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藝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19:09: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歌藝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民歌藝術論文

篇1

(一)音樂風格及歌詞的結構形式

情歌(同屬“山歌”類)是彝族民歌中非常重要的歌舞種類,集中體現了彝族民歌的獨特風貌。其曲調多種多樣,演唱形式為齊唱、獨唱及對唱。情歌專用于男女社交這一特定場合,用于這種場合的情歌或以小嗓輕聲吟唱或以真假聲混合演唱,旋律委婉動聽,歌詞多為即興創作、也有成套傳統唱詞,并大都樸素自然、形象生動。《采韭菜》這首情歌也恰如其分地繼承了山歌這一音樂風格。由于這首歌是在韭菜坪大山上采韭菜的整個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因此,此曲雖是一首情歌但都不失大山的豪邁、寬廣之情。整首歌的歌詞結構分為四段,用詞直接、簡單明了。前三段一直描寫采韭菜過程中喜悅的心情和藍天白云下的美麗景象,而最后一段則直接點題“阿表妹阿表哥咱們一塊去,嗡依啊呀韭菜采回家”,唱出了阿表妹上山采韭菜的真正目的和對阿表哥的愛慕之情。歌詞譯意如下:①嗡呀采韭菜,啊呀采韭菜,太陽出來照上牧羊坡嗯嗯啊啊照上韭菜坪,四月五月咱們上去。②嗡呀采韭菜,啊呀采韭菜,蜜蜂蝴蝶繞著花兒飛云雀嘰嘰藍天云下飛,四月五月咱們上去。③嗡呀采韭菜,啊呀采韭菜,嗡依依啊呀呀誰的天堂美嗡依依啊呀呀誰的幸福長,四月五月咱們上去。最后:嗡呀采韭菜,啊呀采韭菜,阿表妹阿表哥咱們一塊去嗯依啊呀韭菜采回家。根據以上的歌詞不難看出四段歌詞的前半部分都為五言一句體,是彝族民歌中主要的歌詞結構形式,“嗡呀采韭菜,啊呀采韭菜”始終作為每段曲子的開頭,似乎起著強調主題、串聯整首曲子的作用。

(二)大量的襯詞運用

大量的襯詞運用是彝族民歌重要的特點之一。它可以是歌曲的開頭、引子,也可以出現在歌曲的中間部分作為過渡詞,還可以在結尾起幫腔作用,有時在一首四句體的歌曲中竟有三句是襯詞(如“山歌不唱半年多”)。總之,在彝族民歌中襯詞會無時不地地出現在歌曲的任意部分使得歌曲承上啟下、靈活多變,對音樂結構形式和變化起到重要作用,體現出鮮明的彝族民歌特色。在歌曲《采韭菜》中同樣使用了大量的襯詞,歌曲開頭就有“嗡呀”和“啊呀”做引子,中間的“嗯嗯”、“啊啊”加強了樂句與樂句的連接,使旋律的進行富有情趣,讓濃郁的彝族特色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從最后一段譜例可看出此段一半的歌詞都是襯詞。“嗡呀”、“啊呀”、“啊呀呀”、“嗡依依”、“嗡依啊呀”等襯詞使曲調更加歡快流暢、朗朗上口,同時使歌曲的感情、風格、意境都表達得淋漓盡致,完美地為我們展現出阿表妹、阿表哥獲得“愛情、韭菜”雙豐收的喜悅心情。以上只是針對《采韭菜》這首民歌粗淺的介紹襯詞的用法和功能,實際上在彝族民歌中的襯詞、虛詞的應用與功能用途遠遠不止以上所概括的,它是彝族民歌表達其風格特征的重要手段。

二、《采韭菜》的音樂形態分析

音樂形態一般指音樂藝術的各種構成要素,例如旋律、曲式結構、調式調性、節奏、和聲、速度、力度、織體及音色等。筆者在本論文中主要是針對《采韭菜》這首曲子相應來闡述比較突出的音樂形態特色。

