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定技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5 10:46: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藥鑒定技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藥鑒定技術論文

篇1

關鍵詞:高職教育;畢業考核模式;等級化;改革與實踐;制藥專業

一、多樣化、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假設的提出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畢業考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提出探索建立多樣化、等級化的畢業考核模式,著重于學生職業技能訓練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畢業考核過程中,學生畢業綜合實踐技能考核達標后,再以職業技能證書,應用型論文(設計),省市級以上競賽獎、產品、發明等為發展通路,給予等級化畢業成績。

根據畢業考核模式要求,所有學生在畢業綜合實踐技能考核達標后要考取一項職業技能證書,考核成績為A,就達到了畢業要求。引導有能力的學生自愿完成等級化的上層評價要求,并由學校在畢業證

各層考核內容的說明:

Ⅰ畢業綜合實踐技能考核:將職業標準融入畢業考核標準中,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設計畢業綜合實踐技能考核的內容及評價方式,使畢業考核內容與企業崗位能力要求緊密結合,體現實用性、實踐性、職業性。

Ⅱ職業技能證:本專業領域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

Ⅲ應用型論文(設計):應用型論文不能是綜述,是本專業實際工作會遇到的問題,為了解決問題,所想的思路及涉及的理論知識,要求學生用論文的形式表達出,最后通過答辯的方式進行考評;應用型設計是通過所學專業知識設計或制作出具體的實物作品以及小改造、小發明,具有實用性。

Ⅳ省市級以上競賽獎:參加省市級以上專業技能比賽獲得的獎項。

Ⅴ產品、發明:產品是指學生通過所學專業知識設計或制作出的實物被企業應用于生產實踐;發明是指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發明專利的申請。

二、多樣化、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前期可行性研究

1.高職畢業論文質量調查

參照羅永前等學生畢業論文情況調查指標,對河北省高職制藥類專業2014級已完成畢業論文初稿的學生150人,進行畢業論文質量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寫作規范、論文類型、完成方式、完成所用時間,論文寫作的意義及意愿。

表1 高職畢業論文初稿質量調查表

[調查內容\&人數\&占比\&調查內容\&人數\&占比\&寫作規范\&掌握\&22\&14.7%\&論文類型\&綜述型\&119\&79.3%\&基本了解\&81\&54%\&報告型\&15\&10%\&知道一點\&37\&24.6%\&應用型\&9\&6%\&不清楚\&10\&6.7%\&其他\&7\&4.7%\&獨立完成\&24\&16%\&完成所用時間\&1個月以內\&105\&70%\&抄襲往屆\&10\&6.7%\&1個月以上\&45\&30%\&完成方式\&下載原文稍做修改\&35\&23.3%\&是否愿意寫作論文\&是\&22\&14.7%\&網上東拼西湊\&81\&54%\&否\&128\&85.3%\&]

根據表1所反映的情況,大部分學生對論文寫作規范只是基本了解,畢業論文以綜述型為主,完成方式以網上東拼西湊為主,完成論文時間短,一蹴而就,并且不愿意寫論文,需要老師再三督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高職學生低分錄取,理論知識的局限性,決定了他們大多數很難完成高質量的畢業論文。

2.多樣化、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的可行性調查

對河北省高職制藥類專業的270名師生進行多樣化、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的可行性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對現有畢業考核模式的滿意度,是否愿意嘗試新的畢業考核模式,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設計是否合理,在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中自認為(或教師認為)能拿到的成績。

根據表2所反映的情況,大部分師生對現在的畢業考核模式不滿意,希望嘗試新的畢業考核模式,認為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設計合理,但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部分老師擔心學生不求上進,全部只達到A級畢業,學生自己認為能拿到的成績集中在AA級,并且其他級別分布理想,說明多樣化、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的設計是可行的。

三、多樣化、等級化畢業考核模式模擬試驗

篇2

摘要: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實用技能為教學目的,從提高教師素質和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實驗教學等方面探討了中藥鑒定學教學的創新。

關鍵詞:中藥鑒定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C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7)05-1025-02

中藥鑒定學是中藥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之一,其在中藥畢業生的知識架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中藥鑒定學的教學中,教師怎樣教與學生如何學才能產生最佳效果成為中藥鑒定師資團隊思索與探討的課題。

經過筆者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經驗,即: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創新教學內容與方法、激發與提升學生興趣、著力培養實用技能。

1提高教師素質 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創新教學的關鍵

根據中藥鑒定學特點,倡導教師在讀書、集體備課、觀課3個關鍵環節突破。

1.1讀書 知識在更新,學科是交叉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具備多學科、最前沿的知識架構,教師讀書是為了跟上課程的發展變化,讀書為教師提供足夠的教學支撐。

1.2觀課 帶著學習的意識,收集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和思考,在觀課過程中以別人的優勢對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這會使觀課的效益最大化。同時,觀課前可了解與授課相關的情況,如學生知識基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動機和勤奮程度等,也可以了解課堂可能存在的問題。有了這些基礎,觀課時可以有較好的切入角度、層面,也可以帶著對某一問題的思考、探索進行觀課。

1.3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一個發散思維、集中智慧、整合經驗、共享資源的教研活動過程。集體備課能實現群體優勢和個性特長的完美結合。

2改革中藥鑒定教學

2.1改革教學內容 在“總論”中,將《中藥鑒定學教學大綱》全面透徹地介紹給學生,同時,讓學生自己回答中藥鑒定的目的、內容、應該怎樣學等;這樣,所有的學生都從總體上認知了中藥鑒定學,知道了哪些是必須掌握的、哪些是熟悉與了解的;將教學內容的重點放在“各論”每一章的“概述”部分,因為中藥鑒定是按藥用部位來分類與分章編排的。在“概述”中,把各個部位的定義、各類中藥的性狀、組織構造及顯微鑒別講透,讓學生掌握,這樣,學生就可以對每個具體的藥材舉一反三,很輕松的學好。對于具體的每一種藥,壓縮甚至不講其來源、性狀、顯微、理化等傳統內容,大量增加該藥的研究進展及藥理藥效。同時,滲透現代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的知識,讓學生掌握中藥材化學指紋圖譜及DNA分子遺傳標記技術。

2.2改革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單向式的教學,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第一,充分利用教具。對于這個學科來說,最好的教具莫過于樣品藥材本身了。所謂“千聞不如一見”,在進行理論知識學習時,將藥材帶到課堂,理論與實物同步,這樣既能加深學生的直觀理解,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教學效果特別明顯。同時,學院的標本中心提供了正品、混偽品及部分藥材的炮制品,有些藥材甚至有原植物的臘葉標本和浸制標本,每二周組織學生到標本中心實習一次,這樣,學生從原植物到藥材、從混偽品到飲片都有了系統的學習,印象深刻、興趣濃厚。

第二,注意講解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每一種藥都是來源,產地,加工,氣味,性狀。每一種的性狀都是形狀,顏色,氣味,質地等內容,學生難免感到厭煩。因此,對于《中藥鑒定學》來說,講解如何生動而充滿趣味是不得不關注的一個問題。在改革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綜合應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多媒體資料來進行教學活動,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將大量的信息帶給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將更加豐富的藥學前沿信息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真實性。有的藥材與章節,預先布置下去,讓學生自己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講授的經歷,我們還可以提提問題,和學生一起溫習以前的知識,這樣不僅我們自己鞏固了知識,也給學生壓力促進他們強化知識,做到教學相長、師生互動。同時,注重人文教育,在專業學習中與學生探討人文內容,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院的藥材識別競賽。大多數的學生,通過大量的藥材識別活動,到最后在全班進行比賽,是提高學習積極性特別有意義的活動。鑒定學的任課老師給積極識別藥材的同學以鼓勵及獎勵。

2.3優化實驗內容 創新實驗教學中藥鑒定實驗一改過去傳統的顯微、理化內容,在幾次基礎的實驗、熟悉地掌握了中藥的顯微制片技術、能進行中藥的顯微測量、微量升華、熒光觀察等操作技能后,每次中藥鑒定實驗都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如組織《大黃的生藥學鑒定》,要求學生從原植物、性狀、顯微、理化、含量測定等方面進行系統的鑒定,實驗報告以科研論文的形式提交,要求有摘要、關鍵詞、概述、方法與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內容;每次實驗課都要求學生認真實驗,仔細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如實記錄實驗過程及結果。對于實驗報告的批改,每次都極其用心,錯誤的描述,正確的描述都記錄在案,以便針對具體情況作出具體的輔導。

通過嚴格的實驗訓練,學生不僅能提高操作能力,還能迅速提高表述及科研能力。

篇3

以“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培育理念,依托國家唯一的中藥學基礎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藥基礎基地和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項目“中藥基礎基地科研訓練及科研能力提高”項目,匯集優勢平臺資源,創建中藥學本科生科研創新及實踐能力自主培育模式,組建本科生科研創新協會,舉辦本科生科研學術節、出版學生自主科研期刊。全方位、多層次激發學生主動性,倡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培養中藥學科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科研創新人才,形成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

