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行為學結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14:37: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消費者行為學結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創新教學;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分組討論法
[中圖分類號]G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5-0146-02
2003年,我國教育部正式把消費者行為學規定為市場營銷專業必須開設的專業主干課。該課程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如何提高消費者行為學的授課效果,如何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成為消費者行為學授課教師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 消費者行為學課程的特點
消費者行為學學科的獨特特點使得在教學過程中要尤其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
1.1 課程的實踐性強
消費者行為學是管理學中唯一一門可以使學生以雙重身份來體驗營銷過程和消費行為的一門課程,每個學生都是既作為消費者存在,又要以營銷者的身份和角度來分析消費行為。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是許多企業制定營銷策略和戰略的前提,極強的實踐性使得消費者行為學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才能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知識和體驗,能深刻理解和感受消費者行為學的實踐應用價值。
1.2 知識的多學科融合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和企業家開始關注消費者行為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消費者行為學成為一門涉及學科范圍廣、輻射領域多的新興學科,因此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人類學、人口學等知識在消費者行為學中有很多體現,課程的特點要求授課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很強的課堂駕馭能力,能夠啟發學生思考各學科間的關聯性,也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從消費者行為學課程的學習中增強對市場營銷的興趣。
1.3 對先修課程要求高
消費者行為學的先修課程是市場營銷學和心理學,學生對市場營銷學知識的扎實掌握和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是學習好消費者行為學的前提,先修課程的學習對于增強消費者行為學的授課效果很有幫助。
2 消費者行為學教學中存在的難點
考慮到學科特點,老師要想把消費者行為學課程講好,讓學生深刻領會學科內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授課教師在思路安排、備課、授課過程中都需要不斷努力,不斷探索,不斷進步,才能應對消費者行為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點。
2.1 課程內容體系不統一
由于消費者行為存在多樣性、復雜性、可引導性和可探索性等特點,這使得關于消費者行為學的著作的研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目前國內學者對于消費者行為學的研究體系很不統一,不過學術界普遍認為符國群編著的《消費者行為學》的體系是比較簡明的,直接圍繞消費者決策過程和影響因素進行內容的安排,框架清晰合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著作主要以國外的研究理論和數據為主,對本土情況兼顧不夠。在授課過程中,我們在框架上主要參照符國群的體系,在具體內容講解上更多地依靠教師的材料收集和合理安排。
2.2 心理學知識傳授難度大
消費者行為學的先修課程是市場營銷學和心理學,對多數學校來講,市場營銷學的先行講述為消費者行為學的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而心理學在許多學校屬于選修課,學生心理學基礎知識薄弱增加了學生學習消費者行為學的難度,教師也要思索如何以更好的方法來講述心理學相關知識。
2.3 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對于很多高校而言,消費者行為學課程的教學方式大都是采用課堂授課加上多媒體課件展示,目前多數高校尚沒有專門的消費者行為學實驗室和模擬軟件,在學科中開設實踐課時的學校也不多,教學工具上的缺乏和消費者行為學本身的內隱性特點限制了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限制了該學科的靈活性和實踐性的發揮。
2.4 考核形式與實踐性要求不一致
很多學校消費者行為學教課程的考核以卷面考核為主,這種考核形式與學科的實踐性不統一,嚴重制約了授課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實踐環節的融入,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考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分析能力。
3 消費者行為學教學創新方法的應用
通過多年教學實踐和摸索,我們在消費者行為學課堂上采用多媒體授課的同時,還嘗試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創新式教學,實現理論和實踐并重。下面就幾種我們采用的教學方法和大家做一個交流和探討。
3.1 案例分析法的應用
案例分析法一直被譽為最能發揮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之一,在消費者行為學的很多章節中,我們采用案例分析法來進行知識的傳授,比如在消費者滿意與不滿章節中我們讓學生討論最近兩年的日本本田和豐田汽車召回事件,分析召回事件對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讓學生分析QQ和奇虎360之間的沖突對消費者購后心理的影響。學生反應熱烈,分析積極。
具體做法是,事前一周布置案例題目,在學生準備充分之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考慮到課時的有限性,我們一般建議以小組形式發言,學生們各抒己見,對案例的分析比較深刻和透徹,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學生也比較歡迎這種形式的教學。
3.2 情景模擬法的應用
由于消費者行為學有很強的實踐性,非常貼近生活,我們嘗試在課堂上讓學生模擬生活中的某些營銷場景來體驗不同的營銷因素對消費者行為的促動作用,比如關于商場折扣、營銷人員推介技巧、服務過程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情景模擬方法讓學生有的模擬營業員角色,有的模擬顧客,來加深對消費者行為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3.3 分組討論法的應用
在消費者行為學的教學過程中,分組討論法是值得推薦的一種效果很好的方法,該方法與案例分析法的不同之處在于我們事先并不給定學生討論的題目和范圍,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把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形成邏輯性強、觀點清晰的語言進行表述,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嘗試用分組討論法討論如何減少廣告逃避、名人廣告利與弊等知識點,同學們非常踴躍地發言,都反映受益良多。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案例分析法和分組討論法中并不建議把學生固定地分為幾組,而是在不同的問題上自由組合分組,這樣可以讓每位同學都有上臺表述觀點的機會,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幫助。
3.4 視頻展示法的應用
在授課過程中,我們的視頻展示法主要應用廣告訴求方式和社會階層等章節中,通過一些相關廣告信息和故事情節的播放,使學生加深對該環節的理解。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的應用為生動化的消費者行為學教學課堂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4 消費者行為學創新教學方法的設想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應用,我們在教學方法和授課效果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在消費者行為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進一步嘗試。
4.1 增加網絡互動平臺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創建專業課程網站,實現師生在教學網站上的互動和交流,教學網站上可以上傳本課程的教學材料和教學文章以及教學視頻,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課程網站的開通為消費者行為學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跨越時空的媒體和平臺。另外也可以給那些不開設該課程但對消費者行為學感興趣的學生一個學習的平臺。
4.2 創新式教學方法的發揚和改進
除了以上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急需實施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這些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比如,小組討論法的發言方式是否可以改變?是否能夠把情景模擬和案例分析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多樣化教學的優點,使得教學兩相宜。學生愛學,老師愛教,各有所獲。
4.3 精心設置課程內容和框架
消費者行為學課程內容的多學科性對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合理安排課程框架,科學設置授課內容,同時要高度注意授課內容的實踐性和時效性,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于熱點問題的敏感度很高,印象很深刻,很容易記憶,對此類材料的分析能夠使學生對相關理論和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所以就要求授課教師在授課時充分利用多種渠道來源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時效性很強的案例作為授課材料,加深學生印象。
4.4 完善課程考核方式
消費者行為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該學科的靈活性,所以要從課程的設置和考核方式上重點體現出實踐性的特點。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可以考慮增加學生平時課堂討論和實踐作業的考核比例,而不是過度依賴卷面考核。通過在課程設置上安排若干個實踐學時,讓學生在實踐學時內完成一個關于消費者行為學方面的調查或訪談作業,形成書面材料,另外,還要把案例討論、小組討論等課堂表現也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期末也可改變以往的卷面考核方式,采用提交論文或報告的形式來完成,考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科學的考核方式并不會抹殺課程的重要性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于顯輝,徐長冬.消費者行為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北方經貿,2008(10):144.
