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0 19:56: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師師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師師德

教師師德演講稿

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里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你講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無雨之云、無光之燈!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無意地進行著現場的觀摩表演,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范性,這種示范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中國教育報》刊載過:北京十杰教師孫維剛被他的學生稱為“思想和靈魂的導師,終生學習的楷模”。考入清華大學的王一在轉為正式黨員的匯報中談到了中學的班主任孫維剛老師時說:“我們的心靈從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凈化。大家熱愛勞動,來自恩師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掃衛生;大家良好的修養,來自恩師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門的老大爺親切地打招呼;大家嚴格遵守紀律,來自恩師遲到了便向我們做檢討,甚至到教室外面罰站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大家艱苦樸素,來自恩師一年四季僅僅兩套舊外衣••••••。”王一匯報中還說:“雖然現在我不在孫老師身旁聆聽他的教誨,但他的形象經常閃現在我的腦海。尤其是當我打開錄音機再次傾聽我們最后一次班會錄音時••••••”師德無價。學子對恩師的追隨,如同云翔而影從。

沒有什么比師魂的陽光更有無窮的魅力的了。

沒有什么比師行的榜樣更有無比的功能的了。

常言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首先,我們要自覺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幸福。讓自己有價值、有尊嚴地活著,應成為我們的職業立場。只有這樣,我們在喧囂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輕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對家長物質上的“尊重”時,面對市場經濟的遍地誘惑時,我們該如何固守自己的價值觀念,堅持自己的生活信條呢?我想最關鍵的還是,你是否找到了從事這個職業的尊嚴、價值與激動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對家長,我們將成為他們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這樣,樸素而平凡的教師生活才會變得充滿智慧與人格的挑戰,天天面對的學生在我們眼中才會每天都是新的。這就是教師獨有的享受。也只有這樣,教師職業才能真正成為令人羨慕和富有內在尊嚴的職業。第二,我們要在真實的道德沖突中實現道德的發展。教師也是真實生活情境的個體,在那些復雜而難以取舍的道德沖突面前,有時侯,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難。但只有這樣的真實經歷,才真正考驗著我們的道德。我只想說,“德”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要求,底線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誤往往就是因為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只有在真實的經歷中自己與自己對抗,師德素養才會有所提高。第三,我們要堅持學習,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師德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靠內心世界的豐富、文化底蘊的提升、人格素養的完善。所謂德者,得也。教師師德的提升,關鍵還在于文化、藝術、心理、社會等諸多精神營養的植入。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要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靈的寧靜,建設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精神家園,不僅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而且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吧!

查看全文

幼兒教師師德培養思路

一、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內涵

作為一種行業規范和準則,幼兒教師師德及其師德建設有著獨特的含義,剖析我國幼兒教師師德的培養現狀及意義,應從師德內涵以及師德建設內涵人手"1.幼兒教師師德的內涵"對幼兒教師師德和職業修養的要求,是人們寄予幼兒教育全部希望的基礎與核心"兩千多年前的孔予就/教師0提出了/以身作則0!/循循善誘0!/教學相長0!/誨人不倦0等師德規范"幼兒教師師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師德,可理解為幼兒教師從事傳授知識勞動的職業道德"廣義的師德內涵則有:一是幼兒教師應身體力行培養幼兒積累公民的基本道德;二是注重/因人施教0,找尋開啟幼兒創新潛力和能力的金鑰匙"2.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內涵"過去,師德建設都主要是依靠幼兒教師的自覺行為來實現"隨著社會發展,師德的內涵和外延都在發生變化,再僅僅依靠教師的自律和自修,顯然是實現不了的"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內涵,目前并未有統一的認識"結合目前教育實踐和已有的相關研究,筆者認為,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應該是以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為準繩,以提高幼兒教師個體道德修養為目的,完善幼兒教師隊伍的個性道德!職業素養!職業規范的系統的實踐活動"

