。二是在學術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學術腐敗問題,表現為權學交易、權研交易、權錢交易等。其次是學術不端的問題,表現為抄襲剽竊、實驗作假等。教師抄襲剽竊的行為也被教育部通報多次。再次是學術失范問題,表現為論文重復發表、粗制濫造等。在被國際期刊撤稿的論文中圖片重復、結論不可靠、數據完整性存在疑問、結果無法重復等問題時有發生。這些都是學術失范、不遵守學術道德的表現。三是社會公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師德角度而言,社會公德問題就是教師在處理日常人際關系、師生關系上表現出的行為、舉止、語言等粗暴和不文明的行為。教師隊伍中仍有個別老師道德素質低下,高校教師日常指導學生過程中方式方法不當、簡單粗暴,有辱罵侮辱學生的言行,幼兒園、中小學教師也有虐待兒童、體罰學生的問題被教育部通報,都說明某些教師在社會公德方面出現了問題。
(二)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
師風是指教師的作風,主要表現為學風、教風和生活作風等方面。師風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學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少數教師在工作學習、理論提升方面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敷衍塞責、不求甚解、學風不嚴。有少數教師認為以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足以應付工作,因此不認真鉆研業務,也不再繼續努力學習,不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科研能力后勁不足。特別是有些老師對政治學習熱情不高,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弄懂弄透理論內涵的意識淡漠,導致對理論政策的理解不透徹、貫徹不到位。二是教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部分教師重科輕學、重研輕教,計較得失、安于現狀,投入不足、關心不夠。個別教師仍存在缺乏敬業精神、不能做到言傳身教、對學生不夠關心的問題,也有教學方法呆板單一、教學內容更新不夠等問題。還有在崗中小學教師違規進行有償補課等問題,教育部多次曝光仍屢禁不止。三是生活作風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群體中存在個別教師行為不端、作風敗壞,甚至出現違法亂紀的現象。媒體曝光多起高校教師、中學教師騷擾女生的案例。還有教師參加學生家長付費的宴請以及違規收受禮品、私自收取并侵占學生費用等違規違紀的案例也被教育部曝光。
社保改制中的問題探討
為了全面了解新疆在社會保障方面的建立和開展情況,我們于2009年2月10-13日在新疆克拉瑪依安泰公司人力資源部和計劃財務部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經過調查了解,我們知道,目前在克拉瑪依地區的國有企業、改制企業、市屬企業均按照國家或者當地有關規定建立了社會統籌保險保障體系,其執行程度達到100%。但是個別私營企業還存在少交或者不交的現象,主要原因與私營企業效益和當地政府的戶口政策有關。
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實現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失業保險和社會救濟制度,提供最基本社會保障,是建設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一個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它與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黨中央、國務院把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當作一項“關乎國運,惠及子孫”的大事來抓,對高舉鄧小平偉大理論旗幟,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握有利時機,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新疆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新疆社會保險制度產生于1951年。當原政務院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以后,原新疆省人民政府開始在部分工礦企業建立勞動保險基金,實施社會保險制度。1953年又將一般廠礦和交通事業的基本建設單位及國營建筑公司等全部納入社會保險范圍?與此同時,省政府還根據國家頒布的社會保險單項法規,逐步在國家機關及其所屬的事業單位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以后,自治區人民政府又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對社會保險制度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包括養老、工傷、疾病、生育、遺屬保險在內,分別適用于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的、項目較全的社會保險制度。
10年動亂期間,我區社會保險制度,特別是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險制度受到了嚴重的干擾破壞。由于管理機構受到沖擊,勞動保險基金正常收取無法進行,國家被迫停止提取勞動保險基金,將勞動保險費用開支由企業營業外項目下列支,使原來的社會保險制度變成了企業保險制度。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區社會保險制度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78年,全區建立了正常的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制度。1986年國務院改革勞動制度四項規定后,我區開始建立包括城鎮各類企業和個體勞動者在內的養老和失業保險制度。1986年全區首先建立了國有企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勞動合同制工人養老保險制度以及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制度。1988年,全區國營企業固定職工退休費用實行社會統籌。以后又將集體企業職工和各類非公有制經濟的從業人員納入統籌范圍,并逐步由縣級統籌過渡到地州級統籌。1998年底,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行自治區級統籌有關問題的通知》,使我區養老保險制度步入自治區級統籌階段。目前全區已有IOO余萬名職工和32余萬名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另有70余萬名兵團職工和36余萬名兵團離退休人員參加了兵團級統籌。
