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19:59: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對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民政局定救對象優撫對象核查通知
各鄉鎮民政辦公室:
根據省、市民政部門要求,為了準確掌握民政社會定救對象、優撫對象現時基本情況及生存狀況,正確充分的執行國家優撫救濟政策,縣民政局決定對全縣在冊的社會定救對象、優撫對象進行一次全面核查,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核查范圍:
以2012年第二季度社會定救對象、優撫對象人頭經費發放花名冊為基準。社會定救對象包括傷殘民工、符合40%救濟老職工、不符合40%救濟老職工。優撫對象包括三屬撫恤、紅失定補、傷殘撫恤、復員定補、烈屬定補、參戰定補、帶病定補、退伍臨補人員。
二、核查方法:
以鄉鎮為單位對本鄉鎮在冊人員進行核查,可采取鄉鎮民政辦公室組成專班逐戶走訪、開座談會等方式進行調查,也可采取召開村干部會進行統一布署,由村干部將本村所涉及對象核實填表上報鄉鎮,鄉鎮民政辦公室進行核實,分類整理匯總,形成紙質及電子檔案上報縣局。總之,方法上要力求簡便易行,核查結果要力求真實準確。
議侵占罪之對象
【文章摘要】97刑法中對侵占罪對象的規定較為籠統,不具有一定系統性和邏輯性。筆者根據刑法中侵占罪對象的性質,將侵占罪之對象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普通侵占罪;另一類是特殊侵占罪,分而述之。此外,筆者還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觀點,其目的旨于拋磚引玉。
【關鍵字】鏡像所有權普通侵占罪特殊侵占罪
【正文】我國刑法第270條第1款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構成侵占罪;第2款又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也依照侵占罪處罰。顯見,我國刑法是將侵占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的行為和侵占遺忘物和埋藏物的行為統稱為侵占罪的。筆者認為此舉欠妥,在理論上缺少科學性、邏輯性和嚴密性,不利于我們對侵占罪對象的研究。從行為性質上觀之,刑法第270條第1款所規定的侵占罪是行為人業已合法占有的財物,而第2款所規定的侵占罪是行為人脫離占有的財物。因此,在論述侵占罪對象時,應予以區分,否則會產生混淆;再者,對事物進行分類研究,也是認識論的一個基本方法。鑒于此,筆者擬將侵占罪分為兩罪名——普通侵占罪和特殊侵占罪,分別述之。
(一)普通侵占罪的對象
在研究本罪對象時,有必要對財物進行分類。首先,依財物的物理性質,可將其分為有體物和無體物。何為有體,何為無體?理論界一直存有較大爭論。有學者將有形的客觀實體視為有體物,而將電力、煤氣、天然氣等一些無形的客觀實體歸入無體物中。筆者認為,不應該以是否具有一定形體來區分“有體”和“無體”,這種劃分與實際生活用語是不相符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將客觀實體的形態大致概括為固體、液體、氣體。從字面上看,我們就不能將液體和氣體視為“無體”了,“體”應該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值得一提的是,羅馬人很早就對有體物和無體物有著抽象性地認識了。在羅馬法中,有體物是指:“實體存在于自然界之物質,而為人之五官所可覺及者也。如土地、房屋等。”無體物是指:“法律上擬制之關系,而為人之五官所不可覺及者也。如用益權、地益權。”①這種分類方法使人們不在囿于“物必有體”的陳舊觀念。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按照有體物是否具有一定形體,將其又分為有形的有體物和無形的有體物。前者如桌子、黃金、汽車、房屋、樹木等;后者如氣體、液體、電力、光能等。一般情況下,有形有體物是可以成為普通侵占罪的對象;而無形有體物,則要看其是否能被人所支配和控制。如今,科技高度發展,將這些無形有體物加以控制已不再是困難的事,比如人們可以通過物理方法,將液體和氣體變為具有一定形態的固體;也可以將天然氣、電能制作成成品(如氣罐、電池)。如果行為人將這些無形有體物占為己有、拒不退還,則無疑是構成侵占罪的。就無體物而言,它是一種權利,這種權利可以使無體物的所有人獲得利益,因此也有人稱其為無形財產。由于無體物是人們擬制的物,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不便于人為的控制,所以,無形財產證券化應運而生。目前,權利的證券化包括所有權的證券化,債權的證券化以及其他權利的證券化,甚至知識產權也可以實現證券化。無形財產的證券化,使得抽象的財產權利直觀化,人們便可以對無體物加以管理和控制。無體物就可能成為普通侵占罪的對象。但應當指出的時,作為知識產權的無體物是很難成為普通侵占罪的對象。此類無體物雖然也要依附于一種有形的載體之上,但是行為人侵占了有形的知識產權載體,卻不意味著權利原有人就失去了對這些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其次,以財物是否能夠移動并且移動后是否損害其經濟價值為標準,可將其分為動產和不動產。