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教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3 06:31: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聯想教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聯想教學

聯想想象教學運用論文

作文是一項復雜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活動的靈活與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敗的關鍵。而思維活動的靈活與否主要取決于能否掌握并運用聯想與想象。

什么是聯想與想象?聯想就是人們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心理過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種思維活動。想象是人們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因此,只讓學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遠遠不夠的,具體怎么操作,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要想學會聯想與想象,就必須掌握聯想與想象的方法。

聯想的方法,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

1.類似聯想。就是類比事物之間在本質上具有某種相似點,通過類似聯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淺入深、由近及遠。高中語文第一冊巴金的散文《燈》,作者由深夜燃著的燈默默地在散布一點點的光和熱,給人帶來光明和溫暖為觸發點,展開聯想:由眼前的燈,想到了歐洲古代傳說——哈里希島上的長夜孤燈,雖然不曾喚回那個航海遠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魚人都得到了它的幫助;同時又想到了希臘古代傳說中女教士希洛點燃的火炬;還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燈光,由此改變了他的生活態度,由絕望、悲觀,變成了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以上兩種燈光的相似點,就是燈光能給人以溫暖、光明、力量和希望。無論是生活中的燈光,還是人生意義上的燈光,它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這種聯想在文章中運用得比較普遍。通過引導學生掌握類似聯想,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寫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內涵表現得更深邃,意境更廣闊。

2.對比聯想。即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聯結在一起,以表達鮮明的愛憎之情。高中語文第二冊唐tāo@①的《瑣憶》一文,在表現魯迅關懷鼓勵青年時的一段對話,用的就是對比聯想的方法。有些青年遇上夸夸其談的學者,立刻便被嚇倒,自慚淺薄,魯迅便鼓勵他們說:“一條小溪,明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淺呢?也許還是淺點好。”小溪和爛泥塘,文學青年和夸夸其談的學者,恰是對立鮮明的比照,通過這種對比聯想,深刻而生動地揭示了事物本質的意義,表達了作者鮮明的愛憎感情,因此,文章也就有了較強的說服力。

查看全文

作文教學聯想和想象能力培養

摘要: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聯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聯想能力的培養,在于調動學生的記憶,讓材料倉庫中塵封的珍珠拂去灰絲,重煥光彩,并形成一條珠鏈,使其再現于學生眼前。而想象能力的培養,是要讓學生打破思維中的一些束縛,進行一種創新思維,向一種全新的更高的層次發展。

關鍵詞:作文教學;聯想能力;想象能力;培養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書僅僅是個例子”,我們做教師的應通過這個例子使學生增益知識,獲得自讀、自思、自析、自寫的能力,從而“展卷而能通釋,執筆而能合度”。這里的“通釋”是指對課文有深刻的理解,這里的“合度”是指能進行較好的寫作。我們的學生年紀不大,生活經歷不多,感性的知識較缺乏,因而充分利用好語文書這個例子則顯得更為重要。要使學生從書本中盡可能多地獲得生活中一時不能獲得的知識,要讓書本知識與學生思想實際結合、碰撞,激活學生的思維與靈感,誘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與沖動。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聯想能力的培養,這種聯想思維是橫向的、多角度地發散開去的思維,以課文中學到的知識為依托,從自己生活或思想中捕捉相似的現象,從而形成共鳴,刺激產生一種欲于訴說的愿望。如能讓學生進入這種境界,則“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劉勰《文心雕龍•神思》)進行聯想性思維訓練,其實也不是新鮮話題,打開初中語文書,有很多的練筆都有聯想的作業訓練,其中有不少就是想象性作文訓練題,我們應關注這個層面的訓練習題。學生寫作的苦惱是往往找不到思維的切入點,面對浩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和自己迷迷糊糊的經歷而不知所措,這時我們不妨運用聯想法。

