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黃河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4-06 04:29: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關黃河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有關黃河的詩句

篇1

“滔滔黃河”是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三節“中國的河流”第三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是前面我國河流水文特征和長江教學內容的延續和深入,也是后續中國區域地理學習的基礎。本節教材包括黃河源流概況,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黃河的綜合治理,黃河上、中游的水能開發五部分。教材安排黃河水系圖并配有5道讀圖題,幫助學生了解黃河源流概況。同時,教材還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黃河凌汛”,“黃河斷流”,“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圖,幫助學生深入全面認識黃河,使學生認識到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實現人水和諧,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黃河作為我國第二長河,她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但也給中華民族帶來過深重災難。黃河對其沿岸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乃至關乎中華民族的興衰存亡。因此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黃河面臨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黃河之害在于下游決堤潰壩,決堤潰壩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黃河的關鍵。“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復雜,應綜合考慮中游黃土高原的土質特點、植被狀況、夏季降水特點以及下游地形特征。這就要求學生具備綜合分析問題、歸納概括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八年級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還較弱,所以本節課的難點確定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黃河的源流概況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學會分析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黃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和著名水利樞紐的分布;學會辯證看待事物;了解黃河現存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地圖,培養讀圖、析圖能力;通過學習成果展示,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角色模擬,培養參與意識;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開展辯論,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多媒體創設的古詩詞意境,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治理黃河的案例,逐步形成人地協調及可持續發展觀念;通過辯論黃河的功與過,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四、設計思路

作為黃河流經省區的學生,對黃河已有所了解,缺乏新鮮感,但對黃河缺少全面深入的認識。如何激發學生對黃河產生興趣,怎樣讓學生對黃河有全面而深刻的認識成為教學設計的關鍵。本教學設計巧設教學情境,以古詩詞為線索,以多媒體為媒介,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核心,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在優美的意境中主動學習、愉快合作、積極探究,在古詩詞的熏陶下掌握知識和方法,從而實現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情境創設:多媒體播放水勢洶涌、濤聲震天的壺口瀑布視頻,并配詩朗誦“黃河頌”。

教師導入:古往今來,黃河以其磅礴的氣勢,奔騰在中國大地上,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強不屈、永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因此成為古今詩人筆下贊頌的對象,今天我們就在古詩詞的引領下來認識黃河。

設計意圖:把學生帶入黃河的教學情境中。以黃河奔騰不息、氣勢宏偉的形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以慷慨激昂的“黃河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學生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

【新課講授】

1.黃河的源流概況

情境創設:多媒體展示黃河源遠流長、奔流不息的圖片和李白的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問題呈現:①黃河來自“天上”,最后奔流到“海”。“天上”指哪里,“海”又是指哪個海,黃河全長多少千米?②黃河從西方遙遠的天邊奔騰而來,又滾滾東流入海。沿途經過哪些地形區,哪些省級行政區,接納了哪些支流,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劃分的?

圖片展示:“黃河水系” 圖(課本P55圖2-53)和“中國地形圖”。

學生活動:讀圖2-53 “黃河水系”,自主完成上述問題,然后推薦一位同學到臺前指圖講解黃河源流概況。

設計意圖:通過壯觀的畫面和豪放的詩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上臺展示學習成果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2.黃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狀況

情境創設:多媒體展示黃河驚濤拍岸、濁浪宛轉的圖片和劉禹錫的詩句“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問題呈現:①“九曲”說明黃河干流的形狀具有什么特點?仔細觀察黃河圖,看看黃河干流像哪個漢字?②“萬里沙”說明什么?

教師承轉:“萬里沙”說明黃河含沙量大,黃河是不是自源頭到入海口含沙量都很大?其上、中、下游有何特征?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P55~56正文和P56閱讀材料“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了解黃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圖片展示:黃河上、中、下游三個河段的水樣標本。

問題呈現:山西黃河河務局小王分別在黃河上、中、下游三個河段采來三瓶水樣標本,回到單位發現貼的標簽脫落了,你認為這三瓶水樣分別是取自哪個河段,判斷理由是什么?

學生活動:根據對黃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了解,判斷三瓶水樣分別取自哪個河段。

設計意圖:由詩句加深學生對黃河形態和泥沙量大的認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黃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環境及水文特征。再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活學活用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教師承轉:為什么黃河中游的含沙量最大?

資料展示:黃土高原土質狀況、地形狀況、植被狀況、夏季降水特點等資料。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設計意圖:單憑教材對黃河水文特征的介紹,學生只知道黃河中游含沙量大,卻不知其原因,所以只有補充黃土高原的有關資料,才能使學生理解后面“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

3.“地上河”的成因及黃河面臨的環境問題

教師承轉:這些泥沙是否都隨著河水流入了海洋?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會帶來什么結果?

資料展示:“地上河”示意圖及歷史上黃河決口、洪水泛濫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災害的圖文資料。

學生活動:根據“地上河”示意圖及黃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探討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設計意圖:采用啟發式教學,由因及果,一步步引導學生探究地理原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承轉: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描繪了黃河源遠流長、奔流不息的氣概,沒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黃河下游真出現了水從“天上來”(“地上河”)的情景。李白還有很多描寫黃河的詩句,如“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情境創設:多媒體展示站在險峻的華山之巔遠眺黃河的圖片及詩句“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展示黃河凌汛圖片及詩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教師引領:前兩句原來是說詩人站在萬仞之上的華山絕頂,遠眺數千里外的盤曲黃河,細曲“如絲”,以此來反襯華山的高峻入云。可是現在的黃河下游真的出現“如絲”現象,這就是黃河下游的斷流。后兩句詩是李白以路途艱難比喻仕途艱難,這絕不是李白的夸張,黃河確實存在“冰塞川”現象――黃河凌汛。你知道黃河出現斷流和凌汛現象的原因嗎?