[關鍵詞]

中藥學;本科教育;實踐創新;人才培養

成都中醫藥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培養了中國第一批中藥學本科生、第一個中藥學碩士、第一個中藥學博士,接納第一位中藥學博士后,奠基現代中藥高等教育。秉承全國著名中藥學家凌一揆教授“品、質、性、效、用”系統中藥思想,依托中藥資源系統研究與開發利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中藥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教育部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等科教平臺,以國家唯一的基礎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藥基礎基地為主體,構建中藥學本科生科研創新及實踐能力自主培育模式,促進基礎研究與教育有機結合,加強對本科生的科研訓練,提高實踐能力,激發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為科學研究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儲備。

1秉承“系統中藥、醫藥結合、實踐創新”理念[1],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理論

針對中藥基礎研究創新人才需求,依據學生個性特點,構建科教結合、產學融合、校企合作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傳承和發揚中醫藥事業為己任,具有中醫藥原創思維,具備扎實的中醫藥理論知識、熟練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的融貫中西、德才兼備的中藥學創新人才。“系統中藥”思想是在凌一揆教授創造性提出“大中藥”概念下,歷經繼承創新,逐步形成的完整理論。中藥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應包含中藥基本理論與臨床應用、中藥基源與鑒定、中藥炮制與制劑、中藥藥理與毒理、中藥化學等五個方面的系統知識。我校中藥本科教育之初,就逐步開設了《中藥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藥理學》、《中草藥化學》(1987年改為《中藥化學》)等主干課程,為建立中藥本科課程體系奠定了基礎。“醫藥結合”:依據中藥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學院秉承以中藥效用為核心,在中藥的研究為闡明中醫理論提供科學依據等方面突顯醫藥結合,將《醫古文》、《中國醫學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等課程納入專業基礎中。“實踐創新”:在強調“早實踐,多實踐”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逐步形成了以“實驗課程體系、實驗技術平臺、實習實訓基地”為一體的中藥本科實踐教學模式,優化和完善中藥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系統中藥、醫藥結合、實踐創新”理念貫穿于我校中藥學本科生教育始終,亦成為中藥學本科生科研創新及實踐能力自主培育模式構建的基石。

2以“中藥基礎基地項目”為支撐,奠定本科生科研實踐能力培養基石

1996年,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獲國家教育部批準,創辦全國唯一的中藥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藥學基地班)。2012年,學校將中藥學基地班正式更名為“凌一揆-中藥學基地班”,旨在圍繞“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中藥學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全面掌握中藥系統知識的專門人才。“凌一揆-中藥學基地班”為本科提前批次招生,每班30-60人次。班級實行“全程導師制”,導師與學生雙向選擇匹配,學生可以在本科階段即開始完成科研實踐,確保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基礎理化試驗操作與創新研究融會貫通。2014年,由彭成副校長牽頭藥學院申報了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項目“中藥基礎基地科研訓練及科研能力提高”并獲得資助,資助力度400萬元,鼓勵一線教學骨干,通過科研立項,全額用于本科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按照基金委的要求以及項目申報書、任務書的計劃,學院對科研訓練項目實行滾動資助,以學院的六大研究方向的正高職稱且承擔有部省級以上課題的教師科研項目為基礎,第一期確立了23個學生科研訓練項目組,第二期確立11個學生科研訓練項目組,每個項目資助10萬元,為本科生的科研訓練及實踐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3以各級優勢平臺為助推,推進本科生科研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建設

學院推進以“國家級中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訓練基礎平臺,搭建了“統一化、網絡式、綜合型”的實驗教學平臺,加強理論教學平臺與實驗教學平臺的互通,實驗、技術與實習實訓平臺的互補。以“省部共建中藥資源系統研究與開發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為訓練創新平臺,以“西南道地藥材協同創新中心”為訓練開放平臺的建設工作,并成功獲批教育部“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和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深化“國家中藥種質資源庫”,形成了基礎強,規格高,功能全,設備新的“學生科研訓練平臺集群”,大力提升中藥學本科學生科研訓練質量與實效。學院同時整合資源,依托成都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創業俱樂部和成都中醫藥大學科技產業園,打造以中醫藥產業和健康產業為主要特色的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俱樂部:成都中醫藥大學成立大學生創業俱樂部,將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相結合,以“創業計劃大賽”、“創新與創業大講堂”、“創業沙龍”等品牌活動為載體,構建多層次、多形式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教育體系,營造整體創新的環境,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科技產業園及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成都中醫藥大學科技園是以中醫藥產業和健康產業為主要特色,以“一園三區”功能布局為主體,重點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研究區、中醫藥企業孵化區和中醫藥產業區,形成研發、生產、健康服務、醫藥商貿的產業集群,打造環成都中醫藥大學知識經濟圈。結合大學生創業俱樂部,全面負責大學生創業中心的管理工作,制定大學生創業中心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中心受理大學生入園申請,統籌規劃和落實創業中心的相關工作,聘請校內外專家、專業教師、創業人士等為學生創業公司提供管理、營銷、技術、法律、財務、心理、工商、稅務、信貸、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咨詢和發展指導。

4以本科生自主提升為主體,深化科研創新及實踐學術氛圍

藥學院以學院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建立包含組織機構、學術期刊、科研項目、學生活動的本科生自主科研實踐能力提升模式。

4.1自主培育機構-本科生科研創新協會

為適應中醫藥現代化的需要,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提高本科學生直接參與科研的興趣。為有志于從事科研學術工作的本科生提供一個參與科研、師生溝通、學術交流的平臺,藥學院籌建本科生科研創新協會。協會由凌一揆中藥學基地班學生為主體,聘請學科各方向專家作為學術指導專家。協會將作為自主培育模式的組織機構,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以高年級學生及部分研究生為骨干,擔任科研團隊組建、科研期刊籌備、科研活動籌劃等任務。

4.2自主培育期刊-《本草新悟》

中藥學基礎基地學生自主創辦、編制的學生學術期刊《本草新悟》,距今已有三年的刊齡,累積發表了學院本科生科研論文500余篇,以學生學術交流為中心,從不同角度探索廣袤藥學天地,用創新思維打造全新學術平臺,已成為本科學生學術交流和學術成果展示的有效陣地,在行業內兄弟院校中備受贊譽。《本草新悟》將作為自主培育模式的期刊載體,學生在學院指導下,自主投稿、自主編纂、自主運行。目前,期刊運作良好,并呈現出投稿低年級化、普及化的趨勢。

4.3自主培育活動-科研學術節

科研學術節是藥學院一年一度的學術類品牌活動。學生活動以其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深受學生歡迎。科研學術節通過舉辦系列學術相關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率,營造濃厚科研學術氛圍。科研學術節包括“百草園”學生學術論壇,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專家、管理者和企業家開展相關領域的專題講座和報告,如王永炎院士、劉昌孝院士、胡之璧院士等知名專家,國家藥品安全評價中心主任杜曉曦、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處處長吳銳等管理者,太極集團董事長白禮西、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廣州奇星藥業集團董事長朱柏華等企業家,以此來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及時了解到中醫藥和藥學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相關政策法規和藥品生產、經營、使用領域的現狀,切實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雙基”實驗技能操作大賽,以“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實驗教學理念為基礎,以“全國藥學專業學生實驗技能大賽”為導向,設置筆試、試驗操作兩個環節,借此提升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并為“全國藥學專業學生實驗技能大賽”選拔儲備人才。除此之外,科研學術節還包括“慧眼時珍”中藥鑒別知識大賽、學術論文撰寫大賽等活動。

4.4自主培育提升-重大講座及開放活動

模式以課堂理論教學為基石,注重契合中藥學發展前沿,在例行舉辦學術講座之外,以學校舉辦國內重大學術會議為契機,組織本科生積極參與,拓寬科研思維與方法、了解本領域重大研究進展,提升學術創新能力。舉辦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系統中藥,傳承創新”品牌開放活動,以基地應屆畢業生為主體,適當吸收全國優秀藥學類學生,通過“名師講堂”、“導師面對面”、“野外資源考察”等活動,將理論納入實踐,用實踐深化理論,創新集中訓練模式,提升集中科研訓練實效。

4.5自主培育平臺-學生開放式自主創新實體平臺

學院構建學生開放式自主創新實體平臺,根據系統中藥學思想,創新平臺包括公共理化實驗單元,中藥品種、品質與資源研究單元、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及質量標準研究單元,中藥藥性、藥效研究單元,中藥炮制制劑研究單元,共享分析儀器單元6大子平臺,服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在該創新實驗平臺可自主進行藥學系統科研探索與研究,能開展樣品前處理,中藥資源與鑒定研究,中藥材有效部位提取、分離、純化,制劑工藝研究及質量控制方法,常規藥理實驗等研究內容,為學生提供一個可獨立自主進行中藥科學實驗探索的實體空間。