一般情況下,動產是可以成為普通侵占罪的對象。但有一種動產較為特殊,如汽車、船舶等,它們雖可移動,且移動后也不會影響其經濟價值,但考慮到這類財物的價值都較大,所有人必須憑所有權憑證來主張自己的所有權,且在交易過程中,必須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所有權才可以轉移,這一點,與不動產房屋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學理界也稱其為“準不動產”。對于不動產(包括準不動產)能否成為普通侵占罪的對象?我國刑法沒有給予明確的規定,只是規定財物是普通侵占罪的對象,既然財物既包括動產,也包括不動產,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否認不動產也可以成為普通侵占罪的對象。有學者認為:“某種不動產能否成為侵占罪對象,既要看它能否被委托給他人代管,又要看行為人是否能夠取得所有權,兩者應同時具備。”②筆者同意此觀點,但其在表述上,不具有科學性。筆者認為,行為人既然是通過不法侵占行為獲得財物,那就不可能取得該財物的所有權。我們都知道,所有權是一種絕對的、排他的、穩定的權利,行為人雖然在侵占財物后,也可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從而使外界誤認為行為人對該物享有所有權,但這種“所有權”是不穩定的。筆者將這種類似于所有權的偽權利稱為“鏡像所有權”。③在實際生活中,合法占有他人不動產者,也可以通過作虛假登記的方式,非法取得他人不動產的鏡像所有權,也就是說不動產也可以成為侵占罪的對象。但對于某些不動產,如土地,是不能視為普通侵占罪的對象,因為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侵占這些不動產的所有權或者某些所有權權能的,就構成了非法占有耕地罪。
審美對象研究論文
摘要:美學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擴展,美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審美的日常化已經成為美學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該文從當下的審美對象、審美主體的心理,及美學理念的歷史性轉變三個方面來分析審美活動的時代轉型,探尋美學研究日常化轉向的根由。
關鍵詞:審美對象;審美主體;美學理念
隨著經濟文化多元化的發展,美學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拓展,相繼出現了電影美學、攝影美學、繪畫美學、書法美學、音樂美學、建筑美學、服飾美學、技術美學、體育美學、人體美學、生態美學……等門類。原本思辨的、哲學的研究領域,現在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理性的哲學化研究趨于邊緣,而美學與現實生活、文化的關系研究趨于緊密,美學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這與審美對象的時代性轉型,個體的審美理想、審美心理的變動分不開,而且美學理念的歷史性問題也不可忽視。
1.審美對象及其活動范圍的變化
傳統的審美對象多以靜態化的形式存在,如文學作品、繪畫、建筑、自然景致等,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詩人們遨游于廣闊的自然,與自然共融,藝術創作也脫離不了自然物象,自然美與詩詞意境美天然地連接在一起,如《詩經》中的自然物象的藝術化展現,屈原辭賦中對奇花異草的品德化贊喻等;而當下審美對象的中心已不局限于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繪畫、雕塑等經典的藝術門類,轉移到一些新興的藝術門類,如廣告、流行歌曲、時裝、電視連續劇乃至環境設計、城市規劃、居室裝修等,這些藝術門類多蘊涵一種動態的理念。這時代,藝術活動的場所已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遠遠超出了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嚴重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如美術觀、音樂廳、劇場等)。看來,審美活動已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不同于過去時代的文學藝術的界限和范圍,更多地發生在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與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和社交活動之間不存在嚴格的界限。藝術己經轉移到了工業設計、廣告和相關的符號與影像的生產工業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審美的方式來呈現,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之間的界限消失了。