(一)音樂旋律特征

彝族民歌的旋律與其他少數民族音樂的旋律是迥然不同的,由于世代生活在大小涼山、哀牢山及烏蒙山一帶,因此旋律上又較接近生活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兩個民族:藏族和蒙古族。彝族民歌的旋律十分復雜,風格十分獨特,旋律形態在不同的區域及支系中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旋律進行或使用兩三個音、或使用多個音;或以級進為主、或以跳進為主、時而級進與跳進巧妙結合。貴州著名彝族兒童歌曲《阿西里西》正是re為旋律主干音,以級進為主的典型代表。而在歌曲《采韭菜》中,旋律主要使用了音階mi、re、do、la、so,其中re、so、la三個音在整首曲子中頻繁出現,為整首曲子的旋律主干音。由譜例可見,此曲旋律主要圍繞re、so、la三音進行,以級進為主,小跳為輔,級進與跳進相結合。第一句旋律也是整首歌的音樂主題,不僅始終貫穿與歌曲的各段旋律中,還點明了這首歌曲的音樂旋律特點,形成了獨特的音樂魅力,旋律流暢、優美,節奏清新活潑,極富欣賞價值。

(二)音樂調式調性特征

貴州彝族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威寧、赫章一帶,它們在長期的音樂活動、民族風俗、自然環境中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音樂風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調式調性方面,調式的雙重性和頻繁的轉調是這一地帶彝族民歌的主要特征。有時在一首歌曲中就會存在多個調和頻繁轉調,例如《調安哲家金鈴鐺》《大河漲水翻波浪》等。而在彝族民歌中羽、徵、商調式的應用又尤為廣闊。而《采韭菜》這首韭菜坪山區的彝族民歌雖在音樂整體的結構性上相對簡單,但歌曲依然存在調式的交替。歌曲為降B調,結束音為so,而降B調式的中宮音為降b,那么徵音為f,整首歌曲中又穿插有清角fa音,因此此曲為F徵清角六聲調式。而歌曲的第二句(第7-13小節)又轉到C商調式上,整首歌曲以五聲為基礎,由商調式和徵調式構成的調式交替。同時徵調式屬于大調性質,商調式屬于小調式性質,因此,它也屬于大小調的交替運用,為此曲增添了不少豐富的音樂色彩。最后一句又結束在so上。由上圖可見歌曲中清角偏音fa的作用為增添歌曲的整體功能色彩,全曲的調式在不斷交替。筆者在本文中所介紹的情況都是具有一定共性意義的,其實在很多彝族傳統民歌中出現的現象都是無法用西洋樂理以及中國傳統音樂理論進行較為合理的解釋的,而只能在悠久的獨具特色的當地音樂風俗發展中去體會和尋找答案。

(三)音樂節奏、節拍特征

韭菜坪山區的彝族民歌節奏、節拍大多運用自由,除了少部分包含完整拍子的旋律節奏外,大多數歌曲都是自由節奏形式和半自由節奏形式(例如彝族敘事歌、山歌、祭祀歌等)。歌曲或是混合拍子,或是變換拍子,或是交換拍子與混合拍子結合出現,而5拍子的廣泛應用是赫章、威寧一帶彝族音樂的特點。歌曲《采韭菜》正是2/4和5/4的變換拍子,整首歌曲有2拍子的跳躍、活潑性,也有3拍子的連貫、圓潤性,使歌曲充滿韭菜坪山區的彝族風格色彩,表現出彝族青年男女對愛情既渴望又靦腆的情懷。

(四)音樂曲式結構特征

彝族民歌曲式結構豐富多樣、獨具特色。赫章、威寧彝族民歌廣泛使用中小型曲式結構由一句體、二句體、三句體、四句體的單樂段構成,而三樂句的樂段使用較為廣泛,較少有復雜的大型曲式。歌曲《采韭菜》則運用平行式四句體樂段。平行式四句體樂段,是指第一、三句相同,第二、四句有所變化的結構形式。其中第二句一般用不穩定的半終止,第四句用完全的結束終止,前后兩個終止之間,構成呼應與支持的關系。而平行四句體,由平行二句體擴展而來,其結構原則是一樣的。由于平行式二句體已構成一個樂段,因此可將平行式四句體看成兩個上、下句樂段的組合,稱為復樂段。由此看出歌曲的第一、三句相同,第二、四句有所變化,其中第二句結束音落在屬音re上形成不穩定的半終止,而最后一句則落在主音so上形成完全的結束終止,前后兩個終止之間,構成呼應與支持的關系。而彝族民歌的曲式結構大都以單樂段和三段式為主。

(五)音樂織體特征

在韭菜坪山區的彝族民歌中(指赫章、威寧一帶)單聲織體是主要的織體形式,這種只有一條單旋律的音樂結構形態仍然占有主流地位。歌曲《采韭菜》即是一首單聲織體的彝族民歌,它只有一條旋律而沒有任何附加的和聲伴奏或不同的旋律線條,始終保持著人類最原始的音樂美學特征。

