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6 04:22: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jīng)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弗洛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弗洛姆科技倫理思想綜述
論文關鍵字:社會健全科學技術
論文摘要:弗洛姆一生致力于文化、社會的批判。他認為當今的社會是病態(tài)的社會,而科學技術脫離人的控制是社會病態(tài)的原因所在。因此,弗洛姆提出要將科學技術重新置于人類控制之下以建立”健全的社會”。而科學技術又恰恰是推動社會健全的必備手段。
埃里希·弗洛姆是當代著名德裔美籍思想家,其一生致力于對文化、社會的分析與批判。在許多精神病學者和心理學者都認為當今的整個社會不會患病的時候,但弗洛姆發(fā)現(xiàn)隱藏在人病態(tài)之后的恰恰就是整個社會的病態(tài)與不健全。要使社會走向健全,必須要把科學技術重置于人類的控制之下。
一、社會病態(tài)的根由
弗洛姆認為,我們正處在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在當代工業(yè)社會,一個幽靈正在我們中間游走徘徊,然而卻很少有人能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它不是共產主義或法西斯的幽靈,而是一個全新的幽靈:一個完全機械化的社會。”科學技術正是導致機械社會根由。
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導致社會片面追求物質資料的生產和消費。科學技術在近代的迅猛發(fā)展,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人類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物質財富。世界各國也以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為榮,爭先恐后的發(fā)展本國科技,并使之轉化為生產力,以生產更多的物質則.富,奠定自身世界強國的地位。與此同時,人的消費不再僅僅是滿足生存的需要,而是在片面追求物質財富生產的控制下變成了“異化的消費”。很多情況下一旦我們獲得了這些東西,我們是如何加以利用的呢?就很多東西而言,我們甚至找不到使用的借口。我們得到這些東西不過是為了了占有它們。
弗洛姆逃避自由讀后感
作為一種心理學概念,孤獨感有兩個層次。一種是深層次的心理意識,具有這種孤獨感的往往是一些思想感情深沉、見解及個性較為獨特的人,他們因其思想見解深刻無法與人溝通而產生孤獨感,如貝多芬、愛因斯坦、凡•高、卡夫卡等等。另一種是大眾化的孤獨,是現(xiàn)代文明人共有的心理癥候。正是這后一種,成為美國著名思想家及心理分析學家弗洛姆關注的對象。
在本書中,弗羅姆回顧了人類追求自由的歷史。他指出,人類歷史是一個“日漸個人化及日漸獲得自由”的歷史。亞當和夏娃違反了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從而真正有了作為人的意識,自由開始了,與此同時,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亦因此遭到破壞。人類一方面擺脫了傳統(tǒng)的外在權威的種種束縛,尤其在當今,人類差不多完全擺脫了宗教及諸種權威的影響,并擁有較充分的物質財富,成為完全“獨立的個人”;但另一方面,一旦人類獨立,人與自然的和平共處被瓦解,人的生命價值的完整性亦不復存在。在這之前,人隸屬于宗教、社會和家族,而不屬于自己。這種狀況妨礙人類朝自由、自決和完整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它往往又是“慈愛、互助及安全”的,人可能感受到饑餓和外在壓迫的痛苦,但人不感到孤獨。
然而,獲得“自由”的現(xiàn)代人則呈現(xiàn)出另一種情形。在走向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人日益?zhèn)€體化,成了一根根偉岸羸弱的風中蘆葦。現(xiàn)代文明制造出大量的物質產品,它像一堵堵高墻,將人與人隔開,把人拉離本真狀態(tài)。鄉(xiāng)下人的熱情純樸在城市絕跡,茅屋的原始氣息在一幢幢高樓大廈中蕩然無存。甚至在一個人格不健全的社會,人們連孤獨也無從察覺,只有麻木、浮躁和野蠻。人們赤裸裸的炫耀財富,卻離本真愈遠;人們談論性,談論女人,卻離本真愈遠;人們寬容默許一切,卻離本真愈遠。在當下時代,存在真正成為了一個問題。
現(xiàn)代社會中,政治的專制可能走向衰弱,但專制“并非消失,而只是轉為看不見的”,“它偽裝成一般常識、科學,正常狀態(tài),公眾輿論”(弗洛姆語),它有其表現(xiàn)在金錢和物質財富的魅力方面。政治專制能讓被壓制者清楚的看見對手,容易明了自己受壓制的力量來自何方,從而產生要摧跨該股勢力解放自我的愿望。而現(xiàn)代社會的世俗專制則是隱蔽的,它無處不在,無孔不入,那么肆無忌憚那么溫情脈脈,受壓制者如芒刺在背又無從發(fā)泄,因為他無法看清對手,猶如日本鬼子陷入人民戰(zhàn)爭的大海。人們?yōu)榱藪昝摴陋毜哪嗾樱蚵樽盱`魂,或投身于極權政治,或發(fā)泄破壞,或玩世不恭等等。但是,這種努力顯然極其脆弱,因為它是以喪失自我的完整為代價,這只能使現(xiàn)代人披上一具更沉重的精神枷鎖。
毋庸置疑,現(xiàn)代人的孤獨實際是現(xiàn)代人自身價值的失落和終極關懷的迷惘。弗羅姆在尋求解救之途的同時,也為人類的未來描繪了一幅理想藍圖:“唯有在一個社會中,當個人——他的生長與幸福——是文化的目標,個人不必屈服于外在的權威,也不必受外在權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理想是真正屬于他的。唯有在這樣一個民主社會中,自由才會真正實現(xiàn)。在這里,人的一切(包括良知和理想)真正屬于人是首要前提。”弗氏在對人類現(xiàn)實處境滿懷焦慮的同時,也對未來抱以極大希望。但人類究竟如何才能到達那個光輝的頂點?作者對此似乎顯得力不從心。何況在一個缺乏絕對價值判斷而任人主宰的社會里,人類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自覺抵制來自外部及自身的奴役的力量?換言之,人是否真正得以享受到靈魂的自由,從而徹底走出孤獨迷惘的困境?
