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概論范文
時間:2023-04-08 12:07: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史學概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K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326(2015)04-0110-08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史學理論學科建設是從史學概論教材編寫起步的。在短短的10年間,出版并被相關高校確定為歷史學本科生甚至延伸為研究生教學指定參考書的“史學概論”,計有11本之多。正如首部《史學概論》作者陳光前所預見的那樣:“十億人口的大國,才出版兩三種史學概論教材,很難適應不同的情況和需要,應當多有幾種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教材,百花開放。在科學的春天里,史學概論這一品類的鮮花,一定會爭相開放。”從改革開放以來新時期史學發展的歷史眼光看,應該承認,這10年是史學概論繁榮的10年,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史學的一大亮點。經過研究,我們將11種史學概論體系的邏輯結構依次概括為綜合模式、理論與方法模式、認識論模式、史學理論模式和史學學模式(限于篇幅,此模式概說略去),并由此建立一個學術坐標予以比較。應該看到,11本史學概論著作出自眾人之手,由于史家對史學概論的研究對象、任務、學科定位的界定有不同的理解,加上他們有不同的人生經歷、職業習慣和教學研究體會,就形成了不同的心路歷程,這些都在他們各自的史學概論中打上了烙印,由此表現為不同的學術風格,各有各的邏輯體系。還要看到,史學概論體系建構研究,不僅是一個20世紀80年代的時髦話題,而且也是史學概論學術史上的永恒話題。立足于當下,必須借鑒和反思歷史經驗。因此,比較他們在史學概論建構中邏輯體系的差異,既有利于研究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史學起步階段的時代特點、時代精神,又有利于科學總結處于學術繁榮時期的史學概論體系建構經驗,規避其時代性、主體性失誤,繼續把中國特色的史學概論體系建構工作推向前進。
一、綜合模式
還是在當時,就有學者研究指出,部分史學概論體系表現出突出的綜合模式特征。因此,這里所說的史學概論體系綜合模式,實際上是一個借用的概念,即史學概論=部分1+部分2+部分3。在史學家所構建的史學概論體系中,有很多學者立足于教學或歷史研究的實際需要,采用了這種部分相加等于整體的結構體系,但同時還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綜合模式并不等于說就是一個“拼盤”,因為史學家在構建其結構時都有自己特定的需要。具體來看,在20世紀80年代,采用這種綜合模式來建構其史學概論的著作有葛懋春、謝本書主編的《歷史科學概論》(1983年第1版,1985年第3版)、白壽彝主編的《史學概論》和田昌五、居建文編著的《歷史學概論》。應該說,這3本教材,是20世紀80年代前期首批公開出版的史學概論類著作,因此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一)葛懋春、謝本書主編《歷史科學概論》(簡稱葛本)的邏輯體系內涵
總體上看.葛本的邏輯結構是:歷史科學的基本問題+唯物史觀的具體運用+史料和史學的研究方法+中外史學史=歷史科學概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緒論(修訂時增寫),總論該書的主旨問題,共7頁,占全書(477頁)比例為1.47%。
第二,歷史科學的基本問題(第1章),主要解決什么是歷史科學這一問題,共55頁,占全書比例為11.53%,主要包括:歷史、歷史學、歷史科學基本概念辨析,歷史科學在認識對象、認識過程、認識經驗上的主要特點,歷史科學的作用,歷史科學的革命性與科學性,歷史科學工作者的基本素養等。
第三,唯物史觀及其在歷史研究中的具體運用(第2章至第9章),主要回答如何將唯物史觀運用于歷史研究中的理論和方法問題,共217頁,占全書比例為45.49%,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科學分析社會基本矛盾,正確運用階級分析方法,辯證考察人類歷史的運動過程,民族和民族關系問題,關于歷史人物的評價,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史論結合等。
第四,史料搜集與處理的知識和方法(第10章至第11章),主要說明如何搜集和處理文獻史料和實物史料的問題,共50頁,占全書比例為10.48%,主要包括:中國歷史文獻資料的情況簡介及其搜集、鑒別、??钡姆椒ǎ脊艑W和歷史研究等。
第五,中外史學史概述(第12章至第13章),主要論述從古代到近代中國以及歐美史學的發展情況,共111頁,占全書比例為23.27%,主要包括:中國史學史概述,歐美史學史概述等。
第六,當代國外幾種史學方法述評(第14章,修訂時增寫),主要介紹國外流行的幾種史學方法,共37頁,占全書比例為7.76%,主要包括:歷史比較研究法,歷史數量研究法,歷史系統研究法等。
通過量化分析可見,葛本邏輯體系的最大特點是重溫并強調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并強調在史學研究中運用唯物史觀,即史學研究的理論指導問題。
(二)白壽彝主編《史學概論》(簡稱白本)的邏輯體系內涵
總體上看,白本的邏輯結構是:歷史學基本問題+史學的內部問題(歷史觀+歷史文獻+歷史編纂)+史學的外部聯系(史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中國近現代史學史+史學當前的主要任務=史學概論。
第一,敘論(第1章),總論該書涉及到的歷史學基本問題及其編寫大意,共30頁,占全書(426頁)比例為7.04%,包括:歷史、史料、史學基本概念辨析,史學遺產的批判繼承,該書的編寫大意等。
第二。史學的內部問題(第2章至第6章),主要論述歷史觀、歷史文獻、史書的編著、史書的體例、歷史文學等屬于史學內部結構的問題,共199頁,占全書比例為46.71%,主要包括:歷史觀――史學的靈魂,主要以歷史觀中的重要問題來貫穿論述歷史上各種不同的歷史觀點;歷史文獻――史學的基礎,回顧了中國歷史文獻的發展歷程和重要成就,并在論述中滲透了文獻的搜集和整理的方法;歷史編纂――史學的成果表達,包括:史書的體裁及編和著、史書的體例、歷史寫作文字方面的問題。
第三,史學的外部聯系,即史學和其他學科的關系(第7章),著重論述了史學與科學、哲學、考古學、民族學、藝術、天文學、地質學等學科的關系問題,共50頁,占全書比例為11.74%。
第四,中國近現代史學史(第8章至第9章),回顧和評述了近代以來中國史學發展情況和重要問題,共103頁,占全書比例為24.18%,主要包括:近代史學,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等。
第五,史學當前的主要任務(第10章),在前文的基礎上,探討了當前史學工作面臨的主要任務.指明史學發展方向,共44頁,占全書比例為10.33%。主要包括:研究和進行歷史教育,開闊視野,治史修史,不斷提高史學水平;強大史學隊伍,培養史學人才等。
通過量化分析可見,白本邏輯體系的最大特點是對中國近代史學史的概述,及對中國史學史脈絡的把握。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新時期史學對中國近代史學史的關注和研究,應該說起自白壽彝主編的《史學概論》?,F在看來,其初始倡導之功,殊為有益。
(三)田昌五、居建文編著《歷史學概論》(簡稱田本)的邏輯體系內涵
總的來說,田本的邏輯結構是:歷史學基本問題+歷史研究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唯物史觀的具體運用)+史學史+研究歷史必備的資料和工具(文獻學、考古學)=歷史學概論。
第一,歷史學基本問題(第1章),重點論述了歷史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共21頁,占全書(245頁)比例為8.57%,主要包括:歷史學研究的對象,歷史學研究的目的和任務等。
第二,歷史研究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即唯物史觀及其在歷史研究中的具體運用(第2章至第5章),主要論述唯物史觀作為歷史研究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具體運用,共162頁,占全書比例為66.12%,主要包括:歷史觀的基本問題,這里分為兩個問題:首先是兩種歷史觀,主要論述了唯心史觀和唯物史觀的區別與聯系問題及史論關系問題、黨性與科學性的問題。其次是歷史諸因素的相互關系,主要從唯物史觀的角度重新闡述經濟與政治、思想等因素的相互關系;階級斗爭的相關原理及其在歷史研究中的運用(其中在論述階級分析方法時,特別提到了歷史的方法、邏輯的方法、辯證的方法、比較的方法);個人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辯證地看待歷史發展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等。
第三,史學史即歷史學的過去與現狀(第6章),回顧和評述了中外史學發展的基本情況,共46頁,占全書比例為18.78%,主要包括:中國的封建史學,著重論述了中國古代的歷史哲學和史書的體裁問題;近代資產階級史學,著重介紹了近代中國新史料的發現和梁啟超與王國維的史學成就:現代史學,主要論述了和郭沫若的史學成就;歷史學的現狀和當前的任務,包括西方史學的發展情況和中國史學的現狀與教訓。
第四,研究歷史必備的資料和工具(第7章),主要介紹歷史研究中史料方面的相關知識。共16頁,占全書比例為6.53%。主要包括:古文獻資料及其相關的知識和史學與考古學(實物史料方面)。
通過量化分析可見,田本邏輯體系的最大特點是闡述歷史研究的基本觀點及研究方法,強調遵循唯物史觀,運用唯物史觀,重點強調了階級斗爭理論與方法。應該注意的是,田本與前述葛本的邏輯主色調雖同為唯物史觀,但重點和導向卻是不一樣的:白本重史觀,從歷史學的基本問題人手強調唯物史觀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田本重方法,強調運用唯物史觀,就是要運用唯物辯證法。
綜上,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綜合模式的內在邏輯雖然都是“部分相加等于整體結構”,但是,各本所囊括的內容及各部分內容所占比例,因史家主體的認識差異,在用筆量上表現出很大不同;當然,在具體實踐中,也因為操作性的問題難免存在各自無法克服的缺陷。對于這些問題,三本著作出版不久,就有學者毫不諱言地予以指出。比如,1984年,蔣大椿在《建設歷史科學概論的有益探索――評介〈歷史科學概論〉和〈史學概論〉》一文中就指出,雖然“從著手建設歷史科學概論這門學科來看,兩書(筆者注:葛本和白本)的首倡之功,應當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兩書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努力解決,其中“歷史科學概論的研究對象及其范圍”是亟待明確的首要問題,因為“歷史科學概論應是一門有自己特定研究對象和范圍的專門學問”。又如,1985年,姜義華在《從(史學要論)到〈史學概論〉》一文中指出,葛本、田本和白本三書“最主要的問題看來就在于這幾部著作內容稍嫌龐雜。它們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想集歷史哲學(歷史唯物主義)、歷史編纂學、史學史于一身,結果,反而使史學概論自身所要專門考察的問題被排擠或淹沒了”。[q除了蔣大椿、姜義華指出的問題外,這種綜合模式各部分之間的聯系還顯得不夠緊密,尤其是缺乏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對于謀求使“史學概論”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作用不大,只能起到史學教學概要和普及歷史學學科知識的作用。
二、理論和方法模式
從理論和方法角度來建構史學概論的體系,我們將它簡稱為理論和方法模式。趙吉惠是這種模式的首倡者,趙著《歷史學概論》(簡稱趙本)是該模式的實踐成果。總體看,趙氏“歷史學概論”意在從理論和方法的角度,概述歷史學及其發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問題,因此,其邏輯結構就是:歷史學基本問題+理論部分+方法部分=歷史學概論。其具體表現為以下三方面。
第一,歷史學基本問題(引言),總論歷史學概論的研究對象與內容,共19頁,占全書(347頁)比例為5.48%,主要包括:歷史、歷史記錄、歷史學、歷史學理論、歷史學概論等基本概念辨析及《歷史學概論》一書的主旨論述和歷史教學與研究的意義及史學工作者的必備品質。
第二,理論部分(第1章至第8章),著重從理論角度來梳理史學發展歷程和歷史觀方面的一些理論問題,共152頁,占全書比例為43.80%,主要包括:一是從理論和方法角度概述中外史學的發展歷程,分為三個小部分:中國封建舊史學的發生、發展與終結,歷史上各種歷史觀的主要形態,中國歷史科學的產生與初步發展;二是歷史學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關系;三是唯物史觀在歷史研究中的具體運用,主要論述了四個問題: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與偶然性,歷史發展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歷史發展的動力,歷史遺產的繼承與批判。