三、《采韭菜》的演唱風格與技巧分析

(一)高原、大山造就獨特的歌唱風格韭菜坪的高原、大山促使彝族先民形成喊山的習慣。“喊”是韭菜坪彝族基本的通訊工具,形成了彝族民歌音域寬廣、粗獷豪放、高亢嘹亮、婉轉悠揚的特色。用歌聲表情達意也成了當地的傳統習俗。歌曲《采韭菜》寓情于景,是一首極具魅力的好歌。

(二)演唱方法和技巧分析

彝族民歌作為一種“原生態”歌曲種類,保留著最原始的音樂狀態,演唱時也不需要事先開嗓。貴州彝族(赫章、威寧一帶)的許多歌曲是用真假聲相結合的歌唱方式演唱的。歌曲《采韭菜》主要使用真聲的演唱方式,發聲多用本嗓的自然狀態,演唱自然順暢,音色無過多的調整,呈現古樸自然的風格。為歌曲的開頭句也是整首曲子的主題句,其中尾音用了一個裝飾音低音la,在赫章、威寧一帶的彝族民歌中這是最普遍的一種歌唱習慣,充滿濃郁的當地彝族音樂風格。在唱到尾音la時,歌唱者要特意強調la,喉頭要微微下滑,嘴唇逐漸張開,使la音落在開口音a上,最后在a上“頓”一下以達到強調的效果,某些技巧上類似與中國傳統民歌的下滑音,細微的區別在于中國傳統民歌中的下滑音是以延續下滑結束,而《采韭菜》中的裝飾下滑音la是在延續下滑結束時刻意“頓”一下,正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這點差別也正是彝族民歌的特色所在。除此之外,la音是換氣點在兩句歌詞間起過渡作用,巧妙地將兩句歌詞銜接在一起,演唱者在對其演唱時如果不注意換氣點的位置,將會造成旋律的不連貫,進而破壞整個樂句的美感,不僅歌曲表現僵硬,同時也失去了彝族民歌的獨特韻味,使整首歌曲的完整度和完美性大打折扣。《采韭菜》之所以深受當地彝族同胞喜愛,也正是因為它獨特的演唱形式、朗朗上口的旋律以及歌曲本身具有的巨大魅力。五、加強《采韭菜》的保護、發展和傳播力度彝族音樂作為一種原生態音樂豐富著中國民族音樂的寶庫,以其獨具特色的音樂風格體現出中國音樂文化的神韻,彰顯出中華民族的音樂智慧,體現出中華民族整體的精神風貌。現今,由于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我國的傳統文化正日漸被同化。彝族民歌也正在慢慢被同化和消失中,在威寧、赫章一帶的彝族音樂也在流失的行列中。在貴州,彝族和仡佬族是兩個語言流失最快的民族,而語言正是一個民族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民族音樂的重要體現,語言的失傳正是這個民族音樂的失傳。彝族民歌以其淳樸自然的藝術風貌、不可替代的音樂形式及獨特的文化價值成為中國音樂乃至世界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采韭菜》作為彝族民歌的組成部分和當地重要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加以重視和保護,在保持它特有的風格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和發展,力求跟上時代步伐,永葆青春、活力。

四、結語

篇2

關鍵詞:漆器;平遙漆器;披麻掛灰;出光;繪制

所謂漆器,就是指用漆髹涂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漆器所用的漆是天然大漆,大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涂料,具有防潮、耐高溫、抗腐蝕等功能。大漆還可以和各種金屬、礦物質顏料組合,配制出千變萬化的色漆,描繪出絢麗多彩的裝飾圖案。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的不斷發展,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

平遙漆器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繪技藝著稱,發源于山西(簡稱“晉”)中部的平遙縣,后來廣泛流傳于晉北地區。它始于唐開元年間,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工藝品中的四大名漆器之一。

平遙漆器以家族式生產方式為主,從業者多為父子相承、師徒相承的民間手工藝人。這些手工藝人們扎根于民間,感知著普通百姓的審美傾向,傳承著普通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形成了平遙漆器濃郁厚重的民俗藝術風格。

