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創新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9 10:07: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工程創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工程創新

金融工程創新論文

(1)第一部分國際金融創新1一、背景及概念1二、創新成果1三、技術進步與國際金融新格局的形成4第二部分金融科學的發展6一、金融學分析方法數量化6二、金融學與其他學科交叉化7三、金融創新工程化8四、金融交易及管理電子化10第三部分金融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技術12一、金融工程的內涵12二、金融衍生產品的分類及創新12三、金融工程技術的分類15四、金融工程的發展趨勢18

第一部分國際金融創新

一、背景及概念從本世紀60年代開始,特別是進入70年代以后,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機,利率和匯率出現了劇烈波動。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使金融機構的舊有經營模式和業務種類失去市場,同時又給它們創造了新的潛在業務和巨大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計算機與通訊技術的長足發展及金融理論的突破促使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突飛猛進,而創新成本卻日益降低。在強大的外部需求召喚下,在美好的盈利前景吸引下,金融機構通過大量的創新活動,沖破來自內外部的各種制約,導致全球金融業金融領域發生了一場至今仍在繼續的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形形色色的新業務、新市場、新機構風起云涌,不僅改變了金融總量和結構,而且還對金融體制發起了猛烈的沖擊,對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提出了嚴峻挑戰,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定,國際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對于金融領域內發生的這些變革,我們將其統稱為“金融創新”。

二、創新成果(1)金融工具創新從狹義上理解,金融創新通常指金融工具的創新。金融工具創新的成果是極為豐富的,按照金融創新工具的功能來劃分,我們可以將其大致分為風險管理型創新、增強流動型創新、信用創造型創新和股權創造型創新四種。事實上以上分類也代表了金融創新的四種原動力。表1按金融中介功能分類的創新金融工具風險管理型創新無疑是金融工具創新中最主要的一類。在八十年代,圍繞市場風險管理進行的風險轉移型金融創新最為流行,其典型代表就是期貨、期權和互換工具,以及用它們構造出的各種復雜的產品組合。進入了九十年代以后,諸如信用違約互換、總收益互換、信用價差互換以及信用掛鉤票據等以轉移信用風險為核心的信用衍生工具經歷了引入和迅速發展的階段,并成為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上創新的又一大熱點。在1999年,在各種衍生產品交易中,金融互換、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仍然占有最主要的地位。金融資產價格波動性的增加,提高了資產持有者持有某項金融資產的機會成本,與此同時,整個社會負債水平的提高使得對債務成本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二者都導致了債權、債務人對金融資產流動性的要求。八十年代以來,銀行業普遍興起的資產證券化是增強流動型創新的重要成果之一;而期貨等衍生工具交易相對于現貨交易具有流動性優勢,也把眾多的投資者從傳統的股票和債券市場上吸引了過來。在1999年仍然保留著這種趨勢。對信貸的需求推動了信用創造型金融工具的創新與發展。在八十年代企業兼并重組浪潮當中,對高杠桿債務融資的巨大需求使華爾街上的投資銀行家們開發出了垃圾債券,并風行一時。而針對由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委托問題,金融界創造出了以可轉換債券為代表的一類新型融資工具,使投融資雙方的需求更好地得到滿足,從而擴大了融資規模。對于股權創造型金融創新,相對于信用創造型創新的發展較為遲緩。但八十年代以來,由于各種金融監管都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加強了要求,因此商業銀行成為這方面創新的主要需求者和使用者。(2)金融市場創新金融市場在近年來出現了兩個重大變化:首先,國際金融市場實現了一體化。由于資訊的進步,全球金融市場連成一片,外匯市場已經實現了24小時連續不斷營業;歐洲貨幣市場和國際證券市場迅速發展并不斷壯大。第二,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迅速崛起,并在很多情況下超過了現貨市場的規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衍生品的場外交易早在80年代就迅速超過了有組織的交易所交易,并且兩者之間的差距有進一步擴大的態勢。(3)金融組織結構創新金融機構自身作為創新主體,也在不斷經歷著組織結構上的創新,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勢頭銳不可當。近兩年來,美國、日本、德國的金融機構通過一次次大規模的兼并收購向著“超級金融百貨公司”的戰略目標迅速挺進。在分業經營限制遲遲不肯退出舞臺的美國,1998年4月,花旗集團與旅行者集團的合并實際上已在美國金融界開創了商業銀行、投資、保險業務“一條龍服務”的先河。迫于壓力,1999年10月22日,美國白宮及共和黨國會領袖就改革美國銀行業條例達成協議,廢除禁止銀行承銷證券的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新法案也將允許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公司互相在彼此的市場進行競爭。這表明金融機構必須在更廣泛的領域內與更多的競爭對手爭奪市場份額,金融機構之間競爭的激化迫使金融機構必須積極創新,并向多元化、全能化發展。(4)金融制度的創新金融制度的創新與金融業務和金融組織結構的創新是相互推動的。利率限制和分業經營限制的逐步取消,各國金融市場的順序開放等等都是這輪金融自由化潮流沖擊舊有金融體制所帶來的變革。1999年3月1日,世貿組織71個成員締結的新的全球金融服務業自由化協議正式生效,占全球金融服務業95%的國家和地區在銀行業、保險業和基金市場方面全面開放,全球金融體系又向自由化邁進了一大步。

