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應急演練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8 14:32: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安全事故應急演練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安全事故應急演練總結

篇1

[關鍵詞]高職院校;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實訓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1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2-0-02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的大安全觀已經逐步深入人心,人們對安全的訴求不僅體現在生產活動過程中,還體現在生活和學習領域。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新一代高級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搞好職業教育的同時,也逐漸將安全提上日程,并制定了相關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但將安全事故納入應急預案體系的相對較少,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更是少之又少。

實踐訓練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學生在實訓室進行實踐訓練過程中使用機器設備、電器類儀器、儀表等都存在安全隱患,近年來也發生了機械傷害、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造成師生人身傷亡、設備損壞等。因此,各高職院校必須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以保障師生人身安全,并使設備和設施免遭破壞,從而促進學校安全、穩定、持續發展。

1 高職院校實訓室安全現狀分析

安全生產法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和相關法律責任,但多數高職院校普遍沒有按照安全生產法規定建章立制,雖然大部分院校在安全生產方面建立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但在實訓安全事故應急方面仍未形成體系。高職院校建有大量的實訓室用于學生實踐訓練,實訓室的設備設施與生產經營單位類似,在實踐訓練過程中難免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須進行危險源辨識和有害因素分析,以明確實訓室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并對事故發生的概率和事故嚴重程度作出評估,從而針對事故隱患提出預防措施,建立事故應急預案體系,達到事故預防的目的,提高實訓安全管理水平。以某高職院校為例,實訓室危險源辨識清單如表1所示。

2 實訓室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2.1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分級

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13)可知,實訓室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由于高職院校實訓項目較多,危險有害因素導致的風險類型多,因此,必須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綜合預案,預案內容包括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事故預警及事故報告、應急響應程序及應急保障等內容;而針對風險較高的事故,要建立實訓室專項應急預案,包括實訓室事故風險分析、應急指揮和應急處置等內容;而對于具體的實訓場所,可根據事故類別制定現場處置方案,在分析風險的基礎上提出應急處置措施,明確注意事項。建立實訓室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可在日常實訓過程中起到事故預防的作用,使相關工作人員在事故發生時可迅速做出應急反應,啟動應急預案,起到控制事故的作用,降低事故損失。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分級如圖1所示。

2.2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模型

實訓室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需要領導高度重視事故應急預案的重要性,確保在事故發生時啟動應急預案能起到控制事故的目的,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降低財產損失。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必須包括保障機制和運行機制,且在體系運行過程中能持續改進,保證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模型

2.3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程序

在應急體系中,應急預案的編制和修訂是核心,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在對實訓室危險源辨識的基礎上確定事故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對應急機構、人員、裝備、救援行動及指揮和協調等方面作出具體安排。在應急預案后,應對全體師生進行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找出應急預案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若發現與實際不符合的情況,及時修訂并完善應急預案。

3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關鍵問題

3.1 實訓室事故風險分析

事故應急預案是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實訓室危險源辨識是預案編制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如果對實訓室危險源辨識不夠全面,可能會漏掉事故發生可能性較小但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嚴重的危險源,尤其是一些特種設備,必須要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和檢驗。此外,還要根據GB/T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找出實訓室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從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和環境因素四方面找出可能引發的事故類型。

3.2 現場處置方案的制定

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某一特定的場所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應急程序和具體措施,明確規定應急響應相關人員的職責,使其在應急預案啟動時能夠快速作出反應。在制定現場處置方案過程中,必須結合實訓室實際情況,邀請實訓室管理人員參與編制工作,應急處置方案必須經過應急演練來檢驗其效果,發現不符合實際情形的,應及時修訂,確保萬無一失。

3.3 應急演練的開展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在編制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之處,可能無法預測事故現場狀況,導致實施過程中出F問題,應急演練的開展成為檢驗應急預案與實際情況符合度的有效手段,只有通過演練才能發現問題,因此全體師生必須重視應急演練。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多數師生往往將應急演練作為一種形式,普遍存在走過場的現象,沒有從應急演練總結經驗教訓,在事故發生時無法保證應急救援行動有效進行。因此,在應急演練之前,必須對演練者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的培訓,提高其思想認識,并使其真正獲得安全知識,提升安全技能。

3.4 應急預案體系的實施

在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運行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動及時修訂事故應急預案,通過應急演練及應急救援不斷完善,持續改進。此外,在應急救援中,根據事故影響情況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級別,在事故擴大時,及時調整響應級別,必要時還要與外部應急預案相銜接。

4 結 語

高職院校實訓室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可有效預防事故發生,在安全事故發生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可降低事故損失,保護師生生命安全和降低設備財產損失。因此,各高職院校應根據院校實際情況,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1]何理瑞.高職院校工程實訓安全現狀評價及應急管理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討,2010(10).

[2]姚朋君,范強銳,史天貴,等.高校安全生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討,2015(4).

篇2

1.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

在冶金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因為工藝、設備、環境、人不安全行為及管理缺陷等原因,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或危機,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而回避、恐懼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采取有效的應對機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事前超前預防,事后按照既定各類方案有效處置,把危害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這就是應急管理。

1.1 建設應急組織機構及應急平臺

建立健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是應急管理的第一要務。我們公司設立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公司主管安全生產副總經理擔任副組長,統一領導全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公總調度室設立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調度中心,負責統一受理突發生產安全事故報警,在公司應急指揮機構啟動前,代行指揮機構職責。

1.2 應急體系建設及預案的制定、修訂和完善

冶金企業應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要求,提高冶金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能力,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制定、修訂冶金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重大危險源專項預案,通過專家評審在政府主管部門備案。

我公司在應急體系建設及預案的制定、修訂中,不僅從公司層面制定了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和重大危險源專項預案,各二級單位、車間、班組分別編制了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和崗位應急對策,按照《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中規定的要素各級預案進行分級評審,公司安全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對二級單位廠級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車間主要領導負責組織對崗位應急對策進行評審。

1.3 應急隊伍的建設和崗位人員培訓

消防隊、煤氣防護站、環保監測站、衛生防疫站。相關醫院是冶金企業的專業應急隊伍,各單位應分別成立兼職應急隊伍,認真抓好專業應急隊伍的管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專業應急隊伍開展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的素質和事故處理能力。同時采取多種教育形式加強對職工應急知識、技能的培訓,讓職工掌握各類事故的處置方法。增強自救、互救和第一時間處置突發事故的能力。

1.4 應急資金投入和應急救援設備保障

我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應急救援資金的投入保障,在應急救援設備保障方面,配有多部消防車,廠區設有消防栓,重點防火部位配備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具備消防應急能力。各二級單位煤氣防護站配備了煤氣檢測儀、測氧儀、蘇生器、空氣呼吸器、充填泵、擔架等應急器材,具備應對中毒窒息等突發事故的應急搶險能力。環保監測站配備了相應監測器材,具備對大氣、水質的監測能力。宣鋼醫院是二級甲等醫院,配有多部救護車、高壓氧艙及相應搶救治療器材,具備搶險救護能力。

1.5 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

在應急救援培訓方面,冶金企業可以采取集中授課培訓和日常崗位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教育:充分利用安全例會、班組安全活動日、安安全教育是冶金企業保證安全文化的首要手段。安全教育既要保證全面性,又要保證深入性,還要在現有方式上進行創新。安全檢查等對應急預案進行督導學習;每年定期舉辦安全管理人員、作業長安全管理培訓班,將應急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培訓,不斷增強各級安全管理人員、作業區領導的應急意識和管理水平。

冶金企業每年還應組織開展各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活動。根據各二級單位的不同情況,我公司在每年的“安全生產月”期間和年底,均會組織各種層面的防護救護應急演練、技能比賽,以此為契機,大力開展職工學業務、比本領、保安全的技能培訓活動,使職工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應急救援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2.總結

篇3

一、總則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

9007)、《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為適應突發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通過演練,進一步加強公司應急組織機構各小組之間的協同配合,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組織指揮、快速響應及處置能力,營造安全穩定的氛圍,特制定公司x年度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

二、應急演練目的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3、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4、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完善應急機制。

5、科普宣傳,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職工風險防范意識和應對突發事故時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應急演練原則

