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1:52: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外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據我國商務部2008年5月的《2007年度中國文化產品及服務進出口狀況年度報告》數據,2007年我國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29.2億美元,核心文化服務進出口為37.2億美元。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6%,總量大概在6412億元(約878億美元),當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1738.3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12180.1億美元)。2009年5月,商務部了《文化產品及服務進出口狀況年度報告(2009)》,2008年中國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規模穩步擴大,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22.6%,達158.4億美元。其中進口略有下降。在跨境文化服務貿易方面,2008年文化服務進出口同比增長29.5%,達到48.16億美元。綜合以上數據可見,我國對外文化貿易只占據文化產業整體相當小的部分;在我國國際貿易體系中,文化產品及服務的貿易額正逐年遞增,但在進出口總額中仍顯得微不足道。
另據聯合國五大機構于2008年出版的《2008創意經濟報告》顯示,從1996年到2005年,中國創意產品出口額從184.28億美元增長到613.6億美元,2005年中國已經占據創意產品全球出口市場18.29%的份額,成為全球創意產品的第一生產國和出口國。然而,通過對具體出口行業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的創意產業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產品制造,如工藝品加工、設計產品加工等,而核心的版權內容產品輸出仍然不足,尤其是視聽內容產品及版權貿易還相當匱乏。2000年到2005年,中國版權和許可證費出口額從8000萬美元增加到1.57億美元,增長96%;同期,中國的版權和許可證費進口額從12.81億美元增長到53.21億美元,增長315%。2005年中國的版權和許可證進、出口額之比為33.9:1,是典型的版權貿易逆差國。
2005年后至今,我國對外文化貿易逆差的狀況依然不容樂觀,以新聞出版總署自2005年起連續4年的《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統計數據為例: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等核心文化產品的貿易額逆差逐年擴大(2005年14853.16萬美元,2006年上升到17256.39萬美元,2007年躍升到21477.73萬美元,2008年更上升至25029.64萬美元);版權進出口比例在2005-2007三年間有所降低(2005年7.18:1;2006年6.02:1;2007年4.28:1),但2008年卻相反上升至6.91:1。
綜上可見,我國目前仍處于文化產業全球分工鏈的低端位置,具有中國主流價值和現念的核心文化產品在國際文化貿易中總量仍然很小。
二、我國對外文化貿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1.對祖國傳統文化重視不夠
西方國家有現代民主,可是其宗教思想卻從來就沒有中斷過,這就保證了其文化的延續性。而我國,由于把1840年以后中華民族所受的屈辱及國家的落后都歸罪于傳統封建文化的積淀,于是,“倒掉洗澡水,把孩子也倒掉了”。結果是韓國人申請了端午祭,我們才酸澀地覺得它是我們的財富;中國年輕人日益隆重地過起了西方情人節,我們才宣傳起中國的七夕節;外國快餐在中國攻城掠地,我們才鼓吹起中式快餐的好處??梢钥闯?我們自己都不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了,還談什么擴大文化產品的出口?反觀其他國家,它們卻非常重視保護自己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產品。WTO多哈回合談判中止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個原因:在服務貿易自由化談判中,法國等國提出了“文化產品例外”原則,即文化產品不能實施貿易自由化,這與美國的意愿相左,從而導致此談判破裂。可以看出,即使是在西方國家內部,盡管有相同的意識形態、價值觀,但在維護民族文化的純潔性和延續性上,西方國家仍然是態度鮮明、立場堅定的。
2.沒有把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傳播中華精神
中華文化元素是由顯性因素和隱性因素兩部分構成。顯性因素,如文學藝術、經史典籍、民族服飾、歷史遺跡、節日風俗、書法篆刻,乃至于中國結、奧運吉祥物福娃,甚至一把紙扇、一撮茶葉,等等;而隱性因素是那種支撐我們中華民族發展到今天、并使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的精神、氣質、品格和風骨。在對外文化貿易中,我們要求通過將顯性的中華文化產品推向世界,并在此基礎上,向世界傳播中華精神。顯然,隱性因素更加重要,因為其一旦被外國人所接受,則會加速顯性文化產品乃至于普通貨物的對外貿易。
然而,由于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以及中國傳統觀念認為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國人很少想到去賣文化。結果出現了一種令人尷尬而又可怕的事情:花木蘭是中國的,但美國卻把它拍成了電影,除賺了3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更將花木蘭變成了美國品牌;三國演義是中國的,但在網絡游戲中,卻被日本開發成游戲軟件,成了日本品牌。
3.政府沒有積極推動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的有力措施
應當說我國有關政府部門已經在思考如何促進中國的文化產品走出國門了。2004年7月文化部與商務部及海關總署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國產音像制品出口的通知》,2005年初文化部發出了《關于促進商業演出展覽、文化產品出口的通知》等。但是這些政策都缺少實質性的支持,如稅收問題、投資優惠等。特別是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風險都大大高于普通商品,生產的周期也大大長于普通商品,如何給予扶持,沒有明確的、切實可行的措施。
三、積極推動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
1.借鑒他國經驗,合理規劃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發展格局
1929年后,美國控制電影產業的大財團通過收購企業和控制發行渠道,逐漸建成有效的全球制片發行體系,為好萊塢電影繼續走向世界打造了堅實基礎。通過跨國文化公司、占據市場份額90%以上的影視產品及影視音樂版權貿易等,美國文化和價值觀走向全球,大大拓展了話語權。
韓國在金融風暴后對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尤其注重文化創意產品的國際市場拓展。其基本戰略路徑是瞄準國際市場,將中國和日本等國為重點出口對象的東亞地區作為登陸世界市場舞臺的臺階。通過針對亞洲、美洲等地區的區域差異開發針對性產品;挖掘品牌對韓國形象和韓國文化產業的市場效應;在文化出口地區建立“前沿據點”,通過前沿據點開展區域市場調查、研發和宣傳;積極開展跨國合作,集中資金支持重點出口項目等具體措施,分地區、分階段占領國外市場,有效地推動了韓國游戲等文化產業的發展。
現階段的中國與當時的美、韓具體國情差異較大,不可盲目模仿。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文化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是國家文化實力被世界承認的必由之路??梢哉f,目前中國內地的文化產業只是存量,而作為我國文化產業增量的外向型文化產業,發展力度明顯不足。中國可借鑒國外成功模式,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文化產業國際化戰略,實現新時代的文化突圍。
2.全方位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和貿易活動
例如參照世界文化論壇、全球文化論壇、國際文化和發展大會等全球性文化交流平臺的運作方式,吸納國際文化基金等國際性文化基金會的資金資助,并力爭形成長效機制,進一步強化“中國注意力”的影響。為進一步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爭取中國文化話語權,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促進與文化相關的各項事業和產業快速發展,提升我國國家形象,增強整體競爭力,還應當積極打造更高規格、更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平臺,從而形成定期的、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化交流機制。
此外還需加快中國海外文化中心、孔子學院等對外文化交流機構的投資建設,以此為載體推進漢語教育事業及中國文化傳播;拓展交流合作領域,鼓勵人民團體、民間組織、民營企業和個人從事對外文化交流以淡化其政治色彩,簡化程序,為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文化交流提供便捷通道。
3.積極培育有特色的跨國文化集團
深圳華強集團就是跨國文化集團的優秀代表之一,其在海外投資興建文化科技主題公園,是國內文化產業出口非常值得借鑒的成功案例。繼在第四屆深圳文博會上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科技主題公園輸出到伊朗后,2009年5月18日簽定投資的南非主題公園被譽為“中國迪斯尼”,這是中國向非洲出口的首個大型文化產業項目。這種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技術含量以及含有中國文化的主題公園,大量地輸出到國外,不僅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回報,還能夠積極推進世界范圍內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與此類似,國內市場穩定且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可通過直接投資或注資海外文化企業、建立文化產品的國際營銷網絡等,以多元化渠道進入國際文化市場;中小文化企業則應根據自身實力,以合作出口、積極參與國際性文化展銷等方式,適當尋求國際合作。同時還應利用金融危機背景下海外人才回流的有利時機,發揮其國際化背景的優勢,尤其是借助高端投資人才的國際化操作經驗,破除海外市場迷霧,為文化產品服務“走出去”助力。
4.投建海外文化產業基地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產業,只有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相對成熟的運作機制以及優秀創意人才集聚等等的前提下才會迸發出產業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價值。而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海外投資成本大幅下降,為中國出海建立文化產業基地或產業集聚區,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長期以來存在著實力弱小、經驗不足、不熟悉國外投資環境等現實障礙,單獨出海往往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因此,中小企業在有經濟實力較強、國際貿易經驗較足的大型企業帶動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以合作參股方式在海外形成產業集聚,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
而中國目前尚未出現較為成熟的海外文化產業集聚區,因此,也可借鑒類似經貿合作區、工業園的成功模式,直接在海外建立文化產業基地。充分利用國外較低的發展要素成本、豐富的文化資源,或是相對寬松的文化市場機制等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各種外部條件,推動各層次文化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我國的文化產業。
篇2
1 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對西方歷史知識的掌握古今不均衡,高中世界歷史的學習內容主要從文藝復興開始,西方文化概論課不是歷史課,但是離不開歷史知識的基礎,學生對于西方古代史和中世紀的歷史知識存在著較大缺口,造成教學效率較低;
第二,從上古時期到當下,西方文化概論課程內容涉及的時間跨度長;“西”的概念指向多個民族國家,課程內容涉及的地域跨度大;“文化”既包括精神層面又包括物質層面,知識體系龐大,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廣,造成了教學內容的取舍困難;
第三,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不強,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導致教學和學習效果均不理想。
2 教學目標的確定
對外漢語專業西方文化概論課的教學目標是立足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培養學生運用西方文化知識與和中國文化進行對比,了解西方思維模式、文化特征與中國文化的不同,消除民族間的文化隔閡和差異,更好地進行漢語教學。
第一,全面掌握西方文化的知識體系,包括體制的演變、宗教、科技、教育、哲學和文學等各方面的發展和特點;
第二,在了解西方思維模式的基礎上,在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方法運用到漢語文化、漢語語言的教學中;
第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避免文化沖突,更好地傳播中國語言和傳統文化;