篇2
大一經濟學基礎論文范文一:經濟現象分析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經濟學基礎這門學科,一個學期下來,對經濟學有了基本的了解。經濟學是人類關于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系進行研究的學科,當今世界經濟全國化,國家經濟發展快速,我們要學好經濟學知識和智慧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讓我們生活更加美好,在這里,我對生活中一些經濟現象進行分析。
一、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分析
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寶店,天貓店交易額為571億元,在雙11這天購物節,大部分剁手黨將前些天收在購物車的寶貝進行下單,這一天內,大部分人通過手機,電腦進行購物,在進入雙11這天時,一份十一秒之內交易額突破一億,三分鐘便突破10億元,五分十七秒時突破二十億,十四分零二秒突破五十億元,三十八分二十八秒的時候突破了一百億。這一天內,快件達五億多件,14家快遞125萬快遞員進行收件,打包,運輸,派送。五億多件可以看出來我國國民的需求量大,消費能力,購買能力強,消費金額高。購買力促進的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分析:調查顯示,65%的消費者認為價格較低,吸引其購買。44%的消費者確實有需要購買的物品,等待雙11優惠的到來。62.5%的消費者認為雙11的價格可以接受。其次,有抽獎活動,吸引購物者抽獎消費。高消費額是因為需求量大,國民消費購買力強。購物街的趨勢讓商品暢銷,購買者心情愉悅。
二、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產品價格決定性因素有獲取利潤收益,占領市場,國家調控。商品的定價因素是以下幾點,一是商品價值,商品價值量的大小決定著商品價格高低,二是商品的成本,成本是商品價格構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成本包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貯存運成本,機會成本。商品的市場因素也影響定價售價,商品的市場供求狀況,市場競爭,還有就是消費者行為心理因素,在消費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種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并支配消費者的消費過程,所以,產品價格定價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制定。
三、宏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為了增進整個社會經濟福利,改進國民的運行狀況,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而有意思和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和措施。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只要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產業政策。
(1)宏觀調控是指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干預和調節,以達到一定的目標。我國的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是:第一,促進經濟增長。第二,增加就業。第三,穩定物價。第四,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2)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目標。第一,經濟增長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是實現國家長遠戰略目標的首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條件。因此,促進經濟增長是宏觀調控的最重要的目標。第二,促進經濟增長是在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中實現的。只有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基本平衡了,宏觀經濟才能正常進行,經濟增長才能順利實現。因此,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政府必須調節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關系,使之達到基本平衡。如果社會總需求明顯超過社會總供給,出現商品普遍供不應求、物價全面上漲,這時宏觀調控的重點就是抑制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并適當減少出口,同時鼓勵增加供給,適當增加進口;如果社會總供給明顯超過總需求,出現商品積壓、生產下降、物價下降、失業增加,這時宏觀調控的重點,是刺激投資需求、消費需求的增加,并鼓勵增加出口,同時適當控制供給增加,減少進口。
(3)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的情況如何,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系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促進充分就業是我國政府的責任。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一方面勞動供給數量龐大,另一方面勞動力需求數量有限。因此必須堅持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長期將增加就業的宏觀調控目標落到實處,并嚴格控制人口和勞動力增長。就業的增長取決于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要增加就業,首先要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這是增加就業的基礎。只有經濟快速增長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才有加快發展的可能,對勞動力的需求才可能有較快的增加。同時還必須提高就業彈性。經濟增長率確定,提高就業彈性,也就是增加就業量。為了提高就業彈性,要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三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企業,要大力推進城鎮化,回收小城鎮建設。
(4)在市場經濟中,價格的波動是價格發揮作用的形式。但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對經濟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價大幅度上升和通貨膨脹,會刺激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片面追求數量擴張,經濟效益下降;如果物價下降和b通貨緊縮,則會抑制投資,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但政府可以運用貨幣等經濟手段對價格進行調節,必要時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以保持價格的基本穩定,避免價格的大起大落。
(5)國際收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由于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影響國際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進出口貿易狀況,二是資本流入流出的多少。如果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不平衡,尤其是出現較大逆差時,對本國經濟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適當措施加以調節,使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減少進口,運用外匯儲備,引進外資,必要時還可以動用黃金,讓本國貨幣貶值。國家財政機關運行好政策。為了國家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讓國家繁榮富強。
經濟學,讓我們了解生活,讓我們領悟生活,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生活更加美好。
大一經濟學基礎論文范文二:經濟學基礎期末論文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課堂上的吸收,我對經濟學基礎有所收益。該課程的理論知識課一般分析方法對于我來說,從懵懵懂懂到開始有些頭緒。經濟學基礎一開始就論述經濟學的由來,基本問題以及定義,然后就是對經濟學的剖析研究工具、方法、層面(微觀和宏觀);接觸了相關理論后,正式進入實質性的學習。從微觀入手,由價格推出需求和供給,需求又與消費者消費相關,所以引出了消費者行為理論。供給又與生產者生產相關,所以引出了生產者行為理論。另外在微觀中也提到了效用該知識點,記得老師的思路是從消費者偏好的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得到效用最大化,再推出消費行為。在宏觀方面,我們先學了市場的結構,然后到收入分配 市場和政府,老師重點講了宏觀經濟運行(通貨膨脹理論、失業理論、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理論)。
轉眼間大一上學期即將結束,在將近三個月對經濟學基礎的學習中,我的感覺好像坐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為什么這樣說呢,記得經濟學的第一堂課,經濟老師并沒有講書本的知識,而是在關門的前提下向我們講述財管會計專業的內容與就業前景,還把他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不但讓我來到這大學后重燃希望,而且找到了高中時代朝氣蓬勃的感覺。然而,往后的學習中并不如我想像中那么簡單。在前面一、二、三章中,我在課堂上都能聽得懂,而且能跟上老師的思路。經濟學的概念理論、基本假設、研究方法我都能看懂。在價格理論當中,老師在課堂上點出需求與需求量的區別,還有需求量的決定因素(1.消費者偏好2.消費者收入水平3.相關產品的價格4.消費對未來價格的預期5.其他因素)。個人需求方面,重點是需求曲線,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傾斜的直線,它隨其價格下降而增加,這又引出了需求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與其需求量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化的關系。供給方面,重點講了供給函數和供給曲線。按照供給法則,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遞增的直線。在第三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均衡價格的變動(1.需求變動引起的均衡價格變動2.供給變My experience
動引起的均衡價格的變動3.需求和供給同時變化引起的均衡價格的變動)。彈性方面,我學會了需求價格彈性的分類,以及彈性系數的公式理解和影響價格需求彈性的因素。消費者偏好方面,從商品的不同組合及相同的效用,我們引入了無差異曲線,通過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我們又學到了邊際替代率及其遞減規律,最后是消費者均衡及其條件。第四章的生產與成本關系與前面的消費與價格的關系非常類似,就是字母改變了一下,所以我第四章也能理解。但是在之后的知識點,我學得開始朦朧,在課堂上也跟不上老師節奏了。
雖然說大學的課程比起高中來說相較于輕松,但是大學里的學習要靠自覺,除了掌握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還要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其他相關的書,查找資料。這無疑是我的一大難題,因為我在高中的時候沒有養成該習慣,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點后悔。在經濟學基礎的宏觀經濟方面,我學得比較吃力。曾有一天,我去圖書管找過相關書籍,但借回宿舍看又看不進腦子里,因為沒有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剛開始的那股沖勁慢慢消失。我知道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沒能Hold住激情。但我還是堅信老師,堅信經濟學能對我的未來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不過,經過反復的琢磨,我還是弄懂了市場的結構。先是市場的分類(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市場和壟斷市場),然后分別對各種市場的詳細描述,均衡條件、市場特征等都是比不可少的。這個知識點讓我聯想起高考完后的那個暑假。
緊張的高考結束了,整個人的狀態從繃緊突然松弛了,在玩了幾天之后,突然想起了高考之前一直想做的事:找一份暑期工。暑期工,是之前中考之后一直想做了很久的事情。以前總聽別人說,打暑期工如何如何的辛苦,但是又如何如何的快樂,總是讓我覺得心癢癢,下定了決心高考之后一定要找份暑期工,好好的充實一下自己。于是我托我舅舅找到了一份暑期工,是到番禺卓華服裝有限公司那里做個跟單。那時我見識到大公司的工作模樣,我還偷偷地觀察那些會計是怎么工作的。在那個公司發生的一件事和現在學的完全競爭市場非常相似。那天,上頭發下了一個叫Palmers客的文件叫我們跟單部跟,第二天就完成了,接著又來了一個AVON客的文件。我看了之后,兩件貨的相似度非常高,是同質或無差別的。在與社會接觸過之后讓我感到:在學校,只要你裝得樣子乖巧,學習好,就能輕輕松松地獲得你想要的,而這一切完全是由我們單方面決定的,然而在社會,并不是你學歷高,學校好,成績好就能獲得你想要的職位,想要得更高的報酬,除了看自己表現行不行,還要看對方是否對你滿意。
記得在宏觀經濟運行中,老師在課堂上講通貨膨脹理論和失業理論的時候,由于是理科生,所以在課堂上聽得不太懂,突然腦海中浮現出信息時報的一則歷史新聞: 2004年的通貨膨脹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較為嚴重的一次。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GDP增長9.5%,投資增長有所放慢,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增加,消費需求依然較強,GDP構成發生變化。通脹同比指數在2004年三季度一度高達5.3%;再結合老師的解釋于是我懂了,通貨膨脹條件下的物價上漲必須持續一定時期。如果物價只是一次性、暫時性、季節性上漲,都不能稱為通貨膨脹。接著是失業理論,其實在上高中的時候就聽老師提過:失業是當今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把失業降到最低水平成了各國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我國,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數大,近年來勞動力增長快,待業人數增加;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導入,原來靠犧牲效率而處于隱蔽狀態的失業,在市場化過程中成為公開的失業。因此,在目前的經濟問題研究中失業問題日顯重要;
在課堂之余,老師還特意介紹了3本書給我們,分別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怪誕行為學》《無價》。由于各種關系,我只閱讀了最有趣的那本《怪誕行為學》。《怪誕行為學》是從另類的視覺看世界,與平常的經濟書的視覺完全不一樣非常的過癮,看完之后有種不夠侯的感覺。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章的供求關系的謬誤,為什么珍珠無價?還有第五章的性興奮的影響,為什么熱烈比我們想的還熱?。最近在網上找到了它的第二部,準備在寒假期間連同另外兩本一起看完它。
