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學報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9 13:20: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工程學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工程學報

隧道工程風險管理探析

摘要:在隧道工程中往往存在著太多不確定因素,其主要表現在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不充分的基礎信息、復雜的施工技術等方面上;因此,隧道工程其實是一項高風險的工程;而風險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隧道工程的風險,在工程建設的各階段實施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隧道施工階段的風險,就可以利用監控量測進行管理和控制。

關鍵詞:隧道工程;高風險;風險管理

1隧道工程風險分析

1.1風險來源。因為隧道工程與自然環境之間會產生相互作用,所以在進行隧道工程時,周圍的巖土體會引發劇烈的改變;而以現有的技術條件,工程技術人員又無法完全了解到隧址區的地質環境;例如:巖體的非均質各向異性、局部的軟弱夾層分布、巖體內部節理密集帶位置、圍巖突變與裂隙水、涌流通道等。而這些都是隧道工程中,不可預見的因素;雖然在勘察和設計的階段,可以通過統計學的方法來解決部分問題,但是在工程中仍有存在著許多的不可預見因素,只有在施工時才能發現并處理;尤其是當隧道位于巖土體的介質結構,以及賦存的環境是較為復雜區域時,這種情形格外明顯。與此同時,隧道建設與被擾動的地質環境之間,其實是一個雙向耦合的動態過程;當地質環境在受隧道工程建設的擾動之后,被擾動的地質環境又會逆向的來影響隧道工程的施工開展;而在隧道開挖之前,很難去對這種動態耦合的過程,進行定性和評價,因為這其中同樣也存在著許多不可預見的因素。因此,隧道工程在建設階段,需要處理大量不能及時辨識而且表征變化非常大的因素;同時在工程的進展中,還會充斥著大量不能被技術人員完全了解的不確定性因素;而這些不確定或變化的因素,就是隧道工程風險的來源。1.2風險分配模式。風險管理在隧道工程里,屬于綜合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一個方面。在隧道工程中,風險管理可以理解為連續改善工程質量的過程,它是通過對工程風險的盡早識別和干預處理,來進行工程修正以及技術措施的調整,以此降低或規避隧道工程中的風險。而工程中的殘留風險,可以通過系統的監控量測,來予以發現并進行及時的整治。其中,風險管理不僅涉及業主、工程勘察方、設計方、監理、現場監測人員及施工方等;而在某些地區,風險管理還了涉及相關的保險業人士。在風險管理中,對于業主而言,將風險轉移至施工方雖然看似是一個不錯解決風險的辦法,但卻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因為將風險轉移到施工方,會嚴重影響工程安全、質量以及進度,進而也會對業主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影響,而且從技術層面上來看,讓工程各階段的研究工作在一定的廣度、深度上都得以進行,才是風險控制的關鍵;因此,風險共享才是最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

2隧道工程建設階段風險管理內容與措施

2.1風險管理內容。隧道工程的風險,存在于隧道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因此需要對工程細節進行了解。根據對隧道工程的分析,得出隧道工程建設階段風險管理的具體內容為;盾構進出工作井施工風險、盾構連續推進風險、開挖面有障礙物風險、開挖面失穩風險、明挖基坑失穩風險、隧道上浮風險、盾構隧道小凈距掘進風險等。2.2風險管理措施。根據上文對風險管理內容的分析,以下針對性的提出風險管理與控制措施。盾構進出工作井施工的風險管理措施:在推進前,可以通過設置可靠的臨時支座,來承受盾構千斤頂的推力;而且,在盾構進出工作井時,還需要實施加固地基等輔助措施;與此同時,在洞口及進洞一定范圍內,需要進行凍結加固,以此保證凍結的質量;除此之外,還需保障良好的泥水平衡,以及選擇可靠的密封止水裝置。盾構連續推進的風險管理措施:除了利用先進的勘測儀器和試驗設備,來減少勘測誤差,降低其風險;還應采取加強注漿管理、嚴格控制漿液初凝時間等措施,尤其是在穿越復雜土層時,特別要對掘進速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以防止出現吸口堵塞的情況發生。開挖面有障礙物的風險管理措施:可以采用超聲波障礙物探測,及時進行障礙物的排查工作;必要時,還可利用鉆機,對障礙物進行破除。開挖面失穩的風險管理措施:必須采取合理的泥水管理、切口水壓管理、同步注漿管理等,嚴格控制其推進速度,保持開挖面的平穩。明挖基坑失穩的風險管理措施:首先,需要嚴格控制圍護結構的施工工藝,從而確保圍護結構工序質量,其次,嚴格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選擇安全可靠的支擋結構體系、做好預控監控以及預測監測,進行嚴格的施工。隧道上浮的風險管理措施:在施工期間,不僅要對隧道的軸線進行嚴格的控制,讓盾構沿著設計軸線正確的推進,還要建立良好的泥水平衡、嚴格控制漿液的參數和配比,加強對隧道縱向變形的監測。盾構隧道小凈距掘進的風險管理措施:在盾構掘進前,要仔細分析盾構隧道小凈距的工況,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預防措施和監測方案,適當降低其推進速度,保持盾構平穩的掘進,以此減小對地層的擾動。

查看全文

機械cscd發表要求

機械方向CSCD期刊關于副高級職稱論文仍是高級職稱論文來說都是投稿較多的刊物,當然了在投稿此類期刊時要注意期刊的征收范圍,期刊的征收時刻,期刊的各項基本信息要求等,這些都是論文投稿挑選比較好的刊物。

從現在來說機械方面的CSCD刊物有:機械傳動、機械工程材料、機械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學報、機械強度、機械設計、機械設計與研討、流體機械、農業機械學報、排灌機械工程學報、食物與機械、我國機械工程、轎車安全與節能學報、轎車工程、轎車技術、地震工程與工程振蕩、噪聲與振蕩操控、振蕩測驗與診斷、振蕩工程學報、振蕩與沖擊、電子丈量與儀器學報、儀器儀表學報。可以看出這些刊物所研討的機械范疇也是不同的,為此小編主張我們在挑選刊物時要找準自己論文研討方向的刊物來進行投稿。

而上述的這些刊物來說都是機械方向錄入較好發表較快的刊物,關于在機械論文編撰時要注意的環節有哪些呢?

