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學范文

時間:2023-04-10 06:0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多元化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多元化教學

篇1

畢業論文 [摘 要]:21世紀人類社會更加趨向于全球1體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勢態。在新世紀 ,音樂在某些方面或在某些學派中被打破,但不1定完全融合,也可能出現1些綜合的傾向。本文通過對音樂多元化的含義及分類,音樂教育多元化的必要性、重要性,進而論證了音樂多元化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從教師、教法的角度論證通過音樂多元化教學怎樣讓課堂“活”起來,培養音樂多元化高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音樂多元化 素質 界限 綜合

Abstract:21 centuries mankind the society inclines toward the global integral whole to turn more and diversified power of cultural.At the new century, so-called and" elegant" music with" popular" music boundary, in some aspects or be break in some school of thoughts, but not necessarily blend completely, also may appear some comprehensive tendencies.This text passes the angle argument to music diversification, sing diversifiedly hermeneutically and give examples the to pull the cloth eye-catcher result, then the argument music diversification is in music educate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from the teacher, teaching method to pass diversified teaching of music how let classroom" live", training the music talented person of the high character

Key Words:Musical pluralistic Diathesis Ambit Synthesis

篇2

關鍵詞:音樂表演多元化教學

音樂表演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聲樂、器樂、舞蹈、鋼琴等專業的人才培養。多元化教學是指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教學,在音樂表演中,如舞臺演出、教學實踐、舉辦音樂會、參加錄音錄像,包括欣賞、觀看錄音錄像等,都屬于多元化教學范疇。當然舞臺的演出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僅以器樂演奏形式為例,就有很多種,如獨奏、重奏、合奏、伴奏等,這些都屬于多元化教學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稱之為多元化教學。實踐證明,在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在以傳統教學為主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對學生有計劃地、彈性地采用多元化教學,具有良好的效果。這一教學方式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和歡迎,學生普遍感到受益匪淺。筆者認為科學地采用多元化教學,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多元化教學的幾種形式

1.舞臺演出

這是音樂表演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是最終要達到的目的。舞臺的演出形式繁多,這里重點例舉器樂演奏的舞臺形式。器樂演奏的舞臺形式包括獨奏、重奏、合奏、伴奏。

(1)獨奏

只要具備演奏基礎,有一定的基本功訓練,具備一定數量的演奏曲目,老師就應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上舞臺進行表演,讓學生多參加獨奏的演出。獨奏也需要經驗的積累和心理素質的調試、培養。首先要把上臺前的準備工作做好,例如,檢查一下樂器的狀態如何,音準調試得是否準確等。調整放松自己的心情,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在舞臺上才能充分發揮并展示自己的技術水平。一般音樂表演的考試大都以此種形式出現。筆者抓住考試前的機會,給學生上公開點評課,也就是每個學生上舞臺演奏準備要參加的考試曲目,其他同學進行點評。同時尋找不足,當場改進。能解決的問題馬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下去反復練習,下次必須解決。通過公開點評課的訓練,學生進步很快,而且在考試過程中,每個學生的進步幅度都非常明顯,收效極佳。

(2)重奏

重奏不同于獨奏。它講究相互配合。因此雙方的互相配合十分關鍵,二者是一體,在演奏自己聲部的同時,也能傾聽到或感受到對方的演奏聲部的進行,要使兩個聲部有條不紊地結合,這樣才能夠配合好。要傾聽和聲的整體效果,積極主動、和諧合作、默契配合。在短學期教學期間,筆者采用多元化教學,給學生布置兩首器樂重奏作品,要他們親自演奏,體會音樂感覺。雖然剛開始對于沒有過合奏經歷的學生來講,挺有難度,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學生熱情很高,都主動找老師給他們安排重奏訓練。

(3)合奏

合奏是器樂演奏最常見的一種演奏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平時要多積累這方面的經驗,會對將來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很多人就缺少合奏意識及合奏經驗,最終無法勝任合奏。除了依靠學院的合奏課,還要尋找各種機會多參加合奏訓練,及時總結,不斷積累經驗。

(4)伴奏

伴奏是音樂表演中的另一種形式,如獨奏伴奏、獨唱伴奏、舞蹈伴奏等,是大家非常熟悉多見的一種形式。伴奏所處的地位不同,它處于輔助地位,起配合和烘托、襯托的作用。伴奏時要突出主旋律,要做好陪襯和鋪墊工作。學生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克服困難,多參加伴奏,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服務意識。

2.錄音

錄音和平時演奏不同,一說到錄音學生就都會有一種緊張感,不過這樣他們會更加認真對待,必要的緊張還是要有的,但不能失控。在沒有錄像的條件下,筆者就組織學生錄音,每次的考試都要錄下來,反復聽,幫助學生查找不足之處。這對學生的提高非常有幫助。錄音時演奏者本身所用的力度和平時也有所區別,因為麥克風的靈敏度極高,它所處的位置、角度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包括演奏者的松弛度和緊張度等,都會對錄音產生影響。所以在錄音時,要多講究音色和音質。這樣對錄音的效果有益。在錄音時,往往不用平時舞臺演出時的力度,則會有更好的音響效果。否則,麥克風的靈敏度大,用平時的力度來演奏帶來的噪音大,效果極差。錄音時,應該多在演奏技巧上下工夫,例如,在進行琵琶演奏時左手要多加些“吟”弦的技巧,這會使聲音更加有潤性,音色柔美好聽,獲得很好的效果。

有時筆者把學生帶進錄音棚,進行多元化教學,表面上看給人比較松散的感覺,其實更接近于現實。實際上更接近實際,這就是實踐,是學生在一對一的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也是超前實現目標的良好途徑。如果沒有實際操作,就沒有以上經驗的積累。

就像學生在學校學習,只有理論基礎,沒有社會實踐是不完美的。年輕時應抓住大好時光,勇于創造,拼搏進取,我們就會有收獲,就會有成績。如果在學校時就積累經驗,等到走上社會后就能夠很快地適應社會,滿足社會需求。采用多元化教學,能解決這一難題。

