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20:18: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農村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從哲學、經濟學等學科角度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進行解讀
尹欒玉從農村文化產品的公共屬性、農村文化產品的供給現狀、政府在發展農村文化事業中的角色、民間文化———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頭等方面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進行了制度經濟學分析。“農村文化產品消費的整體性和非排他性,決定了政府提供這些產品的必然性;農村文化產品消費所具有的強大的正外部性效用,決定了政府提供這種產品的必要性。”[4]政府應制定和完善各種保障農村文化建設的法規政策,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的法制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并加強制度的監管和落實,以保證農村文化建設的常態化,同時要通過直接的公共財政投入和間接的出臺優惠激勵政策鼓勵民間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確保農村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要以政府提供的法規、政策等正式性制度為主體,同時還需要包含習俗、道德規范,觀念、意識形態等內容的非正式制度的支撐,而民間文化則是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源頭,“發展農村文化,必須培養和激勵‘鄉土藝術家’,激發農民自身的積極性,變‘送’文化為‘種’文化。”
(二)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內涵、特征、功能的解析
目前學術界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內涵尚沒有統一的界定。蘇益南等學者把新農村文化界定為:“基于鄉村區域共同體的長期傳承積累而形成、融入現代文明氣息并為特定區域的農民群眾共同享有的價值觀、生產生活方式、行為規范和風俗習慣等的總和。”[5]根據這一定義,并參考組織文化的層次劃分,將新農村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新農村物質文化主要通過文化基礎設施、文化活動等體現出來,反映了農民群眾對文化的理解和需求,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制度文化主要體現為與農村文化發展相關的各種規章制度,能為新農村文化建設創造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精神文化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的理論經驗和思想升華,為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吳迪認為“新農村文化指的是一種既有別于城市文化又有別于以往的傳統農村文化的一種全新型的農村文化,是一種與時俱進、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根本宗旨在于推進億萬農民的知識化、文明化和現代化,實現農民的全面發展。”[6]張碩認為新農村文化建設主要包括農民思想道德建設、農村文化產品創作、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文化生態環境建設、農村文化隊伍建設、農村法制建設、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八個方面的內容。[7]王家新等學者認為新農村文化包含五大基本要素:作為文化參與者和承載者的農民群體;作為文化共同體的農村聚落內的文化設施、設備和場所;農村社區與外界的物質和信息交換渠道;與農村文化活動相配套的組織和制度;面向農村的文化產品和服務。[8]徐學慶在博士論文中概括了新農村文化的八項特征:繼承性、民族性、時代性、地域性、內聚性、多樣性、群眾性、實用性,并認為農村文化具有十大功能:繼承、導向、娛樂、認識、教育、溝通、規范、服務、媒介、經濟。[9]“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我國鄉村經濟的發展,我國鄉村文化又呈現出時代性、開放性、群眾性等新的特征。目前,鄉村文化強調人與自然、人與鄉村、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的和諧共存。在對待人與人的關系上,鄉村文化強調一種公共性和人倫性;在處理人與物的關系上,鄉村文化則強調人與外界的順應性、和諧性。我國鄉村這種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態,蘊涵著自然、淳樸、厚道的文化品格。”
(三)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必要性、意義的剖析
學者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必要性、意義的闡述大同小異,取得了以下的共識:1.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諧社會構建“農村文化建設不僅可以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整合價值取向、提升思想境界、協調彼此之間的關系。通過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種文化活動的開展,粘合各種心理裂痕,化解各種思想疙瘩和矛盾,架起溝通彼此心靈的橋梁,逐步形成以和為美、以和為貴的共識,從而增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融合。”[11]桂玉認為,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經濟發展是根本,文化建設是關鍵,農村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重要條件和基礎性工作,為和諧農村構建提供思想和精神資源。[12]2.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文化建設是小康社會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任務。從我國目前發展情況來看,與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的成果相比,農村文化建設顯得較為薄弱。我國廣大農村由于信息、交通比較閉塞,傳統落后文化根深蒂固,農民思想觀念比較陳舊,農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滯后,從這個角度講,農村是制約我國社會實行全面小康的關鍵所在。遠翠平認為,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既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13]3.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靈魂,搞好新農村文化建設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助于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有助于解決農村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王海通認為,加強文化建設能夠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轉變生產觀念,為生產發展提供知識支撐。生活富裕不僅是擁有良好的物質生活,還要有精神上的追求。鄉風文明、村容整潔,需要用文化建設來轉變人們陳舊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習慣,形成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和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管理民主,更需要用先進文化的建設來改變封建專制獨斷的管理方式,用民主法治的手段確保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高效化。[14]4.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現代化建設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就必須發展現代化的農業、培養高素質的農民、建設富庶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而農業的深層次發展、農民素質的全面提高、現代化農村的建設,都必須依托農村文化建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發揮文化在人才培養、信息傳遞、科技普及、市場開拓、脫貧致富等方面的作用,為農村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輿論環境、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桂玉用“助推器”“導航燈”“粘合劑”來形象地比喻在整個社會主義農村現代化建設中文化對經濟、政治、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
二、實踐總結
很多學者對本省、本市、本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作了實地調查,總結了不少當地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普遍認為,新農村建設開始后,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農村文化事業取得了一定進步,但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相協調,農村文化事業發展還存在滯后現象。
(一)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成績
各地農村文化設施建設不斷推進。目前,大部分農村基本實現了縣縣有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和文化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場所的建設目標。農村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各地紛紛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送書下鄉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流動舞臺車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極大地豐富了農村的業余生活。群眾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在各級文化專業隊伍的指導與培訓下,農村涌現出一批業余文藝骨干,形成了一大批活躍在廣大農村的民間花會、民間藝術表演團隊和民間工藝家隊伍,民間文藝形式得到恢復與發展。
(二)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不足
