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教學法范文

時間:2023-03-20 18:37: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例教學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病例教學法

篇1

1 病例教學法概述 

臨床醫學中的病例教學法源于現實生活中的實際病例,也被稱為案例教學法,是對客觀案例的真實情況進行客觀敘述和診斷。現如今,很多專業的學習過程中都會用到各種案例,如醫學案例、管理案例和法學案例等。這種教學法最初起源于美國的哈佛大學,在1870年該校的法學院正式運用這種方法教學。雖然最初這種方法遭到了各方面的質疑,但經過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確實取得了實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1915年,其他大學都效仿這種教學方法,很多管理學院的校長與教師都開始采用此法,并將這種方法正式命名為案例教學法。我國引入案例教學法的時期是上世紀90年代,一開始在北京和上海等高校實施,現如今這種教學方法已推廣開來,在全國各地的高校中廣泛使用,并且在其他很多領域和專業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 臨床醫學教學中引入病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依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聽,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僅僅依靠死記硬背來學習知識,并且喪失了思考的積極性。在臨床醫學的教學實踐中也是如此,很多理論知識無法與臨床實踐相聯系,如此一來,臨床醫學的學生就僅僅學習到一些理論知識,難以在走向工作崗位后加以實踐,在面對復雜的臨床病情時感到無能為力,很難展開有針對性的診療。因此,很多學生進入臨床后缺乏實踐經驗,經常看到病人都感到“心虛”,感到束手無措,在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后更是感到無從下手,在書寫醫療文件和病例時也經常出錯,需要經過多年的實踐才能勝任醫生的工作。 

針對上述問題,現在很多高校的中西醫結合專業應用了案例教學法,病例教學法可以充分發揮病例的作用,以病例為問題提出的切入點,充分組織學生參與討論,讓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真正應用自己的所學理論,對“真實”病例產生興趣。通過研究和討論,可以讓學生初步作出診斷結果,并且要提出診斷依據和下一步的檢查措施,還要給出具體處理意見,最后教師可就這些病例進入疾病的常規講解中,學生有自己的切身體驗,自然就會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學習。由此看來,病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有更強的啟發性與實踐性,可以更加明確具體地指導教學,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助于提高臨床醫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也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 

3 病例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知識內在規律 在臨床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發現并掌握知識,促進學生的能力形成。病例教學法可以通過病例分析和研究的過程,讓學生主動發現內在規律,并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實現知識遷移的作用,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臨床醫學中的內在規律,運用多種思維方法思考問題。例如,在病例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方法和辯證思維方法,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考慮問題,還可以運用由點到面的分析方法和發散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3.2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只有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真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思維方法的一個分支,包含在思維方法之中,二者密切相關。要指導學生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與思維品質,逐步形成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臨床醫學教學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學生掌握豐富的實踐性知識,需要學生記憶的東西也比較多。鑒于此,病例教學法運用所選用的病例,對已發生的典型病例進行詳盡分析,具有形象、客觀、真實的特點,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可以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提高教學效果與學習質量[1-3]。 

3.3促進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病例教學需要精心選擇典型病例,并且要結合臨床實踐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臨床實踐經驗,讓學生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幫助學生從理論走到實踐中,樹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與思維方式。同時,學生通過分析和研究病例,就可以完成知識到能力的轉化,有助于學生綜合分析臨床病例,提高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幫助學生順利實現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3.4適應臨床醫學發展需求,提高醫學生書寫技能 在臨床醫學教學實踐中,如何書寫病例也至關重要,也是衡量一個醫生醫療水平的重要標志。作為一種重要的醫療文件,病例的書寫質量必須提高,這一直是臨床醫學教學中最基礎和最重要的內容。病例教學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書寫技能,滿足臨床醫學發展的需要,有助于培養醫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醫學生正確規范地書寫病例打下了堅實基礎。 

臨床醫學教學是高等醫學教育中的重要門類,也是培養高級醫務人員的重要途徑。臨床醫學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臨床醫生創設更多的實踐機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學生在學習臨床課時,不僅要全面掌握理論知識,更要積極參與到實踐學習中,在病例教學中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臨床思維。病例教學法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中西醫結合內科學的教學質量,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篇2

【關鍵詞】病理生理學 病例分析 教學法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和機制的學科,在醫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該學科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識面廣,不易理解和記憶[1]。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病理生理學的興趣,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多年的病理生理學教學中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病例分析教學法。

1. 何謂病例分析教學法

病例分析教學法是通過對典型病例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來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引導學生將疾病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緊密聯系起來,該方法生動、直觀、操作性強。

2. 病例的采集與整理

我們在教學中所用的病例主要是來自于臨床出院患者的病歷、檢查結果以及相關的書籍網站等等,對所收集的病例進行篩選加工后,選擇具有典型性、實用性、啟發性的病例作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把整個病例以及相關的圖片制作成教學課件以供課堂使用。

3.病例教學法的實施

3.1 病例直觀展示法 把與病例相關的幻燈、圖片甚至標本連同病例一起展示給學生的方法叫做病例直觀展示法,這種方法直觀形象,便于理解和記憶。例如:我在講到紫紺這個概念時,直接導入一張病人由于脫氧血紅蛋白過多,皮膚青紫的圖片,學生們的對概念的記憶明顯深刻很多。

3.2 病例課前導入法 即在講授新課之前,將教學內容通過病例以問題的方式提出來,利用問題導入新課,在授課中解決問題。如在講授水腫時,我引入了這樣一個病例:患者,男,62歲,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20余年,并發慢性肺源性心臟病,5天前感冒后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慌等癥狀,并有明顯水腫。引入病例后我提出問題:患者為什么會出現水腫?最先出現水腫的部位是在哪里?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產生一種迫切進入新課的愿望,圍繞這一病例我逐漸再導出肺水腫的特點及其發展過程。

3.3 病例課后討論法 即在每節課的最后留少許時間,給出一簡要病例,讓學生討論發言,教師最后歸納總結,以達到鞏固本堂課所學知識的目的。比如在講述完休克時,我拿出這樣一個病例給學生討論:患者,男,30歲,因反復嘔血、柏油樣便1天入院,既往有潰瘍病史,入院時查:體溫37.6℃、脈搏10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壓80/50mmHg, 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蒼白、表情淡漠、四肢冰涼、脈細數,劍突下有疼痛。讓學生們用剛才所學的知識來解釋患者臨床主要癥狀和體征。本來沉寂的課堂一下活躍起來,不少同學積極發言,互相補充,最后我將他們所講的要點歸納總結,學習效果非常好。