三、技術進步與國際金融新格局的形成現代通訊與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展,有力地刺激了金融創新。從微觀上來講,這種推動作用貫穿了創新活動的整個過程,從產品創意、到設計開發直至推廣交易,技術進步的作用至關重要。它提供了金融創新活動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同時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并使得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必須通過不斷創新才能順應并利用這種技術進步,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從宏觀上來講,技術革命推動的金融創新對金融結構的變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信息技術和交易技術的進步促成了全球電子交易網絡和自動清算系統的發展,突破了各類金融市場彼此之間的分割,跨越了地理上的國家疆界,膨脹了市場的規模,加速了市場的流動,并最終推動了金融市場的證券化和國際化的蓬勃發展。但同時這也使得金融資本在全球各個金融市場之間的流動更加迅捷,金融風險的蔓延更加迅速,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增強。第二,技術革命產生了電子貨幣、電子金融產品,使金融產品和金融交易進一步虛擬化。第三,新技術使金融機構傳統的業務和垂直結構的管理模式不再適應全球金融網絡時代的要求,“全球思維,當地行動”新思想已經興起,它重點強調以金融功能為核心的組織結構模式,為此金融機構整體必然經歷重大調整。第四,金融監管必須直面金融技術革新所發起的挑戰,重新建立靈活有效的監管體系。

第二部分金融科學的發展有人將金融學劃為兩大分支:貨幣經濟學和金融經濟學。

查看全文

工程材料創新才能的培育

機械工程材料課程是工科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十分重要的技術基礎課,是機械類專業唯一的一門全面介紹材料知識的課程,在人才的知識結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素質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課程的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而且更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因此,作為高等學校的專業教師,積極探索如何把創新教育滲透到每個教學環節中,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一、提高對課程的認識,樹立創新教育觀念

材料科學對于科技進步、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都是一個關鍵領域,起著先導和基礎作用,各個行業都離不開材料的研究與應用。例如,在講課中,列舉南京長江大橋、年產30萬噸乙烯工程、大慶和大港油田的建設成就等生動例子,以及在納米材料、超導材料等研究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果,結合授課內容,密切聯系我國經濟建設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科研成果,潛移默化,進行正確的引導,就能讓每個專業的學生認識到這門課程的意義,樹立創新教育觀念,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意識到在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二、根據專業特點選擇與更新教學內容,采用啟發滲透式的教學方式