大多數學者認為當前農村文化工作中還普遍存在基礎文化設施建設滯后、基層文化隊伍匱乏、村民的文化生活單調、賭博迷信現象普遍存在、傳統文化形式日漸衰退的問題。黃欣認為農村文化生活發展滯后的主要表現:一是文化生活消費偏低,二是文化生活方式單一,三是文化生活品味不高。[15]唐金培認為農村文化建設在不同程度上還存在以下的問題或偏差:重“硬”輕“軟”,以中心代替全局;重“點”輕“面”,以個別代替整體;重“建”輕“管”,以形式代替內容;重“樂”輕“教”,以利益代替責任;重“送”輕“種”,以城市文化代替鄉土文化。[11]陳運貴則認為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供給與需求之間、硬指標與軟任務之間三大矛盾的現實困境。[16]也有學者從政府的角度,總結了政府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提供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政府在農村供給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衰退;當前政府提供的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與農民的需求錯位;政府多頭行政造成重復建設、有限資源浪費;政府資金投入不足。[17]還有學者從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視角分析了不足:文化產業發展相對落后,整體實力不夠強;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有創意的文化名家及領軍人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力;文化消費總量偏低。
(三)農村文化發展滯后的原因
很多學者認為農村文化建設滯后主要是由思想上重視不夠、經濟上投入不足以及農村文化體制還不健全造成的。梁捍東、王曉瑞認為,基層部門認識不到位是新農村文化建設弱化的思想原因;社會轉型和對農村文化建設規律研究不夠是弱化的社會原因;市場經濟的沖擊及其負面效應是農村文化建設弱化的經濟原因;一些落后文化影響仍在加深,一些封建文化在農村仍然很有市場,是農村文化建設弱化的自身原因;改革滯后不適應新形勢是農村文化建設弱化的動力原因;文化生產與消費脫節,難以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是農村文化建設弱化的市場原因。
三、對策建議
學者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各種研究思考,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破解新農村文化建設難題、探尋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和方案。
(一)強化思想認識
學者們一致認為,必須充分認識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深入宣傳文化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切實改變新農村文化建設“說起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不要”的局面,改變農村文化工作“熱在縣市、重在鄉鎮、冷在村莊”的狀況,樹立“大文化”建設的觀念。做到“四個納入”,即把文化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各級政府的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通過這“四個納入”使農村文化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使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
(二)加強組織領導
徐學慶提出要明確新農村文化建設領導與管理主體的職責。加強黨委部門的導向監督作用,保證新農村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加強政府部門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領導管理,促進新農村文化整體發展。發揮農村基層組織的組織、宣傳、發動和示范功能,推動農村文化的健康發展。發揮群眾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新農村文化建設提供牢固的群眾基礎。
(三)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資金運行機制
吳迪認為,首先,中央和省級財政應加大對農村的專項扶貧投入、專項補貼的力度。地方政府可以要求村級政府提供相應的配套資金用于營利性的文化基礎設施。其次,擴大公益性籌資。可利用福利彩票、黨費基金、社會捐贈、村社集資等多方渠道籌資。再次,多種方式并舉,走多業助文的道路。通過民辦公助、政策扶持,鼓勵農民自辦文化,開展各種面向農村、面向農民的文化經營活動,使農民群眾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支持農民群眾自籌資金、自己組織、自負盈虧、自我管理,興辦農民書社、個體放映隊等,大力扶持民間職業劇團和農村業余劇團的發展。
(四)加強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首先要提高現有文化隊伍的水平,加強對農村文化干部的培訓。其次,在農村吸收“文化精英”充實文化隊伍。可以通過國家公共財政引導的方式,獎勵和補貼農村基層文化帶頭人,建立一支鄉土化、農民化和本土化的農村文化精英隊伍。積極培養農民文化骨干,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間文化方面的作用。另外,國家還要制定引進各類人才到農村的優惠政策,吸引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扎根創業,為農村文化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19]要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強載體建設
篇2
1.1加強新農村社區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和體育器材的缺失嚴重制約著新農村社區體育文化的發展建設。農村中,運動場地往往只存在于學校,有的農村學校甚至都沒有滿足自身體育教學需求的場地設施。為了給廣大農民提供進一步運動健身的基本保障,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體育設施資源,政府部門應在新農村社區中應先建設一些基礎性的,能基本滿足農民健身需要的健身設施,然后逐年逐步地增加體育運動場地場館等硬件設施的建設力度,從而滿足農民體育健身的需要,促進體育文化氛圍的形成。
1.2結合農村本地特色文化形成新農村社區體育文化發展的新途徑
河南省是一個擁有農民數量眾多的農業大省。在基層農村中,經過多年的發展,也逐步形成了適合本地自身條件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統體育項目能夠反映本地區的歷史文化特點,將農村自然地理等優勢展現出來,符合當地農村生產勞動的特點。例如豫南地區依山傍水,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賽龍舟成為當地比較盛行的體育鍛煉項目,政府可以對比賽進行全面的包裝,合理規劃比賽,使賽龍舟成為當地的一個品牌。不僅可以達到吸引游客觀光,又能夠使農民達到健身運動的目的。豫西北等地多以山地為主,當地的農民喜歡以登山的形式進行體育鍛煉。政府部門可以根據老百姓的興趣愛好,組織好以登山運動為主題的運動健身項目,比如舉辦“登山節”或有獎登山比賽等形式的活動,積極促進農民參與體育鍛煉。
1.3通過媒體進行輿論宣傳,提高農民體育鍛煉的意識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農村社區的居民也開始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現出強烈的需求愿望,也希望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從而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同時也對體育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認識。政府部門要通過各種宣傳方式提高農村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的意識,鼓勵農村居民更主動的參與各式各樣的體育運動中來。不僅可以通過傳統的媒介如電視、廣播、村內喇叭等對體育文化健身知識進行科學地宣傳,也可以通過短信、彩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網絡宣傳,吸引年輕的農村社區居民產生對體育運動健身的興趣,達到全面宣傳鞏固體育文化的效果。
1.4做好村官大學生的體育文化教育和培訓工作,是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路徑選擇
村官是一個影響著村民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積極性的一個重要角,村官對體育的喜好程度對本村體育文化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村官對某個體育項目的個人情感也決定著村落體育發展的具體內容。在他們的支持、指導、示范和積極主動的帶動下,更好地促進整個村落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新農村社區體育文化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高等學校更新教育觀念,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復合型的村官。大學生村官只有在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與手段,獲取指導體育鍛煉的技能與技巧,擁有豐富的體育文化知識的前提條件下,才能有效指導村落體育文化的開展。用科學的手段指導村官鍛煉,使之成為村落體育的指導者,村落體育文化的建設者。
2結語
篇3
近年來,河南省不斷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力度,全省基本建成了從省到市、縣、鄉的信息網絡服務平臺,18個省轄市和142個縣級部門都建立了農業信息網,已建成的農業信息網站達162個;2971個行政村實現了計算機上網;4500多個農民經紀人擁有終端。此外,全省18個省轄市和大部分縣都成立了農業信息服務機構,利用大學生下鄉活動向農民普及計算機知識,初步形成了從省到鄉的農業信息工作體系,建成了從上到下的農業信息化隊伍,可以直接向農民提供傳遞信息的農村信息員已發展到7000余人,促進了信息的進村入戶。
我省雖然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了許多問題。對河南信息化的建設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二、河南農村信息化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1.成本問題。河南是一個人口大省,也是一個徹底的農業大省。經濟實力相對落后。農村信息化成本問題就是所面臨的一個嚴重危機。面對經濟實力低下,生活在溫飽,甚至是溫飽水平以下,文化素質又普遍比較低的農民來說,他們已經沒有多余的經費來添置并不太奢侈的農村信息服務設備并支付數額不菲的運轉費。因此,如何讓需要農業信息的廣大農民獲得廉價的信息服務,是農業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
