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1 10:39: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寓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公寓管理論文

篇1

關鍵詞:混合結構結構設計鋼框架

一.概況

廣州遠洋公寓大廈是遠洋賓館新建的一棟兼汽車庫、辦公公寓為一體的高層建筑。地上30層,地下3層,建筑面積20000M2,總高度為103m,標準層層高3.20m,地上1~10層為可以停放200輛汽車的立體汽車庫,11層以上為公寓,頂部有餐飲及娛樂設施。建筑外形與二十年前建造的遠洋賓館互相呼應成為一體。

由于遠洋公寓大廈建地窄小,地處交通要道,混凝土結構施工很不方便。同時,為了提高建筑面積的使用率,增強抗震性能,加快建造周期,由開始的混凝土結構方案改為鋼框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方案。按照這個方案已于2000年底封頂,成為廣州市第一棟高層鋼結構,也是國內迄今最高的鋼結構住宅建筑。

二.結構方案的選取

1.鋼框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混合結構。由于原來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保留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這種結構形式的優點是較全鋼結構造價低,樓電梯的墻既是承載又是分割墻;缺點是施工復雜,尤其是由于本工程的建筑平面特點混凝土墻不能先于鋼結構施工,影響鋼結構的進度。本文第三節將說明解決途徑。

在原混凝土結構的結構布局條件下,利用鋼結構大柱網的特點,將1、3、4軸上的四排柱改為三排柱,1/4軸上僅保留G軸上一個柱,減少了柱子,減小了柱截面,發揮了鋼結構的優勢,為租售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鋼框架——支撐體系的純鋼結構方案:這個方案也可以較好地滿足建筑平面的要求。結構優點是自重輕、地震作用小、減小了鋼——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平面的剛度偏心影響,有較好的延性。缺點是較鋼——混凝土混合結構造價高。經過竣工后的實際比較,為了使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施工合理,采用本文第三節方案后,實際用鋼量與純鋼結構已相差很少。

三.鋼骨混凝土剪力墻的采用:

1.為什么本工程中采用鋼骨混凝土剪力墻:

1)合理的施工流水作業,加快工期。本工程建筑平面中剪力墻未形成獨立的筒形結構,不可能先行施工,國內很多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是筒中筒結構,筒體可以先于鋼結構6~10層澆注混凝土墻體,而后安裝鋼結構。如果本工程采用一般混凝土剪力墻,鋼結構與墻各層需同步施工,必然影響鋼結構的進度,失去了鋼結構快的優勢。因此,本工程在混凝土剪力墻中設置鋼柱梁及斜撐,組成臨時穩定的結構,與鋼框架同時安裝形成整體框架——支撐結構,安裝之后逐層澆注鋼筋混凝土墻。這樣安裝鋼結構與混凝土作業分別進行,相互沒有影響。

2)鋼——混凝土混合結構在施工中由于鋼梁的安裝誤差與混凝土墻的施工誤差相差近十倍,由于混凝土墻的偏斜經常發生鋼梁很難就位的情況。在本工程中于墻內設置鋼骨后,與鋼梁連接的預埋件和墻內鋼骨柱相連,可以控制鋼結構誤差之內使鋼梁準確的就位,不會再發生鋼梁難安裝的問題。

3)本工程十層以下為停車庫,由于需滿足200輛車位,面積很緊張,按照車輛布局要求,1軸剪力墻不可能上下貫通,需結構作局部轉換,上部墻內的鋼骨在下部形成鋼骨混凝土柱作為支承構件之一,較好的滿足上下轉換結構的要求。

4)鋼骨的設置使鋼骨混凝土剪力墻提高了承載能力及延性。經計算,增加鋼骨柱可以減小混凝土截面及豎向鋼筋,提高墻體抗壓彎的承載能力。

2.鋼骨混凝土剪力墻的構造及施工:

鋼骨設置于墻端及轉角處,在外接鋼框架梁處挑出鋼牛腿并連接預埋件,上邊再焊接連接板與鋼框架梁腹板用高強度螺栓相連。

由于墻內鋼骨柱及梁較小,作為臨時支撐結構,在該狀態下按6層鋼框架——支撐結構承受風及常規荷載計算,可以滿足側向位移限值要求。因此,在施工時要求安裝鋼結構與澆注灌混凝土相差不得超過6層。

實踐證明,在施工中設鋼骨混凝土墻做法達到了預期效果。由于墻內設置鋼骨,用鋼骨增加約15kg/M2。

四.結構分析及鋼結構設計:

1.結構分析:

本工程為一般鋼——混凝土混合結構,設有很特殊之處,使用了SATWE及美國ETABS軟件計算分析,風荷載取值:基本風壓0.5km/M2,風載系數1.4,由于周邊高層建筑較多,風荷按增大1.3倍計算,地震設防為7度,Ⅱ類場地上,地震作用各系數按混凝土結構取值。

經計算結構主要特征如下:

結構自振周期;Tx=2.95秒Ty=3.13秒

風載作用下結構側向位移:

2.鋼結構設計

1)鋼構件:地下一層框架柱、梁為鋼骨混凝土結構,其中鋼骨與一層柱截面相同,鋼框架柱為焊接箱型截面,梁為焊接H型截面,停車庫夾層次結構均為焊接H型鋼梁柱。最大鋼柱為550Χ550Χ25,由于層荷載較大,最大梁截面為H600Χ250Χ12Χ25,柱、梁采用的最厚鋼板為25mm,剪力墻厚度:地下三層至十一層為600mm,十二層至二十四層為500mm,二十四層以上為400mm。混凝土標號分別為C40,C35,C30。樓板為壓型鋼板作模板上澆鋼筋混凝土。

2)鋼材全部采用國產鋼材,框架柱梁用Q345B級,次梁及次要構件可用Q235B級。

3)節點連接形式:考慮制作及現場施工簡便,采用簡易常用的連接方式。柱梁剛接時,翼緣剖口焊、腹板用高強螺栓連接;鉸接時,腹板用高強螺栓與柱連接。墻內鋼骨柱與主梁連接均為鉸接。

4)設計用鋼量:主框架為1480t,墻內鋼骨為310t,平均用鋼量:主框架結構70.5kg/M2墻內鋼骨為14.7kg/M2

五.小議

1.工程為一般高層建筑結構,結構計算分析方面設有明顯的特點。由于建筑平面決定,剪力墻較強,因此基本上是由剪力墻承受水平力。結構的變形性能有明顯的剪力墻結構特點。鋼框架主要承受垂直荷載。不起擔負第二道防線的作用。因此,設計中保證剪力墻的較好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