第三,方法部分(第9章至第16章),主要論述史學研究和編纂的一些重要方法,包括:一是是史學方法論的根本指導原則;二是搜集、整理、運用史料的方法,史學研究方法,主要論述了6種.分為5章:三是階級分析方法、歷史比較研究方法、歷史系統研究方法、歷史計量研究方法;四是史著的體例與編纂方法(其中還特別提到了撰寫史學論文的要求與方法)。
應當看到,趙本從理論與方法角度建構史學概論體系,以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為論述重心,這就抓住了史學概論的核心問題,使全書各部分之間有了更為緊密的內在邏輯聯系。相對于葛本、白本而言,趙本的邏輯體系更為嚴密,所囊括內容的比例也更為合理。對此,時人何振東在《從幾本(史學概論)看本學科的主要內容》一文中有過論述。他認為,與葛本、白本相比,趙本“將有關歷史文獻、史書的體例,以及中外史學的基本知識,均歸納到《中國封建舊史學的發生、發展與終結》和《歷史上各種歷史觀的主要形態》這兩章中”,“敘述時進行縱橫交叉,有機結合,這樣就顯得概而不雜,豐而有序”,這樣處理就顯得很好。當時對此持肯定性意見的還有徐萬發,他在《史學主體與(史學概論)研究對象》一文中指出,“趙本的處理是一種大膽的探索,‘從理論和方法的角度出發,對歷史學的整體做比較概括地論述?!匀欢坏卣{正了‘史料與文獻學、編纂學’等學科在史學概論中的位置,又從與理論、方法相關的世界觀出發,處理了史學概論與史學史的關系”,全書“自成體系,有另辟蹊徑之功”。
三、認識論模式
認識論模式,即以歷史研究的主體認識活動為中心來建構史學概論體系,簡稱認識論模式。在20世紀80年代,從認識論角度來思考史學概論體系問題并付諸實踐的,主要有吳澤主編的《史學概論》和姜義華、瞿林東、趙吉惠、馬雪萍合著的《史學導論》。雖然如此,但還要注意的是,這兩本書無論是在體系建構,還是在所囊括的內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一)吳澤主編《史學概論》(簡稱吳本)的邏輯體系內涵
根據吳本“前言”和第1章“緒論”可知,作者試圖以歷史研究中的主體和客體(史家主體與史學客體)關系為主線來展開論述,從而確立史學概論體系的內在邏輯關系。因而作者將由此貫穿起來的內容歸納為: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識三大部分。簡單地表述吳本的邏輯結構是:史學概論=歷史研究基礎理論+歷史研究基本方法+歷史研究基本知識。從表面上看,吳本的結構與上面論述的綜合模式似乎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其內在邏輯則是不同的。具體地說,其內在邏輯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根據史學研究的根本任務是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這一規定性來說,回答人類歷史的起點是什么?人類歷史的變化發展是由什么決定的?人類社會是怎樣變化發展的?其基本規律和特點是什么?這些最基本的理論問題,涉及到歷史觀這個根本問題,是歷史研究的靈魂。只有唯物史觀,才第一次真正科學地解答了這些問題。因此,唯物主義歷史觀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史學概論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作者看來,歷史研究的基礎理論主要是闡述唯物史觀及其在具體歷史研究中的運用。
其次,一次完整的歷史研究過程,不僅包括研究者根據史料來分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從中引出科學結論的過程,而且還包括研究者把科學結論寫成史學著作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史料作為歷史研究的出發點,存在著分散、訛誤的問題;科學結論的得出,存在著如何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問題;史學著作作為最終成果,存在著史學觀點如何表述的問題。為此,研究者必須掌握搜集、鑒定和整理史料的方法,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具體與抽象、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方法,以及編寫史學論著的方法,正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史學概論研究的重點。
再次,在歷史研究中,史學家不僅要用天文學、地理學、人類學、考古學、社會學以及某些自然科學的知識和方法來輔助歷史研究,而且還要通過史學評論來了解現實對于史學的要求,通過研究史學的歷史與現狀來不斷豐富史學概論,因此,這些史學與其他有關科學之間的關系、史學評論、史學的產生以及當今世界上各種史學流派等問題,都可看作是歷史研究所必備的基本知識,以此來幫助研究者解決歷史研究中主體和客體的矛盾。
吳本的史學認識論模式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緒論(第1章),總論史學概論的相關問題,共18頁,占全書(398頁)比例為4.52%。
第二,歷史科學的基礎理論(第3章),著重論述唯物史觀的理論及其在歷史研究中的具體運用,共36頁,占全書比例為9.04%,主要包括:生產勞動是人類歷史的起點和基礎,歷史上人類的共同體,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人類歷史的辯證運動(歷史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歷史的現象和本質、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歷史發展的漸變和突變、人類歷史的螺旋式發展)。
第三,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4章至第6章),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論述了辯證邏輯的思維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運用,共40頁,占全書比例為10.05%,主要包括:分析和綜合研究法(將階級分析法囊括其中),歷史比較法,歷史歸納法(演繹法),歷史研究中的具體和抽象,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統一(歷史主義原則);二是史料和史料學,著重論述了史料學的相關問題,并介紹了處理史料的相關方法;三是歷史編纂學,論述了史書的體裁、體例、表達等史學成果表達的方法問題。
第四,歷史研究的基本知識(第2章、第7章至第9章),分為三個部分:一是中外史學的發展情況,主要包括:對史學的偉大變革(第2章),重點論述了唯物史觀的產生與發展.以及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國內外近現代史學流派述評(第9章),主要述評了梁啟超、顧頡剛等中國近現代史學家的史學成就和美國計量歷史學派、法國年鑒學派等國外近現代史學流派;二是史學和其他學科的關系(第7章),主要論述了史學和哲學、考古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文學、自然科學等學科的關系問題;三是史學評論(第8章),主要論述了史學評論的性質、標準、作用問題。
第五,史學發展和史學工作者的修養(第10章),立足現實變化對史學發展的新要求,論述了史學工作者的修養問題,共14頁,占全書比例為3.52%。
從總體上看,吳本建構史學概論體系是從史學認識論角度來思考的,他們看到了歷史研究中主體和客體的矛盾,但是從其邏輯進程以及它所囊括的內容來看,他們并沒有緊緊抓住歷史認識論這一重大問題展開論述,只能說是初步體現了作者試圖從史學認識論角度來建構史學概論的一些思考。即便如此,與前述葛本、白本、田本相比,吳本從史學認識論角度所構建的“史學概論=歷史研究基礎理論+歷史研究基本方法+歷史研究基本知識”的邏輯體系還是很有特點的。對此,研究者肖馬曾經有比較中肯的評價,他說,吳本的“第一個特點是系統性、邏輯性強。全書共分十章,無論橫觀、縱觀,在內容上都是完整的有機聯系,而不是生硬拼合”。
(二)姜義華、瞿林東、趙吉惠和馬雪萍合著的《史學導論》(簡稱姜本)的邏輯體系內涵
其實,早在20年代80年代之初,姜義華就對史學概論體系進行了思考,并撰文論述了他對于史學概論體系的設想。他的這一設想,后來大體上體現在他與瞿林東等學者合著的《史學導論》之中。
姜義華在《用現代思維科學武裝歷史研究工作――論史學概論的核心與時代使命》一文中,意在利用現代思維科學與現代科學方法論的豐碩成果,從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角度來構建史學概論體系。他結合現代思維科學的成就,認為“歷史研究活動,是一種三級思維活動”,即“歷史研究活動乃是認識主體(歷史學家)經由中介質(歷史資料)與認識客體(歷史實際)在實踐基礎上能動的統一”;“一個正確的歷史認識的獲得,大體上得經歷‘感性’、‘知性’、‘理性’這樣幾個必要的階段”,同時,歷史認識活動的這些特性,還決定了歷史著作的編纂不可能直接反映歷史實際及歷史認識無法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問題,因此,他認為必須在的指導下建立科學的歷史認識論。這些觀點,在《史學導論》一書中打下了深深的思想烙印,結合這篇文章,有利于我們理解姜本的邏輯結構。
第一,史學導論研究的對象與任務(引言),論述史學概論的相關問題,共3頁,占全書(349頁)比例為0.86%。
第二,歷史學的發展歷程及其社會功能與科學地位(緒論),共81頁,占全書比例為23.21%,主要包括:歷史意識的產生和歷史學的形成,意在論述中外史學由傳說到科學史學的發展歷程;歷史學的社會功能,主要論述了歷史學在人類認識活動和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的作用;歷史學在科學發展中的地位,鑒于一切科學都是歷史科學,歷史學的科學功能就表現為對其他學科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第三,歷史認識的基本特征(第1章),意在從歷史認識論的高度對歷史認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過程進行總體分析,共63頁,占全書比例為18.05%,主要包括:歷史認識活動的結構與過程,即主要論述了歷史認識的三級能動統一結構和歷史認識的感性、知性與理性認知過程的問題;歷史思維的方式與范同,即主要論述了歷史思維中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和微觀、中觀、宏觀的歷史考察的問題:歷史認識的真理性及其檢驗,即主要論述歷史真理的相對性與絕對性和歷史認識的真理性在史料、科學認識總體及社會實踐三個層面上的檢驗問題。
第四,研究歷史的主要方法(第2章),主要論述了一些研究歷史的具體方法,共57頁,占全書比例為16.33%,主要包括:歷史事實還原的方法即史料搜集、辨析與抉擇的方法和史實編次與排列的方法:歷史過程分析與解釋的方法,主要論述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歷史分析和邏輯分析、結構分析和階級分析、整體研究(系統分析)和跨學科研究及歷史心理研究方法;歷史的比較研究。
第五。歷史本體與歷史規律的探究(第3章),在回顧古今中外史學家對歷史本體與歷史規律即歷史本質追尋的基礎上,著重論述對歷史本質的認識,共45頁,占全書比例為12.90%。
第六.歷史研究成果的社會表現形態(第4章),意在論述歷史學著作及其內容、形式和要求的問題.共52頁,占全書比例為14.90%,主要包括:歷史研究成果的社會性與多樣性,主要論述歷史撰述和歷史編撰構架的多樣性與多層次性問題;歷史撰述的根本原則與不同要求,主要論述歷史撰述中的客觀主義、先驗主義傾向與信史原則的問題、歷史主義與當代意識的問題和語言表述的美學要求的問題。
第七,歷史學家的素養與時代使命(第5章),意在論述歷史學家的相關問題,共48頁,占全書比例為13.75%,主要包括:歷史學家的優良傳統與現代素養,主要論述歷史學家的知識結構與研究能力和歷史學家的社會責任與獻身精神方面的問題;歷史學家的個體與群體研究;歷史科學的時代使命。
綜上,雖然姜本與姜義華最初在論文中表露的設想有些不同,但是,姜本所體現的史學概論體系的主旨與姜義華早先的設想還是一致的。這不僅體現了著者對歷史認識論問題的重視,力圖以歷史認識論為主線來建構自己的邏輯體系,而且還通過這一邏輯關系使姜本的各部分內容之間有了較強的邏輯聯系,使全書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還要指出的是,后來姜本分別于2003年和2010年進行了修訂,但是,對比三個版本來看,全書的史學概論體系框架并沒有發生很大變化。正如趙梅春在評論2003年的修訂本時所指出的,“全書各章以歷史認識活動為主線,將歷史認識、史學方法、對歷史本體及其發展規律的探索、史學成果的社會表現形態及歷史認識主體自身的素質作為歷史認識活動的幾個必要環節并將其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進行論述,形成了一個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應該說,趙文的評論比較如實地勾勒出姜本的亮點和特色。特別要指出的是,由于在中國史學界堅持唯物史觀、運用唯物史觀,是一條原則和常識,因此,姜著同類似著作的明顯差異是,不再在唯物史觀問題上大費筆墨。
四、史學理論體系模式
