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1 16:07: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廣播電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保護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廣播電視管理,發展和繁榮廣播電視事業,發揮廣播電視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臺(站)的設立和管理、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和播放、閉路電視系統的管理、廣播電視工程與設施的建設和管理。
第三條廣播電視工作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弘揚優秀文化,豐富人民文化生活。
第四條廣播電視事業實行統一規劃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省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省的廣播電視管理工作,市(地)、縣(市、區)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廣播電視管理工作。列入事業系列的廣播電視管理部門行使行政管理職權。
廣播電視藝術研討
新的歷史時期,各種形式的文藝節目種類繁多,其中有很多是關于廣播電視文藝方面的節目。本文所述,意在對我國廣播電視的繁榮與發展進行簡單梳理和總結。
一、廣播電視的發展歷程
我國廣播電視的成長道路,經歷了漫長的變化與發展。建國初期,廣播文藝走過一個由被動制作到主動創作的過程,這是一個從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過程。50年代,廣播隊伍初建,歸屬于新聞宣傳口(),而不是文化藝術口(文化部),自然也還沒有電視媒體的出現。電臺強調要成為黨和政府的喉舌,成為人民大眾的喉舌。當時新聞類、文藝類節目被稱作“新聞廣播”、“文藝廣播”,還沒有“廣播新聞”、“廣播文藝”的提法。如果說新聞節目是報紙的“有聲版”,那么文藝節目便是社會文藝的“錄放版”,屬于默默無聞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標榜,也不標新立異,只能充當配角。就那個時代的“廣播文藝”而言,這種為人作嫁的節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點被動。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電視媒體才在真正意義上出現。1980年10月,全國第十次廣播工作會議提出了這樣的工作方針:廣播電視要“自己走路”。這個時期,我們的文藝隊伍已經壯大,設備不斷完善,除了廣播以外,電視的影響越來越大。“自己走路”不僅意味著擺脫報紙、雜志那種文字印刷的模式、人工傳遞的信息傳播方式,而且還要充分顯示音像制作各方面的優勢,開創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1982年5月,廣播電視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上,部長吳冷西強調:要“揚獨家之優勢,匯天下之精華”。這個觀點可以說是“自己走路”方針的補充和發展。“自己走路”有這樣一些體現:1、“廣播新聞”自成體系,不限于報紙有聲版的“新聞廣播”。2、“廣播文藝”開始探索,區別于錄放版的“文藝廣播”。3“、電視文藝”大行其道,電視散文、電視音樂(MTV)、電視戲曲、電視綜藝、電視文化專題、電視藝術片等多種樣式紛紛呈現。4、廣播劇形成創作高峰,90年代被納入“五個一工程”獎項。5、電視劇異軍突起,蔚為壯觀,以極其普及的方式與電影爭奪觀眾。6、電影也劃歸廣播電視系統。1986年1月,廣播電視部改為廣播電影電視部。7、國家教委正式確認并新增“廣播電視藝術學”學科,設學士、碩士、博士生專業。
二、電視“傳播”與“喉舌”意識
同樣在80—90年代,正當廣播電視系統提出“自己走路”和“揚獨家之優勢”的時候,理論界、學術界開始通行一個與“新聞”、“宣傳”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傳播”。在傳播學領域里,廣播、電視媒體同樣被視為面向大眾的傳播媒介和工具,簡稱“大眾傳媒”。它們是“傳者”與“受眾”之間的橋梁。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電臺文藝編輯向來有兩大特點,一是具有強烈的“喉舌”意識,對政策把握和輿論導向十分敏感;二是具有無可比擬的廣播電視專業化技能和技術技巧。這兩個特點曾經是兩大優勢。如今,這兩大優勢顯然要重新認真地思考了。喉舌意識主要是就新聞宣傳而言的,電視臺文藝編輯們常說:社會文藝所允許的,我們不一定允許。因為電視臺與電臺一樣,是政府的機構,重在表達政府的意志,傳播政府的聲音,必須強調政策性、權威性。這一點毫無疑義。然而,文藝和新聞雖然一樣姓“文”,卻分屬兩個范疇:新聞強調客觀、真實;文藝強調主觀情緒。新聞言簡意賅;文藝情趣盎然。新聞迅速及時,重在追逐時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藝“喜新戀舊”,耐人尋味,重在探索人生價值和藝術魅力。如果說新聞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藝永遠有一副熱心腸。