恐怕這仍將是一個問題,至少在當代。
弗洛姆的幸福觀及現(xiàn)實意義
【摘要】艾里希•弗洛姆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他結合時代背景及社會環(huán)境對現(xiàn)代人的幸福觀及不幸福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獨特的幸福觀。弗洛姆認為想要實現(xiàn)幸福人們需要構建一個和諧社會,重視精神世界,愛己及人。其思想有利于促進人們樹立積極的幸福觀和構建和諧社會,對當今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弗洛姆;幸福觀;精神生活;和諧社會
艾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國猶太人,著名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一生寫下多本著作,對現(xiàn)代社會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幸福是人類社會一個重要議題。現(xiàn)代社會工業(yè)和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然而豐富的物質財富并沒有給人們帶來預期中的幸福感,人們常感到內心空虛與不快樂。弗洛姆對此現(xiàn)象進行了研究,分析出阻礙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并就如何實現(xiàn)幸福提出建議。如今我國經(jīng)濟繁榮,同樣有人面臨幸福感缺失的問題。弗洛姆的思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利于幫助人們走出困惑,樹立積極的幸福觀,促進人與社會健康發(fā)展。
一、弗洛姆的幸福觀及其產生背景
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幸福的探討。關于“什么是幸福”這個問題存在不同的答案:柏拉圖向往的理想國,享樂主義宣揚的“幸福等同為快樂”,儒家學派設想的大同社會,近年來我們一直為之奮斗的小康生活弗洛姆沒有完全贊同哪位前人的觀點,而是結合親身經(jīng)歷及現(xiàn)代社會狀況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他一生經(jīng)歷過經(jīng)濟大蕭條、世界大戰(zhàn)以及戰(zhàn)后資本和工業(yè)迅速發(fā)展的時代,這些經(jīng)歷使他對研究人與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濃厚興趣。弗洛姆認為現(xiàn)代社會中,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由于不健全的社會環(huán)境與個人心理力量的缺失導致人們過于依賴外部物質,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應該是生活在一個充滿愛、人與人相互關心、相互信任的社會,個人內心充實且強大,擁有充實的精神世界。他還指出,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有著許多阻礙,想要實現(xiàn)幸福個人與社會都需要努力做出改變,個人需要培養(yǎng)戰(zhàn)勝各種阻礙的能力,同時社會需要在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等多方面進行完善和發(fā)展。
二、阻礙幸福的因素
馬克思人本主義研究論文
摘要:埃里希.弗洛姆是西方馬克思主義著名人學家。《馬克思關于人的概念》系弗洛姆早期最重要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著作,也是20世紀將馬克思哲學重新人本主義化的重要文獻。此書中,弗洛姆第一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為人本主義的觀點,討論了他重新解釋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在這里,他反對將歷史唯物主義詮釋為經(jīng)濟決定論,而突出強調馬克思主義的人學特征。關鍵詞:弗洛姆;人的概念;歷史唯物主義一、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不是經(jīng)濟主義和享樂主義式的唯物主義弗洛姆認為,歷史上最具諷刺意味的事情莫過于人們對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東西橫加指責。這也是最近幾十年馬克思哲學在西方社會中遭遇的境況。他說“在有名望的社會科學家和哲學家所寫的書籍和文章中,經(jīng)常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可是,除了極少數(shù)人之外,似乎政治家們和新聞記者從來沒有瀏覽一下馬克思的著作,某些社會科學家也滿足于對馬克思的一知半解。”弗洛姆的這個批評是很到位的,在20世紀中葉,相當一批西方學者在攻擊馬克思主義時,并不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更不要說通過認真閱讀馬克思恩格斯的經(jīng)典著作,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科學理論,“對馬克思和社會主義罵得最兇的人,絕大多數(shù)從未讀過馬克思的東西”。對于馬克思的哲學“任何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思考、談論和描述它們,而不必對它們有所認識”,“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資格談論馬克思,而不需要閱讀馬克思的著作,至少不需要閱讀足夠多的著作,以便對馬克思的非常錯綜復雜而又精細微妙的思想體系有所了解”。這種情形大約也發(fā)生在一些贊同馬克思主義的人們身上。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哲學的真相被嚴重地曲解了。在馬克思去世之后,所有那些馬克思的經(jīng)典詮釋者,不管是考茨基、列寧一類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者,還是像伯恩斯坦那樣的修正主義者,無一例外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解成經(jīng)濟決定論式的唯物主義。