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隊伍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20:50: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社區隊伍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社區專職隊伍穩定思考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組織結構、就業方式日趨多樣化,大量的“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同時由于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原來承擔的許多社會職能和服務職能逐漸分離下放到社區,使社區成為承載城市管理和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社區工作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社區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出來。新形勢新任務對社區專職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當前在全區上下積極推進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規范化管理之際,認真探索多種方式、運用多種途徑,吸引、留住一批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協調能力強又熱愛社區工作的專職工作者,對促進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穩定,推進社區建設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2000年,城區各街道結合社區組織改革,面向社會,通過街聘民選,使一大批年齡輕、學歷高、致力于社區建設的中青年走上了社區崗位,進一步優化了社區工作者隊伍。區委、區政府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這支隊伍的建設和穩定,采取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等多種途徑,提高社區工作者綜合素質;采取提高報酬待遇、建立激勵機制、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種方式,穩定社區工作者隊伍,為全區深化社區建設積蓄了力量,提供了組織保證。但是,這項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一方面,當前正處于社會轉型、企業轉制時期,各種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如雨后春筍,他們通過較高的收入待遇與國有企事業單位爭奪人才,包括優秀的社區工作者,給這支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客觀上目前社區工作者隊伍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也蘊含著不穩定的因素。
一是生活待遇仍然偏低。社區工作者中相當部分是下崗、失業人員,家庭收入拮據,且正處中年,家庭經濟負擔較重,因此,對工資待遇看得較重。目前社區工作者的收入雖然較過去有所提高,但仍然較低,特別是常州市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后,大多數社區工作者拿到的實際工資還低此標準。
二是社區工作者體制、身份不明確。社區工作者雖然定位為社會工作者職業,但到目前為止,人員編制到底是臨時工、合同工,還是事業編制、公務員?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來”與“去”連張合同約束都沒有,“留”與“走”只要一句話,使他們缺乏安全感。
三是社區居委會負擔過重。一臺帳多。雖然區民政局兩年前統一了10本臺帳,但在實際操作中各個職能部門又另設多本臺帳,而且名目多、條目細、要求高,使社區苦不堪言;二檢查評比多。來自各個層面、各個部門、經常性的、臨時性的檢查難以計算。三調查統計多。面廣量大的工作與社區工作者的收入報酬不相適應。
社區隊伍建設思考
社區黨組織是社區的領導核心。加強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是加強黨的執政基礎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一、確定與形勢任務相適應的職責定位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和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區黨組織承擔的工作任務、面對的工作對象、開展工作的途徑和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從工作任務上看,由單一的黨建工作任務向全面抓黨的建設、社會管理、服務群眾等多種任務轉變;從工作對象上看,由單位管理向社會管理轉變;從工作途徑上看,由“以條為主的條塊分割”向“條塊結合的網絡化”轉變;從工作方式上看,由以行使行政權力為主的平面管理方式向提供服務的非權力為主的立體管理方式轉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依據社區的現實功能、社區黨組織的地位,遵照黨章和有關條例精神,明確社區黨組織書記的職責。
1.在加強黨建、固牢根基,保證黨在社區的政治、思想、組織領導方面發揮領導者作用。社區黨組織書記要結合社區實際情況,有效地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保證黨在社區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要抓好社區黨組織自身建設,緊緊圍繞黨的先進性建設這個主題,按照黨章的有關規定,抓好“兩委”班子建設,抓好黨員的教育管理。當前,要積極探索在職黨員參與社區管理的新途徑,抓好在職黨員八小時之外作用的發揮,尤其要抓好流動黨員、下崗職工黨員以及人戶分離黨員的教育管理與作用的發揮以及社區“兩新”組織中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發揮,不斷探索完善新形勢下社區黨組織發揮作用和社區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