一、CSCD期刊投稿時刻

要先了解你所選中的機械相關的CSCD期刊基本信息,在這時就要重視往期期刊都征稿時刻以及近期的征稿時刻等等。期刊的征收時刻段是你論文投稿的時刻段,在此期間一定要將你的論文早日投稿,不然你將會錯過這期的征收時刻。

二、CSCD期刊論文投稿關鍵

查看全文

車輛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1新工科背景下車輛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升級優化

汽車工業的發展正邁入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步伐,汽車行業也正向著電動化、智能化、生態化、網聯化的方向發展,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是主流趨勢。在此大環境下,為企業培養車輛工程專業人才的高校,必須要緊跟時展,引領汽車行業的變革。在2015年,進行了培養方案的大修,以后每兩年修訂培養方案,不斷優化車輛工程專業培養目標,以順應汽車行業發展形勢。我校車輛工程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車輛工程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汽車產品設計、制造和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專業能力,能夠在汽車相關領域從事汽車產品設計、制造、實驗、檢測、管理、科研及教學等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該培養目標較以往充分考慮了專業認證12條要求。

2目前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以安徽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為例,分析當前畢業設計的流程,查找各環節存在的問題。2.1目前我校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流程。以2018屆我校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為例,其畢業設計流程如圖1所示。2.2各環節存在問題。2.2.1畢業設計流程。從分析以上流程可以看出,選擇第一批答辯的同學,最多有4次答辯機會,而選擇第二批答辯的同學,最多可以有3次機會。答辯機會多不合理。學生不重視和曠答辯現象經常發生,教師的重復工作倍增。2.2.2選題。題目選題質量不高,直接影響學生的鍛煉效果,所以選題至關重要。目前選題存在兩方面問題。①存在選題與專業培養目標偏差較大的問題[3-4]。以車輛工程專業為例,近三年選題中,與車輛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密切相關的題目所占比例隨著車輛工程學生人數的增多呈逐漸下降趨勢。②存在選題與汽車發展方向相矛盾的問題。在選題中,題目大多集中與傳統底盤設計方面,對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新方向,題目較少。2.2.3指導過。①受指導老師精力影響。指導教師不僅要承擔諸多教學任務,還有政治學習活動,科研任務,以及學院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大大小小的各種會議,使得教師真正指導學生的時間縮水嚴重。②受學院獎勵制度影響。學院給予指導教師每生9學時教學工作量,無論學生最終成績優秀與否,畢業設計都是9學時工作量,補貼相同,教師積極性不高。③受指導老師工程素質影響。不少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企業鍛煉的經歷。一些例如汽車零部件制造的題目,指導過程書本化,沒有實踐的積累,造成把關不夠精確。2.2.4過程監控。分批次答辯,令學生學習節奏不一致,難以形成畢業設計氣氛。教師無法完成有效過程監控,也是造成學生畢業設計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3成績評價。學生畢業設計的成績由指導教師、評閱教師(2位評閱教師平均值)、答辯成績(5-6位答辯教師成績平均值)組成,計算公式為:畢業設計成績=20%*指導教師成績+評閱教師*30+答辯成績*0.5。計算出的分值按照五級分制評定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評價。指導教師的成績和評閱教師的成績,直接影響學生的最終成績。實際操作工程中發現,教師的指導成績占主導作用。

3畢業設計改革探索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聯系學校實際情況,從以下幾方面提出改革措施。3.1優化畢業設計流程。簡化畢業設計流程,取消第一批答辯,答辯統一時間開展,保留核心模塊,減少教師重復工作量。(圖2)3.2優化選題合理性。結合新工科發展要求和我校辦學定位和特色,考慮汽車行業發展方向,車輛工程畢業設計選題需高度聯系實際,鼓勵學生選擇工程應用類題目。選題充分考慮工程應用背景,充分論證工作量、難度。考慮學生的個人興趣。3.3加強過程監測。場地保障:固定教師與實驗室作為學生畢業設計的場所。教師指導時間保障: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每周固定1天全程在所帶學生實習場地全天指導。3.4統一評價標準。指導教師對學生水平了解最為清楚,因此保留指導教師成績是必要的。評閱教師所給成績不參考指導教師。采取的辦法為:學生提交的評閱論文上,不再寫上指導教師的成績供評閱教師和答辯參考。所有學生的評閱成績均由評閱成績組構成:采用專業課教師3名,基礎課教師1名,企業專家1-2名。答辯成績:由答辯委員會給出。學生畢業設計成績=指導教師成績*20%+評閱成績(評閱成績組)*40%+答辯成績(答辯委員會)*40%。該方案設置了統一的評價標準,較以前的方案極大提高了學生畢業設計質量評價的客觀公正性。3.5教師獎勵計劃。3.5.1教師工程能力培訓獎勵。以科研能力強為特點的教師在職稱評審上占據極大優勢,導致了絕大多數教師放棄了工程應用研究[5]。為此,制定教師工程能力培養計劃,鼓勵青年教師進行相關企業掛職鍛煉,在保留工資的基礎上額外給予豐厚的補貼,讓教師愿意去企業鍛煉來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從而反哺學生。3.5.2教師工作量補貼鼓勵。教師所帶畢業設計工作量,與學生畢業指導成績掛鉤。優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及格五個等次對應的教師工作量補貼分別記為:15、12、9、7、5。這樣,指導教師只要有一名學生成績優秀,將相當于合格學生工作量的2倍左右,調動指導教師指導積極性。

查看全文

機械制造工程學教學論文

摘要: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以能力為中心,以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培養模式。文章針對機械制造工程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優化教學內容、構建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實踐教學、完善成績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機械制造工程學;教學改革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就人才培養而言,改變了過去行業專家的培養模式,力求造就知識面較廣、適應性較強的寬厚型、復合型、開放型的應用型人才。“機械制造工程學”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核心課程,由“金屬切削機床”、“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機械制造工藝學”、“機床夾具設計”四門課程整合而成,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等特點[1-3],在整個機械基礎課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但是這門課的內容多,開課時間卻十分有限,學時變為原來四門課程總學時的1/3左右,為了能完成教學任務,過去教師常采用“一言堂”、“滿堂灌”的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但這種模式無法達到實踐的要求,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很差。[4]同時,傳統的教育方式在教學上往往局限于對課本知識的記憶,無法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很難高質量地達到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4],所以為了培養適應性較強的寬厚型、復合型、開放型的應用型人才,對“機械制造工程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是迫在眉睫。

