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7 19:28: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水生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水生態

水生態文明建設研究

摘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我國新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大部署,描繪了"十三五"綠色發展藍圖。文章指出,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水務部門,就是要我們從水資源的源頭抓起,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以及減少水污染和改善水生態等等,達到人水和諧,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關鍵詞:綠化發展;理念;水生態;文明

1大慶水生態文明建設現狀

近年來,大慶市不斷加大水資源保護和修復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綠色水生態系統,有效改善水生態環境,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水生態安全保障,取得一定成效。

1.1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

1)水源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為解決水資源緊張狀況,市政府和大企業后修建了北引、中引、南引“三引”工程及大慶水庫、龍虎泡水庫、紅旗水庫和東城水庫“四大”水源地。通過資源分配、工程建設和管理調度,我市現狀可供水量為32.76億m3,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為22.7億m3,地下水可開采量為10.06億m3,基本滿足了現狀國民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用水需求。2015年,大慶市年供水總量21億m3,其中,城市工業和生活6.2億m3,農業用水12.5億m3,生態用水2.3億m3。供水量中地表水占67%,地下水占33%。城市設計日供水能力達到168.5萬m3。2)地下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我市地下水經過多年的開采形成了東西兩大地下水降落漏斗,漏斗影響面積一度達到5560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曾達到53m。近年來,采用依法限采和自然恢復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地下資源管理,市區內地下水年取水量減少了1億m3以上,超采區中心漏斗水位逐年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15年實測資料顯示,西部漏斗區基本消失,東部地下水降落漏斗影響面積縮小為611km2,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上升了近30m,達到128.0m高程。3)節水型社會建設效果良好。2006年我市被正式列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城市。幾年來,在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城市節水、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3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5m3,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6,主要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2%,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2%,城市供水系統管網漏損率從25%下降到19%,多項節水指標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水資源實時監控系統開始建立,為水資源管理信息實現采集自動化、傳輸網絡化、管理數字化、決策科學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13年我市被評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市”。

查看全文

論生態文明下的水生態建設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觀的新跨越

1.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與時俱進的世界強音人類對文明的認知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隨著世界環境的日益惡化,地球的生命系統日趨脆弱,生態問題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全球性生態問題的凸顯,“能源危機”的沖擊,促使人類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反思,其標志是“增長的極限”的討論,各式各樣的環保運動逐漸興起。特別是1972年6月,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與環境會議”,以《人類環境宣言》的揭開全球共同保護環境的序幕。1987年,聯合國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并《我們共同的未來》,可持續發展模式在聯大會議上正式提出。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2.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提出是對全球生態安全負責任的承諾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1972年,我國政府代表團參加了聯合國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973年8月,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在北京召開;1979年,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1984年,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成立;199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委員會成立;1994年4月,《中國21世紀議程》頒布,它是全球第一個國家級的“21世紀行動計劃”;1996年,國務院頒布《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2003年,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科學發展觀”正式提出,強調我國的發展應遵循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005年,國務院頒布《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200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綱要》明確提出“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2006年6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將“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明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是人們對可持續發展問題認識持續深化的必然結果,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我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指路航標。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提出,是中國對全球生態安全負責任的莊嚴承諾。3.建設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途徑建設生態文明,不是要消極地回歸自然、順應自然、聽從自然,以達到簡單意義上的“返璞歸真”,而是需要遵循自然,積極地融入自然,與自然環境友好相處,努力實現三和諧:人-人和諧、人-社(社會)和諧、人-自(自然)和諧。生態文明要求既不能簡單地去“改造”自然,甚至“主宰”“統治”自然,但也不能畏懼自然、屈服自然,面對自然無所作為。需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摒棄“征服自然”“人定勝天”的思想觀念,辯證地認識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辯證地認識經濟增長與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關系,轉變重GDP輕環境、把增長簡單地等同于發展的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建設生態文明,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理念與科學發展觀的全面升華,是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實現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的“美麗中國”的具體舉措。