5以創新獎勵及學術論文為代表,產出本科生科研創新及實踐成果

模式推進以來,本科生科研訓練取得實效,學生科研能力顯著提升:近三年來,參加國家級比賽多次,獲得十余項獎勵,名列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前茅;發表SCI文章7篇,核心期刊論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充分展示本科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創新能力。

6討論

6.1學生課堂教學與科研創新實踐相結合

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自主培育模式將課堂理論教學與學生科研創新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實驗室,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中夯實基本技能,學、藥理、藥植與鑒定、炮制與制劑等專業技能融匯貫通,使學生系統掌握中藥學的實驗技能,培養創新思維;高年級學生通過自主培育模式,主動參與學科中藥理論及應用研究,中藥藥效和毒理研究,中藥品種、品質與資源開發研究,中藥物質基礎和質量標準研究、中藥炮制和新制劑、新劑型研究、中藥藥事管理六個方向進行實踐創新。

6.2學院主導科研訓練與學生自主科研能力培育相結合

藥學院有深厚的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基礎,中藥學基礎基地在中藥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模式、體系、課程設置、平臺建設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被教育部有關專家譽為中藥學本科教育的“試驗田、排頭兵、輻射源”。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自主培育模式將成為學院主導科研訓練的有益補充,以學院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主動性,全方位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培育實效。

[參考文獻]

篇4

中藥顯微圖像是鑒別中藥真偽品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主要用顯微鏡進行鏡下觀察,然而這種方式對于同一圖像的科研鑒定、集體討論、集中教學多有不便,寫作論文經過反復的調試,我們把計算機程序軟件(華碩ASUSLIVE3000)應用于中藥顯微鑒定圖像上,并收到很好的觀察效果。下面我們就什么是多媒體及本軟件在實驗當中的應用過程做一介紹。

l多媒體的概念和現狀

多媒體技術是當今信息技術領域發展最快、最活躍的技術。它能同時采集處理、編輯、存儲和展示包括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活動影像等不同類型的信息媒體。多媒體是一門多學科的綜合性技術,主要通過計算機來實現,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賴于多個學科領域的進展,同時它將會更廣泛更深人的迅速波及到各個領域,使各門學科依賴于多媒體的發展而得到發展,中醫藥學即是多媒體技術開發和應用的肥沃土壤,醫藥學信息及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涌現,使中醫藥方面的研究人員對多媒體及相關技術有了更高的需求。在中醫院校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簡稱c3u)教學不僅使學校教育發生了根本變化,還可以使學生在學校里就能體驗到計算機的應用,培養學生更科學的學習方式。

2中藥顯微圖像的應用現狀

目前中藥顯微圖像主要是在教學中應用,經鏡下鑒別后,再徒手繪制出來。集中教學主要是靠制做幻燈片,但是由于人的視覺誤差,色彩誤差,幻燈片由于它的亮度和投影面積、色彩等的限制鏡下鑒別很難獲得較為理想的演示效果。如何統一鏡下標準,提高集體化教學效果?將中藥顯微圖像移植到計算機上,也可以移植到計算機網絡上,利用交互方式進行更有效的教學,是值得探討的。

3計算機輔助軟件的應用過程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顯微圖像的處理、顯示和交互方式上。主要工作如下:

采用立式顯微鏡、計算機、常規視頻輸出的實物

展臺和彩色噴墨打印機各一臺,計算機要求具有640×480以上分辨率,真彩l6色VGA模式并具有視頻采集的功能。在開始菜單中點擊程序項,在隨后出現的菜單中選取ASUSLIVE項,然后點擊LIVE30000運行這個軟件。軟件運行后會出現一個控制面板和一個圖形顯示窗口。將連接好的實物展臺對準已調節好的顯微鏡并調好實物展臺的放大倍數,使實物展臺將顯微鏡下觀測到的圖像轉換成模擬信號,圖形顯示窗口中會出現清晰的顯微圖像。然后用視頻采集卡將收集來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碼信號并在LIVE3000控制面板中點擊“抓取模式”按鈕進入抓取狀態。其次點擊“設置抓取畫面之儲存檔名”按鈕,設置存盤路徑和文件名,最后點擊“抓取單張靜態畫面”按鈕,把圖像抓取并保存了下來。這種方式在圖像顯示上即可以用投影儀直接在大屏幕上投影,也可以用打印機打印出來后供教學、科研、集體討論之用,更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隨時查看,方便而快捷。

4軟件的功能和特點

4.1LIVE3000軟件兼容于微軟的VideoForWindows標準規格,可以抓取352×24O大小的視頻畫面到系統中存儲起來。有各種操作指示,所有操作均用鼠標進行。

4.2方便靈活的使用方式本軟件有清晰、真實的顯示能力,單擊“顯示/隱藏視頻來源設置”按鈕,可以設置視頻畫面顯示的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等選項。

篇5

【關鍵詞】中藥化學 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b)-0019-01

中藥化學是中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要求對于傳統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更加明確,人們更加重視對于中藥“成分”尤其的“活性成分”的科學闡述。這就對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中藥化學的本科教學應以中藥“活性成分”為中心,以解決科研、生產中實際問題為內容,以培養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因而,筆者認為應結合教學當前的實際情況在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應作出了一些相應的調整。

1 以“活性成分”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和興趣

在中藥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成分是教學的基礎部分,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往往以各類化學成分的特征來引入各章內容,如在黃酮類化合物一章中,往往是直接以“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結構特征為切入點。雖然,直接提出結構的重要特征可加深對其印象,可這樣容易使學生只機械地把結構進行記憶,即是平面化的、化學式的教學模式。試著變換一下引入的策略,如果先把大家所熟知的藥物維腦路通作為引入點,很容易引起學生對于這一治療急性腦血栓藥物的關注,進而引入其結構為羥乙基蘆丁,即為中藥槐米中蘆丁的結構改造物。學生在急于探究活性物質結構的同時,自然引出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雖然僅是教學引入方法的細節改進,卻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這類成分的結構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對于成分的認識上也不再停留于結構的單純認識上,而是更有利于形成“成分”和“活性”相聯系的立體知識結構。

2 以解決科研、生產的實際問題為內容

教學內容應緊密與生產科研實踐相結合,這是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尤其對于中藥化學這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環節上,可以首先提出本學科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采用設問式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利用課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總論中介紹“系統溶劑提取方法”時,可首先面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將來你在企業工作過程中,上級主管提出對于一味臨床作用明確但活性部位和成分均未知的傳統中藥,怎樣開發成現代的中藥新藥的課題。你該如何進行?采用怎樣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就業和未來工作發展都是學生其最為關心的,上述的設問也是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力此時都會全部集中,就下來介紹的系統溶劑提取法與藥物活性篩選相結合方面的知識,自然會水到渠成,不但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能很快應用的實際工作中,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思路。

3 以培養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

應用型人才要求有完整清晰的思路和扎實的實驗技能,即較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思路培養方面,應主要貫穿于提取分離工藝的教學內容中。在各章講授相應部分時,教學目標和重點不應局限于對某種藥材或某種成分的機械記憶上,關鍵是掌握此類成分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以及靈活運用上,今后面臨此類成分時能合理設計提取分離工藝和形成完整的思路。例如:實驗教學課中提取黃藤中巴馬丁生物堿的提取方法,為小檗堿型水溶性生物堿的較為通用的提取方法,原理是根據水溶性生物堿可溶于乙醇的性質來提取,并且根據小檗堿型生物堿鹽酸鹽水溶性較差沉淀析出來精制。關鍵是提示學生以后碰到此類生物堿時可采用類似的方法來解決。再如,按類別分離生物堿利用了生物堿的堿性及某些兩性生物堿的酸性官能團,應強調這是生物堿類成分的系統分離,并結合藥效活性篩選出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然后有效部位和成分的理化性質,在實際生產中進行有目的性的分離。把系統分離―活性分離―目標分離的科研思路融入具體教學過程中。

實驗技能訓練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之一,化學成分提取、分離、結構鑒定是中藥化學課程的關鍵技術,并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除加強日常教學實驗中常規提取分離技術的反復訓練之外,還專門開設了中藥化學實驗技術的系列專題講座和訓練;如現代分離精制技術的應用及進展等內容。尤其是在開放創設性實驗課題的過程中,注重了高極性成分的分離技術,是對于中藥復方水提液大量未知活性成分沒有闡明這一現狀,有針對性開展的本科教學科研實驗課題。學生以課題小組的形式加入,在課題完成過程中,學生對于先進儀器設備、分離材料(包括制備反相色譜、高速逆流液滴色譜等)的使用和操作得到具體的訓練和掌握;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接觸到了應用性較強的前沿技術領域,培養了科學精神,激發了科研興趣。