3.4 病例考核評價法 病例考核法是將病例以答題的形式來交給學生,以檢查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方法。此方法可全面衡量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并考查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比起一般的考試方法更為靈活有效[2]。

4. 病例分析教學法的優點

4.1 病例分析法能培養學生主動分析問題的能力 病例分析教學法比起常規的輸灌式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針對特定的病例,學生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并查詢相關資料,培養自己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4.2 病例分析法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病例分析教學法改變了輸灌式教學法沉悶呆板的教學氣氛,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回答,使課堂變得活躍,不僅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還培養了學生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4.3 病例分析法能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病例分析教學法不僅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本專業領域的知識,還要熟悉與該病例有關的其他醫學基礎與臨床方面的內容。在病例討論過程中,教師還要學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思考發言。因此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綜合素質也能得到提高[3]。

總之,病例分析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深受師生喜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不過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局限性如:某些學生需克服羞澀的心理,病例分析教學法所需學時較多等等。怎樣克服局限性,發揮該教學法更好的作用,還需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摸索。

參考文獻

[1]尹剛、王志強 .病案分析法在病理生理教學中的應用和體會[J]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6 1091-1092.

篇3

【關鍵詞】病例教學法 高血壓 教學應用

高血壓是一種持續血壓過高的疾病,會引起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在高血壓病教學中,由于高血壓病內容復雜、理論性很強,若是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則達不到教學目的,學生難以將理論與臨床實際應用融會貫通,降低了學習效率。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會理解運用高血壓知識,可以采用病例教學法進行教學,現將病例教學法的教學體會報告如下。

1.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由教師根據教科書上的內容安排,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在講解疾病過程中,常常忽略了疾病的發病機理、癥狀表現及與臨床實踐的結合。致使學生難以理解、對疾病的掌握不完全,難以進行深度廣度的延伸,從而教學目標教學質量都沒有達到要求。

2.病例式教學的意義及特點

病例式教學法是指通過對具體病例的分析、討論、推理及判斷,來達到教學目的得一種方法。學生通過對病例的研究思考,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Q策能力,并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態度,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符合醫學綜合性課程、創新綜合性實驗的需要。

病例式教學具有生動、趣味的特點,在病例式教學中,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采用病例式教學具有一定實用性,對學生臨床學習有很大幫助,因為病例都是來源于臨床實際,通過對病理等的分析可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豐富臨床知識;病例式教學的直觀性能夠更便于學生理解,加深學生記憶;病例式教學的啟發性,能夠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啟發學生對知識的更深入理解[1]。

3.病例式教學的基本方法

3.1課堂設疑

在課程開始前,可以提出幾個關于教學內容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再開始講授課程,講授的課程需要圍繞問題進行,最后通過課堂上的講授,使學生能夠解決之前的問題。這種方法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學生對新課的好奇心。

3.2 病例直觀展示

在課堂上直接的將與病例相關的圖片、幻燈片等同病例一同展示給學生,學生現場見過疾病病變都比較少,這種直觀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記憶深刻,提高課堂氣氛,更助于學生理解記憶。

3.3 病例比較鑒別

在教授完一個或者多個例子后,可以給學生準備幾個類似的病例,讓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對給予的病例進行鑒別,使得提高學生對各病例的診斷。

3.4 病例課后作業及考核評價

為了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可以在課堂結束后布置病例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思考研究,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在考試或者考察時,可以將病例以問題的形式交給學生,以來檢驗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

4.病例式教學法在高血壓病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血壓病教學中,使用病例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深奧的理論概念,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為臨床實踐打下堅實基礎。

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隨機分為多個小組,并設立小組長,小組長負責策劃、設計、組織此次高血壓病例教學活動,檢驗小組成員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程度。小組成員負責提供相關資料,對問題進行探討研究等。

其次,根據高血壓病教學的目標,及難點和重點,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典型案例,并把相關資料發給學生,指導學生進行小組研究討論。教師對各小組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適當的進行小組指導,并協調各組之間的溝通。

再次,各小組成員根據高血壓病例資料進行課前討論,小組長檢驗成員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針對病例重難點對學生進行相關輔導。

最后,進行病例教學課,開展小組討論,然后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討論,最后各小組各出一位成員進行發言,教師考察學生對高血壓病例的掌握熟練度、診斷方法、思路等,根據情況做出評價,可作為平時測驗成果。并根據學生發言情況對學生進行進行輔導,啟發學生創新思路,時刻把握課堂節奏,掌握課堂討論的整體方向,最后教師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忽略的細節進行講解分析,帶領學生再次對高血壓病例重難點進行鞏固學習,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在采用病例式教學時應該注意一些問題。在設計病例內容時,要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要設計有針對性的病例,如果針對性不強很有可能會誤導學生,起到反作用。不宜設計過多的臨床知識,要充分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學生理解困難,但是在學生所學知識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面廣、復雜的病例。在課堂上適當的組織討論,教師要把握好討論主線避免跑題現象,注意將理論和實際結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課程講解的深度廣度,以上都是需要教師在病例教學中應注意的,教師要做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

5.結語

病例式教學法是為了滿足臨床需要,培養臨床適用型、多功能及能適應當代臨床發展需要的人才而開展的教學方法,使用病例教學法能夠充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在開展病例教學法中,教師應注重結合本病、本專業的臨床特點,旨在提高學生的臨床能力,并不斷地完善病例教學方法。

篇4

關鍵詞 醫學影像學;PACS;案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1-0095-03

醫學影像學是醫學院校本科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法在醫學影像學的帶教過程中存在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缺少靈活性及臨床病史資料不全等缺點。基于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醫學影像儲存與傳輸系統)病例庫的案例教學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PACS病例庫中完善的病史資料,提高學生的臨床診斷思維能力[1],