1、結合實際,合理定位,緊密集合應急管理工作實際,明確演練目的,根據資源條件確定演練方式和規模。

2、著眼實際,講求實效,以提高應急指揮人員的指揮協調能力、應急隊伍的實戰能力為著重點,重視對演練效果及組織工作的評估,總結推廣好經驗,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

3、精心組織,確保安全,圍繞演練目的,精心策劃演練內容,周密組織演練活動,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措施,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及演練裝備設施的安全。

4、統籌規劃,厲行節約,統籌規劃應急演練活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努力提高應急演練效應。

四、應急演練要求

1、在開展演練準備工作以前應制定演練計劃,包括演練的目的、方式、時間、地點、日期安排、演練策劃領導小組組成、經費預算和保障措施等。

2、演練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演練計劃成立演練組織機構,設計演練方案,并根據需要針對演練方案對應急人員進行培訓,使相關人員了解應急響應的職責、流程和要求,掌握應急響應知識和技能為演練實施奠定基礎。

3、演練實施是對演練方案付諸行動的過程,是整個演練程序中核心環節,演練實施當天演練組織機構的相關人員應在演練前提前到達現場,對演練設備進行檢查,確保正常工作,確認無誤后按時啟動演練,填寫演練記錄表。

4、演練結束后,應針對本次演練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點評和總結,并從各自的角度總結本次演練的經驗教訓,確認評估報告內容,擬定改進計劃填寫《應急演練評審表》。

5、對演練中暴露出的問題,組織參加演練單位和個人按照改進計劃中規定的責任和時限要求,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進,修改完善應急預案、有針對性的加強應急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對應急物資裝備有計劃的更新等。

五、應急預案演練安排

x年公司應急演練安排如下:

x年應急演練計劃

序號

應急預案類別

組織部門

參與部門

演練時間

備注

1

火災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各車間、辦公區域

5月

2

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各車間

6月

3

機械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各車間

7月

4

高處墜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各車間

8月

5

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演練

生產部、安

監科

各車間、辦公區域

9月

6

起重設備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

生產部、安監科

篇4

為深入貫徹落實新《安全生產法》,進一步加強企業應急預案工作,扎實提高企業應急準備能力,2015年11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集團”)首次部署開展了集團應急預案現場專項檢查與應急準備能力評估工作。

評估采取資料查閱、員工訪談、現場抽查、實操檢驗等方法,借鑒“四不兩直”的方式,共抽查機關處室19個、二級單位9個、基層單位18個,組織開展現場演練7次,桌面演練3次,順利完成了量化評估任務,取得了積極成效。

評估背景

理念認識的深化

我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長期以來側重應急響應,忽視應急準備。習慣于以預防事故代替應急管理,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發生事故后的應急救援上。因此,加強企業應急準備能力建設,探索開展應急準備能力評估,已成為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法律法規的要求

新《安全生產法》以及《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都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應急能力建設及應急能力評估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中石油集團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辦法》明確要求開展應急準備、應急處置與救援總結評估工作。已上報國務院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條例(送審稿)》專門規定了“應急準備”“應急評估”等章節,明確對企業及有關部門落實應急準備,開展應急準備評估、應急處置與救援評估的工作要求。

工作推進的需要

中石油集團自2009年起開展應急預案審核工作,實施應急預案備案管理,但是主要側重于應急預案文本的合規性與實效性。在從“全”到“優”新的歷史階段,有必要通過應急準備能力評估,推動預案編制、宣教、培訓、演練等實施工作落實,最終實現管理持續改進和應急能力的不斷提升。

評估做法

全面覆蓋 突出重點

在以往應急預案審核工作基礎上,此次評估明確了以下原則:

一是評估范圍突出復查抽查,從已開展審核的52家企業中選擇12家企業,覆蓋煉化、管道、勘探、銷售、工程技術等重點業務板塊。

二是評估對象突出“一普三重”,即主要企業普遍性備案審核,重點生產企業、重點事故企業、重點項目現場審核,涵蓋機關、二級單位及基層單位。

三是評估內容突出關鍵問題,以既往審核發現的風險評估、培訓演練、物資儲備等環節為重點,全面評估應急準備工作情況。

對表檢查 專家參與

中石油集團安全環保與節能部專門立項,委托中石油集團安全環保與技術研究院開展“應急能力評估”課題研究,借鑒總結國內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制定了《企業應急準備能力評估細則》《現場應急檢查對照表》及《企業應急預案現場審核問題清單》(2009-2014),為評估提供依據和工具方法,提高了檢查的規范化、精細化水平。

同時,中石油集團安全環保與技術研究院作為課題承擔單位,其分管領導及安全與應急所人員分別擔任組長或各組聯絡員,通過實踐檢驗課題成果,不僅有利于課題研究,還提高了評估的科學性、專業性。

事故導向 創新形式

此次評估以事故為導向,以問題為核心,以實戰為目標,針對應急預案“一定了之、一發了之”造成的“啞巴應急”問題,將“筆試”改為“口試”,將“查臺賬”改為“考能力”,將“檢查作業”改為“隨堂測驗”。

改變以往僅在會議室里查文本記錄、現場檢查設備器材的做法,在現場設定事故情景,要求企業按照預案演練,檢查企業應急準備情況。特別是利用首次會或末次會領導到齊的時機,組織一次針對本單位主要風險的桌面推演,評估組現場考核評估,既增強了公司領導的應急意識,又考查了企業實際處置能力。

多種方法 貼近實際

此次評估結合企業生產工藝、重大危險源等實際,探索多種演練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側重企業基層,設定的演練情景多是小量泄漏或燃燒,著重考查企業初期應急處置能力。

側重貼近實戰,在一個裝置開展演練后,隨即在另一裝置接著開展演練,強化企業危機意識、實戰意識。

側重結合實際,根據企業情況設定氨氣(氯氣、原油)泄漏、氫氣燃燒等事故,逐步展開事故情景,考核企業應變能力。

側重關鍵崗位,提問一線員工、班組長、調度員、負責人等關鍵人員,考核其對崗位應急處置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評估結果分析

演練總結評估缺少整改落實

應急演練的目的是檢驗預案、鍛煉隊伍、磨合機制、教育公眾,這些都建立在通過演練發現問題并整改的基礎上。問題得不到整改落實,演練就失去了原有意義。《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指南》《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評估規范》中均有對總結評估問題整改的跟蹤驗證要求。

由于以往的檢查多數停留在演練時限及演練記錄上,加之企業對應急演練作用認識存有偏差,以為按期演練并做記錄就行,沒有將總結評估整改提高作為最終目標,造成應急演練總結評估及問題整改普遍弱化。評估發現,3家下屬單位的演練記錄普遍缺少問題分析及整改跟蹤驗證,如集團某石化公司橡膠廠統一印制的總結評估表上就沒有演練問題分析及整改跟蹤落實項。

篇5

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和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江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江西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工作原則

一、全程預防、全程控制:對食物(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倉儲、運輸、流通、消費等環節中可能發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會公眾一定數量死亡或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危害,并造成一定社會影響的突發的食品安全情況實施全程預防、全程控制。

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根據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

三、明確職責、落實響應: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人為本、減少危害、預防為主、依法規范、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明確職責及響應。

四、科學決策、依法應急: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合法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五、加強監測、群防群控:堅持群防群控,加強日常監測,及時分析,評估和預警。對可能引發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

六、及時反應、快速行動: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事故發展,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事故分級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食品安全事故分為四級。

一、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

1、故危害特別嚴重,對2個以上省份造成嚴重威脅,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的;

2、出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處置能力水平的;

3、生跨境(香港、澳門、臺灣)、跨國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的;

4、務院認為需要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負責處置的。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

1、故危害嚴重,影響范圍涉及省內2個以上市級行政區域的;

2、成傷害人數超過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的;

3、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級人民政府認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

1、故影響范圍涉及市級行政區域內2個以上縣級行政區域,給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

2、造成傷害人數100人以上,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

3、級人民政府認定的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

1、故影響范圍涉及縣級行政區域內2個以上鄉鎮,給公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

2、成傷害人數30-99人,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3、級人民政府認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救助體系

一、浮梁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應急指揮部”)

(一)指揮部領導成員:縣應急指揮部由分管副縣長當任總指揮,縣政府辦公室對口負責人和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衛生局、縣農業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局長任副總指揮。

