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結構范文
時間:2023-03-14 06:17: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論文結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首先是選材。怎樣的題材才是比較適合的,這很關鍵。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群眾文化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包括演員的水平不能按專業演員來要求,所以有很多作品不適合他們表演,同樣,很多題材也就不適合。比如,首先古典舞對于他們就有很多局限了。我們三明地處山區,有大量的勞動題材作品可供參考。而且我們還有深厚的文化基礎,作品可挖掘的深度還有很多。
選好題材,接下來就是“構思”了?!皹嬎肌笔撬芯幬韫ぷ鞯幕A?!皹嬎肌庇袝r很具體,有時僅是一種感覺。它就像一個安裝在發動機上的啟動開頭一樣在我們這些愿意創作的人身上起作用。對于“構思”我是這樣界定的:它不是類似劇情的故事梗概,不僅僅受戲劇主題的支配。它更屬于情感、感覺和思想世界。對世界人、事、物產生疑問或感受、印象,“構思”必然地會顯現出來,最終迫使自己像馬達那樣投入創作。
構思,在我的感覺中,它來自這一或那一瞬間感受到的激動:聽一段音樂,看一幅畫,領略一片風光、日常生活的情景。我常以勞動為例來闡明怎樣觀察能夠促進我們進入創作:“……看吧,人們怎樣勞動……男人、女人…力量…創造……
這樣就有了節奏、方向、活力、各種表現力……
這個例子向我們挑明了我們的創造力取決于我們對世界的敏感性。世間萬物千象中蘊含著無數的暗示和信息。懂得如何去聽、去看、去感覺、去觸摸,用你的身體和心去傾聽圍繞在我們周圍的一切:領悟了!于是就可順著許多條路自由自在的地進入創造!
其次就是舞蹈的即興。
“構思”有了,怎樣把這個“構思”發展成舞蹈呢?光有靈感是不夠的,第二階段就在于面對“構思”的各個方面進行思考和通過身體的研究找到相對應的素材。
素材包括元素動作和組合。
這時的元素動作在選材時就應該已經同時想清楚了,它可能包括部分選材前采風得來的動作,這些動作可能來源于勞動時動作的藝術化,也可能來自于想象中,或者來自于已經存在的動作組合。
對于這一階段來說,即興舞蹈的運用是最重要的,它能使“構思”呈現出來,并賦予其活力。通過即興舞蹈,人們能看到“構思”找到它身體動作的載體和估計出這一構思的潛力。這時的舞蹈直接把動作連接起來,成為一個一個段落或直接成為一個舞蹈作品的雛形。
對我來說,我把即興舞蹈視為最主要的、必須的創作手段。因為它給舞蹈者完全的自由。他們能無節制、無限止地舞蹈,他們的動作經常超出他們的意識之外,就如人們所說:“身體會不由自主地發出一些動作。”
根據即興舞蹈的特性,即興舞蹈通過游戲激發自發性。它包括運動性的和情景性的瞬間不品,在沒有任何方式方法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根據編舞者的建議,舞蹈者遵循各種引導啟發地他探索的指令,用身體去尋求。最初的“構思”作為主題,所有的建議都服務于這個主題。我們就這樣從技術性和情感性的各個不同的方面涉足將來的舞蹈。每個建議都為闡明主題服務,幫助接近我們最初所選擇的主題。即興舞蹈練習是為舞蹈作品找到有用的素材,而不打算就此把它作為已經編成的舞蹈。
用身體探索,即興舞蹈能由編舞者自己練,或由編舞者引導一批舞蹈演員進行。在大量的練習和齊心協力的研究中,編舞者和舞蹈演員之間會形成一種默契。想象展開了,動作就會自發地產生。但不是所有的動作都有同樣的價值,同樣的用途。有些將很快被忘掉。相反,有些則明顯地表現出來。編舞的材料有了,但舞蹈還不存在。為了使它取得形式,應該在各種素材中確認出能夠用于作品的成分,發及將它們有機地縱使起來。
需要提示的是,這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我們編排的作品是要面對怎樣水平的演員,并根據這些演員的水平和條件來合理設計動作。
在舞蹈編排工作中,還有道具和布景的運用,道具和布景能幫助涉及“構思”。這是一種能吸引觀眾注意力的,給他們充當參照物的有功效的物質性裝置。它將編導的意圖最直接地體現出來,它使“構思”具體化。
道具和布景可能是各種屬性的:木質、皮質、金屬、織物等等。它們或是實用的或是不實用的,或是大型的,或是小型的:椅子、石塊、一種塑料模型……。運用道具或布景的舞蹈作品的特征,體現在編舞者所設計的舞者與這些物品的接觸形式上。比如秧歌中大量使用到扇子或手絹花,古典舞中大量使用到的長綢或劍等,這樣的作品包括《東北秧歌》、《紅綢舞》、《弈》等。
根據物體的性質、形式、大小挑選出來的道具已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物品了。舞蹈創作在于將改變它的用途,達到超越這一物體的生活原型的目的。藝術的語言賦予所展現的藝術行為以普遍的價值。比如,不再感興趣于舞蹈者(作品中的人物)僅僅坐在椅子上,而致力于表現他的疲勞和產生這種疲勞的原因。
以上我們陳述了有關編舞的主要因素。顯然,創作不僅是各種不同因素拼湊在一起的“烹飪”。創造性的一個方面取決于完全無法檢驗的品質。然而,編舞的最系統的知識能獲得行為的自由,能幫助克服在確定特征和創造中必然碰到的困難。
最后才是組織編排。
以上工作都完成后,開始進行作品和音樂的完整合成。最后這一階段在于選擇。在挑選中有所取舍。在即興舞蹈中出現的這些素材是否都將被運用、加工和進一步開發呢?
這是困難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對于很多人來說,靠能力發揮作用。一個明智的方法,就是在選擇中編制舞蹈:選擇動作,選擇舞者之間、舞伴之間的聯系,把這一切置于空間,然后整體平衡,規定舞段的長度……。杰出的、決定性的做法就是應避免“我不知道做什么”的盲目性,使舞蹈作品不只是表現一個簡單運動系列。
群眾文化的舞蹈作品通常都大量地使用群舞形式,也就是常說的“人海戰術”,這一方法雖然存在不少缺點,但同時也可以避免了水平差異帶來的一些作品缺陷。所以,在合成作品時,多考慮隊形變化及音樂的協調配合非常重要。
同時,可以考慮編排意境強的舞蹈,這樣的作品適合演員多的作品。舞蹈作品的意境,從字面上解釋,意是指作品所表現感情和思想,境是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客觀環境。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舞蹈意境的創造主要是通過形象的情景交融藝術特寫與描繪,把觀眾引入到藝術想象的空間,進而獲得更豐富的審美感受,從視覺沖擊到靈魂感受。在舞蹈意境創造過程中,情景交融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其結構層次表現為:景-情形-象-境(意境)。
篇2
社會學理論中的自然主義、功能主義和客體主義以及闡釋學在理論建構中有意無意地預設各種二元主義,人為地劃分不可逾越的鴻溝,比如主體與客體、個人與社會、行動與結構等的二元對立,吉登斯為了克服這種二元對立的傳統研究方式,提出了用結構二重性原則來取代結構二元論。吉登斯的主要觀點是,客體主義者強調社會中的結構、制度、規范性和制約性,主體主義者強調人的主觀性、能動性、創造性,這兩類因素并不是沖突的,而是在經驗中實際存在的,既不可簡單否認,又不可把二者對立起來。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這些因素是通過人的行動而動態地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一方面,社會本身是存在結構的,這些結構通過制度關系和規則限制,制約著人們的社會行動,人們是按照原有結構關系制約自己行動的;另一方面,人們不僅以其自覺性認識原有社會和結構、調整自己行為,而且按照自己在行動中不斷產生的新要求來調整行為規則和社會制度,進而使社會結構發生變化,社會結構從客觀上的制約地位轉入主觀的創造過程中。社會結構由此而具有客觀制約性和主觀創造性兩種品格,并且兩種品格是融會而存的。
社會結構不僅具有客觀性而且也具有主觀性。一方面,吉登斯指出,“結構化理論中的結構指的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反復設計的規則和資源”。因而具有客觀性,也就是說,社會結構就是社會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制度或規則,它們是社會再生產的前提;另一方面,吉登斯認為,結構的最主要特性卻是主觀性。因為“社會系統中的結構僅僅是一種人們頭腦中的記憶痕跡”亦即結構觀點。所以,吉登斯強調,這種結構觀念引導著具有認知能力的行動者的行為。吉登斯把這種結構觀念稱為“記憶痕跡”,其實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日積月累所形成的實踐意識。實踐意識不是無意識,也不是話語意識,而是那種“只管去做而不用說出來”的意識。實踐意識除了具有“只做不說”的特點外,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日常性和慣例性。吉登斯的社會理論具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理論建構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中鋪展開來的,因此在其理論視野中的社會事件和社會行動,都應當是在特定的時空位置上發生或存在的,于是時間和空間概念被引入到理論建構之中,并且成為了一種方法論。結構化理論中的時間性有三個維度,一是社會行動者完成的互動的即時環節,這方面系借鑒了柏格森和舒茨的思路;二是作為有生命的人類有機體的存在,這是一種注定通向死亡的帶有反思性的存在,即所謂“向死而生”的此在,這是生命的或然性,這是取自海德格爾的理念;三是受法國年鑒史學派思想啟發提出的世代之間的制度長時段生產,這是系統組織過程當中結構性原則的轉化—中介關系的或然性的反映。吉登斯在對空間的分析中借鑒了時間地理學的成果,他引入了區域化、場所、定位過程、面對面互動與共同在場、在場可得性等觀念,將時間、空間、人的日常接觸及其蘊含的結構性特征融會在一起??梢哉f,單獨地談時間或空間,在結構化理論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二、結構二重性與制度多重性
概而觀之,吉登斯內容豐富的論述可以概括為兩大方面:關于社會行動的理論和關于社會制度的理論,通常情況下,社會制度被理解為比較穩定的行事規范或管理規則,它的作用在于約束人們的社會活動。但吉登斯把制度理解為具有時空普遍性的實踐活動,他說“至于在這些總體中時空延伸程度最大的那些實踐活動,我們可以稱之為制度”。正因為此,制度分析不應當研究具體情境中的個別行為,而應當研究社會行動。吉登斯關于制度的理解同他關于結構、規則的理解是一致的。他把結構定義為規則與資源的總和,規則既是方法又是程序,它的作用表現為對意義的構成和對社會行為的約束,規則分為表意性規則、合法性規則和支配性規則。支配性規則同配置型資源的結合,形成了經濟制度,同權威性資源的結合,形成了政治制度,而表意性規則同語言符號的結合,形成了法律制度。規則+資源=結構,而結構具有二重性,所以,結構化過程實質就是規則和資源在實踐中不斷發揮創造與被創造作用的過程。其結果就是各種社會制度的建構。由于制度的實質被界定為普遍化的實踐過程,所以,制度又不僅僅是被創造出來的結果,它作為普遍化的實踐過程又不斷地建構社會。因此,制度如同結構和規則一樣,本身也是具有二重性的。
三、結構化理論的局限性
篇3
