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穩產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7 20:37:1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高產穩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分析小麥高產穩產原因及策略
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
番茄高產穩產影響因素論文
論文關鍵詞番茄;高產穩產;障礙因子;防范措施
論文摘要針對影響寧國市春番茄高產穩產的主要障礙因子(生育期短、“空盤”和病害等),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
春播番茄是寧國市的主要蔬菜品種,常年栽培面積占菜田總面積的16%左右,在蔬菜的周年供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各種原因使番茄的產量不高不穩,單產一直徘徊在19500~30000kg/hm2水平,農民收益較低。針對這個問題,筆者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經過多年摸索,找出了影響寧國市春番茄高產穩產的主要障礙因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
1主要障礙因子
1.1生育期短由于早春低溫多雨,光照少,影響番茄早種早發,后期高溫干旱,迫使番茄不得不早拉秧,沒有足夠時間保證其生長發育,影響了多結果和結大果。
1.2空盤由于植株本身受營養狀況和氣候因素的影響,往往在第2花序或第3花序出現“空檔”,產生“空盤”現象,使單株結果數減少。
小麥高產穩產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
小麥高產穩產原因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
小麥高產穩產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發生原因;防治措施
小麥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存在的問題,根據不同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1)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一處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的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產量。
探索麥子高產穩產的影響原因及其預防對策
摘要分別闡述了小麥發生早衰、凍害、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以為小麥高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原因;防治措施
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其發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一是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其產量。二是持續高溫和干熱風危害,造成植株水分缺失,葉綠素下降,進而植株早衰,降低產量。三是持續暖冬造成蟲害的發生,害蟲吸食植物的穎殼、麥粒、葉片和葉梢,使被害組織粘著塵土,堵塞葉面氣孔,不能愈合,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形成早衰。四是雜草危害。雜草不但與小麥爭肥,成株期還與作物爭光,嚴重時造成小麥早衰,降低產量。
淺談大豆臨豆九號新種培育技術
摘要:為了更全面詳細地了解大豆新品種臨豆九號的生產特性,以2007年黃淮南片(A組)夏大豆區域試驗結果為依據,通過產量、變異系數、高穩系數和回歸系數分別對臨豆九號和對照品種徐豆九號的豐產性、穩定性和適應性進行比較、分析,以促進該品種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結果表明,臨豆九號豐產性能高、穩定性能好、適應范圍廣,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高產大豆新品種。
關鍵詞:大豆;臨豆九號;豐產性;穩定性;適應性
前言
臨豆九號系**省臨沂市農業科學院采用有性雜交,經多年系圃選育成功的高產大豆新品種,組合為長葉18×臨145。2008年3月通過**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魯農審2008028;同年9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國審豆2008006;2007年11月通過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申請,保護權號為CNA004507E。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08d,屬中晚熟夏大豆品種。株高74.7cm,卵圓葉,白花,棕毛、落葉、不裂莢,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主莖15節,有效分枝3.0個,單株有效莢數44.1個,單株粒數80.9粒,單株粒重13.7g,百粒重20.3g,籽粒橢圓形、黃色、無光、褐色臍。接種鑒定,中抗花葉病毒病SC3株系,抗SC7株系;中抗大豆孢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粗蛋白質含量43.80%,粗脂肪含量19.18%。適宜于魯、蘇、皖、豫麥豆兩作區春夏播種植。
一、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糧食生產論文:糧食生產的制約及戰略評述
本文作者:黃尚寧工作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糧食作物栽培技術推廣站