如我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作者用深沉而凝重的筆觸描寫了老父那蒼邁而肥胖的背影,筆端流露出兒子淡淡的哀愁和老父濃濃的慈愛。依據課文,我要求學生聯想:生活中,你的父母對你有過類似的關愛嗎?學生說:下大雨了,父母來學校送傘;半夜生病,父母背自己去醫院;學習晚了,父母送來一杯熱牛奶等。象“背影”一樣,你的父母有些什么特征引起你的感觸?學生說:父母的白發,父母臉上的皺紋,父母的笑,父母的那雙手等。經過討論,我以“媽媽的那雙手”為題要求學生作文,學生情感涌動,寫出了一篇情文并茂的好文章。又如,我教文言文《愚公移山》一文,這是一篇如何對待困難的文章。我不僅要求學生聯想自己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還要求學生對學過的與困難相關的文章進行聯想,從而加深對如何對待困難的進一步認識。學生說:古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憂患是困難等。由于學生從橫的方向對困難有了更多的認識,因而在組織材料、議論深化方面得到了幫助,于是我以“我克服了一個困難”為題要求學生作文,學生文思飛揚,都能寫得像模像樣。又如,我教《孔乙己》一文,讓學生從文章的結構形式展開聯想,從而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中。孔乙己第一次到店時共插入了三段回憶,這種寫作方式還有哪些文章運用過呢?學生說:《故鄉》中對少年閏土的回憶,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回憶,學生對這種寫法心領神會,我以“我成功了”為題讓學生寫一篇作文,學生都能較好地運用這種寫作方法。運用聯想法,往往能誘發學生的回憶與思考,在對比與反復的再現中加深認識,激起靈感,悟性強的學生則神馳萬里,洋洋灑灑,“大珠小珠落玉盤”;悟性差的,也能順著桿子往上爬,一改干癟、廢話套話空話連篇的文風,小荷初露尖尖角。

聯想能力的培養,在于調動學生的記憶,讓材料倉庫中塵封的珍珠拂去灰絲,重煥光彩,并形成一條珠鏈,使其再現于學生眼前。而想象能力的培養,是要讓學生打破思維中的一些束縛,進行一種創新思維,向一種全新的、更高的層次發展。聯想是醞釀、是延伸、是開啟與萌動;而想象是放飛、是奔騰、是大解放大自由。古人就特別重視想象力的作用,陸機在他的《文賦》中說:“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擾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李白想象的杰作“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更是膾炙人口,流傳千古。其實初中語文課文中,有不少編目就是放縱想象的優秀范例。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把“春”想象的可愛為娃娃,像花枝招展的姑娘,像健壯的青年。《皇帝的新裝》一文中那件虛無的“新裝”,更是想象得神奇莫名。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詩中描寫的天上人間更是讓人百吟不厭,拍案叫絕。我們要好好引導學生讀這些詩文,讓他們從具體的課文中感受到什么是想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閱讀佳作以后,可以讓學生模仿著去寫一些想象作文。如仿照《春》去寫《秋》;仿照《天上的街市》去寫《我坐宇宙飛船遨游太空》等。只要留意語文課本,其中也有不少這樣的寫作訓練題。又如《孔乙己》一文中的孔乙己他并沒有死,他以后的命運如何?請續寫,等等。

也可以換一種方式或角度進行想象作文。如寫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位,這是一個寫爛了的題材,如何換一個角度而寫出新意?我啟發學生想象,寫出新的情景與情節。一個學生這樣寫:一次我與一個同學坐公共汽車,不久上來一位抱小孩的老人站在我旁邊,我多次欲讓座位給她,但又擔心坐在我旁邊的同學不理解而欲讓又止。到了下一站,同學不由分說拉我下車,下車后,我說還沒到站呢,同學說,我很想讓座給那位老人,但又擔心你不理解,干脆我們一起下車走一段路。他一指,你看,那位老人坐在你的座位上啦。另一位學生是這樣寫的:一次我坐公共汽車,不久上來一位抱小孩的老人站在我旁邊,我站起來給老人讓座,不想老人身旁的一位年輕人眼明腿快,呼啦擠過來搶了座位。我想了想,對年輕人說,我有一件東西丟在座位上了,請讓開,我找一找,年輕人讓開了,我擋住了年輕人,對老人說:“您請坐。”這兩篇作文都寫出了靈氣和新意,沖破了原材料的束縛而另辟蹊徑,老材料煥發出新光彩。聯想和想象是寫好作文的一對翅膀,離開任何一個,都無法展翅翱翔。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聯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只要聯想和想象豐富,作文有何難哉!

