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掛職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8 18:32: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異地掛職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年*月份,我有幸被縣委組織部派到*鎮安*村掛職第一書記,兩個月來,在組織部和鎮黨委、政府支持和幫助下,在全村干部群眾的積極配合下,盡自已所能去做好各項工作,工作進展順利,各項工作排在的全鎮的前列。
一、工作任務
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協助鎮村兩級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推進“十個全覆蓋”工作。工作重點:1、做好宣傳發動;2、摸清包村情況;3、制定發展規劃;4、拆除危土房;5、做好工程前期工作;6、抓好工程建設;7、建立長效機制;8、弘揚文明新風。
二、采取措施及成效
1、時刻牢記工作任務和使命,深入農戶,調查摸底,掌握“十個全覆蓋”工作進展情況及全面掌握村里的實際情況。
2、召開會議,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工程建設。包村以后,按照鎮里的工作部署,召開由“兩委”班子成員、村民代黨員共同參加的會議,對村里的“十個全覆蓋”工作,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同時要求與會人員對該項工作向廣大村民進行宣傳,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此項工作。
3、沉下心思,同“兩委”班子,共同研究和開展工作。包村以來,從村屯環境整治、道路硬化、危土房和院墻改造我都全程參與,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戶做工作。
4、制定發展規劃,建立長效管理制度。多次召開會議,組織制定和學習:村環境衛生管理辦法、村屯綠化管理辦法、村文化室管理制度、一體化衛生室管理辦法、便民連鎖超市管理辦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辦法、村安全飲水管理辦法等等,同時對下一步工作做好規劃。
三、存在問題
1、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不強,村民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待培養和加強,群眾的參與熱情還需進一步提高。
2、村級“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需要加強。
3、建設基礎薄弱,下一步工作量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在即將開展的村級“兩委”班子集中整頓學習活動中,帶領兩委班子,加強學習,扎實工作,切實把各項學習和活動落到實處,不走過場。
篇2
2017年2月17日,我來到XX縣工作,分管科技、民政、水源保護、檔案、殘聯和慈善工作;5月18日起,又增加農業農村、林業、水務、國土、移民和電業等工作分工;2017年9月14日調整分工后,分管民政、衛計、殘聯、慈善總會等工作,負責領導大健康產業發展。前后共分管過13個縣直部門,2018年5月12日起,增加協助常務副縣長抓好脫貧攻堅的工作職責。掛職工作以來,我始終珍惜每一個崗位分工,認真落實崗位職責,積極主動完成領導交派的攻堅工作,自身在政治理論素養、基層工作經驗、業務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一、深入調查研究,農業農村工作穩步開展
分管農、林、水工作期間,深入鄉鎮和分管部門開展調研,與分管部門一道細致研究部署業務工作,推動農業農村工作有序開展。一是農業供給側改革取得實效。瞄準市場需求,調減玉米種植面積3.75萬畝,扶持22個規模化養殖場建設。二是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完成投資3756萬元的5處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施投資287萬元的小型農田水利維修養護項目。三是穩步推進農村改革工作。推進農村土地確權工作,被評為全省優勝單位;扎實做好國有林場改革、松材線蟲病處置工作,被確定為“中芬森林可持續經營示范基地”;牽頭做好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強力實施農村環境整治。四是實施鄉村振興試點工作。牽頭編制全縣鄉村振興實施方案,選擇3個鄉鎮中的12個村作為試點,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試點方案》和鎮、村具體實施的子方案,以點帶面,穩步有序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二、助力脫貧攻堅,分管民生領域取得實績
圍繞脫貧攻堅這一核心工作,帶領衛計、民政、扶貧辦等部門,認真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全面助力脫貧攻堅。一是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將2018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范圍,貧困人口參合13320人,參合率100%;全面落實好1626戶2976人的建檔立卡低保貧困戶的兜底任務;統籌使用扶貧周轉金2000萬元,實施85個村級光伏電站,帶動800余戶貧困戶穩定脫貧。二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投入300萬元補充和更新鄉鎮衛生院診療設備;推進投資4800萬元的中醫院異地新建項目;有序推進紅透山礦醫院移交工作。三是實現低保動態管理。清退不符合條件的城鄉低保3055人,新增符合條件城鄉低保2112人,實現低保工作“應保盡保、應退則退、動態管理”。四是穩步推進廁所革命。投入資金122萬元,在全縣91個行政村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720座。
三、發揮自身優勢,對上爭取工作成績突出
圍繞全縣發展大局,結合掛職干部的溝通優勢,全力對上爭取資金政策,助推縣域經濟發展。一是爭取項目資金。爭取資金1070萬元,實施養老院改造、社區改造、中醫館建設、王仁齋烈士墓和殯儀館改造等項目;爭取資金150萬元,對先天性耳聾和先天性心臟病貧困兒童進行醫療救助;爭取資金90萬元,補充中醫院診療設備。二是爭取平臺榮譽。赴廣西代表清原縣答辯,獲評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帶領分管部門對上溝通爭取,獲評國家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和省級中醫藥健康產業先導區。三是爭取重點工作。牽頭完成北三家鄉撤鄉設鎮和基本農田調劃、土地調規工作,爭取砬子山評為省級地質公園。
篇3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1、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區發展的戰略部署,搶抓市與市縣結對合作的歷史機遇,堅持“全面對接、深度融入、重點突破、合作共贏”的原則,立足全局,借力,突出經濟建設,強力推進與市結對合作、一體化發展,積極融入經濟圈,加快構建“南工北旅”特色經濟格局。
2、目標任務:通過五年努力,實現全縣經濟重心南移,新橋國際產業園初具規模,與市規劃同籌、交通同網、科教同興、環境同治和產業聯動、市場聯體、旅游聯線、信息聯通,把縣建成市發展拓展區、產業配套區、旅游后花園和全省結對合作工作示范區。
二、主要內容和工作重點
3、切實加強規劃合作。積極爭取市在規劃方面的指導和支持,提升全縣規劃編制整體水平。圍繞發展空港經濟,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聯合縣和縣共同做好新橋空港新城總體規劃及其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專項規劃編制。結合新橋空港新城建設,組織修編新橋國際產業園及炎劉、劉崗、三覺等鄉鎮總體規劃,統籌編制周邊區域土地利用、交通、水利、工業、旅游等專項規劃,加強與市銜接,確保留足市向縣拓展的發展空間,實現共同繁榮與發展。
4、推進產業全面對接。開展園區合作共建,按照“責任共擔、為主;市場運作、集約開發;優勢互補、合作發展”的原則,規劃建設“(縣)•工業園”,科學謀劃一批產業合作項目,實現與市產業配套發展,為市產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平臺,依托新橋國際產業園,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及市產業轉移,通過建設分廠及配套基地、引進配套生產企業等方式,加快建設專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家用電器及配套基地、機械裝備制造基地和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力爭到2015年底,把新橋國際產業園初步建成現代工業集聚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加速旅游一體化發展,加強旅游資源整合和對接,推進至縣旅游直通車常態化,實現景區景點互補、客源市場互動,合作打造2-3條經濟圈精品旅游線路。積極引進旅游龍頭企業在縣設立分支機構,參與縣旅游資源綜合開發。加快陽光半島等重大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城郊型旅游產品,提高旅游市場占有率。加快商貿服務業發展,組織制定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謀劃建設一批大型農產品批發和農資供應專業市場,鼓勵大型流通企業在縣設立分支機構,加快構建統一快捷的流通市場體系。建設農產品供應基地,鞏固和深化“精細菜籃子工程”建設合作成果,逐步提高蔬菜種植獎補標準,擴大現代農業(蔬菜)示范園區建設規模。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縣建立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繼續推動縣農副產品進超市,在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設立縣蔬菜銷售窗口,提高市農副產品供需保障。聯合開展招商合作,發揮招商資源優勢,實行捆綁招商、聯合招商,積極爭取合適項目向縣轉移。
5、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會同市縣、縣,堅持大開放思路,綜合規劃,科學定位產業方向,著力引進國內外有實力、有信譽的龍頭企業,在農戶自愿的基礎上,依法推進土地流轉,加快新橋國際機場周邊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并以此為契機,優化全縣農業結構。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努力把新橋國際機場周邊15公里范圍內的農業生產區發展為現代農業示范區、精品農業展示區,促進農民快速增收,從源頭上防控秸稈焚燒,為新橋國際機場安全運營提供良好環境。
6、強化基礎設施共建。爭取市道路、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向縣延伸規劃和建設。爭取市將城市軌道交通機場專線延伸至縣新橋國際產業園和(縣)•工業園。按一級公路標準,合作推進炎劉至新橋國際機場快速通道建設,力爭新橋國際機場建成運營時全線通車;按一級公路標準,合作推進石集至吳山、小甸至土拐道路升級改造;按二級公路標準,合作推進大順至莊墓、茶庵至余集等重要縣道出口通道改造。合作爭取江淮運河、跨瓦埠湖大橋及阜(陽)六(安)高速經淮河南岸至濟(南)祁(門)高速連接線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全面調研論證空港新城北部高速(合淮阜高速經吳山、炎劉連接濟祁高速)建設,加快構建空港新城繞城高速,打造新的綜合交通樞紐。積極推進縣與通訊同城化,力爭率先實現電話區號、通訊網絡統一。
7、創新生產要素合作方式。爭取金融扶持,鼓勵市和市金融機構和有實力的信用擔保機構在縣設立分支機構;加強與市電子支付結算體系建設合作,力爭盡快實現兩地同城結算、商業票據集中交易。深化土地合作,加強土地交易和信息平臺建設,合作開展土地復墾整理和村莊整治,推進新增耕地指標異地有償調劑,最大限度為市發展提供建設用地支持。加強勞務協作,及時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勞動與就業技能培訓,定期開展用工定向招聘活動,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擴大科技幫扶成效,定期開展科技成果對接幫扶活動,鼓勵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取師資支持、結對幫扶等形式,幫助縣建設一批實驗基地、教學基地、高新技術孵化基地。開展干部雙向掛職、跟班學習、教育培訓,每年選派一批優秀中青年干部,定期到市結對合作單位掛職培養或培訓學習,同時積極爭取市優秀干部來掛職駐點幫扶。推動區域污染防治合作,探索建立跨區域秸稈禁燒合作機制,確保新橋國際機場安全運營。加大爭取力度,合作推進瓦埠湖蓄洪區綜合治理和瓦埠湖飲用水源地保護,努力為市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可靠保障。
8、深化社會事業發展合作。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合作謀劃推進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加速推進文化產業合作發展。推進教育發展合作,開展以教育管理、師資培養、教學研究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合作,提高我縣教育綜合水平。開展社會管理創新合作,聯合開展“社會安全工程”建設,建立應對與處置社會治安突發事件合作長效機制,構筑一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開展衛生事業發展合作,建立醫療機構對口支援合作機制,重點推進醫護人員技術培訓交流,不斷提高縣級醫院醫療救治能力。開展計劃生育管理合作,重點做好計劃生育流動人口雙向管理、出生實名制登記和“兩非”案件查處合作工作。
三、保障措施和推進機制
9、切實強化組織領導。調整和加強與市結對合作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和產業規劃、交通設施、現代農業、旅游工作、合作招商、人才交流、商貿服務、援建項目等8個專項工作組,加大統籌協調和推進力度。組建結對合作工作常設機構(辦公室),具體負責結對合作日常工作。有關鄉鎮及部門要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工作組,落實責任人和工作人員,安排專項工作經費,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推進結對合作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10、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縣結對合作工作領導組定期向市和市匯報結對合作工作,明確結對合作工作年度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實現全面對接。各專項工作組要建立常態工作推進機制,主動加強與市和市有關部門的溝通和對接,及時研究提出工作推進中需要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有效協調解決結對合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對重大結對合作項目要全程跟蹤聯系,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有關鄉鎮及部門要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實施意見和市有關規劃,研究制定結對合作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務求實效。
11、強化高頻督查調度。縣結對合作工作領導組每月召開一次調度會議,全面了解和掌握結對合作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保證結對合作工作按時序進度推進。各專項工作組要每周召開一次碰頭會,總結工作成效,部署工作任務,落實推進措施。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和縣效能辦要加大督查力度,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及時進行通報,并限期整改到位。
12、加大結對合作投入。從2011年起設立結對合作工作專項資金并逐年增加。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整合各類項目和資金,加大對新橋空港新城區域基礎設施投入,切實改善和優化發展條件。堅持市場化運作,鼓勵和引導戰略投資商參與結對合作工作重大項目建設,探索建立多元化結對合作工作投入機制。
