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保險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21:07: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財產保險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保險畢業論文:財產保險理賠客戶2
保險畢業論文
第二條責任免除
(一)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損失,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1.貨物遭哄搶,自然損耗,本身缺陷,短少,死亡,腐爛,變質;
2.違法載運或因包裝,緊固不善,裝載,遮蓋不當;
3.車上人員攜帶的私人物品或違章所載貨物;
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應收保費管理策略論文
【論文關鍵詞】財產保險公司應收保費管理
【論文摘要】財產保險企業巨額的應收保費給企業經營造成了不利影響。文章試圖從應收保費發生的原因入手,分析過多的應收保費對保險企業的負面影響,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和對策,以期能減少應收保費并將其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這對我國財產保險企業的健康發展以及進一步提高其自身的競爭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我國財產保險公司的應收保費總量不斷增加,其表面上表現為保險責任與交費的時間差,背面則在于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中的一系列問題。加強應收保費的管理,對防范風險、提高公司競爭力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財產保險公司應收保費的現狀
應收保費是指保險合同已經生效、符合保費收入確認條件但尚未收到資金的保費,待以后收到保戶交納的保費時,沖減應收保費。投保人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應收保費要對應相應保險單承保的風險責任。一般企業在取得收入的成本是已經發生、可準確計量的,確認收入的同時可確定盈利;而由于保險成本的事后確定性,取得保費收入的成本是對未來的一種估計,不能準確預計和計量。這與會計上的應收賬款所對應的已完成事項有本質的差異。在保險期限沒有結束前,應收保費不能按照簡單的應收款項處理。
從性質上看,應收保費是保險企業對投保人的一種債權,表現為保險責任與交費的時間差。但是部分財產保險公司利用應收保費賬戶進行相關財務處理,以達到逃避和謀利的目的。另外,由于人身保險合同生效需要合同成立與繳納保險費兩個條件,而財產保險合同的生效不需繳納保險費。只要保險合同成立,約定了保險責任起訖時間即生效。因此,應收保費比較嚴重的主要是財產保險公司。目前,關于應收保費在保費收入中的理想比重一般認為在3%-5%。人保系統把應收保費比率定為5%,而保監會下達給財產保險公司應收保費比率的底線定為8%。
我國財產保險市場發展論文
摘要:保險是金融行業的重要支柱性產業,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的保險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三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內,我國保險從最初的政策主導型行業逐步演變到現在的市場主導型行業。隨著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理念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保險行業必將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第二章,介紹了我國當前財產保險市場的基本現狀。主要分析了我國財產保險的市場主體和現有格局、財產保險市場的地區結構分析、保險業務種類及結構、保險行業的市場監管等幾方面。三章,我們分析了財產保險公司普遍存在供給和需求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行業價格競爭激烈,保險主體經營的科學化、精細化觀念尚未形成,保險行業缺乏監管力度等弊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我國財產保險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存在問題困難及其成因。第四章,我們結合當前我國財產保險行業具體情況以及國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對未來財產保險業發展模式進行了探索。