我國的新聞宣傳政策與文藝政策在側重點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統一的輿論導向和優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要為人民大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喉舌意識和百花齊放其實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說,廣播電視有雙重功能,倘若說“喉舌”強調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齊放”強調的是藝術形態功能。廣播電視文藝編導運用音像技術與藝術進行了創作,實際上已經不限于社會文藝的選擇、加工與傳播,它們自己也已經成為社會上音像文藝大舞臺的作品。作為社會文藝的一部分,它們不再具有往日的權威性,同樣要經受受眾的選擇、專家的審視乃至市場的檢驗。
廣播電視設備雷電防護對策
隨著縣級廣播電視設備的普及與推廣,由雷電引發的廣播電視設備遭受破壞的事故發生較為頻繁,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也較為巨大。所以,科學有效的對廣播電視設備實施安全系統的防雷措施,已成為廣大廣播電視科技工作者密切關注的問題。
1雷電對廣播電視設備的主要危害
雷電對廣播電視設備安全運行的危害比較嚴重,特別在遼西北低山丘陵地區,雷電給廣播電視設備的正常運行帶來了許多的難題。遼西北低山丘陵地區地形復雜,極端不良天氣時有發生,瞬間的大風、急劇的暴雨、轟鳴的閃電雷擊常常會相伴而至,造成廣播電視傳輸設備運行癱瘓、信號中斷。
2廣播電視設備雷電防護對策
2.1廣播電視基礎設備防直擊雷對策。配置安裝廣播電視信號發射機、信號接收機、傳輸轉播設備最好的場所,是位于樓宇頂端、高山之巔及其人工實施建設的高架鐵塔的至高點,所以最容易受到直擊雷電襲擊的也屬于上述設備。因此,在以上設備安裝運行的地方,都要在一定高度處安放避雷針,通過避雷針改變雷電的運行軌跡,再將雷電能量傳導至地下,這樣雷電的能量就會被大大減弱,保護了廣播電視系統設備及高大建筑物。安裝電子避雷器需要讓地阻地網盡可能的減小,在高處有金屬的管道必須用導線與避雷帶鏈接,均壓環也必須在建筑物上裝設,環向垂直距離不得大于12m,所有建筑物的金屬必須鏈接到均壓環上,這樣就會避免由避雷針引雷時造成的損害。2.2廣播電視設備的電源線路系統防雷對策。廣播電視設備電源線路極易與附近的最大能量的諧波分量產生一種耦合諧波,究其成因,主要就是廣播電視設備的供電交流電網比較大,且分布面比較廣泛,因此,降雨中的雷電極易通過電網對電子設備造成嚴重的損壞。因此,機房的電柜位、供電電源變壓器的次級位、設備配電盤位等,應通過安裝供電電源避雷器來實施分流雷電能量并引導其進入地面下,恰似對雷電入侵的通道進行設防。2.3廣播電視設備的天饋線路防雷對策。目前,為了實現增強信號接收的目的,廣播電視設備共用天線的天饋系統設施,被最大限度的裝置在位置較高處,廣播電視設備天饋線路屬于低頻段頻域,因此遭受雷擊的幾率比較大。所以,在廣播電視設備安裝過程中,需要同步配置“氣放管”、“空氣隙”等具有避雷功能的設置,也可以是由上述數種設備實施配伍組裝而成的綜合避雷器,該避雷器在相應的范圍內還同時具有顯著防護、極性避抗的綜合能力。2.4廣播電視設備信號線路防雷對策。在遼西低山丘嶺地區,廣播電視設備的主要部件是以同軸帶狀電纜、金屬線等主要器材進行廣電信息傳遞,因此,頻繁受閃電干擾的埋地電纜也頻發故障。在遭受雷電電磁脈沖干擾后,由于導體在交變電磁場中的電感電容容量十分強大,所形成的差分電壓也很高,而雷電電磁波在雷電表面傳播時會形成駐波,干擾正在運行的廣播電視設備,并在電器接口處形成過電壓損壞廣播電視設備。所以強化屏蔽電纜金屬護套技術措施,建造優質接地設置,再以多系列的傳遞信號避雷器的信息通道對設備的雷電波侵入進行分離,形成強烈的阻攔效能。2.5廣播電視設備防地電位反擊對策。雷擊電流在分類上屬于強脈沖電流,當其進入地表后所生成的1kV以上強電壓,于接近地表附近的時候即形成了強電流,從而對廣電設備系統的電路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為獲得純電位和最大限度降低地波對信號的干擾,在安裝設備時會將廣播電視系統電子設備的置放地、設備電源地、外殼保護地和信號傳輸地分開。但是為了克服地電位反擊的情況出現,可將設備工作地、防雷地、保護地等相關聯的地系統連接成一個地網形成等電位的連接。對微波站、廣播電視發射臺機房與發射臺等的接地裝置同時也實施等電位連接,地電位遭遇雷電侵襲入地時,此時的電位就會同步升高,從而避免地電位反擊的情況發生。2.6廣播電視設備接地防雷對策。在廣播電視設備系統的發射機中,RE、IF的2個共用參考點視為地線,它在廣播電視電路內是必需配備的。自然界空間形成的雷電電磁對廣播電視的發射信號形成比較劇烈的影響,但在接地和屏蔽條件下會對自然界的雷電電磁干擾起到明顯的回擊規避。因此,接地技術差的話便無法使廣播電視發射設備對信號實施適時傳遞,設備的可靠性變差,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致發射設備損壞,工作人員的安全也難以保障。因為高頻具有趨膚性,因此,在選擇地線時,寬銅帶不失一種首選。在廣播電視設備的發射機房內,諸多與發射機相匹配的廣電信息傳輸設備,在具有安全地線的前提下,設備安全與人員安全就會得到比較可靠的保障。
作者:張一鳴 單位:遼寧省建平縣有線傳輸