3.錄像

錄制音樂要講究聲情并茂,這是表演的進一步升華,必須自然松弛,美觀大方。這是聽覺藝術和視覺藝術的完美結合,不可緊張或松懈。有的演奏員,一錄制作品就很假,很做作,或錄制不好反復地接錄,這些都會對錄制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學校學習期間就要定時安排錄像,可以在學期的期末考試時給學生錄制。先講錄制的要求,然后再由有經驗的老師進行點評,找出每個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進行總結,不斷積累提高錄制效率。這也是多元化教學的體現。

4.舉辦演奏會

定期組織學生舉辦演奏會,對積累舞臺經驗大有好處。有的學生基礎不好,彈奏幾首曲子就沒勁了,彈不動了,基本功匱乏。這樣的同學就要求多練習基本功,練習力度、速度、耐力等,這些提高后,方可上臺演奏。有的學生怯場,無法控制自己緊張的情緒,導致不能正常發揮和演奏。所以要多為他們創造演出機會,多鍛煉從而緩解緊張度。對于特別愛緊張的同學,剛開始可以安排和其他同學一起演奏,經過鍛煉逐漸適應后,再讓他自己進行表演。這樣就逐漸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理,讓他們更加松弛,從而達到自由發揮的境地。

5.參加教學實踐

要有計劃地讓學生親自參加教學實踐。在短學期教學工作期間,筆者安排了兩名大一年級的學生,來給兩名小學生授課。課的內容是一首短小的琵琶復調二重奏作品,這些內容筆者事先并沒有教過他們。對他們來說都是剛剛接觸的新作品,筆者在旁邊現場指導,學生們換位了,現在他們不是學生,是老師。老師在教學時,就要有迅速試奏的能力,科學安排指序、把位,還要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時他們的注意力是絕對的高度集中,這時他們的試譜、安排指序指法等就顯得更加積極主動了。當遇到問題,筆者認為這個問題他們解決起來有難度時,就會主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一起分析解決。這樣他們在小學生面前既不失去自尊,又可以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發現他們的演奏姿勢懈怠時,筆者就在旁邊提醒他們,注意自己的演奏形態,學生會學你們的。小同學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小同學,積極主動配合老師的思維,主動試奏,很快可以學會。有的小同學試奏本來就不快,也不主動配合老師,就等著老師一句一句地教,這就考驗老師的耐力和耐心了。等到筆者送兩位同學離開課堂的時候,他們異口同聲地說:“老師,其實你當老師也挺不容易啊!”筆者開心地笑了。通過實踐,首先,讓他們懂得了老師的辛苦和用心。這樣回到他們自己的課堂,他們會更加積極地配合老師的教學。其次,他們得到了教學上的訓練,也為將來教學積累了經驗,為他們逐漸適應社會做準備。這就是多元化教學帶來的益處。所以,有計劃地采用多元化教學,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多看、多聽大師及演奏家的演奏和表演,解放思想,開闊視野,聲情并茂,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

二、如何采用多元化教學

要做好多元化教學,教與學是相互的。無論是對老師的專業素質還是對學生的本身素質要求都是較高的。

1.多元化教學對學生的要求

(1)學生要具備較好的基礎和音樂素質。人人知道,無論做什么,基本功都是最重要的。然而基本功的訓練往往是一些學生的弱項。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苦練基本功,提高學生練功的積極性。對于這個問題,筆者采取了集體練功的形式,互相勉勵、互相促進的方法,一起練功,從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他們聽到同學在練功,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主動要求參加到練功的行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基本功訓練往往很枯燥,還需要一定的體力、毅力。有的傳統樂曲很長,不好背譜。這需要有能吃苦耐勞的精神,任勞任怨,不厭其煩地反復訓練才能達到要求。

(3)德藝雙馨。學生不但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要有嚴禁謙虛的學風,品學兼優,德才兼備。要培養人情、人格、人性等全面發展的人才,要以此為積淀培養合格的人才。

2.多元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在多元化教學中主要應實現以下方面的內容。

(1)引導啟發。音樂表演本身就是對音樂作品的藝術再創造,要求學生有創新,有自己的構思和想法,教師不要過多干涉其思路,關鍵在于引導。在不違背音樂規律和原則的前提下,允許學生盡情發揮,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

(2)歸納重點。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計劃地學習、復習學過的樂曲,預習不同時代的新作品,分析它們的結構和特點。老師可以歸納重點,鼓勵學生改編創作。通過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由淺入深。音樂表演是綜合性的藝術,教師要把握難度和進度,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有了老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積極配合,多元化教學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當今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就應采用多元化教學的培養方式,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更有效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合格人才。

三、實行多元化教學帶來的社會效益

1.自食其力,信心倍增。筆者在多年的音樂表演的實際教學中,嘗試著采用多元化教學的方式。有的學生在校期間就不斷地實踐,逐漸積累經驗,自食其力。通過多種形式的鍛煉學習,學生增強了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多元化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理論密切聯系實際。在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期間,對學生采用多元化教學,可使教學更加靈活、切合實際。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

篇3

國內高校的教學模式常常讓學生習慣于去“接受”,而教師又常常無視學生的反饋。與此相反,西方的教育卻非常注重學生的參與性,通過教師設計的多種教學活動,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以此來拓展學生的思維領域,更有效地擴大知識儲備量。例如,在美術教學中對作品的分析、比較和借鑒是常見的教學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往往是教師“一言堂”,教師講得辛苦,學生也聽得疲倦。實際上,學生此刻早已具備一定的自我建構知識的能力和使用互聯網去搜集資料的能力。美術作品的社會背景、造型特征、美學價值、審美心理等方面的信息資源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教師可以在課前預先布置學生對授課內容進行資料收集,在上課時再讓學生共同參與到對作品的評價中來。在這樣一個民主、寬容的課堂環境中,教師不但可以及時得到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信息,還能與學生一道強化知識,把握重點。學生也能從與教師的合作與交流中,更好地發揮學習的主體性,增加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如此,在對學生習作進行講評時,教師也可以采用這種參與互動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進行評價。這樣不僅有效地避免了教師個人的主觀評價,還能幫助學生在整體觀照中通過橫向比較相互觀摩借鑒,及時發現和糾正自己作畫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討論交流式