(二)成員單位:根據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確定,應急指揮部主要由縣發改委、縣經貿委、縣教育體育局、縣公安局、縣監察局、縣財政局、縣食品藥品監管局、縣衛生局、縣農業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縣環保局、縣廣播電視局、縣電信局等部門組成。

應急指揮部主要職責:

1、根據《應急預案》,統一組織領導,指揮協調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和救援工作;2、制定與組織實施應急救援方案,負責事故應急救援重大事項的決策;3、審議批準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交的應急處理工作報告等;4、及時向縣應急委員會報告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提出升、降應急響應級別和結束應急狀態的建議。

相關部門的職責:

1、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落實該辦公室各項職責;擬訂應急預案,組織協調應急救援工作,收集信息,分析動態;組織開展救援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

2、縣衛生局: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負責突發食物中毒的應急響應、病員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依法開展對突發食物中毒的衛生學原因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3、縣發改委:負責將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強食品安全事故對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及有關藥品和相關商品價格的監測分析和預警,必要時采取響應措施進行調控,保證供應,穩定物價,維護市場秩序。

4、縣經貿委:負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物資的組織、供應。

5、縣農業局:負責組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依法開展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負責生豬屠宰加工以及流通領域內畜禽產品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

6、縣工商局:依法開展食品流通環節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違法行為的調查處理等工作。

7、縣質監局:依法開展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原因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8、縣教育體育局:負責協助衛生等部門對學校食堂、學生在校營養餐及食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原因進行調查以及組織應急處理工作。

9、縣環保局:負責因污染環境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違法行為調查及環境監測工作,協調指導鄉鎮人民政府對污染物的處置工作,依法對環境污染違法行為的處理提出意見和建議。

10、縣公安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食品安全事故涉嫌犯罪案件的偵察工作,維護事發地治安秩序。

11、縣監察局:負責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遵守和執行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中違紀等問題的檢查監督和查處。

12、縣財政局:負責事故應急救援資金保障及管理。

13、縣廣播電視局:負責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對外宣傳工作,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14、縣電信局:負責對互聯網新聞信息的管理以及有害信息的封堵和刪除工作。

(三)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其職責: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指揮部辦公室應當立即進入應急工作狀態。

1、職責

(1)貫徹落實縣應急指揮部的各項應急處置決定和指示,具體組織實施應急處置工作;

(2)檢查督促各鄉鎮、各單位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擴大;

(3)研究協調解決事故應急處理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必要時決定采取有關控制措施;

(4)向縣應急委員會、縣應急指揮部及其成員單位報告、通報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情況;

(5)根據授權為新聞機構提供事故有關信息,必要時接受媒體的專訪;

(6)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物資、通信、經費和技術保障等工作;

(7)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法律法規、救護知識宣傳、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

(8)對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履行《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進行檢查和評估;

(9)完成縣應急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2、主任與副主任

(1)主任: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擔任;

(2)副主任:由縣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縣農業局、縣衛生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負責人擔任。

3、聯絡通訊情況

(1)各成員單位聯絡員、聯系人名單

(2)主要成員單位舉報電話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地址:浮梁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浮梁縣朝陽大道68號)

電話: 2620836

傳真: 2620829

(四)應急處置工作小組: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啟動后,各工作小組及其成員應當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服從縣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立即按要求履行職責,及時組織實施應急處置措施,并隨時將處置情況報告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當將有關事故和處理情況及時報告縣應急指揮部。

1、事故調查組

(1)組成:根據事故發生原因和環節,可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衛生、工商、質監等部門負責或明確其中一部門牽頭負責組織。

(2)職責:深入調查事故發生原因,作出調查結論,組織協調鄉鎮政府實施救援工作,監督救援措施的落實,評估事故影響,提出事故防范意見。

2、事故處理與案件查辦組

(1)組成:事故發生環節的相關監督職能部門負責組織。

(2)職責:依法實施行政監督、行政處罰,監督召回有毒有害食品,嚴格控制流通渠道,迅速查辦案件,追蹤源頭,懲辦違法當事人;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3、醫療救治組

(1)組成: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

(2)職責:迅速組織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衛生應急工作,盡快查明致病原因,提出救治措施。

4、綜合組

(1)組成: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組織。

(2)職責:匯總信息,報告、通報情況,分析事故進展以及對外宣傳。

5、專家咨詢組

(1)組成: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有關部門負責組織。

(2)職責:為事故處置提供技術幫助,分析事故造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6、現場檢測與評估組

(1)組成: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需要成立事故現場檢測與評估小組。

(2)職責:綜合分析和評價檢測數據,查找事故原因和評估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為現場制定搶救方案提供參考。檢測與評估報告要及時上報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和縣政府有關部門。

7、信息組

(1)組成:由縣政府辦公室會同新聞宣傳主管部門、牽頭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或者根據事故的類別等情況確定具體成員。

(2)職責:迅速制定信息方案,及時采用適當方式組織信息。負責事故發生地現場的記者采訪申請和管理工作。負責互聯網有關信息的監控、管理工作;對境外媒體的造謠和歪曲性報道,組織駁斥澄清。在可能產生國際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時,及時向縣應急指揮部報告。

二、日常管理機構: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日常管理工作。

具體職責為:

1、組織協調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相關問題,對突發食品安全事件進行核查;

2、負責全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處理工作;

3、組織編制和修訂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4、組織建立和管理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專家庫;

5、指導各地實施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三、專家咨詢委員會:建立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專家庫,在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從專家庫中確定相關專業專家,組建食品安全事故專家咨詢委員會。

1、職責:

(1)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提出咨詢和建議;

(2)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3)參與制定、修訂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

(4)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反應的終止、后期評估提出意見。

2、專家庫

運行體系

一、監測、預警、報告、舉報、通報

(一)監測與預警

1、監測:建立全縣統一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監測、網絡體系,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構建各部門間信息溝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1)縣農業局:有關農產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質量安全檢測信息。

(2)縣衛生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和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市場食品質量監督檢查信息。

(3)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信息收集匯總、及時傳遞、分析整理,定期食品安全綜合信息。建立暢通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絡體系,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指標體系,及時研究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

2、預警

縣農業局、縣衛生局、縣工商局、縣質監局、縣環保局、縣教體局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場所,尤其是高風險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儲藏、經營、消費等環節的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和信息報告系統,按照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對公眾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作出預警,初步確定預警級別,擬定處理措施,向縣應急委員會提出預警信息和建議,并保障系統的有效運行。

(二)報告

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系統,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專項信息系統,信息報告和通報系統,以及社會監督、輿論監督、信息采集和報送系統等。

明確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通報時限及責任主體。

1、報告單位及人員

(1)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企業、餐飲單位及人員;

(2)食品檢驗機構、科研院所以及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單位及人員;

(3)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單位及人員;

(4)各級食品安全監督部門和有關部門及人員;

(5)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人員。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遲報、謊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

2、報告范圍

(1)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食品安全事故;

(2)造成傷害人數超過30(含30)人以上的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報告時限

(1)責任報告單位、個人和有關單位發現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當在2小時內報告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

(2)事故發生地鄉鎮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應在知悉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時內作出初次報告,根據處理的進程或者上級要求隨時作出階段報告;在事故處理結束后10日內作出總結報告。

4、報告程序

(1)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向縣政府、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

(2)縣級人民政府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ⅳ級以上(含ⅳ級)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報告至市人民政府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5、報告要求

(1)初次報告

應盡可能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數、事故報告單位及報告時間、報告單位聯系人及聯系方式、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等,如有可能應當報告事故的簡要經過。

(2)階段報告

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進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故原因等。

(3)總結報告

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鑒定結論,對事故的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后對類似事故的防范和處置建議。

(三)舉報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縣政府有關部門舉報食品安全事故和隱患,以及相關責任部門、單位、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管理職責的行為。

縣政府有關部門接到舉報后,應當及時組織或者通報有關部門,對舉報事項進行調查處理。

(四)通報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之間應當及時通報。

1、通報范圍

(1)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食品安全事故;

(2)造成傷害人數超過30(含30)人以上的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2、通報方式

(1)縣政府有關部門接到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在1小時內向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