學生活動:閱讀課件中有關“黃河斷流”和“黃河凌汛”的圖文資料,探究斷流和凌汛發生的河段及原因。

設計意圖:由詩句“如絲” 和“冰塞川”,引出黃河的“斷流”和“凌汛”現象,激發學生探究欲望。通過讓學生閱讀材料、思考問題,旨在培養學生對地理信息提取、加工及總結的能力。

4.黃河的水能開發

教師承轉:李白不愧為“詩仙”,他還有不少有關黃河題材的詩句,如“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b轉秦地雷”。

情景創設:多媒體展示黃河觸天動地、濁浪翻滾的圖片和詩句“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b轉秦地雷”。

問題呈現:這兩句詩描寫黃河水流湍急、氣勢磅礴的雄姿,由此可以得知黃河蘊藏的水能資源。假設你是水電站建設專家,應該把水電站建在黃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開發黃河的水能資源?

學生活動:在黃河水系圖上標注(提示:河流水能的蘊藏量取決于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然后小組代表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引導:利用多媒體展示“黃河流域水系圖”,讓學生從地圖上找出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和小浪底等主要水電站,印證自己的結論。

設計意圖:通過詩句和背景渲染黃河洶涌澎湃、驚天動地的氣勢,增強學生對黃河水能資源豐富的感性認識,領略黃河氣勢磅礴的風采。采用角色模擬,增強學生對地理問題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5.黃河的綜合治理

教師承轉:黃河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水能資源,她就像一位無私奉獻的母親,默默奉獻著她的一切,故稱之為母親河,可有人說它是害河,你怎么評價她?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后進行辯論,并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理由。

設計意圖:讓學生各抒己見,培養其發散性思維和辯證觀點。

教師總結:千百年來,黃河之水哺育著中華兒女,孕育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她是偉大的母親河。可是,由于人類的貪婪自私和歲月的流逝,現在母親河傷痕累累、不堪重負。她的頭發變得稀疏,血液粘稠度增加,貧血,下肢動脈容易破裂(多媒體展示圖片:上游的草場退化、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斷流、下游“地上河”決堤泛濫)。

問題設計:母親河為我們默默奉獻著她的一切,現在母親河老了、病了,人類應該如何拯救苦難的母親河?

學生活動: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討論,每組針對一個“病癥”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設計意圖:將黃河比作母親,拉近學生與黃河的距離;將黃河出現的問題比喻成各種病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將綜合治理黃河的措施說成拯救苦難的母親河,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通過探究治理措施,增強學生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篇2

例如,《黃河的治理》“地上河”部分的教學中,我設計過這樣的問題:“請大家識圖,試用一句詩詞來描述黃河‘地上河’的情景。”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真是:七嘴八舌不停口,妙語如珠說黃河。在眾多的描述中,大家最推崇的是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詩句。本來這句詩,是形容黃河發源地之高,在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上。今天用于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描述,既形象生動,又言簡意賅。把黃河下游高出地面7米甚至10米的感覺,表達的淋漓盡致,加上黃河“地上河”圖片的幫助,學生們想象力的發揮,便對黃河“地上河”的意境,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認識。再者,這句熟悉詩詞的運用,不僅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十足,而且學生對黃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河”的理解,成為易事。更值一提的是:語文詩詞與地理教學的結合形式,成為學生們津津樂道、久久不忘之事。

另外,在《天氣及其影響》部分的學習中,我曾經布置過這樣的作業:“請同學們課下收集、整理有關描寫天氣現象的詩詞,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加以展示。”待到課上,學生們興致極高地拿出了收集到的詩詞資料,踴躍而自豪地展示,同樣收到了滿意的教學實效。例如,描寫雨的詩詞:“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描寫風的詩詞:“秋風蕭瑟,洪波涌起”、“二月春風似剪刀”、“吹面不寒楊柳風”……描寫雪的詩詞:“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描寫天氣“陰晴”的詩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描寫“霜”的詩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描寫“晴”的詩詞,“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樣,使學生們在極高的學習興趣中,很快掌握了自然界存在的各種天氣現象,又把語文學科與地理學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既達到了知識間的整合,又促進了二學科的共同提高;同時通過資料的收集、整理,巧妙地把學生的學習范圍,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將課堂延伸到網上、圖書館、閱覽室,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更培養了學生資料收集、分析整理的綜合能力和自主合作、主體參與的精神。

二、地理知識解詩意,活學妙用,興趣無窮

教學中,有時巧借一句趣語,授課會增加幾分詼諧;妙用一句詩詞,課堂更變得形象生動、趣味無窮。用地理知識巧解語文詩詞的意義,不僅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熱情極高,課堂會更加深化;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文學素養。

例如,《地球運動》部分的學習中,學生已掌握了基礎知識之后,我實施了這樣的活動:展示詩詞“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以及探究問題“請同學們分析詩詞中包含的地理意義?”經過同學們小組內激烈的討論,很快得到答案:“坐地日行”包含著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八萬里”包含了地球的最大周長──赤道約為4萬千米的地理意義;詩詞說明了地球自轉一周所行的路程。“巡天”包含著地球在天空中的自轉和公轉;“一千河”說明天空中的無數星河。

再如,同學們也利用地理課上學到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的氣溫直減率知識,充分理解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以及“一山有四季”詩詞中,包含的因海拔高低的變化,引起了氣候、植被景觀的垂直變化的地理意義。

通過以上的地理教學活動,同學們利用已學的地理知識,巧解出詩詞中包含的地理意義,使地理知識正向遷移。學生們既獲得了一份地理知識之外的意外收獲,又增強了學習地理知識的極大興趣。

三、詩詞引用,探究趣味更濃

例如,《長江的開發》“水能寶庫”部分的處理:學生們通過小組內讀圖、分析討論、合作理解、找出長江“水能寶庫”主要位于上游河段。此時,我不失時機地追問:“為什么長江上游河段水能資源如此豐富呢?”學生們結合識圖,經過小組內小段時間的討論,得到答案:“長江上游河段水能資源豐富,是因為處于