所謂歷史學理論體系模式,是指部分學者從歷史學理論體系建構角度出發,把史學概論作為建構歷史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在20世紀80年代,有歷史學者提出了許多相關設想,但在當時將其付諸實踐的卻只有李振宏所著《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一書,這在當時無疑是具有史學理論探索勇氣的。
李振宏在其1986年發表的《關于史學理論與史學概論的初步意見》一文基礎上,在《歷史學的理論與方法》中進一步提出史學本體論、歷史認識論和史學方法論三者構成完整的史學理論體系觀點,即史學理論=史學本體論+歷史認識論+史學方法論=歷史學的理論體系。在他看來,“史學本體論,是對史學研究活動進行本體論反思的理論產物,它把人們的史學研究實踐作為一種‘存在’去研究,弄清這一人類認識活動的目的、性質及其意義,從本體論的角度回答‘什么是歷史科學’的問題,規定整個史學認識活動的方向和任務,對整個歷史學科的發展起指導作用;歷史認識論,是對史學研究成果作知識性反思的理論產物,它集中回答歷史知識如何形成、何以可能的問題,即要研究歷史知識的性質?!穼W方法論,是對史學研究的經驗程序、思想方法、研究途徑進行反思的理論產物,是對史學研究的思維活動程序作抽象化、形式化、相對固定化的研究,它解決歷史認識手段、方法、途徑的合理性、科學性問題,為如何獲得正確的歷史認識提供方法論指導”。㈣由此,李振宏按照他所界定的史學本體論、歷史認識論、史學方法論構成的結構體系,安排了《歷史學理論與方法》一書的邏輯體系。
第一,緒論,總論該書的寫作主旨,共8頁,占全書(447頁)比例為1.79%。
第二,史學本體論(第1章至第7章),集中回答了“什么是歷史科學”的問題,意在對史學本體進行整體性和理論性認識,共144頁,占全書比例為32.21%,主要包括:歷史是什么,主要論述了歷史的定義、人類歷史活動的特征、歷史的客觀規律性及其爭議等問題;歷史學是科學的根據:歷史科學的特性和任務;歷史科學內部的學科結構,主要介紹了通史、專門史、史學理論、歷史編纂學、史料學、史學評論等等歷史學內部各學科的情況,并進一步論述了諸學科間的相互關系;歷史科學與一般社會科學,著重論述了史學和政治經濟學、文學、考古學、歷史地理學、目錄學的關系問題,意在加以借鑒;歷史科學的現實性品格,即史學與現實的關系問題;歷史科學的理論方法論基礎,即唯物史觀的相關問題,主要論述了唯物史觀的創立與完善及其原理指導歷史研究的方法論原則。
第三,歷史認識論(第8章至第12章),集中論述了歷史認識的相關問題,意在加強史學界對歷史研究主體問題的重視,共116頁,占全書比例為25.95%,主要包括:歷史學家的主體意識,主要論述了主體意識的結構、主體意識在歷史認識中的滲透、主體意識的社會性、增強歷史認識中的主體意識等問題;歷史認識中的客體范疇,主要從歷史認識角度論述了歷史存在、歷史客體、史料客體的相關問題及后二者對主體的影響;歷史認識的一般形式,著重論述了考實性認識、抽象性認識、價值性認識及其相互關系;歷史再認識及其推動因素;歷史認識的檢驗。
第四,史學方法論(第13章至第20章),主要論述了進行歷史研究的一些方法問題,意在為取得正確的歷史認識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共179頁,占全書比例為40.05%,主要包括:相互作用思想及其方法論意義,史學研究中的歷史主義原則,階級分析方法,歷史人物評價的理論和方法,民族關系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文化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歷史比較研究的理論和方法,運用史料的理論與方法。
篇2
[關鍵詞]獨立學院 旅游學概論 實踐教學
[作者簡介]石麗璠(1980- ),女,廣西桂林人,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民俗旅游。(廣西 桂林 541006)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4-0131-01
一、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實踐教學是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實現學生應用知識、掌握技能、獲得新知識等教育目標的教學形式,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以往對實踐教學的理解存在一定誤區,認為實踐教學就是職業技能培訓,不屬于高等教育范疇,將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要內容的實訓和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的主要環節,而實踐教學的內容并不僅限于此。
實踐教學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涉及課堂教學及其以外的學生活動內容,因此,筆者近來以課程實踐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關注具體課程在課堂內與課堂外的實踐教學形式。所謂課程實踐,可以理解為是按照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設定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目的和預期效果,為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開展的包括課堂內以及課堂外的各種實踐教學活動。課程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升華和檢驗,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發散思維、批判思維的形成。
二、實踐教學改革的實踐:以“旅游學概論”課程為例
實踐教學改革同樣適用于一些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比如,“旅游學概論”課程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基礎入門課程,也是主干核心課程之一。這門課程概念較多、理論性較強,學生在學習時提不起興趣,學習效果不理想,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較高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改革,在以往理論講授的基礎上加強實踐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可考慮以下方式:
1.采用小組討論。“旅游學概論”教學過程中有許多重點、難點問題,學生被動地學習不容易把握,可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具體又可細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進入全班討論階段,每組選出一名代表發言,闡述自己小組的主要觀點。這種類型主要針對一些學生能夠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當堂解決的問題,比如,在講旅行社章節時,給學生播放一段“江蘇各旅行社暫停赴泰游業務”新聞視頻資料,要求學生討論:該新聞內容與哪幾個專業知識點有密切關系?哪些是前面章節所學的知識,哪些是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最后進行總結歸納。二是教師提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先分小組討論,然后到課堂上全班集中討論。這種類型適合一些學生無法馬上解決,需要查找課外資料的問題。
2.采用小組競賽。在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能夠賦予學生壓力和動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其潛能,因而,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競賽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如在學習旅游資源的分類這部分內容時,將全班分為三組,每組推選兩名學生代表(合計六名)參加兩輪比賽。每輪比賽將黑板分為均等三大塊,要求上臺的學生代表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大家熟悉的各種旅游資源,第一輪書寫自然旅游資源,第二輪書寫人文旅游資源,最后以寫出最多旅游資源(要求不重復且正確)的小組獲勝。比賽前預留一定時間給學生代表在臺下準備,本組同學都可以為其提供資料,使全體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從推行三年的情況看,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學效果比較明顯。
3.組織學生外出參觀。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教學安排在課堂之外。組織學生到旅游飯店、旅游景區或其他旅游企業單位參觀,進行專業認知實踐教學,并邀請旅游業界人士與學生直接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書本理論知識。教師在講授飯店的等級及其評定部分內容時,學生僅學習書本理論不容易區分各種等級的飯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三星級、四星級和五星級飯店,由部門經理帶領學生參觀整個飯店并進行介紹。通過參觀學生對不同飯店情況基本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區分和對比,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受到學生的歡迎。
4.安排學生實地調查。本門課程雖然屬于基礎理論課程,但課程中的許多內容都和現實問題息息相關。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感到學以致用,應安排一定的調研活動。比如,講到旅游者章節內容時,單純分析影響旅游需求的客觀和主觀因素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實踐價值也大打折扣,可讓學生分組設計一份調查大學生寒暑假出游動機和需求特點的問卷,對本校及其周邊院校學生進行調查,將收集到的資料篩選、整合、總結,最后形成書面報告。這種方式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增強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旅游科學研究能力,學生在掌握有關收集資料、數據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科研方法后可以到旅游景區、旅游飯店等地進行各種類型的調研。
三、實踐教學改革的實施保障
1.完善實踐教學政策。筆者所任教的學院于2009年明確提出以實踐性教學為中心開展各項教學的工作思路,并為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學院每年舉辦形式多樣的教師技能大賽,評選出“教學能手”給予大力獎勵。比賽當中一個重要評分標準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此外學院為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研究,2010年專門設立了學期實踐教學專項課題立項項目并給予配套經費支持,其中包括18項課程改革微型項目,通過這種方式極大地推動了對具體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亦能進一步促進課程教學。
