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范文
時間:2023-03-14 04:16: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針灸甲乙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皇甫謐42歲患嚴重風痹癥,不為病魔屈服,悉心鉆研針灸。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醫家已對針灸進行了系統總結。如1973年在湖南長沙和馬王堆漢墓中,發現了多種周代編寫的醫書,其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戰國時代的《黃帝內經》也有許多論述針灸的內容。東漢初期針灸名醫涪翁還有《針經》的專述。但是晉代以前涉及到針灸內容的醫書,“其義深奧”,“文多重復,錯互非一”。以《黃帝內經》中《素問》、《靈樞》及《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為據,加以綜合比較,“刪其浮辭,除其重復,論其精要”,并結合自己的臨證經驗,終于寫出了一部為后世針灸學樹立了規范的巨著―《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也稱《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成為我國醫學經典著作,為后世針灸學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針灸甲乙經》,共10卷,128篇。內容包括臟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治療等。書中校正了當時的腧穴654個(包括單穴48個),記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和禁忌,說明了各種操作方法。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系實際,有重大價值的針灸學專著,一向被列為學醫必讀的古典醫書之一。唐代醫家王燾評它“是醫人之秘寶,后之學者,宜遵用之”。此書問世后,唐代醫署就開始設立針灸科,并把它作為醫生必修的教材。晉以后的許多針灸學專著,大都是在參考此書的基礎上加以發揮而寫出來的,也都沒有超出它的范圍。直至現在,我國的針灸療法,雖然在穴名上略有變動,而在原則上均本于它。1600多年來,它為針灸醫生提供了臨床治療的具體指導和理論根據。
此書也傳到國外,受到各國,特別是日本和朝鮮的重視。公元701年,在日本法令《大寶律令》中明確規定把《針灸甲乙經》列為必讀的參考書之一。足見,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影響之深遠。皇甫謐也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世界針灸學之祖”、世界級歷史文化名人。正如詩云:
治世有方輕作官,
祛疴求索苦鉆研。
巔設書臺遠塵俗,
柳遮殘陽獻絕編。
達榮不是溪水愿,
報世畢竭素心丹。
篇2
昨天有媒體報道,本市又有4家醫院被評定為A類定點醫療機構,經記者核實,共有5家醫院被評為A類,從6月1日起,醫保病人可以直接前往這些醫院看病。
昨天, 記者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市健宮醫院和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醫院,近日已被列入本市A類定點醫療機構。
據介紹,根據《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參保人員看病就醫,除個人已經選定的4家定點醫療機構之外,還可選擇全市定點中醫及專科醫院就診。另外,經過綜合評定,名列前茅、取得A類資格的定點醫療機構,參保人員同樣可以直接就醫。
據了解,目前,這5家醫院再加上宣武醫院、同仁醫院、友誼醫院、人民醫院、協和醫院、北醫三院,本市共有11家醫療機構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評為本市A類定點醫療機構,參加醫保的人員都可直接前去就診。
楚貴峰
篇3
中風肩:是指中風后,以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也可伴有肩痛,上肢腫脹,肩的半脫位等。本癥候是因中風后臥床,半身不遂,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在中風的諸多并發癥后遺癥當中,肩關節活動障礙肩痛最普遍,筆者對2006年—2012年本科住院患者和北醫三院門診患者共200例進行觀察,幾乎所有的中風患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同時伴肩痛,肩關節半脫位,肩手綜合征,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1.1 一般資料。本研究共觀察腦卒中患者出現中風肩患者200例,全部病例選擇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發病年齡:最小30歲;最大92歲;平均67.4歲;男131例,女69例,發病時間最短0.5月;最長4.95月,平均3.65月;腦出血62例,腦梗塞138例;左側偏癱為99例,右側偏癱為97例,雙側癱瘓為4例(多次中風)。
1.1.2 納入標準。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中華醫學會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腦卒中診斷標準;全部病例通過CT或者MRI確診。
主癥:中風一月后,肩關節活動受限,次癥:可伴有肩痛,或肩腫,或上肢腫脹,或上肢肌肉萎縮,或肩關節半脫位等。
1.1.3 排除標準:全部病例排除外傷骨折以及頸椎病肩周炎所致的肩痛等;全部病例在腦卒中發病前沒有肩痛肩關節活動受限等癥狀體征。
1.1.4 肩關節活動度測量方法:使用半圓量角器進行測量,患者取坐位及側臥位,量角器放置中心肩峰,固定臂為垂直線,移動臂為肱骨縱軸,零點為雙臂下垂。活動以患者主動活動為主,當患者肌力在3級以下時,被動活動至患者出現疼痛,感覺障礙患者被動活動遇到阻力為止。
1.2 治療方法。
1.2.1 初期。中風伊始,當中風患者生命征象趨于平穩,如腦出血已停止,一般在48小時以后,就可開始中風肩的治療未病。以肩關節的手法推拿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首先,以掌揉法,三指揉法對肩關節放松3—5分鐘,年老體弱者給一指禪或摩法放松肩關節,也是3—5分鐘;其次,術者一手按住肩峰,一手托住肘關節,在適當加壓對擠的前提下,以搖法活動肩關節,范圍不宜過大,控制在外展60度,前屈50度,后伸15度以內,順時針反時針各3—5次;再給以手法放松,如揉法,摩法等,也可適當熱敷等。初期治療可每天1—2次,根據患者情況決定。
1.2.2 中期。中風一個月后,此時,中風肩已經基本形成,治療以中醫外治法為主,先與熱療法(如蠟療法、中藥熱敷、中藥熏蒸等)治療肩部約10—15分鐘;然后以掌根揉法、滾法放松肩關節10分鐘;再以肩關節牽伸法,扳法活動肩關節,(此法對有肩關節半脫位或肌肉萎縮明顯者禁用);最后以滾法、抖法放松,冰敷15分鐘結束治療。中期治療每天兩次,每次20—40分鐘,以肩關節治療腫脹未明顯加重,次日肩關節無自發疼痛為度。
1.2.3 后期。一般指中風后遺癥期患者,病程超過半年以上,由于前期的失治誤治,或者年齡偏大,病情危重不能在初期中期實施有效治療,此時期患者的肩關節以肩痹證、痿證、虛證為主,出現明顯的肩關節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甚至關節攣縮僵硬。治療上宜補虛扶正,兼緩解疼痛,減輕關節粘連,可以中藥滋補肝腎、溫經通絡,并施與按摩推拿,小針刀療法等。
2 結果
治療前,肩前屈角度統計如下:0°-90°共76人。91°-135°共92例,140°—180°共32例;肩外展角度統計如下:0°-90°共78例;91°-135°共97例;140°—180°共25例;后伸功能受限者25例;肩關節活動度全部正常者5例。
治療后,肩關節前屈0°—90°共26人;91°—135°共140人;140°—180°共34人;肩外展角度0°—90°共25人;91°—135°共142人;140°—180°共33人;后伸仍有10人活動受限。
3 討論
腦卒中,是由于腦血管出血或者梗塞導致其功能障礙的一組疾病,隨著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我國危及生命的第二殺手,同時也是長期臥床的主要原因,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的日新月異,是卒中的診斷趨于及時,治療方法的進步,也是卒中患者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各種治療,存活率得到顯著提高,,近年來,隨著對腦血管意外早期診治技術水平的提高,特別是急性期的及時處理能力的提高,降低了死亡率。此外,康復醫學的早期介入,使得各種并發癥的恢復率和10年存活率均有明顯改善,這也就使中風后遺癥的治療難題更多的擺在我們目前。