校園電視臺廣播電視編導論文
1.合理定位培養目標,突出實習實踐環節
畢業實習在第七學期和第八學期之間進行,共10中。其中,第七學期安排畢業創作,學生自編、自導、自拍、自做一部5至10分鐘的DV短片,并進行DV短片展映,由專家考評打分。每人必須交一盤DV帶和一碟光盤。第八學期畢業創作考試為DV短片,必須有分鏡頭劇本和完整的拍攝策劃書。近幾年來,學院積極創設條件,一方面與鳳凰衛視、地方電視臺簽訂培養協議,每年向內地、疆內基層電視臺輸送優秀畢業生。另一方面,以校園電視臺為學生實習實踐的重要平臺,強化學生專業技能,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學生畢業后面向電視臺、影視公司、文化傳播公司、各地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等單位就業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2.規范校園電視臺體制建設,培養學生專業意識
為適應時代變化和廣播電視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實踐教學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內許多院校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模式上均非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新疆藝術學院校園電視臺于2009年10月正式批文成立。經過前期籌備,2010年5月正式開播,先后投入建設經費500余萬元。按社會媒體體制建設,新疆藝術學院校園電視臺下設電視臺新聞部、總編室、節目部、編輯室、技術部,以影視戲劇系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為主體、結合播音主持藝術、舞美攝影等專業,為學生提供了有力的實習實踐平臺。為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實踐水平,既激發和鼓勵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又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實現“理論、實驗、實訓、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在人員組成上,由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任校園電視臺臺長,影視戲劇系主任副臺長,并設常任副臺長,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相關專業教師擔任主要部室負責人,大一、大二年級學生為主體。一年級學生一入校就加入校園電視臺,熟悉專業設備,了解電視媒體設備的性能、使用方法,了解電視臺常規運作流程。通過參加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如新聞培訓班、新聞采訪班、播音主持班、體驗式采訪班的學習,使學生實習實踐時間提前,增強學生專業意識,并在真實場景中了解電視語言,接觸掌握專業知識,熟悉不同類型節目電視語言。在校園電視臺運作中,注重發揮學生傳幫帶作用。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辦臺理念。從電視管理的角度來講,嚴格按照現有的正式媒體成立機構。要求大學一年級學生在校園電視臺實習期間進行輪訓,即在不同部門、崗位上進行體驗,以大學二年級學生為校園電視臺主力,對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指導,通過教師指導,學生之間傳幫帶,實現教學方式由教師一人傳授向學生多人傳授轉變。進而幫助學生掌握電視語言的特性,提高電視語言能力,實現專業知識普及。由于學生較早樹立專業意識,進入專業課程學習時普遍學習能力較強,領悟掌握知識能力較強。通過打造社會體制的電視臺規格,學生提前掌握知識技能,了解專業性質,專業意識和動手能力顯著提高。
3.將教學與電視欄目相結合,提升學生專業素養
按電視語言規律進行組織、教學、管理,將課程和校園電視臺的欄目建設結合起來,是在實踐中提高學生專業素養和動手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為此,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課程體系中,于大學一年級下學期開設實踐技能課《攝像技術與創作》,將開設一學年的《攝像技術與創作》課程與《新藝新聞》結合起來。第一學期強化學生電視基本語言訓練,強化固定鏡頭實驗課、運動鏡頭實驗課、綜合鏡頭實驗課,打牢“遠全中近特,推拉搖移跟”等基本功,要求每周一個10分鐘的拉片,拍攝一個5~10分鐘的短片,切實加強學生鏡頭解構、拍攝手法運用能力。在實踐作業中,要求每個學生一個學期拍攝、采訪、撰寫、后期制作一條《新藝新聞》。在評價方式上,學生在校園電視臺實踐的分數占該課程的30%。兩年來學生制作完成《新藝新聞》50余期,近300條新聞采編。在第二學期的《攝像技術與創作》課程中,要求每個學生拍攝一部10~15分鐘的紀錄片。在《紀錄片創作》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對學生進行紀錄片創作訓練。