4 充分利用中藥化學的基礎知識,培養各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

中藥化學為中藥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其研究對象為中藥“有效成分”,是其它中藥學課程的理論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和相關學科進行聯系和貫通,知識體系的融合是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要求。例如在強心苷提取教學中,常規應介紹提取強心苷根據制備速效和長效強心藥物的不同目的,利用或抑制強心苷的酶解。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可進一步聯系藥理學藥物代謝方面的知識,即抑制酶解可得到原生苷,極性較強且水溶性好,藥理學中水溶性好的藥物在體內血清中分布濃度高,而且容易代謝排除體外,這正是作為速效強心藥物的機理。這樣就把化學結構―化學性質――藥物代謝―臨床應用等方面知識統一起來,形成綜合完整的知識體系。除有利于知識的系統掌握,更有益于學生將來的新藥創新和設計。再如中藥黃芩的南北方存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科學的評價也歸于黃芩苷在兩種不同炮制工藝條件下從結構到活性的變化,從而選擇合理的炮制工藝,這樣就把中藥化學和炮制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對二門學科的的認識水平更為深入,即中藥化學為理論基礎,炮制為實踐應用,二者相輔相承。

面向應用的中藥學科專業知識人才的培養,應根據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現有的教學條件對教學策略作出相應的調整,并采用靈活機智的教學形式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中藥化學的教學改革也更應注重細節方面,尤其是在思路、技能和知識體系的完善上,而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則是對整個教學效果最好的評價和檢驗。

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學位論文的質量。為了切實把好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關,電氣工程學院一方面抓好論文開題環節工作;另一方面,在研究生論文開題后的第二學期,由學院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對本院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行中期抽查。其目的在于了解論文選題的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檢查其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論文工作的抽查對研究生和導師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檢查作用;同時能及時發現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足,提出整改意見,對涉及的問題、內容及方法盡可能的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具體辦法是:由于目前碩士研究生規模較大,碩士生全部參加由督察組組織的中期檢查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督察組從每位碩士導師所指導的研究生中隨機抽查一名學生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未抽查到的學生,由導師自己組織學生的中期檢查。如在2001級碩士研究生中,督察組抽查了30名學生,按專業分成3個組,要求學生本人簡要介紹論文選題意義、理論根據、實用價值、資料收集情況、論文工作總體安排和進度,開題以來研究的進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論文采用的技術方法、進一步完成論文的計劃等內容。

通過對抽查的結果分析,學院大多數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難易程度符合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要求,有些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還積極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研究工作,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科研實踐中培養科研實戰能力。抽查中也發現少數研究生在論文工作中存在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有的論文工作進展緩慢、有的沒有明確的進度計劃、有的難度太大需要調整等。

通過督察組對碩士論文的中期抽查,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作用表現在:

(1)對論文進度的督促作用:由于論文是隨機抽查,這不僅給學生、同時也給導師一種督促,促使學生和導師重視研究生的論文工作,注意掌握論文進度;

(2)對論文題目、內容、進度的了解:論文的中期抽查,有利于導師和督察組及時掌握研究生的研究內容和進度情況;

(3)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于參加的督察組專家都是比較有經驗的老師,通過檢查,督察組專家及導師能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具體的問題所在并提出一定的指導建議,以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學術交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研究課題在一起檢查,對學生、對老師都起到了學術交流的作用。

我院連續4年的論文中期抽查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3.2 嚴格博士論文的預審制度,確保博士論文質量

博士論文預審制度,對保證博士論文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博士論文的預審,是博士論文答辯前最有效的質量檢查。博士論文中期檢查時,論文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系統,還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做,因此,難于對論文質量進行全面檢查。但提交預審的論文,基本上已完成了全部論文工作,通過預審,可以檢查論文是否達到了預期要求,研究深度是否足夠、是否有創新;

(2)博士論文的預審,也是論文質量檢查和論文完善的最佳時刻。對預審中發現的問題,學生還有時間、有機會對論文中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

(3)由于論文預審是對學生負責、對導師負責,因此預審專家沒有什么壓力,可以憑借專家們的豐富經驗和學術造詣,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論文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對論文的完善和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但真正要達到博士論文預審的目的,預審專家是關鍵。如何確定預審專家,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制度來保證,但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一是要熟悉論文研究內容,且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研究領域要比較寬;二是要工作認真負責;三是要公平、公開、公正,能客觀地提出自己的評審意見和建議。為保證預審專家的客觀性和學術水平,學院規定預審專家組中必須有一位除導師外的院督察組專家。

3.3 堅持督察組聽課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課程設置

學院長期堅持安排院督察組聽課的作法。跟一般性的聽課不一樣,學院的這種聽課不僅是對上課紀律、教師的表達能力、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效果等的簡單檢查,而是更加深入,也是一種對課程內容和課程設置的調研和檢查。在安排專家聽課時,學院特別注意安排熟悉該課程內容的專家聽課,以了解該課程內容和課程深度以及與該課程相關的其它課程的內容銜接。聽課后,除及時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外,還對相關課程的設置、內容的整合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4年來,電氣學院已建立健全了院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制度,每個學期院督察組都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督察組會議,傳達學校研究生教學的有關精神以及介紹其它院系好的管理經驗,并嚴格督促、檢查本學院研究生的開題、中期檢查、論文預審、論文答辯以及研究生課程上課質量等,對研究生課程設置、培養計劃等方面的工作效果顯著。在實踐中,也注意處理好學院督察組與學院學位分委會以及行政的關系,做到各司其職、互相支持、配合促進。

實踐表明,充分發揮院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的作用,對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八方,周珊珊,曹揚.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構成、特征和控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6):20~24.

[2] 肖敏.研究生教育三維質量保證體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6):34~37.

[3] 程永波,廖曉玲.論研究生教育質量觀與發展目標模式.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8): 16~20.

[4] 任增林等.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特點及其對具有中國特色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啟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3): 21~30.

篇6

【關鍵詞】 專業英語;中藥學;研究生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Specialized English Teaching for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ENG Xuan-xuan.

Guangdong College of Pharmacy,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economy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ompound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are required.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for the course of specialized English in pharmaceutical colleges.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content of courses,model of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of specialized English teaching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Specialized English;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ostgraduate

專業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的簡稱,又稱專業科技英語[1]。是在完成公共基礎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開設的后續課程,是溝通基礎英語和專業知識的橋梁,是學生完成從英語學習階段過渡到英語應用階段的有效途徑。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在國外的發展趨勢及動向,掌握一定的專業英語翻譯技巧,提高運用英語處理專業資料和進行專業學術交流的能力。

隨著我國醫藥經濟的發展,作為傳統文化精粹的中藥行業也加快了現代化、國際化的步伐。新形勢下,對于中藥學專業人才的需求是既要具有專業技能又有英語交流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因此,專業英語教學在高等醫藥院校日益受到重視。筆者根據近年來承擔中藥學研究生專業英語課程的授課實踐,談談教學方法和體會。

1 教學現狀分析

在正式開展教學之前,首先對本校專業英語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客觀評價分析,找出存在的普遍問題,探索解決方案,從而有效改善教學。目前,本院已將專業英語列為中藥學研究生的必修課之一,但是學校在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方面并未進行統一的安排。與其他專業課相比,該課程在學時分配上也略顯不足。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引導學生把握專業英語的學習技巧,真正幫助他們日后的科研工作,是筆者反復思考的問題。

對于教學對象而言,研究生具備了比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好的公共英語基礎,自主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強,也具備一定的文獻閱讀量。但是筆者經調查發現,學生閱讀的文獻多為中文,平時接觸的所謂專業英語,也就是中文文章所附的英文摘要,專業英語的總體水平比較低。此外,學生對于該門課程存在一些誤解,認為專業英語只是機械的背誦專業詞匯,然后閱讀和翻譯相關資料,與他們后續的科研工作聯系甚少,因此積極性不高。筆者所承擔的專業英語教學對象是來自中藥學專業不同研究方向(包括:中藥化學、中藥分析、中藥藥理、中藥鑒定)的一年級碩士研究生,因此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掌握專業英語知識,又要顧及到研究方向的差異,以學生的興趣傾向和實用性作為出發點。

2 教學內容的安排

2.1 外文文獻檢索 針對學生專業英語的總體水平偏低現象,筆者與學生進行討論,尋找原因。一方面,是學生掌握的專業英語詞匯量不足,影響理解原文含義。另一方面,學生對外文資料獲取的途徑和方式不甚明了,不擅于收集到自己所需的外文文章。對于英文期刊、專業數據庫的檢索方法還比較陌生。鑒于此,為了方便學生日后有效的獲取學習材料、科研參考資料,筆者將英文專業文獻檢索作為一個專題進行較為系統的講授。根據學生的專業和研究方向,介紹一些適宜的全文期刊數據庫,如:Springer Link、John Wiley、Elsevier Science、ACS、SciFinder Scholar等。首先對該期刊的特點、收錄范圍進行簡介,然后幫助學生熟悉英文檢索界面,指導他們如何選擇英文關鍵詞、檢索項目,如何進行快速瀏覽、簡單檢索和高級檢索。對于符合檢索條件的大批量文獻如何進一步精選。通過該部分內容的講授,使學生在正式接觸專業英語之前,先掌握如何獲取材料的途徑方法。方便課程學習和以后的自主學習。