一、平遙漆器的藝術特點

平遙漆器外觀古樸雅致,器物造型簡單實用、紋飾濃郁艷麗、漆面光潔如鏡、手感細膩潤澤。

平遙漆器的器物種類,多為各式屏風、大小首飾盒、各種首飾和實用家具等。器物造型一般簡單實用,無奇巧別致之處,體現出民間藝術實用性第一的藝術特點。平遙漆器是傳承于民間的藝術,體現著普通百姓對色彩的喜好,因此它的用色濃郁艷麗,整體效果是描金紋彩、金碧輝煌。具體說來,平遙漆器的底漆以中國民間偏愛的墨黑、霞紅、杏黃、綠紫四色為主,上面描繪具有民族風格的圖案,例如古典小說、戲劇中的故事人物;代代相傳的吉祥意味的紋樣;花鳥魚蟲等民風濃郁的傳統圖形,或描金彩繪,或刀刻雕墊,或堆鼓鑲嵌,推光打磨、反復修飾,形成了線條流暢、色調和諧、富麗堂皇的藝術效果。

二、平遙漆器的制作工藝

平遙漆器和中國其他地區的漆器一樣,制作工藝繁瑣復雜,清朝以前,推光漆器為素底描金,中期創出了增厚漆層、推出光澤的新工藝,最后平遙漆器形成以磨推漆面與描金彩畫相結合的獨特工藝風格。其制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施煉制大漆:平遙推光漆器的用料頗有講究,使用的是在黃土高原廣泛分布著的漆樹刮掉樹皮后流出來的一種天然漆料——大漆。沒有處理過的漆樹原液被稱之為生漆,傳統方法的生漆精制加工有兩種:自然攪拌曬制和煎煮,現在一般采用攪拌的方法。具體操作是先將源生漆過濾,先粗麻布過濾,再用細布過濾。然后是攪拌,攪拌的目的就是改變原生漆的性能,也就是改良。通過慢慢的攪拌,可以增加生漆漆膜表面的硬度和亮度,同時使生漆各成分更均勻,增加使用時的流平性。

2、木胎“披麻掛灰”:平遙漆器所選擇的木胎一般分為兩種、高檔的是選用實木原料、低檔的選用現代合成材料,如細木工板、密度板、膠合板等,甚至于還出現了塑料材料的替代品。木胎選擇制作完成后,用白麻纏裹木胎,然后抹上一層用豬血調成的磚灰泥,這叫做“披麻掛灰”。現在出于衛生的考慮,一般不再選用豬血入料。底胎制作的整個工序是非常細致和復雜的。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紙蘸水擦拭,然后用手反復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進行下一次刷漆,多則刷7-10遍,少則刷5-6遍,推擦的工具逐步由粗砂紙變為細砂紙,然后是脫脂棉花團乃至人類的毛發團,一直推到漆面生輝、光潔照人才可以進入繪制工序。

3、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煉制色漆:這里說的天然桐油是熟桐油,分為廣油和明油兩種,廣油稀薄而明油粘稠。一般說來廣油在調和色漆時,不宜過多,過多會影響推光漆的性能。

4、紋飾繪制:平遙漆器常用的繪制手段包括描金、彩繪、堆漆、變涂和鑲嵌等多種技法。

描金:是以黑漆作底,然后以筆沾金粉作畫,或是貼上金箔,可以形成高貴、典雅、穩重的畫面效果。

彩繪:分平繪與研磨彩繪兩種。平繪是指在完成的底板上直接進行彩色描繪,繪完也就完工;研磨彩繪修飾的彩漆要有一定的厚度,經罩漆干燥后,再研磨顯出所畫紋樣。由于漆繪不是一種特種工藝,需要繪制者有一定的專業技巧。

蒔繪:即蒔粉彩漆,是引進于日本的繪制技法。蒔粉包括金銀丸粉與干漆粉,制作時一般以推光漆或彩漆做底漆,趁濕撒上所需之蒔粉,干后罩透明或不透明彩漆研磨。

堆漆:堆漆是指用漆或者漆灰在器物上堆出花紋的裝飾技法。堆漆的做法有好幾種,一種是花紋與地子顏色不同,不同層次的幾種漆色互相交疊,堆成的花紋側面顯露出有規律的色層,效果極像剔犀;另一種是用漆灰堆起花紋,然后上漆,花紋與地子為同一色,具有浮雕般的藝術效果。