(2)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向縣應急委員會和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通報,對可能有蔓延趨勢的還應向相關地區食品安全綜合監督部門通報,加強預警預防工作;

(3)縣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將可能引發的食品安全事故風險信息報送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食品安全事故危險源監控信息,對可能引發的食品安全事故的風險,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當及時報告縣應急委員會并通報有關部門和鄉鎮政府。

3、特殊通報

涉及港、澳、臺地區人員或者外國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響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有關機構或者有關國家通報時,經縣應急委員會批準決定,及時上報市政府、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4、新聞通報

對于食品安全事故,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及時上報縣應急委員會,由縣政府辦會同新聞宣傳主管部門、牽頭處置的縣政府主管部門負責對外,做好組織輿論引導工作。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

(一)分級響應

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分四級,ⅰ級響應由國家應急指揮部或辦公室組織實施,ⅱ級響應行動的組織實施由省人民政府決定,ⅲ級響應行動的組織實施由市人民政府決定,iv級響應行動的組織實施由縣人民政府決定。

1、特別重大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ⅰ級、ⅱ級)

特別重大和食品安全事故事故(ⅰ 級ii級)涉及我縣的,縣應急指揮部在國家、省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1)特別重大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縣應急指揮部立即啟動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工作,按照上級應急指揮部的要求,迅速下達應急處置指令。

(2)縣應急指揮部立即組織、指揮相關鄉鎮人民政府、縣各有關部門、單位、專業隊伍及現場指揮部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根據需要啟動相應專業組開展應急處置,及時向上級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工作進展情況。

(3)縣有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和縣應急指揮部要求做好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2、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ⅲ級)

(1)鄉鎮人民政府或縣有關部門接到較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及時報告縣應急指揮部。縣應急指揮部應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和市應急指揮部報告。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進行先期處理。

(2)被確認為ⅲ級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由市人民政府決定立即啟動《景德鎮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縣人民政府和縣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實施救援和緊急處理行動。

3、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ⅳ)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ⅳ)行動的組織實施由縣人民政府決定,并立即報告市人民政府、市食品安全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

(1)縣政府應急響應:縣政府負責全縣一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根據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報告和建議,決定啟動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和本預案,開展應急救援和其它緊急處理工作。

(2)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響應: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當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對事故的情況進行調查確認,對事故作出初步評估,按規定向縣應急委員會報告事故情況,提出啟動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與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及時向縣政府有關部門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啟動應急處置工作小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響應的升級與降級

當食品安全事故隨時間發展進一步加重,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嚴重,并有蔓延擴大的趨勢,情況復雜難以控制時,應當上報指揮部審定,及時提升預警和反應級別;

對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會進一步擴散的,應當上報指揮部審定,相應降低響應級別或者撤銷預警。

(二)指揮協調

1、縣應急指揮部指揮協調的主要內容

組織實施縣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提出應急行動原則要求;協調指揮應急力量實施救援行動。

2、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指揮協調的主要內容

向縣應急指揮部提出應急援救重大事項決策建議;派出有關專家和人員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指揮工作;協調、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及時向縣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救援行動的進展情況;指導對受威脅的周邊危險源的監控工作,確定重點保護區域。

(三)緊急處置

現場處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力量。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事發地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要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措施進行現場處置,有效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態發展,并及時向縣人民政府報告。

事態出現急劇惡化的情況時,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及時制定緊急處置方案,依法采取緊急處置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四)響應的終結

食品安全事故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終結,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分析論證,經現場檢測評價確無危害和風險后,提出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議,報應急指揮部批準宣布應急響應結束。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匯總之后的應急處理工作情況報告,可向有關部門提出具體處理意見和建議。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對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單位的整改工作進行監督,及時跟蹤處理情況,隨時通報處理結果。

三、后期處理

(一)善后處置

縣應急指揮部責成相關成員單位和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組織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征用物資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盡快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保險機構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人員保險理賠工作。

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應當按照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受害人給予賠償。

(二)責任追究

對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通報、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總結報告

食品安全事故善后處置結束后,縣應急指揮辦公室總結分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上報縣應急指揮部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提交的應急救援總結,組織研究改進應急救援工作措施,并抄送縣政府有關部門。

四、應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建立食品安全事故的專項信息報告系統,負責承擔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和傳遞等工作。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部應當及時向社會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嚴格按照信息歸口、統一對外的原則,對媒體的信息應當經縣應急指揮部審定同意后,向社會。

(二)通信保障

縣應急指揮部及參與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工作的縣直部門、單位、專業隊伍應建立通暢的通訊方式,確定固定聯系電話并保持24小時有人值守,明確帶班領導,配備相應的電腦、打印機、傳真機等辦公設備。參與現場處置的專業隊伍應配備無線通訊工具,以適應應急處置的工作需要。

(三)醫療保障

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衛生系統應急救援工作應當立即啟動,救治人員應當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四)人員保障

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人員、組織專家參加事故處理。

(五)技術保障

食品安全事故的技術鑒定工作由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承擔。當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受縣應急指揮部或者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委托,立即采集樣本,按有關標準要求實施檢測,為食品安全事故定性提供科學依據。

(六)物資保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所需設施、設備和物資,保障應急物資儲備,提供應急救援資金,所需經費列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七)經費保障

縣政府應保障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基礎設施建設經費。

縣財政部門按規定落實對食品安全應急處理專業機構的財政補助政策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經費。

食品安全應急預案保障經費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應急預案》提出,經縣財政局審核同意后,列入年度政府財政預算。

縣財政、審計部門加強對《應急預案》保障經費的使用與效果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確保專款專用。

(八)演習演練

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根據《應急預案》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演習演練計劃,并組織實施。

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救援演習演練。

縣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演練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評價,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九)宣教培訓

篇6

【關鍵詞】深圳地鐵;安全預警;應急平臺

0.引言

截止到2015年4月,深圳地鐵已經建設了5條線路,運營的總線長達到了177公里。目前,深圳地鐵的三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三期工程預計會在2016年年底全線開通。最近的一次地鐵突發事故是2012年9月5日的停運事故,發生停運事故的原因是因為供電網絡的中斷,停運時間長達6個多小時。深圳地鐵通過吸取以往的事故經驗,不斷的應用新技術,建立了地鐵預警與應急平臺,提高了處理突發事故的效率,降低了安全隱患,減少了損失。

1.地鐵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的架構

地鐵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由:通訊應急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圖像接入系統、視頻系統、綜合應用軟件系統、數據庫系統、數據共享系統應急便攜式移動應急客戶端系統。主要包括7個架構。

1.1通訊網絡

地鐵的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可以使用我們常用的辦公網絡,將辦公網與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的網絡傳輸設備相連接,就可以滿足地鐵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的網絡需求了。需要注意的的是,為了保證地鐵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的安全性,最好使用網絡交換機來連接服務器以及其他的網絡設備,從而就可以利用網絡防火墻將辦公網與地鐵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網絡隔開,保障平臺的安全運行。同時,還可以利用網雜設備對服務器上緩存數據進行配置,從而實現生產網和平臺網的數據連接,這種方式也能提高平臺的安全性。此外,外部單位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對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功能的訪問。

1.2系統硬件設備

地鐵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的系統硬件設備有:網絡設備、主機系統、存儲備份設備、工作站以及其他的基礎硬件設備;還有視頻監控系統、視頻會商系統、大屏幕顯示系統、數字會議熊、統一同行系統、安全監測系統等一些專業的設備[1]。此外,還包括供電系統和中央控制系統這些公共場所必備的配套設施等。

1.3數據資源庫

地鐵預警與應急平臺中的數據資源庫主要是為平臺存儲數據而服務的。根據地鐵業務來看,該平臺中的數據資源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數據、地理空間數據、日常安全管理數據、救援數據資源、緊急預案資源、演習方案、案例資源、預警預測數據、地鐵知識資源、決策支持庫等。

1.4信息處理

信息處理是地鐵預警與應急系統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地鐵預警與應急平臺的運行效率,通常會將地鐵運行中涉及到的各種信息加以整合形成直觀、可用的數據信息。由于地鐵的外部系統也在不斷的擴大,在未來地鐵外部接入的信息量將會更多、更復雜,地鐵信息處理將會更加復雜。因此,需要建立一個數據交換中心來整合各種復雜的信息。通過將各種信息整合,可以綜合性的管理一些外部接入信息。同時信息的整合以及數據的轉化又可以為web服務組件、報表組件、數據訪問、內容管理、工作流、即時通信等中間件創造一個良好的應用環境。