調動全社會種糧積極性,著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是發展糧食生產的前提條件。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強化糧食生產責任,嚴格實行縣(區)長負責制,將糧食生產列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的內容;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將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合理水平上。加大農田基礎設施投入,著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建立高產穩產農田是發展糧食生產的基礎。必須加大農田基礎設施投入,著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進行灌溉,加強對渠道排灌系統的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降低用水生產成本,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二是加大工程性農田水利灌溉建設,著力解決連片灌溉面積,建設抗旱防洪保收農田;三是逐步完善田間排灌系統的建設,做到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提高水的利用率;四是逐步完善農田機耕道路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五是大力實施沃土工程,穩定和提高糧田質量,培育高產、穩產、標準糧田。優化種植結構,著力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一是優先抓好水稻、玉米兩大作物品種生產,積極發展大豆、薯類及雜糧生產,促進飼料和工業用糧的穩步增長;二是優化品種種植,擴大超級稻、抗旱耐瘠玉米品種種植面積;三是優化種植模式,穩定和增加糧食播種面積,充分利用光溫資源,擴大秋、冬種糧食面積,大力實施“早稻—晚稻—冬馬鈴薯”、“春玉米—秋玉米—冬馬鈴薯”、“中稻—再生稻”“中稻—秋馬鈴薯”、“中稻—秋黃豆(碗豆)”、“中玉米—秋玉米”、“中玉米—秋紅薯”、“中玉米—秋黃豆”等種植模式,在原有種植一造或兩造的基礎上,增加秋(冬)種一造糧食作物,提高復種指數;四是大力發展間套種技術,在新植甘蔗地、幼林果園、木薯地等地間套種豆類、薯類、玉米等糧食作物,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整體效益。
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提高糧食單產水平一是大力推廣增產潛力大、抗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擴大超級稻、玉米抗旱耐瘠品種種植面積;二是加強良種良法綜合配套技術集成研究,進一步完善高產高效配套技術措施并加以大面積推廣應用;三是推廣避災種植,在易遭受災害的地方,科學地調整播種期,適時推遲(或提早)播種時間,使生長發育關鍵期避過災害發生期,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災損失;四是大力推廣覆蓋栽培技術,如地膜覆蓋、生物覆蓋等措施,以增強作物抗旱、抗寒能力[3-4];五是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栽培技術,培育地力,增強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六是在干旱地區推廣應用土壤抗旱保水劑,提高抗旱保苗能力,確保玉米出苗、苗全、苗齊,為奪取高產奠定基礎;七是大面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八是大面積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提高防治效果;九是切實擴大良種與良法覆蓋率,通過良種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實現全市大面積均衡增產,大幅度地提高糧食單產水平。
推廣機械化耕作,著力提高勞動生產力推廣機械化耕作是有效解決百色市當前農村勞動力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要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加強適合丘陵地區和耕作制度特點的農機化技術、機具研發、推廣和示范。加強農機與農藝相結合,開展水稻育秧機械化技術研究與示范,加快推進水稻、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創新農機服務方式和服務機制,拓展農機服務范圍和服務內容,提高農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和高效化。著力發展產業化經營,扶持壯大以機耕、機播、機收、烘干等機械化作業為主的農機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全面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力。引導土地流轉,著力糧食產業化經營由于受種糧效益低和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了糧食生產“只種夠吃”的現象,出現了耕地季節性撂荒,造成耕地、光溫資源極大浪費,給糧食增產帶來困難。因此,一是大力扶持和發展糧食專業合作社,把農村缺乏勞動力農戶無力耕種的耕地流轉到糧食專業合作社或種糧大戶;二是大力扶持發展糧食加工流通企業,鼓勵各類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和產銷服務組織,建立糧食生產基地和穩固的糧食產銷關系,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轉化增值率,增加產品附加值和綜合效益。通過龍頭帶動,以“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實現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由比較松散的組織逐步過渡到緊密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經濟組織,逐步把千家萬戶的家庭生產和大市場聯接起來。發展訂單生產,搞活糧食流通。