第五章,我們提出了發展我國財產保險業的若干建議,主要包括加強財產保險公司業務組織結構改革;加快發展保險教育;推進保險業產業集中;加強保險從業人員的專門化培養;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拓寬業務領域;培育市場主體,增強行業發展后勁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財產保險公司、模式、弊端、科學化、保險論文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保險是金融行業的重要支柱性產業,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的保險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三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內,我國保險從最初的政策主導型行業逐步演變到現在的市場主導型行業,在為國家高速發展的經濟保駕護航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和壯大,從最先開始半官方企業的獨家經營,到如今政企的完全脫離,整個行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行,出現百家爭鳴的璀璨局面,隨著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理念的進一步深化,我國保險行業必將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雖然,在發展的道路上,保險行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也曾經在前進的方向上艱難的探索和反復,但這些都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礙,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完善、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以及金融監管的日趨成熟,加之對國際上同行們先進經驗和方法的學習,我國保險業一定能夠得到又快又好的發展,本文就是立足于國內財產保險的發展現狀基礎上,通過對照國內外保險業的經營策略和政策法規,深入的對我國財產保險發展的前景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一進行分析和研究,探討適合中國國情的財產保險發展方向及目標模式。
世界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發展加快了各國金融保險業開放有序的演進速度。隨著我國經濟改革與開放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健全與完善,金融保險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中國保險業,特別是財產保險,經營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經營發展急需找準方向,可持續價值增長戰略已成為各保險公司的共識。雖然中國財產保險已不是一項新生的事物,但是對它的理論研究確是一項亟待深化與開拓的新領域。過去的十余年來,我國對一般企業經營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取得了不少富有意義的成果。然而,不能不看到并承認事實,對財產保險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尚處于較初級的介紹和分析階段,分析的內容也談不上深入和系統;鑒于此,本文在梳理有關國內外保險業發展的文獻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相關理論和實踐運作的成功經驗,結合中國財產保險發展的時代背景和趨勢,運用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等方法,圍繞中國財產保險市場發展為主題,展開了相關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
二、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家庭財產保險監管論文
摘要:家庭財產保險在我國發展較早,但近幾年由于種種原因,家財險面臨低速增長勢頭,且存在發展困難、舉步維艱、業務下滑、比重減小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保險公司應在設計條款、拓展新業務、搞好防災理賠、不斷更新觀念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促進家庭財產保險業務的發展。
家庭財產保險是我國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開展業務較早,發展較快,覆蓋較寬的骨干險種之一。家庭財產保險包括災害保險、第三者責任保險、盜竊保險等。它面對全國十幾億人口、數億個家庭,市場潛力巨大。據了解,世界發達國家家庭財產保險的普及率已達70%。但是,我國目前的家庭財產保險覆蓋面不到10%,而且很大比例是機關、企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福利給干部、職工購買的,保費少,保額低,絕大多數為不足額保險,有的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在承保實務上,大多數保單承保要素不全,被保險人資料不齊,保險標的不明確。一旦發生保險事故,勘查、定損非常困難。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家庭個人財產日益增長、擴大,人們生活中追求寧靜、安全,減少風險的意識也日益加強。家庭財產保險越來越具有發展潛力。