篇4
【關鍵詞】 肘痹;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肘關節滑膜炎;肢體痹;風濕病(痹病);三級痹病;源流;虛邪瘀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2.012
肘痹是以肘部關節筋脈肌肉疼痛、腫脹,甚則攣縮,屈伸不利為主要表現的風濕病。部分肘痹可連及臂、肩。肘為肢體部位之一,是風濕病的主要病變部位。肢體關節癥狀是風濕病(痹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按肢體部位命名的風濕病即肢體痹,是指病位主要在肢體部位的一類風濕病[1]。肘痹為肢體痹之一,是風濕病的三級痹病[2],肘痹為常見風濕病之一,在臨床上有著重要意義,歷代中醫文獻對肘痹論述較少,多不系統。本文對肘痹的有關歷代文獻進行整理和研究,對其理論進行系統梳理,以便能使肘痹理論更好地運用于臨床。
1 肘痹的病名
古代醫籍中關于肘痹的論述,多以癥狀出現于各論著之中,如早于《黃帝內經》的《陰陽十一脈灸經》就有“肘痛”的論述。《內經》《針灸甲乙經》對本病也有論述。《備急千金要方》在針灸部分列有“臂肘病”。《針灸資生經》列有“肘痛”。《普濟方》在針灸部分也專門設有“肘痛”。現代婁多峰最早將本病正式命名為“肘痹”[3]。本病在臨床上還有其他不同稱謂。
1.1 肘 痛 肘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現有文獻中最早以此癥狀來稱呼本病。早在《陰陽十一脈灸經》中就論有肘痛,其曰:“頷痛,喉痹,臂痛,肘痛,為四病。”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論肘痛曰:“肘痛,尺澤主之。”宋?王執中《針灸資生經》曰:“肘痛引肩,不屈伸。”明?朱《普濟方》曰:“肘痛,屈伸難,手不得舉。”另外,《備急千金要方》《醫述》等也論及“肘痛”。肘痛連及整個上臂,稱為肘臂痛,如《針灸甲乙經》《針灸資生經》《普濟方》《澹寮集驗方》《醫方類聚》《經歷雜論》論有“肘臂痛”。肘痛涉及肩部也疼痛者稱為“肩肘痛”,如《針灸資生經》《普濟方》論有“肩肘痛”。以上均以肘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故可統稱為肘痛。肘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癥狀,也是歷代文獻對肘痹最常用的稱呼,多以肘痛作為病名代替肘痹,甚至相互通用。其實兩者是有所不同的,肘痹雖然以肘痛為最主要癥狀,但還包括肘攣、屈伸不利等功能受限等表現,因此有待進一步規范。
1.2 肘 攣 是本病的常見癥狀,指肘部拘急痙攣,難以屈伸。肘攣一詞最早見于《內經》,在《靈樞?經脈》中曰:“手少陽之別,……病實則肘攣。”明?馬蒔注曰:“邪氣有余而實,則為肘攣。”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曰:“魚際、靈道,主肘攣,柱滿。”另外,《針灸資生經》《普濟方》《針灸大成》也論有肘攣。
1.3 肘 痹 古代文獻無肘痹一詞,但也有相關病名,如《備急千金要方》《針灸資生經》《普濟方》論有“肘節痹”《楊氏家藏方》提出“肩肘痹痛”。婁多峰最早提出肘痹之名,《婁多峰論治痹病精華》列有“肘及腕手痹”,并附有肘痹醫案,明確提出“肘痹”一名。《婁多峰論治風濕病》則單獨列有“肘痹”進行論治[4]。
2 肘痹的病因病機
本病早期多由外感六,勞損外傷所致。病程日久,正氣虧虛,痰瘀內生,多為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在形成過程中,大多先實后虛,亦有先虛后實者。
2.1 感受外邪 居處潮濕,冒雨涉水,或調護不慎,如睡時露肘,空調久吹,以致邪氣侵襲,痹阻肘部關節而致痹;或感受濕熱之邪,或邪郁日久化熱,閉阻肘部筋脈,而致本病。如《素問?氣穴論》曰:“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宋?竇材《扁鵲心書》曰:“臂腰足膝拘攣,兩肘牽急,乃寒邪湊于分肉之間也。”馬蒔曰:“邪氣有余而實,則為肘攣。”近代張夢儂《臨證會要》認為“睡臥當門、窗露縫隙或墻壁罅隙之處,露臂、肩、肘、腕于外,賊風虛邪乘于手太陽、少陽之絡”也可致本病。
2.2 正氣虧虛 平素體虛,營衛失調,或他病之后,氣血臟腑虧虛,皆可致肘部關節筋脈肌肉失養,而致本病。若調護失宜,營衛失調,感邪痹阻,而為肘痛;或脾胃虧損,氣血生化乏源,或年老腎衰,或不節,肝腎虧虛,肘部筋骨失養,而致痹。如宋?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曰:“脾氣虛弱,痰邪相搏,停伏中脘,以致臂內筋脈攣急而痛。”明?周慎齋《周慎齋遺書》曰:“內臂細無力而痛,此肝腎氣虛,風邪客于營衛,氣血不得周養于四肢也。”“脾病則兩臂不舉而痛,脾不布胃陽于臂,故痛而不舉。”清?秦之楨《癥因脈治》曰:“大腸病,則耳后肩肘臂皆痛;小腸病,則肩肘臂腫痛。”
2.3 勞傷痰瘀 肘部長期勞損,或跌仆外傷,使肘部脈絡瘀阻,閉阻不通,而發本病;或情志不暢,肝氣失于疏泄,肘部經氣郁滯不行,而致痹;或飲食不節,痰濁內生,或痰瘀互結,致使肘部氣血不通,而致本病。如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曰:“經絡中有濕痰死血,腿臂間忽有一二點作痛。”陳自明《管見大全良方》曰:“若氣血凝滯經絡不行,臂痛不能舉。”明?戴思恭《證治要訣》曰:“曾因挈重傷筋,以致臂痛。”龔廷賢《萬病回春》曰:“手臂痛,是上焦濕痰橫行經絡中作痛也。”清?徐大椿《蘭臺軌范》曰:“臂痛不能舉,由氣血凝滯經絡不能行所致,非風非濕。”
綜上所述,肘痹病位在肘部,可連及臂、肩,與肝脾腎等臟腑關系密切。其病因有外邪侵襲,勞損外傷,臟腑虧虛,痰濁流注等,但概括起來不外“虛邪瘀”[5]。其主要病機為經絡痹阻,肘部失榮。病性有虛有實,或虛實夾雜。實證多為外邪痹阻,損傷血瘀,痰濁氣滯;虛證多為臟腑氣血虧虛。
3 肘痹的主要表現
“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素問?氣穴論》《類經》)“頸、頷、肩、、肘、臂外后廉痛。”“肩、、肘、臂外皆痛。”“臂肘攣急。”(《靈樞?經脈》)“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針灸甲乙經》《針灸資生經》《普濟方》《醫述》)“肘臂痛不可舉。”“肩胛中痛,而寒至肘。”“肩肘中痛,難屈伸。”“肩肘節酸重,臂痛不可屈伸。”“肘中濯濯,臂內廉痛,不可及頭。”“肘臂腕中痛。”(《針灸甲乙經》)“肘節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難屈伸。”“肘內廉痛。”“肘痛時寒。”“肘疼,不能自帶衣。”“肘攣柱滿。”“肘攣腋腫。”(《備急千金要方》《針灸資生經》《普濟方》)“肩胛痛而寒至肘。”(《備急千金要方》)“臂腰足膝拘攣,兩肘牽急。”(《扁鵲心書》)“肘寒。”“臂肘外后廉痛。”“肩肘痛。”“肘節風痹。”“肘攣支滿。”“肘臂不舉。”“臂肘厥寒。”“手臂肘攣不伸。”“臂肘不仁。”“臂肘不得屈伸。”“臂肘攣急。”“臂肘痛。”“肘中痛。”“肘攣支滿。”“肘臂酸重,屈伸難。”“肘臂酸痛。”“肘痛屈伸難手不得舉。”“肘臂偏細。”“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肘臂攣,難屈伸。”“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肘痛不能上下。”(《針灸資生經》《普濟方》)“臂肘痛,提物不得。”“肘攣,手臂不舉。”(《針灸資生經》)“肩肘痹痛。”(《楊氏家藏方》)“肘中疼。”(《普濟方》)“肘膊僵軟,匙箸難舉。”(《解圍元藪》)“肘攣不舉。”(《針灸大成》)“肩臂肘痛。”(《青囊全集》)“肩肘臂皆痛。”“肩肘臂腫痛。”(《癥因脈治》)“肩背肘臂腕手病。”(《雜病源流犀燭》)“肩肘臂腕,痛如錐刺,不能屈伸;其痛以肩肘外下側部為劇。”“一側上下肢交替腫痛,以肘、臂、股、膝內側為甚,行動受限。”“上下肢肩、肘、腕、指、髀樞、膝臏、踝、趾諸關節,游走作痛。”“髀、膝、肩、肘關節較常受累。”(《臨證會要》)
歷代文獻豐富而形象地描述了肘痹的臨床表現,綜合文獻所述,肘痹的主要癥狀有:肘部關節筋脈肌肉疼痛、攣縮,酸沉和屈伸不利等。另外,若治療配合不當,病情易遷延不愈,可遺留肘關節功能障礙。西醫學的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肱骨內髁炎、肘關節滑膜炎、肘關節損傷后遺癥以及類風濕病關節炎、骨關節炎等出現肘痹表現者,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4 歷代醫家對肘痹的論述