教育不是灌輸,應是相互交流。教育學家們認為,恰當的討論與交流能讓學生克服自我表達時的緊張和恐懼心理,并能訓練學生清晰的思維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在西方國家,課堂討論是一種習以為常的授課形式,課堂討論的時間甚至占全天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事實上,在美術教學中,學生許多創作理念問題、技術取向的問題都會在討論交流中產生和明晰起來。學生在傾聽、質疑、交流、討論中能夠不斷豐富、加深對美術作品的體驗。不但理論課如此,技法課也是如此。當然,這樣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預先設定好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討論主題,合理地引導學生去質疑、探究。例如,在水彩畫基礎課程中,有些同學受到一些當代藝術的影響,熱衷于表現水色肌理,而忽視對形態的把握。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就可以將它設定為一個討論話題,通過討論或辯論,引導學生自己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適時地給予點撥與糾正。這樣不但對學生的美術觀念進行了正確地引導,讓學生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學會了表達和研究,學會了正確看待他人觀點,學會了隨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還學會了把自己的觀點與他人的觀點進行比較,發展自己的獨立評判能力。

三、自由開放式

篇4

[關鍵詞] 小學建筑;多元化;教學空間;設計分析

一、現代教育管理模式與理念的探討

在傳統的校園的規劃和建筑設計中,僅僅是根據傳統“被動受教育”的教育理念來進行的,強調“被動型”的教學空間,而忽視了學生“主動型”的教學空間,其重點是對學生群體的“模子式”培養,而忽略了對學生個體的個性培養。對于校園教學空間的定義是狹義的,僅僅局限于普通教室和圖書館等較少的空間類型,對于校園整體教學空間的營造也沒有重視。

因此,通過對校園建筑多元化教學空間的研究,針對學生主動學習的行為模式進行空間設計,有利于多樣式教學行為的順利進行,也順應了現代教育發展的方向,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校充滿可以教學的空間的同時,也讓學生擁有更多學習的機會。

二、教學行為模式與空間關系的研究

空間環境設計是否適應對人的感官和心理有直接的影響,從而對人的活動及其效率也會產生作用。因此,在校園教學空間設計上應考慮教與學的特點,既要滿足傳統授課方式的特性,又能為學生創造更多拓展學習的條件。

教學空間設計需要適應教學活動的要求,在傳統課堂授課式教育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主動學習行為特征,創造交往空間,增加師生交流、學生交流幾率,在課室環境中營造活躍的教學情境,以及“開放式”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新時期的教育是一種動態的、連續轉變的程序,教學空間設計應打破傳統的圍墻及方盒子形式,突破“排排坐”的課堂模式,通過靈活的空間布局,增加學習的互動效應。良好的空間環境,表現為對空間內活動的較強適應能力,為活動行為創造優越條件。

三、多元化教學空間的構成

校園教學空間的構成要素和影響因素具有多層次性及多功能性,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立體的結構體系。探求校園多元化教學空間可以從其所包含的教學內容、客觀形式、行為心理等方面進行研究;并從宏觀層次、中觀層次和微觀層次上進行剖析。

1.公共教學場所

包括主教學樓課后的教室、圖書館閱覽室等,其主要性質也適應教學空間的設置要求,即以學習為主的空間特征。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各類型建筑提供的教學空間環境進行研究,歸納總結出適應教學要求的空間形態,對現在校園中的公共教學場所進行改造和優化,創造出更多適宜多元化教學的場所。

2.公共交往場所

作為主要教學空間的有益補充,需要重視公共交往場所中對教學空間的有效營造,解決好“動”與“靜”這一對矛盾,同時也是為了適應教學行為多樣性、靈活性的要求,通過對交通空間的異化處理,營造有別于教室、自修室等室內空間的學習環境,就是對校園教學空間的豐富和有效補充。

3.戶外環境場所

校園教學空間可以放大到校園整體層面,除了在校園規劃中考慮各教學建筑的位置選址、相互關系以外,還可以在戶外創造適合學習的場所。同樣,戶外環境場所是作為校園教學空間的有益補充。

四、設計實例分析

在工作中,筆者有幸參與了實際的校園建筑設計項目,并在其中作為主要的項目負責人,有機會在實踐中創造以上論述的多元化教學空間,并以該項目為例,進一步驗證多元化教學空間在校園建筑設計中的可行性。

廣州市蘿崗區峻森商住小區位于廣州市東部“科學城”內的KXC-P6-1地塊,蘿崗行政中心區的東北端,是科城山莊綜合住宅項目的第三期,科城山莊是一個建筑面積約有九十七萬平方米的大中型居住社區項目,一共分為三期開發,現時已經完成了前兩期,并交付使用,第三期的峻森商住小區正在建設中。該住宅區配套有一所小學及兩所幼兒園,都屬于在第三期中開發的。

小學位于第三期用地的東部,用地面積為兩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一萬八千平方米,設有教學樓、體育館、食堂、宿舍樓以及室外運動場地五部分。在總平面的布置中,教學樓位于基地的南部,接鄰主廣場,中部分別為室外運動場和體育館,體育館北部連接食堂和宿舍樓。

教學樓的平面以反“E”字形“三橫一豎”的形式布置,“三橫”為傳統的教室,“一豎”為特色教室、專用教室等,通過教學走廊相互連接,在教學樓內通過各種功能空間的組合,創造了豐富的中庭空間和交往平臺空間。“三橫”與“一豎”既相互獨立分區,又相互緊密聯系。傳統的教室以排座的形式為主,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相對為“靜”;特色教室、專用教室的布局比較靈活多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有較多互動,相對為“動”。以上兩種教室形態相互獨立分區,是為了“動”“靜”互不影響,教學走廊則起到聯系“動”“靜”分區的過渡作用。