變涂:使用不同的材料、工具,趁髹漆未干時,制作隨意的、有規律的、變化的自然肌理和紋樣,可以形成變化天然的藝術效果。

鑲嵌:鑲嵌裝飾是將螺鈾、金、銀、錫、鋁、銅等金屬線或薄片蛋殼或者經選擇的玉石做為材料,用漆粘貼在畫面所需要的位置,結合其它裝飾工藝經過髹漆研磨后,產生不同的材料質感、紋理、色彩等獨特的效果。

5、出光:出光指用砂紙、頭發、磚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繪制好的漆器出現光亮如鏡的效果。出光好不好是平遙漆器產品質量優劣的關鍵。中國漆器的推光工藝,從底漆到面漆,每髹飾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藝要求。平遙漆器的最后一道面漆工序是用手掌推磨拋光的,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細砂紙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來要用優質椴木燒制的木炭塊細細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頭發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細磚灰和麻油推光。完成后的漆面要達到光亮如鏡的效果,適于長期擺放。

三、平遙漆器的傳承與發展

平遙漆器在唐代開元年間就已經飽負盛名,明清兩代又借助于晉商的崛起而有了長足的進步。后,平遙推光漆器廠建立,老藝人喬泉玉、任茂林等獻藝授徒,推動平遙漆器成為我國著名的漆藝品種之一。

但是飛速發展的工業文明,對傳統的手工制造業起到了巨大的沖擊作用。傳統的平遙漆器受材料與制作工藝的限制,一度也出現了瀕危的勢頭。首先是大漆產地的減少導致了原材料的質量下滑;而后帶有合成性質的腰果漆和化學漆,以其廉價快干的特質進一步沖擊了搖搖欲墜的漆器市場;此外,制作工期長、程序復雜化的手工作坊式生產方式也難以和機器化大生產的社會潮流融合,低廉的經濟效益導致從業人員急劇減少,漆器生產由此陷入難以為繼的尷尬境地。

為了挽救瀕危的民族瑰寶,黨和國家加大了對平遙漆器的挽救力度,鼓勵其依托平遙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地域優勢發展旅游經濟;同時加大國家政策的扶持,2006年5月20日,平遙漆器被國務院正式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遙漆器的生產,由此煥發青春,進入再次輝煌的歷史時期。

參考文獻:

《現代工業文明沖擊下的中國傳統民間造物》白梵《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6

《中國漆器精華》黃迪杞,戴光品著福建美術出版社2003.7

《漆器藝術.髹漆成器》倪建林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

篇3

論文摘要:吳嘉紀是清初一位較為杰出的遺民詩人,以“冰霜高潔.刻露清秀”的詩風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送別詩和寄懷詩,并Z,L~L類詩歌的題材內容、抒情風格、語言藝術等方面進行探討,分析詩人詩歌創作的心理成因及采用多種意象手法,揭示其詩歌創作以凄冷為主調的多樣化詩風和善于運用真樸而自然的白描手法的獨特風貌。

吳嘉紀(公元1618—1684年),字賓賢,號野人,別號陋軒,安豐場(今東臺市安豐鎮)人,是清初較為杰出的遺民詩人,史載其“與人交,性冷難合”,…因而其交際有限。較之于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他一生游歷不廣,活動范圍主要在東臺、泰州、揚州之間,最遠也只到過南京、鎮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吳嘉紀的著作《陋軒詩》中,卻有近三分之二為送別、寄懷類詩歌,涉及的人物有五十多人,這說明他非常重視友情,對“兩心不覺膠投漆,因詩與我成相知”(卷十五《管鮑篇呈汪舟次》)的友誼十分珍惜。明亡后的十五年間,吳嘉紀蟄居東淘,大部分時間都用于與王太丹、莢、沈耽開等遺民詩人交流、唱和。“右諸子皆為明儒,萃生于萬歷年間,同處東淘左右。國變后,隱居不仕,沈冥孤高,與沙鷗海鳥相出入。結社于淘上,有所懷抱.寄托詩文”。由于共同的遭遇,許多遺民結成了比較固定的“遺民小社會”.而遺民詩人之間篤于友誼。歌頌友誼之真摯、熱烈,在中國歷代詩人中也確乎少見。晚年,悲涼和孤獨的共同境遇使得他們更加渴望用友情來相互撫慰,因而友誼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憐朋友少,只是別離多”。(卷十四《送緘子》),朋友分離自然會戀戀不舍.因而懷友、念友詩作頻出。綜觀吳嘉紀的交往對象,大多是不甚出名甚至是無名的人物。因此他們送別詩中也無對奢華酒宴及紛繁歌舞情景的描寫,但詩人對于朋友的感情卻是真摯醇正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類詩歌中。