還有就是課前的10分鐘新聞見解;其實我老早就把新聞見解寫在了紙上,但是一到上課的時候我就不敢上去,戰勝不了心魔。另一方面,女生太多,一般上去都要搶著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退縮,不知不覺就到了學期末,連上去的機會都沒了。我決定,下學期一定要上去幾次。在高中的時候一般都是老師提問,站起來回答比較自然,可能我還適應大學的方式,所以顯得不夠大膽。我覺得高中的教育教育就是應試教育。雖然應試教育一方面加強了人們在知識上的認知,推動了國民素質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泯滅了創新理念,一味的應試教育,不利于個性的發展,忽視了其個人能力的培養。然而成績不等同于能力,應試教育造就出的高才生其本身可能存在的能力上的本領,只是高學識低動手實踐能力,但是社會上需要的卻是全面發展的人才。來到了大學,讓我見識到與應試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我覺得大學更注重的不是學生的成績,而是學生的能力。
篇3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作者簡介:張琳(1971-),女,山東龍口人,山東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山東煙臺264005)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8-0109-02
一、應用型本科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與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的研究型本科和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的高職高專院校不同,應用型本科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教育,既要注重完善理論知識體系的搭建與學習,又要兼顧實踐能力的培養。因而,應用型本科營銷專業主要是面向當地或區域的企事業單位,培養既具有扎實的營銷理論基礎又能快速勝任初級營銷工作崗位、具有能夠晉升到中高級營銷管理崗位潛力的營銷人才。
要實現這樣的營銷人才培養定位,實踐教學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實踐教學不僅應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營銷理論,還應讓其具備寬廣和長遠的職業發展視野,對未來的營銷工作和與營銷相關的職業發展有充分的認識,幫助學生實現理論知識向專業能力的轉化,能夠具備初級營銷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提高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職業晉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實踐教學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如課時設置較少、形式比較單一、系統性不足等多方面的問題,導致實踐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有時會流于形式,因而有必要以企業對營銷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在明確企業對營銷人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的基礎上,按照人才的成長規律,從課內與課外、校園與社會多個維度,在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設計具有不同目標、不同內容與側重點、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方案,從而形成一套具有系統性與漸進性、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這種教學體系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通過他們對實踐教學的參與和實際操作,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目標。
二、應用型本科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應從大一新生開始,貫穿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由于大學生在不同的年級,其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不同,因而應在不同的時期采用不同形式進行目標各異的實踐教學,形成一套有機體系,如表1所示。[1]
1.認識實踐教學
認識實踐教學主要是針對大一新生開展的旨在提高學生對營銷專業、營銷職業認識的實踐教學活動。大一新生入學之后面臨著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學習目標的轉換,很多同學處于一種茫然的狀態。雖然同學們通過高考志愿填寫、志愿調劑對營銷專業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數同學還僅僅是一知半解,對營銷專業未來所要學習的課程、學習方法、營銷工作的性質和內容缺乏相應的了解,因而有必要通過一定的實踐教學活動,如由專業營銷老師進行的營銷專業教育,由企業界的營銷從業人員或剛畢業的優秀學生代表開展相應的講座或座談,或走進企業進行參觀等方式幫助他們了解營銷專業及未來幾年所要學習的課程和進行的專業活動,認清各門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它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將要發揮的作用,了解與營銷專業相關的營銷工作崗位和工作內容,明確營銷人員職業發展對營銷人員的素質要求,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生活更有方向性與針對性。
2.課程實踐教學
課程實踐教學是伴隨著營銷專業課程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主要是針對大二、大三的學生,其主要目的在于鞏固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專項營銷職業能力。課程實踐教學主要可采用三種形式:課程實訓項目、模擬實驗課和營銷專家講堂。
(1)課程實訓項目。與理工科的專業課程相比,營銷專業的專業課程如市場銷學、消費者行為學、推銷與談判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貼近一些,因而其理論部分普遍具有“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特點,即理解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但真正要靈活恰當地運用卻又很難做到,有的時候甚至會讓學生感到無從下手。因而在專業課教學中,重點應放在理論的應用上,即不僅讓學生理解與掌握理論的內容,更應讓學生學會在實際中如何靈活合理地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除了應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外,還應在各門課程中設計一些綜合的實訓環節與項目,讓學生通過這些實訓項目將該門課程的知識綜合到一起,學習用該課程的理論體系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如在“市場調查與預測”這門課程中,教師可以在期末以某種產品的市場為例,指導學生進行實地調查與預測,使學生通過問題分析、問卷設計、實地調研、數據分析等活動掌握市場調研方法與步驟。
(2)模擬實驗課。模擬實驗課是利用計算機模擬軟件開設的營銷實驗課。目前與營銷專業課相關的教學軟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操作類軟件,另一類是決策類軟件。操作類軟件如客戶關系管理軟件、零售學中的商場管理軟件等,這類軟件與企業實際應用的軟件高度相似。這類軟件在使用時操作者所需做的決策很少,其主要作用在于對企業的營銷活動或與營銷相關的人、財、物進行有效地管理。通過這類軟件可以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在實際中如何運用信息化方式進行有效地營銷管理。決策類軟件如營銷模擬沙盤、ERP管理沙盤、創業管理軟件等,為學生提供了高度仿真的競爭環境,讓學生進行大量營銷決策,如產品開發決策、生產線決策、資金決策、廣告與促銷決策、渠道決策、人員配置決策等,并通過一定的評價標準檢驗學生們的決策結果。在這類實驗中,通常需要將學生分組成立若干個相互競爭的模擬公司。模擬公司內實行角色分工,每次決策需要大家充分討論協商后做出。這類實驗課讓學生有機會在競爭的環境中運用他們所學到的各種營銷理論,充分體驗企業從市場調查、競爭企業分析、營銷戰略制訂到具體的營銷戰術的決策組織的全部過程,熟悉和了解各種市場調研預測工具的應用,增強學生對所學市場營銷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溝通與協調能力。[2]
(3)營銷專家講堂。營銷專家講堂是指讓企業家、各行各業及各營銷職能專家走進課堂,結合行業、企業的營銷實踐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營銷理論在實際營銷工作中的運用。營銷專家講堂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的行業有深入具體的了解,增加對實際營銷活動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也可以縮短企業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搭建與企業溝通的橋梁,為日后的實習與社會實踐打下基礎。營銷專家講堂既可以穿插在營銷專業課中進行,也可以開設專門的營銷專題課程,或者以講座的方式來進行。對于部分對營銷專業學生需求量大的企業,還可與其展開深度合作,根據企業的需求來開設相應的營銷課程或培訓課程,如面向連鎖經營的企業可開設連鎖經營的課程,面向零售企業可開設商品管理、柜臺管理、店面管理等相關課程,授課可由專業老師和企業的相關專業從業員共同承擔,進行訂單式培養。這種深入合作可以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又可以讓學生將平常所學的營銷理論與行業知識、企業知識深入結合,進一步提高其分析與解決實際營銷問題的能力。
3.綜合實踐教學
綜合實踐教學主要是針對大三下學期、大四的學生開展的課外或校外實踐教學活動。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能將已學過的多門專業課程的理論知識和營銷能力有機地融合到一起去解決企業營銷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實踐教學主要可采用校內外營銷比賽、假期社會實踐、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等方式進行。
(1)校內外營銷比賽。目前,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在校大學生既是他們現實的或潛在的目標市場,又是企業發展的后備力量。他們希望能與高校展開各種各樣的合作,如舉辦營銷比賽,通過這些比賽他們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同學們的聰明才智,幫助他們進行企業宣傳與產品推廣,也希望通過比賽為企業選拔優秀人才。因而可以積極與企業進行溝通與合作,就企業面臨的市場開發、產品促銷、品牌推廣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在營銷專業內、全校范圍內或以多校聯合的方式組織多種多樣的營銷大賽,如營銷策劃大賽、品牌推廣方案設計比賽、促銷方案設計比賽、模擬應聘比賽、創業方案設計比賽等,邀請企業界人士擔任導師與評委,為參賽的同學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導與點評,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團隊組建、人員分工、方案設計與溝通等活動,不但提高專業課學習的主動性與興趣,而且有機會將所學的各門知識與各項技能融合到一起,達到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2)課程實習。課程實習是在學生學習了部分專業課,如“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測”等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進行的實踐教學活動。課程實習采用學生到實際企業中進行實際營銷工作的方式,通常安排在大三下學期期末,為期兩周時間。課程實習是學生走向企業、走向社會的開端,可采用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對許多同學而言這次實習是第一次與實際企業接觸,時間又比較緊,短期內找到實習單位有一定難度,因而對這部分同學,可充分利用實踐教學基地,采用集中實習的方式,集中對他們進行指導。對于有能力找到理想實習單位的同學可采用分散實習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學生通過走進企業,親自感受和體驗企業的實際營銷狀況,如了解企業的營銷機構與隊伍設置、營銷策略及日常營銷工作,增加對企業營銷工作的感性認識,明確企業對合格營銷人員的評價與要求,也讓學生嘗試將所學營銷理論與實習單位的實際營銷狀況相結合,發現自身知識、能力與素質的不足,使其未來的學習生活更有方向性和針對性。
(3)假期社會實踐。每年的寒暑假是營銷專業的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運用營銷知識和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理想時間,尤其是大二、大三的寒假和大三的暑假。雖然寒假期時間較短,通常只有四個周時間,但寒假是消費品的銷售旺季,特別是春節前這段時間,各消費品企業及零售商為提高產品銷量都會進行大量的促銷活動,也需要補充臨時的員工,學生可利用這個時機參與到各企業、商場的促銷活動中,觀察和學習企業如何有效進行促銷活動和促銷管理。暑假的時間較長,通常有7周左右時間,大三的暑假與課程時間相近,可把這兩種活動結合到一起,彌補課程實習時間較短的不足,以便有充分的時間在企業實習、工作,既可以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自食其力,培養其自主自立的精神與能力,也可以使他們對企業的營銷工作有深入細致的了解,甚至部分同學因為有良好的表現而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為他們畢業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4)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是所有的專業理論課程都完成了之后學生到用人單位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實踐教學活動,在大四的下學期進行。由于畢業實習采用分散實習的方式,因而畢業實習通常大四上學期期末考試之后就可以開始了。通過畢業實習,學生深入到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各種營銷工作,全面了解營銷活動及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促使他們有機會將學校里學到的各種理論知識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理論體系與框架,便于他們加深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解。另外,由于現在普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畢業文化過于理論化、抄襲現象比較嚴重的問題,因而也可以把畢業實習與學生的就業、畢業論文的撰寫結合起來,在實習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就業指導,指導準備就業的同學撰寫對實習單位的營銷問題分析、營銷方案策劃為主題的應用型論文,鍛煉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比較復雜的實際營銷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從學生到專業營銷人士的過渡與轉變。[3]
參考文獻:
[1]閆麗霞.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0,(14).