連接傳統教室區和特色教室區的教學走廊,通過局部擴大以及節點處理,形成休息平臺和中庭,創造了許多設于教學樓內的公共交往空間,結合之前的論述,這種空間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來,作為多元化教學空間的豐富和補充。教學樓首層緊接門廳的是一個放大的中庭空間,作為校園文化藝術展示以及學生課間交流的主要場所,中庭的地坪標高稍微比周圍抬高,北面接直上二層的大臺階,再接二層的休息平臺,結合大臺階上空位于三層的學生活動中心,這一系列布局,豐富了教學樓的室內空間環境,增加了空間的趣味性,為教學樓創造了一處以中庭為主題舞臺,大臺階為觀眾座位席的半開放的小型劇場空間。

五、結論

校園某一特定領域空間的塑造更應是對校園學生行為模式研究后的與之心理、行為需求相適應的建筑空間的回應。與學生行為模式相適應的環境空間,更能激發學生各方面潛能的彰顯和學習興趣的引發。

【參考文獻】

[1] 徐磊青,楊公俠 編著,《環境心理學》,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6;

篇5

一、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將課堂評價改革目的明確定為:評價不在于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而是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其還對教師明確提出“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著重探討應該用什么樣標準評價課堂教學問題,如何引導與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質。可見,課堂上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以往被評價的主要對象,更應是學生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發揮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導向功能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質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活動對小學生而言是他們生命歷程中的一段重要經歷,那么關愛學生生命發展,創設多元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是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靈魂所在。

二、開展課堂實踐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多元化學科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是需要不斷創新和發展的,不僅僅局限于心理學、音樂學、美術學、審美學、語言學等學科領域,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挖掘和總結,實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明確實行數學課程改革要解決問題的根源在于過分強調學科本位,教學視野過多地關注在數學知識本身的學習,而忽視了多元化學科知識與數學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的關系,從而也忽略了將數學學科主動與其他多元化學科的相互聯系與交叉。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問是知之始。讓學生學會學習,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學會運用多元化學科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只要大膽實踐,勇于探索、創新和發展,認真總結,我們就一定會在課程改革和創新的路上有更多的發現、更多的收獲。

三、設計分層作業

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智能是有差異的,而小學生在智力、興趣、愛好等方面表現出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但“差異”并不是等于“優劣”。“差異”同樣是一種教育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基礎上,巧用這種差異,使教學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需要,切實為學生的發展而努力。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相應層次的作業,以達到幫助他們建構知識的目的。把過去同樣內容、同樣標準、同樣模式、同樣分量的作業,改為三種不同難度的作業,即基本作業、選擇作業、超額作業。凡完成本課時所必須完成的作業,視為基本作業,允許優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照顧學生好中差實際,將題目作些變化,視為選擇作業,學生各取所需;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視為超額作業,不作硬性規定,讓學生在更大的空間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不同層次的作業,以此來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變“要我做作業”為“我要做作業”。

四、注重教學評價

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與過程和方法的關注與整合。強調評價的過程性并且關注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改變將紙筆測驗作為唯一或主要的評價手段的現象,運用多種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除了紙筆測驗以外,還有訪談評價、問卷評價、運用核查表進行觀察、小論文、成長記錄袋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等。

如書面作業評價形成也可多樣。可讓學生對自己的書面作業先做個自我評價。如“我輕松的完成了”;“我很艱難的完成了”;“我仔細專心地完成了”等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時刻提醒自己,監督自己,使自己養成認真做作業的好習慣。

情境測驗和成長記錄也是數學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教師可以用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日記已經讓學生走進數學生活,感悟數學是現實的是有用的,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可以通過數學日記寫出數學發現,數學思考,數學方法等這些都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評價過程,也是數學教師評價學生的數學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因為通過學生活動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不但能夠評價學生知道了什么,還能夠評價學生能夠做什么,還可以在學生的實際活動中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與分享,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等。

篇6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教學效果

中學體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它不但是學生獲得身心多方面發展的基礎,與其他文化課程一樣,在學生的升學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更為重要的是,中學階段的體育基礎直接影響到日后的學習和工作,尤其在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一個良好健康的身心環境對于一個個體的發展是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的。從這個角度講,中學體育的教學活動就顯得意義非常。作為中學體育教育的核心,體育課程是體育改革的關鍵。在經濟社會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我國中學體育教學觀念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立體化、多層次、高效益的教學要求正積極的影響著中學體育的發展前景。因此,針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教學理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其人格得到健康完整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學體育教學的現狀與基本要求

1.中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在現階段,我國部分中學在較重的課業負擔下,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擠占,加之體育教學教學場地的限制和體育器材的短缺,中學體育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而更為重要的是,在體育場地和器材的限制下,教學內容難以得到良好的開展,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并未能夠根據中學生的心理與身體發展狀況來開展,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難以對中學生形成必要的吸引力,即便是在基本的教學內容方面也存在難以達到多元化標準的情況。此外,在中學體育教學科研方面,無論是校級的經費還是上級的撥款都現實十分有限。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又直接導致體育教師在積極性、主體性方面較為欠缺,教育教學的動力不足。

2.中學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1)明確教育教學的目的。對任何一個中等學校而言,在制訂體育教學目標時都應明確其目的,教學工作的組織實施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提高其運動技能為主,而不是為了中學教學體系的需要,“勉強”而為之。(2)構建體育教學的結構。在確定了教學目的之后,中學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考慮,并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對教材進行精選與篩檢,突出教學重點,解析教學難點。(3)教學模式的實施。在該階段,需要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保證體育教學工作的有效實施。第一,以教研室為單位成立課題小組,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對教育教學改革工作進行全方位的實施;第二,對各單元連續的教學工作進行廣泛的討論和研究;最后,要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和驗收,然后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的意見。