二、幼兒教師師德培養的激勵機制建設

(一)以積極推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根本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是幼兒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門培訓和終身學習,逐步掌握專業知識和授業技能并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過程"師德建設也只有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才是真正有效的師德建設途徑"現在,各幼教管理機構已逐步認識到過于重文憑!輕教學,甚至將高學歷作為專業化的錯誤傾向"對幼兒教師專業化問題及重要性認識程度正逐漸加深,通過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來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已成為廣泛的共識"一是增強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意識"幼兒教師的特征決定了其專業理想主要表現在:獻身于幼兒教育事業的理想,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批判反思的理性與創新精神,符合幼兒教育培養需求的先進教育理念,主動追求教學與實踐能力的提高,不斷提升應用型科研能力等"在師德教育養成上,要緊密結合教學和科研工作,尊重教師的個性化要求,將專業發展活動作為師德教育的載體,將專業精神發展作為師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名師工程0!/骨干工程0等措施來加強梯隊的培養,引導教師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識!新觀念,主動把握行業發展動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的不斷提升,實現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水平發展的統一"二是提升幼兒教師教學學術水平"幼兒教師職業具有雙專業特性,既包括幼教學科專業的發展,也包括幼兒教育專業即教學學術的發展"更新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較單一的教學內涵,提高幼兒教師對教學學術的認識,是提升大學教師教學學術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加大幼兒教學團隊的建設力度,鼓勵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積極開展針對教學的各類科研項目,形成相應的教學研究科研成果"改革教師評價標準,形成正確的學術評價導向機制"除傳統學術要求外,建立包含教學水平!教學組織!教學技能等多維度的激勵措施并使教學業績與科研業績同等對待,從制度建設上激勵和促進教師教學學術的發展"

(二)以競爭激勵機制建設為動力

查看全文

學校教師師德培訓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準繩,以更新師德觀念、規范師德行為、提升師德水平為重點,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創家長滿意的學校,做學生滿意的教師”為目標,以“愛與責任”為核心,進一步深化師德建設,強化師德素質,建設一支能夠擔當起教書育人重任的讓人民滿意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師德建設目標:

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把教師師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弘揚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精神。以活動為主線,通過參加市、區師德征文、演講、優秀教師表彰、師德報告等,多渠道、多層次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教育。落實好《中小學教師道德行為“十不準”》,做好《中小學教師用語“十提倡”》,加大查處力度,堅決遏制以教謀私、有償家教現象。年終通過領導評、學生評、家長評、同行評活動,對每位教師的師德表現進行評估,使良好的師德轉化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為,轉化為廣大教師的人格品質。

三、具體措施:

㈠健全組織,強化師德建設觀念。

查看全文

論青年教師師德修養

一、古代教育家對“師德”的開示

我國古代先賢圣人、大教育家孔子在《論語》中提出:“有教無類”、“一視同仁”和“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并強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行”。[1]教育家孟子在《離婁•上》篇提出“教者必以正”。[2]《禮記•大學》篇也講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學記》篇則認為“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荀子在《修身》中說:“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從先秦教育思想家對于“師”的定義,我們不難看出,有“德”為師,師要“正身”、“長善”、“知禮”,這構成了我國傳統文化最早關于“師德”內容的雛形。唐代韓愈在《師說》中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他提出為師的標準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只有具備了“道”才能成為“師”。他不僅提出了師德的核心是有“道”,而且給予了師德的功能定義,即“傳道授業解惑”。而筆者認為韓愈《師說》的這個“道”特指儒家的“道”,是指整個宇宙存在的“過程、本源、規律、法則”,誰了解了宇宙存在的“道”誰就有了“德”,誰就能為“師”。因此,相比現階段人們對師德的理解,古人對師德的定義相對簡單且較空洞。

二、現階段師德有了具體內涵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教育部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規定,教師必須“熱愛祖國,獻身教育;遵循規律,教書育人;勤奮學習,又紅又專;熱愛學生,誨人不倦;關心集體,團結協作;以身作則,為人師表”。2012年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制定印發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從“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六個方面引導廣大教師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加強自身修養。至此,筆者認為在新時期下,青年教師師德有了具體而充實的內涵。