第四,掌握文化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中西文化對比和交流的基本技能,提升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3 教學內容的選擇
目前,西方文化概論課程的教學總課時為36課時,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實現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3.1 本體知識
搭建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西方文化概論的知識體系,包括:西方文化產生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西方文化發展歷史階段的分期與發展進程;西方的宗教信仰、社會生產與生活狀況、科學技術、教育、政治經濟與國家制度、文學藝術等相關方面的分析;通過對西方文化的系統學習和研究,揭示西方文化的本質特征和文化精神;強調以理性分析的方式來把握西方文化變化的規律,把握西方文化概論這一學科基本原理的分析闡釋方法。
3.2 能力
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能力培養極其重視,在西方文化概論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側重從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能力:第一,文化研究的能力,學生在對文化知識體系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對文化現象的關注度和敏銳度,能夠從多個角度對文化現象進行剖析和探究,找尋其本質和規律。第二,文化教學的能力,語言教學即文化教學,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文化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西方文化概論課程的學習,把握西方文化本質、西方思維特征的前提下,在今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恰當地進行文化導入、文化滲透和文化傳播。第三,跨文化交際能力,主要通過中西文化對比來實現,跨文化對比可以加深學生對中西兩種文化之間差異的理解,并激發他們去了解產生這一差異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原因,從而使他們獲得跨文化交際的文化敏感性,增強跨文化意識,便于中西交流和教學。
4 教學方式的改革
4.1 自主學習與教師講授相結合
西方文化概論的本體知識教學要突破以往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方式,學生自主性的發揮往往只是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方式來進行。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某些教學內容簡單、學生熟悉的章節可以安排學生自學,教師只是指出該部分的知識要點、重點和難點,課上課下給予學生答疑。另外,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比如提供學生武漢大學西方文化概論的精品課程網站;針對每個章節,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提供課前預習知識;根據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提供課下鞏固和拓展知識。
4.2 開展專題介紹和討論
西方文化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是遵循時間線索、分歷史階段來展開講授的,突出的是階段性特點,缺乏對宗教、科技、哲學等專門文化領域進行全面縱向的總結和歸納,缺乏對各文化領域的橫向對比;因此,教師可以開設西方宗教、西方科技、西方哲學、西方教育等多個專題,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各選一個專題進行研究,通過資料收集、整理、分析和總結,撰寫報告,最后再全部展開討論。
4.3 強調中西文化對比
對外漢語專業學習西方文化的最終目的,在于“知己知彼”,通過“知彼”更好地“知己”,從而減少和消除對外漢語教學中由于文化差異引起的隔閡和沖突,更有利地推動對外漢語語言和文化教學。在西方文化概論的課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將西方文化的知識點與相關的中國文化進行對比,鼓勵學生從中發現規律和特點。
5 課程測試
篇3
(一)顏色文化差異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我們一直傳承著祖先留下的優秀傳統,中國人點綴傳統節日春節的顏色主要是紅色,春聯、長輩們給的壓歲錢紅包、燈籠等都是紅色的,紅色讓春節更加的喜氣洋洋。現代社會人們在舉行開幕典禮、結婚典禮、大型的會議等多是以紅色為主題顏色,紅色被中國人們賦予吉祥之意。“red”在西方的文化中代表的不是吉祥之意,與中國的褒義相反,紅色在西方人看來是血腥暴力的文化內涵。西方圣經中講到“紅色的惡龍”,紅色的惡龍會帶來紅色的災難,紅色在西方文化中屬于惡魔的代表顏色。
(二)禮貌文化差異
中國從傳統文化到現代文化都非常注重謙虛,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方面都需要謙虛的態度,謙虛是一個人禮貌素養的表現,中國一直被別的國家尊稱為“禮儀之邦”。中國人一般很少在別人面前夸獎自己的能力、金錢、地位等,得到別人贊許與肯定的時候也都表現出謙虛的態度,認為是集體或者領導的功勞。當被別人夸獎是漂亮會使用“哪里,哪里”答謝對方,客人來家里做客,客人夸獎滿桌豐盛可口的飯菜時,主人常以“沒有什么菜”表示禮貌。在西方文化中,得到別人贊美并不會使人覺得受之有愧,而是常以“Thankyou”“謝謝”表示謝意。中國人有時表示的謙虛之意可能會被看作是不誠實。
(三)價值文化差異
對于時間的價值角度,中國人比較看重的是過去,這和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密切相關。通過電視、電腦能媒體看到中國熱播的古裝連續劇,這些作品都是以中國過去為歷史根基。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出自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積極的人生態度,更能看到對于未來的美好憧憬。
二、文化差異比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激發漢語學習者興趣
實習所在班級的外國留學生是從不同的國家來到中國的,有的來自臨近國家日本韓國,有的來自大洋彼岸美國加拿大。課余時間陪留學生練習口語會問一些為什么學習漢語的問題,學生們給的答案多數是因為喜歡中國,無論是喜歡中國還是別的原因,留學生都希望學好漢語,作為對外漢語教師有著教師的義務,還有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責任。通過中國的文化和外國文化的比較,找到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一方面可以讓留學生學習到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可以激發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終促進對外漢語教學。
(二)理解中西文化差異,深入學習漢語
西方人關注隱私的態度要略高于中國人,我們需要理解哪些隱私方面是西方人非常具有保護意識的。對于個人隱私的界定,西方人常把年齡、是否結婚、工資、身體健康狀況等看作是隱私,而中國人則沒有那么多規定,很多老人被問及“您今年高壽了?”會很自豪地告訴對方自己的年齡。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學好漢語這門語言就要理解中國文化,在中西文化對比中深入學習漢語。
(三)克服文化差異,提高漢語水平
到一個國家學習一門語言,要經歷初學這門語言的新鮮感,之后會遇到挫折,進行調整,可能還要經歷文化震蕩“culture-shock”,在學習期間克服文化差異是學習這門語言的關鍵。通過找到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并在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克服這么差異,漢語水平才會逐漸提高。
三、對外漢語教學中如何引入文化因素
(一)啟發性教學
國內和國外的教育家對“啟發教學”都很重視,孔子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學理念。留學生對于學習漢語本身就有好奇的心理,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學生在中國大文化背景下學習中國文化,理解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與途徑。
(二)對比教學
高低情境文化的對比,中國屬于高語境文化的國家,人們在交際時使用的語言負載的信息相對不是很多,跟多的需要周圍的環境和時代背景進行補充,可能跟多的信息存在于交際者的內心中,西方國家屬于低語境文化,語言中負載著大量的信息。如中國人請客吃飯后問客人“吃飽了嗎?”,西方人可能會理解為吃的量是否足夠,而中國人真正表達的意思是客人吃的是否好,吃的好不好,飯菜是否符合客人的胃口。教師通過給學生分析兩種不同文化的差異,讓學習者真正認識到中國文化,提高漢語實際交際能力。
(三)循序漸進式教學
《學記》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發展特征“學不躐等”就是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漢語知識是有邏輯的科學系統,學習者本身也有自己的認識規律,學習的過程也是遵循“由不知到知”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講中國人講究謙虛禮讓的文化逐漸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習者理解中國人“哪里,哪里”的內涵,而不會觸犯中國人的文化禁忌。
結語
篇4
(一)將文化看成一種知識
有知識即有文化。表現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即是,文化知識的講授主要對中國地理知識歷史知識民俗知識名勝古跡建設成就和作家作品的介紹來進行。這更主要體現在二十世紀。在現在,仍有大量的對外漢語教師和對外漢語課程在沿用這一方式講解文化。
(二)將文化看成一種交際行為
有的專家把文化看成人的交際行為,指“兩個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進行交際時,直接影響信息傳遞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北热缰袊伺c外國人在見面禮儀問候方式上有很大不同,這就是文化。比如,中國文化是很謙和的文化,請人吃飯時經常說,“沒有什么好飯菜,將就吃吧”,這本是謙虛之詞,但對于不懂中國文化的人來說,就會真的認為,飯菜很不好,難以下咽。這就是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不同。再比如,中國人介紹自己的房子時經常說,“寒舍,請光臨”,這也是很謙虛的說法,但外國人可能就會真的認為,他的房子很破。這也體現出中外文化的不同。總之,中國人在見面時的問候稱贊對方表達謙虛使用委婉語時,有很多特殊之處,就需要教師搞清楚,然后進行講解。
(三)多樣化的文化界定
與上述兩種不同的是,還有一種認為,文化是多樣化的。主張,對文化的理解不應只看重知識與行為方式的不同,強調文化的多樣化。文化是復雜的多樣的,不能靠知識或行為來涵蓋。比如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模式文化,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它主張一種跨文化的文化。它突破了將文化的講解只是放在漢文化的單一方面,強調各種文化間的碰撞與交流,強調文化間的互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經常采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對多種文化的碰撞進行比較,從而引發學生進一步的思考。
二、知識文化教授模式
(一)開設專題講座
知識文化教學模式經常采用比如開設專題講座的方式進行講解。通過分析比較的方式,讓學生明白漢文化的知識。比如,講解漢字的歷史與現實的專題講座,比如,講解漢字與文化的專題講座等等。當教師在給初學者講“水”這個字的專題講座時,可以先講這個字的象形字,它是象水波紋的形狀,后來逐步演變,成了今天的水的寫法。通過這樣的演講,學生對這個字有了清楚的認識,有了感性的認識,再寫這個字時就不容易出錯了。除此之外,可以給高年紀的學生講古典故事,比如講西游記故事,講三國故事,限于學生的漢語水平,在給低年級學生講時,盡量用母語,而對高年級學生講解時就可以用漢語來講。另外,在課余時間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故宮,向學生介紹中國清代的皇宮歷史與知識,象皇帝可以有七十二嬪妃的習俗,讓外國人很新奇。帶領學生參觀北京的胡同,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北京的胡同多,每個胡同的名字都有一個小故事,北京的胡同文化,記載著北京平民百姓的生活歷史,它是老北京文化歷史的一個見證。
(二)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興趣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知識更加清晰、直觀的展現給同學們,將難以用簡單語言概括的知識利用視頻或圖像等方式播放給同學們觀看。例如講解“大觀園”時,教師可以先讓同學們了解《紅樓夢》的寫作背景,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給學生播放陳力唱的《葬花吟》,通過多媒體的播放,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化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化,從而提高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另外,在講解中國飲食文化時,可以給學生播放《舌尖上的中國》,這個記錄片深入淺出,對中國的飲食進行了詳細又清楚的講解。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中國美食的興趣,由此對中國的飲食文化更加熱愛。