在《內經》之前,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對本病就有描述:“肩脈主治,其所產病:頷痛,喉痹,臂痛,肘痛,為四病。”是現存文獻對本病的最早論述。《內經》對本病也有相關論述,論述有“臂肘攣急”等,如在《靈樞?經脈》中曰:“腸手太陽之脈,……出肘內側兩筋之間,……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肘、臂外后廉痛。”“三焦手少陽之脈,……上貫肘,循外,上肩,……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后世醫家承《內經》,多在針灸著作中詳論本病,如《備急千金要方》在針灸部分列有“臂肘病”進行論述、治療。《針灸資生經》專設列有“肘痛(肘攣、不仁)”進行論治。明清醫家一般在“肢體疼痛”部分對本病進行論述。《普濟方》在針灸部分專門設有“肘痛”。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設有“肩肘臂腕手病源流”論述本病。婁多峰《痹證治驗》將本病歸屬“上肢部痹證”[6]。婁高峰等《婁多峰論治痹病精華》在“上肢痹病”中列有“肘及腕手痹”,論述“肘痹”。婁玉鈐《中國風濕病學》也提及肘痹[7]。婁高峰等《婁多峰論治風濕病》則首次單獨論述
“肘痹”。
5 肘痹相關問題
5.1 肘痹與臂痹 兩者均可見臂肘疼痛而不能上舉。臂痹是以臂部疼痛、麻木、腫脹,甚則萎縮,無力抬舉為主要表現,病位在肩以下腕以上的整個臂部,疼痛以筋脈、肌肉為主[8];肘痹是以肘部關節筋脈肌肉疼痛、腫脹,甚則攣縮、屈伸不利為主要表現,病位在肘關節及周圍的軟組織。當然,在部位上,肘部為臂部的一部分,功能相關,聯系密切,病變時易合并出現;臂疼可包含肘痹,肘痹進一步發展可為臂痹。因此,兩者應注意區分。
5.2 肘痹與經筋痹 兩者都可見肘部疼痛。肘部經筋痹疼痛多發生在肘關節周圍,經筋走行之上,疼痛范圍局限,多固定不移,有明確的壓痛點,按壓可有明顯經筋痹結節、條索等陽性體征。肘痹疼痛主要發生于肘關節,及其周圍肌肉筋脈,但可伴發肘部經筋痹[9]。
6 肘痹的治療
6.1 肘痹的治療原則 肘痹的治療,實證者,以祛邪通絡為原則,針對病因,分別施以祛邪、化瘀、滌痰等法;虛證者,以調理臟腑,補益氣血為原則;虛實夾雜者,當以祛邪與扶正兼施。在辨證論治基礎上,可配合引經藥物以達橫行肘臂,如桑枝、桂枝、姜黃等藥物。另外,本病要重視針灸、推拿和運動療法的運用,確保肘關節功能的改善。肘痹伴發肘部經筋痹者,應兼顧治療。
6.2 歷代醫家對肘痹的論治 《內經》論治本病主要在針刺方面,提出了針刺的穴位和方法。如《靈樞?經脈》曰:“腸手太陽之脈,……頸、頷、肩、、肘、臂外后廉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三焦手少陽之脈,……頰痛,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雖然論述不多,但為后世醫家論治本病打下了基礎。《針灸甲乙經》首次系統用針灸治療本病,曰:“肩重肘臂痛不可舉,天宗主之;肩胛中痛而寒至肘,肩外腧主之。”“肘痛,尺澤主之。”“肩肘中痛,難屈伸,……曲池主之;肩肘節酸重,臂痛不可屈伸,肘主之。”“肘中濯濯,臂內廉痛,不可及頭,外關主之;肘痛引肩,不可屈伸,……天井主之。”“肘臂腕中痛,……前谷主之。”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主張用湯、熨、針、石、補養宣導治療本病,特別對養生導引法尤為重視,對本病的功能鍛煉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備急千金要方》認為:“針灸之功,過半于湯藥。”“針灸攻其外,湯藥攻其內。”用針灸治療本病,曰:“肩外俞,主肩胛痛而寒至肘。”“前谷、后溪、陽溪主臂重痛,肘攣。”“會、支溝、曲池、腕骨、肘s,主肘節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難屈伸。”“間使,主肘內廉痛。”“曲池、關沖、三里、中渚、陽谷、尺澤,主肘痛時寒。”“關沖,主肘疼,不能自帶衣。”“魚際、靈道,主肘攣,柱滿;大陵,主肘攣腋腫。”《針灸資生經》《普濟方》從之。《針灸資生經》承《備急千金要方》針灸治療“肘痛”曰:“天井,治風痹臂肘痛,提物不得。”“尺澤,治風痹肘攣,手臂不舉。”“天井,療肘痛引肩,不屈伸。”“曲池,療肘臂偏細。”“中渚、孔最、支正、肘s,療肘臂酸痛。”“極泉,治臂肘厥寒。”“前谷、后溪、陽溪,主肘攣。”“曲池,主肘中痛。”“曲池,主肘痛。”“掖門,療肘痛不能上下;列缺,主肘中痛。”“肩外俞,主肘寒;天宗,治臂肘外后廉痛。”“余,治肩肘痛;肘s,治肘節風痹,臂痛不可舉,屈伸攣急。”“中沖等,主肘痛。”“魚際,治肘攣支滿;靈道、尺澤、少海,治肘攣;支正、內關、陽溪,治驚掣,肘臂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竅陰、手三里,治手臂肘攣不伸;后溪,治臂肘攣急。”“附分,治臂肘不仁;腕骨,治偏枯,臂肘不得屈伸;五里、天井、下廉,治臂肘痛;沖陽、曲池,治肘中痛。”“偏歷、三里,療肘臂酸重,屈伸難。”“中渚,療肘臂酸痛;大淵,療肘痛;曲池,療肘痛屈伸難,手不得舉,肘臂偏細;孔最,療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支正,療肘臂攣,難屈伸,手不握,十指盡痛;肘s,療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天井,療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頸項及肩背痛,臂痿不仁。”《普濟方》從之。宋?楊《楊氏家藏方》用蠲痹湯治“肩肘痹痛”等,《雜病廣要》從之。朝鮮?金禮蒙《醫方類聚》引《澹寮集驗方》用白術姜黃湯“治肘臂痛”。《普濟方》承《針灸資生經》專設“肘痛”進行針灸治療,曰:“治肘攣,穴前谷、后溪、陽谷、魚際、靈道。”“治肘中疼,穴曲池;治肘節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難屈伸,穴曲池、腕骨、會、支溝、肘s。”“治肘攣支滿,喉中焦干渴,頸上氣,穴魚際。”“療肘痛不能上下,穴列缺;治肘痛,穴液門、五里。”明?沈之問《解圍元藪》用白龍丸“治風濕,腰胯以上至肩背大痛,肘膊僵軟”。楊繼洲《針灸大成》曰:“風痹肘攣不舉,尺澤、曲池、合谷。”清?傅山《青囊全集》用桑枝秦艽湯“治肩臂肘痛”。《雜病源流犀燭》用瀉青赤湯、胃風湯、續命煮散、抑肝導赤湯、天仙藤散“治肩肘臂腕手病”。程文軒《醫述》引前人針灸治療本病曰:“肘痛引肩,不可屈伸,寒熱,頸項、肩背痛,臂痛,痹不仁,天井主之。”《臨證會要》對于“肩肘臂腕,痛如錐刺,不能屈伸;其痛以肩肘外下側部為劇,痛處不現紅腫,但手不可近,其病多發于一側。治法:發病不久者,宜疏通經絡,調氣活血,針藥并用,短時可用;多年久病者,須長期服藥”“一側上下肢交替腫痛,以肘、臂、股、膝內側為甚,行動受限”者,“治法祛風、宣濕、散寒;通經活絡,針藥并施”;對于“上下肢肩、肘、腕、指、髀樞、膝臏、踝、趾諸關節,游走作痛;痛處熱熾,微現紅腫,痛如錐刺”者,“主以甘寒清熱滋陰,苦寒瀉火堅陰,佐以敗毒熄風通絡,切忌辛溫燥熱之劑”;對于“髀、膝、肩、肘關節較常受累,而髀膝疼痛常較肩肘為重,病久不愈。治法:祛風、散寒、利濕、止痛、兼補肝腎”。《痹證治驗》在“上肢部痹證”中論治本病,并附有本病醫案[6]。《婁多峰論治痹病精華》在論治“肘及腕手痹”中,列有3例肘痹醫案。《婁多峰論治風濕病》首次單獨列出“肘痹”進行論治。《中國現代名醫驗方薈海》用溫經蠲痹湯治風寒濕痹,以腕、肘、肩、膝、踝關節多見;仙鶴草湯治網球肘;消散膏治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中藥蒸洗方治肱骨外上髁炎及橈骨莖突炎。《中藥貼敷療法》用斑丁粉治肱骨外上髁炎。《中華獨特療法大成》用單方熏洗治網球肘。
7 肘痹的轉歸預后
肘痹初期以邪實為主,此時若及時治療,多數患者可以治愈,預后較好;若病情遷延,或失治誤治,病邪入里,治療較為緩慢,但只要用藥合理,堅持治療,預后亦好;若出現肘部關節畸形,肌肉萎縮,功能障礙,則預后較差。
8 結 語
肘痹,病位在肘部關節筋脈肌肉,部分可連及臂、肩,與肝、脾、腎等臟腑關系密切。本病病因有感受外邪、正氣虧虛、勞損外傷等多種因素,但概括起來不外“虛邪瘀”3個方面。基本病機為經絡痹阻,肘部失榮。病性有虛有實,實證多為外邪痹阻、損傷血瘀、痰濁氣滯,虛證則為臟腑虧虛。本病若及時治療,預后較好;但久病遷延失治,易導致功能障礙,預后較差。因此,應積極正確治療。病初多實,以祛邪通絡為原則;病久多虛,治宜扶正為主,兼祛邪。另外,本病應重視針灸、推拿和運動療法的運用,確保肘部功能的改善。另外,根據規范化研究,把風濕病(痹病)作為一級病名[10],那么肘痹就是二級病名(肢體痹)下面的三級病名。通過對歷代文獻有關肘痹病因病機及證治規律地整理和研究,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肘痹理論體系,使肘痹理論更好地應用于臨床。
9 參考文獻
[1] 李滿意,婁玉鈐,潘宏偉.肢體痹的源流及臨床意
義[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9):54-60,72.
