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綜合性醫院死亡病例統計分析
時間:2022-07-29 10:21:38
導語:三級綜合性醫院死亡病例統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級綜合醫院2017年-2019年門診及住院患者死亡病例,掌握居民死亡的疾病特點,為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供依據。方法提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死亡病例資料1035例,從性別、年齡、疾病構成、死亡地點及戶籍區域進行統計分析。數據運用Excel2007和SPSS19.0軟件進行整理分析。結果1035例死亡病例中,男性病例663例,占64.06%。女性372例,占35.94%;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疾病是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分別占總死亡病例的35.27%、26.86%和14.98%;患者的死亡原因存在年齡差異和性別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患者死亡人數921例,占88.98%;門急診死亡人數114例,占11.02%。本縣區內死亡病例908例,占87.83%。結論死亡原因居首位的疾病是腫瘤,死亡原因的構成存在年齡差異和性別差異,社會和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健康關注,積極控制和降低疾病的病死率。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防治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有助于降低社會人群的病死率。
關鍵詞:死亡病例;疾病構成;統計分析
死亡病例統計分析具有重要的臨床科研價值,不同地區死亡疾病譜均有差異[1]。了解一個地區疾病死因的發展趨勢,掌握居民死亡的疾病特點,對居民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義[2]。通過對某院2017年-2019年門診及住院患者死亡病例1035例進行統計分析,了解死亡病例的性別、年齡、疾病構成、死亡地點及戶籍區域等情況,為醫院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管理提供依據。
1資料來源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統計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上報死亡病例1035例。數據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在人口死亡信息登記管理中輸入查詢日期為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選擇全部內容信息,查詢2017-2019年某院上報的死亡病例數據,數據真實可靠。1.2研究方法數據中根本死因采用《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國際統計分類》(ICD-10)分類標準進行分類編碼統計。數據運用Excel2007和SPSS19.0軟件進行整理分析,定性資料以例數和相對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死亡性別構成統計
2017年-2019年某院上報死亡病例1035例,其中男性663例,占比64.06%;女性372例,占比35.94%;采用χ2檢驗分析不同性別死亡病例構成差異,結果為χ2=5.53,P>0.05,不同年份死亡病例性別構成統計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
2.2死亡原因疾病構成及順位
2017年-2019年門診及住院患者死亡病例1035例,死亡病例按根本死因ICD編碼降序排列前10位的疾病是肺癌(103例)、腦梗死(69例)、冠心病(64例)、腦出血(64例)、肺炎(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例)、糖尿病(45例)、肝癌(40例)、胃癌(40例)、心肌梗死(37例)。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疾病是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分別占總死亡病例的35.27%、26.86%和14.98%,見表2。
2.3不同死因年齡分布
死亡患者中39歲及以下患者的首要死因是損傷與中毒;40歲~79歲患者的首要死因是腫瘤;80歲及以上患者的首要死因是循環系統疾病。59歲以下患者因患損傷與中毒性疾病、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死亡病例大于60歲以上患者。不同年齡分段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不全相同。采用χ2檢驗分析不同年齡分段死亡病例死亡原因構成差異,結果為χ2=199.32,P<0.05,不同年齡分段死亡病例死亡原因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2.4不同性別死因構成不同性別患者死亡原因
統計,死亡病例數男性大于女性,男性和女性死亡病例中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疾病均是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這與總死亡原因疾病構成一致。呼吸系統疾病和內分泌、營養與代謝系統疾病男女比例偏差較大,男性患者明顯大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死因順位中損傷與中毒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較女性患者靠前。女性患者死因順位中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較男性患者靠前。采用χ2檢驗分析不同性別死亡病例死亡原因構成差異,結果為χ2=16.99,P<0.05,不同性別死亡病例死亡原因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2.5死亡地點及戶籍區域
2017年-2019年死亡病例1035例。死亡地點統計,院內死亡人數993例,占95.94%;院外死亡人數42例,占4.06%。院外死亡包括家中死亡和來院途中死亡。住院患者死亡人數921例,占88.98%;門急診死亡人數114例,占11.02%。住院患者死亡人數占多數。死亡戶籍區域統計,本縣區內病例908例,占87.83%;本市內其它縣、區62例,占5.99%;本省內其它地市戶籍病例44例,占4.25%;其他省病例21例,占2.03%。大多數死亡病例屬本縣區內患者,本市其它縣區患者較多,主要分布在永登縣、七里河區、城關區、安寧區。
3討論
3.1死亡病例性別構成
統計2017年-2019年某院上報死亡病例1035例,其中男性病例占比64.06%,女性病例占比35.94%。男性死亡病例數高于女性,這與男女職業分工、勞動強度、社會壓力,心理排解能力不同有關,男性的健康更需要受到重視[3]。有研究表明,女性期望壽命比男性期望壽命高[4],這也可能導致男性死亡病例高于女性。不同年份死亡病例性別構成無顯著性差異。
3.2死因構成順位