但是,家庭財產保險保單與個人壽險保單相比較,保費較少,一般每單數為10元,多的也不過上百元,長效還本家庭財產保險每單亦不過幾百元,大者上千元,且直銷無手續費,銷售的手續費也非常低,很難象壽險一樣通過營銷隊伍賣單。由財產保險基層公司自營,費時費力,收效甚少;若城鄉居民自己去保險公司購買則感到繁瑣不便,頗多微辭。有人認為,家庭財產保險恰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家庭財產保險業務何去何從,是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
一、家庭財產保險的發展狀況及特點
1.國內業務恢復初期,家庭財產保險與其它業務一起高速增長
恢復國內保險業務初期,家庭財產保險與其他業務一樣發展很快。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江蘇省分公司為例,1981年至1985年增長率分別為40.4%、18.3%、26.6%、39.9%、80.7%。由1980年的保費總收入4118萬元增至1985年的2.2億元。家庭財產保險費由1980年的0.3萬元(承保1730戶)上升到1985年的1623萬元(承保504萬戶),所占保費的比重上升為7%。當時,人保江蘇省分公司大力公關,得到了當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990年江蘇省保費收入達到10.2億元,同期增長17.4%,財產保險保費收入7.41億元,其中家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為4061萬元(承保868萬戶),占保費總量的4%。1995年人保江蘇省分公司家庭財產保險費收入達到7507萬元,當年增長26%。這一時期,家庭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絕對數雖然不大,但發展較快,也達到了一定的比例(詳見表1),人保徐州市分公司1995年業務總收入約為1.8億元(當年增長17%),財產險保費收入為9183萬元(增長19%)。當年家庭財產險保費收入為774萬元,比上年增長68%,占產險總量的8.43%,業務量較小的唯寧縣該年家財險占總量的14.8%(185萬元)。1996年人保徐州分公司家財險保費收入856萬元,同比增長11%,占財產險業務總量的8.05%,承保總戶數超過120萬戶,覆蓋面為55%,達到了家庭財產保險的最高峰。
財產保險代位求償權論文
財產保險中的代位求嘗權,是指由于第三人的過錯,導致保險標的發生責任范圍內的損失,保險人賠付了被保險人保險金后,以自己名義向第三人請求賠償的權利。筆者認為賦予保險公司此向權利有損公平,應予以修改。
保險公司是依保險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商事主體,經營業務主要為商業保險業務,可見保險公司的營業行為不是一種公益事業,而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商業行為,同其它商事主體一樣具有天生的盈利欲望。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根據自由企業制度,保險公司應該具有獨立的經營權,交易權以及對剩余的自由索取權;相應地,保險公司對自己營業行為中所產生的債務也只能以其自身財產來承擔責任。
保險公司所有的財產主要有其設立時,所出資的注冊資本(最少不得低于二億元人民幣),投保人依據合同所支付的保險費,以及以上資金用以銀行存款所獲得的利息,買賣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所獲得的收益。
被保險人的財產由于第三人的侵害而受損失時,被保險人和第三人之間形成的是侵權行為之債,和保險人之間形成的是合同之債。此時,被保險人既可請求第三人給予侵權損害賠償,也可根據合同要求被保險人給予賠償。而第三人和被保險人之間根本未發生任何法律關系。在三者的關系中,被保險人分別是保險人和第三人的債權人,保險人和第三人分別是被保險人的債務人。但三者所處的法律關系不同,被保險人和第三人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是因為第三人的侵權行為;被保險人和保險人發生債權債務關系是因為雙方約定的事件出現的緣故。而債法中的代位權是債的保全方式之一,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第三人享有的權利而害及債權人的債權時,債權人為保全自己的債權時,可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第三人的權利之權。而在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之間,債權人是被保險人,債務人是保險人,試問怎么可以叫作為債務人的保險人去代位行使作為債權人的被保險人的權利呢?既然如此,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人的索賠權,只要是其真實意思的表示就應該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本無須經過保險人的同意。
也許有人會認為,如果不賦予保險人代位求嘗權,就有可能造成被保險人獲得雙重賠償,難道僅僅因為這一原因,保險人就應該具有代位求嘗權?我們可以設想,當保險人給予被保險人足額賠償后,保險人從第三人處又得到了全部賠償款,那么被保險人所交納的保險費不是就全部被保險人所有了嗎?難道這是一件很公平的事?
再者,既然保險法又明確規定在人身保險中保險人無向第三人追嘗的權利,那么在財產保險中賦予保險人代位求嘗權又該做何種解釋呢?