農民合作問題探討
內容摘要:分工是產生合作的基本前提;但分工并不必然會導致合作或有效合作的產生,這里關鍵取決于合作收益的分配制度建設。中國農民合作難,既是一個真命題,也是一個假命題。從經濟層面看,中國農民合作化建設的重點應在流通領域;他組織應成為中國農民合作化建設的主要手段;政府應成為推動農民合作的主要力量;中國農民合作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完成從以血緣為主的傳統合作形式轉向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現代合作形式(不再以血緣為主,而是以契約為主);法治化是推動農民合作建設的必要制度條件;以文化創新推動中國農民的合作化建設;以民主化推進合作化;大力加強中國農民的誠信建設,這是解決中國農民合作難的一個重要手段;另外,要建立和健全利益分配制度。未來中國鄉村合作模式的選擇應立足于社區自治。
關鍵詞:合作農民合作
“合作”一詞源于拉丁文,其原意是指成員之間的共同行動或協作行動的意思。我國辭海解釋“合”字,有融洽、協同、共同、合辦等意思;辭源解釋“合作”是兩個或兩個人以上共同創造的意思。英文中“合作”(Cooperation)一詞是協作、共同行動的意思。
合作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人類要生存,要與自然做斗爭,就需要合作,正如呂氏春秋所言:“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衛,肌膚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從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卻猛禁悍,然欲裁萬物,制禽獸,服狡蟲,暑濕燥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備而以群聚耶?群之可聚也,相與之利也。”
合作的范圍是廣泛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層面都存在著不同形式的合作。經濟合作是人類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合作形式之一。經濟合作構成了合作研究最主要的內容。
合作的收益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合作會增加物質性的收益。主要表現是:其一,合作增大了規模,有助于產生規模效應。其二,合作使合作者之間容易產生外部性等作用,從而有助于實現聚集效應。另一方面,合作會增進精神性的收益。其一,合作是實現人的自我價值的前提條件。人的自我價值只有在團隊中,或者只能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體現出來。如果全社會只由一個人構成,這時,價值本身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其二,合作有助于消除人類精神上的某種不確定性和匱乏性。團隊使人具有了某種歸屬感和安全感。人在團隊中,一是增加了信息的來源和渠道,從而有助于消除信息的不確定性;二是增加了自身發散信息的渠道,從而有助于自身需求的更好滿足;三是人在團隊中,通過組織活動及人與人之間的精神交流,使個人能得到更好的精神安慰。
社會統計監察問題探討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如何對“和諧社會構建進程”進行統計描述和定量化的監測評價成為統計界和經濟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筆者立足于和諧社會的內涵和基本特征,在分析和諧社會系統結構的基礎上,提出和諧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及其評價方法,報告如下,供商榷。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和系統結構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和基本特征應該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的角度來全面把握,體現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嚴正的公平、激情的正義、全社會的誠信、新型的人際關系、繁榮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穩定的社會環境、循環的經濟、高質量的居民生活。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是政治建設的范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性基礎和政治保障;誠信友愛是文化建設也即精神文明的范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和精神支撐;充滿活力主要是經濟建設的范疇(也有精神文明建設的部分內容),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安定有序是社會建設的范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基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生態建設的范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生態基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是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也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如果把社會事業的發達(更確切地說是社會子系統的和諧)稱之為社會文明,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或稱生產發展、生態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稱之為生態文明的話,那么構建和諧社會的成果可以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五個方面綜合反映出來。