工程材料的課程內容具有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針對機械類學生,根據他們的專業特點,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一)基本理論部分。簡要闡述工程材料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查看全文

工程創新論文

摘要:基于實踐的知識論立場,科學、技術、工程、產業在現實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同知識的生成與應用相關聯,并生成彼此相互區別而又相互聯系的知識形態。它們在實踐的聯系中形成一條無形的科學—技術—工程—產業(STEI)“四元知識鏈”。從“四元知識鏈”來看,工程創新是凝結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識被并入到生產函數中以獲得首次商業化應用的過程。從四元知識鏈的視角理解工程創新,對知識經濟時代現實中的工程創新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STEI知識鏈;工程創新;知識經濟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正在成為創新的核心。工程活動架起了連通科學、技術與產業發展之間的橋梁,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大杠桿,也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提高的重要現實指標。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工程創新已成為創新活動的主戰場,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發展目標的一個關鍵性環節,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的大局。因此,“工程創新應該成為創新研究的新重點”[1]。目前,對工程創新的研究已受到許多學者關注,并有了諸如工程創新的意義、特點、規律[2],工程創新與工程人才,工程創新的一般屬性[3],工程范式的創新[4],工程教育創新[5]等研究成果。作為創新研究的新領域,工程創新研究還需要深入探討。殷瑞鈺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識鏈”概念[6],為從知識鏈的角度探討工程創新提供了新的視野。本文立足于實踐的知識論立場,對科學—技術—工程—產業“四元知識鏈”進行分析,并從“四元知識鏈”的視角對工程創新進行新的解讀。

一、科學—技術—工程—產業的知識鏈

查看全文

小議工程設計創新

當今世界,創新越來越成為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重要標志,越來越決定著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速度。一個創新精神旺盛的民族,即使暫時處于落后狀態,也必然會后來居上,贏得未來。

而要居于世界創新民族之林,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核心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我軍的科研院所身處科技發展和軍事斗爭準備兩個前沿,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密集、知識密集、成果密集、人才密集的團隊,發揮好這個團隊的領軍作用,推廣普及他們的創新經驗,探索他們的創新規律,對于激發全軍官兵的創新熱情,完成“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歷史使命意義重大。為此本刊特開辟“自主創新在國防科研院所”專欄,陸續約請一些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所的領軍人物,暢談創新發展思路,敬請關注。

[新聞背景]第二炮兵工程設計研究院是一個具有20多個專業的綜合性國家甲級勘察設計科研單位,組建30年來,先后獲得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177項,國家專利28項,國家和軍隊級優秀設計獎30余項,其中軍隊優秀設計二等獎以上22項,國家優秀設計金質獎、銀質獎各1項,勘察設計科研水平位居全軍勘察設計科研單位前列。

堅持以系統方法搞好設計

要以系統觀把握和引導創新活動

查看全文

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創新研究

摘要:社會和企業對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授課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將“以賽促教”的模式應用于工程估價課程中來,有利于提高工程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本文通過“校級競賽+提高教師水平+卓越工程師班”的實施,最終達到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教師工作的能動性等目的。

關鍵詞:以賽促教;造價;競賽

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式要求學生既具有專業能力又具有實踐能力,而工程估價作為工程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充分體現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性、應用性和成果性的特點。工程造價是工程管理學生未來的一個重要的就業方向,工程學生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在崗位上取得成就,就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崗位技能。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來看,大多數學生對此門課程的掌握程度遠遠達不到社會和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故應進行教學方法創新和改革。目前我國在工程造價方面有很多軟件,應用較為廣泛的有廣聯達,斯維爾,魯班、神機妙算等等。軟件大大提高了造價人員的工作效力和效率,學生畢業之后從事相關工作,手算工程量的可能性很小,故掌握軟件的學習,對理論進行實踐顯得尤為重要。以賽促教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指通過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大賽,將實踐和創新結合起來,重點改革傳統教學過程的模式和方法,使得工程造價課程具有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在本科學習期間,通過參加競賽和比賽的方式,認識到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并針對這些缺陷和不足進行改善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本科教育的水平。