韋爾施(WolfgangWelsch)在發表于《理論,文化與社會》的《審美化過程:現象,區分與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談到:“近來我們無疑在經歷著一種美學的膨脹。它從個體的風格化、城市的設計與組織,擴展到理論領域。越來越多的現實因素正籠罩在審美之中。作為一個整體的現實逐漸被看作是一種審美的建構物。”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審美現象是不可回避的時代轉換,“存在、現實、恒定性和現實這些古典的本體論范疇,其地位如今正被外觀、流動性、無根性和懸念一類審美的狀態范疇所替代。”①
當前檔案行政對象探索
本文作者:孫秀麗工作單位: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從1997年歐陽鋒在《檔案行政處罰工作要點概述》(《貴州檔案》)一文中,首次提出“檔案行政管理對象”概念后,到2012年6月的近16年間,只有半數年份有相關文獻發表。年均只有1篇,與同期包含“檔案行政管理”文獻年均1016篇的數量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具體情況是:1997年1篇,1999年1篇,2001年2篇,2002年2篇,2003年2篇,2005年1篇,2011年4篇,2012年3篇。雖然,文獻的發表時斷時續,但總體呈現出緩慢上升的趨勢。從期刊分布看,16篇文獻分布在9種期刊上,其中,檔案學期刊8種,大學學報1種。《檔案管理》以8篇占全部文獻50%的數量成為相關研究的核心與中堅,《北京檔案》、《檔案與建設》等各1篇。
從文獻作者情況看,16篇文獻出自13位作者(單位)。其中3篇1人(吳雁平),2篇2人(劉東斌、黃志勇),1篇9人(胡春林、沈國建、徐瑩、曉章、宋慧蓉、歐陽鋒、黃志文、、諶漢業),1個單位(《檔案管理》評論員)。吳雁平、劉東斌、黃志勇3位同志以7篇文獻,占文獻總數近一半(43.75%)的比例成為這一研究的核心作者。從文獻的作者單位分布看,16篇文獻中的14篇署明來自9個單位。在9個單位中,檔案行政管理部門6個(河南省檔案局、河南省開封市檔案局、福建省大田縣檔案局、河南省濮陽市檔案局、湖南省溆浦縣檔案局、江蘇省東臺市檔案局),發表文獻11篇;高等院校3個(上海空軍政治學院、中山大學、開封大學),發表文獻3篇。其中,河南省開封市檔案局3篇,河南省檔案局2篇,河南省濮陽市檔案局2篇,福建省大田縣檔案局2篇成為這一研究的核心單位。
從題目中使用的主要關鍵詞分析。從16篇文獻的題目中提取的主要關鍵詞來看,涉及“檔案行政管理”的9篇,占全部文獻的56.25%;涉及“檔案行政處罰”的3篇,占全部文獻的18.75%;涉及“檔案行政獎勵”、“檔案法律法規建設”、“檔案管理體制”、“檔案執法”各1篇,各占全部文獻的6.25%。在9篇題目中,“檔案行政管理”的文獻分別涉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范圍、對象、WTO的影響及有關思考。而以“檔案行政管理對象”為題目主要關鍵詞的文獻只有1篇,僅占全部文獻的6.25%。從文獻使用的中文關鍵詞分析。16篇文獻共使用21個中文關鍵詞,使用頻率在2篇以上的,只有檔案行政管理(3篇)和檔案(2篇)兩個,集中度并不高。在19個使用頻率只有1次的中文關鍵詞中,與檔案行政管理直接相關的有8個(管理對象、檔案事務、行政獎勵、行政管理、管理邊界、管理范圍、目標、特征);與檔案管理體制相關的有4個(體制、體制改革、局館合一、檔案管理體制);與檔案法制建設相關的有4個(行政執法、信息立法、檔案法律法規、檔案立法),其他的3個(檔案局、檔案館、社會轉型)。
從上述分析看,“檔案行政管理對象”研究文獻僅涉及2個學科,學科集中度高;文獻均屬社科類,偏重于實踐性,理論性稍顯薄弱;文獻數量少,研究時斷時續;檔案學期刊是研究的主要陣地;已有幾位高產作者成為研究的核心,其所在單位也成為該研究的核心研究單位。《檔案管理》與河南省對這問題關注度最高,是發表相關文獻最多的雜志與省份。從文獻題目的主題詞與文獻的中文關鍵詞來看,文獻主要關注點在與“檔案行政管理”相關的多個問題上,對“檔案行政管理對象”的研究還非常少。因此,在積極推進“依法行政”的大環境下,開展有關“檔案行政管理對象”問題的研究,不僅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實踐的需要,也是檔案學理論發展的需要。
考察對象轉正申請
×考察對象轉正申請
敬愛的黨組織:
自從去年月我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列入考察對象后,在這一年中,我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處處注意以一個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的言行和為人處世。并時時從工作生活中,領導的談話中,一些影視片中和報章雜志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并且還定期地寫出自己的思想動態,原創:匯報給黨組織。經過這一年的考察期,我覺得自己不論是在思想意識上,還是在平時的言談舉止中,都較以前有了較大提高。為了進一步接受黨的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也為了正確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我特向黨組織申請轉為預備黨員。