(三)交際文化訓練
交際文化訓練模式將交際行為作為文化的一種形式,通過語言和行動的訓練使學生自然地領會和掌握文化。這種方式,強調引導的作用,強調對學生通過交際活動,對漢語文化有更清楚的了解。它強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及學生間的互動。比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呼,各有不同。不熟悉的人往往就說“你好“”你好”,而熟悉的人往往說“你吃飯了嗎?“”還沒呢”等等?!澳愀缮度ァ薄拔胰ベI根蔥”“去公園了嗎“”還沒去呢”“今天清明,去掃墓了嗎“”已經去了。人真多。”等等。教師還可以給出語境,讓學生根據語境進行交流。比如“上學路上“”初次見面”“久別重逢“”晚飯回來“”去看電影”等等。并讓學生表演。并根據學生的會話和表演,適當加以補充和糾正,讓學生更清楚中國文化的特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大膽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掌握中國文化的特點。比如,讓學生親自組織一臺晚會,讓學生通過“聯系業務”“聘請導演”“選用演員”“準備臺詞”“付給報酬”等環節,訓練學生能自如地利用中國文化進行交流的目的。比如,讓學生給導演打電話,和他講條件要求以及所想給以的報酬等?!巴鯇В愫茫罱袝r間嗎?”———“怎么/?”———“我們學校想請你給我們導一場晚會?!薄昂玫摹蓖ㄟ^實踐,讓學生掌握到漢語溝通的技巧以及涉及到的喊文化知識。教師要及時指點學生,跟有名望的導演溝通時,要尊重他們,不要一開始就談價錢。要讓導演感覺到節目十分需要他,沒有他就不行。這樣,做到與導演的心靈溝通。
三、多元文化溝通模式
文化是有差異的,多元文化的碰撞會產生火花。外國學生在剛接觸漢語言文化時,對兩國間的文化差異是很敏感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發現文化差異,并且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學習文化差異。例如,很多留學生都疑惑,為什么很多中國朋友第一次見面就要問“你多大了,”“父母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這樣很私人化的問題。教師可以和他們解釋,這并不是對他們的不尊重,而是文化差異造成的。中國人對人很親切,往往見面就問些私人化的問題,顯得很親切和親熱。而外國人不同。到了中國就要入鄉隨俗,習慣別人的這種問法。老師可以向學生講,中國的文化是含蓄的文化,不像西方那樣直截了當,比如,在公開場合不會指出朋友的錯誤。當別人當你家作客時,會謙虛地說,沒什么菜,菜做的不好等謙虛的話,在向別人指出不足時,會含蓄地說,“希望如何如何”等等。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列出表,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中外文化的差異,區別。講出,含蓄委婉內斂,是中國文化的特點。指出中國人往往根據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年齡來決定與一個人如何相處。因此,初次見面時詢問一個人的家庭情況,年齡都是很正常的。如果知道這樣的特點,外國人就不會感到奇怪了。在中國語言中,還有些敬詞謙詞,委婉詞語等,教師要在課堂上教會學生運用這些詞匯的方法。詢問對方姓名時,要問“貴姓”,對方回答時,要說“免貴姓方”。在眾人面前,要表示謙虛,講話后,往往說,講的不好,請大家批評指正。多元文化的操練,可以延伸至課外。如果是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逐課講解,如果是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去查資料,掌握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區別,做一有主題的演講。比如可以設計“中國人的婚俗”的課,可以讓學生到各地去調查,讓學生通過問卷現場訪問查找文獻分析數據等方法,深入了解中國的婚俗觀。可以展開橫向與縱向的比較,將中國的情況與本國的情況做比較。也可以將中國歷史和當代情況做出對比。分析中國婚俗觀的歷史演變,變遷,然后找出原因。最后,總結出來,拿到課堂進行討論。可能會出現不同答案,教師應該因勢利導,指出允許出現不同答案。
四、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
語言文字是某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這種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的基本載體。它既全面儲存著該文化的主要信息,又承載著相應社會群體的基本價值觀念,還傳達著這個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內涵。因此,對學習者進行文化教育是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承擔的一項重要職責。能否做好文化傳播的工作,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對外漢語教師要把文化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確立語言和文化不可分的觀念,讓漢語教學置于中華文化背景之下,將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自然地融入語言教學。
五、結語
篇5
英國學者鄧寧在海默的壟斷優勢理論,巴克利和卡森的內部化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對跨國公司及對外直接投資現象做了全新的解釋。他指出:一個企業進行直接投資是有三個因素決定的,即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鄧寧把區位優勢看作國際投資區位選擇的關鍵因素,并把區位因素歸納為市場因素、貿易壁壘、成本因素和投資環境,隨后又補充了語言、習慣等非經濟因素。
根據鄧寧的理論,伍德沃和羅爾夫對影響出口導向制造業國際分配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根據他們的分析,跟投資選址呈正相關關系的因素有:GDP、匯率貶值、免稅期限、自由貿易曲的規模、政治穩定因素、制造業的積聚度、土地面積等;而與選址呈負相關關系的因素有:工資、通貨膨脹率、運輸費用、工會組織等。
樸商天(2004)以中國市場為研究對象,對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地區性差異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對外開放度、集聚化程度、鼓勵政策與直接投資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工資水平、研發人力則對直接投資起著反作用?;A設施對選址呈正相關關系,但對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正在減少。
這些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FDI區位選擇的動因,前兩個是以多個國家為研究對象的,對我國具有一定的借鑒性,但不可能完全符合中國的現實情況。樸商天雖然以中國為研究對象,但他只簡要的講述了影響地區性差異的因素,對某些區域存在著哪些具體的問題方面并沒有解釋。本文根據這些學者提出的因素,結合中國東、中、西部的具體情況,解釋對外直接投資在我國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和由之得出的一些啟示。
二、提出問題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吸引外商投資額最大的國家,但是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地區性發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以東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京津唐地區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圈。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外商對華直接投資中有87.84%分布在東部地區,9.09%分布在中部地區,而西部地區只有3.08%。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對華投資的如此不均衡,跨國公司進行投資區位選擇時考慮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中外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三、影響外商對華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的因素
1政策因素
張立(2002)對FDI在我國省際分布的決定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他引入了各省執行FDI優惠政策的時間,結果顯示,各省執行優惠政策的時間先后對FDI的流入有著顯著的影響。我國的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作為政策開放較早的地區,利用自己東南沿海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通過建立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最先成為對外直接投資在我國的集中區。1992年中國開放內陸城市并實行也沿海地區相同的鼓勵政策,推動了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近幾年外商對中西部的投資有所增長,特別是長江中上游地區,如安徽、江西、湖北、云南、貴州等省份。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但中西部地區已經開始了引進外資的征程。
2勞動力成本及工資水平因素
勞動力成本是影響外商直接投資區位決策的成本因素中最為主要的成本。Austin(1990)強調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的主要原因在于低工資水平,工資高低與外商投資呈負相關關系。樸商天(2004)通過實證分析,驗證了這一關系的正確性。作為人口大國,中國具有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這種成本競爭優勢對跨國公司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勞動力導向戰略是跨國公司對華直接投資重要的區位選擇戰略。除了成本因素,勞動力素質也直接影響到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特別是在一個東道國內部,低勞動力成本經常意味著低的勞動生產率,只有那些低成本并且具有較高勞動生產率的區位,才能比低成本、低勞動生產率的區位更具有吸引力,這就是外資沒有因為勞動力成本低而大量流向中西部地區的原因。
但是過高的工資水平也會抑制外資的流入。以長江三角洲職工平均工資衡量的勞動力成本顯示,上海、寧波、杭州、南京和蘇州等地的工資水平,遠高于長江以北地區城市。工資成本對FDI分布的影響就是,未來的長三角地區外資可能會更傾向于投資到工資水平較低的周邊地區,甚至轉移到區外。工資成本的上升對長三角的外資流入是一個不利因素。
3土地成本因素
珠三角地區開發較早,當外資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可利用的土地越來越少,而成本不斷攀升,對FDI起到了明顯的抑制作用。按2002年單位土地面積的GDP衡量,深圳、汕頭、廣州、海口和福州等珠三角城市的土地成本在全國排在前列。自9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在引進外資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而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的比重在持續上升。
4.基礎設施質量
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港口和信息通訊等)和基礎工業的發展狀況決定著社會生產的規模和效益,特別是具備一定投資規模的大型企業,如果生存在一個基礎設施薄弱的經濟環境中,將會導致投資收益遞減。在我國,各地區的投資硬環境差異非常大,例如東部沿海的廣東省和江蘇省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相當完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1年,東部地區的交通線路綜合密度為1597公里/平方公里,同期中部地區為680公里/平方公里,而西部僅為29公里/平方公里,與東中部地區相差甚遠,成為外資進入的“瓶頸”。
5集聚效應區域產業基礎是吸引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全球80%的FDI集中在發達工業化國家(hakrabarti,2003),外國資本在這些國家的投入也更加集中;另一方面,對外直接投資的分布呈現出比較明顯的集聚效應(Figueiredoetal,2000),區域產業基礎越強,外資企業越多,外商就越容易在該地區投資。Headetal(1996)對我國931家外資企業進行了研究,發現有“吸引力”的城市——那些具有良好產業基礎的城市——獲得了更多的投資,而集聚效應則放大了政策的直接影響。