形成獨立分析疾病的思路。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

ning,CBL)是以案例為基礎、教師為引導,通過學生對案例的調查、分析、討論等方法,理解、掌握與案例相關的一些理論知識。本文研究以PACS病例庫為平臺,案例教學法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選取齊齊哈爾醫學院13級R床本科學生120名,隨機分成兩組(案例組、傳統組),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各個學期考試成績均無差異(P>0.05)。案例組采用基于PACS病例庫的案例教學法進行臨床帶教,傳統組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進行臨床帶教。

方法 利用齊齊哈爾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建立的PACS實驗室,建立完善病例庫。通過學校PACS實驗室內的教學服務器與附屬醫院的服務器相連接,可以進行數據的同步傳輸,其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癥狀、臨床表現、影像學圖片、手術情況、最終病理等資料。案例組學生可以在PACS實驗室中以病例庫中的案例為基礎,在臨床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查閱PACS中的電子圖片庫,使學生能夠理解、掌握與案例相關的概念及原理。傳統組學生在示教室內采用傳統的講授式、膠片式教學方法進行帶教學習。

本學期期末對兩組學生醫學影像學考試成績進行比較,用SPSS19.0軟件分析兩組學生成績,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

2 結果

案例組學生期末醫學影像學理論考試成績為86.2±

6.1,傳統組學生期末醫學影像學理論考試成績為71.3±

5.7,案例組學生的理論成績明顯高于傳統組學生的成績(t=4.93,P

6.62,案例組學生的閱片成績明顯高于傳統組學生的成績(t=3.71,P

3 討論

本文通過對兩組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對比,說明基于PACS病例庫的案例教學法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要優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采用引導式教學[2],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使課堂產生一種學生之間合作性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索性學習的學習氣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臨床診斷思維的能力,此教學方法值得在醫學影像學帶教課程中推廣應用。

建立PACS醫學影像學病例庫 PACS(醫學影像儲存與傳輸系統)為醫學影像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通過學校PACS服務器與附屬醫院PACS服務器相連接,可以同步下載附屬醫院患者的臨床資料、影像學檢查圖片、病理結果等,為病例庫的建立提供保障。收集整理附屬醫院PACS內的數據,按照系統(神經系統、五官及頸部、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骨與關節系統)建立病例庫,每個系統內按照疾病類型建立典型的患者病例(患者基本信息、臨床表現、醫學影像學電子圖片、術后結果等),體現以文為基、以影為據、文影并重的病例庫。

以骨、關節系統為例,展示PACS病例庫的示意圖(圖1)。在檢索時,可以通過病名檢索查詢,也可以通過系統檢索,方便學生臨床見習、教師備課準備醫學影像學圖片。學生在瀏覽影像圖片時,可以對圖片調節窗寬、窗位,放大、縮小圖片,對病變部位進行大小的測量,對圖像進行三維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后處理,增加學習興趣。每個病例都包含完整的病史資料、臨床表現、醫技檢查結果、手術病理結果,圖文并茂,學生在課堂上展開病例討論,學習熱情、氣氛濃厚。

基于PACS病例庫的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以臨床教師在PACS病例庫中挑選出部分典型的案例為基礎[3],使學生進入臨床診療模擬環境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學生之間展開激烈的討論、辯論,最后由臨床教師對案例的影像學圖片進行細致的講解分析,使學生對疾病的影像學表現產生形象的認識,從中理解、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課后臨床教師布置案例鑒別診斷等相關問題。如肺癌病例,從一張正側位X光片上看到肺門區結節影,教師講解結節位置、大小、邊緣情況,學生討論后,給出進一步CT檢查圖片,再分析結節的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氣管血管集束征等;還有讓學生觀察縱膈淋巴結是否有轉移,通過討論,進一步提出應該再做什么檢查,比如氣管鏡活檢等。整個案例分析過程中,都是模擬真實的臨床診療過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臨床思維。

附屬醫院影像科每日都要接診眾多患者,其中每個典型的病例都是開展案例教學法的保證,臨床教師在平常工作中需要留心記錄典型的病例。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通過校內網進入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查閱相關文獻,經過反復討論、教師引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基于PACS病例庫的案例教學法在影像學教學過程中的成效 基于PACS病例庫教學方法模擬了真實影像科的工作流程以及臨床診斷思維,使得學生無形中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與現實臨床工作相結合,充分了解每一個疾病的基礎知識及影像征象,對疾病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做出正確的診斷。學生在病例討論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反復討論,從中不斷發現臨床問題并解決問題,有利于臨床思維的養成。

帶教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醫學影像學課程的教學目的及內容,在授課過程中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免學生討論過于激烈而偏離教學主題;在選擇典型的、有一定價值的病例時,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盲目選擇;在授課過程中要采用逐步引導的辦法,更要注意討論不激烈的學生,逐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基于PACS病例庫的案例教學法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或者教學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點。基于PACS病例庫的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的與現代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較新,沒有經過長時期教學驗證,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4]。在授課過程中增加案例教學,增加了教師的備課任務,教學工作量增加。同時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綜合素質[5],在授課過程中既要講好疾病的理論知識及臨床相關知識,也要講好片子的影像學表現。

4 結語

總之,基于PACS病例庫應用案例教學法開展醫學影像學教學,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當代醫學影像學的發展前景,模擬現實臨床工作環境,讓學生提早接觸臨床知識,逐步形成臨床診斷思維。本文案例組學生學習成績明顯優于傳統組,分析是由于案例組學生在所接受的教學模式中不僅接觸到典型的片子,還有案例中臨床的相關知識,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習興趣。因此,基于PACS病例庫的案例教W法在醫學影像學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廣大醫學院校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廣微,王東旭,杜友利.PACS系統在醫學影像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5):2297.

[2]吳存剛,張佳怡,李玉宏,等.醫學影像學碩士研究生培養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證實研究[J].遼寧醫學院學報,

2015,13(1):46-48.

[3]王東旭,李廣微,杜有利,等.解剖實驗與醫院PACS系統聯合的教學新模式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1):

142-144.