篇4
關鍵詞:金融保險;實訓基地;培養模式
金融保險專業旨在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金融、保險、理財、證券等方面知識;能夠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解決金融實務問題,并能夠從事銀行信貸管理、公司和個人理財、證券投資、銀行風險管理、保險業務等工作;能夠在保險公司、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從事金融、保險、財務管理的專門人才。在具體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中,結合職業技術院校學生層次特點,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保險理論基礎和實務應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論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養學生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技能操作與應用能力。要求畢業生考取英語、計算機、保險人等相關資格證書;掌握保險知識現代金融知識和金融業務操作技能,具備風險意識;具有敬業精神和行業所需的綜合素質;了解國家有關經濟、保險、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規;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和人文素養,能熟練處理業務。鑒于此,筆者認為應針對我校實際情況,進一步調整、完善金融保險專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
一、金融保險專業建設概況
金融保險專業自開設以來,學校對該專業建設與改革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使該專業的辦學條件得到良好發展,專業優勢明顯,特別是在基礎管理、師資隊伍、教學設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
(一)形成較為系統的課程建設體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險專業教學堅持“適應發展、積極探索、適時改革、不斷進取”的原則,大力推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課程改革,加強課程建設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突出實際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學研究上狠抓基礎環節,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堅持每周都搞,每個人都搞,并形成階段性經驗積極進行推廣。重視理論教學中的實踐能力培養,堅持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聘請校外專家參與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革新方案,把課程建設的與時具進性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目前在金融保險專業中,遴選7門課程作為重點課程,即《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社會保險》、《人壽保險》、《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證券投資學》、《保險概論》。經過幾年的努力,金融保險專業在教學大綱、多媒體課件、簡易網絡課程、試題庫、習題集建設方面取得了扎實有效的進展,同時在每學期的學生評教活動中,保險、證券、經濟法、金融方面的專職教師都得到學生高度認可與好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師資結構,實現了師資力量提升
近兩年通過對外引進,補充了師資新力量,這些年輕老師通過努力,在教學一線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此外,在已有師資基礎上深挖現有潛力,采取靈活的方式對教師實施能力提升和結構優化,建立與校外專家的定期討論和研討制度,不斷完善教學中的技能與技巧。鼓勵中青年教師進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險專業的專職教師中已有5名教師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畢業,大大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和學歷水平。
(三)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專業教學成果豐碩
幾年以來我系金融保險專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這一成果得益于長期不懈地重視教學工作和學生能力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每一位老師注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采用案例教學、技能培訓教學、實踐觀摩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法措施,積極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鼓勵并支持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和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的老師在同一學期、不同學期間相互聽課,取長補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學水平與技巧。通過這些努力和付出,培養的學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04級金融保險專業畢業生55人,考取保險人資格證書的比率為98.1%,就業率達到100%。05級金融保險專業學生考取保險人資格證書的比率為100%,06級保險人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達到93.8%。此外,部分學生參與全國股票大賽,取得二等獎。本專業還制定了切合實際的科研規劃,鼓勵教師“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近年來,共取得省市級科研成果3項,發表學術論文13篇,其中核心論文7篇。獲院級獎勵證書15件,市級獎勵證書3件。
(四)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經過努力,金融保險專業與大唐聯合保險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這為學生參與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實習機會。每一屆學生都可以根據開設專業的具體進展情況,分不同階段在實訓基地進行實習,具體內容由實訓基地人員進行統一安排。實踐活動結束后,學生針對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總結,以便于在隨后的學習中彌補不足。在三年培養中,注重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包括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將這一理念貫穿于學生實訓實踐中,與實訓基地人員共同打造學生成長的平臺。
二、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金融保險專業建設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教學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實訓基地的支持不足(實訓基地太少)以及教師觀念、社會觀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難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教育教學改革完善的同時沒有取得重大進展,難以形成有別于其他同類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
高職教育是面向生產、管理、經營、服務第一線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這就決定了高職教育必須走產學結合之路,專業建設也必須強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專業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贏的合作機制。雖然建立了實習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學反映實習時間太短,無法掌握更多的業務流程。
(三)對科研的不重視導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師在評職稱中對是否承擔或參與過科研項目并沒有明確的要求,導致很多老師不重視科研項目,只重視發表學術論文,同時限于學校層次與激勵不足問題,致使專門研究、專題研究比較少,老師們缺少內在動力,科研隊伍難以發展壯大。
三、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基本狀況與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快金融保險專業的發展,使之更適應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筆者建議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完善教學體系。
(一)完善知識、能力和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依據專業特點以及社會對金融保險人才的規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崗位能力、應變能力等各種能力培養的同時,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和應用。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多處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并拓寬實習實訓領域和增加時間,讓學生接受系統理論知識后,能夠有充足的機會得到鍛煉,而不僅僅單純追求一種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實踐部分,注重實用性,與實踐單位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依據需要隨時調整培養方法和培養措施,使之具有針對性,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長。
(二)改革課程體系及其內容,優化課程結構
針對職業崗位特點實施教學計劃,注重課程開發與教材建設的實用性和時效性,構建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重點,適應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個性發展需要的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根據學生不同年級的不同需要,制定多個人才培養方案和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辦法。重點從基本素質、專業技能、專題講座三方面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老師講授中,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將一些不需用的課程內容加以削減;同時向學生傳授道德、禮儀、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質和修養的有關內容,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針對我系職專層次的學生加強專業技能基本平臺建設,包括主干核心課程和專業實訓、實習等內容。在此基礎上,聘請校內外專家開展為加深或拓展專業方向為目標的專題講座,開拓學生視野。
(三)改革考試方法,建立創新的評價體系
從改革考試制度入手,繼續完善對學生學習效果檢驗的評價體系。我們可以嘗試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課抽查考核必須掌握的內容,專業課強化實踐考試;二是取消單純以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改為考試與綜合測評、多元評價、多證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三是實行彈性學制,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或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實踐,半工半讀;鼓勵學生選修其它專業課程,掌握多門技能,參加技能實踐。在新的評價體系中,應能夠充分調動各類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根據自己個性特長,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
(四)建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適應能力
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和各項資格培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將學生活動與核心課程、潛在課程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構成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整體課程體系。發動骨干學生力量,組建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以傳幫帶形式培養學生自適應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五)充分發揮各方力量,擴充實習實訓平臺
積極發揮老師、學校和畢業生力量,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實踐基地,如證券、金融基地,給學生提供多種技能的操作與應用平臺。采購支持相關技能訓練的應用軟件,建立校內實驗室和實訓平臺。
(六)重視科研,推行有效激勵機制
鼓勵老師在授課之余從事科研項目的研究,建立報酬機制,出臺評聘結合辦法,深入發掘和調動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獎勵優秀成果。
參考文獻:
[1]LagendijkA.CornfordJ.Regionalinstitutionsandknowledgetrackingnewformsof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J].Geoforum,2000.