2.農村人口數量大,農民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河南有7000萬農村人口,占人口數量的70%,相當一部分人連電腦都沒有接觸過。許多行政村中,只有一個人懂電腦,也就是從大學生中招聘的村干部助理。這就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河南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因此,如何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以及文化知識也是影響著信息化發展的要素。
3.農村信息缺乏時效性和針對性,大大降低了其利用價值。目前我國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仍是廣播、電視和報紙。廣播和電視的傳播屬于線性傳播,速度快,播出信息不可任意回放;報紙屬非線性傳播,速度慢,但信息可以反復閱讀。然而這些傳統的媒體都是單向傳播,只能把信息傳遞到農民手中,卻無法把農民的需求反饋回來,然后再主動向農民提供服務。農民只能通過另外的途徑即電話和信函傳遞反饋信息,這種原始落后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緩慢的信息傳遞速度使不少信息既喪失了信息的時效性,又缺少了問題的針對性。因此,信息化建設更顯得尤為重要。
三、推進河南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成本問題過高。這些基本得到了解決。中央和河南省政府每年從財政中撥款,進行農村信息化建設,專款專用。同時我們還應該從多渠道,多方法籌集資金。嚴格控制成本。防止出現重復建設,浪費建設。爭取做到村村通網絡,家家有電腦。
2.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切實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推進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其次,大力發展農村科技教育,發展農村科技教育事業,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環節,也是廣大農民的迫切愿望。再次,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斷提高勞動者的技術水平。因此,要將鄉鎮學校和農村信息化的建設聯系起來,以鄉鎮學校為依托建設當地農村信息中心,將鄉鎮學校建設成當地信息中心,作為農村信息化的突破口。另外,要有計劃地開展信息隊伍人才培養,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戶利用信息,共同發展。
3.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擴大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工企業為依托,以農戶參與為基礎,以科技服務為手段,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聯成一體,形成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和經營創新研究機制。只有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不斷擴大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村信息化發展。
4.為農民提供可靠便捷的信息服務,建設村信息平臺,幫助農民及時了解政府政策,形成反饋體制。其中,一要突出農民增收這一主線,使農業信息服務和農民的切身利益掛鉤,讓農民從獲取信息中得到實惠。二要聯系農業、農村和農民信息需求多樣化的實際,切實加強信息采集整理工作,引導農戶或組織專業人員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三要結合國情,使農業信息的進村入戶工作積極而有效地進行,重點解決好廣大農村的信息覆蓋問題,使計算機網絡和傳統媒體在農村信息服務中優勢互補,使農業企業和農戶能用得上、用得起。
5.加快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設。農村信息化示范村必須能夠實現村中的家家戶戶至少有一種方式可查詢和獲取信息,人人會用一種信息化產品,實現網絡化的農村信息服務,營造出信息化農村的數字氛圍。通過示范引導、典型帶動,推廣輻射周邊地區,進一步探索農村信息化的發展模式和推廣模式。
篇4
農業機械化把農業從人畜力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把農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共享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農業機械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有利于縮小城鄉、工農差距,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發展。大量先進適用的機械作業裝備的推廣應用,實現播種、中耕、灌溉、施肥、植保、收獲等方面的精確作業,使農業生產和資源利用更加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2發展農業機械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措施
2.1必須走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機化發展道路
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口多、地少、農民收入低、積累少,我國與其他已實現機械化的國家不同,我國的農機不僅要成為代替人畜力作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手段,而且要作為農民節約成本、勤勞致富的工具;農民購買大型農機不僅為自家服務,更重要的是要開展社會化服務。不斷拓展農機服務領域,把分散的農業機械與分散的農戶聯合起來,把機械化生產和家庭承包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農機大規模作業,促進農機的共同利用,合理配置農機資源,提高農業機械利用率和效益,走“政府扶持、市場引導、社會服務、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路子,這就是中國特色的農機化發展道路。想方設法解決農民“買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問題。發展農機市場,協調和引導服務,提高農具利用率,讓農戶節本增效,這是農機化發展不竭的動力。
2.2要堅持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和普及應用
農機化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機制創新,要采取技術攻關、實驗、示范等措施,促進基礎性、關鍵性、公益性農業機械科研和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要加大保護性耕地、秸稈綜合利用、高效植保技術、設施農業、機械化旱作節水等節能、環保、增效的農機化技術的推廣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機化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要努力創新農機化發展理念、發展思路、發展機制、工作方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不斷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又快又好的發展。
2.3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
農業機械是一種勞動工具,其效益更多地反映于社會效益、長效效益和人類生存環境效益方面,屬于“潛績”工程。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干部在發展問題上產生了很大的誤區,把“發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為“經濟增長是硬道理”,把經濟發展簡單化為GDP增長。在這種片面的發展觀指導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產生了片面的政績觀,考核指標主要以GDP為主,熱衷于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大搞“形象工程”、“亮麗工程”,而對直接反映在我國GDP經濟考核指標的農業機械化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或者停留在口頭和文件上。
2.4制定政策法規,促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
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發展,其產業的弱勢特征和需要扶持保護的本質特征日顯突出與重要。推進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完全依靠市場機制調節和市場主體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需要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更需要政策法規的促進和保障。對農業機械化采取必要的扶持,是農業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符合WTO的相關規則,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2.5因地制宜,開創農業機械化發展新局面
篇5
開展農村公共管理勢必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傳統風俗習慣、宗族以及家族勢力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滲透到農村公共管理的不同階段和領域,制約著農村公共管理的發展。
1.決策機制不合理。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公共管理實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決策機制,考慮更多的是供給主體的利益,較少顧及農民的實際需求,其供給總量、結構和程序是由上級部門以政策形式向下傳達的“單邊行動”,帶有濃厚的指令性,導致服務結果被過度聚集、服務過程被過度簡化,使得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與農民需求嚴重脫節。這種脫節體現在農民急需的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供給量嚴重不足,如農村消防服務、基礎教育服務和醫療衛生服務等。公共管理決策應適應環境及時變化,并且鼓勵農民在公共管理過程中進行充分的利益訴求,從而真正改善農村公共管理的決策機制。
2.缺乏利益驅動,服務效率低下。受到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政府包攬了絕大多數的公共事務,以“壟斷者”的角色向農村提供公共服務,壟斷必然意味著排他,這種高成本低效率的政府供給機制難以適應農民的公共需求變化。因為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是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因此具有顯著的非市場化特征,即政府不能通過明確的供給價格從農民那里直接收取相應的費用,公共服務的資金投入主要來源于稅收,較難計算成本及其收益,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驅動;其次,由于政府的“壟斷性”供給,在缺乏競爭者的前提下,較易使政府喪失對效率的追求,并且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是由眾多機構或部門共同參與的,眾多的參與者使得職權劃分交叉、部門利益紛爭、協調配合缺乏等問題普遍存在,直接影響著農村公共管理體系的運轉效率。