一、優化教學內容

“機械制造工程學”課程結構安排上側重機械制造方面冷加工領域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由于“機械制造工程學”課程包括“金屬切削機床”、“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機械制造工藝學”和“機床夾具設計”的內容,內容廣而多,并且原各獨立課程內部需要體系上和結構上的完整性,因此有些相同內容在不同科目中重復,增加了不必要的學時。根據這種情況,對于教學內容的改革,力求做到內容精練、有重點、有特色,在保留了原有課程核心內容的前提下,對課程內容體系進行合理規劃和調整。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這里重點將原“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分為兩部分,即切削加工基本知識部分和刀具部分,并根據刀具的用途,將刀具部分和機床部分相結合,如車床和車刀、銑床和銑刀等,這樣安排便于加深學生對于刀具具體應用的掌握。具體將“機械制造工程學”課程分為五個教學模塊。第一個模塊為切削加工基本知識,側重以掌握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簡化了切削變形、切削力和切削溫度等公式推導,重點是掌握金屬切削過程中的內在關系和基本規律;第二個模塊為機床和刀具,重點掌握切削加工中常用的機床和機床所用的刀具;第三個模塊為機床夾具,掌握機床夾具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常用機床夾具的結構及特點,重點培養學生具有設計夾具的初步能力;第四模塊為加工和裝配工藝,以制造工藝為主線,掌握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裝配工藝過程的基本理論與知識,培養學生具有設計工藝規程的初步能力;第五個模塊為加工質量,重點培養學生初步具備綜合分析機械加工質量、生產率和經濟性等問題的基本能力。

二、構建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查看全文

居民負荷預測在電力營銷的應用

摘要:隨著智能電網的快速推進,電力企業積累了海量的居民用電數據,合理運用這些數據有助于提升電力企業的電力營銷與控制水平,因此本文利用居民歷史用電數據進行短期電力負荷預測。首先,對居民歷史用電數據進行預處理;其次,建立基于極限學習機(ExtremeLearningMachine,ELM)的居民用電負荷預測模型;再次,以目標區域的居民用電數據為基礎,對所建立的模型進行測試;最后,將居民用電數據的預測結果與電力營銷結合起來,提出相應的營銷策略。

關鍵詞:用電數據;短期負荷預測;極限學習機,電力營銷

目前,電力負荷預測是現代電力系統運行的基礎,其預測結果對于電力網絡維持經濟運行與實現安全穩定具有重要的影響[1]。同時,由于電力企業對電力數據采樣點的細致劃分,產生出海量的電力數據[2]。因此,如何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上述數據進行有效處理與分析,并將相關分析結果服務于電力營銷工作,是許多專家學者的討論熱點。對此,國內外大量專家學者提出了多種研究方法,如支持向量機(SupportVectorMachine,SVM)[1]、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3-4]、線性回歸(LinearRegression,LR)[5]等。彭小圣等證明了支持向量機能很好地解決小樣本問題,但對大樣本的分析效率不佳[2]。王越等證明了BP神經網絡的負荷預測結果精度尚可,但算法的效率較低[3]。雷紹蘭等將徑向基神經網絡用于負荷預測,實現顯示預測結果良好,但該算法訓練時間長且極易陷入局部最小[4]。雷紹蘭等提出的模型能夠較好地學習數據的相關性,但是對于非線性數據分析能力較差[5]。整體而言,上述方法都是從整體區域的角度出發對負荷預測進行研究,而對個體用戶的負荷預測尚缺乏深入探討。此外,Rafiei等提出將極限學習機用于訓練神經網絡,以減少訓練樣本數據并提升算法效率[6]。趙峰等提出將卡爾曼濾波與多變量相空間重構應用于預測負荷,提升了負荷預測的精度[7]。但是上述工作未將電力負荷預測所得的結果服務于電力營銷領域,因此并沒有對提升電力企業在電力市場中的份額做出有效的貢獻。綜上所述,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極限學習機的居民負荷預測方法,并將預測結果有效服務于電力營銷工作。

1基于極限學習機的負荷預測

1.1極限學習機。極限學習機是一種基于前饋神經網絡構建的機器學習方法,具有處理速度快、泛化性能強等優點,其預測模型描述如下[8]。假設居民的用戶歷史日用電訓練數據集為M=[(x1,y1),…,(xi,yi)],1≤i≤m,其中xi表示輸入訓練數據集,yi表示輸出訓練數據集,m表示訓練數據集的數量,則有:1()(,,)()Niiiiifxgabxxλλ===∑h(1)111()[(,,),,(,,)]NNNhx=gabxgabx(2)其中,N表示隱含層節點的個數;λi表示輸出神經元與第i個隱含層節點相連接的權值;g(x)表示激活函數;ai,bi分別表示輸入神經元與第i個隱含層節點的輸入權值與偏置;h(x)表示隱含層的輸出矩陣。輸出連接權值λi可通過求解1()Niiiλxy=∑h−的最小值來獲得。最小二乘解可由式(3)解得:λ=H*Y(3)其中,H*表示隱含層輸出矩陣h(x)的廣義逆,Y表示期望輸出矩陣。1.2基于極限學習機的居民用電分析。本文提出的基于ELM的居民電力負荷短期預測與分析方法流程如圖1所示。

2實例分析

查看全文

人體工程學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摘要: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人體工程作為一項新興學科已經越來越多的與其他專業領域進行了融合性的發展。在新時期的室內設計領域中,已經越來越多的關注到設計對于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各個方面的舒適度。所以,人體工程學將在家庭裝修、辦公場所布置以及一些公共場所的裝修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人體工程;室內設計;心理因素作用;應用

“以人為本”是新時代的發展趨勢,雖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也期望有更好的社會服務質量。將人體工程學充分的運用到室內設計中,正是適應了人體舒適度的基本要求,通過充分的了解人體結構和心理狀態,可以在工作和生活場所中能夠實現人性化的舒適度設計。通過處理好人與生活環境的和諧發展關系,使室內設計能夠順應人們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得到快速穩定的行業發展。