1.5數據接入

在地鐵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在有多個數據接入系統,包括基本的地鐵基本的業務,還有地鐵建設安全監測子系統、地鐵設施安全監測子系統、地鐵設備安全監測子系統以及運營綜合監控系統中的各種數據信息。數據接入層具備可伸縮性和可擴充性,當安全監測范圍發生變化時,只要相應增減專業子系統,整個平臺即可適應監測范圍的變化[2]。

1.6業務應用

綜合考慮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和地鐵解的基本業務,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的業務應用包括地鐵日常安全管理業務、系統綜合管理業務以及設置權限的系統管理。設置權限的系統管理是指根據地鐵各種業務的需要進行不同的權限設置,在權限范圍以外的就不能擁有管理該項業務的權利。因此,就可以利用不同權限有不同的功能和業務,為用戶定制不同的業務功能。例如:應急GIS 子系統是在GIS的基礎上而增加的帶有救援資源的GIS應用,同時各個模塊也可以調用地圖以及其他功能。還有可以進行多種通信的統一通信子系統,能夠實現電話、短信、即時消息、郵件以及傳真等多種通信方式在各業務模塊中的轉換和應用。

1.7訪問方式

地鐵的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常見的:用戶、客戶端訪問、移動客戶端訪問以及WEB訪問,同時還可以將應急平臺上的信息直接發送到手機、電話等各種移動接收端上。

2.加強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

在進行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前應該合理的計劃實施模擬演練的程序和步驟。

第一步,應該專門成立一個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管理小組,明確管理小組各成員的職權和負責的板塊,有最高的領導層負責對模擬演練進行統籌規劃、安排和指揮。

第二步,組織召開地鐵應急事故模擬演練商討會,參會人員應該包括負責不同工程的技術人員以及各部門的管理人員,會議討論的內容是提出一些可能發生的地鐵事故,并確定幾種進行模擬演練的事故類型。然后根據商討的地鐵事故模擬演練類型,制定出《地鐵事故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模擬演練方案》。

第三步,需要完成《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程序》的討論文本,該程序的編寫具體由工程部門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一起協作共同完成,要保持編寫的程序與現場實際操作的一致性。在制定《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程序》時要考慮到安全問題,制定好相關的安全防護措施,切實的做好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的安全準備工作。

第四步,要對模擬演練程序的討論文本進行審核和決策。程序討論文本首先應該提交由部門負責人進行審閱和修改,然后移交到車間,由車間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商討和完善,接著就需要提交到地鐵公司技術部門來加以修改和完善,最后由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管理小組組長進行審核和批準。

第五步,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繼續進行桌面模擬演練。同時加強對演練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使每個演練人員都能夠熟練的掌握演練制度和設備。

第六步,組織地鐵公司各相關部門進行地鐵事故應急處理的實地演練,比如:地鐵脫軌事故的模擬演練、列車停車事故的模擬演練、地鐵火災安全事故的模擬演練以及地鐵站客流高峰期應急處理模擬演練。同時在演練的過程中,組織安全監督小組和醫護小組,及時的發現和解決演練中的安全事故。

第七,同119以及120等其他外界部門進行聯合演練。

第八:地鐵事故應急處理實地演練結束以后,各部門人員應該根據實地演練的情況作出總結和分析,根據實地演練的實際情況對《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程序》進行調整和改進,最后形成一個能夠安全、方便操作的地鐵事故應急處理模擬演練文件,作為地鐵公司的正是文件指導地鐵事故的應急處理。

3.結束語

綜上,地鐵安全預警與應急平臺不是單獨的一個平臺操作系統,它以預測和解決地鐵突發事件為主要目的,結合了地鐵站中多種運行系統,對各系統的信息進行整合,同時還需要結合人力來提高地鐵安全預警和應急的效率,避免事件進一步擴大,造成嚴重損失。

【參考文獻】

[1] 習江鵬. 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J]. 交通科技與經濟. 2014(05)

篇7

為進一步在實踐中總結和完善《縣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及時搶救遇險人員和國家財產,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我縣擬于舉行預案演練。為確保演練有序進行,制定本方案。

一、演練目標

(一)檢驗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暴露缺陷,整改完善。

(二)檢驗應急系統的響應能力。包括:發現應急資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設備等);改善各應急部門、機構、人員之間的協調;提高應急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提高各級預案之間的協調性。通過演練不斷形成及時、快速、準確、安全、有效的應急響應機制,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

(三)起到科普宣傳效果,增強公眾應對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等突發公共事件救援的信心和應急意識。

二、演練類型

綜合性全面演練。

三、演練內容

一艘載有30人的客船在航行途中,客艙突發火災,主機熄火,船舶失去控制,部分“乘客”棄船逃生,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第一階段:海事處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組織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趕赴現場組織施救,同時向縣人民政府報告情況,縣人民政府立即啟動預案,通知相關單位快速到達事故現場。

第二階段:搶救落水人員,救治傷者,撲滅大火,打撈遇難者遺體,拖離遇險船舶。各單位在縣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的集中指揮下,按照分工,協作完成演練任務。

四、演練時間、地點及參加單位

(一)演練時間:初定4月至9月,具體時間待定。

(二)演練地點:,具體地點待定。

(三)主辦單位:縣人民政府。

(四)承辦單位:縣交通局、海事處,鎮人民政府。

(五)參演人員:

1.指揮部成員單位。

2.風景區管理處、管理處輪船公司、輪船旅游公司、紅楓發電廠經濟發展公司、滴澄關船隊、苗寨船隊。

(六)控制人員:

1.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

2.縣應急辦。

(七)模擬人員:由海事處、鎮政府、管理處等單位組織30名水性好的干部、職工、水手或群眾組成。

(八)評價人員:

1.應急辦,海事局。

2.縣人民政府。

(九)觀摩人員。

1.通過應急辦、海事局邀請有關部門和區縣領導。

2.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有關領導。

3.各鄉鎮、街道,縣直有關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

4.自發觀摩的群眾。

五、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

1.預案演練組織機構。

成立縣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指揮部指揮長)

副組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副書記,指揮部副指揮長)

(交通局局長)

(縣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交通局副局長、海事處處長)

(鎮人民政府鎮長)

成員:

()指揮部成員單位負責人。

()黃紅松(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趙光榮(新店海事所所長),李莉(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海事處,王進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趙光榮、李莉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海事處、鎮抽派,具體開展預案演練組織工作。

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預案已成立指揮部,結合本次演練內容和要求,指揮部下設事故救援組、醫療救護組、安全保衛組、綜合協調組(各組參加演練人員人數待定)。

(二)職責任務。

1.領導小組。

(1)在演練前進一步研究完善預案。

(2)演練的策劃、協調和組織實施,確保演練按進度順利進行。

(3)評估演練成本,籌措演練資金。

(4)演練宣傳報道的組織管理和協調。

(5)編寫演練總結,召開總結大會,評估演練效果并實施獎懲。

(6)演練結束后改進預案。

.指揮部及各工作組。

(1)指揮部。指揮長:羅揚,副指揮長:張大鴻,鐘勇,王進。

《預案》啟動命令;綜合協調相關組織管理工作;提供應急處置保障;調度各部門按職責完成權限范圍內的任務;對救援和后勤保障等做出決策;下達救援命令;宣布救援結束。

(2)事故救援組。組長:王進,副組長:孟慶義、陳輝、倪志軍、王柏先。

制定救援方案;組織實施事故水域水上交通管制和現場救援;隨時向指揮部報告救援情況。

(3)醫療救護組。組長:黎慶剛。

調度醫療救護隊伍進入事故現場,搭建臨時醫療急救點實施搶救;及時準確判定危重傷員并實施轉運救護;對現場進行消毒防疫。

(4)安全保衛組。組長:甘春。

組織警力迅速進入事故現場,設立警戒線,維持秩序;實施道路交通管制;清點并保護遇險水域和船舶上的物品和財產;保障搜救、調查、善后等工作有序開展。

(5) 綜合協調組。組長:張大鴻、鐘勇、聶青松、陳勇。

協調應急物資,保障應急救援和現場通信暢通;參加演練人員給養;協調處理應急救援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參加救援人員的安全;指定新聞發言人,統一向新聞媒體事故及救援信息。