一、二級階梯與

二、三級階梯兩兩階梯的交界處,所以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進而,我繼續啟發到:“三峽處水能資源巨大,大詩人李白也曾有詩為證,想想是哪首詩呢?”話音剛落,學生們熱情洋溢的盡情齊聲朗誦:“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時我也被同學們高漲的地理熱情深深感染,便補充:“一聲猿叫未停,小船已過千萬重山。雖是夸張,但也道出三峽處水流的湍急,水能的巨大。所以早在1956年,就有要在三峽處建立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的規劃,有《水調歌頭·游泳》詩詞為證。哪位同學知道,詩詞中的哪些句子,體現了要在三峽處建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呢?”這時,一位男生舉手站起大聲朗誦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本節內容進行到這里,同學們那種對所學知識的陶醉與滿足,不言而喻;對三峽處巨大水能的自豪與合理開發,也嘆服無比。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教學實效、思想教育雙豐收。

篇3

一、語文+語文的綜合

新課程的實施,打破了教師唱主角的教學模式。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優美的文章,包含著很深的文化內涵。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教材中提取主題,使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與語文教材內容建立起點或面的聯系:可以是課文中某個知識點的補充,或是對某一單元語文知識的拓展,甚至是不同階段某個方面語文知識的延伸。如學習《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的詩詞時,從教材中提取了綜合實踐的主題“吟月大賽”將教學環節設計成四個部分:(1)讓學生背誦與月亮有關的古典詩詞。(2)根據音樂節奏配誦吟月詩句。(3)通過辯論的方式對詩句進行賞析。(4)用手抄報的形式搜集有關月亮方面的知識,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相互合作,再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再如,教學《變色龍》我布置了一個作業,同學合作表演這個故事,學生積極性很高,對動作的設計,人物語氣的揣摩,神態的細膩的變化都編演很到位,學生通過編排,表演課本劇,不僅深入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又讓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學會了合作,使全體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完善自我。

二、語文+其他學科的綜合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通過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了學生全面的語文素養。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與其他學科聯系的紐帶,學生借助語文學科了解了其他課程的知識,反過來又促進了語文水平的提高,但是應注意的是語文與其他學科的綜合不是拼合,雜燴。我們要找準關聯點。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把握好語文與其他學科的關聯點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促進了能力的發展。例如“黃河——母親河”的語文綜合學習讓學生搜集有關黃河的地貌,黃河斷流的地貌,黃河斷流的現狀及原因等資料,學生綜合社會地理學科的相關知識寫了一份調查報告以及一句公益廣告語,通過調查實踐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調查報告寫作能力,提高了學生語言文字駕馭能力,是知識、能力、情感的融合。

語文實踐活動中的學科整合,最終目的是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的。無論在活動中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都要用語文知識去解決問題,如前文提到的“黃河——母親河”讓學生搜集黃河的地貌,若一味地強調黃河的地理位置,那就不是語文學習本身的事情,也不符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

三、語文+綜合實踐的綜合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語文的天地,生活有多豐富,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樣式就有多豐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我們要懂得從生活中開發和利用資源,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為學生尋找語文實踐的機會。比如馬路兩旁的招牌,買東西與他人的交流,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都可以學習到語文。

在學習了《北京的春節》一文后,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本地的民風民俗——過年了,家家戶戶貼對聯,了解本地人喜歡哪一類春聯,你最喜歡哪一類春聯,春聯有什么特點?然后組織匯報調查結果,再讓學生尋找所搜集的對聯的特點,學生利用語文課上所學的知識寫對聯。這樣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重視了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培養了學生探究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動手、寫作水平,強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教會了學生向生活學習語文的方法。

篇4

過去,師生關系處于從屬,教師擁有決定的權威;而今在生成的課堂里,師生則更多的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某種意義上講,教師更多的是學生閱讀、人生價值觀的導師。雖然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在具體教學中仍放不下所謂的面子,比如在學生熱烈討論后,評判對錯的權利卻在教師嘴里;還有具體的作業布置形式以及批改,某種程度上講,都控制在教師手中。當然,最嚴重的是教師在課堂上掌握著學生能否說話的權利。這種形形的枷鎖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象力。那么,又如何讓生成給課堂增加魅力呢?這里,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實踐略談一二:

一、首先是重體驗,強調感悟生活語文

體驗是學生學習的根本。這里的體驗更多的是情感體驗,是讓學生在與文本充分對話后的一種情感交流。而這前提就需要教師深入文本理解,與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當然,教師更需要積極創設情境,讓體驗深入學生的生活。比如學習《第一次抱母親》這一課時,就曾讓學生與母親交流,觀察母親的一天辛勞,為母親做一些事情,等等。這些觀察,這些思考,才能讓學生的體驗深入骨髓,才能理解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的那種感慨,而這種情懷才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因而教師需要重視。

當然,體驗更多的是讓學生有著直觀的理解,比如可以讓學生觀察插圖,比如《黃河的主人》則可以讓學生先觀看黃河視頻,理解黃河的波浪滾滾,感悟黃河的濁浪滔天,然后學生去讀這一課,也許就能更能理解,艄公的如履平地,才能理解乘客的談笑風生是多么的不易。生活,也只有讓學生體驗生活,對比文本也許才有更深的感受;當然,如果僅僅停留在生活,那這體驗還是低層次的。因而作為語文教師,不需要過多講解,而只是給學生讀書,鼓勵他們多讀書,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學生的間接體驗。

二、其次是重預設,強調生成不期而遇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很多時候,生成的精彩來自精心的預設。雖然,生成的大敵是預設,但精彩生成的前提則是預設。因而教師不能因注重生成,而忽略預設。很多優秀教師上課,那種神來之筆的生成,往往凝聚著教師無數的預設心血。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精心鉆研教材的結果。記得筆者在組織學生學習《月光啟蒙》這一課,就曾有過無數預設,預設學生對月亮的詩句不熟悉,預設學生不會唱有關月的詩句,比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預設學生對于課文節奏不太能把握……在這些預設中,出現各種情況,教師都能一一瀟灑自如應對,而不會有那種課堂的尷尬。