水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石

1.水生態文明是人們積極改善人水關系的系統集成水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水生態系統特有的自然規律,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對水資源實行優化配置、全面節約與有效保護,積極改善與優化人水關系,建設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總和。包括人類因保護水環境、維護水生態安全而形成的思想意識、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法律制度、文化形態,以及組織機構、科學技術等。2.水生態文明是尊重水生態系統完整性的更高階段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以保證整體水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為前提。人類一切干預、改造水環境的行為,必須以不破壞水及其流域環境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有序流動為限度。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開發、利用與無限索取,還必須保護水環境,要親近水、愛護水,與水和諧相處,與水共存共榮。在對待水資源的態度上,要尊重水環境的完整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平等地對待生命,合理地利用水資源、維護水環境,將善良、正義、義務等道德觀念擴展到處理人與水的生態關系中去。3.水生態文明觀是反映人類進步的先進生態文明觀水生態文明代表著在傳統水生態文化基礎上的先進生態文明觀。倡導水生態文明,是促進加強保護、恢復、發展、利用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水資源,逐漸實現人與水和諧相處,共榮共進的生態文明。要徹底改變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水體可以無限度容納污染的舊觀念,摒棄長期以來追求GDP而不計水資源消耗和水環境成本的做法,用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指標來衡量社會的發展,從而把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和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都包括在發展概念之中,以實現社會、經濟、環境與文化的可持續發展。4.水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十分重要的子系統水生態文明是社會歷史和自然環境與生產方式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產物。水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推進器和生態文明程度的評價指標之一,是人類文明的新價值取向,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其主要包括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先進科學技術,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水文化的積淀與弘揚等方面內容,涉及水利規劃、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修復與保護、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水土保持建設、水利風景區建設、政策法規標準和科技創新等水利工作,內容十分豐富,要求非常復雜,是一個系統性、集成性工程。

試點引路,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1.以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重要抓手,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深入開展水利部選擇了1個流域、7個省(直轄市)、2個市和2個縣,共12個地區作為試點,先行先試,典型引路。各試點因地制宜,上下聯動,大力推進實現“四個率先”。山東省了《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福建泉州市實行水資源“紅黃藍”分區管理,深圳市試點完成了中期評估等等,這些試點示范引導作用凸顯。在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中,要積極推廣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的經驗,更好地發揮示范引導作用。2.以水生態修復與保護、水土保持建設、水利風景區建設為具體實踐,重點開展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水利部一直都在大力加強水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推動了14個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試點建設,完成了無錫、麗水等5個試點驗收。有序推進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全國已有1250個縣出臺封禁政策,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項目區全面實施了封育保護,累計實施封育保護面積達75萬km2。穩步開展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工作,截至2012年10月,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達518個,省級水利風景區1400余個,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水利風景區群落。帶動了區域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水質達標率、木草覆蓋率、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率等顯著提高。在上述具體實踐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深化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山東省已先行先試,在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方面積累了較為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要適時啟動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創建工作,爭取通過“十二五”時期的努力,使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上升到國家層面,成為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落地項目。3.建立健全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水生態文明持續發展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是水生態文明發展的基礎。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應包括:①流域生態補償制度,即對導致流域生態功能減損的自然資源開發或利用者征收稅費,以及對為改善、維持或增強流域生態服務功能而作出貢獻者給予經濟和非經濟形式補償的制度。②生態水權,是指有關水生態建設、水環境保護與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切權利的總和,也具有一般水權所包括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③建立和完善水生態安全保障制度,確保水資源的安全。④建立和完善水污染收費制度,如污水排放費、水環境稅、綠色押金制度等。4.完善水生態文明法制體系,保障水生態文明健康發展水生態文明法制體系建設有利于日趨嚴重的水環境問題的解決。要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強化水利立法頂層設計,完善水利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等制度,對現有水法規體系中涉及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制度進行梳理,分析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新標準、新要求密切相關及不相適應的內容,逐步建立有利于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和水利可持續發展的法制體系,不斷夯實民生水利發展基礎,為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法制保障。5.大力開展水資源與水文化理論研究,夯實水生態文明建設基礎開展水資源與水文化理論研究,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要從理論上認真研究分析水資源時空分布與變化情況,水生態系統的保護程度、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水文化形成的成因,與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相結合,形成科學合理的水資源配置、節約保護與水文化弘揚的管理體系,為地區(流域)水資源與水文化的綜合開發、利用、保護、規劃及管理提供基礎依據。6.積極宣傳水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大力度,對水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與思路進行宣傳。在理論與政策層面深入分析水生態文明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價值。大力宣傳水生態文明建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社會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形成有利于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氛圍,做好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部署。認真研究,及時頒布、出臺相關的政策規定和工作措施,乘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查看全文

水土保持與水生態文明分析

摘要:保護和培育水資源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正確認識和規范新時期水資源保護與建設水生態文明的關系,充分認識到保護水資源在加強水生態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增強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文化建設的概念和內涵,分析水資源保護與水生態文化建設的區別和聯系,明確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系統建設的基本要素。要特別注意營造良好的水土植被環境,建設生態水作物,保持和改善水土植被。

關鍵詞:水生態文明;水土保持;探究

目前,我國水土保持新戰略、新思路正在深入實施,水土保持的功能也在不斷的增強。正確認識水土保持與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發揮出水土保持在水生態文明建設中真正的作用,不僅是水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也是新時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方向。

