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范文10篇

時間:2024-01-30 11:19: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功能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功能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證施治;氣機

論文摘要:闡述了現代醫家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認識,通過對其病因病機的討論,總結各醫家對該病的辨證分型,提煉單方驗方,并結合西醫學,探討發展中醫學對該病的治療,提出可行建議。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疾病,約占消化專科門診的一半。本病的特點是持續或反復發作的上腹脹痛、早飽、噯氣、惡心、嘔吐等,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但F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主要與胃腸動力障礙和內臟感覺過敏有關。在治療上,西醫一般采用促進胃腸動力、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抗幽門螺桿菌、抗抑郁藥及心理護理等措施進行對癥治療,效果尚不夠理想,且存在成本較高,副作用明顯等問題。近年來,不少學者運用傳統中醫理論結合現代臨床實踐,辨證施治,已顯現出對本病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發展前景,現將主要研究現狀總結如下。

1病因病機

對于FD的病因病機認識,陳氏[1]認為其病機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虛木乘導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認為FD乃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主要病因病機為脾氣胃陰不足、納化失常、易感濕熱,或肝氣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氣機壅滯,不通則痛,不降則痞。嚴氏[3]強調胃氣不和、胃絡瘀滯也是FD的重要病理機制,在辨治時注重血瘀兼證。劉氏[4]認為肝郁在FD的發病機制中占居主導地位,并可導致寒熱錯雜、氣滯血瘀、脾胃不和、胃陰虧虛等兼證。陳氏[5]認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飲食勞倦等導致脾胃氣機失常是FD發病的中心環節。通過理論學習的實踐經驗,我認為中醫脾主運化而升清,脾氣升,胃氣降,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氣機失常從整體上包括了現代醫學的胃酸分泌異常及胃運動和排空功能異常。

2分型論治

查看全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證施治;氣機

論文摘要:闡述了現代醫家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認識,通過對其病因病機的討論,總結各醫家對該病的辨證分型,提煉單方驗方,并結合西醫學,探討發展中醫學對該病的治療,提出可行建議。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疾病,約占消化專科門診的一半。本病的特點是持續或反復發作的上腹脹痛、早飽、噯氣、惡心、嘔吐等,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但FD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主要與胃腸動力障礙和內臟感覺過敏有關。在治療上,西醫一般采用促進胃腸動力、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抗幽門螺桿菌、抗抑郁藥及心理護理等措施進行對癥治療,效果尚不夠理想,且存在成本較高,副作用明顯等問題。近年來,不少學者運用傳統中醫理論結合現代臨床實踐,辨證施治,已顯現出對本病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發展前景,現將主要研究現狀總結如下。

1病因病機

對于FD的病因病機認識,陳氏[1]認為其病機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虛木乘導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認為FD乃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主要病因病機為脾氣胃陰不足、納化失常、易感濕熱,或肝氣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氣機壅滯,不通則痛,不降則痞。嚴氏[3]強調胃氣不和、胃絡瘀滯也是FD的重要病理機制,在辨治時注重血瘀兼證。劉氏[4]認為肝郁在FD的發病機制中占居主導地位,并可導致寒熱錯雜、氣滯血瘀、脾胃不和、胃陰虧虛等兼證。陳氏[5]認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飲食勞倦等導致脾胃氣機失常是FD發病的中心環節。通過理論學習的實踐經驗,我認為中醫脾主運化而升清,脾氣升,胃氣降,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氣機失常從整體上包括了現代醫學的胃酸分泌異常及胃運動和排空功能異常。

2分型論治

查看全文

歌唱藝術情與氣功能性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的音樂只是機械的聲響組合不能感人;歌唱是發聲的藝術,沒有良好的呼吸就不會有動聽的歌唱。“情”和“氣”構成了歌唱藝術的核心,處理好“情”和“氣”的關系是決定歌唱藝術效果的關鍵。我國傳統樂論中對于音樂的本源和本質問題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認為音樂起源于“情”,這種觀點以《樂記》為代表;二是認為音樂起源于“氣”,這種觀點以《聲無哀樂論》為代表。兩種理論觀點看似矛盾對立,但是對于歌唱藝術來說卻是互補統一的。“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善歌者必調其氣”都是極富審美價值的理論命題。本文嘗試從傳統歌唱理論出發,對歌唱藝術中“情”與“氣”的功能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精髓,為現代聲樂演唱及教學提供參考。