對于集聚現象,Krugman(1991)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研究視角。他結合城市經濟學和區域科學,認為:聚集效應的關鍵是規模經濟,特別是外部規模經濟;聚集能導致生產某一種產品的平均成本下降,進而產生遞增的規模效應。聚集效應體現出一種路徑依賴,進而影響后續FDI的聚集(吳豐,2001)。外商直接投資的聚集效應體現在增量FDI的區位選擇受到特定區位的FDI存量的影響,即當某一地區的外商資本控制的廠商越多,新的外商就更傾向于投資該區域國家或區域(許羅丹、譚衛紅,2003)。許羅丹、譚衛紅(2003)、王劍、徐康寧(2004)、吳豐(2001,2002)對FDI在中國表現出的聚集效應進行了研究闡述,均認為外商投資的聚集效應明顯。為了在運輸成本最小化的條件下實現規模經濟,制造企業傾向于在有巨大需求的市場或潛在市場區域選址,而需求本身的定位取決于制造業的分布。區域產業基礎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進入具有雙向促進關系。資本的進入增強了該地區的產業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外資的集聚機制。以蘇州為例,該地區的IT制造業目前已具備了相當完整的產業鏈,在開發區周圍25公里內可以達到98%的產業配套率。這種配套體系在吸引跨國公司進入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蘇州由此成為全球IT制造業最重要的集聚區之一。臺灣十大筆記本電腦公司有九家在蘇州投資,包括明基、華碩、華宇、臺達在內的臺灣20家最大的電子信息企業,有16家人駐蘇州,隨后相關配套企業相繼進駐,產品包括線路板、電腦配件、主機板、掃描儀、鼠標器、及電池和筆記本電腦等等,共有1500余家IT企業,形成較為齊全的IT產業配套體系,這種產業鏈投資方式既使企業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又增加了蘇州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行業的地區集中可以提供一個足夠大的市場使得各種各樣的專業化供應商得以生存。在我國,另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是廣東東莞,這里集中了大量的來自海外特別是臺灣地區的計算機和電子設備制造商,是公認的全國電子產品配套能力最強的地區,在此設廠,有助于廠商增強其競爭力和建立競爭優勢。有了特定產業的聚集,就能吸引相關的FDI進入,而我國西部就非常缺乏這種聚集,是吸引FDI的薄弱環節。
6“核心一”體系(CPS)。在對外直接投資比較集中的地區,往往會形成“核心一”體系(CPS),在空間一上的表現即為圍繞“核心”區域形成的“核心一”(CP)結構。因此,與核心區域的地理接近性,成為影響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因素。我國“核心-”體系的結構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與投資國相鄰,易于吸引投資。例如我國廣東的東莞、深圳等地區,由于毗鄰香港,而成為外資最先進入我國的地區之一。山東的青島、威海等地則由于與日本、韓國接近,而成為日資和韓資集中的地區。CP結構形成后,會在該地區產生一種引力,企業在選址時將遵循引力模型中所描述的企業關系,形成集聚效應。第二種是對外直接投資在核心區域選址后,吸引了大批跨國配套企業進入,這些企業在核心區域附近選址,形成了以產業配套為特點的區域。1993年,臺灣明基公司在蘇州新區投資設廠,同時還召集其臺灣核心配套廠商,吳江由于具有土地和區位優勢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配套企業人駐,從而在以蘇州為核心,以吳江為的地區形成了以產業配套協作體系為特點的CP結構。
基于對外直接投資影響因素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促進區域經濟特別是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幾點啟示:
1.接受并推行投資自由化
加快西部對外開放的基本方向是投資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主要是指那些有利于促進長期性外國直接投資的自由化政策,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促進市場競爭原則,通過減少或消除特別針對外國投資者所采取的歧視性措施,取消市場準入限制,促進市場競爭。外國直接投資參與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潛力也非常巨大,要創造寬松的環境,鼓勵外資進入能源、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優先發展領域,允許外資公平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或公共項目的公開競爭招標。二是享受國民待遇的原則,即外國投資者的待遇等同于本國投資者,一方面,應取消對外資企業在稅收等方面“超國民待遇”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應取消對外資企業貸款、融資、投資等方面“非國民待遇”的歧視性措施,嚴禁對各類外資企業亂收費和變相增加非生產性負擔。三是提供制度保護原則。按照市場經濟原則發揮市場經濟機制來促進投資自由化和吸引外資,同時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制定相應的競爭性政策,以抑制某些私人投資和貿易的負面影響對市場競爭的破壞效應。四是盡量減少本是不必要的,繁瑣的政府干預。無論是提高企業經濟績效,還是提高西部地區整個經濟的效率,關鍵是增強市場的競爭性。在此意義上,投資自由化就是經濟市場化,競爭游戲規則的公平、公開化以及監督機制的透明化、制度化。
2.積極開發人力資源
就西部而言,開發人力資源具有尤其重要的特殊意義。因為西部地區最大的資源是人力資源,也是中國目前就業壓力最大的主要地區之一,由于政府投資本身創造不了多少就業,因此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政策,吸引外國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這對擴大就業、緩解失業壓力具有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政府不僅要實行直接影響FDI的投資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將人力資源開發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包括大力發展教育,積極培育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鼓勵外資企業對其員工進行人力資源開發以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增加中央對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鼓勵少數民族控制人口增長,在逐步解決“收入貧困”的過程中逐步解決“人類貧困”、“知識貧困”和“文化貧困”問題等。
3.實行跨國公司友好型政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吸引跨國公司直接投資
吸引跨國公司是中國和西部獲取全球知識與技術的重要來源,也是西部縮小與東部和發達國家知識與技術差距的重要途徑。提高西部地區產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善待跨國公司,把吸引跨國公司的技術、資金與西部和中國相對巨大的消費市場等互補性優勢結合起來,吸引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國際競爭力最強的跨國公司大規模投資于西部,并發展跨國公司和國內企業的后項聯系,鼓勵與本地區著名的大企業聯盟,提高其市場競爭力。這是西部開發最好的吸引外資策略。
篇6
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對外漢語教學蓬勃發展,自1992年成為獨立學科。目前,來華留學生生源范圍已達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有將近600所高等學校招收留學生,開設對外漢語課程(崔希亮,2010)。在班級編排上,各高校多參照留學生漢語水平,實行小班制混合編排。這種情況使得對外漢語教學呈現對象多樣化、課堂語言復雜化、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個性化趨勢。在對外漢語教學的混合小班內,留學生多以英語為第二語言,少數為母語,至少學過英語。這樣,在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學生漢語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當師生不能用目的語實現交際目的、不能順利意義協商時,英語作為通用語(Englishaslinguafranca),義不容辭地充當了媒介語的角色。長期以來,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也大多數把英語當作通用媒介語(王漢衛,2007:111-117)。因此,在英語作為通用語的對外漢語課堂,漢英兩種語言并置使用的語碼交替現象成為課堂話語特點之一。
國內外對課堂媒介語早有研究,普遍認為語碼交替使交際更有效、更順暢,它所起的交際作用,是單語所不能及的。國外學者討論了課堂語言的選擇,提出三種原則(Hobbs,Matsuo,andPayne,2010:1)只使用目的語,2)反對只使用目的語,3)中間狀態。第二個原則認為,如果沒有母語或媒介語的參與,學習者會承受認知加工上的負擔。在對外漢語教學方面,是否使用英語作為課堂媒介語也是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大量留學生涌入中國學習漢語,漢語教師的教學實踐正受到多語言文化背景的留學生的檢驗,因此,英語作為通用語的使用是應對在文化和語言上日益趨異的留學生群體的一種教學策略,課堂上,策略性的使用英語,能起到解釋、管理和互動的功能(Wang&Kirk-patrick,2012:1)。研究表明,英語作為通用語的對外漢語課堂,語碼轉換通常發生在師生會話回合的第三個序列,對教學內容起到解釋、翻譯、和語篇銜接功能(王召妍、鄭新民,2012;王召妍,2013)。國家漢辦明文規定,多使用漢語,盡量少使用英語或其他語言作為課堂媒介語。但據筆者觀察,初級階段的對外漢語教學,使用英語作為媒介語的現象仍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對使用英語通用語的切入點、功能和教學效果進行研究,這對對外漢語課堂媒介語的使用及教學方法有理論和實踐上的研究意義,本文因此提出以下三個研究問題:(一)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英語通用語在什么情況下使用的?(二)英語通用語對漢語教學起什么樣的作用?(三)英語通用語的使用是否促進對外漢語教學?
二、研究設計
以沿海某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對外漢語短訓班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個案研究。進行浸入式課堂觀察并錄音,獲得真實語料,然后自建語料庫,以數據為支撐,對英語通用語的使用情況、功能和效果進行描寫和統計分析。下面對研究對象、研究工具、語料分類與編碼進行描述。(一)研究對象從漢語初級短訊班中,筆者接觸到對外漢語教師約30名,通過訪談,了解到他們課堂用語大致情況,從中選取了杜、房(化名)兩位教師及所帶班級作為研究對象。杜老師教齡兩年,本科和碩士的專業分別為對外漢語、普通語言學,英語為大學英語六級水平。房老師教齡三年,碩士和博士的專業分別為對外漢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專業八級水平。她們所帶班級分別是初級2班和5班。授課科目為漢語綜合課。教材是《成功之路1:進步篇》(2008年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兩個被觀察班級共有23名國際留學生,來自墨西哥、俄羅斯、英國、剛果、印尼、日本、韓國、法國、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等十二個國家。他們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時間2-20年不等,個別學生英語為母語;漢語水平處于初級階段,來華前學習漢語的時間為3-10個月。(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課堂觀察、半結構訪談、刺激回憶法、筆頭調查等研究工具,進行語料收集。課堂觀察時間為三個月,每班每周觀察兩節課(每節50分鐘),共錄音40小時。課堂觀察時,寫觀察日志。課堂觀察前后,對師生分別進行半結構訪談。對教師的訪談主要涉及教師的教育背景、從教經歷和對課堂使用英語的目的和效果的教學認知。課后采用刺激回憶法,邊放錄音,邊讓教師回憶課堂上某個節點使用英語的原因和動機。對學生的調查包括筆頭信息調查和訪談,內容涉及他們的語言背景,對課堂使用英語的態度和教學效果的反饋。(三)語料的轉寫、分類與編碼轉寫。從三個班的課堂觀察錄音中抽取16小時(每班8小時)進行語料轉寫,播放課堂錄音,如實把語音轉寫成文字,主要轉寫使用英語的課堂片段,以TEXT文檔形式保存,以備分析。分類。把轉寫好的語料進行分類,分三步處理。1.教學內容分類。以會話回合(conversationalexchange)為單位,按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分成詞匯、句法和會話三類。2.語碼交替分類。整體上講,英語作為通用的媒介語是嵌入在漢語為主體的目標語之中的,漢英語碼交替使用又表現為句際輪換、句內混合兩種形式。3.學習者領會(learneruptake)分類。學習者領會是使用英語后學生的即時反應,是判斷使用英語通用語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之一(Lyster&Ranta,1997;Slimani,1992)。本文參照Lyster&Ranta(1997)的學習者領會分類標準,將學習者領會概括為吸收(說出正確的語言形式)、修改(學生修改)、重復(重復正確的表達)和認同(做簡單的附和反應)等四種。相對于以上四種領會類型,學習者沒有理解教師,或沒有正確輸出,或沒有反應,稱為沒有領會。語碼交替、學習者領會編碼都統一在會話回合內部,以ConversationExchange47為例。上例子中,VOCExchange47表示會話回合47是詞匯教學,編號47。話輪發生順序是從左到右。ALT,MIX教師語碼交替具體形式,REPA,REPE表示學習者由部分修正自己的話語到重復教師話語、正確輸出,屬于成功領會。
三、教師使用英語作為媒介語的切人點
對師生會話進行分析,我們發現,教師課堂語言的選擇與郭長荔(2012)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即對于漢語初學者,教師很好地履行了目的語優先的原則,先漢后英和嵌入英語的漢英語碼交替使用方式。分析語料,教師使用英語主要有兩種情況:
1.發話話輪引入英語。教師為了預防學生理解障礙,或單獨使用目的語不能更好地進行意義協商,以中英交替的方式,在發話話論就對自己的話語進行重述,這種屬于說話者表達需要所做的語言上的修補。如例1,大夫中“大”的讀音是dai,為了防止學生讀成da,教師將英語語碼嵌入在漢語句子中,強調讀音,并進行語義解釋,以避免錯誤發生。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學生確實不知道在“大夫”作醫生一義時,“大”的讀音是dai。例(1)1T林大夫,你好,林,大(dai)夫,doctor。2Sdafu,daifu?