1水土保持和水生態文明的關系

1.1水土保持的內涵

防治水土流失,保護、改善和有效利用水土資源,保護和提高土壤生產力,充分利用水土資源,保護水資源,改善水質,進一步加強沙塵暴防治和生態建設。科技土壤綜合保護是以森林、草原和高原的保護建設為基礎,并加以現代農業管理手段為輔助的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其本質就是,利用有限的條件,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一步發展環境和生產能力。

查看全文

科學建設陸水水生態文明的思考

1陸水流域的特點

1.1陸水流域處于單一市級行政區劃內

陸水是長江的一級支流,源出湘、鄂、贛3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流經通城、崇陽、赤壁、嘉魚3縣1市,在武漢市上游約157km的陸溪口(洪廟)注入長江。整個流域位于北緯29°05~29°50及東經113°40~114°10之間,全部處于湖北省咸寧市境內。

1.2陸水流域水系發育、干流不長但流域面積大

陸水水系東南面以幕阜山與鄱陽湖水系修水分界,西南面與洞庭湖水系相鄰,干流全長183km,流域面積3950km2。陸水水系發育,總體呈羽狀分布,河長大于5km的支流有98條,比較長的有6條。地勢大致為東南高,西北低,中上游多山岳、丘陵,下游多湖泊、洼地,一般高程在25~800m。

1.3河流特性相對穩定,水質有很好的潛質

查看全文

芒里水庫水生態環境研究

【摘要】隨著漁業的發展,淡水網箱養魚越來越受歡迎,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因為魚餌的利用率非常低,同時也受魚類的代謝產物的影響,都對周圍的水生態環境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本文結合產業前沿技術和相關監測歷史數據分析了網箱養魚對云南省芒里水庫水環境造成的影響,針對網箱養魚對水環境的影響和水庫的改變狀況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期盡快改善和恢復芒里水庫的水生態環境。

【關鍵詞】網箱養魚;水生態環境;芒里水庫

引言

網箱養魚是指在箱體中進行魚類養殖,這種由合成纖維或金屬網組裝而成的形狀較為規則的箱體,放置在水體中,箱內水體能夠和箱外水體實現持續的交換,使得箱體內能夠形成適合魚類生長的環境,網箱養魚的做法具有成本較低,收益較快,且經濟效益高,管理簡單等諸多優點。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便開始了網箱養魚的產業模式,此后集約化的網箱養殖模式在中國發生了全新的變化。然而,隨著網箱養魚的規模和強度日益增強,絕大多數的水體部分或全部出現了水質惡化的情況,極大地影響了網箱養殖的收益,給漁民造成了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失。因此,有人提出,網箱養魚應控制在水體最大自凈能力范圍內進行,以降低網箱養魚對水環境造成的破壞。該說法引起了國內外各界學者的持續重視。

1網箱養魚對水環境造成污染的來源

(1)喂食殘餌。一方面網箱養魚呈現出高密度和集約化的形式,另一方面人工投送的魚餌或冷凍魚類等。因為這些誘餌的投送量過大造成在箱體內殘余堆積,或喂食方法不合理,或者也可能是由于魚類之間相互爭奪導致箱體震動而使食物未能被攝入魚體內,從而沉入箱底。殘留的魚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其他營養成分,這些成分溶解并釋放在水體中,使得水中的營養物質的濃度急劇增高。如今,究竟應該投送多少魚餌還沒有明確的研究,因為殘留的餌料和糞便難以得到收集和區分。在20世紀90年代,歐洲的一些漁民在網箱養殖鮭魚的過程中,投送的魚餌有90%被魚類攝入,而攝入食物只有30%的食物用于自身的生長,其中65%作為新陳代謝產物排出,其余的10%成為糞便排出到水體中。在現在的養魚生產過程中,直接沉入水體的魚食大約占總投入量的13%~15%,而85%~87%的飼料被魚類攝入體內消耗。

查看全文

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實踐與思考

摘要:為深入了解江西省鄉鎮水生態文明建設情況,通過對全省12個典型水生態文明鄉鎮的現場調研與問卷調查,從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等3個方面,總結了目前江西省在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中的實踐措施,分析了目前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相關對策與建議,以期為江西省進一步開展和推廣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提供支撐。

