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森林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9 12:58: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健康森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健康森林改建研究論文
摘要總結了營造健康森林的途徑,包括科學劃分立地類型、建立多類型植被、加強種子繁育及病蟲害防治等內容,并提出促進森林健康的改造措施,以期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森林健康;營造措施;改造措施
人類需要健康的身體,陸地生態系統需要良性循環,森林更需要穩定的生態系統,達到健康成長。森林健康問題在林業生態建設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中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它的實施將架起我國林業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橋梁,將從根本上轉變林業粗放型經營的局面[1-2]。森林健康的基本內涵為:通過對森林的科學營造和經營,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增強森林自身抵抗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滿足現在和將來人類所期望的多目標、多價值、多用途、多產品和多服務的需要[3]。近幾年來,氣候變化異常,干旱少雨、地下水位降低明顯。持續干旱不但增加了植樹造林難度,甚至使一些成林也出現了枯萎死亡現象。由于整體樹勢減弱,造成各種森林病蟲害及次生災害發生。面臨如此的形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永恒法則,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若違背自然規律將會遭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1營造健康森林措施
1.1科學劃分立地類型,實施標準化造林
以縣為單位,在借鑒過去土壤調查和森林資源調查資料的基礎上,按不同樹種詳細劃分造林立地類型,因地制宜,從根本上解決適地適樹問題。在實踐的基礎上,實施林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將各種類型造林模式納入各級政府地方標準,實行標準化造林,解決粗放到集約經營的跨越,為營造健康森林打好基礎[4]。
森林健康因素分析論文
我國的森林正在處于一個面積快速增加、功能快速分化的特殊時期。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我國森林所表現出的破碎化、人工化、生物多樣性降低、森林病蟲害和森林火災高發等諸多問題只是森林健康的表面問題,是癥狀表現。必須從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出發,從戰略高度上分析和把握影響我國森林健康主要因素,才能夠對制定積極有效的森林健康戰略、全面推進現代林業起到切實的指導作用。
六大因素影響中國森林健康
綜合分析我國森林的恢復過程及經濟社會發展等相關因素,影響我國的森林健康的深層次因素主要有六個方面。
人為干擾無林地轉化為有林地
近年來,我國森林恢復速度明顯加快。據FAO分析,2000~2005年期間,中國每年凈增加森林面積405.8萬公頃,占全球森林面積增加最快的10個國家造林面積的79.5%。其主要原因是人為干擾無林地轉變為有林地的結果,人工造林的貢獻高達50%~90%。歷史的經驗表明,人工干擾下促進植被恢復非常適合我國的國情,但這種方式也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人工林、同齡林、樹種適宜性等問題。今后我國的森林恢復將涉及無林地向有林地轉化和對現有林經營兩個方面,即對無林地的干擾和有林地的干擾。必須注意到,市場化和非技術化等因素導致實際情況日益復雜,技術儲備和技術人員素質的不確定性,加之政策調整、技術推廣和市場調控不能到位,造林立地條件越來越差,都必然會增加森林健康風險。
經營環節缺失
剖析營造健康森林的途徑及改造措施論文
摘要總結了營造健康森林的途徑,包括科學劃分立地類型、建立多類型植被、加強種子繁育及病蟲害防治等內容,并提出促進森林健康的改造措施,以期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森林健康;營造措施;改造措施
人類需要健康的身體,陸地生態系統需要良性循環,森林更需要穩定的生態系統,達到健康成長。森林健康問題在林業生態建設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中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它的實施將架起我國林業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橋梁,將從根本上轉變林業粗放型經營的局面[1-2]。森林健康的基本內涵為:通過對森林的科學營造和經營,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增強森林自身抵抗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滿足現在和將來人類所期望的多目標、多價值、多用途、多產品和多服務的需要[3]。近幾年來,氣候變化異常,干旱少雨、地下水位降低明顯。持續干旱不但增加了植樹造林難度,甚至使一些成林也出現了枯萎死亡現象。由于整體樹勢減弱,造成各種森林病蟲害及次生災害發生。面臨如此的形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永恒法則,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若違背自然規律將會遭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1營造健康森林措施