將學生拍攝制作的紀錄片與校園電視臺打造的《優秀作品展播》欄目結合起來。在學生拍攝的紀錄片題材來源方面,積極與社會建立合作渠道,通過自治區婦聯、自治區團委、自治區黨員遠程教育中心提供的各類先進典型、專題資源,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專業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學生每年拍攝制作紀錄片將近60部。完成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新疆藝術教育》17集紀錄片錄制。將專業實習實踐與畢業創作相結合,由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生創作拍攝的6集情景喜劇《赤橙黃綠青藍紫》在新疆電視臺《新疆羊肉串》節目播出。同時,讓學生接觸、嘗試不同類型電視欄目。近幾年來,由學生制作的天氣預報、musicshow、校園文化宣傳專題片、優秀教師、兩個民族一家親、民族團結綜藝節目“西域七天樂”等節目,不僅營造團結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也進一步拓寬了學生專業視野,使學生了解熟悉不同的影視語言。
廣播電視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分析
1對廣播電視中地面數字電視技術的分析
現階段,國內信號傳輸方式分為衛星傳輸、地面傳輸、有線數字電視傳輸等。其中,數字電視通過對數字電視技術的輔助應用,將畫面與聲音等信號進行編譯、壓縮及處理,并通過存儲和直接廣播的方式,為用戶提供電視服務。數字電視技術作為地面無線傳輸技術的范疇,可簡化為DTTB技術,主要采用機頂盒信號接收的形式,將信號轉化為模擬信號,用于和模擬電視連接。關于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傳輸標準,涉及ATSC標準(美國)、DVB-T標準(歐洲)、ISDB-T標準(日本)三種,并經多年的改進與優化,成為當前世界上較成熟且先進的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傳輸標準。而我國于2007年,由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研究的數字電視技術傳輸標準,具有高效接收、單頻組網與高清廣播的優勢,并在同步速度、天線接收、頻譜利用等層面具有顯著價值。此外,針對廣播電視中地面數字電視應用的優勢,可從以下幾點進行思考。一是效率高,傳統信號傳輸技術的應用,8MHz寬帶信號僅可用于1套廣播電視節目的傳輸,而數字電視技術可同時傳輸4-8套;二是傳輸可靠,傳統電視技術在信號傳輸中,難以消除附加噪音,并經多次傳輸,信號質量相對較差,而數字電視技術選擇,不僅具有噪音消除的優勢,還可實現信號無損傳輸。
2廣播電視中地面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
2.1天線選擇。電磁波空間輻射作為發射天線功能指標評定的衡量點,其原因在于:發射天線是信號發射、輻射的關鍵結構,其選擇的優劣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地面數字電視發射質量。因電磁波干涉性、方向性與衍射性的特點,使其負載信號易受到干擾,從而影響傳輸質量。為此,在進行發射天線選擇時,應以垂直極化、水平極化為天線發射質量的基準,在覆蓋區較廣的情況下,發射天線應選擇遵循水平極化高標準的原則;若覆蓋區域地質環境相對復雜,對垂直極化要求較高。2.2發射地點定位。針對廣播電視天線,其諸多架設位于高層建筑頂端、山頂等位置較高處,排除對發射天線架設垂直距離問題的思考,氣候環境良好的地界也是發射地面定位的主要因素。其原因在于:雷電降雨高發地帶,信號發射質量相對較差,還易因多種因素的制約,對天線壽命產生影響。因此,關于發射地點的定位,應以覆蓋區中心處最為適宜,進而有效避免區域遺漏問題。而經濟因素也是選址的核心要素,因發射天線定位點不同,其架設成本也會相應有所差異;天線架設階段,應協調架設天線、其余天線間的對應關系,避免區域重疊,以此實現數字電視信號覆蓋區域的綜合利用。2.3發射頻率。發射頻率是影響地面數字電視信號質量的另一因素。數字電視試驗階段,覆蓋面積相對較小,發射頻率的重要性隨之得以凸顯。其中,常采用UHF表示發射頻率,而LDMOS作為發射模塊,可在某種程度上對信號發射線性動態范圍予以控制;FFT為信道解調裝置,存在速度慢與信號延遲的缺陷,隨著發射頻率的增加而有所放大。對此,地面數字電視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應避免選擇高頻信號,將信號發射頻率控制在700MHz,但針對水域、叢林區域,高頻信號接收效果較差,需在實際發射頻率調試中,對地形地貌問題予以綜合分析,用以對高頻信號、低頻信號的擇優選擇。
3結語
地面數字電視技術作為廣播電視發展的重要支撐,應在具體使用中,對數字電視技術的原理予以高度重視,立足其必要性與傳輸優勢,結合天線選擇、發射地點定位、發射頻率調試等應用方式,促進數字電視技術逐步完善,以此為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淺談現代廣播電視技術
【摘要】現代廣播電視技術發展迅速,在互聯網發展的促進下,廣播電視技術在正在朝著更好、更優的方向發展,信息量更大,內容更加豐富,服務內容也更加個性化,因此,對現代廣播電視技術展開研究,從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展望入手進行思考,對現代廣播技術進行進一步分析,加深對現代廣播電視技術的理解至關重要。