關鍵詞: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現場調研;問卷調查;江西省

1背景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黨的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根據水利部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有關精神,江西省水利廳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方針,著力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自江西省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以來,取得了一定建設成果,獲得了相關經驗。相關學者對此開展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評價指標體系及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在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方面,溫天福等[1]結合江西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從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管理、水節約和水文化等6個方面,系統分析了江西水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具體措施和經驗,總結了省級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為江西開展水生態文明“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建設提供技術引導;莫明浩等[2]在分析江西省水生態文明村建設背景的基礎上,分析了江西水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建設實踐將水生態文明村建設歸納為自然生態型、產業開發型和安全保障型3種模式,為全省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參考。在指標體系構建方面,丁慧君等[3]通過專家咨詢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從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管理、水景觀和水文化共6個方面選取了25個指標,初步構建了江西省蓮花縣水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該縣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理論基礎;陳勝東等[4]在充分考慮區域間生態文明基礎的異質性和兼顧主體功能區功能定位的差異性的基礎上,構建了由經濟、環境、人居、制度、文化五大建設領域33個二級指標組成的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了設區市和縣兩級分區分層評價,從而為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及進程評價提供技術方法;占少貴[5]在分析國內外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并結合江西省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從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社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5個方面,構建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基于熵權法的TOPSIS方法以及生態文明指數模型對江西省及11個地級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進行實證研究;李爭等[6]基于“壓力-狀態-響應”模型構建了3個子系統共24個指標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對江西省11個地市2012年生態文明建設狀況進行了定量分析,對各地市進行了排位。在生態補償機制方面,胡小飛[7]在生態文明視野下研究江西省的生態補償機制,采用生態當量法評價江西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確定各地市生態補償優先級及補償額度,應用碳足跡、水足跡法確定生態補償標準,并綜合江西省“誰補償誰,補償多少,如何補償”3個基本問題的研究結果,提出構建江西省生態補償機制的政策建議,促進江西生態文明先行示范省的建設。此外,盧小祁[8]對江西省南昌市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分析了南昌建設生態文明面臨的主要問題,如部分環境質量指標欠佳、資源環境保護意識欠缺、產業結構欠優、節能減排降耗形勢嚴峻、環境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以及城鎮化過快等,并結合南昌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快南昌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與建議。綜上可見,目前針對省級、市級、縣級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較多,卻鮮有報道針對鄉(鎮)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對江西水生態文明鄉鎮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工作的經驗,分析了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下一步建設思路,以期為江西省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的全面推進提供參考。

2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概況

江西省水利廳立足江西省情水情,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方針,于2014年6月在全省開展了縣、鄉(鎮)、村水生態文明試點建設和自主創建活動,著力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并制定了一套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和評價標準。2015年8月,江西省水利廳印發《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指導意見》(贛水發〔2015〕2號)。2016年1月,江西省水利廳以2016年1號文件印發《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五年(2016-20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將著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365行動計劃”。在水生態文明試點鄉鎮建設中,江西省水利廳遴選生態基礎條件較好、對水生態文明建設認識比較到位、水生態文明建設思路具有地方特色的鄉(鎮)作為省級水生態文明試點鄉(鎮),重點在保障防洪安全和飲水安全的基礎上,綜合治理水環境,普及水生態文明建設理念[9]。2014年組織開展22個試點和5個自主創建鄉鎮建設;2015年組織開展26個試點和12個自主創建鄉鎮建設,2016年組織開展3個自主創建鄉鎮建設,2014~2016年共計啟動了68個省級水生態文明鄉(鎮)試點建設和自主創建工作,目前已通過驗收并授牌20處。水生態文明鄉鎮建設為水生態文明縣、村建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積極作用,為江西生態文明示范省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查看全文

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

摘要: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目標是實現山青、水凈、河暢、湖美、岸綠的水生態修復和保護。從寧夏的幾個市內水生態建設,分析了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關鍵詞:水生態;建設;思考

1寧夏水資源概況

寧夏水資源總量為11億m3,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賴于過境黃河水。水污染形勢嚴峻,水污染事件偶有發生,水生態系統相對脆弱。寧夏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省區之一,全區水土流失面積為3.68萬km2。

2寧夏水資源管理情況

目前,寧夏防洪抗旱、防災減災能力不斷增強,水資源配置日趨合理,供水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水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增強,水管理制度不斷完善。