2.建筑高寬比為6,正好為限值,層面積較小,剪力墻偏心,平面及豎向的形狀對抗震不利,如果采用純鋼結構的鋼框架——支撐體系對加強抗震性能更為有利。

3.本工程相對于結構計算分析來說,結構的構造、連接節點、焊接質量及材料的選取更為重要。是保證結構安全、施工質量進度的重要環節。本工程在設計中對這些方面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均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篇2

1)政府職能的公共政策化新公用管理通過提倡政府職能的公共政策化將政府從具體的事務管理中解脫出來。一方面從根本上解決了政府因機構臃腫,體系交雜、龐大而導致的預算超支,和職能分工不明確,效率低下等頑疾。另一方面,還能根治權力集中而導致的和腐敗滋生等。政府堅決嚴守公共政策制定的職能,運用公共政策來引導政府公共機構有效的承擔公共管理的相關職能,以此將政府的管理職能和政策職能分開。“政府的管理職能是掌舵而不是劃槳”[3]這些措施自然會起到優化行政體制結構和減少開支、提高效率的目的。2)政府或其他行政機構逐漸放松了行政規劃,而實施了明確的績效目標新公共管理堅決反對過去公共行政偏重既定法律而輕視績效測評的道路。主張放松行政規劃,而加強對績效目標的重視程度。即具體個人、組織的目標,并根據績效目標來對完成情況來進行評估。極大地促進組織和個人由“規則驅動型”向“任務驅動型”角色的轉換。使其管理之下的組織、個人更具使命感,而非原來的照章辦事,進而使其更具創新性、靈活性,同時也更具效率。3)競爭機制的引入政府和其他行政機構將競爭機制的引入極大地促進了整個機構的工作熱情和辦事效率。傳統意義上,私營企業處理并把持微觀經濟領域的問題,而政府來壟斷公共服務事業。與此不同的是,新公共管理提倡將競爭機制廣泛的引入行政體系中來,取消由政府來壟斷公共服務,讓更多的私營部門涉足到公共服務領域中來,由于這種競爭機制的引入,加大各部門服務的競爭,進而提高整體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除上述列舉的幾點之外“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內容還包括很多,如:營造顧客導向的行政文化,只有顧客驅動的服務才能滿足社會的不斷地要求,提高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政府或其他行政管理機構應將私營機構的成功管理和服務經驗廣泛的引入到公共服務的工作中來;還有公務員不需保持中立等等。

二、由“新公共管理”看我國的教育行政體制改革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之間,中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不可否認,現行的行政教育體制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教育行政權力的結構分配關系不夠明確。中央下放到地方政府的權力,各級政府與教育行政機關之間的權力,以及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和學校之間的權力配置都存在一定問題。“政出多門”的現象還比較嚴重,與此同時的相關的不良效應也由此產生,如職責不明,效率低下,互相推諉等,這些都影響著教育的高效高速發展.[3]與此同時,教育行政機構的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有待于提高。同時,規章制度建設滯后和相關教育的法律法規建設的不完善也嚴重的影響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行政管理作為我國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既受我國行政體制發展的制約,同時也和我國的公共行政活動有很多相同之處。在當前各方面領域的改革都處在攻堅克難的歷史時刻,通過引進西方新公用管理的理念,結合我國自身實際情況和需要,不斷深化我國的教育行政體制改革,是未來我們行政體制發展的不二選擇。1從公共行政學角度分析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歷史上,公共行政學理論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會引發公共管理活動的重要變遷。公共行政具有一些特點如:公共行政的主體是公共部門而不是私人組織或機構。其管理的對象時社會的公共事務,處理的問題涉及社會利益等諸多問題等。公用事務是公共行政的主要研究對象,而不僅限于政府的行政活動,教育作為公共部門中的一份子,公共事務中的一部分。參考和借鑒公共行政理論中的成熟有效的理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的內容也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教育行政管理也越來越顯示其獨立的特性,而不是像從前受制于政府或其他行政管理活動。因此只有不斷地吸收借鑒其他優秀的管理理念,才能不斷地適應教育在新時期的發展,并提高教育行政體系的管理效率。2新公共管理運動對我國教育行政改革的啟示從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角度出發觀察教育,會得到與政府機構改革類似的結論。在新公共管理運動中,各國普遍重視提高效率的方法。鑒于我國教育行政工作的某些方面也存在著機構冗腫、職權不清、效率不高問題,我們應該從國家行政結構和教育行政結構的角度,結合教育行政體系中焦慮低下的具體情況和根本原因,參考和借鑒新公用管理運動中成熟、有效地手段大膽的應用在我國教育行政管理的工作中來,進而提高我國的教育行政管理效率。1)服務行政的理念有利于協調教育機構中的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服務行政是新公用管理理論的重要觀點,它被用于彌補官僚制度所造成的缺陷。官僚制度是管理行政下的制度。《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將其看作一種建立在權威和理性基礎上的最有效的組織形式,它在法律的精確性、穩定性和嚴格性,在可靠性效率方面比其他組織更優越。[4]但經過長期的社會發展官僚體制的弊病日益暴露。在官僚體制的管理下,個人效用大過了,公共利益,政府效用,因為官僚本身即是該制度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其自利行為是導致該體制下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根源。而其自身的等級屬性又導致了體制的反民主性,極大地限制了基層業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這種弊端在我國的教育行政體系中廣有體現,也是導致我國教育行政體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將服務行政的理念引入,對教育領域來說,可以更加注重教師、學生、家庭和社會的需求。使其更加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更直接的服務于教育目的,達到校本管理。而在高等教育中則更利于協調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高等學校的一切活動和中心是學術,在官僚體系下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不斷地產生沖突,引入服務行政理念后,可以大大的彌補官僚體系的弊端,使行政管理活動更好地服務于學術研究。2)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教育服務質量采用私營部門的成功管理手段和競爭機制是新行政管理的重要理念。我國的教育行政管理體系雖然經過了幾次大的變革,但由于受從前計劃經濟時管理經驗和思維以及行政體制的影響,教育行政體制內仍存在行政權力泛化,導致管理效率低下。而引入競爭機制后,可以激發相關人員的危機意識,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效率,對于整個教育行政體制行政權力范圍機構之間的協調和運作帶來積極地影響。3)引入績效思想,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而實現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5],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我國的教育行政體制結構中,無論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政府與各教育部門的關系,還是教育部門與學校關系,新公共管理所主張的績效管理都會以其強大的準則支持著教育行政部門的改革。教育行政領域引入績效管理明確相關人員,相關部門的相關責任,精簡冗腫的部門和機構,既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教育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體系運行的成本。

三、結束語

篇3

1.管理服務意識缺乏。傳統學生管理側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務管理,主要手段是模塊式、教條化管理,缺乏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和醫德醫風的塑造,另外學校將國家和學校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地位強勢,認為學生應該適應學校,而不是學校盡可能創造條件配合學生。