×在過去的一年中,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但給我影響最深,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我村林改工作,由于利益的再分配給村民思想上產生一些波動,有些人在林改政策上認識模糊,以至到上級有關部門上訪,在此期間,我在思想與黨支部保持一致,在工作中積極配合村委會林改工作,在生活中向村民宣傳國家的林改政策,雖然林改出現了一些波折,但最終在村黨支部正確領導下,全村各小組林改方案均獲通過基本完成組界色圖任務全村林改工作呈現出良好勢頭,全村村民都能從這一改革中獲得收益這說明,我們的黨是真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是為人民利益著想的。
×通過對有關文件的學習,看到國家國泰民安,國際地位日受尊重,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我對黨的認識又從黨實際的工作中得到了深入,以前我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基礎之上。我深刻體會到:我國黨中央領導的政府是強有力的,中國共產黨是全國人民凝聚在一起的核心,能夠成為黨的一分子,我將感到無上光榮!
看到祖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日益強大,作為中國人,我為之高興,為之自豪。對我而言,今年歲了,年輕旺盛,我想,我能確確實實能為祖國做點事了,也感到一些責任在肩上。我還是會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期早日達到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而成為黨的一分子。
精準扶貧政策幫扶對象先進材料
,1958年出生,家住鎮村2組,家庭人口:1人。本人患肢體殘疾4級,家境貧困,通過精準識別,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享受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對象。
身殘志不殘,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發揮自身能力,努力拼搏,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成為其他貧困戶學習的榜樣。
一、轉變思想,堅定信心
自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成為了區紀委書記幫扶的對象,為了不負黨和政府大好政策的恩澤,也為了能早日擺脫貧困,他沒有“每天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小康送上門;而是一心想著如何能夠利用好政府的幫扶政策脫貧致富。
雖然家庭只有他1人,但他依舊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條,屋內屋外打掃的干干凈凈,每當鎮村干部、幫扶同志走進他家都是干凈整潔的,他笑著說道:自己既主內又主外。
針對家庭情況,幫扶同志多次入戶走訪,實地了解他個人意愿,幫助其思想觀念的轉變,鼓勵他充分利用好扶貧政策,自主自強。說道:自己也發愁,是沒想過致富的道,可是沒錢,葉不懂技術。即使鎮村干部、幫扶同志不說這些,他自己也知道,雖被認定為貧困戶,也不愿意“等、靠、要”,希望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脫貧致富。幫扶同志再次和嘮起了家常話,給他講要在全國抓精準扶貧工作,讓全國很多像他這樣的家庭擺脫貧困、發家致富,區級里邊更是給了他們這些貧困戶好多好多好政策,幫助他們摘掉窮帽子,過上富日子,并拍著他的肩膀鼓勵他,有困難會盡全力幫他解決,這讓他脫貧致富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不同的對象送適合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鮮花在人們的人情往來、交往禮節中占據著越來越多的分量,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表達藝術。送花不僅表示了美好的祝愿,而且是一種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時尚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鮮花豐富的內涵和寓意,也使傳情達意變得非常富于意義。因此,我們在送花的時候,也要了解花言花語,注意送花的禮儀,這樣才能讓送花起到晚好的效果。
像什么花送給什么人?朋友適合送什么花,領導適合送什么花,不同的對象送什么花適合等等,這里面,都是學問和藝術。
要把握花藝的真諦,首先要了解花語花意,才能使花卉展明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逸,有自在自得之美。經過長期演化,人們賦與各種花一定的寓意,以傳遞感情,抒發胸臆。如考試及第譽為“折桂”,送別或贈別則稱為“折柳”,奉獻桃子祝老人長壽,贈石榴是愿新婚夫婦多子,至于“松、柏、竹、菊、蓮”等,皆依其個性而各有明確固定的含義。