1將人在空間環境中的心理特征作為室內設計的參考要素

在進行室內設計時,設計師通過調查了解人民對于空間環境的心理評價,從空間色彩搭配,采光布置、設計角度規劃等方面著手,使室內設計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個全方位都具有精神舒適感的空間。室內環境設計主要從以下幾個心理特征進行研究。

1.1合理考慮人際關系的心理特征。室內設計要充分的考慮到有效的空間內與人口結構對應的領域性規劃。一定空間內的人與人之間需要進行溝通交流,不同空間和場景內人際溝通的內容和方式都各不相同。室內設計就要在這種合理的人際距離設計上,能夠實現人們心理關系中密切或者疏遠的交流需求。

查看全文

拱架鎖腳錨桿安裝施工技術分析

[摘要]隧道及地下工程初期支護拱架一般采用鎖腳錨桿(管)等形式進行固定,主要采用風鉆配合人工進行鉆眼安裝,并通過點焊連接的方式固定在拱架上。該方法存在打設角度不易控制,連接牢固性差等問題,直接影響到錨桿工作效果。介紹了一種簡易固定安裝控制鉆眼角度,再通過垂直L形連接筋實現鎖腳錨桿(管)的有效連接,提升了鎖腳錨桿(管)與拱架連接質量,研究結論可供類似工程參考。

[關鍵詞]鎖腳錨桿(管);高精度;L形鋼筋;鋼拱架

鎖腳錨桿(管)等結構形式是現階段隧道及地下工程初期支護中鋼拱架固定安裝最常見的方式,主要起到固定拱架作用,對初期支護水平和側向受力變形起到抗收斂作用,安全意義重大。而目前鎖腳錨桿(管)施工方法基本采用的是人工配合普通風鉆在鋼拱架拱腳位置進行鉆眼,再通過點焊焊接在鋼拱架上,該方法中普通風鉆受作業環境和不同位置變化施工影響,不能有效固定控制角度,通常達不到設計角度要求。同時受鋼拱架結構的影響,鎖腳錨桿(管)與拱架的接觸面較小,通過點焊的方式連接受力效果較差。施工中主要受以上兩種方法影響,造成鎖腳錨桿(管)施工質量水平不高,對隧道及地下工程圍巖收斂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形成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開展提升該項目施工質量控制水平施工技術探討研究,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1工程概況

青島地鐵2號線輪渡站站后折返線區間全長349.16m。區間斷面超大,洞身范圍主要位于強風化、中風化及微風化巖層中,拱頂埋深20~27.6m,圍巖分級為III~V級。隧道結構采用單洞單線、單洞四線馬蹄形復合式襯砌,拱腳及格柵鋼架連接處每循環需打設鎖腳錨桿(管)40根,隧道全段約打設鎖腳錨桿(管)16000根,工程數量巨大(鎖腳設計位置如圖1所示),而施工人員水平參差不一,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對超大斷面暗挖工程形成一定安全隱患。

2施工原理及要點

查看全文

CNKI期刊文獻計量分析

1材料與方法

以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檢索源,在數據庫期刊高級檢索口選擇檢索條件為“主題”,檢索詞采用“降解地膜”,時間跨度不限,檢索時間為2018年7月30日,導出文獻格式自定義全選獲取作者、機構、年份等信息,將檢索結果導入Excel軟件,在人工檢查和糾錯的基礎上,剔除科普報道、人物傳記及信息簡訊等非論文型數據,獲得降解地膜研究有效文獻。采用文獻計量的基本方法,利用Excel軟件從文獻年際數量、研究區域、載文期刊、研究作者、發文機構、研究關鍵詞等方面對降解地膜研究文獻進行整理與統計。