篇4
為此,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大力實施創業就業工程和人才強區工程,著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與和諧勞動關系機制建設,努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力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創新發展。
一、大力實施創業就業工程
圍繞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的聯動機制,深入落實創業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完善扶持創業和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規范招人用人制度,努力穩定和擴大就業。一是著力促進重點人群就業。繼續全力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扶持力度,健全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保障機制。自治區將進一步增加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數量,促進高校畢業生特別是貧困家庭和蒙古語授課畢業生就業,今年力爭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13萬人以上。積極引導農牧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和返鄉創業,增強轉移就業穩定性,農牧民轉移就業人數達到240萬人以上。加強就業援助,確保完成失業人員再就業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萬人。增強失業保險制度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功能,做好化解產能過剩、企業兼并重組轉型過程中職工安置工作。二是著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完善落實培訓補貼政策,切實加強技工院校和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深入推進特色培訓品牌創建活動,啟動實施農牧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三是著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進一步健全扶持創業工作機制,強化創業指導服務,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加強創業園區和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深入推進國家和自治區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四是充分發揮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的作用。把發展家庭服務業作為就業新的增長點,以推動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為重點,繼續打造區域性家庭服務業公益性信息服務平臺,構建中心城市家庭服務體系,探索建立政府購買公益崗位和有償家政服務相結合的模式,增強家庭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能力。組織實施自治區家庭服務企業“百戶十強”創建活動,深入實施家庭服務業特別培訓計劃。五是強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大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整合力度,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加強人力資源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和標準化建設,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全面落實就業服務實名制管理和企業空崗報告制度,加強就業信息網絡建設,推進就業信息全區互聯共享,將大學生就業服務終端延伸到校園、社區,提高就業信息服務質量。
二、大力實施人才強區工程
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種資源,集聚多方力量,深入推進人才強區工程。一是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健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分類推進職稱制度改革。暢通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綠色通道,建立促進人才向基層、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艱苦地區、生產一線流動的激勵機制。二是搭建人才工作平臺。加快人才資源信息庫建設,統籌落實國家專項人才計劃和“草原英才”工程任務,加強區域人才交流合作,認真落實京蒙、粵蒙人才開發合作協議。建設海外高層次人才聯絡平臺,推動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建設。三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圍繞重點產業發展,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進一步落實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特培計劃,有針對性地引進和培養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新興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的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四是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和百名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加大重點行業和企業的關鍵崗位和緊缺職業技師、高級技師培養力度。
三、著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把完善社會保障作為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一是完善社會保險政策。認真落實《社會保險法》及其配套法規和政策,進一步規范養老保險自治區級統籌和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盟市級統籌。從我區實際出發,探索建立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辦法,逐步完善被征地農牧民社會保障政策。研究制定困難企業和困難群體參加醫療保險政策,全面推進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繼續深化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強化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將醫療保險封閉運行企業全部納入社會統籌。研究出臺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二是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探索完善社會保險參保激勵機制,以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農牧民工為重點,進一步擴大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以高風險行業、中小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和農牧民工為重點,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三是穩步提高待遇水平。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提高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貼水平,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政策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保持在80%和70%以上。探索建立大病統籌保障機制,將特殊困難大病重病患者目錄外用藥列入大病保險支付范圍。四是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經辦服務。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征繳機制,強化基金內控管理,加強社保基金非現場監督,全面推行醫保監控軟件網上應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確保基金安全。加強業務基礎建設,開展網上經辦和柜員制服務,擴大標準化建設試點范圍。加快異地就醫信息平臺、管理平臺、結算平臺建設,實現參保人員區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拓展與區外重點地區異地就醫結算合作機制。
四、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積極推進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分類管理工作,穩妥、審慎地推進公務員聘任制試點。加大公開遴選力度,促進基層機關公務員向上級機關有序流動。研究建立公務員分級分類考錄試行辦法,以加強和穩定基層公務員隊伍為重點,完善基層公務員錄用制度,適當降低艱苦邊遠地區公務員錄用門檻,開展從優秀嘎查村干部、服務基層項目生中考錄公務員的試點工作。深入開展“公務員素質建設年活動”,加強公務員法定四類培訓、京蒙合作培訓和東西部對口培訓,擴大在線學習范圍,強化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和能力建設。做好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和公務員統計直統試點工作。不斷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認真貫徹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研究制定具有行業、專業和不同崗位特點的公開招聘辦法,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積極開展專業技術二級崗位聘用工作,進一步規范崗位設置管理。積極穩妥做好安置工作,改革干部安置辦法,確保年度干部任務圓滿完成。加強自主擇業干部的管理服務工作,認真做好部分困難企業干部解困維穩工作。
五、努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地區附加津貼制度。落實在旗縣以下機關全面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逐步解決基層公務員待遇偏低問題。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政策。制定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指導意見,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激勵和導向作用。開展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政策執行情況自查、督查整改專項工作。強化企業收入分配調控,貫徹落實自治區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健全企業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完善工資支付保障制度。
六、積極推進和諧勞動關系機制建設
嚴格執行勞動合同制度和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實行勞動用工備案動態管理,依法規范勞務派遣,進一步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履約率。繼續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單位及工業園區創建活動,全面推進勞動關系協調工作進社區,進一步加強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和隊伍建設。大力推進仲裁機構實體化和基層調解組織建設,創新仲裁辦案方式,加強裁審銜接,推廣使用仲裁辦案信息系統,提高勞動爭議處理效能。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完善監察執法服務措施,探索健全勞動保障監察維權綜合治理機制,開展突出違法問題專項整治,推進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建設。建立自治區、盟市聯動舉報投訴平臺,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進一步健全農牧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加強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問題綜合治理。
七、進一步加強基層基礎建設
積極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平臺試點項目建設,加大督查力度,確保試點項目按時完成。加強基層公共服務平臺標準化建設,制定服務窗口、服務平臺工作考核評價辦法,提高基層窗口服務效能。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以實施“金保工程”為依托,清理整合基礎數據,加快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數據庫建設,實現信息系統對業務、人群的全覆蓋,完善網上辦事服務功能。深入開展與群眾利益相關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做好政務公開、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提升12333電話咨詢系統服務效能,實現自治區與盟市聯動服務。認真開展維穩風險評估工作,加強對事項、形勢的分析研判,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接訪、包案制度和重大問題掛牌督辦機制,切實做好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
八、全面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篇5
__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招管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新跨越 進十強”的戰略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打造“起點更公平、交易更公正、過程更公開”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為目標,充分履行招投標監管和服務職能,著力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制度建設、平臺建設和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體制,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招投標事業再上新臺階。
一、圍繞業務抓拓展,在保項目促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一)交易規模不斷攀升。1-10月份,合肥招投標中心共完成建設工程、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拍賣四大領域招投標項目3338個,交易金額__億元,中標金額__億元。節約和增值資金累計達到__億元,與上年度同期相比,完成項目增加17%,預算金額增加40%,中標金額增加41%,節約和增值資金合計增加24%。1-10月份,中心完成財政非稅收入__億元,上交稅收__萬元,各項指標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二)交易質量不斷提升。在交易業務量日益增長和繁雜的情況下,抓住重點,分清緩急,以最快的速度,招最好隊伍、建最佳工程,招最好企業、保優質采購,招最好客商、促招商引資,保障了全市大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1-10月份,順利完成了濱湖中心、*北路高架、__大道與高鐵南站銜接段工程、軌道交通1號線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龍騰家園、*社區安置房、福祿南園安置房建設,合肥市規劃館、博物館館內布展設計,環巢湖旅游道路橋梁設計,半湯、湯池國際溫泉度假區規劃設計,第三屆住博會住宅產業化材料協議供貨定點單位,__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軟件開發系統集成與專業設備采購,曙光商廈10年經營權轉讓等一大批重大項目,以及各開發區、工業園區、濱湖新區的工業項目,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工程、招商引資等重點項目。吸引了中鐵、中交系列等中字頭大型央企和一大批特級、一級施工資質大型國企單位參與我市大建設。1-10月份,完成大建設項目323個,預算金額*億元,中標金額__億元,節約資金__億元,節約率34.62%。