查看全文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探索

1總體布局和主要工作

1.1總體布局。江寧區擁有較為優越的生態基底空間,在江寧區生態系統中,水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塘壩、濕地等,具有防洪排澇、調節溫濕度、凈化空氣、吸塵減噪、改善區域小氣候等作用,能有效調節生態環境,增加水環境容量。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區內污染防治問題依然嚴峻,如:農業廢棄物、農藥、化肥、畜禽養殖污染物等農業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在污水處理方面,再生水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不高。江寧區境內河溝縱橫、庫塘眾多、水網密布,雖實施了河道疏浚整治,但河道淤積、過水斷面縮小而影響河網水系的連通性、暢通度,導致水體交換不充分,水體自凈能力減弱。區內生態岸坡率相對較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區內透水面積率。全區老舊片區管網改造難度較大,有少量生活污水污染源未能徹底截污,污染源污水主要通過沿河排口進入河道,并隨水體擴散、遷移。鑒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水資源與生態環境面臨的諸多問題,近年來江寧區積極開展節水型社會、生態文明示范區、推進水利現代化發展等工作,水生態工作走在了江蘇省的前列,而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提升江寧水生態品質,解決涉水相關問題十分必要。1.2主要工作。1.2.1組織機制體系建設。a.江寧區2008年成立了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區長為組長、副區長任副組長,小組成員由區環保局、住建局、農業局、林業局、國土局、財政局等31個相關部門領導組成。2015年成立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在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通過此平臺統籌實施各項任務工作,辦理日常事務和發文等工作,將試點工作由水利部門主導上升為政府的決策部署。2017年,江寧區全面推行了“河長制”,成立“河長辦”,并建立了長效機制,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實施四級“河長制”管理,2018年,為有序推進水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進一步明確分工職能,又成立了區水環境整治提升指揮部辦公室(“水升辦”),多辦合力,加強了河道及水環境、水生態的管理。b.江寧區2014—2017年間先后出臺了86項配套制度和規范性文件,涉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水功能區管理、河湖管理、防汛抗旱、水生態修復、生態紅線管控等多個方面,初步建立了多層次、多框架的水環境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體系。1.2.2主要工作措施落實。a.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防洪安全是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基礎,積極推進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和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工程,在進行防洪工程建設中堅持使用生態理念,實施低影響開發,尊重自然規律,盡量維持河道自然形態,避免過度硬化、渠化河道,提高生態護岸率。擴建和新建長江和秦淮河引水提水工程、趙村水庫、江寧區濱江水廠深度處理、科學園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等一批標志性工程,完善農村泵站、穿堤涵洞、水閘等引輸水工程。防洪達標率,工業、農業、生活供水保證率等均達到指標創建要求。試點期建設以來,累計疏浚河道55.36km、岸坡整治92.45km,防洪達標率達到20~100年一遇,城市排澇達標率5~10年一遇,共計改善排澇面積15800畝。開展城鎮供水管網改造建設,對舊管道及材質差、經常爆管、積垢淤塞的灰鑄鐵管道進行改造,改造管道共計533.68km,對新埋設的供水管道采用球墨鑄鐵管,新埋設管道共計276.70km。b.改善水環境治理狀況。大力實施高耗水工業行業節水技術改造,加快實施灌區節水配套改造,繼續開展節水載體建設,不斷加大非常規水源利用,進一步加強排污口監測和管理,加大點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對重點水功能區、飲用水水源地做到月測月報制。試點期建設以來,累計完成37家“三高兩低”企業的關停整治,限期治理污染企業120家,建成鎮街污水處理廠13座,持續實施雨污分流工程,共計污水主次干管197.24km,污水出戶支管252.60km,新增污水收集管網超過46km,主城區污水管網覆蓋率達到90%。c.提升水生態建設。圍繞河湖水系連通、河湖綜合整治、涉水生態紅線管控、河湖健康評估和水生態修復工程等方面,實施黑臭河道治理,編制“一河一策”方案,開展江寧牛首山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江寧開發區河道溝渠疏浚及生態修復工程、青龍山水土保持項目、楊家圩生態濕地建設、小龍灣河堤景觀打造等一系列水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建設,增加了全區河湖水體流動性,改善局部水體質量,修復水生態環境,率先構建現代水網絡。全區通過退圩還湖、河湖建設、人工濕地建設等方式,水域和濕地面積增長率達0.3%。d.完善水文化建設體系。以秦淮河、句容河為重點,結合傳統濱河水景觀遺跡保護工程,深入挖掘傳統涉水景觀的文化內涵。秦淮河以秦淮文化、濕地文化為特色,句容河以湖熟文化、水鄉民俗為亮點,依托明清民居建筑群“九十九間半”等遺址,打造了楊柳湖文化旅游帶。以黃龍峴為代表,建設一批“水美鄉村”,建設完成牧龍河、金牛河市級濕地公園,上秦淮河、新濟洲國家級濕地公園。同時不斷加強水文化建設和水資源節約保護宣傳教育,大力倡導人文水利,開展形式多樣的“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社會樹立節水意識,普及水法律知識。全區累計創建省市級美麗鄉村97個,全區美麗鄉村建設覆蓋率達到70%,累計完成80個示范村、128個重點整治村和391個一般整治村建設任務。e.強化水管理能力建設。試點期間,江寧區整合涉水行政職能,2016年8月由江寧區水利局掛牌成立江寧區水務局,印發了《南京市江寧區水務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落實機構人員編制,實現了水務管理的聯動機制,成立水資源管理中心,節水型社會建設領導小組,各街道成立街道水務站,水資源管理機構進一步完善,同時進一步完善了以政府公共財政和市場化投資相結合的投入機制,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投入年均增長40%,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工作經費持續增長,水資源監測能力進一步提高,重點用水戶監測覆蓋率提升至80%,制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等,加強了應急監測和管理能力。