2.在協調各方、統籌整合,加強社區社會工作方面發揮組織者作用。社區往往社會單位眾多,人員構成復雜,利益取向不盡一致。這就要求社區黨組織書記要從有利于鞏固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的角度出發,發揮政治資源、組織資源的優勢,善于在黨與政、上與下、條與塊、行政與社會組織之間進行溝通協調,把社會單位、居民群眾的共同點找準,整合各方利益,聚合各方力量,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3.在凝聚群眾、服務群眾,體現社區群眾的共同利益方面發揮實踐者作用。社區黨組織書記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上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要牢記黨的宗旨,以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為己任,做群眾的知心朋友,了解群眾需求,維護群眾利益,體現社區的共同利益,讓群眾切身體驗到先進性建設的成果、感受到黨的溫暖。
發展社區志愿者隊伍研究
一、導言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30年來,適應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日益開放的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原來那種以“黨、國家、社會”為核心、“單位制”為特征的“行政全能型”社會管理體制逐漸向以“市場與社會”為核心、“社區制”為特征的“有限職能型”社會管理體制轉變,政府逐步從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退出,“小政府、大社會”模式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社會管理體制的這種變遷不僅意味著政府對社會資源和社會空間的控制進一步放松,而且也意味著社會自治組織或者社會志愿服務組織應當盡快介入到政府所讓渡出來的領域以及新出現的社會管理領域當中去,防止出現社會管理中的“失位”與“缺位”。同時也意味著作為社會基本單元的社區具有越來越從原來的同質性向異質性轉變特性,突出地表現為社區居民的需求日趨多元化、復雜化。這樣,為了適應異質性的社會管理體制變革,內在地要求我們應當積極引導組建各種社區草根組織、非營利性組織,尤其是各種志愿組織,努力發展壯大社區志愿者隊伍,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促進社區和諧發展。
從應然性角度看,作為一種社區自組織的志愿者隊伍建設與完善對于社區服務、社區建設以及社區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以及服務體系的完善為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平臺。社區志愿者隊伍組織是社區居民因為共同的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心里等需求而自發形成的自愿性組織,利益紐帶強,居民參與志愿組織的積極性應當比較高,從而有利于社區建設;其次,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以及服務體系的完善能夠成為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保障。社區志愿隊伍建設以及服務體系的完善能夠整合社區資源,彌補政府各級部門在滿足居民需求時所存在的知識、能力、資源等方面的不足,避免公共服務的剛性矛盾,更好地滿足居民個性化、多元化需求;最后,社區志愿者隊伍以及服務體系的完善能夠有助于確立各個平等主體之間的協商、合作、團結關系,有利于居民之間的日常溝通、交流和聯系,改變社區居民鄰里之間因缺乏溝通而引發的冷淡,有利于社會信任的建立以及社會資本的形成,改變以行政命令、服從關系為特征的政府職能真正轉變,推動社區治理由政府主導型向合作型、自治型方向發展。
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城市社區志愿隊伍以及服務體系的發展仍處較低水平,集中表現為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志愿服務同質化、形式化較為嚴重。一方面,很多社區志愿者隊伍以及服務體系產生于國家行政權力的剩余領域也就是行政權力尚未及、無法覆蓋或者不愿涉及到的“真空地帶”,這就使得社區志愿隊伍及服務體系處于邊緣地位,它們服務的類型有限、領域不廣、公共性不強。另一方面,社區志愿者隊伍以及服務體系數量少、不夠規范,它們只具有正式組織的雛形,大多數仍處于松散狀態之中,使得這種社區志愿服務組織帶有臨時性、隨意性缺點,遠沒有達到社區志愿者隊伍以及服務體系所應該達到的自主治理、自我服務要求。同時,自組織程度不高,有些社區志愿者隊伍以及服務體系表面上是“自組織”,但實際運作過程還是“被組織”,這就大大限制了這個組織應有功能的發揮。
社區干部隊伍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縣現有街道辦事處一個,原有9個社區居委會,20*年區劃調整合并為6個。近年來,街道按照縣委政府的要求,加強了社區“兩委”班子隊伍建設。社區“兩委”班子按照政治素質好、組織能力強、群眾威信高、年富力強的標準,通過招聘、留用等途徑,選好配強了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解決了原來社區組織隊伍年齡大、文化低等問題。在此基礎上,街道工委、辦事處對社區“兩委”班子的地位、職責、設置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規范,切實加強和鞏固了社區組織在社區中的領導核心地位。20*年底,按照《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社區“兩委”班子進行了換屆。換屆后的社區組織現有工作人員36名,在這支隊伍中,黨員16人,占44%,黨外人士20人,占55%;少數民族3人,占8、3%;婦女36人,占100%;大專文化3人,占8、3%;中專(高中)文化33人,占91%;平均年齡36歲,最大的42歲,最小的28歲。在社區工作三年以上的34人。從總體上看,與換屆以前相比,年齡下降,文化上升,少數民族和婦女比例提高,結構漸趨合理,綜合素質明顯提高。居委會是群眾性的基層自治組織,可以說社區干部隊伍建設現狀有成績有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社區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區組織工作任務的不斷加重,當前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也更加突出:
(一)居民“自治”意識不強。通過城市體制改革,居民委員會已成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但社區干部普遍都沒有樹立“自治”意識,沒有很好履行“自治”職能,依然按照計劃經濟的基層行政體制運作,屬于居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不敢管不去管,或者帶管不管,存在居干部依賴思想突出,辦事處包攬干預過多的現象。
(二)社區干部的思維觀念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隨著“兩個最適宜”城市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化,社區還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縣城的居住環境和創業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一個個環境宜人、上規模、上檔次、寬敞、漂亮的花園式住宅區下在漸漸形成,讓群眾切身感受到縣城環境綜合整治給市民帶來的好處,困擾多年的小區物業管理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如何在做好現有工作的同時,管好社區物業,給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課題,現存在的問題是:開展社區服務和公益事業活動,工作方法簡單,拿不出新辦法,找不到新門路;遇到了“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難題,工作打不開局面。
(三)社區工作者政治意識不夠強。社區中的日常生活看似平淡,但由于社區居民來自不同地方、從事不同職業,情況極其復雜。其中蘊藏著種種政治問題苗頭。比如穩定問題、違法問題、對黨的情緒問題、邪教問題等。如果社區工作者能以敏銳的政治意識及早發現,爭取把問題控制在萌芽階段,社區治安就會穩定的多。但目前個別社區工作者缺乏政治意識,對一些政治問題敏銳性不夠,
社區矯正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
盡管我國對于社區矯正的研究起步較晚,但作為一個不斷發展著的國家,我國在適應我國基本國情的前提之下,借鑒世界各國在社區矯正方面的立法經驗,先后頒布并且修訂了相關的法律,緩解了我國在社區矯正層面無法可依的局面。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如何將理論準確并積極地運用在社會實踐上,對此,從2003年社區矯正首次在我國部分城市進行試點工作,到2009年在全國開展試點工作,推行2014年的全國推行,尤其是在如何立法方面已經給予社區矯正有力的立法保障的前提之下,社區矯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不可小覷。社區矯正的關鍵在于隊伍建設。
一、我國社區矯正隊伍建設概述
(一)文獻綜述分析。以中國知網為途徑,能夠查到的有關社區矯正的文獻比較多,國內學者一直以來都沒有停止對這一方面的探索。從2003年到2018年,在可查找的所有文獻當中,主題為“社區矯正”的文獻高達9297篇,其中詳細進行社區矯正當中隊伍建設研究的也有1421篇。在對可查閱的文獻進行梳理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關于社區矯正隊伍建設的研究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對現有的社區矯正建設隊伍模式的闡述;二是分析了現階段幾種建設隊伍在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三是針對社區矯正建設隊伍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早在2004年,劉強教授就指出:“科學設定社區矯正的管理機構,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社區矯正工作者隊伍,不僅對于我國社區矯正的有效運作,而且對于解決機構層次過多、職能交叉、機構臃腫、權責脫節、多頭執法、效率低下等問題,都至關重要。”①他認為,由于我國國情復雜,東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農村和城市的情況都各不相同,要很快制定一個統一的《社區矯正法》存在非常大的困難,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使社區矯正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進行隊伍建設。吳宗憲教授認為,社區矯正的工作應該交由司法所進行,但是縱觀我國大部分地區,司法所本身人員少而工作量大,單就這一狀況已經使其分身乏術,很難再有別的精力去分管任務艱巨的社區矯正工作。因此,應該建立專業的社區矯正隊伍,設立專業的“社區矯正官”。所謂“社區矯正官”就是“依法履行社區矯正職責、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②而學界有不少的學者從專業性和獨立性的角度考慮也建議設立“社區矯正官”這一名稱。作為社會學的代表,張昱教授認為,歸根到底,社區矯正是一種社會福利,不應該僅僅從立法層面一味地強調社區矯正的刑罰性。即使是進行專業的隊伍建設,也應該在強調法律素養的同時加強社會學的專業認知。采用文獻分析的方式,筆者發現大多數學者的觀點基本是相同的,他們認為,目前社區矯正隊伍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法律保障不完善,人力、財力、物力供給不足,使得社區矯正工作很難高質量地推進下去,這也為下面相關舉措的提出提供了現實的背景。(二)社區矯正隊伍建設現狀分析。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03年的《關于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始,截至目前,我國社區矯正的試點工作已經走過了十幾個年頭,試點模式的運作也是百花齊放。北京采取的從監獄等部門抽調警察駐扎司法所,也就是干警模式,為了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北京市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對駐守司法所的干警實行了被抽調的警察身份不變、待遇不變、政策不變等諸如此類的政策傾斜。③上海的社工模式則立足于司法所能力的局限性,采用政府購買的形式向社會招募志愿者,真正以社會工作者的身份參與到社區矯正的工作中來,強調的是對社區矯正服刑人員的人性關懷。浙江的司法助理模式背后依托的是司法所的力量,司法助理完全參與到社會矯正工作當中,承擔著聯絡部門配合以及對社區矯正服刑人員的工作支持。可以說這三個試點地區不僅使得本區域的社區矯正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還為我國其他地區開始展開試點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我國社區矯正隊伍建設存在問題