該規程適用主要承重結構是單跨及多跨的下列單層門式輕鋼結構的設計、制作及安裝。a.具備輕型屋蓋和外墻的房屋。輕型屋蓋和外墻主要指采用壓型鋼板的屋面和外墻,該建筑除了重量輕,其蒙皮剛度對門式剛架的平面結構的整體剛度起到有利的加強作用,這就是門式輕型房屋鋼結構與普通鋼結構的主要區別點。b.門式輕鋼結構跨度最長不超過36m,最合適的經濟跨度為12m~20m;檐口要求不高于15m,特殊情況下檐口高度不超過18m。這是主要考慮檐口太高或跨度太大,其剛架構件本身剛度很大,墻面或屋面的蒙皮剛度相對較小,對加強門式剛架輕鋼結構的整體剛度的作用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跟普通鋼結構區別不大,《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規程》規定的位移限值、長細比等都不適用,而是按GB50017-2010鋼結構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執行。c.對吊車情況的要求:A1~A5的輕、中級工作制橋式吊車的起吊量不大于20t或懸掛式起重機起吊量不大于3t。依照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規程的規定,用于橋式吊車的吊車梁放置于剛架柱子伸出的牛腿上,故橋式吊車的起吊量不宜太大。d.對于頂層為門式剛架輕鋼結構的多層房屋設計時,該部分鋼結構的設計、制作和安裝可依照《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規程》執行,但應將多層房屋和門式輕鋼結構作為一體一起分析計算,特別是抗震部分,著重應注意多層房屋結構與頂層輕鋼房屋內力和位移的影響。有些同行認為,門式輕鋼結構很輕,放置在多層房屋頂上不會有問題。當然對于多層房屋結構的影響極小,但是多層房屋的剛度普遍都大于頂層門式輕鋼結構的剛度,由于剛度的突變,在地震力或風荷載作用下,多層房屋結構的位移對頂層門式輕鋼結構的影響就不能忽略不計,做整體結構分析,就能考慮多層房屋結構對頂層門式輕鋼結構的影響了。e.從耐久性考慮,因門式輕鋼結構的構件截面較薄,故《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規程》不適用于強侵蝕介質環境的房屋。f.以上條件僅適用于梁、柱為H型鋼構件,超出部分也可以采用門式剛架結構形式,但梁、柱采用格構式或兩型鋼組合的實腹式,主結構基本上按照GB50017-2010鋼結構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執行。3)在門式輕型房屋鋼結構中由壓型鋼板組成的圍護板的應力蒙皮效應的概念,以及在應力蒙皮效應在規范中的體現。
在門式輕型房屋結構中檁條、脊檁把屋面壓型鋼板牢固連接,墻梁把墻面壓型鋼板牢固連接,門式剛架構件把檁條和墻梁牢固連接。從而屋面板和墻面板引起蒙皮應力作用的隔板。把單個所承受平面作用的剛架連接成整體,既而提高了門式剛架的整體剛度,從而減少了結構的實際位移量。由壓型鋼板組成的圍護板的應力蒙皮作用,極大的提高了由冷彎薄壁型鋼構成的檁條和墻梁的整體穩定性,同時使隅撐與由冷彎薄壁型鋼構成的檁條和墻梁所組成的體系,可以將門式剛架構件受壓翼緣作為側向支撐點。水平荷載作用下,坡度較小的雙坡頂門式剛架結構由外部蒙皮圍護構成體系的變形情況,沿剛架方向整個單坡屋面像平躺的深梁一樣工作,其脊檁和檐口的檁條就像鋼屋架的上、下弦桿,除了受剪力外,還受軸向壓力作用、拉力作用。為了保證受力具有蒙皮作用,山墻處的檁條端頭設置沿屋面坡度的墻梁。作用在屋面的豎向荷載的變形:兩側的屋面像傾斜放置的深梁一樣受彎,屋脊處受彎,檐口檁條處受拉。所以,脊檁、檐口處檁條及山墻部位都是構成屋面整體蒙皮作用的主要部位,在設計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4)在CECS101∶2002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中體現應力蒙皮作用。a.規范第3.4.2條關于“鋼柱柱頂位移設計值的限值”和“受彎構件的撓度與跨度的比值”都大于GB50018-2002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第10.1.6條和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的第3.5.1條中規定的限值,其原因就是考慮圍護壓型鋼板的應力蒙皮效應。b.規范第3.5.2-1條關于受壓構件的長細比限值也是寬于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第5.3.8條。也是考慮圍護壓型鋼板的應力蒙皮效應而適當放寬。c.規范第6.5.3條“當同一柱列設有多道豎向支撐時,縱向力在支撐間可按均勻分布考慮”,同理,當房頂有多道橫向支撐時,在支撐之間的風荷載也可以理解為均勻分布。這樣的規定同樣是考慮了圍護壓型鋼板的應力蒙皮效應,使結構考慮了一定量的空間作用。d.規范第6.6.3條“當在屋面板上開設直徑大于300mm的圓洞和單邊長度大于300mm的方洞時,宜根據計算采用次結構加強。不宜在屋脊開洞。屋面板上應避免通長大面積開孔(含采光孔),開孔宜分塊均勻布置”。這個規定就是避免破壞屋面壓型鋼板的應力蒙皮效應。5)門式輕型房屋鋼結構地震(抗震)特點。a.門式輕鋼結構的房屋由于自重輕,具有低矮型的特點,因此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具有良好的延性,它是采用端板連接,而不是鋼框架結構的剛性連接。在彈塑性階段,這種端板連接是半剛性連接,當外部荷載超過設計值時,產生彈塑性變形,加大變形,使受彎承載力減小。另一方面是其自重輕地震作用力小,雖然設計中屋面活荷載按0.5kN/m2考慮,但是在實際使用階段,屋面的荷載一般都很小。b.門式輕型房屋鋼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將橫向地震力作為設計控制值;也可能橫向地震力不作為設計控制值;或者可能將縱向地震力作為設計控制值,其橫向地震力不作為設計控制值。在《門式剛架結構抗震分析》[3]一文指出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當門式輕鋼結構跨高比大于3.5時,地震力組合不起控制設計。6)門式輕型房屋鋼結構廠房因其圍護結構采用輕型材料,其自重輕,與一般單層鋼結構廠房的抗震規定不適用門式輕型房屋鋼結構廠房,故CECS101∶2002門式剛架輕鋼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規定:a.第3.1.4條及其說明規定“當由抗震控制結構設計時,尚應采取抗震構造措施”,應執行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第8.1.3條關于房屋應根據房屋高度、抗震烈度和設防類別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b.單層門式輕鋼結構房屋屬于低矮型,高度一般不超過18m,屬于剪切變形,質量主要在屋頂處,即結構的上部,屬于單質點體系結構,滿足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第5.1.2條的底部剪力法條件,所以CECS101∶2002門式剛架輕鋼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第3.1.6條規定抗震計算按底部剪力法。c.CECS101∶2002門式剛架輕鋼房屋鋼結構技術規程第3.1.4條及條文說明指出,當設計時由地震組合控制,需采取一定措施。例如:斜梁的下翼緣與鋼柱的連接宜使用加腋的方式加強節點強度;各個構件應采用螺栓連接;柱腳的抗拔和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有所提高,同時柱腳底板下設置抗剪鍵,鋼筋混凝土柱頭的錨栓應采取合適的構造措施來提高其抗拔力等。
作者:袁志昊單位:太原市熱力設計有限公司
篇4
連云港產業結構演進的第一個階段為1984—1997年,產業結構主要體現為“一、二、三”型和“一、三、二”型的交替變化特征。1984年連云港的三次產業結構為49.7:29.7:20.6,1990年三次產業比重變為46.1:26.6:27.3,依然表現為農業大市的特征,但是第三產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1993年—1997年三次產業結構又變為“一、二、三”型。連云港產業結構演進的第二個階段為1998—2012年,產業結構主要實現了“二、三、一”的轉變,這在圖1中表現明顯。1998年,三次產業結構首次實現第二產業超過第一產業,三次產業結構變為33.2:34.1:32.7,產業發展邁向工業化發展的新階段,尤其是到2004年,第二產業比重不斷上升,達到41.6%。一產比重逐年下降,到2012年,一產比重較1984年下降了70.8%,而二、三產業比重分別比1984年提高了54.5%和92.3%。第三產業比重上升趨勢非常明顯,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得到優化。但是,連云港的第二產業比重占比偏高,這與近幾年臨港重化工的布局相關,并且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一方面表明連云港還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連云港產業結構與江蘇省產業結構的相似性,即二產比重都高出三產比重6個多百分點。
二、連云港產業結構調整成效分析
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的目的是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度化,實現資源在產業之間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進產業經濟協調、穩定和高效發展。
1、比較勞動生產率
比較勞動生產率能較為客觀地反映某一部門勞動生產率的高低,2比較勞動生產率越高,表明相同的勞動力所創造的產值越大。表1表明連云港市的產業結構調整是符合產業結構變動規律的。與全省相比,連云港市一、二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略低于全省水平。從縱向上看,自2005年以來二、三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都呈下降的趨勢,第一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呈現先升后降的下降趨勢,但是和二三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相差較大,仍存在較大的剩余勞動力,資源配置不合理。2、產業結構偏離度產業結構偏離度(B)是反映產業結構效益以及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協調性的重要指標,當B<0時,該產業能夠吸納更多的勞動力;當B>0時,意味著該產業勞動力過剩,應該從該產業部門中轉移出去。從表2看,2007年接近于零,此后波動抬升,平均水平低于全省2.21個百分點,說明連云港第三產業的就業吸納能力較好。
3、產業貢獻率
三次產業貢獻率是各產業增加值增量與GDP增量之比,用以分析經濟增長中各產業貢獻大小的程度。從橫向看(表3),連云港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平均為48.1%,略低于全省0.7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平均為40.02%,低于全省平均6.16個百分點,表明第三產業發展層次依然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第一產業平均貢獻率為14.67%,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反映出連云港農業大市的特征明顯。從縱向上看,2005年以來,第一產業產值的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基本處于下降的趨勢,但到2012年又上升到14.67%,這說明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和投入反映在地方,突出的表現為現代農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力度增加。第二產業產值的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處一種不穩定的波動狀態的趨勢,同時也表明連云港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時期。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波動也較為劇烈。
4、產業結構指數