2.確立評價體系。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要取得成效,還有賴于各種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這里主要討論學生評價體系和教師評價體系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重視過程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對學生成績的評價不僅將平時成績、期末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同時將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和行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團隊合作精神、綜合實踐能力納入考核的范圍,使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通過建立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三者結合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另一方面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教師要堅持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將學生評價、同事評價和自我評價結合起來,使教學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3.形成教學團隊。“旅游學概論”課程已被學院列為精品課程進行重點建設,課程的特色之一就是整個教師團隊由課程負責人和相關課程的主講教師組成。由于各個章節內容具有相對獨立性,許多基礎知識在今后相關課程中同樣涉及,包括“旅游開發與規劃”“飯店經營與管理”“旅游市場營銷”等課程,因此可以將本門課程各章節進行分解。比如“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的主講教師專門負責“旅游學概論”課程當中旅游市場一章,同時組織有關課程實踐活動,從而能夠有效避免同一知識點在本科教育期間被重復講述。教師團隊中各位老師相互聽課評課,進行專業上的交流與溝通,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4.建立實踐基地。為了充分開展課程實踐教學,與各旅游企事業單位建立密切的合作是極其必要的。學院近幾年加大實踐基地建設力度,與桂林中國國際旅行社、桂林青年旅行社、桂林桂山大酒店、桂林大正溫泉度假酒店等多家旅游企業單位簽訂建立實踐基地的合作協議,協議中明確提出經過旅游企業單位同意,學院將不定期安排在校生到企業單位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同時與桂林喜來登飯店、香格里拉飯店等著名國際連鎖飯店,桂林九馬畫山峽谷漂流景區、桂林鹽馬古道旅游區等多個景區保持密切合作關系,為學生課程實踐教學提供了場所保證。
[參考文獻]
[1]李天元.旅游學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2]鐘啟泉,汪霞,王文靜.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篇3
【關鍵詞】變革 數學教學 技術人才
【正文】
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深化改革, 招生、就業制度發生了根本變化, 由過去的統招統分發展到多元化招生和學生畢業后進入人才市場, 實行雙向選擇, 自主擇業。為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必將需要一大批技術型、應用型, 受過中等專業教育的一線熟練技術工人和操作能手。中專教育作為職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 其主要任務, 就是培養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 使其就職后即可成為車間、班組的基礎技術骨干。因此, 中專的教學體制和形式也必須圍繞這一中心來執行。數學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和應用工具, 更應著重于實踐技能的發掘和培養, 為其后繼的專業課程打下良好基礎。
一、制約教學形式改革的幾個主要因素
第一, 中專數學教學脫離實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國幾十年來在學校一直實行的那種教師講課, 學生記錄; 課堂聽講,課后作業的教學模式, 不論是中學、小學, 還是中專和大學。從教學大綱、教材、教師備課、講課到學生作業、考試等諸環節都是幾十年一貫制。這就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傳統的觀念, 認為這就是正規的教學形式。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 已經習慣于這種規范化教學。殊不知這種規范化的教學形式, 不僅使教師陷入了一種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講授理解知識, 無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力。
第二, 中專數學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編排及課堂教學的環境, 也限制了教師教學形式的發揮。作為教師, 也希望通過不同的教學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學大綱、教材的約束和教學環境的限制而顯得力不從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力使自己的授課生動活潑一些,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這些做法因脫離不了總體的限制, 往往收效不大。特別是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知識的接受者------學生, 對教學形式的變化往往又顯得不能適應, 反而事倍功半。
第三, 中專學校的學生, 一方面要使自己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適應教學環境, 排除外界干擾。另一方面又要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通過考試。而學生在一節課內完全集中精力聽講是不大可能的, 課后還必須去復習、鞏固課堂內容。繁重的課程使學生無暇對所學知識做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索, 因此數學課程大多是前面學后面忘, 達不到教學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較好的學生掌握, 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第四, 教學實踐不適應社會實踐。中專介于高中與大學之間, 近年來由于錄取分數線越來越低, 中專數學教育的層次也有所降低,個別內容的教學對社會實踐已不適應, 如: 解斜三角形、空間立體幾何等內容與教學改革實踐的發展很不協調; 也有一部分內容出現了超前性, 如: 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數列等章節。另外, 僅僅對某些章節和內容進行了教學改革, 表面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但只不過是局部的優化, 而不是全局的最優化, 達不到整體的優化效果, 甚至于沒有中考成績也可以入學。
二、對中專數學教學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 對中專數學教學改革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與各位同仁榷商。
第一, 應該在觀念上有所轉變。這里包括教師觀念的轉變和學生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與學是一個整體, 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不應把自己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 應使自己的教學手段成為引導和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更應善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決不能僅僅是為了講授課本內容而上課, 那只能使數學課程教學陷入僵化模式。而作為學生更應充分認識自己是教學的主體, 應主動去汲取知識, 不能只是被動適應教師。要善于從教師的引導中發掘本質問題, 掌握其實質, 并能加以引申, 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去探索, 做到先入為主。
第二, 現行中專數學教學大綱與教材已采用多年, 是一套系統性很強的教材, 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為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計劃、教材的編排, 使得教師必須按部就班、面面俱到進行教學。按照中專學校的培養目標, 一些理論性較強的概念應該舍去。應刪減必學內容, 增加應用部分, 縮短整個教學時間, 使教師能夠根據專業特點選排教學內容, 增加靈活性, 使學生切實學有所用。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專業要求和基礎理論, 對教學的側重點做到心中有數。
第三, 教學中應注重實踐性教學。長期以來, 人們普遍認為中專數學課程作為基礎理論課, 無須有太多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實不然, 任何一門學科的形成, 都是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回到實踐這樣一個循環過程, 從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論高度。數學課的理論性較強, 但從中專學校的培養目標來看, 更應重視其實踐環節, 增強感性認識, 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 拱橋形狀可視為拋物線, 讓學生實地測量計算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電路中L -C 振蕩回路所產生的波形在示波器上顯示為正弦曲線。同學們通過觀察不僅能理解正弦曲線的概念, 若進一步介紹阻尼振蕩和無阻尼振蕩, 還可以使同學們了解正弦曲線在電學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種理想狀態。將邊長為1 的正方形紙片一分為二, 再將剩余部分一分為二。重復這一步驟至無窮, 這個過程涉及了多種數學概念, 數列、等比數列前n 項求和、數列極限無窮小量及級數等等。教師對這些概念加以引申可以使學生由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 由淺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 如今計算機發展速度十分迅速, 隨之而來的是豐富的計算機軟件, 包括教學軟件, 都可以在教學中加以應用。這些新穎的教學形式和手段, 都能起到增強理解、提高興趣的作用。
第四, 關于中專數學的考試形式??荚囎鳛闄z測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數學課的考試不能僅局限于演算、論證。對一些必須掌握的基礎理論, 可以通過筆試檢驗其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主要的還應該考察其應用能力、理解能力。這只能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得出。因此, 評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 重點在平時, 考察其實際運用能力的權重應增大。這樣才能有目的地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自覺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 避免出現高分低能。
第五, 教師素質的提高。數學教學改革是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和過程得以實施的。所以從根本上說, 數學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水平。一方面, 教師要具有很高的理論專業知識,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并具有良好的心態和鉆研精神; 另一方面, 教師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教書育人的思想, 能嚴格要求自己, 樹立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獻身的榜樣, 教師具備了良好的素質, 并在教學中認真負責、不斷總結經驗, 才會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總之, 如何培養高標準的中專合格人才, 使其學有所用, 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積極探索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掌握單一的學科內容已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中專數學教師理應不斷汲取新知識, 使自己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現代科學的新思想。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使學生在學習中學到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孫萍.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兵團職工大學學報.2000(4).