1.1科學劃分立地類型,實施標準化造林
以縣為單位,在借鑒過去土壤調查和森林資源調查資料的基礎上,按不同樹種詳細劃分造林立地類型,因地制宜,從根本上解決適地適樹問題。在實踐的基礎上,實施林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將各種類型造林模式納入各級政府地方標準,實行標準化造林,解決粗放到集約經營的跨越,為營造健康森林打好基礎[4]。
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論文
摘要:通過生態健康理論和森林健康理論,詳細論述了林業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營林為主,適當干預,精密監測,精確管理。
關鍵詞:生態健康;森林健康;林業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1生態健康
生態健康與生態系統健康應該是同一個定義: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復雜的有機體;生態健康是指生態系統具有穩定和諧的組織結構、較強的活力和恢復力、暢通的生態流,對相鄰的系統沒有侵害作用。顯然,健康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理想狀態,人類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主動介入生態健康管理,就是要維護生態系統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穩定和諧的森林結構,較強的抗災能力,并能為人類提供較多的生態服務功能和森林物質產品。
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論文
摘要:通過生態健康理論和森林健康理論,詳細論述了林業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營林為主,適當干預,精密監測,精確管理。
關鍵詞:生態健康;森林健康;林業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1生態健康
生態健康與生態系統健康應該是同一個定義: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復雜的有機體;生態健康是指生態系統具有穩定和諧的組織結構、較強的活力和恢復力、暢通的生態流,對相鄰的系統沒有侵害作用。顯然,健康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理想狀態,人類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主動介入生態健康管理,就是要維護生態系統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穩定和諧的森林結構,較強的抗災能力,并能為人類提供較多的生態服務功能和森林物質產品。
林業有害生物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生態健康;森林健康;林業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論文摘要通過生態健康理論和森林健康理論,詳細論述了林業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營林為主,適當干預,精密監測,精確管理。
1生態健康
生態健康與生態系統健康應該是同一個定義: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復雜的有機體;生態健康是指生態系統具有穩定和諧的組織結構、較強的活力和恢復力、暢通的生態流,對相鄰的系統沒有侵害作用。顯然,健康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理想狀態,人類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主動介入生態健康管理,就是要維護生態系統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穩定和諧的森林結構,較強的抗災能力,并能為人類提供較多的生態服務功能和森林物質產品。
林業供給側改革新路徑分析
1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研究現狀