弗洛姆認為,他們所理解的這種哲學實際上“更接近于馬克思所反對的19世紀資產階級的機械論的唯物主義,而不接近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因為,他們都沒有“把馬克思解釋為是以他的人本主義的存在論(existentialism)為中心的”哲學。馬克思的哲學不是追逐世俗物質利益的唯物主義。“馬克思的目標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擺脫經(jīng)濟決定論的枷鎖,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復,使人與其伙伴們以及與自然界處于統(tǒng)一而且和諧的關系之中”。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不是簡單地認同經(jīng)濟決定論,不是將物質力量奴役人的所謂客觀規(guī)律說成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不是將人生泯滅在歷史物質總體運動中,不是否認人的精神存在的重要價值。馬克思追求的恰恰是人的解放。“馬克思的學說并不認為人的主要動機就是獲得物質財富;不僅如此,馬克思的目標恰恰是使人從經(jīng)濟需要的壓迫下解脫出來,以便他能夠成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馬克思主要關心的事情是使人作為個人得到解放,克服異化,恢復人使他自己與別人以及與自然界密切聯(lián)系的能力。”馬克思恰恰是要從經(jīng)濟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從粗俗的唯物主義中超脫出來。“這令人想起19世紀40年代初青年馬克思《萊茵報》時期寫下的文章,在那里,青年馬克思有“下流的唯物主義”之說,他將人們追逐物質利益的傾向稱之為“黃金拜物教”,并貶斥為“三文銅錢即可買到的學問。”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弗洛姆聲稱“馬克思的哲學是一種精神性的生存論,它由于具有這種精神的特質,因而反對當代的唯物主義實踐和那種偽裝得不巧妙的唯物主義學說”。甚至說,這種社會主義“基本上是一種預言式的救世主義”。二、馬克思主義是人本主義的哲學伯恩斯坦與考茨基,普烈漢諾夫與列寧,在許多哲學理念和實踐旨趣上是完全異質的。可弗洛姆說,他們在否認馬克思是一個人本主義者上卻有著驚人的一致。而弗洛姆在這本書里卻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理論定位:馬克思哲學的真諦是人本主義,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宣言。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的哲學正是“來源于西方人本主義的哲學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自斯賓諾莎開始,通過18世紀法國和德國的啟蒙運動哲學家,一直延續(xù)到歌德和黑格爾,這個傳統(tǒng)的本質就是對人的關懷,對人的潛在才能得到實現(xiàn)的關懷”。他甚至認為“在以往的歷史上,佛陀(Buddha)、希伯來的先知、耶酥基督、蘇格拉底、文藝復興的哲學家,以及從啟蒙運動起到歌德和馬克思為止的那些哲學家,都是偉大的人本主義者”。弗洛姆發(fā)問道,既然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本主義,那么為什么長久以來馬克思哲學卻不是以這種人本主義的形象被呈現(xiàn)?或者換句話說,馬克思這種人本主義傳統(tǒng)會在后來喪失?依他的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兩個關鍵性文本缺失的事實。一是代表馬克思哲學人本主義真面目的《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直到1932年才發(fā)表,人們起初根本不知道存在這樣的文本;二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完整文本也是于1932年第一次正式出版。這些文本的歷史性缺失,對第二國際以后的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歪曲和片面解釋馬克思的思想是很有用處的”。這證明,無法看到馬克思的人學論著,是使馬克思哲學畸變?yōu)槲锘軐W的歷史原因。第二,更為近切的原因還在于“從馬克思逝世到20世紀20年代這段時間內,哲學思想為實證主義的機械論的思想所統(tǒng)治,這種思想影響了像列寧和布哈林這樣的思想家”。似乎這是導致馬克思哲學退化成機械決定論的理論原因。三、只有一個人本主義的馬克思在反對“兩個馬克思”這一點上,弗洛姆有專門的論辯。他不僅不同意西方“馬克思學”的觀點,還進一步批評了前蘇聯(lián)、東歐學者在這一問題上的“青年馬克思不成熟論”,并將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上升到政治的層面。在他看來,之所以在前蘇東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中青年馬克思的形象被貶斥,這是因為他們的思想以及他們的社會制度跟馬克思的人本主義在一切方面都是矛盾的。在他們的制度中,人是受壓抑的,是國家和生產的奴仆,而不是一切社會安排的最高目的。馬克思的目的是使人的個性得到發(fā)展,這一目的在蘇聯(lián)的制度中遭到否定,其程度甚至比當代的資本主義還要嚴重。以弗洛姆的看法,正是因為在斯大林式的社會主義專制體制中,人的解放并不是社會發(fā)展的目標,在那里,體制本身成為一切,而個人存在只不過是為了體制的穩(wěn)定和運行,是可以犧牲和壓抑的,這種歷史現(xiàn)實,必然使前蘇東學者的理論思想中喪失人的基本地位,這種缺失甚至超過馬克思所反對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弗洛姆的這一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體制的僵化和落后,是其理論畸化的前提。但是,這不能混淆一個不同性質的問題,即理論思想并不完全同構于現(xiàn)實,即使是在那個錯誤的時代里。在弗洛姆看來,前蘇東學界的“青年馬克思不成熟論”與西方“馬克思學”的“兩個馬克思”的觀點相對照:一個是僅僅肯定晚期馬克思,貶斥早期人本主義的青年馬克思;另一個是肯定早期馬克思而簡單地否定晚年馬克思。各自走向了兩極。