(三)交易領域不斷拓寬。今年以來,在確保重點交易項目順利實施的基礎上,以要素大市場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文化、版權、環境能源、農村產權、廣告經營權、動漫產業等新興業務開展,同時,進一步加強專業市場的業務拓展。__年5月,合肥招標投標中心被正式確定為全省法院涉訴資產(非國有)進場交易平臺,即將建成覆蓋全省法院的拍賣公告、網上報名、網上競價等全流程網上業務系統,為各級法院提供便捷、高效的涉訴資產處置平臺。
二、圍繞制度抓規范,在制度體系建設上書寫新篇章。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加強對招投標統一市場的監督管理,為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發展創造條件,繼續深入推進在市級政策、部門文件、內部管理三個層面的招投標市場管理制度體系建設,結合《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施行,報請市政府出臺了《__市招標投標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相繼制訂并出臺了《__市招管局(招投標中心)重大項目招投標服務保障和管理暫行辦法》、《__市屬縣(市)、區招投標項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__招標投標中心電子競價交易規則》等制度、規范性文件40多項,使各類招投標管理與服務活動更趨規范、科學、高效和透明。尤其是結合全國公共資源交易發展趨勢和招投標工作實際,組織起草了《__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條例》,已經市人大會議一審通過,將上升到地方人大立法高度予以出臺。《條例》的出臺將為__招投標工作向公共資源交易轉變創造條件,為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的發展開啟新的路徑。
三、圍繞服務抓提升,在完善信息化手段上邁出新步伐。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規范業務流程,提升服務水平,滿足 發展需要,我們積極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的信息化建設。一是網上招投標工作取得突破。在成功實施網上公示公告、網上遞交投標文件、網上詢標和網上開評標試點的基礎上,先后推出了網上詢價模塊、貨物類和服務類評標系統模塊,正在加快遠程和異地評標系統建設,進一步推進了招投標工作的信息網絡化、投標電子化、評標程序化的建設進程。二是保證金管理平臺正式運行。成功開發了保證金信息化管理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保證金系統自動計息、自動退還等功能,提高了招投標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高效性、便捷性”。三是版權交易和涉訴資產交易系統研發運行。為創新版權交易形式,提高版權登記效率,推出了版權網上登記系統,實現了網上版權登記、交費和領證。為配合全省涉訴資產交易工作的推進,與省高院對接合作,自主設計研發了安徽省人民法院涉訴資產交易中心網、業務管理系統及競價系統,為涉訴資產處置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平臺。通過不斷的創新,合肥招標投標中心公共資源網上交易平臺憑借全程實現無紙化操作和人性化的電子化服務,榮獲“全國政務服務類電子政務優秀應用案例”獎項。
四、圍繞監督抓管理,在強化市場監管上實現新突破。
今年以來,我們繼續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共查處招投標過程中弄虛作假、放棄中標資格等違法違規案件35起,記錄不良行為__條,對7家存在不良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做出限制6個月以上進場交易資格的處理,對履職不力的15名專家做出了限制6個月以上評標資格的處理,維護了招投標市場的正常秩序。一是強化標前準備。標前會同招標人、造價咨詢單位等制定招標時間安排表,強化重點環節節點時間安排;實施重點重大項目評審會議制度,標前組織業主、清單編制單位、招標機構向專家介紹項目基本概況、評審重點和工程、采購要點;設立重大項目課題和實施小組,精心科學編制針對性招標文件,并與業主就招標文件、現場施工管理、采購產品驗收等不同要求進行溝通,使招標更加精細化,更具針對性;實施招標事項標前備案審查制度,對招標文件、答疑進行備案審查,從源頭上消除隱患。二是加強現場監管。在實施開評標現場直播、特邀監督員隨機抽取的基礎上,再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5名社會民眾招投標義務“特邀監督員”,讓社會民眾更直接的參與招投標現場監督。三是加強標后跟進。實施業績公示制度,對招標機構、從業人員、中標單位的業績實行網上公示,納入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招投標市場秩序;強化約談制度,對大建設項目、社會關注度高、涉及民生的項目等在定標后發放中標通知書前,與相關部門約談中標企業,宣貫法律,重申紀律,敦促簽約和履約;實施招投標市場與建設現場聯動制度,深入建設現場一線,加強與業主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聯系和溝通,督促項目順利實施;實施投訴案件外出調查和核查制度,對投訴人反映的投標人在投標過程中有弄虛作假、偽造業績、串標、圍標等行為,會同紀檢、重點局等部門到外地進行調查取證,確保案件處罰事實確鑿,證據充分;推行督查建議制度,辦理案件過程中,對自身部門工作中存在問題進行總結分析,發出督查意見書,明確需整改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及時堵塞工作漏洞。
五、圍繞縣區抓指導,在健全招投標體系上開辟新視角。
今年以來,把推進各縣(市)區招投標市場建設和規范管理作為重要工作,先后深入到各縣市區、開發區進行調研,并通過季度招投標業務例會和月度報表的方式,全面了解縣(市)區、開發區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進展情況。并針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業務培訓、網站建設、操作流程、專家資源共享和人員交流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工作指導和技術支持,同時在制度建設、業務拓展、信息化建設和市場監管等方面實施聯動工作機制,積極推進縣(市)區一體化公共資源平臺建設,促進了各縣(市)區招投標工作健康穩定發展。
六、圍繞隊伍抓服務,在加強內部管理上推出新舉措。
一是開展各項主題活動。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扎實推進新一輪公開承諾工作,簽訂公開承諾書66份;深入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專題講座和書記講黨課;深入開展“建黨91周年”和“建國63周年”等活動。二是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制定20__年度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以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為核心,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采取開門納柬,與“合肥論壇”開展政務公開網上問卷調查活動,提升我局工作效能。三是推進黨務政務公開。按照“政務公開標準年”建設活動部署和要求,健全完善《政務公開工作方案》、《招標投標信息暫行規定》、《信息保密審查制度》等制度,充分利用中心的電子觸摸屏和門戶網站,將局和中心的職能、招投標信息、辦事指南、有關招投標政策、法律、法規,收費標準、違法行為的處罰依據、處罰程序、處罰措施及處罰結果等全部及時進行公開,打造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交易環境。四是實施廉政風險防控。通過個人找、群眾幫、部門查、領導點、集體定“五位一體”的形式,從思想道德、制度機制、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和外部環境四個方面存在的風險,積極主動查找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存在的風險點,共查找出廉政風險點__個,做到了單位、部門、崗位、職責、風險點及防控措施六落實。五是完善人才機制。今年以來,市局與巢湖分局實施人員互派,交流了8名干部;推薦了1名干部赴廬江縣樂橋鎮基層掛職鍛煉;拿出3個中層干部崗位開展競爭上崗,充分錘煉了隊伍。六是優化績效評估。深入開展“定績、評績、比績、核績”活動,制定局和中心績效考核暫行辦法,分級對部門和人員進行量化考核,設置23項部門和__項目個人考核指標,將績效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和具體責任人,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對每個干部職工的工作績效進行評比,并公開評比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七是強化學習培訓。開展業務培訓工作,每月末開展招投標項目操作教學會、案件查處分析會、項目監管案例研討會等,對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操作、監管細節進行分析、解剖,查找招投標過程風險點,優化招投標工作流程,提升招投標整體形象;建立員工“工作周記”制度,按照“執行體現態度、過程保障結果、體會促進成長”的理念,引導廣大員工養成工作有計劃 、執行有措施、結果有分析的習慣。同時進行考評,切實規范工作行為,提升工作效率。
__年度工作計劃
__年,我們將圍繞區域性特大城市建設和實現“新跨越進十強”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健全市場監管體制、法規制度和工作機制,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加快市場結構優化和公共資源交易市場資源合理整合重組,培養發展市場要素,積極開拓交易領域和范圍;進一步增強招投標的社會地位和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作用,在區域至全國范圍內提升影響力;進一步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高效運行的現代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體系和協調順暢的市場關系,推進科學、規范、高效的區域性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到__年年底,力爭實現建設工程、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拍賣四大領域交易總額達到1000億元。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規范有序”,不斷健全公共資源交易制度體系建設。一是完善市場管理制度。結合國務院《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學習貫徹和我市招投標工作實際,在《__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條例》出臺的基礎上,推進和完善一系列的市場配套制度建設,根據不同公共資源的特點,建立適合其公平交易的特別規定,切實維護公共資源交易的公開、公正、公平和有效競爭,鞏固和發展“__模式”改革的創新成果。二是完善業務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已修訂的有效最低價評審辦法,進一步健全有效最低價評審制度并建立與之相配套的保障措施;進一步完善外來交易項目協調和服務流程,健全完善財政投資類項目自行、其他社會中介機構進場交易、中直和省直及市外項目進場交易等整套管理制度和流程體系。三是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結合政風行風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簡化辦事程序,優化辦理流程,促使各類交易程序更加科學合理、公平高效。結合廉政風險點防控管理工作,進一步梳理、排查廉政風險點,完善防控措施,保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規范和安全運行。
(二)突出“要素交易”,不斷拓展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和范圍。在確保服務好市屬重點投資項目的基礎上,以合肥要素交易大市場建設為契機,發揮自身優勢,吸引合肥地區的中直、省直國有資金項目和其他非國有投資項目進入中心交易,進一步推進文化、版權、合同能源、農村產權、涉訴資產交易等業務開展,加快招投標市場結構升級;積極開拓全省范圍內新型專業市場業務,爭取異地土地項目以及非公有產權項目進場交易;進一步發揮“合肥模式”的示范輻射效應,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合肥經濟圈、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及中部地區為主攻方向,加強與外地先發地區市場之間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拓展外地市場,推進區域性、特色性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
(三)突出“科技促建”,不斷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信息化建設。一是推進全流程的“網上招投標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網上信息、網上報名、網上受理、網上開評標、網上支付和網上監控系統功能,利用網絡通信和安全保障技術,積極推進多城市之間的異地評標網絡和遠程評標系統建設,著手編印《__招標投標中心網上招投標系統管理使用手冊》,實現信息化資源的共享,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招投標環境;二是加強電子化專業庫建設。推進企業會員庫、專家評委庫、造價咨詢庫、小額零星項目庫等電子化專業庫的建設、使用和管理,發揮專業庫在規范市場秩序、提升市場競爭力方面的作用。三是完善OA辦公系統功能。結合招投標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范圍、工作流程和需求層次,在OA辦公系統與業務系統的融合、行政管理功能和業務管理功能等方面進行完善,進一步暢通信息渠道、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四是謀劃要素大市場信息化建設。為順應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發展的要求,提前介入、積極謀劃要素大市場的信息化軟硬件建設,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公共資源特點和交易需求,建立聯內通外、結構清晰、職責明確的信息化服務、保障和監管系統,更好建設國內一流、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區域性公共資源交易場所。