一、送別類詩歌

《詩經》云:“燕燕,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E3]古人送別如此傷感,皆因交通不便,相見甚難。津口渡頭~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因此,自古以來,送別、寄懷成了詩歌創作中一個重要的主題。

吳嘉紀送別詩的寫作內容主要表現為對朋友旅程的描寫,或實或虛,或憂或喜,或春光明媚,或愁云慘淡。如其《送喬東湖之吳門》(卷八)云:“出門忽大笑,雪盡見青山。掛席東風來,浦禽鳴關關。草木帶行李,春晴無愧顏,前路游趣佳,掉頭海岸遠……”好友去蘇州,詩人牽手相送,兩人交談甚歡。送別路上春光明媚、草木翠綠、小鳥鳴唱.好似詩人正攜友游春。送別的苦楚詩中無跡可尋,“掛席東風來”、“前路游趣佳”等句隱含了詩人對朋友游歷東吳的欣喜和祝福。再如《送王季鴻之西泠》(卷三):“西湖春二月,桃李爭芳妍;觀者皆快意,游子獨愴然!此鄉雖云樂,不如歸舊川。”同樣是春光明媚的季節,但對于漂泊求食的王季鴻來講,西湖的美景、桃李的芳香卻抵消不了思鄉和窮困的悲愁。詩人不禁為老友掬一把同情之淚。同時,詩人還在詩中想象了朋友在旅程中的情境,如《送汪左嚴北上》(卷三):“村冷雞早鳴,橋危馬暗渡。悚星照童仆,殘夢經道路。淮甸隔云望.金臺仰面遇。三策獻廟廊,知音笑相覷。”詩人仿佛是伴隨著汪左嚴一路北行,其境其景猶如身臨其境。對于朋友的離別,吳嘉紀很少流露出如“沾巾”、“涕淚”等兒女情長.但詩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卻溢于言表:“看君策斑馬,自首搔天涯。”(卷三《送汪左嚴歸新安》)“去者方愉悅,送者忽彷徨。”(卷三《送程翼士》)“后夜酒醒思舊伴,烏啼殘月不勝愁。”(卷四《送吳仁趾》)“采花帶葉故鄉路,獨倚杖黎看去人。”(卷十《四月一日,送汪梅坡之東亭》)面對老友離別,詩人時常感嘆:“酒伴紛紛去,天涯獨黯懷。”(卷八《送汪三于鼎歸新安》)希望朋友們“別時去我遠,記得頻回顧”(卷十四《憶老朋》)。吳嘉紀的送別詩雖有離愁別緒之抒發.但沒有故意渲染離別的痛苦、無端的哀怨,而是以一種較為平和、自然的情調和坦率的情感,給人一種恬淡、真摯的感受。

吳嘉紀還有一些在清廷做官的友人,特別是詩人晚年,好友汪楫、汪懋麟等都一一出仕,詩人一方面堅守自己的民族氣節,另一方面也對朋友們的選擇表示理解,在為友人歡喜的同時隱藏的卻是自己心酸的淚滴。如卷三《七夕送王阮亭先生》其一:黃河新秋時,涼風吹去舫。帆底宦游人,欲發重惆悵。月高銀漢斜.雙星默相向。回首望廣陵.煙樹浮新漲。一鳥失其群,云宵自飄揚。

詩人對王士稹深懷知遇之恩.雖知與王“出處雖不同,吾曹各努力”(卷三《七夕同諸子集禪智寺碩公房,再送王阮亭先生》),但在1665年秋王士稹離揚赴京仍讓當時揚州許多遺民文人“耆老淚盈把”。詩人借“鳥”的意象對王阮亭的前程表示祝福對于汪楫、汪左嚴等人的出仕,詩人既贊揚他們的才能,義能對他們進行善意的忠告。如《自淘上至竹西,送汪舟次之贛榆教諭任》(卷八)中對汪楫既有“可憐天下才.逡巡就小官”的惋惜.又有“良驥不好櫪.美瑜不戀山”的鼓勵,更有“黃鵠已高翔,鷗鳥難隨飛”的自勵。詩人常對友人提出勸告.如“依然是負米,勉矣宦游人”(卷八《送汪左嚴之太湖教諭任》)、“愛憎實自致,攀條君寞哀”(卷八《詩四首贈程云家》)、“羊裘懶與軒車近,恐使彈冠薄釣緡”(卷八《正月六日,王于番邀同程云家泛舟西溪》),可見詩人對朋友的玉潔冰心、真摯感情。