【關鍵詞】現代;廣播電視技術;發展
廣播電視技術正在朝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對現代廣播電視技術進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廣播電視技術的展望與發展趨勢,能夠推進現代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廣播電視技術的需要,因此,研究現代廣播電視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1廣播電視技術的概述
廣播電視技術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廣播電視技術正在向數字化發展,數字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是廣播電視的核心技術,通過一次的全面技術革新,可以實現信息傳輸的數字化,提高電視傳播效果與質量,因而,推進廣播電視系統數字化的發展十分重要,是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第二,廣播電視技術也在逐步向網絡化發展,網絡的發展,為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便利,促進了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在電視臺建立起編輯、采集、傳輸、制作為一體的網絡系統。同時,網絡化發展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也實現了信息效益的最大化。第三,衛星直播平臺是一個較好的發展方向,利用廣播衛星向地面轉播電視具有悠久的歷史,從1963年開始,到2017年,衛星廣播通信發展迅速,已經開啟了衛星直播時代,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動力,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1]。
2對廣播電視技術的思考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探析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開始以后,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觀點如潮水般涌入中國。目前,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已經變得愈發緊密,交流變得更加頻繁,廣播電視是這種交流得以進行的第一窗口。然而,需要看到的是,通過廣播電視窗口進入我國民眾視線的除了世界上先進的理念和多姿多彩的外來文化以外,敵對勢力所散播的旨在顛覆我國政權,宣揚腐敗思想的大量政治煽動性和精神腐蝕性內容也隨之而來??梢哉f,廣播電視領域始終處于中國與世界敵對勢力對抗的第一線。因此,如何保證和加強廣播電視播出過程中的安全防衛和內容把控,就成為捍衛我國文化陣地的首要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自然就要對廣播安全播出的重要意義和現狀進行足夠了解,從而制定有效措施。
1廣播電視播出安全技術維護的定義和范圍
廣播電視所播出的內容,一般是指通過一定技術手段,通過電視機或收音機等媒體工具向公眾播出的真實性較高的現場內容。因此,所謂的保證廣播電視播出安全,就是指通過一定的措施,確保通過收音機或電視機向公眾播出的內容是具備正確輿論導向的、健康的內容。在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視播出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類似于信號無端中斷或被攻擊,正常的播出活動被非法乃至敵對信號強行切入和破壞等情況。另外,廣播電視攝制團隊在國外進行直播過程中遭遇敵對勢力干擾甚至破壞,造成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失的嚴重后果。因此,目前我國廣播電視安全的主要職責范圍包括以下幾方面。1.1保護廣播電視信號不被中斷或攻擊。由于廣播電視內容的主要載體就是廣播電視訊號。因此,信號是否無端中斷和攻擊直接關系著廣播電視活動有效與否,在日常的廣播電視播送過程中如何保證信號不被敵對勢力惡意中斷,內容不被非法修改就成為廣播電視播出安全的首要職責范圍。1.2保護廣播電視信號制作人員和設備不被干擾或破壞。廣播信號能否順利傳送到公眾一端,達到宣傳效應和傳播價值,廣播電視信號制作人員及其設備的安全能否得到保證是廣播電視安全主要職責范圍的內容之一。我國的廣播電視信號制作人員在國內某些敏感地區或者國外地域攝制和制作正當反應國家立場的廣播電視信號時,就遭受過無端的阻撓和設備破壞,甚至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
