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能力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1 08:32: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聽說能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聽說能力

加強英語聽說能力培養的嘗試

美國學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指出,發展外語能力主要依靠兩種途徑: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語言學習指有意識地學習外語的知識(包括語法、規則、語音、詞匯知識),而語言習得類似兒童習得母語的過程,通常是在大量語言信息的刺激下,通過語言的自然交際獲得的。Krashen認為習得比學習更重要。只要經過語言習得這一環節,學習者才能真正擺脫母語的“羈絆”,自由地運用第二語言表達思想,進行交際。長期以來,我們的英語教學方法局限于語法翻譯法,偏重于知識的傳授,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績,忽視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和提高。聽和說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傳遞思想的交際過程,聽是理解和吸收信息,說是表達和傳遞信息。聽是說的基礎,說是聽的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應是同步的,是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我們可以把學習和習得有機地結合起來,盡量加大語言信息刺激量,創設良好的語境,在搞好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訓練的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聽說能力的培養,在交際中學英語。為此目的,筆者在教學的實踐中做了如下幾點嘗試。

一、堅持課前三分鐘的FreeTalk。

FreeTalk(自由談)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口語訓練方式,在這項訓練中,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并可以提前準備。課前由一名學生講三分鐘英語,學生們自擬話題,談及了校園生活,英語學習,個人軼事,班級活動,地區氣候和小故事等。

此項活動不僅使學生們敢于開口講英語,而且使學生們增長了見識,擴大了詞匯量。在這項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引導、督促的作用,使學生FreTalk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

中國學生學英語時聽的一個主要來源是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本身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開始階段,授課時放慢講英語的速度,而且重復所述內,用簡易的同義詞或短語解釋詞義,用不同的句型轉換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簡單的句子解釋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漸進,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述。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聽的能力。例如在《TheEmperor'sNewClothes》一課“Onceuponatimetherewasanem-peror”一句的教學中,筆者用英語說:pleaseunder-line“onceuponatime”.Itisasetphraseusedinstory.I'msurethatyouallearneditwhenyouwere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Canyouuseanyotherphrasesinstead?等等。

查看全文

大學英語聽說能力研究

【摘要】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的實施,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已日漸顯出弊端。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在實際教學中忽視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的提高,“聾子英語”及“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因此探索、研究提高聽說能力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觀念和教學內容,成為大學英語教學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聽說能力;英語教學;教學方法

1研究、探索“提高聽說能力”的背景

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英語教學難以適應社會變革和發展需要。從新世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發展戰略高度看,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特別是面對四、六級改革以及社會的新需求,原來的應試教育已暴露出各種弊端,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同時由于某些學校教師對四、六級考試認識不到位,把重點放到了片面追求通過率和應付考試上,為考而教,為考而學,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實用英語能力的提高,造成普遍的“聾子英語”及“啞巴英語”現象。英語教學費時多,效率低,所以各方面對深化英語教學改革的呼聲極為強烈。

因此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觀念和教學內容,勢在必行。如何提高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尤其是聽說能力的提高,創新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當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2研究英語聽說能力新教學方法的目的和意義

查看全文

多媒體英語聽說能力遠程教學探討

摘要:為了發揮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教學中的高交互性和平穩性特點,提出研究英語聽說能力的多媒體遠程教學系統。在交互性方面,運用互聯網資源、三層瀏覽器/服務器體系架構與流媒體技術,構建擁有多子系統的遠程教學系統,并將設計系統客戶端優化處理,使之交互性增強;在平穩性方面,使用分級網絡編碼方法,計算延時均值,保障系統數據包的穩定傳輸。測試結果表明,提出的多媒體遠程教學系統網絡傳輸穩定性良好,軟件運行流暢清晰,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數據傳輸;多媒體技術;遠程教學系統