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居死亡原因前3位。死亡原因構成順位統計,居首位的疾病是腫瘤,疾病排序為肺癌、胃癌、肝癌和結腸癌。肺癌仍是最常見的癌癥類型,也是癌癥死亡的首因[5]。這與吸煙、環境惡化、空氣污染、農藥化肥大劑量使用、生態環境破壞以及各種心理壓力,不良生活方式有關[6]。吸煙是與死亡風險相關的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在中國,不僅在男性中,尤其在農村居民中吸煙率也較高[5]。應提倡積極戒煙,預防癌癥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排第2位的疾病是循環系統疾病,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為主要死亡疾病。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節奏的生活與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不良的生活習慣、缺乏運動鍛煉等原因引起的肥胖等,促使循環系統疾病發病風險提高。加之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影響,使循環系統疾病年輕化,同時其發病率和病死率逐漸上升[7]。應該積極提倡合理飲食與運動鍛煉,普及心腦血管疾病知識,鼓勵定期體檢,關注個人健康狀況。排第3位的疾病是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間質性肺病等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8]。我國40歲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高達8.2%,COPD急性加重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9]。2014年COPD監測被納人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體系,為制定COPD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據[10]。加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積極規范的治療,有效預防和減少急性期的發生。死亡原因居前3位疾病累計構成比達到77.10%,占總死亡人數的絕大多數。社會和醫療機構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防治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有助于降低社會人群的病死率。由于交通事故、跌倒等引起的損傷與中毒性疾病也占較大比例,應該受到人們關注,遵守交通安全,預防跌倒、中毒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3.3死因年齡構成
死亡病例年齡在60歲~79歲所占比較多(40.19%),其中60歲以上死亡病例816例,占78.84%。這與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有關,老年人整體免疫力水平較差,器官功能下降,且患病后預后差,并發癥發生率高,這些因素威脅著老年群體的健康[11]。死亡病例的構成隨年齡的增長呈上升趨勢。社會和醫療機構應加強對老齡人群的健康關注,控制和降低疾病的病死率。<20歲年齡段死亡病例8例,其中4例因意外事件死亡,3例因腫瘤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死亡人數達5人,其中2人因疾病死亡,3人因意外損傷死亡。社會和家庭都應加強青少年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方式應該多樣化,提倡安全實踐活動。同時也應加強監護人的安全監管教育。
3.4死因性別構成
不同性別患者死亡原因統計,男女性別在死亡病例中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疾病都是腫瘤、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與總體順位一致。男性患者死因順位在第4~第5位的疾病是損傷與中毒性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這與女性患者死因順位第4~第5位的疾病相反。男性患者死因順位在第8~第9位的疾病是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女性患者死因順位在第8~第9位的疾病是神經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不同性別死亡病例在死亡原因順位構成存在差異。不同疾病男女性別構成,男性病例多大于女性病例,可能與吸煙、飲食、運動等不健康的行為管理因素有關,社區及健康管理機構需重視并加強男性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健康行為管理意識。
3.5死亡地點
該院是區域內唯一三級綜合醫院,承擔著危重患者和急診救治的主要任務。從死亡地點統計分析,大多數死亡病例來自住院患者,門急診死亡人數也相對較高,門急診死亡病例主要疾病譜為交通事故、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應加強門急診醫療管理工作,提高門急診醫療質量。死亡病例戶籍區域統計大多數死亡病例屬本縣區內患者,其次是本市其它縣區患者,主要分布在永登縣、七里河區、城關區、安寧區。該院救治的患者區域性比較明顯,還需要加強救治能力和服務質量,擴大救治區域。
參考文獻
[1]初慧中.某大型三甲醫院2010-2016年死亡病例統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33):134-135.
[2]歐文靜,喬文莉,賈少博,等.2010-2017年某綜合醫院住院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病案,2018,19(12):66-67.
[3]趙霞.2009-2016年某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死亡病例統計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7,24(2):157-158.
[4]余杰,楊飛云,陳余盛,等.平陽縣居民死因分析[J].預防醫學,2018,30(6):626-628.
[5]顧秀瑛,鄭榮壽,夏昌發,等.中國預期壽命與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相互影響:基于人群的聚類分析[J].癌癥,2019,38(1):23-33.
[6]朱雙紅.2008-2017年某醫院住院死亡病例統計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8,25(4):310-311.
[7]陳萬青,孫可欣,鄭榮壽,等.2014年中國地區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8,27(1):1-14.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J].國際呼吸雜志,2017,37(14):1041-1057.
[9]吳林,尹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診治進展[J].中國急救醫學,2019,39(5):486-487.
[10]方利文,包鶴齡,王寶華,等.中國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監測內容與方法概述[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8,39(5):546-547.
[11]林桂玲,蔣圓圓,霍海英.2008年-2017年廣西某醫院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中國病案[J],2019,20(6):52-53.
作者:張嬌
- 上一篇: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專業培訓在線教育平臺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