一、歌唱藝術中“情”的功能性

歌唱藝術中的“情”包含三方面內容:一是詞曲作者的主觀情感,也就是物化于作品中的原始感情;二是歌唱者對于作品的情感體驗,即二度創作中對原始感情的理解;三是歌唱表演時演唱者的真情實感。“情”的這三方面內容并不相同,但是三者又辯證統一地融為一體,共同決定著歌唱表演的藝術效果。

1.創作者的原始情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禮記•樂記》的《樂本》篇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就是說音樂作為主體性藝術,其產生的根源就在于主體的情感,即“感于物也”。這種感情體驗表現為聲音就成為音樂。情感體驗不僅可以激發創作者的創作靈感,而且也構成了音樂作品的主要內容。“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啴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動。”[1](P270)也就是說,音樂是從聲音中產生的,它的根源也在于人心受到事物的觸動。《禮記•樂記》所列舉的六種聲音不是本性造成的,而是因為受到具體事物環境的感觸而產生的。這是認為音樂是主體感情的表現,不同的感情表現為不同類型的音樂。雖然歷史上也有一些音樂理論家否認音樂具備情感因素,如嵇康就認為“聲之與心,殊涂異軌,不相經緯”。這樣的觀點固然有其理論上的依據,但是音樂作為情感的藝術,其主體性是不容抹殺的。因為音樂畢竟是人為的產物,不同于純粹的自然聲響。片面地抹殺音樂中的主體性因素將難以自圓其說,所以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又強調“平和”精神,他所說的這種“平和”精神其實質就是主體性因素,而主體性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情感,所以音樂是主體的藝術,或者說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已經完成的音樂作品固然客觀獨立地存在于世界上,不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物質不過是它的“外殼”,其本質是物質化了的創作者的原始情感,也就是說創作者的原始情感構成了音樂的主要內容。因此,原始情感的主要功能有兩個:其一,它激發創作者的創作靈感,是聲樂作品創作中重要的動力因素;其二,它構成了音樂作品的主要內容,凡是能夠打動聽眾的優秀作品,無不具備豐富而深刻的原始情感。

2.演唱前的情感體驗:“未成曲調先有情”原始的情感經過物化已經成為抽象的音樂符號,它的傳達需要歌唱表演者的理解、吸收和轉化。因此,歌唱表演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對作品情態結構的體驗。在演奏或演唱之前,表演者必須首先把握作品的基本感情。只有確定了歌曲是悲、是喜、是怒、是歡,才能有的放矢地準確傳達這種情感。清代音樂家徐大椿對于演唱者的情感體驗極為重視,他在《樂府傳聲•樂情篇》中說:“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為尤重。”“必唱者先設身處地,摹仿其人之性情氣象,宛若真人之自述其語,然后其形容逼真,使聽者心會神怡,若親對其人,而忘其為度曲矣。”“唱者不得其情,則邪正不分,悲喜無別,即聲音絕妙,而與曲詞相背,不但不能動人,反令聽者索然無味矣。”[1](P827)在藝術表演中,歌唱者的情感體驗要建立于尊重作品原始情感的基礎之上,不能完全按照主觀個性歪曲客體的情感內涵。但是另一方面,表演者又不能機械地理解作品中蘊含的原始情感,毫無創造的展現作品情感。古今中外成功的表演者在表演中無不表現出主體個性與客體作品的平衡統一。盡管同一首作品的原始情感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的演唱家對它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這種理解也會深刻地影響歌曲演唱的氣質和風格。比如在演唱《吐魯蕃的葡萄熟了》這首歌曲時,女中音歌唱家羅天嬋與關牧村就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展現歌曲中內蘊的情感內涵。羅天嬋以圓潤明亮的歌聲充分抒發出姑娘沉醉在愛情中的歡樂,而關牧村則時而低聲傾訴、時而直抒情懷來表達姑娘心中纏綿的情意[2](P312)。事實上,在具有行為藝術特性的藝術活動中,藝術行為主體的即時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行為的效果,書法是這樣,音樂也是這樣[3]。因此,演唱者的情感體驗實際上是演唱者的個性情感與原始情感交融的產物。準確地把握作品中的原始情感是演唱能否成功的基礎,如何把握原始情感、如何將之與演唱者的個性相結合決定了表演的風格和氣質。