千百態的花朵述說著千言萬語,要了解花的寓意,那就從送花常識開始入門吧。
由于民族風俗不同,送花亦有忌諱,不可生搬硬套。每一種花都具有某種含義,蘊藏著無聲的語言,因此,送花時應根據對方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花種。給老人祝壽,宜送長壽花或萬年青,長壽花象征著“健康長壽”,萬年青象征著“永葆青春”。
熱戀中的男女,一般送玫瑰花、百合花。這些花美麗、雅潔、芳香,是愛情的信物和象征。
STS的對象論文
STS(科學、技術和社會)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誕生于美國的一門新興學科。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社會和學術需要之中,代表著一種新的社會價值觀和新的思維模式,所以日益顯示出它對人類命運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它正沿著理論STS和應用STS兩個方向蓬勃發展著。本文擬就理論STS領域中的一個熱點,即STS的對象、內容和意義問題,談點粗淺的看法,以就教于學術界。
一、研究對象
關于STS的對象問題是涉及到STS能否成為獨立學科的關鍵問題之一。在美國,STS作為一個英文縮寫詞代表著兩種不一樣的說法。其一是指“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中文意思是“科學技術研究”;其二是指“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中文含義是“科學、技術和社會”。這兩種說法實質上反映了,在新舊價值觀轉換背景中,STS研究對象的辯證形成過程。前者旨在把作為認識客體的科學技術,放到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中,使之發展成為“社會中的科學技術”,并使認識主體對這個發展了的認識客體,從哲學、歷史和社會學等各個側面進行反思和研究。后者則從根本上把認識客體轉變為“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并形成了一系列從各種角度揭示這個新的認識客體內在本質的關系概念,以及適合于對該客體進行研究的交叉學科方法。顯然,從滲透著舊的唯科學主義價值觀的“自主科學技術”到開始對這一舊的價值觀進行反叛的“社會中的科學技術”,再到確立新的STS價值觀(科技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充分體現了STS的研究對象如何從舊的視野中通過局部質變到整體質變而生長出來的活生生的辯證圖景。
現在,對STS作“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理解,在美國學術界獲得了普遍認可。其標志是,1988年成立的全美STS協會及其會刊《STS集刊》中的STS都表述為“科學、技術和社會”。而“科學技術研究”,則作為STS理論研究的一個部分包含在“科學、技術和社會”之內。因此,前全美STS協會主席S.H.卡特克利夫教授在該會成立后的第二年就說:“‘科學、技術和社會研究’領域——現在已通過縮寫字母詞STS得到廣泛認可”。[1]
對于“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是STS的研究對象這一點,也日益獲得學術界的普遍認同。例如:1964年哈佛大學設立的“技術與社會計劃”,其要旨是“深入探討技術進步對經濟、公共政策、社會特征的影響,以及社會進步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本質、范圍和方向的互惠效應”[2]。1977年麻省理工學院建立的“科學、技術和社會計劃”,其目的是“探求社會、政治和文化力量對科學技術的影響,考察技術與科學觀念對人們生活的影響。”[3]卡特克利夫教授說,“STS領域的中心任務至今一直是詮釋科學技術的社會過程,把科學技術看成是復雜的事業,其中文化、政治和經濟價值觀念促進了科學技術事業;反過來,科學技術又影響了這些價值觀念和形成它們的社會。”[1]菲律賓學者赫蘭德也指出STS就是“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4]。美國賓州大學的D.第曲里奇和D.沃克爾,在為他們所開設的“什么是STS?”課程編寫的教材中,則進一步用一幅三角圖形象鮮明地表示了STS研究的對象:
(附圖)
優撫對象審核通知
各管理區、村(居),街道有關部門:
為全面準確掌握全街道優撫及救助對象的基本狀況,進一步健全完善街道財政所、民政所、管理區、村(居)四級檔案管理體制,經辦事處研究,決定對全街道優撫及救助對象進行重新審核和登記。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審核登記范圍
本次審核登記的優撫及救助對象包括:農村五保戶、農村低保戶、農村義務兵、老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參戰參試退役人員、傷殘軍人、三屬(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退職回鄉人員以及確需街道救助的其他人員。