基于上述認識,如果把和諧社會看成一個總目標系統,其下可以分為五個子系統,即物質文明子系統、政治文明子系統、精神文明子系統、社會文明子系統和生態文明子系統。物質文明子系統分為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宏觀經濟效益、統籌發展能力、創新能力、發展活力、居民生活質量等七個子子系統。政治文明子系統分為民主、法律法規、公平正義三個子子系統。精神文明子系統分為文化建設、道德規范、誠信友愛、文明典型四個子子系統。社會文明子系統分為社會事業發展、社會秩序等兩個子子系統。生態文明子系統分為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三個子子系統。
2和諧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的構建
遵循整體性原則、相對獨立性原則、綜合指標優先原則、可比性原則、可測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在各個子系統、子子系統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性指標,從而建立了具有1個總目標系統、5個子目標系統、由15個子子系統、40個具體指標構成的四層次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詳細內容列入表1。
留守兒童問題矯正策略探討
摘要: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身心健康、學習生活等方面存在不少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迫切需要我們給予關注和解決。本文對留守兒童問題的矯正進行了探討,以期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做出努力。
關鍵詞:留守兒童;問題矯正;策略
隨著農村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留守兒童也隨之多。他們常年不在父母身邊,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的身心出現問題,給學校教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基于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留守兒童問題矯正的策略與方式方法。
一、建立成長記錄檔案
建立留守兒童詳細資料檔案,重點記錄留守兒童個人、家庭成員包括思想、學習、性格、興趣愛好、生活狀況,利于教師適時對留守兒童進行針對性引導、指導、鼓勵。有了成長記錄檔案,學生的變化和進步就能一目了然,不僅記錄他們成長中的點滴進步、獲獎情況,還要記錄他們的苦惱困惑、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幫助、轉化他們的具體方案與措施。這樣對學生各方面的教育就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我班一名男生本來學習上問題不大,表現也不錯,但自從升入五年級以來成績一直下滑,學習懶散,經常調皮搗蛋,打傷同學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且特別不服教師的管教。經了解,原來該生的父母今年剛離異并均去外地務工,留他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老人覺得孩子可憐,只知疼愛、不懂教育,對孩子心理及情感受到的傷害也不知如何排解,使得孩子的心理和情感迷茫、失落,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摸清了該生的癥結所在,我便對癥下藥,幫助他很快走出低谷,不僅表現進步,而且學習成績迅速提升。
二、讓孩子感受親情
財務預警研究若干問題探討
摘要:財務預警相關研究是企業財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對財務預警研究中存在的概念內涵問題、指標體系構建問題以及預警模型設計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財務危機;財務預警;問題探討
一、財務預警研究綜述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諸多專家學者對財務預警開展了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相關理論也逐漸成熟。最早研究財務預警的學者是Fitzpatrick,其在193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首次運用單一財務比率指標進行判別分析。之后,Beaver(1966)使用單變量判別模型對企業財務預警進行的研究最具影響力,該方法的提出為財務預警的定量研究起到了奠基性作用。鑒于單變量判別模型存在的種種缺陷,20世紀60年代起多變量判別模型便得到了迅猛發展。Altman(1968)基于差異分析方法,建立了5個變量的多變量財務預警模型,模型表達式為z=1.2x1+1.4x2+3.3x3+0.6x4+0.999x5,這就是著名的Z計分模型。為了擴展Z計分模型的應用領域,Altman(1977)基于Z計分模型先后提出了針對非上市公司的Z'財務預警模型和跨行業的ZETA財務預警模型。周首華等(1996)考慮到Z計分模型沒有充分考慮現金流量變動等情況,提出了F分數模型。楊淑娥等(2003)則提出了適用于我國企業的財務預警模型Y分數模型。
到了20世紀80年代,條件概率模型成為主流模型。Martin(1997)首次在財務危機研究領域引進Logistic回歸模型,研究發現Logistic回歸模型比Z計分模型和ZETA模型預警性能更好。1980年由Ohlson提出的Logistic回歸財務預警模型引用最為廣泛,Zmijewski(1984)則首次將Probit回歸模型應用到企業財務危機預測研究中。蔣亞奇(2014)構建了最有效的多元Probit回歸模型對旅游行業上市公司財務預警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預警模型的正確有效性。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傳統方法,而紛紛引進人工模型用于風險預警預測研究。Odom于1990年首次將BP神經網絡應用到財務預警中,仿真結果表明,神經網絡模型的精準度優于判別分析模型。Bryant(1997)對案例推理模型在財務預警中的應用進行了介紹。劉新允(2007)將財務指標作為模型的條件屬性,企業狀態作為模型決策屬性,構建了基于粗糙集的財務預警模型。綜上所述,國內外關于財務預警的研究在不斷完善,模型方法也逐漸豐富。但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特殊性,關于財務預警的研究歷史并不長,現階段關于財務預警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財務預警概念內涵問題