篇5

[關鍵詞]典型病例教學法 整形外科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11-0165-01

現階段,醫學教育深化改革正在進行中,關于整形外科中的臨床醫學在教學中也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改革,對現代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探索,才能使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高。

一、整形外科的教學特殊性

整形外科本身是一種三級學科,這門學科本身具有涉及面廣泛、專業性強等特點。整形外科學教學內容主要分成美容與整形兩個部分,但是它的診治內容卻遍布全身,它與很多學科之間都存在交叉的關系。這方面教學不僅要擁有非常扎實的外科基礎,還需要將理論知識和臨床之間緊密結合起來,對不同的手術進行因地制宜的設計。[1]在實際教學中,它具有教學內容繁雜、教學時間短等特點,這樣學生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到更多的實踐知識與專業知識,更好的培養出與新世紀相適應的高等醫學實用型人才,這是整形外科教育學方面一直在努力的目標。

二、傳統教學模式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整形外科最大的特點是實用性非常強,以前的教學主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基礎知識的傳授、累積與記憶。在這樣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會主動去思考,只是進行死記硬背,教學理論和理論實踐嚴重脫節,這樣很容易會出現專業畢業生不能勝任理論實際問題的現象。

三、典型病例教學法在外科整形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典型病例教學法主要是指分析、推理以及判斷典型病例,對醫學知識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說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教學方法,因為本身存在易理解、生動等特點,所以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典型病例教學法形式非常多樣,內容十分完整,可以通過書面、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一)目的

典型病例教學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是指對病例進行選擇、整理、加工,經過這些步驟之后得到的就是典型病例。將這些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基本理論的掌握和理解將會逐漸加深,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進而培養學生對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能力、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使整形外科教學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理論部分的教學適當穿插到典型病例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舉一些教學例子,也可以提出一些臨床問題制造懸念,還可以組織學生對理論部分進行分析與討論。這樣一來,基本教學內容就會得到高質量的完成。典型病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要在教學大綱的范圍中選擇出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臨床病例,同時設計出一些具體的臨床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組織同學進行討論。可以通過PPT的形式制造出相關內容的幻燈片,其中插入一些圖片、文本等教學媒體,這樣幻燈片就會變得更加有直觀性、感染力以及藝術性,將以前理論授課的傳統教學模式打破。

(三)優點

要想對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進行討論,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進行。首先,典型病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要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教學主題,這在無形之中對教師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為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教師發揮出了關鍵的作用,教師要在教學大綱的范圍中選擇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臨床病例,并要對其進行整理和加工,并在加工的過程中將病歷的實用性和典型性突出出來。此外,還要找到最恰當的導入方式,設計出的臨床問題應該是高質量的。因此,教師不僅要做到課前認真備課,還要對病例內容熟知,掌握與典型病歷內容相關的病理、解剖等知識,還要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

其次,這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已經選擇的典型病例作為引導,并保證典型病理是真實、直觀、生動的,可以對臨床中某種疾病的診斷標準、辨別診斷等進行印證的。還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將事實擺在學生的面前,[3]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起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培養,在教學課堂中制造出一種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得到提高。通過大量對典型病例教學法的相關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96%以上的同學認為它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值得在未來的教學中進行廣泛的應用。

四、結語

總之,典型病例教學法同傳統教學方法相比,不僅可以將教學任務圓滿的完成,還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是一種臨床教學方法中比較好的教學形式。

【參考文獻】

[1]梁杰,李響.“典型病例教學法”在整形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10).

篇6

關鍵詞:PBL教學;多媒體;肝硬化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3-0207-02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臨床以門靜脈高壓及肝功能減退為特征,常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等死亡。肝硬化疾病教學涉及多個系統,知識面廣,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使學生充分的掌握相關知識。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肝硬化的理解和認識,使學生能很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的掌握此病的內容是臨床教學關鍵。因此,提出了多媒體病例教學與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聯合教學模式。PBL又稱“問題式學習”,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20世紀60年代引入醫學教學領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學習情境的教學模式[1,2]。多媒體病例教學法是一種采用聲頻、音頻等多種技術直觀、生動的展現病例的方法。因此,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法的優勢,結合臨床真實病例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肝硬化的診斷、臨床表現、并發癥及診療原則,達到了更好地教學效果[3,4]。

一、PBL與多媒體病例教學法結合的具體方案

(一)案例的來源

選取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的肝硬化典型案例:該案例存在肝硬化形成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因我國為肝炎大國,肝硬化形成的主要病因為病毒性肝炎,其中以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為主要致病原因。選取代表性強、客觀性強、判定性強的典型肝硬化案例,案例中詳細記錄肝硬化典型臨床表現及體征。典型臨床病例中應包括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水、臍疝、腹部靜脈曲張等典型體征。

(二)設計與準備

嚴格按照教學要求設計教學目標。參考相關書籍、文獻及網絡資源,設置情景,由來自不同科室具有深厚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教員編寫和修改病例,并根據相關要求和不同的教學需要,設計病例后的問題,制成典型病例的PPT。

(三)課堂實施

以內科學教材進行肝硬化的教學,分為兩個課時。第一次課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多媒體幻燈分析病史,組織學生發言,幫助學生分析案例提出醫學問題。以學生的思考和問題為主線,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糾錯。第二次課的主要任務主要是解決問題。采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匯報及討論。在每堂課的最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展示出來,最后對知識要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布置病例分析題,讓學生自行查閱文獻、資料找尋答案。

(四)課后總結

結合每次討論的結果,教師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通過多媒體方式將相關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及處理案例。