財產保險個人營銷分析論文
從近兩年開展產險營銷業務的實踐看,適合產險個人的營銷管理機制還不健全和完善,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觀在:一是可供營銷展業的險種單一。消費者所處的地域不同,所面臨的風險也就不同,保險需求的差異性要求保險產品日新月異,但由于新險種,新產品開發的相對滯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險營銷工作的推進。二是由于某些險種要求業務員素質高,操作上專業技術強,有些險種保費太少,業務員展業成本大,營銷員缺乏推銷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營銷的抑制因素。三是個人營銷業務起步晚,各保險公司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可操作性強的管理辦法,即壽險業務中所說的“基本法”,難以對營銷工作進行有效地指導,同一系統缺乏統一的管理制度。四是缺乏專職專業化的培訓制度和培訓力量,培訓力量的不足,使營銷人員從業生涯缺乏規劃,共同價值觀難以建立,增員成活率低,成長緩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營銷隊伍的定著率和戰斗力,制約了業務的快速發展,五是由于系統內部和外部的手續費標準差別較大,同業之間互相“挖角”現象普遍,導致人隊伍難以穩定,人員“賣單”和“跳槽”情況嚴重。六是推行產險個人營銷,可能誘發各保險企業竟相壓低保險費率,抬高手續費,加大經營成本,導致經營效益的下降。七是由于營銷人員的收入與推銷的保單直接掛鉤,在利益驅動下,以追求業務數量為目標,存在著寬進寬出現象,造成業務質量不高,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等等,上述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會削弱產險個人營銷積極功能,處理不善,極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動。為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進卓有成效的營銷策略。
1.制定正確的策略手段正確的營銷策略,可以提高營銷效率,拓展保險服務領域。所以保險公司必須制定正確的營銷策略,一是要創建企業營銷文化。企業營銷文化是企業在營銷策略中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一個企業內獨特的并得到員工認同和接受的價值準則、信念、期望、追求、態度、行為規范、歷史傳統乃至思想方法、辦事、準則等。企業營銷文化是營銷企業“無形的資產”,是企業的精神和靈魂,如果營銷企業沒有一種求生存、求發展、團結奮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這個企業就一定缺乏生機和活力,缺乏向心力,凝聚力。創建并加強企業營銷文化,就是解決營銷隊伍價值觀念,造就和培養一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具有誠心,愛心和熱心的營銷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有信心搶占市場,才能有能力參與競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它是立企之基,興企之本,強企之路。在保險企業營銷文化建設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組織產品開發和銷售,增強社會對營銷業務的信賴感、安全感。二是要突出險種策略。根據各目標市場保險需求的差異性和層次性,搞好險種的分層開發,注意用不同的保險商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保險需求。在產險營銷過程中,對不符合市場需求的舊險種進行大膽修改,在不違背大原則和公司整體利益的前提下,注意靈活變通營銷險種,以便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
2.組建高素質的營銷隊伍
營銷業務發展的好壞,與營銷人員素質的高低,營銷隊伍發展的快慢密切相關。在營銷隊伍建設上應量質并舉,注重質量。在構建穩定的營銷隊伍方面,可借鑒國內有些保險公司“寬進嚴考核”的用人用工辦法,防止隊伍良莠不齊,充實營銷隊伍健康“血液”,增強營銷隊伍活力,走精兵之路,避免人海戰術。對新設立的分支機構,產險個人營銷應一步到位,走整體營銷之路,對原有機構,應當加快銷售體制改革。在現有情況下,可逐步將保險職員中的展業人員分離出來,向保險人過渡,使其成為保險營銷隊伍的“中堅”。培訓是提高營銷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在產險營銷起步晚,營銷隊伍整體素質還不高的情況下,各保險公司必須制定詳實的人才培訓計劃,對新人司人員,著重進行基礎知識及業務技巧的培訓;對在崗人員,著重進行相關知識及工作心態的激勵培訓;對優秀業務人員,著重進行專家成長計劃培訓,將其培養成保險領域某一方面的“權威”,在展業隊伍中形成梯級結構。
3.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
保險展業是受挫率極高,競爭異常激烈的行業。激勵機制總體上講是向人員提供“動力油”和“潤滑油”。激勵機制應包括:業績考核系統,報酬管理系統,工作環境系統。在業績考核方面,制定好級別考核,業績卡考核管理制度和表彰制度,通過組織經常性的業務競賽等活動,增強員工的爭上意識。在報酬管理系統方面,充分發揮手續費在結構調整的杠桿作用,用手續費來調節效益險種與非效益險種發展方向,打破身份界限,實行“效率優先,績效掛鉤”的分配機制,在社會養老,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方面,逐步縮小直銷人員與營銷人員的差距。對在險種開發,市場競爭,團隊發動、愛司敬業等方面有特殊貢獻的個人或集體,公司隨時進行表彰獎勵。在工作環境系統方面,要千方百計為展業人員創造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外部工作環境;讓展業人員在公司,社會受到尊重,受到關懷,受到肯定,受到公平;讓每位業務員在公司重大事情表決上,擁有管理人員同樣的權力;盡可能的為展業創造愉快的工作氛圍。