2重點示范工程完成情況

江寧區通過水環境整治、生態濕地保護與修復、節水減排等10項示范工程,為建設“江河安瀾、碧水暢流、人水和諧、秀美江寧”提供基礎保障和重要支撐,結合江寧特色,在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新形勢下,為其他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總結經驗、提供示范。2.1綜合治理示范工程。2.1.1上秦淮濕地生態公園建設。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多樣化濕地景觀資源為基礎,以弘揚濕地文化、突出科技創新、建設創業載體、打造旅游休閑設施為主題,2014年編制完成《江蘇省南京上秦淮濕地公園總體規劃》,2014—2016年期間完成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景觀綠化、截污納管、水質提升等工作。目前上秦淮濕地生態公園已申報成為省級濕地公園,工程一期規劃面積796.6hm2,二期工程規劃面積584.6hm2,通過實施上秦淮濕地公園建設工程,使得河道水質大幅提升,生態浮島和濕地的建設,構建了生態和濕地水質凈化系統,改善了水質,同時豐富了濕地生態群落多樣性,對秦淮河水生態系統健康和水質安全保障起到關鍵作用。生態人文與自然景觀相互交融的理念和生態化的建設措施,對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及修復起到示范作用。2.1.2秦淮河綜合治理工程。通過秦淮河綜合治理,將秦淮河建設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河。使秦淮河成為山水城林交融的自然體驗基地,現代歷史呼應的多元文化平臺,觀光度假一體的休閑旅游社區。使秦淮河成為生態之河———以水為紐帶,修復生態;成為文化之河———以水為血脈,融匯古今;成為繁華之河———以水為窗口,復興秦淮。2.1.3楊家圩生態濕地建設。充分利用秦淮河及小龍灣的天然水體,建設楊家圩濕地公園。通過片區景觀綠化工程、黑臭河環境整治工程等,使得濕地生態服務功能的整體性和多樣性得以充分發揮,以水生態文明理念為核心的“秀美江寧”得以充分展現,為水生態文明理念下城市濕地景觀整體規劃營建模式起到示范作用。2.2面源治理示范工程。2.2.1青龍山水土保持項目。以防止新增水土流失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目的,劃分主體工程區、綠化改造區、道路廣場區、施工生產區和保留原狀區等分區,采取分區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效消除了青龍山沿線存在的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同時通過邊坡復綠,美化了項目區的視覺景觀,對建設類項目的水土流失分區防治起到示范作用。2.2.2朱門清潔小流域治理。通過對小流域內林地實施疏林補密、封山育林,種植草皮、灌木等,區域內河道、塘壩進行了連通、清淤,基本實現河岸兩側無垃圾,河岸護坡植物化,對田間渠道進行防滲處理,完善灌排溝系,有效控制了農業面源污染,減少水土流失,增強水源涵養能力,改善村莊水環境,改善村莊人居環境。2.2.3趙村水庫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對水庫水體進行生態修復,從生態隔離帶建設、消落帶生態修復、水下帶建設、入庫河口生態修復和庫岸生態護坡建設等5個方面,通過實施趙村水庫生態屏障建設,有效遏制趙村水庫所在區域的生態環境惡化,通過生態屏障措施,控污治污,有效控制農田排水排放,顯著改善趙村水庫的水質和水生態環境,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2.3節水減排示范工程。2.3.1科學園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工程。科學園污水廠擴建工程項目位于江寧區科學園秦淮河以東,竹山南路以西,日處理規模為2萬t/d。新建加氯接觸池及中水回用泵池,占地面積255.9m2。試點期間,通過實施科學園污水處理再生利用項目,將科學園污水處理廠原一級A標準的出水進行“次氯酸鈉接觸消毒”工藝處理。處理后的水質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的中水標準。中水回用途徑為城市雜用水,主要包括道路清掃,消防,城市綠化及建筑施工雜用水。從根本上改變江寧區當前供水格局單一的形式,將排水和給水聯系起來,有效實現水的循環利用,促進非常規水利用,減少入河污染物排放量,對推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效果起到示范作用。2.3.2谷里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建設。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4450畝,采用噴灌、微灌和低壓管灌的灌溉模式,形成以綠色有機蔬菜為主導,經濟林果、生態稻米、生態水產養殖為基礎,休閑旅游業為特色的產業體系,強化片區水利信息化建設,運用先進的、成熟的信息技術提升示范區生產管理及運行維護水平。2.4點源治理示范工程。2.4.1湯山地熱水保護工程。在對江寧湯山地區地熱水資源進行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分析江寧區地熱水資源的分布特征和開發利用規律,摸清現有地下水監測站點的數量和空間分布,結合江寧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布置地下水取水監測點5個,配套開展溫泉周邊景觀提升工程建設,打造集保護與休閑于一體的湯山溫泉旅游度假區。試點期,通過對湯山地熱資源實施的保護措施,極大提高了湯山地區地下水水量、水位、水質監測能力,為保護地熱資源、合理利用地熱資源起到了示范作用。2.4.2黃龍峴“水美鄉村”建設。通過河道疏浚整治、輪浚規劃、水土保持和水景觀等,對村莊進行水環境整治,以江寧街道東南部黃龍峴村為代表,充分利用優越的區位條件和優良的水生態本底條件,通過“美麗水鄉”建設,充分展現其山青、水碧、村美、業興的景象,將其打造成南方丘陵豐水地區景觀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樣板村,打造成水生態文明理念下“水美鄉村”建設的示范村。