鋼琴教育改革問題探討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入展開,高等教育同樣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只有不斷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內容,才能夠使得高等教育同素質教育接軌。素質教育要求學校注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鋼琴教育作為高等學校藝術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同時,也對高等學校鋼琴教育專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主要從新時代下我國高等學校鋼琴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教學現狀入手,分析了改革高等學校鋼琴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期對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鋼琴教育;改革;問題;策略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展開,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衡量標準不斷提升,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音樂教育作為重要的藝術教育形式,具有其他教育無法替代的特征。音樂教育不僅能夠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同時也能夠使人們的智慧被充分開發出來,使人們的綜合素質以及藝術審美得到提升,鋼琴教育作為高等學校音樂教育的必修課程之一,必須受到重視。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高校的鋼琴教育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無法使得鋼琴教育的教學效果發揮出來,如果不能夠順應時代的要求,對鋼琴教育進行改革和創新,必將影響鋼琴教育的長遠發展。接下來,筆者就鋼琴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鋼琴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和方法進行詳細論述。
一、新時代下我國高等學校鋼琴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教學現狀
(一)學生自身問題
就目前的高校音樂專業教育來看,學生本身主要存在的問題表現為無法達到學校培養標準要求,高校音樂教育一般注重對學習生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能力進行培養,但是,學生卻很難達到培養標準,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主要包括學生的基礎水平差異較大、基本功薄弱、綜合素質不高以及對鋼琴的學習興趣差以及即興創作的能力較差等。
投資準則問題探討論文
內容提要:為了規范對外投資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我國財政部于1998年6月24日了一項具體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投資》,在2001年1月18日又作了修訂,該項準則對規范投資的核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筆者認為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膚淺的意見以供商榷,如關于投資成本的確定,債券的投資成本中對于購買分期付息債券時價款中所含的未到期利息是否應包含在內;長期債券投資的相關費用是應該計入“財務費用”還是應計入“投資收益”;長期投資減值準備計提的標準和數額的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核算中關于清算性損益的界定等。本文就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投資準則費用
投資是指企業為通過分配來增加財富,或為謀求其他利益而將資產讓渡給其他企業所獲得的另一項資產。近些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渠道和投資環境,與此同時,稅法也對企業投資所得提出了納稅上的要求。為了規范投資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我國財政部于1998年6月24日了一項具體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以下簡稱投資準則),并在1999年1月1日起暫在上市公司施行;在實施了兩年后,2001年1月18日根據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對其中一些方面作了修訂,經修訂后的投資準則自2001年1月1日起暫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該項準則對于規范投資業務的核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研究過程中筆者發現該準則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擬就以下幾個問題展開探討。
一、關于投資成本的確定
投資準則中規定:“初始投資成本是指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但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核算。”
上述規定對于股票投資的核算以及在發行日和付息日購進的債券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但是對于發行日后至到期日前這段時間購進的債券的核算就會出現問題,請看以下的例子。
金融創新財會問題探討