3.財政投入嚴重短缺。雖然國家提出了“城市反哺農村”的發展思路,但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財政資金在解決社會保障、義務教育等農村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較少,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拖欠農村教師工資,更遑論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據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三項公共服務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合計僅為29.5%,與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6000美元國家相比,分別低14和25個百分點。政府服務的供應不足,說明在國民收入第二次分配時,居民所得較少,迫使居民用自身收入來支付本應由政府支出的開支,并從心理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費預期。
4.農村公共管理人才匱乏。農村公共管理人才是指那些活躍在農村基層組織的公共管理型人才,他們主要分布在鄉、村兩級中的經濟組織、政治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在眾多類型的農村人才中,農村公共管理型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而農村人才資源問題現已成為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農村人才資源處于貧乏狀態。農村的貧窮落后面貌在社會成員中的印象根深蒂固,因此在選擇工作和就業地點時,絕大多數人才選擇留在大中城市。據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黃敬寶的統計結果顯示,北京地區的2011屆大學畢業生首選在北京就業的占71.6%,首選廣東和上海的分別占5.6%、5%,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畢業生希望在工資高、工作和生活環境好、發展前景廣闊的發達地區就業,而愿意去農村工作的只占26.4%,71%的大學生明確表示不愿意去農村工作。
二、加強農村公共管理的具體措施
構建農村公共管理新秩序,必須從公共管理理論的系統性角度出發,找出阻礙農村公共管理效率提升的障礙性因素,通過改革的手段來破除農村公共管理的舊秩序,形成高效的公共管理新秩序。
1.完善農村公共管理機制。科學的管理機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應努力完善符合農村現狀的社會公共事業管理制度,構建以政府占主導地位、社會和市場多主體參與的管理機制,從而共同推進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在堅持城市優勢資源向農村輸送的同時,城市基礎設施也應不斷地向農村地區延伸,充分發揮城市發展帶動農村進步的聯動效應,逐步建立起“城鄉一體化”的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機制,在實踐中探索我國農村公共事業發展與管理的規律。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出臺了十余項相關的政策法規文件,建立和完善了該省農村地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長效機制。這些文件涵蓋范圍十分廣泛,包括了農村勞動力、社會治安、暫住人口管理、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社會救助、基層政權組織建設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方方面面,體現了政府完善農村公共管理機制的堅定決心和信心,被稱為農村社會管理的“強肋工程”。
2.加大投入力度,強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主要應該集中在農村道路、水電和通信等方面,從而在硬件方面切切實實地改變農村基礎設施的落后面貌。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應該根據農村地區地理位置公布的不同,并結合不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特點,有步驟、分層次地進行重點改造,鄉鎮一級要重點建設道路、通訊、醫院、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設施,而村一級除了要搞好公路交通和通訊建設之外,要提高對人畜飲水工程、衛生所、學校、電視接受設施、文化站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力度。建設資金除了財政投入之外,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效力,大力推動大中型企業以及外商投資企業以參股等方式參與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當中來,逐漸打造出多元化投資格局。當然,對村集體和農民個人也可以積極引導,通過市場經濟手段使農民的投入有一個合理的、穩定的回報,使得這些閑置資金能夠參與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來。
3.加快農村工業化進程。農村工業化進程直接影響著整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簡單的農業勞動、原始的生產方式、落后的農業技術和守舊的生產生活觀念,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了生產效率的低下,有限的農業資源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用。綜觀導致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后的種種原因,歸根結底在于農業在當前我國屬于低效益的弱質產業,因為農村經濟的落后導致其無法支撐起龐大的農村公共管理體系,因此必須推動農村工業化進程,使其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例,它們在實施農村工業化之后,農村公共事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如為了解決農村工業化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日本政府先后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積極且有計劃地將工業引入農村,在1973年制定的《農村地區工業引進促進法》是最為典型的法規,該法規通過有計劃地向農村地區引進工業企業,增加了農業從業人員的就業機會并改善了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了農業與工業的平衡發展。在我國,農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性方針,它為農村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發展思路和源源不斷的動力。如可以依據自身富余的礦產資源發展礦業、依據自身的地理優勢建立生態園區發展旅游觀光業和依據農業資源的獨特性發展食品深加工業等。
篇6
1.1對財務信息化的認識存在誤區
在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大多數人將會計電算化理解為信息化,認為會計電算化建設就是信息化建設,從而使得信息化建設日趨邊緣化。總的來說,人們對于財務信息化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存在著一定的認識誤區,不能正確認識到財務信息化建設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使得財務信息化發展程度不高。
1.2財務信息化存在孤島現象
農業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個地區都建立了相應的信息化平臺,例如技術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政務信息化等,但是并沒有將財務信息化與之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財務管理信息化基本上還是處于獨立運行的狀態。由于軟硬件、投資、網絡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財務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導致出現財務信息孤島現象。
1.3財務軟件問題
現階段,財務軟件在控制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應該在保證操作適應性、靈活性的基礎上,強化財務管理的控制功能,從而有效解決農村財務管理中開支約束不足、管理混亂的問題。另外,合適的財務軟件,能夠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
1.4缺乏健全的財務信息安全機制
農村地區地域廣大、用戶分散,這些都加大了財務公司的工作難度與資金投入力度,使得財務軟件的維護工作不足。另外,一些鄉村地區的財務軟件基本上是由公司購置的,財務系統的維護能力不強,并且售后服務與操作培訓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導致財務信息安全性較差。同時,部分地區缺乏健全的財務信息內控制度,人員不足,都為財務信息帶來了安全隱患。
1.5財務人員的素質較差
在農村財務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僅需要操作人員,還需要維護人員。這對工作人員就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不僅要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還需要較高的綜合素質。但是農村地區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財務人員基本上上崗前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良莠不齊,專業知識欠缺、綜合素質較低。部分財務人員甚至對于業務不了解,出現了嚴重的管理問題。另外,由于信息化建設的加快,一系列先進的技術設備加入到了財務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員對于信息技術掌握不足,不利于財務信息化的發展。
2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策略
2.1提高對財務信息化的認識力度
在農村地區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無論是相關領導,還是工作人員,對于財務工作都應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相關領導一定要加大對于財務信息化的重視力度,明確發展的目標與內容,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對于農村發展的重要性。工作人員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具備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認真完成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保證信息的質量與安全性。