產業結構指數是某一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所占的比例與全員勞動生產率的乘積,而全員勞動生產率是指某一產業的增加值與該產業從業人員數之比。通過產業結構指數變化可以把握該地區產業結構演進的整體情況和各行業的變化情況,明確產業結構調整成效及其存在的問題。如表4所示,連云港2005-2012年的三次產業結構指數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明顯低于江蘇全省水平。除第一產業外,二、三產業結構指數都低于江蘇全省。連云港的二、三產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較高,相對于全省來看,第三產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三、連云港市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的構建
1、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
按照“調高、調優、調強”的要求,順應產業“綠色化、精致化、高端化”發展趨勢,下一步我市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發展生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按照“傳統產業品牌化、主導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化、傳統農業現代化”的思路,突出綠色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在“工業化、信息化與生態化”融合發展中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2、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與著力點。
篇5
關鍵詞:資本金;資本結構;原則方法
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經營性投資項目資本金(以下稱”企業資本金”)是指在投資項目總投資中,由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對投資項目來說是非債務性資金,項目法人(企業)不承擔這部分資金的任何利息和債務;投資者可按其出資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權益,也可轉讓其出資,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它是企業作為法人存在和從事任何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是決定企業償債能力、承擔債務風險的最低限度的擔保,也是聯結投資者原始產權和企業法人財產權的物質載體,所以,投資項目即設立企業必須要有一定數額的資本金。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也可以說是自有資本(資本金)和負債資本的對比關系。從財務融資理論來看,50年代以來,資本結構一直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三大主題(資本結構、投資預算、股利政策)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資本結構作為企業的價值構成,隱含著企業一系列結構問題,是企業預期收益——資金成本——財務杠桿——籌資風險——產權分布——籌資時間——籌資空間等系統綜合概括的結果。資本結構的確定是企業的在籌資中財務杠桿、籌資成本與籌資風險等各要素之間尋求一種合理的均衡。資本結構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償債和再籌資能力,決定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因而成為企業財務形象的重要指標。
從企業資本金和資本結構概念的闡述中可以看出,資本金是形成企業資本結構的基礎,資本金比例是決定資本結構的最重要因素。反過來也可以說,最優資本結構的確定是最佳資本金比例確定的重要依據。無論如何,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從企業財務狀況、經濟效益出發,采用科學的測算方法,對與資本結構相關的諸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和選擇企業最優資本結構,并始終使企業的資本結構保持最適當的狀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原則和方法
現有的判斷和衡量企業資本結構是否最優的基本定量標準或方法各有長短、各有側重,都無法建立描繪一種能使財務杠桿利益、財務風險、籌資成本、企業價值等之間實現最優均衡的資本結構模式。當然,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它受許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為此,只能按照國家關于資本金比例的有關規定,就同資本結構相關的諸因素以及相互關系進行定性分析,探討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的一些定性原則和方法。
國家關于資本金比例的有關規定。國務院(國發1996.35號文)規定,投資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比例,根據不同行業和項目的經濟效益等因素確定。具體內容如下:交通運輸、煤炭項目,資本金比例為35%以上;鋼鐵、郵電、化肥項目,資本金比例為25%及以上;電力、機電、建材、化工.、石油加工、有色、輕工、紡織、商貿及其他行業的項目,資本金比例為20%及以上。投資項目資本金的具體比例,由項目審批單位根據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以及銀行貸款意愿和評估意見等情況,在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核定。項目審批單位和銀行,以及工程咨詢單位和企業確定資本金比例及結構可遵循的一些原則和方法。主要考慮:企業內部因素。企業未來銷售的成長率和穩定性。企業未來的銷售狀況是確定資本結構的重要因素。如果企業的銷售成長快,必然產生較多的現金流量,對投資者,無論是股權投資者還是債權投資者都具有深刻的吸引力,企業追加籌資都比較容易。對于銷售成長率很高的企業一般就可以確定較高的資產負債率,但是不能忽視銷售增長的穩定性。如果企業的銷售穩定,則可以較多地負擔固定的債務費用;如果銷售有周期性,則負擔固定的債務費用不易把握,將冒較大的風險。企業投資項目性質和生產技術配套能力與結構。確定和保持合理的籌資來源結構,應從投資項目的建設周期、現金流量和企業自身實際生產經營能力、技術狀況出發。投資項目建設周期短、現金凈流量多,生產經營狀況好,產品適銷對路,資金周轉快,資產負債比率可以適當高一些,并可提高短期資金來源的比例;而那些存貨積壓嚴重,資金周轉緩慢的企業,確定高的資產負債比率是危險的。另外,一般來說,產品結構比較單一的企業,自有資本的比例應大一些,因為這類企業內部融通資金的選擇余地較小。相反,產品結構多樣化的企業,因內部融通資金的余地較大,應適當提高資產負債比率。企業獲利水平與股利政策。獲利能力越大,財務狀況越好,變現能力越強的企業,就越有能力負擔財務上風險。因而,隨著企業變現力、財務狀況和獲利能力的增進,舉債融資就越有吸引力。企業的股利政策其實也是一種融資政策。
在西方財務理論的研究中,往往把資本結構股利政策結合起來分析,不同的股利政策下可以確定不同的資本結構。如實施高股利政策和剩余股利政策,就應該與較高的負債經營相匹配。低股利政策和不規則股利政策下應該慎重推行風險較高的資本結構。資金使用結構。合理確定企業的資本結構還要考慮企業資金使用結構,重點是企業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的數量關系,因為固定資產的變現性比流動資產的變現性要差得多。同時也不能忽視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結構比率,有些時候,無形資產不能成為負債經營和籌集長期資金的物資擔保。管理人員對企業權力和風險的態度。如果管理人員不愿使公司的控制權稀釋,則可能不愿增發新股票,而盡量采用債務融資。如果管理人員討厭風險,那么,可能較少利用財務杠桿,盡量減少債務資金的比例。:
企業外部因素。不同社會經濟環境和狀況。企業要學會在不同的環境下采取隨機應變的財務策略的本領。在社會經濟增長條件下或政府鼓勵投資時期,提高企業負債率,多負一些債,充分利用債權人的資金來從事投資和經營活動,可以增強企業發展的能力,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企業有能力承擔較大還款和付息壓力,也就是可以冒較大籌資風險。反之,在經濟處于衰退時期,應當采取緊縮負債經營的政策,減少遭受損失和破產的風險,謀求較低的盈利。企業所處的行業狀況。企業的行業屬性是決定其資本結構水平的重要因素。如鋼鐵、商貿等行業,破產風險較小,即使企業破產,其投資本金的損失也不會太大,故可以保持較高的資產負債水平;而電子、化工等高科行業,投資風險較大,保持太高的資產負債率或太多的流動負債是不明智的。
篇6
結構試驗是研究和發展結構理論的重要手段。文中從沿革、任務、分類、加載設備與測量方法、一般過程等方面了解工程結構試驗。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應用,結構試驗仍然是發展結構理論和解決工程設計方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結構工程學科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結構試驗本身成為一門真正的試驗科學。
引言
工程結構試驗是一項科學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研究和發展工程結構新材料、新體系、新工藝以及探索結構設計新理論的重要手段,在工程結構科學研究和技術革新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1沿革
最早的結構試驗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17世紀完成的懸臂梁試驗,其梁強度理論經由其后的胡克的材料彈性說明,貝努利、歐拉等的構件變形問題,庫倫的中性軸假想,打下了今天彈性理論材料力學的基礎。我國十分重視工程結構試驗學科的建設及其發展。1956年起在高等院校中設置“建筑結構試驗”課程。在直接為生產服務方面和工程結構系統科學研究方面,對結構的材料性質,基本構件和結構整體工作性能等,進行了大量的實物或模型的靜、動力試驗,獲得了許多試驗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設計參數、工藝標準、計算公式、設計理論、施工工藝,為制訂各種規范、規程提供了基本依據。
2工程結構試驗及其一般過程
2.1工程結構試驗的任務工程結構試驗的任務是在結構或實驗對象上,以儀器設備為工具,利用各種實驗技術為手段,在荷載(重力、機械擾動力、地震力、風力等)或其他因素(溫度、變形沉降等)作用下,通過測試與結構工作性能有關的各種參數(變形、撓度、位移、應變、振幅、頻率等)后進行分析,從而對結構的工作性能作出評價,對結構的承載能力作出正確的估計,并為驗證和發展結構的計算理論提供可靠的依據。
2.2工程結構試驗的分類根據試驗研究目的,主要分為生產鑒定性試驗和科學研究性試驗。
2.2.1生產鑒定性試驗生產鑒定性試驗以直接服務于生產為目的。以工程中實際結構構件為對象,通過試驗或檢測對結構作出技術結論,通常解決以下問題:①檢驗或鑒定結構質量。對一些比較重要的結構,建成后通過試驗,綜合性地鑒定其質量的可靠度。對于預制構件或現場施工的其他構件,在出廠或安裝之前,要求按照相應規范或規程抽樣檢驗,以推斷其質量。②判斷結構的實際承載力。當舊建筑進行擴建、加層或改變結構用途時,往往要求通過試驗確定舊結構的承載能力,為加固、改建、擴建工程提供數據。③處理工程事故、提供技術依據。對于遭受火災、爆炸、地震等原因而損傷的結構,或在建造使用中有嚴重缺陷的結構,往往要求通過試驗和檢測,判斷結構在受災破壞后的實際承載能力,為結構的再利用和處理提供技術依據。