強化防災減災,著力減少災害損失近年來,凍害、寒害、干旱、洪澇、有害生物等多種災害在百色市呈多發、并發、重發趨勢。“兩寒、兩旱、兩害”對全市糧食生產構成極大威脅。“兩寒”指“倒春寒”和“寒露風”危害;“兩旱”指“春旱”和“秋旱”危害;“兩害”指“夏季洪澇災害”和“有害生物為害”。對這些災害必須科學應對,及早防范,爭取主動,減少損失。一是落實防范技術措施。防“倒春寒”要做到適時播種,推廣地膜覆蓋防寒保溫技術;防“寒露風”要做到合理早、晚品種種植搭配,卡死晚稻播種期,使晚稻抽穗揚花期避過“寒露風”為害;“兩旱”防范措施,旱地作物選用抗旱耐瘠品種種植,推廣地膜、生物覆蓋栽培,采用旱地保水劑拌種種植提高抗旱能力。種植水稻但春季用水困難的地方,頭季改種旱糧作物,采取“玉米—晚稻”種植模式,避免影響早稻移栽期或移栽后受旱造成的損失。“夏季洪澇災害”是百色市主要天氣性災害,地處低洼易水淹沒的地方,要選用早熟品種種植,適時早播,在洪澇到來之前收獲;“有害生物危害”是百色市常見的農作物病、蟲、草、鼠為害。其中,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三化螟和稻瘟病、稻紋枯病即“三蟲兩病”為害最重,要切實抓好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因地制宜推廣改革耕作制度,優先推廣種植高產抗逆性好的品種和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大力推廣水稻防寒育秧技術、水稻節水灌溉技術、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營養杯育苗技術、玉米育苗移栽技術,特別是針對氣候變化,大力推廣節水農田灌溉等糧食生產防災減災配套栽培技術,增強抗旱、抗澇能力。三是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增強防災減災意識,科學制定和及早落實防災減災預案,一旦災害出現立即采取應對措施,把災害損失降至最低程度。強化技術培訓,著力提高勞動者素質糧食生產發展,關鍵在于勞動者素質的高低和勞動者熟練掌握栽培技術的程度,勞動者素質高發展就快,有利于提高單產水平和實現均衡增產[5]。當前,農村青壯年基本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在家的大多數是老人,文化科技素質低,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術、新知識,因此必須更加重視農村勞動者素質科技培訓,提高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
冬瓜新品種管理論文
摘要:介紹了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選育的冬瓜一代雜種新品種——特黑雜交黑皮冬瓜的特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該品種植株生長旺盛,抗病,適應性廣,瓜形炮彈形,單瓜重15~20kg,皮墨綠色,光滑,肉厚,優品,豐產。適合廣東、廣西、海南等華南地區春秋種植。
關鍵詞:冬瓜;一代雜種;品種特性;栽培技術
冬瓜原產我國南部和印度一帶,適應性強,栽培容易,高產穩產,耐貯運,供應期長。冬瓜嫩瓜和成熟瓜除可供鮮食外,還可腌漬成蜜餞,制成冬瓜片,糖果,或脫水制干等。另外,冬瓜種子和果皮可作藥用,有消暑解熱功能,特別是夏秋季節,食之能利尿止渴,為南方各城鄉夏秋淡季蔬菜供應最多的瓜菜,年播種面積80萬畝以上。當前,我省黑皮冬瓜的主栽品種仍以農家種為主,由于市場對產品品質的要求日趨提高,加之菜區病蟲害發生嚴重,農家種已難以滿足生產需要,迫切需要抗病、優質的品種更新換代。為此,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根據我省生產與市場的需要,于2006年培育出了特黑雜交黑皮冬瓜新品種,為充分發揮其優良種性,現將其品種特性及其高產穩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特性
特黑雜交黑皮冬瓜新品種是以選自東莞地方品種的自交系GD024與選自南海地方品種的自交系GN-157雜交而成的一代雜種。該品種經2年試驗示范種植,表現為植株生長旺盛,整齊一致,坐果能力強,瓜形整齊,果實炮彈形,瓜長55~65cm,橫徑25cm,單瓜重15~20kg,皮墨綠色,光滑,肉厚5.5~6.5cm,肉質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商品性高,品質優良,且豐產,每畝平均產量可超過7000kg,比農家種增產15%左右。春播生育期約100~120天,夏播生育期約90~100天,抗枯萎病、疫病,適應性強,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春秋均可種植。
2栽培技術
徐豆13號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論文
摘要簡述了徐豆13號的特征特性,同時從增施底肥、適期早播、足墑播種、合理密植、生育期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徐豆13號的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指導。
徐豆13號是江蘇省徐州農科所1993年用徐豆139號作母本,徐豆8618-4品系(徐豆7號×泗豆11)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雜交后代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2005年經全國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2006年渦陽縣引進該品種試驗示范,2007年大面積推廣。
1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亞有限結莢習性。生育期102d,株高85cm,株型直立,主莖節數17節左右,有效分枝1~2個。葉片卵圓形、綠色,白花,棕毛。每莢粒數2粒,莢棕黃色,底莢高12cm左右。籽粒扁橢圓形,種皮黃色,有光澤,臍褐色,百粒重21.5g左右。51-5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1)產量高。在品比試驗中徐豆13號平均產量為2739kg/hm2,比徐豆10號增產7.8%,2007年在渦陽縣大面積種植,平均產量為2673kg/hm2,其中牌坊鎮333.3hm2種植基地,平均產量為2800.5kg/hm2,最高田塊達4288.5kg/hm2。51-51免費論文網-網-歡迎您
(2)抗性強。植株生長繁茂,開花早,花期長,抗旱耐澇性較強,落葉性好,不裂莢,高產穩產,較抗倒伏,抗大豆花葉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