六、應急資源調用

(一)船舶(暫定15艘)。其中:事故船舶1艘(預先將煙霧彈、油毛氈上船);救助落水人員快艇8艘;新聞采訪快艇2艘;消防船2艘;機動船舶2艘。上述船舶由清鎮海事處負責征用。所有參演船舶按規定自行配齊船員,救生、消防設備和竹竿。

(二)對講機20臺,由縣公安局提供。

(三)醫療救護車1輛,擔架4副,由縣衛生局負責。

(四)機動泵2臺,煙霧彈1箱,油毛氈兩塊,5米長以上竹竿20根,救生衣30件,滅火器10個,手提喇叭4個由海事處具體辦理。

七、演練步驟

(一)第一階段。

上午9時,各參演船舶停靠在指定地點,各參演單位及船長到演觀禮臺集中,接受領導小組檢查,9時30分進入指定地點。9時50分,指揮部成員及各組組長向指揮長報告進入指定地點后的準備情況。

1.9時30分,“明珠7號”輪接到調度室命令,載客30人,從管理處碼頭出航游湖。

(1)9時35分,船長組織召開航前會議,檢查船、機、電等設備適航情況,進一步落實各崗位職責。

(2)9時40分,乘客上船,服務員清點乘客人數,并向乘客宣傳應急須知,拖引至湖面指定位置。

(3)9時59分,準備工作就緒,向指揮部報告。船長:“報告指揮長,《明珠7號》輪準備完畢,”。

(4)10時,指揮長通過擴音機演練開始命令:縣水上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現在開始。

(5)船長宣布開航。

2.明珠7號輪距開出碼頭200米處(約10時05分,專門人員在客艙內燃放第一組煙霧彈),水手發現客艙失火,立即報告船長并組織滅火自救(此時新聞報道組有1臺攝像機在船上拍攝),2分后在指定位置燃放所有煙霧彈,點燃油毛氈加大煙霧和火勢)。

(1)船長在第一組煙霧彈點燃并產生煙霧時,立即報告縣地方海事處,并命令當班駕駛發出火災警報(號笛連放續發出急促短聲,船上人員利用其他有效響器連續敲打),船位盡可能保持在原地(乘客在水中時必須停船,主機不能熄火)。

(2)水手告知“乘客”失火情況,要求“乘客”不要驚慌,并采取應急措施(指導乘客穿好救生衣等)。

(3)船長組織船員用滅火器進行滅火,但客艙火勢“太大”,不能被船員控制。

(4)10時07分,有18名驚慌失措的“乘客”穿上救生衣分別從事故船舶左右舷跳水(在水中注意避開所有船舶尾部)。

(5)10時07分,附近一船聽到火災警報,迅速靠近事故船舶(“乘客”在水中時必須停船,主機不能熄火)。立即用竹竿對跳水“乘客”進行施救(安排一艘個體船舶扮演)。船員拋下救生圈、救生衣供落水“乘客”使用。

3.10時05分(海事處組織施救),海事處接警后,立即命令筑海巡1號、3號快速駛往船舶事故水域,筑海巡1號組織救助,筑海巡3(快艇)實施事故水域交通管制;并立即報告縣人民政府和地方海事局,通報公安(消防)和相關部門,調集4艘快艇立即駛往事故船舶組織施救。

4.10時10分,指揮部所有成員及單位救援人員趕到事故現場,指揮實施現場救助工作。

(二)第二階段。

1.10時08分,王進使用對講機向指揮長請示:“報告指揮部,事故船舶有30名“乘客”,3名船員,有18名“乘客”跳水逃生,現火勢已不能控制,情況危急,請求啟動預案。

2.指揮長:同意啟動預案,立即組成事故救援組、醫療救護組、安全保衛組、綜合協調組,明確各組職責,迅速開展救援。

3.10時10分,參加演練各組分別向指揮長報告:

王進:報告指揮長,事故救援組仍在事故現場,正在實施救援。

黎慶剛:報告指揮長,醫療救護組已到位。

甘春:“報告指揮長,安全保衛組已到位”。

張大鴻:報告指揮長,綜合協調組已到位。

羅揚:各組立即按分工實施救援。

4.各組接到命令后:

10時12分,6艘救生快艇將獲救的30名“乘客”(水中18人,事故船上10人)送到航運公司碼頭。

10時15分,消防員迅速乘消防艇趕赴事故船舶,從船艙內救出2名昏迷乘客轉移至公主號,公主號將昏迷乘客送往航運公司碼頭轉交給醫療救護組。然后迅速使用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10時18分,醫療救護組醫務人員接收傷員并實施救治,將2名昏迷乘客迅速轉移至醫院搶救(救護車從航運公司碼頭出發,開到景區大門結束。

10時15分,陳輝:報告指揮長,事故船上所有人員已安全撤離。

羅揚:立即開始滅火。

10時16分,消防員調集兩艘消防船(動機水泵、消防水槍提前設置好)到位,陳輝命令駛往事故船舶進行滅火。

(三)解除預案。

10時25分,滅火任務完成:陳輝向指揮長請示兩艘消防船撤回管理處碼頭。

陳輝:報告指揮長,滅火任務已完成,消防船是否可以撤回碼頭,請指示!。

羅揚:同意!立即撤回管理處碼頭。

5.10時25分,清點乘客人數,被營救人員由海事人員清點、船員人數由船長清點,分別向王進報告。

6.10時28分,王進:報告指揮長,事故救援組已完成任務,18名跳水乘客、被困船上的乘客和船員全部成功營救,有2名昏迷乘客已轉移醫院搶救,無人員死亡或失蹤,是否解除水上交通管制和撤回人員?請指示!

羅揚:解除水上交通管制,撤回事故救援組。

7.10時30分,各參演船舶集中停靠于管理處碼頭,羅揚下達命令,各船舶鳴放解除警報一長聲。

各參演單位負責人將本單位人員帶到管理處碼頭集合,并向指揮長報告人員集合完畢?(請各小組長注意順序)。

王進:報告指揮長,事故救援組人員集合完畢,請指示。

黎慶剛:報告指揮長,醫療救護組人員集合完畢,請指示。

甘春:報告指揮長,安全保衛組人員集合完畢,請指示。

張大鴻:報告指揮長,綜合協調組人員集合完畢,請指示。

羅揚:同志們!今天,由縣人民政府舉辦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通過各參演單位相互協作,密切配合,團結一致,取得了圓滿成功,我宣布,演練結束。

篇8

今年月,我市職責范圍內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死亡人,受傷人,直接經濟損失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事故死亡總數占總控指標的%。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占該項控制指標的%;工礦企業死亡人,超出該項控制指標的%;建筑安全死亡人。

二、安全生產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切實履行職責,精心組織安排,全面加強安全生產領導。

安全生產工作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開放穩定大局,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也是我們黨先進性和執政理念的重要體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地區安全生產工作部署,依法履行職責,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檢查、同落實,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一是全面安排部署安全生產工作,下發了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安排意見、專項整治總體實施方案、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實施意見及“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二是先后召開了次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及時傳達上級有關會議精神,全面分析研究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各項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原創:同時針對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多發的勢頭,召開了次全市非煤礦山專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全力推進整治工作深入開展。三是在節假日和重大社會活動期間,及時成立督查組,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指導各部門單位企業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二)全面落實責任,及時跟蹤督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追究體系管理。

今年,我市按照地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要求,狠抓落實,進一步強化了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追究體系管理。一是制定了《××××年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并簽訂到各鄉鎮、街道、市直各系統黨委黨組,同時各鄉(鎮)、街道、部門又把安全生產責任制簽訂到了所轄村(居)委會、站所和基層企業,并督促企業將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了一線各環節和各崗位,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基層黨委、政府、村(居)委會、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二是制定了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實施意見,對全市安全生產考核實行“一票否決”。三是由市安委辦組織相關部門,對各鄉(鎮)、街道、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季度督查,并就存在的問題在全市進行了通報。四是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對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建筑等生產安全事故認真組織開展調查,采取行政、經濟、法律等各種手段,嚴肅追究責任者,并及時召開通報會,警示教育企業業主和從業人員,增強防范事故的責任意識和主動性。