保險畢業論文:財產保險的意義和作用
保險畢業論文
財產保險是一種社會的經濟補償制度。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基礎,一是由于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物質產品的豐富,社會財富的積累,有大量的剩余產品可保。如果社會產品只能維持人類最低限度的生活,人們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也就談不到財產保險。二是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客觀存在,即有險可保。如房屋被大火焚毀,船舶遇風浪沉沒,汽車行駛中發生碰撞、傾復,地震、洪水等破壞性災害使億萬財富在頃刻之間損毀殆盡等。盡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防災消害的能力不斷提高,但災害事故是無法絕對避免的。這不僅直接影響人們經濟生活的穩定,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將產生嚴重的影響。此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又會不斷增加新的危險因素。因此,為了保障社會生產過程不間斷地持續進行,保障社會物質財富的安全以及一旦受損及時得到恢復彌補,也就產生了對財產保險的需要。財產保險通過社會經濟互助方式,用分散繳納保險費的辦法來建立保險基金,專門用來補償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以及社會生活中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致的經濟損失,從經濟上解決人們對財產在遭受意外損失后的補償問題,從而起到保障生產和安定生活的作用。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財產保險的職能和作用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一般而言,職能是事物本質的體現,而作用是職能履行過程中的具體效果。財產保險具有積聚資金組織補償、防災防損等多種職能。但其基本職能就是用分散危險、分攤損失的方法,建立集中的保險基金,補償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簡言之,即籌集保險基金,組織經濟補償。籌集保險基金和組織經濟補償是財產保險內在機制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如單言籌集資金的職能,則儲蓄也有此職能,單言經濟補償職能,則財政、民政也有此職能。財產保險的特色是用建立保險基金的辦法來組織經濟補償的,籌集保險基金是經濟補償的手段和條件。沒有保險基金的籌集,就無法進行經濟補償,而經濟補償是財產保險的目的和效果,兩者相依相存,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正體現了財產保險的本質。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財產保險的基本職能既然是籌集保險基金,組織經濟補償。那么,在補償損失這點上,社會主義財產保險和醬主義財產保險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但是從經濟補償這一基點所引伸出來的財產保險的作用,則因社會制度、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等不同而有所差別。1982年2月11日國務院國發(1982)27號批轉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國內保險業務恢復情況和今后發展意見的報告》的通知中指出“積極開展保險業務,逐步建立我國的經濟補償制度,對于保障企業正常生產和經營,安定人民生活,減少社會財富損失,都是有利的……是國民經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這就充分說明了社會主義社會財產保險的作用。社會主義生產是有計劃指導、按比例協調發展的,各部門、各經濟單位之間有著有機的聯系。一個部門、一個單位遭災,不僅會造成局部的生產停頓,而且會造成連鎖反應,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部門的生產,從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計劃的順利完成。通過財產保險對損失的及時補償,能保證社會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領域的正常運轉,保障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我國實行以國營經濟為主導、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經濟制度,無論國營、集體還是個體經濟,生產和經營都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由于災害事故的客觀存在,一旦遭受損失,不但生產經營不能及時恢復,而且對作為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稅金的上繳,銀行信貸資金的償還,職工工資獎金的發放,經濟合同的履生等都會帶來影響。通過財產保險,以支出較少的保險費而求得較大的經濟保障,能使企業的經濟核算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從而保證企業財務和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性,通過財產保險,保險公司可以經常研究危險發生的可能性,總結和研究損失發生的原因,協助投保單位搞好防災防損,消除發生事故的隱患,從而減少損失,預防和盡可能減少災害事故的發生。通過財產保險,不斷積累雄厚的保險基金,在未作償付款之前可將其提供給國家用于信貸、用于投資,以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通過辦理涉外財產保險,還能為國家創造外匯資金來源,與國際保險市場建立聯系,分散危險、促進對外貿易和國際經濟交往的發展。