1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1.1學生現狀分析。對于三本學生來說,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學習自主意識不夠強,對理論知識的接收能力較弱,故教師調動學生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動手能力較強,思維比較活躍,在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中才思敏捷,積極性高。而學生對軟件本身的興趣濃厚,故造價老師可以將學生的興趣引入工程造價的實訓課程中,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1.2人才培養方案分析。工程造價相關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而且學生對于軟件的積極性遠遠高于理論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口述為主,并配以PPT+板書的形式,經常是以單樣圖例為主,重點講述手工算量的計算規則。由于課時的有限性,很少能夠給學生講到如何套用定額,最終形成工程總價,所以學生理論學習結束以后,很難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概念和流程,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差。目前我校雖然為工程造價課程購買了相關軟件,但是軟件授課課時很少,僅有16個課時,學生實際并沒有掌握多少軟件知識,對于軟件基本處于認知狀態,遠遠達不到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的需要。1.3技能大賽在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發展的現狀。近年來,學校和工程技術系高度重視技能大賽,堅持把技能大賽作為提高人才素質,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要抓手[1]。2018年6月10日,我系學生首次參加由廣東省工程造價協會主辦,廣聯達軟件公司協辦的工程造價技能大賽,榮獲團隊三等獎,個人二等獎和個人三等獎等獎項。對于我專業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很好的成績,對老師來說,比賽提供了另外一個教學方向,對學生來說,更是鞭策和鼓舞。

2“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法

查看全文

公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的實踐與創新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背景下,公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由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牽頭,聯合大型骨干企業、科研院所、本科院校和行業學會等單位構建“人才匯聚、科研創新、專業一流”三位一體協同創新平臺,在科研與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等方面實施協同創新,中心于2019年獲得教育部認定,可為同類院校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協同創新中心;公路工程;平臺;融合

為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教育部自2015年起,開展高職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牽頭組建公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發揮主導和參與單位的綜合效應,搭建“校-企-研”協同創新模式,構建“人才匯聚、科研創新、專業一流”三位一體協同創新平臺,通過近年來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1建設背景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時期,交通運輸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肩負著加快轉型升級、服務國家戰略的多重使命,對交通運輸科技創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交通運輸部科技司提出了重大技術方向和技術政策:交通運輸行業BIM技術應用、技術標準;橋隧結構病害自動識別、無損檢測技術;輕質高強材料、快速維修加固等技術等。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和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背景下,我校牽頭構建公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面向公路行業核心共性問題,依托優勢專業,與大型骨干企業、科研院所、本科院校聯合開展協同創新多技術集成的研發與應用平臺;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不同層次的聯合培養人才新模式;探索高職院校通過協同創新機制在科研和教育教學新思路。從而實現“交通運輸高等職業教育以市場為導向多方共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發展目標。公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項目實施期間,黨的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構筑起交通強國建設“四梁八柱”,全面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統籌推進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優化完善高品質的快速交通網和高效率的普通干線網為主體的更高質量互聯互通的交通基礎設施。《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山東交通啟動交通強省戰略,打造高品質的交通基礎設施網、高端化的智慧交通網,推動山東省由交通大省向交通強省邁進。山東省全面啟動交通運輸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制定實施方案,建立項目庫,著力推進行業技術創新。該中心搭建協同創新平臺為山東省公路行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2中心重點建設內容

查看全文

公路養護施工工程技術創新芻議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為我國的公路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公路作為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基礎設施,其質量直接影響著運輸及行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公路養護施工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的提高公路養護施工工程技術水平,加強對公路養護施工的管理,才能有效的保障公路的質量,保障公路使用的安全、穩定。鑒于此,本文就對公路養護施工工程以及當前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公路養護施工技術的創新進行探討,希望能有效促進公路養護和運營的質量。