2.2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與農村各方面建設的聯系
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并不是獨立的,而是應該與農村各方面建設緊密的集合。例如,財務管理信息化與政務信息化的有機結合,能夠為政務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從而保證政務決策的科學性。將財務管理信息化與其他各項建設有機結合,打破財務孤島現象,能夠將政務、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應用到財務管理中,從而加快財務管理信息化進程,做到各方面協同發展,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
2.3加大農村財務軟件的開發力度
農村地區財務軟件,一定要與農村的發展特點相結合,開發出實用性強、成本較低、維護簡便、操作性強的農村財務專用軟件。政府一定要加大重視力度,對于軟件開發要大力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另外,也可以結合國內外相關的成功經驗,引入一些適合的技術設備,從而為農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
2.4加大監督力度,保證信息安全
有效的監督機制,不僅可以規范財務管理,還能保證財務信息的安全。應該從多維角度來進行財務監督;群眾監督,應該充分發揮出群眾的監督作用,保證任何一筆財政支出,都符合人們的利益;業務監督,應該建立財務管理的監督機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監督,保證財務人員在管理中能夠認真負責;審計監督,對財務工作要進行定期的專項審計。2.5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人才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保證。應該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引進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國家應該出臺相應政策,大力支持大學生參加新農村信息建設。另外,對于現有的財務人員,要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保證工作人員對于信息技術的熟練掌握。在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嚴格的審核,不僅要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也必須符合要求。
3結語
篇7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措施和途徑
一、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有利于重整信用風尚
資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經不是短缺的資源了,信用意識才是真正短缺的資源。因此,提高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是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前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就是切實將“講信用光榮,不講信用可恥”的信用氛圍營造出來,每一位農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人員都應該積極不懈地努力,將農村地區的信用風尚重新塑造起來,從而借助良好的信用返京促進農村信用社各項業務的更好更快發展。
2.有利于樹立全新形象
由于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及由此產生的行為能夠在企業文化的作用下有機統一起來,企業文化有力地感召和凝聚著企業成員的信心和力量,因此,要想促進農村信用社對人的個體管理向對人的群體管理這一目標逐漸實現,就必須有效建設企業文化,從而促進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的極大強化,進而將公眾心目中的“非正規、小而散”的固有印象有效弱化,最終將“中國信合”的全新形象樹立起來。
3.有利于形成激勵機制
要想促進企業發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最好的一種手段便是將員工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出來。在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農村信用社應該對員工的價值觀念進行有效的培育,將尊重員工的文化主體地位確立下來,將有力的條件提供給員工價值的實現,從而促進員工文化素質的顯著提升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顯著增強。
4.有利于提升經營業績
有關研究表明,發達國家優秀企業經理群體極為重視企業文化,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和經營策略、管理體制等因素對企業經營的作用相比,企業文化產生的作用更大。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對農村信用社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農村信用社應該將自身固有的營銷方式擴寬開來,對金融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經營特色,使“三農”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同時促進自身經營業績的顯著提升。
二、加強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的措施和途徑
1.堅持以人為本
在現代企業中,以人為本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已經發展成為很多成功企業的基本原則,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必不可少。作為金融企業,農村信用社管理的重中之重理應是以人為本,對員工進行積極的了解、理解、引導、關心等,促進隊伍凝聚力的顯著增強,同時知人善用,讓員工各盡其才,從而讓員工有效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進而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2.樹立自身品牌,創新服務
目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農村信用社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將經營理念切實轉變過來,找準市場定位,將服務的主體設定為三農,服務地方、貼近農民,在支農貸款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對金融工具和服務手段進行有效的創新,在對農民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過程中有效調整信貸結構,將農民貸款難的問題切實解決掉,將農民普遍認可的品牌文化打造出來,從而將自身切實打造成為農民的銀行、可信賴的銀行。現代金融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是服務,農信信用社的宗旨和各項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服務,農村信用社應該依據市場變化,對服務品種進行不斷的創新,從而使市場需求得到隨時的滿足。一方面切實抓好柜臺服務,另一方面有效延伸服務區域,從而促進優良服務作風的形成,同時對靈活的服務方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將良好的服務環境構建起來。通過服務將更大的市場和空間及更多長期優良客戶爭取過來,最終將更好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形象樹立起來。
3.貫徹“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
企業要向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關鍵是要具有良好的服務。農村信用社應該對自身的服務質量進行積極的提升,將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提供給廣大客戶。首先,有效規范服務環境。省聯社統一的規范標準和機構名稱應該成為農村信用社各營業單位建設的統一標準,將統一的機構牌、利率牌等懸掛在規定的位置。營業室應該將服務公約、服務承諾等統一懸掛起來,做到懸掛整齊、端正,服務環境整潔、美化;其次,有效完善便民服務設施。應該將一定數量的沙發、座椅、書寫用筆墨等配備在營業柜臺外,依據本單位的實際,將一套整體形象的設計方案制定出來,讓客戶從員工的儀表、坐姿等到社區衛生、花草等外部環境得到全新的感受,從而將農村信用社的優質服務品牌不斷創造出來。
4.實施獎勵機制,加大員工培訓教育力度
完善的競爭激勵機制和教育培訓系統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必不可少的,它們能夠將充分的人力支持提供給企業的良好經營和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呈現逐漸多元化的趨勢。在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前,農村信用社既要提前準備,將完善的競爭激勵和人才任用機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來并促使其得到不斷的健全,通過競爭將優秀的人才選,委以重任,將言論自由等內部環境創造出來,從而使員工的自身價值得到更好的實現,最終實現人與信用社的雙贏;又要切實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將完善使用的培訓工作制度有效制定出來,同時促使培訓方式多樣化,通過培訓促進員工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從而為信用社做好人才儲備工作,促進信用社創新力、競爭力的顯著增強,最終有效推動農村信用社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目前,農村信用社正處于向商業銀行改制的關鍵時期,農村信用社要想切實保證立足農業、服務三農目標的有效實現,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將良好的企業文化建立起來,并在日常工作中促進其不斷豐富和完善。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的有效建設對農村信用社的快速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參考文獻:
[1]鄒國本.淺談農村信用社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J].青年科學,2009.
[2]康鳳立.淺談農村信用社的企業文化建設.河南日報農村版,2010.
[3]黃玉榮.論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J].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10,(11).