3.演唱中的真情實感:“情聲須合”如果說演唱之前對作品的情感體驗是表演的基礎的話,那么演唱中表演者的真情實感則直接決定了表演的藝術效果。離開了真情實感的表演只能是機械的、概念化的表演,否則,即便用哭腔或愁眉苦臉來表現悲哀的感情,看上去痛苦但并不會感人,甚至有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表演者在演唱之前對作品情感的把握要準確、深刻,而演唱中對情感的表現要真實、自然,兩方面缺一不可。歌曲演唱中的“聲”、“情”關系是一對矛盾,如何處理這對矛盾是表演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一般說來,“情”占據主導地位,因為“情”構成了作品的基本內容,融合了演唱者的情感體驗,它既是情感表演的依托,又是演唱要表現的對象,而“聲”是從屬的地位,它是傳達感情的物質材料,“聲”的運用應該服務于“情”的需要。盡管如此,表演者不能機械、生硬地處理“聲”、“情”關系。因為兩者的地位是從宏觀的、總體的角度來說的。具體到歌曲演唱過程中,“聲”與“情”處于動態的平衡當中,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離開了“情”則“聲”不能感人,而離開了“聲”則“情”無法傳達,只有將兩者辯證地統一在一起,才能使塑造的音樂形象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查看全文

功能性便秘治療研究論文

【摘要】中醫藥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獨特的療效,既有通便之功,亦可調整紊亂的胃腸道功能,又無瀉藥導致電解質紊亂之虞,且不易引起藥物依賴性。臨床常用的湯藥、耳針、推拿以及穴位敷貼等方法均具有潛在而廣泛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功能性便秘/中醫藥療法;當歸龍薈丸/治療應用;針刺

便秘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是指糞便在腸內滯留時間過久,秘結不通,讓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干結,排除艱難或糞質不硬,雖有便意但便而不暢的癥狀。在臨床上根據是否有器質性病變而劃分為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

1病因病機

中醫對于便秘的病因病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有:“跗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明李中梓《醫宗必讀·大便不通》:“分而言之,則有胃實、胃虛、熱秘、冷秘、風秘、氣秘之分”。蔡淦[1]認為便秘分為氣秘從肝脾肺論治,頑固性便秘從氣血論治,陽虛便秘從脾腎論治,陰血虧虛便秘治當養血滋陰,潤燥通便。陳延[2]認為治療便秘:(1)當重視氣機調暢;(2)重用風藥,行腸中氣滯;(3)三因制宜,勿專事攻瀉;(4)因虛致秘,塞因塞用。李國峰等[3]認為治療便秘的過程中要重視對血的重視,尤其是對于頑固性便秘。

中醫認為,便秘的病變屬于大腸傳導失常,同時與脾胃肝腎的功能失調有關,如胃熱過甚,津液耗傷,則腸失濡潤,脾肺氣虛則大腸傳送無力,肝氣郁結或氣郁化火傷津則腑失通利,腎陰不足則腸道失潤,腎陽不足則陰寒凝滯,津液不通,皆可影響大腸的傳導而發為本病。便秘的病性可概括為寒熱虛實4個方面,燥熱內結于腸者屬熱秘,氣機郁滯者屬實秘,氣血陰陽虧損者為虛秘,陰寒積滯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虛實為綱,熱秘,氣秘,冷秘屬實,陰陽氣血不足者為虛秘。臨床常見多種證型同時出現。

查看全文

校園文化功能性構建

校園文化是指知識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學府所特有的物質環境、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它不僅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準則。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利用校園文化的多種功能,從文化教育層面上深入開展德育工作,是現階段開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德育工作質量的創新點之一。

一、大學校園文化對德育工作的重要功能

大學校園文化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精神和品牌的重要體現,對實現高校德育目標、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有著以下幾點重要功能:

1.價值導向功能。先進校園文化的發揚使校園內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人們樹立時代精神。它熏陶和約束著廣大師生價值觀、生活方式和意志品質,促使廣大師生提高思想境界,形成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奮斗動力,共同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不懈奮斗。