(四)突出“誠信聯建”,不斷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監管。一是加大項目招投標監管力度。強化源頭監管,加強招標事項事前備案制度執行情況督查,保證備案事項嚴格執行;嚴格規范招標程序,對縮短招標時間的特事特辦項目,嚴格履行審批程序。二是加大投訴查處力度。嚴肅查處招投標活動中違法違規行為,加大違規案件的公開曝光度,維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信力。會同紀檢、建設等部門深入開展年度招投標專項執法檢查和針對限額以下項目操作等方面的專項督查,并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將招投標專項執法檢查的范圍逐步延伸到中介組織和社會機構,并建立起長效監管機制。三是加強部門和行業間聯動。加強與審計、監察和各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落實招投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情況,及時移送線索,共同查處問題;探索成立招投標仲裁委員會,負責招投標投訴中相關疑難復雜問題的研究和認定,提出具有權威性的意見和建議;加強與各縣市區及外地市招投標機構的誠信體系聯建,進一步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四是加強招投標的信息公開。進一步拓展信息渠道。在現有信息渠道基礎上,加強與全國有影響力的招投標機構網站進行信息聯網,以吸引眾多知名客戶群體,提升招投標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在在招標信息、招標條件、招標結果公開的基礎上,通過媒體公開征集、遴選社會各階層人士走進招投標中心,現場監督評標過程,增加招投標活動的公開透明度。
(五)突出“系統發展”,不斷健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一是促進縣市區招投標規范管理。進一步加強各縣市區招投標機構場所的規范化建設,不斷出臺、完善制度體系,堵塞漏洞,減低風險;不斷拓展業務范圍,把工程、采購、產權等業務逐步向下延伸到鄉鎮、街道、社區,實現公共資源交易轄區全覆蓋。二是加強對各縣市區招投標機構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從人員培訓、外出考察、信息化建設,到專家系統無縫對接等給予全力支持,以完善縣(市)區招投標機構的市場服務功能。三是完善市縣(區)二級平動體系。以“資源共享、平臺共建、服務共管、效益共贏”的原則,完善信 息、咨詢服務、評標專家庫、信用評價、投訴受理、監督管理等“六統一”的運行機制,實施市縣(區)招投標工作一體化,進一步完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體系,促進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整體全面發展。
篇6
和平區基礎教育并不具有天然的優勢,區內中小學校舍條件先天不足,占地面積普遍偏小,改擴建成本卻很大。以示范性高中建設項目為例,僅拆遷費用一項就是很可觀的數字。對此,和平區委、區政府以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為抓手,大投入、大調整,全力提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
經費保障是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和平區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在財政預算安排上,將教育投入放在首位,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教育經費始終堅持“三個增長”。“十一五”期間,預算內教育撥款與財政經常性收入年均增長率達11.83%。
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平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教育督導室,組建教育督導評估與質量監測中心,研究制定了幾十個綜合與專項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先后幾次修訂落實教育法律法規的辦法,在教育整體發展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校內外環境優化、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落實扶助貧困學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確保教育環境持續優化。成立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和平區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實施方案》及《和平區教育布局調整方案》,通過資源整合,在有限的區域空間中,徹底解決校舍小、老、散的問題。所有新建、改擴建的學校,都按照天津市“校安工程”和《天津市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準》,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建必一流,一次達標。
近年來,在推進教育布局調整過程中,和平區累計投入42億元,新增教育設施12萬平方米,相繼建成一批示范校、歷史名校、現代化達標學校,改擴建并提升中小學和幼兒園。僅2012年暑假,全區就有21所學校、27個校區進行了提升改造,16所學校的師生在新學期搬入新校舍。2012年10月,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專家評估組充分肯定了和平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工作,認為和平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實現高位均衡發展為重點,推進教育改革,改善教育品質,提升教育質量,優化教育結構,為教育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歷史原因,和平區學前教育資源分布也不盡合理,“五大道”地區幼兒園過于集中、辦園規模較小,而部分街區因城區改造卻沒有公辦幼兒園。和平區從“抓規劃”入手,在落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過程中,根據區域出生人口預測、適齡兒童居住分布、外來人口流入及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需求等實際情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擴大規模、提高效益”的原則,采取合理調整布局與加快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建設并重的舉措,不斷盤活區域教育資源,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后的校舍,優先改建成幼兒園,在進一步實現幼兒園合理布局的同時,擴大了辦園規模,提升了幼兒園的硬件水平。
均等是重點——“公平不問來處”
“和平人”把“讓每個孩子得到平等的入學機會”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就近入學,公平升學,破解難題。為落實好市教委相關文件精神,和平區各小學在全市率先出臺了抑制無序轉學的學籍規定及具有和平特色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實現了“六升七”100%推薦,充分體現了義務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有力地抑制了“擇校熱”現象。初中階段,采取“公辦不擇校、擇校找民辦”的基本原則,基本解決了“擇校”問題。2010年,和平區制定了《高中指標推薦分配方案》,逐年擴大指標定向分配比例,從2010年的10%擴大至2012年的40%,改變了以“升學考試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評價方式。為確保各中小學班額符合市教委有關規定,和平區立足長遠、科學規劃、依法治理,每學年第一學期,對各中小學班數、學生數等相關信息進行匯總統計,區教育局中小學科、督導室進行隨機監控與督查,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嚴格控制班額。
讓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以下簡稱“隨遷子女”)公平享受優質教育。和平區高度重視轄區內隨遷子女就學問題,并將其納入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體系。區教育局與區流動辦密切配合,積極為隨遷子女提供服務。義務教育階段的隨遷子女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區政府保證足額資金投入,對隨遷子女比較集中的學校,在首批現代化學校達標時,進行了提升改造,學校硬件條件實現了一流,使隨遷子女享受同城待遇。學校在生活、學習、習慣培養等方面,對隨遷子女給予特別的關愛,讓他們在接受公平教育的同時體驗集體的溫暖。
讓殘疾兒童少年享受全納教育。為確保戶籍在和平區的3 至20歲殘疾兒童少年接受全覆蓋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區教育局與區殘聯及各街道緊密配合,對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送教服務,對輕度殘疾兒童少年實行在普通小學隨班就讀政策。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視力、聽力、智力三類殘疾學生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形成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系列化的特殊教育體系。和平區因此連續兩次被評為“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區”,區培育學校被評為全國特殊教育奧林匹克先進單位。
關鍵在師資——“‘一般校’也有好老師”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打造高素質的干部教師隊伍,是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關鍵。
和平區按照各學校的地理位置、辦學規模、辦學水平和發展潛力,劃分為7個合作學區,采取“一帶一”手拉手協作和“一帶多”示范引領等多種形式,組建相對固定的“均衡發展合作學區”,并以學區為單位開展教師交流,通過建立協作片教研,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為全面提升中小學整體辦學質量,促進各學校間的均衡發展,和平區下發了《關于區域推進學校均衡發展,建立教師互派交流制度的實施意見》《教育系統黨政領導干部交流工作暫行規定》《中小學優秀教師互派交流管理制度》等文件,建立了教師、校長互派交流制度。其中,教師互派交流活動在和平區開展的“聯校協作手拉手互動教研”基礎上,以頂崗任教為主要形式,積極探索研修學習模式、學科共建模式、共同發展模式等,從而實現區域內優秀教師交流。此形式更加深入有效地促進了校際交流,進一步完善了“均衡發展合作學區”,使全區學校教育結構布局更加合理,隊伍建設更加完善,個性特色更加鮮明,育人質量更加優化,區域教育發展更加均衡。具體實施中,各學校選派師德好、業務精、有一定理論和指導教學水平的優秀教師定期到其他學校交流任教,任教期限為一年。互派教師承擔本學科相應年級的教育教學任務,深入學科組參與集體備課、教學觀摩、教育科研、學術研討等教學研究活動,有條件的要培養1至2名青年教師。同時,規模較小學校的教師也交流到優質校、示范校任教,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對穩定、流動有序、資源共享、均衡發展的教師交流機制。互派交流活動中還組建了專業發展指導小組,小組成員負責制定互派教師專業發展指導方案,為互派教師提供業務學習材料;開展“蹲點會診式”聽評課活動,幫助教師提高理解課標、把握教材的能力;為教師提供承擔區級教研活動的機會,為教師根據教學中的問題開展研究、撰寫論文或總結等提供指導;為同學科教師開展學習、教學、教研、科研等交流活動提供平臺;對互派教師一年的專業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教師互派交流工作設有專項資金,用于活動和獎勵。
支教在行動——“熱輻射效應”
和平區從2000年開始在堅持按有關政策完成好援疆、任務的基礎上,先后與甘肅省通渭縣、青海省西寧市開展跨省市的對口幫扶工作。從2004年起,又開展了面向天津市薊縣、東麗區的對口支教活動,在和平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主管部門科學規劃,舉全區之力上下聯動;支教教師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受援地區與支援單位雙向互動,創新支援方式,真正把支教工作辦成了社會滿意工程。
篇7
一、充分認識城鄉規劃督察工作的重要意義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城鄉規劃和建設在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些城市忽視資源環境約束,盲目擴大城市規模,全國2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就有183個曾經提出過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一些城市隨意對歷史街區大拆大建,甚至毀壞歷史文化建筑和街區,全國109座歷史文化名城中有相當多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建設性破壞”。有的城市為了招商引資,不惜違規批準在國家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內建別墅,致使大量自然和文化景觀迅速退化和消失。還有的在城市建設中互相攀比,貪大求洋,勞民傷財地搞“形象工程”,有些還引發了社會穩定問題。這些現象屢禁不止,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忽視規劃嚴肅性和權威性,違反法定權限和程序隨意調整城市規劃、擅自批準進行建設的問題已經十分突出,嚴重影響著城鄉建設的健康發展,也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不和諧之音,必須加以有效制止。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主觀方面分析,有三個主體。一是部分開發商受利益驅動,希望從違規中獲得超額利潤;二是少數地方主要領導為了吸引投資加快發展,常常違規干預規劃審批;三是規劃主管部門或是迫于壓力被動違規審批,或是個別人私下與開發商權錢交易主動違規審批。幾種違規動因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利益鏈,最終使規劃喪失權威性嚴肅性,無法起到法定文件作用。通過分析,我們注意到在諸多矛盾中,一些地方個別主要領導在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方面發生偏差,急于招商引資、大干快上,往往起決定性的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從客觀方面分析,這些問題也的確暴露出現行規劃管理體制存在著薄弱環節。一是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對審批城市總體規劃執行情況缺乏切實有效的層級監督方法和手段;二是主要依靠群眾投訴或者媒體曝光,以事后查處為主的傳統監督方式,顯得十分被動,而且經濟損失過大。
針對上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制度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年我部借鑒國外的作法,在四川等省探索規劃監督體制機制創新。取得實踐經驗后,*年9月我部開始直接向南京等18個由國務院審批總體規劃的城市,派出兩批共27名規劃督察員,啟動了城鄉規劃和建設監督管理模式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有針對性地解決上述問題。可以說,這項工作是在為城鎮化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其意義十分重大。
二、部派督察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剛才聽了9個組的發言,主要工作可以歸納出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加強溝通了解,建立暢通的規劃督察渠道。各督察員組進駐試點城市以來,進一步與城市政府進行溝通,積極與地方建立融洽、規范、有序的規劃督察渠道。武漢、長沙督察組與省建設廳、市人民政府建立了暢通的工作情況溝通渠道。鄭州、西安督察組建立了對規劃局審批項目的隨機抽查制度。
(二)注重工作方法,加深地方政府對部派規劃督察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各督察組寓監督于服務之中,沒有把自己置于地方政府的對立面上,而是注重工作方法、講究溝通技巧,既充分肯定試點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中的經驗和做法,又積極協助地方規劃部門探索解決一些規劃管理上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使地方政府切身感到部派規劃督察工作對城市政府加強和規范規劃管理是一種促進和幫助,是好事。