[2] 婁玉鈐,李滿意.風濕病的二級病名及其相互關系探討[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2(12):53-57,64.
[3] 婁高峰,婁玉鈐,婁萬峰.婁多峰論治痹病精華[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4:149,161-165.
[4] 婁高峰,婁玉鈐.婁多峰論治風濕病[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55-158.
[5] 婁玉鈐,婁高峰,婁多峰,等.基于“虛邪瘀”理論的風濕病學科體系建立及相關研究[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2,1(1):10-15.
[6] 婁多峰.痹證治驗[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72-78.
[7] 婁玉鈐.中國風濕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105.
[8] 李滿意,王晴,婁玉鈐.臂痹的源流及相關歷史文獻復習[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6,5(1):55-63.
[9] 李滿意,婁玉鈐,陳傳榜,等.經筋痹的源流[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4,3(8):55-60,69.
篇5
【關鍵詞】 針灸 醫學史 文獻綜述
近五年來關于針灸醫學史的研究,涉及針灸的經絡、腧穴、針灸的技法、針灸的處方與取穴、針灸的臨床、針灸的醫家、針灸的醫籍、針灸的教育、針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處方與取穴、臨床、醫家、醫籍研究比較多。通過這些研究,可以勾劃出目前國內針灸醫學史的研究方向與水平。
經絡與腧穴方面的研究
這幾年來,一些研究探討了經絡與腧穴的起源、發展過程。曹鐵軍等探討了經絡及腧穴起源及其意義[1],華萍等歸納、總結經絡研究的各個流派[2],常小榮等論述了腧穴學的歷史發展過程[3],譚奇紋對漢代以及漢代以前經絡腧穴文獻進行全面系統考證[4],黃龍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變[5],劉立公等對古代文獻中三焦經及其腧穴主治進行統計[6],崔孟鎬選取腧穴理論組成部分之一臟腑俞募穴的內容進行研究[7]、黃思琴等對古代文獻中百會穴的記載進行研究[8]。
在針灸銅人方面,黃龍祥對東京國立博物館針灸銅人的外形特征、經穴數量、穴名書寫特征、經穴歸經以及經穴定位特點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考察[9],黃龍祥等還在系統考察明代正統銅人沿革的基礎上,確認了現藏于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針灸銅人為明正統銅人,同時確認正統銅人的性質是仿宋天圣銅人,可視為宋代國家針灸經穴標準《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文本的權威解釋[10]。
針灸技法與取穴方面的研究
針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賡哲對唐宋民間醫療活動中灸療法的浮沉作了的時代背景分析[11],楊威等總結出清朝灸療的發展狀況、分析了清代灸療的發展特點[12],箱大昭通過日本灸法歷史資料的回顧以及現代灸法文獻的研究,系統地展示日本灸法的發展歷史、源流以及演變過程[13]。田紀鈞總結了刃針療法的歷史淵源[14]。
黃濤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對針灸選穴的影響,并且還分析針灸方的演變及選穴規律[15~16],楊兆民探索了古今針藥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過對古今針灸治療泄瀉病的文獻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總結出針灸治療泄瀉病的常用處方及配穴規[18],張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針灸防治“中風”處方規律[19],富作平通過對古今文獻的分析及研究,總結出針灸治療中風病的高頻次處方[20],郭向軍等總結出針灸治療哮喘病的主要穴位、歸納出哮喘病針灸常用處方及其配穴原則與規律[21]。
針灸治療疾病史
針灸治療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內科疾病方面,比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劉立公等人運用計算機對多種古醫籍中使用針灸方法治療各科疾病的內容進行統計方面。劉立公等對古醫籍所載有關針灸治療消渴、瘟疫內容進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討了哮喘病的針灸防治規律、以及各種方法和臨床證型之間的選穴配穴規律項等[24],王全林分析歸納了宋代針灸補腎法的基本特點[25],李永宸等總結了嶺南醫家采用針灸治療鼠疫、霍亂的經驗[26]。在外科方面,劉立公研究瘕積聚、瘤核贅突的古代針灸治療特點[27~28],李云等總結了古代針灸歌賦治療痛證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韓紅探討了五官病針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從歷代文獻中對針灸療法禁忌癥的論述進行整理[31],李戎分析針灸“人神禁忌”學說中的“尻神”辨誤[32],賀小英評述針灸時間療法的發展歷史及現代臨床運用[33]。趙誠基還探討了古代醫家創立針灸“治未病”方法的學術思想、理論基礎、以及探索針灸“治未病”規律[34],武曉冬等探討了古代針灸文獻中有關癥候群鑒別方法[35]。
醫家與醫籍方面
對針灸醫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對古代醫家的研究,對近、現代的醫家研究相對較少。魏稼、王家驁、王紅云分別研究了張仲景的針灸學說、針灸特色及其對針灸學的貢獻[36~38],黃曉菁、安賀軍、曹中兵等分別研究了孫思邈的針灸學術成就、總結了孫思邈對外科灸法的貢獻,及其對諸風病的治療[39~41],嚴善馀探討了王國瑞對針灸學的貢獻[40],王千懷等總結了王執中對針灸臨證方劑的貢獻[43],嚴善馀探討了竇默針灸學術思想[44],袁宜勤對徐鳳的針刺調氣說、治病八法說、子午流注針法說、靈龜飛騰八法說等針灸學說展開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別總結了楊繼洲對灸法的貢獻[46~47],俞昌德等總結了樓英的針灸學術思想[48],袁宜勤等探討了吳昆的針灸學術思想[49],趙欣紀等總結了近代醫家陸瘦燕對針灸學術的貢獻[50]。
與針灸相關的古籍研究除了經典著作如《內經》、《傷寒論》、《針灸甲乙經》外,對金元時期的《標幽賦》以及明代的針灸醫籍的研究也比較多。李廣鈞、白云來、王小平、徐暉分別對《內經》中的經絡學說、針灸的時間療法、針灸調經原理、刺禁展開研究[51~54],劉智斌、薛西林、賀君、訾明杰分別對《傷寒論》的針灸療法、針灸應用特色、針灸的應用規律作了探討[55~58],李福芝、趙忠順分別研究了《傷寒論》中針灸在六經病中應用、太陽病桂枝湯證針灸配穴特點[59~60],顧一煌等分析《傷寒論》用灸規律[61]。李素云等對《黃帝明堂經》腧穴主治內容的構成特點進行分析 [62],王家驁等探討了馬王堆醫書針灸學術成就[63]。張寶文、張勝春、紀軍、李戎、劉建民分別研究了《針灸甲乙經》與《太素》互校內容、處方用穴特點、處方配穴的特點、禁針禁灸腧穴、婦科疾病的治療[64~68]。 馮禾昌通過《太平圣惠方·針經》總結唐代針灸醫學特點[69],萬文蓉、李萬慶分別探討《千金要方》哮喘選穴配方特點與針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討了敦煌遺書《灸經圖》治療五勞七傷特點[72]。嚴善馀總結了王執中《針灸資生經》對針灸學的貢獻[73]、任玉蘭等探討《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腧穴歸經的方法及其對后世的影響[74]。周鵬等總結了《玉龍歌》的針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對金代佚名氏《針經》進行考證[76],蘇春梅、楊俊生分別探討了《標幽賦》的語言特點、對針灸的貢獻、學術思想[77~79],嚴善馀總結了《衛生寶鑒》針灸學術特點[80],韓秀珍、鄒敏分別研究了《針灸聚英》的學術思想及其對火針的貢獻[81~82],張芙蓉等對《瓊瑤發明神書》成書年代及作者考進行考究[83],金亞蓓探討《奇經八脈考》對奇經理論的貢獻[84],肖元春對《針灸集書》進行了系統的文獻整理研究[85],王繼等探討楊繼洲《針灸大成》四篇“策問”的學術價值[86]。劉立公等總結了張鏡的《刺疔捷法》在臨床上的經驗[87]。武曉冬采用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考據學等傳統的文獻整理和史源學的研究方法,結合了計算機信息處理等手段,對《存真環中圖》進行全面、高效的輯佚和考證[88]。另外,李相昌對朝鮮太醫許任的《針灸經驗方》進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針灸的通史或各時代的研究
針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較突出的是黃龍祥主編的《中國針灸史圖鑒》。該書分上下2卷,載圖1 998幅,總745頁,按內容分為“內景與外景”、“明堂與經絡”、“器具與技法”、“處方與取穴”、“按摩與導引”、“醫家·醫籍·醫學”、“其他”等7大類,是目前國內醫學史領域最大的一部圖集。該書既是文物收集、鑒定、保護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又是中國針灸博物館的形象大使和中國針灸發展史的一個縮影[90]。
閻杜海等總結了宋金元時期針灸學的貢獻及其對后世的影響深遠[91],葉險峰等分析了宋代社會背景對針灸學的影響[92],譚源生分析了民國時期經絡學、腧穴學、針刺手法主要演變產生的原因及演變產生后對后世的影響,并從中吸取正反兩方面經驗,為當今針灸學發展提供借鑒[93]。
2.針灸學術的教育、傳播、中外交流史
張永樹研究了以承淡安為代表的澄江針灸學派在海外傳播的史跡[94],陳澤林等對中日兩國針灸教育的歷史進行了比較[95],馮詩婉介紹了針灸醫學在美國的歷史和現狀[96],李照國等探討了灸術在西方的早期歷史[97]。朱兵認通過metu系統探討經絡的中外交流[98]。
3.針灸醫學史與其它學科的關系
黃濤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對針灸選穴的影響,他認為由于針灸方中文化因素的混雜,影響了人們對古代針灸方的正確理解[99]、柴克義分析了中國古代哲學對針灸學的影響[100]。
近五年來,針灸醫學史特別是在針灸醫家、醫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而且,有不少的學者從語言學、訓詁學、哲學等其他學科的角度對針灸醫學史展開研究,但總的來說,針灸醫學史研究仍還很薄弱。今后,除了加強對于針灸的經絡、腧穴、處方、取穴、臨床、醫家、醫籍等方面研究外,應重視利用計算機的存儲、檢索等先進技術,對史料、醫籍進行深入挖掘、系統整理、認真研究,以大力弘揚針灸醫學。另外,還應加強對針灸近代史、教育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曹鐵軍,黃 芳.對經絡及腧穴起源及其意義的探討[J].中醫藥學刊,2006,24(3):551.