2結果與分析

2.1發文趨勢分析。論文的發表量與年代分布情況可以反映該領域理論研究的歷史發展軌跡[16],一時期論文數量的增加速度和數量,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這一領域學術研究的理論水平和發展速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研究者和實踐者對該領域的重視程度[17]。從圖1看出,1987—2018年32年期間,國內首次發表降解地膜領域的文獻為1987年,次年為空白年份,隨后年份年發文量在1~60篇之間波動,至2018年7月30日,共發表降解地膜研究文獻389篇。根據其年份分布特點,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1987—2009年23年期間,檢索到的文獻只有109篇,占文獻總量的28%,年均發文量為4.8篇。此期間降解地膜研究忽冷忽熱,其中,1997、2004、2008年這3年降解地膜的研究分別達到一個小高峰,文章數量分別達到10、10、11篇,其余年份文獻數量在0~8篇之間起伏不定。2005年是降解地膜研究的低谷期,僅出現了1篇論文。這一階段,降解地膜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相關研究比較零散,研究處于較低水平,可視為緩慢發展期。2010—2018年9年期間,降解地膜研究文獻數量增長較快,2010年僅為13篇,2017年已達到60篇,檢索到的文獻數量達280篇,占文獻總量的72%,可以說超過2/3的降解地膜論文都是近10年產出的。這一階段,降解地膜研究開始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可視為快速發展期。分析表明,國內降解地膜的文獻數量總體偏少,但近年來呈上升趨勢,隨著國家對農業資源環境領域的重視,可以預測未來降解地膜將成為熱點研究領域。2.2研究區域分布。第一研究機構按地區統計結果表明(表1),389篇降解地膜文獻廣泛分布在國內28個省市自治區,數量為1~62篇不等。新疆、甘肅、山東是降解地膜研究靠前的3個地區,文獻量依次為62、38、1篇,分別占文獻總量的15.94%、9.77%、7.97%。這些地區分別大面積種植棉花、玉米、花生等作物,對土壤水溫的需求較強,地膜使用量、覆蓋面積和使用強度在國內均排在前列,地膜殘留量也較高,因而對應用降解地膜的需求也較為突出。云南、北京、廣東是緊隨其后的3個地區,文獻量依次為29、29、20篇,分別占文獻總量的7.46%、7.46%、5.14%。云南、廣東分別種植煙草、甘蔗等作物,地膜使用較為廣泛,對降解地膜的研究也較為迫切;北京在降解地膜研究方面占有一定優勢,這可能是由于從事降解地膜的農業高等院校、農業科研機構及行政管理單位等比較集中于此的原因。2.3載文期刊分析。從統計情況看,檢索到的389篇降解地膜文獻分別刊載在175種期刊上,平均每種期刊發文2.22篇,國家期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地方雜志等均有刊載,說明降解地膜的情報源分布較為廣泛,其研究已占有一定地位。根據布拉德福定律的區域分析方法[10],將每種期刊刊載的降解地膜文獻數量進行整理,按照核心區、相關區和離散區大致占所有文獻總量1/3的原則來劃分期刊。核心區為發文5篇及以上的期刊共20種,文獻總數148篇;相關區為發文2~4篇的期刊共53種,文獻總數139篇;離散區為發文1篇的期刊共102種,文獻總數102篇,據此列出降解地膜研究文獻離散狀況(表2)。分析表明,核心區期刊種類占期刊種類總量的11.43%,載文量占文獻總量的38.05%,這一結果與布拉德福定律描述的核心區期刊刊載的文獻量要占論文總量的1/3大致靠近;相關區期刊種類占期刊種類總量的30.29%,載文量占文獻總量的35.73%;離散區期刊種類占期刊種類總量的58.29%,載文量占文獻總量的26.22%。核心區、相關區、離散區3個區發文密度依次為7.40、2.62、1種/篇,核心區發文密度明顯集中。20種核心區期刊分析表明(表3),載文量10篇以上的期刊有2種,分別是《中國農學通報》17篇、《現代農業科技》13篇,其余20種期刊為《新疆農業科學》《農業環境科學學報》《塑料科技》《中國棉花》等,載文量在5~9篇之間不等,這些期刊可作為查閱降解地膜文獻資料的主要信息源。期刊復合影響因子(IF)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18]。20種核心區期刊的IF都較低,平均IF僅為0.732。IF≥1的期刊有4種,僅占核心區20種期刊數量的20%,分別是《農業工程學報》(IF=3.118)、《干旱地區農業研究》(IF=1.420)、《中國農業大學學報》(IF=1.367)、《農業環境科學學報》(IF=2.218);這4種期刊載文量共計28篇,僅占核心區20種期刊的總載文量148篇的18.92%。分析表明,降解地膜研究文章水平總體較低,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2.4核心作者分析。從整理情況看,389篇文獻按第一作者統計共有325人,其中發文1篇的作者281人,2~3篇的作者37人,4篇以上的作者7人,分別占總數的86.46%、11.39%和2.15%。核心作者是某研究領域的引導者和推動者,其研究水平和思想觀點對該領域研究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可從發文量來評價核心作者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核心作者以普賴斯定律來確定,如式(1)所示[19]。(1)m為核心作者的最低論文數,Nmax為統計年限中最高產作者的論文數。對檢索到的文獻按第一作者進行統計(表4),最多的作者是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申麗霞,其發文量為5篇,即Nmax=5。將Nmax=5代入公式,得m=2.24,取m=3,即數在3篇及其以上的可列為核心作者。通過統計得出,該領域研究的核心作者共有12位,共44篇,占文獻總量的11.31%,與核心作者發文量應占發文總量20%的下限相比,該比例明顯偏低。分析表明,近年來降解地膜領域研究人員分布還比較分散,尚未形成一支較為穩定的研究群,且僅有個別作者對自己的研究主題進行了跟蹤研究,核心作者不突出。2.5主要研究機構分析。研究機構是作者進行學術研究的依托,為學者研究提供了基本科研平臺,尤其是核心研究機構及其動向更成為學者研究的風標[20]。從對第一研究機構降解地膜數量的排序情況(表5)可看出,發表4篇以上文獻的機構主要集中在7家,分別是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11篇(2.83%)、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10篇(2.57%)、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8篇(2.06%)、太原理工大學水利工程與工程學院7篇(1.80%)、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建筑工程學院6篇(1.54%)、新疆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農業節水研究所5篇(1.29%)、新疆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站4篇(1.02%)。這些機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降解地膜在玉米等糧食作物、棉花等經濟作物、高粱等飼草作物上的應用效果,考察的大多是降解地膜應用后土壤環境的水熱效應及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少量研究內容涉及到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個別研究涉及到降解地膜的一般理論綜述。分析表明,農業高等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是從事降解地膜研究的2類主要機構,是降解地膜領域研究中的核心和中堅力量,且這些機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解地膜的田間應用。此外,近年來降解地膜研究領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極大重視,作為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相關政策的制定以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等項目的實施單位,也參與了降解地膜領域的研究,新疆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站作為政府農牧部門單位在文獻數量排名靠前的第一研究機構中出現,也佐證了這一趨勢,凸顯了研發降解地膜旨在防控農業環境污染的初衷要義。在文獻整理過程中還發現,從研究機構合作情況來看,降解地膜研究領域教學、科研與推廣單位之間的合作較多,地膜生產企業參與的極少,僅有山東地區的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個別企業參與了一些研究,這是今后需要投入研發力量和鼓勵支持的領域。2.6高被引論文分析。引用頻次反映文獻的參考和應用價值等,被引用頻次越多,說明本論文對學術研究及交流所起的影響就越大[21]。本文將被引次數在70次以上的論文視為高被引文章,共有9篇文章,總被引次數為841次(表6)。這9篇文獻分布在《農業工程學報》等8種期刊上,均由核心期刊刊載。被引次數最高的論文是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申麗霞于2011年發表在《農業工程學報》上的論文《可降解地膜對土壤、溫度水分及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被引頻次為119次;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呂江南于2007年發表在《中國麻業科學》上的論文《農用薄膜應用現狀及可降解農膜研究進展》、西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黎先發于2004年發表在《塑料》上的論文《可降解地膜材料研究現狀與進展》,被引頻次均為112次,其余論文被引頻次介于70~95次之間。由于文獻的引用有滯后性,這9篇引用頻次最高的文章都發表于2012年之前,這些文章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7關鍵詞詞頻分析。關鍵詞是作者從高度概括的角度提出的一組反映文獻核心內容的科技詞匯,關鍵詞統計分析的目的在于尋找科學研究趨勢,幫助研究者快速掌握科研動態[22]。詞頻分析法是利用可以解釋或表達文獻核心內容的關鍵詞或主題詞,在某一研究領域文獻中出現的頻次高低,來確定該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的文獻計量方法[23]。統計數據表明,389篇降解地膜研究文獻共出現關鍵詞677個,出現頻次1737次。剔除與檢索主題重復的“可降解地膜”“降解膜”“崩壞地膜”等顯而易見沒有分析意義的關鍵詞,列出詞頻出現在10次以上的高頻關鍵詞(圖2)。由其分布圖可看出,根據其研究角度,大致可分為降解地膜類型、降解地膜應用作物和降解地膜研究指標3大類研究熱點。從降解地膜類型關鍵詞看,“生物降解地膜”共在36篇文獻中出現,“生物降解膜”“生物降解”“光降解”在19篇文獻中出現,“光降解地膜”在11篇文獻中出現,“雙降解地膜”共在13篇文獻中出現,可見降解地膜類型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型降解型、光降解型及雙降解型,且以生物降解型為主;從應用作物關鍵詞看,“玉米”共在60篇文獻中出現,“棉花”共在32篇文獻中出現,“烤煙”共在16篇文獻中出現,“甘蔗”共在12篇文獻中出現,“馬鈴薯”“花生”各在11篇文獻中出現,可見降解地膜的主要應用作物為玉米、棉花、烤煙、甘蔗、馬鈴薯和花生;從研究指標看,“產量”共在61篇文獻中出現,“土壤溫度”共在37篇文獻中出現,“土壤水分”共在25篇文獻中出現,可見降解地膜研究指標主要集中在土壤溫度、土壤水分及作物產量3個方面。從高頻關鍵詞的分布可以看出研究的熱點,而低頻關鍵詞中則可能包括創新點[22-23]。限于篇幅,詞頻出現在10次以下的關鍵詞沒有列出,從其分布可知,“降解率”在8篇文獻中出現,“降解性能”在7篇文獻中出現,“環保”在4篇文獻中出現,“降解產物”“工藝”各在2篇文獻中出現,“安全期”“可控性”各在1篇文獻中出現,這些關鍵詞恰恰是評價某種降解地膜產品成熟與否的關鍵指標,應在今后研究中予以注重和加強。