1.師德體現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1)愛黨愛國是青年教師基本的思想道德要求。“愛黨、愛國”是每一個公民應具備的思想素質,是每一個國人應具備的思想情懷。高校教師肩負著教育和培養下一代知識青年的重要責任與歷史使命,因此必須要求教師自身具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和明辨是非的思想覺悟。而對于高校青年教師來說,人生事業剛剛起步,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將來在工作上抵御風險和坎坷的無尚“法寶”,是一切阻礙個人事業發展之“邪知邪見”的“照妖鏡”,有了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能確保個人思想言行與黨的基本路線保持一致,并且在黨的教育事業上不會走偏方向。(2)青年教師要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教師自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至關重要。高校教師對自我的人生定位和價值取向直接決定了其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程度和對貫徹執行國家意志的徹底程度。教師個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僅影響了周圍工作同事的人生觀,同時也影響了受教育群體——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青年教師而言,在形成其自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過程中可能由于受到社會其他思潮的影響而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從事教育事業以后也還存在一個再教育和再提高的過程。因此,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每一個從事高校教育事業的青年教師必須具備的師德修養素質。(3)青年教師要具有為了教育事業而奮斗終身的理想。我國的教育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其偉大成果不僅體現在當代,同時對后代有著深遠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具備為了黨的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高校青年教師要時刻謹記黨的教誨立志獻身國家教育事業,將教育事業定位為終身奮斗的目標是使其具備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必要前提,是保障教育者始終不移地堅持正確教育方向、堅持正確教育理念的動力源泉。為此,倡導青年教師將教師事業擺在第一位既是教師師德修養的體現也是教育工作的切實需要。(4)青年教師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是教師高尚姿態的體現和教師靈魂的發散,教師總是通過個人人格魅力來向外輻射“正能量”以感染人和引導人。因此,教師高尚的人格才是其行使“師道”的必備要件。教師的人格如同戰場上的帥旗,具有無比強大的號召力和集結力。那么何謂高尚?筆者認為,高尚的人格可以是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可以是教學過程中一絲不茍的責任心,可以是愛崗敬業的崇高精神,可以是熱情洋溢的教課情緒,也可以是清新幽默的話語。總之,教師的人格不再是一個具體的范疇,它是一個綜合了職業道德要求和自身思想品德的“聚合體”,它能最大限度的影響周圍的人和事,它是教師職業生涯中最閃亮、最至善至美的東西。

查看全文

教師師德修養與學生成長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在社會經驗上還是在心理成熟度上都還有很大空間需要在漫長的歲月當中一一補充。而對于小學教師來講,必須要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在自己的關愛與呵護之下更好的發展自己,提高自己。本文對教師師德修養與學生成長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呵護學生;關愛;教師師德;學生成長

教師的關愛與呵護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的心靈還非常的脆弱,他們成長的過程需要引導和保護,需要教師以自身為榜樣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關愛與呵護之中真正地成長起來。

1師愛是學生成長的主要力量源泉

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是學生成長的力量源泉,也是能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動力。這個動力主要來源于教師對于教育的高度理解,也來源于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深刻認知,讓教育能有著滿腔的熱血和無限的希望。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成功教育,若沒有愛就沒有成功,學生也就無法感知到教師的愛,也就無法去愛教師。有這樣一個事例,班級里面有名同學身體不好,一次課間活動,慢性闌尾炎犯了,教師第一時間將這名同學抱到了醫務室并馬上聯系了附近醫院,使得這名同學得到及時的救治,學生對教師十分感謝,在學生出院以后,對于教師所教的科目十分用心學習,最終在期中考試中一舉成為該學科的第一名。其實該同學是感受到了教師對她的關愛,所以才會用自己的方式回報教師,認真學好該門課程,甚至在語文作文訓練中將這件事寫出來,真情實感的表達讓全班很多同學都動容,教師的一個小小的舉動,能讓學生刻骨銘心[1]。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對學生的人格養成起到積極的作用,使得學生的職業選擇和人生道路都有著極具的轉變。教師的愛不僅要呵護學生的心靈,更是對學生進行激勵和引導;教師對學生愛與情的表達,不但是教師高尚情操的表現,更是一種新形式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對學生未來的靈魂塑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始料未及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這個特殊職業的必然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贊揚,能讓學生在今后做的更好。但是要注意這種表揚要適度,若過于頻繁將會效果欠佳。