2 華 萍,呂 虎,原 林,等.經絡研究的四大主流學派及其分析[J].中國針灸,2006,26(6):407.
3 常小榮,王 超.腧穴學的發展歷史概況[J].湖南中醫藥導報,2003,(6):51.
4 譚奇紋.漢代及漢代以前經絡腧穴文獻研究[D].山東中醫藥大 學2004年博士學位論文集,2004.
5 黃龍祥.腧穴主治的演變[J].中國針灸,2001,(3):52.
6 劉立公,顧 杰,沈雪勇.古代文獻中三焦經及其腧穴主治的統計報告[J].上海針灸雜志,2005,24(11):37.
7 崔孟鎬.腑俞募穴源流考[D].中國中醫研究院2004年博士論文集,2004.
8 黃思琴,田小平,黃英華.古代文獻中百會穴的記載[J].吉林中 醫藥,2006,26(1):61.
9 黃龍祥.東京國立博物館針灸銅人研究的突破與反思[J].自然科學史研究,2005,24(1):1.
10 黃龍祥,徐文斌,張立劍,等.明正統仿宋針灸銅人鑒定與仿制[J].中國針灸,2004,24(5):355.
11 于賡哲.唐宋民間醫療活動中灸療法的浮沉———項技術抉擇 的時代背景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21(1):62.
12 楊 威,馬小麗.灸療的發展狀況及特點[J].中國針灸,2002, 22(3):202.
13 箱大昭.日本明治以來灸法發展的歷史與現狀[D].中國中 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學位論文集,2003.
14 田紀鈞.刃針療法(1)——刃針療法的歷史淵源[J].中國針灸, 2005,(2):71.
15 黃 濤.古代文化因素對針灸選穴的影響[J].中華醫史雜志, 2005,35(4):214.
16 黃 濤.針灸方的演變及選穴規律分析[D].中國中醫研究院 針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學位論文集,2003.
17 楊兆民.中醫針灸、方藥并用源流紀略[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2003,4(04):202.
18 樊 旭.泄瀉病古今針灸處方規律的研究[D].遼寧中醫學院 2003年碩士學位論文集,2003.
19 張瑞峰,蔣松鶴.古代針灸防治“中風”處方規律的研究[J].針刺研究,2006,31(5):308.
20 富作平.中風病針灸處方配穴原則及規律的研究[D].遼寧中 醫學院2002年碩士學位論文集,2002.
21 郭向軍,劉文濱,裴景春.哮喘病古代針灸處方整理及配穴原則[J].中醫藥學刊,2006,24(1):176.
22 劉立公,顧 杰,方東行.消渴的古代針灸治療特點分析[J].中醫文獻雜志,2004,22(2):13.
23 劉立公,顧 杰,楊韻華.時病瘟疫的古代針灸治療特點分析 [J].上海針灸雜志,2004,23(3):38.
24 王 妮.針灸防治哮喘的文獻研究[D].陜西中醫學院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集,2005.
25 王全林.針灸補腎法的宋代文獻研究[D].山東中醫藥大學 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2006.
26 李永宸,賴 文.針灸除疫,績載史冊——嶺南醫家針灸治療鼠疫、霍亂的貢獻[J].中國針灸,2004,24(12):873.
27 劉立公,顧 杰.瘕積聚的古代針灸治療特點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04,20(2):5.
28 劉立公,顧 杰,方東行.瘤核贅突的古代針灸治療特點分析[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3,1(4):319.
29 李 云,查 煒.古代針灸歌賦論痛癥[J].黑龍江中醫藥, 2002,(6):41.
30 韓 紅.五官病針灸用穴技法五談[J].吉林中醫藥,2006,26 (4):12.
31 王宇恒,常存庫,黃寅焱.針灸療法禁忌癥的歷史探究[J].針灸 臨床雜志,2005,21(7):49.
32 李 戎.針灸“人神禁忌”學說中的“尻神”辨誤[J].中國針灸, 2002,22(8):571.
33 賀小英.針灸時間療法的發展狀況與述評[J].甘肅中醫,2005, 18(8):30.
34 趙誠基.古代針灸“治未病”方法初探[D].湖北中醫學院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集,2005.
35 武曉冬,黃龍祥.古代針灸文獻中有關癥候群鑒別方法的探討[J].針刺研究,2005,30(1):53.
36 魏 稼.張機的針灸學說[J].中醫藥通報,2005,4(1):15.
37 王家驁.張仲景的針灸特色[J].中醫文獻雜志,2004,22(2): 27.
38 王紅云.淺述張仲景對針灸學的貢獻[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3,20(3):14.
39 黃曉菁,李永堂.孫思邈針灸學術思想探討[J].浙江中醫學院 學報,2005,29(3):64.
40 安賀軍.孫思邈對外科灸法的貢獻[J].上海針灸雜志,2003,22 (2):46.
41 曹中兵,胡潔琳.淺析孫思邈灸法治風[J].時珍國醫國藥, 2004,15(4):240.
42 嚴善馀.試論王國瑞對針灸學的貢獻[J].光明中醫,2005,20 (2):29.
43 王千懷,王曉鶴.針灸臨證方劑的創始人王執中[J].山西中醫 學院學報,2005,6(1):16.
44 嚴善馀.竇默針灸學術思想考釋[J].中醫藥學刊,2003,21 (12):2163.
(12):49.
46 余雪琴.楊繼洲論灸療[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5,15(1): 53.
47 高希言,馬巧琳.論楊繼洲對灸法的貢獻[J].中國針灸,2006,26(6):451.
48 俞昌德,俞蘭英,王 艷.樓英的針灸學說[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6,16(4):62.
49 袁宜勤,王澤濤.吳昆的針灸學術思想探析[J].中醫文獻雜志,2006,24(4):30.
50 趙欣紀,趙長衍,高希言.陸瘦燕對針灸學術的貢獻[J].河南中醫,2003,23(9)“12.
51 李廣鈞.《黃帝內經》論經絡學說淺析[J].北京中醫,2006,25 (12):727.
52 白云來,劉漢山,鄧江華.淺談《內經》中針灸的時間療法[J].江 西中醫藥,2006,37(10):45.
53 王小平.《內經》針灸調經原理初探[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5,29(2):105.
54 徐 暉,許銀珊,劉清國.《內經》刺禁初探[J].山西中醫,2007, 23(1):42.
55 劉智斌.《傷寒雜病論》針灸療法探析[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 2004,27(3):1.
56 薛西林.《傷寒論》針灸療法探析[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5, 24(1):1.
57 訾明杰.《傷寒論》中針灸的應用規律[J].北京中醫,2005,24 (6):349.
58 賀 君.淺論《傷寒論》的針灸應用特色[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17(2):24.
59 李福芝.針灸在《傷寒論》六經病中應用[J].黑龍江中醫藥,2003,(4):45.