(三)強化監管整治,狠抓措施落實,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和大檢查。

按照地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檢查要求,今年我市各部門及時制定檢查整治方案,明確目標,突出重點,采取有力措施,嚴格檢查嚴格整治,全面推動項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大力開展“百日安全生產”活動,并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在檢查整治中,我市始終把非煤礦山和道路交通安全作為檢查整治重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大對非煤井建及生產許可礦山的日常監管力度,嚴格控制非煤礦山采礦許可的審批發放,嚴厲整治無證開采、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未取得井建及生產許可礦山;加大對國道線、省道線和市區道路交通的安全監管;加大對消防、建筑、危化、食品衛生、農機、教育、工業企業等行業的安全監管整治。

截止目前,全市專項整治和大檢查工作已累計檢查各類機動車輛萬多臺次,糾正違章萬多人次,處罰違章萬多起;檢查各類企業、商戶多家(次),其中:非煤礦山企業多家(次),危化從業單位多家(次),食品經營戶多家(次),工業、建筑企業多家(次),人員密集場所多家(次),個體工商戶多家(次)。下發各類整改指令達多份,提出整改意見達多條。

(四)積極營造氛圍,狠抓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素質。

今年我市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以冬季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大力營造宣傳教育氛圍,突出道路交通、非煤礦山、消防安全等法律法規及生產、生活常識,全方位多層次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安全生產宣傳活動。一是在全市“安全生產月”期間,緊緊圍繞“遵章守法,關愛生命”這一活動主題,在認真配合地區開展安全咨詢日、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和安全校園項活動的同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以政府副市長在電視新聞媒體安全生產的講話為序幕,組織公安、經貿、建設、機關工委等部門及各鄉(鎮)、街道、企業開展了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廣告宣傳、培訓教育、消防文藝晚會、宣傳車上街、少年消防警校、小手拉大手交通法規同遵守、“應急演練進企業”、安全社區、鄉鎮、企業等項活動,將宣傳教育活動覆蓋到全社會。二是積極開展冬季百日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交通安全“五進”、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及農機安全等宣傳教育活動。三是在自治區《安全生產法》執法檢查組檢查期間,加強對《安全生產法》的宣傳,在主要街道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單。四是加強非煤礦山、建筑等高危行業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力度。五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新聞及有線電視網絡等宣傳媒體,多渠道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各類活動累計組織群眾、職工、干部觀看安全音像制品和安全課多場次,出動宣傳車多車次,開展救火演習場次,指導企業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家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萬多份,懸掛橫條幅多條次,彩球個,展出各類宣傳圖版達多場次,張貼事故宣傳畫多張,培訓特種工、企業負責人達多人。

(五)認真組織籌備,協調聯動配合,全力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為有效檢驗《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效性,我市組織安監、公安、衛生、建設等部門聯合行動,在認真分析研究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各要素、各環節的基礎上,將人員密集公眾場所領先大廈作為實地救援演練單位,認真組織籌備,制定切實可行的實地演習方案,并于月份多次組織開展實地模擬演練,×月×日正式開展應急救援演習。通過演練,真實模擬了事故報警、人員疏散、重特大生產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及部門協調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救援的全過程,有效檢驗了我市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企業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進一步明確了各相關救援部門在應急救援工作中的責任和任務,增強了各救援部門的配合銜接能力,并使企業職工和觀眾學習、掌握了火災事故應急逃生技能,起到了擴大宣傳的作用;同時通過演練查找出應急救援預案報警、人員疏散、救援配合、保護措施及事故恢復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修改完善應急救援預案,提升我市對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處理的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六)落實防范措施,立足隱患治理,確保重大社會活動和隱患單位安全。

在節假日和重大社會活動期間,我市加強安全監管力度,對元宵花燈展及各部門、單位、企業舉辦的各類較大公眾聚集活動,都組織公安、安監等相關部門強化交通、消防等安全監管,并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責令活動單位制定應急救援預案,落實人員措施加強組織管理,確保活動正常有序開展;同時針對友誼路批發市場、豐茂市場、領先商廈等重點公眾聚集場所和重大隱患單位,由市公安消防、安監等部門落實人員措施,深入企業經營場所,全面檢查消防安全防范措施落實情況,并督促企業及時開展自檢自查,規范安全經營行為,加強市場商廈日常安全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車輛駕駛員存在僥幸心理,違章超速、逆向行駛;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遵紀守法自覺性不高,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頻發。二是對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監管力度不夠,防范措施落實不力,致使生產安全事故頻發。三是企業管理負責人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規章制度流于形式,“三違”現象在企業不同程度存在。四是非煤礦山企業點多、面廣、線長,企業職工流動性大,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安全設施投入不足。

四、今后工作重點

(一)進一步深化九大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大檢查工作,突出抓好非煤礦山、道路交通、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危險化學品等領域安全整治。非煤礦山整治要嚴格落實《關于加強哈密市非煤礦山安全與生產管理的決定》和專項整治要求,加大非煤礦山安全監管;道路交通要充分發揮交警、協管員作用,加大國道線、省道線、市區道路監管力度,遏制事故多發的勢頭;原創:消防安全和危險化學品安全要加大對重點單位的監管整治。

(二)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動態管理,及時開展安全生產責任制督查,督促各簽約單位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指導、幫助各簽約單位總結創新工作思路,落實各項措施,依法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整治,并做好年終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

(三)繼續利用各類宣傳媒體,全力做好道路交通、非煤礦山、消防、農機、建筑等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及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和推動全市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四)督促、指導各鄉(鎮)、街道、部門、重點企業開展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練,進一步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篇9

序號崗位崗位職責職責任務工作標準考核辦法

六技安部

主任1.協助公司領導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上級要求,保證單位安全符合規定。1.將上級下達的安全環保重點(專項)任務納入公司年度或階段性投資改造計劃或項目中;

2.領導和督促公司完成年度或階段性安全環保重點(專項)任務。

3.定期召開安全環保會議;1.有具體的工作計劃或項目,并明確了領導班子責任人和責任部門、完成時間;

2.有體現對工作進行督促、指示、要求的支撐,并按計劃進行了實施。

3.安委會每季度召開1次,部門會議每月召開一次;《XX集團公司質量、安全、環保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補充規定》(XX〔2017〕XX號)承擔相應的失職責任。

2.按規定足額使用安全環保費用;執行國家關于企業安全環保費用提取使用的有關規定;提取和使用符合《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

3.組織或參與擬定公司安全環保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組織或參與擬訂相關安全環保制度和操作規程;

2.組織或參與制定安全環保事故應急預案。1.根據主要負責人安排或年度制度修訂計劃分工,按時完成承擔的安全環保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擬定,并滿足相關法規和生產實際需要。

2.根據主要負責人安排或業務分工,按時完成承擔的安全環保事故應急預案內容編制,并符合生產實際需要。

4.制定安全環保工作計劃。1.參與制定年度安全環保生產工作要點。

2.參與制定本單位安全環保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及應急演練計劃。

3.參與公司安全環保教育和培訓,登記相關人員教育培訓情況。1.根據公司中期或長期發展規劃及上級部門的年度安全環保生產工作要點制定本公司的年度安全環保生產工作要點并分解到各部門。

2.提出公司年度安全環保培訓需求計劃,并配合人力部門開展專項安全環保培訓;

3.建立領導班子成員、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注冊安全工程師崗位培訓登記臺賬,督促及時參加培訓,并滿足崗位要求。

5.建立風險識別及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1.對易燃易爆危險點、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臺帳,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措施。

2.檢查公司的安全環保狀況,及時排查安全環保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環保管理的建議。

3.建立單位級隱患問題管理臺賬,并督促整改;督促相關部門和下級單位建立隱患管理臺賬,并督促整改。

4.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1.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辨識、評估,并按國家和集團公司規定完善登記表、分級評估、應急預案備案等資料。

2.根據評估結果對重大危險源實行分級管理,督促落實源長、告知牌、檢測報警、事故預案等管理和技術措施。

3.按公司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履行安全環保檢查職責,并督促監督相關部門開展專業安全環保檢查,問題閉環管理。