2.話輪過渡關聯位置(transition-relevanceplace),引入英語。即當出現較長時間的沉默,一般是教師發話或提問,而學生無應答或不能完全回答問題時,教師主動采取措施,加入英語進行重新解釋,創造過量的語言輸入,以避免交際障礙,這種情況是針對聽者的語言缺陷所做的語言上的修補。如,例(2),例(2)1T你在課堂上表演過嗎?2S......3TYouperformedintheclass?4SNo.例(2)中,當學生沒有回答出來(話輪2),并有較長時間停頓時,教師才引入英語,進行語碼輪換,最后學生明白問題內容,才進行回答??傊處熞胗⒄Z的切入點有兩個,一是在發話話輪,為了預防學生有理解問題,二是在話輪過渡關聯位置,為了解決學生的理解問題。
四、英語通用語的會話調整功能
上節中,兩種類型的話語重述被稱為會話調整(Gass&Varonis,1985;Larsen-Freeman&Long,1991;Long,1996),即在師生互動中,交際者往往通過增加形式和意義上的協商來解決交流障礙,語言能力強的一方(或教師)常預先考慮可能出現的理解問題,并在適應對方(語言能力弱的一方)的過程中不斷修復自己的話語,達到交際目的,這種協商被稱為會話調整。如圖1。在師生雙向交流中,當教師或學生出現語言缺陷或交際障礙時,教師有意識地引入英語,中英語碼交替使用,幫助話語修正,促進學生的輸入理解和語言的正確輸出。因此,客觀上,對外漢語課堂的英語通用語起到了會話調整的作用。如例2中的話輪3,用英語對話輪1進行重述,學生就順利回答了老師的問題。Cogo(2009)對英語作為通用語在語言教學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語言教師利用語碼轉換作為調整策略,使輸入更易于理解,她發現,語碼轉換對成功的交際具有創造性作用。下面從輸入理解和語言輸出兩方面,分析對外漢語課堂中英語通用語是否促進對外漢語教學。
五、結果與討論
本節對英語通用語對漢語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定量分析使用AntConc軟件,統計學習者領會頻次與使用英語進行會話調整的話輪之比;定性分析則結合教師訪談、刺激回憶法、學生訪談和信息調查。
(一)基于學習者領會的英語通用語效果分析
英語通用語是否對漢語教學有促進作用,定量分析主要依據學習者的即時或延時反饋,本文考查前者。前文已將學生反應分成吸收、修改、重復和認同等四類,其中,前三項被認為是語碼交替促進了語言輸出,四類反應都被認為是語碼交替促進輸入理解。學習者領會頻次與教師的語碼交替話輪之比,被認為是驗證語碼交替的效果的直接量化證據。下面把杜、房兩位教師詞匯、句法、會話教學回合中學習者領會與語碼交替頻次之比進行定量統計,見表3。表3顯示了杜、房兩位教師的詞匯、句法及會話教學中,含英語通用語會話調整的會話回合中,學習者領會所占比例,結果顯示:1)總體上看,在315次語碼交替的會話調整中,學習者領會205次,成功率為65%。我們認為兩位教師在教學中使用英語作為會話調整的效果是明顯的,對漢語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整體上是有效的,語碼交替的兩種形式中,漢英語碼輪換的效果(77%)比漢英句內混合(59%)效果要更好一些。下面看四類具體學生反應情況,見表4。漢英語碼交替是理解性輸入的有效教學策略,英語作為課堂媒介語在輸入理解方面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表4顯示了學生的四種反應情況,成功領會共205次,其中,吸收69次,修改21次,重復26次,認同89次。四類反應均可視為學生理解了語言輸入,吸收、修改和重復三類反應,可看作是語碼交替對語言輸出作用的結果;而認同,表現為學生理解了教師話語,或與老師答案一致,但還不能被認為是正確語言輸出。所以我們認為,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引入英語對學生的語言輸出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在理解性輸入方面效果明顯。
(二)討論
綜上所述,當師生互動中,交際出現停頓、不暢時,教師采用英語作為媒介語言,以漢英語碼輪換或混合的方式進行會話調整,對漢語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具體分述如下:
1.英語通用語的使用,在促進理解輸入方面,作用明顯。定量數據顯示,成功領會在315次,會話調整占65%,而四類反應中,認同所占比例最大。定性數據顯示,教師和學生都贊成一定比例的英語介入,促進理解。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規定,原則上不使用學生母語或其他語言作為課堂媒介語,對此,漢語教師是知道的。但訪談得知,受試教師認為英語作為媒介語,在關鍵的時候,起到較好的輔助理解作用。杜老師說,"有時候他們不懂,我用英語說一下,全明白了。"房老師的課堂也是如此,例如,學習"大夫"一詞,她用英語單詞對應講解,“林大夫,你好,林,大(dai)夫,doctor。”促進學生理解,效果很好。受試留學生來華前,漢語學習時間為3-10個月,漢語水平處于初級,有限的語言資源,客觀上決定了教師使用語碼交替進行教學,如,“還有其它的answer嗎?”,當課后用刺激回憶法問及杜老師,為何不說,“還有其它答案嗎?”她說“答案”一詞,學生沒學過,聽不懂。學生的訪談記錄也證明了,適量使用媒介語,進行會話調整,能促進學生的輸入理解。一個日籍學生說,“我希望老師能說簡單的英語,那樣能幫助我們理解,但不要說太多的英語,我們是來學漢語的。”
2.漢英語碼交替的兩種形式中,句際輪換比句內混合的效果要更好一些??赡艿脑蚴?,對某一語言項目,用中英文交替呈現,簡潔的語言并置,使關鍵詞語義對等,對漢語為初級,英語為二語的學習者來說,易被理解,易使其做出成功的領會反應,用簡單的中英文對譯,把語言輸入變得可理解,沒有干擾項,這是輪換效果明顯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語碼混合時,中英文夾雜,容易造成輸入冗余。輸入冗余雖然能在數量上增加輸入內容,促進語言學習,但容易造成理解干擾,如果教師話語重構使用的元語言詞匯,學生并不熟悉,會造成新的理解問題;或者重構時,表達上邏輯不清,就會造成理解不暢,教師應慎用語碼混合。Panova&Lyster(2002)也有相似的論述,即在保留原意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習者的話語較隱晦地進行部分或全部重構時,常常反復或重新解釋學習者正確或錯誤的表達方式,這時,糾正性意圖在具體的語篇環境下常常顯得十分模糊,這不太容易引起學習者的修正性反應。
3.漢英語碼交替的功能是會話調整,不同教師會話調整的切入點不同。杜老師預設難點,常常在會話的發話話輪就使用英語,她的教學方式是有形式焦點的前攝性形式教學。即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難點和重點提前設定講授和操練的形式焦點(何蓮珍、王敏,2004)。杜老師課前有精心的準備,預設問題,圍繞某一詞匯內容,準備雙語釋義,課堂上以意義為中心,在具體語言情境中呈現語言形式并對某一語言項目做不同形式的解釋,并結合實際語例,對字、詞進行漢英語碼交替呈現和釋疑,所以杜老師的會話調整在詞匯教學中效果較好。而房老師會話調整的切入點是在會話過程中,她的教學方式為反應性形式教學。即比較注重語言形式在使用中學得,不預設語言形式目標,而是根據學習者在會話過程中做出的反應,給出即時的調整,注意的焦點是意義協商(何蓮珍、王敏,2004)。訪談及課堂觀察得知,房老師的語碼交替是在會話中根據學生的反應,臨時調整語言選擇,盡量用學生掌握的中英詞匯,進行即時調整,她的會話調整在會話教學中效果教好。
六、結語
篇7
摘要:對外漢語教學中,翻譯教學是很重要的環節。通過考查學生的翻譯水平,可以比較準確的了解到學生對漢語的讀與寫的掌握能力。翻譯離不開文化,漢語翻譯教學更加要注重翻譯中所體現的文化內涵?!皩ν鉂h語翻譯教學中的文化”是外國人學習、理解漢語,使用漢語與中國人打交道的時候所需要掌握的那種文化,是語言學習和使用過程中所要掌握的文化。翻譯教學的宗旨有兩個“和而不同”和“”。
關鍵詞:對外漢語 翻譯教學 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02
前言
對外漢語教學中,翻譯教學是很重要的環節。通過考查學生的翻譯水平,可以比較準確的了解到學生對漢語的讀與寫的掌握能力。關于對外漢語翻譯教學,學術界已經做出了許多的研究,在本篇論文中,我只想根據我的教學經驗,補充一些關于對外漢語教學中涉及文化的翻譯教學。
眾所周知,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可以用語言來表達。語言是由語音、詞匯和語法三大要素組成的。那么何以為文化呢?文化有狹義和廣義之說,狹義的文化我們采用泰勒的說法,是指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認識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廣義的文化,借用季羨林先生的話來說就是,精神方面、物質方面對人民有好處的就叫做文化。