2.教學管理投入不足。高等醫學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以下幾種情況出現。①大班上課,師資短缺,目前,醫學院校理論課普遍采用大班上課的形式,人數多時可達200多人,學生上課全憑個人自覺,教師無暇顧及每個學生的上課情況,于是遲到、曠課、玩手機等情況屢見不鮮。師生缺乏有效的交流,課后也難以給學生個性化的指導。②設備缺乏,平均資源不足,由于實驗課堂學生數量大,且設備增長趕不上學生增長,導致學生得到的動手操作機會較以往有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視頻教學,而操作技能是醫學生所需掌握的重要技能。

3.學生缺乏權益保護。由于學校涉及學生管理部門眾多,一旦出現問題,常常互相推諉,工作效率低下,醫學生課程繁重,課余時間少,很多時候不得不通過請假等方式辦理各項業務。且學校缺乏專屬學生權益保護部門,目前已有的學生權益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均隸屬學校管理部門,其工作內容僅限于舉辦相關活動和協助學校日常管理,未能很好實現對學生權益的保護。

4.管理系統缺乏共享。醫學院校的學生工作部門以學生事務為主要工作內容,教學工作部門以教學管理為主要工作重心,但各部門之間常常各自為政,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學校層面,也很難做出縱觀全局的有效的良好決策。

二、公共管理視角下,高等醫學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改革的途徑

1.管理本質:以學生為中心。醫學高等院校首先應樹立服務學生的理念,以培養優質醫學生為其辦學的根本宗旨,而非高校產業化,醫學生的教育來不得半點的馬虎,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務,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目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通過探索建立一種合作共治的模式,增加學生自主管理這一環節實現高等醫學院校學生的管理,例如社團學生權益部、學生管理委員會、班級心理委員等職位的設立,均是實現學生自治。

2.管理基礎:構建合理模式。通過構建合理的幫助學生成長的服務體系,明確各職能部門的分工和定位,以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作為保障,盡可能地完善學生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條件,比如有條件的情況下在學生宿舍和教室配備空調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通道,并延長服務時間,提高效率、節省學生的辦事時間,積極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并構建反饋機制,免除學生的后顧之憂。

3.管理任務:提升服務質量。高等醫學院校的服務隊伍應當包括學校各級領導、全體教職員工,目前,大部分機關部門和教職員工還未形成服務理念,覺得自己是學生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有上下級的階級思想,學校應當通過引導和教育,使他們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思想,逐步樹立服務意識,把為學生服務當作自己的工作職責。此外,還應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宣傳教學服務的典型形象。激發員工的熱情,提高效率。還要完善高校人員服務培訓制度,設立各種平臺提高職工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完善自我,服務他人。

4.管理提升:注意預防干預。醫學院校學生課業壓力大,易導致學生出現各種問題,學校應該建立健全處理突發事件的機制,防患于未然,對征兆應該引起重視,還要積極預防和控制,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處理好并減少已成為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目標,把預防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防止或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對于已經發生的就應該妥善處理,力求把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

三、小結

篇4

1.1確定質量管理目標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是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重點,無論是設計圖紙、設備的采購,土建工程的施工、設備安裝,都要樹立起強烈的質量意識,從根本上杜絕重大質量事故。應對建設工程項目質量形成的全過程的各個階段和各個環節影響工程的主導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預防、消除質量缺陷,使建設工程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1.2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的措施

(1)建設工程質量關系國民經濟健康,應引起高度重視,在施工的自始至終,必須按國家規程規定的相關法律、法規、施工規范、技術標準、質量要求、設計圖紙、竣工要求,將質量控制貫穿于整個項目過程,從思想上、行動上確確實實的重視工程的質量。

(2)在工程的機械使用、用工、材料、施工方法以及工程建設環境上等多種因素綜合可慮,全方位控制。建立質量攻關、監督小組,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質量控制措施,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

(3)嚴格作業程序,遵守技術標準和作業制度,保證作業質量。確實加強質量管理,實行作業標準化、程序化。要求施工人員從思想意識、業務水平、身體素質、職業素養上都要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

1.3可靠的質量保證技術基礎

技術管理是質量管理的基礎,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素質和作業水平是搞好工程質量的根本條件,在工程開工前應組織工人熟悉施工設計圖紙,明白施工圖紙的技術要求、質量要求、建設材料的要求;對機械,應根據工程的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合理的選擇;對施工環境要加強管理,施工環境要衛生清潔,寬敞,不阻礙工人、機械的操作視線。也就是說施工和安裝過程要進行全過程控制,對參加施工單位和人員技術素養、材料和設備、施工機械、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施工環境實施進行全方位控制,以期達到預定的施工質量目標。

2施工進度控制

現場施工管理控制的另一重要內容就是施工進度管理,施工進度影響現場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作業流程,關系整個建設項目的質量和成本,是業主、監理企業、承包商共同控制的目標之一。要通過制定項目控制性階段進度計劃、審查施工單位進度計劃、預防并處理好工期索賠、協調參加單位之間的進度關系等計劃工作,各階段的進度計劃要考慮綜合因素、科學組織、合理安排、統籌兼顧,確保實際施工進度達到計劃施工進度的要求。對整體工程進展與工作計劃進行對比、評估,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落實到解決問題的責人,實行動態管理機制。

3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

3.1事故發生的軌跡交叉理論

導致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物、環境和管理。事故的發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發生的時空的一致性,要避免事故的發生,就得避免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在時空上的交叉。清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就要綜合考慮人和物的各種因素,各種細節,規范人的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這也就是現場施工的細微化管理。合理的安全制度、標準的操作流程,質量良好的機械,高職業素養的工人等等組成了施工現場,只要通過科學的管理,健全的安全制度,強烈安全意識及高水平的業務操作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的發生。

3.2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責任制度,制定安全規章制度,進行安全教育,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并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出現問題應嚴肅處理,設立安全監督小組,并設置專門的安全員,讓安全貫穿整個工程建設工作,做到人人防范,人人監督的制度。

3.3制定通病治理的安全措施

采取必要的治理通病的措施,如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應定崗定位,設專人指揮,專人操作;起重工作及大型機械操作必須有專門負責人,并有專人看管。向所有參加工作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及時發現并糾正處理工作人員習慣違章的問題,從小事做起,以確保安全生產。

3.4建立項目安全管理組織

成立由各總工程師、各專業工程師為骨干、施工隊長及全體施工人員組成的安全管理實施層。由項目經理、安全總監或安全主管、專職安全員組成安全管理監督層,使生產與安全緊密結合。

4結論

篇5

建立了定期評價和考核機制。通過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定期評價通報,將預算執行信息傳遞到全體員工,反映預算執行偏差,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建議;同時,通過考核通報,全面總結預算管理工作,肯定成績,指出不足,與工作績效相掛鉤,初步建立起激勵與約束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公司各部門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公司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2、G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組織機構方面