3結論

1987年以來32年間降解地膜研究領域共發表文獻389篇,前23年期間降解地膜研究忽冷忽熱,可視為緩慢發展期。近10年來其速度和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可視為快速發展期;全國各地對降解地膜均有一定研究,新疆、甘肅、山東等地膜應用廣泛的地區是降解地膜田間應用研究靠前的3個地區,應用作物涉及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和棉花、甘蔗、烤煙等經濟作物;降解地膜文獻分別刊載在175種期刊上,《中國農學通報》《現代農業科技》等22種期刊是核心區期刊,降解地膜研究文獻的水平總體還較低;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農業高等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是從事降解地膜研究的2類主要機構,研究主要集中在田間應用方面。教學、科研與推廣單位之間的合作較多,地膜生產企業參與的極少;申麗霞、嚴昌榮等是降解地膜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該領域的研究人員還比較分散,領軍人物比較匱乏;降解地膜被引次數70次以上的9篇高被引文章分布在《農業工程學報》等8種期刊上,被引次數最高的論文是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申麗霞于2011年發表在《農業工程學報》上的論文《可降解地膜對土壤、溫度水分及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降解地膜類型研究、應用作物研究和水熱變化、產量效益等指標研究是降解地膜研究的3類主要內容,分別涉及“生物降解”“玉米”“土壤水分”等關鍵詞,而降解地膜制造工藝、環境評價等方面涉及的關鍵詞,如“可控性”“安全性”等較少甚至缺乏。

查看全文

科學知識圖譜效能評估可視化分析

系統效能是系統的實際行為表現與系統目標的匹配程度,其度量和評估往往牽涉系統科學、管理科學和行為科學等多個領域[1]。目前,國內效能評估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武器裝備[2]、火控雷達[3]、電子對抗[4]等領域,研究內容包括評估指標體系及模型構建、評估方法及模擬仿真。但是,這些研究主要是效能評估領域某一知識點的微觀聚焦,缺乏對該領域研究現狀整體格局的宏觀可視化分析。科學知識圖譜(MappingKnowledgeDomains)是用于顯示科學知識發展進程和結構關系的圖形,既是具有時間序列化的知識譜系,又是可視化的知識圖形;可對知識或研究群體所構成的復雜網絡進行聚類分析和共引分析,將海量數據以圖形、圖像等可視化集中表現形式,挖掘數據之間的潛在關聯,實現數據可視化信息處理,以協助人們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5-6]。科學知識圖譜分析技術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發展迅速[7],目前被廣泛應用于管理科學[8]、安全科學[9-10]、科技管理[11]等領域。筆者基于華裔學者陳超美開發的科學知識圖譜可視化軟件CiteSpaceV[12],以中國知網CNKI上的核心期刊為數據源,檢索效能評估領域近20年所載論文,分析研究成果產出時序、研究力量分布、作者合作、機構合作、關鍵詞及其文獻共引、突變詞分析;通過科學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分析呈現效能評估研究領域的知識結構、規律和分布情況,實現科學知識從微觀聚焦到宏觀可視化分析的突破,進而對效能評估領域研究動態的總體把握。