查看全文

聯想思維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1在藝術設計教學中聯想法教學方式的探索

1.1建立教育轉型觀念

在設計思維培養和教學中教學方式同樣經歷著不同發展階段和轉型。以往“職業與任務型”教育模式是在某種限制環境下生成的,而限制極大地削弱了藝術教育中對感受能力的培養,思維敏銳度也大大降低了。如今設計教育是“職業與任務型”向“過程型”——重創造、重素質、重體驗轉變,即是教育模式的設置以最終效果而定,并無事先的框框或標準且允許其他學科在本學科中出現交叉。“過程型”教育思想使教育思想的開放成為了可能,同時也為學生的創造力提供了空間。在設計思維教學中應當看到它本身具有的創造性,用創造性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創造,因此有必要建立這種轉型觀念。

1.2建立平等思想的創造觀念

建立對于創造平等性思想這在學生產生設想的時候尤為重要,肯定或否定的評判將抑制設計創意思維的發展。在思維能力培養的開始階段種種標準的入侵,將不利于創造力激發。因此,平等思想的建立對創造思維的把握與利用是很有幫助的。

1.3建立創造能力的培養體系

查看全文

聯想策略下詞匯教學論文

一、語音聯想策略

語音聯想包括同音聯想和諧音聯想。日常英語詞匯教學中,同音聯想隨處可見。例如,當學習brake(剎車)時,break(打破)便會第一時間進入腦海,此時,正是把常見常考的同音詞放在一起聯想記憶的好時機,這樣,學一個詞的同時能不斷帶動其他詞的復現,起到加強記憶的作用。通俗地說,諧音聯想就是把新學詞匯的讀音與漢語或方言發同樣音的詞匯構建聯想,從而達到良好的記憶效果。例如,lie這個詞有兩個意思,作“撒謊”講其過去時的變化較為容易:lie-lied-lied,而當“躺著”講,變化難。此時便可用諧音聯想記:又“累”(lay)又“冷”(lain)就“躺”(lie)下。

二、語義聯想策略

1.同義聯想

在詞匯學習過程中,許多意思相近的詞匯或短語可以放在一起記憶。例如,有“全神貫注”意思的短語有belostin,beabsorbedin,beburiedin……那么,當學習其中一個短語時,可以把這些短語集中進行記憶。這不僅能讓學生理解和記憶這些短語的用法,而且也能使學生表達得更加形象生動。

2.反義聯想

查看全文

聯想教學在歷史復習中運用論文

摘要:歷史復習中采用整體聯想、縱橫聯想、中外聯想、古今聯想進行整體歸納、縱橫串聯、中外結合、形成一個立體的復習交叉網。這樣大大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應考能力。從而增強復習教學效果。

關鍵詞:歷史復習;聯想教學

什么是聯想?聯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現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與之有關的事件、現象或概念的思維過程。歷史復習是在學生腦海里已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刺激物”(即歷史知識)的情況下進行的,并且當今歷史考試是對歷史知識整體性、系統性的考查,是對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歷史復習中進行聯想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增強復習教學效果。

一、整體聯想

歷史知識是一個整體,是由點、線、面、體串成的知識網絡。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識,孤立地記憶幾個分散的知識點,不可能把歷史學好。現代考試要求學生必須抓住知識范圍之內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實、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和整體性。

點:是指歷史基本知識點。如復習“美國獨立戰爭”。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個知識點展開聯想:①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②1775年“大陸會議”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③1776年7月發表《獨立宣言》;④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華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簽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只要記住這些知識點的起因、順序、內在聯系及影響,就牢固地掌握了這個歷史事件。