部分歸口管理職責履行不到位,導致部分預算項目松弛或管控不嚴,造成預算調整頻繁或與實際情況偏差較大的情況發生,削弱了預算管理的資源配置作用。

2.2管理控制方面

2.2.1預算編制指標不夠完善仍然偏重于財務指標,無法全面反映公司戰略目標,預算與戰略結合還不夠緊密,且對宏觀經濟形勢對行業、企業發展的影響研究不足,導致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全面,戰略規劃目標分解不能完全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戰略目標的有效達成。2.2.2預算定額管理還比較粗放,有待精細化部分預算項目還沒有定額管理,預算編制難免有水分,預算審核缺乏依據,不利于預算管控。2.2.3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有待完善一是由于信息系統未能實現無縫對接,部分預算項目執行取數不及時,無法實時準確反映預算執行情況。二是部分預算項目只進行總額控制,項目控制比較粗放。同時,缺乏預算預警設置,異常情況反映相對滯后,不利于提前發現問題。三是成本預算系統設置過于復雜,流程長,效率不高,無法滿足預算管理需要。

2.3考核評價

2.3.1預算考核評價方法簡單指標設計不夠合理,無法有效傳遞管理意圖,引導員工正確行動;分析淺顯,流于表面,不利于發現問題,并提出有效的預算管理建議,未能全面反映預算管理整體情況。2.3.2考核結果沒能完全有效利用與員工績效、薪酬不掛鉤,造成預算考核有名無實,未能很好起到激勵與約束作用。

3、G公司全面預算管理的完善措施

3.1組織機構

完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加強預算管理辦公室建設或建立矩陣式、跨部門的歸口管理小組,將相關部門的專業管理職責和能力進行整合,提升歸口管理機構的管理活力和能力,更好地發揮歸口管理作用,科學、合理配置企業資源。

3.2管理控制

3.2.1完善預算指標體系,提升預算編制水平加強對宏觀經濟環境的研究分析,收集國民經濟發展相關數據,開展數據分析,進一步考慮對行業、企業的影響,更深入地了解行業、企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挖掘企業潛力,發揮優勢,從以財務指標為主轉變以G公司戰略目標為導向的預算指標體系,夯實預算編制基礎,密切將預算與戰略結合,實現戰略規劃落地。3.2.2深入推進預算定額管理開展預算基礎數據分析和對標管理分析,找出企業和行業中優秀的管理案例作為標桿,建立與實際相結合的數據分析、預測模型,科學制定預算定額,使預算編制更具科學性和實踐性。3.2.3按照管理要求對預算信息系統進行改造一是對預算系統取數進行優化,實現預算執行情況實時數據傳輸,及時、準確反映預算執行進度、情況,提升管控能力;二是探索對預算項目進行預警設置,提前反映異常情況,為各級管理層提供有效信息,及時采取措施調整偏差,提升預算執行效果;三是改造成本預算系統,優化流程,提升效率。

3.3考核評價

篇6

1.基層單位認識不足,觀念落后

全面預算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全員”,它既是指預算目標要層層分解,要每個員工都參與預算,又指預算要全員協作,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置。對施工企業來說,項目經理作為項目部領導層,存在預算管理意識淡薄,不能真正理解全面預算真正內涵,而是認為實施預算管理不利于現場工作的開展,影響工程進度。因缺乏全面預算化的意識,不能協調統一內部各部門,導致最基礎的項目預算編制是一回事,在執行預算編制又是另一回事,這就使得項目預算化管理流于形式,進而影響上級公司預算工作的開展和項目控制的效率。針對目前工程項目部的現狀,施工企業要求項目部領導層要提高認識,做好全面預算管理的宣傳工作,引導項目部各層級員工主動學習預算知識,在工作中靈活應用預算,做到包括項目經理強抓預算控制重點、業務部門細糾預算執行,施工班組緊盯作業落實,實現項目部人人參與落實。

2.組織定位不合理,職責分工不明確

對施工企業來說,項目工程部作為最末級非法人單位、獨立核算的單位主要發揮著“控制成本”的作用。因其管理重點和業務特點,受限于人員和環境,大部分項目部沒有條件設置專門的全面預算管理機構,無法有效行駛全面預算的統一指揮權。現實情況就是領導層往往將預算推至財務部門,這就使得預算無法得到其他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一個工程項目涉及采購、調配、生產、等多項專業作業活動,要求項目部的財務人員要熟悉其他每個部門的具體業務和情況,并通過預算來完成,這個顯然不現實。僅僅依靠財務人員肯定會削弱了預算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使預算缺乏可操作性;沒有統一指揮,項目部相關部門業務預算缺乏支撐,財務部門僅僅通過上級公司下達的指標及相關文件來編制預算,使預算編制的質量大打折扣,全面預算的執行、控制、調整、考核等相關環節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3.全面預算在執行與控制環節缺乏力度

預算執行與過程控制在整個預算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雖然近年來很多企業開展了全面預算管理,但預算執行的強制性和考核的嚴肅性始終沒有得到全面體現,預算執行隨意性大、預算過程控制不到位、控制結果不反饋、后續分析缺乏依據,這些問題導致導致全面預算管理形同虛設。同時這也是企業管理整體水平不高、經濟效益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預算執行與控制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協調溝通,但現實是在配合財務部門編制完成項目預算后,其他部門往往認為自身工作已經完成,預算執行也冠冕堂皇的成了財務部門分內的事。待預算執行的結果反映到財務部門時,則數據已成為既定的事實,沒有其他部門的過程控制,預算執行就成了空話。審批后下達的預算,應成為每個項目部嚴格執行的指引和依據。工程項目部應認真組織實施,細化分解預算指標,將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和每個人,建立責權對等的預算執行責任體系,確保各項預算得到嚴格執行。各工程項目部需要建立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為主、事后控制為輔的預算控制體系提升預算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事前控制”主要通過“業務申請”的方式,在經濟業務或事項發生之前進行規劃、申請、審批,并與預算進行比較,從而發揮預算的事前控制作用。“事中控制”主要是審核性控制,包括業務負責人、預算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對所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進行審核、審批。“事后控制”主要通過檢查、復核、分析性控制(包括審計、專項檢查、分析評價等)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核實。同時,預算執行應具有剛性標準,不能因為目標難以實現而人為進行隨意調整,應保證預算工作的嚴肅性。項目部預算控制要以上級公司為依托。以“授權制度”及報批程序“為基礎,建立以業務成本、部門費用為主要控制點的分級預算控制體系,充分發揮各層級、各職能部門在預算管控中的作用。在各級預算控制體系中,主要以上級預算主體對下一級預算主體的管控為主要形式。在遵循“誰使用、誰承擔,誰管理、誰控制”的原則,充分發揮歸口管理部門在預算控制中的作用。工程項目部作為施工企業經營活動的基本單元,其所在工程項目的經營好壞,直接影響到施工企業的盈虧,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為強化企業生命力,增強盈利空間,抓好全面預算在項目部的執行與過程控制成為施工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關鍵點。