(三)新老督察員步調一致,積極探索規劃督察工作思路。督察員注重交流工作經驗和方法,老督察員做好傳幫帶,新任督察員全面熟悉了解所在城市的規劃編制和管理方面情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城市規劃督察工作程序、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一些成功經驗和做法,力爭早發現問題,在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前制止違法違規建設活動。
(四)各督察組結合具體情況,積極創新督察工作機制。昆明、貴陽督察組取得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支持,與被督察城市建立起既監督又溝通的融洽關系。西安、鄭州組緊密依靠規劃管理部門開展工作,制止違法違規行為。蘭州、西寧督察組努力與地方政府達成共識,使規劃建議得到采納。桂林、南寧督察組積極探索部省督察聯動機制。石家莊、太原督察組重視規劃督察手段創新,積極推動遙感動態監測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試點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效:一是試點城市主要領導對規劃權威性嚴肅性的認識顯著增強。通過開展試點工作,試點城市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強化了自覺執行規劃的意識。二是規劃主管部門依法行政的執行力普遍提高。在督察員的監督與制約下,規劃主管部門減少了被動違規的壓力,得以理直氣壯地嚴格依法行政。他們對設立規劃督察員制度表示由衷地擁護。三是地方規劃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在督察員的建議下,相關城市進一步嚴格規劃審批程序,規劃管理工作日趨規范。四是試點城市違法違規問題被及時糾正在事前事中。督察員派駐后,及時發現一些違法違規苗頭,實時提醒和警示,各試點城市再未發生重大違法違規問題,所有問題都解決在事前、事中,規劃督察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對規劃督察工作有了一些深切體會,主要包括:
(一)完善體制、創新機制。規劃督察員制度建立了一種快速反應、及時處置的層級監督機制,是對現有規劃監督體制機制的完善和創新。一方面,督察員對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不受當地行政管理部門制約,可以獨立、公正地提出督察建議和意見。另一方面,督察員通過對規劃執行情況的實時監督,可以及時發現規劃執行的實際情況,多數違法違規案件可以發現于初期、制止于萌芽狀態,從而有效避免了重大違法違規案件的發生。
(二)準確定位、實時監督。規劃督察員制度不是在現有規劃管理體制之外重新“疊床架屋”,而是依據“到位不越位,監督不包辦”的原則,在充分尊重地方事權、不影響正常的規劃編制、報批和行政管理情況下,采用與城市政府進行溝通、列席當地政府相關會議、定期對規劃審批情況進行抽查等旁站式監督方式開展工作,因此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認可和充分理解。
(三)低成本、高效率。試點工作派出的督察員都是從規劃管理部門退下來的老領導和老專家,他們熟悉規劃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富有領導工作經驗和協調能力,能夠準確把握城市規劃編制與執行的關鍵環節,能及時發現城市規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糾正的辦法。經對18個試點城市的統計分析,每個試點城市規劃督察成本年平均不到20萬元,真正做到了低成本、高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和要求
城鄉規劃督察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性工作,各位督察員肩負的使命重要、責任重大。在去年桂林召開的組長座談會上,我談了開展規劃督察要把握好四個辯證關系,今天在全體督察員會上我還是要再次強調“開展規劃督察一定要把握好四個辯證關系”。
(一)把握好城鄉規劃的科學性、嚴肅性和權威性的關系。城市規劃是龍頭,是綜合政治、經濟、人文、歷史、科技的法律性文件。城鄉規劃既是經濟基礎,又是上層建筑。城鄉規劃同時具有時效性和局限性,是一個集大成者。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有三方面:第一是規劃的科學性問題、第二是規劃的權威性問題、第三是規劃的嚴肅性問題。我們派出規劃督察員一定要突出重點,我們的重點核心是牢牢把握權威性和嚴肅性,牢牢把握我們發的文件和通知的內容,緊緊圍繞“五察”開展工作。支撐規劃督察的重要依據就是“五察”,所以一定要牢牢把握“五察”,即一察需報國務院審批的城市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編制、報批和調整是否符合法定權限和程序;二察分區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等的編制、審批和實施,是否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三察重點建設項目和公共財政投資項目的行政許可,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城市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四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城市紫線管理辦法》、《城市黃線管理辦法》、《城市藍線管理辦法》的執行情況;五察群眾舉報和投訴以及媒體反映的城鄉規劃重大問題。緊緊圍繞“五察”,重點把握“四線”,這是強調的第一個辯證關系。
(二)把握好事前事中與事后監督的關系、到任以前問題和到任以后問題的關系及規劃督察工作與專案稽查工作的關系。我們到任以后的重點是事前事中,確保試點城市不再出現新的問題,如果出現了新的既成事實的問題,我們就有一定的責任,或者說我們“五察”沒有到位。到任以前,各地可能都會有這樣那樣違反規劃的問題,有的還比較嚴重;到任以后,群眾也可能會有投訴舉報。如果經了解,認為問題確實比較嚴重,那么一定要報告部稽查辦。由部稽查辦按照程序報請部領導同意,組織專案稽查。
(三)把握好督察與被督察的關系。當前,我國城鄉建設正處在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一些地方政府由于想發展得快一點,而忽視城市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需要做工作進行溝通并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我們規劃督察工作最核心的監管對象就是地方政府,但是我們還要與地方政府溝通好,要讓地方政府客觀地、辯證地理解規劃督察員到任后對當地城市建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而獨特作用。當前,一些違法違規問題之所以較難處理,不僅僅是由于市場主體的責任,往往還有一些矛盾交織在其中,所以可能會形成這樣那樣的掣肘,需要我們來溝通。督察與被督察關系是一個辯證關系,不是一個簡單對立關系,如果是一個簡單對立關系就什么事情都不好辦了。因此,規劃督察工作要妥善處理好、協調好督察與被督察關系,切實要做到“三個滿意”,即領導同志、地方政府、人民群眾都滿意。任何一項制度創新都是在領導同志的關心和積極倡導下才能順利開展;督察一個城市,沒有城市人民群眾的滿意,就沒有成果;沒有當地政府的配合也很難成功。
(四)把握好全局與局部的關系。目前,規劃督察員已經有27位同志,這里我還要強調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的關系。部稽查辦要與督察員及時溝通,把部里最新的動態和信息給你們,讓你們了解;你們也要把自己的想法與部稽查辦多溝通,這里有一個全局和局部的關系。另外,規劃督察員到了一個城市以后,當地都會很重視,各種新聞媒體會經常找督察員采訪。督察員就政策上的問題發表意見一定要謹言慎行、少言多行,因為言多必失。
我們最早策劃規劃督察試點工作的時候,選擇督察員很慎重。現在看來,督察員總體上的表現是讓我們放心的。最近一段我們看到大家對上述四個辯證關系把握得很好,我們也越來越有信心。希望督察員繼續努力,充分發揮督察效能。
鑒于目前各地政府剛剛換屆,新任領導同志都會相繼提出新的發展思路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這很可能會形成新一輪的發展熱潮。此時,加強和完善規劃督察工作,促進各地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為此我們今年已做好如下安排,在此向大家通報如下:
(一)進一步擴大派出規劃督察員試點的覆蓋范圍。*年,我們將全面實施部派城鄉規劃督察員工作,陸續向國務院審批城市總體規劃的所有省會城市派出城鄉規劃督察員,并督促各省也建立派駐規劃督察員制度,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層級監督體系,促進我國城鎮化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新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后,規劃督察還要適應職能轉變的需要,逐步擴展到住房保障和城中村改造中的違法違規問題督察。
(二)進一步完善規劃督察員隊伍的管理制度。隨著規劃督察制度的建立和規模擴大,一方面我們將繼續選聘符合條件的老同志擔任督察員,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研究增加一部分在職同志通過異地交叉掛職的方式擔任督察員的可行性,加快建設一支堅持原則、精通業務、富有成效的規劃督察隊伍。
篇8
這次全市住房保障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會議是市政府確定召開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全國住房保障工作座談會、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全省住房保障暨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及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1年住房保障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部署安排今年的工作任務。下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結合工作實際,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科學務實,積極作為,2011年住房保障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2011年,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和新區、片區兩個指揮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四三二一”總體思路,積極實施城鎮化主導戰略,科學務實,積極作為,住房保障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成效顯著,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在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中,建設系統和新區、片區兩個開發建設指揮部,承擔了大量具體工作,廣大干部職工付出了艱辛努力,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為“兩城”成功創建立下汗馬功勞。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超額完成,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全市投入資金26.85億元,優先落實安居工程用地2309畝,新開工建設項目71個、245萬平方米、28389套,完成計劃的111%,連同結轉項目竣工17343套,竣工率達到68.1%,超額完成全年建設任務。其中: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0800套、87.7萬平方米,廉租住房790套、4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0.5萬套、25萬平方米,新增租賃住房補貼378戶,棚戶區改造拆遷安置用房1.1萬套、131萬平方米。在全省率先提高了住房保障標準,由原來每戶年收入2.7萬元,提高到人均可支配收入1.35萬元,并實現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保障并軌。全年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17.6億元,同比增長28%;發放貸款16億元,實現業務收入2.1億元。在去年2月國務院召開的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會議上,我市作為全省唯一地級市代表參加了會議;4月和8月省政府召開的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農村住房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調度會上,我市都作了典型發言;國家住建部齊驥副部長來檢查工作時,對我市保障房建設公示制度給予充分肯定并安排了中國建設報予以宣傳推廣;省人大視察時,對我市的工作也給予充分肯定。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加強市場監管,實現房地產信息系統省市縣三級聯網,具備了個人住房信息異地查詢、市場監測分析和預警預報三項功能。完成房地產投資175億元,增長16.3%;商品房施工面積1173萬平方米,增長21.6%;新增商品房預售面積770萬平方米,增長19.2%;商品房銷售面積730萬平方米,增長18.6%。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房屋征收機構,較早出臺了《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暫行規定》及配套制度。物業企業管理服務更加規范,啟動了物業質量保修金征收工作,專項維修資金共歸集1.33億元,累計歸集4.42億元。
(二)小城鎮和農村社區建設成效明顯,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49.6%,城鎮人口達到500萬人,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712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建成區人口和面積達到172萬人、173平方公里。一是小城鎮建設實現新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開會部署,深入調研,總結經驗,分析形勢,確定了12個市級優先發展重點鎮,采取資金扶持、產業發展、擴權強鎮、領導聯系、掛職幫扶等措施,推動率先發展。重點鎮總體規劃均已編制完成,其中4個已經市政府批復。全部設立經濟園區,新上工業項目208個;完成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資230多億元。其中:傅莊街道財政收入過2億元;義堂鎮、湯頭街道過1億元;李莊鎮打造百億家電園區;大店鎮設置了“三辦”、“五中心”、“四平臺”;蘭陵鎮成立了全省首家鎮級國有獨資投資公司,設立了城建規劃分局;義堂鎮組建了全省首個鎮級消防中隊;地方鎮建設了全市首家鎮級老年公寓,設立了小額貸款公司。二是農村社區建設順利推進。唱響農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社區建設—實施“三上”工程—創建生態文明的“四步曲”,實施組織部、農房辦、社區辦、整治辦、文明辦“五線”聯動機制,突出沿河村、沿路村、鎮駐地村等重點,完善基礎設施,強化住房品質,尊重農民意愿,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創建生態文明鄉村。2011年,全市在建和竣工農村住房13.7萬戶,改造危房2.7萬戶,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20%、108%。三年來,共完成農房建設投資443.8億元,配套設施投資402億元,集中建設農村社區1343個,建設農房36.4萬戶,改造危房7.5萬戶,拉動居民消費47億元,騰空土地10萬畝(其中可復墾耕地5.25萬畝),完成集體土地房屋登記發證3.2萬戶、農房抵押貸款4.5億元。全省農村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南片區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我市作了重點發言。在我市召開的全省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現場會上,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劉偉高度評價,蒙陰經驗在新農村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三是中心城區發展框架進一步拉開,各項重點項目推進順利。新區、片區開發建設成效明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蘭山西部新城、鎮山風景區和河東湯泉旅游區建設按計劃順利啟動,形成“三點抱城”之勢,城區框架進一步拉開。市博物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會議中心西樓等一大批重點工程項目相繼竣工落成,三河口祊河隧道、大劇院、沂蒙精神紀念館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相繼開工;體育場片區、南壇片區、沂景南片區、運輸公司片區等一批舊城改造提升項目,拆遷還建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三)基礎設施更趨完善,綜合承載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城市建設完成投資39億元。排水及污水處理工作有序開展,新建排水管道335公里;城鎮污水處理廠達到26座,規模89.77萬噸/日;新建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63處。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濱河路拓寬,沂蒙路、金雀山路、陶然路、東興大街改造提升成效明顯。新增道路長度143公里,我市第一座全互通式立交橋—雙嶺路立交橋建成通車。亮化工程向細節延伸,中心城區新安裝路燈3437盞,173條開展背街小巷路燈安裝完畢,群眾反映很好。“氣化”全力推進,建成天然氣高壓、次高壓管線8條,總長度337公里,除平邑、蒙陰外,其他縣區全部接通天然氣主管道。建設供熱管線83公里,新增供熱面積790萬平方米,城區供暖覆蓋率提高7個百分點。新增供水管道13.35公里,年供水總量達到5050萬噸。組織了燃氣安全應急救援演練和城市防汛應急演練。390個農村社區完成“三上”工程,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城鎮建設中更加重視地下空間利用,結合人防工程共新增利用城鎮地下空間87200㎡;騰退地下停車場2處,多項人防結建工程開工。