摘要:本文通過對金融創新過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關于財會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分析問題出現的背景及原因,根據自身所學的知識和在實踐中的獲得經驗,提出具體有效的對策,以便為金融創新提供參考,促使財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金融創新;計量模式;財會問題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順應時代的發展進行創新,金融創新也順勢發展起來。金融創新的主體便是金融的創新工具,當前該工具運用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財會方面的問題還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因此,對于金融創新所引起的一系列財會問題有必要展開分析。
一、金融創新中涉及到的財會問題
(一)財務報告的內容不充分。財務報告是以簿式記賬為基礎的,主要是編制加工財務信息,并按報告使用者要求,進行相應變換,形成一組既相關又可靠的財務數據。它能夠完整的呈現出一個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具體財務情況,目的也是為了讓閱讀報告的人能夠清晰準確地了解到企業的經營、財務等狀況。但由于金融創新所帶來的新的金融工具,造成了財務報告難以讓閱讀者充分的了解到企業的具體情況。其主要原因是財務報告在內容上表達的不夠充分,無法直觀、完整的表現出收益的內容,這將會導致閱讀報告的人做出錯誤的決策。(二)與傳統計量模式相沖突會計計量模式能夠客觀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的具體情況。傳統的計量模式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形式,是建立在幣值穩定假設的基礎之上的,按照資產購置時支付的現金的計量模式。但隨著金融創新,金融創新工具的出現,傳統的會計計量模式很難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難以準確地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同時對于物價的變動考慮的不夠全面。而由于當前社會上對金融創新工具的廣泛使用,使傳統的財會計量模式的缺點更為突出。導致金融創新工具無法適應傳統的計量模式進行準確有效的計量,使得金融創新與傳統計量模式相沖突。(二)財會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當今社會,許多企業在財會管理方面不夠重視,缺乏財會管理意識,并且沒有完善的財會管理制度。現階段,大多數企業主要以盈利為目的,在財會管理方面不具備專業性,從而忽視了企業的財會管理,也因此導致企業內部其他事項的執行力度被削弱。還有一部分企業,其內部存在財會管理,但是沒有完整的流程來執行這一管理,使得企業發展速度慢,跟不上金融創新的步伐,適應不了新時期的經濟發展。
二、針對金融創新引發的若干財會問題的有效對策
甲供物資管理問題探討
摘要:對鐵路既有線改造項目中甲供物資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得出進行甲供物資管理,不僅能降低工程項目的成本,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還能幫助建設單位規避經營風險,規范建設單位采購行為。對如何加強對鐵路既有線改造項目中甲供物資的管理,實現鐵路既有線改造項目利益的最大化,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鐵路項既有線;改造項目;甲供物資
鐵路既有線改造項目中的甲供物資在項目總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大,其質量決定著整個建設項目的質量。甲供物資管理工作做得不好,就會使鐵路既有線改造項目的許多工作受到影響,還會增加其風險性,從而影響既有線改造項目的整體利益。
1問題分析
1.1甲供物資清單與實際需求不符。設計院在進行設計時,由于執行的定額標準差異,工程計量規則差異,使得甲供物資清單中的數量不準確。另外,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不暢,會使施工周轉性用料和永久性用料產生混淆。比如在鋪設軌道的時候會用到工具軌和扣配件,設計單位將其羅列在甲供物資清單中;還有的設計單位會將施工單位自己購買的物資、遷改所需的物資列入甲供物資范圍。設計單位由于工作任務緊張,時間緊迫,出具甲供物資清單和招標項目時,還會導致清單中的各要素出現其他問題,使其數量與施工的實際需求量不符。比如道岔與岔枕的數量不相符,軌枕與扣配件的數量不相符等。此外甲供物資清單中的計量單位與文件要求不一致,比如鋼軌的計量單位按“根”、扣配件按“組”、承力索和接觸網導線按“公里”,這些都是引起甲供物資清單混亂的原因。1.2集中采購影響施工進度。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鐵路建設項目甲供物資目錄的通知》(鐵總物資〔2015〕117號),甲供物資的采購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建設單位采購的建設物資,即中國鐵路總公司管理的甲供物資;另一種是由建設單位自行采購的建設物資,即建管甲供物資。這兩種采購形式是建設單位甲供物資供應的主要方式。這種采購方式雖然在批量采購,降低采購成本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具體實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中國鐵路總公司管理的甲供物資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其他建設單位定期進行聯合采購招標,這種方式招標周期相對較長,一般需要3~4個月。建管甲供物資采購相對中國鐵路總公司管理的甲供物資采購周期較短,但一般既有線改造項目的總投資額不大,建管甲供物資需求量較少,難以形成批量招標采購,勢必會增加采購難度。這就會導致招標物資供應不及時,不能滿足施工實際需要,從而耽誤工期甚至導致停工,影響施工進度。當施工進度受到影響時,不僅會增加項目的總成本,還會增加管理的難度。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對采購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免項目受到影響。
2策略探討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問題整改落實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