二、優撫及救助對象的基本條件
(一)農村五保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殘疾或者未滿16周歲的村民;
兒童電視廣告的訴求對象
兒童廣告是指電視等媒體的兒童使用的產品或有兒童參加演示內容的廣告。它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為宣傳兒童用品所做的廣告;二是不為宣傳兒童用品但以兒童作為主角參與演示的廣告[1]。本文中所討論的兒童廣告主要是指為宣傳兒童用品而做的廣告。兒童電視廣告就是指以電視為傳播媒介宣傳兒童用品的廣告。
一、誰是兒童電視廣告的訴求對象
有人認為兒童是接觸兒童電視廣告的直接受眾和兒童用品的直接消費者,因此兒童電視廣告的訴求對象理所當然應該是兒童。然而也有人認為兒童是一群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有消費的能力,卻沒有購買消費品的財力,所以兒童電視廣告應以兒童家長即兒童消費品的購買人為訴求對象。那么,兒童電視廣告的訴求對象到底是兒童,還是其家長呢?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一)兒童作為兒童電視廣告的訴求對象據北京一家調查公司關于兒童消費的調研報告顯示:近年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西安0—12歲的兒童約400萬,平均每戶家庭的兒童月消費達897元。月消費總額近40億元[2]。以上數據充分說明兒童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所以在做兒童用品廣告時應該把兒童作為主要的訴求對象,兒童電視廣告當然也不例外。當今的兒童更有主見,現代家庭也更加重視兒童的意見。在購買某些兒童用品時,父母會認真考慮孩子的意見。同時,中國家庭中大額消費越來越多地與孩子有關。兒童對家庭購買決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另外,現在的孩子大都會定期從父母那得到一定的零花錢,這些都構成了兒童購買行為的原因。而兒童在購物時,往往只會選擇那些在電視上做廣告的品牌。有時候,他們這種對品牌的認知甚至比大人還要強烈,因為大人在購買產品時會多的考慮實用性等,而兒童則更多認同著廣告的影響力。兒童可以通過影響其家長的購買行為增延購買力,而且兒童請求購買的金額越低,越有可能被家人所接受。兒童向父母提出的購物要求多少與兒童看電視的時間有關。兒童的請求購買行為受廣告影響最明顯的時期主要是在幼兒園階段,在小學階段,這種影響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兒童的請求購買行為會逐漸減少,這既是因為他們長大了、“懂事”了,也是因為他們直接購買的能力增強了。一般而言,父母會隨孩子的長大而給予更多的零用錢,所以,請求購買的范圍有所減小。
(二)家長作為兒童電視廣告的訴求對象盡管兒童有時候有自己的小金庫,能夠發生一些直接購買行為,但畢竟他們在經濟上還無法真正獨立,在消費上尚需依賴家長。家長在經濟上和消費觀念上都會對兒童產生長期的影響。所以,廠商在做兒童用品廣告時,不僅僅要訴諸兒童,還要把兒童的家長作為自己的訴求對象。現代社會,許多父母迫于生存壓力,經常忙于工作而無暇照顧和陪伴自己的孩子。于是出于一種“補償心理”,父母對于孩子的消費要求通常會有求必應,甚至會在孩子沒有請求的情況下,花錢為孩子買各種形式的禮物,以討孩子的歡心。另一方面,很多父母深感于自己的童年物質匱乏,為了彌補自己的缺憾,也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比自己幸福,他們通常會盡可能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需要。此外,現代父母大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不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成為強者,而且希望自己的孩子首先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因而,尤其是面對更多與學習有關的用品、教育理念以及形形色色的早教培訓,家長往往不惜重金為孩子購買。除了以上幾點外,由于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除了孩子的父母疼愛外,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更是將其視為掌上明珠,孩子要什么給什么,極為舍得為孫兒輩消費。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這幾個堅強的經濟后盾,形成了一個對于生產兒童用品的商家來說非常有誘惑力的“亞兒童消費市場”。由此可見,把兒童家長作為兒童電視廣告的又一個訴求對象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其實,在廣告理論界很多人傾向于把兒童和兒童的家長共同看成兒童電視廣告的訴求對象。
二、創意兒童電視廣告時如何定位訴求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