強調預設,強調教師在備課是多想幾個可能,強調教師在教學時,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多幾個預設。這種多層次的預設,才能讓課堂的生成精彩不期而遇。比如《云雀的心愿》這一課,就曾多次預設,還預設與《走,我們去植樹》以及《沙漠中的綠洲》等相關問題,結果有一個小組在討論時就提到了“植樹造林”的話題,而正因為有了預設,結果教師引導很從容,學生回答也很從容,從而讓一節精彩瞬間生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所以再精心的預設無法全部預知精彩的生成、整個課堂的全部細節。在我們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一旦出現,當教師應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靈活應對,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課前的教案,反而可以利用意外“生成”,讓它將會成為我們課堂精彩之舉!

三、最后是重留白,強調精彩信手拈來

預設是生成的前提,而生成則是預設的結果。然而這兩者之間需要一定的留白。留白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策略,也是一門精湛的藝術,只有融于實踐中才能顯出它的生命活力和價值。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運用留白的藝術,可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種,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畢竟滿堂灌、輪番轟炸,只會讓學生神經疲憊。因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學生留白,在精彩處留白,在學生疑惑處留白,在關鍵處留白……留白也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且是無聲的教學手段。這種留白,其實就是短暫的停頓,就是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讓學生大腦思維更加活躍,才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理性,才讓課堂生成更加精彩,從而最終導致課堂精彩生成信手拈來。

記得在《孔子游春》這一課,筆者就曾大量使用留白,給學生思考,思考的水的價值,思考哲人的話語,思考怎樣做個君子。課文中有很多省略號,這里筆者都給了學生思考時間,讓學生有時間與文本充分對話。畢竟閱讀是學生自己的閱讀,而不能以教師的理解代替學生的理解,這才是關鍵。

篇5

關鍵詞:情感:誦讀:意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9-0250-02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做詩的首要要求,“意與境二字而已”,“有境界自成高格”。“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境”是“意”的載體,二者水融,互為依托。語文教材中選取的古詩詞正是這樣情景交融的語言珍品,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徜徉在詩詞所營造的意境里,去感受美,親近美,提升心靈,發展智慧。所以,引領學生進入詩詞意境是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那么入境的路徑在哪里呢?

一、激感,披文入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一千次地相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發展。”而古詩文離學生的生活年代遙遠,要怎樣拉近學生與詩人的距離,與詩文產生情感共鳴呢?教師可以從題入手,巧妙簡介背景,讓學生穿越時空隧道,置身于當時詩人所處的那種環境。可以娓娓講述一個有關小故事,激發學習欲望,順情而學。教師也可以深情范讀,引發學生情感共鳴,順情而讀。如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這兩首堪稱極品的送別詩,教學時采用對比方法,先讓學生從課題入手,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再結合課件(地理位置圖),簡介時代背景:李白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時,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從黃鶴樓到揚州,一路都是繁花似錦。而揚州,更是當時整個東南地區最繁華的都會。李白是一個浪漫、愛好游覽的人,他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緒也就跟著飛翔,胸中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的心情是平和的,惆悵與不舍是知己不能長相聚。李白踮起腳來,望啊,望啊!他高聲誦道“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送元二使安西》當時陽關以西是無盡的荒漠和頻繁的戰亂,元二還要經歷三千多公里長途跋涉,騎馬去要走整整半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安西。王維送別好友元二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情?送別元二時王維除了友情難離,還會平添一份擔憂,一種生死離別的傷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感情瓊漿。不僅是依依惜別的情誼,更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無微不至的體貼,前路珍重的祝愿。兩首送別詩,一樣的送別,不一樣的畫面,不一樣的情感,但相同的是朋友間真摯的愛。此時學生讀的欲望被老師深情敘說點燃,不經意地帶入詩境,學生情不自禁地誦讀起兩首送別詩,體會起詩情畫意來。經過教師簡介背景,把學生帶進詩境,學生學起來才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若猶己出。

二、利用直觀場景,促情入境

我們常說“詩中有畫”,這詩詞中的“畫”就是意境。葉圣陶先生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進入了詩的“境”,就等于與詩人晤面,開始進行“對話”了。這“一畫”就是當初誘發詩人有所“感”的場景。因此,教材中每首古詩詞都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圖,這是很好的教學資源,教學時必須充分利用。學習古詩就是要引領學生看到詩人所體驗的那個場景,才能由此進入詩意的境界,誘發學生的情感。也可以教師自己制作精當的課件及其他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設特定的意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如低年級學生學習《登鸛雀樓》中的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我就設計:同學們沒有見過黃河水是怎樣流入大海的吧,想去看看嗎?學生大聲說:“想!”于是播放課件:黃河水洶涌奔騰,伴隨著嘹亮的歌聲號子奔騰不息地涌入大海的懷抱。學生看得認真,不時發出驚嘆聲。隨后學生讀起詩句聲音有力洪亮。在老師的鼓勵下,越讀越有氣勢。然后引導學生對黃河說:“你真――”。不必多余的解說與灌輸,有聲有色的畫面一下就把學生引到了黃河岸邊,孩子的眼前是黃河,腦中是黃河,口中更是黃河。進入詩境,水到渠成。又如《牧童》一詩,展示了一幅牧童晚歸休憩圖。“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首先詩句就給人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引導學生誦讀想象場景。再借助課件: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中,牧童吹著笛,由遠而近,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學生很快就從課件上的“聲、色、畫、樂”捕捉到一個“鋪”字,這個字寫出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平緩舒服的感覺。“弄”字更顯出牧童活潑可愛、悠然自樂的情趣。“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引導學生看圖想象:吃飽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他會做什么?想什么?或者他什么也不想就睡著了。讓學生放開想象的翅膀,感受牧童安然恬靜的生活。透過詩,也看到詩人對安然自樂生活的向往。真所謂觸景生情,自然進入詩境。