1效能評估研究成果可視化分析

1.1數據來源及方法。以“主題=效能評估”在中國知網(CNKI)上檢索最近20年(1998年~2017年)的文獻,共得到3089條數據;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可知,少數核心期刊集中了該研究領域的大量重要文獻,于是在高級檢索中將期刊來源類別選擇為核心期刊和EI源期刊,檢索條件:精確,經過篩選去除不相關的聲明、通知、公告等,可得該領域的有效文獻1248篇。將檢索結果導出為Refworks文本文件,導入CiteSpaceV中進行格式轉換,“TimeSlicing”選擇1998年-2017年,“YearsPerSlice”設置1年為一個時間分區,“TOPNPerSlice”選擇閾值50,即每個時區選擇高頻出現的前50個節點,采用網絡裁剪運算策略(pruningslicednetwork),繪制作者、機構合作網絡知識圖譜,有效地完成效能評估領域科學研究進行可視化分析。1.2論文產出時間圖譜。論文產出是衡量研究領域已有知識的累積量以及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標,筆者將效能評估研究近20年的核心期刊論文進行時間圖譜分析如圖1所示:效能評估領域研究論文產出曲線基本符合科學文獻的指數增長規律———普賴斯邏輯增長曲線。1998年-2000年,國內效能評估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論文年平均不超過10篇,是普賴斯曲線緩慢增長的初級階段;2001年-2003年,國內效能評估研究論文呈現線性增長趨勢,并于2003年首次突破了20篇;2004年-2007年,該領域研究論文呈指數型增長趨勢,并于2007年達到了峰值105篇,該年研究成果占比總研究成果的8.3豫;2008年-2017年,該領域論文發文量基本穩定在(80~100)之間波動,標志著國內效能評估研究已經成熟。將刊載效能評估領域研究論文的北大核心期刊按其刊載量進行降序排列,前十位分別是《火力與指揮控制》(358篇)、《系統仿真學報》(71篇)、《彈箭與制導學報》(66篇)、《電光與控制》(63篇)、《現代防御技術》(61篇)、《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55篇)、《計算機仿真》(30篇)、《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7篇)》、《現代雷達》(27篇)、《兵工學報》(23篇)。根據布拉福德定律,該領域最核心區期刊所刊載的文獻數量約為總數的1/3,即1248/3=416篇。由此可見,國內效能評估領域已形成集中穩定的核心發文期刊群;其中,《火力與指揮控制》和《系統仿真學報》為效能評估領域的核心區期刊,兩種刊物均為北大核心和CSCD核心期刊檢索,所發表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該領域的熱點,是該領域后續學者的重要參考期刊源。筆者進一步對核心期刊群進行時序統計分析如圖2所示。可見,2007年-2016年是國內效能評估研究的高產年度范圍,兩類核心區期刊時序變化曲線顯著不同。其中,《火力指揮與控制》所刊載的效能評估相關論文從數量上看,走出了普賴斯邏輯曲線的緩慢增長、線性增長、指數型增長和穩定震蕩階段;其年度產出在2007年首次超出25篇后一直保持在該水平以上,且在2016年達到峰值38篇。《系統仿真學報》所刊載的效能評估研究論文首次出現在2004年,年度產出隨后緩慢增加,在2008年達到峰值14篇后迅速下降。1.3學科分布。通過對效能評估領域近20年的研究論文分析,提取研究成果的學科分類如表1所示。其中,武器工業學科方向效能評估研究成果最突出(742篇),占總研究成果的58.86豫;其次是航空航天科學工程學科方向(186篇),占總研究成果的14.75豫;電信技術學科方向發文164篇(占比13豫);軍事技術學科方向發文量105篇(占比8.33豫);計算機軟件與應用技術學科方向發文量為93篇(7.45豫);各學科方向發文量時序變化趨勢基本相同,呈現典型的普賴斯邏輯曲線特征。

2效能評估研究合作圖譜分析

2.1作者合作圖譜。根據普賴斯定律,某一領域的核心作者發文數m應滿足:m=0.749*nmax姨(nmax姨表示發文最多作者的文獻數),經過統計分析可知m=0.749*31姨=4.17,取整得到5,即在效能評估研究領域發文量大于等于5篇的作者可視為核心作者,近20年共有55人,共計發文403篇,占總文獻數的32.75豫,未達到普賴斯所認為的核心作者發文總數占全部發文量的50%,說明國內效能評估領域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核心作者群。筆者采用CitespaceV對效能評估研究領域的作者合作關系進行分析如圖3所示,字號越大說明該作者發文量越多,紅色圓圈表示作者間的合作研究成果較多。可見,近20年來該領域共包含252個作者、252對合作關系、作者合作網絡密度為0.008;說明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網絡整體較為松散,即效能評估領域沒有形成聯系緊密的合作網絡。但是,以來自同一院校師生之間2人~5人之間的局部合作網絡較多,如空軍工程大學的徐浩軍、華玉光、劉凌、孫金標、郭輝等5人組成的最大子網絡,通過發揮團隊集體優勢,承載效能評估知識的延續性,提高在該領域的科研產出效率。通過分析作者合作網絡可知,該領域核心作者中的高產者(假定其論文總量大于等于10篇)有張安(31篇)、徐浩軍(18篇)、郭三學(14篇)、高曉光(13篇)、羅鵬程(12篇)、王維平(12篇)、武昌(12篇)、周經倫(10篇)。筆者將效能評估領域論文高產者前三甲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時序統計分析如下頁圖4所示:這3位學者的發文量時序變化曲線截然不同;西北工業大學的張安近20年幾乎每年都有產出效能評估相關論文,其中2008年達到峰值8篇;空軍工程大學的徐浩軍在該領域的研究從2006年開始,年平均發文量為3篇;武警工程大學的郭三學在效能評估的研究開始于2014年,且年平均發文量為4篇。2.2機構合作圖譜。通過分析效能評估研究論文的機構合作網絡如圖5所示,近20年機構合作網絡節點數111,合作關系數57,網絡密度為0.0093。網絡節點和字號的大小反映機構發文量的多少,紅色圓圈表示機構合作研究成果較多。該領域量排名前十的機構包括空軍工程大學(239篇)、西北工業大學(107篇)、國防科技大學(90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44篇)、海軍航空工程學院(41篇)、海軍大連艦艇學院(35篇)、海軍工程大學(30篇)、第二炮兵工程學院(27篇)、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27篇)、解放軍理工大學(25篇)。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線表示機構之間合作次數。由圖可見,參與效能評估領域研究的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比較疏散,合作關系較為突出的是空軍工程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2.3關鍵詞共現圖譜。關鍵詞是對所述文章思想和觀點的高度概括,筆者通過對近20年效能評估領域1248篇核心文獻的分析,提取得到關鍵詞3967個,通過統計分析得到該領域前10個高頻關鍵詞及其頻次分別為:效能評估(593次),作戰效能(170次)、層次分析法(91次)、指標體系(60次)、作戰效能評估(52次)、評估(48次)、效能(38次)、評估模型(37次)、仿真(27次)、模型(24次)。筆者將該數據導入CiteSpaceV中進行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如圖6所示。其中,圖譜共生產節點215個,542條連線,網絡密度為0.0236。知識圖譜中字體及其圓圈的大小代表該節點的重要程度,字體越大、圓圈越大則表示該關鍵詞出現的次數越多,重要性等級越高,越有可能成為網絡的核心節點;連接線上的數字表示共現次數,表示關鍵詞之間的關聯程度大小。CiteSpace軟件中提供了一個可量化某一節點在連接其他節點中的重要程度的指標———中心度(中介中心性),若某節點的中心度大于等于0.1,說明該節點處于核心位置或對信息的流動起到控制作用。從圖譜中可知,關鍵詞中效能評估(1.21)、作戰效能(0.37)、層次分析法(0.17)、指標體系(0.11)、評估模型(0.10)等節點在圖譜中發揮了重要的樞紐媒介作用。綜合關鍵詞頻次及其中心度,以上節點可視為共現網絡的關鍵節點,反映了效能評估領域的核心研究主題和方法。2.4效能評估文獻共引分析。表2是效能評估研究排名前5位的高被引文獻,說明其學術水平較高,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高被引文獻研究內容涉及武器系統、雷達、導彈、電子對抗等學科,期刊來源均為公認度較高的核心期刊。其中武器系統效能評估在高被引文獻中占比67豫,由張克在《宇航學報》上發表于2002年的《關于導彈武器系統作戰效能評估問題的探討》,其總下載量最高、被引次數較高,為各學科效能評估研究奠定了基礎,是后續學者的重要參考來源。2.5關鍵詞突變分析。科學知識圖譜能夠顯示知識單元和知識群之間的網絡結構、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諸多復雜關系,新研究主題或研究熱點的確立通常可依據詞頻增長率顯著變化或爆發詞檢測;而CiteSpaceV不僅能夠實現對高頻節點和聚類的解讀,也能通過“突變詞語”的突變檢測(burstdetection)來實現對學科研究前沿的探測。筆者通過對效能評估研究領域近20年的1248篇文獻進行突變詞(burstterms)提取分析,其結果如圖7所示。1999年-2005年,“作戰效能評估”突變強度和頻次高居榜首,表明該時間段效能評估研究集中在武器裝備和軍事領域;2005年-2007年,突變詞為“防空導彈”,說明該時間段的研究熱點是導彈效能評估;2013年-2017年,“云模型”[13-14]和“評估指標”[15]突變次數顯著增加,為效能評估學者青睞的新主題和熱點。