(一)北京模式存在的問題。北京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片面強調了社區矯正的刑罰性。從監獄抽調警察進駐到各鄉鎮的司法所,使得警一一一一一一察成為社區矯正的主干力量。在長期從警制度的影響之下,警察極易將其固化的工作模式照搬到社區矯正當中,這樣必然會增加社區矯正的刑罰執行效果。但是社區矯正除了強調刑罰行的監督管理以外,還包括教育矯正(心理矯正)以及社會適應性幫扶,這就要求三者在社區矯正的大框架中并駕齊驅、同步進行,但是在北京模式下,如果以警察為主干力量的話,則很難實現這種發展前景。(二)上海模式存在的問題。上海模式的問題在日后的工作中同樣漸漸凸顯,作為社區矯正的中堅力量,社工缺乏令人信服的執法權力。社區矯正作為一種刑罰處罰的方式之一,首先是一種要進行刑罰執行的活動。而我國《監獄法》明確規定了監獄是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刑事訴訟法》分別賦予了公安機關的看守所、公安機關的派出所以及各級人民法院相應的刑罰執行權。值得注意的是,《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九條也對司法行政機關管理指導的社區矯正機構的刑罰執行權作出了專門規定:“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社區矯正這一刑罰執行權是不應由社工行使的,對一些違反社區矯正相關規定,需要對社區矯正服刑人員進行司法處理的情形,社工需要聯系有權處理的司法部門對其進行強制措施。不僅如此,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社工逐步變成了司法行政部門和社區矯正服刑人員之間信息傳遞的紐帶。例如,為社區矯正服刑人員落實戶口、就業問題,社工唯一能做的就是向當地的民政部門、勞動保障部門爭取盡快解決的機會。這種中間人的角色不僅降低了工作效率,對于社區矯正服刑人員來說,缺乏強大的懲罰性和嚴肅的威信力,顯得社區矯正機構“軟弱無力。”④(三)浙江模式存在的問題。浙江模式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供不應求”以及專業化不足的問題上。要求司法助理承擔社區矯正的管理工作,確實是提高了社區矯正的“職能化”要求,但是隨著社區矯正工作量的不斷加大,深入內里的問題開始凸顯。大多數司法助理都是由周圍鄉鎮的基層工作人員擔任,他們并不像北京模式下抽調警察進駐司法所,全職從事社區矯正那樣簡單。相比較下來,這些司法助理更像是在社區矯正機構進行一種兼職,這種情況下司法助理的人數完全沒有辦法滿足高額的工作量。再者,“由于司法所人員屬于鄉鎮(街道)編制等因素,人員調動頻繁、流動性大。目前全省司法所工作人員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5%,且多數是通過自學、函授等途徑取得文憑,缺乏具有法律專業背景的人員。”⑤
三、我國社區矯正隊伍建設的對策
街道社區隊伍建設意見
為加強城市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管理,提高全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保證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根據中央、省委的有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如下加強城市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工作實施意見。
一、社區黨組織書記的主要職責
社區黨組織是社區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社區黨組織書記是黨在城市基層組織的組織者、實踐者和推進者。其主要職責:
(一)按照上級黨組織的要求,結合本社區工作實際,認真落實上級黨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負責組織、討論并決定上級黨組織要求和居民反映關注的有關事項。
(三)負責抓班子,帶好黨員隊伍,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和黨員的先進性作用,努力提升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創造力和戰斗力。不斷壯大黨的積極分子隊伍,做好發展黨員工作。
社區治安隊伍建設通知
各社區、相關單位:
為提高基層治安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確保全街道治安持續穩定,為轄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良好保障,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結合街道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基層治安隊伍建設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統一各社區治安隊伍的名稱
根據上級精神,現進一步規范基層治安隊伍的名稱。社區保安隊更名為社區治安巡邏隊。
二、進一步統一治安隊員的服裝標識
為方便開展群防群治工作,展示治安隊員的良好形象,現根據上級要求統一治安隊伍的服裝標識(具體服裝標識附后,但有部分更改內容,其中,將臂章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改為“”,各單位在制作服裝時要加以注意)。街道治安巡邏隊員的胸章編號為CY010001至CY019999,各社區的款式要求自行聯系廠家制作,各社區在制作服裝時,胸章編號到街道綜治辦領取并登記。
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探析
摘要:社區教育師資隊伍是社區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這個群體由社區教育專職教師隊伍、社區教育兼職教師隊伍以及志愿者構成。當前我國社區教育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師資專業素養有待加強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優化師資結構,擴大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養,打造優質教師隊伍;搞好制度保障,提升教師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關鍵詞:社區教育;師資隊伍