2.團隊凝聚功能。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員工共同創造和認可的價值觀念。由于共同創造,師生員工對它有著血肉相連的緊密感和親切感。同時校園文化滲透進校園方方面面,對師生具有無形的不可估量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有助于學校上下同心協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團隊,共謀學校長遠發展。

3.性格激勵功能。一方面,是一種對個人的性格激勵作用。激勵教師開拓進取,銳意創新;激勵學生艱苦奮斗,立志成才;促使全校形成振奮精神、你追我趕、公平競爭、互相學習的激勵環境與機制。另一方面,是一種對精神、文化的反激勵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反作用于自身,從而產生深刻的自身變革,使校園文化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總結、自我提高,在一種內循環的模式下激勵文化本身的推陳出新。

查看全文

地鐵公共藝術的功能性和審美性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地鐵已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而地鐵公共藝術也不再是以單一的形式存在于城市的建設之中,更多的是以多樣的形式存在于地鐵空間中,譬如:以壁畫、雕塑、浮雕、鑲嵌、影像藝術等等形式存在于地鐵空間。地鐵公共藝術代表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形象,體現著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也展示著城市的精神風貌和歷史文化,與此同時還體現著人文情懷的交流。多樣化的地鐵裝飾可以借助視覺語言的刺激,分散進入地鐵空間的人們心理上產生的不安、緊張和沉悶的心情。進而還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意識,加強大眾參與感。

關鍵詞:地鐵;公共藝術;公共空間;城市

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形式,公共藝術存在于城市生活的各個角落,在城市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種藝術概念賦予傳統藝術形式一種新的生產機制,即表現形式和價值。它是過去藝術形式的轉變和更新。公共藝術與城市密切聯系,譬如南京地鐵公共藝術不僅僅展示的是一個城市的風貌,還體現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與人文價值,也是一個城市的精神紐帶。

一、地鐵公共藝術的發展

自世界上第一條地鐵1863年于英國倫敦建立開始,地鐵的視覺傳達設計和公共藝術的設計就高度受到重視,并且不斷的進步與發展。根據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地鐵環境的建設幾乎是發達國家無不關注的城市文化藝術建設對象。不管是西歐國家還是中國都會綜合運用城市自身的文化和歷史特征,結合某特定的城市特點,來進行裝飾地鐵空間,以便宣傳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空間利用率,同時規范地鐵的視覺環境,創造一個可以持續長遠發展的特色地鐵。

二、南京地鐵公共藝術的功能性

查看全文

廣播的時代功能性之議

摘要:廣播在不同的時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播媒體也在以與時俱進的姿態活躍在人類傳播事業的舞臺。從早期的強勢發展到今天的“曲折中前進”,廣播媒體始終保持著自身獨有的特點,為人類傳播事業發揮著作用。本文以時間為主軸,以歷史事件為擴充,淺述筆者對廣播事業在當今時代依然不可取代的社會功能的認識,旨在擁護這一媒介“經典款”的現實價值。

關鍵詞:廣播社會功能時代

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的不僅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公眾物質生活的便利,更為人類的傳播活動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1838年,莫爾斯發明了第一臺實用電報機,開啟了人類的電子傳播時代。隨著廣播、電視和今天的計算機通信網絡的發展,人類的傳播活動成為一種新興媒介疊加的過程,受眾擁有了更為廣闊的選擇權利。而廣播作為電子傳播的“經典款”,其社會價值和功能依舊存在,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一:誕生初期的廣播媒體——軍事通信和電波管理的需要

1906年,美國人費森登首次用自己的實驗電臺播出了一段廣播節目,這作為人類傳播發展歷程的里程碑之一為電子傳播時代進行了隆重剪彩。廣播的誕生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正是它充分體現了電子媒介所蘊含的社會功能與歷史意義。人們常以廣播作為大眾傳播時代的開端,而它在誕生初期所表現出來的不凡功力也為這一沉重的角色提供了說服力。人類歷史第一次進入家庭的大眾電子媒介就是廣播,由于軍事通信和電波管理的需要,廣播事業一開始就處于各國政要的嚴格控制之下。早期的廣播最為明顯的功能不是提供娛樂,而是服務于各國的政治、軍事領域。廣播的普及率不高,然而卻成為各國軍事通信和電波管理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20世紀20年代至“二戰”時期的廣播——商業功能和軍事功能的疊加