三、喚起生活體驗,悟出詩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過一個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說:“我們要有自己的經驗做根,以這經驗所發生的知識做枝,然后別人的知識方可以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才能成為我們知識的一個有機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挖掘和利用。古往今來,人們的思想情感、喜怒哀樂都是相通的。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更應該充分喚醒學生已有的經驗,找到貼近學生生活的切入點,去感受詩情畫意。如教《題西林壁》中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為學生沒有親臨過廬山,很難體會詩人從不同角度看廬山姿態各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就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家鄉有名的金鐃山:從正面看是多座山峰,從側看覺得是一座山峰:遙望是崇山峻嶺、連綿起伏,近看卻是一座或幾座山峰;仰望是大大小小的山峰猶如白云之上;俯視卻是懸崖峭壁。學生很快進入情境,與詩人產生情感共鳴,情不自禁地吟誦“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如:學生從春天到過的油菜花地感受到了“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的美好情境。“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農村的孩子知道:屋后有山,山上有樹,每逢深秋雨后,能看見月光在樹間穿行,能聽到山泉在巖石間流淌。所以,誦讀起這樣的詩,意境就隱隱地浮現出來。中國古代詩詞的思想感情,往往通過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來含蓄表達。而這些“景”和“物”最終在學生頭腦中化為“美的畫面和意境”。因此,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古詩詞情境資源,進入詩詞意境也就順其自然了。

四、緊扣“詩眼”,感受詩魂

語言凝練是古詩詞的一大特點。古詩詞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瑰寶,唐代的賈島有首題為《題詩后》的詩里有句:“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因此讀一首詩詞,僅在讀中浮現整體的畫面是不夠的,還得緊扣詩詞的詞句,進入詩詞的境中之“境”。古詩詞中“詩眼”是通向古詩詞意境的橋梁。因此,我們要善于抓住“詩眼”,讓文字動起來、活起來,為通往古詩的意境鋪路架橋。重點詞語突破了,其他一般的詞語就迎刃而解了。這樣既突出了重點,也避免了繁瑣的逐字逐句串講。在詩詞教學中緊緊扣住“詩眼”和學生一道駐足欣賞,發現文字背后的東西──詩魂。由此,引導學生再一次展開想象去細細品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用一個“好”字贊美“雨”,真是“春雨貴如油”。這是一場及時雨,眾人皆盼,詩人亦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進一步表現雨的“好”,好在悄無聲息地“潛入”,好在“潤物”。學生從這個“好”字賞析出詩人不僅贊美了這場春雨,更贊美了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高尚人格。“好”成了這首詩的“詩眼”。抓住了“詩眼”,正如近代學者王國維說的“著一字而境界全出”。

綜上所述,詩詞中的意境是多么重要的。它好似一座深宅大院,誦讀中想象整首詩詞的意境,此進入第一境;在品味推敲詞句時想象意境,這又深入一境。這樣,學生就較為真切地感受到詩情從意境中走來。

參考文獻:

[1]張穎.鑒賞古典文學之美 提升審美能力[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0,(05).

[2]寧興安.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教學探微[J].教育,2010,(08).

[3]李曉芳.淺議古典詩詞教學的審美性[J].教學與管理,2010,(21).

篇6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打開小學語文課本,專家精品、名篇佳作比比皆是。但對學生而言,別是農村,由于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抽象的語言文字、陌生的場景就為學生的認識、理解筑就了道道圍墻。如何把這些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實實在在的事物呢?

一、利用多媒體白板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多年來語文教師一直探討的問題。在過去的教育中,有時教師是在語文課中出現有關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時,才進行說教。這種僅僅停留在語言表面的教育方法,收效甚微;有時學生對教材所表述的內容沒有眼見其景、耳聞其聲,所以形不成深刻的表象,難以透徹領會,不能達到理想的思想教育效果。我在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電子白板,對學生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例如,在教學《一定要爭氣》一課的“童第周在國外學習”時,緊抓童第周立志“一定要為中國人爭氣”,利用教學影片《童第周在比利時》進行教學。在看影片之前,要求學生先讀讀有關課文,并提出問題:“當時外國人怎樣看待中國人?”“童第周心情怎樣?”“他是怎樣將理想變為行動的?”在十多分鐘的時間里學生帶著問題看,帶著問題想。影片放完后,學生立刻針對我提出的三個問題,結合課文和影片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之后我因勢利導,讓學生結合現實談談自己的理想。學生有的說:“今后我要學好知識,做國家的棟梁。”也有的說:“希望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不在受外國的羞辱。”利用多媒體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增大了教學內容,特別是在德育教學方面,樹立愛集體、愛國家,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優良的品質,為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體白板教學來促進對學生的審美教育

在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語言美,有的課文意境美,有的課文形象美,那么語文教師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呢?記得我在教學《登鸛雀樓》那一課時,利用白板視頻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遠處太陽正沿層層山巒落下,霞光籠罩著沉靜的原野,黃河水后浪推動著前浪,一波推動著一波向大海深處流去”的場面。這一遠一近、一靜一動兩幅壯觀的情景,很容易地就把學生引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河流”的詩情畫意中,又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領會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蘊含的哲理。同時,使學生領悟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受到各種美的熏陶,增強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利用白板很直觀把詩句中各種各樣的因素表達了出來,比傳統教材中的文字描寫更直觀、更集中、更鮮明,把語文教材中的審美教育發揮得更徹底。

三、利用信息化媒體教學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教學中重點難點的突破是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如何運用電子白板來突破重難點,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呢?在教材《宿建德江》一課時,其中有:“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我采用了電子白板媒體,在聯網視頻中出現了原野空闊、天地相接、月落沉江、人月相鄰這樣美妙的夜景,這樣就把原來抽象的詩句變成了具體生動的畫面,學生也就輕松地理解了課文,我也順利地突破了重難點。利用白板教學可以更具體形象地再現各種事物的現象、情景、過程,而不受時間、微觀、空間的限制,所以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教材的感悟,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篇7