60 趙忠順.《傷寒論》太陽病桂枝湯證針灸配穴淺論[J].江蘇中醫藥,2004,25(12):43.
61 顧一煌,李忠仁.淺析《傷寒論》用灸規律[J].江蘇中醫藥, 2005,26(2):7.
62 李素云,黃龍祥.《黃帝明堂經》腧穴主治理解方法探析[J].中國針灸,2006,26(11):821.
63 王家驁,蘇侗志.馬王堆醫書針灸學術成就初探[J].湖南中醫 雜志,2003,19(6):1.
64 張寶文.《針灸甲乙經》與《太素》互校內容考辨[J].中醫藥文化,2006,1(6):28.
65 張勝春,趙京生.《針灸甲乙經》中處方用穴特點[J].中國針灸, 2002,22(7):494.
66 紀 軍,王正明.《針灸甲乙經》處方配穴特點分析[J].上海針灸雜志,2004,23(7):38.
67 李 戎,羅永芬.簡析《針灸甲乙經》中的禁(慎)針禁(慎)灸腧 穴[J].中國針灸,2001,21(11):695.
68 劉建民,李海棠.《黃帝針灸甲乙經》論治婦科疾病淺釋[J].國醫論壇,2005,20(4):14.
69 馮禾昌.從《太平圣惠方·針經》看唐代針灸醫學[J].中華醫史 雜志,1997,27(3):140.
70 萬文蓉.《千金要方》哮喘選穴配方特點探析[J].中國針灸,2003,23(3):180.
71 李萬慶.《千金要方》針灸禁忌探析[J].浙江中醫雜志,2005,40(4):178.
72 王天生,呂蘭萍,王永強.敦煌遺書《灸經圖》治療五勞七傷特點初探[J].中國針灸,2006,26(10):753.
73 嚴善馀,王執中《針灸資生經》對針灸學的貢獻探微[J].中醫藥學刊,2001,19(6):635.中醫藥,2006,(5):45.
75 周 鵬,趙倉煥.論宋代《玉龍歌》的針刺治痛特色[J].陜西中 醫,2006,27(3):327.
76 王雪苔.金代佚名氏《針經》考[J].中國針灸,2002,22(5):351.
77 蘇春梅.從《標幽賦》的語言看《內經》的經典作用[J].針灸臨床雜志,2003,19(12):1.
78 楊俊生,衣 蕾.淺析《標幽賦》[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3,26(4):33.
79 王報春,劉 超,何偉曄.《標幽賦》針法灸法學術思想淺析[J]. 針灸臨床雜志,2003,19(2):4.
80 嚴善馀.試論《衛生寶鑒》的針灸學術特點[J].中國針灸,2004, 24(11):809.
81 韓秀珍.論《針灸聚英》的學術思想[J].山東中醫雜志,2006,25 (7):469.
82 鄒 敏.《針灸聚英》對火針的論述[J].中國中醫急癥,2005,14 (1):68.
83 張芙蓉,周益新.《瓊瑤發明神書》成書年代及作者考[J].中醫文獻雜志,2006,24(2):7.
84 金亞蓓.《奇經八脈考》探析及臨床應用[J].中國針灸,2005,25(3):207.
85 肖元春.《針灸集書》的文獻學研究[D].上海中醫藥大學2004年博士學位論文集,2004.
86 王 繼,孫立虹.《針灸大成·策問》探微[J].中國針灸,2004,24(7):513.
87 劉立公,顧 杰,龐淑英.張鏡和《刺疔捷法》[J].上海針灸雜志,2006,25(12):47.
88 武曉冬.《存真環中圖》輯考[D].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2002年碩士學位論文集,2002.
89 李相昌.許任《針灸經驗方》研究[D].上海中醫藥大學2004年 博士學位論文集,2004.
90 黃龍祥.中國針灸史圖鑒[M].山東:青島出版社,2003.
91 閻杜海,李成文.宋金元時期針灸學的發展[J].河南中醫學院 學報,2003,18(5):79.
92 葉險峰,李成文,閻杜海.宋代社會背景對針灸學的影響[J].中 國針灸,2007,27(1):66.
93 譚源生.民國時期針灸學之演變[D].中國中醫科學院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集,2006.
94 張永樹.澄江針灸學派傳人蘇天佑海外醫教史跡[J].中國針灸,2005,25(6):443~444.
95 陳澤林,郭 義,小野泰生,等.中日兩國針灸教育歷史比較分析[J].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2005,27(3):138.
96 馮詩婉.針灸醫學在美國的歷史與現狀及前景[D].南京中醫藥大學2003年博士學位論文集,2003 .
97 李照國,李 鼎.略論灸術在西方的早期歷史[J].中國針灸,1999,(08):53.
98 朱 兵.經絡有舶來的成分嗎[M].中國針灸,2005,25(10):741.
篇6
關鍵字:膝骨性關節炎,針刺,溫針灸
膝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又稱退行性膝骨關節炎,常見于中老年人群中,特別是女性肥胖者或體力勞動者,是比較難治療的一種骨性關節病。臨床的主要表現為疼痛,尤其在關節負重時,如下蹲起立時或上下樓時膝關節酸痛脹。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年齡和關節軟骨長期磨損所致,也可由物理應力損傷軟骨細胞,導致了酶的釋放,隨后基質遭到破壞,或物理應力直接損壞膠原結構所致[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退行性膝關節炎的發病率也在日益增加。因此,有效的防治、降低復發率,不僅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可以減輕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筆者在臨床實習期間,針刺配合溫針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1例,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患者桑某某,女,60歲,山東濟南人。因雙膝乏力、疼痛行走困難2年,于2013年12月就診針灸科。兩周前由于受寒出現雙膝關節疼痛,按壓疼痛加劇,入夜更甚;勞累或長時間活動、天氣變化時明顯加重。遇寒痛增,得熱稍減;關節無灼熱,伴關節僵硬,以晨起及座位站起時明顯,活動后可緩解。舌淡,苔白,脈沉細緩。X線攝片檢查:示關節面不規則,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質硬化,以及邊緣唇樣改變,骨贅形成。查體:膝關節周圍壓痛(+),關節活動可聞及響聲。西醫診斷:雙膝骨性關節炎。中醫診斷:骨痹(陽虛寒凝)
治療:令患者仰臥位,在患側膝關節窩處墊一軟墊使膝關節屈曲,所選穴位常規消毒,選用規格0.30×40mm(1.5寸)針,鶴頂、梁丘、血海、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直刺1~1.2寸;內膝眼向外上方成45°角斜刺1~1.2寸,外膝眼向內上方成45°角斜刺1~1.2寸。諸穴均快速刺入皮膚后行平補平瀉手法得氣。行針得氣后,內外膝眼加溫針灸(將艾條切成2cm的艾柱,置于針柄上,每穴3壯)。留針期間用 TDP 照射治療儀照射局部。針刺1天1次,溫針灸隔天1次,10天1療程。經上述方法治療兩個療程后患者雙膝關節疼痛基本消失,上下樓梯無明顯不適,晨僵現象消失,膝關節周圍壓痛(-),關節活動未聞及響聲。隨訪2月患者自訴雙膝關節無明顯疼痛,活動正常,生活質量大幅度提升。
按:本病在中醫中屬于“骨痹”、“痛痹”、“筋痹”、 “鶴膝風”等范疇。《黃帝內經》首次提出了痹癥的病名,《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素問長刺節論》云:“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骨痹。”《素問痹論》云:“痹在骨則重,在脈血凝而不流,在筋則屈不伸。”“骨痹”病在關節筋骨,其發病是諸多因素作用于關節所致,本虛標實是其基本的病理表現。腎虛為本,痰瘀互結、邪(風、寒、濕)滯經絡為標。所以治療應以祛風散寒,溫經通絡,除痹止痛為原則。關于治療穴位的選擇大多以病變局部取穴為主,配合循經遠道取穴,以達到舒筋通絡,除痹止痛的作用。
犢鼻又稱外膝眼,屬于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內膝眼屬于經外奇穴,二穴均為治療膝痛的常用穴。《針灸集成》謂膝眼主治膝冷痛不已;《針灸資生經》言治膝及膝下病、膝髕癰腫。梁丘,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輸穴,胃經循行“抵伏兔,下入膝腆中”,取此二穴可通經活絡、消腫止痛,善治膝部疼痛。《針灸大成》云:“梁丘豐膝腳腰痛,冷痹不仁,跪難屈伸”;且陽明經多氣多血,足三里為陽明經合穴,為補虛保健要穴,可補益氣血。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取之可疏肝止痛、健脾除濕、強腎鍵骨,正如《針灸甲乙經》云:“脛痛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陰交主之”。陽陵泉屬于足少陽膽經的合穴,八會穴中的筋會,筋脈、筋氣匯聚之處。《針灸甲乙經》曰:“筋急,陽陵泉主之。”《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曰:“陽陵居膝下,外廉一寸中,膝腫并麻木,冷痹及偏風,舉足不能起,坐臥似衰翁,針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鶴頂穴為經外奇穴“屈膝,在膝上部,髕底的上方凹陷處”位于膝部,具有緩解膝部的疼痛,疏通局部的經絡之功效。諸穴合用可以達到運行氣血,舒經活絡,消腫止痛之功。