[2]Leeuwis,municationforInnovationinAgricultureandRuralResourceManagement.BuildingontheTraditio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Oxford:BlackwellScience.2003
[3]黃維梁.消費者行為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5
當前,很多師范院校提出了建設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在轉型發展過
程中,堅持教師教育特色,發展多學科、多專業,并使多個學科協調發展是師范院校的重要任務。市場營銷專業是各非師范專業色比較鮮明的一個專業,由于目前社會對于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因此各師范院校都相繼開設了市場營銷專業。
一、我國高等院校開辦市場營銷的歷史
1.國外市場營銷專業情況
市場營銷理論于20 世紀初誕生在美國, 國外營銷教學主要有兩個學派:一是注重案例教學的“哈佛學派”,二是注重理論的“芝加哥學派”。“哈佛學派”培養了許多企業精英,而“芝加哥學派”則擁有一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國外,特別是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一般不設置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本科。原因是這些學科都需要一流的人才,而本科生缺乏經驗,思維不夠成熟,很難較好地理解管理學精髓。從我國這類專業的本科教學來看,有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感覺“空虛”,畢業工作后動手能力較差,甚至覺得自己沒有實實在在的“硬技術”,缺乏自信心,感覺自己不如工科學生,其原因正在于此,這也是市場營銷本科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的目的所在。
2.國內市場營銷專業情況
1949 年以前,中國曾一度引進市場學,對市場營銷學有過一些研究(當時稱“銷售學”),但也僅限于幾所設有商科或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1949 年以后,除了臺灣和港澳地區的學術界、企業界對這門學科已有廣泛的研究和應用外,中國內地由于實行計劃經濟,市場營銷研究一度中斷,直至1978 年改革開放以后才重新從國外引進。1978 年,北京、上海、廣州的部分學者和專家開始著手市場營銷學的引進研究工作。經過十幾年的時間,我國對于市場營銷學的研究、應用和發展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整個發展過程來看,大致經歷了以下五個階段:引進時期( 1978 ~1982 年)、傳播時期( 1983 ~1985年)、應用時期(1986 ~1988 年)、擴展時期(1988 ~1994 年)和國際化時期(1995 ~)。八十年代后期市場營銷學科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些高校對原有的專業開始進行“市場營銷專門化”的改造。如1988 年中南財經大學(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貿易經濟專業“市場營銷專門化”經上級批準得以創建,市場營銷學科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基本定型,市場營銷專門化本科生當年正式招生。1992 年,國家專業目錄正式列入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專門化轉為市場營銷專業,該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也得到了恢復和加強。
二、高等師范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從對我國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問題的實際調查分析,并參照國內、外做法,我國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市場營銷專業地位的不確定性
本科層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主要應該是面向不同類型的企業,提倡培養實用型人才,所以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更應加強對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然而,長期以來師范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在教學過程當中過分強調人才培養的專業性,試圖把本科學生也都培養成為本專業領域里的技術專家,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沒有真正體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
2.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不健全
我國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體系殘缺或者說還構不成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不但課程門數少,而且課程內容之間缺乏內在聯系,形不成必要的系列。
3.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陳舊
我國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很少反映現代市場營銷管理的新思維、新觀念和新方法,純理論的內容多,聯系實際的內容少,教學方法和手段基本沿用的傳統方式,內容陳舊,綜合性差,導致學生缺乏實際運作能力,使得有限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學時不能產生理想的效益。
4.學生考核方式過于簡單、陳舊
多年以來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考試制度多以筆試考核為主,形式過于簡單、陳舊,無法真正反映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學習效果。應采取口試、操作考試、演示考試及筆 試與面試相結合的多種考試方式,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5.教師隊伍建設問題
據調查統計,我國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市場營銷專業教師師資力量較為缺乏,而且多數教師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基本沒有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實際經驗,有從事實際管理工作背景的教師所占比例很小。市場營銷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國外從事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大多數都有非常豐富的實際工作背景。 三、解決的方法
1.合理定位,指導思想明確
市場營銷的內涵非常廣泛,市場營銷人才的規格和層次也很多,每所學校培養的學生都不可能滿足企業的所有需求,必定要有所取舍。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應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一定的管理、經濟、法律及英語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從事市場營銷及相關經營活動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我們認為,要滿足企業對營銷人員的要求,必須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既要讓學生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又要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努力使本專業具有以下特色:理論與實踐并重,課內與課外結合;知識結構合理,能力訓練全面;針對性強,突出崗位特點,適應面廣,滿足企業要求。
2.改革目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
目前師范類市場營銷專業主干課程設置多數為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這種知識結構實際上與工商管理等專業差別很小,不能體現市場營銷專業的特色,不進行改革,就跟不上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在現行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中,政治類及語言類課時過多,人文、自然科學課程過少,許多院校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體系缺乏系統性,許多課程內容交叉和重復,因人設課的現象不同程度上存在,基于能力培養的課程尤其是市場營銷整合能力方面的課程明顯不足。從我國企業發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看,一方面,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需求會持續增長,另一方面,企業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對美國、英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的大學有關營銷專業的知識結構進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企業實情以及經濟發展趨勢,提出市場營銷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的現代化問題。
3.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增加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一些前沿的知識內容。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要采取多種形式,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除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外,還可采取如課堂模擬現場觀摩、實際操作、市場調查與畢業設計等。同時還可增加實踐教學課時的比重,如安排專題調查,讓學生走出校園到社會上去進行調查與市場分析;與企業達成協議,聯系有關業務,組織學生進行推銷實踐,要求學生完成一定的推銷任務,培養學生的推銷能力;聯系企業,安排學生主動與企業聯系,參與企業日常工作,熟悉企業的業務和管理流程,為今后工作打下基礎;現場觀摩,安排學生參觀一些大型企業,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加對企業的了解;畢業實習,安排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習任務,并上交實習報告。
4.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
目前我國師范類市場營銷專業考試方式較為單一,多以筆試為主。而市場營銷本科層次的學生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所以在考試方式上以突出在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考核。考試方法要改變一次書面考試定成績的做法,采取多種形式、多種內容、多個時段的考核,進行學習成績綜合評定,將討論作業,實踐及調查中的表現記入總成績,真正做到全面考核和綜合評價,考試方式可采取開卷、部分開卷、論文(報告)、口試等形式,通過考試方法和評價方式的改革,推動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
5.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高等院校“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理念的關鍵。高等師范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應該培養一支功底扎實、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能熟練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不僅僅是雙證書教師,更應是雙能力型教師,而且要有計劃地、經常性地安排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掌握營銷實踐的最新資訊和動態,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學院也可以經常邀請企業的營銷經理來學院授課或指導實習,也可以把課堂搬到企業去上實踐課,形成開放性的教學體系。
師范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肩負著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市場營銷人才的任務,企業渴望具有專業水準的應用型人才,這對高校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各師范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應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模式,力爭為企業提供合格和優秀的營銷人才。
參考文獻:
[1]侯淑霞.市場營銷本科專業教學改革之我見.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5.
[2]王亞妮.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能力培養之管窺.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07.