篇4
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是對東北石油大學勘查資源工程、地球化學、經濟管理等非石油工程專業學生設置的一門擴寬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特色課程。石油工程課程是為石油工程專業學生開設的主干專業課之一,主要講授鉆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內容。作為石油院校的學生可以通過選修石油工程課程了解石油開采的基本過程和工程現象,對石油工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工藝過程等知識有所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滿足我校人才培養定位,秉承“植根大慶,立足東北,面向全國,突出石油,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通過在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課堂教學將理論學習和實驗參觀等結合,利用石油院校自身優勢,以石油工程專業實驗室等為平臺,構建學生理論學習與實際生產的聯系,為學生在石油領域的工作銜接做好鋪墊,提升知識儲備。
1 教學現狀
非石油工程專業的學生選修石油工程課程主要以概論的形式學習,內容主要涉及油層物理、鉆井工程、采油工程等,旨在較全面、系統地介紹石油開采各工藝過程與環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學生對整個油田的開發過程有一定的了解。教學環節多以課堂教授為主,利用多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點的認識枯燥,對其理解有一定的難度,知識點多而散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學生缺乏聯系實際、理解上有困難,不能將知識點做好銜接和歸納,學習效果不佳。
目前,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集中體現為四個方面: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性差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學時少與授課內容多、概念抽象與原理復雜的矛盾。
通過重視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升級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形成完整而相適應的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內容,整合學?,F有的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教學資源、搭建參觀和簡易操作實驗平臺的三方面進行闡述,只有不斷地探索新方法,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才能提高石油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效果。真正提高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的水平,首先要重視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升級教學理念,加強和擴寬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實現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這將成為構建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教學體系的基礎和前提。
綜上所述,如何將零散、陌生的專業知識進行生動講授是非石油工程專業學生學習石油工程課程的關鍵,所以采用教學模式改革,將理論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利用該校現有專業實驗室等教學資源改變授課環境是一次探索研究。
針對課程設置的內容,既要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又要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結合學?,F有的教學資源,通過教學改革,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理解力提高教學效果。
2 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
項目研究內容主要涉及課堂教學內容的改革,通過引入實驗教學環節,完善相關理論教學內容的實體化,同時進一步完善教學課件多媒體內容的設計,加強多媒體的展示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
(1)制定非石油工程專業學生石油工程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方案。(2)制定課程課堂理論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等內容,落實不同環節教學重點和銜接點。(3)完善多媒體制作,進一步加強多媒體展示效果。(4)加強和實驗中心合作,制定實驗室參觀安排、講解內容設置和實驗展示等。(5)制定校內實體模型講解內容。
3 采取的研究途徑與方法
3.1 根據授課學生特點,編制教學內容
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了解學生前期課程內容,架構學生對石油工程相關知識的銜接,以保證學生了解石油開采中的基本過程和工程現象,對石油工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工藝過程等知識有所理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教學為教學目標,編制教學內容。
3.2 實驗室調研,考察實驗內容、制定實驗教學
結合教學內容,考察實驗室研究類別、實驗室教學計劃,通過和實驗中心老師溝通,確立可開放的實驗室、實驗室展示的教學內容和實驗計劃。
3.3 完善多媒體制作
在現有多媒體的基礎上,細化教學內容,采取專人負責完善多媒體制作,增加多媒體動畫展示。
3.4 組織學生校內實體模型參觀
組織學生參觀特種實驗室和石油工程館鉆井實驗室現場,由專人教師進行講解,將課堂的理論教學和實踐結合,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
通過教學改革,可以有針對性解決非石油工程專業石油工程概論課程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差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學時少與授課內容多的矛盾、部分概念抽象、原理復雜、教學脫節的問題。
石油高校的石油工程、地質勘探、儲運、化工這些專業都屬于學校的骨干專業,他們的實驗室、展示廳都非常有專業特色,既有實物模型、又有流程模擬、還有現場施工圖片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課程教學環節中的手段,通過教學相關單位的協調,安排參觀時間,針對授課學生特點組織安排學生參觀內容。
篇5
關鍵詞: 中學化學 教學改革 趨勢
作為科學教學的化學教學,其功能已不只是傳授和繼承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還應是將化學知識作為一種載體,培養社會責任感,促進人生觀、世界觀主價值觀的形成,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認為要關注這些變革,就要適度從應試教學中解脫出來,去思考并實踐化學教學的改革。
一、教學目標走向多維化
化學教育已不是學科知識的教學,而教育的化學,其教學目標不應局限于學科的本身,而應包括教學和教育的目標。因此,教師必須構建多維的化學教學目標。從化學教學大綱的變遷可以看出這一點,2007年化學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雖也提及能力和思想教育,但強調雙基目標。新大綱(2010年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技能。在高中化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一些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的密切聯系,以及重要應用。
2.能力、方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使他們能綜合應用化學和其他學科知識、技能解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育他們關心環境、能源、衛生、健康等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勤奮、堅毅、合作等優良品德。
二、學習方式走向多樣化
通常的學習方式有三種:接受式學習、發現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接受式學習是學習者閱讀文本、觀看音像、傾聽講解獲得知識的方法。發現式學習也叫探究式學習,是指人們通過對自然、社會現象或科學實驗、文字材料的觀察、閱讀,發現問題、搜集數據、形成解釋,并對這種解釋進行交流、檢驗與評價的過程。體驗式學習是指人們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反復觀察、實踐、訓練,對情感、行為、事物的內部認識,最終習得某些可以言說或未必能夠言說的知識,掌握某些技能、養成某些行為習慣和某些情感、態度和觀念的過程。三種學習方式在完成教學目標時,其功能各不相同。
三、教材開發走向校本化
一綱一本,千人一面的教育局面正在被打破,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個性。“教材”不等于“教科書”,廣義的教材應該是教師在教學行為中所使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包括教科書、各種輔助教材、視聽教材、電子教材等。圍繞教科書的教學資料應當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自編教學資料、自制教學儀器,優化各種教學資源。
新的課程標準把課程按其功能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基礎型課程是國家課程,使用統編必修教材培養學生的基礎性學力;拓展型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相結合的課程,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研究型課程是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力和研究性學力。校本課程可在教育專家和學科專家指導下由教學第一線的教師開發,校本教材的編寫要結合學校的實際、社區的資源,發揮自身優勢。
四、課堂教學走向開放化
傳統的學校課堂即是教堂,教師即是布道者,知識的傳授是在封閉式的課堂中進行的,這種“教師中心”、“學生中心”和“教材中心”三中心的教學結構將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中心的、開放式的教學結構,在這種結構中自然、社會和網絡都是課堂,學校教學資源、自然教學資源、社會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資源必須合理優化,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在新型教學結構中,學生要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隨著化學研究性課程的開設,課堂已經不再局限于教室,學生要走向自然界去調查資源、調查環境;走進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走進化工廠調研化工生產;去科研機構、大專院校訪問專家、教授,獲得指導;進入圖書館、因特網查閱資料。可謂處處是課堂,處處有教材。
五、網絡教學走向普及化
篇6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基本的經濟法律意識是經濟類人才成長的基礎,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經濟人才是教師的職責。為提高經濟法概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就要分析該課程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提出對教學改革的幾點對策。
“經濟法概論”作為高校經濟學專業的基礎學科,具有實踐性極強的特點。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養出現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與時俱進,而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經濟法概論的教學實際用途,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教學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基礎學習較少,學識基礎薄弱
“經濟法概論”的教學內容多,但教學學時較少,因此在各高校,“經濟法概論”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老師一個人講,學生基礎弱,聽不懂,無法融入課堂里,這樣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顛倒,必然無法令人滿意。
(二)教學手段相對陳舊
如今,案例教學以及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方法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種課堂,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的還是灌輸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對老師或是知識具有依賴性,學生學習只懂皮毛,不懂得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思維狹窄,不會產生創設性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是無法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應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不能只是滿足于簡單講授經濟法律的基礎知識。教師應該主要注重引導學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內涵、闡釋立法的精神和原則、提高學生應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缺乏層次感