2.2.2科學研究性試驗科學研究性試驗的目的是為結構的理論計算和研究服務。它按照事先周密考慮的計劃來進行。試驗的對象是專為試驗而設計制造的。突出研究的主要問題,消除一些對結構上實際影響的次要因素,使試驗工作合理,觀測數據易于分析和總結,達到理論研究的目的。①驗證結構設計理論的假定。在結構設計中,人們常對結構構件的計算圖式和本構關系作某些簡化假定,通過試驗來加以驗證,滿足要求后用于實際工程中的結構計算。在結構靜力和動力分析中,本構關系的模型化則完全是通過試驗加以確定的。②提供設計依據。我國現行的各種結構設計規范除了總結已有的大量科學實驗的成果和經驗外,為了理論和設計方法的發展,還進行了大量的結構試驗以及實體建筑物的試驗,為編制和修改結構設計規范提供試驗數據。對于特種結構,應用理論分析的方法達不到理想的結果時,用結構試驗的方法確定結構的計算模式和公式的系數,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③提供實踐經驗。一種新材料的應用,一個新結構的設計或一項新工藝的施工,往往要經過多次的工程實踐和科學試驗,從而積累資料,使設計計算理論不斷改進和完善。
2.3工程結構試驗加載設備與測量方法
2.3.1加載設備一般供試驗用的加載裝置除實物加載外,可用千斤頂、液壓試驗裝置、計算機與加振器聯機系統、模擬地震振動臺、人工爆炸等,以模擬對結構或構件的實際的各種作用。在全部試驗承力裝置中有支座、支墩、反力架、反力墻及試驗臺座等。
2.3.2測量方法①機測法。利用機械儀表測量所需的數據或參數,機測法適應性強、簡便、可靠、經濟,是結構試驗中最常用的測量手段。②電測法。通過傳感元件把試驗需要測量的數據或參數,轉換為電阻、電容、電感、電壓或電流等電量參數,經放大器放大,然后進行測量,由指示記錄設備記錄和顯示,這種轉換和測量技術稱為非電量電測技術,具有準確、快速測量、自動控制、連續記錄和遠距離操縱等優點。與計算機聯機,還可根據測量結果自行判斷和運算。③光測法。利用光的準直性對測量參數放大、轉換、實現連續記錄,阻尼小、響應快(如光線示波記錄儀)。也可利用光敏材料的物理化學原理和力學特性在偏振光作用下產生的光學效應,測定應力場(如光彈儀),簡便、可靠、直觀性好;及激光測量位移和激光全息的應用。④其他方法。利用光、電、磁、聲等間接物理量與材料或結構構件某一性能間的關系為基礎進行測量。如超聲波探測儀利用超聲波在混凝土中傳播速度測定混凝土強度。分析處理結果,再還原成某種模擬量并顯示出來,使數據的采集、測量和分析處理自動化。
2.4工程結構試驗的一般過程工程結構試驗大致可分為試驗規劃、試驗準備、試驗加載測試和實驗資料整理分析四個階段。
2.4.1試驗規劃階段試驗規劃是指導整個試驗工作的綱領性技
術文件,因而試驗規劃的內容應盡可能地細致和全面,規劃的任何一點疏忽可能導致試驗的失敗。
科學研究性試驗的規劃,首先應根據研究課題,了解其發展現狀和前景,并通過收集和查詢有關文獻資料,確定實驗研究的目的和任務,確定試驗的規模和性質;在此基礎上決定試件設計的主要組合參數,并根據試驗設備的能力確定試件的外形和尺寸;進行試件設計及制作;確定加載方法和設計支承系統;選定量測方法;進行設備和儀表的率定;作好材料性能試驗或其他輔助試件的試驗;制定試驗安全防護措施;提出試驗進度和技術人員分工;編寫材料需用計劃,經費開支及預算,試驗設備、儀表及附件清算等。
2.4.2試驗準備階段試驗準備階段是將規劃階段確定的試件按要求制作安裝與就位,將加載設備和測試儀表安裝就位,并完成輔助試驗工作。試件制作完畢后,要進行實際幾何尺寸的測量和外觀質量檢查,達到設計要求的才能安裝就位。加載設備和測試儀表安裝就位前,應完成相應的設備調試與儀表標定工作,性能正常的才可正式安裝。輔助試驗完成后,要及時整理試驗結果并作為結構試驗的原始數據,對試驗規劃階段確定的加載制度控制指標進行必要的修正。
2.4.3試驗加載測試階段對試件施加外荷載是整個試驗工作的中心環節,參加試驗的每個工作人員應各就各位,各盡其職,做好本崗工作,試驗期間,一切工作都要按照試驗的程序進行。對試驗起控制作用的重要數據應隨時整理和分析,必要時還應跟蹤觀察其變化情況,并與事先計算的理論數據進行比較,如有反?,F象應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否則不得繼續加載試驗。
試驗工程中除認真讀數和記錄外,必須仔細觀察結構的變形,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出現、走向及寬度,構件的破壞特征等。試件破壞后要繪制破壞特征圖,有條件的可拍成錄像,作為原始資料保存,以便研究分析時使用。:
2.4.4試驗資料整理分析階段通過試驗準備和加載試驗階段,獲得了大量數據和有關資料后,一般不能直接回答試驗研究所提出的各類問題,必須將數據進行科學的整理、分析和計算,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后根據試驗數據和資料編寫試驗報告。
以上各個階段的工作性質雖有差別,但它們都是相互制約的,各階段的工作沒有明顯的界限,制定計劃時不能只孤立地考慮某一階段的工作,必須兼顧各個階段的特點和要求,做出綜合性的決策。
3工程結構試驗在工程結構理論發展中的作用
現代科學研究包括理論研究和試驗研究,理論的發展需要試驗來驗證。受彎梁斷面的應力分布的研究,經歷了由假設—簡單試驗—理論分析—試驗檢驗的階段,前后二百多年的時間,說明了試驗在理論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科學的發展都是以技術的突破為轉機的。試驗驗證理論,而理論的發展又將試驗推向更高的階段。結構試驗與結構理論的發展是聯系緊密,相互促進發展。理論分析的方法雖然給出了結構應力分析的基本方程式,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采用解析方法常會遇到計算方面的困難,只能對有限的一些簡單問題得出精確解。如幾何形狀、邊界條件、承受荷載復雜的結構,常需要進行一些假設,而假設與實際影響的大小,要通過試驗驗證。因此,所得結果為近似的,還要用試驗證實能否用于實際工程。對于一些三維問題、應力集中和非勻質材料結構,僅靠理論解析方法求解十分困難,有時得不出結果,需要用試驗的方法得出計算的公式。
結構試驗是研究和發展結構理論的重要手段。從確定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到驗證梁、板、柱等單個構件的計算方法及至建立復雜結構體系的計算理論,都離不開試驗研究。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磚石結構的計算理論大都是以試驗研究的直接結果作為基礎的。工程結構都是以各種工程材料為主體構成的不同類型的承重構件相互連接而成的組合體。為滿足結構在功能及使用上的要求,必須使得這些結構在規定的使用期內能安全有效地承受外部及內部形成的各種作用。為了進行合理的設計,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在各種作用下結構的實際工作狀態,了解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剛度、受力性能以及實際所具有的安全儲備。在應力分析工作中,也可以采用實驗應力分析方法來解決。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它不僅為用數學模型方法進行計算分析創造了條件,同樣為結構試驗實現自動化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實現荷載模擬、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使結構試驗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計算機也加強了人們進行結構試驗的能力。因此,結構試驗仍然是發展結構理論和解決工程設計方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結構工程學科的發展演變過程中結構試驗本身成為一門真正的試驗科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茖W實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本質的一個源泉,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事物的內在規律。在工程結構學科中,人們為了正確認識結構的性能和不斷深化這種認識,結構試驗也是一種已被實踐所證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天穩.土木工程結構試驗[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2]易偉建,張望喜.建筑結構試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篇7
醫學論文(論著)的具體撰寫,一般可分為題目、序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項。
題目:論文的題目必須切合內容而簡明扼要、突出重點,能夠明確表達論文的性質和目的。題目一般都采用主要由名詞組成的詞組來表達,且標題不宜過長(一般少于20字)。
摘要:全文通過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結果,資料數據,提出有意義的結論(包括陽性及陰性)。具體按四要素來書寫中、英文摘要: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結論中英文內容要一致。字數控制200字左右。關鍵詞或主題詞5條。英文摘要尚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作者應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 序言:過去研究的情況、方法、目的和所獲得的主要成果或特點。這段文字不宜超過100~200字。
材料和方法:這是執行科研的關鍵部分,對于要進行的研究工作,必須按照實際情況,在事先選擇好合適的即合乎一定條件的、一定數量的研究對象采用一定的實驗、診斷或治療方法(包括實驗步驟、方法、器材試劑、藥品;經過一定時期的觀察,相同條件下的對照組,與他人結果比較并綜合分析。這部分內容要求簡明準確、材料完整及可信。
結果:把全部原始資料集中起來,在處理這些原始資料時,應是隨機,客觀地加以分析,不應有意無意地加以挑選。對于一些陰性結果,不必一一列出。盡量組織嚴密,符合邏輯、進行對比觀察。
討論:論文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務是探討;結果的意義。
討論的主要內容包括;主要的原理和概念實驗條件的優缺點本人結果與他人結果的異同,突出新發現、新發明;解釋因果關系,說明偶然性與必然性;尚未定論之處,相反的理論;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篇8
[論文關鍵詞]高層建筑;結構特點;結構體系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近十幾年我國已建成高層建筑萬棟,建筑面積達到2億平方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深圳地王大廈81層,高325米;廣州中天廣場80層,高322米;上海金茂大廈88層,高420.5米。另外在南寧市也建起第一高樓:地王國際商會中心即地王大廈共54層,高206.3米。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全國各地的高層建筑不斷涌現,作為土建工作設計人員,必須充分了解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特點及其結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設計達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的基本原則。