2廣播電視播出安全技術維護管理的具體對策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目前的廣播電視安全工作范圍主要是保證廣播電視信號及其攝制播出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提出以下兩條加強廣播電視播出安全的具體措施。2.1強化制度,嚴防死守。我國的廣播電視節目傳送工作起步較晚,因此,安全工作也相對滯后,這也為廣播電視安全工作問題的產生提供了空間。廣播電視機構必須加強相關安全保衛和責任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保證在廣播電視信號及其設備人員的搭建、傳輸和制作過程中有章可循。每個傳播人員都必須對相應安全制度爛熟于心,并在工作中切實加以應用。此外,廣播電視機構要積極改進現有技術,在提供高質量的廣播電視節目的同時,還要嚴把審查、制作和反饋關,堅決不讓有害和非法信息進入公共廣播電視渠道得以播出。2.2加強人員的培訓和安全保衛。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來制定和實行,再好的節目訊號也需要有健康完整的廣播電視制作團隊來完成。因此,廣播電視機構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讓每個廣播電視制作和播出人員都可以時刻保有播出安全,切實在工作中以嚴格的安全態度來維護廣播電視的播出安全。同時,相關保衛部門也要對廣播電視制作人員在外制作信號期間提供最周全的保護,使正當的廣播電視信號得以最順暢地制作完成。
3結語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思考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日常休閑時間不斷增多,廣播電視節目成了平時消遣的主要途徑,因此,一定要保證廣播電視能夠安全播出。為了做好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工作,需要掌握并分析廣播電視系統工作流程中的各個細節,通過研究系統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漏洞,及時消除各種干擾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因素。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應用技術的意義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出保證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幾項有效措施。
【關鍵詞】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各行各業都更加注重對技術的改進和完善,其中也包括廣播電視行業。在廣播電視行業的技術中,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的作用非常大,占有重要地位。為了促進我國廣播電視行業健康、長久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并綜合應用到工作中。
1新時期綜合應用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廣播電視技術、人民生產生活以及社會其他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綜合應用中也表現出了更為重要的意義。目前,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廣播電視行業在技術發展上的起步時間比較晚,具有很大的差距,這些差距主要表現在廣播電視為用戶的服務水平以及其他和廣播電視技術發展有關的領域。現階段,我國的很多行業都進入了技術快速進步的發展階段,在這個大環境下,許多行業都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技術有關,比如新聞長途連線、體育賽事轉播以及其他重要信息的傳輸等。這些行業有的和新聞資料安全有關,有的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有關,有的還關系到社會的發展,為了讓廣播電視播出技術能夠實現突破性進展,一定要從各個領域的不同層次進行全面考慮,綜合利用廣播電視播出技術,發揮出廣播電視播出技術的最大作用力,確保廣播電視節目能夠正常播放,從而更好的滿足人民的不同需求,增添生活樂趣,為廣播電視播出技術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影響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主要因素
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研究
摘要:廣播電視是實現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重要方式,隨著“村村通”工程的不斷發展,農村廣播電視節目從內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一定改善,農民通過廣播電視能夠獲得更加便捷與豐富的信息內容。但是作為一種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廣播電視在農村中的發展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頸,尤其是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受到了挑戰,基于此,本文從目前我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分析其中原因并探究相關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優化策略