以中國知網近20年收錄的主題為“效能評估”的核心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借助CiteSpaceV對其在空間上形成的客觀共現現象進行可視化分析,包括研究成果產出時序圖譜、學者和機構合作圖譜、關鍵詞共引、文獻共引、突變詞等,從而獲取該領域研究的演進情況。研究結果表明:1)科學知識圖譜能宏觀地勾勒出效能評估的“科學研究地形地貌圖”,使得學者們在該領域的研究“既見樹木,又見森林”。2)國內效能評估研究從產出、研究主題以及合作情況上都已經趨于成熟,目前已形成集中穩定的核心發文期刊群;但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核心作者群,作者合作和機構合作關系網絡均較為松散。3)關鍵詞和突變詞分析能有效地把握該領域研究的主題和熱點的演變過程。

查看全文

地測類研究型實踐教學綜述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成立于2009年5月18日.下設能源地質系、地質工程與環境系、地球物理與信息系、測繪與土地利用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在編教師47人。目前在籍學生分布在地質工程、測繪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統四個專業,2008—2009學年度學院教師共開設本科生考試、考查課程6l門共計2604學時,其中含實驗和上機環節的課程38門,實驗課234學時,上機課230學時;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不包括畢業實習)共開課21門計51周。眾所周知,地測類專業實踐性強,教學過程中除了課堂講授外還要有大量的實驗和集中實踐與之相配合.以鞏固和驗證所學理論知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本文從實驗室建設與制度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施、教學改革和質量工程建設、結合科研選題并加強畢業論文指導等方面介紹學院的經驗與探索。

1教學改革與經驗

1.1實驗室建設與制度建設

按照學校“十一五”實驗室建設規劃.學員從實驗教學體系、實驗隊伍、管理模式、設備與環境等方面人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實驗教學的研究、探索、改革與優化。2009年重點建設了地質綜合實驗室、煤田地質勘探實驗室、數字空間信息綜合分析實.驗室和空間信息采集與數字測繪實驗室,累計建設資金356.9萬元。實驗條件的改善,更新了實驗教學內容,改進了實驗教學方法,優化了實驗教學環境。綜合性、設計型和創新性實驗項目比例達到了90%。為本科生的集中實踐、科研訓練、專業綜合設計、畢業設計等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條件保障。為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充分發揮儀器設備效能,逐步實現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學院成立了地測實驗中心,與系級機構平級,由學院統一管理,打通使用。目前已初步制定了實驗室開放制度(試行)、實驗教學管理辦法(試行)、學生實驗守則(試行)、實驗教學規范(試行)等制度外,還初步制定了實習報銷制度與原則、實驗設備管理和賠償制度(試行)、實驗室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試行)等規范管理文件。通過實驗條件建設和管理制度建設,保證了實踐教學的有序、規范運行。

1.2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拓展校外實踐渠道

建立健全校外實習基地管理制度。明確實習基地承擔的義務和指導教師的崗位職責,實現基地的穩定運行.是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的時間和質量以及適應不斷更新的實踐教學內容的保障。2009年學院根據人才需求和新形勢的要求,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經協商建立了9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分別為湖南省煤田地質局、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青海煤炭地質局、云南煤炭地質勘察院、河南煤炭地質勘探研究院、北京三鼎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團地鐵地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和京煤集團等;此外,學院與神華(北京)遙感勘查有限責任公司達成了全面合作協議,在學生實習與就業方面,神華(北京)遙感勘查有限責任公司將優先接收學院學生到單位進行專業實踐和安排就業。實習基地的建設,不僅使實驗教學內容與科研、工程和社會應用實踐緊密結合,而且拓寬了實踐辦學途徑,彌補了校內實驗條件的不足,保證了實踐教學的有序運行,也拓展了學生就業渠道和空間。學院重視地質類和測繪類專業的實習和集中實踐教學,在實習任務下達之初,學院和各系統一安排部署,指定有經驗的帶隊教師,結合實習基地條件和特點,確定實習內容和要求,準備相應的實習指導書;實習前再召開動員大會,強調實習的意義、明確實習的內容、要求和注意事項;實習過程中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實習進度,努力解決存在的學習和生活問題:實習后一周內提交符合格式要求的實習報告,根據實習報告質量、實習表現、出勤情況等給出成績。并召開總結和講評會,指出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和后續有待改進的地方.實習報告全部在學院歸檔保存。從目前的運行結果看總體效果良好,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