一、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特點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低層、多層建筑結構相比較,結構專業在各專業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結構體系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體形、樓層高度、機電管道的設置、施工技術的要求、施工工期長短和投資造價的高低等。其主要特點有:
(一)水平力是設計主要因素
在低層和多層房屋結構中,往往是以重力為代表的豎向荷載控制著結構設計。而在高層建筑中,盡管豎向荷載仍對結構設計產生重要影響,但水平荷載卻起著決定性作用。因為建筑自重和樓面使用荷載在豎向構件中所引起的軸力和彎矩的數值,僅與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載對結構產生的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豎向構件中所引起的軸力,是與建筑高度的兩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對一定高度建筑來說,豎向荷載大體上是定值,而作為水平荷載的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其數值是隨著結構動力性的不同而有較大的變化。
(二)側移成為控指標
與低層或多層建筑不同,結構側移已成為高層結構設計中的關鍵因素。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載下結構的側向變形迅速增大,與建筑高度H的4次方成正比(=qH4/8EI)。
另外,高層建筑隨著高度的增加、輕質高強材料的應用、新的建筑形式和結構體系的出現、側向位移的迅速增大,在設計中不僅要求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還要求具有足夠的抗推剛度,使結構在水平荷載下產生的側移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內,否則會產生以下情況:
1.因側移產生較大的附加內力,尤其是豎向構件,當側向位移增大時,偏心加劇,當產生的附加內力值超過一定數值時,將會導致房屋側塌。
2.使居住人員感到不適或驚慌。
3.使填充墻或建筑裝飾開裂或損壞,使機電設備管道損壞,使電梯軌道變型造成不能正常運行。
4.使主體結構構件出現大裂縫,甚至損壞。
(三)抗震設計要求更高
有抗震設防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除要考慮正常使用時的豎向荷載、風荷載外,還必須使結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壞、大震不倒。
(四)減輕高層建筑自重比多層建筑更為重要
高層建筑減輕自重比多層建筑更有意義。從地基承載力或樁基承載力考慮,如果在同樣地基或樁基的情況下,減輕房屋自重意昧著不增加基礎造價和處理措施,可以多建層數,這在軟弱土層有突出的經濟效益。
地震效應與建筑的重量成正比,減輕房屋自重是提高結構抗震能力的有效辦法。高層建筑重量大了,不僅作用于結構上的地震剪力大,還由于重心高地震作用傾覆力矩大,對豎向構件產生很大的附加軸力,從而造成附加彎矩更大。
(五)軸向變形不容忽視
采用框架體系和框架——剪力墻體系的高層建筑中,框架中柱的軸壓應力往往大于邊柱的軸壓應力,中柱的軸向壓縮變形大于邊柱的軸向壓縮變形。當房屋很高時,此種軸向變形的差異將會達到較大的數值,其后果相當于連續梁中間支座沉陷,從而使連續梁中間支座處的負彎矩值減小,跨中正彎矩值和端支座負彎矩值增大。
(六)概念設計與理論計算同樣重要
抗震設計可以分為計算設計和概念設計兩部分。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計算是在一定的假想條件下進行的,盡管分析手段不斷提高,分析的原則不斷完善,但由于地震作用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地基土影響的復雜性和結構體系本身的復雜性,可能導致理論分析計算和實際情況相差數倍之多,尤其是當結構進入彈塑性階段之后,會出現構件局部開裂甚至破壞,這時結構已很難用常規的計算原理去進行分析。實踐表明,在設計中把握好高層建筑的概念設計也是很重要的。
二、高層建筑的結構體系
(一)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原則
1.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應與建筑、設備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并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
2.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應重視結構選型和構造,擇優選擇抗震及抗風性能好而經濟合理的結構體系與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強構造連接。在抗震設計中,應保證結構整體抗震性能,使整個結構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延性。
(二)高層建筑結構體系及適用范圍
目前國內的高層建筑基本上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其結構體系有: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等。
1.框架結構體系??蚣芙Y構體系是由樓板、梁、柱及基礎四種承重構件組成。由梁、柱、基礎構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結構,各平面框架再由連系梁連系起來,即形成一個空間結構體系,它是高層建筑中常用的結構形式之一。
框架結構體系優點是:建筑平面布置靈活,能獲得大空間,建筑立面也容易處理,結構自重輕,計算理論也比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造價較低。
框架結構的缺點是:框架結構本身柔性較大,抗側力能力較差,在風荷載作用下會產生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載作用下,非結構構件破壞比較嚴重。
框架結構的適用范圍:框架結構的合理層數一般是6到15層,最經濟的層數是10層左右。由于框架結構能提供較大的建筑空間,平面布置靈活,可適合多種工藝與使用的要求,已廣泛應用于辦公、住宅、商店、醫院、旅館、學校及多層工業廠房和倉庫中。
2.剪力墻結構體系。在高層建筑中為了提高房屋結構的抗側力剛度,在其中設置的鋼筋混凝土墻體稱為“剪力墻”,剪力墻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個房屋的抗剪強度和剛度,墻體同時也作為維護及房間分格構件。
剪力墻結構中,由鋼筋混凝土墻體承受全部水平和豎向荷載,剪力墻沿橫向縱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軸線斜交布置,它剛度大,空間整體性好,用鋼量省。歷史地震中,剪力墻結構表現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害較少發生,而且程度也較輕微,在住宅和旅館客房中采用剪力墻結構可以較好地適應墻體較多、房間面積不太大的特點,而且可以使房間不露梁柱,整齊美觀。
剪力墻結構墻體較多,不容易布置面積較大的房間,為了滿足旅館布置門廳、餐廳、會議室等大面積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樓底層布置商店和公共設施的要求,可以將部分底層或部分層取消剪力墻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墻結構。
在框支剪力墻中,底層柱的剛度小,形成上下剛度突變,在地震作用下底層柱會產生很大內力及塑性變形,因此,在地震區不允許采用這種框支剪力墻結構。
3.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墻,可以組成框架—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既有框架結構布置靈活、使用方便的特點,又有較大的剛度和較強的抗震能力,因而廣泛地應用于高層建筑中的辦公樓和旅館。
4.筒體結構體系。隨著建筑層數、高度的增長和抗震設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狀態的框架、剪力墻來組成高層建筑結構體系,往往不能滿足要求。這時可以由剪力墻構成空間薄壁筒體,成為豎向懸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強梁的剛度,也可以形成空間整體受力的框筒,由一個或多個筒體為主抵抗水平力的結構稱為筒體結構。通常筒體結構有:
(1)框架—筒體結構。中央布置剪力墻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邊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這種結構受力特點類似框架—剪力墻結構,目前南寧市的地王大廈也用這種結構。
(2)筒中筒結構。筒中筒結構由內、外兩個筒體組合而成,內筒為剪力墻薄壁筒,外筒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米)組成的框筒。由于外柱很密,梁剛度很大,門密洞口面積小(一般不大于墻體面積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間整體作用,類似一個多孔的豎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風和抗震性能。目前國內最高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如上海金茂大廈(88層、420.5米)、廣州中天廣場大廈(80層、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結構。
(3)成束筒結構。在平面內設置多個剪力墻薄壁筒體,每個筒體都比較小,這種結構多用于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筑中。
(4)巨型結構體系。巨型結構是由若干個巨柱(通常由電梯井或大面積實體柱組成)以及巨梁(每隔幾層或十幾個樓層設一道,梁截面一般占一至二層樓高度)組成一級巨型框架,承受主要水平力和豎向荷載,其余的樓面梁、柱組成二級結構,它只是將樓面荷載傳遞到第一級框架結構上去。這種結構的二級結構梁柱截面較小,使建筑布置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平面空間。
除以上介紹的幾種結構體系外,還有其他一些結構形式,也可應用,如薄殼、懸索、膜結構、網架等,不過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還是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和筒體等四種結構。
[參考文獻]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2]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篇9
〔關鍵詞〕無筋砌體配筋砌體綠色建材
Inthispaper,abriefintroductiontotheachievementsinthefieldofmasonrysincethefoundingofP.R.China,whichincludetheusageofallkindsofmasonrystructures,thedevelopmentofnewmasonrymaterialsanditsstructuresandsystems,thestudiesandresearchesonmasonrytheory.Arecommendationtothedevelopmentofmasonryinfuturebasedontheauthorsknowledge.
〔keywords〕unreinforcedmasonry;reinforcedmasonry;greenbuildingmaterial.