關鍵詞:公路養護;施工技術;創新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各行各業都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這就促進了我國交通網絡的建設,公路已經成為現代化城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人們對公路的各個方面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為了有效的保證公路的質量,就必須要對公路進行合理的養護,從而保證公路的安全,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因此,在進行公路養護施工時,施工單位需要對養護技術不斷的進行創新和完善,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解決當前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公路養護技術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推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公路養護管理現狀

在當前公路養護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1.1養護運行機制落后。當前,不少工作人員對公路養護工作缺乏深入的認知,并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由于養護工作并不能產生實際的經濟效益,這就導致相關的人員只重視公路的建設,忽視了公路的養護,缺乏對公路養護的資金投入,這就限制了公路養護的發展,公路養護管理機制和技術也得不到相應的創新。此外,傳統養護運行機制的落后,使得工作人員的工作理念也十分陳舊,工作缺乏積極主動性,導致公路出現問題時并不能及時的得到解決。1.2養護管理體制不順。我國公路養護管理基本都是由國家撥款的方式進行的,這就限制了公路養護市場的行程,不僅阻礙了資金的流通,同時還不利于公路養護管理質量的提升。雖然各地區會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封閉性,不利于公路養護管理的創新。1.3養護機械設備缺乏。當前,現代化技術已經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公路養護管理中也同樣如此,現代化機械設備能有效的提高養護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但不同區域由于自身情況的不同,使得現代化、機械化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應用,部分地區仍運用傳統的人工方式進行養護,這樣不僅效率低下,同時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進而限制了我國公路的長久發展。1.4缺乏強有力的政府監督。在進行公路養護時,還需要做好監管工作,這樣才能保證養護的質量。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常常存在政府監督不到位的情況,這也使得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存在松懈、懶散的情況,從而養護工作效率低下,影響了公路的質量。

2公路養護施工的主要過程

查看全文

土木工程與創新創業教育探討

一、概述

創新創業教育是服務于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階段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實施這一重大戰略的主要途徑。目前我國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十分活躍,但也存在很多誤區,有不少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游離于專業課程體系之外,沒有形成更為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1]。當前在高校創新創業實踐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相對獨立的,可以脫離專業教育而存在,這種錯誤的認識在很多高校的表現形式就是將幾門創業培訓、職業規劃等課程教學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而缺乏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2]。然而,這種培養方式與創新創業教育基本理念是不相符的。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到將來的職業發展中[3]。本文根據揚州大學建筑科學與工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踐,結合土木工程專業特點,對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徑進行探討。

二、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問題

創新創業教育在各高校中正不斷深入推進,但在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尚處于探索階段,目前還存在著影響本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一系列問題。(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認識不足。在國家號召雙創的背景下,各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一些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還缺乏深度認識和理解,開展教育的方式通常也比較單一,比如把創新創業教育片面理解為創辦公司或開店等,缺乏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很顯然,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應該不僅僅是培養創業者,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專業教育背景下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的人才。(二)師資隊伍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有待提升。土木工程專業作為一門傳統的工科專業,現有師資隊伍中不乏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還有眾多具有高學歷、學術能力強的教學研究型人才,但仍然比較缺乏既有創新創業能力又有創業實踐經驗的人員。在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大部分的教師是以前主要是從事行政工作的人員,缺乏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背景,難以滿足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因此,加強具有土木工程背景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顯得刻不容緩。(三)人才培養目標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融合不夠。“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土木工程專業提出了更加嚴格的人才培養要求。據統計,我國設立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培養院校超過400所。高校的定位不同、學科專業方向不同,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該也有所不同。根據不同培養標準這些高校可分為研究型學校和教學型學校,而其中居多數的教學型學校以培養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但是在人才培養目標的表述上,大多數高校都未能將專業培養目標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進行融合,這難以滿足創新創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四)課程體系設置有待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要轉化為教育實踐活動,需要依托有效的課程載體。目前我國現有的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主要側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缺乏對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基于創新創業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的的基本理念,各高校需要設置更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從而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在本專業的普及程度。高校應將在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增加創新創業類課程作為課程體系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而形成適合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五)課堂教學模式有待優化。課堂教學作為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現階段還存在一些有待優化的問題。從教學內容看,創新創業教育通常被看成是某種技能的學習,脫離于專業教育而獨立開設的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也更側重創業技巧的訓練,而專業教育內容較為單一,更多地表現為對專業知識的灌輸,在專業教育課程中缺少創新教育思想的滲透,這樣的教學內容安排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都是薄弱環節。從教學方式上看,目前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組織模式還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沒有凸顯出來,這也直接導致對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的不足。