2良好的師德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查看全文

教師師德內涵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論文摘要】:文章根據現代教育的現狀,結合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八榮八恥"論述,從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新時期教師師德的內涵,同時提出在新時期要重視并加強師德建設。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事業的主題。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體,就是用自己的才德、學識,通過言傳和身教去啟迪、感化、熏陶和塑造學生的心靈。教師的師德如何,對學生的成長和發育有著很大的影響。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的那樣:"這種影響所產生的教育力量,是無論什么樣的教科書,無論什么樣的思潮,無論什么樣的獎懲制度都代替不了的。"

因此,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就成為教師師德的集中體現,這也是增強教師的事業心、責任感,改善教師的工作態度和精神風貌的關鍵所在。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指教師珍重和熱愛本職崗位,奉獻和獻身于教育事業,是調整教師與教師職業之間相互關系的道德規范,是對教師的起碼要求,也是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愛崗敬業凸顯四個意識:敬業意識、樂業意識、勤業意識、創業意識。只有敬業,才能實現人生的重要價值;只有樂業,發自內心的"樂而為之",才會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才會懷著熾熱的愛和濃烈的興趣,以純潔的思想感情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上;只有勤業,才能打破上下班的界限,打破工作地點的限制,時時為教育事事為教育;只有銳意進取,勇于創新,對知識精益求精,不斷進取,深入教學第一線,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學術論文,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節奏,在求真務實中開拓進取,才能為教育事業不斷增加活力,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教師師德的內涵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論文摘要】:文章根據現代教育的現狀,結合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八榮八恥"論述,從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新時期教師師德的內涵,同時提出在新時期要重視并加強師德建設。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事業的主題。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體,就是用自己的才德、學識,通過言傳和身教去啟迪、感化、熏陶和塑造學生的心靈。教師的師德如何,對學生的成長和發育有著很大的影響。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的那樣:"這種影響所產生的教育力量,是無論什么樣的教科書,無論什么樣的思潮,無論什么樣的獎懲制度都代替不了的。"

因此,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就成為教師師德的集中體現,這也是增強教師的事業心、責任感,改善教師的工作態度和精神風貌的關鍵所在。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指教師珍重和熱愛本職崗位,奉獻和獻身于教育事業,是調整教師與教師職業之間相互關系的道德規范,是對教師的起碼要求,也是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愛崗敬業凸顯四個意識:敬業意識、樂業意識、勤業意識、創業意識。只有敬業,才能實現人生的重要價值;只有樂業,發自內心的"樂而為之",才會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才會懷著熾熱的愛和濃烈的興趣,以純潔的思想感情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上;只有勤業,才能打破上下班的界限,打破工作地點的限制,時時為教育事事為教育;只有銳意進取,勇于創新,對知識精益求精,不斷進取,深入教學第一線,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學術論文,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節奏,在求真務實中開拓進取,才能為教育事業不斷增加活力,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查看全文

淺談教師師德的永恒主題

教師師德的永恒主題是什么?是“愛生”。

在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兩大主題,一是學生,一是教師。對學生來談,應尊師;對教師來談,就是愛生。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就有深刻的體會。教師要想得到學生的尊敬,應首先熱愛學生,只有教師愛生,才會有學生尊師。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有可能熱愛教育事業,真正獻身教育事業。

“愛生”是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它體現在對學生的喜歡、關心、愛護、尊重和期待等各個方面。葉圣陶先生說過,作為一個教師,只把功課教好還不夠,更重要的是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一位教育專家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尊重,是理解,是寬容,是一種鞭策,一種激勵,更是一面旗幟。