中國是砌體大國,在歷史上有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它是兩千多萬年前用“秦磚漢瓦”建造的世界上最偉大的砌體工程之一;有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興修水利,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現存河北趙縣安濟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橋。該橋已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選入世界第12個土木工程里程碑。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自豪和繼承的,也對弘揚我國文化遺產起到積極作用。[1]解放后我國在砌體結構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分三個方面加以概要介紹。
一砌體結構量大面廣[2]
解放以來我國磚的產量逐年增長,據統計[3],1980年的全國年產量為1600億塊,1996年增至6200億塊,為世界其它各國磚每年產量的總和。全國基建中采用砌體作墻體材料約占90%左右。在辦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磚墻承重。50年代這類房屋一般為3-4層,現在已為5-6層,不少城市一般建到7-8層?,F在每年興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積多達1億m2以上。根據重慶市1980~1983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積為503萬m2,其中采用磚承重的占98%,7~7層以上的占50%,1972年還建成12層住宅。
在中小型單層工業廠房和多層輕工業廠房,以及影劇院、食堂、倉庫等建筑也廣泛采用磚墻、柱承重結構。
磚石結構還用于建造各種構筑物。如鎮江市建成的頂部外經2.18m、底部外徑4.78m、高60m的磚煙囪;用料石建成的80m排氣塔;在湖南建造的高12.4m、直徑6.3m、壁厚240mm的磚砌糧倉群;福建用毛石建造的橫跨云宵—東山兩縣的大型引水工程—向東渠,其中陳岱渡槽全長4400m,高20m,槽支墩共258座,工程規模宏大。此外我國在古代建橋技術的基礎上,于1959年建成跨度60m、高52m的石拱橋,接著又建成了敞肩式現代公路橋,最大跨度達120m——湖南烏巢河大橋。我國建成的100m以上的石拱橋有10座(包括烏巢河橋),每座都有新發展和世界紀錄。
我國還積累了在地震區建造砌體結構房屋的寶貴經驗。我國絕大多數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設防區。地震烈度≤6度的砌體結構經受了地震的考驗。經過設計和構造上的改進和處理,還在7度區和8度區建造了大量的砌體結構房屋。據不完全統計,從80年代初至今10多年間我國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層砌體結構房屋建筑面積已達70-80億m2[4]。
二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的研究與應用
60年代以來,我國粘土空心磚(多孔磚)的生產和應用有較大的發展,在南京建造了6-8層的空心磚承重的旅館。當時空心磚孔洞率為22%,與實心磚強度等效,但可減輕自重17%、墻厚減小20%,節省砂漿20~30%,砌筑工時少20-25%,墻體造價降低19~23%。根據節能進一步要求,近年來我國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制造出規格為380×240×190、孔洞率為40%的燒結保溫空心磚(塊),這種保溫磚的密度為1012kg/m3,抗壓強度10.5Mpa,熱阻1.649m2K/W。在主要力學和熱工性能的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5]。《多孔磚砌體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行業標準,為這種磚的推廣創造了條件。
近10余年來,采用砼、輕骨料砼或加氣砼,以及利用河砂、各種工業廢料、粉煤灰、煤干石等制無熱料水泥煤渣砼砌塊或蒸壓灰砂磚、粉煤灰硅酸鹽磚、砌塊等在我國有較大的發展。1958年建成采用砌塊作墻體的房屋,經過四十多年的實踐,砌塊墻體已成為我國墻體革新的有效途徑之一。砌塊種類、規格較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塊較為普遍,在小型砌塊中又開發出多種強度等級的承重砌塊和裝飾砌塊。據不完全統計[6],1996年全國砌塊總產量約為2500萬m3,各類砌塊建筑
約5000萬m2,近十年砼砌塊與砌塊建筑的年遞增都在20%左右,尤其以大中城市推廣迅速,以上海推廣砌塊建筑為例,1994年約50萬m2,1995年100萬m2,1996年約150萬m2,到1999年一季度累計完成的砌塊建筑450萬m2。這些砌塊建筑大多是多層的,至于中高層、高層砌塊建筑我國于80年代就著手和進行試點工作,如1982年建成的廣西區科委十層砌塊住宅試驗樓、1986年建成的廣西區建二公司十一層小砌塊試驗樓(7度設防),[7]為我國砌塊中高層的發展作了開創性的工作。從90年代初期,在總結國內外配筋砼砌塊試驗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我國在配筋砌塊結構的配套材料、配套應用技術的研究上獲得了突破,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更具代表性和針對性的試點工程[10],如1997年建成的盤錦市國稅局15層砌塊住宅,1998年建成的上海砼空心磚塊配筋砌體住宅試點工程[8]。試點工程實踐表明,中高層配筋砌塊建筑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前者15層砌塊建筑,節省鋼材45%、土建造價降低18%;上海18層節約鋼材25%,土建造價降低7.4%。因此,將中高層配筋砌塊結構體系納入到我國砌體結構設計規范中是理所當然的。由此可見,作為粘土磚的主要替代材和某些功能強于粘土磚的砌塊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我國在50年代~70年代,采用預制大型墻板建造多層住宅,如采用振動磚墻板、煙灰煤渣、礦渣砼墻板建造了幾十萬m2的建筑。近10多年來北京等地采用內澆(砼)外砌的混合結構建造中高層建筑,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最近幾年清華大學開展了多層大開間砼核心筒、砌體外墻的混合結構的試驗研究和小規模試點工程,在改進和擴展砌體結構的性能和應用范圍作了有益的探索。[12、13]
我國配筋砌體應用研究起步較晚,60年代衡陽和株州一些房屋的部分墻、柱采用網狀配筋砌體承重,節省綱材和水泥。1958~1972年在徐州采用配筋磚柱建筑了12-24m、吊車起重量50-200t的單層廠房36萬m2,使用情況良好。70年代以來,尤其是1975年海城—營口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對設置構造柱和圈梁的約束砌體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其成果引入我國抗震設計規范。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在磚墻中加大加密構造柱形成所謂強約束砌體的中高層結構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遼寧省沈陽市、江蘇徐州、湖南長沙、蘭州等地先后建造了8~9層上百萬m2的這類建筑,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這些研究成果有的已納入到地方標準或國家標準[14、15、16]。這是我國科研工作者在粘土磚砌體低強材料情況下,向中高層作出的貢獻。利用如此低的砌體材料在地震區建造如此之高的建筑唯有中國!
和約束配筋砌體對應的是所謂均勻配筋砌體,即國外廣泛應用的配筋砼砌塊剪力墻結構,這種砌體和綱筋砼剪力墻一樣,對水平和豎向配筋有最小含鋼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類同于砼剪力墻結構,它是利用配筋砌塊剪力墻承受結構的豎向和水平作用,是結構的承重和抗側力構件。配筋砌體具有強度高、延性好,和鋼筋砼剪力墻性能十分類似,可以用于大開間和高層建筑結構[6]。如美國抗震規范規定,配筋砌體的適用范圍同鋼筋砼結構。我國在80年代初期主持編制國際標準《配筋砌體設計規范》[11]起至今對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試驗研究[7、8、9],表明用配筋砌體可建造一定高度的既經濟又安全的建筑結構,如廣西的10-11層、盤錦的15層、上海的18層等。目前正在籌建的配筋砌塊高層有首鋼十八層配筋砌塊住宅工程(8度設防),遼寧撫順6棟16層砌塊住宅、哈爾濱2棟18層砌塊住宅等??梢娕浣钇鲶w中高層的研究和應用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我國有著用磚砌筑拱和券的豐富經驗,解放以來,又向新的結構形式和大跨度方向發展。50-60年代修建了一大批磚拱屋蓋和樓蓋,還建成了10.5×11.3m的扁球形磚殼屋蓋,16×16m的雙曲扁球型磚薄殼和40m直徑的園形球磚殼。60年代南京用帶勾空心磚建成14×10m雙曲扁殼屋蓋倉庫,以及10m直徑的園形殼屋蓋油庫,在西安建成了24m雙曲扁殼屋蓋等。70年代我國還在閩清梅溪大橋工程中建成88m跨的(砼助)雙曲磚拱橋等。
三砌體結構理論研究與計算方法
解放前直至1950年我國談不上有任何結構設計理論。國家建委于1956年批準在我國推廣應用蘇聯《磚石及鋼筋磚石結構設計標準和技術規范》NUTY120-55,直到60年代。60~70年代初,在我國有關部門的領導和組織下,在全國范圍內對磚石結構進行了比較大規模的試驗研究和調查,總結出一套符合我國實際、比較先進的磚石結構理論、計算方法和經驗。在砌體強度計算公式、無筋砌體受壓構件的承載力計算、按剛彈性方案考慮房屋的空間工作,以及有關構造措施方面具有我國特色。在此基礎上于1973年頒布了國家標準《磚石結構設計規范》GBJ3-73。這是我國第一部磚石結構設計規范。從此使我國的砌體結構設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為修訂GBJ3-73規范,我國對砌體結構進行了第二次較大規模的試驗研究,其中收集我國歷年來各地試驗的砌體強度數據4023個,補充長柱受壓試件近200個,局壓試件100多個,墻梁試件200多根及2000多個有限元分析數據和進行了11棟多層的磚房空間性能實測和大量的理論分析工作等。這樣在砌體結構的設計方法、多層房屋的空間工作性能、墻梁的共同工作,以及砌塊的力學性能和砌塊房屋的設計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此外對配筋砌體、構造柱和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方面也進行了許多試驗研究。相繼出版了《中型砌塊建筑設計與施工規范》JGJ5-80、《砼小型空心砌塊建筑設計與施工規程》JGJ14-82、《冶金工業廠房鋼筋砼墻梁設計規程》YS07-79、《多層磚房設置鋼筋砼構造柱抗震設計與施工規程》JGJ13-82等,特別是《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使我國砌體結構設計理論和方法趨于完善。我國砌體結構可靠度的設計方法,已達到當前的國際先進水平。對于多層砌體房屋的空間工作,在墻梁中考慮墻和梁的共同工作和局壓設計方法等專題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近10余年來,特別是《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頒行后,進入了第三次較大規模的修訂時期。如1995年頒行的《砼小型空心磚塊建筑技術規程》JGJ/T14-95,通過試驗增強抗震構造措施,使原規范(JGJ14-82)可增加一層,擴大了地震區的應用范圍。1999年6月1日頒行的《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98,取代了《磚石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203-83。它主要補充了近年來新型材料和配筋砌體施工技術、施工質量控制等級方面的內容。目前正在修編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主要在砌體結構可靠度方面、配筋砼砌塊砌體、墻梁的抗震方面作了調整和補充。砌體結構可靠度,根據我國當前國情,作了適當的上調。這樣作主要為促進采用較高等級的砌體材料,提高耐久性和適當提高抗風險能力。配筋砌體,特別是配筋砼砌塊中高層,根據我國主編的國際標準《配筋砌體結構設計規范》和我國近年來各地較大規模的試驗研究和試點建筑的經驗,使我國配筋砌體的理論更完善,應用范圍和限制有了較大的擴展和突破。如其應用范圍,已達到鋼筋砼剪力墻的適用范圍。配筋灌孔砼砌塊砌體是作為一個體系納入到砌體規范中的,它的未來的實施,對促進我國砌塊結構向高檔次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本次修訂增補了墻梁在地震區的設計方法,進一步擴大了這種結構形式的使用范圍。另外根據多年來砌體結構,特別是新型墻體材料結構的溫度裂縫、干燥收縮裂縫普遍比較嚴重,進行深入研究后,增加了比較有效的抗裂構造措施。