2.2 專業英語詞匯的記憶技巧 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學好英語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充足的單詞量。而專業英語的學習也不例外,只有在掌握一定數量的專業詞匯之后,才能實現專業文獻的閱讀、翻譯和寫作。對英語詞匯進行機械記憶,枯燥單調且成效不高。如果從詞匯的詞素(前綴、后綴、詞根)入手,將一些復雜的專業單詞遵循一定規律拆分成系列詞素,就會方便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掌握了構詞方法,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poly-這個前綴含義是“多、聚”,由其構成的單詞polyacrylate(聚丙烯酸酯)、polymerase(聚合酶)、polysaccharide(多糖類)。前綴milli-是指“毫,千分之一”,由其構成的單詞millimole(毫摩爾)、milliliter(毫升)、milligram(毫克)。后綴-ol表示“醇、酚”,因此甲醇(methanol)、乙醇(ethanol)、丙醇(propanol)、苯酚(phenol)均以-ol結尾。掌握了一定的詞根、詞綴之后,引導學生練習專業單詞的拆分。如:萜的英文名稱是terpene,那么monoterpene、diterpene、triterpene就是以單詞terpene為詞根,加上mono-(單,一)、di-(二)、tri-(三)這三個前綴組成的,即:單萜、二萜、三萜。單詞triacylglycerol經過拆分,系由tri-(三)、acyl-(酰基)、glycerol(甘油、丙三醇)三個詞素組成,即:三酰甘油。單詞tetrahydrofuran可以分解為tetra-(四)、hydro-(氫、含氫的)、furan(呋喃),即:四氫呋喃。按照上述的方法,學生發現專業英語單詞不再抽象枯燥,而是有規律可循。掌握了常見的詞素、基本構詞法之后,就可以舉一反三,即使再面對復雜陌生的單詞也可以化繁為簡。

2.3 閱讀與翻譯 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曾經打算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但是考慮到出版的教材所收載的信息并不能代表最新的前沿科技,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而且一本教材很難涵蓋不同的研究領域。鑒于外文期刊出版的周期短,報道速度快,內容新穎,是科研工作者進行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源。因此,筆者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每個研究方向選取有代表性的兩篇英文文章進行講解。針對中藥化學研究方向,從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雜志上選擇兩篇關于天然產物提取分離、結構鑒定的文章。使學生熟悉化合物的分離、純化過程,掌握結構確證的方法和需要提供的必備數據。針對中藥分析研究方向,從Phytochemical Analysis雜志上篩選兩篇研究性論文,分別為化學分析和體內藥物分析文章。讓學生了解分析方法的選擇、建立和驗證過程。針對中藥藥理研究方向,從Planta Medica雜志中選讀兩篇關于DNA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的研究論文,通過介紹DNA拓撲異構酶的分型、功能及作用特點;了解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的作用機制,討論新型抗癌藥物研制的思路。針對中藥鑒定研究方向的閱讀材料源自Plant Physiology雜志,內容是關于生藥道地性及其分子機理的研究。了解分子生藥學的前沿技術和遺傳因素對道地藥材形成的貢獻。

筆者在教學中使用的閱讀材料,均選自比較權威的藥學期刊雜志,能夠體現各個領域的研究熱點或前沿技術。材料的選取力求具有代表性,難度由淺入深,讓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既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專題,同時也可以拓展相關領域的知識面。

3 授課模式

最為理想的專業英語授課是實現英文教學。但是由于學生掌握的專業英語詞匯有限,英文水平參差不齊,此種情況下如果勉強讓學生接受英文授課,無異于拔苗助長。因此,筆者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在講授文獻檢索、詞匯記憶技巧部分,以中文為主。對于重點構詞法、常用詞匯用英文反復強調,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由熟悉、接受到最終掌握。在進入閱讀與翻譯部分時,課前先將選讀的文章發給學生,讓其利用翻譯軟件、工具書先行預習,然后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授課時,具有代表性、難度較大的內容由教師精講。針對專業文章中出現的專業術語、實驗機理、前沿技術等抽象、不易理解的語段,借助多媒體、視頻、動畫等形式將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幫助學生理解。而對于難度適中的部分由學生朗讀,之后準確而簡潔的翻譯出來。在講解過通篇文章之后,請學生用英文將選讀資料的重點知識信息進行概況和總結。老師再有針對性的用英文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要求學生用英文作答。課堂上的師生交流、學生討論均提倡使用英文,為學生提供口語練習的機會。

4 考核方法

公共基礎英語的考試方法一般包括:聽力、閱讀、翻譯和寫作四個部分。中藥學專業英語的考核方式可以參考上述手段,但是也需要跳出傳統的紙質考試的框架。專業英語的授課目標,首先是提高學生查找、閱讀、翻譯英文專業資料的水平,這也是教學中的重點;其次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英語交流能力。考試評定的標準,不是看學生記憶的專業詞匯數量是否龐大,翻譯文章是否精準。而是看學生將專業英語知識運用到中藥學領域的實際能力的高低。筆者對于研究生的考核方法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平時成績(20%)+期中成績(30%)+期末成績(50%)。平時成績根據課堂上的提問、討論情況評定。期中成績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準備、以課堂演講的方式來完成的。學生們根據個人擬研究的課題,自主查找感興趣的專業文獻并且篩選出兩篇代表性文章。將文章的目的、方法、技術進行簡介,對于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分析其創新之處和由此獲得的啟示。在規定的時間內,每位學生自備powerpoint用英語闡述自己的觀點,鼓勵聽眾自由提問,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并給出分數。筆者發現,學生在借助工具書、翻譯軟件的幫助下,對于專業文獻的檢索、閱讀、翻譯的能力較好,但是用英語正確、流利的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尚且較弱。通過這種方式的鍛煉,學生一方面認識到自己專業英語綜合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產生了積極、濃厚的學習興趣。期末成績采取紙質考試的方式,主要考察學生對于專業英語詞匯的基本掌握情況和閱讀翻譯專業資料的能力。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別摘選若干專業英文資料。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可以自選作答,不借助任何工具,準確完整的進行翻譯。

綜上所述,筆者在中藥學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通過多樣的授課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專業英語的檢索、閱讀、翻譯、交流水平有比較顯著的提高,保證了教學質量。但是筆者的教學經驗有限,而且專業英語教學的實踐是一個需要長時間不斷調整、發展的過程。未來的教學工作中還將不斷探索、不斷嘗試、不斷總結,力爭取得更大的進步。

篇7

 

藥學專業培養具備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鑒定、藥物設計、一般藥物制劑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藥學在世界各大經濟領域可以說是發展最快的門類之一,醫藥公司的年經濟效益增長率已經高于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1] [2]并且,由于它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

 

一、我校藥學類專業學生近三年畢業實習工作概況

 

長春中醫藥大學藥學類專業作為實踐性學科,畢業實習是藥學類各相關專業后期實踐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藥學院每年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藥學類專業學生的實習計劃,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實習時間不少于16周,畢業實習工作主要包括畢業實習崗前培訓,實習崗的設定與分配,實習過程監管,畢業論文管理、實習成績綜合評定等主要內容。其中畢業論文包括選題、開題、論文提交、論文評閱、論文修改、論文答辯等環節。近年來,我院藥學類專業實習生人數較多,也給實習安排、管理、就業等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從實習崗位分配情況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還是留在本校和科研院所等主要基地來完成實習的,由于嚴抓畢業論文答辯,自行聯系實習單位的學生的數量逐年下降。

 

從畢業論文的成績分析上來看,校內基地的論文優和良成績的數量還是明顯高于校外基地,說明校內實習基地的質量還是高于校外。

 

二、畢業實習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藥學院重視實踐教學工作,由學院相關領導、教研室主任、辦公室和學生工作辦公室相關人員組成畢業實習領導小組。同時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相繼制訂和修訂了《藥學院本科畢業實習手冊》、《長春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畢業實習及論文工作實施辦法》、《藥學院關于加強對本科畢業實習工作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對畢業實習時間、實習內容、請假制度、畢業論文要求、畢業實習考核等有關問題做了相關修訂。

 

辦公室負責制訂實習計劃、下達實習任務、與實習基地溝通和指導教師的選派、組織論文答辯等工作,以及學生工作辦公室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過程監督等。各個部門聯動,能夠保證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生活、學習、思想、紀律方面都有專人負責,推進實習工作順利開展。

 

(二)改革實踐教學模式

 

學院將實習與就業相結合,通過實習促進就業。學院和有招聘意向的有關用人單位溝通,邀請其到學校舉辦招聘會先聘用學生,后安排實習。此外,還與簽訂實習協議單位聯系取得實習名額,在安排實習前根據學生的就業意愿安排實習崗位,力求達到實習促進就業,就業帶動實習的效果。

 