篇6
關鍵詞:市場營銷專業;職業資格認證;cmat認證;課程置換;應用型本科
近年來,市場營銷一直是人才市場招聘的熱門專業,全國已有515所高校開設了市場營銷專業,且每年以10%~20%的幅度增長,因此,營銷人才既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又面臨巨大的就業競爭壓力。為適應企業用人制度對營銷執業資質的要求,許多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了職業資格認證,針對實際情況,采用最優的認證模式進行培訓,提高“市場營銷經理助理”資格證書的含金量,是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有效實施“雙證制”的重要保證。
現行cmat認證模式分析
市場營銷職業管理人員執業資質規定了三個等級:市場營銷總監、市場營銷經理、市場營銷經理助理。市場營銷經理助理是企業的基層管理人員,協助部門經理完成日常的事務性工作,是營銷專業畢業生最先從事的職業崗位。
現有的市場營銷經理助理資格認證考試(簡稱cmat)在分析市場營銷經理助理的素質、知識和能力要求的基礎上,確定綜合知識與能力考核的內容,主要由營銷原理和營銷實務兩個模塊構成。經理助理級別的評定方法采用百分制,成績60分以上為合格,采用閉卷筆試形式。目前,cmat助理認證已在全國多所高校舉辦,來自各個專業的大學生和社會學員通過認證已在市場營銷經理助理的職位上發揮作用。
對于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而言,在大學期間已學過cmat培訓的兩個模塊的理論知識,90%以上的學生希望通過cmat認證,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以“課程置換”方式進行cmat認證模式的創新,是將營銷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市場營銷專業實施“雙證制”的新嘗試。
市場營銷專業開展cmat認證的模式創新
從2009年開始,經教育部考試中心和中國市場學會批準,我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申請市場營銷經理助理資格證書無須參加cmat考試,而是以“課程置換”的方式,考核評估依據學校教務處開具的該學生《市場營銷學》、《商務談判》、《營銷策劃》、《市場調查與預測》等市場營銷專業課程中任意一門課程的校級考試成績為準(課程考試成績不能低于60分),同時撰寫一份《營銷計劃書》,經過評審合格后即可頒發證書,其認證培訓的流程如圖1所示。
該模式是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制定調研計劃,設計調查問卷,收集企業第一手資料,處理和分析數據,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實際撰寫《營銷計劃書》。能夠鍛煉學生的市場調查和綜合分析能力以及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
市場營銷專業以課程置換開展cmat認證的實踐
黑龍江科技學院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市場營銷專業采用“3+1”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職業營銷技能訓練,實施了“課程置換”的cmat認證新模式。該項目從第四學期的第14周開始,二年級的學生已有《市場營銷學》、《現代推銷學》、《消費者行為學》等專業課為基礎,cmat認證相當于本科生的學年論文,學生按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自主選擇導師,實行“一對一”的指導。具體步驟如下。
進行個性化分析指導教師要讓學生寫一份職業生涯規劃,并對自身的成長經歷進行描述,對性格特征、處事風格、興趣愛好進行自我剖析,通過對學生的深入了解,為其大致選定某一個行業的研究方向,指定參考書目,制定為期3個月的認證實施計劃,讓學生上網收集相關資料,加深對選題行業的認識,最終確定個性化的cmat專業學習計劃。
合理確定選題研究選題是《營銷計劃書》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好的選題可使學生的調研容易實現,資料的收集和寫作相對容易。一般先針對企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提供若干選題方向由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專題,也可自由選題;確定選題后,要向指導教師上交6~8篇相關參考文獻資料;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選題細化為宜于調查研究和可操作的子題目;子題目確定后,學生圍繞課題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擬定調研計劃并收集相關的二手資料,研究選題一般在第17周之前完成。
深入企業調研實踐分為兩個環節,第17周由指導教師進行集中輔導,對《營銷計劃工作表》和《營銷計劃——決策指南》進行講解和指導,并對企業調研工作進行前期準備,如明確調研計劃、設計調查問卷、了解與企業人員接觸的注意事項等。這個環節中確定調研企業很重要,可通過實習基地或由學生自主聯系;第18周進行集中調研,教師可通過電話或網絡進行全程指導,學生在獲取第一手資料后,可以利用暑假實踐機會深入了解企業,以便做出有針對性的營銷計劃。學生的資料整理、數據分析等研究工作可以在暑假期間獨立完成,指導教師要與學生及時溝通,給予指導。
撰寫市場營銷計劃書市場營銷計劃書的撰寫在第五學期的前5周完成,利用課余時間。學生將市場調研報告和已完成的《營銷計劃工作表》和《營銷計劃——決策指南》交給指導教師,根據營銷計劃寫作大綱的要求,師生共同確定寫作提綱,按照市場分析、營銷策略和行動計劃三部分內容進行撰寫,字數要求在3000字以上。數據要利用統計學軟件和圖表進行處理。報告結構要完整,分析要充分,選擇同一企業不同題目的學生可以互相研討。指導教師要對學生的報告提出修改意見,對提交的《營銷計劃書》進行最后把關。
進行測評認證在9月末,匯總學生置換課程的考試成績,并到教務處蓋章后,將考試成績單、學生的《營銷計劃書》和認證費統一交到中國市場營銷資格認證培訓辦公室,由中國市場學會指定行業內知名營銷專家組統一進行評審,成績合格者頒發“市場營銷經理助理”資格證書。美國市場管理協會(amma)營銷人才評價標準已與cmat評價標準達成互認,通過cmat考試的學生還將獲得amma證書,cmat-amma聯合認證更能體現證書的國際性、發展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具有更高的獲取價值。
目前,我校已有多名專業學生選擇“課程轉換”的認證模式,選題涉及連鎖經營、零售、轎車市場、消費品市場、網絡營銷等不同領域,完成了《營銷計劃書》的寫作,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對提高學生的營銷技能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完成后兩年的專業學習幫助很大。實踐證明,在市場營銷專業以課程置換方式進行cmat認證模式的創新具有可行性,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應,增強了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對cmat價值的認可,有利于cmat認證在本科院校的進一步推廣。
以課程置換開展cmat認證應注意的問題
要做好學生的選題工作(1)選題不要過大,應具有可操作性。選題若過于寬泛,學生便無從著手,研究的針對性就差,獲得資料的難度也大,最后往往進行不下去。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選題,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比如,選擇某一市場或企業某一產品的研究比較容易,第一手資料容易得到,也有研究意義。(2)選題要有價值和時效性。選題要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應是企業或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或焦點問題,對實踐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選題要新穎,有一定的創新性。(3)選題應盡量與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一致。這樣教師就可以給予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并為學生提供研究資料,同時,學生也可為教師的科研提供第一手資料,使研究成為教學相長的過程。
要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cmat認證重在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對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要求較高。目前,多數高校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因此,應制定有效的師資培養規劃,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教師可到高校去“盯課”;沒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可去企業掛職鍛煉。在鼓勵教師以老帶新開展企業營銷培訓、項目咨詢的同時,可引導教師將咨詢項目的經驗與cmat認證項目相結合,實現教師科研與cmat認證的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中國市場學會應更多地組織相關的師資培訓和企業調研以及產學研合作等,提高cmat培訓的實效。
要加強指導教師全過程管理以課程轉換方式開展cmat認證,對于市場營銷專業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為此,師生要端正態度,認真對待,加強全過程管理。指導教師對于選題、調研、寫作、提交等每一個環節都要加強指導和管理,與學生一起完成任務,真正幫助學生在全過程中受益,并形成口碑效應,使cmat認證能夠長期開展下去。
要建立穩定、充足的實踐基地《營銷計劃書》的撰寫要求學生必須深入企業調研。實踐基地建設是cmat認證項目成功的關鍵,也是制約cmat認證開展的“瓶頸”問題。要動員各種力量建立穩定的實踐基地和分散性的實習單位,拓寬實踐渠道。同時,可以聘請企業人員擔任第二指導教師,制定學生深入企業實習的各種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調研的實效性,真正實現校企聯合培養市場營銷經理助理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曹揚,魏拴成.市場營銷本科課程體系設計及專業特色培育[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0):5-9.
[2]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營銷總監、經理執業資質條件[ol].[2009-07-12].http://cmat.org.cn.
[3]宋彧.cmat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踐探索[j].市場營銷導刊,2008,(4):13-15.
[4]宋彧.應用型本科市場營銷專業“3+1”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35-137.
[5]趙國剛.三大教育理念與工程人才培養體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48-51.
篇7
關鍵詞:專業建設;特色專業;市場營銷
作者簡介:黎建新(1966-),男,湖南華容人,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教授;葉澤(1962-),男,湖北仙桃人,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湖南長沙41011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電力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方案研究”、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市場營銷案例教學創新與特色案例開發”、2008年湖南省特色專業(市場營銷)建設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8-0040-02
高等學校的特色專業是充分體現學校辦學定位,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獲得社會認同并有較高社會聲譽的專業。特色專業建設是高校在新形勢下求得生存、獲得持續競爭力和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手段。特色專業建設的關鍵是特色的提煉和培育,本文結合長沙理工大學的特點,探討了理工院校市場營銷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考和做法。
一、市場營銷專業需要特色
所謂“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現的獨特色彩、風格等”。“特色”有三層基本涵義:一是“人無我有”,即獨特性;二是“人有我優”,即杰出性;三是“人優我新”,即創新性。特色專業是高校在一定辦學思想指導下和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步創建的獨具特色的富有個性風貌的專業。特色專業應當具有獨特性、杰出性或創新性的特征。
對于市場營銷專業來講,是否應該具有特色,筆者曾經有過懷疑,認為市場營銷是一個通用性很強的專業,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量大,從培養單位的角度來看沒有必要突出其特色。但從近些年辦學實踐和畢業生的就業來看,證明當初的想法是有問題的。一是不少技術性較強的行業在招聘營銷人才時,應屆畢業生不受青睞;二是長沙理工大學傳統就業的幾個行業,如交通、電力、輕工等,對營銷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有停滯傾向;三是一些非營銷專業的畢業生應聘了營銷崗位,從事了營銷工作。這就提出了兩個問題:是市場營銷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而言競爭力不強,還是我們培養的畢業生的優勢不明顯?