蛇歇后語 在我國無數歇后語中,有的與蛇有關,如“凍僵的蛇——可憐不得”、“花蛇過溪——彎彎曲曲”、“蛇吞象——不自量”、“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心有余悸”、“蛇吞老鼠鷹叼蛇——一物降一物”、“蜈蚣遇到眼鏡蛇——一個更比一個毒”,“毒蛇出洞——伺機傷人”,“打蛇不死打打蚯蚓——怯大欺小”、“地頭蛇請客——福禍莫測”、“彎扁擔打蛇——兩頭不著實”、“蛇吃老鼠——囫輪吞”、“墻縫里的蛇咬人——出嘴不出身”等。這些歇后語詼諧風趣,令人過目難忘。

蛇成語 在我國文化中,有不少成語與龍相關,如“龍蛇飛動”、“蛇欲吞象”、“虎頭蛇尾”、“畫蛇添足”、“一蛇兩頭”、“打草驚蛇”、“龍蛇混雜”、“驚蛇入草”、“龍頭蛇尾”、“佛口蛇心”、“為蛇畫足”、“蛇歇為心”、“龍蛇飛動”等。這些成語通俗易懂,情趣盎然。

蛇諺語 民間流傳著不少與蛇有關的諺語,如“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蛇會脫皮,本性不移”、“蛇入竹筒,曲性難改”、“捉蛇蛇咬人,捉鱉鱉咬手”、“蛇爬無聲,奸計無影”、“有棍子打得蛇,有贓證打得賊”、“打蛇打七寸”、“打蛇不死惹蛇毒”、“人心不足蛇吞象”、“打蛇不死終是害”、“拔草去尋蛇”等。這些諺語雖語言樸實,卻寓意較深,讀來頗有韻味。

蛇詩 在浩潮的詩海中,有一些詠蛇的詩句,如《詩經·小雅》中的“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唐代李商隱《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的“廷評日下握靈蛇,書記眠時吞彩鳳”、唐代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塔》的“仰穿龍蛇窟,始出杜撐幽”、唐代韓愈《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曹》的“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唐代陸龜蒙《別離》的“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宋代黃庭堅《以古銅壺送王觀復》的“未見蛇起陸,已看豹成文”、宋代陸游《小軒》的“麟筆殘功成水品,蛇圖余思入棋枰”等。蛇年來臨,低吟高哦幾首嵌“蛇”詩,別具情趣。

篇8

一、運用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現代的小學生來說,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蘊藏的情感更難。因此,創設情景,奠定情背基調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本課前,我通過網絡去查閱了有關這首詩的背景資料,在課前給學生介紹。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你們知道李白嗎?知道汪倫和他是什么關系嗎?然后說:老師從網上知道了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演示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

出示課件,教師開始問:他是誰?他的詩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他“手可摘星辰”“欲上青天攬明月”。在孩子們的一片驚喜聲中,李白詩風如春風拂面,給孩子們一個李白詩歌風格的印象,也為本節課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句的理解做鋪墊。接著,讓學生自己認真閱讀這篇古詩,感悟詩意。然后,我對學生說:“剛才,你們自讀自吟,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現在,能否抓住詩句中關鍵詞來感悟詩人的情感呢?”一學生說:“我從‘忽聞’這個詞體會到李白驚喜的心情。李白是忽然聽到歌聲的,他原先沒有想到汪倫會踏歌來送他,所以他驚喜。”又一學生說:“我補充。我從‘將欲’這個詞也能體會到李白驚喜的心情,因為李白乘坐著小船將要離開,人在那一時刻,聽到了歌聲,心情一定是格外驚喜的。”還有一學生說“根據查找到的資料,我知道了‘踏歌’是一邊唱歌,一邊跳著舞,可以看出汪倫對李白的友情是十分深厚的。李白此時一定被汪倫的深情厚意感動了。不然,他怎么寫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呢。”批文入情,只有調動了情感因素,語文才能學得有滋味,閃爍著人文光彩的古詩教學更是如此,若是一味機械反復地背誦,或停留在詞句理解上,那么學生又如何領會言外之情,象外之意呢?

三、朗讀入心,激發學生興趣

有人認為“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于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梁,就能讓多媒體成為“情感交流”的媒介。“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飽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怎樣用朗讀加以體現?帶著這樣的思考閱讀有關詩人的資料,有關友人之間的故事,學生讀出了李白為意想不到的相送“驚喜“,為了解自己的個性“感動”及讀者對友人之間的情深“贊頌”等不同的情感,實現了師生、生生的情感交流。然后,放輕音樂,再度感悟、體驗詩的意境,升華學生對該詩的理解。師:“李白被深深感動了,小船輕輕地劃開了,一圈圈漣漪蕩漾開去,生性豪放的詩仙又要尋仙訪友去了。離別時刻,道不完聲聲珍重,望著岸上汪倫飄舞的身影,耳畔傳來友人美妙歌聲,(下轉第37頁)(上接第28頁)李白,一個感情豐富的詩人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悟一悟。”學生按捺不住,紛紛舉手表現不同形式的朗讀,有激動,有喜悅,有深情……其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有孩子認為:“李白是個天才詩人,天才都會有點瘋狂的!應該是很激動的樣子。”我當時贊許地笑了,并肯定了他的想法:“你的體會真獨特,李白確實是個激動型的人,生性豪放不羈,不然怎么會有“我本楚狂人,風歌笑孔丘”這樣的詩句呢?你就來當回天才李白,把李白當時激動至極的心情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他深深地吸了口氣,激動地大聲朗讀。學生們品位得非常到位,都讀出了自己的獨特經驗。我同意大家的不同讀法,讓他們合在一起,以大合唱的形式吟誦出來。以往我們教完古詩后,要求學生背,很少引導學生誦,背完了就等于學完了。而韻讀是一種有節奏、有韻律、有韻味的吟誦,學生可通過韻讀吟誦的訓練,激情迸發,入情入境,入耳入心,達到易記難忘的效果。