1.1森林康養的內涵界定。森林康養是森林與康養相結合。目前國內學術界對“森林康養”沒有統一概念界定標準,概念界定主體多樣。從森林康養發展的切入點不同,有學者強調森林康養產業是與大健康產業及醫療服務設施相結合發展的產業。孫抱樸[2]指出,“森林康養”就是以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優質富氧的森林環境等主要資源,配備相應的養生休閑及醫療服務設施,開展以修身養心、調試機能、延緩衰老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療養等活動的統稱。而有學者將所結合產業具體化。鄧三龍[3]和劉拓[4]就強調森林康養是把優質森林資源與現代醫學和中醫等傳統醫學有機結合開展一系列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另外有學者在界定概念時就森林功能方面對森林康養下定義。吳后建[5]等在總結相關學者的觀點后將森林康養概念以廣義與狹義相區分,將狹義的森林康養定義為以森林資源和森林環境為基礎,以健康理論為指引,以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相結合為支撐一系列有益人類身心健康的活動;廣義的森林康養被定義為依托森林及其環境,開展維持、保持和修復、恢復人類健康的活動和過程。國外對森林康養的定義則趨于實用性,所指范圍較明確。比如歐洲等國將森林康養定義為“natureexperience”或“interactingwithnature”,在自然環境中積累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經歷[6]。日本則將森林康養稱為“shin-rin-youku”(forest-airbathingandwalking)即“森林浴”,很容易理解,就是指人置身于以森林為代表的自然環境中,利用森林步道進行徒步運動,通過在林間放松休憩等方式達到放松身心、改善身體狀態的目的[7]。而后日本也將其推廣發展,具體與醫藥事業結合發展,提到“森林浴”也就知道“森林醫療”(forestmedicine)。在綜合已有定義和當前時展趨勢的基礎上考慮“技術”要素,筆者認為森林康養是以豐富多樣的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為發展載體,將休閑娛樂項目及觀賞性旅游事業與現代醫學及傳統醫學相結合,融合互聯網技術開展的養老、運動、親子、飲食、休憩等一系列豐富人們精神生活、促進人們身體健康的活動。1.2森林康養產業與傳統旅游產業比較分析。森林康養是一系列活動,而森林康養產業則屬于第三產業范疇,是社會分工和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的結果。森林康養產業的出現,傳統旅游等受到了關注。傳統旅游更強調的是自然景觀的觀賞及文化特質的欣賞與享受,其主要目的在于消遣與娛樂,并不是對生態資源的保護[8]。很顯然,傳統的旅游方式已經不適應這個生態價值凸顯的時代。陶智全[9]就提到與傳統旅游的取向比較,森林康養有依托于植物對人體健康的作用。1.3森林康養醫療功能國外對森林康養的醫療理論研究開展較早。在1998年,日本研究人員就通過相關研究指出森林浴有益于高齡糖尿病患者的治療[10]。另外,森林康養與醫療結合的理論研究集中于寄希望于利用森林康養解決高血壓、糖尿病等甚至抗癌等醫學難題。LIQ等人研究發現進行森林浴能夠尿腎上腺素降低,尿多巴胺上升,血清脂聯素增加,降低心率,減少負面情緒,增加活力,甚至具有抗癌效果,能夠提高NK細胞活性,增強人體免疫力[11]。國內對這個方面的研究較少但也存在,比如周玉麗,任士福研究森林對人體健康時發現不同樹種分泌的植物殺菌素不同。森林釋放出的負氧離子被人體吸收后,能夠有效增強人體心腦、肺功能,減輕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12]。
2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實踐
2.1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國外經驗借鑒。國外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起步早發展快。我國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當前一些學者在提及森林康養發展實踐方面集中于對他國經驗的研究。韓國建設自然休養林、健全政策法律體系、制定《森林文化•休養法》等[13];對德國創建森林浴基地建設、提出“森林地形療法”和“自然健康療法”、建立森林幼兒園等[14-15];所有國外發展已經成熟的實踐都在研究時作為了可借鑒對象。2.2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中國實踐。國內森林康養實踐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舉辦研討會,加強頂層設計,另一方面是森林康養基地建設。2012年引入森林康養理念并在北京及重慶舉辦主題研討會。2015年在成都舉辦了全國森林療養國際理念推廣大會。與此同時,以國家森林公園為依托的多個示范基地開始試點發展。基于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需求,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成為研究的又一熱門領域。劉朝望等人根據國內外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的實踐經驗,將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適宜性評價指標分類建立。潘陽劉[16]等人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明確了各指標的內涵及其權重值;建立了更加詳細的指標評分標準。中國還啟動了五大林業生態亮點工程,以此將其作為給生態服務生產者或供給者提供激勵、提供實際生態系統服務的政策工具[17]。
3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與林業供給側改革