4.季度、年度安全環保工作總結應有具體問題分析和改善建議,并組織抓好落實。

5.有重大事故隱患、重大安全環保風險管控臺賬,并建立了安全環保檢查臺賬,督促問題落實整改措施,并按時整改。

6.督促、檢查公司其他負有安全環保管理職責的部門建立隱患管理臺賬,并落實了隱患整改措施按時整改。

7.組織建立公司反“三違”管理機制,明確各職能部門和專職安全環保管理人員管理要求。

8.利用視頻監控、信息化平臺等技術手段,及時查找和分析違章行為,并完善相應的管理辦法。

6.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1.開展安全體系建設;

2.每季度及時完成本部門安全目標與指標考核。                               3.開展相關方的安全教育工作。1.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開展日常安全工作,按要求開展自查、自評、和持續改進等工作。                               

2.開展安全標準化的宣貫和考核工作。

3.根據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落實改善措施。

4.相關方教育告知及操作技能培訓要有記錄。                        5、按規定組織或參與標準化自查和自評工作 。                      6.督促各部門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與實際生產工作深度融合。                          

7.組織或參與公司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組織管理志愿消防隊1.參與公司安全事故應急綜合和專項預案演練;

2.督促、指導業務部門專項和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3.組織駐庫武警進行消防應急演練。1.根據主要負責人安排或年度安全環保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參與綜合和專項預案演練,并提出改善建議。

2.督促、指導業務部門開展專項或現場處置方案演練,推行現場處置方案卡片化管理。

3.組織駐庫武警經常進行消防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8.組織或參與事故調查處理1.及時、如實向上級報告安全環保事故;

篇10

一、目的

及時發現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操作性;實現站所應急預案與相關單位應急預案銜接;增強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預案的充分性和應急設備的保障能力及應急人員的操作能力;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評審的基本要求、方法、內容及程序,適用于貢格爾收費所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評審工作。

三、職責

(一)站所負責人職責

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評審工作;負責簽發經評審或論證符合要求的應急預案。

(二)副所長職責

協助站所負責人負責主持應急預案評審工作。

(三)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更新;

2、協助組織應急預案的評審工作

3、督促檢查應急預案的實施、演練和準備情況,并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審;

4、負責應急演練的策劃和實施;

5、參與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和評審工作;

6、負責對員工的自我防護技能教育和應急處置培訓工作;

7、定期對應急預案評價人員、應急救援、搶險隊員進行培訓;

8、對培訓效果進行驗證;

四、工作程序

(一)評審方法

應急預案評審分形式評審和要素評審、評審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種形式簡單判定,對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項目,應提出指導性意見或建議。

1、形式評審

根據有關規定和要求,對應急預案的層次結構、內容格式、語言文字和制定過程等內容進行審查。形式評審的重點是應急預案的規范性和可讀性。應急預案形式評審內容及要求,見附件。

2、要素評審

根據有關規定和標準,從符合性、適用性、正對性、完整性、科學性,規范性和銜接性等方面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要素評審包括關鍵要素和一般要素。為細化評審,可采用列表方式分別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評審應急預案時,將應急預案的要素內容與表中的評審內容及要求進行對應分析,判斷是否符合表中的要求,發現存在問題與不足,完成《綜合應急預案要素評審表》、《專項應急預案要素評審表》、《現場處置方案要素評審表》、《應急預案附件要素評審表》,見附件。

① 關鍵要素

應急預案構成要素中必須規范的內容,這些要素內容涉及站所日常應急管理及應急救援時的關鍵環節,如應急預案中的危險源與風險分析、職責機構及職責。信息報告與處置、應急響應與處置技術等要素。

② 一般要素

應急預案要素中簡寫或可省略的內容。這些要素內容不涉及站所日常應急管理及應急救援時的關鍵環節,而是預案構成的基本要素,如應急預案中的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單位概況等。

(二)評審程序

1、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在廣泛爭取意見的基礎上,采用會議評審的方式進行審查。會議評審規模和參加人員根據應急預案涉及范圍和重要程度確定。

2、評審準備

應急預案評審應做好以下工作:

① 成立應急預案評審組,落實參加評審的人員;

② 通知參加評審的人員具體評審時間;

③ 被評審的應急預案在評審前送達參加評審的人員;

3、會議評審

會議評審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① 評審工作由站所負責人或主管安全生產的負責人主持;

③ 應急預案編制人員介紹應急預案編制或修訂情況;

③ 評審人員對應急預案進行討論,提出會議評審意見;

④ 應急預案評審組根據會議討論情況,提出會議評審意見;

⑤ 討論通過會議評審意見,參加會議評審人員簽字。《應急預案評審意見表》見附件;

4、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采取演練的方式對應急預案進行論證,必要時就邀請當地安全生產部門參加。

5、修訂完善及意見處理

① 認真分析研究評審意見,按照評審意見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② 評審組組長負責對各位評審人員的意見進行協調和歸納,綜合提出預案評審的結論性意見;

③ 站所應按照評審意見,對應急預案存在的問題以及不合格項進行分析研究,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④ 反饋意見要求重新評審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組織有關部人員按照要求重新進行評審;

6、批準印發

應急預案經評審或論證后,由站所負責人簽發。

五、評審要求

(一)應急預案編制后由站所負責人或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織專家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和論證;

(二)應急預案應符合《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2009)73號)的要求;

(三)應急預案編制涉及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或需要相關部門配合的,應當征得當地相關部門同意,評審應當形成書面紀要附有專家名單。

六、評審原則

應急預案評審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實事求是、符合站所應急管理工作實際;

(二)對照相關標準發現預案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三)依靠專家,綜合評定,及時補充完善應急預案。

七、評審依據

應急預案評審應依據以下文件,并考慮站所實際:

(一)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以及有關方針、政策和文件;

(二)地方政府、上級有關部門以及本行業有關應急預案及應對措施;

(三)可能存在事故風險和安全事故應急能力。

八、評審人員

參加應急預案的評審應由以下人員參加:

(一)熟悉并掌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

(二)熟悉并掌握《站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和應急知識;

(三)熟悉站所各項工作流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九、評審要點

應急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符合性:應急預案的內容是否符合有關法規、標準和規范的要求;

(二)適用性:應急預案的內容及要求是否符合站所實際情況;

(三)完整性:應急預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指南評審規定的要素;

(四)針對性:應急預案是否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重大危險源,重點崗位部位;

(五)科學性:應急預案的組織體系、預防體系、信息報送、響應程序和處置方案是否合理;

(六)規范性:應急預案的層次結構、內容格式、語言文字等是否簡潔明了,便于閱讀和理解;

(七)銜接性: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以及其它部門或單位預案是否銜接。

十、應急預案評審應考慮下列信息:

(一)緊急情況響應和應急演練的結果;

(二)外部應急經驗;

(三)設備、設施或流程的變化情況。

十一、應急預案的評審或論證應當注重下列事項:

(一)應急預案的實用性;

(二)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三)預防措施的針對性;

(四)組織體系的科學性;

(五)響應程序的操作性;

(六)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七)應急預案的銜接性等內容;

十二、應急預案評審應明確下列內容:

(一)應急預案評審的頻率;

(二)應急演練的方法;

(三)應急演練的頻率。

十三、培訓

(一)培訓和訓練應針對應急隊伍和全體員工進行;

(二)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在每年的3月份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演練計劃》,確定演練內容,應急演練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三)在進行應急演練前,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要制定演習方案、演習方式、指定演習效果評價人員、安排相關的后勤工作;

(四)應急演練應包括下列事項:

1、時間、目標和演習范圍;

2、演習方案和演習方式;

3、演習現場規則;

4、指定演習效果評價人員;

5、安排相關的后期工作;

6、編寫書面報告;

7、參演人員進行自我評估;

8、針對不足及時制定改正措施并確保實施;

(五)進行大型應急預案演練時,站所負責人、環節干部都要參加,進入現場觀摩指導。

(六)應急預案演練應檢驗和評價下列效果:

1、人員配置的合理性、充分性;

2、參與人員的反應能力與處理能力;

3、應急預案的操作性;

4、應急設備的充分性、可用性與有效性;

5、應急預案的組織協調性;

6、外部機構響應的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