溫針灸又名針上加灸、針柄灸、燒針尾、傳熱灸,是毫針針刺與艾灸相結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針灸聚英》溫針條載:“王節齋曰,近有為針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針于穴,以香白芷作圓餅,套針上,以艾蒸溫之,多以取效。”所以溫針灸既有針刺的通調作用,又有溫散作用,充分發揮了溫經散寒,祛風除濕,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效能。現代研究[2]發現,艾灸時產生近遠兩種紅外線輻射,分別作用于機體深層組織和表淺部位,產生深層消炎和溫熱效應。溫針灸時通過針身、針柄將熱量更好地傳導入深層肌肉組織、筋骨等發揮良性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篇7
皇甫謐(215-282年)是魏晉時期著名的醫家和學者,其巨著《針灸甲乙經》已被公認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著作。同時,他還善于博取眾家之長,將養生術運用在生活之中。按現代人的眼光看來,皇甫謐的壽命并不是很高,但在人均壽命還不到50歲的魏晉時期,67歲的他已經算得上是“高壽”的了。值得一提的是,皇甫謐的身體并不是很健康,在他的一生中,有相當的一段時間是在病中度過的,但他卻以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養生方法得享古稀,實屬不易。
皇甫謐的養生不在于異,而在于精。他認為,無論是治病還是養生,都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對待,切不可迷信某一種治療或者是養生的方法。即使是名家名方,也不適合所有人的體質,而應該對證下藥,世間沒有一種藥物可治百病。皇甫謐這一結論是根據自己的實踐得來的:40歲時,他因患風痹病,曾服用張仲景發明的“五石散”,結果因體質與藥性相抵,不僅沒有治好,相反加重了病情。證明了治病養生應因人而異,皇甫謐在吸收別人的經驗并加以總結后,僅在百日之時就將自己的病癥治愈。當然,一些養生保健的基本原則如精神養生提倡心情愉快、起居養生提倡起居有常、飲食養生提倡飲食有節、藥物養生提倡辨證施補等已得到養生專家的一致認可,很少有異議,但在具體的養生方法上,則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中醫養生學將我國的人群分為正常質、陰虛質、陽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虛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異質等九種不同的體質,養生也應“因人而異、因人制宜”。如老年人體質再好,也不適于強烈的體育運動,而體質較弱的人,則應以散步、打太極拳等強度較小的運動為主。
皇甫謐曾云:“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也。”意為天所賦予世間的是生機,地所賦予世間的是物質,只有兩者結合,萬物才能轉化而擁有生氣。他認為春、夏、秋、冬四時也是四氣,而人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也是由氣而成。所以人類的養生、防病都應當順應自然界的規律,“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而治,相逆則亂”。治療疾病應“順天之時,而病可以期,順者為工,逆者為粗也。”他強調養生防病要以四時變化為基準,并以此調節喜怒哀樂等精神活動,保持相對平衡、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如春季不宜思慮過多、夏季不宜“火氣”過盛、秋季不宜悲哀過重等等,這樣就能調節陰陽,使病邪無法侵入人體。這樣,人就會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了。
皇甫謐認為:人所吃的各種食物含有不同的味道,在進入人體之后,會隨著自身的“喜好”而深入到相對應的內臟,即“酸入肝”、“辛入肺”、“苦人心”、“成人腎”、“甘入脾”,又稱“五入”。對于患有各種不同疾病的人來說,“五入”所產生的影響也各有不同。皇甫謐在《五味所宜臟生病大論》中說,因甘味入脾,所以患有脾病的人,適宜吃性味甘的粳米、牛肉、棗類、葵菜等等;患有心病的人,應本著“苦人心”的原則,多食用性味發苦的食物,如小麥、羊肉、杏、薤菜等,這樣有利于這類病人的健康恢復;患有腎臟疾病的人,應多食性味“咸”的食物,如大豆、豬肉、栗子、藿菜等,這對腎病康復有較好的輔助作用;患有肺病的病人適宜吃辛味的黃黍、雞肉、桃、蔥類食物,因辛味入肺后,對肺病有著輔助治療的作用;“酸入肝”,而患有肝病的病人,則應多食性味酸的小豆、李子、韭菜等,這樣有利于肝病患者的康復。以食物的“五味”對人體內臟進行調節,對病人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如果不懂得“五味”的特性,隨意進食,不僅對身體無益,反而因為食物性味與五臟相抵,還會產生一定的危害。因此,病人一定要注意“五昧”與“五臟”的關系。根據祖國醫學中五行生克的傳統理論,身患肝病的人應該忌諱吃辛味食物,如黃黍、雞肉、桃、蔥類等。同樣,咸屬水,心屬火,水能克火,所以心臟不好的人就應該忌食性味咸的食物。以此類推,有脾病的人就應少吃或不吃酸味食物;有肺病的人要忌諱吃苦味的食物:而腎臟不好的人則應該忌諱吃甘味的食品。只有了解病中飲食的禁忌,才有利于身體的健康恢復。
皇甫謐在病中求學,并撰寫出巨著《針灸甲乙經》。認為“朝聞道,夕死可也”,即如果在早上明白了一個道理,就算晚上死去了,也值得。這種精神確實值得我們現代人所學習。在現代生活中,有些人患了小病,就心情低落,使自己的精神陷于絕望之中,這樣對健康十分不利。現代醫學證明,精神是恢復身體健康的關鍵,甚至是戰勝絕癥的重要因素。在這里,我們不妨效仿一下古人,雖然不一定“久病成醫”,但只要有了積極的心態,就是邁出了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第一步。
篇8
[關鍵詞]十二時辰;氣血流注;肥胖;針灸
[中圖分類號]R72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1)09-0025-02
在當今社會肥胖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它既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中風和多種癌癥的危險因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導致疾病負擔的十大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減肥也成了現在流行的詞語。肥胖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但效果參差不齊。不了解肥胖的成因,治療往往易流于形式。本文就試圖從與人體生理關系非常密切的十二時辰氣血流注談肥胖的成因,分別從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加以闡述,并根據成因制定相應的針灸治療對策。
1、十二時辰氣血流注
十二時辰氣血流注源于中醫學子午流注學說,體現了天人合一思想指導下的人體時空觀。根據歌訣“寅時氣血注入肺,卯時大腸辰時胃,巳脾午心未小腸,申屬膀胱酉腎位,戌時心包亥三焦,子膽丑肝各定位。”氣血流注與北京時間對應為:氣血寅時3:00-5:00入肺,卯時5:00-7:00入大腸,辰時7:00-9:00人胃,巳時9:00-11:00入脾,午時11:00-13:00人心,未時13:00-15:00入小腸,申時15:00-17:00入膀胱,酉時17:00-19:00入腎,戌時19:00-21:00入心包,亥時21:00-23:00入三焦,子時23:00-1:00入膽,丑時1:00-3:00入肝。考慮到與北京的時差問題,均以當地時辰為準。
一方面,氣血在不同的時辰流注入某一臟腑,即逢時為開,此時相應的臟腑氣血旺盛,從而該臟腑功能加強,抗邪能力也增強;另一方面,根據人體氣血隨時間不同而出現周期性“逢時為開,過時為闔”的規律,過了流注時辰后,該臟腑氣血開始衰減逐漸至最弱。什么時候最弱呢?根據陰陽消長轉換規律,氣血有最盛就有最弱,與最盛時辰相對的時辰就應是該臟腑氣血最弱時。比如,辰時7:00-9:00營氣入胃,胃腑氣血旺盛,相應的在戌時19:00-21:00胃腑氣血最弱。這是我們后面討論的基礎。
2、肥胖的生活習慣成因
除了個人體質的原因外,日常生活習慣是造成肥胖的最主要原因。體質是人體所表現出來的形態和機能方面相對穩定的特征,不容易改變。但日常生活的習慣我們可以改變,所以,我們重點討論生活習慣對肥胖的影響。
2.1飲食習慣
就我們統計現在很多肥胖患者的飲食習慣可以歸納為“早吃少或不吃,中吃飽,晚吃好”,與古人提倡的“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或不吃”截然相反。那么現在的這種飲食習慣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呢?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嗎?