四、課外延伸,激發學生興趣

篇9

一、整體感知導入

1. 趣味性感知導入。古詩詞由于內容、形式的凝練與精練,語言文字意義的古今差異,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必須根據古詩詞的特點,或用有趣的故事講述與生動的情景描繪,或用與詩詞內容有關的遺聞軼事,或用詩詞作者有趣生動的曲折經歷,作為教學導入,從而有效地排除學生的畏難心理。例如,學白的《贈汪倫》一詩,教師可先簡介李白與汪倫以及他們的交往經歷,讓學生對“汪倫一介鄉紳用什么辦法與當代狂妄桀驁的詩仙交上朋友并獲得贈詩”形成懸念,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 多形式朗讀感知。古詩詞文字精練,講究押韻、節奏,富有樂感,朗讀起來抑揚頓挫,聲韻和諧,十分動聽,很有魅力。多形式朗讀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有助于學生整體感知。對那些容易在聽中整體感知的詩文,如駱賓王的《鵝》、孟郊的《游子吟》、李紳的《憫農》、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可以先聲情并茂地朗誦或播放配樂朗誦,甚至可以學習古人吟誦作為導入,既激發學生興趣,又有助學生初知內容,為進一步品讀、理解詩文醞釀積極主動的心理情感。

3. 自主性預習感知。高年級學生已初具自主性預習能力,因此,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預習,為課堂上的品讀、議論、質疑與拓展做好充分準備。例如學習《秋思》一詩,學生在預習中通過看注釋理解了“意萬重”“行人”“開封”三個關鍵詞含義后,初步理解詩意;再抓關鍵詞“家書”“說不盡”與詩題“秋思”之間的聯系,而后通過觀察詩中插圖理解詩中“行人臨發又開封”的含義,初步感悟詩人蘊含在詩中的思鄉、思念親人的綿綿深情;又通過查找資料知道作者寫詩的背景,進一步感悟詩中意境;最后,再模仿詩人反復吟誦詩歌來體驗詩情。這一系列的自主預習感知,是多數學生力所能及的,可以為課堂上的精細品讀與拓展延伸奠定扎實基礎。

二、理解具體詩意

對于古詩詞詩意的理解,除了聯系上下詞句、圖文結合外,筆者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對關鍵詞,尤其是“詩眼”的品味、感悟,運用了“擴、換、留、嚼”四法。

1. 擴。對于濃縮語義的單音詞,要引導學生擴成現代漢語的雙音詞或多音詞來解釋,使詞義明顯,具體準確,易于理解。例如《登鸛雀樓》一詩,“白日依山盡”的“盡”、“黃河入海流”的“流”,可擴展為現代漢語的“盡頭消失”和“奔流不息”之意,再通過聯系對比、展開想象等,讓學生品味作者登鸛雀樓看到的是白天的太陽依傍著群山盡頭西落,漸漸消失,浩浩蕩蕩的黃河水奔流不息東流入海的壯麗景觀。

2. 換。古詩詞中不少詞的含義有變化延伸或用法不同,影響了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因此,必須引導學生進行詞義轉換才能準確品味。例如《嫦娥》一詞中“云母屏風燭影深”的“深”,按現代漢語多理解為夜深沉之意,但與燭影如何聯系起來解讀呢?這就必須知道古漢語之“深”還有暗淡之意,若作為動態則表示逐漸暗淡之意,若作為靜態則表示十分暗淡之意。云母屏風上映出的燭影之光逐漸暗淡或十分暗淡,都表明“夜深”之意。這一換,學生就易于理解詩人借云母屏風燭影深(暗淡),來描述嫦娥思念人間而徹夜難眠的冷清情境。

3. 留。雖然古漢語中不少詞與現代漢語在詞義上有差異,但也有不少詞的詞義延續到現代漢語之中而基本一致,這在古詩詞中也不少見,學生也容易理解,品讀時,可以作保留解讀。例如《秋思》一詩中,“復恐匆匆說不盡”的“匆匆”“說”的詞義古今通用,可以保留。又如《長相思》一詞中的“風一更雪一更”的“風”“雪”“更”都是古今通用,可以按今義保留解讀。

4. 嚼。古詩詞中形象傳神或富有哲理、意蘊深長的關鍵詞,要引導學生細心咀嚼,并展開想象,多角度品味。例如《嫦娥》一詩中“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心”,雖然古今義都有“心情”之意,但具體指怎樣的心情呢?可聯系上下文理解為“燭影深”時的孤單寂寞之心情,也可理解為“應悔偷靈藥”的悔恨心情,還可延伸為羨慕人間歡樂的思念之心情、向往之心情……對“心”的反復咀嚼,可充分理解品味嫦娥的復雜心情和作者對嫦娥命運的深切同情,從而準確感悟、體驗全詩的內在情感。

三、想象體驗詩情

1. 想象景物畫面,體驗詩人情意。詩中有畫,詩蘊深情。這是我國寫景抒情類古詩詞的傳統特色。因此,古詩詞教學應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具體品味的基礎上,抓住詩詞中精練含蓄的語言,想象其所描述展示的畫面,從而體驗畫面中所蘊含的深情。例如《長相思》一詞下半闋“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生動描繪了行軍途中夜宿軍中帳,聒噪不停的風雪交加之聲時時打斷將士們的思鄉之夢,從而進一步抒發了對故園種種溫馨歡樂之聲的深切思念之情。理解具體含義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對比軍帳中聽到的聒噪之聲與夢中思念的故國溫馨之聲,尤其是在想象“故園有何聲”中進一步感同身受地體驗征途中的將士們,尤其是詞作者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之深情,并感悟詞中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