查看全文

歷史復習與聯想教學論文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互為影響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總是與別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之間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有一種聯系就可以導致一種聯想。乘著聯想的翅膀,啟動聯想教學的載體,在復習歷史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飛翔。

什么是聯想?聯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現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與之有關的事件、現象或概念的思維過程。巴甫洛夫認為:聯想是由于兩個或幾個刺激物同時地或連續地發生作用而產生的暫時神經聯系。記憶必須以聯想為基礎,聯想又是打開回憶大門的金鑰匙。歷史復習是在學生腦海里已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刺激物”(即歷史知識)的情況下進行的,并且當今歷史高考是對歷史知識整體性、系統性的考查,是對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歷史復習中進行聯想教學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整體記憶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理解課文的層次結構以及復雜的歷史概念體系;同時,還可以使歷史課上得豐富多彩、活潑有趣,從而增強復習教學效果。

一、整體聯想

歷史知識是一個整體,是由點、線、面、體串成的知識網絡。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識,孤立地記憶幾個分散的知識點,不可能把歷史學好。現代考試要求學生必須抓住知識范圍之內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和整體性。

點:是指歷史基本知識點。如復習“美國獨立戰爭”,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個知識點展開聯想:①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②1775年“大陸會議”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③1776年7月發表《獨立宣言》;④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華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簽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只要記住這些知識點的起因、順序、內在聯系及影響,就牢固地掌握了這個歷史事件。

線:就是指反映歷史事件之間內在聯系的線索。如復習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可引導學生聯想:西漢的編戶制度,北魏的租調制,唐初的租庸調制,唐中期的兩稅法,北宋王安石變法實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清初的“地丁銀”制度這些知識“點”。由這些“點”就構成了中國古代賦稅制度變化這一條線索。復習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條基本線索展開聯想教學:1.英、美、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兩次工業革命,俄日改革,美國內戰,德、意統一,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等是“點”,連點成線,就構成了資本主義產生、確立、發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條線。2.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1848年歐洲革命、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俄國1905年革命等是“點”,連點成線,就構成了近代工運和國際共運的第二條線。3.拉美獨立革命,亞洲革命風暴,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是“點”,連點成線,又構成了近代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第三條線。

查看全文

歷史復習與聯想教學方法論文

摘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互為影響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總是與別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之間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有一種聯系就可以導致一種聯想。乘著聯想的翅膀,啟動聯想教學的載體,在復習歷史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飛翔。

什么是聯想?聯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現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與之有關的事件、現象或概念的思維過程。巴甫洛夫認為:聯想是由于兩個或幾個刺激物同時地或連續地發生作用而產生的暫時神經聯系。記憶必須以聯想為基礎,聯想又是打開回憶大門的金鑰匙。歷史復習是在學生腦海里已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刺激物”(即歷史知識)的情況下進行的,并且當今歷史高考是對歷史知識整體性、系統性的考查,是對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歷史復習中進行聯想教學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整體記憶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歷史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理解課文的層次結構以及復雜的歷史概念體系;同時,還可以使歷史課上得豐富多彩、活潑有趣,從而增強復習教學效果。

一、整體聯想

歷史知識是一個整體,是由點、線、面、體串成的知識網絡。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識,孤立地記憶幾個分散的知識點,不可能把歷史學好。現代考試要求學生必須抓住知識范圍之內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和整體性。

點:是指歷史基本知識點。如復習“美國獨立戰爭”,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個知識點展開聯想:①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②1775年“大陸會議”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③1776年7月發表《獨立宣言》;④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華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簽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只要記住這些知識點的起因、順序、內在聯系及影響,就牢固地掌握了這個歷史事件。