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農村“村村通”工程也開始了驗收與檢驗。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農村的公共文化事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但是作為一種公共文化服務,農村廣播電視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一、我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雖然在“村村通”工程的逐步落實中,農村廣播電視的覆蓋面逐漸拓展,農民能夠收聽收看的節目數量不斷增加,節目內容更加深入農業,貼近民生,但是作為一種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廣播電視節目的供給模式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一,供給主體單一,資金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村村通”第二階段的工程落實中,政府依然占據著主導位置,廣播電視節目在制作中缺乏面向社會的意識,從而造成了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制作經費不足,導致廣播電視覆蓋面不夠;其二,政府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干預較多,如在制作經費劃撥上存在嚴格的限制造成了節目的粗制濫造,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缺乏有效的管理與維修,造成了資源的限制,使得農民需求與節目質量之間存在出入;其三,公共福利不足,目前一些農村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費還不夠透明,亂收費的現象依然普遍,造成農民難以真正享受到公共服務。廣播電視作為公共服務,其在供給模式上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原因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其一,公共產品的本質,從經濟學上來講,公共產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因此要想實現優化配置,就必須要政府的介入,而政府如果在資源配置中找不到合理的方案,必然會造成配置效率低下,甚至破壞市場發展環境;其二,農民的特殊需求,由于消費理念、文化水平、地域環境等因素的限制,農民一方面對于政府的供給存在依賴,另一方面也要求公共產品便捷、經濟,而相較于市場,政府出于民生發展的需要,必然會在廣播電視節目的經濟性上體現一定的優勢。
二、我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優化策略
淺析廣播電視直播技術
【摘要】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社會也不斷的進步,我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整個社會國泰民安。這些因素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穩定的發展環境。而廣播電視在我國的發展之快也是有目共睹的,觀看電視節目早已經變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近些年來,隨著直播技術迅速發展,直播技術也已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我國的廣播電視當中,其憑借著諸多的優勢推動了我國廣播電視的發展。本文將論述我國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應用現狀,并分析在電子工程視角下我國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電子工程;廣播電視;直播技術
一、我國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應用現狀