推行畢業實習雙導師帶教制,確保學生實習質量。學院為自行聯系實習單位的實習生配備中級以上職稱的校內教師為第二指導教師。第二指導教師除了在實習過程中做好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開題、結題等階段性的指導,還在學生返校后,負責學生論文撰寫的指導修改和初步審評。[3]

 

(三)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

 

隨著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學院不斷拓展藥學類的校內外實習基地,不斷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4]通過在藥學院科研實驗室、研發中心、人參研究院等部門建好校內主基地,同時也與省內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為主的18家校外實習基地簽訂了實習協議。這些實習基地包括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吉林省藥品檢驗所等省內一流的醫藥研發機構,也包括修正藥業集團、北京雙鷺藥業、敖東集團、吉林紫鑫藥業等國內知名的藥品生產企業。這些基地科研水平高、設備先進、專業儀器門類齊全,能夠滿足學生實習的專業需求,保證實習質量,通過實習也縮短了學生步入社會的適應期。

 

(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在實習前強化基本實驗技能訓練,開展專題講座,把20項基本技能考核和綜合性實驗作為畢業實習的一部分,納入教學計劃并賦予學分。20項基本技能都是化學基礎課各種基本實驗操作,綜合性實驗根據不同專業,分為三類,中藥學類學生完成中藥來源、鑒定炮制加工提取分離制劑成品質量檢驗藥理藥效的全過程;藥學和制藥類學生完成原料、藥物合成制劑成品質量分析藥理藥效藥物代謝全過程;生物制藥專業學生完成生物藥物發酵制劑質量分析藥理藥效全過程,以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為畢業實習和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實驗技能的強化訓練,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獲得了實習基地的好評。

 

學院定期組織有關管理人員到各個實習基地檢查實習生的實習內容和進度,了解學生的表現情況和畢業論文撰寫情況,及時總結,做好實習監管。

 

嚴格做好出口把關。每年5月末學生從實習基地返校后,利用1周左右的時間完成畢業論文修改和完善,在6月初由學院統一組織畢業論文答辯。答辯組根據學生論文創新性、規范性、科學性及學生答辯情況打分,近三年評選出優秀論文167篇,但同時有28名學生因論文不合格延期答辯,其中有12人因延期答辯不合格而延期畢業。

 

三、實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經驗總結,藥學類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習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當前實習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畢業實習與就業矛盾,個別企業要求簽訂三方協議的學生在實習期就進入試用期狀態,實習期間安排大量的日常事務性工作,科研工作或生產實踐內容較少,與畢業實習相關性不強等。

 

目前學生在就業去向上選擇醫藥銷售類崗位的學生比重偏大,部分企業要求學生提前上崗,這部分學生的實習條件參差不齊,實習質量無法保障。

 

實習單位反映的主要問題是部分學生自律能力較差,組織紀律觀念淡薄,學習主動性不夠強,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差,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不強,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而實習學生提出的要求主要圍繞個別單位專業不對口,部分生物制藥、制藥工程等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實習內容與中藥學、藥學等理學類專業學生相同,不能體現工科專業特色和要求;個別單位因科研條件所限,帶教教師指導不足等原因也影響了個別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

 

四、提高實習工作質量

 

(一)要以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核心,將實習工作做精

 

應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及學科的特殊要求、根據醫藥行業的需求和醫藥教育發展的狀況,充分考慮學生就業、考研、教師的科研工作以及橫向聯合科研項目的需要,制訂針對性、實效性更強的實習方案,特別是要做好制藥工程、生物制藥等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實習方案設計。

 

(二)要以內涵建設搭建框架,將實習工作做硬

 

要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和帶教教師的培養,為畢業實習工作提供有力保障。[5] [6]要重視發揮實習基地的作用,聽取他們對藥學教育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專家指導、項目合作、帶教教師交流培訓等方式,培養一支專業水平高、經驗豐富的帶教教師隊伍,提高實習質量。

 

(三)要完善和健全各項制度,將實習工作做細

 

要進一步完善實習工作的質量監控體系,針對學生就業、實踐教學的發展形勢完善畢業實習教學和管理辦法,為實習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進一步完善實習檢查制度,由藥學院領導、專家和教學以及學生工作管理人員組成實習檢查小組,加強對實習工作的交流與檢查,要通過實習小組負責人對各實習點的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加強實習監管。

 

(四)要明確各方人員的崗位職責,將實習工作做實

 

藥學類專業學生畢業實習包含的環節涉及學生管理、教學、就業等多個部門的工作范疇,不應只是教學部門或行政部門的事,要明確各部門、實習基地各方人員在實習過程中的管理職責。只有既有橫向分工,又有相互協助,才能做好現階段的實習教學工作。

篇8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已滲入到整個生物學領域,其相關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已成為推動學科建設的必要手段[1]。特別是在中藥學相關學科的應用,正在不斷地幫助加快中藥現代化的進程[2]。早在1995年黃璐琦院士就在《中國中藥雜志》上發表《展望分子生物技術在生藥學中的應用》中提出了“分子生藥學”的概念。并對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生藥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預測。2000年黃璐琦等主編的《分子生藥學》第一版在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標志著一門嶄新的中藥學分支學科在國內誕生。2017年,凝聚27家高等教育機構汗水的“十三五”本科規劃教材《分子生藥學》及研究生規劃教材《分子生藥學專論》的出版,標志著分子生藥學教育體系已逐步建成。在研究內容上,因其融合了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克服了傳統中藥在鑒定和機理方面的不足,并為道地藥材形成的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方面提供了豐富的技術指導和理論依據,如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起草的蛇類飲片特異性PCR鑒別方法被《中國藥典》2010版收載,成為首個被世界藥典收載的天然藥、中藥分子鑒別方法。隨著分子生藥學優勢和潛力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各高校對加強分子生藥學課程的教學建設越來越重視。本文結合我院開展的分子生藥學課程及本人在分子生藥學方面的研究經驗,簡述了加強并提高分子生藥學理論和實驗課程教學的方法。以期通過加強高校分子生藥學課程建設,為培養分子生藥學的后備力量做好前期的“鋪墊”。

1理論教學

1.1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結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分子生藥學是生藥學與分子生物學交叉融合的學科,其研究內容包括中藥的分子鑒定、藥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與調控機制及藥用植物的轉基因與分子育種等領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所涉及的理論知識[3]。分子生藥學是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與傳統生藥學的有機融合,在進行分子生物學理論教學時會有較多重要的專業性概論,如果僅僅通過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書本為中心,單向灌輸,是很難讓學生有生動而深刻地理解。在多媒體已成為大學課堂教學的基本配件設備和網絡資源十分豐富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相結合進行分子生藥學理論教學,無疑可以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媒體不僅可以展示文字和圖片等信息,更可以通過音頻和視頻等感官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如在介紹《分子生物學》中藥用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內容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石斛等一些藥用植物的取樣、保存及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的講解視頻和資料,例如2020年安徽省皖西學院主導完成了藥食同用的植物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的全基因組測序,為明確霍山石斛的神奇功效、挖掘其功能基因提供有力基因序列支持,通過相關視頻的介紹,可以向學生清晰生動的展示如何利用分子生藥學技術解決在實際中解決問題。此外還可通過多媒體鏈接網絡資源,可進一步向學生展示和推薦學習資源,如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nlm.nih.gov),藥用植物組學數據庫(herbalplant.ynau.edu.cn)和中草藥數據庫(pewiki.net/herbs-data)等網站和學臺,使學生可以了解分子生藥學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前沿技術,拓展學生在該領域的視野,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2引入類比,使復雜問題簡單化

類比法是比較研究對象的貌異質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邏輯推理方法,由于分子生藥學中的道地藥材中存在著相似的規律和顯著的差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類比的方法進行講解,通過引入類比,將道地藥材的異同點進行總結和分類,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在介紹《分子生藥學》中,藥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一章的內容時,在教學上可以引入類比,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相關的知識點。如藥材麻黃和桂皮功能上異同點是都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風寒表證。但二者不同的是麻黃,以宣散為主,發汗力強,適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無汗的表實證,適用于肺氣壅揭之咳喘證及水腫。桂枝,以溫通為主,發汗力較緩,外感風寒,無論有汗的表虛證和無汗的表實證均可用。常用治寒凝血滯諸痛證,痰飲,心悸脈結代等證[4-5]。通過引入類比,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此外,在分子生藥學教學中可將復雜的藥用植物合成途徑與簡單的模式植物的合成途徑進行類比。由于模式植物研究的比較深入,相關的知識點和合成途徑比較清楚,二者類比之下,可以形成先易后難得過渡,使比較復雜的,難理解的問題簡單化。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探索,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1.3文獻解讀,擴大學生視野