三、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途徑

針對目前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通過借鑒各高校有關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研究成果,結合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下面從教育理念、師資隊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堂教學等幾個方面提出融合措施。(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建設。在高校中全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表明要把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放在突出的位置。創新創業教育要想取得實效,需要創新創業教育思想來改進高校教育理念,需要把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到與專業教育同樣的認識高度。在開展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要正確認識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革新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理念。如何在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的過程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必須以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樹立將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為一體的教育理念。(二)師資隊伍的建設。具有正確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和創新創業精神的教師隊伍可以正面地引導學生,激發出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熱情。首先,高校應經常性地開展創新創業培訓活動,提升土木工程專業教師隊伍創新創業意識,不斷豐富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并將其融合到專業課教學中去,打造高校高水準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其次,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引進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專業人才的力度,另一方面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通過聘請土木行業具有豐富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的杰出校友來擔任客座講師,向大學生傳授創業實踐經驗。第三,經常組織學工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接受相關培訓,在學生管理上體現創新的內涵,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的舞臺,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三)人才培養目標的建設。在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應以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為基礎,以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人才為核心。我校在修訂2018版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根據學科建設、行業發展和社會需求,明確了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主要從業方向及業務范圍,從而確定專業培養目標,這將有助于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理念和土木專業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當然,不同類型的高校關于人才培養目標的表述內容可以有所差別,但是都需要將培養創新型應用人才目標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應用型高校應突出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要求,在研究型高校更應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在培養方案中必須有支撐這些培養目標實現的課程體系。(四)課程體系的建設。建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不僅有助于面向全體學生普及創新創業的知識,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必要途徑[4]。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定位于應用型人才與研究型人才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工程應用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線來架構理論和實踐課程體系。2018版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由通識教育、學科基礎知識教育、專業知識教育、集中實踐環節、第二課堂、創新創業類課程等六大模塊組成。在通識教育課程模塊中增加創新創業類活動比例,在第一學期開設1.5學分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科導論課,以專題形式引入本專業基本研究內容、創新創業方法等教學內容。在課程體系中設置第二課堂環節,旨在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類課程的設置緊緊依托專業教育來展開,從創新創業基本理論(如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基礎、土木工程專業創新思維訓練)到實踐體驗(如土木工程專業科創指導和訓練、土木工程專業創新精神與實踐),構建起有層次、立體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支持學生將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學科競賽、創新創業活動等取得的創新成果作為創新創業類課程學分。在專業知識教育和集中實踐環節中,每門課程安排不少于2學時的創新創業教育相關內容,課程大綱明確課程在創新知識、創新能力、創新素質層面的教學目標,呼應和支撐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目標,并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專業教育的全過程。至此,構建起三個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第一層次是面向土木工程專業全體學生,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通識課和創新創業類課程模塊中的必修課;第二層次是面向本專業有較強創新創業意愿和潛質的學生,旨在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的第二課程環節和創新創業類課程中的選修課;第三層次是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際運用能力的各類實踐活動課程。(五)課堂教學的建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可以圍繞土木工程專業學科發展和科技進步來展開。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以創新的思路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與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有效銜接,為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訓練的平臺。在考核內容上,可結合實際問題,加大對學生創新思維考核的比重,促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注重對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在考核方式上,要根據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內容和特點,采取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重視創新創業素質的考核。