線:就是指反映歷史事件之間內在聯系的線索。如復習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可引導學生聯想:西漢的編戶制度,北魏的租調制,唐初的租庸調制,唐中期的兩稅法,北宋王安石變法實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清初的“地丁銀”制度這些知識“點”。由這些“點”就構成了中國古代賦稅制度變化這一條線索。復習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條基本線索展開聯想教學:1.英、美、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兩次工業革命,俄日改革,美國內戰,德、意統一,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等是“點”,連點成線,就構成了資本主義產生、確立、發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條線。2.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1848年歐洲革命、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俄國1905年革命等是“點”,連點成線,就構成了近代工運和國際共運的第二條線。3.拉美獨立革命,亞洲革命風暴,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是“點”,連點成線,又構成了近代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第三條線。

查看全文

中專語文教學的聯想模式探究論文

聯想,作為一種思維形式,是指人跨越時空界限的一種思維方法,作為一種寫作方法,指在寫某事物時又想到了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并把這些事物按一定方式寫進文章。

聯想在寫作中的重要意義,為古今中外名家所公認。陸機認為,寫作時只有展開“精騖八極、心游萬仞”的聯想,才能達到“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的境界。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進一步肯定了聯想的作用,他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幫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這段精彩論述,說明作家寫作時,經過跨越時空的聯想,寫出了珠圓玉潤的文章。巴爾扎克說得更形象,他說,作家進行聯想時,他的“心靈始終飛翔在高空”,“他的雙腳在大地上行進,他的腦袋卻在騰云駕霧”。他本人在創作小說時,常常借助聯想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一面寫,一面自己跟自己吵架,其實他是代聯想中的人物爭吵,說明他在聯想時已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可以說“沒有聯想就沒有真正的藝術”,同樣,沒有聯想也不會有好的文章。

聯想,有縱、橫聯想,虛、實聯想等多種,這里以中專語文教材為主,對幾種常用的聯想方式略加淺析。

一、相似聯想。這種聯想是借助事物之間相似之處展開的聯想,又分三種。(一)、取其“形似”。據《世說新語》記載,東晉謝安冬天與家人聚會論文,突然下起大雪,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侄謝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堪稱這種聯想的生動事例。《珍珠賦》中,由珍珠聯想到稻谷象“金黃的珍珠”,棉花象“雪白的珍珠”,蓮蓬象“碧綠的珍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由復盆子聯想到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魯迅《秋夜》,由小青蟲聯想到向日葵子的形狀。9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題之一《0的聯想》,取材于詩歌《0的斷想》,詩中由“0”聯想到鏡子、救生圈、戰鼓等。是一個很好的聯想作文題。這種聯想常通過比喻修辭手段,把所要描寫的事物表現得形象、鮮明、生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取其“神似”。《松樹的風格》,從松樹的風格聯想到共產主義風格,進而聯想到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香山紅葉》,由香山紅葉聯想到老向導也象秋天的紅葉,越老越紅。《獵戶》中寫到“百中”老人,聯想到賈島詩中的隱者,增添了“百中”老人的神密感。楊朔散文《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賦》等都使用了這種聯想方式,收到了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這種聯想常用象征手法,賦予事物深刻的含義。(三)、取其“境似”。朱自清《威尼斯》,由威尼斯的地理特點聯想到中國江南水鄉的情景,由威尼斯運河的夜曲聯想到中國秦淮河的夜曲。《荷塘月色》中,由月下荷塘的情境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境。這種聯想常用對比的修辭手法,加深讀者對所寫事物的印象,給人以親臨其境之感。

二、相關聯想。這種聯想是以某一事物作引子,引起與此事物有關的事物的聯想。魯迅《風箏》,由看到冬季北京的風箏,展開聯想,引起如何扼抑音年弟弟制放風箏的往事回憶。馬金的《秋夜》,由寫字臺上的《野草》聯想到魯迅的戰斗精神。湯顯祖《牡丹亭》中有一場戲,是寫丫環春香陪老夫人到后園祭奠已死三年的杜麗娘,春香低頭看見自己身上的羅裙正是杜麗娘生前穿過的,不由睹物思人,倍加傷感。這種聯想在文章中常用于倒敘,造成懸念,使行文自然合理,使情節曲折有致,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