篇8
[關鍵詞]農村;初中化學;新課程
當前農村初中實施化學新課程的成績巨大,效果顯著,但也存在著一些影響化學新課程實施的具體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處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農村課程改革的深化和發展。
一、當前農村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當前農村初中還存在著一些與新課程不相適應的問題,成為新課程實施的“阻力”因素。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學校和社會等3個層面上。
(一)教師層面——思想認識不夠,其教學行為與新課程理念之間存在落差
少數教師對國家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表現:一是“消極”思想,認為課程改革是政府的事,學校發展是校長的事,缺少實施新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二是“守舊”思想,這部分教師或者昔日教學成績斐然,還沉浸在過去創造的“輝煌”中,不希望改變現有的一切;或者在學校年齡大、資歷老,認為自己已經“船到碼頭車到站”,缺少進取、創新的精神。三是“畏難”思想,認為實施新課程條件不夠,困難太多,擔心實施新課程影響教學質量,缺乏面向未來和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從看課、調研中發現,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還停留在口頭上,一邊喊著要改變教學觀念,一邊卻一如既往地重復昨天的“故事”,沒有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具體表現在:
一些地方把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等理念演繹為“放任自流”,過于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書本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一切都還給了學生,教師的主導作用何在?學生活動缺乏教師恰當地點撥和指導,因而學習效率低、效果差是可想而知的。
處處“科學探究”,實際上是“泛化”探究教學,是對新課程理念倡導的“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理解不夠,重于形式而失于內涵。
生硬的、標簽式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課堂教學顯得沉悶、僵硬,失去了課堂教學應有的活力。如此等等的一些行為,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的教師對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根本的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認識不夠,沒有把新課程教學理念內化為自覺的教學行為,導致其教學行為與新課程理念之間存在落差。
(二)學校層面——實驗室建設不達標,教師負擔偏重,班級人數過多
新課程的實施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教育改革工程,學校的基礎設施和建設是保證新課程實施的物質基礎。調查表明:相當部分的農村初中學校實驗室建設不達標,教師工作負擔偏重,部分班級人數過多等。
就化學實驗室建設來看,有相當部分農村初中學校的實驗教學條件目前還達不到完成教學任務的要求。其表現有:第一,實驗儀器、藥品缺少。數據統計顯示:42.1%的老師反映學校實驗藥品缺少或非常缺少,儀器藥品配備齊全的僅占6.8%。第二,實驗室數量配備不足。33.7%的老師反映學校實驗開出率不到50%,只有41.6%的老師反映學校實驗室能滿足2~4人/組實驗的要求。第三,實驗室利用效率不高。學校化學實驗室能對學生開放的僅占15.3%;有些實驗條件相對好一點的學校,實驗室利用效率也不高。我們考察的一所山區初中學校,全校十多個班級,化學和生物共用一個簡陋的實驗室,18張水泥臺面作為實驗桌,室內座椅不全,通風設備、電源等沒有安裝到實驗桌上,平時無專人管理和打掃,衛生環境也不好。
農村教師工作負擔偏重主要表現在課時多、兼職(課)多和班級學生過多等方面。問題最為突出的矛盾還是由于學校合并及人口增長而導致的班級人數過多現象。統計表明:85.7%的老師所帶班級超過國家規定50人/班的規模,更有12%的教師所任班級人數超過80人。由于班級人數過多而導致的學生管理困難、活動組織困難、教師身心疲憊、教育質量滑坡等負面影響,已成為制約新課程實施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社會層面——升學壓力大,教師待遇偏低
由于目前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特別是中考和高中招生只看考試分數,導致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對學生的進步看名次,對教師的工作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校的業績看升學率”的唯考試論。這種觀念又導致課堂上教師將教學目標指向中考,教學內容緊扣中考,教學方法服從中考。“教師滿堂灌,學生聽和看”的現象成為初中化學課堂上一道揮之不去的“風景”。有些農村中學的教師一邊學理念,口口聲聲“喊”課改,一邊戰題海,扎扎實實抓備考,“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素質教育流于形式。
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歷史看,傳統的“一考定乾坤”的思想影響很深,這是“應試教育”的思想基礎和歷史淵源。從現實看,是生存憂患意識在教育中的反映,這是“應試教育”的社會基礎和根本原因。從評價方式看,統一、單調的紙筆測試支持了上述現象的存在,這是素質教育評價的制度缺憾。從這次的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72.2%)教師認為“升學考試壓力太大”是影響新課程實施的最大阻力。所以,要消除“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不是教師和學校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必須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力軍,教師的生活狀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新課程的有效實施。調查表明:近幾年,隨著國家經濟條件的好轉,特別是對義務教育階段的經費統籌和管理實施了“以縣為主”的模式后,農村中學教師的生活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但“一費制”的實施也減少了學校辦學經費的一個重要來源,政府的補貼還不能完全滿足學校辦學所需,特別是少數地方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仍然沒有杜絕。
二、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的建議
農村化學新課程的實施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撐,需要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也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換言之,需要人們冷靜地分析問題,勇敢地面對困難,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和深入發展創造條件。
(一)采取多種途徑,提高農村初中化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實施新課程,關鍵在于有一支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過硬的師資隊伍。針對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的現狀,建議實施以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為目的的“造血工程”“活血工程”等,增強農村教師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提高農村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以“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為載體,實施“造血工程”,構建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機制。首先,要加強學科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在農村培養和建立一支有思想、有學識、有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在教學中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
其次,要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有計劃地組織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培訓活動,如新課程培訓、現代技術教育培訓、化學教材教法培訓等。傳授先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發揮專家引領作用,促進農村學校師資水平的不斷提高。
再次,要加大對遠程教育資源運用方式的探索,改變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資源閑置的現狀,保證遠程教育資源“超市”的有效利用。轉以“城鎮教師援助農村教育行動計劃”為載體,實施“活血工程”,構建城鎮教師援助農村教育的交流機制,即: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教師資源,建立區域內骨干教師“巡回授課制”,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服務制”,城鄉優秀教師定期“對調工作制”等,縮小城鄉教師隊伍專業水平的差距。同時,要在各級教研部門的組織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定期開展“聯片教研”“網絡教研”等活動,整合優質資源,實現課程信息和資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覆蓋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城鄉教師教研交流協作體。
(二)改革評價制度,建立與我國國情相符合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
建立一整套測量學校實施素質教育質量的評價體系,是促進新課程實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要充分發揮教育評價在學校課程設置、教師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要改變當前一部分地方以中考成績的好壞作為學校工作唯一評價依據的現狀,讓教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研究新課程、實踐新課程。