二、全面預算的執行控制

在項目部的具體業務的融合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是企業上至股東會,下至項目施工班組的各層各員參與管理的過程,也是將業務資源、資金資源、信息資源和人員資源相的融合的過程。對于項目部來說,全面預算執行控制是否有效,應從以下四點落實:首先,應確定全面預算執行控制主體,落實預算責任;第二,應確定項目部預算執行控制點,突出工作重點;第三,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后續分析調整,查找原因,引導后續工作;第四,對預算執行結果實施有效激勵,做到責權利相吻合。

1.明確工程項目各部門職責,統一協調、組織

工程項目部在承接上級預算單位下達的年度預算目標基礎上,根據自身項目總體規劃和管理需要,制定項目部年度目標,分解目標。這也就是所謂的“分級管理、歸口管理”,實際上就是由項目部和上級預算管理單位共同控制預算目標,以保證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可行性。上級預算管理單位主要從控制依據、控制周期、控制流程、預算責任單位等要點對項目部工程進度及項目預算執行情況實施控制,項目部作為項目上的預算執行的責任主體,對工程項目的各項預算情況進行落實,明確成本目標、編制全周期預算和項目年度預算、控制每項成本支出、開展項目預算分析、發起預算調整、執行項目內部考核兌現等工作。為確保落實預算目標,項目部應統一協調組織,要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預算工作小組,負責項目部全面預算的統一組織、管理、協調工作,成員包括項目部領導層和業務部門負責人。

2.工程項目部預算控制主要內容。

2.1合同控制

項目部合同簽訂,主要是關注合同單價和數量的控制,要以招標價和責任成本為依據,通過職責分工,不同部門對每筆合同的價格和數量分別進行控制。對于勞務合同,經營核算部對單價負責,工程管理部對項目質量負責,機械物資部對項目所需機械物資用料的合同單價負責,安全質量管理部對項目施工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負責,財務部對項目預算執行的經營結果記錄負責。項目部簽訂合同應向上級公司提交合同文本、相關評審記錄及資格審查表,待上級公司歸口部門審批同意后再由分管領導審核,最后由項目部執行經審核備案后的合同。

2.2材料采購

采購控制,主要體現在采購物料價格咨詢、合同簽訂、采購申請、資金支付四個階段。其中采購申請的控制,主要由項目部工程部門提供物資需求計劃以及耗用量,項目部物資部門根據計劃制定采購計劃,通過項目部財務部門審核后報項目經理審批后上報公司核準。經上級單位核準后由項目部執行采購或者公司集中采購。

2.3資金支付控制

資金支付控制,主要體現在在資金支付內容和累計金額,控制依據為月度資金預算,控制周期為逐筆單項控制,控制主責部門為項目部財務部門。工程項目部應強化現金流量的預算管理,嚴格控制預算資金的支付,調節資金收付平衡。對每一項業務支出應按對口預算編制責任部門進行控制,按業務流程經相關領導簽字后,財務部門方可受理,對預算外的資金,財務部門應嚴格控制其支出。

2.4勞務分包結算及支付控制

在執行過程中,通過每期的勞務臺賬填報,末次計量參與,進行過程控制;對于勞務分包結算主要從數量和單價進行控制。以分包合同及勞務分包預算為依據,由工程管理部門控制每次驗工計價的結算工程量、成本管理部門做好審核結算單價及總價。財務部門根據結算單、勞務合同,嚴格履行支付手續,對簽字手續不全,違背合同支付規定的拒絕支付。

2.5機械租賃控制

機械租賃控制的內容為機械租賃單價,運轉、維修、油料消耗臺賬和租賃費用結算臺賬,機械租賃單價控制依據為上級單位的指導限價,控制主責部門為項目部物資設備管理部門。

2.6施工材料的控制

工程項目部成本中比例最大的就是原材料,加強對施工材料的控制是整個項目降低成本重要手段之一。對于材料的控制,項目部應建立月末盤點制度,針對項目部的特殊性,盤點不僅僅是在庫材料的盤點,尤其重點盤點已出庫未消耗的庫存。也就是各工號、各工序所形成的中間庫存。為了掌握現場材料的消耗情況,以預算需求量作為控制依據,及時對外部勞務隊伍的施工用料進行管控,嚴禁偷工減料以及將施工用料或工地剩余料對外處理或銷售的情況發生。并將其上報上級單位物資設備管理部門進行核備。

2.7現場管理費控制

項目管理費控制點為現場發生的管理費內容和累計金額,控制依據為項目部管理費預算,控制周期為季度,由項目經理和各部門負責人進行控制。

2.8預算外事項控制

預算外事項由項目經理逐筆審核,報上級單位審批。根據上級單位審批結果,項目部財務部門根據本期資金支出預算進行資金支出。

3.追蹤預算執行、強化預算管理分析與調整

篇7

從我國教育史來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為啟蒙教育的《三字經》中這樣敘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就說明人類通過學習才能“知義”——即對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則是封建社會傳統的人格標準的兩個極端象征。以后的《訓蒙文》更為弟子們明確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標準,它聽倡導的“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時,“勿富,勿驕貧”,“凡取和,貴分曉,和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在啟蒙以后的進一步教育中,作為課本的《四書》《五經》里,固然有很多維護封建統治的政治理論,但也不乏以歷史上優秀人物為榜樣的人格教育內容,這些優秀人物成為歷代讀書人的楷模,這樣的教育造就了我國歷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為千古流芳的俊杰。

從世界教育史來看,世界各國都根據各自的不同情統,文化觀念形成的人格標準來進行人格培養工作。而通過人格教育扭轉人的不良傾向,轉變人的道德觀念,從而成功地完成對人的培養任務的典型,則是前蘇聯的馬卡連柯創辦高爾基工學團,馬卡連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誠的愛心,無私的奉獻,嚴格的要求、從人格培養入手,使那些流浪兒懂得自尊、自愛、自律,從而按社會要求去布置自己的行為。

那么,人格到底該怎樣表達呢?人格應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統一表現,豐子愷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撐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這三者和諧的統一,就是圓滿健全的人格,而對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則,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穩,顯示的人格就缺損,就低下。這就是說,所謂人格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態體現的對真、善、美追求和達到的程度,并且被別人感知,受到社會準則的定位。例如,當某人遇險,有人挺身而出營救、相助,人們稱之為高尚;有人則揚長而去,人們斥之卑下。為集體為國家勤勉工作,分毫必爭,社會評價為優秀;為個人和小家無孔不入,無利不圖,社會評價為自私。這是當今社會的人格內容之一。