二、中學體育的多元化教學模式類析

對中學體育的教學工作而言,由于中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因此有較多的教學模式可供選擇。一般來說,考慮到中學體育的教學特點和教學資源限制,自主化學習模式、差別化學習模式、模塊化教學模式和俱樂部式教學模式是較為常見的。下面分別對這些教學模式進行分析:(1)自主化學習模式。該模式是一種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以此來引導中學生對其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與經驗進行“調用”,使已經存在的知識與經驗能夠在對新知識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必要的鋪墊,促進知識的遷移和轉化。自主化學習模式的基本特點包括自主性、民主性、差異性和創新性。在該模式下,學生會通過自主探究、嘗試學練實現對知識的主動建構,促使其能夠進行更為積極的思維活動,也能夠促使其對個人的個性心理品質進行磨礪。當然,在該模式下,教師課需要對課堂進行總體的把握,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其創設更多的自主時間和空間。(2)差別化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的教學活動中,需要調動不同類型學生的積極性,在不同的時期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分析,對其學習熱情進行保護和激發,促使他們能夠從“要我學”轉變成成“我要學”的良好的積極的狀態。因此,在實施差別化教學法時,需要按照學生的單項能力對其進行分組。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單項能力和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不同的層次應有不同的要求,這樣,每一位學生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奮斗目標,他們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加到體育教學活動之中。(3)模塊化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十分重視學生的“職業”特征與個性特點,因此,該模式的實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和成功感的獲取。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更加自覺的參加到鍛煉之中,平時進行體育活動的頻率也會顯著的增加,這一些都與該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積極性、自覺性的提高有直接的關聯。該教學模式由難組織變為易組織,學生也將體育鍛煉看做是生活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該模式由于注重培養了學生體育意識、習慣與能力的培養,還會促使學生現代體育意識的形成,增強其思維能力和判斷力、創造能力。(4)俱樂部化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能力的提高,試圖滿足各類學生的不同需求。該模式的組織形式實際上已經打破了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形式,學生可以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的選擇,包括老師的上課時間也可以進行機動的設計。該模式的優越性在于,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了教師的特長與學生的個性。雖然該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也逐漸的得到了越來越多學校的認可。

三、中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支撐要素解析――基于師生角色的考量

(1)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不僅指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增進學生的主體性,更是指教學的過程要隨學習內部矛盾的展開,促使學生進行自我活動和自主學習。因為,學生的創造性活動原本就是在教師創設的特定的環境中,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有關的知識,所以,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要堅持以探究為主線,重視學生學習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2)改變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素質。中學體育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關鍵在教師,教師需要進行不斷的學習和接受培訓,充實和更新自身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水平與能力。以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發揮主導性作用,又要大力弘揚“教學相長”的優良傳統,建立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啟發、相互激勵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要特別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練習。

當今時代呼喚著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而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最佳途徑或最終目標就在于如何讓學生“學會學習”。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綱為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在學校、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鑒于此,作為新課程改革產物之一的多元化教學模式便應運而生,它改變了傳統、單一的灌輸方式轉變為接受的課堂教學方式,充分考慮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時期的中學生的特性,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馬曙明.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理論及其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

[J].科教文匯.2009(2):192

[2]黃旭.中學體育教學“分層教學模式”研究――基于個體差異的視角[J].群文天地.2012(4):181

[3]蘆勝男.中學體育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淺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8):77~78

[4]黃火俊.職業中學體育模塊化教學模式初探[J].科教文匯.2011,(1):148~149

篇7

學生皆是通過教學方式來獲得英語知識的,因此,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也決定了學生吸收知識途徑的多元化,是對疲憊性教學的一種改變,能夠將英語教學改頭換面,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通過創設英語學習情境,實踐英語中的各種對話。老師要保證課堂80%的英語語言,給學生創建一個人為的英語環境,久而久之,會對學生的英語發音和聽力產生好的作用。在語言情境中,還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加上小道具的輔助,讓情境顯得更加真實。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英語課本時,可以將英語教材的前三個單元融合在一起,假設新朋友見面和相互了解的過程。比如,詢問對方,你來自哪里,Where are you from?然后又可以介紹本地的景點,便可以用上“Where's the post office?”的句型。接著就是問愛好,以及為什么會喜歡這個的原因“Why do you like koalas?”其中具體的對話內容,可以交給學生設計。這樣能夠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實際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而不是照本宣科。

二、做到教學目的多元化,展示豐富教學成果

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用英語。但往細了說,又不能僅限于此。英語教學也可以有不同的目的,起碼在每個教學任務下,目的是不同的。設置多樣的教學目的有利于學生學習有所重點,能夠突出不一樣的教學意義。就像是不一樣的糖果一樣,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如果為了鍛煉學生的聽力,那么就可以播放英語故事,然后讓學生講述故事的大概,看誰組織的意思是最貼近的。如果教學目的換成提高寫作能力,那么就可以讓學生使用某幾個英語單詞,寫成一個小故事。如果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對話水平,那么就可以進行“實戰演練”,與同學與老師一起學習。可以將這幾部分組合在一起,也可以分開進行鍛煉,這便是教學目的的多元化。正確理解和應用教學目的的多元化,能夠彌補學生英語學習的薄弱方面,也可以進行針對性教學。短板是限制學生英語進步的阻礙,這一點便可以在多元化目的教學中得到解決。

三、發展教學內容多元化,完善英語學習途徑

英語是一門語言,所以,它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來源也不僅僅是教科書。發展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可以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途徑,喚醒他們生活化學習的能力,也能開闊他們的英語學習視野,從更加多樣化的途徑中獲得內容各異,更加豐富的英語。例如,在教學“What does he look like?”時,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鍛煉學生如何描述人的外貌。而這些在任何的英語作品中幾乎都出現過,老師可以以此為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外貌描述的英語詞匯,并注意積累和應用。又或者在學習“I’d like some noodles”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外國的美食雜志,里邊有很多食物口味和外表的介紹。這樣一邊給學生展示美妙的食物圖片,一邊學習英語,恐怕也是孩子們樂意之至的吧!