而真實的情況是“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所表達的關于人的基本思想,和在《資本論》中所表達的老年馬克思的思想之間并沒有發(fā)生根本的轉變”。這是說,馬克思既沒有像前蘇東學者所斷言的那樣拋棄了他的早期人本主義觀點,也不是如“馬克思學”所說晚期馬克思“創(chuàng)作能力的某種喪退”,馬克思的思想始終是一以貫之的,他從來沒有放棄人本主義的思想。在馬克思哲學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只有一個馬克思,這就是作為人本主義哲學家的馬克思。這是弗洛姆理論論說中最重要的邏輯支撐之一。弗洛姆認為,產生上述誤識的重要原因之一還在于人們對馬克思經(jīng)典文本之間內在關聯(lián)認識不足。在《1844年手稿》發(fā)表之后,前蘇東學者為了說明青年馬克思與1845年創(chuàng)立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在思想上的異質性,曾經(jīng)專門指認過前者與后者在文本上的不同。其中最關鍵的文本詮釋質點,就是1845年以后馬克思不再直接使用“人的類本質”和“異化”一類的概念。弗洛姆則認為1845年之后馬克思的思想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人、人的本質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異化,仍然是馬克思關注的對象,回擊了前蘇東學者的觀點。四、對該書觀點的回應弗洛姆所謂對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誤認一說,在批評第二國際以來狹隘的經(jīng)濟決定論的意義上是有合理之處的,他還是沒有正確理解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中二種截然不同的理論意向。其一,馬克思的歷史哲學基礎性因素的確是作為社會歷史存在一般現(xiàn)實基礎的物質生產與再生產,這是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原則,這是不能否認的邏輯起點。如果弗羅姆連這一點也不能接受的話,他將直接倒退到唯心史觀。其二,第二國際理論家錯將馬克思在狹義歷史唯物主義中對史前社會中物質力量奴役人,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中人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經(jīng)濟利益制約人的物役性現(xiàn)象,誤指為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一般理論基石,這是一種極大的曲解。弗洛姆的批評在后一個語境中是完全正確的。但如果弗洛姆將馬克思的哲學僅僅視為一種倫理的人學抗議,而不是真正走向現(xiàn)實生活革命的實踐指南,他所說的這種巨大影響是非常值得懷疑的。參考文獻:[1]弗洛姆.馬克思關于人的概念[M].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2]張一兵.另一個馬克思:一種人本主義化的詮釋[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3,(05).[3]季乃禮.弗洛姆的馬克思主義觀[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4,(01).[4]張和平.“異化”不是馬克思哲學的中心概念[J].西北師大學報,2004,(01).[6]張一兵.誰歪曲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概念[J].湖南社會科學,2003,(04).
人本主義論文
摘要:埃里希.弗洛姆是西方馬克思主義著名人學家。《馬克思關于人的概念》系弗洛姆早期最重要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著作,也是20世紀將馬克思哲學重新人本主義化的重要文獻。此書中,弗洛姆第一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為人本主義的觀點,討論了他重新解釋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在這里,他反對將歷史唯物主義詮釋為經(jīng)濟決定論,而突出強調馬克思主義的人學特征。
關鍵詞:弗洛姆;人的概念;歷史唯物主義
一、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不是經(jīng)濟主義和享樂主義式的唯物主義
弗洛姆認為,歷史上最具諷刺意味的事情莫過于人們對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東西橫加指責。這也是最近幾十年馬克思哲學在西方社會中遭遇的境況。他說“在有名望的社會科學家和哲學家所寫的書籍和文章中,經(jīng)常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可是,除了極少數(shù)人之外,似乎政治家們和新聞記者從來沒有瀏覽一下馬克思的著作,某些社會科學家也滿足于對馬克思的一知半解。”弗洛姆的這個批評是很到位的,在20世紀中葉,相當一批西方學者在攻擊馬克思主義時,并不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更不要說通過認真閱讀馬克思恩格斯的經(jīng)典著作,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科學理論,“對馬克思和社會主義罵得最兇的人,絕大多數(shù)從未讀過馬克思的東西”。對于馬克思的哲學“任何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思考、談論和描述它們,而不必對它們有所認識”,“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資格談論馬克思,而不需要閱讀馬克思的著作,至少不需要閱讀足夠多的著作,以便對馬克思的非常錯綜復雜而又精細微妙的思想體系有所了解”。這種情形大約也發(fā)生在一些贊同馬克思主義的人們身上。