對外漢語翻譯教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漢語是一門語言,我們可以從漢語內在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系統對學生進行講解。但是“對外漢語翻譯教學中的文化”是我們所認為的關于中國文化的一切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的文化嗎?事實不是這樣的,“對外漢語翻譯教學的文化”是一個語言教學范疇內的概念,是屬于應用語言學的范疇。由此,我們也可以明白,“對外漢語翻譯教學中的文化”與“文化”是從屬于不同范疇的兩個不同的概念。無論是它們的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概念都是不同的。研究文化,人類學有人類學的角度,社會學有社會學的角度;而研究“對外漢語翻譯教學中的文化”語言學有語言學的角度,應用語言學有應用語言學的角度。“對外漢語翻譯教學中的文化”是外國人學習、理解漢語,使用漢語與中國人打交道的時候所需要掌握的那種文化,是語言學習和使用過程中所要掌握的文化。
一、翻譯病句實例
我這次的教學對象是英語為母語的美國留學生,所以這里的翻譯病句,就是指英語翻譯為漢語的病句。
留學生的漢語翻譯中,出現錯誤主要包括下面這幾點,借此我用文化的角度來結束引起這些錯誤的原因。
1、稱謂翻譯的錯誤:
例句:(1)我爸爸的妹妹是我的阿姨。
(2)我媽媽的弟弟是我的叔叔。
留學生翻譯aunt,uncle等這類表示親屬稱謂的詞,不能完全的對應漢語親屬稱謂。在漢語翻譯中,aunt對應的是姑姑,嬸嬸,阿姨等詞語。Uncle對應的是叔叔,伯父和舅舅等詞語。然而由于英語中沒有將家庭關系的稱謂劃分得像漢語這樣細致,所以留學生會產生翻譯的錯誤。
2、成語翻譯的錯誤:
例句:(1)我想成為天之驕子的人才。
(2)東部有雨后春筍的非國有經濟。
“天之驕子”就是指的人才,沒必要寫“天之驕子的人才”?!坝旰蟠汗S”不能直接做修飾詞,“雨后春筍般”才是修飾詞。這個是因為漢語中成語一般是有典故來源的,不是可以從字面意思簡單推敲出來的,并且成語的詞性也是由其典故意義來決定的,不是可以從成語結構而推出來的。我們試看“雨后春筍”這個詞,首先我們理解這個詞的意思,留學生如果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下雨后的春天的筍子”,但是其本來意義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筍一下子就長出來很多”。這里就有留學生從字面讀不到的意義“很多的筍子”。然后我們在詞性,留學生從字面意思來看“雨后春筍”就是指“筍子”這個成語應該是名詞,但是這個成語是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成語突出的是大量涌現,該成語是副詞。該病句中,留學生是理解到了“雨后春筍”的意義,也知道不是名詞,但是卻誤認為了該成語是形容詞,這也是由于沒有從成語的典故來理解和使用成語,從而犯了錯誤。
3、詞語順序的錯誤:
例句:(1)我回家坐飛機。
(2)我吃飯用筷子。
這兩句話如果用英語表示就是“I come home by air.”“I have dinner by chopsticks”,在英語中“by air”“by chopsticks”狀語后置是正確的。但是在漢語中,這兩個狀語也表示動作,這樣我們理解這樣句子就用動作的先后順序來理解。“我回家坐飛機”,用漢語的思維來理解這句話,即是,我回到家再坐飛機?!拔页燥堄每曜印?,用漢語的思維來理解這句話,即為,我先吃飯再用手拿筷子。但是我們正常的順序是先坐了飛機才能到家,先拿了筷子才能吃飯,所以正確的句子是“我坐飛機回家”“我用筷子吃飯”。這主要是漢語講究的思維的嚴謹和邏輯的先后順序,這也是從應用語言學的角度來體現的對外漢語翻譯教學中的文化。
4、量詞搭配的錯誤:
例句:(1)我會說三個語言。
(2)中國有1000大學。
英語中許多的名詞都沒有量詞,而漢語中的名詞幾乎都要用量詞來修飾,這樣才可以顯示其準確性。量詞在古漢語中很少有的,很多的量詞都是在古漢語中由別的名詞或者動詞演化來的?!伴T”在古漢語中的意義是指“區別不同人家的功能”,于是后來演化成可以區分不同的語言?!八痹诠艥h語中的意義思是處所,后來可用為量詞,修飾處所名詞,“大學”也是表處所的,所以用“所”來修飾。因此是“語言”的量詞應該是“門”,“大學”的量詞應該是“所”。這兩個病句也是翻譯中體現出來的語言學中文化的差異。
5、詞義不準確:
例句:(1)我們的差異對一起交流很麻煩。
(2)祝你復原。
如果是用于交流,我們可以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但是中國人如果說這樣的話,我們就會覺得很奇怪。第一句話為“It is troublesome to continue with each other fou our diffrence.英語中的“to”可以直接的翻譯為漢語中的對,但是在具體的語境中,可以根據程度的輕重,好壞,而翻譯為“導致、以至于”等詞語,這里把“對”改成“導致”有一種貶義,并且使句子看起來不直白。第二個例子是學生想表達祝福某人身體康復的句子。用英語表達這個為“wish you recovery”,“recovery”很難直譯成“康復”的意思,這個就是必須要記住漢語固定的表達習慣,才會說地道而準確的漢語。
二、翻譯教學的宗旨
翻譯不僅是語言符號之間的轉換,更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即翻譯是在文化的大語境下進行的,是對文化以及語言的“表層”與“深層”結構的共性和個性的整合。翻譯教學的宗旨有兩個“和而不同”和“”。
其一、談談“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翻譯教學所追求的理念。所謂的“和”,指的是和諧,是中西方文化理想追求的審美凝結。然而,中國的和諧強調的是整體的和諧,重在不相互對抗,是一種平衡的狀態。西方文化的和諧強調的是部分,以部分的實體性來形成整體的和諧,注重對立面的斗爭,這是所謂的“不同”。體現在漢語翻譯中,我們可以用一個定語從句來舉例。“This is the beautiful house which we live in.”翻譯為漢語為“這是我們住的那所漂亮房子”。漢語是將定語整理在一起,所謂“和”然后在修飾主語“房子”。而英語就將定語拆開,主要是強調“which we live in”,并且用分散的部分來修飾“ house ”。所以漢語翻譯強調整合,在教學中要注重句子的緊湊和整合。
其二、談一談“”?!啊笔欠g教學應遵循的原則。在文化信息的翻譯標準方面,對于翻譯遮是立足于本土文化還是外國文化這一問題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主要表現為翻譯的“異化”和“歸化”。漢語翻譯教學的“異化”與“歸化”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漢語形式與漢語文化內容。“異化”是指一種外國文化為導向的翻譯,重視體現外語的特色,強調保留外語的風格特色。因此,在翻譯中不免要增加一些對漢語來說具有創造能力的新的表達方法。就是在漢語中加入原汁原味的異國情調?!皻w化”就是與漢語文化為導向的一種翻譯,即用漢語的表達方法來再現和傳遞外語中的文化信息。即是,堅持漢語文化,因此外語文化的特色在翻譯中將會被消失。
這是兩種極其極端的翻譯教學觀念,因為兩國的文化有不同的,也有相同的,所以在翻譯中,不能極端的來“異化”或者“歸化”,在翻譯過程中,只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文中想表達的文化信息,就是最佳的翻譯教學原則,不必拘泥于表達的形式,這就叫做“”。
三、結語
翻譯離不開文化,漢語翻譯教學更加要注重翻譯中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是外國人學習漢語,需要使用漢語進行交際的文化,側重的是語言交際的文化,所以在漢語翻譯教學中要把握住文化的范疇,不要涉及過多的中國文化,不然會增加翻譯的難度。在翻譯教學中要牢牢把握翻譯教學的宗旨,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和“”。
參考文獻
[1]張文聯.從翻譯的“文化轉向”看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自覺[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3):132-136.
[2]菜祿、苗欣.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偏誤的認知心理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30(5):108-110.
[3]劉麗寧.關于對外漢語專業翻譯課的思考[J].語言與翻譯(漢文),2010(4):73-76.
[4]鄧夢林.文化差異翻譯的模因解析[J].考試周刊,2008(38):227-228.
[5]常潤芳.“英漢數字習語的文化根源及對比、翻譯探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8(1):155-160.