現代學生觀要求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并且主動地、全面地、立體地了解每一個學生。這是建立民主、平等的現代師生關系的基礎和保證。

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就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發展潛能。我們學校是職業學校,社會普遍認為,職校生比普中生差,而且不少是雙差生,這些學生是難教育成人成才的。楊福家院士說:人無全才,人人有才。我們要堅信,只有不會教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教師是學生成人成才的梯子。只要我們相信每一個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去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學生是會成人、成才、成功的。像我校畢業生每年參加對口高考有不少進入高校深造,而且其中已有好幾個高校畢業后分配到我校任教,對口高考升學率連年居泰州市重點職校前列。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這些都足以說明職校生是完全可以教好的,是會成人、成才、成功的。

“愛生”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我們職校的教師看待學生,不要總是“差”字當頭,要知道,教師是一個雕塑家,一舉一動都在雕塑著自己,也在雕塑著學生,看到學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絕不能歧視,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否則,還有人格尊嚴嗎?學生的心靈世界是靠人格尊嚴支撐的,如果沒有了人格尊嚴,他們的心靈世界就會崩塌。所以,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特長,發現并抓住學生的特點、特長,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促使其茁壯成長。教師是素質教育創新的推動者,也是“成功是一種習慣”理念的傳播者,有著明確的目標——育人為本、人盡其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所以,師愛是師德的靈魂。

查看全文

教師師德內涵探究論文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指教師珍重和熱愛本職崗位,奉獻和獻身于教育事業,是調整教師與教師職業之間相互關系的道德規范,是對教師的起碼要求,也是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愛崗敬業凸顯四個意識:敬業意識、樂業意識、勤業意識、創業意識。只有敬業,才能實現人生的重要價值;只有樂業,發自內心的"樂而為之",才會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才會懷著熾熱的愛和濃烈的興趣,以純潔的思想感情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上;只有勤業,才能打破上下班的界限,打破工作地點的限制,時時為教育事事為教育;只有銳意進取,勇于創新,對知識精益求精,不斷進取,深入教學第一線,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學術論文,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節奏,在求真務實中開拓進取,才能為教育事業不斷增加活力,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熱愛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對教育事業的愛,簡稱為師愛。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師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是一種神圣的愛。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在朱小蔓《教育職場--教師的道德成長》一書中我們看到,教師對學生僅有本能的愛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理性的愛,"教師的理性之愛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僅是出于人對人、成人對兒童的自然之愛,更為重要的是具有理性的自覺之愛。這種愛不是母愛,但勝似母愛,她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她超越了母愛的盲目性。她是教師在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了充分認知、對教育本質有了真正領悟、對教師職能和角色有了清晰把握的基礎上形成的理性之愛"。學生一旦體會到教師的這種真摯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實現教育育人的根本功能。

三、嚴謹治學

嚴謹治學是處理教師和教學之間的關系的道德規范。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師的成功,在于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教師對學生的嚴,往往建立在對自己嚴的基礎上,特別要嚴謹治學。嚴謹治學要求教師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規律,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與教育教學水平,即提高師能。英國哲學家懷特海對教師的工作作出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一切有實際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教育是一個一分一分地,一小時一小時地,一天一天地掌握詳情細節的孜孜不倦的過程。"傳道、授業、解惑、質疑,就是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豐富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必須是可以信賴依靠的對象,因此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必須要堅持原則,保持適度的威嚴,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愛而不嚴不是真正的愛,"嚴"是培養一流人才的基本保證。

查看全文

教師師德修養及其評價策略

[摘要]新時代開啟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新征程。自覺肩負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是新時代師德的重要內涵。教師要通過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內省與慎獨結合、實踐與反思結合等途徑強化師德修養。開展師德評價必須注重規定性與導向性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統一性與分類性相結合的要求。