3生態建設啟示

通過此次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的開展,優化了城市水系格局,提升了防洪排澇能力,推進了用水方式的轉變,為城市打造了如詩如畫的濱水景觀,為發展集聚了雄厚的生態優勢。下一步將在試點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更高的水體標準要求及江蘇省“263”行動綱要等要求,查漏補缺,形成長效管理機制。3.1以完善機制為核心,推動水生態文明長效運行。作為生態立區的長期任務,江寧區將不斷完善機制體制以滿足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要求。一是繼續完善體現水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加強專項指標評估和政府績效考核,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二是將“河長制”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引入“河長制”獎勵機制與問責機制,助力水生態文明建設。三是進一步完善經濟政策,加大社會資本引入,充分發揮市場手段激勵作用,多措并舉,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升級版”。3.2以落實節水方針為優先,助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從農業、工業、城鎮3個主要領域入手,狠抓科學節水、制度節水、經濟節水、替代節水、合同節水等,從產業結構調整、節水型社會建設、水價調節等各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大水循環和再生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節水減排倒逼產業升級轉型。3.3以工程建設為保障,促進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進一步強化區級、街道、園區統一調度指揮,以水升辦、河長辦為抓手,以工程建設為保障,全區上下一盤棋,合力推進水環境改善。一是加強雨污管網建設與管理。進一步完善我區雨污水收集管網,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開展質效評估“回頭看”,落實雨水泵站、污水提升泵站和污水管網的統一管理、統一養護和調度,努力實現建成區污水收集系統全覆蓋,收集率達70%以上目標。二是提升污水處理能力與標準。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容提標改造工程,計劃2019年實施5個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容工程和3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計劃總投資2億元,新建72個規劃布點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實現2025年全區城鎮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達114萬t/d。三是規范城鎮排水行為。加快完成排水許可證辦理任務,對不符合條件的排水戶提出整改要求,對不配合的排水戶進行查處,對“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行為核查責任人進行問責,真正將雨污分流落到實處。

查看全文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探究

1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存在主要問題

永川區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已有一定的基礎,但與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國家治水新思路對開發治理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1.1涉水事務管理基礎仍較薄弱,水務一體化管理體系急需完善

永川區水務一體化起步較晚,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涉水管理體制尚未徹底理順,供水、用水、排水、凈水各個環節缺乏有效銜接機制,且各項體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全落實,對水資源節約保護的經濟調控能力較弱。水利建設管理投入不足且投資融資結構較為單一,水利建設主要依靠國家投資,地方配套資金落實困難。水利專業技術人員緊缺,水利科研投入不足,科技推廣體系不完善。全區水文預報及水質監測設備不夠完善,水利信息化水平不高,水利現代化步伐較慢。

1.2水環境問題依然嚴峻,截污

控污治污任務繁重目前永川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仍不夠完善,城區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需要,部分場鎮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也需要加大建設力度。老城區河道雨污分流不徹底,目前已完成沿河污水干管的鋪設,但二、三級污水管網配套尚未完善,城區截污不徹底,對自然水環境產生一定干擾,特別是枯水期水質較差。此外,局部地區由于農業種植、漁業養殖等人為活動帶來的面源污染問題較為嚴重,但對其防控仍處于起步階段。