飲食者,水谷。我們體內參與腐熟運化水谷的臟腑主要是脾胃和小腸。脾主運化水谷,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小腸主受盛化物。
辰時氣血流注入胃,胃氣血最盛,胃受納、腐熟水谷的功能最強。所以,此時正當早餐,可以吃好。因為接下來的巳時氣血入脾,脾主運化水谷的功能最強,可以將胃受納腐熟后的水谷運化吸收。午餐最好在午時進食,一來午時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陽氣可以助腐熟運化水谷,進入未時小腸氣血旺盛正可以充分受盛化物,所以中午可以吃飽。下午至晚上陰氣漸盛,陽氣漸弱,特別是晚上戌時亥時對應脾胃氣血最弱,不宜大量進食。一方面大量進食后脾胃不易消化吸收,造成納呆或停食,長期水濕痰食互結形成肥胖;另一方面,此時脾胃小腸如果還在腐熟運化水谷,腐熟蒸氳之氣會沿脾經分支、小腸經進入心中,使睡眠困難,即是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所以,晚上吃得過好過飽容易使人增胖且影響睡眠。
2.2睡眠習慣
在現代社會生活習慣的影響之下,大多數人的睡眠時間向后推遲了,我們診治的肥胖患者以子時、丑時熄燈入睡較多。睡眠較晚也會使人肥胖嗎?
“臥則血歸于肝”,肝主藏血主生血。良好的睡眠可以使血歸于肝得到凈化和補充。但子時陽氣就開始升發了,如果子時前還沒入睡,就是人體陽氣還未潛入陰分時自然界的陽氣已經開始升發了,勢必影響睡眠,睡眠受影響則血不能及時歸肝,則血不能在肝經氣血旺盛的丑時得到凈化和補充,使血漸虧損,血虧易濁,又使氣流行不暢,所以人的氣血得不到恢復,易感疲倦,氣血匱乏則運化水谷能力下降,導致血瘀痰濕積聚,長期形成肥胖。《靈樞?逆順肥瘦》:“此肥人也,……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針灸甲乙經?卷之六》:“膏者,多氣而皮縱緩,故能縱腹垂腴。”
2.3運動習慣
肥胖患者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沒有堅持運動的習慣,當被問及是否堅持每天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適度運動時,大部分人回答不能堅持或不想動。沒有適當的運動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適度的運動可以消耗身體攝入的多余的熱量或使脂肪代謝加快,達到消脂減肥的目的。那什么時候運動最好呢?
運動的時間和氣血流注有密切關系,上午巳時氣血流注入脾經,脾主四肢肌肉,此時適當的運動不但可以強四肢實肌肉,也可以振奮陽氣幫助脾的運化。下午申時為膀胱經氣血旺盛時,此時適當的運動可使體內水濕排泄出體外,利于減肥。
3、針灸治療對策
針灸根據氣血流注規律對其進行調節,恢復相應臟腑受損的功能。在氣血注入該臟腑對應經脈時,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如肥胖常見證型脾虛濕盛可在巳時取脾經大都、太白、三陰交、陰陵泉、腹結、大橫補之;胃熱偏盛可在辰時取胃經內庭、解溪、豐隆、足三里、天樞瀉之。氣血每天流注十二經一圈使各經臟腑得到補充和恢復,針灸就是順其補充之勢而補之,利用其氣血旺盛之時瀉之才能不傷正氣。所以,針灸按氣血流注時辰取相應經穴治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4、小結
根據前面我們的分析,人體氣血流注有道,肥胖患者的生活習慣卻沒有合道。治療之法須使生活習慣復歸于正道,飲食遵循“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或不吃”的原則,睡眠爭取在亥時入睡,每天堅持在巳時或申時適當運動。針灸補虛瀉實,調氣血合于流注,則肥胖可防可治。
參考文獻:
[1]陳春明,孔靈芝主編,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試行),2003
[2]田代華,劉更生整理,靈柩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4
篇9
(1)從穴位命名來看:神闕,首見于《內經》,在《素問?穴論》云"齊通臍,當臍之中,神闕穴也";《針灸甲乙經》稱"臍中";在《針灸銅人》名"氣合";《針灸大成》名"氣舍",說明神闕穴與氣有著密切的聯系。
(2)從與臟腑經絡的聯系來看:神闕穴為生命之根,先天之結蒂,后天之氣舍,介于中下焦之間與脾胃腎相鄰,又是腎間動氣所處,故神闕穴與諸經聯系密切。《靈樞?營氣》云:"肝的支脈......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靈樞?經筋》云:"足太陰之筋......上腹結于臍","手少陰之筋......循賁,下系于臍";《難經?二十八難》言:"沖脈者,起于氣沖,并足陽明之經,夾齊上行(齊與臍通)至胸中而散也";《素問?骨空論》"有督脈......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由此可見,神闕穴雖然位于任脈循行路線之上,卻與肝、脾、心、腎、沖、任、督等臟腑經絡均有緊密聯系。尤其是沖任督為一源三歧,三脈經氣相通,聯系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故我們認為神闕穴為經絡之總樞,經氣之會海,在神闕穴施治能通過臍部的經絡的循行迅速達到病所,疏通經絡,通達臟腑,扶正祛邪,調整陰陽,從而具有調整、調節全身氣機的功能。
2 神闕穴拔罐調氣的臨床應用
神闕穴具有調氣的功能,但神闕穴拔罐主要在于降氣作用突出。
(1)操作方法:應用閃罐法,或者留罐3~5分鐘。閃罐與留罐交替使用,直到皮膚潮紅充血為度,或者臨床癥狀減輕為度,大約需要10~30分鐘。注意勿灼傷皮膚,孕婦忌用,嬰幼兒及老弱病殘者慎用。
(2)臨床運用:筆者臨床主要運用神闕穴拔罐發揮其良好的降肺氣、降胃氣、通腑氣的治療效應。如曾治療1例45歲的男性病人,該患者典型哮喘癥狀發作已逾3年,每次予氨茶鹼、舒喘寧氣霧劑、糖皮質激素等治療能短時緩解,但很快又再度發作,且一次甚于一次。本次癥見呼吸短促,喉部痰鳴,面色晦暗,體胖舌大,苔淡白膩、脈滑。證屬肺、脾、腎氣虛為本,痰濁阻滯氣道致肺氣上逆為標。治當降逆平喘,以上述方法治療20分鐘后喘息停止。次日復診,稍感氣緊,無喉間痰鳴,給予同樣方法,加針刺太淵、太溪以扶正,豐隆、支溝、復溜以祛痰濕,如此治療10次,隨訪1年未發。筆者還應用此法于呃逆、急性腸胃炎的治療,效果甚佳。
3 體會
神闕穴臨床以灸法、敷貼應用最多,針法鮮見,拔罐之法亦較少運用。但筆者多年的臨床運用認為,無論何種氣機阻滯或逆亂,以神闕穴閃罐,以一松一緊的形式,尤如波浪運動之后浪推前浪,從而使阻滯之氣機不斷向前運動,最終達到氣行暢達,疾病可愈。在具體運用中,筆者體會到神闕拔罐主要用于實證,其中除了上述所列舉的降肺氣、胃氣、通腑氣之外,還可用于其它氣機上逆病癥如肝氣郁結或上逆等的治療。
四川610072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 胡玲香
610075 成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 賴龍勝 唐 勇
篇10
本組66例患者,均為我科及口腔科轉診病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齡18~67歲;病程1~3個月;單側發病56例,雙側發病10例。其中單純關節區彈響8例,彈響伴疼痛26例,彈響伴疼痛伴張口受限13例,疼痛伴張口受限19例。2 治療方法
根據患者臨床表現選擇下關、頰車、聽宮、翳風及阿是穴等穴位貼敷曼吉磁貼(所用曼吉磁貼為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生產),48小時更換1次,8天為一療程并復診檢查記錄病情及癥狀轉歸情況,療程間歇2天,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繼續給予治療或改為其他治療。3 療效觀察3.1 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顳下頜關節無疼痛、彈響消失,開口度恢復正常(3.7 cm),咀嚼功能恢復正常,局部無壓痛;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開口度接近正常,僅顳頜關節活動頻繁或大張口時有不適感;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好轉,但未能全部消失;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治療前后無改變。3.2 治療結果
治療1個療程評定療效,治愈28例,顯效21例,有效13例,無效4例。愈顯率74.2%,總有效率93.9%。4 體會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屬“痹證”范疇,因風寒濕之邪侵襲,致氣血運行不暢,經脈受阻,氣血瘀滯脈道,肌肉筋膜骨節失養或局部外傷,關節勞損,局部組織充血水腫,肌群、關節不協調的運動,都能導致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出現一系列癥狀。對其針灸治療早有論述,《針灸甲乙經》記載有“頰腫,口急,頰車痛不可嚼,頰車主之”“失欠……下關主之”。《針灸大成》亦有頰車“主牙關不開,口噤不語”,下關穴、頰車穴有通經活絡,開關止痛之功效。因此我們選取下關、頰車配合聽宮、翳風及阿是穴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有通經活絡、祛寒濕、利關節、活血止痛的作用,可達到治療該病的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該病以肌肉、筋膜等組織的無菌性炎癥、痙攣及關節盤移位,從而出現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等表現。磁療具有較好的解痙作用,可以緩解顳下頜關節的肌肉痙攣;磁場作用于人體可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而起消炎、鎮痛作用;穴位是人體電磁場的活動點,磁場作用于穴位調整神經機能,改善血液循環。因此穴位作用和磁場作用結合在一起,對該病有顯著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