查看全文

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療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集束化護理聯合心理干預對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選取本院治療的50例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及研究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性護理,研究組在常規性護理的基礎上實行集束化護理聯合心理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癥狀評分、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變化。結果研究組經過干預后糞便性狀、排便間隔、排便困難、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堵塞感、癥狀總積分比對照組低,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比對照組低,干預后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集束化護理能有效改善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老年功能性便秘;生活質量

21世紀我國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就是人口老齡化,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隨之而來的便是老年病患者數量的增加,其中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高達30%。老年功能性便秘是常見的一種非腸道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經常性大便干燥、排便困難的疾病,長期便秘則會直接影響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1]。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有著病情復雜、病程較長以及多種疾病共存的現象。集束化護理則是以循證科學為基礎,用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加快康復進程的一系列護理措施,而通過心理干預能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利于改善患者便秘癥狀。本研究就集束化護理聯合心理干預對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做以下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剔除不愿配合且有嚴重精神病史或意識障礙的患者。本次研究經本院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積極配合。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女11例,男14例;年齡65~81歲,平均71.45±2.84歲;病程1~7年,平均5.12±0.68年。研究組女13例,男12例;年齡66~80歲,平均72.84±2.55歲;病程1~9年,平均6.91±0.59年。兩組患者在干預前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性日常護理,并督促患者合理安排日常作息,多飲水,科學飲食,督促其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合理增加運動量,指導患者正確的排便姿勢。研究組在常規性護理基礎上實施集束化護理聯合心理干預,集束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適量運動療法。安排患者觀看健康教育片,讓患者直觀了解到肛直腸的運動,并學會收縮和放松肛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轉腰等相關訓練。每次30min,每周2~3次。②按摩療法。選取專業護師對研究組成員進行統一指導,按照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對足三里、手少陽、耳穴,每個點穴位以大拇指為中心順時針按摩,環形走位。腹部按摩主要是以肚臍為中心展開按揉,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相結合,每次20min,每天2~3次。護理過程中應有專業護理人員全程參與,指導患者按摩的強度和力度,糾正其手法,并保證操作的有效性和連貫性。患者身體如有不適,護理人員要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幫助。心理干預措施包括:①患者入院后評估其心理狀態,存在焦慮、抑郁情緒的患者,通常渴望傾訴,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予以患者關懷、開解,并鼓勵其將心事傾訴;②通過與患者交流,發現患者負性情緒的原因,根據具體原因進行干預,并通過溝通交流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③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便秘導致的癥狀,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導致其產生焦慮情緒,護理人員應詳細向患者說明疾病病因、機制、治療方法及預后,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態及遵醫行為可改善疾病預后,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④通過向患者分享治療成功病例,使患者增強治療信心,消除焦慮情緒。1.3觀察指標。①臨床癥狀評分: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對患者的糞便性狀、排便間隔、排便困難、排便不盡感、肛門及直腸堵塞感、癥狀總積分等方面進行記錄評價。根據糞便性狀:0分為4~7型,1分為3型,2分為2~3型、3分為1型,排便間隔:0分為1~2次/d,1分為3~4次/d、2分為≥5次/d;排便困難程度按照0~3分、排便不盡感按照0~3分劃分、肛門及直腸堵塞感按程度劃分為0~3分,癥狀總分為各癥狀總和,記錄的數值越高,則代表患者的癥狀越嚴重。②心理狀態評估: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vescale,SDS)[2]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兩項量表均為20項,總分均為0~100分,分數越高代表心理狀態越差。③生活質量測評: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MOS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3]評估患者,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生活質量,問卷包括36條目,總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就越高。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功能性面料在休閑童裝設計的應用

摘要:為了改變目前休閑童裝功能性與結構合理性缺失現象,提高休閑童裝的健康性、舒適性。對SORONA面料的多功能性能進行綜合性分析,結合休閑童裝設計需求,嘗試在休閑童裝設計中融入SORONA功能性面料,并對其功能性設計和工藝技術進行研究,最后從色彩、工藝、結構上提出具體改進方案。認為SORONA面料所具有的功能性特性,能夠給休閑童裝設計提供多種選擇,同時可以廣泛應用于多品類服裝中,滿足人們對自然、舒適、美觀、健康的時尚需求。