四、提倡教學主體多元化,積極發揮榜樣和家庭作用

篇8

關鍵詞:初中教學;思想品德教學;多元化教學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01(2016)04-0167-01

知識經濟的到來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特別是創新教育的普及,致使現代教育的主要目標逐漸向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轉變。筆者認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諸多問題。許多學校在開展教學時不再單純地進行理論教育,更傾向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時效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

一、多元化教學的意義及必要性

(一)多元化教學的意義

傳統教學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標準及評價依據,大多數教師只關心學生的考試分數。這種評價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學生難以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這樣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制約了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深入發展,單一的評價模式已不能滿足初中教學的要求,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恰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評價的平臺,以此幫助教師更全面地考察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二)多元化教學的必要性

多元化教學有著它的必然性,主要體現在:①多元化的教學是多元化評價最基本的要求,為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應該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②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初中思想品德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③初中生的素質教育也要求思想品德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二、多元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實施多元化教學不僅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制度,更需要教師的積極配合,這樣才能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下面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結合現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學習,也可以讓學生歸納、總結和提煉課外所收集的材料,成立評選小組,撰寫論文比賽,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強化學生相互團結、互幫互助的思想,激發他們對思想品德課的熱愛。

(二)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不僅要求教師使用多媒體,也要求學生加強對多媒體的使用,教師應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教學、合作教學、研究教學,使學生充分利用多媒體搜集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知識、資料及其他信息,幫助學生梳理教學思路和主線。例如,在教學“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這一課時,播放收復香港、澳門的相關歷史資料,讓學生在課前了解港澳臺問題的解決方式及現狀,幫助其樹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高度責任感。

三、初中思想品德多元化教學路徑探討

在傳統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師生缺少溝通,教師只是單向地向學生灌輸教學內容,學生缺乏主動性。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從教學評價與教學形式著手,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之上,完成教學目標。

(一)教學評價多元化

傳統的教學評價較為單一,這與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不相符。新課程標準改革之前,思想品德課的評價模式僵化,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多元化評價模式作為一種新的評價方式,主要是把成績評價、日常評價與學生的實踐及課堂表現緊密相連。例如,個性化的體驗活動。由于每個人的性格、知識水平不盡相同,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同。此外,由于社會閱歷、家庭背景的差異,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吸收程度也不同。為此,應該實現教學評價的多元化。例如,學生的平時表現、描述性評價、成長記錄等都可以列入被評價的范圍,這樣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在不影響學生的情緒與狀態下,培養學生的價值取向,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教學形式多元化

教學形式及內容的多元化能夠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隨著多媒體資源的發展與普及,教學內容不再單調、枯燥。比如,在講解“網絡是把雙刃劍”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新聞、實例及視頻資料,也可以讓學生開展辯論賽討論上網的利弊關系,一來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二來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總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多元化模式,符合新課程標準改革及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符合教學改革的大方向和趨勢,它注重對學生的全方位、多方面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僅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要轉變多元化模式,其他的課程與年級也要轉變,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譚幫和.也談初中思想品德新課導入[J].新課程(教師),2012(7):43.

篇9

關 鍵 詞:音樂表演 多元化教學

音樂表演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聲樂、器樂、舞蹈、鋼琴等專業的人才培養。多元化教學是指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教學,在音樂表演中,如舞臺演出、教學實踐、舉辦音樂會、參加錄音錄像,包括欣賞、觀看錄音錄像等,都屬于多元化教學范疇。當然舞臺的演出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僅以器樂演奏形式為例,就有很多種,如獨奏、重奏、合奏、伴奏等,這些都屬于多元化教學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稱之為多元化教學。實踐證明,在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在以傳統教學為主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對學生有計劃地、彈性地采用多元化教學,具有良好的效果。這一教學方式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和歡迎,學生普遍感到受益匪淺。筆者認為科學地采用多元化教學,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多元化教學的幾種形式

1.舞臺演出

這是音樂表演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是最終要達到的目的。舞臺的演出形式繁多,這里重點例舉器樂演奏的舞臺形式。器樂演奏的舞臺形式包括獨奏、重奏、合奏、伴奏。

(1)獨奏

只要具備演奏基礎,有一定的基本功訓練,具備一定數量的演奏曲目,老師就應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上舞臺進行表演,讓學生多參加獨奏的演出。獨奏也需要經驗的積累和心理素質的調試、培養。首先要把上臺前的準備工作做好,例如,檢查一下樂器的狀態如何,音準調試得是否準確等。調整放松自己的心情,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在舞臺上才能充分發揮并展示自己的技術水平。一般音樂表演的考試大都以此種形式出現。筆者抓住考試前的機會,給學生上公開點評課,也就是每個學生上舞臺演奏準備要參加的考試曲目,其他同學進行點評。同時尋找不足,當場改進。能解決的問題馬上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下去反復練習,下次必須解決。通過公開點評課的訓練,學生進步很快,而且在考試過程中,每個學生的進步幅度都非常明顯,收效極佳。

(2)重奏

重奏不同于獨奏。它講究相互配合。因此雙方的互相配合十分關鍵,二者是一體,在演奏自己聲部的同時,也能傾聽到或感受到對方的演奏聲部的進行,要使兩個聲部有條不紊地結合,這樣才能夠配合好。要傾聽和聲的整體效果,積極主動、和諧合作、默契配合。在短學期教學期間,筆者采用多元化教學,給學生布置兩首器樂重奏作品,要他們親自演奏,體會音樂感覺。雖然剛開始對于沒有過合奏經歷的學生來講,挺有難度,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學生熱情很高,都主動找老師給他們安排重奏訓練。

(3)合奏

合奏是器樂演奏最常見的一種演奏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平時要多積累這方面的經驗,會對將來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很多人就缺少合奏意識及合奏經驗,最終無法勝任合奏。除了依靠學院的合奏課,還要尋找各種機會多參加合奏訓練,及時總結,不斷積累經驗。

(4)伴奏

伴奏是音樂表演中的另一種形式,如獨奏伴奏、獨唱伴奏、舞蹈伴奏等,是大家非常熟悉多見的一種形式。伴奏所處的地位不同,它處于輔助地位,起配合和烘托、襯托的作用。伴奏時要突出主旋律,要做好陪襯和鋪墊工作。學生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克服困難,多參加伴奏,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服務意識。

2.錄音

錄音和平時演奏不同,一說到錄音學生就都會有一種緊張感,不過這樣他們會更加認真對待,必要的緊張還是要有的,但不能失控。在沒有錄像的條件下,筆者就組織學生錄音,每次的考試都要錄下來,反復聽,幫助學生查找不足之處。這對學生的提高非常有幫助。錄音時演奏者本身所用的力度和平時也有所區別,因為麥克風的靈敏度極高,它所處的位置、角度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包括演奏者的松弛度和緊張度等,都會對錄音產生影響。所以在錄音時,要多講究音色和音質。這樣對錄音的效果有益。在錄音時,往往不用平時舞臺演出時的力度,則會有更好的音響效果。否則,麥克風的靈敏度大,用平時的力度來演奏帶來的噪音大,效果極差。錄音時,應該多在演奏技巧上下工夫,例如,在進行琵琶演奏時左手要多加些“吟”弦的技巧,這會使聲音更加有潤性,音色柔美好聽,獲得很好的效果。