1引言

遠程教育作為一項新興的教育模式,現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輔助項目[1],遠程教育和多媒體技術的融合是外語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目前,我國也針對外語教學多媒體遠程授課技術進行發展研究[2]。其中,陳樺[3]等學者對中國學生英語朗讀自動評測系統進行研究,利用GMM-HMM模型聯合DNN模型設計自動化英語口語語音測評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教學的限制。但該系統仍有一定延遲性,測評結果不準確。孫鶯[4]等學者設計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英語教學系統,豐富了英語教學的課程實時交互,但所設計系統的教學資源不豐富,無法進行多方位系統教學。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以英語聽力能力遠程教學方法為研究目標,引入多媒體技術,組建多媒體遠程自動化教學系統,運用分級網絡編碼方法確保遠程教學數據自動傳輸平穩,畫面清晰流暢,較少實時延遲,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教學訓練的有效性。

2基于多媒體技術的英語聽說能力訓練模式

多媒體擁有信息載體多元化和集成化特征,其與外語教學的融合是今后教學模式的必然發展趨向。多媒體遠程自動化授課優點在于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其系統的平穩運行能力較低,導致教學資源,訓練信息的傳輸實時性較差,對此,進行多媒體遠程教學客戶端硬件設計及其功能優化。

查看全文

英語聽說能力新教學研究

研究英語聽說能力新教學方法的目的和意義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08-10-2016:12:00]編輯:studa20AdsbyGoogle

全球英語培訓專家

學英語?身在中國,讓您置身海外韋博國際英語

英孚成都-少兒英語培訓學校

快樂英語,快樂假期盡在英孚英語EF英語伴小朋友度過快樂假期!

查看全文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

摘要: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要營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培養學生的聽說興趣;盡可能的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關鍵詞:口語表達;情感培養;自信;興趣;習慣

1構建師生融洽的教學環境

融洽的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也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融洽的教學環境能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使學生心悅誠服的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這是訓練和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和關鍵。筆者所帶的班級的學生大多都是農村孩子,他們世面見的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這給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訓練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要在生活上多關心他們,多照顧他們,尋找機會與他們多溝通、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摸清他們的思想脈搏,才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例如,尋找他們喜歡的話題進行英語口語訓練,用他們喜歡的話語溝通交流,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英語知識,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自信

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偏差的主要原因很多,如有的同學羞澀,不喜歡說英語;有的是怕說不好別人笑話;有的當面說英語較為緊張,影響表達能力。通過調查,發現詞匯量小、交流的機會少、不能強化訓練,以及缺乏實踐交流的機會是現實存在的主要問題。所以,我們首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積累詞匯量、反復強化訓練,提供實踐交流的機會,來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積極性。其次,對學生在說寫過程中偶爾出現的錯誤,要正確對待。要求也不要太高,主要是激發說的興趣。只要學生的語言語法錯誤不影響正常的表達和交流,我們就應該鼓勵學生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出來。只有對學生有一顆寬容的心,學生才不會有心理壓力,他們的自信心才會強,才有表達的欲望,也才能說的好。

查看全文

聽說能力培養必要引導論文

摘要:由于空中乘務職業的特點,在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課堂教學中對聽說能力的培養以及在課堂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成為乘務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空中乘務能力培養英語聽說課堂教學課外時間

空中乘務是一個需要和不同人群廣泛接觸的服務行業,是各航空公司及整個民航運輸的窗口。隨著我國民航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國際旅客來到中國,這使得各航空公司對乘務人員的英語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特別是乘務人員的英語聽說能力。作為工作在英語教學一線的教師,通過兩年半的實際教學和與學生的交流接觸,筆者認為,地道的發音,清楚的表達,以及如何對乘客的要求做出的語言上適當的回應,應該成為空中乘務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的重點內容。

空中乘務這一服務職業的特點,要求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員具有與不同人群良好交流的能力。而英語作為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的語言,成為了空乘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工作語言之一。筆者認為,作為空中乘務專業的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應該側重于聽力能力和口語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有所用,讓英語真正成為我們所培養的學生的優勢之一,讓我們的學生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1課堂教學是重點。