[6]曾小紅.有關對外漢語英漢翻譯教材的思考[J].首接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2006:117-119
篇8
通讀全文,首先,筆者有感于老先生平實質樸的文風。先生的文章完全不同于當下內容平平、辭藻堆砌、故弄玄虛的理論文章,其文文理通順,理論分析深入淺出,非但有獨到之見,且具體清晰、簡潔明了,讓人讀后有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之感。其次,筆者最感興趣的是文章第二個部分中對于東西兩大統系繪畫的論述。這引發了筆者對中西繪畫之間的關系以及中國繪畫發展和現代化轉型的思考。而對于這個問題,以潘天壽先生和林風眠先生的觀念和理論最具代表性。
“拉距”
“拉距”,顧名思義,即指要拉開距離。這是潘天壽先生對東西兩種繪畫統系之間關系的認定。潘先生認為,東西繪畫有各自所屬的統系,它們在各自不同的環境和傳統之中成長起來,經過歷史的沉淀和累積,各有獨特的形式和風格特征。“東西兩大統系的繪畫,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兩大高峰,對峙于歐亞兩大陸之間,使全世界‘仰之彌高’。這兩者之間,盡可以互取所長,為兩峰增加高度和闊度,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決不能隨隨便便地吸取,不問所吸收的成分是否適合彼此的需要,是否與各自的民族歷史所形成的民族風格相協調,在吸收之時,必須加以研究和實驗。否則,非但不能增加兩峰的高度和闊度,反而可能減去自己的高闊,將兩峰拉平,失去了各自的獨特風格?!雹?/p>
在其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潘先生認為,藝術類型和人所吃的食物一樣,應該具有多樣的形式、豐富的內容。這些豐富的形式和內容,由于其產生的語境不同而各具特色。在世界繪畫中,最為主要的兩大系統,即為東、西方繪畫。西方繪畫與科學、透視學、色彩學、解剖學相結合,強調繪畫的科學性,所使用的材料是濃厚而不流動的油畫顏料,講究外觀的感受和刺激;而東方繪畫則以中國的繪畫為代表,其以獨特的線條、墨色、空間、留白等強調概括、明確、全面、變化的神情氣勢,所用材料則是清新流麗的水墨絹紙,講求的是內在精神的修養和體驗。
這兩種繪畫類型,各自有其典型風貌。在中國繪畫的發展上,潘天壽先生主張的“拉距”,并非對西方文化或者外來文明的一味排斥。在他看來,外來文化既不是要吞噬掉自己民族傳統的猛獸,也并非能夠解決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的靈丹妙藥。這種拉開距離是一種從容而非保守,這樣的從容有助于我們在中國畫的陣地上有效地思考和回應外來文明的入侵和傳統文明所遭遇的問題,從而有助于我們對中國繪畫的發展以及民族藝術、民族文化的振興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調和
對于東西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類型和文化類型,林風眠先生有著和潘先生截然不同的觀點。林風眠先生主張“中西調和”,他在認真研究中西繪畫之后認為中西繪畫都存在自己的缺點。中國畫自宋代以后,就一直走臨摹的老路子,“傳統、模仿和抄襲的觀念,不特在繪畫上給予了致命的傷痕,即中國藝術衰敗至此,亦是為這個觀念束縛的緣故”。而西方繪畫,在文藝復興之后,便陷進了學院派的手中,變得像木頭一樣沒有生氣。與此同時,中國繪畫形式上之構成傾向于主觀方面,常因為形式的不發達,而不能表達情緒上的需求,使藝術成為無聊時候消遣的戲筆。相反的,西方藝術形式上之構成傾向于客觀方面,常因為形式上的過于發達而缺少了情緒表達。
林風眠先生始終堅持認為,“國粹繪畫”和“西洋繪畫”的爭論,應該是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新方法,而不是相互的詆毀和嫉視。于是他以“介紹西洋美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為國立藝術院的辦院宗旨。在《藝術教育大綱》中,他非常明確地表明了他的主張:“我們要把頹廢的國畫適應社會意識的需要而另辟途徑,則研究國畫不宜忽視西畫的貢獻;同時,我們假如又把油畫脫離西洋的陳式而足以代表民族精神的新藝術,那么研究西畫者亦不宜忽視千百年來國畫的成績?!?/p>
在繪畫理想上,他期望融貫中西,把握藝術的本質規律,以創造真正的藝術品,把中國傳統藝術引向現代化;在社會理想上,他期盼藝術真正擔負起人類情感上的向上的引導任務,以調和生活上的沖突,使人與人之間互相了解,使社會走向開放和民主。他認為“繪畫的本質是繪畫,無所謂派別,也無所謂‘中西’,這是個人自始就強力地主張著的”,應該“以世界的精神,排除派別之爭,排除‘中西’對立,在自己東方的基點上,從中西各自的短長處入手結合雙方”。
“拉距”或調和
乍看之下,潘天壽先生和林風眠先生的藝術理論和思想主張恰恰相反,如同兩座相互對峙的高峰。事實上,潘先生和林先生不僅互相欣賞,私交甚好(當林風眠先生出任杭州藝專第一任校長時,還專門聘請潘天壽先生為國畫系主任教授),而且實際上,他們的藝術觀點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他們的藝術理念和觀點,都是為了實現中國繪畫的進一步發展,振興民族精神和民族藝術,只是他們進行探索和創新的方法不同而已。在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判斷孰好孰壞,孰優孰劣。然而,當下西方文化不斷被引進,中國繪畫自身的發展及其現代化的轉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爸袊嫷膭撔屡c中國文化心理的關系是怎樣的?繪畫的視覺形式語言與中國畫本身的筆墨語匯的關系是怎樣的?中國畫的色彩與一般性繪畫的色彩的‘臨界點’在什么地方,或者說有沒有那種‘臨界點’?為什么實驗性水墨的抽象性,在邏輯上對于中國繪畫空間的開拓與歷史的斷裂,其作用幾乎是相同的?”③
篇9
關鍵詞:對外漢語 古漢語 文化觀照
古代漢語是高等院校對外漢語專業的一門語言工具課,主要是系統講述關于古代漢語的基礎理論知識,闡明有關古代漢語的語言規律,讓學生通過學習提高其“語言科學的理論素養”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1]。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對外漢語更名為漢語國際教育,這種轉變要求我國的高等院校培養出來的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師不僅具有教授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的能力,還要具備較高的中國文化素養。古代漢語作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一門基礎課,自然也要服務于漢語國際化的國家長遠目標。長期以來,由于古代漢語課程內容的繁雜枯燥以及教學時數的不足,導致學生對這門課普遍不感興趣,教學目的難以實現。如何克服古代漢語教學面臨的困難,成為高校古代漢語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認識到,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古漢語教學只有自覺進行文化教學,才能使枯燥的語言文字理論變得富有趣味,使學生產生對古代漢語的學習興趣。這樣做,不但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能激發學生課外學習古漢語相關知識的主動性,豐富古漢語課的實踐教學內容。
一、挖掘漢字的文化內涵,加深學生對字詞意義的理解
漢字是表意文字,通過字形來表現詞義。古漢語中,大多數詞都是多義詞,這些意義之間有著或近或遠的引申聯系,順著這些引申線索,我們總能追溯到某個字(詞)的本義。詞的本義就是漢字據以構形的基礎。運用漢字的構形理論分析字形與詞本義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學生理解古代漢民族的文化,也能更好的理解本義與后世引申義之間的聯系,加深對詞義的理解。如“年”,甲骨文作“”,上面是“禾”,下面是“人”,像人頭上頂著禾的樣子,表示谷物成熟后收割了下來,頂在頭上拿回家。因此,“年”的本義為谷物成熟。古代一年種一次莊稼,谷物從這次成熟到下次成熟就是一年的時間,因此,“年”就有了時間單位“年歲”的含義,從“年歲”義引申出“年節”義,也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關于春節還流傳有各種民間傳說,茲不贅述。年節一過,人也增加了一歲。于是“年”又引申指人的年齡。《論語·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我們通過分析“年”的字形構造知其本義,又進一步結合古代社會生活和有關傳說分析其各意義之間的引申聯系,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其意義的理解。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認為“凡解釋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2]。作為漢文化的載體,對漢字中蘊含的古代文化予以闡釋,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對古代漢語的學習興趣,而且促使他們做深入的探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研究性學習。
二、精選語法用例,讓學生在掌握語法規律的同時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語法是古代漢語教學的重點,內容瑣碎而枯燥。各種古漢語句式的不同形式特點,不同詞類的虛詞的語法功能及與現代漢語虛詞之間的對應關系都讓學生頗感頭疼。如果教師能夠精選古代經典中既反映優秀傳統文化又具有語法特點的典型例句作為語料,用來分析古漢語的句式和虛詞,那么,就會讓學生既容易掌握這些句式的形式特點和虛詞的功能,又充分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如“詞類的活用”一節就是講古代漢語敘述句的謂語不僅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形容詞,而且作謂語的名詞、形容詞可以和賓語形成使動、意動等特殊的語義關系。我們以《孟子·盡心上》里面的“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來說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也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人的視點越高,視野就越寬廣的道理,進而對人生有更深的認識。又如《古代漢語的詞序》一節講賓語前置現象,我們以《論語·學而》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為例,讓學生深刻認識“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的規律。因為該句前半部分符合此規律,后半部分因為賓語是名詞“人”就不符合此規律的要求,故不能前置。同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體會現實生活中“知人”的必要性。我們總是說知己難覓,其實,等到我們學會了主動去“知人”,“知己”離我們也就不遠了。又如學習“者”字結構,我們以《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為例,既讓學生掌握“者”字結構的形式和意義,也讓學生從圣人言中學習到生活的真諦。這樣我們就把優秀傳統文化與枯燥的語法教學結合在一起,學生“愛屋及烏”,教學效果自然會好很多。
三、補充文選閱讀所需的古代文化常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文選是古代漢語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文選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古代漢語的感性認識。為了達到“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的目的,文選教學一般占到古代漢語教學時數的一半左右,可見文選有多么的重要。與文字、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相比,文選更緊密地聯系著中華民族廣闊的古代生活以及民族的心理、風物、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特征等,是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歷史記錄與寫照。所以,學習古代漢語的過程,自然就是學習古代漢語所包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過程,是了解民族歷史并接受民族思想、情感和精神教育的過程。
文選教學以解釋詞句為主,只有讓學生對文中的詞句的意義都懂透了,學生才能舉一反三,讀懂其它的文言作品。一般而言,只要把文選中重點的詞句講清楚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就差不多了。除了詞句的障礙以外,影響學生對文選理解的就是古代文化常識了,這方面內容包括古人的姓氏名號、職官、地理、歷法等。在古代漢語課時壓縮的情況下,很多高校的古代漢語課都把這一部分通論知識砍掉了,以致這些知識成為了學生文選閱讀的真正障礙。基于此,我們認為文選教學不僅要解釋詞句,也要補充解釋文選中有關古代文化的常識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讀懂文言作品。如《段于鄢》中稱鄭武公的妻子為武姜,為什么這樣稱呼她呢?原來古代姓是用來指婚姻的,女子必須稱姓。武公之妻的娘家為姜姓,武是她丈夫的謚號,女子死后常在姓上冠以配偶的謚號來稱呼她,所以稱她武姜。又莊公的弟弟名段,周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間排行,段比莊公小三歲,所以叫叔段。叔段后來失敗出奔共國,所以又稱“共叔段”。又如《鞌之戰》中寫“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為右。晉解張御郤克,鄭丘緩為右?!笨梢姽糯鷳疖嚿弦话闶侨齻€人,教師就有必要介紹他們在車上的位次。原來古代車戰時,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驂乘居右;但君王或戰爭時的主帥居中,御者在左。又文章開頭寫“癸酉,師陳於鞌”,教師就有必要介紹古代的干支紀年法?!案伞笔侵甘旄桑醇滓冶∥缂焊寥晒铮爸А笔侵甘刂В醋映笠剿任缥瓷暧闲绾?,古人以十干配十二支,得六十“甲子”,用來紀年。干支紀年法一般認為興于東漢,西漢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這些實例說明古代文化常識對文選閱讀的重要性。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對古代漢語教學內容予以文化觀照的益處。但是也應認識到,古代漢語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講授語言文字的基本知識和理論,闡釋漢字的文化內涵,精選代表優秀古代文化的典型用例,在文選講授時補充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都是為了增加古代漢語教學的趣味性、知識性和實用性,不能喧賓奪主,把古代漢語課變成古代文化課。
注釋:
[1]王寧:《古代漢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6頁。
篇10
關鍵詞:外國語言-文化教學;法國外語教學;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1)06-154-03