我國砌體結構理論近年來有較大提高,反映在《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頒行前后,陸續出版了許多教材和著作,如丁大鈞主編的《砌石結構》、《砌體結構學》、施楚賢主編的《砌體結構理論與設計》,以及《砌體結構論文集》、《砌體結構設計手冊》等。這些對促進我國砌體結構的發展有一定作用。
四展望
砌體是包括多種材料的塊體砌筑而成的,其中磚石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幾千年來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易于取材、生產和施工,造價低廉,致今仍成為我國主導的建筑材料。但是我國的砌體材料普遍存在著自重大、強度低、生產能耗高、毀田嚴重、施工機械化水平較低,和耐久性、抗震性能較差等弊病。因此我認為要針地這些問題開展下列方面的工作。
1、積極開發節能環保形的新型建材[3]
1988年第一次國際材料研究會議上首次提出“綠色建材”的概念,1992年6月聯大巴西里約熱內盧環境和發展世界各國首腦會議,通過了“21世紀議程”宣言,確認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其目標是:依據環境再生、協調共生、持續自然的原則,盡量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盡可能對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凈化。保護生態環境以確保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發達國家在實施《綠色建材》計劃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我國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首腦會議為契機,遵照同志“經濟的發展,必須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決不能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動起來,廣泛研制“綠色建材”產品,取得了初步成果。
1)加大限制高能耗、高資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產品的生產力度。如對粘土磚(按1996年生產6000億塊的代價是毀田10萬多畝、能耗6000萬噸標煤)國家早就出臺了減少和限制的政策。近年的限制力度越來越大,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建筑上不準采用粘土實心磚,這間接地促進了其它新材的發展。
2)大力發展蒸壓灰砂廢渣制品。這包括鋼渣磚、粉煤灰磚、爐渣磚及其空心砌塊、粉煤灰加氣砼墻板等。這些制品我國80年代以前生產量曾達2.5億塊,吃掉工業廢渣幾百萬噸,但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廠家已停產,致使粘土磚生產回潮。今后應加大科研投入、改進工藝、提高產品性能和強度等級、降低成本,向多功能化發展。
3)利用頁巖生產多孔磚。我國頁巖資源豐富,分布地域較廣。燒結頁巖磚具有能耗低、強度高、外觀規則,其強度等級可達MU15~MU30,可砌清水墻和中高層建筑。頁巖磚在四川、湖北和大連等地已初步應用。如城都的“綿城苑”小區16萬m2的建筑均采用這種磚。
4)大力發展廢渣輕型砼墻板。這種輕板利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骨料為陶粒、礦渣或爐渣等輕骨料,加入玻璃纖維或其它纖維。以及其它輕材料墻板,提高砌體施工技術的工業化水平。
5)GRC板的改進與提高。這種板自重輕、防火、防水、施工安裝方便。GRC空心條板是大力發展的一種墻體制品,需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裝配,以提高板的產量和質量。
6)蒸壓纖維水泥板。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粉煤灰生產國,僅電力工業年排灰量達上億噸,目前的利用率僅為38%。其實粉煤灰經處理后可生產價值更高的墻體材料。如高性能砼砌塊、蒸壓纖維增強粉煤灰墻板等。它具有容重低、導熱系數小、可加工性強、顏色白凈的特點,目前全國的產量已達700萬m2。
7)大力推廣復合墻板和復合砌塊。目前國內外沒有單一材料,既滿足建筑節能保溫隔熱,又滿足外墻的防水、強度的技術要求。因此只能用復合技術來滿足墻體的多功能要求。如鋼絲網水泥夾芯板。目前看來,現場濕作業,抹灰后難以克服龜裂現象有待改進。
復合砌塊墻體材料,也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如采用礦渣空心磚、灰砂砌塊、砼空心砌塊中的任一種與絕緣材料相復合都可滿足外墻的要求,目前已有少量生產。我國在復合墻體材料的應用方面已有一定基礎,宜進一步改善和完善配套技術,大力推廣,這是墻體材料“綠色化”的主要出路。
2、發展高強砌體材料
目前我國的砌體材料和發達國家相比,強度低、耐久性差。如粘土磚的抗壓強度一般為7.5~15Mpa,承重空心磚的孔隙率≤25%。而發達國家的抗壓強度一般均達到30~60Mpa,且能達到100Mpa,承重空心磚的孔洞率可達到40%,容重一般為13KN/m3,最輕可達0.6KN/m3。根據國外經驗和我國的條件,只要在配料、成型、燒結工藝上進行改進,是可以顯著提高燒結磚的強度和質量的。如我國中美合資大連太平洋磚廠可生產出20Mpa~100Mpa的頁巖磚。由于強度高、耐久性、耐磨性和獨特的色彩,可作清水墻和裝飾材料,已出口和廣泛用于高檔建筑。高強塊材具有比低強材料高得多的價格優勢。
根據我國對粘土磚的限制政策,可就地取材、因地植宜,在粘土較多的地區,如西北高原,發展高強粘土制品、高空隙率的保溫磚和外墻裝飾磚、塊材等;在少粘土的地區發展高強砼砌塊、承重裝飾砌塊和利廢材料制成的砌塊等。
在發展高強塊材的同時,研制高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目前的砂漿強度等級最高為M15。當與高強塊材匹配時需開發大于M15以上的高性能砂漿。我國正在起草的《砼小型空心砌塊砂漿和灌孔砼》行業標準中砂漿的強度等級為M5~M30,灌孔砼的強度等級為C20~C40,這是砼砌塊配套材料方面的重要進展,對推動高強砌體材料結構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根據發展趨勢,為確保質量,發展干拌砂漿和商品砂漿具有很好的前景。前者是把所有配料在干燥狀態下混合裝包供應現場按要求加水攪拌即可。天津舒布洛克水泥砌塊公司已供應這種干拌砂漿,價格約高20%左右。商品砂漿的優點同商品砼。這類砂漿的發展一旦取代傳統砂漿,將是一個多么巨大的變化!
3、繼續加強配筋砌體和預應力砌體的研究。
我國雖已初步建立了配筋砌體結構體系,但需研制和定型生產砌塊建筑施工用的機具,如鋪砂漿器、小直徑振搗棒(ф≤25)、小型灌孔砼澆注泵、小型鋼筋焊機、灌孔砼檢測儀等。這些機具對配筋砌塊結構的質量至關重要。
預應力砌體其原理同預應力砼,能明顯地改善砌體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國外,特別是英國在配筋砌體和預應力砌體方面的水平很高。我國80年代初期曾有過研究,但直至最近才有少數專家研究,如重慶建筑大學的駱萬康教授對預應力磚墻的抗震設計提出了建議。[17]
4、加強砌體結構理論的研究
進一步研究砌體結構的破壞機理和受力性能,通過物理和數學模式,建立精確而完整的砌體結構理論,是世界各國關心的課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具有較好的基礎,有的題目有一定的深度,[18]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十分有利,對促進砌體結構發展也有深遠意義。為此還必須加強對砌體結構的實驗技術和數據處理的研究,使測試自動化,以得到更精確的實驗結果。
正如一位資深砌體結構學者,E、A、James指出“砌體結構經歷了一次中古歐洲的文藝復興,其有吸引力的功能特性和經濟性,是它獲得新生的關鍵。我們不能停留在這里。我們正在進一步賦予砌體結構的新的概念和用途”。我們對砌體結構的未來充滿信心,在黨的方針政策的正確指引下,堅持科學態度,敢于創新,不斷努力,為我國及世界的砌體結構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丁大鈞.《砌體結構》教學芻議.建筑結構.1999.(3)
2、施楚賢主編.砌體結構理論與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3、周玉琴等.淺談新世紀“綠色建材”在國內外發展趨勢.天津墻改辦.墻改與節能.1999.(2)
4、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修訂組.我國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設定水平分析與改進意見.1999.7
5、鄭墨林.燒結保溫空心砌塊的性能與應用初探.天津墻改辦.墻改與節能.1999.(2)
6、苑振芳.砼砌塊建筑發展現狀及展望.工程建設標準化.1998.(6)
7、廣西建科所.抗震設防(7度)配筋小砌塊高層建筑研究—成果鑒定資料.1987.12
8、肖小松.砼砌體的性質.同濟大學博士后工作報告.1998.5
9、謝小軍.砼小砌塊砌體力學性能及其配筋砌體抗震性能的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1998
10、苑振芳.15層配筋砌塊住宅試點工程簡介.施工技術.1998.(7)
11、苑振芳.國際標準《配筋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簡介.工程建設標準化.1995.(5)
12、方鄂華等.砼筒一組合墻及開洞組合墻模型試驗及承載力研究.建筑技術.1997
13、王紹豪等.帶砼筒大開間磚混結構靈活住宅結構設計建議.建筑技術.1997
14、沈陽市建設標準《鋼筋砼—磚組合墻結構技術規程》SYJB2-95
15、江蘇省地方標準《約束磚砌體建筑技術規程》DB32/113-95
16、甘肅省標準《中高層磚墻與砼剪力墻組合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試行)》DBJ25-56-95
篇10
論文摘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一直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重點。本文通過對美國投資銀行的股權結構特征、董事會構成、員工激勵機制、監督約束機制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等五個方面的深入分析,對深化我國金融機構改革,特別是證券投資機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美國投資銀行的股權結構特征
(一)美國投資銀行股權結構極為分散