篇8

關鍵詞:工程造價造價管理預算結算

一、工程造價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建設工程預結算的編制是一項很煩瑣而又必須很細致地去對待的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核算工作,不僅要求編審人員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包括建筑設計、施工技術等一系列系統的建筑工程知識,而且還要有較高的預算業務素質。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不論水平好壞,總是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錯。如定額換算不合理,由于新技術、新結構和新材料的不斷涌現,導致定額缺項或需要補充的項目與內容也不斷增多。然而因缺少調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數據資料,致使抉算定額或補充定額含有較多的不合理性;其次高估冒算現象在結算時較普遍,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獲得較多收入,不是從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創造社會信譽等方面入手,而是采用多計工程量、高套定額單價、巧立名目等手段人為的提高工程造價。另外由于工程造價構成項目多,且變動頻繁,使計算程序復雜,計算基礎不一等等均容易造成錯誤。

二、工程造價審核的內容

預結算的審核,主要是工程量是否正確、單價的套用是否合理、費用的計取是否準確三方面為重點,在施工圖的基礎上結合合同、招投標書、協議、會議紀要以及地質勘察資料、工程變更簽證、材料設備價格簽證、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竣工資料,按照有關的文件規定進行計算核實。

1.工程量的審核

工程量的誤差分為正誤差和負誤差。正誤差常表現在土方實際開挖高度小于設計室外高度,計算時仍按圖計。樓地面孔洞、地溝所占面積未扣;墻體中的圈梁、過梁所占體積未扣;鋼筋計算常常不扣保護層;梁、板、柱交接處受力筋或箍筋重復計算等等;正誤差表現在完全按理論尺寸計算工程量,項目的遺漏。因此對施工圖工程量的審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計算規則。一是分清計算范圍,如磚石工程中基礎與墻身的劃分、混凝土工程中柱高的劃分、梁與柱的劃分、主梁與次梁的劃分等。二是分清限制范圍,如建筑屋層高大于3.6m時,頂棚需要裝飾方可計取滿堂腳手架費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構件方可計取支模超高增加費。三是應仔細核對計算尺寸與圖示尺寸是否相符,防止計算錯誤產生。對簽證憑據工程量的審核主要是現場簽證及設計修改通知書應根據實際情況核實,做到實事求是,合理計量。審核時應作好調查研究,審核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能見有簽證即給予計量,杜絕和防范不實際的開支。

2.套用單價的審核

工程造價定額具有科學性、權威性、法令性,它的形式和內容,計算單位和數量標準任何人使用都必須嚴格執行,不能隨意提高和降低。在審核套用預算單價時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對直接套用定額單價的審核---首先要注意采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與設計圖紙標準是否要求相一致,如構件名稱、斷面形式、強度等級(砼標號、水泥砂漿比例)等。其次工程項目是否重復套用。如塊料面層下找平層;瀝青卷材防水層,瀝青隔氣層下的冷底子油;預制構件的鐵件;屬于建筑工程范疇的給排水設施。在采用綜合定額預算的項目中,這種現象尤其普遍,特別是項目工程與總包及分包都有聯系時,往往容易產生工程量的重復。另外定額主材價格套用是否合理,對有最高限價的材料的定額套用的規定等。如花崗石、大理石、木地板、外墻裝飾板等,主材價格未超過最高限價的,按定額規定,以94預算價進入直接費,按實計補價差;主材價格超過最高限價的,則以最高限價進入直接費,按實計補價差;

(2)對換算的定額單價的審核---除按上述要求外,還要弄清允許換算的內容是定額中的人工、材料或機械中的全部還是部分?同時換算的方法是否準確?采用的系數是否正確?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單價的準確性。

(3)對補充定額的審核---主要是檢查編制的依據和方法是否正確,材料預算價格、人工工日及機械臺班單價是否合理。

3.費用的審核

取費應根據當地工程造價管理部門頒發的文件及規定,結合相關文件如合同、招投標書等來確定費率。審核時應注意取費文件的時效性;執行的取費表是否與工程性質相符;費率計算是否正確;價差調整的材料是否符合文件規定。如計算時的取費基礎是否正確,是以人工費為基礎還是以直接費為基礎。對于費率下浮或總價下浮的工程,在結算時特別要注意變更或新增項目是否同比下浮等。

三、工程造價的審核方法

由于建設工程的生產過程是一個周期長、數量大的生產消費過程,具有多次性計價的特點。因此采用合理的審核方法不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將直接關系到審查的質量和速度。主要審核方法有以下幾種:

1.全面審核法

全面審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圖的要求,結合現行定額、施工組織設計、承包合同或協議以及有關造價計算的規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審核工程數量、定額單價以及費用計算。這種方法實際上與編制施工圖預算的方法和過程基本相同。這種方法常常適用于初學者審核的施工圖預算;投資不多的項目,如維修工程;工程內容比較簡單(分項工程不多)的項目,如圍墻、道路擋土墻、排水溝等;建設單位審核施工單位的預算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全面和細致,審查質量高,效果好;缺點是:工作量大,時間較長,存在重復勞動。在投資規模較大,審核進度要求較緊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設單位為嚴格控制工程造價,仍常常采用這種方法。

2.重點審核法

重點審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預結算中的重點進行審核的方法。這種方法類同于全面審核法,其與全面審核法之區別僅是審核范圍不同而已。該方法是有側重的,一般選擇工程量大而且費用比較高的分項工程的工程量作為審核重點。如基礎工程、磚石工程、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門窗幕墻工程等。高層結構還應注意內外裝飾工程的工程量審核。而一些附屬項目、零星項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溝、水池、垃圾箱)等,往往忽略不計。其次重點核實與上述工程量相對應的定額單價,尤其重點審核定額子目容易混淆的單價。另外對費用的計取、材差的價格也應仔細核實。該方法的優點是工作量相對減少,效果較佳。

3.對比審核法

在同一地區,如果單位工程的用途、結構和建筑標準都一樣,其工程造價應該基本相似。因此在總結分析預結算資料的基礎上,找出同類工程造價及工料消耗的規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結構形式不同、地區不同的工程的單方造價指標、工料消耗指標。然后,根據這些指標對審核對象進行分折對比,從中找出不符合投資規律的分部分項工程,針對這些子目進行重點計算,找出其差異較大的原因的審核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1)單方造價指標法:通過對同類項目的每平方米造價的對比,可直接反映出造價的準確性;

(2)分部工程比例:基礎,磚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門窗、圍護結構等各占定額直接費的比例;

(3)專業投資比例:土建,給排水,采暖通風,電氣照明等各專業占總造價的比例;