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哲學的真相被嚴重地曲解了。在馬克思去世之后,所有那些馬克思的經(jīng)典詮釋者,不管是考茨基、列寧一類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者,還是像伯恩斯坦那樣的修正主義者,無一例外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解成經(jīng)濟決定論式的唯物主義。弗洛姆認為,他們所理解的這種哲學實際上“更接近于馬克思所反對的19世紀資產階級的機械論的唯物主義,而不接近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因為,他們都沒有“把馬克思解釋為是以他的人本主義的存在論(existentialism)為中心的”哲學。
馬克思的哲學不是追逐世俗物質利益的唯物主義。“馬克思的目標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擺脫經(jīng)濟決定論的枷鎖,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復,使人與其伙伴們以及與自然界處于統(tǒng)一而且和諧的關系之中”。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不是簡單地認同經(jīng)濟決定論,不是將物質力量奴役人的所謂客觀規(guī)律說成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不是將人生泯滅在歷史物質總體運動中,不是否認人的精神存在的重要價值。馬克思追求的恰恰是人的解放。“馬克思的學說并不認為人的主要動機就是獲得物質財富;不僅如此,馬克思的目標恰恰是使人從經(jīng)濟需要的壓迫下解脫出來,以便他能夠成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馬克思主要關心的事情是使人作為個人得到解放,克服異化,恢復人使他自己與別人以及與自然界密切聯(lián)系的能力。”馬克思恰恰是要從經(jīng)濟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從粗俗的唯物主義中超脫出來。“這令人想起19世紀40年代初青年馬克思《萊茵報》時期寫下的文章,在那里,青年馬克思有“下流的唯物主義”之說,他將人們追逐物質利益的傾向稱之為“黃金拜物教”,并貶斥為“三文銅錢即可買到的學問。”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弗洛姆聲稱“馬克思的哲學是一種精神性的生存論,它由于具有這種精神的特質,因而反對當代的唯物主義實踐和那種偽裝得不巧妙的唯物主義學說”。甚至說,這種社會主義“基本上是一種預言式的救世主義”。
社會健全傳播思想管理論文
埃里克·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是20世紀的重要思想家,其研究領域涉及精神分析學、社會學、社會哲學、倫理學、甚至宗教學。不過,綜觀其一生的研究成果,我們不難看出弗洛姆在觀察和分析問題時所采取的獨特視角卻始終如一,即通過對社會生活的整體把握來分析個人的精神世界,通過對個人精神世界的分析來透視社會生活狀態(tài)。他試圖把馬克思主義(重社會)和弗洛伊德學說(重個人)熔為一爐,形成自己的新的理論。也許正因為這樣一種獨特的視角,個人及其相互間的關系,以及個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成為他研究的重要內容。毫無疑問,傳播是個體之間以及個體與社會之間聯(lián)系的唯一方式。因此透過弗洛姆對個體與社會所做的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弗洛姆傳播思想的基本軌跡。
在弗洛姆關于個人與社會的一系列論述中,有三個方面的思想值得關注:1、通過對“基本人性”以及現(xiàn)今社會特征的分析找尋個人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互動的根本動因;2、通過對個人在現(xiàn)實社會中實際狀況的剖析,批判現(xiàn)實社會;3、在批判現(xiàn)實社會的基礎上,試圖描繪出“健全的社會”的理想藍圖。
本文擬從弗洛姆上述三個方面的思想中歸納總結出他的傳播思想,以就教于方家。
傳播的根源:逃避孤獨
人有一種對孤獨的恐懼。而在所有的孤獨中,精神的孤獨是最可怕的。超級隱士實際上與上帝生活在一起,他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最熱鬧的世界,是個眾神靈出沒的世界。一個人,無論他是個麻風病患者還是個囚犯,無論他是個罪人還是個廢物,他思考的第一個問題便是:要有一個與他的命運休戚相關的伙伴。
——巴爾扎克
自我完善之議
摘要科技等飛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造就出了如經(jīng)濟人等不健全的人,淺析弗洛姆“自我完善的人”,汲取其精髓,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提升自我,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關鍵詞自我完善積極自由創(chuàng)發(fā)性
現(xiàn)代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特別是科技等的發(fā)展,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隨著這樣的社會發(fā)展,作為創(chuàng)造這一切的人卻在慢慢的變質,經(jīng)濟人等不健全的人的出現(xiàn)就是很好的證明,因而現(xiàn)在世界各國都在提倡人本主義,要求實現(xiàn)人的全面性。在西方馬克思主義中,弗洛姆的人本主義理論頗具影響。在下文中,我就弗洛姆人本主義理論中的“自我完善的人”的理論作簡要顯的分析,希望對我們正確認識“人”有幫助,使我們積極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xiàn)自我,從而促進我們的社會更好地發(fā)展。
一、弗洛姆探討人本主義思想的背景
一切事物都有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驅使弗洛姆研究人本主義的因素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家庭因素的影響:由于母親患有精神疾病,造成他不愉快的童年;第二個方面是周圍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其一,在他少年時,鄰居家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為陪伴其父親而愿意終身不嫁,但當其父親死后,這女孩子也自殺了;其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他認為人類都是希望和平的,但是為什么會發(fā)生戰(zhàn)爭?他被周圍戰(zhàn)爭的不合理性和破壞性所困擾。他后來寫到:“戰(zhàn)爭結束時,我是一個內心混亂重重的年輕人,經(jīng)常思考戰(zhàn)爭怎樣成為可能的這樣的問題,希望理解人類群體行為的不合理性,渴望和平和國際間的了解。”