關鍵詞:SORONA功能性面料;休閑童裝;設計需求

21世紀人們對服裝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服裝可以被賦予環保、防污染、安全防護、健康的功能。[1]在童裝領域此類需求更甚,隨著80后90后媽媽逐漸成為童裝消費主力軍,童裝的消費趨勢變得愈為復雜,童裝的功能性需求被廣大品牌商重視起來。高科技面料的快速發展,也給服裝材料帶來了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所以應運而生了抗菌、防螨、吸熱、抗紫外線、保暖、吸汗透濕等各種功能性的服裝面料。[2]通過探索功能面料的科學和技術特征,結合人體工學的細致研究對休閑童裝的功能設計進行深入而系統的研究。針對新型服裝材料的具體性能,已經有許多研究者從多方面做過研究,本文以SORONA纖維開發的功能性面料為休閑童裝設計的主要材料,擬從SORONA纖維面料的性能與應用價值入手,探究功能面料性能特點、應用價值及優勢。并針對休閑童裝的色彩、工藝、結構提出具體設計方案。

1SORONA面料的性能和應用價值

1.1SORONA纖維原料。由美國杜邦、海興材料、眾享實業協作創新的最新成果SORONA,是科技創新領域的又一里程碑。SORONA聚合物源自每年可重復生長的植物性原料,其40%的原料來自于玉米。是一種以1,3-丙二醇(PDO)為主要原料的“智能型”聚合物,核心PDO來自植物淀粉葡萄糖。業界把SORONA稱為“智能型”的聚合物。SORONA纖維與聚酰胺纖維相比,SORONA纖維工藝可減少37%的石油資源消耗,節約30%的能源使用,并減少63%的溫室氣體排放。它很好的結合了生物科技、天然植物和清潔纖維加工技術,[3]能給纖維、織物、特種樹脂產品、無紡布等帶來獨特的性能。1.2SORONA纖維的性能特點。SORONA纖維作為一項突破性的新型生物基聚合物,它變化多端的用途來自于PTT聚合物的曲折分子鏈結構,無論織物是純SORONA纖維制成還是與其他纖維組合使用,都具有卓越的性能。[4]在服裝方面,SORONA集尼龍和滌綸的優點于一身,不同程度地改善纖維素和纖維面料的手感、尺寸穩定性、起毛起球性、抗紫外線和氯、抗污和免燙等性能,面料的拉伸回彈性、保溫性、透氣性和抗靜電性能可以達到穿著舒適性要求,同時具有吸濕排汗功能和形態記憶功能,不易起皺,并耐用,為針織內衣面料和中高檔休閑針織品的開發提供了新的設計理念和思路。觸感柔軟:SORONA纖維本身觸感柔軟、模量低,在同種受力狀態下能夠產生較大形變,因此用SORONA纖維所織成的面料具有觸感柔軟的特性。它可以幫助設計師實現厚重的棉服呈現修身的外觀效果。保暖性:在保暖棉中融入SORONA纖維。生產廠家通過它可塑性較高的特性,結合特殊保暖制作技術工藝,從而使織物面料發揮出色的保暖性能。拉伸與回復性能:SORONA纖維特有的晶體形態和分子結構會導致應力變形發生在晶體區域,從而完全回復纖維。織物可以被賦予大約20%的彈性。與傳統的保暖材質相比,它在諸如拉伸和彎曲的極端條件下不會被撕裂,所制成的織物不易起皺和變形(圖1)。耐水洗性能:根據AATCC135號的測試方法,經過3輪運用不同干燥方法的水洗后,含有SORONA纖維的保暖棉可以達到3.5至4級的標準。易染色性能:SORONA纖維具有優良的染色性能,并具有鮮艷的色度,其最佳上染溫度是100℃,較普通滌綸低約30℃,且SORONA纖維染色深度高,對面料色彩的呈現沒有局限性。1.3SORONA功能性面料的應用價值。SORONA功能性面料為功能性服裝提供了優質的性能組合。SORONA功能性面料以它柔軟、保暖、回彈性好、耐水洗、易染色的顯著優勢,賦予面料柔軟的彈性和出色的防護性、保形性。此外,對于面料廠和成衣制造商而言,用SORONA纖維制成的面料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染色,并且具備很好的色牢度。[5]SORONA功能性面料還可與其他環保型面料相融合,借助面料本身的特性提升服裝的使用性能。同時SORONA纖維可與棉、麻、毛、尼龍和聚酯滌綸纖維等其他纖維混合使用:與棉或麻混紡,可以增加柔軟性和舒適彈性,并且不容易起皺;與羊毛混紡,可以增加羊毛的柔軟性和耐用性。SORONA纖維所具備的獨特優點可滿足各種終端服裝的應用需求,它可以使內衣更細膩柔軟,令戶外運動服和牛仔服更具舒適彈性,使外套不易變形。總之,SORONA功能性面料擁有不同的特性和狀態,具有多材質、多方式的靈活使用價值。[6]