2. 想象情節畫面,體驗詩人情趣。小學語文課本的古詩詞有不少是敘事抒情的,簡短的詩句中含有精練而又有趣的情節,并寓情趣于事(情節)之中,因而引導學生想象其中具體生動的情節,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詩文情趣的體驗。例如《回鄉偶書》中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乞巧》中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宿新市徐家店》中的“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些敘事詩句所展示的富有情趣的情節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需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才能深刻體驗。

篇10

詩歌鑒賞題,已成為近幾年來各地市考試的必考題,對于學生來說,這是應該引起重視的一類題型。在詩歌鑒賞里邊,敘事詩的鑒賞一直以來都深受命題者的青睞。敘事詩是一種詩歌體裁,它用詩的形式刻畫人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通過寫人敘事來抒感,與小說戲劇相比,它的情節一般較簡單。敘事詩情節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濃厚的詩意,又有簡練的敘事、層次清晰的生活場面。敘事詩是中國詩歌的一種,初期的敘事詩就是中國古代的民間敘事詩,以敘述歷史或當代的事件為內容的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到了唐代,元稹和白居易等文人也開始大量創作敘事詩,但他們所寫的與古代的民間敘事詩不同,屬于文人敘事詩。我國古典詩歌中著名的敘事詩有《木蘭詩》《孔雀東南飛》《長歌行》《長恨歌》《琵琶行》等。中國民間敘事詩的產生、流傳和演變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按內容分,有創世敘事詩、英雄敘事詩和婚姻愛情敘事詩三類。

具體來說,考題中經常考到的詩歌知識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理解詩意。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對詩內容的理解,對全詩深沉含義的領悟。二是品味語言。品析生動、典型的詞語,理解它們的表達效果、作用,體味詩句語言的精妙,品味全詩語言的特點。三是分析技巧。分析詩中修辭手法的運用及作用,賞析重點詩句的含義及表達作用,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四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詩作揭示出的社會現實意義。五是結合詩人遭遇、社會背景及寫作目的,展開聯想、想象,體味詩作中的意蘊。

解題金鑰匙

在具體解答詩歌題過程中,同學們應仔細分析領會試題的要求,理解試題考查的側重點,把握試題解答的切入點。如從關鍵詞語、詩句及詩人、作品的背景入手,仔細品讀,辨明題旨,審慎作答。

1.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題型。同學們首先要讀懂原詩,抓住詩中所描寫事物的意象,整體上準確把握其主要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按照記敘文的六要素來歸納概括,就不會有所遺漏,答題時切忌語言啰唆。2.詩句品析的題型。同學們要把握“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對重點詞語、重點詩句在詩作中的作用進行分析,然后給出簡潔的答案。3.運用修辭手法等的題型。同學們要從修辭運用、寫作手法等方面,準確運用相關答題術語,用簡練的語言組織答案。4.情感把握的題型。同學們要了解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性格、氣質,結合詩人所處的人生階段、時代特征、文藝思潮等因素,準確把握詩歌的意旨,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5.拓展延伸的題型。同學們一定要結合敘事詩歌的內容,適當地進行拓展延伸。

此外,同學們在答題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

是要根據題意數問號,弄清考題中有幾個問題,從

而確定答題的層次,最忌諱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要根據分值確定是簡答還是分析,最忌諱繁簡失

調;三是分析題要有觀點、有分析,最忌諱不切實際的架空分析或者觀點不明。在答題時,同學們盡量用凝練的詞語先總說,后具體闡釋,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

如閱讀敘事詩《木蘭詩》后回答以下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木蘭詩的主要內容。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反映了什么

內容?

3.怎樣理解木蘭替父從軍的行為?

4.“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和“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兩句表現了木蘭行軍途中的一種什么心理?

5.請用簡練明確的語言概括木蘭這一人物

形象。

6.“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以上題目分別從內容概括、人物刻畫、主題把握、手法運用等方面出題進行考查。其中第1、2題是對整首詩歌內容、個別詩句內容的考查;第3題是對本詩主旨的把握考查;第4、5題是對詩歌中人物形象的考查;第6題是對詩歌表現手法作用的考查。在做第1、2題時,同學們要讀懂原詩,整體感知本首敘事詩所描寫的內容,然后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對于個別詩句所表現的內容,同學們要結合全詩以及本詩句作答。第3題的解答要結合詩歌中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人物的行為特點,從深層次考慮作答。對于第4、5題的考查,要結合人物的事跡以及有關詩句所表現的內容來概括。第6題考查的是修辭手法,結合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以及詩歌內容作答即可。

模擬訓練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新安吏

[唐]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1.本首詩歌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結合詩中文意思考,如果將“肥男有母送”改為“肥男父母送”好嗎?為什么?

3.“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和《石壕吏》中哪些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閱讀《孔雀東南飛》的最后三節,完成文后各題。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選自南朝徐陵《玉臺新詠》)

1.詩中寫了男女主人公怎樣的結局?

2.本詩表現了男女主人有怎樣的性格共性?

3.從劉蘭芝和焦仲卿死后雙雙化鳥的這一角度看,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它寄托了怎樣的情感?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孤兒行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頭多蟣虱,面目多塵。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兒淚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手為錯,足下無菲。愴愴履雪,中多蒺藜。拔斷蒺藜腸肉中,愴欲悲。淚下渫渫,清涕累累。冬無復襦,夏無單衣。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春氣動,草萌芽。三月蠶桑,六月收瓜。將是瓜車,來到還家。瓜車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還我蒂,兄與嫂嚴,獨且急歸。當興校計。”亂曰:里中一何

!愿欲寄尺書,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選自《樂府·相和歌辭》)

1.詩人從孤兒的  和  角度著手,一點一滴地對其進行描述,將孤兒的悲慘描繪得

淋漓盡致,無形中已經包含了詩人濃厚的同情和悲憤之情。