近年來,縱觀世界,推進終身學習、構建學習型社會成為重要思潮,也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社區教育是我國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重要部分,是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黨和國家對于我國社區教育的建設發展非常重視,社區教育教師隊伍作為社區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對其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我國社區教育教師隊伍主要由如下三個群體組成:一是社區教育專職教師隊伍,承擔專職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即是教師,又是社會工作者;二是社區教育兼職教師隊伍,輔助承擔社區教學活動,其成員來自各個行業,或由社會人士志愿參與,其報酬低微,因此其流動性較大;三是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來源于整個社會,人員結構最為復雜和多元化。目前,這種劃分方式得到學術界普遍認可,在研究文獻中得以承襲和傳遞。
二、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
社區工作者隊伍現狀問題及對策
今年,為適應當前社區建設形勢和社會服務需求的變化,加快推進社區民主自治建設,我區推行了社區體制改革和區劃調整,華僑路街道由13個社委會合并調整為7個,社區規模及管轄的范圍變大了,社區功能和硬件建設得到較大改善,社區工作者的工資待遇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與此同時,隨著社會建設進程的加快,社區工作涉及面越來越廣,社區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承擔的各種社會化服務保障任務將更加繁重,因此,盡快建設一支與新形勢新任務相符合,年輕化、知識化、職業化的高素質社區工作者隊伍,成為深化社區建設發展的當務之急。
結合街道社區工作實際,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對社區工作者隊伍現狀進行了調研。在此基礎上,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現就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問題提出淺顯的設想和建議。
一、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
首先,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是落實“全面達小康、建設新鼓樓”的內在要求。
社區工作者處在城區改革、發展、穩定的第一線,直接面向社會、面對居民,是推進社區各項事業和基層黨的建設的重要力量。在“小政府、大社會”的發展形勢下,社區承擔了許多過去由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辦理的事務,為建設和諧社會,推進城市基層民主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某種意義上社區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核心,社區工作的本質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的,強調尊重人的權利和人格、滿足各類受助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愛、熱情的服務給千家萬戶帶來溫暖。因此,社區工作者隊伍的素質和能力,是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對把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到城市最基層具有決定性意義。
其次,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是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和諧鼓樓的內在要求。
社區干部隊伍現狀報告
**縣轄一個街道辦事處,六個社區居委會。**年2月,社區兩委班子進行了換屆。社區組織現有工作人員36名(多數為下崗職工),其中黨員15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1人,在社區工作三年以上的31人。6名社區黨支部書記中,40歲以下4人,高中以上4人,全部在社區工作五年以上。
近年來,街道按照縣委組織部的要求,加強了社區黨組織隊伍建設。今年年初,社區黨支部換屆時,按照政治素質好、組織能力強、群眾威信高、年富力強的標準,通過招聘、留用等途徑,選好配強了黨支部書記,較好地解決了原來支部書記隊伍年齡大、文化低等問題。在此基礎上,縣委組織部出臺了《社區黨組織工作細則》,對社區黨組織的地位、職責、設置等問題作了明確規定,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社區黨組織在社區中的領導核心地位。
一、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了解到,隨著社區黨建工作的不斷深入,社區黨務工作者遇到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其中,反映比較集中的是當前社區工作者隊伍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社區黨務工作者政治意識不夠強。社區中的日常生活看似平淡,但由于社區居民來自不同地方、從事不同職業,情況極其復雜。其中蘊藏著種種政治問題苗頭。比如穩定問題、違法問題、對黨的情緒問題、邪教問題等。如果社區黨建工作者能以敏銳的政治意識及早發現,爭取把問題控制在萌芽階段,社區治安就會穩定的多。但目前個別社區黨建工作者缺乏政治意識,對一些政治問題敏銳性不夠。
(二)文化水平不夠高,知識結構單一。我縣的6名社區支部書記中,5人來自下崗職工。她們干工作踏實認真、能吃苦,有奉獻精神,但受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所限,缺乏比較扎實的黨建工作理論基礎,做工作有闖勁無創新,不容易出亮點、出典型。又由于社區工作者隊伍不穩定,近幾年的培訓跟不上社區黨建形式發展的需要,致使社區黨建停留在一般化、常規性工作上,滿足不了黨員和群眾的需要。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