(4)工料消耗指標:即對主要材料每平方米的耗用量的分析,如鋼材、木材、水泥、砂、石、磚、瓦、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單方消耗指標。

4.分組計算審查法

就是把預結算中有關項目劃分若干組,利用同組中一個數據審查分項工程量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首先把若干分部分項工程,按相鄰且有一定內在聯系的項目進行編組。利用同組中分項工程間具有相同或相近計算基數的關系,審查一個分項工程數量,就能判斷同組中其他幾個分項工程量的準確程度。如一般把底層建筑面積、底層地面面積、地面墊層、地面面層、樓面面積、樓面找平層、樓板體積、天棚抹灰、天棚涂料面層編為一組,先把底層建筑面積、樓地面面積求出來,其他分項的工程量利用此些基數就能得出。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審查速度快,工作量小。

5.篩選法

篇9

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運行時控制系統的核心部分,如果沒有它,系統將無法正常運轉,它負責進行設備管理過程實例的執行。設備管理系統中涉及的工作流引擎主要有創建流程、打開流程、發送流程、結束流程等。本節以創建設備管理流程為例,將工作流引擎的設計過程介紹如下:創建流程的功能是為實現設備管理的某項活動創建一個設備管理流程,并將設備管理流程保存到工作列表數據庫中,比如啟動某臺設備的領用流程。創建設備管理流程時執行相應函數,函數的主要功能是執行工作流模板中的表單格式調用、任務指令調用、資源信息調用、人員角色調用等操作,生成一個新的設備管理流程,并給生成的設備管理流程分配唯一的標識號。

2EPC工作流建模

EPC模型是一種在企事業單位廣泛應用、用來描述管理事務與業務流程的傳統方法的事件驅動過程鏈模型[3]。本節以設備維修流程為例介紹EPC工作流建模的過程。首先對設備維修流程的過程活動進行詳細梳理:設備發生故障,無法使用—使用人提出設備維修申請,發起維修流程—填寫設備故障的相關信息—信息填寫完畢發往使用部門領導及設備管理部門領導審批—領導審批意見—發往設備科辦理—設備科聯系維修單位進行維修—維修完畢發往使用部門確認—確認維修結果—設備科備案。

3流程表單設計

根據設備管理工作流模板中定義了不同的工作流表單,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表單共設計8類,分別為《設備請購申請表》《設備送檢單》《設備驗收單》《設備領用單》《設備維修申請單》《設備部門內轉移單》《設備部門間轉移單》《設備處置審批表》。流程表單由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組成:包含數據格式信息、數據位置信息、網格、按鈕、上傳附件功能等。

4人員角色設計

按照人員角色設計步驟,我們對設備管理系統中的人員角色進行設計:(1)按照管理架構,我們將設備管理系統中的人員分為:單位領導、單位級設備管理員、部門級設備管理員、財務部門估價人員、個人、系統管理員等系統角色;(2)在設備管理信息系統中創建以上設定的人員角色組;(3)將單位用戶分配到設定的設備管理人員角色組中;(4)關聯用戶組到系統模塊或組件中,賦予各級設備管理人員的管理權限。在本系統中,系統模塊或組件可以賦予多個不同的用戶組。

5結語

篇10

[關鍵詞]公共選擇鄉村關系治理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浪潮的推動下,中國鄉村社會正處于急劇的社會變遷之中,經濟發展、體制改革、民主法制等逐步深入基層社會。在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的轉型期,建設一個和諧的鄉村社會是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鄉村關系治理的現實實踐中,鄉村關系到卻出現了一些失范現象。其中鄉鎮政府的越位侵權和村委會的過渡行政化是當前鄉村關系改革和發展的難題,嚴重制約了鄉鎮行政效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發展。

一、公共選擇理論闡釋鄉村關系失范

公共選擇理論包括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公共選擇理論是經濟學理論的一個重要流派,是將經濟學應用于政治科學;狹義的公共選擇理論是作為行政管理學的一個流派而存在,它將公共選擇的方法應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領域,關注的重點是政府的管理活動及各個領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公共選擇即非市場的集體選擇,公共選擇理論的宗旨是把市場制度中人的行為與政治制度中政府的行為納入同一分析軌道,即經濟人模式。

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行為假定是:人是關心個人利益的,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即理性的經濟人。公共選擇理論家基于這個出發點,分析了公共管理組織的行為,他們認為,公共管理組織及其組織者并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充滿公益心,相反他們的和常人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個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們首先追求的是個人利益和組織機構的利益,然后才會照顧公眾的利益。公共選擇理論假定適用于不同的領域,既適用于政府部門組織也適用于非政府部門的自治組織。

鄉村關系失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鄉鎮政府的越位侵權,具體說主要集中在對村委會人事權、財政權以及農民生產經營自的非法干預上,體現在村民自治的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各個環節之中;二是村委會的過渡行政化和“過渡自治化”,前者指村委會成為鄉鎮政府的一個下屬辦事機構或一級“準政權組織”,后者指村委會單純從本社區利益出發,不愿接受鄉政府指導,對承擔的協助鄉鎮政府開展工作的職責抱著消極、冷淡的態度。

從鄉村關系失范的具體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作為兩個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公共管理組織都力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將自身權益影響或擴展到對方。當然,在追求自身組織利益而努力去影響或限制它組織利益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組織中的人,是受到他們自身利益的驅動、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從而造成鄉村關系失范。

二、鄉村關系失范的影響因素

公共選擇是相對于市場選擇而言,一般來說,在市場選擇中當市場機制不健全或市場還未成熟時,經濟人就會在市場缺陷中尋求利益最大化,抑或投機,而不是靠公平競爭獲利。同理,政治體制的不完善,也給公共組織或公共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可乘之機。

(一)壓力體制下鄉鎮政府強權

鄉鎮政府作為我國鄉村地區基層政權組織,處于我國權力運作體制中的最末環節。長期以來我國權力運作體制在某種程度上可稱為壓力型體制,其主要特征在于各級政府為完成上級下達的經濟趕超指標,采取數量化任務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質化的績效評價體系。這決定了國家在農村的各項發展目標、計劃、任務最終要靠鄉鎮政府加以貫徹落實,也迫使鄉鎮領導和鄉鎮干部想方設法去完成上級部署的各項任務,如計劃生育、征兵、糧食種植,稅款征收等。為此,鄉鎮利用對村干部的去留決定權和工資報酬權將指標再度分解分配給村民自治組織特別是村委會,并利用強有力的行政命令手段督促其執行,這就造成村民自治組織自治權限大大縮小,從而使鄉政府與其的角色關系扭曲。