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是一門既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說它古老,因為西歐早在文藝復興之后就已經開始了學校型外語教學,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傳統的語法一翻譯教學法;說它新興,因為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人們才真正認識到文化因素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并開始實踐將文化教學融入到語言教學中去。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法國著名的外語教學法專家羅貝爾,加利松(Robert Galisson)首先提出將外語教學法更名為“外國語言和文化教學法”,1985年后又創立了“語言一文化教學法學”。同一時期的法國語言教學專著和論文等也對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做了系統闡述。對法國在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方面的理論構建和教學實踐(教學法)進行考察和解讀,以期對我們的外語教學有所啟示。
一、外國語言-文化教學從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到教學法的演進
直到20世紀70年代,外語教學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基本上停留在“教師如何在課堂上教外語”的層面上。無論是直接法、聽說法,還是后來的視聽法,教師都是通過聲音或影像等輔助教學設施來訓練學生的聽說,使其達到聽懂外語并運用外語進行表達的目的。“這種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為出發點和終極目標的教學思路發端于19世紀末,并一直在世界外語教學界擁有廣泛的影響”。這個時期的法國外語教學,不論是師資培訓,還是常規教學,其主要內容就是語音、語法、拼寫、詞匯、講解課文等。
外語教學是一個內涵深刻、外延廣闊、相互關聯的系統工程。其中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只能是“非惟一的、非完美的、特定的和臨時的”。這樣,人們就把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的研究對象從以前的專注于課堂“如何教”擴展到“如何學”,以及“教”和“學”二者的關系問題上。這種思考的結果便產生了外語一文化教學法的雛形(見圖1)。
這一圖表形象而直觀地反映了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語言文化)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與以往的課堂教學方式相比,教師開始由以教案和教材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早已準備好的課堂內容(語言文化),他們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作出反應;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個體情況、教材選用、課程進度、講授方式方法等進行觀察和反思。通過師生互動,促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并且,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幫助其獲得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方法,最終要讓學生運用適合自身特點和習慣的學習方式方法進行自主學習。這也正是當今社會所倡導的現代化學習方式。
二、外國語言-文化教學從教學法到教學法學的演進
正如教學法是對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宏觀思考那樣,教學法學則是對教學法的宏觀思考。它同樣發端于法國,但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全名為外國語言-文化教學法學。其創始人和積極推動者為羅貝爾?加利松。
羅貝爾?加利松是一位在法國和歐洲外語教學界享有盛譽的外國語言和文化教學法專家,著作豐厚,如:(論思考型外語教師的培養),(論外語教學法上的倫理道德),
“根據羅貝爾,加利松的界定,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法學是一門主要面向外語教學第一線教師的學科,其宗旨是努力使外國語言一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進程實現最優化”。羅貝爾?加利松的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法學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加利松堅持認為,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法學必須從觀察教學實際情況出發,找出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通過教師個人和集體的思考討論,形成自己的認識理論,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措施和辦法,然后回到實踐中去,接受實踐的檢驗。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的豐富多彩和錯綜復雜性決定了這一領域的所謂理論只能是“非惟一的、非完美的”,而且是“特定的和臨時的”,亦即是說,理論必須與動態的實際相結合。僅就認識論和方法論而言,羅貝爾,加利松的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法學的重要意義在于,一方面,它從根本上揭示了理論與實際、理論與實踐在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領域不應有天然的鴻溝;另一方面,它將激發外語教師重視科研。用羅貝爾,加利松的話說,一個外語教師完全有能力既是教學法專家,又是教學法學專家。
2 在語言和文化,特別是二者的關系上,羅貝爾?加利松的外國語言一文化教學法學有許多獨到之見。如果說目的語與目的語文化在外語教學上的不可分割性現已成為外語教學界的普遍共識,羅貝爾?加利松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知識文化”和“大眾共有文化”之分,并積極主張將后者教學法化,引入學校的外語課堂。根據羅貝爾?加利松的定義,“知識文化”是人們描述、表述出來的一種顯型抽象文化,屬知識范疇,因此屬理性思考,理性認識類。講授“知識文化”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理解目的語文化中那些能夠反映其民族文學、歷史、地理、藝術和科技等成就及其發展進程的背景性系統知識。講授的方式多為獨立于語言的專門的文化課程。所謂“大眾共有文化”,主要指人們具體實踐的日常生活文化,國內有學者稱之為“交際文化”,屬感性認識,其首要特質是隱含在目的語語言和非語言當中,卻常常反映目的語國家的價值觀念、道德取向、社會習俗、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等。因為是隱含的,所以目的語國家的人常常只需意會,無須言表。傳授“大眾共有文化”的目的是通過比較目的語文化與本族語文化的異同,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目的語中蘊涵在字里行間的為目的語國家的絕大多數人所共有共享的文化,最終實現成功學習和有效交際?!按蟊姽灿形幕迸c語言形式的互為依存性決定了語言和文化教學必須同步進行。羅貝爾,加利松一手開創了“法語詞匯文化語用學”,長期致力于“法語形象表達法”、“法語拼接詞”、“法語大眾共有文化詞”、“法語隱跡文化詞語”、“境遇詞”、“法語成語諺語”和“法語委婉語”等的深入、系統的研究,成果卓著。
3 在外語教學法上,以羅貝爾?加利松為代表的當代法國語言一文化教學理論將外語教學視為一個由學員主體、學習對象(目的語及其文化)、教育者(教師)、班級或小組、學
校、社會、人際和物質空間、時間等要素組成的開放性系統,其內又可細分成若干子系統,幾乎涵蓋了外語教學的所有方面。通過它,既可進行橫向比較研究,找出每個因素的內在聯系、發展規律和存在的問題;也可開展縱向分析,找出各個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發展規律和存在的問題。不言而喻,如此豐富多彩、錯綜復雜的外語教學工作絕非某一特定的、現成的教學法所能駕馭。
三、外國語言-文化教學理念在漢語教學中的體現
20世紀末期以來,漢語學習的熱潮在全世界洶涌而起。法國作為歐盟多元語言文化政策的主導者和積極推動者,在漢語言文化教學方面更是一馬當先,獨樹一幟。由于中西語言文化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所以,在漢語教學實踐中,中國文化元素和文化課程被置于特別突出的位置。在這方面,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stitut Nationaledes Langueset Civili,sations Orientales)的教學理念和課程設置非常值得我們探究和借鑒。
關于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概而論之,“語言和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文化包括語言。語言既是文化的制造者,又是文化的產品”。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有著二百多年歷史、從誕生之初教授三門外語到如今教授93種外語的法國東方語言學院就一直奉行“語言和文化緊密結合,培養一專多能的開放型外語翻譯人才”的辦學宗旨。現任校長吉爾,德盧什(Gilles Delouche)先生說:“我校的與眾不同就在于除了語言課外,還開設了涉獵廣泛的目的語國家的文化課程。學生的任務不僅是掌握一門外語。還要學習目的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知識,并負有傳播目的語國家文化的使命”。前校長安得烈,布爾熱先生(hndr6 Bourgey)也曾強調指出:“多學科性是東方語言學院的古老傳統,應該傳承下去。如果我們只單一地教授語言,學校便失去了精髓,也就沒有了存在的理由”。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文系的法語名稱是“Departement Chine”,并非“Departementdechinois”,直譯應為“中國系”。一字之差,內涵相去甚遠!恰恰與法國東方語言學院亙古未變的辦學宗旨和教學理念一脈相承,這就是立足語言,著眼文化,培養東西方文明交流和傳播的使者。這一理念在該學院開設的中國文化課程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該學院中文系的哲學、科技、歷史、社會、宗教、語言學、經濟、政治和文學藝術等具體學科大致分類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文系中國文化課程構建的是一種中國觀念文化知識體系,也就是要讓學中文的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的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宗教情感和思維方式。東方語言學院一向有著語言教學緊密結合文化的歷史傳統,但如此豐富的中國文化課程從來沒有削弱或者取代漢語語言教學的主體地位。語言與文化互為依托,相互促進,才能最大限度地達成現代外語教育的既定目標。
四、對我國外語教學的啟示
1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作為外語教學之目的語的法語或英語等語種都是西方工業化國家流通的語言,承載著新興的科技文化,外語學習者無不追求這種文化。因此,我們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估上都向西方看齊,以西方理論為改革取向和評估準繩。然而。西方理論是立足西方學校、學生、語言、教學環境而研制出來的,決不可能原封不動地為我國外語教學導航。所以,探索與中國的外語教學環境,教學內容與教學主體相適應的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手段和活動才是我國外語一文化教學界的當務之急。
2 外語教師不能滿足于按照現有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更要與時俱進,既要學習、吸收外語教學理論,也要總結教學經驗,包含師生代代相傳的經驗和自己探索出來的經驗。外語教師既要廣泛學習、借鑒中外的教學理念和主張,但又不能生搬硬套,只能借助這些理論通過反思去提煉代代相傳的經驗和自己的經驗,從而形成適合具體教學環境的自己的理念,并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外語教學理念。
3 正確認識和處理好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關系。文化教學應該是在外語教學的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語相關文化知識的教學過程、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同時也包括開設與語言教學有關的語言文化專業課程(如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文系設置的中國文化課程)。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語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理解包含著文化理解,同時語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另一方面,豐富的文化知識為語言表達提供了大量潛在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2][3][4][5][7]傅 榮,解讀外國語言一一文化教學的三個層面及其相互關系[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6):2―7,
[6]張占一,交際文化瑣談[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4),
[8]傅 榮,對法語教學法I,6electisme現象的理性思考[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2):122, [9]Robert Galisson,Dc la linguistique appliqu6e。la didac,tologic des langues―cultures:vingt ans dc r6flexion diseiplinaire[j],Etudes dc Linguistique Ap必qu6e,Paris:Didier Erudition,Sept,1990。 [10][11]Delouehe,Deuxsi~clesd,histoiredel,EcoledesLangues orientales[M]。Paris:Hervas,1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