有時筆者把學生帶進錄音棚,進行多元化教學,表面上看給人比較松散的感覺,其實更接近于現實。實際上更接近實際,這就是實踐,是學生在一對一的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也是超前實現目標的良好途徑。如果沒有實際操作,就沒有以上經驗的積累。

就像學生在學校學習,只有理論基礎,沒有社會實踐是不完美的。年輕時應抓住大好時光,勇于創造,拼搏進取,我們就會有收獲,就會有成績。如果在學校時就積累經驗,等到走上社會后就能夠很快地適應社會,滿足社會需求。采用多元化教學,能解決這一難題。

3.錄像

錄制音樂要講究聲情并茂,這是表演的進一步升華,必須自然松弛,美觀大方。這是聽覺藝術和視覺藝術的完美結合,不可緊張或松懈。有的演奏員,一錄制作品就很假,很做作,或錄制不好反復地接錄,這些都會對錄制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學校學習期間就要定時安排錄像,可以在學期的期末考試時給學生錄制。先講錄制的要求,然后再由有經驗的老師進行點評,找出每個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進行總結,不斷積累提高錄制效率。這也是多元化教學的體現。

4.舉辦演奏會

定期組織學生舉辦演奏會,對積累舞臺經驗大有好處。有的學生基礎不好,彈奏幾首曲子就沒勁了,彈不動了,基本功匱乏。這樣的同學就要求多練習基本功,練習力度、速度、耐力等,這些提高后,方可上臺演奏。有的學生怯場,無法控制自己緊張的情緒,導致不能正常發揮和演奏。所以要多為他們創造演出機會,多鍛煉從而緩解緊張度。對于特別愛緊張的同學,剛開始可以安排和其他同學一起演奏,經過鍛煉逐漸適應后,再讓他自己進行表演。這樣就逐漸緩解了學生的緊張心理,讓他們更加松弛,從而達到自由發揮的境地。

轉貼于

5.參加教學實踐

要有計劃地讓學生親自參加教學實踐。在短學期教學工作期間,筆者安排了兩名大一年級的學生,來給兩名小學生授課。課的內容是一首短小的琵琶復調二重奏作品,這些內容筆者事先并沒有教過他們。對他們來說都是剛剛接觸的新作品,筆者在旁邊現場指導,學生們換位了,現在他們不是學生,是老師。老師在教學時,就要有迅速試奏的能力,科學安排指序、把位,還要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時他們的注意力是絕對的高度集中,這時他們的試譜、安排指序指法等就顯得更加積極主動了。當遇到問題,筆者認為這個問題他們解決起來有難度時,就會主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一起分析解決。這樣他們在小學生面前既不失去自尊,又可以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發現他們的演奏姿勢懈怠時,筆者就在旁邊提醒他們,注意自己的演奏形態,學生會學你們的。小同學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小同學,積極主動配合老師的思維,主動試奏,很快可以學會。有的小同學試奏本來就不快,也不主動配合老師,就等著老師一句一句地教,這就考驗老師的耐力和耐心了。等到筆者送兩位同學離開課堂的時候,他們異口同聲地說:“老師,其實你當老師也挺不容易啊!”筆者開心地笑了。通過實踐,首先,讓他們懂得了老師的辛苦和用心。這樣回到他們自己的課堂,他們會更加積極地配合老師的教學。其次,他們得到了教學上的訓練,也為將來教學積累了經驗,為他們逐漸適應社會做準備。這就是多元化教學帶來的益處。所以,有計劃地采用多元化教學,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多看、多聽大師及演奏家的演奏和表演,解放思想,開闊視野,聲情并茂,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

二、如何采用多元化教學

要做好多元化教學,教與學是相互的。無論是對老師的專業素質還是對學生的本身素質要求都是較高的。

1.多元化教學對學生的要求

(1)學生要具備較好的基礎和音樂素質。人人知道,無論做什么,基本功都是最重要的。然而基本功的訓練往往是一些學生的弱項。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苦練基本功,提高學生練功的積極性。對于這個問題,筆者采取了集體練功的形式,互相勉勵、互相促進的方法,一起練功,從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他們聽到同學在練功,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主動要求參加到練功的行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基本功訓練往往很枯燥,還需要一定的體力、毅力。有的傳統樂曲很長,不好背譜。這需要有能吃苦耐勞的精神,任勞任怨,不厭其煩地反復訓練才能達到要求。

(3)德藝雙馨。學生不但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要有嚴禁謙虛的學風,品學兼優,德才兼備。要培養人情、人格、人性等全面發展的人才,要以此為積淀培養合格的人才。

2.多元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在多元化教學中主要應實現以下方面的內容。

(1)引導啟發。音樂表演本身就是對音樂作品的藝術再創造,要求學生有創新,有自己的構思和想法,教師不要過多干涉其思路,關鍵在于引導。在不違背音樂規律和原則的前提下,允許學生盡情發揮,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

(2)歸納重點。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計劃地學習、復習學過的樂曲,預習不同時代的新作品,分析它們的結構和特點。老師可以歸納重點,鼓勵學生改編創作。通過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由淺入深。音樂表演是綜合性的藝術,教師要把握難度和進度,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有了老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積極配合,多元化教學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當今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就應采用多元化教學的培養方式,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更有效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培養合格人才。

三、實行多元化教學帶來的社會效益

1.自食其力,信心倍增。筆者在多年的音樂表演的實際教學中,嘗試著采用多元化教學的方式。有的學生在校期間就不斷地實踐,逐漸積累經驗,自食其力。通過多種形式的鍛煉學習,學生增強了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多元化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理論密切聯系實際。在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期間,對學生采用多元化教學,可使教學更加靈活、切合實際。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

篇10

(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300073)