查看全文

創新工程人才培養論文

一、拔尖創新工程人才培養及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工程精神的內涵

關于工程精神概念,國內主要在工程哲學研究中有所涉及。中國近代關于工程精神的研究絕大部分始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院長喬爾•莫西斯提出的“大工程觀”,他認為工程是建立在科學與技術之上的包括社會經濟、文化、道德、環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涵義,工程教育必須回歸工程的本質,重視培養學生知識體系的系統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徐長山教授認為,工程精神就是以工程實踐為基礎的知、情、意的統一,是工程人的精神品質的集中體現,是工程活動的精神動力。王章豹研究員指出:“工程精神是指從事工程的人員在長期的工程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準則、思維方式、意志品格和行為規范等的總和,它是人們從工程活動過程及工程建構成果中凝煉和升華出來的為工程共同體及工程人自身所特有的精神風貌和精神特質”。但筆者認為,工程精神是建立在工程之上的哲學概念,是從自我意識出發,通過內在觀點感知神經元事件,對工程實踐經驗進行抽象和提升,作用在工程師身上的一種行為或品質。工程精神是工程師自由意志的定在,是工程師創新的不竭源泉,對工程意識的培養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工程精神的缺失業已成為卓越工程師短缺、創新能力不足、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嚴重、重復建設與資源浪費驚人、質量安全事故頻發、勞資糾紛不斷、人文精神缺失等一系列問題的“病根”。工程精神的培養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內容,成為了軟實力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工程意識的界定

優秀的工程師必須具有工程意識。何為工程意識?從廣義的角度來講,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因素。王貴和等人提出,工程意識是人腦對人工物、經濟環境、自然環境這個大工程的能動反應,就是在充分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要有能夠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合情合理合法地開發利用自然條件去完成某項工程,創造出新的物質財富的意念。賈致榮教授認為,工程意識是人們將自然科學原理結合人類在生產實踐中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再應用到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實踐過程中,在人的頭腦中形成一種高度完善、高度有組織的人腦機能,是一種高級特殊物質。從以上的概念不難看出,工程意識具有以下兩個特征:

(1)工程意識是意識形態的一種。它是工程師在完成某項工程的過程中,通過客觀現實反映在腦海當中的一種意識。

查看全文

公路工程管理創新點探討

摘要:針對目前公路工程進行管理措施創新所遇到的瓶頸,分析了公路工程管理現狀和進行公路工程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創新點:完善公路工程管理建設制度、實現信息管理對公路工程的作用、優化施工現場的管理制度創新、建立管理措施執行的理論體系。

關鍵詞:公路工程管理;融資體制;管理制度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公路工程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工程人員不斷創新工程管理措施,與時俱進。然而,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公路工程管理人員仍采用傳統的管理手段,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鑒于此,工程人員應在明確公路工程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找到具有創新性的工程管理措施,推動工程建設的發展。

1研究公路工程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目前,相關建設人員在對公路工程進行施工管理的過程中,仍采用傳統的工程管理方法,這就難以實現當前公路網絡的安全建設目標。因此,相關建設人員應采用公路工程管理的一系列創新措施,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把控工程建設進度。相關研究表明,創新公路工程管理的措施方法應用效果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⑴提高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⑵避免二次施工問題的出現;⑶調動起公路工程施工建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⑷充分利用現有的公路工程施工建設資源。這幾方面的作用效果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例如,充分利用公路工程施工建設的現有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工程施工進度滿足設計要求。基于此,相關建設人員應加大公路工程管理創新措施的研究,以實現我國交通運輸業快速穩定的發展目標[1]。

2公路工程管理現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