[關鍵詞]新時代;師德修養;路徑選擇;評價策略

師德修養是教師發展的永恒主題。師德不僅是每一位教師的為師之本,也是一個時代的教育之魂,更是反映一個國家、民族的文明素養之魂。這是因為教師從事的是育人事業,師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育人的質量和國家、民族未來公民的素養,影響著未來社會的文明程度,在某種程度上講,他們的工作決定著國家、民族的未來前途和命運。因此,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時代、沒有一個國家不對教師提出相應的師德要求。然而,師德不僅是一種個體的品德修養,也是一種社會道德在教師個體身上的內在反映,師德既具有歷史繼承性,同時又具有時展性。因此,師德的內涵及其具體的規則要求,也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要求的變化而變化,開展師德評價也需要應時代的要求來進行。

一、新時代師德的內涵

黨的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站到了更高層級的歷史方位上,對我國社會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我國當前及今后時期最大的政治任務。教育不僅僅是民生工程,更是國家和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培養人才最現實、最直接、最關鍵的事業,是國家和民族復興的基礎工程。首先,啟航偉大的征程,人才培養被提到新的歷史高度,因為今天的學生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要培養立足國際視野、家國情懷、集體精神和創新思維的新時代人才,教師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因此,新時代對教師的素質、師德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自覺地做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才能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重任。強調,廣大教師要教育和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教育和引導學生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牢固樹立為祖國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立志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人才[1]。因此,新時代的教師已經不再局限于“敬敷五教”的職責,也不再以“授業解惑”作為唯一工作,教師需要從傳統的從“學科人”升級為“教育人”,需要站在國家和民族復興的高度來對待師德修養。這就迫切需要廣大教師要更加自覺地維護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更加自覺地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加自覺地把教書育人的事業追求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去。教師不僅應成為道德領域中的重要標桿,更應作為立德樹人的先鋒和表率,堅定地成為“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意見》[3](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公辦中小學教師要切實履行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義務,強化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顯然,新時代把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自覺堅定“四個意識”“四個自信”,自覺地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終胸懷大局,有濃厚涵養、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自覺承擔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以家國情懷關注社會現實,以愛國精神教育學生,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同向同行,作為師德最重要、最關鍵的內容。其次,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4],人民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從“有學上”轉為“上好學”“獲得好的發展”轉變。因此,面對以提高質量、促進公平、改善環境、優化結構為主要發展特征的新階段,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需要以更加遠大的理想、更負責任的態度來對待全面育人工作。責任心、愛心和耐心仍是好老師的關鍵品質,這就需要教師自覺地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5]的要求,主動改變過去那種只重分數升學率的狹隘的功利主義教育觀,轉變為從以分數為本到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關鍵能力的培養,主動擔負起塑造靈魂、塑造人、塑造生命的重大使命,履行好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神圣職責,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這是教師應該確立的人才觀、教育觀和質量觀,構成新時期師德的主要內容。再次,人工智能、信息化對學校教育和教師工作不斷帶來新的挑戰。網絡教學的廣泛應用,迫切需要變革傳統的教育與教學,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有效、發展更全面。面對著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不斷創新,不僅讓學生學好,還要讓學生好學,讓學生通過校園生活獲得生命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的責任要從以教授知識為主轉向以幫助學生成長為主,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由“舞臺上的智者”轉型為“邊上的向導”,從過去知識卡車的“司機”,變為學生心智發展的“營養師”[6]。這就需要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指導者,師生要形成一種新型的學習與發展的伙伴關系。這是新時代教師應該樹立的師生觀、教學觀,并成為師德的基礎性內容。由此可見,新時代師德的重要性已經提到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高的位置。就師德內涵的規定性來看,對《中小學師德規范》所規定的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等六條師德標準在內容上進行了新的充實,尤其是把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置于師德的突出地位,作為教師擔負“立德樹人”使命的“壓艙石”;把“四個引路人”“四個統一”作為師德修養的重要標準,成為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堅強基石。

二、新時代教師師德修養的路徑選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