事實上,隨著高校擴招和大學教育的大眾化趨勢,各高校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同構性、趨同性也十分明顯。就市場營銷專業而言,據統計,目前開設此專業的普通本科院校在500所左右,還有上千所高職院校也開設了該專業。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大學都開設了市場營銷專業。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無疑已經是買方市場。同時,由于各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趨同化,用人單位又普遍感到難以招聘到合適的畢業生。
因此,在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上,確立特色是必要的。專業特色就是一種差異化和卓越性,就是一種競爭優勢,就是一種持續競爭力。作為理工大學培養的營銷專業的畢業生與“985”綜合性大學相比,有何不同?與財經院校相比,又有何差異?與高職院校相比有何優勢?
二、市場營銷專業如何體現辦學特色
市場營銷專業的特色有兩重含義,一是專業之間的特色,即市場營銷專業相較與其他相近專業的差異;二是同一專業校際之間的特色,即市場營銷專業各培養單位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辦學特色。
1.專業辦學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個專業的辦學特色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過程和培養結果上。培養過程主要涉及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素質、硬件設施、教學管理等專業建設的主要要素上,培養結果就是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一個專業的特色可以體現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培養方案等培養過程要素中,但最終應該是體現在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上。
從市場營銷專業來看,體現專業辦學特色大致有兩條思路,一是行業營銷人才培養特色,二是職能營銷人才培養特色。行業營銷人才培養特色主要是從行業需求出發,采取“行業知識+營銷知識”的培養思路和模式。如醫藥市場營銷、電力市場營銷、體育市場營銷、零售營銷等。職能營銷人才培養特色主要從崗位需求特點出發,培養通用性的營銷人才。如銷售管理、市場研究、營銷策劃、網絡營銷。
2.專業辦學特色應植根于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
特色專業是經過長期建設形成的,是學校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因此,一個專業的辦學特色自然離不開所在學校的辦學特色、歷史與傳承、辦學優勢、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辦學條件等。目前開辦市場營銷專業的高校主要有三類,即財經院校、綜合性院校和理工院校,可以發現,由于高校的特點不同,其人才培養特點亦有所不同。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有50多年辦學歷史的多科性理工科大學,多年來積累了交通、電力、水利、輕工行業辦學的經驗與資源,形成了鮮明的行業辦學與人才培養特色。基于學校的特點和市場營銷專業的特性,將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描述為:具有理工科知識背景的行業(電力、交通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與綜合性院校相比,強調的是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和應用性,與高職院校相比,突出的是畢業生的戰略思維和發展持續性。
3.專業辦學特色應得到社會的認可
大學的功能主要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單從一個專業的角度來看,專業辦學特色即是人才培養特色,這種特色只有得到社會的認可才是有價值的,這樣的特色專業也才具有生命力和發展的可持續性。
長沙理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在辦學過程中,多次走訪用人單位包括行業企業以及畢業校友,聽取多方意見,我們的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得到了認可,并得以逐步完善。據統計,市場營銷專業在近10年的辦學歷程中,每年都有將近40%的畢業生被招聘到電力、交通等行業的企業從事營銷工作。
三、如何培育和鞏固市場營銷專業的辦學特色
特色專業的生命力在于其辦學特色。鞏固和培育特色專業的辦學特色是特色專業建設的核心任務。鞏固和培育特色專業的特色,應該圍繞其特色生成要素下功夫。
長沙理工大學市場營銷特色專業肇始于1994年,2008年被省教育廳確立為湖南省特色專業。長沙理工大學主要通過以下幾點培育和鞏固市場營銷專業的辦學特色。
1.在設置課程中體現理工特色
本著“寬口徑、厚基礎、社會適應性強”的原則,培養方案按照“基礎+專業+職業”三個模塊設置課程。“基礎”即基礎課程模塊,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包括“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文化基礎”等,專業基礎涉及“管理學原理”、“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財務管理”、“金融學”等課程。“專業”即專業課程模塊,主要是指專業核心課程,如“營銷管理”、“市場調研”、“消費者行為學”、“銷售管理”、“產品與品牌管理”、“廣告策劃與管理”、“商品學”等課程。“職業”即與就業領域有關的課程模塊,如“電力市場營銷”、“交通運輸市場營銷”、“服務市場營銷”、“組織市場營銷”。基礎類課程和專業類課程為必修課,而職業類課程為選修課。按照“基礎+專業+職業”三個模塊設置課程,一方面強調了基本人文素質的培養和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又尊重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兼顧了就業選擇的靈活性與適應性。
立足理工類大學特有的多學科資源,在培養計劃中開設了“商品學”(化學類課程),“大學物理”、“電工學”、“電力生產概論”、“電力工程概論”(工程類課程)以及其他理工類選修、必修課程。在培養計劃中規定學生必須修滿一定理工類課程的學分才可畢業。
2.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繼承理工類大學培養工程師的歷史和傳統,長沙理工大學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培養計劃中,構建了從課內實驗、課程設計、學年論文(商業計劃書)、課程實習、畢業實習到畢業論文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加了理論教學中的實驗或實訓教學的比重,還重點獨立設置了12項實驗或實訓課程,如市場營銷認知實習(2周)、市場調研課程設計(1周)、推銷與談判實訓(1周)、銷售管理課程設計(1周)。實踐環節所占教學時數的比重達到35%左右。
此外,市場營銷專業對學生第二課堂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學生積極組隊參加省和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學院舉行的商業計劃與營銷策劃大賽、ERP沙盤對抗賽、演講比賽、素質拓展節等活動,規定對獲得院級以上獎勵的學生可以記一定學分。還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參加社會實踐,撰寫調研報告。
3.加強特色課程、教材與師資建設
特色課程、教材和師資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重要基礎條件。在行業特色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市場營銷專業逐漸形成和培育了一些特色課程,如“電力市場營銷”、“電力企業管理”、“電力生產概論”、“工程/項目概預算”、“招投標管理”、“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
由長沙理工大學教師任主編、邀請行業部門業務骨干參與,組織完成了或正在編寫系列特色教材,如《電力市場營銷》、《供電服務管理》、《電價學》、《電力市場概論》、《電力需求側管理》。
特色專業建設中,專業教師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增強專業教師對行業的了解,我們采取了“請進來、走出去”策略,一方面在寒暑假安排年輕的博士到行業企業去見習和考察,另一方面也定期邀請行業企業專家來校開展交流。還組織和鼓勵教師積極與行業企業聯系,主動承擔和開展聯合課題研究。近五年,專業教師接受電力、交通企業委托的咨詢項目將近30個,合同金額累計超過500萬。較典型的項目有:省域電網電力交易機構建設方案研究(湖南省電力公司委托),湖南省級電力市場建設方案研究(湖南省電力公司委托),江西省工業用電同價方案研究(江西省電力公司委托),湖南省電力公司實施“一強三優”發展戰略的研究(湖南省電力公司委托),湖南省電力市場顧客滿意度研究(湖南省電力公司委托)。通過這些項目的開展,為企業和政府部門的管理決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專業教師增強了對行業情況的了解,加強了與行業企業的聯系。
參考文獻:
篇8
論文摘要:通過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與瑞士西北應用科技大學合作項目的實施情況,觀察并分析了在雙語教學中來自師生兩方面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力求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幫助師生解決實際的困難。
近年來,隨著教育的國際化,很多院校都與國外建立了合作辦學的新機制。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自2006年與瑞士西北應用科技大學合作辦學,開設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此合作項目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是3+1,學生在國內學習三年,國外學習一年,學習期滿合格后,由青島理工大學頒發專科證書,瑞士西北應用科技大學頒發本科學位證書。這就要求學生在瑞士最后一年的學習中,要很快的進入到國外的教學學習環境中,很順利地用英文直接聽課學習,同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否則,難以畢業。
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在國內的這三年學習時間里,不僅要打好專業課的基礎,同時也要打好英語的基礎。必不可少的,其中要有很多主要專業課程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還有些課程,由瑞方派老師直接過來用全英文授課。到目前為止,雖然很多大專院校的合作辦學都采用和認可這樣的教學方式,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雙語和全英文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國際商務管理專業三年的國內學習中,很多專業課程要直接用英文和雙語來授課。包括:國際商務管理、管理會計、消費者行為學、宏觀經濟學等等。學生在大一的時間里主要學習的是英語聽說讀寫以及商務英語和雅思強訓課程,目的是增強英語的水平和實際應用英語語言的能力,為專業課的學習和出國學習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雖然如此,但到第二年接觸專業課程的時候,學生們還是感到對有些課程直接用英語學習很困難。