教材是教師的教學依托,是教學環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經濟法概論》教材的內容偏多,而且繁雜深奧,大多數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學習,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參考價值,而且較為陳舊,無法做到立足實際,與實際問題嚴重脫節,如《勞動合同法》等章節更新緩慢,無法做到對現有問題進行實際分析,且邏輯混亂,重點不突出,缺乏層次感。
(四)傳統的考核結果束縛學生的學習潛能
目前我們高校的考試主要還是閉卷考試,這導致學生還要遵循為了考試而學習,學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圍繞考試這一主題展開,讓分數來作為測評師生成績的重要依據。在這樣的傳統學習環境中,使得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考高分,這樣就使得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無法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高。
二、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調整課時設置
不同專業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單純地給學生奠定法律基礎。在初步明確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對于經濟學和非經濟學專業進行差別對待。經濟學專業建議先開設《法律基礎》這一課程,在此基礎上設置《經濟法概論》,兩者課時合計60課時,中間10課時實現實訓;非經濟學(非法學)專業可直接開設《經濟法概論》,但要保證48課時以上,中間有8課時以上實現實訓。
(二)重點必須突出,邏輯必須清晰
經濟法教學內容繁多,突出重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很好的方法。首先應按照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來取舍課程內容,形成自己的專業需要,如學經濟管理專業的,就應注重市場管理法等的學習;學會計專業的,就應注重稅法、金融法等的學習。同時還要注重與時俱進,比如將新出現的熱點問題或最新立法及時的融入到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熱點,思考熱點,開拓學生的思路。(三)結合學生專業素質的不同要求,豐富教學手段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陂_放教育環境下的經濟法課堂教學應該是開放、靈活多變的教學,注重教學的創新與開放。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將課外的知識充實進課堂,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與課外的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如參加一些學生法學社團,也可以與法院建立經常性的實習觀摩基地。另外,強化案例教學及多媒體課件教學的使用,將單一的課堂講授變得多樣,可以進行講課、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社會調研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教課模式。
案例教學是一種具有極大發展潛力的教學模式。案例的選擇應重視符合“三實”(實戰、實用、實務)帶動“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要求,尤其要重視一個“實”字,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可以有實際作用的,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及探究欲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如今常見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種:列舉案例法、講評案例法、討論案例法。
1.列舉案例法
是指在授課中,教師為了更具體形象的闡述重點難點內容而列舉一個或一組典型案例,案例可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也可以是對真人真事進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
2.講評案例法
是指教師為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學重點而對一案例進行深入的解剖與分析,并通過講評案例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課本理論。在進行這樣的教學時可以使用電化教學方式,比如播放民事審判的錄像片,邊看邊講評。
3.討論案例法
為了加深同學們的學習印象,鞏固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某一主要章節講授完后,組織學生進行案例討論。教師需要事先準備有針對性和難度的案例,并且人們大都對這個案例有不同的見解和結論的。案例要有詳細的情節,教師在介紹案情后,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經濟法知識來分析解決案例。小組討論,大班討論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盡量讓每一個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在最后要對同學們的表現進行評價及總結,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合學生專業素質的不同要求,完善學習效果評價方式
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各章節的內容給學生布置討論題,組織學生針對一些熱點問題開展討論,以學生在案例的處理表現,作為平時成績,以此調動學生參與問題討論的積極性。經濟法的教學應根據專業的不同而進行不同的選擇,對于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可以出題進行統一考察。通過經濟法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們能夠深入理解和把握經濟法理論,能夠運用經濟法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課堂的教師不要固守傳統的法律院校的教學模式,應從不同方面做工作,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慧琴.淺談經濟法概論中的案例教學[J].文教資料,2005,(2).
[2]宋文霞.非法學專業經濟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7,(23).
篇7
有鑒于此,自2011年9月開始,本課題組依托浙江中醫藥大學“概論”課程組,在課堂教學中增設了網絡教學環節進行了網絡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經過三年多的實施,初步構建起了“基于網絡”的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對三年來授課教師在實施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以及在全體授課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廣泛收集整理意見,對“概論”課網絡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創新價值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思考進行初步的總結和分析。
一 “概論”課網絡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價值
在傳統教學之外,開辟一個全新的教學空間和形式,是“概論”課教學的創新形式和有機組成部分。運用網絡進行“概論”課教學,就是依托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并輔以即時通信工具、FTP傳輸等技術工具付諸實施,其實質是運用多媒體互聯網技術手段進行“概論”課教學,是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1]
之所以要進行網絡化教學改革,首先源于日益強大的網絡傳媒已經深入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和思想中。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調查顯示,中國上網人數居世界首位,網民的最大構成群體是學生,95%在校大學生是網民,這說明當代大學生作為新生事物的引領者和追隨者,已經成為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與網絡的關系非常密切,網絡傳媒已經成為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獲取信息、娛樂、交友和溝通的最重要的手段。作為新形式的傳播媒體,網絡傳媒以其互動性、時效性、個性化、全面性和網絡效應全方位滲透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大學生網絡技術運用的熟練程度遠超普通民眾,他們信息來源多樣,他們可以通過校園BBS、QQ、公共論壇、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和各種國內外網站獲得信息。網絡工具具有強大的搜索能力,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大學生可以迅速、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感興趣的問題,甚至可以掌握比教師更多的信息。[2]
運用網絡進行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教育教學發展時間雖然不長,但因其具備“資源共享性、不限時空性、多向互動性”等特點,打破了傳統教育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能夠適應當前大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滿足大學生對高質量信息的需求。我們問卷調查的結果也同樣表明:贊同和支持“概論”課程網絡化改革的學生比例高達94.6%。
同時,不可否認,網絡是把“雙刃劍”,在網絡社會,大學生主體性空前提高的同時也面臨主體性喪失的危險。大學生世界觀和價值觀尚未定型容易受影響,在各種思潮交匯碰撞的信息海洋,難以判斷而在虛擬世界中迷失自我。這些因素都對“概論”課傳統的課堂灌輸式教學法提出了嚴峻挑戰。適應網絡傳媒時代的特點進行變革和創新,增強“概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就是大勢所趨了。
二 “概論”課網絡教學模式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通過三年改革探索,我們已構建起了“概論”課程的有效可行的網絡教學模式,即:以省級精品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為基礎,構建網絡教學的整體框架;在內容結構設計上,明確設定網絡教學各環節的目標,師生在具體運用時可根據課程特性、教與學的需要、學科背景,進行調整、豐富和完善,實現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總的說來這一改革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由于這一模式還處于探索和應用的初級階段,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通過對問卷數據的整理分析,當前“概論”課程網絡教學模式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見表1)。
第一,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不健全。“概論”課網絡教學模式的改革是以網絡資源的特性為支撐的教與學,這一過程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網絡資源為課程材料,以利用其便捷、海量的信息優勢;二是以網絡工具作為教學手段,以充分利用其信息技術優勢。也就是說,網絡課程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以成熟穩定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支撐。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本課程的網站建設還有很大不足,比如:學生反映最多的問題集中在優秀資源不足,對學生缺乏吸引力;鏈接不確定等方面。調查結果表明,約有58.8%的學生表示課程網站對網絡自學幫助較大,而有67.6%的學生認為強大的搜索引擎能更好地幫助自己自學。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是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技術支撐、資金支持和人才保證等要素,而單純依靠“概論”課教師去組織調動各方力量,全面推動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的完善還有一些實際困難。正是由于課程網絡教學平臺技術支持者與實際使用的師生相脫節,從而導致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第二,缺乏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網絡教學的管理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網絡教學中存在建設與使用相脫節、教師與學生不同步等問題。主要表現為網絡教學平臺的靜態建設多,平臺的動態管理少。目前對于網絡課程進行考核的指標體系是依據國家和浙江省教育廳的有關方針政策來設置的,網絡立體教材、網絡教學方法、課程活躍度,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等是考核的重點,但評定標準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比如:如何進行量化、細化以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使網絡教學更加規范,目前還沒有較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而且學習效果評價方面多限于課程學完后的總結性評價,對學生在諸如討論、小組辯論、社會調查等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則相對匱乏。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查結果表明:在網絡自學過程中,只有約18.7%的學生表示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并爭取拓寬學習,約有40.1%的學生表示能夠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約有32.4%的學生表示基本能夠完成學習任務,而約有8.8%的學生表示出于取得學分的需求,不得不完成學習任務。