(四)積極開展規劃編制工作,切實加強審批管理。一是城鄉規劃編制成果頗豐。《市總體規劃》已通過部際聯席會審查,即將獲批。編制完成《市近期建設規劃》和《五區統籌規劃》,東風東關、體育場等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文化醫療、農貿市場等專項規劃。4個縣完成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29個省級中心鎮、12個市級優先發展重點鎮、100個特色村和1130個中心村的完成規劃編制。二是城鄉規劃審批進一步規范。共召開24次市規劃委員會例會,審批項目795個。大力實施“陽光規劃”,對規劃設計成果和行政許可項目進行全過程公示;大力實施“效率規劃”,增設了專家委員會,實施項目預審和現場辦公服務制度,開設“綠色通道”,提高了規劃水平和審批效率。三是切實加強規劃實施管理。對重點項目實行跟蹤服務,加大批后監管力度,有效遏制違法建設行為。另外,規劃展覽館共接待國家、省、市參觀團體3700余個、15萬余人次,成為展示大美的重要窗口。去年4月份,全省城市規劃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對我市城鄉規劃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五)城市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城鄉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升。一是創新縣城管理工作初顯成效。在費縣召開全市創新縣城管理工作現場會,推廣其服務、管理、執法三位一體的“大城管”管理模式,各縣積極借鑒,加大力度,建立了管罰一體的城市管理體制,所有鄉鎮(街道)建立了城市管理隊伍。《大眾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費縣經驗,省住房建設廳楊煥彩廳長對我市創新縣城管理工作專門作出批示,給予高度評價。開展市區城市管理責任區、環境衛生責任制考核,每月一通報、一點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沂南縣、蒼山縣選好干部、配強班子、建好隊伍,莒南縣出臺《城市管理暫行辦法》,環境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二是扎實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以“兩城”同創為契機,以和諧城鄉建設、創建城鎮管理明星鎮、環境衛生示范村、戶外廣告樣板路等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城區市容環境集中整治、鄉村生活垃圾集中清理百日會戰活動,大力推進干線公路、城區外環路和水域環境集中整治,全面提升環衛保潔水平。中心城區共清運生活垃圾36萬噸,道路保潔機械化清掃率和沖洗率達到40%,建筑垃圾處置率達到90%。新增臨時停車泊位8000個、收費停車場25家,打造戶外廣告樣板路16條,查處違法、違章建設1260余起。三是加快推進城鄉環衛保潔“一體化”進程。全市共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場8座、大型生活垃圾中轉站3座,實現了“一縣一場”;建成鄉鎮生活垃圾中轉站135座,在建32座;完成了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改造工程,市糞便無害化處理場投入運行,啟動了市餐廚垃圾處理場籌建工作。加強環衛保潔隊伍建設,提高環衛保潔作業標準,改善環衛工人福利待遇,試行環衛保潔“一體化”作業方式,市場化、物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四是扎實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突出抓好了二級平臺建設、系統升級、案件處置、優化服務等環節,現有6個縣區、18個部門、27個專業平臺上線運行,發現問題6.9萬個,處置結案4.5萬個。
(六)建管并舉,園林綠化工作再上新臺階。全市完成園林綠化投資5.9億元,新增綠地面積407萬平方米。一是創建工作深入開展。沂南縣、蒼山縣成功創建“省園林城市”,省級園林城市達到8個,9個鄉鎮榮獲市級園林小城鎮稱號,54個單位榮獲市級花園式單位、小區稱號,帶動提升了全市園林綠化整體水平。二是城區綠量明顯增加。開展綠色廊道建設,對全市180余條(段)主干道進行綠化補植,新增喬灌木1164萬株,形成了“景不斷鏈、綠不斷線”的道路景觀效果。開展老城區綠化補植工作,投資2500萬元,補植各類地被植物25萬平方米,提升改造公園、綠地32處。三是濱河景區進一步繁榮。開展了大樹栽植提升、橡膠壩除險加固、水上違法整治等工作,舉辦了世界杯滑水賽等活動,武河濕地升格為國家級濕地公園,景區接待游客200萬人次,達到了人、水、綠和諧的新境界。四是管養工作實現跨越。按照“養護管理同城同標準”的原則,出臺《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辦法》等8個規范性文件,強化督導檢查,提升養護水平。以防控美國白蛾為重點,加強了園林病蟲害防控工作。
(七)扎實開展建筑節能和“禁實”工作,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成績顯著。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新標準,完成節能建筑267萬平方米,標準執行率達到98%;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45個、建筑面積121萬平方米,完成計劃的106.3%;太陽能和淺層地能建筑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完成太陽能光熱一體化應用項目57個、面積214萬平方米,完成省下達推廣任務的214%;地源熱泵建筑應用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全市138家粘土磚廠全部拆除,168家非法頁巖磚廠拆除155家,節約土地2萬畝,節約燃燒標準煤3.2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萬噸/年、二氧化硫排放500噸/年,全省治理粘土磚廠現場觀摩會在我市召開。加強節水研究和宣傳,積極推動了節水器具和新技術應用。
(八)狠抓工程建設管理,建筑業快速發展。編制了《市建設工程管理責任承諾書》,進一步明確了五大主體責任。完成勘察設計項目1500余項、500萬平方米,實現收入12.6億元。嚴格執行施工許可證制度和竣工驗收備案制度,共辦理施工許可項目462個、面積1309.3萬平方米;辦理竣工驗收備案項目263個、面積596.2萬平方米。創“魯班獎”1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項,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2項,“泰山杯”獎8項,“裝飾泰山杯”獎5項;國家“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誠信工地”1個,省級安全文明示范工地6個,省級安全文明優良工地19個。大力推行農民工工資銀行卡支付制度和農民工工資儲備金制度,共受理拖欠投訴273起,同比下降28%,清理拖欠工資1343萬元,農民工工資銀行卡支付制度被省住建廳予以推廣。征收建設行業養老保障金1.8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84%,撥付1億余元,惠及職工近3萬名。出臺了《關于加快建筑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有力推動了我市建筑業發展。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35億元,同比增長50.5%;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00億元,同比增長50.5%;繳納稅金12.9億元,同比增長51.7%;完成外出施工產值129億元,同比增長266%。
今年各項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對住房保障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各級各部門、各指揮部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態度堅決,措施有力,工作扎實和密切協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得益于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理念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參與;得益于建設領域廣大干部職工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甘于奉獻。在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建設事業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鎮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市城鎮化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比先進發達地區相差近10個百分點。二是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差距明顯,縣城和小城鎮支撐乏力的問題比較突出。三是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仍相對薄弱。四是城市基礎設施總量仍相對不足,市政管網不夠完善,防災減災體系還不健全,城市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五是建設領域節能減排任務繁重,按實際供熱計量收費尚未大范圍推廣。六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仍很繁重,配套資金壓力較大。這些問題和困難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振奮精神,乘勢而上,扎實推進全市住房保障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是我市實現縣域經濟大跨越、小城鎮建設大突破、民生質量大改善的關鍵一年。國家和省市安排的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公共設施建設、管理創新、新舊城區開發建設,項目多、投資大、工期緊、要求高,是近年來工程量最大的一年,任務十分艱巨。做好住房保障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對構建和諧、加快富民強市步伐、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今年工作的艱巨性、緊迫性,進一步振奮精神,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迎接新的挑戰。做好今年的住房保障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具備許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從國家宏觀政策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穩中求進”的發展思路,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補助資金將明顯增加,國家確定沂蒙革命老區參照執行中部有關政策,為我們克服困難、加快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看,省里將組織實施100個省重點項目,安排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1萬億元,省政府近期將制定出臺支持沂蒙老區加快發展的意見,實施《魯南地區城鎮發展規劃》,推動魯南經濟帶發展,將給我市建設事業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從我市情況看,經過這些年發展,我市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發展環境不斷改善,為城鄉建設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更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建設系統干部群眾士氣高漲、團結和諧、干事創業,凝聚了乘勢而上、跨越發展的強大力量。
今年總的工作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總體思路,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小城鎮建設、保障改善民生三大重點,積極實施城鎮化主導戰略,在城鄉建設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堅持“四重四強”原則,即:更加重視民生項目,進一步強化安居工程和服務設施建設;更加重視城市內涵,進一步強化城鎮基礎設施配套;更加重視和諧發展,進一步強化服務與管理的統一;更加注重品味質量,進一步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管理。