初中化學處于特別學段,復習備考是初中化學教學不可回避的任務之一。當前,統一、單調的紙筆測試根本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多元能力的發展,不能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將紙筆測試和實驗操作考察結合起來,作為學生化學學科素質評價的標準,是中考改革的有效方案之一,值得決策部門認真考慮。
(三)加強實驗教學,努力改善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條件
就農村中學化學教學而言,努力改善化學實驗條件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
第一,要使實驗室建設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建議根據義務教育九年級化學課程標準和在校學生人數,制訂初中化學實驗室建設的最低標準和規模,實驗室建設的一次性投入和使用期補充投入應有據可依,把實驗室建設經費落實到位。同時把實驗室建設水平作為學校工作考核的項目之一,以引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部分農村或山區學校可以在政府統籌建設和管理的框架內,嘗試吸納社會資金,以建設“冠名實驗室”等形式,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規模極小的偏遠山區中學,還可以適當降低要求,建設小型實驗室,同時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努力完成實驗教學任務。
第二,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把學生素質評價及學校工作評價與學校實驗室建設結合起來,并將化學實驗操作考核納入學生發展評價體系中,其考核成績記入中考成績,這樣才能從制度上確保實驗教學落到實處。
第三,加強實驗室工作的管理與評價,提高化學教師及化學實驗員的勞保補貼,使實驗室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要定期對實驗室進行檢查和評估,以確保化學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建立有效機制,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
第一,要加大對義務教育的經費投入,國家對義務教育經費的劃撥應作為硬性指標,納入到政府預算框架。要根據國家課程計劃和學校規模,制定義務教育階段生均撥款的最低保障線,以保障政府對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
篇9
[關鍵詞]共享工程 資源共享 新農村建設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4-0071-01
自實施文化共享工程以來,全國已展開了全方位鋪設文化共享設施的舉措。作為惠及千家萬戶的基礎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共享工程,不僅帶動全民政治、經濟、社會工作的整體升位,同時也促進了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提高人民科技文化素質”,“有利于促進新農村建設”,“有利于加快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文化共享工程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保證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文化共享工程體系的建立,充分發揮出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社會發展的功能,同時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里程碑。文化共享工程具有凝聚、整合、規范社會群體行為和心理的功能,是新農村建設的軟實力。作為新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文化共享工程,不僅是社會文化的載體,也是信息傳播、知識服務的主渠道;它不僅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保證和物質保證,在一定層面上也對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進步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文化共享工程的體系建設既實現資源共享,也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進程,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文化共享工程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建設新農村,經濟發展是關鍵,文化建設是根本。文化信息資源設備鋪設不均衡,會對新農村建設進程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
(一)提高認識,加強投入,完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礎工作
在推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此項工作不僅是德政工程,也是關系社會是否安定和諧的系統工程,是一項為廣大農民提供文化信息資源服務的教育工程,更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的民心工程。為此,不僅要提高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認識,同時要加強投入資金、人力和設備,這樣,就保證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工作的正常運行。
(二)延伸服務領域,結合分館建設,開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工作
為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的節奏,滿足廣大農民朋友的需求,要不斷拓寬工作覆蓋面,加強對分館的建設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點的建設,更好地為農村科技提供優質服務。要通過科學地制定規劃,統籌城鄉圖書分館建設,延伸服務領域,實現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有助于促進農村軟實力由弱變強,加快實現新農村建設。
(三)組織農民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進一步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
為使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不流于形式,做到有系統、有側重點、有針對性地利用各文化資源基層網點,組織農民開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新穎獨特的活動,是共享工程和諧發展的必要措施。
三、文化共享工程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文化共享工程作為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一)共享資源日益豐富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條件
資源建設是共享工程建設的核心,也是共享工程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目前,共享工程在吉林省分中心接收國家資源達10TB,已構建四十個多媒體資源庫組成的文化信息資源庫群,內容涉及農業科普、醫療保健、知識講座、文藝欣賞、未成年人教育、法律服務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現中華民族從古到今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為共享工程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二)共建共享機制逐步完善是新農村建設的保障措施
文化共享機制不斷完善,全國已形成較大規模的文化信息資源庫群,利用互聯網、衛星等通迅傳輸到基層文化服務點,使廣大群眾更便捷地享受到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完善,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有力的后盾。
(三)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服務效果日益顯現
為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進一步鞏固基層文化陣地,利用各種傳輸方式,積極主動地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優質文化信息服務,真正做到了讓共享工程的優秀資源惠及普通百姓、服務于千家萬戶。
1.依托共享工程載體,開展服務工作。基層服務是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廣大群眾服務的載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農民提供文化科技服務,抓好基層服務網點,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讓廣大群眾認識到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切實作用,促進基層服務點的建設,保證文化共享工程順利實施。
2.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在基層群眾服務工作中,要注重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明確服務內容、方式、范圍,擴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施展空間。針對農村的文化需求特點采取多種手段,為群眾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滿足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當好農民的小助手。
篇10
關鍵詞:文化隊伍建設;新農村;民間藝術人才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194-02