二、體會

肝硬化教學是消化科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章節,其中肝硬化的臨床表現及治療又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往傳統的教學是一種“填鴨式”教學,學生主要以“聽”為主,僅靠教師的言傳口授,學生對于一些重點和難點往往難以理解和記憶,故出現死記硬背,無法很好掌握具體內容,加之課堂缺乏具體生動的形象,已無法滿足學生需求,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存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差的情況。PBL是1969年由Barrows教授首創,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下基于問題進行討論的教學方式,它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PBL教學法主要以臨床真實病例為模型,用臨床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查閱資料,整理知識的技能,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及實踐應用能力,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則主要起著知識引導和構建的作用,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5]。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來選擇合適、典型適當的案例,提出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問題,是該教學方式的關鍵。針對剛開始接觸臨床的醫學生要選擇與臨床診斷、治療相關的實際問題,在學生充分掌握臨床基礎知識上,提出臨床問題。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興趣,也培養了學生臨床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許多國家將PBL教學法引入高等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主要是結合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等形式,使學生領會晦澀難懂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用單純的文字表達形式更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真實性。多媒體教學軟件集聲、光、動畫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種教學方式的主要優勢有: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易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許多優勢。同時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向更生動向學生講解肝硬化并發癥,什么是黃疸,腹水的程度,食管靜脈曲張的形成及處理,利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肝硬化的演變過程及臨床表現及并發癥。腹部彩超可觀察到門靜脈直徑,肝臟密度。上腹部CT可了解肝臟的形態、門靜脈及食管胃底狀態、脾臟情況,由學生來分析患者的臨床特點以及與此相關聯的多學科知識,這些信息可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綜上所述,不管是傳統教學法,還是多媒體教學亦或PBL教學法,目的均是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針對肝硬化教學的復雜、臨床表現多樣等特點,應用PBL聯合多媒體病例教學法,激發了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加強了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表明PBL聯合多媒體病例教學法在肝硬化案例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的,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達到了預期教學目標,顯著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美萍,黃玲,張銀華,等.PBL與案例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15(24).

[2]Capiow JA,Donaldson JF,Kardash C.Learning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dical curriculun:studentsconceptions[J].Med Educ,1997,31(6).

[3]金蓉,馬麗杰,辛雪,張子英,段小君.PBL與案例教學法在《護理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6(3).

[4]Shankar PR,Nandy A,Student feedback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rocesses[J].Australas Med J,2014,7(12).

[5]孫冬冬,王婷婷,張磊.多媒體病例結合PBL教學法在心肌梗死教學中的探討[J].醫學教育,2015,28(2).

篇7

【關鍵】案例教學法病理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R197.3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8-291-02

案例教學法是指把案例引入教學課堂環節,以案例為基本教學素材,選擇一些具有實際、生動,富有吸引力和啟發性案例,將學生引入一個特定的真實情境中,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1]。案例教學法不僅注重學生的學,更強調教師的引導,運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創新思維和綜合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學生思路的擴展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1課程性質、特點及教學要求

病理學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重要橋梁性學科,在醫學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重要性在醫療活動的法律意識逐步增強的情況下顯得越來越突出,且病理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在臨床課和將來病理醫學事業上的發展。另外,病理學的建立又是以病理尸體解剖檢查為基礎的,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這為案例教學法在病理學教學中的運用和推廣提供了基礎。

2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實施過程

精選和編寫典型的臨床和尸檢病例是實施病例教學法的基礎和前提,案例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選擇的病例,應該表現一個明確的目標和鮮明的主題,至少應該能使學生通過討論加深對課程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的理解,并能利用課程中所學理論知識進行橫向聯系,融會貫通。如有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尸檢病例,可以在課前安排尸檢實教,通過尸檢學生對病變的形態特征,有非常直觀的印象,將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可以加深對疾病的理解和記憶。開展課前的小組討論,對于學生建立自信和掌握教材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方法,學生可以發表自己見解和主張,增強了病例教學的效果。另外,在課堂中增加了聯系臨床實際的應用性內容,將病理變化和臨床表現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案例教學法的實施主要通過以下步驟:首先教師在課前通過病例提出問題,利用問題導入新課,在授課過程中逐步解決問題,我們把這種教學方法成為病例導入法。如講“炎癥”時,以常見病和多發病癤子為例,提出以下問題:癤子局部組織會發生什么的變化?為何會出現紅、腫、熱、痛?又如講“栓賽”時問同學,病人住院治療,需要注射藥物時,護理人員為什么在注射時一定要排盡注射器中的空氣?等等。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把所講的相關內容與導入的病例的圖片及大體標本展現給學生,我們把它稱為病例展示法。這種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腫瘤”時,可以給學生展示生長在不同的器官具有不同的顏色、形狀、數目、大小的腫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學習的欲望。最后,授完一堂課后給學生舉幾個典型的實例,引導學生從病因學、發病機制、病理學改變及臨床表現等幾個方面對病例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主要的教學內容的同時,對該內容有比較深刻的印象,由此激發學生對病理學的興趣和欲望。如講“泌尿系統疾病”時,舉例:12歲女孩。三天前出現眼瞼浮腫,并有尿量少和尿色變紅。以前有多次扁桃體發炎病史,查體:面色蒼白,有浮腫,心率快,血壓20/12.0kpa,化驗檢查:尿蛋白(++)。

大體:兒童雙側腎臟輕度腫大,包膜緊張,表面光滑,充血、色較紅,表面切面多見出血點。顯微鏡下多數腎小球體積增大,腎小球囊變窄。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系膜細胞腫脹增生及炎細胞浸潤。腎小管上皮細胞水腫,管腔內可見管型。間質充血、少量白細胞浸潤。問:本例患兒為什么有少尿、血尿和蛋白尿現象?血壓升高和面部浮腫是怎樣發生的?通過以上案例的分析,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對腎小球腎炎疾病的全面理解。

3病理學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案例教學法首先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只有在對理論知識透徹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充分開展案例的分析和討論,達到教學目的。其次多媒體教學在病理學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實施“案例教學法”提供了條件,因此,可以收集與病例有關的癥狀體征大體及鏡下檢查等圖片資料,使學生仿佛親臨案例現場,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小結

案例教學法在病理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病理學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高病理學的教學質量和改善病理學的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篇8

[關鍵詞] 案例教學; 病理學各論;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R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2)-01-243-01

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結局和轉歸的醫學基礎學科。它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在醫學教育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一個醫學專業學生來說,學好病理學是非常重要的。故美國著名醫生和醫學史家專家Willian Osler稱“病理學為醫學之本”。我們在病理學各論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

1 案例教學法的涵義 案例教學法是模擬真實的事例,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進行體驗、分析、決策,從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法重在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的培養,其本質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1]。

病理學案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對一些真實的典型病案的分析和探討,不僅強化了相關理論和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面對復雜多變的病情如何去分析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如何做決策,簡而言之,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的內容,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學的內容。