(二)鄉村治理法制建設存在缺陷

實行村民自治之后,理論上說村民自治委員會與作為基層政權的鄉鎮政府并無行政隸屬關系,二者只是工作上指導與合作關系,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四條規定“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于村民自治范圍內的事情。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從此我們可以看出法律對村委會和鄉鎮政府關系的規定是非常粗略和原則化的,既沒有對“指導、支持和幫助”的范圍給以合理確定,也沒有對村民自治的領域給以明確表述,這在客觀上導致規范鄉村關系和村民自治的制度供給不足和空隙過大。鄉鎮政府擁有比村民較多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組織資源,再加鄉鎮權力缺乏有效的約束制衡。這種制度的空隙客觀上成了基層干部利益群體謀求自身利益的活動空間,他們能較便利的利用制度空間去對村民實現制度侵權。

(三)村委會雙重角色失衡

村委會作為法定的村民自治組織,是經過村民授權來控制與管理社區資源,體現和維護村民利益并通過為村民服務來贏得他們的支持和信任,但是在實際中村委會又承擔了鄉政府分配給某些行政職能。這樣,村委會便扮演了雙重角色,一方面要貫徹上級方針政策,代表鄉鎮政府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完成屬于自治范圍內的工作,分別體現鄉鎮意志與村民意志。雖然在人民的國家內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矛盾和沖突不可避免,因為中國所要實現的后發外向型現代化本質上是一種強制的現代化,它要求村民在較短的時間內即適應并接受原生型現代化國家在很長的時間內所發生的種種變化。因此必然有大量不受村民歡迎的國家任務和要求要通過村委會去強制執行,同時,鄉鎮政府自身利益的也會搭上制度化轉型的便車進行擴張。雙重角色必然產生雙重對策,一方面村委會順從鄉鎮政權,成為鄉鎮政府的辦事機構執行命令或進一步搭便車“自我擴張”,另一方面從自身利益出發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進行游說、消磨甚至抵制,村級反控制力量的成長使鄉村關系處于緊張狀態。

三、對鄉村關系失范的治理

公共選擇理論關注的中心是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通過在公共部門中恢復競爭,引入市場機制,打破政府壟斷,從而將政府的一些職能釋放給市場和社會。從總體上看,鄉村關系失范主要在于鄉鎮政府對村委會合法權益的侵蝕造成的矛盾和沖突,治理的關鍵在于鄉村雙方的良性互動:

(一)完善法律法規,明確鄉鎮政府與村委會的職責權限

要實現鄉鎮政府與村委會良性互動,首先要確立二者是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是無直接隸屬關系的平等法人關系。中國農村社會正處于急劇轉型期且地區發展不平衡,鄉鎮與村集體的利益邊界和權限范圍往往是模糊的、變動的,現行的法律只是設計較為寬限的法律框架,并沒有程序性規定。要明確鄉鎮與村的角色定位,首先要理清二者的職責權限,一是根據憲法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確立的鄉政村治原則精神,各級人大制定關于鄉政村治特別是村民自治的實體性法規,明確劃分鄉鎮和村的利益邊界及管理權限,哪些事項需要鄉鎮政府“指導、支持和幫助”,哪能些事項需要村委會“協助工作”。明確的外延和內涵使國家的法律法規、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通過鄉鎮政府得以順利貫徹,村民利益通過村民自治得以真正實現。這樣鄉鎮政府的依法行政得到村民的認可擁護,違法施政被村民合理拒絕,同時村委會的雙重角色大體平衡,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鄉鎮行政管理與村民自治在制度規范上有機銜接起來。

(二)重塑政府形象,建立服務型鄉鎮政權組織

改變政府形象,規范政府作為,首先要在體制上解放鄉鎮政府,根本的是要改革壓力型政治體系,使鄉鎮從繁重的數字化指標任務中解脫出來。再造政府基層組織體系方面不是繼續精簡,因為現有框架下精簡已經走到末路,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績效而不是裁減人員,鄉鎮改革的目標是讓鄉鎮只有最基本的社會事務管理功能,如土地管理、治安管理、救災、優撫等。鄉鎮政府不應該對經濟增長目標負責,也不應該對自身財政負責,更不應有自我擴張和資源掠奪行為,鄉鎮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與民間組織在資源配置中的角色,把主要精力和資源更多地投在提高公共服務與發展社會福利事業領域,提高服務能力。

(三)培育自治組織,增強村委會自治能力

民間自治組織是溝通政府與公民重要橋梁。政府與公民良好合作常常需要一個中介組織的協調,一方面各種民間組織及時把其成員對政府的要求、愿望、建議、批評集中起來轉達給政府,另一方面又把政府的政策意向和對相關問題的處理意見傳達給其成員。同時民間組織對政府行為構成強有力的制約,適應了農民豐富多彩的社會需要,民間自治組織大量成長,政府就會受到來自外部的制約,可以抵制、克服政府組織不合理的甚至侵犯群從利益行為。因此國家應從體制上消除對民間組織不合理限制,使各種形式各種功能的農村民間自治組織有寬松的成長發育環境,如村委會、各種農民協會、養殖協會等。在民間組織發展過程中,不斷探索實施規范管理的新體制,建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良性互動關系。村委會作為村民法定的自治組織,在村務管理方面更應擔負起責任,只要不偏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對村莊重大事項具體負責實施并自覺接受村民監督,加強自我決策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村莊“自主性”,這樣才能理順村莊和鄉鎮政府關系。

(四)提高鄉村人員素質,實現由經濟人向社會人轉變

在處理鄉村關系過程中,人是具有決定性的因素。鄉村關系不協調很大程度上同鄉村干部素質低下,農民覺悟不高有關。表現在鄉村干部中主要是不相信群眾、、人治觀念、,表現在村民群眾中則是文化水平低,覺悟不高,缺乏契約合作意識,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放任主義傾向。因此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在鄉村社會樹立現代民主觀念、法制意識和契約精神,鄉鎮干部要按照“三個代表”要求,提高認識,改進方法,依法履行“鄉政”職責,充分認識到鄉鎮政府與村委會之間是指導與被指導關系,對鄉村管理應更多的采取法律的、經濟的、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簡單的行政命令,應尊重村民自治權和村委會的相對獨立性,增強服務意識、公仆情結;村干部要依法履行“村治”職責,加強自身建設、增強自治能力,自覺協助鄉鎮政府做好各項工作,引導農民用好民利,做好村民的“當家人”。從根本上說,要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由理性的“經濟人”向為民服務的“社會人”轉變,實現鄉鎮民主管理與村民自治良性互動,共同建設和諧的鄉村社會。

[參考文獻]

[1]陳振明政策科學--公共政策分析導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美]布坎南自由市場和國家[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8

[3]徐學通村民自治中的困境:村委會的行政化傾向[J]行政與法2003(10)

[4]宋敬本從壓力型體制向民主合作體制的轉變[C]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