第三,網絡互動交流中的教師主導作用發揮不充分。網絡自學中,教師的單方訴求表現明顯,學生的參與性低,缺乏熱度。課程網站設置了師生互動平臺,但是目前這個平臺的互動嚴重不足,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真正能探討問題的學生并不是很多。借助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大學生有特殊的交流平臺,如QQ群、微信群、校園論壇、微博等,教師雖然可以進入學生交流平臺,但在其中不一定能夠起主導作用。調查結果表明,對于“教師在線答疑的時候您會去嗎?”,僅有6.5%的學生選擇“經常去,因為可以即時得到教師的解答”,有12.6%的學生選擇“經常去,卻很少主動向老師提問”,而有63.9%的學生選擇“很少去,覺得請教其他同學,搜索網絡資源也一樣”,甚至還有17%的學生認為“用處不大,所以基本不去”。在網絡傳媒時代信息多元化,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工具不斷拓展,網絡信息傳播具有互動性,主體多元化的特點,“概論”課雖是傳授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渠道,但在網絡世界中,教師如何處理好師生關系,既以學生為中心,又發揮出主導作用而不是簡單迎合學生的喜好,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三 “概論”課網絡教學模式改革的幾點思考
針對上述問題,“概論”課網絡教學模式改革在今后的發展完善過程中需要著重采取以下措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一,提高教師的網絡綜合素質,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提高“概論”課網絡教學的效果,實現網絡教學模式改革的各項目標要求,就需要任課教師掌握更多的信息,具有更多的知識,具備更高的網絡素質。只有既懂本課程專業知識,又熟悉網絡技術的“復合型”教師才能將互聯網技術靈活并有效的運用于教育中。而現在,由于學科專業背景的差異和技術上的知識儲備不足,思政課教師在網絡環境下并不能得心應手的開展工作,面對學生提出的網絡技術方面的問題往往需要求助于專業技術人員。為此,一是要對教師進行系統的網絡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提高教師的網絡素質,使教師能夠有效的掌握網絡技術,熟悉網絡文化特點;二是教師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意識,要注意從網絡上搜集信息,把握網絡焦點,恰當的運用網絡話語,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教學工作。
第二,豐富網絡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其主要方式是人機交流與對話。自主學習、自我發展與完善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特征,教師發揮作用的形式由顯性變為隱性。教材不再是僅供教師傳授知識的“教本”,而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讀本”,教學媒體不再是幫助教師完成知識傳授的工具,而是用來創造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成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好的網絡資源對網絡課堂的情境創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和學習評價都提供了豐富多彩、操作性強的平臺。因此,教師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創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緊密結合課程特點,結合當前改革開放現實成果,跟上時代的步伐,反應社會熱點問題。[3]同時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政治意識的認知狀況,教師應及時把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拓展與展示,增強“概論”課教育的滲透力和感染力。
第三,注重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模式的優勢互補。雖然網絡教育具有資源共享性、不限時空性、多向互動性等優勢和特點,雖然網絡教育的迅速發展對傳統教育產生了極大的沖擊,但也不可否認,面對面的傳統教育方式仍是“概論”課最主要的教育教學法。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已有深入和廣泛的研究,理論體系較為完善,對于“概論”課這種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強的課程的教育教學是很有效的。二是網絡教學自身還存在顯而易見的缺陷,比如,目前各課程的網絡教學普遍缺乏對諸如認知理論、教育心理、學習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且網絡在提供便捷溝通交流的同時,也難免會有一些消極的不健康的東西,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健康發展。[4]當然,所謂傳統教育模式并不是單調乏味的教師“滿堂灌”,在“概論”課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更多地運用和借鑒多種教學方式,比如“翻轉課堂”、PBL等模式,在理論灌輸中有機結合講授法、討論法和談話法,增加師生之間的積極交流與互動,凸顯學生主體性,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教育影響通過各種方式傳遞給學生,取得良好效果。
因此,“概論”課程網絡化教學模式改革應注重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二者的優勢互補,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對方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達到教書育人的良好效果。
第四,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聯合。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概論”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必須要與其他課程密切合作,通過資源的整合,共同提高,從而真正發揮出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為此,一方面需要有效利用網絡平臺,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資源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是時展的必然趨勢,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主陣地,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因此,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網絡化建設作為一個整體綜合考慮,各課程間加強合作,突出特色,有效配置資源,這樣既可以減少重復、加強互補,又能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進行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概論”課程的改革也要拓展校際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加強與建設較成熟、知名度較高的網站的聯合,并與其它高校的學生直接通過網絡交流思想,增進了解。這樣不僅可以推動“概論”課程網絡教學模式的發展,也便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大學生群體的認知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寧.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設計的整合[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9(4).
[2]房尚文.網絡傳媒時代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新聞知識,2010(6).
篇8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這給我國教學改革指出了一個十分明確的方向: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是開發青少年的潛能,訓練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現代教育;是以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為核心,以社會文化傳播和創造為手段,實施德、智、體三位一體的整體化教育。它既是教育的出發點,又是教育的歸宿。
天津市和平區新華南路小學開展的和諧教育改革實驗是比較典型的素質教育改革實驗。通過實驗,他們提出了以促進學生素質和個性充分發展為目的的和諧發展的操作體系,即以師生關系為主的學校人際關系的和諧;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諸教育活動中教與學的兩個過程的和諧;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教育關系的和諧。三者的協同發展,培養、促進學生的基本素質與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
湖南懷化市實驗小學正在進行“實施教育綜合改革、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實驗。為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他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采取了如下具體措施:(1)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2)加強學科間的滲透;(3)因材施教,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4)建立活動體系,把相關的活動列入課表。這些措施的提出,對探索學科素質教育是有積極意義的。
總結各地開展“素質教育”實驗的情況,小學教學“素質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三點,即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堅信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會不斷提高;教學重在對學生進行激勵、喚醒、鼓舞;重視理解知識、發展能力和個性。實施“素質教育”后,小學數學教師的作用集中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責任感和成功欲;(2)循循善誘,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愉快學習;(3)為每個學生的智慧、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和條件;(4)消除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矛盾;(5)改變學生的不良學習行為和習慣。
關于“素質教育”的具體教學方法,東北師大教科院馬云鵬在《數學教育與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福建教育》1994年第10期)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在實際教學中要提倡活動式、后發式、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方法?!?/p>
趨勢之二:強調學生參與
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都清楚地告訴我們,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學效果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過去說學生是教師教會的,這是一種典型的教師中心論。如果學生不愿參與,教師教得再好也是枉然。
基于此,上海市進行了“學會參與”與“參與教學法”實驗,摸索總結出了“參與教學法”的基本原則和操作要素。基本原則包括主動性原則、體驗性原則、激勵性原則、反饋性原則。操作要素有四點,即重視激發興趣,啟發學生參與;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及時反饋調整,強化學生參與;采用積極評價,鼓勵學生參與。他們還嘗試構建了“參與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模式,如下圖:
(附圖{圖})
廣東饒平師范附小進行的“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教學實驗”,以“主體參與”為突破口,設計了教與學的四自式框架與小組學習的合作學習課堂結構新形式:自看課本——自想問題——小組學習——自練習題——自我小結。
他們的這些實驗成果,無疑能給我們諸多有益的啟示。
趨勢之三:注重整體優化
教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整體,它不光涉及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要素,還涉及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結構的決策等諸多方面。各種要素和各個方面的局部優化問題,在多年的教學改革中已作了較多的探索。然而,教學不能單純把注意力放在教學的哪種要素或某一方面上,更重要的是使各要素、方面形成一個最優整體。
華中師大姜樂仁教授主持的小學數學啟發式教學實驗,就是一種尋求教學整體優化的實驗。其改革的思路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教與學的主要依據;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課內為主與課外為輔相結合;以培養和發展智能,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即‘三為主、兩結合、一核心’的啟發式教學體系?!比A中師大教科所何雄智副教授正在進行“小學數學——目標、教學、評價與管理一體化”的實驗。不少專家指出:這是一項著眼整體、注重優化、充滿活力的教改實驗。杭州大學教育系主持指導的“系統化教學”實驗,是比較典型的整體優化實驗。他們擬定了“系統化教學”四階段19個環節的操作程序。
至于是否實現了整體優化,總結近幾年的實驗研究成果,可用這樣3個標準來衡量,即是否體現了“五為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為主源、訓練為主線、培養能力為主旨)的教學思想;是否做到了“六個有利于”(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刻苦鉆研的探索精神,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實現了“八個和諧統一”(教與學關系的和諧統一、師與生關系的和諧統一、知識與能力的和諧統一、認知與情感的和諧統一、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統一、講與練的和諧統一、課堂上動與靜的和諧統一、講授內容與所花時間的和諧統一)。