生態建設與產業經濟的均衡性逐漸向好但均衡水平仍不高[18]。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符合減少林業無效供給,擴大林業有效供給,提高林產品質量與服務的林業供給側改革的目的,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作為林業供給側改革的新路徑之一是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生態文明—制度創新—產業融合三個維度是基于我國國情對可作為林業供給側改革新途徑的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必要考慮。要能夠有效推動林業供給側改革的進程,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就必須以生態文明為支撐背景,以制度創新為發展手段,以產業融合為發展核心。3.1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與生態文明。當代生態文明是人類史上繼工業文明之后吸收工業文明優勢的一種新的文明形態[19]。森林康養產業以生態文明為支撐背景,它本身便已經被規制為增強整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綠色產業。將生態文明背景融入森林康養產業,才能使該產業的發展緊隨國家發展戰略,通過生態文明作用于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又通過森林康養產業反作用于生態文明建設。3.2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與制度創新。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具有醫學保健知識及林業管理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改變現有專業人才錄用考試制度,增加類似于森林康養師、健康管護師等資格考試內容;采用企業與國內外林業高校合作培養機制或是林農培養機制等。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強調對人們的健康的管理,在該產業與傳統醫學或是現代醫學結合的過程中,將其納入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中,激勵人們消費,推動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3.3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與產業融合。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符合各產業主體以集聚優勢追求經濟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從供給與需求角度更加能夠明確森林康養產業與產業融合之間的關系:森林康養產業是產業融合的必然趨勢,產業融合是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其中,包括了相互關聯后產業在地理上的共同集聚[20]。和非地理上的集聚。產業集聚是影響區域及產業經濟效率的重要因素[21]。需求方看似獨立的需求實則緊密聯系,養老與健康相聯系,健康與運動相聯系,扶貧與產業發展聯系,產業發展與改革及環境保護聯系。尤其我國正處于扶貧攻堅關鍵期,森林康養發展推動生態文明以促進生物多樣性發展。而生物多樣性發展與減少貧困存在正向相關性[22]。
林業有害生物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生態健康;森林健康;林業有害生物;管理策略
論文摘要通過生態健康理論和森林健康理論,詳細論述了林業有害生物管理策略,即營林為主,適當干預,精密監測,精確管理。
1生態健康
生態健康與生態系統健康應該是同一個定義: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復雜的有機體;生態健康是指生態系統具有穩定和諧的組織結構、較強的活力和恢復力、暢通的生態流,對相鄰的系統沒有侵害作用。顯然,健康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理想狀態,人類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主動介入生態健康管理,就是要維護生態系統的健康。
2森林健康
森林健康是指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穩定和諧的森林結構,較強的抗災能力,并能為人類提供較多的生態服務功能和森林物質產品。
林業生態系統健康管理探討
所謂的森林健康主要是指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以及可以為人類提供生態服務的物質產品。從整體角度分析,森林健康管理主要是維護森林的發展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自身的抗逆能力,并且能夠為森林的發展提供條件,是當錢不得不關注的內容之一。
一、林業生態系統健康管理的目標與策略
(一)目標
加強對林業生態系統健康管理的應用能夠讓不健康的林業資源恢復健康,并且能夠讓健康的林業資源更加健康。其中在森林經營管理中,健康的林業資源不僅要保證生物以及非生物因素不會受到影響,并且還要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如此才能真正滿足人們對林業資源的需求[1]。