傳統課堂上的45分鐘,是由教師作為主導的45分鐘。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可能很有利于學生掌握一些語法知識和寫作技巧,對于聽力和口語的提高卻十分有限。現在我們的教學有了許多其他的科技手段,比如多媒體語音教室,這對于英語課的開展是十分有利的。大部分的英語教材配有教學光碟,這使上課跟讀課文成為了可能。在進行課文的講解之前,先將將要講解的部分的錄音放給學生聽,并要求學生進行輕聲跟讀。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文章之前先對教師要講解部分有所了解,并注意到自己不認識的新單詞和短語,同時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了文章朗讀中來。筆者認為,這樣一舉多得的辦法比教師點名一兩個口語較好的學生來朗讀課文有利于整體改善學生的發音。

查看全文

學生聽說能力教學論文

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聽說能力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幾點體會。

一、激發興趣,調動聽說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聽說興趣,就能使聽說訓練成為自己的迫切要求。教師要創造各種聽話、說話的機會,激發學生聽說的愿望。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說,而且有內容可說。低年級教師的語言應是兒童化的語言,優美,具有藝術性,充滿吸引力,讓學生想聽,愛聽,爭著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有意無意地進入學習情境,思想上產生共鳴。

其次,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運用錄音、錄像、多媒體等電教手段,盡可能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語境氛圍,使學生樂意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生活,從而促進學生的聽說興趣。如教學《聰明的公雞》時,教師講到公雞發現自己身后有一只狐貍緊緊跟著準備撲上去要吃它時,有意停一停,讓學生產生懸念:公雞怎么跟狐貍斗的呢有沒有被狐貍吃了呀以激起學生聽的興趣。同時,教師充分利用小學生好表現自己的特點,要求他們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以激起學生說的興趣。

二、講究方法,注意聽說的指導性

低年級學生使用的語言常常是不規范的。要使學生的語言逐步趨向規范化,單靠老師用規范化的語言做榜樣,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摹仿是不夠的。我認為還應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多聽、熟記、學記,促使學生自覺地學習語言。

查看全文

語文聽說能力管理論文

一、整體入手,全面安排,精心設計課堂結構

講課時,我先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知道課文寫的是狐貍和烏鴉之間的事,然后指名配樂朗讀全文,其他學生帶著“一件什么事”的問題一邊聽讀課文,一邊看老師演示投影。這樣,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內容,感知教材,理會課文大意。接著,我便按意義段進行品詞析句,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和揭示寓意。講第一自然段時,我進行了看圖說話的訓練,巧妙地達到了教學目的。打出投影后,提出問題:樹的上面有什么?里面住著誰?樹的下面有什么?里面有誰?它倆是什么關系?圍繞這一系列問題,要求學生用幾句意思連貫的話講解圖意。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一方面在課堂情境中訓練了學生的看圖說話的能力,為今后的看圖寫話打下了基矗。

二、分步講讀,局部探索,挖掘事情起因、發展、結果及各因素、環節的聯系

第二、三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教學第二自然段,教師提問:“烏鴉找到肉后為什么不自己先吃?為什么要站在窩旁?”指導學生按一定情節展開思路,正確捕捉與體會烏鴉顯耀的心理。教學第三自然段,用投影打出第二幅畫面后,提問:“這時樹下誰出來了?他看見烏鴉叼著肉,有什么表現?”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看圖說說狐貍的饞樣,他心里會怎么想?這樣,課堂教學突破了課本的局限,有機地彌補了教材的“空白處”,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第四至七自然段是故事的經過,是全文的重點,我讓學生自己讀這幾段的時候,用筆畫出狐貍的話,數數有幾次。學生一邊讀書,一邊動手勾畫,一邊動腦思維,既培養了學生閱讀、想象、動手的能力,又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幫助他們形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狐貍第一次向烏鴉問好,烏鴉不作聲。鑒于前文的基礎,學生很快就得出結論:烏鴉找到肉是給自己的孩子吃的,一張嘴肉就會掉下去,所以它沒張嘴。第二次,狐貍向烏鴉的孩子問好,烏鴉看了狐貍一眼。從“孩子好嗎”、看了“一眼”兩處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狐貍的狡猾與烏鴉的動心。“烏鴉還是不作聲”,這是為什么?學生得出結論:烏鴉知道嘴一張,肉就沒了,就不能給孩子吃了。狐貍第三次贊美烏鴉。“烏鴉的羽毛真的漂亮嗎?噪子真的好聽嗎?狐貍的話切合實際嗎?它說的是什么話?”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已明白了狐貍的目的與用意。然后,我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說說烏鴉聽了狐貍的話,心里感到怎樣?使學生明白此時鳥鴉高興到了極點,到了忘記一切的地步。這使得學生的想象能力得以發揮,表達能力得以鍛煉。