二、寄懷類詩歌

吳嘉紀寄懷詩數量也較多,由于詩人獨寓一隅,對遠方的朋友思念已久,故情動于衷而發于言。詩歌顯得更情深味醇。如《寄吳公調》(卷一):“昔日窮愁里,看余發舊林,懸知游子況,尚在故人心,書去夢魂遠,花開離別深,喈喈啼綠樹,求友愧作禽。”友人分別后的情況一直為詩人所關心,夢中不由想起昔日讀書交游之景.詩人恨不得變成一只禽鳥飛向友人。可見其思念何其之切。詩人惦念友人,更關心他們生活的細節,如:“春風至蕪城,曾否蘇疚疾?”(卷j三《早春寄汪三韓》)“問君遠歸來,.啼無衣?”(卷十五《寄吳介茲》)詩人對那些奔赴家鄉的友人有“饑雀戀空倉,贏驥懷故軒”(卷四《寄汪虛中》)之理解,安慰他們“榮達事事好,不如老親傍。人生得終養,短褐庸何傷!”(卷七《寄鄧孝威》)

吳嘉紀重友情。不僅因為其時常感到孤獨。更是其內心情感渴望的表現,因而是一種寂寥中更為熾熱的情感。詩人有“不得來攜手,思君顏色凋”(卷二《寄程濁庵》)的思念之苦,有“同心思離居,白發禁久別”(卷五《寄湯嚴夫》)的心靈相交,更有“極盡余生樂,朝朝扣爾門”(卷五《秋日懷孫八豹人六首》)的重逢盼望。特別是對于與自己一樣漂泊求食的友人,詩人常在詩中為他們的命運嗚不平,如他的好友王又旦,詩人以“揚州青銅鏡,多年陷泥滓;雕文已半蝕,妙質幸猶在。”(卷五《古意寄王黃湄》)來痛惜其不得重用。同時.詩人還以“悠悠天地間,真賞那易得”(卷四《寄汪虛中》)來勸慰失意的朋友,以“黃金散盡歸鄉邑,惟有貧交不忘君”(卷十一《寄澄塘吳仁夫》)來表達自己對友情的忠貞不渝之情。

吳嘉紀還有一些酬贈詩,多為應酬而作,如《十月六日羅母初度贈詩六首》(卷二)、《程臨滄、飛濤兩尊人雙壽詩》(卷三)、《詩四首為隆阜戴節婦賦》(卷十)等,詩中多為歌德頌節之語,其藝術價值相對較低,故不在此贅述。自古以來,“柳”已作為留別的意象存在于諸多送別詩中,而吳嘉紀的送別、寄懷詩中較少有些意象,出現“柳”字的只有兩處,其一為“暮春作客意無賴,況復折柳天一涯”(卷十二《送汪叔定》)。此處“柳”被組合成“折欏”一詞,也不過是送別的代稱,并無更多的含義。其二為“何日鳴琴重到此?海鷗隉柳最相思”(卷七《送分司汪芾斯先生歸錢塘》)。此處“柳”作為景物襯托相思之情,已非蘊含無限凄離別情之“柳”。

吳嘉紀送懷詩中以“酒”為意象是較多的。與友人詩酒話別是歷代詩歌中常見的主題,它既是一種禮俗,又能反映詩人的別愁心理。元人楊載《詩法家藪》中指出:“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韓愈《知音者誠希》詩有:“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寫出了以酒為知音送行,并寄予了某種企盼。嘉紀喜好飲酒,他的好友方文說他:“平生無所好,寓意詩酒中。酒多令人病,詩多令人窮。”吳嘉紀詩中則有“悲歌飲濁酒,醉上黃金臺”(卷五《送汪長玉之薊門》)、“酒當邗水勸,冷傍破衣生”(卷十三《至邗次日,送希文往真州》)、“勸盡村醇人轉醒,停杯問汝往何處”(卷七《送吳蒼二歸新安,兼懷汪虛中、扶晨、于鼎、文治、鄭慕倩諸子》)、“后夜酒醒思舊伴,烏啼殘月不勝愁”(卷四《送吳仁趾》)等,正是這酒的悲壯,酒的祝愿,酒的醇濃,使虛與委蛇的應酬之氣蕩然無存.濾出的是詩人真摯的情感和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