(二)策略
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均可以清楚了解到林業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內容便是實現健康規劃經營,并將健康的思想融入到森林生態系統之中。其中可以從多個方面出發:做好火險管理工作,其管理內容包括對可燃物進行處理,將火險分為多個等級,避免出現野火現象;還需要加強對林業有害生物的管理,需要對森林的健康程度進行檢測,并且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有效的森林檢測計劃,將林業資源的發展趨勢進行歸納與統一;加強對生態系統進行自然修復,其修復內容需要以天然林以及自然修復為主,其中人工林需要以接近自然經營為主,需要將自身所具備的游憩功能以及環保意識作為主要內容。
環境監測在森林經營的作用與評價
監測方法
監測地點應選擇在流域出口、主河流的下游,并在大區域中形成網絡,匯總到數據中心,由數據中心分析環境變化的原因,產生的后果,并做出森林經營決策等,為森林經營提供理論依據。在監測地點通過定期抽取一定水體樣本,并進行檢測,通過檢測泥沙含量、水體流速、水中雜質含量、水pH值等,觀測這些因子的變化。環境監測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它是通過多年的監測進行數據積累的過程,通過垂直比較,即利用每年的監測數據,相同月份的比較得出的結論,綜合分析時,也可用全年的監測數據進行比較。相對而言,相同月分的比較更能反映出環境因子的變化和森林健康的好壞。所謂定期抽取,就是在每年相同的時間,分別不同次數,在相同的地點取樣。以小興安嶺為例,以湯旺河流域為主線,在每個林業局內的河流與湯旺河交匯處設監測地點,在林業局的林場的河流與主河流交匯處,設置二級監測地點,在河流流動季節每月在監測地點取樣一次,在河流封凍季節可一次取樣,觀測河流水位的變化、水體流速、水中泥沙含量、水中PH值,通過多年監測,縱向比較每年相同季節取樣所得出的數據變化,如水體流速變化、泥沙含量變化、泥沙顆粒大小及水中泥沙含量等因子。森林經營程度調查就是指每年的森林經營活動,記載每年森林經營活動的時間、類型、涉及的范圍、對森林因子影響等。
評價方法
森林健康直接與森林蓄水量及含水率有關,含水率的變化,通過河流中水體流速的變化體現出來。森林健康程度好,含水率越穩定,在大氣降水時,森林蓄水能力強,森林流出的水量越穩定,伴隨著水中泥沙含量越少,水土流失程度越不嚴重;反之,森林健康程度差,森林含水率低,在大氣降水時,森林蓄水能力弱,森林流出的水量越不穩定,在大氣降水時,短時期就會流失,伴隨著水中泥沙含量越多,水土流失程度越嚴重。河流水位的變化與森林健康關系密切,以五營林業局為例,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迎賓河、永緒河、鐵山河、豐林河及平源河,河流水位變化較小,水體流速穩定,原因是該保護區未經大規模的采伐,基本處于原始狀態,因此這些河流水位變化不大,只對試驗區進行過衛生清理,森林功能恢復較快,大氣降水后,地表徑流小,雨水通過地表徑流緩慢流出,對地面沖刷小,水中泥沙含量較小。而除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五營大部分地區都經過大強度的森林經營,對森林的功能干擾嚴重,開發初期,河流水位較高,水面較寬,現如今只成細細的小溪,有的甚至無水,大氣降水后,地表徑流大,雨水通過地表徑流急速流出,對地面沖刷大,水中泥沙含量較大。水中泥沙含量的變化與森林健康關系密切,河水中泥沙含量越高,泥沙顆粒越大,代表水土流失越嚴重,森林健康越差,隨著泥沙顆粒的加大,代表水流對地表沖刷嚴重。一般情況下,地表層屬暗棕壤,土壤顆粒較小。泥沙顆粒大,說明水流對土壤沖刷越深,水土流失越嚴重,反之,泥沙顆粒小,說明水流對土壤沖擊小,水土流失輕。森林經營直接能反映對森林的破壞程度,可持續的森林經營活動,環境監測指標在短期內可以得到恢復,森林經營強度越小,恢復時期越短,森林經營強度越大,恢復過程越長。因此,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特點,通過對觀測因子進行長期觀測,做出判斷森林經營的好壞,以及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干擾程度,及時調整林業經營政策。森林經營直接改變了林分結構,不同的森林結構、不同的齡組,森林經營強度不同,直接反映森林的功能,因此,除對環境因子進行監測外,還需對森林因子進行監測,如采伐強度、樹種組成、齡組結構、經營輪回期等因子,利用這些因子與環境監測因子進行回歸,找出這些因子的回歸關系,確定合理的森林經營方式,為森林經營提供理論基礎,為上級主管部門制定森林經營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和支持。
結論與建議
環境監測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環境因子能夠反映森林經營的好壞,也能反映出森林健康的程度;環境因子的變化與森林經營密切相關,森林經營是有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森林健康狀況下降,森林恢復時間長,反之,森林恢復時間則短。由于環境監測還沒有在森林經營中得到應用,建議盡快啟動該項目的建設,并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盡快建立起環境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