至此,我適時引導學生分角色、帶感情反復朗讀這三次問話,學生的朗讀就更到位了。

查看全文

提高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幾點做法

英語既然是一門語言工具課,那么它就應該是有聲有色的。學語言先從聽聽、說說開始,文字符號是講話的記錄。所以小學生學習英語階段宜側重聽、說能力的培養。

培養小學生的聽說能力,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采取有效手段對小學生進行經常性、系統性的聽說訓練。除對教材的聽說內容訓練外,在選材時盡量選與英、美的文化生活習慣有關的內容,這樣既能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人民生活情況及風俗習慣,又能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為將來用英語正常交際打好基礎。結合教材安排,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一、視聽模仿,加強口語訓練

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聽說訓練內容,從視聽入門,通過聽聽、說說、唱唱、做做,先培養語感,培養興趣,然后進入字母教學。

新教材把第一冊前兩個單元作為視聽說入門部分。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采用實物、圖片、掛圖、錄音機、錄像機、投影機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進行視聽模仿。小學生視、聽覺敏銳,標準的語音、語調,特別是一段聲情并茂的情景會話錄音會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通過視聽,學生會積極模仿。通過模仿、聽說,再進行一些內容相近的大量口頭練習,促使學生提高聽說能力。

二、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

查看全文

新課型聽說能力管理論文

從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重讀寫輕聽說的現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除與當前考試方法存在的弊端有關外,主要的問題還是對語文教學的認識問題。

聽與讀,雖然同是獲得信息的途徑,但獲得信息的方式卻不相同。讀是目睹有形的文字,可以反復吟誦,過目再三;而聽就不行,無形的聲音,稍縱即逝。如果不集中精力,思維敏捷,就難以捕捉到信息。同樣,說與寫,雖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表達,但采取的傳遞媒介不同;說用聲音,寫用文字。而寫可以反復思考,斟酌修改,說就不允許思維的怠慢。看來,讀的能力不能代替聽的能力,寫的能力不能代替說的能力,只有聽說讀寫齊頭并進,全面訓練,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我們增設了一二種新課型--聽“小喇叭”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的“小喇叭”節目,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多樣,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容易使兒童接受理解。我們認為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小喇叭”引進課堂,通過聽節目,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記憶、表達和想象能力是一種極好的教學形式。于是,從1983年春開始,我們分別在中低年級的三個班級中開設了聽“小喇叭”這一新課型。

“小喇叭”課每周安排兩節課。一年級第一學期每書課20分鐘,第二學期以及二、三年級每節課均為35分鐘。緊密結合各年級雙基訓練的重點和要求,采取分段訓練,突出重點的方法分別在中低年級的三個班級中進行探索和實驗。

一年級第一學期每節課只聽“小喇叭”節目20分鐘的廣播。要求學生認真聽節目,達到熟悉、理解、掌握節目內容的程度,然后結合教學拼音、識字,對照廣播里的標準讀音,糾正錯誤的發音和方法。

第二學期,課時改為35分鐘,聽后有15分鐘的說話練習。聽后即說,要求學生回答問題、復述節目內容。教師根據內容,酌情設計問題。例如,依照課文第三冊基礎訓練一、二最后一題的要求提問:“你們聽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個故事好不好?你能說一遍嗎?說說看。”小學生興趣很高、踴躍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