財產保險公司運用論文
摘要:財產保險公司資產負債具有資金來源廣泛性、資金性質的負債性、債務的短期性及資產流動性高的特點;財產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負債管理,可以起到保護投保人利益、適應監管要求、降低財務風險、提高盈利能力等作用;目前我國各財產保險公司應選擇負債為主導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式,在資金運用過程中充分考慮公司的險種結構、出險頻率和賠付金額等業務特點,同時充分考慮公司的償付能力要求,合理安排投資的久期和組合的品種,以提高公司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最終達到提高企業價值的目的。
關鍵詞:資產負債管理;資金運用;投資匹配
一、財產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特點
由于我國財產保險公司只允許經營財產保險業務、短期意外險和短期健康險業務,業務范圍和保險的特性,決定了財產保險公司資產負債具有如下特點:
(一)資金來源的廣泛性
財產保險公司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保費和資本金。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廣闊,人口眾多,經濟增長速度快,促進了我國財產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保費規模的迅速擴大,保險資金越來越多,且來源廣泛,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保險資金不僅來自于國有企業、外資企業,而且大量的保險資金來自于個人;從產業來說,財產保險資金來自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從構成來看,保險資金主要由資本金、責任準備金(包括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未決賠款準備金等)、總準備金、保險儲金以及未分配盈余等構成。
財產保險準備金分析論文
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表現為根據保險單(保險合同)向被保險人收取保險費,并在合同有效期內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對于經營一般商品的企業,賣出商品收取貨款意味著一次交易的結束,而保險公司簽發保單并收取保險費,只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在從確認收入開始至保險責任終止之前這一段時間(通常為一年)內,保險公司要對被保險人在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在收入確認時,對應的成本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財產保險公司的會計核算要做到全面反映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相應的責任,就有其獨特的核算方法。而最能代表財產保險公司核算特點的就是各項準備金的核算,這些準備金就是保險公司為保障對被保險人的賠償能力而準備的資金。準備金的正確核算是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前提,保險準備金的提取直接關系到保險的損益情況,也直接關系到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是否充足。
我國保險公司會計制度中規定的財產保險準備金包括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長期責任準備金和未決賠款準備金。國際上財產保險的準備金還有多種分類方式,主要包括:
1、對于未到期責任所計提的準備金(未賺保費準備金),主要涉及的概念包括:未賺保費準備金(unearnedpremiumreserve,簡稱UPR,也稱為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延遲獲得成本(deferredacquisitioncosts,簡稱DAC)、附加未到期風險準備金(additionalunexpiredriskreserve,簡稱AURR)。
2、意外事故準備金,主要涉及的概念包括:巨災準備金(catastrophereserves)、平衡賠付準備金(claimsequalizationreserves)。
3、已賺保費的準備金,主要涉及的概念包括:已報告賠案準備金(notifiedoutstandingclaims)、已發生未報告賠案準備金(incurredbutnotreportedclaims,簡稱IBNR)、已發生未充分報告賠案準備金(incurredbutnotenoughreportedclaims,簡稱IBNER)。
財產保險準備金不同于資產項下的風險準備和跌價準備,它不是為資產的貶值所做的準備,而是公司的負債,是對被保險人的負債,因此,也被稱為保單負債或技術負債。準備金,尤其是賠款準備金的核算具有很大的主觀性。由于保險事故的發生是無法事先預料和確定的,因此賠款的發生也是無法事先確定的,因此對被保險人的賠償責任就是一個估計的數字。雖然保險事故的發生是無法事先確定的,但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可以對風險發生的概率進行統計,并由此確定保單的費率。在計算準備金時也是根據歷史數據進行分析計算,確定準備金的金額。對歷史數據的計算和分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方法的選擇就是保險公司管理人員根據經驗所做的主觀判斷。因此,保險準備金相對于其他財務項目有著更大的主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