2 病理學案例教學的過程

2.1 精選案例 案例是病理學課程教學的重要資源,只有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和與之相適應的典型案例,才能使教學過程精彩無限,事半功倍。精選案例需要教師把握以下原則:第一、案例的來源。案例必須有一個真實的來源。朱金生認為,案例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情況的記錄,而不是一種“坐在椅子上空想的案例”[2]。通過收集臨床真實的典型病例及部分文獻病案,并結合專業實際加以修剪、補充并編寫而成。第二、案例的內容。設置案例的最終目的是為教學服務,為培養學生能力服務,要緊緊圍繞本學科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全面分析教材和學生層次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同時考慮學生尚未接觸臨床,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案例的能力層次要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重在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案例的評價。案例好壞最終取決于它的應用效果,在課堂測試中反映良好的案例才能運用于教學。

2.2 合理編排內容,創造寬松環境 通過教材進行內容濃縮,凝煉,刪除部分陳舊內容,特別是在各論部分增加了問題思考、病案分析、難點,盡量采取電化教學手段,壓縮病理實驗課學時,增加病案分析學時,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自學條件和實踐機會,從而克服高分低能的傾向[3]。

2.3 組織案例討論,激勵發表觀點 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營造有利于學習的氛圍,負責引導、記錄、組織學生的討論,處處體現以學生為主、著眼于能力培養。教師應始終保持一種“中性”狀態,討論時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有效地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并控制課堂討論。保證討論范圍不偏離主題,讓針鋒相對的觀點能夠表達出來,并通過提問方式以使討論能夠向深層次拓展。最后是班級討論,教師進行總結,并由具體案例提升理論層面。

2.4 合理使用案例,培養創新能力 根據學生及課程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的方法是:①案例課堂設疑型:在某些章節授課前,教師先列出案例,然后提出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教材的相關內容時,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思考,學生在整個課堂中思維都處于活躍狀態,積極動腦,踴躍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最后由教師作出總結分析。②案例課堂討論型:一般提前2至3周時間告知學生準備討論的案例,考慮每班學生人數較多,可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以7-8人為宜,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收集資料,先在組內討論,達成共識,指定中心發言人,其他成員補充,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間競賽性討論。教師進行最后總結,指出思維錯誤的原因及改進的方法,課后學生書寫討論報告[4]。

3 使用案例教學的效果

3.1 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前期學生能較好復習相關背景知識及進行相關資料查閱,案例教學過程,教師與學生不斷交流觀點,交換意見、反復討論,擺脫了以往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背多分”的怪狀,也較好解決前期基礎課程與病理學的銜接,實現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和記憶知識的機器變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3.2 加強理論與實踐聯系 以往學生中普遍存在重臨床,輕基礎的現象,實施案例教學大大縮短教學與實際情景的差距,將病例引入課堂,使病理回歸臨床,讓學生提前進入職業狀態。當他們運用自己已有病理學知識對疾病做出正確診斷及治療時,內心成就感油然而生,產生“我要學”的強烈內驅動力,也有助于工作責任心的培養[5]。

3.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案例教學主要以臨床常見病例為載體,擺出臨床中經常碰到的實際問題,沒有呆板套路或標準答案,通過教師的巧妙的引導,呈現在學生面前,鼓勵他們敢于提出問題,勇于思考問題,善于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4 運用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4.1 處理好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的關系 案例教學法的采用,并不意味著對其他方法的否定、排斥,相反精選病例不可能保持學科理論的系統完整性,要求在運用病例教學法時,注意與傳統講授法配合,并結合實驗、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也是我們主要在各論開展案例教學法,總論部分仍以教授法為主的原因所在。

4.2 案例教學存在時間不足,內容展開不充分的缺陷 有限的課堂時間,使得我們只能選擇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但一個優秀病案所涵蓋的多個切入點及豐富內容絕非幾個代表,幾次發言可以概括,這就造成實際課堂安排受限,僅有部分學生參與,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效果。從討論報告內容也不難看出對病例探討深度不足。

4.3 應避免案例設置對主干教學的影響 生動病例較直觀有助于記憶,但也會導致某些學生在學過相應的課程后,只記得相應病例細節,反而把章節重要內容遺忘,必須多與學生深入交流,及時進行調整、糾偏。

總之,在病理教學中,除了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外,更應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感受、理解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高水平醫學工作者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黃瓊.病理學案例教學的應用與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08,6(18):18-19.

[2] 朱金生.案例教學法及其在我國MBA教育中的作用[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9,(6):23-25.

[3] 鄭少燕,楊棉華,蔡琮.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7,(2):224-227.

篇9

關鍵詞:病理教學 PBL教學法 CPC教學法 討論交流

病理學在醫學學科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學科特點是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態結構改變,兼具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要學好這門課,學生不僅要掌握好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等基礎知識,還要掌握大量抽象的概念及形態學的描述,并且能將知識與臨床癥狀體征相聯系。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近年來,雖然多媒體工具的使用豐富了課堂教學,讓抽象的描述更為具體,但仍然沒有改變教―學單向的傳輸模式。這種模式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生互動不足,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所以靈活多樣地開展病理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上述局面,作者嘗試在病理教學中使用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臨床病理討論(Clinical Pathology Conference,CPC),使課堂變為師生能夠交流的雙向傳輸模式,既“授人以魚”也“授人以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PBL教學法

1.PBL教學法的定義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 Barrows于1969 年提出,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應用。它強調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提倡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是以臨床問題作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引導學生把握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主線貫穿基礎與臨床,聯系多個學科知識,讓學生在解決臨床問題時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可彌補傳統教學中偏重知識傳授、輕視能力培養的弊端,對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幫助。

2.PBL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PBL教學法的實施過程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

學生8~10人為1個小組,每個人要梳理自己已經掌握的關于這個問題的相關基礎知識,并且與同伴分享。

(2)建立假設。

小組內的學生通過討論明確需要學習的內容,然后將有關問題向教師進行描述,由教師判斷是否準確。

(3)收集資料。

小組中的成員通過圖書館、互聯網查找相關資料獲取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論證假設。

全組研究所獲得的信息,成員之間相互交流討論,每個成員作出自己的判斷并陳述依據和理論支持點。

這4個步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學生們在交流討論中進行學習,發現新的問題,有了新的理解認識,然后再一次查找資料、討論,直到他們認為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為止。