與快速發展的經濟和日益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相比,我國農村的文化建設和發展相對滯后,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和諧社會的目標還不相適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既是當前農村、農業、農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一環。然而,農村文化建設特別是村級文化建設,至今仍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最薄弱的環節,還存在許多亟待改善的問題。那么,如何加強鄉鎮和村級文化建設,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我們認為加強和培養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是開創農村文化建設新格局的重要內容,下面就以作者所在的衢州市農村文化建設為例進行探討。
一、發展農村文化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其重要內容就是農村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的本質需要,充分實現群眾的文化權利,是建設新農村小康社會必然要求。由于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區域間的不平衡,經濟的二元化,城鄉間的經濟社會生活的巨大差距,發展群眾文化應該特別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基本隊伍的范圍的延伸
目前基層文化建設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莫過于“社區文化”,其政策依據是“城市發展社區文化,農村發展鄉鎮文化”。社區文化作為城市化戰略在文化層面的內容,搞得轟轟烈烈。社區文化的隊伍建設也就相應受到關注。而相比之下農村的文化隊伍建設還比較落后,還處在自發階段。這種城鄉文化發展的巨大差異不符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因此,實現基本隊伍范圍的延伸,淡化城市和農村的差別,是當前群眾文化隊伍建設必須正視的問題。根據社會學的觀點,社區文化也可分為農村社區文化和城市社區文化。換言之,就是把城市社區隊伍建設的要求和內容延伸到農村,模糊城市與農村的差別,在農村實行農村社區隊伍建設。這種認識和理念抓住了城鄉文化基本隊伍建設的同一性,就為破解“城鄉文化二元對立”找到了新的思路。就群眾文化基本隊伍建設而言,不應該存在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的區別,所以對其范圍而言,必須將農村和城市的文化隊伍建設統一在“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的題義之中。
(二)基本隊伍建設的意義的擴張
當前的群眾文化基本隊伍建設的意義是構架在促進群眾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和增強群眾文化創新活力的著力點上,通過加強社區文化隊伍建設促進社區文化在城市和農村的共同繁榮,進而引導農村的社區建設,最終緩解城鄉二元文化對立,推動農村的城市化,全面實現小康。這就基本實現上了農村和城市在文化權利上的平等,保證了和諧社會的實現。由此,實現農村城市化戰略的可能性增大,群眾文化基本隊伍建設的意義也必然擴張到實現全面小康這一總目標總領之下。
雖然新農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但是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與城鎮相比,農村的文化生活還是貧乏的,跟農民的需求和愿望遠不能適應和滿足。雖然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人口會逐步減少,但農民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不僅要關注他們的物質生活,同時也必須十分注重他們的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的改善又會進一步促進物質生活的進步;農村人口的精神狀態會直接影響到農村的面貌。我們開展環境保護,整治農村衛生環境,這些都離不開農民的自覺和積極主動的參與,他們應該是主體。所以,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的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狀況,我們的新農村建設也只是淺層的,是停留在物質和表象上的,還沒有進入到精神層面的建設。而精神層面的建沒必須與物質生活的進步同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迎來一個全新的農村面貌。農民精神生活的提升有賴于農村的文化建設,全面提高農民的文明水平,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就可以發揮長期和持續的作用和影響,最終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整個面貌。
二、農村文化隊伍建設的基本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村級文化場地建設依然嚴重滯后
許多鄉(鎮)的文化場、館都集中建在鄉(鎮)中心地帶的集鎮上,作為村一級難得有專門的文化活動場所,農民設有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的場地。農村文化團隊也普遍存在生存困難等問題,并難以組織和召集村級文化管理員、業余文化骨干等開展文化活動,能長期性的保持隊伍不散且能開展文化活動的較為少見。
(二)可持續的經費投入不足
文化設施的正常開放,文化活動的持續開展,農家書屋圖書的不斷充實,都需要持續經費財力、人力和物力。許多基層的領導由于政績觀的偏頗,對農村文化的投入缺乏激情,在年初預算中,安排的文化經費微乎其微,甚至沒有,文化活動自然難以為繼。文化干部待遇處于最低層,由于受硬條條制約,評職稱很難突破。對此,一些鄉(鎮)文化干部失去信心或中途改行,另謀他業。
(三)管理體制不順,文化隊伍存在不穩定的因素
農村鄉(鎮)文化隊伍由于體制不順,容易造成管理斷層和人才方面的浪費,不能人盡其才,在一些鄉(鎮)文化站長專職不專干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相當一部分鄉(鎮)文化干部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極大地影響了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使整個文化站隊伍成為“死水一潭”,缺乏應具備的活力。
(四)群眾文化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
基層文化隊伍動難有活力。群眾文化需要復合型人才。既要專業過硬。有一的審美情趣;又要能管理,有較強的職業操守和責任感;還要一定的組織能力、比較強的策劃能力,能與群眾溝通交流,把群眾的興趣轉化為活動。而我市這方面人才嚴重缺乏。
三、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的措施
(一)拓寬工作思路,不斷壯大基層文化人才隊伍
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大力培養和發展民間文藝人才,積極鼓勵民間社會文化團隊,民辦文化類非企業單位和文化經營戶的發展,支持他們采取多種方式拓寬文化服務渠道,引導他們開展健康的文化活動,注重發揮民間文藝團隊、民間藝人、民問文藝創作人員在活躍基層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完善社區文化指導員制度,鼓勵社區有文藝專長和組織能力的居民擔任社區文化指導員,輔導和組織社區居民開展活動。建立和完善民間文藝團體的注冊登記和監督管理檢查制度。在各類文藝評獎、文化交流和職稱評審中,民間文藝團隊和民間文藝人才享有與公辦文化事業單位同等權利。要采取鼓勵與幫扶措施建立一支長期扎根農村基層的文化隊伍,變“送”為“育”。在繼續鞏固提高鄉鎮文化站以及村辦活動室這一主陣地,唱響主旋律的同時,以創建特色文化為主,重點抓住在這一地區廣泛流傳的傳統文化娛樂項目,通過民辦公助、政策扶持、政府采購、培訓、補助等方式,引導農村成立詩書畫社、文化中心戶、文化大院、個體電影放映隊、民辦劇團、演出團體等農民自辦文化組織和各類秧歌隊、舞蹈隊、器樂隊、歌唱隊、曲藝隊等業余文化隊伍。同時,可扶持有條件的各類走村串鄉的農村民間文藝演出團體發展壯大,與城市文化下鄉形成“兩輪驅動”,從而為農村文化建設培養一批農村文藝骨干隊伍,有效地推動農村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
(二)加強民間藝術人才的保護和培養傳承
目前,民間藝術人才的數量越來越少,生存環境差,對民藝術人才的培養工作效果不明顯,因此我們必須對這種現有人才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要著力提高民間藝術人才的社會地,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從各方面保護民間藝術家,改善民間藝術家的生存狀況。而且對于一些有卓越貢獻的民間藝術家,政府要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給予一些獎勵。由于藝術家在培養的時候需要租用場地,支付各種費用,因此,政府要設立些專項基金,對培養學徒的民間藝術家給予一定的補助。政部部門也可以利用各高校的資源,邀請民間藝術人才在高校開辦各種培訓班,利用學校或者企業的資源設備進行創作生產,為那些對民間藝術感興趣的青年提供學習和就業的機會,這樣也有利于民間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技藝的傳承;還可以組織一些編譯人員,根據民間藝人提供的指導,把民間技藝寫進書本或者錄像保存,這樣可以讓民間技藝得到更好的推廣,避免一些瀕危的技藝失傳,讓更多的人學習到民間技藝非遺的傳承。各個政府組織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保護好間藝術人才,加快民間藝術人才的培養,做好非遺的傳承,推動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
(三)社會參與方式的多樣性
在社會的轉型過程中,文化資源共享應該得到實踐,并發揮其潛在力量。應爭取群眾和民間文藝社團、專業文藝團體、社會機構的廣泛參與.提供多種方式吸收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到群眾文化事業中來。公益性文化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社會各界從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輿論導向等方面積極配合,需要在政府作用與社會力量、社會文化資源、群眾文化消費等方面進行整合,使政府、社會、個人共同參與,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方式、多種體制共同發展,最終形成全社會自覺支持群眾文化事業的社會風尚和發展態勢。應鼓勵非文化機構、非公有經濟資金投入群眾文化事業。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也是社會化運作中不應忽視的重要力量,而民間文藝社團和專業文藝團體分別是群眾文化事業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外援。此外,積極爭取名人、專家學者,學術界、高校及有關專業團體和研究機構對群眾文化事業的指導也是擴大社會參與的重要方面。如邀請名人、專家擔任顧問、形象大使、文化輔導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