母親為什么會得精神疾病,正常人的那個女孩子為什么要自殺,希望和平的人類為什么要爆發(fā)戰(zhàn)爭?等等,這些困惑驅使著弗洛姆去研究人類本身。
馬克思主義人學特征論文
一、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不是經(jīng)濟主義和享樂主義式的唯物主義
弗洛姆認為,歷史上最具諷刺意味的事情莫過于人們對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東西橫加指責。這也是最近幾十年馬克思哲學在西方社會中遭遇的境況。他說“在有名望的社會科學家和哲學家所寫的書籍和文章中,經(jīng)常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可是,除了極少數(shù)人之外,似乎政治家們和新聞記者從來沒有瀏覽一下馬克思的著作,某些社會科學家也滿足于對馬克思的一知半解。”弗洛姆的這個批評是很到位的,在20世紀中葉,相當一批西方學者在攻擊馬克思主義時,并不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更不要說通過認真閱讀馬克思恩格斯的經(jīng)典著作,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科學理論,“對馬克思和社會主義罵得最兇的人,絕大多數(shù)從未讀過馬克思的東西”。對于馬克思的哲學“任何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思考、談論和描述它們,而不必對它們有所認識”,“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資格談論馬克思,而不需要閱讀馬克思的著作,至少不需要閱讀足夠多的著作,以便對馬克思的非常錯綜復雜而又精細微妙的思想體系有所了解”。這種情形大約也發(fā)生在一些贊同馬克思主義的人們身上。
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哲學的真相被嚴重地曲解了。在馬克思去世之后,所有那些馬克思的經(jīng)典詮釋者,不管是考茨基、列寧一類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者,還是像伯恩斯坦那樣的修正主義者,無一例外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解成經(jīng)濟決定論式的唯物主義。弗洛姆認為,他們所理解的這種哲學實際上“更接近于馬克思所反對的19世紀資產階級的機械論的唯物主義,而不接近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因為,他們都沒有“把馬克思解釋為是以他的人本主義的存在論(existentialism)為中心的”哲學。
馬克思的哲學不是追逐世俗物質利益的唯物主義。“馬克思的目標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擺脫經(jīng)濟決定論的枷鎖,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復,使人與其伙伴們以及與自然界處于統(tǒng)一而且和諧的關系之中”。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不是簡單地認同經(jīng)濟決定論,不是將物質力量奴役人的所謂客觀規(guī)律說成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不是將人生泯滅在歷史物質總體運動中,不是否認人的精神存在的重要價值。馬克思追求的恰恰是人的解放。“馬克思的學說并不認為人的主要動機就是獲得物質財富;不僅如此,馬克思的目標恰恰是使人從經(jīng)濟需要的壓迫下解脫出來,以便他能夠成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馬克思主要關心的事情是使人作為個人得到解放,克服異化,恢復人使他自己與別人以及與自然界密切聯(lián)系的能力。”馬克思恰恰是要從經(jīng)濟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從粗俗的唯物主義中超脫出來。“這令人想起19世紀40年代初青年馬克思《萊茵報》時期寫下的文章,在那里,青年馬克思有“下流的唯物主義”之說,他將人們追逐物質利益的傾向稱之為“黃金拜物教”,并貶斥為“三文銅錢即可買到的學問。”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弗洛姆聲稱“馬克思的哲學是一種精神性的生存論,它由于具有這種精神的特質,因而反對當代的唯物主義實踐和那種偽裝得不巧妙的唯物主義學說”。甚至說,這種社會主義“基本上是一種預言式的救世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是人本主義的哲學
伯恩斯坦與考茨基,普烈漢諾夫與列寧,在許多哲學理念和實踐旨趣上是完全異質的。可弗洛姆說,他們在否認馬克思是一個人本主義者上卻有著驚人的一致。而弗洛姆在這本書里卻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理論定位:馬克思哲學的真諦是人本主義,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宣言。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的哲學正是“來源于西方人本主義的哲學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自斯賓諾莎開始,通過18世紀法國和德國的啟蒙運動哲學家,一直延續(xù)到歌德和黑格爾,這個傳統(tǒng)的本質就是對人的關懷,對人的潛在才能得到實現(xiàn)的關懷”。他甚至認為“在以往的歷史上,佛陀(Buddha)、希伯來的先知、耶酥基督、蘇格拉底、文藝復興的哲學家,以及從啟蒙運動起到歌德和馬克思為止的那些哲學家,都是偉大的人本主義者”。弗洛姆發(fā)問道,既然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本主義,那么為什么長久以來馬克思哲學卻不是以這種人本主義的形象被呈現(xiàn)?