一是在美國投資銀行的股權結構中,雖然機構投資者股東占有多數,但股權卻被眾多的機構投資者所分散。我們選取2000年9月12日總市值排名前5位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添惠、高盛、美林、嘉信、雷曼兄弟來分析,可計算出這5家投資銀行的機構投資者股東(加權)平均持股比重為49.3%;它們由數百個甚至1000多個機構投資者擁有。如摩根士丹利添惠的機構投資者股東持股比重為54%,這部分股權分散在1822個機構投資者手中。
二是個人投資者所擁有的投資銀行股權占有重要地位。美國十大投行的個人投資者平均持股比重為53.5%,遠遠高出S&P500公司的個人投資者平均持股比重42.8%,其中高盛的個人投資者股東持股比重高到86%;TDWaterhouse-GROUP?熏Inc.的個人投資者股東持股比重更是高達95%。
三是投資銀行的股權集中度較低。在美國前五大投行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重超過5%的只有一家,十大投行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重超過了5%的也只有3家;其中高盛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重僅為1.72%;TDWaterhouseGROUP?熏Inc.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重只有1.52%。前五大投行中只有美林證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重較高,為13.35%。如以投行前五大股東持股比重作為股權集中度的衡量指標,則美國五大投行的平均股權集中度僅為15.6%;TDWaterhouseGROUP?熏Inc的股權集中度為3.34%,摩根士丹利添惠的股權集中度為4.56%。
(二)美國投資銀行的股權具有高度流動性
美國投資銀行絕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其發行的股票大多是可以在證券市場上公開交易的活性股(即扣除公司高管人員和員工的內部持股、持股比例達5%以上的股東所持股票以及其他在交易上受到限制的股票后,其余交易比較活躍的股票)。在美國前五大投資銀行中,活性股(加權)平均所占比重達到74.9%。其中摩根士丹利添惠的活性股比重高達98.2%,美林證券的活性股比重為82%。而美國十大投行中的活性股平均所占比重為68.8%。由于股權比較分散,美國投資銀行的股東直接參與公司治理的成本常常大于其可能獲得的收益,因此股東更傾向于通過在市場上“用腳投票”來間接參與公司治理。
(三)美國投資銀行推行員工內部持股制度
為了有效地激勵員工的工作,美國投資銀行除采用高工資、高獎金對員工進行短期激勵外,還普遍通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來對員工進行長期激勵。通過內部職工持股使公司的高成長性與員工的個人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從制度上保證了投資銀行長期穩定發展。內部持股大多是發起人持有或實施長期激勵策略(如員工持股計劃)而產生的,這部分股權的流動大多受一定限制,反映了經理層和員工持股計劃等激勵約束機制在治理結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10大投資銀行的平均內部持股比重為11.9%,前五大投資銀行平均內部持股數為24.9%,其中高盛內部持股比重最高,達78%。
綜上所述,由于歷史上的銀證分業管理、法規上的限制以及機構投資者對組合投資策略的偏好,美國投行的股權極為分散。在這種高度分散化的股權結構下,機構投資者股東由于本身的短視性、信息和專業能力的局限性、參與治理的成本約束及其公共產品特性,一般不太愿意積極主動的直接參與投行的公司治理,而采取買入和賣出股票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投行經營效益的評判,使投行的股權具有較高的流動性。
二、董事會結構
作為公司股東大會的常設機構,美國投資銀行的董事會和其他行業的公司董事會一樣,負責公司的日常決策。同時,由于美國投資銀行內部不設監事會,因此其董事會還兼有審計監督的職能。一般的,美國投資銀行董事會具有以下特征:
(一)美國投資銀行中獨立董事占有重要地位
美國投行不專設監事會,而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人數較多,獨立董事成為監督公司經營管理的主力。如摩根士丹利添惠的董事會中只有兩個內部董事,美林證券、帝杰則只有3個內部董事。對獨立董事的數量規定,如NACD(1996)要求董事會中獨立董事占“實質性多數”;美國加州公職人員退休基金(Calpers)的《美國公司治理原則》甚至采取了更為極端的準則,認為最“理想”的董事會構成中,CEO是唯一的內部董事,其余完全由外部董事構成。同時,美國投資銀行董事會的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完全由獨立董事組成,這實際上表明了獨立董事可以履行批準管理者薪酬、選擇決定公司審計師、獨立與審計師商討有關會計和內部控制事宜、挑選董事會候選人等職責。
盡管美國投資銀行中的內部董事所占比重很小,但這些內部董事在公司內一般都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如摩根士丹利添惠的兩個內部董事,一個是董事長兼CEO,另一個是首席營運總裁COO。內部董事身居要職,一方面有利于董事會所進行的公司重大經營決策活動;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美國投資銀行董事會與公司經理層之間的界限趨于模糊。這有利于減少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摩擦,但不利于董事會對經理層行使有效的監督和制衡。
(二)美國投資銀行的董事長普遍兼任CEO
美國五大投資銀行的董事長和CEO都是由一人擔任,在美國十大投資銀行中,董事長兼任CEO的比重高達70%,同時,多數董事長在董事會中具有絕對的權威和核心作用,副董事長則輔助董事長工作。
(三)董事會下設各委員會以協助經營決策并行使監督職能
美國投資銀行的董事會大多設有以下三種委員會,這些委員會的負責人主要是獨立董事。①審計委員會:負責督察公司的內部審計程序、財務控制及存在的問題,并和外部審計機構的監督審計相結合,保證公司的運作和財務報告等滿足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②薪酬委員會:制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和分配方案;③提名委員會:對內部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的評價。如美林證券董事會下設稽核與財務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管理發展及薪酬委員會等。這些委員會一方面為董事會提供管理咨詢意見、協助行使決策與監督,另一方面也對公司內部管理的改善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三、激勵機制
西方國家投行一般都制定了明確的薪酬激勵政策。激勵機制采用了流動性、收益性、風險性和期限互不相同的多元化金融工具,激勵機制公開透明,形式靈活,并通過這些不同金融工具的組合運用以達到最佳激勵效果。美國投行的激勵機制具有以下特點:
(一)激勵機制對高級管理人員實行重點傾斜
美國投行對高級管理人員實行重點激勵,給予他們極為豐厚的待遇。以董事長兼CEO的現金收入為例,1999年度,摩根士丹利添惠的董事長兼CEO(Purcell,PhilipJ)總收入達2109.7萬美元,其中工資收入為77.5萬美元,獎金1211.3萬美元,股票期權等其他收入為821萬美元。五大投行的董事長兼CEO總收入平均為1752.4萬美元,其中工資收入66.5萬美元,獎金收入982.18萬美元,股票期權等其他收入703.76萬美元。
概括起來,高管人員的收入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獎金數額遠遠超出工資總額,美國5大投資銀行1999年度董事長兼CEO的獎金平均為其工資的14.8倍;其中高盛董事長兼CEO(Paulson?熏Jr.,HenryM.)的獎金是其工資的53.5倍。
二是股票期權等其它激勵性收入在現金總收入中占有很高比重,美國前5大投資銀行董事長兼CEO的股票期權等其它收入在其總收入中所占比重高達40.2%。中國
三是對高管人員的股票期權激勵程度總體較高。主要表現是高管人員手中持有的大量尚未實施的股票期權。例如,摩根士丹利添惠的董事長兼CEO除已實施的股票期權外,手中還有到期尚未實施的股票期權316萬股,未到期不可實施的股票期權49萬股,加上已實施的股票期權44萬股,共獲股票期權409萬股,占公司發行在外股票的0.36%;雷曼兄弟董事長兼CEO的這一比例更高達1.77%。
(二)激勵形式多樣化
如美林證券根據員工在公司的不同職級、不同服務年限、不同工作特點,采取了多種不同的獎勵計劃,使員工從進入公司到離退、從年輕新手到資深專家都能享受不同的階段性激勵。
(三)激勵目標長期化
美國投資銀行普遍采用即期激勵和遠期激勵相結合、注重引導高管人員行為長期化的激勵機制。如美林證券在保證員工基本薪酬不低于本行業平均水平的前提下,利用不同期限的金融工具進行組合設計出以中長期為目標的激勵方案。美國投資銀行采用的這種激勵機制,使公司的成長性和高管人員、普通員工的個人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保證投資銀行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四、監督約束機制
美國投資銀行不設監事會,投資銀行對經理層的監督約束機制一般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實現。一是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或其他類似的調查稽核委員會,部分地代行審計監督職能。二是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美國的證券立法對包括投資銀行在內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做了較詳細的規定,公司必須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公司的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公司的發展戰略和計劃;公司股權結構及其變化;董事和主要執行官員的資歷、信譽和報酬;與雇員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有關的重大事件。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對經理層的一種制衡約束手段,也是對公司進行市場監督的基礎,它使經理層的管理策略、經營行為及經營成果始終都受到市場的評判,是對內部人控制的很好的外部市場制約。三是外部市場監督與制約。投資銀行經理層的管理策略、經營行為及最終的經營成果都要接受市場的評判。投資者會根據自己的評判采用不同的投票方式。公司業績和股價的不良表現可能會引發公司被收購兼并的危險,公司的經理層也有被取而代之的職業風險。這是對經理層濫用權力、實行內部人控制的很好的外部市場制約。
五、治理結構與公司績效
美國投資銀行的一大特色是董事長是否兼任CEO在一定程度上與公司業績相關。我們權且選取權益資本回報率作為治理結構的績效指標,從美國十大投資銀行中選出權益資本回報率高于25%的投資銀行共5家,將這五大投資銀行作為一組,剩下的5家作為第二組。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董事會和經理層越是融合,越是有利于權益資本回報率的提高。這種融合一方面表現為董事長和總裁在公司運營中的核心作用,特別是董事長也是公司經營班子的成員(兼任CEO),能夠保證董事會和經理層的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表現為內部董事在董事會身居要職,而他們一般也屬于公司經營班子。
參考文獻:
[1]《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04)》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9;
[2]《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