書本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所包含的知識往往是對前人研究的總結,其中的經典理論和原理是在不同時期經過反復驗證仍然成立的,具有較強的教學和教育性質。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分子生物技術是不斷更新和進步的,僅依靠書本教材的講授,有時候會忽略相關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和發現。而在當今世界,很多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原理,大多時候都會以論文形式發表于各類期刊,以此提高作者在相關領域的知名度。所以,很多學術期刊、論文里包含的知識點、技術和方法等,較課本教材在時間上具有前瞻性。通過在課堂上適宜的引入文獻解讀,有助于擴大學生在該領域的視野。此外,把文獻里作者的研究思路、設計以及運用的技術原理與課本教材上的進行對比,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進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2實驗教學

2.1設置課前思考題,“預熱”實驗內容

分子生藥學的實驗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壞節,它是把課堂教學中所獲得的理論知識加以驗證和鞏固,并結合課堂講授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通過對實驗中實物的觀察、辨別和驗證,從而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建立一個既與理論課有一定互補作用,又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實驗體系[6]。但是,實驗教學又不同于理論課教學,它要求學生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及儀器設備等實驗裝置都要有充分的認識。這些內容僅靠老師在實驗課前的講授是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的。通過設置課前思考題,在實驗課之前必須看完有關的實驗講義。在實驗課之前,完成所設置的課前思考題,并按要求寫出預習報告。課前思考題的完成,將有助于學生對實驗原理的掌握,對將要進行的實驗內容起到“預熱”的效果。因此通過思考題和實驗預習報告不僅能提高教師實驗課的效率,還能加深學生對理論課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們做實驗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綜合分析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2任務分解,激發學生的協作能力

實驗教學中,往往需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來進行,這也是對學生相互協助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下,多名同學圍繞一個實驗內容展開,難以調動所有同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預期的實驗教學效果往往并不是特別理想。但通過將實驗內容進行分解,使之形成多個小的任務目標,將其分配到每個小組成員,各成員之間圍繞這任務目標存在緊密的聯系。如在《分子生藥學實驗》中的分子鑒定實驗部分,可將其拆分為三個小的實驗任務:(1)藥材DNA的提取,(2)DNA的驗證和(3)PCR擴增等3個小任務。每個小組成員負責一個小任務,這些任務彼此之間存在相互依賴和先后順序的關系。如DNA的驗證需要在藥材DNA的提取基礎上,PCR擴增則需要在藥材DNA的提取和DNA的驗證的基礎上。這樣對實驗任務進行分解不僅可以在實驗教學中極大地調動學生完成實驗的積極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對實驗內容的設計,形成任務驅動的模式,可以極大地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均衡的培養學動手能力和協助能力。

2.3結合認識實習,深化理論知識

認識實習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運用新技術新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第二課堂。因此通過合理安排學生參加認識實習,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可在認識實習過程中,將學校獲得的知識在生產實踐中進行驗證,反向檢測書本上理論的準確性。將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生產實踐融合,進而加強、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整體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并激發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通常為了更好地突出教育教學的性質,學校開設的分子生藥學實驗課程,多數是屬于驗證性教學實驗,實驗結果屬于已知狀態。而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很多屬于未知狀態,通過合理安排實習,可以更好了解學校教學、社會生產和科學研究之間的差別與聯系。為學生將來能更好的融入社會做好充足的準備和理性的認識。此外,認識實習也是培養學生了解和融入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通過結合認識實習,深化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相關領域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找準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達到學有所用,回報社會的目的。

3結語

分子生藥學作為新興學科,是融合了分子生物學和生藥學的交叉學科,隨著分子生藥學學科的不斷發展,其研究方向、技術水平、理論思想和學術影響都得到了專家和學者的廣泛認可。特別是在生物合成途徑解析以及合成生物學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著名的青蒿素、止痛的阿片類藥物、紫杉醇等都離不開分子生藥學理論和實驗技術的支撐[7-9]。因其著眼于現代科技發展的前沿,分子生藥學科的發展具有強勁的動力和巨大的空間。但是,分子生藥學尚處在發展階段,在教授過程中對學生的專業基礎要求較高,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分子生藥學課程建設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而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教學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方法上要注重強化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做到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深入淺出,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富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課堂教學效果,將是分子生藥學教學發展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崔浩,霍崢屹,熊薇,等.分子生物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23):109-110.

[2]張丹,王穎莉,杜晨暉,等.生物學技術在藥用植物鑒定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1,27(01):222-230.

[3]袁媛,黃璐琦.道地藥材分子生藥學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J].科學通報,2020,65(12):44-53.

[4]劉志剛,柴程芝.分子生物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9,44(18):53-59.

[5]侯仙明,張凱,王亞利,等.肉桂鎮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的藥效學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9,20(04):831-831.

[6]周榮榮,劉娟,袁媛,等.基于科研成果轉化促進分子生藥學實驗課程教學水平[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17):148-151.

[7]王繼剛,徐承超,王彥鈞,等.青蒿素:一種從中藥中發現的神奇藥物[J].Engineering,2019,05(01):72-88.

篇9

【摘要】野外實習是藥用植物學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合適的教學方法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以往的教學環節設置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問題:1)小組劃分過大;2)重點不突出;3)教學方式過于簡單;4)理論與實際結合不緊密;5)考核方式單一。針對以上問題,學院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具體包括:1)細化實習小組,規范標本的采集與制作,實習后開展標本評展。2)精簡實習內容,突出實習重點。3)充分利用好工具書和教材,發掘學生自身學習潛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4)注重生態環境考察,有目的地要求學生練習使用藥用植物學專門術語來描述植物的性狀。5)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方式。通過以上改進,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環節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植物學課程實習環;問題分析;對策探討

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醫藥是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的重要特色之一,故藥用植物學便成為我院各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以具有醫療保健作用的藥用植物為研究對象,講授它們的組織形態、生理功能、分類鑒定以及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通過學習該課程,學生應該能夠對以下幾點有初步的認識:1)常見藥用植物的鑒別要點;2)常見藥用植物的資源分布;3)常見藥用植物的分類地位及親緣物種;4)現代藥用植物研究新技術。該課程是我院學生在高年級學習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等主干專業課程的先修課程,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該課程講授的知識盡管并不晦澀難懂,但內容相對繁雜枯燥、缺乏系統性。學生普遍反映藥用植物學是知識點多而雜、學習主要靠考試前突擊死記硬背的課程。而野外實習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手段。野外實習可以幫助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將教材上死的東西變成生活中活的范例,從而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是藥用植物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校目前以湖北省京山縣綠林鎮風景區和太子山林場為實習基地,于每年8月底舉行為期一周的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取得了不少成績。然而,從近年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學實踐情況看,一些問題依然存在,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實習小組劃分過大,每組包括約18名學生,這樣就不能使每位學生都獲得充分參與的機會;2)目標不夠明確。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本應以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野外實地考察,了解它們的性狀鑒別要點、野外生長狀況以及植物資源分布情況。但由于實習點內的植物不全是藥用植物。根據現有的實習安排,在學生采集的標本中往往混有大量的非藥用植物。這樣就導致在實習過程中,教師不得不抽出相當部分的時間精力向學生講解這些非藥用的植物,這樣就沖淡了實習主題,影響了實習收獲。3)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學生遇到不能辨認的植物時,不是求助于工具書和文獻,而是直接詢問教師。教師也會直接告訴該植物的科屬和定種,而不是引導學生自己從工具書中尋求答案。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鍛煉學生的思維,反過來容易助長學生以瞬時記憶和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模式。4)理論和實踐結合不緊密,觀察植物走馬觀花,不夠認真細致。學生機械記憶,不能真正掌握各科屬植物的鑒別要點。5)考核方式單一,主要以實習報告為依據來確定學生的成績,難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對于這些問題,經反復研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我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對策:

1)細化實習小組,規范標本的采集與制作,實習后開展標本評展。在實習活動中,教師應對實習小組進行細化,將一個大組細化為5個小組,每組4人左右,每個小組的成員應該有明確的分工,這樣便能使更多的學生有親身實踐的機會。同時還要求學生在采集植物時注意標本相關信息的記錄,如標本的典型性、完整性、采集時間、生長環境、重要形態特征等。這些信息對后續的標本鑒定和研究無疑有很大的幫助。為了狠抓每個小組標本采集的落實情況,我們在實習后還將開展標本評展工作,將各個同學的標本制作技能和原始記錄的詳盡規范程度納入實習量化考核中。同時,還要將學生制作的優秀標本作為教師將來開展理論教學的實證標本。

2)精簡實習內容,突出實習重點。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帶領學生去野外,走到哪里講到哪里。這樣,一部分比較典型,對教材上知識結構具有極大的支撐作用的藥用植物,就有可能因為在考察的過程中沒有遇見而無法向學生講授。為了改進這一缺陷,實習前,教師首先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挑選出一些形態結構典型、分類地位明確的常用中藥,對這些中藥的各方面特性有一個總體性的把握。到達實習地點但尚未開始野外實習前,教師分組向同學們講解這些植物的基本情況,要求每組學生必須能夠采到這些植物,完全掌握這些植物的性狀鑒別要點及分類地位。實習結束后的藥用植物辨認考試中,這些植物也會占有相當的比例。通過采取以上措施,學生明確了實習要點,同時可以達到利用重點掌握一兩種植物帶動理解一科植物的辨析要點的效果。