或者換句話說,馬克思這種人本主義傳統(tǒng)會在后來喪失?依他的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兩個關鍵性文本缺失的事實。一是代表馬克思哲學人本主義真面目的《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直到1932年才發(fā)表,人們起初根本不知道存在這樣的文本;二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完整文本也是于1932年第一次正式出版。這些文本的歷史性缺失,對第二國際以后的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歪曲和片面解釋馬克思的思想是很有用處的”。這證明,無法看到馬克思的人學論著,是使馬克思哲學畸變?yōu)槲锘軐W的歷史原因。第二,更為近切的原因還在于“從馬克思逝世到20世紀20年代這段時間內,哲學思想為實證主義的機械論的思想所統(tǒng)治,這種思想影響了像列寧和布哈林這樣的思想家”。似乎這是導致馬克思哲學退化成機械決定論的理論原因。三、只有一個人本主義的馬克思
愛的藝術建構和諧社會的價值研究
摘要:弗洛姆《愛的藝術》把“愛”歸為人類實踐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他認為,要想有效破解當代人的孤獨與恐懼,必須依賴大愛的表達。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搭建現(xiàn)實平臺。他強調,愛的本質是給予,其基本要素包括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除此之外,在實踐維度除要求藝術修養(yǎng)需要的紀律、集中、耐心和興趣外,更需要愛的藝術所獨有的合理信仰、擺脫自戀和積極活動這三要素。弗洛姆本人雖已遠去,但弗洛姆思想在今天卻熠熠生輝。這對解決很多社會現(xiàn)象,特別是思想情感方面,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弗洛姆;愛的藝術;思想情感
目前,我國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對標人民的幸福要求,依然存在突出的制約因素。究其原因,思想困頓和精神麻木嚴重阻撓著人們對幸福的感知。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提出了一個具有思辨性的問題:愛是藝術嗎?如果愛是藝術,那說明愛有理論和技巧,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和實踐鍛煉來掌握的。其實,單從《愛的藝術》這一名稱就可以發(fā)現(xiàn),弗洛姆把愛理解為藝術性活動,他深信愛是可以被學習和訓練習得的,并堅信通過愛可以改變人們當前受壓抑的客觀生活現(xiàn)實和備受折磨的思想狀況。就人類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分析來看,精神世界亟需養(yǎng)料進行填充,思想境界的塑造問題越來越嚴重,重塑愛的世界,讓愛的思想在生活中迸發(fā)無疑是破解當下思想難題的良方。
一、愛的理論
(一)愛的目的。基于心理學的視角,弗洛姆研究人的內涵,并得出愛是人類生存問題的深刻回答。他強調,愛的理論必須以人的生存、人生存得更好為前提。這種對愛的闡釋體現(xiàn)了弗洛姆濃厚的人本主義情懷,始終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歸宿。他論述道,人的出生就是從不確定的環(huán)境到另一個充滿變數(shù)的環(huán)境。如果沒有母親保護,就在誕生的那一瞬間,嬰兒都會感到難以抑制的恐懼。愛說到底就是一種大愛、博愛,不能有分別心,要從本質上看待別人、關愛別人,就如同愛自己、愛自己的親朋好友一樣。通過愛的回歸,能增強人們自我價值的感受,提升生命的內生力,進而更好地促進人本身的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二)愛的批判。面對生活壓力,現(xiàn)代人通過不同方式尋找釋壓辦法,但絕大部分釋壓方式不盡科學,導致釋壓效果不甚理想。很多釋壓方法實質上就是飲鴆止渴,短暫地緩解了孤獨、無助的現(xiàn)狀,馬上卻回歸了更長久、更深層的孤獨與困苦。為了有效緩解孤獨感,部分人通過縱欲的方式來讓自己獲得解脫。他們醉酒、吸毒、肆性等。雖然這些方式能夠緩解孤獨,獲得愉悅,但那僅僅是曇花一現(xiàn),人會很快就回到最初的孤獨狀態(tài),甚至比之前更加孤獨,以至循環(huán)往復、越陷越深。就拿來說,人們第一次吸食一定量的會感到愉悅,第二次吸食的時候就需要追加相應量,不然很難引起精神的麻醉進而帶來沉醉的快感,第三次、第四次依次追加,就是這種尋求快感的方式最終把人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既不能徹底排除孤獨,更是傷害自身。為了避免孤獨,部分人通過迎合大眾和社會,尋求虛假“一致性”。這種方式貌似能夠長久地消除孤獨,但在這一過程中人也失去了自身的特點,破壞了自身的完整性,從更深層次上損壞了做人的價值,導致千人一面,世間失去差異美。當下,很多個人和社會群體通過這種方式避免孤獨,這不僅不能有效避免孤獨,更容易引起人的迷失。以這種方式存在的和諧具有極大的虛假性,完全可以說是對人性的深層次壓迫。在弗洛姆眼中,上述方式都不是破解孤獨的良方,他認為只有愛才能從本質上克服孤獨。當人脫離了動物狀態(tài),具有了理性思維和獨立人格以后,人明白了死的必然和生活的艱難,人就開始感受到孤獨,并因為孤獨而衍生出很多現(xiàn)實性難題,尤其是思想上的憂愁。弗洛姆采取揭露自我意識的方法只是為了讓人看清楚當下生活的現(xiàn)狀,人存在的生活艱難性需要去克服孤獨感。當下,不論是生產方式還是愛的情感都不能有效破解繁重的思想負擔,唯有弗洛姆提倡的無私的從內心深處渴求的付出和自覺自愿地承擔才能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和自身的需要。
二、愛的實踐
馬克思人本主義論文
一、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不是經(jīng)濟主義和享樂主義式的唯物主義