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住有所居為目標,扎實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一是統籌建設,規范管理,不折不扣地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今年省下達我市的任務是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9280套(戶),竣工9000套(戶),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781戶。省里要求9月底前要全部開工,三分之一主體結構基本完成,三分之一進入樓層施工,三分之一開始基礎施工。今年新開工數量雖然比去年少,但是加上去年結轉續建項目,在建工程規模將達到3.3萬戶,任務實際上更加艱巨。市房管局要盡快分解落實,各縣區也要盡快落實到具體項目,及早完備手續,確保項目早開工、多竣工。要落實好建設用地,對保障房用地繼續實行計劃單列、優先保障、應保盡保。要多方籌集資金,充分利用好沂蒙革命老區對接中部政策的有利條件,最大限度地爭取中央和省補助資金。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用足用好住房公積金增值凈收益、土地出讓凈收益、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向保障房傾斜等政策,加大信貸支持,滿足工程建設資金需要。要加強分配管理,嚴格準入程序,確保分配公平。研究探討輪候期限,使符合條件的家庭能在合理輪候期內獲得保障房。完善退出機制,控制戶型面積,引導保障對象在收入提高后退出,制訂和實行有利于退出的動態租金標準,真正讓困難家庭受益。要創新運營管理機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嚴格落實土地供應、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財政貼息、稅費優惠等政策措施,吸引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保障房建設運營。要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認真貫徹〔2011〕45號文件,制定配套政策,出臺公租房管理和保障房上市交易管理辦法,規范保障性住房的租售和使用管理。統籌解決新就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進城轉戶人群、企業困難人員的住房問題,使其平等享受城市發展成果。二是嚴格落實調控政策,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有序。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擴大有效供給,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要認真落實調控政策,綜合運用房地產差別化稅收、信貸政策,支持自住性住房需求,著力抑制投資性、投機性購房。進一步完善房地產信息系統,定期向社會公布市場信息,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形成合理的社會預期和有效的監管調控體系。要有序調節住房供應,切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建設用地,確保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應總量70%。切實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應,積極爭取金融部門信貸支持,更好地滿足群眾自住性、改善型住房需求。要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健全完善前期建設條件意見、中期預售把關、后期綜合驗收備案的全過程監管體系,重點實施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嚴格監控房地產企業資金運作。三是抓好住房公積金歸集擴面工作,切實加強資金監管。今年,國務院將修訂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更好地發揮這塊資金的作用,我們要積極主動地進行先期研究,吃透精神,抓好落實,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拓寬資金使用渠道。要繼續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依法強化歸集工作,重點做好規模以上城鎮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非公有制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各類社團組織在職職工的住房公積金歸集工作。要督促未建、不繳、欠繳單位按規定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要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審計檢查和內部稽核,完善貸后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二)以城鄉統籌為出發點,加快小城鎮、農村社區和中心城區建設。一是小城鎮建設要力爭有較大突破。去年是我市加快小城鎮建設的第一年,應當說12個優先發展重點鎮,都有了明顯起色,勢頭不錯,但是和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的近鄰江蘇省,地方財政收入過10億元的小城鎮有24個,而我市12個重點鎮中財政收入過億元的只有3個,有的還不到1000萬元。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是我市近年來重視程度最高、推進力度最大的一項決策,市里出臺了非常強的激勵措施,并從領導力量、包扶措施上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各縣區務必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意義,進一步自我加壓,加快建設步伐,提高城鎮承載力和產業支撐力,爭取今年有大的突破,打造繁榮生機小城鎮。要建好工業產業園,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新興產業項目,帶動人氣、商氣、財氣聚集,開辟縣域經濟發展第二戰場。要建好農業示范園,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創辦基地,擴大農產品精深加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要建好小區宜居園,加快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設施和園林綠化建設;完善道路、路燈、排水和供熱、供水、供氣等設施,吸納更多的人進入小城鎮生活。要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舉辦小城鎮建設培訓班,請先進地區的小城鎮負責人傳經送寶,請專家學者傳授先進理念,組織外出考察觀摩、學習先進經驗。要加大督導考核。《市重點鎮建設發展考核辦法》已多次征求意見,現已進入簽發程序。其中一條,就是將12個重點鎮的發展納入縣域經濟發展考核,并將占到20%的權重。五•一前后,市委、市政府將組織一次小城鎮建設觀摩會,不僅要看小城鎮建設,還要看創新縣城管理的亮點,看一個實施“三上工程”的新建社區,看一個沿河、沿路、礦山塌陷區農房納入重點優先改造的亮點,這項工作張務鋒市長在蘭陵會上已經作了安排,全市經濟工作會上又進行了強調,會前張務鋒市長又進一步提出了明確要求,請各縣區、各鎮提前做好準備。
二是打一場沿河沿線舊村居改造提升攻堅戰,繼續推進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市委、市政府確定今年的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工作,要按照重點攻堅、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的要求,繼續全面推進,新建農村住房9.5萬戶,改造危房2萬戶。首先,要實施重點攻堅,把沿沂河、沭河、祊河兩岸和國省道沿線的村莊以及礦山塌陷區舊村居納入優先改造之列,迅速取得整治效果。市農房辦和有關縣區要制定方案,摸清底數,編制規劃,明確計劃,努力創造條件全面啟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條件確實不成熟、今年暫不改造的,要實施環境綜合整治,進行美化,使村居面貌煥然一新。其次,要全面提高新型農村社區住房品質。堅持經濟、實用、美觀、節能的原則,切實提高農村住房設計水平,推廣應用省、市農村住房優秀設計圖集,引導群眾建設“百年住宅”。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實施氣上樓、水治污、環衛保潔市場化物業化“三上”工程。第三,要尊重群眾意愿,充分考慮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和長遠生計,妥善處理拆遷、用地、補助等問題,統籌建設老年房,切實做到宜樓則樓、宜房則房,不搞“一刀切”。春節后,我將帶隊到有關縣區督導檢查。三是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建設。要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堅持好、快、穩,搞好新區開發建設和老城區提升改造,掀起新一輪建設。加快蘭山區西部新城、鎮山風景區和羅莊區“一城五基地”、河東區“五區托一城”規劃建設,促進中心城區與周邊縣城、功能區聯動發展。依法開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工作,做好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加快拆遷進度,推進東風東關、南壇、體育場、沂景南國棉八廠、運輸公司、兵學城、西關王六居、巨靈集團、機場等片區開發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要加快市政設施建設。按照建設300萬人口大城市的標準,落實城區大排水規劃、全市域污水處理規劃和城區亮化規劃等專項規劃,抓好相關基礎設施配套,全面增強支撐保障能力。三河口祊河隧道要科學施工,保證質量,加快進度,爭取汛期前完成主體工程,今年全線貫通。大劇院、沂蒙精神紀念館、書法城二期工程、動植物園、開羅大橋等公共文化設施,要高標準設計、高水平施工,打造標志性工程,書圣閣主體工程要在園博會開幕前完成建設任務。完成南環路、西環路和機場擴建二期項目建設,打通蘭山路、考棚街等斷頭路,特別是結合運輸公司片區改造,加快與隧道南端相連接的路網建設,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加快停車場建設,優化城市交通。利用前期考察、研究成果,積極推進雨污合流城區初期雨污水調蓄池(管)建設,解決城市內澇和雨季污水對、沂河污染問題。要提高公用設施服務水平。加快供水管網建設和管線改造,推進供水戶表改造和自備井封停,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加快熱源和供熱管網建設,確保新增集中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繼續推進“氣化”進程,完成市區至平邑、沂水至臨朐、新泰至蒙陰的高壓、次高壓天然氣管道建設。在新區建設地下管線示范區,搞好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積極開展地下管線普查、檔案歸集和查詢利用,推動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功能向地下管線、城市安全等領域拓展。各縣城也要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打造特色魅力縣城。
(三)以創建“和諧城管”為抓手,全面加強城鄉管理工作。“和諧城管”,就是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為民服務、促進和諧的管理理念,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實現從重管理向重服務轉變,由政府唯一主體向政府主導、社會共建模式轉變,由重管制控制向重協調共贏轉變,構建有序高效的城市管理和運行模式。構建和諧城管,必須做到管理為了人民、管理依靠人民、管理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大城管”工作模式。調整、理順市區城市管理體制,成立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切實加強對城市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綜合協調、聯動處置、考評獎懲;以市數字化城管系統為依托,整合相關部門數字化城市管理資源,大力推進二級管理平臺和終端建設,建設覆蓋城區的城市管理動態監控網格,構建“城管委領導協調、數字化平臺指揮調度、城管辦督導考核、責任單位落實處結”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各縣數字化城管系統要于2013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出臺《市城市管理暫行辦法》、《縣城管理考核辦法》,修訂、完善城市管理責任區考核、環境衛生責任考核制度;科學界定市、區、街、居四級城市管理職責和權限,建立健全部門協作配合機制。各縣也要參照市區的做法,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健全工作機制。二是深入推進創新縣城管理工作,進一步提升城鄉管理效能。適時召開創新縣城管理工作現場觀摩會,全面推廣費縣“大城管”工作經驗;開展爭創縣城管理先進縣、城鎮管理明星鎮、環境衛生示范村活動,創新管理方式方法,充實壯大城鎮管理隊伍,強化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縣城管理特色,著力在體制機制、管理模式、隊伍建設、環境整治、彰顯特色、產業發展等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為實現“四點對接”、助推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三是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創建和諧城管。春節后將召開全市和諧城管動員會議,部署開展和諧城管創建活動,實施市容秩序整治、市政設施完善、環境衛生提升、建筑施工管控、違法建設清拆、交通秩序整治、戶外廣告精品、園林綠化景觀、數字化城市管理和創新縣城管理等十大工程,唱響和諧城管主旋律,樹立“當好城市仆人,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打造人民滿意的和諧城管品牌;堅持合理布局、方便市民、整潔有序、規范管理,加快編制集貿市場、公共停車場、便民服務攤點、廣告設施等專項規劃,推進便民市場、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最大限度為群眾提供方便。增加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互動性,推進市民獻計城管、呵護城市好行為宣傳、市民不良習慣曝光、志愿者城市護衛隊等活動開展,全面提升居民的城市意識。四是提升環衛質量,深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大力推進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今年10月底前,全市每個鄉鎮至少建設1處日處理能力8噸以上的壓縮式生活垃圾收集站,實現“一鎮一站”。按照相關標準建設村居生活垃圾收集站點、配備環衛保潔隊伍,建立鄉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獎補制度,健全“戶集、村收、鄉鎮運、市(縣)處理”的“一條龍”工作體系;深入推進糞便無害化處理工作,盡快啟動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場建設項目,探索、建立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機制,中心城區開展垃圾分類收集、處置試點;擴大“一體化”環衛保潔范圍,在縣區試點托管、半托管與自我服務相結合的環衛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環衛保潔物業化、市場化水平。五是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加強建筑垃圾運輸和建筑工地管理,建筑渣土密閉化、規范化運輸率和處理率要達到90%以上。加強火車站、汽車站、廣場、游園等窗口部位環境整治,全力推進路域環境、水域環境整治和城鄉重點區域廣告標語集中整治,打造整潔、靚麗、有序的城市窗口形象。
(四)進一步強化規劃引領調控作用,加強實施監督力度。一是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體系。結合貫徹省政府《魯南地區城鎮發展規劃》,深化城鎮體系規劃和城鄉統籌規劃,做到“五規合一,同向同步”;深化中心城區規劃,做好羅莊區“一城五基地”、河東區“一區托五城”分區規劃,重點編制商城、河東區沿河加快發展帶、蘭山區西部新組團、鎮山風景區和新區二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加快各縣總體規劃的修編和報批,實現城鎮規劃區內建設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增加對村鎮規劃的投入,大幅度提高小城鎮和中心村詳細規劃覆蓋率,推動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編制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和經濟適用房、公租房、廉租房建設規劃;加大交通規劃研究力度,緩解市民出行難、停車難問題。二是努力創新規劃理念。繼續做好“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三篇文章,深化、細化、強化城市特色,進一步提升城市內涵;加強對城市色彩規劃、亮化規劃的研究,在規劃深度和精細化上下功夫;大力實施低碳規劃,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做好規劃展覽館的維護和更新,開設城市地下管網、地下空間利用專區,擴大宣傳范圍,增強市民參與城建、護衛城市的意識。三是全面提高規劃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陽光規劃”、“效率規劃”制度,保證規劃審批的快速高效、公開公正;結合《省城鄉規劃條例》的實施,制定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健全規劃管理體系;加強城鄉規劃的集中統一管理,盡快在鄉鎮、街道設立規劃管理所,在村、居指派規劃聯絡員,完善城鄉規劃三級管理四級網絡,實現城鄉規劃管理全覆蓋。進一步加大規劃批后管理力度,做到“嚴、細、實”。“嚴”即對于規劃實施情況檢查要嚴,著重對平面位置、樓間距、高度、層數、退讓距離、外立面裝飾、配套設施等多項技術指標內容進行檢查,與規劃不符的堅決不予核發竣工驗收合格證。“細”即對規劃批后檢查和資料收集要細,從工程放驗線到竣工驗收等各類表格、坐標數據、圖紙等都要認真仔細地審查收集。“實”即對建設項目現場檢查要實,要走到、看到、問到、測量到,掌握情況全面,發現問題準確,采取措施及時。關于規劃實施監督和違法建設查處,市規劃局和城管局要建立聯合執法制度,共同組隊、聯合檢查、聯合處理,要健全定期檢查與日常巡查機制,嚴厲查處未批先建和違規變更規劃行為,維護城鄉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確保城鄉規劃的順利實施。