(5)小組總結。

每組學生選取1名代表發言,由其對本組所有成員的思維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評價。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將學習成果進行提煉概括,讓相關概念、知識運用與當前的問題聯系起來,形成更協調有序的理解,而這對知識的遷移和擴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由于是學生自己主動解決問題的,這使得學生們對知識更能做到融會貫通,還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正是PBL的價值所在。

(6)教師總結、講解。

老師對各組學生的表現進行講解、評價。

3.教學實例

(1)對象。

PBL教學優點非常突出,但實施起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很高,而中專學校生源層次較低,學生的基礎不扎實,所以無法在中專學生中全面實施這一教學模式。在近幾年的病理教學中,筆者特意選取了幾個學習氛圍較濃、基礎較為扎實的護理班實施了PBL教學模式。

選取12護理1班為實驗組(30人),12護理2班為對照組(30人),經統計學處理,學生性別構成、基礎醫學學科學習成績等無顯著差異,兩組使用教材均為《病理學基礎》。

(2)過程。

選取教材中適合使用PBL教學的“動脈粥樣硬化”內容,教學時數為2課時。實驗組采取PBL教學,對照組采取的是傳統教學方法(講授)。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教師先給學生觀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出現心前區疼痛、大汗、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等臨床表現的影像和病例,并給出患者常年高脂飲食和吸煙的資料,然后提出問題:為什么患者會出現這些癥狀和體征?發病和他的飲食生活習慣有沒有關系?(課外提出問題,不計入學時,教師向學生推薦參考資料和書籍,適當引導。)

第二,學生分組,通過圖書館、互聯網查閱相關基礎、臨床、病理資料,梳理聯系相關學科知識,組員之間互相討論交流。

第三,在第1課時,各組提交作業報告并講解,教師通過點評,以問題為中心,利用圖片、動畫、標本生動講解本章節的知識重點、難點。

第四,提出新問題,學生再次交流討論。第2課時,各組再次匯報本組成果,教師總結。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起了引導提示的作用,學生通過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漸將“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高脂血癥、高血壓、吸煙等)和發病機理(血脂沉積血管壁),出現的病理改變(形成脂質條紋―纖維斑塊―粥樣斑塊―斑塊后繼發病變)及引起的臨床癥狀(心前區疼痛、大汗、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樣痰)這些知識點聯系起來。

第五,統一命題小測驗,檢驗教學效果(課外另外安排,不計入課時)。

(3)結果。

通過測驗結果統計,實驗組成績較比照組有明顯提高。通過課后問卷調查,91.3%的同學贊成PBL教學模式,認為這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思維能力。

4.實行PBL教學法的體會

(1)優點。

①PBL教學法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可以使學生將實際問題與病理學基礎理論知識緊密地聯系起來。

②加強了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傳統講授模式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缺乏與教師及其他同學的交流。而在PBL教學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要參與問題的分析和討論,要聆聽別人的意見,發表自己的意見,當觀點不一致時要學會交流與互動;同時教師也不斷地和學生互動,提供學生需要的指導,讓教學從單向模式變成了多向交流模式。

③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BL教學法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中的每位成員既能陳述自己的觀點,又能討論交流,最終通過團隊協作來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這對他們今后學習生活具有重大意義。同時,PBL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培養了學生獨立觀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缺點和不足。

PBL教學法也存在局限性。一是耗時太長。一個知識內容所需的教學時間大概為原來傳統教學的兩倍還多(課內課外相加),這在中職學校病理課只安排60學時的現狀下不可能全面開展,只能適當選取其中部分重點內容實施。二是對學生素質要求較高。由于中職學生普遍基礎不扎實,部分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所以在具體教學課程中還是出現了少部分學生不積極收集資料、不主動發表觀點、對問題抓不住重點等困難。

二、CPC教學法

1.CPC教學法的概念

臨床病理討論會(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始創于 20世紀初的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其形式為臨床醫師和病理醫師共同參加,對疑難病或有學術價值的尸檢病例的臨床表現及其病理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討論。在病理教學中,CPC教學法是一種很好的以問題為中心、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它與PBL教學法的區別在于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而CPC教學法是教師先講解教材,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前提下,進行案例分析。

2.CPC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1)選取病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習的內容適當選取臨床尸體解剖的典型病例。在選取病例時,注意由易到難,在學論內容時選取簡單的病例,讓學生有個適應過程;到了學習各分論內容時,因為有了總論學習的基礎,可以選擇較復雜的病例,使得學習漸進式推進。

(2)采用“臨床病理討論會”的方式。

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圍繞病例進行思考、分析、歸納和推理,充分準備。在授課中,教師為主持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發言,提出各自的主要觀點及其依據。通常每組派一名同學主發言,其他組員補充。在此過程中,其他組的學生如有不同意見可隨時提出,學生之間展開討論。

(3)教師在學生討論時不急于下結論,可恰當加以引導啟發。

待所有學生發表觀點完畢,教師再對病例進行歸納總結、詳細分析,在對病例的講解中貫穿所要學習的知識點,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3.教學實例

(1)在學習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章節時,由于是課程開端,學生對病理知識了解不多,所以筆者給出了一組較簡單的病例。

病例1:男,58歲,患高血壓病已經十余年。近來常有便秘。5日前去廁所大便時突然昏倒,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和右側上下肢體麻痹。

病例2:女,60歲,5年前已經確診為腦動脈硬化(血管內膜損傷),4天前,早晨醒來時自覺頭昏,并發現右側上下肢體活動不能自如,且病情逐漸加重,至次日上午,右側上下肢體麻痹。

病例3:女,27歲,患風濕性心臟病伴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左心室內有贅生物形成)。下床活動時,突然感覺頭昏,當即臥床,2天后發現右上下肢體麻痹。

教師隨后提出問題:3個病例的病變部位是否相同?在哪個部位?各自的主要病變及其病變依據是什么?