1.學生存在的問題
(1)專有名詞難以掌握。專業課程中涉及到的專有詞匯較多。比如說國際商務管理,涉及面廣,從全球化、跨文化、經濟、貿易到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內容都會涉及到,學生在初學時由于沒有專業基礎又直接用英文來學,很多專有詞匯不懂,上課的進程緩慢。比如講到國際商務管理關于管理會計這一章時涉及到的專有名詞非常多,而同學們并沒有學習管理會計的專業課程,有些詞匯講解起來要中英文同時解釋。比如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攤薄或稀釋后每股盈利),由于學生缺乏專業知識,對中文的名詞解釋都不知道,而要直接理解英文就更具有困難,所以就要求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很細致,而不能象對待一般的專有名詞一樣普通講解。再比如講到企業戰略時候,以ibm為例,會涉及到很多it服務的詞匯,學生本身不是學習計算機軟件專業,所以涉及到這些詞匯的時候理解的也比較困難。比如說: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blade system(刀片系統)等,不僅需要學生認識單詞,而且需要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再比如管理會計的很多名詞很多非常晦澀,例如作業(activity),在管理會計里作業(activity)指的是生產作業,而不是需要完成的課后作業(assignment),等等,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
(2)內容不易理解。有些專業課程知識體系很龐雜,所用的分析方法也很獨特,完全是為企業管理者如何快速準確做出決策服務的。而且有時還要涉及到社會文化宗教的借鑒,要想理解得很透徹也非常困難,尤其是在英語授課的時候理解起來就更加的困難。比如,在講到全球化環境下得溝通時,表示各個國家有些不可改變的或不易改變的價值觀時,課文直接用“sacred cows”來表示,“sacred cows”本意是“神圣的牛”,來自于印度教的教徒不吃牛肉,用此表示一個國家不可輕易改變的價值觀及文化。這就需要學生靈敏的思維考慮到不同國家的不同宗教背景,也同時要求老師要有廣博的知識面。簡單的查字典是無法解決這類問題的,因為這不單單是詞匯量的問題。這涉及到文化的背景。再比如講到創新的時候,以蘋果總裁jobs在斯坦福大學演講引用的某個雜志的座右銘“stay hungry,stay foolish”時,就不能簡單的把它理解為“保持饑餓,保持愚蠢”,就要講到這句話的來源以及所要表達的最深層次的理念,而如果把它翻譯成“充滿渴望,大智若愚”或“求知若渴,虛心若愚”也不能令同學們深刻的理解。所以背景知識就非常的重要。這也不是詞匯量和查字典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學生學習起來會出現不得要領,花了時間和精力又達不到目的的現象。
(3)學生對英文原版教材接受度低,不易抓住要點。教材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基礎性依托,其選擇應以是否“有助于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為基本規范和根本標準。在合作項目中,專業雙語課程都是選用原版的教材。比如:國際商務管理選擇的是charels. w.l. hill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國際人力資源管理選擇的是perter.j.dowling 的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這種純外文版的教材動輒上千頁,所有章節都以案例開篇以討論的形式結束。本身這一模式應該是好的,但大多數的案例企業都是歐美企業,有些還是歐美的中小型企業作為案例,中國學生對這些公司并不了解沒有一個感性和理性的認識,所以大部分案例對于學生理解起相關章節的內容和理論的幫助并不是很大,所以也需要教師來解釋很多公司的背景。并且對早已熟悉了國內教材形式的學生來說不能很快抓住重點,另外,受英語水平和專業知識的限制,讀起來也比較費力且耗時比較長。于是大部分學生都詢問想要購買國外教材的中譯本。這種學習方式雖然幫助學生的閱讀理解,但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部分學生會過分關注和依賴漢語信息,忽略原版英文教材的學習和體會,從而削弱英文教學的作用。
2.教師存在的問題
一般來說,外語授課比例應取決于教師本身的外語水平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商學院目前高校青年教師中的碩博士學歷比率相當大,通過英語六級、八級等外語等級考試的很多,還有留學背景的教師,留學碩士、留學博士等也不占少數。這些都是教師外語水平的基本保證。可是并沒有多少教師在課堂中完全用英文教授。因為用外語教授專業課不僅涉及教師的書面語水平,還涉及其口語水平,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是用第二語言傳授學科知識,是對老師的一個根本能力的挑戰。
當教師不能有效地使用、學生也不能有效地接受第二語言教學時,一套克服語言障礙的應對技巧也就應運而生了。在教學實踐中,常常看到“英文課件+漢語解說”的形式,英語和漢語轉換使用,有時候,雙語課就直接上成了翻譯課。雖然使用這種方式教學,也符合教育部的文件規定,教高廳[2004]21號文件規定了外語授課課時應達該課程課時的50%以上,而50%的比率恰巧是把英文講過的內容用中文解釋一遍的比例。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問題得以解決,學生可以學到專業知識,但英文的使用和運用卻不能達到雙語教學的目的。正如swain指出,在混合使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時,學生上課較易忽視他們不懂或懂得較少的語言(丁寧,2008)。同時,又由于兩種語言的重復使用,造成了課時的浪費,大大降低了專業信息的容量,顯然并不能達到雙語教學的預期目標。
綜上所述,上述問題的產生,一個直接原因是,當前的雙語教學模式忽視了教師和學生這兩個教學承擔者的承受能力。雖然有種種解決方式,諸如增加教師的出國培訓機會、加強對雙語教學的激勵、根據學生的外語水平調整授課方式,以及調整雙語課程考核方式等等,但從實踐中看,這些措施不僅成本高,而且對教學效果的改善并沒有多大的作用。而且一門語言的學習和應用的提高是需要大量時間來積累的,不是短期培訓就可以起到根本性作用的。
二、采取多種措施提高雙語教學效果
1.掃清學習障礙,提高學習興趣
集中整理各章專業術語、專有名詞、理論、概念等利用中英文對照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建立強制性的預習、復習制度,以便于學生能夠上課跟上教師的授課進度。一個階段后,學生就可以自行整理專有詞匯。提前預習的工作做好,對于學習的幫助非同小可,留過學的學生老師都深切的感受到這一點。所以對于出國班的同學,就現在養成預習的好習慣,不僅對自己將來出國學習有幫助,而且對于提高自己閱讀水平有質的飛躍。
2.結合案例,分組討論
對于課后的案例作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組成4-6 人的小組。每組的學生要根據案例的內容分工查找相關的英文資料,確保每個學生的工作內容。同時,為了調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和專業知識的能力,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在課時允許的情況下,應鼓勵他們用英文進行充分討論,而后形成書面報告。最后選派代表到講臺上用英文陳述,下面的學生可以提出相應問題,形成臺上臺下的互動,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和應變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英文交流能力。也加強了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3.結合生產實習,引入教學內容
中瑞合作項目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每學期都要保證學生企業實習的時間,平均6-8周的時間。這是一個比較艱巨的任務,因為實習時間比較長,而課程任務又比較重,所以都是利用假期來安排。商學院有實習基地,可以幫助學生提供實習工作的崗位,同時外地的學生也可以回家自己找實習單位。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好地把課程中所學習到的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而實際工作中所碰到的問題也可以從課程中找到解釋。比如說管理會計是從生產實踐中產生的一門科學,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在實踐過程中,他們可以更直觀的理解什么是job costing(分批成本計算法)與process costing(分布成本計算法)。在合資和獨資企業中,學生也更有機會用英語與外企員工進行咨詢、探討,不但深刻地領會了知識,還能提高外語交流水平。
4.對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調整
根據課程的進度和專業的內容對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調整。比如說國際商務管理課程的學習,開始的教學計劃是在大二的上半學期開始學習,采用雙語的教學方式。因為本門課程雖然知識不是很深,但涉及的內容廣泛,專有詞匯以及世界實時案例很多,且閱讀量很大,使學生上課、閱讀等學習環節都感到很困難。而學生在大一時只注重英語基礎的學習,并沒有很多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所以,把這門課程改到大二的第二個學期學習,更改之后,學生因為有了一個學期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加上英語的良好基礎,國際商務管理的全英文教學就可以比較順利的展開了,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再感到舉步維艱。
通過以上幾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也提高教師整體隊伍業務能力。培養具有國際化思維的學生,可以真正實現雙語課的教學本質,而不只是單純的停留在翻譯的階段。最后,學生們在瑞士最后一年的學習中也會游刃有余,合作項目就會成功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張振山,房紅.基于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管理會計全英文教學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6).
[2]戚艷霞,王鑫.我國管理會計雙語教學的現狀和改進[j].會計之友,2008,(16).
[3]蔣軼.《管理會計》雙語教學方法初探[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
2006,(2).
[4]張維佳.雙語教學的性質、條件及相關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2,(4).
[5]任康鈺.金融類專業基礎課程雙語教學探討——基于我院“貨幣金融學”本科教學及調查問卷的分析[j].中國大學教育,2006,(6).
- 上一篇:維護消費者權益議論文
- 下一篇:消費者心理與行為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