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想象教學運用論文

時間:2022-05-13 11:30:00

導語:聯想想象教學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聯想想象教學運用論文

作文是一項復雜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活動的靈活與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敗的關鍵。而思維活動的靈活與否主要取決于能否掌握并運用聯想想象

什么是聯想與想象?聯想就是人們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心理過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種思維活動。想象是人們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因此,只讓學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遠遠不夠的,具體怎么操作,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要想學會聯想與想象,就必須掌握聯想與想象的方法。

聯想的方法,歸納起來大致有三種:

1.類似聯想。就是類比事物之間在本質上具有某種相似點,通過類似聯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淺入深、由近及遠。高中語文第一冊巴金的散文《燈》,作者由深夜燃著的燈默默地在散布一點點的光和熱,給人帶來光明和溫暖為觸發點,展開聯想:由眼前的燈,想到了歐洲古代傳說——哈里希島上的長夜孤燈,雖然不曾喚回那個航海遠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魚人都得到了它的幫助;同時又想到了希臘古代傳說中女教士希洛點燃的火炬;還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燈光,由此改變了他的生活態度,由絕望、悲觀,變成了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以上兩種燈光的相似點,就是燈光能給人以溫暖、光明、力量和希望。無論是生活中的燈光,還是人生意義上的燈光,它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這種聯想在文章中運用得比較普遍。通過引導學生掌握類似聯想,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寫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內涵表現得更深邃,意境更廣闊。

2.對比聯想。即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聯結在一起,以表達鮮明的愛憎之情。高中語文第二冊唐tāo@①的《瑣憶》一文,在表現魯迅關懷鼓勵青年時的一段對話,用的就是對比聯想的方法。有些青年遇上夸夸其談的學者,立刻便被嚇倒,自慚淺薄,魯迅便鼓勵他們說:“一條小溪,明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淺呢?也許還是淺點好。”小溪和爛泥塘,文學青年和夸夸其談的學者,恰是對立鮮明的比照,通過這種對比聯想,深刻而生動地揭示了事物本質的意義,表達了作者鮮明的愛憎感情,因此,文章也就有了較強的說服力。

3.因果聯想。即對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一種聯想方法。高中語文第一冊壺井榮的《蒲公英》一文,作者由蒲公英的遭遇聯想到“蒲公英的兒子”的遭遇,用的就是因果聯想的方法。蒲公英之“所以才變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勢”,是“只為長在路旁,被踐踏、被蹂躪”的結果,因而聯想到蒲公英兒子剛來家時的情景。“他初來時,萬分沮喪,沒有一點精神”,是因為他在戰爭中失去了雙親,“被奪去了撫養他的大地”。作者通過因果、類比聯想、強烈地控訴了侵略戰爭給日本人民帶來的災難和痛苦,突出了反戰主題,感情真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聯想是寫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思維方式,若聯想恰當、準確,就會使滿文生色。但僅有聯想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想象的手法。想象可以使思維無拘無束,任意馳騁;可以通過加工、組合,創造出新的意象。如黃河浪的《故鄉的榕樹》一文(高中語文第一冊),描述兒時和小伙伴們爬上駝背榕樹,把中空的那段凹槽當作一條“船”,以竹竿當槳七上八落地劃起來,明知這條“船”不會前進一步,還是認真地、起勁地劃著。在兒時的夢里,它會順著溪流把孩子們帶到秧苗青青的田野上,繞過燃燒著火紅杜鵑的山坡,穿過飄著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樹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遠很美麗的地方去……。這些豐富、浪漫、多姿多彩的想象,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寄托了作者無限的情思,加濃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由此可見,悠遠的遐想,合理的想象,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題。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神思》篇里概括得尤為形象,“文之思也,其神遠點。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

聯想和想象各具風采,在運用中又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開。《雨中登泰山》的作者李健吾,描寫的別具一格的泰山上的景物,之所以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展開了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對泰山千姿百態的松樹、奇形怪狀的山石和變幻莫測的云海都作了細致而傳神的描寫。作者看到松樹扎根在懸崖絕壁的隙縫中,枝干屈曲盤旋,就聯想到了盤龍柱,以奇特的想象、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繪松樹的形態,“身子扭得像盤龍柱子”。看到松樹在“半空展開枝葉”,就聯想到天空中的物象,于是想象泰山之松“像是和狂風烏云爭奪天日”,“和清風白云游戲”。同時還賦予松樹人的思想感情,給予松樹人的性格情趣。“有的松樹望穿秋水”,“斜著身子張望”,“有的松樹支開墨綠大傘”,“等你”,“有的松樹自得其樂”,“一副瀟灑模樣”。上述描寫維妙維肖,形神兼備,讀者仿佛已身置其中,進入了一個崇高、威嚴、空靈而極富感情色彩的人間仙境。

結合優秀范文的講解,把聯想與想象的方法教給學生,使之運用到作文中去,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僅僅停留在理論上,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還應將理論用于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這一點更為重要。

筆者曾給高一學生布置一篇作文,專門訓練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作文題目是《某年后的母校》,要求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寫一篇記敘文。學生在寫作中,的確展開了聯想和想象,結果是五花八門,運用聯想與想象的手法很不成熟。有的夸張過分,令人生疑,有的不敢大膽想象,沒有寫出學校的變化;有的寫得太籠統,不具體,而且還未想到“點子”上。想象很不成功,存在許多問題。首先,時間期限太短,不便于展開聯想和想象,不便于描述學校將會發生的根本性的變化;其次,學校的變化只給人一個籠統的印象:高級的教學樓和寬闊的操場,至于如何“高級”,如何“寬闊”,讀者不得而知。這是由于缺乏具體細致的聯想和想象所致。針對上述現象,筆者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首先要確定時間,時間太短,不便于聯想和想象,時間太長,又脫離現實,不太合理,所以,時間最好限定在既便于展開聯想和想象,又合情合理的時期。其次,要從目前學校的現狀出發,推想到二三十年后所發生的變化,想象要大膽,要帶有理想色彩,可以在意料之外,但要在情理之中。再次,可以運用對比聯想,寫出一個“變”字。

由于有了針對性的引導,使許多同學思維開闊,聯想豐富,想象大膽,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文章新意迭出,懸念不斷,引人入勝。引導學生運用合理想象與聯想收到了奇效。

綜上所述,聯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熟練地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就會使文章生動形象、豐滿活潑、感人至深;如果缺乏聯想和想象,或想象不當,那么,文章必然蒼白干癟,死水一潭。讀起來也就會味同嚼蠟。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必須重視聯想與想象的教學指導,教給學生聯想和想象的方法。這樣,才會啟開靈活思維的閘門,令滾滾才思流于筆端,才會出現一篇篇品味高雅、文采精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