摘要: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交叉學科,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雙重特征。僅僅依靠傳統的、單純以教師講授為模式的教學,無法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在管理學教學實踐中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十分必要。本文從管理學學科的特點入手,解析引入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并就幾種主要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最后提出了相關的結論和建議。

關鍵詞 :管理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情景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4)08—0042—02

本文為“天津市十二五”綜合投資市場營銷品牌專業建設項目(津教委財[2011]61號)。

收稿日期:2014—04—13

作者簡介:秦勇(1973— ),男,天津人。天津中醫藥大學人文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營銷管理,消費者行為學。

于潔(1976— ),女,天津人。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保康醫院,會計師,研究方向:醫院財務管理。

通訊作者:梁馨月(1982— ),女,天津人。天津中醫藥大學人事處,助理研究員,在讀博士,研究方向:高校人力資源管理。

管理活動誕生于人類的共同勞動之中,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存在卻僅僅是百年以前的事。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管理經歷了由實踐到思想,由思想升華為理論的漫長過程。直至1911年,以美國人弗雷德里克·溫斯羅·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的出版為標志,才正式宣告了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誕生。在泰勒、法約爾等同時代管理學家的不懈努力下,管理理論不斷得以發展和完善,促使管理學最終走進高校講堂。如今,管理理論已極大地豐富,新的管理學派不斷涌現,形成了如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所言的管理理論叢林現象。但是,管理理論叢林的出現也使得學習者遇到了不少困惑。管理學到底是一門什么樣的學科?如何認識管理學的特點?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答疑解惑,使得管理理論能夠與管理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些為管理學的教學提出了一系列的難題。

一、管理學學科的特點

管理學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概括起來,其學科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管理學是軟科學

所謂軟科學是有別于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精確學科,它并不具體地研究某個固定的科研課題, 而是對科學研究的整體進行規劃、預測和管理。管理學屬于軟科學的范疇,它不是研究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而是探究管理活動中的基本現象、規律和方法的學科。這一特點使得管理學很難對某一管理問題給出確切的答案,需要決策者依據當時的情境做出滿意而非最佳的決策。

(二)管理學是交叉科學

管理學是經濟學、數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統計學、倫理學以及各種專門的工程技術和計算機科學等多種學科交叉滲透的一門學科。管理學的形成與發展,有賴上述諸多學科提供的理論基礎。學習和研究管理學,應該廣泛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從中汲取營養,才能不斷豐富本學科的發展。事實上,管理理論叢林的存在也從客觀上證明了管理學科的這一特性。

(三)管理學是應用科學

管理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其主要目的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活動實現既定的組織目標。管理理論來源于管理實踐,實踐是管理理論形成的源泉。所有的管理理論都離不開管理實踐活動,反過來,在實踐中形成的管理理論也務必以指導實踐為導向。脫離實際應用的管理理論必將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因此,管理學的教學決不可照本宣科,必須充分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創造條件,引領學生體驗管理的實踐。

二、管理學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管理學學科的特點決定了管理學教學模式的特殊性。如果采用的僅僅是單純的課堂講授的模式,則很難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管理學的內涵。因此,務必從管理學學科的特點入手,通過實施案例教學、情境模擬式教學、實驗教學以及學生主導式教學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方可解決管理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所面臨的困惑與難題,從而達到理想的預期教學效果。

三、管理學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管理學教學實踐中,以下四種教學模式對提高管理學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管理學教學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方法,這是因為管理理論來自管理實踐,每個組織的管理成敗都值得深入探討。但是,對所有組織的管理活動進行個案研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可以從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個案(一般是典型的成功案例或失敗案例)進行深入剖析,進而發現可借鑒、有價值的規律或原則。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注意,指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根據案例資料做出自己的決策。如果僅僅是指導教師帶著學生閱讀案例并給出答案,則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讓學生明確案例教學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二)情境模擬式教學

情景模擬式教學是讓學生置身于某一具體的管理情境中,要求學生依據其所學的相關管理知識做出相應的管理決策。如今,各種管理教學模擬軟件的出現使得情景式教學變得非常方便。這些教學軟件應用于網絡平臺上,可以多人參與。學生們根據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這一虛擬平臺上進行管理實踐。指導教師在后臺可以清楚地獲悉每一位同學所做的管理決策,在活動結束后可及時對學生們的情況進行點評。如果不具備上述教學條件,也可以進行情境模擬式教學,但教學效率和效果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三)實驗式教學

在管理實踐中,實驗方法已成為探索經驗和進行決策的強有力的工具。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就是通過試驗的方法進行探索和總結出來的。梅奧的人際關系學說也是誕生于著名的霍桑實驗。在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創造試驗的條件,采用試驗的方法來解決某個管理問題或驗證某個管理理論。可以采用的試驗方法主要有對比試驗、可行性試驗和模擬試驗等。例如,在學習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時,可設計一實驗方案,要求學生們在各自單獨和分工協作兩種不同的模式下完成任務,通過學生們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勞動分工帶來的好處,這遠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四)角色互換式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臺上講授,學生臺下被動聽講,很難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角色互換式教學,顛覆了師生的角色,極大地挖掘了學生們的潛能。學生們為了充分展示自己,廣泛收集資料,相互協作,積極備課,使得被動學習變成了積極主動的學習,在班級里掀起了一股學習管理學的熱潮。

(五)網絡教學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使得網絡教學模式日益成為管理學教學方法的有益補充。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大量相關管理學教學資料,包括企業家講座、電子課件、在線閱讀材料等,大大拓展了學生們的學習視野。在教學平臺上開設討論區,師生就某一感興趣的話題可進行互動討論。此外,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設置教學反饋區,學生們可匿名向老師提出教學要求,指出指導教師的不足,這樣可有效促進師生交流,也不至于因實名批評讓學生產生顧忌。

四、結語

管理學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單一的教師講授的模式無法滿足該學科教學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堅持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地推動教學方法的改革,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下高校管理學教學不斷發展變化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劉輝,張比鵬.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7(9).

[2]高建新.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創新研究[J].價值工程,2010(10).

[3]曾燕.管理學原理教學改革探討[J].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