查看全文

水生態文明城市河流生態治理方案

摘要:本文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基礎提出城市河流生態治理舉措,并通過重設河道斜堤來打好河流生態系統基礎,通過治理后來實現河道修復,確保河流生態系統擁有良好環境,并通過水生植物吸附劑生態群落凈化作用來修復河道生態系統,實現城市河流生態治理。

關鍵詞:水生態文明建設;城市河流;生態治理

作為城市輸送水量、抗旱抗澇的重要工具,城市河道多為人工挖制。近年來,隨著文明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河道生態治理工作已成為政府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1]。目前,我國在水利方面更為注重城市河道排水能力而忽略了城市河流生態環境治理,導致城市內河污染嚴重,垃圾急速增加,進而使水體富營養化加劇、水生態系統生物數量明顯降低[2]。以往,城市河道生態治理多先進行流水量排導,通過水流量將水體污染物帶走,并通過澆筑混凝土、塊石來改建護坡及通暢河道排水功能。這種情況若未將生態化理念加入進去,則會因為混凝土、塊石等硬質化材料而嚴重影響部分水體微生物,從而改變微生物生存環境,降低生物存活率;同時,因城市河流生態系統自身的低抗性,則更易導致河流生態受到二次破壞[3]。由此可見,必須將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作為基礎來進行城市河流生態治理,才能解決以上問題。

1城市河流生態治理方案

若要以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為基礎來制定城市河流生態治理方案,首要規劃調研河道現狀(包括水環境、水質環境、成因分析等)及施工能力(從基礎工作、水系規劃及綠化設計等方面進行分析),對河流生態環境進行系統調查(調查內容包含污染源控制、底泥疏浚、人工增氧、河流水系規劃、生態設計、端面布局及河流沿岸護坡等情況),并結合城市對河流要求及環境因素來制定初期城市河流生態治理方案,然后經過抽取實際生態環境樣本來優化初期治理方案,擬定出一套合理且有效的城市河流生態治理方案。1.1設計河道堤坡。在設計河道堤坡時,應首先保證其堤坡能夠達到最大排水量要求及最小過水斷面面積要求。受城市河道面積限制,城市內河大部分實施的是斜坡設計或垂直于睡眠的U型過水斷面設計[4]。由于城市人口數量大,一般多采用河道斜坡設計,以防人或動物意外落水,斜坡更利于施救者采取救助措施,同時也利于水生物聚集。河底可通過“包堤”方式,并鋪設植生型防滲材料進行防滲,確保城市內河水體量。1.2修復城市河道。修復城市河道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水體及水底泥沙情況。目前,國內大多城市河流都存在水體富營養化問題,若在進行城市河流生態治理時突然中斷或急劇降低營養物注入,有可能導致依附水體營養物質聚集的生態出現崩潰情況,這不利于長期生態治療,因此在修復城市河道時應首先控制營養物質的注入[5]。本文采取的是先治理后修復的方式,先對外源性營養物的注入進行控制,以此截斷污染物進入水體的途徑,并通過截污、過濾、除磷等方法來凈化內源污染物,長期下去就可以控制注入水體的營養物的數量,進而為下一步修復河流打好基礎。在有效治理水質污染后,再修復水底泥沙。需要注意的是地區不同泥沙組成自然不同,水體類型也不盡相同。因此,水體凈化特點也有所不同,改善水底泥沙方法隨之變化。本文采用底泥疏浚法來改善水底泥沙。期間應注意用對方法,以免導致水質氮、磷元素大量富集。1.3河道生態系統修復。隨著水生態系統研究的不斷深入與修復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國已具備較為成熟的河道生態環境修復技術,而河道生態環境的修復利于河流生態圈的建立,能夠確保水質、生物、環境等處于良好運行中。河道生態環境中的氮、磷等過多富集的營養物質可通過植物吸收作用來改善。期間,可通過綜合吸附形式講解河道生態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屬元素,在吸收第一類營養物質后可增加水生生物自身繁殖能力,使河道生態系統保持充足的養料;而生物體內可儲存或沉積第二類元素脫毒后的元素,即便水生植物已脫離河道生態系統,依舊能夠保證河道生態系統運行正常。待水生植物群落稍有好轉后,微生物及微型生物將會開始在河道生態環境內不宙繁衍,水生植物群落是這些微生物及微型生物的棲息地,可將水生植物的根系進行有機膠體或懸浮物轉化,促使水生植物群落擁有大量養分,從而縮短截留時河道生態修復時間,進而使正向生態循環能力得到加強。同時,微生物經過長期沉積,浮水植物因其根系發達可增加與水體的接觸面積,待達到一定程度后可形成一個過濾網,從而沉積帶電粒子及不溶性膠體,不斷改善水生生物繁衍環境,促使河道生態重新建立順利實現。

2結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