3)充分利用好檢索表和教材,發掘學生自身學習潛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單純簡單地識記藥用植物的科屬不應是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主要目標。比較起來,提高對藥用植物識別能力是其中更重要的一項訓練內容。植物的各級分類檢索表是藥用植物鑒定的基本工具書,教師應對檢索表使用和編制方法進行詳盡的專題講解。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將工具書作為工作以后可以終身依靠的啞巴老師,利用檢索表對無法辨認的植物名稱及其科屬分類進行確定,提高獨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反過來根據實習地點常見的藥用植物編寫檢索表,這一定有利于他們掌握植物親緣關系辨別及分類理論,提高綜合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藥用植物學理論知識的全面理解。同時還應注重教材在實習教學中的地位。盡管有植物志和檢索表這樣準確全面詳實的工具書,但是這些工具書信息過于龐雜,且體積巨大、攜帶不方便。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熟練地掌握。相比較而言,教材知識精煉、突出藥用植物學的基本知識與主干概念。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有意針對教材的內容,結合實習地點的實際情況,設計以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為目的的實習內容,讓學生充分開展落實,最后達到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的目的。

4)注重生態環境考察,有意練習使用藥用植物學專門術語來描述植物的性狀。藥用植物的生長繁衍必須依賴一定的外部環境。反過來,植物對其所處環境也有一定影響。 因此,十分必要加強對藥用植物的生長環境考察與分析。具體地說,首先要掌握各種生態類型和群落類型的特點以及植物種群、群落之間的聯系;其次要了解植物與環境因素的相互關系,如氣候、土壤、地形、其他生物和人類活動等各種因子對藥用植物分布的影響,為資源調查提供依據。對藥用植物術語的熟練運用也是野外實習的重要訓練目標之一,為了落實這一點,應強化室內實習環節。教師應把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作為教學、科研的一個重要環節,結合藥典收錄的藥用植物以及實習基地藥材植物分布情況,設計一系列實習專題,讓學生進行實習地植物資源調查。實習前應先引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專題涉及的藥用植物的資源分布、生長環境、植物鑒定性狀和藥用價值等信息。調查采集完畢后,進入室內實習環節,這一環節要求學生進行室內標本制作、溫習描述植物形態的常見術語、整理實習資料、編制定種檢索表。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引導他們繼續查閱文獻,寫出藥物有效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機理、臨床應用和資源開發的綜述報告。這樣也就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指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校園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編制校園藥用植物檢索表;或者假期讓學生調查家鄉的藥用以及珍稀瀕危植物等,并用植物分類檢索表查找其科屬特點,對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內容進行加深拓寬。

篇10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 藥品經營與管理 專業實訓 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實訓教學是職業教育學生技能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由課堂走向實習和就業的重要環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越來越發揮出它的重要作用。文章介紹了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三階段,漸近式”實訓教學模式的建設,為相關專業的實訓教學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依托具有三十余年歷史的校辦制藥企業——牡丹江溫業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起來。2003年11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其實訓基地被省教育廳確立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制藥人才培訓基地。本專業對黑龍江省的三十多家醫藥企業進行了職業群與崗位群的調研,了解到企業用人機制、人才需求和崗位技能要求,對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工作能力與素質要求等進行了綜合分析,確定了本專業面向的職業崗位和培養目標。根據調研分析,充分挖掘校辦企業資源,與專業發展相結合,提出建立了“三階段,漸近式”實訓教學模式,將專業技能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成功構建了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實訓教學新模式。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三階段”。把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的6個學期根據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個階段,即1~4學期為第一階段,主要在校內實訓室進行技能訓練;第5學期為第二階段,主要在校辦企業進行藥品生產崗位實訓;第6學期為第三階段,主要在校外生產實訓基地進行崗位訓練。 

2.“漸近式”。根據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由底到高、由簡單到復雜的自然規律,讓學生的實訓由基礎到綜合分階段完成,漸近式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 

3.“實訓教學”。主要由實驗課、校內實訓、校外實訓三個部分構成。 

二、總體框架 

1.目標設計。通過對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打破原有各課程實訓中的界限,使各門課程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滲透、銜接,實現本專業課程實訓教學內容的整體化,合理安排各階段的教學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2.基本思路。第一,以各課程實訓內容間的縱向聯系為紐帶,遞進式地設計各階段的實訓項目,不斷實施與驗證,進行實訓項目的重組與優化。第二,根據各階段課程實訓內容的特點,依據現有條件,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技能訓練與技能競賽、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第三,根據各階段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的不同,針對各階段設計不同的評價方法,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學生技能進行全面的評價與考核。 

3.實施方法。第一,編制《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實訓教學標準》,標準包括各階段的課程內容及對應的實訓內容、實訓項目及評價標準、考核方法及依據等。 

第二,根據《標準》的總體內容分階段實施。前4個學期為第一階段,主要依托校內的24個實訓室,在校內進行專項技能訓練,主要進行藥物制劑、檢測、中藥鑒定及微生物培養、發酵等單項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走出校門前具備初步的藥物生產及檢測技能。第5個學期為第二階段,在校辦企業——溫業進行崗位實訓,主要進行固體制劑、液體制劑、原料藥等的生產及檢測實訓,進一步訓練學生的生產操作技能,同時,讓學生初步了解藥品生產企業的生產及質量管理,為下一步的校外實訓做好準備。第6學期為第三階段,把學生送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輪崗訓練,主要的訓練內容是藥品經營企業的市場調研、藥品經營企業的管理及運行、藥品的gsp認證管理、藥品的營銷及用藥指導等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在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訓采取“實訓與就業相結合”的方式。從而實現了人才培養“從理論到技能,從學校到企業,從學生到員工”的全就方位立體過渡,真正實現了學生就業的零距離。 

   第三,技能訓練與技能競賽、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近三年來,本專業教師積極組織系內技能競賽,調動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每年都組織藥物制劑、藥物檢測、中藥鑒定、微生物檢測及藥學服務等技能競賽,以賽促練,提高學生學習技能的主動性。按照高職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并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將職業技能鑒定與專業課程設置有效銜接。充分利用學院擁有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的職業技能鑒定站(農業-152站)的有利條件,不斷拓展職種、職級,實現專業的主要實訓項目均有相應的職種與之對應。現已開展生化藥品制造工、中藥調劑員、藥物檢驗工、藥物制劑工、醫藥商品購銷員等工種的鑒定工作。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從2007年起,規定凡是崗位或技能有相應考核標準和技能證書的課程,相關專業學生必須考取相應技能證書,并作為相應實踐環節的教學目標。經過幾年努力,實踐教學的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基本實現畢業就能頂崗。 

三、保障措施 

1.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為實訓教學提供人力保障。實訓教學要求教師既熟悉理論又具備實踐經驗、既懂理論教學又掌握操作技能。學研通過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對教師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一方面,安排專任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掛職鍛煉。本專業建立了專任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制度,并給予經費資助。幾年來,本專業教師累計有6人次分別到牡丹江友搏藥業、北京養生堂藥業、黑龍江泰華藥業等校企合作企業參加實踐鍛煉或擔任職務,教師們在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職業能力,并能將一線的技術要求和實踐經驗貫穿到教學過程中,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聘請校企合作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實訓指導教師,主要承擔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的實踐教學任務,并逐步引進企業生產技術人員擔任校內實訓指導教師,形成了部分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 

2.建立穩定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為實訓教學提供實踐平臺。我院校內實訓室建設的具體思路是:立足校內,充分發揮校辦產業的作用,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本專現設有藥物理化與分析實訓室、藥物合成實訓室等24個專業實訓室,這些實訓室能開展校內實踐教學工作,共同支撐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及專業群的校內實訓。充分利用校辦企業——溫業有限責任公司,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訓條件。該公司成立于1969年,擁有藥品生產線5條,有注射液、顆粒劑等劑型,可生產五大系列35個品種,可使學生正確掌握原料藥、半成品和成品檢驗以及工藝過程質量監控的技術,是學院制藥技術類各專業學生的校內實訓基地。與此同時,本專業還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與黑龍江省佳木斯晨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養生堂醫藥有限公司、哈爾濱三陽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長春一王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16家醫藥企業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這些校外實訓基地每年為本專業提供大約一百多個實訓崗位,能充分保證學生的頂崗實訓質量。 

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三階段,漸近式”實訓教學模式建設三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為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理論基礎,還通過“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和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為本專業的實訓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當然,在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如課程改革不夠深化,校外實訓教學與考核難度大,部分校外企業的合作達不到目標要求等。可見,要想真正開展好實訓教學,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盡管實訓教學目前存在著各種困難,但是我們堅信,學生就是我們的產品,教學質量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會進一步完善“三階段,漸近式”實訓教學模式,找到一個使學生、企業、學校三贏的實訓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梁小婉.基于高職院校實驗教學的創新教育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