(五)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進建設領域節能減排。一是加快建設領域科技創新。加快建設領域關鍵技術學習、掌握和推廣力度,重點引進消化綠色建筑規劃與設計、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節水與水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物資源化、環境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技術,并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全面實施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崗位培訓,抓好建設類執業師繼續教育,加強專業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擴大一線農民工培訓規模。二是深入推進建筑節能。認真做好“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強化建筑節能監管。加大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力度,確保完成全年114萬平方米的工作任務。健全供熱計量資金籌措、產品準入、工程監管、能耗監測、熱費改革等工作機制,加快供熱計量項目建設;凡是具備條件的居住建筑,取消按面積收費,實行按實際用熱量兩部制收費。加快太陽能、淺層地能等關鍵技術裝備引進推廣和產業化。努力爭創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三是發展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全方位實施綠色建筑各項措施,申報、認定一批綠色建筑。建立“禁實”長效機制,防止死灰復燃。在保證頁巖多孔磚主導產品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粉煤灰磚、混凝土磚、粉煤灰加氣砌塊、輕質墻板等新型墻材。以CL建筑結構體系的試點和推廣為重點,推進建筑節能保溫與結構一體化。四是健全以環保型公交車、電動汽車和公共自行車為主體的節能型城市交通體系,努力創建“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城市步行交通系統示范項目城市”。五是繼續加強城市節水工作,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水價改革,加強節水管理,努力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
(六)以舉辦省園林博覽會為契機,帶動提升園林綠化工作。一是全力以赴,辦好第四屆省園博會。與前三屆相比,今年9月10日在我市舉辦的第四屆園博會將首次采取落地形式建設永久展園。目前,已確定50多個室外展園,是自省園博會舉辦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展會。為辦好園博會,要學習借鑒外地成功經驗,切實抓好園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豐富博覽會內容,體現“水綠相映,生生不息,文化與自然共生”的園林主題。要扎實做好運行保障,確保園博會順利、有序、高效進行。要加強宣傳推介力度,提高和擴大園博會的影響力。其中很重要的是搞好園和縣區園的建設,以充分發揮東道主的帶頭作用,彰顯我市園林綠化水平。從調度的情況來看,已有9市明確表示主展園投資在200萬元以上,我市作為東道主,園和各縣區展園建設標準也不能低,投資也不能少。今天,就算一次園博會籌備的全面動員會,受務鋒市長委托,我正式就各縣區園建設問題,在這里作出部署安排,請各縣區要盡快成立專門協調推進機構,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迅速與市園林局對接,并制定工作方案,積極落實建設投資計劃,從資金、人力、技術等方面給予充足的保障,盡快完成設計并通過組委會審核,3月上旬要進場施工,7月底前建成并全面進入養護。要大力加強安保工作和工程質量,確保實現平安園博會的目標,真正把園博園建成園林精品工程,把本屆園博會辦成永不落幕的園林盛會。二是齊心協力,做好迎接國家園林城市復核工作。今年是國家園林城市的復核年,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做好充分準備,中心城區、平邑縣要分別確保實現增綠170萬平方米、50萬平方米。年內所有縣城要獲得省級園林城市稱號。要嚴格執行“綠色圖章”制度,嚴格綠線管控,嚴把臨時占用城市綠地審批關口,開展“綠色使者進社區”活動,借鑒西安市的做法,建立城市綠地管護公示制度,聘請社會監督員,接受群眾監督,徹底扭轉綠地“變菜園”、“變硬化”現象。三是開展綠蔭行動,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深入貫徹全省綠蔭行動,力爭提前一年全面完成。要選擇冠大蔭濃、生長較快、病蟲害較少的大規格喬木作為行道樹,搭配適宜本地生長的灌木,形成綠色和諧、層次分明、喬灌結合的綠色廊道。要對照《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新建、改建、擴建一批面積適宜、功能齊全、貼近群眾的公園、游園和“街心花園”,形成點面結合、布局合理的公園綠地系統,適應人民群眾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出門見綠、500米見園”的出行、游憩要求。要繼續推行拆墻透綠、見土釘綠、以綠蓋硬,把庭院綠化與道路綠化融為一體,實現綠色共享,年內力爭新增花園式小區、單位100個,新增立體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新增屋頂綠化面積60萬平方米。新建、改建林蔭停車場300處。四是著力建設民生園林,進一步放大濱河景區綜合效能。要全面實施濱河景區景觀提升工程,圍繞群眾需求和綠化、亮化、彩化、美化“四化”原則,增植各類高大喬木、各種彩葉樹種,并利用LED彩光源或地燈、射燈等做好建筑和樹木的亮化,打造濱河景區垂釣區、休閑區、運動區、健身區,著力增加便民甬道、座椅、健身器材、公廁等服務設施,在景區內形成更多的文化精品園、濱水景觀特色園,讓群眾進得來、坐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要加快水上運動之城、水上娛樂之城、水上文化之城建設,完善旅游服務功能,爭創4A景區。實施小埠東橡膠壩上游基礎截滲和壩袋更換工程,確保第一大壩的使用功能和景觀效果。五是精心實施清水工程、濕地工程,保護好“一澈清水”。落實《中心城區水質保障考核辦法》,加大對水環境的治理,完善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堅持合理開發、有序利用的原則,編制《濕地公園規劃建設方案》,進一步擴大濕地建設成果。重點實施小埠東壩下濕地、柳杭濕地、角沂濕地修復工程,提高水體自凈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打造城市濕地群。(七)以規范管理、轉型升級為目標,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做大做強建筑業。一是切實加強工程建設管理。盡快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基本建設管理的通知》,規范基本建設程序。結合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進一步強化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聯動管理,規范建筑市場秩序。規范勘察設計市場,繁榮建筑創作,把好初步設計和施工圖審查關,抓好抗震設防工作。嚴格落實招標信息、投標資格審查和專家評標等制度,進一步加強招投標控制價和竣工結算備案管理。結合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完善工程項目信息和參建單位信用信息系統,強化對建筑市場的動態監管。二是進一步完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嚴格落實《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5號令),建立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的質量責任體系和政府監管方式。強化建設工業產品備案管理和市場監管,組織好建設機械類產品節能認定。加強對圖紙會審、按圖施工、材料監督抽檢等關鍵監督工作節點的控制,加強對深基坑(高邊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礎及主體結構工程等技術風險較大工程的監管。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管理,年內中心城區所有工地全部實行出車輪胎沖洗制度。三是妥善解決清欠、和勞保金管理等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完善勞務資質管理、工資支付監控、勞務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工資銀行卡支付等制度,建立農民工工資清欠長效機制,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認真貫徹落實我市《關于加快建筑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增強全市建筑業發展整體實力。一是提高本地企業競爭力。實行分類引導,專題研究,重點扶持,鼓勵與外地大型企業組成聯合體承接工程;在人員培訓、人才引進、市場準入、資金融通、政策咨詢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優質服務;引導企業加快經營結構調整,按照市場要求,做精施工業務,拓寬服務領域。二是規范外來企業發展。建立健全外來企業準入、清出制度,鼓勵有實力、信譽好的高端建筑企業落戶。嚴格注冊登記和稅收管理,增加地方稅收收入。三是大力發展外出施工。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激勵制度,積極扶持勞務企業發展,拓展外埠市場,努力鞏固建筑業大市地位。四是豐富房地產市場品種。積極引導企業按照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商業地產、辦公地產、旅游地產、工業地產,推動地產開發模式多元化。根據城市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策劃建設一批集商業、貿易、商務、文化娛樂、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為高端服務業發展提供載體。
三、落實責任,創新機制,為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城鄉建設事業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領導關注,群眾關心,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級各有關部門務必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創新機制,扎實高效地做好各項工作。最近,張少軍書記分別到新區指揮部、片區指揮部現場辦公并作了重要講話。張書記的講話不僅對這兩個片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全市城鄉建設工作也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各級各有關部門都要認真學習體會,全面貫徹。由于去年以來,城鄉建設事業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困難,主要是房屋征收工作難度加大,資金籌措困難增多,加之我市城鎮化發展正處于一些關鍵時期,所以,希望同志們要更加重視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積極進行有益探索,工作中既不能簡單從事、粗暴蠻干,也不能畏難發愁、束手無策、止步不前。要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不斷適應新形勢、改變工作效能、解決新問題,推動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一)進一步抓好工作落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工作納入科學發展大局,做到目標同向、行動同步,細化工作責任,逐級分解量化任務,明確工作標準、節點進度和完成時限,建立橫到邊、縱到底,具體到崗位、人員的執行責任體系,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推行“一線工作法”,到一線調研指導,在一線搞好服務,在一線檢驗成效。要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各司其職、密切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工作推進合力。
(二)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要針對制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瓶頸因素,理順體制機制,創新思路辦法,務求工作實效。完善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創新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著力規范行政決策、行政執行和行政監督行為。完善城鄉規劃管理體制,科學制定并落實好各類城鄉規劃。完善推動建設科技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著力提高城鄉建設和管理的技術含量。完善城鄉建設和管理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妥善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
(三)進一步強化督導檢查。要建立完善目標考核體系、獎懲機制,加強對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包括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房地產市場調控和節能減排等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對工作進展快的,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影響大局的,要啟動效能督察,必要時約談主要負責人。市政府已經與各縣區簽訂了相關目標責任書,具體工作都已做了部署安排,有關部門要不定期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調度和通報,及時匯總并報市政府。
(四)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建設系統廣大黨員干部要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吃透上情;深入基層,走進一線,摸準下情,掌握翔實、全面的第一手信息和資料,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準確依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要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對領導干部和重點崗位、對重要事項的制約和監督,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決杜絕商業賄賂。繼續深化“四比四看”活動,加強行業作風建設,切實改進服務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