2SORONA面料在休閑童裝中的應用分析

查看全文

兒童功能性服裝設計論文

【摘要】兒童功能性脊椎矯正服裝設計研究是針對日常生活中“脊椎微畸形兒童”,通過對其在已畸形或者存在畸形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分析,從而設計研發的一種功能性產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脊椎;服裝;兒童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的問題,因此功能性服裝的需求大大增長。功能性服裝的發展前景確實是不可估量的,根據專家預測,21世紀全球服裝業將發生巨大變化[1]。這些服裝在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同時還利用科學技術增加了與生活的聯系。在一個大范圍內,同樣是功能性服裝,但是它們針對的消費者年齡階段不同,對于0~14周歲兒童,其身體在生長過程中脊椎往往受不正確的姿勢影響發生改變,兒童功能性脊椎矯正服裝可以很有效地預防及解決此類問題,為此,把科技運用在服裝中是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1項目研究背景

人的身體機能是從哪里開始開始變老的呢?有的人說是從頭發,有的人說是從腿部,也有的人說先從眼睛開始。其實,人的變化是先從脊柱開始的。科學家預測,跟隨時代的發展,當代人的壽命本應在120歲左右。但實際上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卻不到80歲,因為脊椎病讓人的壽命縮短了三分之一。在實際生活中,許多老年人的思維還是很靈活,但身體上的變化使他們卻步難行,當遇到各種疾病往往會產生諸多麻煩,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脊椎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體骨骼結構中最復雜也是最重要的“支柱”,它支撐整個人體的重量,是人體神經系統的總干道,由于脊椎和骨盆在力學上緊密聯系,其中有的部分對整個脊椎起主導作用。所以,每一塊椎體發生變化,都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脊椎在人體骨骼結構中具有環環相扣的特殊功能。腦神經都經由脊椎到達人體的各個器官,它也是人體的控制中心。一旦“控制中心”有了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對神經產生壓迫,從而影響人體各個器官的正常功能。因此,脊椎的健康與否關系著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長短[2]。將頭和軀干的重力及彎矩傳遞給骨盆;保證肌體、頭、軀干和骨盆充分的生理活動;保護脊髓免遭外力損傷,并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彎曲及脊柱的內外平衡。這是決定脊椎健康與否的3個要素。這種機能是人一生都需要的,但是從兒童學習走路時起,就開始對自己的脊柱進行著挑戰。并且很容易在日常生活、學習、運動和工作中受到影響,所以近年來脊柱相關疾病越來越普遍,并呈低齡化發展。許多兒童由于脊椎的位移產生了頭暈、頭痛、視物模糊和頸肩腰疼痛等癥狀,但由于人們對脊柱病缺乏全面深入的認識,常常錯過對脊椎病的最佳治療時間,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脊椎位移加重,椎間盤退變突出,脊柱骨關節退行性病變等危及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的脊椎疾病。因此,預防脊柱疾病的發生首先從兒童抓起。如加強正確的姿勢訓練來保持脊柱的相對穩定,并要求兒童盡可能遠離一些現代科技產品,如電腦、電視、電話和空調等。盡可能參加一些有氧運動和不超過脊椎生理曲度活動功能的運動,在平時生活中養成坐正、站直和躺平的好習慣,注重頸背部及腰部肌肉的鍛煉。因為兒童時期是人生中的成長發育期,也是脊柱的快速成長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脊柱健康的基本保證,所以要倡導脊柱健康新理念應從兒童時期樹立起來,這樣才有利于人體生理健康。

2兒童功能服設計的研究內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