趨勢之四:突出思維訓練
突出思維訓練,一方面是時展對數學教學的要求。時代需要知識廣博、善于思考的人才。因此,數學教學就遠不止是傳授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善于思考的人。數學知識伴隨著相關的數學思維,這必將使數學教學為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是數學教學自身的需要。數學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謹性為特征的封閉的演繹體系,人們獲取或發現數學知識都是思維的結果。思維需要數學,數學離不開思維。所以說,思維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問題。
注入式教學,往往忽視結論所產生的思維過程,把學習變成反復認識由課本或教師規定的結論。所以,數學教改響亮地提出了“加強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的口號。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學時,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睘榇?,全國各地廣泛開展了突出思維訓練的實驗與討論。
廣西玉林市古定小學的“導思——點撥教學法”實驗,把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成四個環節:(1)激學導思。激學,就是誘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導思,就是啟發學生思考。(2)引議釋疑。引議,就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所“思”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釋疑,就是通過討論,使疑問得到解決。(3)點撥提高。點,是指點醒、點破;撥,是挑明、撥通、撥引。(4)精練強化。教師在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教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有思考性、實踐性、技巧性、創造性的習題。這四個環節強調以傳授基本知識和技能為基礎,以“思”為核心,組成一個“思”的交流、“思”的反饋、“思”的深化、“思”的發展的多維結構。
江蘇省海門縣實驗小學,在小學數學中進行了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教改實驗。實驗班按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獨創性分項采取了實驗措施,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方案。
篇9
下面,僅就以實驗教學為主要途徑,培養學生形成物質特性、化學變化規律、基本理論三類概念,談談個人淺見,請先哲和同行們指教。
一、提供真實、鮮明、主動的化學實驗,培養學生形成物質特性概念
反映物質本質特性概念的實驗,教材中作了統籌安排。為了深刻說明物質特性的概念,教師精心設計的實驗,應該是真實的、鮮明的、生動的,直觀性強,現象明顯,易于激發學生形成化學概念。例如:培養學生形成酸本質特性的概念時,教材安排了鹽酸與石蕊試液、鋅、鐵、鐵銹、氫氧化銅溶液、硝酸銀溶液反應一組實驗,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上述實驗,培養學生認識鹽酸能與指示劑、多種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某些鹽反應,與堿起中和反應等化學特性,于是,引導學生推論酸本質特性的概念。
真實的化學實驗,就是讓學生觀察物質的本質屬性?;瘜W實驗就是通過學生視覺、聽覺、嗅覺來形成感性認識的,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實實驗,才能有助于學生形成思維,加深對反映物質特性的化學概念的理解,例如,反應生成的沉淀、物質的溶解、顏色的變化、有氣味或有顏色氣體的逸出,都是幫助學生直接觀察物質發生變化的直接感知,使學生信服地形成物質特性的概念。
教師在演示鹽酸與堿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是說明酸與堿反應的特性,可是,事實說明,鹽酸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就不同于鹽酸與氫氧化銅溶液反應的實驗。因為前者反應時看不到任何明顯現象,而后者則看到了有藍色的氫氧化銅,現象鮮明。所以,我們設計、安排化學實驗時,首先要考慮實驗的鮮明性,才能使學生注意化學反應,使物質特性更明朗、更完整,更生動真實,從而有助于學生形成清晰的化學概念。
同樣反映物質特性的化學概念,由于提供實驗不同,會得到不同效果。例如,氨氣易溶于水的特性實驗,用一支大試管盛滿氨氣后倒置水中,水會在試管內上升,反應出氨易溶于水的強溶解性??墒菗Q成“噴泉”實驗,就更加形象、生動,效果明顯。由此觀之,只有生動、鮮明、真實的化學實驗去刺激學生大腦興奮中心,才能有助于學生形成深刻的化學概念,使具有物質特性的化學概念在學生大腦中深深打上烙印。
二、提供典型、系列的實驗,培養學生形成各類反應的化學概念
化學反應中有許多類似反應遵循著一定的反應規律。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各類反應的概念,我們要安排、設計好一系列化學反應的實驗,培養學生歸納、概括這些反應的規律。例如,在化學基本反應類型的教學中,我們借助木炭、硫粉、鐵絲、紅磷等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其中有非金屬與金屬的典型代表物質,通過這些典型、系列的化學反應,指導、培養學生基本上形成抽象的化合反應概念。此外,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化學反應概念,也都是通過典型、系列的化學實驗后,歸納、總結而形成的。
指導、培養學生形成各類反應的化學概念時,還必須安排、設計正確反映概念內涵的感性實驗,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推理、綜合、歸納、總結,直至思維加工,把獲得的感性知識進行深化,即把零碎的、片面的感性知識,進行科學的概括總結。例如,當學生做了木炭燃燒的生成二氧化碳和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實驗,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前者燃燒生成一種物質,而后者燃燒生成兩種物質的本質區別,從而培養學生正確形成化合反應的概念,否則學生容易產生凡是與氧氣燃燒的反應就是化合反應的錯誤概念。為此,教材安排了證明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實驗,使學生清晰看到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兩種物質的反應。這樣的實驗對學生正確形成化合反應概念內涵提供了典型的、必要的認識。
三、提供具有說服力的實驗,培養學生形成化學基本理論的有關概念
化學基本理論的有關概念,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通過實驗教學,提供具有說服力的實驗,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有說服力的感性知識,對理解抽象的化學基本理論概念較為有利。例如:“電離”的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因為學生不能通過感官,直接感覺到物質電離后自由離子移動的過程,學生難以接收這樣的化學結論。
篇10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營造氛圍 問題 情境 張揚個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02
一、引言
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強調學生自主積極投身其中的學習方式。探究型數學課不僅強調學生探究,而且突出強調“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使探究式學習落到實處談談自己的認識。
二、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境
人的創新意識不存在于現成的認識成果中,而活躍在形成結論成果的探索過程中。只有認知發展的積極活動,才能釋放創造潛能,驅動主體去發現真理。因此,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及數學活動自身的特點,精心創設和諧的學習情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要善于把課本中的知識、問題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一個個情境,創設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認知沖突的問題或作業;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刨設生動的教育教學情境,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體驗,激起求知欲望;要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鼓勵學生張揚個性
科學家法伯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毛毛蟲實驗”。他在一只花盆的邊緣擺放了一些毛毛蟲,并讓它們首尾相接,恰好連成一個圈,然后在花盆周圍幾寸遠的地方撒了它們最愛吃的松針,但是由于毛毛蟲天生就有“跟隨”的習性,它們就這樣一圈圈行走,最后疲勞饑餓而死。假如毛毛蟲里能有一只與眾不同,它們就能夠馬上改變命運,告別死亡。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毛毛蟲式的人”,那就必須鼓勵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中張揚個性。人本思想的核心是個性化,個性的魅力就在于心靈的涌動,智慧的閃光,激情的飛揚以及生命力的呈現,自由意識的樹立。學生在自主選擇、探究、合作中,必然會獲得獨特的體驗,引發個性化生活感應,觸動個性化思維過程,產生個性化心靈震憾,濺起個性化聯想啟迪。特別是在新課堂中,學生經常會有一些奇思妙想,讓老師異常驚訝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獨特思維能力。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的時候,給出一個方程讓學生賦予情境,學生的說法又是各種各樣,有的參照經常看到的應用題背景,有的聯系生活實際,有的拿班里的同學做主人公,有的甚至把它放進了象蠟筆小新、機器貓、奧特曼這樣的動漫背景中。在課堂上,經常有學生舉手說:“老師,我有其它的方法。”“老師,我的方法比他的簡單。”此時,總是盡量給出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闡述自己的觀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和學生一起分析各種方法的優劣。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人的個性、獨立性、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對探究活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如果缺少獨到的見解,依賴性很強,不去突破常規障礙,只知道做一個“跟隨者”,就不可能成為創造力很強的人!教育要經歷過程,要改變過去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方式,要讓學生通過探究式學習,經歷知識與技能的形成與鞏固過程,經歷思維的發展過程,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而將知識、技能、情感、內化為生命中的財富。
(三)創設應用探究式問題,以更好地教學
應用探究型問題設計,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問題的背景盡可能是學生熟悉的,以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常見的問題背景有通訊收費、按揭貸款、存款利息、打折銷售、工資待遇、運輸費用、工程造價、旅游價格、行程問題等。問題的設計要注意讓學生通過探究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同時讓學生獲取生活智慧。
設計實例:
問題背景:今年四月份,李大叔收獲洋蔥3O噸,黃瓜13噸?,F計劃租用甲、乙兩種貨車共10輛將這兩種蔬菜全部運往外地銷售,已知一輛甲種貨車可裝洋蔥4噸和黃瓜1噸,一輛乙種貨車可裝洋蔥和黃瓜各2噸。
探究1:李大叔安排甲、乙兩種貨車時有幾種方案?請你幫助設計出來。
探究2:若甲種貨車每輛要付運費2000元,乙種貨車每輛付運費1300元,請你幫助李大叔算一算應選哪種方案,才能使運費最少?最少運費是多少?這是一個運輸問題,背景是李大叔銷售收獲的洋蔥和黃瓜,需要租車。問題的探究點:一是設計租車方案;二是探究運費最省的方案。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而且也提高了問題本身的價值。
(四)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技術已廣泛運用于教育行業。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根據教學情況及學生學習情況適當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教簡單方程時,很多學生可能會存在很大的疑惑。此時教師就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原有的加減乘除通過進行數字的移動而加入未知數,讓學生認識其實方程是為了方便求解答案的一種形式而已,并不新鮮的知識。這樣不但有效緩解學生的畏難情緒,還通過多媒體的視頻,讓學生產生想參與教學的心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總結
面對社會的新需求,我國教育部新教學課標,為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及學生都需要做出努力教師改變其教育理念、改善教學方法和教育模式,并學會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來輔助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學生則要學會自主學習,不僅要將課堂知識消化,而且還要了解有關知識的更深層,以達到充分掌握知識、提高自身學習成績的目標。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初中數學教學才能實現新的教學目標,我國教育事業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