三、對比聯想。這種聯想是就兩種事物或一種事物的兩個方面進行對比,突出所表現事物的性質、特點等。魯迅《故鄉》,寫中年閏土時聯想到少年閏土的形象,以此與中年閏土的形象相對比,突出閏土的悲劇性。朱自清的《綠》中,為了表明梅麗潭綠得可愛,聯想到什剎海的綠楊,虎跑寺近旁的“綠壁”,西湖的波光,秦淮河的水色。通過對比,說明梅雨潭之“綠”恰到好處、無與倫比。

查看全文

高中英語詞匯聯想法教學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探索了如何有效地進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關鍵詞: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教學;聯想法

英語新教材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課程標準對詞匯的要求分了幾個等級。五級要求:理解和掌握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七級要求:學會使用2400~2500個單詞和300~4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八級要求: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的搭配。九級要求:學會使用4500個左右的單詞和一定數量的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

二十世紀末我國舊大綱的要求是1800~2300,現行的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在高中畢業時達到七、八級的詞匯量。而2009年高考詞匯要求由2008年的2000左右提高到2500個左右;對于合成,轉換,派生等常用詞匯更加重視;考查了在語境中綜合運用詞匯的能力,語篇中的生詞按考試大綱嚴格控制在3%以內。單項填空語言真實地道,語境完整可信,采用了一些以口語交際形式出現的語境化句子時代特征明顯,既有很強的典型性,有靈活多樣,所有這些題目中,詞匯起的作用功不可沒,出現了如recommend,reliable,access,adapt等。

單項中有八題考查詞義辨析,占40%。閱讀中還出現了新生代的詞匯如e-nose(電子鼻),也就是說,詞匯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凸顯重要性。作為一名長期奮戰在教學一線的農村高中英語教師,筆者在教學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尤其是詞匯教學,同時也在積極探索前進。DavidWilkins在1972年就提出:Withoutgrammarverylittlecanbeconveyed.Withoutvocabularynothingcanbeconveyed.

一、初高中銜接教學和激勵教學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教學中聯想意識的培訓

1對相反的事物進行聯想,然后做比較

法拉第通過“電生磁”的現象明白,從相反的方向進行思考然后提出疑問“:磁是否可以產生電?”辛苦研究了十年之后,最終發現電磁感應定理,達成了“磁生電”的想法。學習物理過程中,有意識的從反面思考,把正向思維和反向思維聯系在一起,可以更好地了解概念的內涵,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規律。例如,分析光滑的水平面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受力的時候,有一些學生經常會因為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的錯誤想法而限制其思路,以為物體在水平方向應受拉力或推力的作用,實際上從反面想一想問題就會很簡單,光滑水平面上沒有摩擦,如果物體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拉力還能夠勻速直線運動嗎?

2將問題實際化,情景化,方便學生進行聯想

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主要用處是用物講理,將問題實際化,情景化,通過一些典型的事例讓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分析,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了解更多的物理規律。學生的主要用處是要自己動腦、動手,然后得出結論,從而了解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這個過程中老師的價值表現在細心準確地指引,學生的價值主要表現在思考和聯想。如果有個實驗做成功了,或有些想法得到證實了,學生必定會有一種成就感,這也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物理更有自信,激發其學習物理的興趣。

正是因為有興趣,才能一直堅持物理的學習,才有利于探索研究,因為學生的大膽聯想,從而能夠激發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其創造力。教物理的過程中,老師們也能夠通過多媒體將問題情景化,清楚形象地表示一般的課堂不能夠表達的教學情景,例如學習物態變化這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能夠通過多媒體展現出冬天草原的大霧、屋頂上的白霜、南極的雪山、冰棱等,展現出春天來臨的時候冰雪融化,冰水相混的現象,爐子燒水過程中水壺上冒出的白氣、壺蓋上的白氣變成小水滴等物理現象,讓同學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學習,使學生養成勤思考的習慣,開發思維,讓他們聯想霧、霜、雪、冰的產生過程,水變成白氣之后又變成小水滴等一系列物理現象,讓學生在聯想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經過老師的指導從而解決問題。

3通過玩游戲的過程進行聯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