弗洛姆認為,歷史上最具諷刺意味的事情莫過于人們對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東西橫加指責。這也是最近幾十年馬克思哲學在西方社會中遭遇的境況。他說“在有名望的社會科學家和哲學家所寫的書籍和文章中,經(jīng)常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可是,除了極少數(shù)人之外,似乎政治家們和新聞記者從來沒有瀏覽一下馬克思的著作,某些社會科學家也滿足于對馬克思的一知半解。”弗洛姆的這個批評是很到位的,在20世紀中葉,相當一批西方學者在攻擊馬克思主義時,并不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更不要說通過認真閱讀馬克思恩格斯的經(jīng)典著作,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科學理論,“對馬克思和社會主義罵得最兇的人,絕大多數(shù)從未讀過馬克思的東西”。對于馬克思的哲學“任何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思考、談論和描述它們,而不必對它們有所認識”,“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資格談論馬克思,而不需要閱讀馬克思的著作,至少不需要閱讀足夠多的著作,以便對馬克思的非常錯綜復雜而又精細微妙的思想體系有所了解”。這種情形大約也發(fā)生在一些贊同馬克思主義的人們身上。
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哲學的真相被嚴重地曲解了。在馬克思去世之后,所有那些馬克思的經(jīng)典詮釋者,不管是考茨基、列寧一類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者,還是像伯恩斯坦那樣的修正主義者,無一例外地將馬克思主義理解成經(jīng)濟決定論式的唯物主義。弗洛姆認為,他們所理解的這種哲學實際上“更接近于馬克思所反對的19世紀資產階級的機械論的唯物主義,而不接近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因為,他們都沒有“把馬克思解釋為是以他的人本主義的存在論(existentialism)為中心的”哲學。
馬克思的哲學不是追逐世俗物質利益的唯物主義。“馬克思的目標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擺脫經(jīng)濟決定論的枷鎖,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復,使人與其伙伴們以及與自然界處于統(tǒng)一而且和諧的關系之中”。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不是簡單地認同經(jīng)濟決定論,不是將物質力量奴役人的所謂客觀規(guī)律說成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不是將人生泯滅在歷史物質總體運動中,不是否認人的精神存在的重要價值。馬克思追求的恰恰是人的解放。“馬克思的學說并不認為人的主要動機就是獲得物質財富;不僅如此,馬克思的目標恰恰是使人從經(jīng)濟需要的壓迫下解脫出來,以便他能夠成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馬克思主要關心的事情是使人作為個人得到解放,克服異化,恢復人使他自己與別人以及與自然界密切聯(lián)系的能力。”馬克思恰恰是要從經(jīng)濟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從粗俗的唯物主義中超脫出來。“這令人想起19世紀40年代初青年馬克思《萊茵報》時期寫下的文章,在那里,青年馬克思有“下流的唯物主義”之說,他將人們追逐物質利益的傾向稱之為“黃金拜物教”,并貶斥為“三文銅錢即可買到的學問。”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弗洛姆聲稱“馬克思的哲學是一種精神性的生存論,它由于具有這種精神的特質,因而反對當代的唯物主義實踐和那種偽裝得不巧妙的唯物主義學說”。甚至說,這種社會主義“基本上是一種預言式的救世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是人本主義的哲學
伯恩斯坦與考茨基,普烈漢諾夫與列寧,在許多哲學理念和實踐旨趣上是完全異質的。可弗洛姆說,他們在否認馬克思是一個人本主義者上卻有著驚人的一致。而弗洛姆在這本書里卻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理論定位:馬克思哲學的真諦是人本主義,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宣言。在弗洛姆看來,馬克思的哲學正是“來源于西方人本主義的哲學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自斯賓諾莎開始,通過18世紀法國和德國的啟蒙運動哲學家,一直延續(xù)到歌德和黑格爾,這個傳統(tǒng)的本質就是對人的關懷,對人的潛在才能得到實現(xiàn)的關懷”。他甚至認為“在以往的歷史上,佛陀(Buddha)、希伯來的先知、耶酥基督、蘇格拉底、文藝復興的哲學家,以及從啟蒙運動起到歌德和馬克思為止的那些哲學家,都是偉大的人本主義者”。弗洛姆發(fā)問道,既然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本主義,那么為什么長久以來馬克思哲學卻不是以這種人本主義的形象被呈現(xiàn)?或者換句話說,馬克思這種人本主義傳統(tǒng)會在后來喪失?依他的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兩個關鍵性文本缺失的事實。一是代表馬克思哲學人本主義真面目的《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直到1932年才發(fā)表,人們起初根本不知道存在這樣的文本;二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完整文本也是于1932年第一次正式出版。這些文本的歷史性缺失,對第二國際以后的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歪曲和片面解釋馬克思的思想是很有用處的”。這證明,無法看到馬克思的人學論著,是使馬克思哲學畸變?yōu)槲锘軐W的歷史原因。第二,更為近切的原因還在于“從馬克思逝世到20世紀20年代這段時間內,哲學思想為實證主義的機械論的思想所統(tǒng)治,這種思想影響了像列寧和布哈林這樣的思想家”。似乎這是導致馬克思哲學退化成機械決定論的理論原因。三、只有一個人本主義的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