這些年來,我國直播技術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各種直播平臺也像雨后春筍般的迅速發展,而且直播平臺的觀眾數量也越來越高,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刺激了直播技術的變革。隨著我國現代化技術的發展以及利用,整個社會也迎來了全新的電子工程時代,更多先進的技術以及產品大量出現,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播技術就是其中之一。隨著廣播電視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注意到,直播技術堪稱是廣播電視的核心,直播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可以給社會帶來更進一步的便捷。例如應用直播技術,可以將新聞演播室直接設置在新聞現場,讓人們在第一時間獲得前沿資訊,更可以讓人們切身體會到新聞現場的情況,使得新聞更加具有價值。目前,我國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應用還不完善,使用較為廣泛的仍然是衛星直播技術。這種直播技術有著明顯的優勢,它可以有效的提升直播信號的覆蓋面積,并提高信號的傳輸速度,但是同時其也有著一定的不足,在實際的應用在當中,其消耗的資金較多,從而會導致平臺收費較高,不利于收視率的上升和相應直播技術的發展。同時,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加快,城市的面積不斷擴大,各種高大水泥建筑林立而起,這會導致傳統的廣播電視直播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信號被屏蔽或者遮蓋的現象,不利于信號的傳輸,也會對廣播電視的畫面造成不良的影響。再者,信號的傳輸容易受到惡劣天氣或者氣候的影響,大風、嚴寒等天氣也會對電視信號產生影響。隨著電子工程的發展,各種直播技術也更加先進與完美,這為廣播電視中直播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契機,也為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完善提供了充足的可能。
二、電子工程視角下我國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應用
(一)加大衛星傳輸工作。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下,我國網民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對于網絡的需求與以來越來越大,并且隨著網絡直播的快速發展,廣播電視直播技術要想獲得進一步的突破,就需要以在線直播技術作為基礎,將直播技術完美的應用到廣播電視當中,不斷進行深化和改革,這樣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廣播電視直播需求。在這一方面,我國的相應技術以及技術的實際應用工作還不成熟,與國外的先進水平還有這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相應的技術人員和專家通過不斷的研究與努力,并積極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水平,跟新了我國的廣播電視直播技術,跟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我國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應用現狀,推動了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在網絡時代以及電子工程的迅速發展之下,新型的網絡結構也被更加廣泛的應用于廣播電視的直播技術當中。這種結構并沒有明顯的規則性,但是其中的每一個節點都可以與兩個以上的點進行良好的聯通,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并且可以有效的提升信號傳輸的速率和信號的傳輸能力,同時也使得以往信號延遲的現象有了較大的突破。與以往的廣播電視直播相比,這種新型技術的應用解決了許多的問題,促進了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發展和進一步應用。(二)節目平臺的建立進一步發展。在我國的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實際應用中,構建良好的節目平臺是極為關鍵的步驟??茖W有效的節目平臺,對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應用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也會進一步的推動直播技術的發展。要想進一步的提升我國電視節目的圖像質量與信號的傳輸能力,就必須對節目平臺這一系統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學的分析,確保平臺系統中內容的足夠穩定,例如其中的采集系統,編碼系統等。同時,隨著我國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快速發展,電視用戶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在電子工程時代下,機頂盒的研發和應用為廣播電視直播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機頂盒具有著強大的功能,不但可以滿足不同用戶對于電視節目的不同需求,還可以為人們帶來個性化的服務。
- 上一篇:廣播范文
- 下一篇:廣播電視編導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