學生們通過自學及相互討論,結合解剖學知識,得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3個病例病變部位相同,發生在右側大腦。學生靈活運用本章知識,依據病例線索判斷出病例1為腦出血(58歲,高血壓,便秘,突然昏倒),病例2為腦血栓形成(血管內膜的損傷是血栓形成的條件,且60歲的年齡和逐漸加重的病情符合血栓形成特點),病例3為腦栓塞(27歲年輕女性,左心室贅生物容易脫落形成栓子,突然發病等符合栓塞特點)。

(2)在學習完心血管系統疾病后,由于已經進入各分論學習,學生已經有了總論的知識儲備,這時候教師給出了高血壓導致心力衰竭的尸解病例,病例包括主訴、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尸體解剖結果,比較詳細具體。筆者讓學生寫出病理診斷和分析死亡原因,并用器官的病理變化解釋臨床表現。學生經過討論分析,認識理解了“高血壓病?―全身細小動脈玻璃樣變性―動脈管腔狹窄,外周阻力增大―左心室代償性肥大―后期由于缺血失去代償,心力衰竭”一系列病理變化過程,也明白了由于器官功能障礙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表現。

4.CPC教學法體會

這種臨床病例討論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實際案例調動學生綜合運用已掌握的知識,促進學生復習所學病理學知識,加深形態學印象,體現了病理學的橋梁作用,把病理知識和臨床密切結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養成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踐運用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同時要做好引導,把教學重點放在病理學知識方面,對于學生比較難理解和未接觸過的臨床知識要做出解釋,避免增加學生的畏難心理,避免學生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對臨床知識的探討。CPC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先經過知識講授,學生們有一定知識儲備,所以實際操作起來較PBL教學法更加容易。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內容的難易程度,根據學生的素質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使用PBL和CPC兩種教學法,這樣取得的效果會更加理想。

三、展望

病理學是醫學基礎學科中首個出現“病”字的學科,它探討疾病本質,聯系著基礎與臨床。所以教師在給學生傳授病理學的概念、理論的同時,要讓學生建立初步的臨床思維。將PBL和CPC教學法運用于病理教學,通過對具體臨床案例的分析,使醫學生不僅能掌握系統的病理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還能獲得獨立學習和更新知識的能力,為培養整體素質高、綜合能力強的臨床醫生打好基礎;同時也讓教學從原來的單向傳輸變成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方式,從而讓整個課堂形成了一股學習的合力,師生都會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2001,22(2).

[2]蘇紅英,張白凌.病理學實驗課多樣化教學方法探討[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2).

[3]謝永紅.淺談PBL教學法在病理實驗課中的應用及意義[J].右江醫學,2004,32(4).

[4]于秀文,張春慶,徐鳳琳,等.在病理解剖學教學中實施臨床病理討論課的必要性[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1,22(9).

[5]李娟,胡曉松,劉馨蓮,等.PBL教學法和CPC教學法在病理學實驗課中的應用J].成都醫學院學報,2007(Z1).

[6]鮮于麗.對病理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07(8).

[7]徐筱紅.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法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7,27(2).

篇10

一、案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適合獸醫臨床病理學的教學目標

案例教學(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一種對臨床病例或特定事實進行交互討論探索的過程,已經被認為是獸醫臨床病理學中培養學生診斷推理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1]。該教學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分析實驗結果或臨床現象的能力,也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的過程[2]。問題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主要是以臨床案例或問題為依托進行探究為導向的學習模式,是獸醫臨床病理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該教學方式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客觀現象的認知能力、批判性思維、理解、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病理生理學、病理診斷學、治療和預防等知識的學習興趣[3]。這兩種教學方式在實施過程中都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靈活地將所學的知識綜合有效地應用到問題解決和案例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是較好的獸醫臨床病理學教學方式。

二、案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教學模式在獸醫臨床病理學教學過程中的設計

獸醫臨床病理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在學習動物解剖和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獸醫免疫學等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健康動物的形態結構、物質代謝和機能活動的知識[4]。在此基礎上,引入異常的生命活動現象及其出現機制,使學生具有較完整的基本理論知識。獸醫臨床病理學不僅介紹動物疾病的某些病理變化,更強調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變化,以便學生對臨床疾病進行準確的判斷和正確的分析,故此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更必要。將案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引入獸醫臨床病理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能鞏固和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符合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案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實施的過程是首先選擇恰當的臨床案例和臨床問題,并將素材公布于學生,學生根據相關素材進行文獻資料查詢和問題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和方案并帶到課堂,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討論、分析和總結。例如,在介紹完水腫的概述后,引入肉雞腹水綜合征的案例,讓學生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這需要學生掌握影響水腫液形成的全部可能因素,并結合動物出現的其他癥狀、指標變化、發病史和飼養條件等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自己對該現象的初步分析結果,然后進行集體分析討論,得出最終結論。例如,臨床動物出現大出血且伴隨著血壓降低的現象時該如何處理,這一問題的引入,學生首先會分析為什么大出血會造成血壓降低,而血壓降低后又會對機體造成什么的影響,對大出血后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綜合分析,然后考慮采取何種措施能阻止疾病的發展并使機體的血液處于良好循環狀態,最后進行集體分析討論。以上案例和問題的引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對相關疾病或病變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詳細的分析,不僅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分析,而且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診斷推理能力,提高學生臨床疾病的診斷分析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教學模式在獸醫臨床病理學中應用的效果評價方式

案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旨在發揮學生的課堂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案例和問題的思考、分析與討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最終效果,可通過學生的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評價,如學生學習興趣、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信息檢索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進行調查。

獸醫臨床病理學中的案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主要重視與臨床生產實踐相結合,將課堂理論知識與臨床常見疾病或病理變化緊密結合,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故可通過學生實習或工作過程中其實際臨床疾病診斷技能加以評價。這一評價方式周期較長,同時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但這是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

總之,案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應用于獸醫臨床病理學教學過程,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較好的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了解臨床生產中常見的疾病或病理現象,提高學生疾病診斷的專業技能。但該教學方式的引入向教師提出挑戰,需要深入了解臨床生產,并在教學過程中講究教學技巧。故如何形成比較完善的教學模式,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Forrester S.D. My journey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 excellence [J].J Vet Med Educ,2006,33:5-9.

[2]Patterson J.S. Increased Student Self-Confidence in Clinical Reasoning Skills Associated with Case-Based Learning (CBL)[J].J Vet Med Educ,2006,33,426-431.

[3]Grauer G.F,Forrester S.D,Shuman C,et al. Comparison of Student Performance after Lecture- Based and Case-Based/Problem-Based Teaching in a Large Group[J]. J Vet Med Educ,2008,35,3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